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3049A - 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3049A
CN102293049A CN2010800051643A CN201080005164A CN102293049A CN 102293049 A CN102293049 A CN 102293049A CN 2010800051643 A CN2010800051643 A CN 2010800051643A CN 201080005164 A CN201080005164 A CN 201080005164A CN 102293049 A CN102293049 A CN 102293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conductive exothermal
boundary line
intersection point
layere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1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3049B (zh
Inventor
全相起
黄仁皙
李东郁
朴定源
崔贤
金贤湜
朴希净
金秀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3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84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02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1Heaters using laterally extending conductive material as connec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3Heaters using resistive film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7Manufactur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eater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热体包括:a)透明基板,以及b)导电发热图案,该导电发热图案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形成曲线。

Description

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体以及该发热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发热体包括不易被察觉的图案且在低电压下具有优异的发热性能,并能够使光的衍射和干涉最小化,且能够使图案在印刷时的交点部分周围的线宽的减小最小化。
本发明要求将于2009年1月2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09-0005222号韩国专利申请作为优先权,并在此将其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背景技术
在冬天或雨天,由于车辆外部和内部的温差,在车辆的玻璃表面会形成霜。另外,在室内滑雪场中,由于斜坡的内部和其外部的温差,会发生冰冻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发了发热玻璃。发热玻璃采用这样的设想:将加热线片层叠在玻璃表面上或在玻璃表面上直接形成加热线后,在加热线的两端施加电流从而由加热线产生热,因此提高了玻璃表面的温度。重要的是车辆或建筑的发热玻璃要具有低电阻以平稳地产生热,但其不应刺激眼。因此人们已经设计了通过使用例如ITO(氧化铟锡)或Ag薄膜的透明导电材料的溅射工艺形成发热层并且与其前端连接电极的方法,以制备已知的透明加热玻璃,但其问题在于,由于高表面电阻,难以在40V以下的低电压下驱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发热体以及制备该发热体的方法,该发热体不易察觉,能够最小化在日落后单一光源的衍射和干涉的不良影响,在低电压下具有优异的发热性能,且能够使图案在印刷时的交点部分周围的线宽的减小最小化。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其包括:a)透明基板,以及b)导电发热图案,该导电发热图案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形成曲线。发热体可进一步包括c)汇流条,其配置于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以及d)电源部分,其与所述汇流条连接。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发热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导电发热图案,其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透明基板的一侧形成曲线。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形成汇流条,以及提供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电源部分。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热玻璃层压体,其包括:a)透明基板,以及b)导电发热图案,其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形成曲线,以及c)玻璃,其设置在所述导电发热图案上。所述发热玻璃层压体可进一步包括d)汇流条,其在透明基板和c)玻璃之间配置于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以及e)电源部分,其与所述d)汇流条连接。粘合膜可以设置于c)玻璃和b)导电发热图案之间。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发热玻璃层压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导电发热图案,其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透明基板的一侧形成曲线;以及将玻璃层压并粘合到其上形成导电发热图案的透明基板的表面。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形成导电发热图案以后在层压玻璃之前,在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形成汇流条。此外,本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粘合玻璃以后设置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电源部分。当粘合玻璃时,可以在导电发热图案和玻璃之间配置粘合膜。
在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中,基于导电发热图案的总面积,导电发热图案可包括10%以上面积的由具有不均匀结构的图形形成的图案。
此外,导电发热图案可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且基于导电发热图案的总面积,该导电发热图案可以包括10%以上面积的这样的图案:其中,至少一条连接任意一个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中心点和形成与该图形的边界的邻接图形的中心点的线在长度上不同于其余的线。
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的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面积可以是所述透明基板的总面积的30%以上。具有其他形状的导电发热图案可以设置在这样的透明基板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透明基板不具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的导电发热图案。
形成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的导电发热图案的线可以是直线,也可能有不同的变化,如曲线、波浪线和锯齿线。
在发热体中或发热玻璃层压体中,导电发热图案可以通过印刷、光刻工艺和照相工艺形成。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发热体和发热玻璃层压体包括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的导电发热图案,且可以最小化在日落后单一光源的衍射和干涉的不良影响。此外,当为层压体时,由于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的导电发热图案可能在由如下所述的维诺母点(Voronoigenerator)轻松地设计图案形状以后,通过不同的方法如印刷、光刻和照相法形成,因此工艺简单且成本低。
此外,由于曲线形状是通过对其中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的导电发热图案的边界线的交点部分进行圆角处理而得到的,其可能解决在交点部分周围的线宽减少或者短路的问题,并通过增加交点部分的线宽而减少表面电阻,同时不会影响整体透明度,从而可以提高发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和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维诺图来形成发热玻璃的导电发热图案的例子。
图3为显示胶印法(offset printing process)的视图。
图4是通过使用交点部分未经圆角处理的维诺图来形成发热玻璃的导电发热图案的例子。
图5是通过使用交点部分经过圆角处理的维诺图来形成发热玻璃的导电发热图案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和发热玻璃层压体包括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形状的导电发热图案,以及具有通过圆角处理边界线的交点部分而具有曲线形状的交点部分,从而最小化在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周围的线宽减小,在所述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处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在印刷图案时彼此相交。
在本发明中,由光的衍射和干涉引起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以构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形状来形成导电发热线图案而最小化。维诺图是这样一种图案,如果将维诺图母点配置于将要被填充的区域中,则该图案是通过填充相对于其他点的点距来说与相应的点最近的区域而形成的。例如,在整个国家中的大型打折商场用点表示,并且消费者寻找最近的大型打折商场,显示出每个打折商场的商业区的图案就可以作为典型例子。也就是说,如果用正六边形填充空间并且正六边形的每个点是由维诺母点设置的,则导电发热图案可以是一个蜂巢结构。
在本发明中,使用通过规则或不规则地配置维诺图母点而由母点衍生的图案,且图案中,交点部分通过对边界线的交点部分进行圆角处理而具有曲线形状。
当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区域的边界线形状的导电发热图案被印刷时,由于形成了凸起部分,在印刷之后的线的线宽可能会减小,但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图案之间的边界线的交点部分进行圆角处理,有可能解决由于在交点部分周围的凸起部分的形成而引起的线宽减小或者短路的问题,并通过增加交点部分的线宽而减少表面电阻,同时不会影响整体的透明度,从而可以提高发热性能。
作为交点部分被圆角处理了的形成图案的方法,可以以用于改变圆弧半径的方法(参见图1)或者用于固定圆弧半径的方法(参见图2)为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关于图案的制备,所述制备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改变而实现。
具体而言,交点位于两条线之间。如果两条线之间有预定的角2a,则可画出位于两条线之间的中央的中线。当圆弧半径改变时(参见图1),通过总是恒定计算出由交点沿中线到另一条线的最短距离可画出圆。在此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接近交点的圆弧,这就是对图1的圆角处理。
在圆角处理中,圆角处理可以通过固定半径进行。在此情况下,当形成交点的两条线之间的角较大时,有圆角处理会被过度进行的问题。因此,圆角处理可以通过画出交点和形成交点的两条线的中线,并形成穿过中线的点的圆而进行,所述中线位于距离交点的预定距离处。即,如果形成交点的两条线之间的角较大,圆的半径变小,而如果该角变小,则圆角处理可通过增加半径来进行。
在图2的情况下,由于圆弧半径恒定,在沿中线移动点时当该点到其他线的距离与预定的半径相等时,通过围绕该点绘出圆并选择接近于交点的圆弧而进行对图2的圆角处理。
对于图1和图2,描述了两条相交的线,但如果以计算机反复进行计算,可以计算出所有与交点相关的相交的线。
此外,圆角是指具有图案的线宽的0.1至5倍的曲率半径的曲线形状。在曲线形状具有上述范围内的曲率半径时,可以防止在烧结印刷的基板后因印刷过程中交点部分的凸起部分而造成的高表面电阻,并得到同样的透射和反射效果。
同时,已知的导电发热图案仅使用非常规则的图案,如网格形式或者线性形式。如上所述,如果仅使用规则图案,可能因导电发热图案和玻璃的折射率之间的不同显示出光的衍射和干涉图案。该图案的影响因在日落以后存在的如车前灯或路灯的单光源而被最大化。这些现象可能导致安全或者司机疲劳度的问题。同时,在图案完全不规则的情况下,在线的分布中,可能在其松散部分和致密部分之间有差别。即使线宽非常细,线的分布也可能被肉眼察觉。
为了解决视觉察觉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当形成维诺图母点时,规则性和不规则性可适当地协调。例如,在设有图案的区域中设置预定尺寸的区域作为基本单元以后,生成点以使在基本单元中的点的分布具有不规则性,从而产生了维诺图案。如果使用上述方法,视见度可以通过防止线在一个点上的局限化而得到补偿。
如上所述,对于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的均匀发热和视见度,优选在单位面积内图案的开口率恒定。为此目的,优选控制每单位面积的维诺图母点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当维诺图母点的每单位面积的数量被均匀地控制时,所述单位面积优选5cm2以下并且更优选1cm2以下。维诺图母点的每单位面积的数量优选25至2,500个/cm2并更优选100至2,000个/cm2
在单位面积中形成图案的图形中,至少一个图形优选具有与其余图形不同的形状。
此外,基于图案的总面积,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最大化对因光的衍射和干涉引起的不良影响的最小化作用:基于导电发热图案的总面积,形成包括10%以上面积的由具有不对称结构的图形形成的图案的导电发热图案;或者形成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的导电发热图案,而且,基于导电发热图案的总面积,该导电发热图案包括10%以上面积的这样的图案:其中,至少一条连接任意一个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中心点和形成与该图形的边界的邻接图形的中心点的线在长度上不同于其余的线。
在本发明中,首先,在通过使用维诺图母点确定想要的图案形状以后,使用印刷法、光刻法和照相法,从而可以在透明基板上形成具有窄且精细的线宽的导电发热图案。维诺图母点是指这样的点,即排列该点从而形成如上所述的维诺图。
印刷法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方法实施,在该方法中,将包含导电发热材料的膏剂以想要的图案形式转印至透明基板上并烧结。并不具体限制转印的方法,但是上述图案形式是在如凹版印刷板或丝网的图案转印介质上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而将想要的图案转印至透明基板上。用于在图案转印介质上形成图案形式的方法可以通过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进行。
印刷法并不具体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如胶印、丝网印刷和照相凹版印刷的方法。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方法实施胶印,其中在将膏剂填充于其上形成了图案的凹版印刷板中后,通过采用被称为橡皮滚筒(blanket)的硅橡胶实施首次转印,以及通过橡皮滚筒与透明基板的紧密接触实施二次转印。所述丝网印刷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其中在将膏剂分布于其上形成了图案的丝网后,在按压底板(squeeze)的同时,膏剂通过具有空隙的丝网可以直接置于基板上。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方法实施照相凹版印刷,其中当转动在辊上形成了图案的橡皮滚筒时膏剂被填充到图案中后,膏剂被转印到透明基板上。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并且可以组合使用上述方法。另外,还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印刷方法。
在胶印法的情况下,基于橡皮滚筒的脱模性能,大部分膏剂被转印到透明基板(如玻璃)上,因此不需要单独的橡皮滚筒洗涤处理。通过精确蚀刻其上形成了所需导电发热图案的玻璃可以制备凹版印刷板,并且为了持久性可以在玻璃表面上施加金属或DLC(金刚石型碳)的涂层。凹版印刷板可以通过蚀刻金属板来制备。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更精细的导电发热图案,优选采用胶印法。图3显示了胶印法。根据图3,作为第一步骤,在使用刮墨刀将膏剂填充于凹版印刷板的图案中后,通过滚动橡皮滚筒实现首次转印,而作为第二步骤,通过滚动橡皮滚筒在玻璃表面实现二次转印。
如果通过使用此印刷方法印刷图案,由于在图案之间的边界线的交点周围的凹槽部分被刮刀涂覆时形成了凸起部分,在印刷后的线的线宽可能会减少。特别地,线宽的减小的现象可能由于边界线和刮刀彼此平行而更加严重。然而,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图案之间的边界线的交点部分进行圆角处理,有可能解决由于在交点部分周围的凸起部分的形成而引起的线宽减小或者短路的问题,并通过增加交点部分的线宽而减少表面电阻,同时不会影响整体的透明度,从而可以提高发热性能。
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上述印刷法,并且可以使用光刻工艺。例如,光刻工艺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其中在透明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导电发热图案材料层,于其上形成光致抗蚀剂层,所述光致抗蚀剂层通过选择性曝光和显影步骤来图案化,所述导电发热图案材料层是通过使用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层作为掩膜来图案化,接着除去光致抗蚀剂层。
本发明也可以采用照相法。例如,在将含有卤化银的图片光敏材料涂覆至透明基板上后,可以通过对所述光敏材料进行选择性曝光和显影来形成图案。可进一步进行电镀处理,以增加发热图案的电导率。所述电镀可以采用无电镀膜法,可以使用铜或镍作为电镀材料,并且在进行镀铜后,可以在其上进行镀镍,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并不具体限定透明基板,但优选的是使用透光率在50%以上,并且优选75%以上的板。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玻璃,也可以使用塑料膜作为透明基板。在使用塑料膜的情况下,优选在导电发热图案形成后,将玻璃层压在基板的至少一侧上。在这种情况中,更优选将玻璃层压在透明基板的形成导电发热图案的一侧上。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公知的材料作为塑料膜,例如,优选使用具有可见光透过率在80%以上的膜,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VB(聚乙烯丁醛)、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S(聚苯醚砜)以及PC(聚碳酸酯),且其厚度优选为50至450微米。
在本发明中,作为导电发热材料,优选使用具有优异的导热性的金属。另外,导电发热材料的电阻率值优选在1微欧 厘米至200微欧 厘米的范围内。作为导电发热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使用铜、银等,并且最优选银。可以使用颗粒状的导电发热材料。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导电发热材料,也可以使用银包裹的铜颗粒。
在本发明中,当使用含有导电发热材料的膏剂的情况下,除了上述导电发热材料外,所述膏剂可以进一步包含有机粘合剂,从而容易进行印刷步骤。优选的是有机粘合剂在烧结步骤中具有挥发性。作为有机粘合剂,有基于聚丙烯酸的树脂、基于聚氨酯的树脂、基于聚酯的树脂、基于聚烯烃的树脂、基于聚碳酸酯的树脂和纤维素树脂、基于聚酰亚胺的树脂、基于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树脂和改性环氧树脂等,但并不限于此。
为了改善膏剂对玻璃的粘合能力,膏剂可以进一步包括玻璃粉。玻璃粉可以选自市售产品,但优选使用不含铅成分的环保玻璃粉。在此情况下,优选玻璃粉的平均直径为2微米以下并且其最大直径为50微米以下。
如果需要,可以向膏剂中进一步加入溶剂。作为溶剂,有二甘醇一丁醚醋酸酯、二甘醇一乙醚醋酸酯、环己酮、乙酸溶纤剂、萜品醇等,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在使用包含导电发热材料、有机粘合剂、玻璃粉和溶剂的膏剂的情况下,优选导电发热材料的重量比为50至90%,有机粘合剂的重量比为1至20%,玻璃粉的重量比为0.1至10%并且溶剂的重量比为1至20%。
形成导电发热图案的线的线宽可以形成为100微米以下,优选30微米以下,更优选25微米以下。
在本发明中,当使用上述膏剂的情况下,如果在将膏剂印刷为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形状后烧结膏剂,则形成具有导电性的发热图案。在此情况下,并不具体限制烧结温度,但可以为500至800℃,且优选为600至700℃。当形成发热图案的板为玻璃时,如果需要,在上述烧结步骤中,玻璃可以根据建筑或车辆的目的来成型。例如,在将用于车辆的玻璃成型为曲线的步骤中,可以烧结膏剂。另外,当使用塑料膜作为形成导电发热图案的基板的情况下,优选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进行烧结。例如,可以在50至350℃进行。
在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的的方法中可以进一步进行以下步骤,用于在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形成汇流条的步骤以及用于设置与汇流条连接的电源部分的步骤。这些步骤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例如,汇流条可以与导电发热图案同时形成,并且可以在形成导电发热图案之后使用其他印刷方法形成。例如,在用胶印法形成导电发热图案后,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形成汇流条。在此情况下,适当的汇流条厚度为1至100微米且优选为10至50微米。如果小于1微米,则导电发热图案与汇流条之间的接触电阻升高,在接触部分可能出现局部放热;而如果其大于100微米,则电极材料的成本增加。可以通过焊接和与具有良好的导电发热性的结构的物理接触来实现汇流条与电源之间的连接。
为了隐藏导电发热图案和汇流条,可以形成黑色图案。通过使用含有氧化钴的膏剂可以印刷黑色图案。在此情况下,适合的印刷方法是丝网印刷,并且其厚度为10至100微米。可以在形成黑色图案之前或之后形成导电发热图案和汇流条。
类似用于制备发热体的上述方法,用于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发热玻璃层压体的方法包括,形成导电发热图案,以及随后将玻璃层压并粘合到其上形成了导电发热图案的透明基板的表面上。在此情况下,粘合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在此情况下,设置有导电发热图案的透明基板和玻璃可以通过使用粘合膜彼此粘合。此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形成汇流条并设置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电源部分。
例如,粘合方法可以通过在其上形成有导电发热图案的透明基板和玻璃之间插入并粘合粘合膜的工艺而进行。在此情况下,在本发明中,将上述导电发热图案印刷在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上。在该粘合工艺中,可以控制温度和压力。
在一个详细的实施例中,粘合膜被插入到其上形成有导电发热图案的透明基板与玻璃之间,将它们放入真空袋中,减压或提高温度或通过使用热辊提高温度,然后除去气体,从而完成首次粘合。在此情况中,可以根据粘合膜的种类调节压力、温度和时间,但通常是在300至700托的压力下将温度从常温逐渐地升至100℃。在此情况中,时间通常优选为1小时以下。初步层压的层结构,即首次层压的层结构,要经过反应釜工艺进行二次粘合处理,其中在反应釜中在温度上升的同时压力也上升。二次粘合根据粘合膜的种类而不同,但优选在140巴以上的压力下,13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粘合1至3小时,并且优选为约2小时,将其缓慢冷却。
在其他详细实施例中,与上述两步粘合处理不同,可以应用通过使用真空贴膜机一步粘合它们的方法。可以通过将温度逐步升至80至150℃并缓慢冷却它们从而降低压力(~5毫巴)直至温度为100℃,随后增加压力(~1000毫巴)来进行粘合。
此处,任何具有粘合强度并在粘合后为透明的材料都可以作为粘合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PVB膜、EVA膜、PU膜等,但不限于此。粘合膜并无特别限制,但优选其厚度在100微米至800微米的范围内。
在上述方法中,层压的玻璃可以由仅玻璃形成,也可以由其上设置有按上述制备的导电发热图案的玻璃形成。
优选的是,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的导电发热图案的线宽为100微米以下,优选30微米以下,更优选25微米以下且5微米以上。导电发热图案的线之间的间隔优选为50微米至30mm,更优选200微米至1mm。线的高度为1至100微米,并且更优选为3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可通电以发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发热量为每平方米100至500W,并且优选200至300W。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即使在低电压(例如30V以下,且优选20V以下)下也具有优异的发热性能,其可以有效地用于车辆等。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的电阻为5Ω/□以下,优选1Ω/□以下,且更优选0.5Ω/□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可以具有曲面形状。
在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中,优选地,导电发热图案的开口率(即,玻璃未被图案覆盖的面积比率)为70%以上。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具有优异的发热性能,其开口率为70%以上,发热操作之后的5min内,温度偏差保持在10%以内,并且温度是升高的。
根据本发明的发热体或发热玻璃层压体可以应用于例如车辆、船只和飞机的多种交通工具以及住房或其他建筑的玻璃上。
实施例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对比实施例
在将0.09mm2的矩形被设置为基本单元以后,通过使基本单元中的点的分布具有不规则性而形成维诺图案。基于基本单元区域的中心点,通过在100%面积中选择任意一点而得到不规则度,且维诺图案通过使用密度为1111个/cm2的选择的点而制备。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图案示于图4中。
实施例
通过下面的方法制备出进行圆角处理的图案:在连接对比实施例的维诺图的交点部分的两条线之间形成中线,并形成穿过距交点18微米的点的圆。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图案示于图5中。
实验实施例
在通过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制备的图案的基础上,在玻璃基板(370mm×470mm)上使用如图3所示的方法用胶印机形成银图案以后,通过在580℃于带式炉中烧结图案10分钟而形成银线。在此情况下,形成的银线的宽度为25微米,且高度为2.5微米。
在此情况下,使用的银膏是适用于电路衬底胶印的高温烧结型的银膏,在混合了80wt%的银(Ag)颗粒(平均颗粒直径=约2微米)、18wt%的粘合剂(通过以1∶1的比例混合聚酯树脂和BCA而制备)、以及2wt%的玻璃粉(用于玻璃彼此之间的粘合性能)之后,通过使用三阶段辊轧机混揉30分钟。在此情况下,粘度为约10,000cps(轴数5,1rpm)
此外,为了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的比较,测量了透明度和表面电阻,并测量了印刷和烧结之后的图案的电导率和透明度,结果如表1中所示。
[物理性能的评价]
1)表面电阻:通过使用三菱化学公司制备的Loresta-GP MCP-T600测量。
2)550nm处透明度:通过使用Shimadzu UV-3600 uv-Vis-NIR分光光度计测量。
3)550nm处反射率:通过使用Shimadzu UV-3600 uv-Vis-NIR分光光度计测量。
[表1]
  实施例   对比实施例
  表面电阻(Ω/□)   0.33   0.43
  透明度(%)   76.2   76.4
  反射率(%)   8.5   8.6
通过表1可以看出,透明度和反射率在根据对比实施例的交点部分被圆角处理之前(图4)与根据实施例的交点部分经过圆角处理后(图5)没有变化,但可以看出,表面电阻由0.43Ω/□至0.33Ω/□提高了约25%。
为了测量图案在根据对比实施例的交点部分被圆角处理之前(图4)与根据实施例的交点部分经过圆角处理后(图5)的衍射和干涉影响,观测者和光源之间的距离为7m以上,且印刷的发热玻璃配置于观测者和光源之间。在两种情况下,在光源周围都没有观察到强干涉图案,仅观察到较弱的散射。

Claims (33)

1.一种发热体,其包括:
a)透明基板,以及
b)导电发热图案,其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形成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进一步包括:
c)汇流条,其配置于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以及
d)电源部分,其与所述汇流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基于所述图案的总面积,所述导电发热图案包括10%以上面积的由具有不对称结构的图形形成的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导电发热图案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且基于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总面积,该导电发热图案包括10%以上面积的这样的图案:其中,至少一条连接任意一个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中心点和形成与该图形的边界的邻接图形的中心点的线在长度上不同于其余的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交点部分的曲线具有所述图案的线宽的0.1至5倍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形成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线的至少一部分由直线、曲线、波浪线和锯齿线中的至少一种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是通过维诺图母点形成并被控制,以使每5cm2以下单位面积的维诺图母点的分布是均匀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是通过维诺图母点形成,且该维诺图母点是以在5cm2以下的单位面积内25至2,500个/cm2的分布存在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线的线宽为100微米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开口率为70%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开口率为70%以上,且发热操作之后的5分钟内,温度偏差保持在10%以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导电发热图案包含铜或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热体,其中,所述导电发热图案进一步包含有机粘合剂和玻璃粉。
14.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形成导电发热图案,所述导电发热图案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形成曲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发热体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形成汇流条,以及
设置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电源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发热体的方法,其中,所述交点部分的曲线具有所述图案的线宽的0.1至5倍的曲率半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发热体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导电发热图案包括将包含导电发热材料的膏剂以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的形状转印到透明基板上,并烧结该导电发热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发热体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导电发热图案以后,进一步进行电镀处理。
19.一种发热玻璃层压体,其包括:
a)透明基板,以及
b)导电发热图案,其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形成曲线,以及
c)玻璃,其设置在所述导电发热图案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其进一步包括:
d)汇流条,其配置在a)透明基板和c)玻璃之间的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以及
e)电源部分,其与d)汇流条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其中,粘合膜设置在c)玻璃和b)导电发热图案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其中,所述交点部分的曲线具有所述图案的线宽的0.1至5倍的曲率半径。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其中,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线的线宽为100微米以下。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其中,开口率为70%以上。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其中,所述开口率为70%以上,且发热操作之后的5分钟内,温度偏差保持在10%以内。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其中,所述导电发热图案包含铜或银。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其中,所述导电发热图案进一步包含有机粘合剂和玻璃粉。
28.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9~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玻璃层压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形成导电发热图案,其具有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形状以及边界线的交点部分,在所述交点部分,两条以上的边界线彼此相交,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形成曲线,以及
将玻璃层压并粘合到其上形成导电发热图案的透明基板的表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备发热玻璃层压体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层压所述玻璃之前,在所述导电发热图案的两端形成汇流条,以及
在层压并粘合所述玻璃以后,设置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电源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备发热玻璃层压体的方法,其中,当层压并粘合所述玻璃时,使用粘合膜。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备发热玻璃层压体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导电发热图案包括将包含导电发热材料的膏剂以形成维诺图的图形的边界线的形状转印到所述透明基板上,并烧结该导电发热材料。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备发热玻璃层压体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导电发热图案以后,进一步进行电镀处理。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备发热玻璃层压体的方法,其中,所述交点部分的曲线具有所述图案的线宽的0.1至5倍的曲率半径。
CN2010800051643A 2009-01-21 2010-01-21 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93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005222 2009-01-21
KR10-2009-0005222 2009-01-21
PCT/KR2010/000390 WO2010085097A2 (ko) 2009-01-21 2010-01-21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3049A true CN102293049A (zh) 2011-12-21
CN102293049B CN102293049B (zh) 2013-08-07

Family

ID=42356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1643A Active CN102293049B (zh) 2009-01-21 2010-01-21 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99099B2 (zh)
EP (1) EP2381739B1 (zh)
JP (1) JP5330546B2 (zh)
KR (1) KR20100085883A (zh)
CN (1) CN102293049B (zh)
WO (1) WO2010085097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6501A (zh) * 2013-02-04 2013-12-04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
CN105164080A (zh) * 2013-08-23 2015-12-16 拉斯科姆有限公司 具有电热表面的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5237B2 (ja) * 2009-12-29 2015-02-04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発熱体およびこの製造方法
KR101385834B1 (ko) 2011-03-28 2014-04-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도성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스크린
GB201404084D0 (en) 2014-03-07 2014-04-23 Pilkington Group Ltd Glazing
KR101865441B1 (ko) 2014-09-29 2018-06-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948182B1 (ko) 2014-12-18 2019-02-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WO2016119950A1 (de) * 2015-01-26 2016-08-04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Beheizbare laminierte seitenscheibe
KR101637903B1 (ko) * 2015-04-02 2016-07-11 전자부품연구원 발열 페이스트 조성물을 이용한 발열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170037254A (ko) 2015-09-25 2017-04-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951674B2 (ja) * 2016-09-28 2021-10-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発熱用導電体、導電体付きシート、発熱板および乗り物
JP2020167047A (ja) * 2019-03-29 2020-10-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ヒー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63657A1 (en) * 1974-03-08 1975-10-03 Orbaiceta Multipath resistor network heating plate - has redundancy provided by three branches for each resistor node
GB2091528A (en) * 1981-01-14 1982-07-28 Boussois Sa Heatable Panels
JPH07242420A (ja) * 1994-03-01 1995-09-19 Kubota Corp チタン酸アルカリ土類金属塩多結晶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649449A (zh) * 2004-01-20 2005-08-03 珠海粤科清华电子陶瓷有限公司 高温共烧发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891574Y (zh) * 2006-03-30 2007-04-18 崔海宁 一种电加热除霜风挡玻璃
WO2007102490A1 (ja) * 2006-03-07 2007-09-13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酸化チタン及び導電性酸化チタン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8523254A (ja) * 2004-11-09 2008-07-03 ボード オブ リージェンツ,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テキサス システム ナノファイバーのリボンおよびシートならびにナノファイバーの撚り糸および無撚り糸の製造および適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23670A1 (de) 1983-07-01 1985-01-03 Samuel 6080 Gross-Gerau Brustas Sichtscheiben fuer schutzhelme od. dgl.
JPS61184145A (ja) * 1985-02-08 1986-08-16 Tsuneaki Usui 金属又は非金属膜抵抗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32263B2 (ja) * 1985-09-27 1994-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記録ヘッド
DE3708577A1 (de) 1987-03-17 1988-09-29 Ver Glaswerke Gmbh Mit einer elektrisch leitenden und waermestrahlen reflektierenden schicht versehene autoglasscheibe
JPH0442835A (ja) * 1990-06-08 1992-02-13 Michio Arai 機能性ガラス
JPH0487182A (ja) * 1990-07-26 1992-03-19 Asahi Glass Co Ltd 電熱風防合せガラス
US5798499A (en) 1994-07-08 1998-08-25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ctrically heating windshield glass having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thermal distribution
JPH0872674A (ja) * 1994-07-08 1996-03-19 Asahi Glass Co Ltd 電熱窓ガラス
GB9424175D0 (en) * 1994-11-30 1995-01-18 Cookson Group Plc Process of metallizing phosphor screens
WO1998026639A1 (fr) 1995-06-16 1998-06-18 Ibiden Co., Ltd. Circuit imprime multicouches
JPH098465A (ja) * 1995-06-16 1997-01-10 Ibiden Co Ltd 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
JPH11214128A (ja) 1998-01-29 1999-08-06 Hiroshi Tamura 発熱布
KR200223604Y1 (ko) * 1998-11-10 2001-06-01 김재석, 그랜틀리 마틴 앤더슨 일정온도 유지기능을 갖는 사이드미러의 성에 및 습기 제거장치
TWI461758B (zh) * 2003-08-13 2014-11-21 Sumitomo Chemical Co 製備抗眩光學膜的方法
JP4679087B2 (ja) * 2004-07-09 2011-04-27 グンゼ株式会社 透明面状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81858B2 (ja) 2005-04-01 2012-02-22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車両用透明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ンテナ付き車両用ガラス
EP1852539B1 (en) 2006-05-02 2010-07-14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Drying program with anti-crease phase and dryer
JP2008077879A (ja) * 2006-09-19 2008-04-03 Fujifilm Corp 透明フレキシブルフィルムヒー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63657A1 (en) * 1974-03-08 1975-10-03 Orbaiceta Multipath resistor network heating plate - has redundancy provided by three branches for each resistor node
GB2091528A (en) * 1981-01-14 1982-07-28 Boussois Sa Heatable Panels
JPH07242420A (ja) * 1994-03-01 1995-09-19 Kubota Corp チタン酸アルカリ土類金属塩多結晶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649449A (zh) * 2004-01-20 2005-08-03 珠海粤科清华电子陶瓷有限公司 高温共烧发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523254A (ja) * 2004-11-09 2008-07-03 ボード オブ リージェンツ,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 オブ テキサス システム ナノファイバーのリボンおよびシートならびにナノファイバーの撚り糸および無撚り糸の製造および適用
WO2007102490A1 (ja) * 2006-03-07 2007-09-13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酸化チタン及び導電性酸化チタン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2891574Y (zh) * 2006-03-30 2007-04-18 崔海宁 一种电加热除霜风挡玻璃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6501A (zh) * 2013-02-04 2013-12-04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
CN103426501B (zh) * 2013-02-04 2016-04-1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
CN105164080A (zh) * 2013-08-23 2015-12-16 拉斯科姆有限公司 具有电热表面的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64080B (zh) * 2013-08-23 2018-11-13 拉斯科姆有限公司 具有电热表面的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81739A2 (en) 2011-10-26
EP2381739A4 (en) 2012-06-20
WO2010085097A2 (ko) 2010-07-29
WO2010085097A3 (ko) 2010-11-04
CN102293049B (zh) 2013-08-07
US20110272394A1 (en) 2011-11-10
JP5330546B2 (ja) 2013-10-30
US9999099B2 (en) 2018-06-12
EP2381739B1 (en) 2013-11-13
KR20100085883A (ko) 2010-07-29
JP2012516015A (ja) 201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3049B (zh) 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98541B (zh) 加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83180B (zh) 加热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7953B (zh) 加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87586B (zh) 加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83181B (zh) 加热件及其制备方法
US8878101B2 (en) Hea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2795793B (zh) 一种可电加热的低辐射镀膜夹层玻璃
KR101004912B1 (ko)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5557910B2 (ja) 電気的に広範囲に加熱可能な透明物品、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JP6805279B2 (ja) 加熱コーティングを備えた透明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
KR101668136B1 (ko) 전기적으로 광범위하게 가열가능한 투명체,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용도
KR101865441B1 (ko)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381780B2 (ja) 電気加熱層を備えた透明窓板、透明窓板の製造方法及び透明窓板の使用
EP1747700A1 (en) High performance defrosters for transparent panels
KR20090099503A (ko)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718643A (zh) 加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78776A (zh) 加热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79413B (zh) 具有通信窗口的加热元件
CN101977863A (zh) 加热件及制备该加热件的方法
JP2015020723A (ja) 乗り物用ガラス装置
DE112019001267T5 (de) Beheiztes Laminat mit verbesserter Ästhetik
CN203805851U (zh) 汽车玻璃除雾结构
KR101948182B1 (ko)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288363B1 (ja) 乗り物用ガラ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