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3801B -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3801B
CN102283801B CN201010202229.5A CN201010202229A CN102283801B CN 102283801 B CN102283801 B CN 102283801B CN 201010202229 A CN201010202229 A CN 201010202229A CN 102283801 B CN102283801 B CN 102283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jasminoidin
nasal
fructus gardeniae
g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22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3801A (zh
Inventor
杨明
张海燕
汪建民
陈晓燕
宋伟
胡鹏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0102022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3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3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3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3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3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所述制剂以水为溶剂,含有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所述制剂的相转变温度为25~35℃;以所述制剂的重量为基准,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占1~5%,泊洛沙姆407占16~18%,泊洛沙姆188占0~5%。优选的是:以所述制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制剂由2%的栀子苷,16%的泊洛沙姆407,2.5%的泊洛沙姆188,0.2%尼泊金乙酯,0.9%氯化钠,和剩余量的水组成;所述制剂的相转变温度为25~33℃。本发明通过调节制剂中成胶基质的种类和比例,使凝胶制剂具有适宜的相转变温度,以溶液形式被喷入鼻腔以后,在体温条件下迅速形成凝胶,从而延长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与鼻粘膜接触的时间,增加药物在脑组织中的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为有效成分,具有适宜相转变温度的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其在室温下以溶液形式存在,进入鼻腔,与鼻黏膜接触后迅速形成凝胶。
背景技术
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中医常用于热证的治疗,是多种中药方剂的主药,如安宫牛黄、黄连解毒汤等。现代研究发现,以栀子苷(Geniposide)为代表的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是栀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栀子苷纯品为白色粉末,分子式:C17H24O10,分子量:388.366。栀子苷在水中极易溶解,溶解度为0.18g·mL-1,为亲水性化合物,易溶于乙醇、丙酮、正丁醇等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氯仿、苯、石油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朱晓磊等对于栀子苷及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药理作用方面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表明其在脑缺血级联反应病理过程多个环节的主要靶点,发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使邪去络通而收醒神之效,对脑缺血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朱晓磊,张娜,李澎涛等.栀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1):1065-1068)。栀子苷及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缺血损伤所致疾病作用已经引起了药物研究者的注意,多篇专利文献都从不同方面公开了栀子苷的生物活性,如公开号1437973、1437974、1539444、1602893、1460483、1546507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都公开了栀子苷、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以及以栀子苷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脑栓塞、脑出血等疾病上的应用;公开号101385796、101361831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还公开了栀子苷或以栀子苷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清开灵制剂在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的作用。另外,公开号168958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栀子苷在治疗疱疹病毒性脑炎方面的应用。
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要发挥上述对脑部疾病的治疗作用,必须使损伤脑区获得有效的药物浓度。由于人体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药物无法通过静脉注射以外的给药途径在脑组织中,尤其是病变部位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人体鼻腔与颅腔在解剖生理上有着独特的联系。嗅神经上皮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与外界直接相接触的唯一组织。被鼻纤毛覆盖的嗅神经感觉神经元的轴突形成束,能够穿过筛板进入颅腔,并且与脑内嗅球的僧帽细胞和丛细胞(mitral and tufted cells)而形成突触连接,这是药物从鼻腔吸收人脑的嗅黏膜上皮通路。鼻腔给药后药物分子滞留于嗅部黏膜而易吸收进人脑脊液,因而可绕过BBB进入CNS,发挥治疗作用。由于上述嗅神经通路和嗅黏膜上皮通路的存在,使得鼻腔已成为向脑内非侵袭性输送药物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一些药物的透膜能力差,以溶液形式直接给药易受鼻腔中酶的降解和鼻纤毛的清除,因此经鼻入脑的药量仍然很低,无法达到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研发出能够延长药物与鼻黏膜接触时间,延缓药物消除,提高药物有效入脑浓度的鼻腔给药制剂。
凝胶剂虽然能够延长药物与黏膜接触的时间,但是一般的凝胶剂为粘稠的半固体制剂,只能采用滴鼻给药的方式,这样药物不能在鼻腔均匀分布,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的ABA嵌段共聚物,通用名泊洛沙姆(poloxamer),一定浓度的泊洛沙姆水溶液具有受热反向胶凝的性质,即冷藏温度下是自由流动的液体,而室温或体温时形成澄明的凝胶。泊洛沙姆在水溶液中生成以疏水性聚氧丙烯嵌段为内核,包裹着亲水性聚氧乙烯外壳的球状胶束,其胶凝机理被认为是随着温度升高胶束间相互缠结和堆砌的结果。反之,温度降低则胶束间相互作用减少,凝胶转变为澄明的溶液。泊洛沙姆的这一特性使其能够成为鼻腔给药凝胶制剂的优良载体。迄今,尚没有用于治疗脑部疾病的、以泊洛沙姆为成胶基质的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为有效成分,具有适宜相转变温度的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通过调节其中成胶基质的种类和比例,使本发明的凝胶制剂的相转变温度在25~35℃,以溶液形式被喷入鼻腔以后,在体温条件下迅速形成凝胶,从而延长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与鼻粘膜接触的时间,增加药物在脑组织中的分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以水为溶剂,含有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所述制剂的相转变温度为25~35℃;以所述制剂的重量为基准,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占1~5%,泊洛沙姆407占16~18%,泊洛沙姆188占0~5%。
优选的是,泊洛沙姆188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2.5%。
优选的是,所述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中栀子苷的含量不少于25%,通过如下优选方法制备:
取栀子粗粉,加6~8倍水煎煮3次,每次30~90分钟,滤过,合并煎煮液,浓缩至每1ml相当1g药材的稠膏状,加入乙醇至含醇量40~70%,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再浓缩至每1ml相当2g药材的稠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70~80%,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
本发明所述鼻腔给药凝胶制剂还含有适量的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保湿剂、防腐剂或抑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渗透压调节剂、防腐剂、保湿剂都是本领域常用的,如渗透压调节剂可以选自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甘露醇中的一种;防腐剂可以选自苯扎氯胺、苯扎溴铵、度米酚、三氯叔丁醇、苯甲酸、桂皮醛、山梨酸、山梨酸钾、尼泊金类、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钠、苯甲酚、氯甲酚、紫苏油、硫柳汞中的一种或几种,常用的是尼泊金类;保湿剂可以选自甘油、丙二醇、聚山梨醇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pH调节剂选自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实施方案是:一种鼻腔给药凝胶制剂,以所述制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制剂由2%的栀子苷,16%的泊洛沙姆407,2.5%的泊洛沙姆188,0.2%尼泊金乙酯,0.9%氯化钠,和剩余量的水组成;所述制剂的相转变温度为25~33℃。
本发明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优选装入鼻用吸入装置制成喷雾剂使用,可以使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均匀地与鼻黏膜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可以用于脑出血及其后遗症、脑栓塞及其后遗症、血管性痴呆和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分别称取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
2)将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溶解于水中,边搅拌边加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使分散均匀,于4℃下放置24小时,使凝胶充分溶胀分散均匀得到澄明的溶液,即得。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加入必要的辅料,如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保湿剂、防腐剂或抑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采用温敏型成胶基质,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在低于室温(25℃)条件下为流体,体温时形成凝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所述制剂与鼻腔内黏膜具有良好的黏附效果,能够延长药物——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在鼻黏膜上的滞留时间,使活性成分被持续吸收进入体内循环;所述制剂提高了栀子苷的生物利用度,使栀子苷的半衰期(t1/2)延长了186.45min,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从而可以减少单次给药量及给药频率,提高病人的依从性;相同给药途径的与水溶液剂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凝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栀子苷的疗效。
下面通过实验,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验例1以栀子苷为例,说明温敏凝胶的制备
1.1制备方法
采用冷法配液将处方量的栀子苷、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边搅拌边加入处方量的泊洛沙姆407(P407),使其分散均匀,于4℃条件放置24小时,使凝胶充分溶胀分散均匀得到澄明的溶液,即得。
1.2胶凝温度的考察
制备鼻用热敏凝胶的目的主要是使制剂在室温下为自由流动的液体,而滴入鼻腔内能够遇热发生胶凝变化,形成半固状凝胶。因此本实验主要以能否获得适于鼻用的胶凝温度(通常鼻腔内温度为32-33℃)作为处方选择的出发点,期望所得制剂的胶凝温度在33℃以下。
测定方法:取凝胶样品溶液1mL置流变仪样品台上,平台起始温度设置为10℃,再以1℃/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40℃,每半分钟测量一次粘度。从粘度的改变来观察其胶凝温度及胶融温度。
1.3处方设计和研究
1.3.1泊洛沙姆浓度与胶凝温度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浓度高于16%(W/W)的泊洛沙姆407(P407)溶液受热可逆地形成澄明的水晶状凝胶,其胶凝温度随P407浓度增大而降低。泊洛沙姆在溶液中生成以疏水性PPO嵌段为内核,包裹着亲水性PEO外壳的球状胶束,其胶凝机理被认为是随着温度升高胶束间相互缠结和堆砌的结果。浓度越高,聚合物所占溶液的体积分数就越大,胶束数量及相互间接触和缠结的几率均增大,因而相转变温度呈现浓度依赖性,且低于某一浓度则不再形成凝胶。
设定14%、16%、18%、20%的P407,以相变温度为指标,考察其对胶凝温度影响。其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P407为14%时基本成不了凝胶,16%时其胶凝温度为(28.5±0.1)℃,16%以上时随着P407浓度的增大其胶凝温度依次减小,20%时胶凝温度低于25℃,故选择P407浓度为16~18%,最优的是16%。
1.3.2不同浓度栀子苷与胶凝温度的关系
药物的含量有可能会影响其胶凝温度,故设定浓度为0%、1.6%、3.2%的栀子苷,以胶凝温度为指标,考察其不同浓度对16%P407胶凝温度影响,结果栀子苷的加入对制剂的胶凝温度并无影响,结果见图2。
1.3.3P188对制剂胶凝温度的影响
在P407温敏凝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P188可起到调节胶凝温度的作用,本研究考察了P188浓度对16%P407的影响,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P188浓度为0%,2.5%,5%时,胶凝温度分别为(25.3±0.2)℃,(30.7±0.1)℃,(35.5±0.3)℃。结果表明,添加P188可以使胶凝温度升高,故选择添加P188的浓度为0~5%,最佳用量为2.5%。
1.3.4尼泊金乙酯的用量对温敏凝胶胶凝温度的影响
考虑到鼻腔给药剂为多剂量剂型,一般产品不经灭菌,所以加入适量的防腐剂。选用0%、0.5、1%尼泊金酯为防腐剂,察其不同浓度对16%P407胶凝温度影响,结果见图4。结果显示,防腐剂的加入使得温度略有降低,故优选0.2%的尼泊金乙酯。
1.3.5温敏凝胶的流变学评价
1.3.5.1P407浓度的影响
文献报道,P407浓度低于10%的稀溶液不能表现出豁度的明显变化,呈现牛顿流体状态,15%P407溶液在20℃以上黏度会发生轻微的增加。本研究中发现P407浓度大于16%(w/w)时,在某温度时黏度会有明显的增加,也就存在一个黏度突变的温度,本文中定义为凝胶溶液的相变温度,加有0.9%的氯化钠的P407浓度分别为16%、18%、20%的相变温度分别为28℃、24℃、22℃。14%时,凝胶基本没形成,故黏度也没太大改变,见图5。
1.3.5.2药物的影响
取0%、1.6%、3.2%的栀子苷,观察其对0.9NaCl+16%P407凝胶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见图6。随着栀子苷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凝胶溶液的相变温度无影响。
1.4优选处方及制备工艺
结合上述研究,优选处方为:栀子苷2g;泊洛沙姆407(凝胶基质)16g;泊洛沙姆188(胶凝温度调节)2.5g;尼泊金酯(抑菌剂)2g;氯化钠(调等渗并促释放)0.9g;加水至全量使成100g。
以实验例1得到的优选处方制备的栀子苷温敏凝胶为例,进行了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及初步鼻粘膜毒性的研究,以评价其制剂优势。
实验例2栀子苷温敏凝胶的体内药代学研究、
2.1动物、材料与仪器
2.1.1材料
栀子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49-200512);栀子苷样品(纯度质量分数为96.2%,四川双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syz090911);按照说明书记载的优选处方制备的栀子苷温敏凝胶;按照说明书记载的优选处方制备的不含栀子苷的空白凝胶。
2.1.2仪器
PHYSICA MCR101流变仪(奥地利安东帕有限公司);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G1322A脱气器、G1310A四元泵、G1316A柱温箱、G1321AFLD检测器、Agilent-Chemistry工作站,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TSK-GEL,ODS-100S色谱柱(4.6mm×150mm,日本-株式会社)。
2.1.3动物
SD大鼠,由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赣)2005-0001。实验期间饲以固体饲料,自由饮水。实验前禁食不禁水)。
2.2方法与结果
2.2.1动物分组
选择体重为(200±20)g的大鼠12只,雌雄各半,每组6只。分别给予8mg/kg的栀子苷溶液、空白凝胶及药物凝胶制剂溶液
2.2.2色谱条件的选择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栀子药材的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TSK-GEL,ODS-100S(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25℃,进样量:20μL。
2.2.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1.29mg加甲醇溶解,稀释定容至50mL,制成25.8μg·mL-1的对照品贮备溶液,备用。
取上述贮备液按倍数稀释法逐级稀释至一系列浓度(2.58、0.645、0.3225、0.258、0.129、0.0645、0.03225μg·mL-1)的甲醇溶液。
2.2.4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经眼眶取血0.5mL于肝素化的试管中,轻轻混匀,4000r·min-1离心15min,分离血浆200μL,加入800μL的乙腈(溶液)沉淀蛋白,漩涡混匀,4000r·min-1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40℃水浴通氮气吹干,残渣用200μL甲醇溶解,18000r·min-1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进样检测。
2.2.5给药及采血方法
选择200±10g♀大鼠12只,分两组,禁食12h,分别鼻腔给予栀子苷溶液(8mg/kg)及温敏凝胶制剂(2mg/kg)。栀子苷溶液组给药后于5,10,15,30,45,60,90,120,180,240,360min后取血;制剂组给药后于5,15,30,45,60,90,120,180,240,360,480,600min后取血。余按”血浆样品的预处理”项处理。上液相检测其药物浓度。
2.2.6药物动力学数据分析
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经DAS统计拟合后,以AIC和R判断房室模型和选择参数,两者都为二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及药时曲线分别见表1及图7。
表1栀子苷温敏凝胶制剂及水溶液的药代动力学参数(n=6,)
注:**p<0.01与溶液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2.2.7结果分析:
根据凝胶制剂和溶液的AUC,计算凝胶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F制剂相对溶液=AUC制剂*8/AUC溶液*2=5.231
可见,凝胶剂相较于溶液,能够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可以增加栀子苷进入脑组织的有效浓度。
由表1可知,凝胶剂的半衰期相比于溶液,t1/2延长了186.45min,说明了温敏凝胶制剂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实验例3栀子苷温敏凝胶药效学研究
3.1动物、材料与仪器
同2.1
3.2实验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选用脑含水量及脑梗死面积、SOD、MDA、NOS为评价指标,观察制剂与溶液的药效比较。
3.3分组及给药
雄性SD大鼠75只,每组15只,体重(260±20)g,动物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组、制剂组、空白凝胶组、溶液组。模型组不给药,阳性对照药组按人的给药体积折算量,每组大鼠按8mg/kg给三次药,分别是手术前给药一次、术后4小时给第二次、12小时给第三次,24小时后处死大鼠,取脑。
3.4动物模型的制备
3.4.1栓子制备
4-0号直径0.25mm尼龙线,用手术刀片切制成等长(40mm)的线段,此切制方法能使断端平整无毛刺,酒精浸泡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将头端3mm涂黑,并在距离前端18mm处作标记。然后用手术镊夹持线段一端,将线段头端3mm埋于硅胶中(也可将其靠近热源烫钝呈鼓锤状)。在硅胶凝固前使线段头端3mm表面均匀包裹一薄层硅胶,头端要圆钝,避免形成锐尖或弯钩。晾干后线栓头端用游标卡尺筛选,取头端直径为0.26-0.30mm的线栓,使用前肝素浸润。
3.4.2模型的建立
用10%水合氯醛(35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腹面向上,剪除颈部毛发并用碘酊及酒精消毒。取颈正中切口,钝性分离右侧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舌肌之间的肌间隙,暴露颈总动脉(CCA)和迷走神经,眼科弯镊挑出CCA,结扎CCA的近心端。向上分离右侧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继续沿ICA向上分离翼腭动脉(PPA)(ICA的第一个分支),分离后不结扎。在近CCA分叉处结扎ECA,用小动脉夹夹住CCA的远心端,在此处放一打好结的丝线,暂时不收紧丝线。在丝线下端用眼科剪剪一小口,将制备好的线栓经该切口顺CCA插入。收紧丝线以防止其中的栓线滑出和出血,松开动脉夹.沿CCA经ICA将栓线缓慢送至颅内,(注意观察不可使栓线插入PPA中)遇阻力而止,稍微回撤。以分叉处为标记,栓线插入长度约为19.0±0.1mm此时栓线头正好位于大脑中动脉(MCA)的起始部位,阻断了MCA的血流。缝合切口。假手术组只分离CCA、ICA、PPA而不插线结扎。各组动物在手术中均以白炽灯加热保温,室温控制在25-28℃。在分离动脉过程中要保护沿着颈外动脉、颈总动脉走行的迷走神经,避免刺激气管。否则会使大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严重时窒息死亡。
3.5标本采集
3.5.1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采用longa的评分方法,缺血24h后评分。评分标准: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伸展对侧前肢;2分:向对侧转圈;3分:向对侧倾斜;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0与4分的动物弃之不用。
3.5.2血清的采集
大鼠10%水合氯醛麻醉后,心脏取血,将血放于100×12mm塑料试管中,直立放置于4℃冰箱内2小时,待血液完全凝固后,3000rpm离心15min,分离血清,将血清分成两份转移到0.5mL有盖EP管中,-20℃冰箱保存待测。
3.5.3脑梗死面积的测定
缺血24h后,立即断头处死大鼠,剪开颅骨取出大脑用4E的生理盐水冲洗后,置于-20℃低温冰箱中快速冷冻15分钟后。由前向后每隔2mm切取组织片若干片,置于2%的TTC生理盐水溶液中保持37℃孵育约30分钟,TTC被线粒体内过氧化氢酶还原,可见脑片中皮质梗死区不染色而呈现白色,所有未受损脑组织呈红色。先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再用Osiris 4软件算面积。另取部分大鼠脑组织置于冰盘上,沿大脑中动脉梗死区中心冠状切4mm厚的切片,放于10%福尔马林中固定,备用做病理切片。
3.5.4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快速剥出大鼠脑组织。分别称重,然后置于90-10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5天后两次检查无变化)。分别称量大脑组织干重。按下式计算大脑半球的含水量。
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3.5.5HE染色
动物深度麻醉后,生理盐水和40g/L的多聚甲醛固定液灌注固定,200g/L蔗糖保存沉底过夜,视交叉后2mm始冰冻切片机作10-15μm柳切片。切片先贴于已挂有100g/L明胶的玻片上,自然干燥后,常规HE染色。步骤如下:二甲苯3min×2→无水乙醇lmin→95%乙醇lmin→85%乙醇lmin→75%乙醇lmin→自来水洗2min→Harris苏木素液5min→自来水洗lmin→75%盐酸乙醇分化30S,自来水洗→蒸馏水lmin→95%乙醇lmin→酸化伊红乙醇液l-2min→→常规脱水、透明和封片。
3.6试剂盒的测定
3.6.1血清NOS含量的测定
样本前处理:保存的血清4℃解冻后充分混匀。
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加样量取0.03mL。
3.6.2血清SOD含量的测定
样本前处理:保存的血清4℃解冻后充分混匀。
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加样量取0.03mL。
3.6.3血清MDA(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样本前处理:保存的血清4℃解冻后充分混匀。
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加样量取0.1mL。
3.7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6.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以表示,采用oneWay-ANOVA、Independent Samples Test进行组间比较,采用Excel 2003作图。
3.8实验结果
3.8.2神经学评分
造模缺血24h后采用longa的评分方法评分,结果显示假手术对照组:0分;造模缺血组:2-3分;造模组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比较有极明显的差异(p<0.01),四种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造模成功。
3.8.2药效指标考察
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及NOS、MDA、SOD等指标能直观看出药物治疗模型动物的药效,结果见表2。
表2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学指标比较n=15,
注:*p<0.05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3.8.3大脑病理切片
大脑病理切片见图8,从图中可以看出,脑组织形态学观察光镜下假手术组神经细胞、血管等未见损害性改变;模型组缺血中心区可见神经细胞坏死征象,表现为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细胞固缩深染,核仁消失,细胞胞质浓缩、深染,呈嗜酸性改变,并呈现明显水肿样;阳性药组细胞形态较完好,神经细胞、血管等未见损害性改变;温敏凝胶组有小块细胞水肿,有部分细胞固缩深染,核仁消失;空白凝胶组的缺血区与模型组接近,出现大片细胞坏死及水肿现象。
实验例4温敏凝胶鼻黏膜毒性评价
在研制和开发鼻腔给药新剂型时,必须研究药物及辅料对鼻腔纤毛活动的影响和鼻黏膜毒性。所谓鼻黏膜毒性,是指在鼻腔给药后,某些药物或辅料会引起鼻黏膜一系列生理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纤毛摆动变慢、鼻黏膜形态损伤、生物膜的结构改变以及蛋白、酶释放量增加等,使鼻腔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屏障功能。它是影响鼻腔给药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鼻腔给药的疗效和病人对制剂的接受程度,也是其鼻腔给药的重要不足之一。
目前,研究药物鼻黏膜毒性作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指标来评价药物鼻黏膜毒性。①通过溶血实验考察药物对生物膜的作用。鼻黏膜组织受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膜遭到破坏,因此可通过溶血实验,考察药物或辅料对生物膜的破坏作用评价黏膜毒性。②用生化指标进行评价。鼻黏膜受损时会释放出膜蛋白及酶,通过测定一些特定蛋白和酶的释放量,即可检测黏膜受损情况。通常采用大鼠鼻腔灌流的方法,将含药溶液通过鼻腔循环灌流,灌流一定时间后收集循环液,测定其中蛋白质和酶的总量,或特定酶的量。③评价药物对纤毛清除作用的影响。纤毛清除作用是纤毛自律性摆动和其豁液层机械作用的结果,是机体抵抗外界的第一道屏障。药物进入鼻腔后,纤毛运动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不可逆地停止摆动,影响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作为鼻腔给药系统,给药后不应对纤毛清除作用造成影响。评价指标有多种:测定纤毛摆动频率、纤毛持续运动时间或纤毛转运能力。④考察黏膜形态。考察给药后黏膜组织结构及表面纤毛形态的变化。动物可使用大鼠、兔或狗,使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观察。
本文采用病理切片来直接观察大鼠黏膜形态,从而考察制剂及水溶液对鼻粘膜的毒性,此法简单,较为常用。
4.1动物、材料与仪器
同2.1
4.2实验方法
将模型(生理盐水)组、栀子苷溶液组、栀子苷温敏凝胶和空白凝胶组经大鼠鼻腔给药24h后,鼻腔解剖,组织切片(纵切)和HE染色后光镜观察鼻黏膜形态变化。结果见图9。
组织切片的制备:将鼻黏膜样本于10%甲醛溶液中脱钙48h,取出切成2~3mm的组织块,以冷的0.2mol/L二甲砷酸钠缓冲液(pH=7.6)漂洗20min,继而于-20℃经60%→70%→80%→95%→100%乙醇脱水,每次20min。将组织块移置于盛有Hemapun 948甲液的模具底部,置-20℃浸泡过夜,取出包埋模具滴加Hemapun 948乙液2~3滴使成全包埋液,再放入-20℃冰箱中聚合48h直至硬的树脂块形成。包埋块经修饰后用切片机切成5μm厚的切片,蒸馏水展开,贴片。滴加碘化丙啶染色10min,PBS漂洗2次,每次3min,室温晾干。
4.3实验结果
由图9可以得知,空白组对照的鼻黏膜结构清楚,黏膜上纤毛整齐浓密,柱状上皮整齐、血管清晰可见;栀子苷溶液组、空白凝胶组和栀子苷温敏凝胶组,给药侧后大鼠鼻黏膜均完整,结构清楚,细胞密度不变,黏膜上纤毛整齐浓密,黏膜下腺体、血管清晰可见,空白对照组无差别。可初步判定栀子苷溶液及其制剂无明显的鼻纤毛毒性。
上述实验例2-4说明栀子苷温敏凝胶与鼻腔内黏膜具有良好的黏附效果,能够延长制剂在鼻黏膜上的滞留时间,使栀子苷被持续吸收进入体内循环。与经鼻给药的溶液剂相比,栀子苷温敏凝胶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能够显著提高栀子苷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明显延长栀子苷的半衰期,提高生物利用度。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脑部疾病的患者,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苷凝胶制剂能够极大的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实验例5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制备及工艺条件优化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制备的流程包括栀子粗提取液的制备和粗提取液的精制,下面对每个步骤分别进行研究以优化工艺条件。
5.1栀子粗提取液的制备
栀子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子量都较小,其苷和苷元亲水性强,易溶于水、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故拟采用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方法设计为:1)水煎煮提取,2)醇回流提取,3)醇渗漉提取。为了筛选最优工艺,分别对三种工艺均进行优选试验。筛选出各自的最优工艺,再进行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5.1.1考察指标的确定
在提取、精制的各个步骤,都以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栀子苷含量和得膏率为考察指标。
5.1.1.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ml或称取供试品2mg,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ml,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精密称定,以甲醇为溶剂配成15μg/ml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分光光度法,在238nm波长处测定吸取度,计算,即得。
5.1.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含量
色谱条件: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栀子药材的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TSK-GEL,ODS-100S(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25℃,进样量:20μL。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1.29mg加甲醇溶解,稀释定容至50mL,制成25.8μg·mL-1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ml或称取供试品1mg,置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ml,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5.1.1.3得膏率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5ml,水浴蒸干,残渣置烘箱中,或精密称取供试品25mg,置烘箱中;105℃干燥3小时,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量,计算干膏得率,即得。
5.1.2水提取工艺的研究
水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提取得率高低与药材粒度、溶剂用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有关,药材粒度越细,提取率越高,但药材粒度细粉太多则易糊化,由于本品为果实类药材,将其粉碎成粗粉即可。
选取溶剂用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用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因素水平安排见表3。试验设计和结果见表4。
表3水煎煮工艺因素水平安排
取栀子药材粉碎成粗粉,分别按表2实验设计分别进行提取,各自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相当0.5-1.0g药材的稠液,即得供试品。
表4水煎煮工艺试验设计和结果
对表4中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列于表5。
表5    方差分析表结果表
:查F分布临界表F0.05(2,4)=19.00,F0.01(2,4)=99.00。
从表4、表5可知,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C>A>B。除煎煮次数外,其它考察的因素对水煎煮效果无显著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确定水煎煮优化工艺为A1B1C3,即溶剂用量6倍,煎煮时间0.5小时,煎煮次数为3次。
5.1.3醇回流提取工艺的研究
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回流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选用正交表L9(34)进行试验,因素水平安排见表6。试验设计和结果见表7。
表6醇回流工艺因素水平安排
取栀子药材粉碎成粗粉,按表6实验设计方法分别进行提取,各自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1ml相当0.5-1.0g药材的稠液,即得供试品。
表7     醇回流工艺试验设计和结果
对表7中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列于表8。
表8    方差分析结果表
*:查F分布临界表F0.05(2,4)=19.00,F0.01(2,4)=99.00。
从表7、表8可知,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D>C>B>A。除回流次数外,其它考察的因素对乙醇回流提取效果无显著影响。结合生产实际和直观分析结果,确定乙醇回流优化工艺为A1B1C1D3,即溶剂用量6倍,回流时间0.5h,回流次数3次,乙醇浓度40%。
5.1.4醇渗漉提取工艺的研究
影响渗漉提取完全与否的主要因素有药材粉碎粒度,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渗漉速度、浸润时间等,一般粒度细提取效果好,但颗粒太细易堵塞,生产一般用粗粉,浸泡过夜,渗漉速度一般为3~5ml/min·kg即可。因此本实验选择乙醇浓度、溶剂用量2个主要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考察进行试验。乙醇浓度考察40%、60%、80%三个水平,溶剂用量考察10倍量、20倍量两个水平。结果见表9、10。
表9    10倍量溶剂渗漉结果
表10    20倍量溶剂渗漉结果
表9、10结果表明,溶剂用量和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无明显影响,但以60%乙醇的提取效果较好。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乙醇渗漉优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溶剂用量10倍,漉速度3~5ml/min·kg即可。
5.1.5三种优化方案的比较
取50g栀子粗粉,按水煎煮、醇回流、醇渗漉三种优化方案分别进行实验,以总环烯醚萜类含量、栀子苷含量和得膏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提取工艺最终的最优方案,结果见表11。
表11三种最优方案的比较结果
从表11可知,三种提取方法,栀子总环烯醚萜类含量、栀子苷含量差异不明显,水煎煮的得膏率较高,结合成本和生产便利考虑,选择栀子粗提液的制备工艺为:取栀子粗粉,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30分钟,即可。
5.2栀子粗提液精制工艺的研究
5.2.1精制工艺方法的确定
栀子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子量都较小,其分离纯化可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活性碳吸附法或硅胶、氧化铝柱层析法。另外,从上述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浸出物分析,药材水煎煮浸膏中除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外,其他大多为果胶、粘液质等,也可采用简便易行、成本低的醇沉法除去果胶、粘液质等;因此,通过下述实验比较活性碳吸附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氧化铝柱层析法、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和醇沉法。
5.2.1.1活性碳吸附法:
取上述栀子水煎煮优化工艺得到的粗提液100ml(每1ml相当于1g栀子药材,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8.4%,栀子苷含量为2.84%,得膏率为26.4%),上活性炭柱(柱径约4cm,柱层析用活性炭100g),依次用水,7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即得供试品。按照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并计算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和栀子苷的含量以及得膏率。结果见表12
5.2.1.2有机溶剂萃取法
取上述栀子水煎煮优化工艺得到的粗提液100ml(每1ml相当于1g栀子药材,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8.4%,栀子苷含量为2.84%,得膏率为26.4%),用乙酸乙酯萃取,每次100ml,共6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水浴挥干乙酸乙酯,即得供试品。按照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并计算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和栀子苷的含量以及得膏率。结果见表12。
5.2.1.3氧化铝柱层析法
取上述栀子水煎煮优化工艺得到的粗提液100ml(每1ml相当于1g栀子药材,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8.4%,栀子苷含量为2.84%,得膏率为26.4%),上已处理好的氧化铝柱(柱径约4cm,中性氧化铝,100~200目,100g),依次用水,7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即得供试品。按照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并计算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和栀子苷的含量以及得膏率。结果见表12。
5.2.1.4大孔树脂吸附法
取上述栀子水煎煮优化工艺得到的粗提液100ml(每1ml相当于1g栀子药材,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8.4%,栀子苷含量为2.84%,得膏率为26.4%),上已处理好的D101大孔树脂(100g),依次用水,7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即得供试品。按照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并计算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和栀子苷的含量以及得膏率。结果见表12。
5.2.1.5醇沉法
取上述栀子水煎煮优化工艺得到的粗提液100ml(每1ml相当于1g栀子药材,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8.4%,栀子苷含量为2.84%,得膏率为26.4%),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5%,边加边搅拌,放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即得供试品。按照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并计算其中总环烯醚萜苷和栀子苷的含量以及得膏率。结果见表12。
1.2.1.6不同精制工艺的含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不同精制工艺的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2。
表12不同精制工艺测定结果
根据表12结果,除有机溶剂萃取法外,其它的精制方法无显著差异;考虑大生产的可行性,栀子有效部位提取物的精制采用醇沉法即可。
5.2.2醇沉精制工艺的研究
5.2.2.1提取物溶液不同浓度对醇沉的影响
取1000g栀子粗粉,按说明书记载的优选提取工艺制备栀子粗提取液。按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含量及得膏率,分别为10.69%、3.54%、31.22%。取4份分别浓缩成每毫升浓缩液含药材为0.25g,0.5g,1.0g,2.0g的浓缩液,分别加入3倍体积量乙醇,充分搅拌,放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作为供试品。按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含量及得膏率,结果见表13。
表13粗提液不同浓度对醇沉的影响的测定结果
从表13知,提取物溶液太烯,乙醇用量非常大,且杂质除去率低;提取物溶液太稠,得膏率太低,损失太大,综合考虑以每毫升浓缩液含1g药材为最佳浓缩度。
5.2.2.2不同乙醇用量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的研究
取5.2.2.1项下制备的未浓缩的6份水提取液,浓缩为1∶1后加入不同量的乙醇,放置24小时后,减压回收乙醇,作为供试品。按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含量及得膏率,结果见表14。
从表14可知,乙醇含量对醇沉效果影响较大,加入的乙醇量太少,则无法将杂质去除,达不到精制的目的,加入乙醇量太多,既浪费乙醇,又使得膏率降低,损失很大;根据实验结果,乙醇含量可以优选40%-70%,更优选的乙醇含量为40%。
另外,从表14可知,经过一次醇沉得到的栀子有效部位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为45~50%左右,需进行进一步的精制纯化处理,以使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50%以上。
表14不同乙醇用量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的测定结果
5.2.2第二次精制方法研究
取经过一次醇沉后的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所得稠膏每1ml相当于2g药材。分别加入不同量的乙醇,放置24小时后,减压回收乙醇,作为供试品,按说明书记载的方法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和栀子苷含量及得膏率,结果见表15。
表15二次精制不同乙醇用量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的测定结果
从表15可知,当第二次醇沉含醇量70-80%时,精制后的干膏得率为13%左右,干膏中栀子有效部位(总环烯醚萜类)含量为50%以上,而醇含量为80%时,干膏中栀子总环烯醚萜类含量更高一些。因此,确定二次精制的优选醇沉浓度为含醇量80%。
5.3浓缩与干燥
烘干法、真空干燥所需时间长,不易干燥完全,含水量高。结合大生产的实际情况,可采用目前大生产中广泛使用三效浓缩设备与喷雾干燥设备进行浓缩、干燥。
取经过二次醇沉精制的药液,共3份,分别浓缩至相对密度1.02~1.05(60℃),1.05~1.10(60℃),1.10~1.15(60℃),进行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85℃,物料温度80℃,喷雾压力0.1Mpa,输液频率25r/min。结果见表16。
表16浓缩干燥工艺考察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大于1.10以上时,药膏黏性较大,再浓缩易焦化,喷雾干燥较困难。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优选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
所得栀子有效部位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或粉末。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优选制备工艺条件为:
取栀子粗粉,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30分钟,滤过,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稠膏状(每1ml相当药材1g),加入乙醇至含醇量40%,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的稠膏(每1ml相当药材1.5-3g),加入乙醇至含醇量80%,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干燥,即得。
附图说明
图1是胶凝温度随着泊洛沙姆407(P407)质量浓度的变化曲线(n=3),横坐标表示P407的浓度(重量百分比),纵坐标表示胶凝温度。
图2是胶凝温度随着栀子苷质量浓度的变化曲线(n=3),横坐标表示栀子苷的浓度(重量百分比),纵坐标表示胶凝温度。
图3是胶凝温度随着泊洛沙姆188(P188)质量浓度的变化曲线(n=3),横坐标表示P188的浓度(重量百分比),纵坐标表示胶凝温度。
图4是尼泊金乙酯对胶凝温度的影响曲线(n=3),横坐标表示尼泊金乙酯的浓度(重量百分比),纵坐标表示胶凝温度。
图5是不同浓度的泊洛沙姆407(P407)的温度-黏度变化图(n=3),横坐标温度,纵坐标表示粘度,其中1表示14%P407,2表示16%P407,3表示18%P407,4表示20%P407。
图6是不同浓度的栀子苷的温度-黏度变化图(n=3),横坐标温度,纵坐标表示粘度,其中1表示16%P407,2表示18%P407,3表示20%P407。
图7是栀子苷凝胶制剂和栀子苷溶液在体吸收量比较(n=6,),其中1表示栀子苷凝胶制剂,2表示栀子苷溶液。
图8是实验例3不同组别的大脑缺血区HE染色图,其中A表示阳性药组(×100),B表示温敏凝胶组(×200),C表示空白凝胶组(×200),D表示假手术组(×200),E表示模型组(×200)。
图9实验例4不同组别的鼻粘膜HE染色图,其中A表示空白组(×400),B表示栀子苷水溶液组(×200),C表示空白凝胶组(×400),D表示温敏凝胶制剂组(×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栀子苷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1)分别称取5g栀子苷、16g泊洛沙姆407、0.9g氯化钠、0.2g尼泊金乙酯;
2)将栀子苷、氯化钠、尼泊金乙酯溶解于水中,边搅拌边加入泊洛沙姆407,使分散均匀,于4℃下放置24小时,使凝胶充分溶胀分散均匀得到澄明的溶液,装入鼻腔吸入装置,制成喷雾剂,即得。
实施例2栀子苷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1)分别称取2.5g栀子苷、18g泊洛沙姆407、5g泊洛沙姆188、0.9g氯化钠、0.2g尼泊金乙酯;
2)将栀子苷、氯化钠、尼泊金乙酯溶解于水中,边搅拌边加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使分散均匀,于4℃下放置24小时,使凝胶充分溶胀分散均匀得到澄明的溶液,装入鼻腔吸入装置,制成喷雾剂,即得。
实施例3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制备
取栀子粗粉1kg,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30分钟,滤过,合并煎煮液,浓缩至稠膏状1000ml(每1ml相当药材1g),加入95%乙醇730ml至含醇量40%,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的稠膏500ml(每1ml相当药材2g),加入95%乙醇2700ml至含醇量80%,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60℃),干燥,得到干膏130g,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苷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为55%,高效液相测定栀子苷含量为26.8%。
实施例4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1)分别称取5g实施例3制备的栀子总环烯醚萜苷、16g泊洛沙姆407、2.5g泊洛沙姆188、0.9g氯化钠、0.2g尼泊金乙酯;
2)将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氯化钠、尼泊金乙酯溶解于水中,边搅拌边加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使分散均匀,于4℃下放置24小时,使凝胶充分溶胀分散均匀得到澄明的溶液,装入鼻腔吸入装置,制成喷雾剂,即得。

Claims (6)

1.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以水为溶剂,含有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所述制剂的相转变温度为25~35℃;以所述制剂的重量为基准,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占1~5%,泊洛沙姆407占16~18%,泊洛沙姆188占2.5%;所述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中栀子苷的含量不少于25%所述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取栀子粗粉,加6~8倍水煎煮3次,每次30~90分钟,滤过,合并煎煮液,浓缩至每1ml相当1g药材的稠膏状,加入乙醇至含醇量40~70%,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再浓缩至每1ml相当2g药材的稠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70~80%,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还含有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保湿剂、防腐剂或抑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制剂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制剂由2%的栀子苷,16%的泊洛沙姆407,2.5%的泊洛沙姆188,0.2%尼泊金乙酯,0.9%氯化钠,和剩余量的水组成;所述制剂的相转变温度为25~3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装入鼻用吸入装置制成喷雾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脑部疾病是指脑出血及其后遗症、脑栓塞及其后遗症、血管性痴呆和病毒性脑炎。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所述重量配比分别称取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
2)将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溶解于水中,边搅拌边加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使分散均匀,于4℃放置24小时,使凝胶充分溶胀分散均匀得到澄明的溶液,即得。
CN201010202229.5A 2010-06-17 2010-06-17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Active CN1022838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2229.5A CN102283801B (zh) 2010-06-17 2010-06-17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2229.5A CN102283801B (zh) 2010-06-17 2010-06-17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3801A CN102283801A (zh) 2011-12-21
CN102283801B true CN102283801B (zh) 2015-05-27

Family

ID=4533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2229.5A Active CN102283801B (zh) 2010-06-17 2010-06-17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38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4942A (zh) * 2012-03-02 2013-09-11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高渗透性消炎镇痛乳膏
CN104840568A (zh) * 2014-02-14 2015-08-19 四川蜀源博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腔用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969394A (zh) * 2014-04-24 2014-08-06 四川蜀源博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5327349A (zh) * 2014-06-18 2016-02-17 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Nmda受体拮抗剂的医药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CN110305904A (zh) * 2019-05-16 2019-10-08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提高病毒转染移植静脉组织效率的组合物及其转染方法与应用
CN110433132B (zh) * 2019-08-19 2023-06-3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粉防己碱鼻用制剂
CN114948855B (zh) * 2022-04-01 2024-02-13 承德医学院 一种鼻腔给药野黄芩苷镁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0246A (zh) * 2006-02-27 2006-08-02 复旦大学 一种具有相转变性质的东莨菪碱鼻用原位凝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0246A (zh) * 2006-02-27 2006-08-02 复旦大学 一种具有相转变性质的东莨菪碱鼻用原位凝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栀子苷4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动学研究;杨明等;《中国新药杂志》;20100515;第19卷(第9期);746-75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3801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3801B (zh)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鼻腔给药凝胶制剂
CN101340921A (zh) 一种预防或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提取物
JP6133415B2 (ja) 水酸基ベニバナ黄色素aナトリウム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CN102349944B (zh) 一种黄芩提取物鼻用温敏型原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557532A (zh) 二联苯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3816120B (zh) 含有维生素k1的脂肪乳剂
CN104546809B (zh) 3,3’,5,5’-四异丙基-4,4’-二联苯酚在预防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
CN102283812B (zh) 一种治疗脑部疾病的纳米粒制剂
CN102309449B (zh) 栀子苷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脂质体制剂
CN108586582B (zh) 一种抗凝多肽fx18及其应用
CN101966182B (zh) 复方脑保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9434B (zh)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573B (zh) 丹酚酸a冻干粉针用于制备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症状药物的用途
CN102660523B (zh) 一种低免疫原性蚓激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60694A (zh) 一种鼻腔用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65956B (zh) 一种抗脑缺血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剂与用途
CN104277083A (zh) 一种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142574B (zh) 一种丹酚酸a冻干粉针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CN103142517B (zh) 一种丹酚酸a滴丸剂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CN103432110B (zh) 丹酚酸a冻干粉针用于制备挽救缺血半暗带药物的用途
CN103142576B (zh) 丹酚酸a冻干粉针用于制备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药物的用途
CN108640979B (zh) 一种抗凝多肽th16及其应用
CN102988310B (zh) 丹酚酸a冻干粉针用于制备保护缺血脑组织损伤药物的用途
CN103083257B (zh) 一种丹酚酸a冻干粉针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CN103006576B (zh) 一种丹酚酸a冻干粉针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