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3920B -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3920B
CN102293920B CN 201010212703 CN201010212703A CN102293920B CN 102293920 B CN102293920 B CN 102293920B CN 201010212703 CN201010212703 CN 201010212703 CN 201010212703 A CN201010212703 A CN 201010212703A CN 102293920 B CN102293920 B CN 102293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zoma
radix
treatment
liver cancer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127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3920A (zh
Inventor
周荣耀
付晓伶
王文海
吴丽英
钟薏
束家和
张怡
张彦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 2010102127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3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3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3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3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39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按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路,采用健脾补肾祛邪法原则采用中药材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山萸肉、熟地、泽泻、黄芪、丹皮、杜仲、黄精和补骨脂制成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可长期用于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射频术后辅助治疗以及中晚期肝癌肝肾阴虚、脾阳虚衰证候的治疗,该药物组合物能明显减少癌症复发率、转移率;用于介入术后辅助治疗,具有很强的增效作用;能明显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中药复方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有关统计显示,2000年全球原发性肝癌发病5614万例,而至目前,全球发病率已经超过每年62.6万人,死亡接近每年60万例,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我国肝癌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位居第二,其死亡率约占其中的45%。由于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生存期短,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故被称为“癌中之王”。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手术、介入治疗、冷冻治疗、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药治疗等,但术后复发率仍高达60%,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目前仍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一年、二年、三年生存率分别可达64%、38%、27%,五年生存率也有10%。但TACE术后仍有癌细胞残留,易复发,多次TACE可致肝功能损害,免疫功能低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全身疲乏,严重者甚至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据统计,我国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程度的接受过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减少复发、改善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有研究对于原发性肝癌和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并表明了明确的认识,认为原发性肝癌可由肝炎、肝硬化进一步发展演变而至。中医将原发性肝癌归入“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之中的元气根于肾,为肾精所化,正气中的营卫之气皆出于脾胃,为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营气主要起营养作用,而卫气具有防御外邪的作用。由此可见,脾肾在人体正气产生中的重要地位。脾肾功能不足,正气亏虚,则易感受如“疫毒”一类的外邪。由此认为脾肾的虚实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疾病进展及转归的物质基础密切关联。因此,中医认为脾肾两虚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最主要的中医病机之一。
西医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辨证常用治法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肝肾,健脾化湿等。方肇勤等通过对20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证候分析认为阴虚是此病根本病机,采用以介入联合脾肾同治,健脾补肾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因此,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辨病治疗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它有利于提高诊治该病的临床疗效,减轻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介入术后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该药物组合物可长期用于临床原发性肝癌手术后治疗,能明显减少癌症复发率、转移率;该药物组合物用于介入术后辅助治疗,具有很强的增效作用,能明显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发明为达到预防手术后转移复发,按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路,采用健脾补肾祛邪法原则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以达到“扶正固本以驱邪”的目的。
具体而言,本发明采用中药材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山萸肉、熟地、泽泻、黄芪、丹皮、杜仲、黄精和补骨脂,制成本发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以下简称:肝癌一方)。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以辅料,进一步制成复方制剂,所述剂型主要为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等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材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山萸肉、熟地、泽泻、黄芪、丹皮、杜仲、黄精和补骨脂为中国药典所收载中药,并符合药典质量要求。
本发明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太子参10~20  白术10~20  茯苓10~20 甘草5~10  山药10~20  山萸肉10~20熟地10~20  泽泻10~20  黄芪10~20  丹皮8~12  杜仲10~20  黄精8~12  补骨脂10~20。
本发明中,优选原料药的重量份是:太子参15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山药15山萸肉15  熟地15  泽泻15  黄芪15  丹皮9  杜仲15  黄精10  补骨脂15。
本发明中,另一优选原料药的重量份是:太子参10g  白术20g  茯苓10g  甘草10g山药10g  山萸肉20g  熟地10g  泽泻20g  黄芪10g  丹皮12g  杜仲10g  黄精12g补骨脂10g,
本发明中,另一优选原料药的重量份是:太子参2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甘草5g山药20g  山萸肉10g  熟地20g  泽泻10g  黄芪20g  丹皮8g  杜仲20g  黄精8g  补骨脂20g,
本发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复方制剂通过下述方法和步骤制备,
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太子参10~20  白术10~20  茯苓10~20  甘草6~10山药10~20  山萸肉10~20  熟地10~20  泽泻10~20  黄芪10~20  丹皮8~12  杜仲10~20  黄精8~12  补骨脂10~20。
加50%乙醇,煎煮1.5h(以沸腾开始计时),倾出提取液,药渣加50%乙醇,煎煮1.5h,倾出提取液,合并两次的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加淀粉,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加水,制软材,过18目筛网,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剂,片重350mg,或装1号胶囊。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用于原发性肝癌手术后治疗,结果显示,能明显减少癌症复发率、转移率;用于介入术后辅助治疗,具有很强的增效作用;能明显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发明对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射频术后临床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观察对象为:2002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计300例,其中男性259例,女性41例;年龄在32~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10.2)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治疗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介入治疗,治疗组给予介入联合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临床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瘤体近期疗效,生存期;安全性观察,细胞免疫功能。
患者治疗前的症状以口干、胁痛、腰膝酸软、腹水、乏力、纳呆、腹胀、情绪抑郁、眩晕、五心烦热、盗汗、耳鸣等为主,经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后,多项症状的频数分布较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是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出现频数分布情况n=300例(%)。
表1
  临床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胁痛   246(82.0%)   163(54.3%)   <0.001
  情绪抑郁   214(71.3%)   76(25.3%)   <0.001
  眩晕   118(39.3%)   41(13.7%)   <0.001
  腰膝酸软   236(78.7%)   50(16.7%)   <0.001
  耳鸣   107(35.7%)   57(19.0%)   <0.001
  发热   96(32.0%)   90(30.0%)   >0.05
  五心烦热   121(40.3%)   32(10.7%)   <0.001
  盗汗   143(47.7%)   35(11.7%)   <0.001
  口干   211(70.3%)   67(22.3%)   <0.001
  便溏   69(23.0%)   40(13.3%)   <0.001
  乏力   273(91.0%)   45(15.0%)   <0.001
  纳呆   248(82.7%)   120(40.0%)   <0.001
  腹胀   172(57.3%)   114(38%)   <0.001
  痞块   103(34.3%)   103(34.3%)   >0.05
  面色晦暗   94(31.3%)   89(29.7%)   >0.05
  腹水   195(65.0%)   53(17.7%)   <0.001
  下肢浮肿   14(4.7%)   10(3.3%)   >0.05
  黄疸   32(10.7%)   34(11.3%)   >0.05
  肢体困重   31(10.3%)   30(10.0%)   >0.05
  口苦   37(12.3%)   12(4.0%)   <0.001
  便干   24(8.0%)   10(3.3%)   >0.05
  溲赤   21(7.0%)   20(6.7%)   >0.05
  畏寒   3(1.0%)   0(0)   >0.05
  夜尿频   4(1.3%)   0(0)   >0.05
观察期间300例患者中治疗组144例获得随访,6例失访,对照组142例获得随访,8例失访,总失访率4.67%(14/300例)。
结果显示:
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144例患者经肝癌一方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98例,总有效率为82.00%。
生活质量KPS评分: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KPS评分为(76.53±4.37)分,治疗后为(86.12±7.41)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瘤体近期疗效:经治疗后治疗组可评价病例144例,无CR病例,PR 25例,SD 98例,PD 29例;对照组可评价病例142例,无CR病例,PR15例,SD75例,PD 52例。治疗组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5.42%)高于对照组(6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Fisher′s Exact Test,P=0.035)。
表2瘤体近期疗效
  组别   CR   PR   SD   PD
  对照组(N=142例)   0   10.56%(15/142例)   52.82%(75/142例)   36.62%(52/142例)
  治疗组(N=144例)   0   17.36%(25/144例)   68.06%(98/144例)   20.14%(29/144例)
  P值   >0.05   <0.05   <0.05   <0.05
生存期:治疗组0.5年生存率82.00%(123/144例),1年生存率67.36%(70/144例),1.5年生存率29.17%(42/144例),2年生存率13.89%(20/144例);对照组依次为63.38%(90/142例),35.21%(50/142例),14.79%(21/142例)及4.93%(7/142例)。治疗组1年,1.5年,2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0.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二年内生存率比较
  组别   0.5年生存率  1年生存率   1.5年生存率  2年生存率
  对照组(N=142例)   63.38%(90/142例)   35.21%(50/142例)   14.79%(21/142例)   4.93%(7/142例)
  治疗组(N=144例)   82.00%(123/144例)   67.36%(70/144例)   29.17%(42/144例)   13.89%(20/144例)
  P值   >0.05   <0.05   <0.05   <0.05
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不良反应,但均轻微,考虑与介入或射频治疗有关,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细胞免疫: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SI值变化1个疗程后共有286例患者进行该项检测,治疗组144例,对照组142例。治疗组治疗前后SI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样本数据治疗后的平均秩次低于治疗前(24.39/28.17),即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I下降,余数据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两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增殖SI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单核细胞表面MHC Ⅰ/Ⅱ分子及B7分子表达变化(如表5所示)治疗前后共有282例患者进行该项检测,治疗组144例,对照组142例。治疗组治疗前后单核细胞表面HLA2DR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样本数据治疗后的平均秩次高于治疗前(27/11),即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单核细胞表面HLA2DR表达有提高,余数据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单核细胞表面MHC Ⅰ/Ⅱ分子及B7分子表达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两组治疗后单核细胞表面MHC Ⅰ/Ⅱ分子及B7分子表达变化(荧光强度)
  组别   例数   统计量  HLA2ABC   HLA2DR   CD80   CD86
  (MHCclass I)  (MHCclass II)   (B7.1)   (B7.2)
  对照组  142   ZP值   -0.2750.808  -0.3240.004   -0.4170.731   -0.5970.572
  治疗组  144   ZP值   -0.1780.912  -0.8910.411   -0.8430.223   -0.3120.715
  组间比较   UP值   412.0000.792  324.0000.371   351.0000.921   329.0000.579
本发明实验结果还显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分别于诱癌第12周末和第18周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补肾治疗前后大鼠肝细胞PCNA、P53蛋白,结果显示,P53阳性细胞可见于癌前肝细胞的增生结节中;在诱癌第12周末和第18周末均能明显抑制P53的阳性表达(P<0.05),显著降低PCNA-LI表达(P<0.01),表明本发明药物在DEN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中P53基因突变可发生于肝癌癌前病变,参与肝癌的启动过程,能有效干预肝细胞的增殖活性和P53的突变,从而延缓肝癌的形成;
本发明药物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研究表明肝肾阴虚证与血脂,能量代谢,自由基反应的关系较为密切,肝肾阴虚患者表现为能量代谢增强,出现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的增加和自由基反应的增强,从而出现“阴虚生内热”的病理反应,肾阴虚病人血液中C-AMP、ZZ++、Cu++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研究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对抗氧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本发明药物均能拮抗环磷酰胺的抑制作用,提示其提高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可能是其抗突变作用的主要机理所在;
本发明药物低剂量能抑制新发肝癌组织肿瘤血管生成及其相关因子VEGF、bFGF表达,p<0.05,抑制人肝癌移植裸鼠术后复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与对照组相比P=0.06,高剂量提高裸鼠重量,与低剂量组相比p<0.05,提示合适的剂量达到既能够提高裸鼠重量(生存质量)又能有效抑制新发肿瘤的重量及体积。
本发明药物进行了原发性肝癌手术后病人的预防复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采用复方斑蝥胶囊为对照,观察肝癌患者卡氏评分和主要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对所述证型肝癌常见症:纳呆、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积分3个疗程及6个疗程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胁肋隐痛3个疗程无差异,6个疗程积分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情绪方面积分两组始终无差异(P>0.05);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提高与稳定者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3个疗程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异(P<0.05);肝功能指标GGT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药物能明显提高NK细胞数量。
本领域认为,肝癌患者行手术根治或介入治疗的目标不单单是为了缩小瘤块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和维护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样重要。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对肝癌患者体力状况、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复方斑蝥胶囊,表明本发明药物能够有效地改善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及复方制剂具有如下优势和特点:
1、经临床应用,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配合西医的介入治疗以及移动条放疗技术具有显著的减毒增效作用。
3、应用于补肾中医治疗肝炎患者,能明显提高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配合抗肝炎病毒药物能显著减少肝炎病毒变异。
4、适用于经TACE介入治疗、临床多见脾肾两虚症候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复方制剂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例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正和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纳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精密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太子参10g  白术20g  茯苓10g  甘草10g  山药10g  山萸肉20g  熟地10g  泽泻20g  黄芪10g  丹皮12g  杜仲10g  黄精12g  补骨脂10g,加50%乙醇1600ml,煎煮1.5h(以沸腾开始计时),倾出提取液,药渣加50%乙醇1600ml,煎煮1.5h,倾出提取液,合并两次的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浸膏24.3g。加淀粉10g,微粉硅胶5g,羧甲基淀粉钠0.5g,混合均匀,加水4ml,制软材,过18目筛网,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加如羧甲基淀粉钠0.5g,硬脂酸镁0.5g,压制成片剂,片重350mg。
实施例2
精密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太子参2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甘草5g  山药210g  山萸肉10g  熟地20g  泽泻10g  黄芪20g  丹皮8g  杜仲20g  黄精8g  补骨脂20g,加90%乙醇1000ml,煎煮1.5h(以沸腾开始计时),倾出提取液,药渣加90%乙醇1000ml,煎煮1.5h,倾出提取液,合并两次的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浸膏20.6g。
实施例3
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制得的浸膏20g,加淀粉10g,微粉硅胶5g,羧甲基淀粉钠0.5g,混合均匀,加水4ml,制软材,过18目筛网,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加羧甲基淀粉钠0.5g,硬脂酸镁0.5g,压制成片剂。片重350mg。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制得的浸膏20g,加淀粉10g,微粉硅胶5g,羧甲基淀粉钠0.5g,混合均匀,加水4ml,制软材,过18目筛网,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颗粒装1号胶囊,每粒350mg。
实施例5
取实施例2中所制备的复方提取物5.0g三份,加入10mL吐温80,以纯净水分别制成50mL、100mL,200mL的三种浓度含药乳剂,记做高、中、低剂量组,做为荷瘤小鼠抑瘤试验供试品,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g,批号:06102421,配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所需浓度)。试验动物品系:昆明种小鼠(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3),体重:19-21g,性别:雄性,每组动物数:10只。
移植性肿瘤:小鼠肝癌H22,上海中医药大学试验动物房传代维持。
试验方法取生长良好的小鼠肝癌H22腹水,用生理盐水以1∶4稀释(细胞浓度约1-2×107个/ml),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接种0.2ml,随机分组,设五个实验组和对照组。
接种后次日起给药,给药体积为0.5ml/20g体重,连续经口灌胃7天。接种后10日常规处理动物,解剖取瘤块,称瘤重,结果判定根据以下公式:
Figure BSA00000179760700101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6.不同给药剂量对小鼠肝癌H22的抑瘤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人体肝癌QGY7703裸鼠移植瘤的疗效研究
受试样品: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棕褐色固体或流浸膏,按实施例1制备方法,
用蒸馏水配成溶液:
高浓度:配成0.1g/ml的溶液。
中浓度:配成0.05g/ml的溶液
低浓度:配成0.025g/ml的溶液
实验动物:雄性BALB/C裸鼠(SPF级,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3),体重:18-20g,每组动物数:6只;
移植性肿瘤:人体肝癌QGY7703(本实验室保种,或可市购)。
试验方法:取生长良好的QGY实体瘤,无菌条件下切割成2-3mm大小的均匀小块,用套管针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接种一块,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
1)对照组,
2)高浓度组(5.0g/kg,ig×14),
3)中浓度组(2.5g/kg,ig×14),
4)低浓度组(1.25g/kg,ig×14),
接种后10日开始给药,给药体积为1.0ml/20g体重,受试药物组连续经口灌胃14次。用游标卡尺每4天测瘤块的长径(a)、短径(b),肿瘤体积(tumor volume,TV)计算公式为:TV=1/2×a×b2,相对肿瘤体积(relative tumor volume,RTV)计算公式为:RTV=Vt/Vo,Vo为分笼时(即do)测量所得肿瘤体积,Vt为每一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指标为相对肿瘤增殖率T/C(%),T/C(%)=TRTV/CRTV×100%,或肿瘤增殖抑制率(%):(1-T/C)×100%。并进行T检验。接种后30天处死动物,解剖取瘤块,称瘤重,计算瘤重抑瘤率。
结果显示:
高浓度组抑瘤率为55.71%;
中浓度组抑瘤率为41.92%;
低浓度组抑瘤率为25.30%。
表7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人体肝癌QGY7703裸鼠移植瘤的疗效(瘤重)。
表7.
Figure BSA00000179760700111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Claims (5)

1.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太子参10~20白术10~20茯苓10~20甘草5~10山药10~20山萸肉10~20熟地10~20泽泻10~20黄芪10~20丹皮8~12杜仲10~20黄精8~12补骨脂10~2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是:太子参15白术15茯苓15甘草6山药15山萸肉15熟地15泽泻15黄芪15丹皮9杜仲15黄精10补骨脂1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的重量份是:太子参20g白术10g茯苓20g甘草5g山药20g山萸肉10g熟地20g泽泻10g黄芪20g丹皮8g杜仲20g黄精8g补骨脂20g,
4.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其剂型为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称取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太子参10~20白术10~20茯苓10~20甘草6~10山药10~20山萸肉10~20熟地10~20泽泻10~20黄芪10~20丹皮8~12杜仲10~20黄精8~12补骨脂10~20;
加50%乙醇,煎煮1.5h,以沸腾开始计时,倾出提取液,药渣加50%乙醇,煎煮1.5h,倾出提取液,合并两次的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加淀粉,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加水,制软材,过18目筛网,制粒,干燥,14目筛整粒,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压制成片剂,片重350mg,或装胶囊。
CN 201010212703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3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2703 CN102293920B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12703 CN102293920B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3920A CN102293920A (zh) 2011-12-28
CN102293920B true CN102293920B (zh) 2013-08-21

Family

ID=4535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1270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3920B (zh) 2010-06-25 2010-06-25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3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2620B (zh) * 2012-07-12 2014-05-07 顾康春 一种控制手术后癌症复发的药物
CN104606494A (zh) * 2014-12-17 2015-05-13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2921B (zh) * 2021-08-04 2023-08-0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一种用于预防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75A (zh) * 1997-07-12 1998-02-25 迟经惠 动脉硬化康
CN1422642A (zh) * 2001-12-04 2003-06-11 何文法 治疗肿瘤的系列中药组合物
CN1651064A (zh) * 2004-12-23 2005-08-10 黄文珍 一种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75A (zh) * 1997-07-12 1998-02-25 迟经惠 动脉硬化康
CN1422642A (zh) * 2001-12-04 2003-06-11 何文法 治疗肿瘤的系列中药组合物
CN1651064A (zh) * 2004-12-23 2005-08-10 黄文珍 一种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3920A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0212B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辅助治疗肿瘤的医药保健品
CN102008650B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48B (zh) 一种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93920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859A (zh) 一种用于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818A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950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03610795B (zh) 一种杜仲降压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58854B (zh) 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
CN101293060B (zh) 治疗细胞学分类腺癌的中药
CN104645124A (zh) 一种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9367B (zh) 毒品戒断的纯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639A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5134A (zh) 联合化疗药治疗胃癌的中药制剂
CN100409852C (zh) 一种消结复肝中成药
CN103385872B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28531B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72374B (zh) 辅助肿瘤化疗的中药组合物
CN101007114B (zh) 一种肿瘤患者辅助用药品或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0794B (zh) 抗肿瘤药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3316299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21100A (zh) 一种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79642A (zh) 一种纳米斑蝥酸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7260A (zh) 一种制备治疗鼻咽癌的中药制剂的方法
CN105233087A (zh) 一种用于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