CN102296050A -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6050A
CN102296050A CN2011101425359A CN201110142535A CN102296050A CN 102296050 A CN102296050 A CN 102296050A CN 2011101425359 A CN2011101425359 A CN 2011101425359A CN 201110142535 A CN201110142535 A CN 201110142535A CN 102296050 A CN102296050 A CN 102296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clonal antibody
cell
antibody
hybridoma cell
cell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42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6050B (zh
Inventor
刘海燕
林丹丹
刘春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1425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6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6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6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6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60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株L 产生,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信息为: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1年1月7日;保藏编号:CCTCC NO:C201102;分类命名:杂交瘤细胞株L-1F12。所述高特异性、高效价的鼠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能够采用间接免疫酶联吸附实验(ELISA),免疫细胞荧光,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等多种手段实现对IL-1α表达的快速通量检测。

Description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人IL-α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IL-1(IL-1α和IL-1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1972年Gery等人发现在人白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含有一种可溶性物质,起初命名为淋巴细胞激活因子或内源性热原质、破骨细胞激活因子、黑素瘤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等,1979年国际统一命名为IL-1。IL-1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小鼠和人的IL-1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含7个外显子。IL-1在不同种属中有较高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IL-1α和IL-1β在不同种属同源性分别为60%-70%和75%-78%;但在同一种属中IL-1α与IL-1β同源性只有20%-30%。
IL-1α是促炎症细胞因子,能刺激与炎症及免疫相关的基因的表达。IL-1α的前体是由IL-1A基因合成的、无信号肽的31-kDa的分子。IL-1α前体被Ca2+依赖的钙蛋白激酶降解为17KD的成熟体和16KD的N氨基末端肽,而活化的细胞产生有活性的膜型的IL-1α。IL-1α无论是胞内的前体还是膜型的IL-1α均有活化作用,因为它的分泌量有限,所以分泌的成熟体的活化作用较陌生。膜型的IL-1α具有免疫激活作用,而胞内的IL-1α前体能调控内环境稳定,如基因的表达、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已证实包括白血病,肝癌,黑色素瘤,胃癌等在内的多种肿瘤均表达IL-1α。肿瘤细胞本身以及在细胞因子或细菌产物刺激下能表达IL-1α,而原代细胞需经过炎症或细胞因子的刺激才会诱导表达IL-1α。至今仍不清楚IL-1α异常表达出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哪一特定时期。而且IL-1α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机制尚不清楚。
为了更方便快捷地检测IL-1α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及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制备IL-1α抗体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分析,需要制备一种高特异性、高效价的鼠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使其能够用于间接免疫酶联吸附实验(ELISA),免疫细胞荧光(Immunocytoflurescence),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Flowcytometer Analysis)等多种研究手段,以实现IL-1α表达的快速通量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利用该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人IL-1α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产生具有良好识别IL-1α蛋白并能与其进行免疫学反应的单克隆抗体分泌型稳定杂交瘤细胞株,通过该细胞株大量生产均质的、稳定的、多用途的的单克隆抗体。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信息为: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1年1月7日;保藏编号:CCTCC NO:C201102;分类命名:杂交瘤细胞株L-1F12。
上述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Figure 2011101425359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利用IL-1α基因(基因序列号是:NM_000575.3)原核表达产物免疫BALB/c小鼠以获取能产生针对该蛋白特异性抗体的致敏B细胞;
Figure 2011101425359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获取融合细胞生长克隆:从免疫合格小鼠无菌取其脾细胞作为抗原致敏的B细胞,按常规方法,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然后利用常规的融合细胞HAT筛选方法进行筛选,进而获取融合细胞生长克隆;
Figure 2011101425359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分泌单克隆抗体融合细胞克隆的筛选: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或间接ELISA检测策略筛选分泌单克隆抗体融合细胞克隆是获取分泌单抗细胞克隆常规手段,发明人选用了间接ELISA检测手段进行检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使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加以筛选:即以ELISA检测阳性的作为候选克隆,再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阳性作为关键指标以确立其阳性克隆;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获得:采用双筛选方法,仅获得三株合格细胞克隆,其中一株细胞9B12(进行融合细胞培养时共用了12块96孔板,这里指的是第9块板的B行12列孔中的细胞)克隆免疫荧光信号均强于其他二株(4D3和3A7,同样的方法编号),将该克隆细胞按常规单细胞克隆方法进行了二轮亚克隆并对每轮亚克隆进行双筛选:直至所有的亚克隆均呈强双阳性后,从中挑出一株生长最旺的单细胞克隆(编号L-1F12)扩大培养并进行传代冻存。
将上述技术方案中生长最旺的单细胞克隆(编号L-1F12)送交至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步骤的策略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原核表达产物作免疫原其表达量高(这是真核表达产物无法达到的),易纯化(通过蛋白制备电泳的方法可以获取其纯度大于85%纯化物,纯化周期仅需1天的时间,大大减少了该蛋白降解的可能性)。
其次,该基因原核表达产物与天然表达蛋白能有相同的抗原识别位点完全满足制备抗体的要求;
再次,用PCR产物直接免疫动物属DNA疫苗的范畴,该技术到目前为止仅为探索阶段其技术不成熟,因此不宜采用该策略;
最后,选BALB/c小鼠免疫制备检测用单克隆抗体是通用策略,我们制备该抗体目的并不用于抗体的治疗故无需制备人源化的单抗,即便需要亦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研究。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步骤
Figure 393360DEST_PATH_IMAGE006
的策略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ELISA的优点是可进行大量样本检测,操作时间短:2~3h内可出报告,但缺点是有一定的非特异性,考虑到ELISA检测存在一定非特异性风险,本发明采用了双筛选方法,与常规单抗筛选方法相比,双筛选比单筛选提高了筛选的可靠性;此外,发明人制备的免疫原是一种融合蛋白,因此用ELISA法有可能筛选了融合蛋白的标签的位点而非IL-1α蛋白的位点的风险,所以必须用另一方法确立识别的是IL-1α蛋白抗原表位来佐证。
本发明同时要求保护一种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所述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由上述杂交瘤细胞株L-1F12产生,所述单克隆抗体为高特异性的鼠源抗IL-1α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为IgM亚类,kapa型,制备所述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上述杂交瘤细胞9B12亚克隆的一株细胞1F12(即杂交瘤细胞株L-1F12 )作种子细胞用10%FBS+DMEM或10%FBS+RPMI-1640,在细胞培养设备(如转瓶细胞培养设备)中进行扩大培养,在培养上清中可分泌鼠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
第二种方法采用杂交瘤细胞株L-1F12诱生腹水的方法来生产该单抗蛋白;
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用ELISA法进行效价比较发现:腹水中抗体效价比培养上清(细胞浓度为106/ml)抗体的效价高出3000倍以上,故采用该方法生产极大的提高了单抗蛋白产量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用杂交瘤细胞株L-1F12反复进行诱生腹水试验发现:该株能良好诱导产生大量血性腹水且目标抗体蛋白占在腹水总蛋白的比例能达到15~20%,其每毫升抗体蛋白产量均已达到毫克级以上,为下一步进行商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利用上述抗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检测IL-1α蛋白表达水平的应用。
因此,本发明同时要求保护一种利用上所述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IL-1α蛋白表达水平的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检测人IL-1α蛋白表达水平,优选地,可以使用以下免疫学方法,如:间接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细胞荧光试验(Immunocytoflurescence)法,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Flow cytometer Analysis)等法对含多种形式IL-1α蛋白的样本进行检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IL-1α蛋白包括:人IL-1α的原核表达产物、人IL-1α的真核表达产物、人IL-1α表达蛋白的变性蛋白和非变性蛋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检测IL-1α蛋白表达水平的方法,可以分析在细胞或组织中IL-1α的异常表达。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免疫学方法属于免疫学常见基本技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另外根据本发明现有的试验结果推测,所述抗体可以应用在免疫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荧光化学试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在检测人IL-1α蛋白的时候,本发明由于得到了特异性高、亲和力高的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因此,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无需提取RNA那样非常苛刻的试验条件(主要防止RNA降解),也无需 Real-time PCR技术那样需设严格的内参和外参和利用昂贵的实时定量PCR仪,不仅大大降低了检测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对检测时机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了,没有上述专利严格;同时由于该单抗可大量生产也可制备直标抗体,而不用二级免疫试剂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检测效率。
2、本发明制备了一种抗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能够识别人IL-1α的原核表达产物,人IL-1α的真核表达产物。因此,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人IL-1α蛋白的表达水平。
3、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可以分泌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株具有良好的传代能力并能大量扩增培养,能稳定体外分泌抗体,并且分泌抗体的能力随着培养代次增加没有下降,诱生腹水的能力也不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改变。
附图说明
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信息为: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1年1月7日;保藏编号:CCTCC NO:C201102;分类命名:杂交瘤细胞株L-1F12;
附图1为实施例一中制备抗人IL-α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案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L-1F12细胞不同代次的生长曲线图;
附图3为实施例中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亚型分类分析结果图;
附图4为实施例中流式细胞术试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鼠抗人IL-1α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采用IL-1α基因原核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的策略以获取该免疫原致敏的B细胞,具体的操作方法:
1.制备单克隆抗体免疫原
1.1 IL-1α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片段的扩增
直接从组织或细胞中获取纯化IL-1α蛋白制备抗体十分困难,因而通过基因工程表达产物制备抗体是有效的方法,要获得基因工程表达产物调取目的基因是先决条件。
从人新鲜血液中分离外周单核淋巴细胞(PBMC),然后经总RNA的提取、RT-PCR扩增和重组转移载体pGEM-T-IL-1α的构建,重组质粒的经测序,获取IL-1α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片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取2×106个分离的PBMC,用Trizol(Invitrogen公司产品)提取总mRNA,逆转录获得mRNA互补第一链(cDNA);
Figure 135981DEST_PATH_IMAGE004
以步骤
Figure 690459DEST_PATH_IMAGE002
所得cDNA为模板,用上下游引物进行100μl反应体系,使用高保真PCR扩增酶 (Roche 公司产品)(比普通Taq保真性高6倍左右,故调取大目的基因特别是大于500bp的基因时宜用,且能添加A尾巴,可用于T载体连接)进行PCR扩增,清洁;
所述上下游引物为:
SEQ ID No. 1:F:5-GGATCCATGGCCAAAGTTCCAGACATGTTTG 
SEQ ID No. 2:R:5-GTCGACCTACGCCTGGTTTTCCAGTATCTGAAAG
上述引物是根据公布的IL-1α基因序列(基因序列号是:NM_000575.3)设计的
将上述PCR产物经1%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在800bp位置上有明显的条带,与预期分子量(816bp)一致,该结果表明我们已经获得该基因的DNA片段。
Figure 27024DEST_PATH_IMAGE006
将步骤
Figure 426782DEST_PATH_IMAGE004
清洁所得的片段通过A尾巴连接到pGEM T(promega公司产品)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由本室保存),取3-4个重组菌落克隆的重组转移载体pGEM T-IL-1α进行IL-1α基因的测序(测序工作由上海生工完成),测序结果与GENBANK 公布的IL-1α(NM_000575.3) cDNA序列一致。
1.2 重组表达载体pET32a(+)-IL-1α的构建
将步骤1.1构建的经测序正确的质粒pGEM T-IL-α和质粒pET32a(+)(novagen公司产品)用BamHI、SalI酶于37℃酶切3小时后,电泳,割胶回收目的片段,并用TDNA连接酶(Fermentas 公司产品)4℃连接过夜,得到含有重组表达载体pET32a(+)-IL-1α的连接产物;
继而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由本室保存),挑单菌落,质粒提取酶切鉴定,阳性克隆菌保种备用。
所述酶切鉴定包括以下步骤:将所得重组质粒pET32a(+)-IL-1α用BamHI、SalI酶切经1%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在0.8kb,5.9kb位置上各有一条明显的条带;与此同时,将重组质粒进行基因测序(测序工作由上海生工完成),测序结果与GENBANK 公布的IL-1α(NM_000575.3) cDNA序列一致,且目的基因插入方向正确。该结果表明我们已将IL-1α基因片段正确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
1.3 IL-1α基因原核表达产物的获得与纯化鉴定:
将上述已经酶切鉴定重组表达载体pET32a(+)-IL-1α转化原核表达菌大肠杆菌BL21株(Invitrogen公司产品),挑单个菌落至含氨苄霉素MDG(5ml)培养基中,摇床培养过夜;然后取该培养液1ml加至100ml含氨苄霉素的ZYM-5052自动诱导表达培养基中,过夜培养(注:MDG培养基,ZYM-5052自动诱导表达培养基及培养要求均参考文献:F William Studier. Protein production by auto-induction in high-density shaking cultures,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2005,41:207–234)。
加等体积的2×SDS-PAGE电泳上样缓冲液,于沸水浴中孵育15min,12,000r/min 4℃ 离心15min取上清,上样于8块12% SDS-PAGE制备胶(10cm×8cm×1.5mm)(每块胶均上1ml蛋白样本液,同时设预染蛋白分子量marker孔)于冰水浴中电泳,电泳后按预染蛋白分子量marker指示分子量割取含目标蛋白的胶条,上述胶条剪碎后置于蛋白透析袋(14,000-20,000D,Pharmacia公司产品)中,加适量电极缓冲液浸没后扎紧,置于Western Blot转移片中央,加满电极缓冲液后,将电泳槽置于冰水浴中进行110mA电洗脱3h,再将透析袋置于冰冷的0.01M PBS(pH7.2)中透析24h,无菌取上清于12,000r/min 4℃ 离心15min再取上清,用少许样本进行BCA蛋白检测(碧云天公司产品)进行含量分析和12% SDS-PAGE电泳纯度,其余样本按每份100ul分装-80℃冻存备用。
上述纯化物经测定其含量约为0.5mg/ml ,经电泳鉴定发现:在分子量50kd位置有一条明显蛋白条带,其纯度约90%,该条带与我们预计目标表达产物分子量一致:IL-1α(31Kd)+Tag标签(约20Kd)=51Kd;经购买的多抗(Abcam公司产品)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为目的条带。该结果表明:已经获得了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电泳纯样本,已经能满足作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的需要。
2.抗原致敏B淋巴细胞的免疫小鼠获得
无菌取步骤1.3所得IL-1α基因原核表达并纯化的蛋白样本(蛋白浓度1.0mg/ml)用0.01M PBS(pH7.2)10×稀释后加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Sigma公司产品)充分混匀后按30μg/只蛋白剂量注射于5只5周龄雌性的SPF级BALB/c小鼠(由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腹腔中,每隔二周后按上述等蛋白剂量加弗氏不完全佐剂(Sigma公司产品)腹腔免疫各一次,三次免疫后再隔一周按30μg/只蛋白剂量(无佐剂)进行四免,四免后5~7天,眼眶静脉采血取血清作待测抗体;以步骤1.3所述IL-1α纯化蛋白(0.5mg/ml)作固定标准抗原,做间接ELISA,效价超过1:1000的为合格小鼠,此时无菌取其脾细胞作为抗原致敏B淋巴细胞。
ELISA效价已达到1:1000,该结果表明我们已经获得了能产生较高效价针对原核表达产物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小鼠,同时说明该小鼠脾脏内已有抗原致敏B淋巴细胞克隆。至此已经完成了制备单抗第一重要阶段。
在此需说明的是:免疫小鼠获取抗原致敏B淋巴细胞有多种方法,本实验采用了经典免疫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免疫效果好,主要体现在B淋巴细胞受抗原免疫刺激时间长,受免疫刺激B淋巴细胞基因重排克隆稳定,为以后获取优良稳定杂交瘤细胞克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缺点是免疫期长:需40-50天免疫周期;另外一种方法是将抗原直接注射小鼠脾脏免疫,该方法的优点是需要的抗原量少(10ng-2μg/只),免疫期短:20-28天即可,但缺点是操作困难,小鼠应激反应强、B淋巴细胞基因重排克隆稳定性差,在制备该抗体时,发明人考虑需要抗原易得故用经典免疫法以获取高稳定性基因重排的抗原致敏B淋巴细胞。
3.融合细胞克隆的获取和分泌抗体克隆的筛选
3.1 融合细胞生长克隆培养
无菌取上述一只合格小鼠脾脏,将其置于无菌培养皿中,10%FBS+DMEM洗涤2-3次后剪成小块,用无菌玻璃片研磨,挤出脾细胞,30-40ml 10%FBS+DMEM 吹散重悬细胞,过尼龙膜进行细胞筛后(单细胞易于细胞融合)再用DMEM培养基洗涤2-3次并计数;
按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系SP2/0细胞(来源于ATCC)5:1~10:1的比例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P2/0细胞加入脾细胞悬浮液离心管中,用DMEM培养基离心洗涤2-3次,按常规PEG细胞融合剂(北京赛驰公司产品)细胞融合法进行脾细胞与SP2/0融合;融合后离心去除融合液,重悬于120ml 20% FBS + DMEM培养液中,并按100ul/孔植于12块预先长有BALB/c小鼠腹腔巨噬或胸腺细胞饲养层中的96孔板的孔中,(注:融合前一天按3~4×104个细胞/孔加入饲养细胞)种植12块96孔板,每孔加100μl 含2×HAT(用100×HAT储存液(SIGMA公司产品)稀释) 10%FBS + DMEM培养液的饲养细胞悬浮液;)于37℃ 5% CO2培养,一周后用含1×HAT 20%FBS + DMEM培养液进行2/3换液并继续培养,于2周后培养出多个HAT抗性克隆(细胞克隆生长面积约占孔面积的1/4时)待筛选。
3.2分泌抗体克隆的筛选与亚克隆 
各取克隆孔上清分成二份(50μl/份)作为待检抗体,检测前一天将IL-1α原核表达纯化蛋白(0.5mg/ml)用0.1M Na2CO3/NaHCO3(pH9.6)作1:10稀释并按100ul/孔包被于96孔酶标板(Corning公司产品)中,于4℃包被过夜,用0.01M PBS(pH7.2)洗涤2次,加200μl/孔 5%FBS(GIBCO公司产品)/0.01M PBS (pH7.2)于37℃湿浮2h,用0.01M PBS(pH7.2)洗涤2次,每孔加一份待检抗体,设SP2/0细胞培养上清对照孔,37℃湿浮1h,0.02%Tween20/0.01M PBS(pH7.2)洗涤4次(4×5min),各加100ul的1:2000 HRP conjugated goat anti-mouse IgG( H+L)二抗) ( Bioworld公司产品)(0.01M PBS(pH7.2)稀释)二抗,同上湿浮1h,洗涤4次后,加100μl/孔 OPD(上海生工产品)/H2O2显色液避光显色,10min后用终止液(2 mol/L H2SO4溶液)终止反应,ELISA酶标仪(BIOTEK公司产品)测定OD492值,以试验孔OD492值大于对照孔OD492值2倍判读为阳性孔。
准备检测前一天将HL-60细胞扩增于细胞培养瓶(Corning 公司产品)中,于37℃ 5% CO2培养;收集HL-60细胞,每管1×105个细胞,将细胞用0.01M PBS(pH7.2)洗涤2次, 1000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每管加100μl待检抗体(克隆孔细胞上清)并设SP2/0细胞培养上清对照孔,于4℃孵育0.5h;0.01M PBS(pH7.2)洗涤2次(2×5min),每管加100μl 3% FBS/0.01M PBS(pH7.2),并加1ul的FITC conjugated goat anti-mouse IgG( H+L) (亲和纯FITC标记山羊抗小鼠IgG(重链和轻链)二抗)(Bioworld公司产品)二抗4℃避光孵育0.5h,洗涤2次后,进行流式细胞术上样分析,通过对照孔判读阳性孔,筛选出双阳性克隆。
将上述双阳性的克隆进行至少2轮单细胞亚克隆(方法同融合细胞生长克隆培养),待细胞长至30%细胞单层时再进行上述双筛选(同上方法)直至获得100%双阳性克隆后,取其中生长最旺盛一株克隆并命名为L,将该克隆进行扩大培养,并冻存和复苏。
4.杂交瘤细胞克隆不同代次的生长曲线及抗体分泌能力的稳定性分析
4.1 不同代次的生长曲线
将1×104/ml的第一代,第五代,第十代杂交瘤细胞株按2mL/孔分别种植于6孔标准细胞培养板(Corning公司产品)中,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12h,24h,36h时间点每个代细胞各取3孔充分分散后用血球计数器计数,并以时间点作为横坐标,细胞数作为纵坐标绘出生长曲线,得图2。
如附图2所示:用10%胎牛血清培养基对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第一代,第五代,第十代生长曲线分析,细胞的倍增时约为3-4h,而各代次生长速率亦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说明实施例一获得杂交瘤细胞能良好的传代并能大量扩增培养;同时并不随培养代次增加而生长能力下降。
4.2 抗体分泌稳定性分析
首先对L-1F12杂交瘤细胞进行传代,分别取第一代,第五代,第十代杂交瘤(初始细胞密度:1×106/ml)培养过夜后的上清样本,通过BCA蛋白测定法测定各样本总蛋白的含量,同时将上清进行用SDS-PAGE电泳,操作步骤同Western Blot中,电泳结束后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利用Quantity One分析软件分析抗体50Kd,25Kd二条带占总蛋白条带中的比例;分析结果显示:三个代次培养上清平均总蛋白的含量分别为5.25mg/ml,5.19mg/ml,5.21mg/ml,而上述二条带占总蛋白的百分比约为6.87%,6.95%,6.58%;从统计学分析四个代次的分泌抗体量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其次,对细胞分泌上清进行ELISA鉴定,取第一代,第五代,第十代杂交瘤(初始细胞密度:2×106/ml)培养过夜后的上清样本作为一抗,以1.3中获得的IL-1α原核纯化蛋白包板,进行ELISA,每组别均做6个重复孔,抗原抗体使用量及操作步骤同3.2中所描述;分析结果显示OD492平均值分别为3.687,3.759,3.453;从统计学分析三个代次的分泌抗体能力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以说明实施例一获得杂交瘤能稳定体外分泌抗体,同时说明随着培养代次增加而分泌抗体的能力不下降。
5.目标杂交瘤体内诱生腹水产生
5.1 小鼠的预处理:选择5周龄SPF级BALB/c小鼠(平均体重21g)10只,接种细胞前1-2周按0.5ml/只预先腹腔注射液体石蜡(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产品)(我们用弗氏不完全佐剂、降植烷、液体石蜡等三种试剂进行致敏效果的比较发现三者无明显差异,故选用廉价的液体石蜡)致敏。
5.2 接种杂交瘤细胞:接种前一天,我们将上述杂交瘤细胞按1:8-10 传代待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轻轻吹打悬浮细胞,1000r/min离心5min, 弃培养液,用无血清培养基洗涤离心2次后,并用该培养基调细胞浓度至5X106/ml, 按0.5ml/只注射于上述的预处理的BALB/c小鼠腹腔中,注射后精心饲养。
5.3 腹水的采集:注射后7-12天取腹水于5ml 离心管中,1000 r/min离心5min以去除腹水中的细胞,取上清 4℃ 12000 r/min离心15min,取少量上清并用BCA蛋白测定法和SDS-PAGE检测其蛋白含量和纯度,同时用间接ELISA法测定其效价,并分装-80℃冻存备用。
6.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抗体亚型分类分析
取上述的L-1F12克隆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利用亚类测定试纸(Roche公司产品)鉴定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亚型分类分析。
检测结果见附图3,根据试纸显示该抗体为IgM,kapa亚型。
7.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我们对L-1F12细胞培养上清及所制备腹水进行抗体特异性分析,这也同时涉及该单克隆抗体在检测IL-1α蛋白表达水平时的应用。 
7.1 流式细胞术
操作步骤同3.2中阳性克隆的流式细胞术筛选,细胞为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并设立对照试验;腹水一抗稀释比例为1:200;affinity purified FITC conjugated goat anti-mouse IgM(亲和纯FITC标记山羊抗小鼠IgM(重链和轻链)二抗)二抗稀释比例为1:200;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的标记HL-60细胞,阳性标记率均达50%以上,说明该抗体的特异性较高,且能很好识别IL-1α(图4),这也为该单克隆抗体用于肿瘤IL-1α异常表达的通量检测奠定基础。
7.2 细胞免疫荧光分析
取流式处理的HL-60的细胞涂片,进行荧光显微镜拍照,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很好的识别真核细胞中IL-1α蛋白,在免疫荧光实验中有很好的表现,这也说明该抗体能够应用于免疫组化以及IL-1α的细胞定位研究。
核苷酸和/或氨基酸序列表
 
<110>  苏州大学
<120>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160>  2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31
<212>  DNA
<213>  人工合成
 
<400>  1
ggatccatgg ccaaagttcc agacatgttt g                                       31
 
<210>  2
<211>  34
<212>  DNA
<213>  人工合成
 
<400>  2
gtcgacctac gcctggtttt ccagtatctg aaag                                    34

Claims (3)

1.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瘤细胞株的保藏信息为: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1年1月7日;保藏编号:CCTCC NO:C201102;分类命名:杂交瘤细胞株L-1F12。
2. 一种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所述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由权利要求1所述杂交瘤细胞株L-1F12产生。
3. 权利要求2所述抗人IL-1α的单克隆抗体检测IL-1α蛋白表达水平的应用。
CN 201110142535 2011-05-30 2011-05-30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6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42535 CN102296050B (zh) 2011-05-30 2011-05-30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42535 CN102296050B (zh) 2011-05-30 2011-05-30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6050A true CN102296050A (zh) 2011-12-28
CN102296050B CN102296050B (zh) 2013-04-03

Family

ID=45356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4253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6050B (zh) 2011-05-30 2011-05-30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60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3804A (zh) * 2017-05-08 2017-08-18 深圳市孔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式分选活性细胞的精准涂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8096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Xbiotech, Inc. Interleukin-1 alpha ABS and methods of us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8096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Xbiotech, Inc. Interleukin-1 alpha ABS and methods of us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丹丹等: "白细胞介素-1与肿瘤", 《免疫学杂志》, vol. 26, no. 12,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3804A (zh) * 2017-05-08 2017-08-18 深圳市孔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式分选活性细胞的精准涂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6050B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9888A (zh) 一种pd-1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39047A (zh) 一种pd-l1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6433A (zh) 一种ctla4抗体、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087497B (zh) 杂交瘤细胞株zjeb8-01、抗埃博拉病毒gp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245767B (zh) 人cxcl1蛋白质的免疫学测定方法
CN104284903A (zh) 抗磷脂酶d4抗体
CN114478803A (zh) 一种新型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的构建及其应用
CN103215230A (zh) 杂交瘤细胞株afm1b7、其单克隆抗体及黄曲霉毒素m1流动滞后免疫时间分辨荧光速测试剂盒
CN109971726B (zh) 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体和制备方法
CN109777785B (zh) 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
CN102061287B (zh) 抗人ppGalNAc-T2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CN101302254B (zh) 抗肝癌源性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CN102161982A (zh) 抗人cxcr3分子单抗及其应用
CN102296050B (zh) 抗人IL-1α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CN102180968A (zh) 一株抗日本血吸虫Sj14-3-3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在免疫诊断中的应用
CN103214571B (zh) 一种鼠源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55668A (zh) 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Wnt5a单克隆抗体与应用
CN101921335B (zh) 产生抗amp-18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抗amp-18单克隆抗体及其在胃癌检测中的应用
CN105646712B (zh) 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CN110272497A (zh) 一种高亲和力抗环瓜氨酸肽四价小分子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985474B (zh) 抗结核杆菌cfp-10单克隆抗体tbca6及应用
CN104725492A (zh) 一种具有免疫保护性的鲍曼不动杆菌表面抗原SurA1
CN117025547B (zh) 产生抗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
CN115611982B (zh) 一种抗人MICA/Bα3区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CN117143831B (zh) 一种抗虫蛋白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体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37 Xiangcheng District Ji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Soochow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Liu Haiyan

Address before: 215123 Suzhou City, Suzhou Province Industrial Park, No. love road, No. 199

Patentee before: Soochow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Liu Haiya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