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2050A - 具有减速器或液力耦合器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 - Google Patents
具有减速器或液力耦合器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82050A CN102282050A CN2010800047934A CN201080004793A CN102282050A CN 102282050 A CN102282050 A CN 102282050A CN 2010800047934 A CN2010800047934 A CN 2010800047934A CN 201080004793 A CN201080004793 A CN 201080004793A CN 102282050 A CN102282050 A CN 1022820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eller
- working medium
- cooling
- cooling circuit
- element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0—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continuous braking making use of fluid or powdered medium, e.g. for use when descending a long slope
- B60T10/02—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continuous braking making use of fluid or powdered medium, e.g. for use when descending a long slope with hydrodynamic bra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冷却循环回路、特别是发动机冷却循环回路,具有:在冷却循环回路中借助于冷却介质泵循环的冷却介质;借助于冷却介质冷却的车辆驱动发动机和/或其他产生热量的总成;液力减速器,包括被驱动的初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它们彼此构成环形的、选择性地能填充工作介质和能从中排出工作介质的工作腔,以便液力地将转矩从初级叶轮传递到次级叶轮上;其中液力减速器的工作介质同时是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并且液力减速器同时作为冷却介质泵工作并且在冷却介质上施加用于使冷却介质在冷却循环回路中循环的泵效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制动器或相对于初级叶轮的驱动装置反向运行的驱动装置这样配属于次级叶轮,即次级叶轮选择性地在第一运行状态-制动运行-中能固定或能反向于初级叶轮的旋转方向驱动,以便将初级叶轮液力地制动并且在第二运行状态-泵运行-中能部分或完全开启,因此次级叶轮以初级叶轮的转速或者以预定的转速差比初级叶轮更慢地和初级叶轮一起在同一方向上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冷却循环回路、特别是载重车、轿车、轨道车辆或其他机动车的发动机冷却循环回路,冷却循环回路具有用于液力制动的液力减速器或用于液力驱动车辆、即用于牵引或驱动车辆的总成的液力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其中布置有液力减速器的冷却循环回路是已知的。文献DE103 46 066A1说明了一种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包括冷却介质泵以及液力减速器,冷却介质借助于冷却介质泵实现循环以用于冷却内燃机,其中减速器的工作介质同时是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在此,减速器同时是冷却介质泵。
文献DE 44 08 349C2说明了一种类似的装置,其中减速器也在非制动运行中填充了工作介质。
尽管已知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已经具有较少的功率损耗,但是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证实的是,描述的减速器在泵运行(非制动运行)中时常显示较差的效率。这至今原因在于,减速器在非制动运行中的流动特性和在减速器运行中基本上一样。因此,在通常的制动运行中无论如何都被要求的和有助于车辆优化的减速的流动损耗在泵运行中,也就是说当减速器不用于制动时,对效率产生负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是应提供液力减速器,其在非制动运行中作为泵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特别是除了通常的旋转泵以外还能作为补充泵用在冷却循环回路中。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却循环回路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例如发动机冷却循环回路具有:在冷却循环回路中借助于冷却介质泵循环的冷却介质以及借助于冷却介质冷却的车辆驱动发动机和/或其他产生热量的总成。根据本发明设置了液力减速器,该液力减速器包括被驱动的初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它们彼此构成环形的、选择性地能填充工作介质和能从中排出工作介质的工作腔,以便液力地将转矩从初级叶轮传递到次级叶轮上,其中液力减速器的工作介质同时是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并且液力减速器同时作为冷却介质泵或者作为附加设置的冷却介质泵工作并且在冷却介质上施加用于使冷却介质在冷却循环回路中循环的泵效应。根据本发明,制动器或相对于初级叶轮的驱动装置反向运行的驱动装置这样配属于次级叶轮,即次级叶轮选择性地在第一运行状态-制动运行-中能固定或能反向于初级叶轮的旋转方向驱动,以便将初级叶轮液力地制动并且在第二运行状态-泵运行-中能部分或完全开启,因此次级叶轮以初级叶轮的转速或者以预定的转速差比初级叶轮更慢地和初级叶轮一起在同一方向上运行。
通过在制动运行中固定或反向驱动次级叶轮的措施,基本上在工作腔中实现利用经线组件形成循环流动。次级叶轮的固定相应于100%的打滑率,反之,次级叶轮的反向驱动特别以和初级叶轮的转速相同或仅仅略有不同的转速而相应于大约200%的打滑率。相反地,在泵运行中通过次级叶轮的相同方向的并且特别是自由的运行或联动并不形成相应的液力循环流动,该液力循环流动使初级轮制动。初级轮可以因此非制动地作为冷却介质泵工作。
特别有利地,初级叶轮在背离工作腔的侧面上携带有背面叶片组,用于加速和输送冷却介质。背面叶片组的叶片可以延伸经过初级叶轮的全部外圆周或者仅仅设置在一部分-例如在径向中心区域中-上并且特别和初级叶轮一体地设计。
优选地,初级叶轮的彼此相邻定位在工作腔内部的叶片限定了工作叶片腔,并且背面叶片组的彼此相邻的叶片限定了背面叶片腔,其中工作叶片腔和背面叶片腔通过初级叶轮中的开口流动引导地彼此连接。在此,这些开口构成了工作介质入口和工作介质出口,因此工作介质从工作腔中和因此从该工作叶片腔或者多个工作叶片腔中通过工作介质出口流出,并且经过背面叶片组的叶片和工作介质入口流回到工作腔中。优选地,工作介质出口径向向内地在叶片的正面区域中在初级叶轮的旋转方向上来看引入初级叶轮中,与此相反,工作介质入口径向向外地在叶片的背面区域中引入初级叶轮中。通过该布置实现了,环绕叶片正面(压力侧)流动的较高压力的工作介质径向向内地从工作腔中通过工作介质出口向外流出,并且通过背面叶片组径向向外加速。在那里,工作介质通过工作介质入口再次流入工作腔中,其中初级叶轮的叶片的背面上的压力小于正面上的压力,因此将工作介质“吸入”工作腔中。因此明显地改进了减速器的效率和泵效应。
优选地,在车辆冷却循环回路中设置另一个冷却介质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一种车辆冷却循环回路、例如是发动机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在冷却循环回路中借助于冷却介质泵循环的冷却介质;以及借助于冷却介质冷却的车辆驱动发动机和/或其他产生热量的总成。此外设置液力耦合器,其包括被驱动的初级叶轮和次级叶轮,该初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彼此构成环形的、选择性地能填充工作介质和能从中排出工作介质的工作腔,以便液力地将转矩从初级叶轮传递到次级叶轮上;其中液力耦合器的工作介质同时是冷却循环回路的冷却介质;并且液力耦合器的次级叶轮抗扭地和冷却介质泵连接。根据本发明,制动器或相对于初级叶轮的驱动装置反向运行的驱动装置这样配属于次级叶轮,即该次级叶轮选择性地在第一运行状态-制动运行-中能固定或能反向于初级叶轮的旋转方向驱动,以便将初级叶轮液力地制动并且在第二运行状态-泵运行-中能部分或完全开启,因此次级叶轮近似地以初级叶轮的转速或者以预定的转速差比初级叶轮更慢地和初级叶轮一起在同一方向上运行。
附图说明
现在应根据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图中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减速器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减速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图4a,4b是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的情况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图5是根据图4的根据本发明的减速器的初级叶轮区域的展开图。
图5a是图5中在观察方向A上的细节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减速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减速器的等效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减速器在泵运行中的体积流-压力曲线。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的示意图。在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看依次连接了车辆驱动发动机2、恒温器24和热交换器23。此外设置了用于工作介质的补偿容器22。在冷却循环回路中,液力减速器3在此情况下和车辆驱动发动机2平行地连接,其工作介质同时是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是水、油或含水混合物。在此,液力减速器3设计为初级减速器,也就是说该减速器在制动运行中在绕过变速器21的条件下或耦合在变速器21的初级侧上特别直接地使例如可以设计为柴油发动机的车辆驱动发动机2的驱动轴或曲轴减速。也可能考虑一个作为次级减速器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减速器然后例如可能和变速器21的输出侧驱动连接、特别是和变速器21的辅助驱动轴或变速器21的后面的万向节轴驱动连接。
减速器3在非制动运行中并且特别也在制动运行中作为冷却介质泵1工作。该减速器因此可以仅仅被考虑用于使冷却介质循环。此外可替换地,设置附加的冷却介质泵(未示出),因此减速器3然后作为补充泵或支持泵工作。
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力减速器3的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该减速器包括初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它们构成环形的、特别是从外部能填充和排空工作介质的工作腔6。在此通过供给管路29和引入初级叶轮4中的、和供给管路29以工作介质引导连接的工作介质进口25实现在泵运行中和在制动运行中填充工作腔6。工作介质进口25在此设计为倾斜的穿孔,即相对于减速器的纵轴成角度地设计。例如工作介质进口25可以引入初级叶轮4的一个叶片10中或多个叶片10中。初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利用其相互面对的侧面构成了分隔间隙16,其和工作介质排出口18相连,用于将工作介质从工作腔6中排出。在此,工作介质排出口18径向向外布置并且包围分隔间隙16。
如由图2显而易见地,初级叶轮4在其背离工作腔6的侧面上携带有包括多个叶片9的背面叶片组8。这些叶片用于通过减速器特别在泵运行中、即在一种运行状态期间提高输送体积流量,在该运行状态中减速器3并不用于通过将转矩从初级叶轮4传递到次级叶轮5上来实现液力制动。此外,和减速器的运行状态无关地,经过供给管路29流动的工作介质由叶片9的径向内部的部件9.1获取并且径向向外加速。此外,初级叶轮4可以通过未示出的驱动轴持续地和车辆驱动发动机驱动连接或能引入其中。工作介质然后离开背面叶片组8的径向最外侧的区域9.2中的叶片9,并且例如流入在此径向在外部布置在初级叶轮4上的环形通道或螺旋通道19中。
当前,环形通道或螺旋通道19和工作介质排出口18在分隔间隙16的区域中相对彼此密封,因此工作介质不能从分隔间隙16渗入环形通道/螺旋通道19中。然而在此工作介质排出口18以及螺旋通道19径向继续向外以工作介质引导地彼此连接并且特别是平行地连接。在流动引导的连接中可以设置止回阀26,其阻止工作介质流回螺旋通道19中。
制动器7例如可以配属于次级叶轮5,该制动器可以使次级叶轮特别是在减速器3的制动运行中完全固定并且在泵运行中部分或完全开启。未示出的控制装置在此可以配属于制动器7,借助于该控制装置可以或多或少地调整制动力矩。相对于制动器7附加地或可替换地可以设置未示出的驱动装置,其在减速器的制动运行中相对于初级叶轮4反向运行地驱动次级叶轮5,其中然后能获得200%的打滑率。通过反向运行地驱动或固定初级叶轮5,在工作腔6中形成循环流动,其液力地使初级叶轮4减速。同时背面叶片组8输送冷却介质,其中输送功率取决于初级叶轮4的转速。在第二运行状态、即泵运行中,然后可以这样开启或驱动次级叶轮6,即其和初级叶轮4一起在同一方向上并且特别是以相同的转速运行。通过相同形式的驱动或者次级叶轮5的自由联动,在工作腔6中并不形成显著的循环流动。两个叶轮4,5现在仅用作泵。通过螺旋通道19和工作介质排出口18的平行连接增大了减速器3的输送功率。
图4a,4b,5和5a示出了根据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改进方案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此,相同的部件以和前述附图中一样的参考标号标注。如由图4a和4b显示的,在穿过减速器的轴向部段上看,初级叶轮4在径向内部的区域中具有基本上在工作腔6的外圆周的切线方向上延伸的开口,该开口是工作介质出口15。初级叶轮4在径向外部的区域中同样构成了这样的开口,其用作工作介质入口14。图4a示出了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图4b的部段交错布置的部段,更确切地说是背面叶片腔12,后面参照图5还将对其说明。
此外示出了包括初级叶轮4的多个叶片9的背面叶片组8。冷却循环回路中的工作介质可以经过输送管路29输送给叶片9,由此处如已经说明的,基于初级叶片4的旋转而径向向外加速。在此取决于液力减速器3的运行状态,工作介质的分流经过工作介质入口14流入工作腔6并且特别流入相应地由两个彼此相邻的叶片10构成的工作叶片腔11(参见图5和5a)中。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在分隔间隙16的区域中径向向外地进入次级叶轮5中并且由此处径向向内地再次进入初级叶轮4中,工作介质从此处通过工作介质出口15再次离开工作腔6。工作介质的其它分流流过背面叶片组8,而不径向向外地流过工作腔6,并且例如排出到根据图2的环形通道/螺旋通道19中。
图5示出了图4中的初级叶轮4的展开图,或者在径向方向上从外向内看的俯视图。由初级叶轮4的叶片10限定的工作叶片腔11以及由背面叶片组8的叶片9限定的背面叶片腔12是显而易见的。在此情况下,叶片9布置在初级叶轮4的叶片10之间并且叶片9布置在初级叶片4的叶片10的叶片脚的区域中。因此双重地设置和叶片10一样多的叶片9。叶片9可以相对于叶片10平行地或成一列地布置。
工作介质出口15在此布置在叶片10的正面区域中-参照旋转方向(参见箭头)-相反地,工作介质入口14布置在初级叶轮的叶片10的背面10的区域中。图5a根据图5的观察方向A参照液力减速器3的示出的纵轴(旋转轴)说明了工作介质入口14的径向外部的布置和工作介质出口15的径向内部的布置。
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液力减速器3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在此取消了如在前面附图中示出的背面叶片组。取代其的是,仅仅充分利用初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的叶片组的泵效应。对此,工作介质在泵运行以及在制动运行中经过工作介质进口25输送给工作腔6,由此形成在工作腔6中的循环流动。为了在泵运行中排出工作介质,初级叶轮4在径向外部的区域中包括开口13,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通过该开口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从工作腔6中相对于循环流动相切地流出并且排出。排出的工作介质可以如已经说明的那样流入环形通道/螺旋通道19中。例如可以设置阀,借助于阀可以这样改变开口13的流体横截面,即例如在液力减速器3的制动运行中特别地完全闭锁开口13,因此工作介质不能穿过该开口,相反地,在非制动运行中部分或完全开启开口13,此外设置用于固定或驱动次级叶轮5的制动器7或驱动器(未示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减速器3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其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特征的组合。在此,同样的特征具有同样的参考标号。如能看到的,除了开口13以外也在次级叶轮5中设置了开口17,其基本上相对于循环流动相切地引入工作腔6中,并且基本上在轴向方向上延伸。这些开口同样用于将工作介质特别是在减速器的泵运行中从工作腔6中排出。在此,开口13也可以分配有上述用于调节流体横截面的阀。在此,开口17伸入另一个工作介质排出口30中。工作介质排出口18,30和环形通道或螺旋通道19可以在两个叶轮4,5的径向外部的圆周区域中借助于间隙密封件27彼此分隔开以防止工作介质转移。此外,所述的工作介质排出口18,30以及环形通道/螺旋通道19可以通过管路彼此流动引导地连接并且特别是平行地连接。
图7示出了根据图2的布置的等效图。参考标号6,9.1和9.2在此象征性地表示单独组件的泵效应。具有泵效应的工作腔6当前和叶片9的具有泵效应的上方区域9.2平行连接。工作腔和叶片9的具有泵效应的下方区域9.1串接。在此也又设置了止回阀26。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液力减速器的特征曲线。在泵运行中相对于体积流量描绘了工作介质的压力。当前,实线在液力减速器的初级叶轮的转速不同时示出了不同的特征曲线,其中次级叶轮和初级叶轮联动。虚线相反地示出了在次级叶轮联动时配属于减速器的初级叶轮的相应转速的特征曲线,其中次级叶轮例如通过施加制动力矩至少部分地减速,其中避免了在较长的时间中完全固定次级叶轮。可以时间上有节奏地施加制动力矩或者从最小制动力矩逐级地或无级地提高到最大制动力矩。这种制动力矩可以由电子-、电磁或永磁制动器来施加。点划线在此说明共同的冷却循环回路的流阻。
由此能识别,这样选择减速器在制动运行中的输送体积流量Q和在泵运行中的输送体积流量之间的比值,即该比值至少为1.5。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循环回路的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相对于减速器可替换地设置了液力耦合器20,其同样具有初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它们构成环形的、能填充工作介质和能从中排出工作介质的工作腔。通过工作介质进口25实现填充并且通过工作介质排出口18实现排出。当前,液力耦合器20在冷却循环回路中和冷却介质泵1平行地布置。液力耦合器20和冷却介质泵1驱动连接,或者例如借助于耦合器28能引入冷却介质泵中。可以在驱动连接中设置制动器7,其配属于次级叶轮5或者配属于耦合器28的、和次级叶轮5抗扭地设计的耦合器部件。借助于制动器7可以在制动运行中固定次级叶轮并且在泵运行中部分或完全开启次级叶轮,因此功能与根据本发明的液力减速器相似。优选地,耦合器20是可接通的耦合器,其中在制动运行中打开耦合器20,因此在液力耦合器20和冷却介质泵1之间的驱动连接中断,其中同时关闭制动器7,因此固定次级叶轮5并且液力耦合器20作为液力减速器工作。在泵运行中相反地关闭耦合器28并且松开制动器7,因此取决于工作腔6的填充度将驱动功率从初级叶轮4液力地传递到次级叶轮5上,以便因此驱动冷却介质泵1。耦合器28例如也可以设计为方向接通的耦合器,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允许转矩传递并且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阻止转矩传递。
参考标号表
1 冷却介质泵
2 车辆驱动发动机
3 液力减速器
4 初级叶轮
5 次级叶轮
6 工作腔
7 制动器
8 背面叶片组
9 叶片
9.1 下方叶片区域
9.2 上方叶片区域
10 叶片
11 工作叶片腔
12 背面叶片腔
13 开口
14 工作介质入口
15 工作介质出口
16 分隔间隙
17 开口
18 工作介质排出口
19 螺旋通道
20 液力耦合器
21 变速器
22 补偿容器
23 热交换器
24 恒温器
25 工作介质进口
26 止回阀
27 间隙密封件
28 耦合器
29 供给管路
30 工作介质排出口
Claims (12)
1.一种车辆冷却循环回路、特别是发动机冷却循环回路,具有:
1.1在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中借助于冷却介质泵(1)循环的冷却介质;
1.2借助于所述冷却介质冷却的车辆驱动发动机(2)和/或其他产生热量的总成;
1.3液力减速器(3),包括被驱动的初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所述初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彼此构成环形的、选择性地能填充工作介质和能从中排出所述工作介质的工作腔(6),以便液力地将转矩从所述初级叶轮(4)传递到所述次级叶轮(5)上;其中
1.4所述液力减速器(3)的所述工作介质同时是所述冷却循环回路的所述冷却介质;并且
1.5所述液力减速器(3)同时作为所述冷却介质泵(1)工作并且在所述冷却介质上施加用于使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中循环的泵效应;
其特征在于:
1.6制动器(7)或相对于所述初级叶轮(4)的驱动装置反向运行的驱动装置这样配属于所述次级叶轮(5),即所述次级叶轮选择性地在第一运行状态-制动运行-中能固定或能反向于所述初级叶轮(4)的旋转方向驱动,以便将所述初级叶轮(4)液力地制动并且在第二运行状态-泵运行-中能部分或完全开启,因此所述次级叶轮以所述初级叶轮(4)的转速或者以预定的转速差比所述初级叶轮(4)更慢地和所述初级叶轮(4)一起在同一方向上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叶轮(4)在背离所述工作腔(6)的侧面上携带有背面叶片组(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叶片组(8)的叶片(9)布置在所述初级叶轮(4)的两个叶片(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叶轮(4)的彼此相邻的叶片(10)限定了工作叶片腔(11),并且所述背面叶片组(8)的彼此相邻的叶片(9)限定了背面叶片腔(12),其中所述工作叶片腔(11)和所述背面叶片腔(12)通过所述初级叶轮(4)中的开口(13)流动引导地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构成了工作介质入口(14)和工作介质出口(15),因此所述工作介质从所述工作腔(6)中穿过所述工作介质出口(15)经过所述背面叶片组(8)的所述叶片(9)和所述工作介质入口(14)流回所述工作腔(4)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介质出口(15)径向向内地在所述叶片(9)的正面区域中在所述初级叶轮(4)的旋转方向上来看引入所述初级叶轮(4)中,与此相反,所述工作介质入口(14)径向向外地在所述叶片(9)的背面区域中引入所述初级叶轮(4)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介质入口(14)和所述工作介质出口(15)布置在共同的工作叶片腔(11)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叶轮(4)和所述次级叶轮(5)构成了分隔间隙(16),通过所述分隔间隙能将工作介质从所述工作腔(6)中导出并且特别在所述叶轮(4,5)的径向外部的区域中设置了开口(13,17),通过所述开口能将所述工作介质基本上在径向方向或轴向方向上从所述工作腔(6)中导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间隙(16)和/或所述开口(13,17)通入工作介质排出口(18)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7)流动引导地和螺旋通道(19)连接或通入所述螺旋通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这样设置所述循环回路,即所述减速器(3)在所述制动运行中的输送体积流量和在所述泵运行中的输送体积流量的比值至少为1.5。
12.一种车辆冷却循环回路、特别是发动机冷却循环回路,具有:
12.1在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中借助于冷却介质泵(1)循环的冷却介质;
12.2借助于所述冷却介质冷却的车辆驱动发动机(2)和/或其他产生热量的总成;
12.3液力耦合器(20),包括被驱动的初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所述初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彼此构成环形的、选择性地能填充工作介质和能从中排出所述工作介质的工作腔(6),以便液力地将转矩从所述初级叶轮(4)传递到所述次级叶轮(5)上;其中
12.4所述液力耦合器(20)的所述工作介质同时是所述冷却循环回路的所述冷却介质;并且
12.5所述液力耦合器(20)的所述次级叶轮(5)抗扭地和所述冷却介质泵连接;
其特征在于:
12.6制动器(7)或相对于所述初级叶轮(4)的驱动装置反向运行的驱动装置这样配属于所述次级叶轮(5),即所述次级叶轮选择性地在第一运行状态-制动运行-中能固定或能反向于所述初级叶轮(4)的旋转方向驱动,以便将所述初级叶轮(4)液力地制动并且在第二运行状态-泵运行-中能部分或完全开启,因此所述次级叶轮以所述初级叶轮(4)的转速或者以预定的转速差比所述初级叶轮(4)更慢地和所述初级叶轮(4)一起在同一方向上运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9005504.5 | 2009-01-19 | ||
DE102009005504A DE102009005504A1 (de) | 2009-01-19 | 2009-01-19 | Fahrzeugkühlkreislauf mit einem Retarder oder einer hydrodynamischen Kupplung |
PCT/EP2010/000234 WO2010081728A1 (de) | 2009-01-19 | 2010-01-18 | Fahrzeugkühlkreislauf mit einem retarder oder einer hydrodynamischen kuppl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2050A true CN102282050A (zh) | 2011-12-14 |
CN102282050B CN102282050B (zh) | 2014-05-14 |
Family
ID=4204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0479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2050B (zh) | 2009-01-19 | 2010-01-18 | 具有减速器或液力耦合器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00504B2 (zh) |
EP (1) | EP2379384B1 (zh) |
KR (1) | KR20110108360A (zh) |
CN (1) | CN102282050B (zh) |
DE (1) | DE102009005504A1 (zh) |
WO (1) | WO201008172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88693A (zh) * | 2014-06-10 | 2014-10-08 | 吉林大学 | 发动机组件 |
CN109311455A (zh) * | 2016-07-20 | 2019-02-05 | 艾尔克能源研究和工程股份公司 | 陀螺式制动装置与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7006420A1 (de) * | 2007-02-05 | 2008-08-07 | Voith Patent Gmbh | Kraftfahrzeug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Druckluftsystem |
RU2478802C2 (ru) * | 2008-10-30 | 2013-04-10 | Вольво Ластвагнар Аб |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регулировки способности турбокомпаундной трансмиссии передавать крутящий момент |
DE102010051717A1 (de) * | 2010-11-19 | 2012-05-24 | Voith Patent Gmbh | Antriebsstrang mit einem hydrodynamischen Retarder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des Bremsmomentes |
DE102011120615A1 (de) * | 2011-12-09 | 2013-06-13 | Voith Patent Gmbh | Antriebsstrang mit einem hydrodynamischen Retarder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Betätigung eines hydrodynamischen Retarders in einem solchen Antriebsstrang |
DE102012004985A1 (de) * | 2012-03-14 | 2013-09-19 | Voith Patent Gmbh |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des Bremsmomentes eines hydrodynamischen Retarders |
DE102013226580B4 (de) * | 2013-12-19 | 2017-08-17 | Voith Patent Gmbh | Hydrodynamische Maschine mit Verschleißschutz |
SE538094C2 (sv) * | 2014-02-19 | 2016-03-01 | Scania Cv Ab | Hydrodynamisk retarderanordning, förfarande för dess använding jämte fordon |
KR101642315B1 (ko) * | 2015-04-08 | 2016-07-26 | 한국파워트레인 주식회사 | 유체 리타더의 충진 제어 장치 |
US11098725B2 (en) * | 2017-08-24 | 2021-08-24 | Ventech, Llc | Hydrodynamic heater pump |
JP7424836B2 (ja) * | 2020-01-08 | 2024-01-30 |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冷却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6913276A (zh) * | 1968-09-17 | 1970-03-19 | ||
US3720372A (en) * | 1971-12-09 | 1973-03-13 | Gen Motors Corp | Means for rapidly heating interior of a motor vehicle |
DE2361351C3 (de) | 1973-12-08 | 1978-09-28 | Voith Getriebe Kg, 7920 Heidenheim | Hydrodynamische Bremsanlage für ein vorzugsweise nichtantreibbares Rad eines Fahr- oder Flugzeuges |
DE3241835C1 (de) | 1982-11-12 | 1984-02-16 |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 Hydrodynamische Einrichtung |
DE3535494A1 (de) | 1985-10-04 | 1987-04-16 | Voith Gmbh J M | Hydrodynamischer retarder |
DE3545660C1 (de) * | 1985-12-21 | 1987-06-25 | Voith Turbo Kg | Hydrodynamischer Stroemungskreislauf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r Reduktion der Luftventilationsleistung |
DE3713580C1 (en) * | 1987-04-23 | 1988-11-10 | Voith Turbo Kg | Drive system with a hydrodynamic retarder |
DE4408349C2 (de) | 1994-03-11 | 1995-08-31 | Voith Turbo Kg | Antriebseinheit mit einem Motor und einem Retarder |
DE59506087D1 (de) * | 1994-10-12 | 1999-07-08 | Voith Turbo Kg | Antriebseinheit mit einem Motor und einem Retarder |
DE4445024A1 (de) * | 1994-12-16 | 1995-06-08 | Voith Turbo Kg | Antriebseinheit |
DE10315402A1 (de) * | 2003-04-04 | 2004-11-04 | Voith Turbo Gmbh & Co. Kg | Antriebs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Optimierung der Energiebereitstellung für ein Kühlsystem einer Antriebsanlage |
DE10332907A1 (de) * | 2003-07-19 | 2005-02-17 | Voith Turbo Gmbh & Co. Kg | Kraftfahrzeugkühlmittelkreislauf mit Pumpe und Retarder |
DE10346066A1 (de) | 2003-10-04 | 2005-04-28 | Daimler Chrysler Ag | Brem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
DE10360056A1 (de) | 2003-12-22 | 2005-07-21 | Voith Turbo Gmbh & Co. Kg | Hydrodynamische Kupplung |
DE102006021331A1 (de) | 2006-05-05 | 2007-11-15 | Voith Turbo Gmbh & Co. Kg | Hydrodynamische Maschine |
EP2011536A1 (en) | 2007-07-06 | 2009-01-07 |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 Inhaler |
DE102007032212A1 (de) | 2007-07-11 | 2009-01-15 | Voith Patent Gmbh | Hydrodynamische Kupplung |
-
2009
- 2009-01-19 DE DE102009005504A patent/DE102009005504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
- 2010-01-18 CN CN201080004793.4A patent/CN1022820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1-18 WO PCT/EP2010/000234 patent/WO2010081728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1-18 EP EP10702596A patent/EP2379384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1-18 KR KR1020117016889A patent/KR2011010836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01-18 US US13/144,329 patent/US880050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88693A (zh) * | 2014-06-10 | 2014-10-08 | 吉林大学 | 发动机组件 |
CN104088693B (zh) * | 2014-06-10 | 2016-08-10 | 吉林大学 | 发动机组件 |
CN109311455A (zh) * | 2016-07-20 | 2019-02-05 | 艾尔克能源研究和工程股份公司 | 陀螺式制动装置与方法 |
CN109311455B (zh) * | 2016-07-20 | 2021-07-27 | 艾尔克能源研究和工程股份公司 | 陀螺式制动装置与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79384A1 (de) | 2011-10-26 |
US8800504B2 (en) | 2014-08-12 |
EP2379384B1 (de) | 2013-03-27 |
KR20110108360A (ko) | 2011-10-05 |
US20110315097A1 (en) | 2011-12-29 |
DE102009005504A1 (de) | 2010-07-22 |
CN102282050B (zh) | 2014-05-14 |
WO2010081728A1 (de) | 2010-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82050B (zh) | 具有减速器或液力耦合器的车辆冷却循环回路 | |
CN102365186B (zh)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能量存储系统 | |
US6827191B2 (en) | Clutch system with at least one multiple-plate clutch arrangement | |
KR20210020898A (ko) | 전기 구동식 자동차의 구동 트레인용 구동 유닛 및 상기 구동 유닛을 포함하는 구동 장치 | |
JP4753993B2 (ja) | 自動車用ドライブユニット | |
US8839922B2 (en) | Vehicle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
JP6084991B2 (ja) |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供給装置 | |
CN111954606B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块 | |
JP2006162061A (ja) | 油圧式ダブルクラッチ | |
CN103228955A (zh) |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1099049A (zh) | 用于调节工作机械的最大转速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液力耦合器 | |
CN103228957A (zh) |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 |
JP2013154870A (ja) | パワートレインモジュール | |
CN102661377A (zh) | 一种液力变矩器 | |
KR102658685B1 (ko) | 하이브리드 구동 시스템용 클러치 장치 | |
CN107532590A (zh) | 用于动力传动系统的正排量泵组件以及结合该组件的液压控制系统 | |
CN105443615A (zh) | 一种带湿式离合器式箱前缓速器 | |
CN101555941A (zh) | 用于对变速器中的液压流体除气的系统 | |
US9759302B2 (en) | Bypass clutch for a torque converter | |
CN104246274B (zh) | 液力减速器 | |
CN105899832A (zh) | 机动车传动系 | |
US20100219035A1 (en) |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 |
CN101551005B (zh) | 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整体电动机冷却/离合器回填系统 | |
CN103154579B (zh) | 卷挂传动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 | |
CN101821525A (zh) | 换挡变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VOITH PATENT GMB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German Hayden Haim Patentee after: Voith Patent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Hayden Haim Patentee before: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