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203B - 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203B
CN102292203B CN201080005592.6A CN201080005592A CN102292203B CN 102292203 B CN102292203 B CN 102292203B CN 201080005592 A CN201080005592 A CN 201080005592A CN 102292203 B CN102292203 B CN 102292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entioned
mould
coating apparatus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5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203A (zh
Inventor
松野竹己
丹尼斯·佩里内
让·鲁伊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Nakata Co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Nakata Co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92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02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1/18Slush casting, i.e. pouring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hollow mould with excess material being poured 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4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 B29C31/042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using dispensing heads, e.g. extruders, placed over or apart from the moulds
    • B29C31/044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using dispensing heads, e.g. extruders, placed over or apart from the moulds with moving heads for distributing liquid or viscous material into the moulds
    • B29C31/045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using dispensing heads, e.g. extruders, placed over or apart from the moulds with moving heads for distributing liquid or viscous material into the moulds moving along predetermined circuits or distributing the material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003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02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1/08Coating a former,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by spraying or fluidisation, e.g. spraying pow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02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1/22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32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36Feeding the material on to the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 B29C41/365Construction of spray-up equipment, e.g. spray-up gu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02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46Heating or cooling

Abstract

提供能够迅速且稳定地得到耐久性等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的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在具备粉料涂凝部(A部)、模具加热部(B部)、模具冷却部(C部)、以及模具加工部(E部),并且,用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成型的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中,在模具加工部中,在通过用于形成由第1树脂形成的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后,在粉料涂凝部中,在由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的上面、或者与该涂覆层邻接地粉料涂凝模塑由与第1树脂不同的第2树脂形成的片状物。

Description

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料涂凝模塑(powder slush molding)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特别地,涉及用于稳定地成型耐久性等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的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当制造汽车的内饰件等大型、且具有复杂形状的片状物时,广泛实施使用具备粉料涂凝部、模具冷却部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对粉料(粉料树脂)进行涂凝模塑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进而,如图15所示,为了提供边界部清晰的不同颜色表皮的制造方法,提出有如下的不同颜色表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于模具216以喷嘴涂覆糊状树脂作为边界部215之后,在边界部的两侧分别使用不同的树脂220、221进行粉料涂凝模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30112号公报
然而,在所提出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中,无法使用多种树脂在及其零碎且短的时间内得到二色成形片状物。
即,在所得到的二色成形片状物中,多个涂凝模塑件的边界并不清晰,并且,由于模具温度变化,难以稳定地得到二色成形片状物。
并且,在所得到的二色成形片状物中,由于多个涂凝模塑件彼此的边界处的强度低,因此会出现容易断裂、缺乏耐久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制作二色成形片状物时,考虑如下的方法:进行粉料涂凝模塑而成形片状物之后,使用粉料涂凝模塑装置之外的涂装装置在规定部位实施涂装,但是,会出现粉料涂凝模塑件与涂膜之间缺乏密合力,容易剥离的问题。
况且,不仅难以在正确的位置形成涂装层,而且,形成涂膜需要耗费时间、设备,会出现不利于经济性的问题。
因此,以往的二色成形片状物会出现缺乏耐久性、无法进行实际应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对于第1树脂,使用树脂涂覆装置涂覆于模具的规定部位,接着,在由规定厚度的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的上面或者与该涂覆层邻接地对第2树脂进行粉料涂凝模塑,由此,由多种树脂形成的层之间的密合性优异、并且膜厚的偏差变少,进而,能够迅速且稳定地得到耐久性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迅速且稳定地得到耐久性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的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粉料涂凝模塑机,能够解决上述的课题,上述粉料涂凝模塑机的特征在于,该粉料涂凝模塑机具备粉料涂凝部、模具加热部、模具冷却部、以及模具加工部,并且,用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成型,其中,具备:
树脂涂覆装置,该树脂涂覆装置用于在模具加工部中将第1树脂涂覆于模具的一部分,形成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和
粉料涂凝装置,该粉料涂凝装置用于在粉料涂凝部中粉料涂凝模塑由与上述第1树脂不同的第2树脂构成的片状物,并使该片状物形成于由第1树脂构成的涂覆层的上面、或者与该涂覆层邻接。
即,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粉料涂凝模塑机,由于组装有规定的树脂涂覆装置,因此能够迅速且高精度地在模具的规定部位形成由第1树脂形成的文字、图形、或者是片状的涂覆层。
并且,由于在同一成形机中具备粉料涂凝装置和树脂涂覆装置,因此,无需特意进行定位就能够迅速且稳定地粉料涂凝模塑由与第1树脂不同的第2树脂形成的规定厚度的片状物。
此外,由于涂覆层的厚度比较薄,因此,模具中的涂覆层的形成位置处的热传导率与模具中的涂覆层的非形成位置处的热传导率的差变小,能够在由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和由第2树脂形成的片状物之间得到优异的密合性,此外,形成重叠部分处的膜厚差也不会成为问题的状况。
另外,与将树脂涂覆装置形成为与粉料涂凝模塑机分开的装置加以实施的情况相比较,不需要粉料涂凝模塑机与树脂涂覆装置之间的搬运装置等,能够提供整体小型化的粉料涂凝模塑机。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设置于模具加工部的树脂涂覆装置是喷雾树脂涂覆装置。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高效地对于模具的期望的位置涂覆第1树脂,能够形成比较薄的薄膜的涂覆层。
另外,在形成了超过200μm的比较厚的涂覆层的情况下,当想要对第2树脂进行粉料涂凝模塑时,因热传导率的关系,会出现难以稳定地在涂覆层的上面形成由第2树脂形成的规定厚度的粉料涂凝模塑层的情况。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在喷雾树脂涂覆装置的前端部装配有喷雾喷嘴,该喷雾喷嘴具有:树脂涂覆孔、雾化气体孔、以及图案气体孔。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与模具的期望的位置对应地高效地涂覆第1树脂,能够稳定且迅速地形成规定厚度的涂覆层。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喷雾喷嘴的前端部呈L字状。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喷雾喷嘴的移动变得容易,即便是在模具存在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涂覆第1树脂。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在雾化气体孔的气体吸入口经由温度控制装置、或者经由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空气干燥装置连结有压缩机。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即便是在冬季等寒冷时期,喷雾喷嘴处的第1树脂的粘度变化小,能够更高效地涂覆第1树脂。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在模具加工部中,树脂涂覆装置设置成能够在动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设置有挡板,当树脂涂覆装置处于动作位置的情况下,该挡板用于分离形成树脂涂覆装置的动作区域。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实现粉料涂凝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担保使用中的安全性。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在模具加工部中,树脂涂覆装置设置成能够在动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设置有挡板,当树脂涂覆装置处于动作位置的情况下,该挡板用于分离形成树脂涂覆装置的动作区域。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将树脂涂覆装置的动作和作业者的行为之间的实施时期完全分开,能够进一步提高粉料涂凝装置的使用中的安全性。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在模具加工部中,树脂涂覆装置设置在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的一侧的相同侧,或者是隔着模具的反转装置设置在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的一侧的相反侧。
例如,在树脂涂覆装置设置在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的一侧的相同侧的情况下,作业者能够通过目视等观察由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的完成情况。因此,在产生因由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引起的不良等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减少这种不良等。
另一方面,在树脂涂覆装置隔着模具的反转装置设置在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情况下,能够消除树脂涂覆装置的动作与作业者的行为之间的干涉。因此,能够隔着模具的反转装置在模具的两侧同步地实施规定动作,能够省略前述的挡板等。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树脂涂覆装置包括第1树脂涂覆装置以及第2树脂涂覆装置,模具加工部具备:具有第1树脂涂覆装置的第1模具加工部;以及具有第2树脂涂覆装置的第2模具加工部,在第1模具加工部与第2模具加工部之间具备用于使模具临时待机的规定空间。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对于多个模具同时或者连续地实施树脂涂覆处理,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二色成形片状物的生产效率。
并且,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还能够相对于一个模具使用配合组成、特性等不同的两种第1树脂(第1’树脂以及第1”树脂)作为第1树脂。
此外,由于设置有模具的待机处,因此,不仅模具的移动变得顺畅,而且能够根据第1模具加工部以及第2模具加工部的涂覆状况实施规定的时间调整。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在模具加工部中还具备掩蔽装置,该掩蔽装置用于避免将第1树脂涂覆至模具的规定部位以外的部位。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更高效地形成二色成形片状物。
并且,当构成本发明的粉料涂凝装置时,优选在模具加工部中还具备用于对于模具涂覆脱模剂的脱模剂树脂涂覆装置。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的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高效地形成变形少、尺寸精度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粉料涂凝模塑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使用粉料涂凝模塑机形成的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成型,上述粉料涂凝模塑机具备粉料涂凝部、模具加热部、模具冷却部、以及模具加工部,其中,
上述粉料涂凝模塑方法,包括:
树脂涂覆工序,在上述模具加工部中,将第1树脂涂覆于模具的一部分,形成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
在模具加热部中对涂覆有第1树脂的模具进行加热的工序;
粉料涂凝工序,在粉料涂凝部中,使用与第1树脂不同的第2树脂,在由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的上面、或者与该涂覆层邻接地粉料涂凝模塑片状物;以及
在模具冷却部中,在成型片状物后,以保持其不动的状态对模具进行冷却的工序。
即,在规定的涂覆工序中,能够使用树脂涂覆装置对模具的规定部位形成由第1树脂形成的文字、图形、或者是片状的规定厚度的涂覆层。
接着,在规定的粉料涂凝工序中,通过粉料涂凝模塑由与第1树脂不同第2树脂形成的片状物,能够在不受因涂覆层引起的模具表面处的热传导率的差、膜厚的影响的状态下,高精度、且迅速地得到由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与由第2树脂形成的片状物之间的密合性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
另外,作为第1树脂的树脂使用包含热稳定剂、无机氧化物等的耐热氯乙烯树脂之类的规定树脂,由此能够判明,能够进一步缩小因涂覆层引起的模具表面处的热传导率的差、膜厚的影响。
并且,当实施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时,优选还包括在对模具进行冷却之后,将模具移动至模具加工部,使片状物脱模的工序。
这样,能够在模具加工部中并行实施涂装工序和脱模工序,由此,能够使用比较小型的粉料涂凝模塑机高效地制造二色成形片状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对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机进行说明而提供的侧视图。
图2是为了对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机进行说明而提供的俯视图。
图3是为了对涂装装置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
图4中,(a)~(b)是为了对喷雾喷嘴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
图5是为了对涂料箱等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
图6中,(a)~(e)是为了对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
图7中,(a)~(b)是为了对模具加热部的炉内底面、热风吹出部、以及能量回收部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
图8中,(a)~(c)是为了对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其一)。
图9中,(a)~(b)是为了对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其二)。
图10中,(a)~(b)是为了对模具冷却部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
图11中,(a)~(c)是示出片状物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12是为了对第2实施方式的粉料涂凝模塑装置进行说明而提供的侧视图。
图13是为了对第2实施方式的粉料涂凝模塑装置进行说明而提供的俯视图。
图14是为了对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空气干燥装置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
图15是为了对以往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进行说明而提供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举例示出的那样,第1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成型的粉料涂凝模塑机10,该粉料涂凝模塑机10具备:粉料涂凝部(A部)、模具加热部(B部)、模具冷却部(C部)、以及模具加工部(E)部。
进而,粉料涂凝模塑机10的特征在于,该粉料涂凝模塑机10具备:树脂涂覆装置22,该树脂涂覆装置22用于在模具加工部(E部)中将第1树脂涂覆于模具60的一部分,以形成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34;以及粉料涂凝装置64,该粉料涂凝装置64用于在粉料涂凝部(A部)中、在由第1树脂21形成的涂覆层34的上面或者是与涂覆层34邻接地粉料涂凝模塑由与第1树脂21不同的第2树脂形成的片状物35。
另外,图1示出粉料涂凝模塑机10的侧视图,图2示出从上面观察粉料涂凝模塑机10的俯视图。
以下,对粉料涂凝模塑机10的优选例进行具体说明。
1.模具加工部
(1)基本结构
模具加工部(E部)是用于分别进行使二色成形片状物36从模具60脱模的脱模作业、以及基于树脂涂覆装置22的对于模具60的涂覆作业的部位。
进而,如图1以及图2所举例示出的那样,对于模具60,为了容易移动以及操作,构成为:该模具60安装于框架部件60a,且能够与该框架部件60a一起例如借助两台吊车62在粉料涂凝部(A部)、模具加热部(B部)、模具冷却部(C部)、模具更换部(D部)、以及模具加工部(E部)之间相互移动。
并且,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朝一个粉料涂凝模塑装置10投入了5个模具60的状态。
更具体而言,在图1所示的粉料涂凝部(A部),示出进行粉料涂凝成型,并利用一台吊车62将模具60朝上方抬起后的状态。
并且,在图1所示的模具加热部(B部),示出规定的模具60被加热的状态,且在规定时间之后,利用一台吊车62将该规定的模具60移动至粉料涂凝部(A部)。
并且,在图1所示的冷却部(C部),示出对由一台吊车62从粉料涂凝部(A部)移动来的带有二色成形片状物的模具60进行冷却的状态。
并且,在图1所示的模具更换部(D部),示出下一模具60’在利用吊车62将其他的模具60移动至模具加工部(E部)为止的期间待机的状态。
此外,在图1所示的模具加工部(E部),示出在将二色成形片状物从模具脱模之后,对该模具进行用于制作下一二色成形片状物的涂覆作业的状态。
进而,如图2所示,在模具加工部(E部)中,当将二色成形片状物从模具脱模时,树脂涂覆装置22移动至模具加工部(E部)的侧方,从而形成规定的作业空间。
即,构成为,在模具加工部(E部)中,能够相互地进行二色成形片状物36的脱模和基于树脂涂覆装置22的涂覆作业。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朝一个粉料涂凝模塑装置10投入了5个模具60的状态,但是能够至少投入一个模具60并进行处理。
(2)树脂涂覆装置
并且,对于设置于模具加工部(E部)的树脂涂覆装置22的形态,只要能够形成规定厚度的涂覆层34即可,并无特殊限制,但是,如图3所示,优选包括:喷嘴部(有时称为喷雾喷嘴)22a,该喷嘴部22a用于排出第1树脂21、21’;驱动装置24,该驱动装置24确定上述喷嘴部22a的位置、旋转方向;以及涂料贮存部51,该涂料贮存部51用于贮存第1树脂21、21’。
即,能够利用树脂涂覆装置22的喷嘴部22a及其驱动装置24将贮存于涂料贮存部51的第1树脂21、21’均匀且迅速地涂覆于模具60的规定部位。
并且,能够利用喷嘴部22a的驱动装置24对喷嘴部22a的位置、排出方向任意的进行变更,即便是具有凹凸的模具60,喷嘴部22a也能够进入规定位置并从接近的位置排出涂装液,从而高效地形成均匀的厚度的涂覆层34。
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也可以还具备支承杆26,该支承杆26用于对喷嘴部22a的驱动装置24进行垂直悬架,并进行其水平方向的位置变更,此外,能够在两肋设置有支承部26a,该支承部26a用于牢固地保持包括支承杆26的喷嘴部22a的驱动装置24等。
(2)-1喷嘴部
如图3所示,喷嘴部22a装配在树脂涂覆装置22的前端部,是用于对模具部局部地喷雾涂覆规定的涂料的装置。并且,优选是除了能够涂覆涂料之外还能够局部地涂覆清洗液、脱模剂的两用装置。
此处,如图4(a)~(b)所示,喷嘴部22a优选是将第1树脂21、21’作为喷雾吹出的喷雾喷嘴。
其原因在于,如果是这种喷雾喷嘴的话,则能够对模具60的期望的位置大面积且高效地涂覆第1树脂21、21’,或者、即便是在模具60的表面存在凹凸,也能够大面积且高效地涂覆第1树脂21、21’、
进而,如图4(b)所示,在喷雾喷嘴22a的情况下,优选在前端部22b具有树脂涂覆孔22f、雾化气体排出孔22g、以及图案(pattern)气体排出孔22h。在该例中,在一个圆形的树脂涂覆孔22f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形的雾化气体排出孔22g,此外,在雾化气体排出孔22g的两外侧,作为设置于壁状的突起的孔设置有图案气体排出孔22h。
并且,如图4(a)所示,在喷雾喷嘴22a的后端部具备:树脂通过孔22e,该树脂通过孔22e具备针阀(未图示);图案气体导入孔22d,该图案气体导入孔22d用于导入图案气体;以及雾化气体导入孔22c,该雾化气体导入孔22c用于导入雾化气体。
因此,通过使喷雾喷嘴22a形成为这种结构,能够与针阀(未图示)的动作对应地、与对模具60的期望的位置的检测对应地高效地涂覆第1树脂。
即,当仅利用针阀(未图示)排出树脂时,当仅使用树脂涂覆孔22f使树脂呈雾状而对大面积涂覆树脂时,在从树脂涂覆孔22f排出树脂的同时,从雾化气体孔22g喷出规定的气体。
进而,此外,当具有圆形、椭圆形的涂覆图案而对规定位置集中地涂覆树脂时,在从树脂涂覆孔22f排出树脂的同时从图案气体孔22h喷出规定的气体。
并且,如图4(a)所示,优选将喷雾喷嘴22a的前端部22b形成为L字状。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即便是在模具60存在凹部、变形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接近的位置高效地涂覆第1树脂。
即,如果将喷雾喷嘴22a的前端部22b形成为L字状的话,则即便是在模具60存在凹部、变形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部分地或者完全地进入上述部位、或者是接近上述部位而进行喷雾涂覆。
另外,为了将喷雾喷嘴22a的前端部形成为L字状,并非必须使喷雾喷嘴22a的前端部弯曲90°,例如也可以是相对于喷雾喷嘴22a的柄的直线方向呈60~120°的范围的弯曲。
(2)-2驱动装置
作为喷嘴部22a的驱动装置24,如图3所示,是在将喷嘴部22a装配于前端的状态下使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从规定位置移动至规定位置来对模具60进行涂覆的装置。
因而,作为喷嘴部22a的驱动装置24,优选是3轴或6轴等的处理机械手(handler robot)。
并且,如图3所示,喷嘴部22a的驱动装置24优选是悬垂型的机械手。更具体而言,优选相对于具备规定的轨道(未图示)的支承杆26安装作为机械手的驱动装置24。
其原因在于,如果是由这种悬垂型的机械手构成的驱动装置24的话,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驱动装置24能够相对于模具60朝上下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形成规定的作业空间。
因而,当使二色成形片状物从模具脱模时,能够利用喷嘴部22a的驱动装置24使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移动到模具加工部(E部)的规定位置,形成作业空间,在此处进行规定作业。
另一方面,在使二色成形片状物从模具脱模之后,再次使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移动到模具60的规定位置,能够进行第1树脂的涂覆作业。
因此,能够在一个模具加工部中分别实施使用喷雾树脂涂覆装置的涂覆工序、和不使用喷雾树脂涂覆装置的脱模工序,作为粉料涂凝装置的整体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
(2)-3涂料贮存部
并且,如图3或者图5所示,涂料贮存部51是用于在其箱体51a、51b的内部贮存第1树脂21、21’,并根据需要利用规定的泵等对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供给第1树脂21、21’的装置。
并且,如图5所示,优选具备作为第1树脂21、21’贮存颜色不同的多种树脂、浓度、粘度不同的多种树脂的多个箱体51a、51b。
因而,例如能够形成两种颜色以上的涂覆部分、形成混色的涂覆部分、形成具有层次(gradation)的涂覆部分、或者是根据环境温度而形成高精度的涂覆部分。
此外,在设置有多个箱体51a、51b的情况下,即便是在一个箱体51a的第1树脂21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够不间断地从下一箱体51b应用第1树脂21’。
另外,在图5中,对于一个箱体51a,示出一边对第1树脂21进行搅拌一边对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供给涂料的状态,对于另一个箱体51b,示出停止对第1树脂21’的搅拌,刚刚填充规定量的第1树脂21’之后的状态。
进而,多个箱体51a、51b分别至少具备:框体52a、马达类52b、搅拌装置52c、涂料吸引口52d、以及温度传感器52e,并且形成为上述部件搭载在装载单元(load cell)52f的上方的结构。
因而,能够一边利用马达类52b对收纳于箱体51a的框体52a内部的第1树脂21进行搅拌,一边从涂料吸引口52d对第1树脂21进行吸引,并定量地导入至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
并且,由于利用温度传感器52e使箱体51a的内部温度恒定、例如维持在30~80℃的温度,因此第1树脂21的粘度下降并且稳定,能够以不会产生堵塞的状态稳定地将第1树脂导入至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
此外,由于多个箱体51a、51b搭载在能够测定载荷变化的装载单元52f的上方,因此,能够监视收纳于多个箱体51a、51b中的第1树脂21、21’的重量变化,并且能够调整涂覆量,结果,能够将所得到的涂覆层的厚度调整至规定范围内的值。
除此之外,在装载单元52f的下方设置有格子状的支承座52g,成为即便是在第1树脂21、21’泄漏至外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清扫除去的结构。
此外,如图5所示,优选还具备箱体51c,该箱体51c用于贮存对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等进行自动清洗的清洗液21”、如信那水(thinner)。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即便是在从第1树脂21转而使用颜色不同的其他的第1树脂21’的情况下、或者是使树脂涂覆装置22的动作中止规定期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清洗液21”对导管、喷嘴内部自动地进行清洗。
因而,通过还具备用于贮存清洗液的箱体51c,即便是在使用颜色不同的另外的第1树脂的情况下等,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导管、喷嘴内部的第1树脂的固化、混色等。
另外,由于用于贮存清洗液的箱体51c也搭载在能够测定载荷变化的装载单元52f的上方,因此能够监视收纳于箱体51c的清洗液21”的重量变化,并且能够对处理量进行调整。
(3)涂覆层
(3)-1第1树脂
并且,作为构成涂覆层34的第1树脂21,能够举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硅酮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氟树脂等的单独一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而,更加优选为作为耐热塑料的由氯乙烯树脂、固化剂、可塑剂等形成的耐热氯乙烯溶胶,或者是由丙烯树脂、固化剂、可塑剂等形成的耐热丙烯溶胶。
进而,为了提高氯乙烯树脂等的耐热性,更优选将N-取代马来酰亚胺接枝共聚的氯乙烯树脂。
作为N-取代马来酰亚胺,可举出例如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正丙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正丁基马来酰亚胺、N-叔丁基马来酰亚胺、N-己基马来酰亚胺、N-十二烷基马来酰亚胺等脂肪族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双环己基(2,2,1)庚基-2-甲基马来酰亚胺等脂环式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邻、间或对)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邻、间或对)甲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邻、间或对)氯苯基马来酰亚胺、N-(邻、间或对)羧苯基马来酰亚胺、N-(邻、间或对)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9,10-乙醇-9,10-二氢化蒽马来酰亚胺、N-三苯基甲基苄基马来酰亚胺、N-(邻、间或对)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等芳香族马来酰亚胺。
即,这是因为,只要是这种耐热塑料溶胶,就能够得到作为涂料的良好的涂覆性,并且不会发生在规定环境条件(例如200~500℃、1~30分钟)下热分解的问题,并且与粉料涂凝模塑用的树脂牢固地固着。
另外,为了提高第1树脂的耐热性,优选添加规定量的交联剂、交联促进剂、或者是无机氧化物、热稳定剂。
例如,如果是环氧树脂,可举出胺化合物等交联剂。另外,如果是酚醛树脂,可举出酸化合物、碱性化合物等交联促进剂。另外,如果是硅酮树脂,可举出酸化合物等交联促进剂。另外,如果是丙烯酸树脂,可举出自由基产生剂、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交联剂。另外,如果是聚酯树脂,可举出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交联剂。另外,如果是聚酰亚胺树脂,可举出酸化合物等交联促进剂。此外,如果是氯乙烯树脂,可举出酚醛树脂等交联剂。
并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氯乙烯树脂等,这种交联剂、交联促进剂通常优选在0.1~10重量份的范围进行添加,更优选在0.5~5重量份的范围进行添加。
另外,作为无机氧化物,优选添加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等。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氯乙烯树脂等,该无机氧化物通常优选在0.1~30重量份的范围进行添加,更加优选在1~20重量份的范围进行添加。
此外,作为热稳定剂,可举出铅白、三碱式硫酸铅、二碱式亚磷酸铅、二碱式邻苯二甲酸铅、三碱式马来酸铅、硅酸铅或其硅胶共沉淀物等铅盐类稳定剂;镁皂、钙皂、钡皂、镉皂、锌皂、铅皂、锡皂等金属皂;镉-钡系、镉-钡-锌系、钡-锌系等液状稳定剂;烷基锡硫化物、芳基锡硫化物、烷基锡氧化物、芳基锡氧化物、有机锡羧酸、有机锡硫醇盐等有机锡系稳定剂;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环氧化油脂、环氧化天然油脂酸、树脂酸的烷基酯或环氧衍生物等环氧系稳定剂;三烷基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三烯丙基亚磷酸酯等有机亚磷酸化合物;多元醇、胺系化合物等。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氯乙烯树脂等,该热稳定剂通常优选在0.1~20重量份的范围进行添加,更优选在1~10重量份的范围进行添加。
(3)-2厚度
并且,将构成涂覆层34的第1树脂21的厚度设定成1~200μm的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在第1树脂的厚度不满1μm的情况下,会出现涂覆层的机械强度下降或者缺乏发色性的情况。
另一方面,当第1树脂的厚度超过200μm时,则与模具的非加热部之间的温度差(热传导率差)变大,从而难以得到厚度均匀、且由多种树脂形成的层间的密合性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
因而,更加优选为使构成涂覆层的第1树脂的厚度为5~100μm的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0~50μm的范围内的值,最优选为15~30μm的范围内的值。
(4)掩蔽治具
并且,虽然掩蔽治具30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但优选是与覆盖期望的涂覆位置之外的模具对应的形状部件,如图6(b)、图6(c)所示,优选是带有把手31的平板状的塑料部件32、且是具备相对于模具60的吸附部33的结构。
即,如图6(a)所示,在准备规定的模具60之后,如图6(b)所示,将掩蔽治具30配置于该模具60的规定位置,并利用吸附部33进行固定。
接着,如图6(c)所示,例如利用树脂涂覆装置22喷雾涂覆第1树脂,然后,如图6(d)所示,除去掩蔽治具30,从而能够得到仅在规定部位设置有涂覆层34的模具60。
因此,如图6(e)所示,通过从其上方进行后述的粉料涂凝模塑,能够形成由第2树脂92形成的片状物35,结果,能够得到二色成形而成的二色成形片状物36。
即,在模具60的两翼,由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34漏出,在模具60的底部的中央附近,由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34和由第2树脂形成的片状物35局部重叠,但由第2树脂形成的片状物35漏出,整体形成二色成形片状物36。
(5)挡板
并且,如图1所示,优选在模具加工部(E部)的规定位置设置有用于分离形成树脂涂覆装置22的动作区域的挡板25。
即,优选形成为如下的结构:用于涂覆第1树脂的树脂涂覆装置22设置成能够在动作位置(P1)与静止位置(P2)之间移动,当树脂涂覆装置22位于动作位置(P1)的情况下,用于分离形成树脂涂覆装置22的动作区域的挡板25关闭。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用于分离形成树脂涂覆装置22的动作区域的挡板25,能够实现粉料涂凝装置10的小型化,并且,还能够进一步确保使用中的安全性。
更具体而言,当利用面传感器(未图示)判断出为了进行脱模作业而有人处于规定区域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树脂涂覆装置22在静止位置(P2)停止,挡板25处于打开状态。
进而,当利用面传感器(未图示)判断出人并未处于规定区域的情况下,树脂涂覆装置22从静止位置(P2)朝动作位置(P1)移动,并且,挡板25关闭,人无法进入规定区域。
因此,在人并未处于模具加工部(E部)的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树脂涂覆装置22对模具60安全且可靠地实施涂装工序。
另外,通过设置挡板25,能够以模具加工部(E部)作为规定空间而进行减压或使该处产生规定的气流,进一步,能够设置规定的排气设备,因此,能够有效地回收从树脂涂覆装置22飞散至规定位置之外的第1树脂。
2.模具加热部
(1)热风吹出部
用于直接对模具加热部(B部)的模具60进行加热的热风吹出部的构造并无特殊限制,但是,例如如图7(a)~(b)所分别示出的那样,优选是利用设置在热风吹出口16的下方或下侧的空气供给风扇46将利用热风产生装置(未图示)得到的热风通过主导管43供给至热风吹出口16的结构。
即,优选是如下的结构:使利用热风产生装置得到的热风和通过能量回收部54从炉内回收并由空气循环风扇42送入混合室44中的热风在混合室44中适当混合,然后,利用空气供给风扇46作为具有规定风速的大量的热风通过主导管43供给至热风吹出口16的结构。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与加热炉58中的模具60的加热模式相关,当热风14沿着模具60的内表面流动时,上述热风14所具有的热高效地朝模具60传热。
即,由于热主要以热传导模式传递,因此,被供给至加热炉58的内部的热朝加热炉58的外部散热的情况少。
因此,即便加热炉58以及热风产生循环装置40小型化,与以往的大型加热炉相比较,也具有同等以上的生产率。并且,使通过能量回收部54从炉内回收的热风与经由热风吹出口16供给的来自热风产生装置(未图示)的热风混合,由此,风量增加,加热炉58内等被加压,因此,相对于模具60的加热效果增大。
此外,能量回收部54设置在加热炉58的周围或者下方,因风量的关系,与加热炉58相比较,能量回收部54处于减压状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回收对模具60进行加热后的热风。
并且,如图7(a)~(b)所分别示出的那样,优选在主导管43的中途设置热风贮存室39,并且,在该热风贮存室39中、在主导管43的出口部分设置障碍板49。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利用障碍板49使由空气供给风扇46送入的热风分散,即便是在设置有多个热风吹出口16的情况下,也能够从各个热风吹出口均匀地吹出热风。
另外,为了将具有规定的风速的热风以受控状态吹出,优选将上述热风吹出部处的开口部的形状形成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带状等)、多边形、异形的构造。
(2)能量回收部
并且,如图7(a)~(b)所分别示出的那样,优选设置有能量回收部,该能量回收部用于回收对模具60进行加热之后的、至少温度尚高、具有较多的能量的热风(热能)。
即,优选利用加热炉58的炉内底面19或者加热炉58的周围配设上述能量回收部54。
此处,虽然能量回收部54的构造自身并无特殊限制,但是,例如,如图7(a)所示,优选形成为管道构造,该管道构造具有通往加热炉58的炉内底面19的开口部,并且具备与热风产生循环装置40相连的分支导管47。进而,如上面已经叙述的那样,优选在与能量回收部54相连的分支导管47的中途配设有缓冲器47a。
(3)加热炉
(3)-1基本构造
如图7(a)~(b)所分别示出的那样,模具加热部(B部)的加热炉58优选构成为,配置在热风产生循环装置40的上方,且整体构成为一个小型的加热装置。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不仅朝向加热炉58的热能的供给变得容易,而且能够利用能量回收部54容易地实施对来自加热炉58的热能的回收。
另外,图7(a)是用于成型一个二色成形片状物的模具60的例子,图7(b)是用于同时成型两个二色成形片状物的模具60的例子。
并且,如图7(a)~(b)所分别示出的那样,加热炉58的炉主体构成为,该加热炉58的炉主体形成为在上表面具有能够开闭的开口部的平面长方形的箱状体,在将上表面的开口部打开后的状态下,将模具60及其框架部件60a搬入炉内,然后,关闭开口部,利用热风产生循环装置40将热风14吹入炉内,由此进行对模具60的加热。
另外,作为加热炉58所含的炉主体的形态,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优选与模具的形状对应地将炉主体形成为圆筒状、立方体、或者是异形状。
(3)-2侧方热风吹出部
并且,在加热炉58中,如图7(a)~(b)所分别示出的那样,优选设置有侧方热风吹出口50,该侧方热风吹出口50通过使主导管43的出口部分分支而构成,且具有规定高度,是以能够从侧方对加热炉58内的模具60进行加热的方式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管道构造。
并且,上述侧方热风吹出口50优选沿着加热炉58的内侧配置,此外,优选与连接于热风产生循环装置40的分支导管41或主导管43连结,且能够利用缓冲器48等对其风量进行调节。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不仅能够从下方吹出热风而对模具60进行加热,而且能够从横向吹出热风而对模具60进行加热,能够更有效地对模具60进行加热。
进而,侧方热风吹出口(管道)50的形状优选能够根据模具的形状适当变更,但是,例如通过形成为通气管型,能够容易地将侧方热风吹出口50与模具60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且热风吹出方向恒定化,因此能够使相对于模具60的加热效率进一步增加,因此是优选的构造。
(4)温度
并且,优选在模具加热部(B部)使用在图7(a)~(b)中所分别示出的加热炉58,从而当在对形成有涂覆层34的模具60进行加热时能够使该模具60的表面温度为200~500℃的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当上述模具的表面温度不足200℃时,存在难以在粉料涂凝工序中稳定地形成均匀厚度的成型膜的情况。另一方面,当上述模具的表面温度超过500℃时,存在已然形成的涂覆层热损伤,或者,进一步,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会在模具产生热损伤的情况。
因此,更加优选为使模具的表面温度为220~400℃的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50~350℃的范围内的值。
3.粉料涂凝部
(1)基本结构
如图8所示,粉料涂凝部(A部)是用于实施将被加热后的包括框架部件60a的模具60和收纳作为第2树脂的流动状体的粉料92的储存箱88以使模具(成形模具)60的成形面85朝向下方、并使储存箱88的开口面朝向上方的状态上下连结成一体的工序的部位。
更具体地说,图8(a)~(c)以及图9(a)~(b)中示出粉料涂凝部处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即,如图8(a)所示,利用加热炉的热风86将形成有涂覆层34后的模具60加热至规定温度。
接着,如图8(b)所示,将形成有涂覆层34后的模具60载置于储存箱88的上方。
接着,如图8(c)所示,使形成有涂覆层34后的模具60与储存箱88一起旋转。
进而,当使上述部件旋转时,为了提高储存箱88内的粉料92的分散性、形成均匀厚度的片状物(树脂膜)35,优选朝设置于储存箱88的下方的搅拌室88a导入空气,从而使粉料92成为流动状态。即,优选形成为如下的构造:搅拌室88a的上方由开孔部件(网状部件)构成,利用导入的空气将粉料92扬起。
进一步,当旋转时,为了使粉料92的流动状态活性化,以能够进行均匀的制膜,如图8(c)所示,优选利用锤100反复敲击设置于框架部件60a的振动部件82a。
接着,如图9(a)所示,静置规定时间,从而使粉料92沉降至规定部位。此时,为了尽早使粉料92成为非流动状态,优选将空气排出而进行减压操作。
进而,最后,如图9(b)所示,使用冷却装置55对模具60与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一起进行冷却。
(2)砂箱
并且,当在粉料涂凝部(A部)使包括框架部件60a的模具60反转时,为了仅在上述模具60的期望的成形面85形成片状物35,优选在模具60与储存箱88直接按设置具有规定的厚度(高度)的砂箱84a、84b。
此处,上述砂箱的下部84b例如由铝构成,砂箱的上部84a由硅酮橡胶/氟树脂薄膜的组合构成,由此,能够实现对模具60与储存箱88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的作用。
(3)第2树脂
并且,作为在粉料涂凝部(A部)使用的第2树脂,虽然并无特殊限制,但是,例如能够举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烯烃树脂、硅酮树脂等中的单独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而,当作为第2树脂使用热硬性树脂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固化而形成规定的覆膜,优选使用半固化的热硬性树脂粉料、即B-阶段的热硬性树脂粉料。
另外,在作为第1树脂使用氯乙烯树脂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更良好的密合性,因此,作为第2树脂,更加优选使用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树脂、或者是氯乙烯树脂。
4.模具冷却部
(1)结构
如图9(b)、图10(a)~(b)所示,模具冷却部(C部)是用于利用水冷或空冷等冷却装置55对包含框架部件60a的模具60进行冷却,从而使由涂覆层34以及片状物35构成的二色成形片状物36固化至规定程度的部位。
因此,在模具冷却部(C部),作为冷却装置55、55’,优选同时具备如图9(b)所示的喷淋装置98和如图10(a)~(b)所示的喷雾装置121。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有效地方式模具的热损伤、裂纹等的产生。
另外,喷淋装置以及喷雾装置优选连结于一个供水箱,并借助设置于吹出口的控制阀等切换装置来决定喷雾量、喷淋量。
(2)温度
优选在模具冷却部(C部)中对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进行冷却,使该片状物的表面温度成为30~100℃的范围内的值。
其原因在于,当上述片状物的表面温度不足30℃时,存在过度地需要冷却工序的时间的情况。
另一方面,当上述片状物的表面温度超过100℃时,存在下一工序的脱模变得困难的情况。
因此,在模具冷却部中,更加优选使对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进行冷却时的表面温度成为35~80℃的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使其成为40~60℃的范围内的值。
另外,模具冷却部处的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表面温度是在刚刚实施完冷却处理之后使用表面温度计等测定的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表面温度。
5.模具更换部
并且,优选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机还具备模具更换部(D部)。
即,这是因为,虽然有着在粉料涂凝模塑的中途变更成用于成形种类不同的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模具、或者是在粉料涂凝模塑中产生模具损伤的情况,但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模具更换部(D部)在使粉料涂凝模塑机动作的状态下更换模具。
因此,如图1以及2所示,优选具备用于载置模具60的支承座66,并且,能够通过外部控制使支承座66移动。
另外,在图2所示的模具更换部(D部)的例子中,成为如下的状态:不仅更换用的模具60’和更换用的模具的框架部件60a’在支承座66上待机,此外,在朝侧方伸出的支承座66上,还有其他的更换用的模具60”和框架部件60a”在待机。
6.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
关于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形态,其构成材料并无特殊限制,例如优选由环氧树脂、氯乙烯树脂、丙烯树脂、烯烃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或者是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构成。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使用通用性高、廉价、并且装饰性优异的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
并且,优选使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厚度为10~2000μm的范围内的值。其原因在于,当上述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厚度为不足10μm的值时,存在机械强度、耐久性显著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当上述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厚度超过2000μm时,存在处理、粘接变得困难的情况。
因此,更加优选使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厚度为50~1000μm的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00~500μm的范围内的值。
并且,对于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形态,从粘接性、处理容易的方面出发,优选是平坦的薄膜,但是,从装饰性更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在表面进行压花处理或设置有开口部(包括狭缝)。
进一步,优选在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的表面、内部也实施规定的印刷、着色。
另外,如图11(a)~(c)所示,优选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具有适用于汽车的内饰部件、保险杠的外形。
更具体地说,图11(a)是用于汽车的前面板用表皮的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36’,图11(b)是用于汽车的车门用表皮的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36”,此外,图11(c)是用于汽车的保险杠的二色成形后的片状物36”’。
[第2实施方式]
如图6(a)~(e)所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成型二色成形片状物36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该粉料涂凝模塑方法用于使用具备粉料涂凝部(A部)、模具加热部(B部)、模具冷却部(C部)、以及模具加工部(E部)的粉料涂凝模塑机10成型二色成形片状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料涂凝模塑方法包括:
树脂涂覆工序,在模具加工部中,将第1树脂21涂覆于模具60的一部分,形成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34;以及
粉料涂凝工序,在粉料涂凝部中,在由第1树脂21形成的涂覆层34的上面或者与该涂覆层34邻接地使用与第1树脂21不同的第2树脂进行粉料涂凝模塑而形成片状物35。
1.涂覆工序
涂覆工序是在模具加工部(E部)中将规定的第1树脂21(21’)涂覆于模具60的一部分,形成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34的树脂涂覆工序(以下有时称为涂覆工序)。
即,涂覆工序是如下的工序:将模具60配置于规定部位,并且,使用图3所示的涂装装置22、例如装配有前端部呈L字状的喷雾喷嘴22a的喷雾树脂涂覆装置22对模具60的规定位置形成规定厚度的涂覆层34。
在该情况下,优选将掩蔽部件30预先装配于规定位置,以免涂料附着于期望的部位之外的部位。
进而,对于涂覆条件,虽然并无特殊限制,但是,例如,为了形成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优选为1~60秒/m2的涂覆速度,更加优选为10~30秒/m2的涂覆速度。
2.加热工序
加热工序是在模具加热部(B部)中对形成了涂覆层34的模具60在该状态下直接进行加热的工序(以下,有时称为加热工序)。
即,加热工序是如下的工序:将形成了规定的涂覆层34的模具60从模具加工部(E部)移动至模具加热部(B部),搬入图1所示的加热炉56内,在此处对规定的涂覆层34进行干燥,并将模具60加热至规定温度。
另外,为了能够在下一工序即粉料涂凝工序中成形均匀的片状物,通常优选以使模具(包括涂覆层表面)的内表面温度为200~500℃的方式进行基于热风的对流加热。
3.粉料涂凝工序
粉料涂凝工序是在粉料涂凝部(A部)中对形成了涂覆层34的模具60在该状态下成形规定的片状物的工序(以下,有时称为涂凝工序)。
即,粉料涂凝工序是如下的工序:将加热后的状态的带涂覆层的模具60从模具加热部(B部)移动至粉料涂凝部(A部),如图6(e)所示,在此处、在涂覆层34的上面、或者是与涂覆层34邻接地,由第2树脂即粉料92形成的片状物35的工序。
此处,当实施涂凝工序时,如图8(c)所示,优选使包括框架部件60a的模具60和储存箱88在连结状态下旋转,从而在模具60的成形面85形成规定的厚度的片状物35。
即,优选在使包括框架部件60a的模具60和储存箱88组合于一起的状态下使它们上下方向反转。
其原因在于,当以这种方式实施时,储存箱88内的粉料92因自重而下落至成型机60的成形面85,仅与模具60的成形面85接触的粉料92及其附近的粉料92因模具60的热而成为熔融状态并附着,能够相对于模具60的成形面85瞬间形成片状物35。
并且,当使包括框架部件60a的模具60反转时,为了能够避免粉料92飞散至规定部位之外,仅在上述模具60的期望的成形面85形成片状物35,如图8(b)所示,优选经由搅拌室88a进行吸引,使模具60内的压力下降。
即,优选设置有压力调整装置(未图示),以便在使模具60反转而进行粉料涂凝模塑的过程中进行吸引而使模具60的内压下降,且在粉料涂凝模塑之前对储存箱88的粉料92内吹入空气。
4.模具冷却工序
模具冷却工序是在模具冷却部(C部)中对形成了二色成形片状物36的模具60进行冷却的工序(以下,有时称为模具冷却工序)。
即,模具冷却工序是如下的工序:将成形了二色成形片状物36的模具60从粉料涂凝部(A部)移动至模具冷却部(C部),如图9(b)所示,在此处将其冷却至规定温度。
此处,当实施模具冷却工序时,可以是单一冷却工序,或者也可以是多阶段冷却工序。
例如,在单一冷却工序的情况下,如图10(a)所示,优选利用喷雾装置121喷出水或者温水的水雾,比较温和地将模具60冷却至大约80~100℃。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实施,即便是在大型化且复杂化的模具被不均匀地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够比较温和地对模具进行冷却,能够有效地防止模具的热损伤、裂纹等的产生。
并且,如果是这种冷却工序的话,则能够有效地防止在二色成形片的由多种树脂形成的层间发生剥离现象等。
另一方面,在二阶段冷却工序的情况下,作为第1冷却阶段,如图10(a)所示,利用喷雾装置121喷出水或者温水的水雾,比较温和地将模具60冷却至大约120~150℃。
接着,作为第2冷却阶段,如图9(b)所示,优选利用喷淋装置98比较多量地喷出水或者温水,利用蒸发热高效地将模具冷却至片状物35能够剥离的程度、例如大约60~100℃的温度。
其原因在于,通过以这种方式实施,能够有效地防止模具的热损伤、裂纹等的产生,并且能够缩短冷却所需要的时间。
并且,如果是这种多阶段的冷却工序的话,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在二色成形片的由多种树脂形成的层间产生剥离现象等。
5.脱模工序
脱模工序是在模具加工部中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的工序(以下,有时称为脱模工序)。
即,脱模工序是如下的工序:将模具60从模具冷却部(C部)移动至模具加工部(E部),将二色成形片状物36从模具60脱模的工序。
另外,上述脱模工序可以使用机械手自动地进行,或者也可以通过人工作业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粉料涂凝模塑机10’的特征在于,作为树脂涂覆装置22包括第1树脂涂覆装置22a以及第2树脂涂覆装置22b,并且,模具加工部(E部)具备:具有第1树脂涂覆装置22a的第1模具加工部37a、具有第2树脂涂覆装置22b的第2模具加工部37b、以及位于上述第1模具加工部37a以及第2模具加工部37b之间的模具的待机处37c,在第1模具加工部37a以及第2模具加工部37b中,隔着模具的反转装置60b在对二色成形片状物(未图示)进行脱模的一侧的相反侧分别设置有树脂涂覆装置22a、22b。
进而,图14所示的温度控制装置70以及空气干燥装置71是连结在用于制作压缩空气等雾化气体的压缩机(未图示)和树脂涂覆装置22的雾化气体的吸入口(未图示)之间的粉料涂凝模塑机10’的结构。
以下,围绕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对第3实施方式的粉料涂凝模塑机进行具体说明。
1.模具加工部
(1)第1模具加工部
如图13所示,第1模具加工部37a构成为包括多个树脂涂覆装置22中的第1树脂涂覆装置22a,基本上是用于进行将二色成形片状物从模具60脱模的脱模作业和基于第1树脂涂覆装置22a的对于模具60的涂覆作业的部位,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模具加工部同样的形态。
但是,在第3实施方式的第1模具加工部中,其特征在于,第1树脂涂覆装置22a隔着模具的反转装置60b设置在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的一侧的相反侧。
即,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能够完全消除树脂涂覆装置的动作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等的作业者的行为之间的干涉,能够进行分别独立的动作。
因此,在经由模具的反转装置使模具沿铅垂方向立起后的状态下,能够在其两侧同时实施规定动作,或者,也可以省略用于确保作业位置的挡板或其驱动部等。
另外,作为模具的反转装置,例如是用于使模具朝包括同方向或者相反方向的方向旋转或半旋转的旋转轴,且与电气式驱动部件或者机械式驱动部件等连结。进而,作为模具的反转装置,也可以构成框架部件的一部分,此外,优选具备用于使模具在规定位置停止的止挡件。
(2)第2模具加工部
如图13所示,第2模具加工部37b构成为包括多个树脂涂覆装置22中的第2树脂涂覆装置22b,与第1模具加工部37a并列配置,基本上是用于进行将二色成形片状物从模具60脱模的脱模作业和基于第2树脂涂覆装置22b的对于模具60的涂覆作业的部位,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模具加工部同样的形态。
进而,在第2模具加工部37b中,其特征在于,第2树脂涂覆装置22b隔着模具的反转装置60b设置在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的一侧的相反侧。
(3)模具的待机处
并且,如图13所示,模具的待机处37c是用于调整在第1模具加工部(E部)37a以及第2模具加工部(E部)37b中结束基于树脂涂覆装置22a、22b的第1树脂的涂覆作业后的模具60移动至下一工序的加热工序部位即模具加热部(B部)为止的期间的时间的待机处,或者是用于调整经过冷却工序部位即模具冷却部(C部)后的模具60移动至第1模具加工部37a以及第2模具加工部37b为止的期间的时间的待机处。
因此,由于设置有这种模具的待机处,因此,不仅多个模具的同时移动变得顺畅,而且,能够根据第1模具加工部以及第2模具加工部的涂覆状况、或者是模具的冷却工序等实施规定的时间调整。
2.雾化气体的温度控制装置
(1)温度控制装置
图14所示的温度控制装置70是所谓的空气管路加热器(airlineheater),是用于将以箭头A所示的来自压缩机等的空气加热至规定温度,并使其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流动,从而作为雾化气体使用的装置。
具体地说,温度控制装置70具备压缩空气等的取入口70c以及出口70b,且在取入口70c与出口70b之间设置有导管70e。进而,形成为能够经由导管70e的管壁使用作为热源的加热器70g间接地对通过导管70e中的压缩空气进行加热的结构。因此,如果是这样的温度控制装置70的话,即便是相当小型的温度控制装置,也能够对压缩空气等均匀地进行加热,并且,由于是间接加热,因此能够延长加热器等的热源寿命。
并且构成为,在导管70e中填充有二氧化硅粒子、二氧化硅凝胶、氧化铝、氧化锆等无机多孔质材料70f,与压缩空气等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即便是在温度控制装置70相当小型、且其中所含的导管70e也相当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更迅速且均匀地对压缩空气等进行加热。
因此,例如以500~1000NL/min的处理流量,即便是20℃的压缩空气,也能够迅速地加热至50~80℃的温度。
(2)空气干燥装置
并且,如图14所示,优选在压缩机与温度控制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降低压缩空气等中所含的水分的空气干燥装置71。
即,如图14所示,在框体71a中填充有二氧化硅凝胶等吸附剂71b,形成为能够借助使压缩空气等通过框体71a中而高效地将所含的水分吸附除去的结构。
因此,能够通过并用这种空气干燥装置71而更容易且迅速地进行基于温度控制装置70的温度控制。
实施例
[实施例1]
1.片状物的制作
(1)模具的准备工序
如图6(a)所示,在模具加工部(E部)中准备规定的模具。
(2)涂覆工序
接着,在模具加工部(E部)中,如图6(b)所示,将掩蔽部件装配于模具,然后,如图6(c)所示,使用树脂涂覆装置,以耐热性氯乙烯树脂(N-马来酰亚胺接枝共聚氯乙烯树脂100重量份、固化剂10重量份、可塑剂5重量份、三碱式硫酸铅2重量份、硬脂酸铅2重量份)作为第1树脂相对于规定部位成形厚度20μm的涂覆层。
(3)加热工序
接着,将模具从模具加工部(E部)移动至模具加热部(C部),如图6(d)所示,将掩蔽部件卸下,然后,使用如图1所示的加热炉进行加热,以使形成有规定的涂覆层的模具的表面温度成为300℃。
(4)粉料涂凝工序
接着,将模具从模具加热部(B部)移动至粉料涂凝部(A部),如图6(e)所示,使用粉料涂凝模塑机相对于形成有规定的涂覆层的模具粉料涂凝模塑由B阶段的环氧树脂形成的粉料。
(5)冷却工序
接着,将模具从粉料涂凝部(A部)移动至模具冷却部(C部),对模具进行喷淋冷却,直到二色成形片状物的表面温度变成100℃。
(6)脱模工序
接着,将模具从模具冷却部(C部)移动至模具加工部(E部),借助人工作业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脱模,形成实施例1的二色成形片状物。
2.二色成形片状物的评价
(1)剥离性(评价1)
根据二色成形片状物的脱离的方法,基于以下的基准对剥离性进行评价。
◎:不到1分钟就能够将二色成形片状物剥离。
○:虽然能够将二色成形片状物剥离,但需要耗费1分钟以上的时间。
△:虽然能够将二色成形片状物剥离,但存在涂覆层局部损伤的情况。
×:难以将二色成形片状物剥离。
(2)密合性评价(评价2)
以片状物/涂覆层之间的90°剥离粘接力的形式来测定二色成形片状物中的片状物与涂覆层之间的密合性,并基于以下的基准对密合性进行评价。
◎:90°剥离粘接力在1000gf/英寸以上。
○:90°剥离粘接力为500~不足1000gf/英寸。
△:90°剥离粘接力为100~不足500gf/英寸。
×:90°剥离粘接力为不足100gf/英寸。
(3)膜厚的偏差(评价3)
对二色成形片状物的形成有涂覆层的部位的厚度进行测定,测定10个点,并根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基于以下的基准作为膜厚的偏差进行评价。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足10μm。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0μm~不足50μm。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50μm~不足100μm。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100μm以上。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4中,除了改变涂覆层的厚度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二色成形片状物而进行评价。
[实施例5~8]
在实施例5~8中,除了从第1树脂除去作为热稳定剂的三碱式硫酸铅以及硬脂酸铅之外,以与实施例1~4同样的方式制作二色成形片状物而进行评价。
[比较例1~2]
在比较例1~2中,除了使涂覆层的厚度分别为500、1000μm之外,以与实施例5或者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二色成形片状物而进行评价。
[表1]
表1
Figure BPA00001407870200331
Figure BPA00001407870200341
[实施例9~16]
使用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基于实施例1~8制造二色成形片状物并进行评价。
其中,使用在雾化气体孔的气体吸入口经由图14所示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空气干燥装置连结有压缩机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即,在实施例1~8中,使用常温(大约20℃)的雾化气体,然而,在实施例9~16中,使用被加热至40℃的温度的雾化气体。进一步,在实施例13~16中,使涂凝层的厚度为800μm。表2中示出所得到的结果。
[表2]
表2
Figure BPA00001407870200342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使用树脂涂覆装置将第1树脂应用于模具的规定部位,接着,在由第1树脂形成的规定厚度的涂覆层的上面或者与该涂覆层邻接地对第2树脂进行粉料涂凝模塑,由此,涂覆层与粉料涂凝模塑而成的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良好,结果,能够迅速且稳定地得到耐久性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
并且,由于由第1树脂形成的规定厚度的涂覆层并不是通过粉料涂凝模塑形成,而是使用规定的树脂涂覆装置形成,因此,能够得到边界清晰、难以剥离,并且装饰性优异的二色成形片状物。
由此,根据所得到的二色成形片状物,期待能够作为汽车等的内饰材料、保险杠适当使用。

Claims (12)

1.一种粉料涂凝模塑机,该粉料涂凝模塑机具备粉料涂凝部、模具加热部、模具冷却部、以及模具加工部,并且,用于对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成型,
上述粉料涂凝模塑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树脂涂覆装置,该树脂涂覆装置用于在上述模具加工部中将第1树脂涂覆于模具的一部分,形成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和
粉料涂凝装置,该粉料涂凝装置用于在上述粉料涂凝部中以在由上述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的上面、或者与该涂覆层邻接的方式粉料涂凝模塑由与上述第1树脂不同的第2树脂形成的片状物,
设置于上述模具加工部的树脂涂覆装置是喷雾树脂涂覆装置,
在上述喷雾树脂涂覆装置的前端部装配有喷雾喷嘴,该喷雾喷嘴具有:树脂涂覆孔、雾化气体孔、以及图案气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雾喷嘴的前端部呈L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雾树脂涂覆装置还具备:贮存上述第1树脂的第1箱体;以及贮存用于对上述喷雾树脂涂覆装置进行自动清洗的清洗液的第2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雾化气体孔的气体吸入口经由温度控制装置、或者经由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空气干燥装置连结有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模具加工部中,上述树脂涂覆装置设置成能够在动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设置有挡板,当上述树脂涂覆装置处于动作位置的情况下,该挡板用于分离形成上述树脂涂覆装置的动作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涂覆装置包括第1树脂涂覆装置以及第2树脂涂覆装置,
上述模具加工部具备:具有第1树脂涂覆装置的第1模具加工部;以及具有第2树脂涂覆装置的第2模具加工部,
在上述第1模具加工部与第2模具加工部之间具备用于使上述模具临时待机的规定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模具加工部中还具备用于对于上述模具涂覆脱模剂的脱模剂树脂涂覆装置。
8.一种粉料涂凝模塑方法,用于对使用粉料涂凝模塑机形成的二色成形片状物进行成型,上述粉料涂凝模塑机具备粉料涂凝部、模具加热部、模具冷却部、以及模具加工部,
上述粉料涂凝模塑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树脂涂覆工序,在上述模具加工部中,作为树脂涂覆装置,使用前端部装配有喷雾喷嘴的喷雾树脂涂覆装置,将第1树脂涂覆于模具的一部分,形成厚度1~200μm的涂覆层,其中,上述喷雾喷嘴具有:树脂涂覆孔、雾化气体孔、以及图案气体孔;
在上述模具加热部中对涂覆有上述第1树脂的模具进行加热的工序;
粉料涂凝工序,在上述粉料涂凝部中,使用与上述第1树脂不同的第2树脂,在由上述第1树脂形成的涂覆层的上面、或者与该涂覆层邻接地粉料涂凝模塑片状物;以及
在上述模具冷却部中,在成型上述片状物后,以保持其不动的状态对上述模具进行冷却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喷雾树脂涂覆装置上装配的上述喷雾喷嘴的前端部呈L字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雾树脂涂覆装置还具备:贮存上述第1树脂的第1箱体;以及贮存用于对上述喷雾树脂涂覆装置进行自动清洗的清洗液的第2箱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雾化气体孔的气体吸入口经由温度控制装置、或者经由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空气干燥装置连结有压缩机。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料涂凝模塑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树脂涂覆工序中使用的上述模具加工部中,上述树脂涂覆装置设置成能够在动作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设置有挡板,当上述树脂涂覆装置处于动作位置的情况下,该挡板用于分离形成上述树脂涂覆装置的动作区域。
CN201080005592.6A 2009-02-25 2010-02-08 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Active CN1022922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2135 2009-02-25
JP2009042135 2009-02-25
PCT/JP2010/051745 WO2010098198A1 (ja) 2009-02-25 2010-02-08 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機および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203A CN102292203A (zh) 2011-12-21
CN102292203B true CN102292203B (zh) 2014-05-07

Family

ID=4266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592.6A Active CN102292203B (zh) 2009-02-25 2010-02-08 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814550B2 (zh)
EP (1) EP2402136B1 (zh)
JP (1) JP4912507B2 (zh)
KR (1) KR101215587B1 (zh)
CN (1) CN102292203B (zh)
ES (1) ES2573983T3 (zh)
PL (1) PL2402136T3 (zh)
WO (1) WO20100981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66787B1 (fr) 2010-10-27 2014-09-05 Faurecia Interieur Ind Peau d'aspect pour un element de garnissa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lement de garnissage et vehicule correspondants,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telle peau
JP5905653B1 (ja) * 2014-08-25 2016-04-20 株式会社仲田コーティング 低温加熱型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機および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方法
CN107530921B (zh) * 2015-07-29 2019-08-16 仲田涂覆株式会社 粉末搪塑成形机以及粉末搪塑成形法
CN105479642A (zh) * 2015-12-14 2016-04-13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表面具有绝热层的搪塑模具
KR20180126490A (ko) * 2016-03-30 2018-11-27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스프레이 도포용 졸, 스프레이 도포층 부착 염화비닐 수지 성형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적층체
EP3438219A4 (en) * 2016-03-30 2019-10-30 Zeon Corporation FLOOR FOR SPRAY APPLICATION, VINYL CHLORIDE RESIN MOLDED BODY WITH SPRAY-APPLICATION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AMINATE
CN106363848B (zh) * 2016-11-04 2018-10-19 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开式汽车内饰件加热炉
CN106273148B (zh) * 2016-11-04 2018-07-27 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开式汽车内饰件加热炉
CN108312403B (zh) * 2018-01-02 2020-05-19 上海固耐玻璃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玻璃钢的喷涂均匀的模具表面处理装置
JP6809491B2 (ja) * 2018-02-05 2021-01-0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冷却塔の自動洗浄装置、冷却塔の自動洗浄方法、および冷却塔
JP6933160B2 (ja) * 2018-02-27 2021-09-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システム
DE102019210436A1 (de) * 2019-07-15 2021-01-21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Vorrichtung zum Pulversintern und Herstellung eines Formteils durch Pulversintern
KR20210034889A (ko) 2019-09-23 2021-03-31 (주)엘지하우시스 스프레이 코팅용 조성물
KR20210121506A (ko) 2020-03-30 2021-10-08 (주)엘엑스하우시스 자동차 내장재용 표피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318800A (zh) * 2020-10-13 2021-02-05 江苏顶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便于手套脱模的pvc手套生产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5219B2 (ja) * 1991-07-01 2000-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信号伝送装置
CN1646287A (zh) * 2003-03-13 2005-07-27 仲田涂覆株式会社 粉末螺纹滚压成形机及粉末螺纹滚压成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27162A (en) * 1973-12-20 1975-12-16 Goodyear Tire & Rubber Method of molding a polyurethane foam involving use of a fan-like spray nozzle
JP2686789B2 (ja) 1988-11-11 1997-12-08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異色表皮の製造方法
JPH02178009A (ja) * 1988-12-28 1990-07-1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合成樹脂表皮体の製造方法
JPH0355219A (ja) 1989-07-06 1991-03-11 Inoatsuku Corp:Kk 多色表皮材の製造方法
US6533189B2 (en) * 1999-12-14 2003-03-18 Vortex Sprayliner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raying truck bed liners
US6902758B2 (en) * 2002-04-03 2005-06-07 Lear Corporation Applicator and method for in-mold coating
JP2004080686A (ja) 2002-08-22 2004-03-11 Fuji Xerox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872337B2 (en) * 2002-11-15 2005-03-29 Lear Corporation External mix spray urethane process and nozzle used therefor
JP2005345048A (ja) 2004-06-07 2005-12-15 Nakata Coating Co Ltd パウダーの乾燥装置、及びパウダーの乾燥方法、並びに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方法
JP4841411B2 (ja) * 2006-12-01 2011-12-21 株式会社仲田コーティング 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5219B2 (ja) * 1991-07-01 2000-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信号伝送装置
CN1646287A (zh) * 2003-03-13 2005-07-27 仲田涂覆株式会社 粉末螺纹滚压成形机及粉末螺纹滚压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02136A4 (en) 2013-11-06
EP2402136B1 (en) 2016-05-18
JPWO2010098198A1 (ja) 2012-08-30
PL2402136T3 (pl) 2016-11-30
KR20110110251A (ko) 2011-10-06
ES2573983T3 (es) 2016-06-13
EP2402136A1 (en) 2012-01-04
WO2010098198A1 (ja) 2010-09-02
US20110316184A1 (en) 2011-12-29
US8814550B2 (en) 2014-08-26
CN102292203A (zh) 2011-12-21
KR101215587B1 (ko) 2012-12-26
JP4912507B2 (ja)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203B (zh) 粉料涂凝模塑机以及粉料涂凝模塑方法
CN104441654B (zh) 一种三维生物打印装置及方法
CN110978508A (zh) 硅胶3d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CN110509451A (zh) 一种用于弧形空调面板的注塑成型工艺
CN107530921B (zh) 粉末搪塑成形机以及粉末搪塑成形法
JP5905653B1 (ja) 低温加熱型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機および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方法
CN110711687B (zh) 一种家具油漆涂装工艺
CN109676093B (zh) 一种消失模机器人自动浸涂流平工作站及其工作方法
JPS6227070A (ja) バレル型塗装装置
KR20040073959A (ko) 파우더 슬러쉬 성형기 및 파우더 슬러쉬 성형방법
CN109972811A (zh) 一种用于生产整体卫浴底盘的自动涂胶贴砖生产线
CN114226093A (zh) 一种树脂工艺品加工用喷绘烘干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06287513U (zh) 一种3d打印平台的光敏树脂储料架
CN106689601A (zh) 一种多色多功能食品裱花机
CN207643552U (zh) 加工模具
KR101452285B1 (ko) 주형 제조 설비
CN206965992U (zh) 一种预拌混凝土成型用立方体试模自动刷油机
CN206083273U (zh) 一种3d打印用超声波清洗舱
JP6034544B1 (ja) 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機及び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法
CN215278190U (zh) 混凝土构件表面纳米防水涂料的喷涂设备
KR100617857B1 (ko) 파우더 슬라쉬 성형기 및 파우더 슬라쉬 성형 방법
CN204054669U (zh) 桌面型3d打印机
CN219816781U (zh) 一种喷漆线座
JP4590318B2 (ja) 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機及びパウダースラッシュ成形方法
JP7081061B1 (ja) 自動塗装装置、自動塗装システム及び塗膜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Hagen, Germany, Bach

Patentee after: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NAKATA COAT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