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1914A - 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1914A
CN102271914A CN2009801542781A CN200980154278A CN102271914A CN 102271914 A CN102271914 A CN 102271914A CN 2009801542781 A CN2009801542781 A CN 2009801542781A CN 200980154278 A CN200980154278 A CN 200980154278A CN 102271914 A CN102271914 A CN 102271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sin
resin bed
rubber
solar batt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42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笃史
桥本昌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NON RE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ANON RE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NON RE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ANON RES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71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1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reformed graf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 C08F283/1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on to polysilox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9Protective back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03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5Thickness [relative or absolu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1),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11)、第2树脂层(12)、第3树脂层(13)及第4树脂层(15),第1树脂层(11)及第2树脂层(12)中的至少第2树脂层(12)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3树脂层(13)为白色系树脂层,第4树脂层(15)为背面保护层,第1树脂层(11)的厚度HA、第2树脂层(12)的厚度HB及第3树脂层(13)的厚度HC满足0.4≤(HA+HC)/HB≤2.4及0.7≤HA/HC≤1.3。在第3树脂层(13)及第4树脂层(15)之间,可以具备水蒸气阻隔层(14)。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暗色系外观、具有在照射光线的情况下吸收可见光但透过红外线而防止蓄热的特性、可以改良光电转换效率、而且耐热性、挠性、耐候性及耐损伤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形成成为地球温暖化的原因的二氧化碳的能源即石油,太阳能电池作为能量供给手段备受瞩目。太阳能电池的需求也在增加,寻求构成太阳能电池中所含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各种部件的稳定供给及低成本化。另外,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的改良要求也提高。
太阳能电池模块,配置多个板状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同时将它们串联、并联地配线,为了保护这些元件而进行封装,使其单元化。而且,该太阳能电池模块通常形成以下结构:用玻璃板覆盖太阳能电池元件中的受到太阳光的面,例如使用含有透明性高、耐湿性优异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的组合物,填充太阳能电池元件的间隙而形成填充材料部,将背面(填充材料部的下面)用称为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部件密封。
作为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为了提高太阳光的反射率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已知在聚酯板的两面层叠白色的热塑性树脂板而成的背板(参照专利文献1、2)。
在将太阳能电池配置于房屋的屋顶等上的情况下,从外观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着色为黑色等的暗色系的颜色,因此,寻求着色为暗色系的颜色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
作为着色为暗色系的颜色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一般而言为使用炭黑而成的板。在该方式中,炭黑吸收太阳光而温度上升,不仅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降低,恐怕耐久性也降低。
另外,作为其它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已知由含有热塑性树脂和具有红外线反射特性的无机颜料的低蓄热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板(参照专利文献3)。
进而,还已知在表面具备含有苝系颜料的黑色树脂层、将波长800~1,100nm的光的反射率设为30%以上而使近红外线反射,由此防止了蓄热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参照专利文献4)。
另外,具备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从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侧浸入水、水蒸气等时,有时会导致太阳能电池元件老化、进而发电效率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700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177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103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7-128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暗色系外观、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及挠性的平衡以及设计性及耐损伤性优异、透过红外线而抑制蓄热、可以改良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示于以下。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为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第3树脂层及第4树脂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树脂层及上述第2树脂层中的至少该第2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3树脂层为白色系树脂层,上述第4树脂层为背面保护层,且,上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HA)、上述第2树脂层的厚度(HB)及上述第3树脂层的厚度(HC)满足下述式(1)及(2)。
0.4≤(HA+HC)/HB≤2.4    (1)
0.7≤HA/HC≤1.3         (2)
2.如上述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上述第1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在对上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上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400~700nm的光的情况下,对上述光的吸收率为60%以上。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对上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上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800~1400nm的光的情况下,对上述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上。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在150℃下放置了30分钟时的尺寸变化率为±1%以下。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构成上述第1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构成上述第2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及构成上述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均为含有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构成上述第1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构成上述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比构成上述第2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上述第4树脂层为具有阻燃性的树脂层。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在上述第3树脂层及上述第4树脂层之间具备水蒸气阻隔层。
10.如上述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所述水蒸气阻隔层由在其表面形成含有金属及/或金属氧化物的膜而成的蒸镀膜构成。
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厚度为50~1,000μm。
12.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
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及挠性的平衡以及设计性、耐候性及耐损伤性优异。而且,由于第2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在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时,红外线引起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蓄热受到抑制,可以抑制以该板为代表的构成部件的变形及发电效率的降低。另外,在上述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均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红外线透过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被第3树脂层反射,透过第2树脂层及第1树脂层,供给到太阳能电池元件,因此可以改良光电转换效率。
对上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上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400~700nm的光时,对上述光的吸收率为60%以上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暗色系外观优异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将该具备板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配置于房屋的屋顶等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优异的外观性、设计性等。
在对上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上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800~1,400nm的光时,对上述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上的情况下,太阳光从相邻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间隙漏向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方时,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蓄热受到抑制。而且,可以使反射光入射到太阳能电池元件,可以使发电效率提高。
将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在150℃下放置了30分钟时的尺寸变化率为±1%以下的情况下,耐热性优异。
在构成上述第1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构成上述第2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及构成上述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均为含有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耐冲击性等优异。
在构成上述第1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构成上述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比构成上述第2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情况下,可以抑制折弯时产生破裂等、谋求耐热性及挠性的平衡。
在上述第4树脂层为具有阻燃性的树脂层的情况下,通过来自背面的耐火性可以形成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
在上述第3树脂层及上述第4树脂层之间具备水蒸气阻隔层的情况下,可以形成水蒸气阻隔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
在上述水蒸气阻隔层由在其表面形成含有金属及/或金属氧化物的膜而成的蒸镀膜构成的情况下,不会降低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及挠性的平衡,水蒸气阻隔性优异。另外,可以抑制太阳能电池元件的老化。
在上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厚度为50~1,000μm的情况下,挠性优异。
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由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因此,可以形成耐热性、耐候性、设计性、水蒸气阻隔性及耐损伤性优异、光电转换效率得到了改良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适合于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风雨中的室外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表示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另一例的概略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一例的概略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及1’:太阳能电池用背板
11:第1树脂层
12:第2树脂层
13:第3树脂层
14:水蒸气阻隔层
15:第4树脂层
2:太阳能电池模块
21:表面侧透明保护部件
23:表面侧密封膜
25:太阳能电池元件
27:背面侧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进行说明。本说明书中,“(共)聚合”是指均聚及共聚。另外,“(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是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第3树脂层及第4树脂层的板,将其概略剖面例示于图1。即,图1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1,是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11、第2树脂层12、第3树脂层13、及第4树脂层15的层叠型板。另外,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在上述第3树脂层及上述第4树脂层之间具备水蒸气阻隔层的情况下的概略剖面例示于图2。即,图2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1’是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11、第2树脂层12、第3树脂层13、水蒸气阻隔层14及第4树脂层15的层叠型板。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用于使第1树脂层11的表面(上面侧)粘接于包埋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含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组合物等的填充材料部的露出面。
本发明中,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中的至少第2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即,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可以二者均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也可以仅第2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
上述第1树脂层是接合于包埋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填充材料部的、优选使用含有热塑性树脂(以下称为“热塑性树脂(I)”。)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下称为“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树脂层。而且,该第1树脂层可以为着色树脂层,也可以为非着色树脂层。在为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优选着色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颜色、具有透过红外线的同时吸收可见光线的作用、赋予板挠性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
在上述第1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为含有热塑性树脂(I)、和具有吸收可见光线、使红外线透过的性质的着色剂(以下也称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组合物。
上述第2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优选为使用含有热塑性树脂(以下称为“热塑性树脂(II)”。)、和具有吸收可见光线、使红外线透过的性质的着色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下称为“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层。而且,该第2树脂层着色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颜色,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基层,是具有耐热性的层。进而,该第2树脂层是在红外线透过第1树脂层的情况下具有透过该红外线的作用、同时在可见光线透过第1树脂层的情况下具有吸收该可见光线的作用的层。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主要是通过第2树脂层而具有暗色系外观,这也可以通过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这两层的混色而产生。
上述第3树脂层为白色系树脂层,优选为使用含有热塑性树脂(以下称为“热塑性树脂(III)”。)、和具有反射可见光线、红外线的性质的着色剂(以下称为“白色系着色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下称为“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层。而且,该第3树脂层具有使透过上述第2树脂层的红外线反射的作用,是赋予板挠性的层。
另外,上述第4树脂层是背面保护层,优选为使用含有热塑性树脂(以下称为“热塑性树脂(IV)”。)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下称为“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层。而且,该第4树脂层是通过主要保护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抑制由来自背面的力引起的冲击、热、由化学物质等引起的破损、劣化等,赋予具备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耐久性等的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上述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上述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为具有膜形成性的组合物。
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热塑性树脂(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称为“Tg”。),从赋予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挠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90℃~200℃、更优选为95℃~180℃、进一步优选为100℃~170℃、特别优选为105℃~160℃。
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热塑性树脂(I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赋予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10℃~220℃、更优选为120℃~200℃、进一步优选为130℃~190℃。
另外,上述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热塑性树脂(II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赋予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挠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90℃~200℃、更优选为95℃~180℃、进一步优选为100℃~170℃、特别优选为105℃~160℃。
上述Tg可以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用于得到优异的耐热性及挠性的优选方式如下。即,热塑性树脂(I)的Tg、及热塑性树脂(III)的Tg与热塑性树脂(II)的Tg相同、或比其低。为了赋予板充分的挠性,热塑性树脂(I)的Tg、及热塑性树脂(III)的Tg优选比热塑性树脂(II)的Tg低。热塑性树脂(I)的Tg及热塑性树脂(II)的Tg之差,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热塑性树脂(II)的Tg及热塑性树脂(III)的Tg之差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
在各树脂层中含有2种以上热塑性树脂、通过DSC曲线得到多个Tg的情况下,采用更高的Tg。
以下按顺序对各层进行说明。
形成上述第1树脂层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热塑性树脂(I),只要为具有热塑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构成上述第1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I),可以举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聚烯烃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饱和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共)聚合物等)、氟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系树脂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上述中,从耐水解性及尺寸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是在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聚合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的、使用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而成的(共)聚合物等。本发明中,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优选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上述热塑性树脂(I)通过含有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可以形成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冲击性优异的第1树脂层。
作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可以举出在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存在下、使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11)聚合而成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12)的(共)聚合物(I-2),以及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及(共)聚合物(I-2)的混合物。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通常含有: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11)接枝共聚到橡胶质聚合物(a11)了的共聚树脂、和没有接枝到橡胶质聚合物(a11)上的未接枝成分、即残余部分的乙烯基系单体(b11)产生的(共)聚合物。
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如上所述,优选含有至少1种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特别优选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1种以上、或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1种以上及上述(共)聚合物(I-2)1种以上的组合。这些情况下,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中的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含量,相对于含有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I)100质量%,优选为5~40质量%、更优选为8~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20质量%、特别优选为12~18质量%。上述含量超过40质量%时,耐热性不充分,有时使用了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第1树脂层的形成变得困难。另一方面,上述含量小于5质量%时,有时挠性不充分。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形成中使用的橡胶质聚合物(a11),只要在室温下为橡胶质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均聚物及共聚物的任一种。另外,该橡胶质聚合物(a11)可以为交联聚合物及非交联聚合物的任一种。
作为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共轭二烯系橡胶、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橡胶、丙烯酸系橡胶、有机硅橡胶、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中,从耐冲击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共轭二烯系橡胶,从耐候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系橡胶、有机硅橡胶、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橡胶及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
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粒子状(球状、大致球状)、直线状、曲线状等。在为粒子状的情况下,其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5~2,000nm,更优选为10~1,800nm,进一步优选为50~1,500nm。如果体积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则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加工性及得到的第1树脂层的耐冲击性等优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体积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使用了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图像解析、激光衍射法、光散射法等进行测定。
作为上述共轭二烯系橡胶,可以举出聚丁二烯、丁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本发明中,上述共轭二烯系橡胶,从挠性、低温冲击性等的观点考虑,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0℃以下。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橡胶,优选相对于构成上述丙烯酸系橡胶的结构单元的总量含有80质量%以上来自烷基的碳数为2~8的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合物。
作为烷基的碳数为2~8的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举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优选的丙烯酸烷基酯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
上述丙烯酸系橡胶,在含有来自其它单体的结构单元的情况下,作为其它单体,可以举出氯乙烯、偏氯乙烯、丙烯腈、乙烯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等的单官能性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单或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马来酸二烯丙酯、琥珀酸二烯丙酯、三烯丙基三嗪等的二或三烯丙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的烯丙基化合物、1,3-丁二烯等的共轭二烯系化合物等的交联性单体等。
本发明中,上述丙烯酸系橡胶,从挠性、低温冲击性等的观点考虑,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0℃以下。具有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丙烯酸系橡胶,通常为含有来自上述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构成优选的丙烯酸系橡胶的、来自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结构单元的总量,优选为0.01~10质量%、更优选为0.05~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5质量%。
上述丙烯酸系橡胶的体积平均粒径,从挠性、低温冲击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500nm、更优选为10~450nm、进一步优选为20~400nm。
上述丙烯酸系橡胶可以用公知的方法制造,优选的制造方法为乳液聚合法。
作为上述有机硅橡胶,为了使作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制造所优选的方法的乳液聚合容易,优选为胶乳中所含的橡胶。因此,该有机硅橡胶可以为例如通过美国专利第2,891,920号说明书、同第3,294,725号说明书等中记载的方法而制造的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等。
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例如优选为如下的有机硅橡胶:使用均质混合机或超声混合机,通过在烷基苯磺酸、烷基磺酸等的磺酸系乳化剂的存在下使有机硅氧烷和水剪切混合,其后进行缩合的方法得到的胶乳中所含的有机硅橡胶。烷基苯磺酸作为有机硅氧烷的乳化剂起作用,同时也作为聚合引发剂起作用,因此优选。此时,如果并用烷基苯磺酸金属盐、烷基磺酸金属盐等,则在制造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时,具有稳定地维持有机硅橡胶效果,因此优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的聚合物末端,例如也可以用羟基、烷氧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等封端。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在不有损本发明的目标性能的范围内使接枝交叉剂(graft crossing agent)及/或交联剂共缩合。通过使用它们,可以改善耐冲击性。
上述反应中使用的有机硅氧烷,例如为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化合物。
[R1 mSiO(4-m)/2]            (1)
(式中,R1为取代或非取代的1价烃基,m表示0~3的整数。)
上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结构为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上述化合物优选为具有环状结构的有机硅氧烷。作为该有机硅氧烷具有的R1、即1价烃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的烷基;苯基、甲苯基等的芳基;乙烯基、烯丙基等的烯基;及这些烃基中的键合在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一部分被卤原子、氰基等取代了的基团;以及烷基的氢原子的至少1个被巯基取代了的基团等。
作为上述有机硅氧烷,除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四甲基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八苯基环四硅氧烷等的环状化合物以外,可以使用直链状或支链状的有机硅氧烷。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机硅氧烷也可以为预先缩合了的、例如Mw为500~10,000左右的聚有机硅氧烷。另外,在有机硅氧烷为聚有机硅氧烷的情况下,其分子链末端也可以用羟基、烷氧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等封端。
上述接枝交叉剂,通常为具有碳-碳不饱和键和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对乙烯基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对乙烯基苯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对乙烯基苯甲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
上述接枝交叉剂的使用量,在将有机硅氧烷、接枝交叉剂及交联剂的合计作为100质量%时,通常为1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0.2~10质量份、更优选为0.5~5质量份。上述接枝交叉剂的使用量过多时,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降低,其结果,有时得不到充分的耐冲击性。另外,因接枝化后的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的双键,容易发生氧化老化,有时得不到耐候性良好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作为上述交联剂,可以举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的3官能性交联剂;四乙氧基硅烷等的4官能性交联剂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预先使这些化合物缩聚而成的交联性预聚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交联剂的使用量,在将有机硅氧烷、接枝交叉剂及交联剂的合计作为100质量%的情况下,通常为1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1~5质量份。上述交联剂的使用量过多时,得到的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的柔软性受损,有时片材的挠性降低。
上述有机硅橡胶的体积平均粒径通常为5~500nm、优选为10~400nm、更优选为50~400nm。该体积平均粒径可以通过制造时使用的乳化剂及水的量、使用均质混合机或超声混合机混合时的分散程度或有机硅氧烷的加料方法而容易地控制。体积平均粒径超过500nm时,有时光泽降低等、外观性变差。
上述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为含有聚有机硅氧烷橡胶和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橡胶的橡胶质聚合物。优选的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为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橡胶及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橡胶不分离地相互缠绕的结构的复合橡胶。
作为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优选可以使用将有机硅氧烷共聚了的橡胶。作为上述有机硅氧烷,可以举出3元环以上的各种还原体,优选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シロ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四甲基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八苯基环四硅氧烷等。而且,这些有机硅氧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构成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的、来自有机硅氧烷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结构单元的总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橡胶,优选为将含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的单体(共)聚合而得到的橡胶。这些(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另外,上述单体,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化合物以外,还可以以30质量%以下的范围含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的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改性有机硅、含氟乙烯基化合物等的各种乙烯基系单体作为共聚成分。
上述丙烯酸系橡胶,从可以赋予片材充分的挠性方面考虑,优选为具有2种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共聚物。
上述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例如可以使用通过特开平4-239010号公报、特开平4-100812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制造的橡胶。
上述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的体积平均粒径,从挠性、低温冲击性等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500nm、更优选为10~450nm、进一步优选为20~400nm。
上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橡胶为含有乙烯单元、和包含碳数3以上的α-烯烃的单元的共聚物,可以举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α-烯烃·非共轭二烯共聚物等。
作为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可以举出: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1共聚物等。另外,作为上述乙烯·α-烯烃·非共轭二烯共聚物,可以举出: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共聚物、乙烯·丁烯-1·非共轭二烯共聚物等。
作为上述α-烯烃,优选为碳数3~20的α-烯烃,具体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六碳烯、1-二十碳烯等。上述α-烯烃中,更优选的碳数为3~12,更优选为3~8。
构成上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橡胶的乙烯单元及α-烯烃单元的比例,在将这些单元的合计作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优选为5~95质量%及5~95质量%、更优选为50~90质量%及10~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88质量%及12~40质量%、特别优选为70~85质量%及15~30质量%。上述α-烯烃单元的含有比例过多时,有时挠性降低。
在上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橡胶为乙烯·α-烯烃·非共轭二烯共聚物的情况下,作为非共轭二烯,可以举出:5-亚乙烯-2-降冰片烯等的烯基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等的环状二烯;脂肪族二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来自上述非共轭二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相对于构成上述乙烯·α-烯烃·非共轭二烯共聚物的结构单元的总量,优选为1~30质量%、更优选为2~20质量%。非共轭二烯单元的含有比例过多时,有时成形外观性及耐侯性降低。
上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橡胶中的不饱和基团的量优选换算为碘值为4~40。
另外,上述乙烯·α-烯烃系共聚物橡胶的穆尼粘度(ML1+4、100℃;以JIS K6300为基准)优选为5~80、更优选为10~65、进一步优选为15~45。穆尼粘度在上述范围时,耐冲击性及挠性优异。
上述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只要是将含有来自共轭二烯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共)聚合物氢化而成的(共)聚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上述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可以举出具有下述结构的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即,包含组合了下述聚合物嵌段中的2种以上的嵌段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嵌段A;将包含来自1,2-乙烯基键含量超过25摩尔%的共轭二烯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的双键部分氢化95摩尔%以上而成的聚合物嵌段B;将包含来自1,2-乙烯基键含量为25摩尔%以下的共轭二烯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的双键部分氢化95摩尔%以上而成的聚合物嵌段C;以及将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和来自共轭二烯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双键部分氢化95摩尔%以上而成的聚合物嵌段D。
上述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可以为支链状、放射状或它们的组合。另外,嵌段结构可以为二嵌段、三嵌段、多嵌段或它们的组合。
作为上述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可以举出A-(B-A)n、(A-B)n、A-(B-C)n、C-(B-C)n、(B-C)n、A-(D-A)n、(A-D)n、A-(D-C)n、C-(D-C)n、(D-C)n、A-(B-C-D)n、(A-B-C-D)n[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等,优选为A-B-A、A-B-A-B、A-B-C、A-D-C、C-B-C。
作为构成上述嵌段共聚物的聚合物嵌段A及D的形成中使用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只要是具有至少1个乙烯基键和至少1个芳香族环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例,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烯基二甲苯、单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单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氟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这些化合物中,优选苯乙烯。
构成上述嵌段共聚物的聚合物嵌段A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全部聚合物,优选为0~65质量%、更优选为10~40质量%。聚合物嵌段A的含量过多时,有时耐冲击性不充分。
上述聚合物嵌段B、C及D,通过将使用共轭二烯系化合物及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得到的氢化前嵌段共聚物进行氢化而形成。作为上述聚合物嵌段B、C及D的形成中使用的共轭二烯系化合物,可以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氯丁二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这些中,从可以工业上利用、物性优异方面考虑,优选1,3-丁二烯及异戊二烯。
上述聚合物嵌段B、C及D的氢化率,均为95摩尔%以上,优选为96摩尔%以上。
上述聚合物嵌段B中的1,2-乙烯基键含量,优选为超过25摩尔%、9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0~80摩尔%。该1,2-乙烯基键含量为25摩尔%以下时,有时橡胶的性质消失、耐冲击性不充分。另一方面,超过90摩尔%时,有时耐化学品性不充分。
另外,上述聚合物嵌段C中的1,2-乙烯基键含量,优选为2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0摩尔%以下。
上述聚合物嵌段D中的1,2-乙烯基键含量,优选为25~90摩尔%、更优选为30~80摩尔%。该1,2-乙烯基键含量小于25摩尔%时,有时橡胶的性质消失、耐冲击性不充分。另一方面,超过90摩尔%时,有时耐化学品性不充分。
另外,上述聚合物嵌段D中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量,优选为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的含量超过25质量%时,有时橡胶的性质消失、耐冲击性不充分。
作为上述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可以举出氢化聚丁二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乙烯丁烯·烯烃结晶嵌段聚合物、烯烃结晶·乙烯丁烯·烯烃结晶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氢化物等。
上述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万~100万、更优选为3万~80万、进一步优选为5万~50万。Mw在上述范围内时,挠性优异。
接着,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形成中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b11)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即,该乙烯基系单体(b11)可以为仅由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构成,也可以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可与该化合物共聚的其它单体。作为其它单体,可以举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不饱和酸酐、含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环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噁唑啉基的不饱和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只要为具有至少1个乙烯基键和至少1个芳香族环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其例,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二甲苯、乙烯基萘、单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单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三溴苯乙烯、氟苯乙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这些中,优选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特别优选苯乙烯。
作为上述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可以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基丙烯腈、α-乙基丙烯腈、α-异丙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α-氟丙烯腈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这些化合物中,优选丙烯腈。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可以举出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十二烷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2-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4-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6-二甲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6-二乙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2-甲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苄基马来酰亚胺、N-(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N-萘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这些中,优选N-苯基马来酰亚胺。另外,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向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中导入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其它方法,例如也可以为使马来酸酐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共聚、然后进行酰亚胺化的方法。
作为上述不饱和酸酐,可以举出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含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巴豆酸、肉桂酸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含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在(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上加成ε-己内酯所得的化合物等的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邻羟基苯乙烯、间羟基苯乙烯、对羟基苯乙烯、邻羟基-α-甲基苯乙烯、间羟基-α-甲基苯乙烯、对羟基-α-甲基苯乙烯、2-羟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3-羟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羟基甲基-α-甲基苯乙烯、4-羟基甲基-1-乙烯基萘、7-羟基甲基-1-乙烯基萘、8-羟基甲基-1-乙烯基萘、4-羟基甲基-1-异丙烯基萘、7-羟基甲基-1-异丙烯基萘、8-羟基甲基-1-异丙烯基萘、对乙烯基苄醇、3-羟基-1-丙烯、4-羟基-1-丁烯、顺-4-羟基-2-丁烯、反-4-羟基-2-丁烯、3-羟基-2-甲基-1-丙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含环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3,4-氧代环己酯、乙烯基缩水甘油基醚、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甲基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含噁唑啉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可以举出乙烯基噁唑啉等。
本发明中,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优选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其合计使用量,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相对于乙烯基系单体(b11)总量,优选为70~100质量%、更优选为80~100质量%。另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在将这些化合物的合计作为100质量%时,分别优选为5~95质量%及5~95质量%、更优选为50~95质量%及5~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95质量%及5~40质量%。
另外,通过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含有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可以赋予第1树脂层耐热性。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中所含的、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优选含量将在后面叙述。
作为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优选的树脂如下。
[1-1]在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存在下,使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1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1-2]在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存在下,使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及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1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1-3]在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存在下,使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及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1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可以通过在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存在下将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聚合来制造。作为聚合方法,可以为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或这些聚合方法组合而成的聚合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制造时,橡胶质聚合物(a11)及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在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总量的存在下,一次性添加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来引发聚合,也可以在分开或连续地一边添加一边进行聚合。另外,可以在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的一部分存在下、或非存在下,一次性添加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来引发聚合,还可以分开或连续添加。此时,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的残余部分,也可以在反应途中一次性、分开或连续地添加。
在通过乳液聚合来制造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情况下,可使用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分子量调节剂)、乳化剂、水等。
作为上述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组合了氢过氧化异丙苯、二异丙苯过氧化氢、氢过氧化对孟烷等的有机过氧化物和含糖焦磷酸配方、次硫酸盐配方等的还原剂的氧化还原系引发剂;过硫酸钾等的过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过氧化单羧酸叔丁酯等的过氧化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上述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总量,通常为0.1~1.5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合引发剂可以一次性或连续添加到反应体系中。
作为上述链转移剂,可以举出辛基硫醇、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正己基硫醇、正十六烷基硫醇、正十四烷基硫醇、叔十四烷基硫醇等硫醇类;异松油烯类、α-甲基苯乙烯的二聚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上述链转移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总量,通常为0.05~2.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链转移剂可以一次性或连续添加到反应体系中。
作为上述乳化剂,可以举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高级醇的硫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的烷基苯磺酸盐;月桂基硫酸钠等的脂肪族磺酸盐;高级脂肪族羧酸盐、脂肪族磷酸盐等。另外,作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聚乙二醇的烷基酯型化合物、烷基醚型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上述乳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总量,通常为0.3~5.0质量%。
乳液聚合可以根据乙烯基系单体(b11)、聚合引发剂等的种类在公知的条件下进行。通过该乳液聚合而得到的胶乳,通常如下进行精制:通过凝固剂使其凝固,使聚合物成分形成粉末状,其后,对其进行水洗、干燥。作为该凝固剂,可使用氯化钙、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钠等的无机盐;硫酸、盐酸等的无机酸;醋酸、乳酸等的有机酸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中含有2种以上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情况下,可以从各胶乳中将树脂分离后、进行混合,作为其它的方法,有将分别含有各树脂的胶乳的混合物凝固等的方法。
利用溶液聚合、本体聚合及本体-悬浮聚合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可以使用具有丁二烯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丙烯酸系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有机硅橡胶增强苯乙烯系树脂、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增强苯乙烯系树脂等的构成的市售品。例如,作为橡胶质聚合物(a11)使用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而成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为例如利用特开平4-239010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的市售品,可以举出三菱レィョン公司制“メタブレンSX-006”(商品名)等。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接枝率,优选为20~170%、更优选为30~170%、进一步优选为40~150%。该接枝率过低时,有时第1树脂层的挠性不充分。另一方面,接枝率过高时,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变高,有时难以薄壁化。
上述接枝率,可以通过下述式求出。
接枝率(%)={(S-T)/T}×100
上述式中,S为将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1克投入丙酮(橡胶质聚合物(a11)为丙烯酸系橡胶的情况下为乙腈)20ml中,在25℃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振动机振动2小时后,在5℃的温度条件下用离心分离机(转数:23,000rpm)离心分离60分钟,将不溶成分和可溶成分分离而得到的不溶成分的质量(g),T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1克中所含的橡胶质聚合物(a11)的质量(g)。该橡胶质聚合物(a11)的质量可以通过由聚合配方及聚合转化率算出的方法、通过红外线吸收光谱(IR)求出的方法等来得到。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如上所述,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可以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及、将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12)聚合而得到的(共)聚合物(I-2)的混合物。该情况下,上述(共)聚合物(I-2)可以为均聚物及共聚物的任一种,也可以为它们的组合。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2)可以仅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也可以为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其它单体的组合。作为其它单体,可以举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不饱和酸酐、含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环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噁唑啉基的不饱和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上述的各化合物可以使用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中例示的化合物。
上述(共)聚合物(I-2)优选为共聚物。本发明中,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2),优选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其它单体。其它单体优选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及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
在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2),在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情况下,这些化合物的合计量,相对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2)全部,优选为40~100质量%、更优选为50~100质量%。另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在将它们的合计作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优选为5~95质量%及5~95质量%、更优选为40~95质量%及5~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90质量%及10~50质量%。
在上述(共)聚合物(I-2)为共聚物的情况下,优选的聚合物如下。
[1-4]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下称为“结构单元(s)”。)和来自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下称为“结构单元(t)”。)的共聚物
[1-5]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s)、来自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t)、和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下称为“结构单元(u)”。)的共聚物
上述(共)聚合物(I-2),在上述形态[1-4]的情况下,结构单元(s)及结构单元(t)的含有比例,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在将它们的合计作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优选为5~95质量%及5~95质量%、更优选为40~95质量%及5~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90质量%及10~50质量%。
作为上述形态[1-4]的共聚物,可以举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等。
上述(共)聚合物(I-2),在上述形态[1-5]的情况下,结构单元(s)、结构单元(t)及结构单元(u)的含有比例,从成形加工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挠性等观点考虑,在将它们的合计作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优选为20~90质量%、5~50质量%及1~40质量%、更优选为25~85质量%、10~45质量%及5~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80质量%、10~40质量%及10~30质量%。
作为上述形态[1-5],可以举出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等。
此外,作为上述(共)聚合物(I-2),可以使用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
上述(共)聚合物(I-2),可以通过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将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12)聚合来制造。聚合方法,在使用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优选为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等,也可以组合这些聚合方法来使用。另外,在不使用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热聚合。
作为上述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制造方法的说明中例示的化合物。上述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2)总量,通常为0.1~1.5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制造时可使用的链转移剂、乳化剂等。
上述(共)聚合物(I-2)的制造时,可以以将全部乙烯基系单体(b12)收纳在反应体系中的状态来引发聚合,也可以分开添加或连续添加任意选择的单体成分来进行聚合。进而,在使用上述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或连续添加到反应体系。
上述(共)聚合物(I-2)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为(共)聚合物(I-2)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上述记载的(共)聚合物(I-2)。
在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在包含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情况、以及包含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及(共)聚合物(I-2)的混合物的情况的任一种情况下,该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可溶于丙酮(其中,在橡胶质聚合物为丙烯酸系橡胶的情况下,乙腈)的成分的特性粘度[η](甲基乙基酮中,在30℃下测定)优选为0.1~2.5dl/g、更优选为0.2~1.5dl/g、进一步优选为0.25~1.2dl/g。该特性粘度[η]在上述范围内时,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加工性优异、第1树脂层的壁厚精度也优异。
在此,特性粘度[η]可以按照以下要点求出。
计算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含有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中的接枝率时,使离心分离后回收的丙酮可溶成分(在橡胶质聚合物为丙烯酸系橡胶的情况下,乙腈可溶成分)溶解于甲基乙基酮,调制5个浓度不同的溶液,使用乌氏粘度管,测定30℃下各浓度的还原粘度,求出特性粘度[η]。
上述接枝率及特性粘度[η],可以通过调整制造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及上述(共)聚合物(I-2)时使用的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乳化剂、溶剂等的种类、量、以及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等而容易地控制。
另外,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特性粘度[η],可以通过适当选择特性粘度[η]相互不同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及(共)聚合物(I-2)来调整。
在赋予上述第1树脂层充分的耐热性的情况下,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优选含有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u)。该结构单元(u)可以为来自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结构单元,也可以为来自(共)聚合物(I-2)的结构单元。另外,还可以为来自二者的结构单元。
用于形成耐热性优异的第1树脂层的结构单元(u)的含量,在将上述热塑性树脂(I)作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优选为1~40质量%、更优选为3~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30质量%。结构单元(u)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制造耐热性及挠性的平衡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特别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情况下,没有处理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时的不便,在接合表面侧透明保护部件、表面侧密封膜、太阳能电池元件、背面侧密封膜及背板时,即使在100℃以上的温度加热也可以不伴随变形地进行加压压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塑性树脂(I)中所含的结构单元(u)的含量过多时,有时第1树脂层的挠性降低。
上述第1树脂层,如上所述,可以为着色树脂层,也可以为非着色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优选为透过波长700nm的光的树脂层。在上述第1树脂层为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其颜色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在上述第1树脂层为非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该树脂层通常呈现来自热塑性树脂(I)的颜色。
本发明中,上述第1树脂层优选为着色树脂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
上述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通常呈现白色以外的有色,优选为黑色、褐色、深青色、深绿色等的暗色系。通过使用暗色系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可不损害第1树脂层和包埋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填充材料部的粘接性地产生具有优异的暗色系外观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作为上述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可以举出苝系颜料等。作为该苝系颜料,可以使用下述通式(2)~(4)表示的化合物等。
[化1]
[式中,R2及R3相互相同或不同,为丁基、苯基乙基、甲氧基乙基或4-甲氧基苯基甲基。]
[化2]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272
[式中,R4及R5相互相同或不同,为亚苯基、3-甲氧基亚苯基、4-甲氧基亚苯基、4-乙氧基亚苯基、碳数1~3的烷基亚苯基、羟基亚苯基、4,6-二甲基亚苯基、3,5-二甲基亚苯基、3-氯亚苯基、4-氯亚苯基、5-氯亚苯基、3-溴亚苯基、4-溴亚苯基、5-溴亚苯基、3-氟亚苯基、4-氟亚苯基、5-氟亚苯基、亚萘基、萘二基、亚吡啶基、2,3-吡啶二基、3,4-吡啶二基、4-甲基-2,3-吡啶二基、5-甲基-2,3-吡啶二基、6-甲基-2,3-吡啶二基、5-甲基-3,4-吡啶二基、4-甲氧基-2,3-吡啶二基或4-氯-2,3-吡啶二基。]
[化3]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281
[式中,R6及R7相互相同或不同,为亚苯基、3-甲氧基亚苯基、4-甲氧基亚苯基、4-乙氧基亚苯基、碳数1~3的烷基亚苯基、羟基亚苯基、4,6-二甲基亚苯基、3,5-二甲基亚苯基、3-氯亚苯基、4-氯亚苯基、5-氯亚苯基、3-溴亚苯基、4-溴亚苯基、5-溴亚苯基、3-氟亚苯基、4-氟亚苯基、5-氟亚苯基、亚萘基、萘二基、亚吡啶基、2,3-吡啶二基、3,4-吡啶二基、4-甲基-2,3-吡啶二基、5-甲基-2,3-吡啶二基、6-甲基-2,3-吡啶二基、5-甲基-3,4-吡啶二基、4-甲氧基-2,3-吡啶二基或4-氯-2,3-吡啶二基。]
另外,作为上述苝系颜料,可以使用“Paliogen Black S0084”、“Paliogen Black L 0086”、“Lumogen Black FK4280”、“LumogenBlack FK4281”(以上均为BASF公司制商品名)等的市售品。
上述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含有比例,从红外线的透过性及可见光线的吸收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I)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1~6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5质量份。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在上述第1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只要不使第1树脂层中的红外线的透过性降低,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就可以根据目的、用途等使用其它着色剂。
作为其它着色剂,可以举出:蓝绿(cyan)系着色剂(青色系色材)、品红系着色剂(红色系色材)、黄色系着色剂(黄色系色材)等。
例如,作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以外的其它着色剂,使用黄色系颜料、青色系颜料等,通过如下所述的组合,可形成具有各种外观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1]由黑色系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及黄色系颜料的组合所产生的褐色着色
[2]由黑色系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及青色系颜料的组合所产生的深青色着色
在使用其它着色剂的情况下,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含有比例,相对于上述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100质量份,通常为6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0.01~55质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上述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含有白色系着色剂,在含有该白色系着色剂的情况下,其含量的上限,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I)100质量份,通常为3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
在上述第1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对于其着色程度,只要满足第1树脂层中的红外线透过性就没有特别限定,着色为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第1树脂层侧的表面的L值,优选着色为4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的程度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暗色系的着色剂,已知炭黑。该炭黑吸收红外线区域的波长的光,因此,太阳光从相邻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间隙漏到含有炭黑的第1树脂层上时,该第1树脂层蓄热。而且,由于蓄热了的第1树脂层,使含有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填充材料部的温度上升,有时使发电效率降低。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第1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可以显著抑制发电效率的降低。
在上述第1树脂层为非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其形成中使用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为不含有着色剂的组合物。
在上述第1树脂层为着色树脂层的情况、及为非着色树脂层的情况的任一种情况下,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目的、用途等含有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以举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老化剂、增塑剂、荧光增白剂、耐候剂、填充剂、防静电剂、阻燃剂、防雾剂、抗菌剂、防霉剂、防污剂、增粘剂、硅烷偶联剂等。这些添加剂的具体的化合物及其配合量将在后面叙述。
为了形成含有上述添加剂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常可使用熔融混炼法。作为熔融混炼所使用的装置,可以举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班伯里混合机、捏合机、连续捏合机等。
上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通常为5~500μm、优选为8~400μm。
形成上述第2树脂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的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热塑性树脂(II),只要是具有热塑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构成上述第2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II),可以举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聚烯烃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饱和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氟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系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另外,上述中,从耐水解性及尺寸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上述热塑性树脂(II)可以与上述热塑性树脂(I)相同,也可以与其不同。
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如上所述,为在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将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使用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而成的(共)聚合物等。本发明中,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优选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通过上述热塑性树脂(II)含有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可以形成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冲击性优异的第2树脂层。
作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可以举出在橡胶质聚合物(a21)的存在下,使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21)聚合而成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22)的(共)聚合物(II-2)、以及、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及(共)聚合物(II-2)的混合物。
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如上所述,优选含有至少1种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从耐冲击性及挠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的1种以上及上述(共)聚合物(II-2)的1种以上的组合。该情况下,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中的橡胶质聚合物(a21)的含量,相对于含有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II)100质量%,优选为5~40质量%、更优选为8~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20质量%、特别优选为12~18质量%。上述含量超过40质量%时,耐热性不充分,有时使用了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第2树脂层的形成变得困难。另一方面,上述含量小于5质量%时,有时挠性不充分。
作为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的形成中使用的橡胶质聚合物(a21),可以使用作为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形成中使用的橡胶质聚合物(a11)而例示的聚合物。该橡胶质聚合物(a21),从耐候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系橡胶、乙烯·α-烯烃系橡胶、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有机硅橡胶及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从耐冲击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位共轭二烯系橡胶。
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21)的形状及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与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中的记载相同。
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21)的种类、形状及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与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形状及体积平均粒径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的形成中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b21),可以使用作为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形成中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b11)而例示的化合物。优选的乙烯基系单体(b21),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优选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作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优选丙烯腈。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1),可以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1)中,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合计使用量,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相对于乙烯基系单体(b21)总量,优选为70~100质量%、更优选为80~100质量%。另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在将它们的合计作为100质量%时,分别优选为5~95质量%及5~95质量%、更优选为50~95质量%及5~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90质量%及10~40质量%。
另外,通过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1)含有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可以赋予第2树脂层耐热性。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中所含的、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优选含量将在后面叙述。
作为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优选的树脂如下。
[2-1]在橡胶质聚合物(a21)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2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2-2]在橡胶质聚合物(a21)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及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2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2-3]在橡胶质聚合物(a21)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及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2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的制造方法,与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制造方法相同。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的接枝率,优选为20~170%、更优选为30~170%、进一步优选为40~150%。该接枝率过低时,有时第2树脂层的挠性不充分。另一方面,接枝率过高时,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变高,有时薄壁化变得困难。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如上所述,优选的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及、将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22)聚合而得到的(共)聚合物(II-2)的混合物。该情况下,上述(共)聚合物(II-2)可以为均聚物及共聚物的任一种,也可以为二者的组合。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2),可以仅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也可以为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其它单体的组合。作为其它单体,可以举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不饱和酸酐、含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环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噁唑啉基的不饱和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上述各化合物可以使用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中例示的化合物。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2),可以与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共)聚合物(I-2)的形成所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b12)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共)聚合物(II-2)优选为共聚物。本发明中,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2)优选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其它单体。其它单体优选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及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2),在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情况下,它们的合计量,相对于全部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2),优选为40~100质量%、更优选为50~100质量%。另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的观点考虑,在将它们的合计作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优选为5~95质量%及5~95质量%、更优选为40~95质量%及5~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90质量%及10~50质量%。
在上述(共)聚合物(II-2)为共聚物的情况下,优选的聚合物如下。
[2-4]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s)和来自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t)的共聚物
[2-5]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s)、来自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t)、和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u)的共聚物
上述(共)聚合物(II-2)的制造方法与上述(共)聚合物(I-2)的制造方法相同。
上述(共)聚合物(II-2)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为(共)聚合物(II-2)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上述记载的(共)聚合物(II-2)。
在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包含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的情况、以及包含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及(共)聚合物(II-2)的混合物的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下,该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可溶于丙酮(其中,在橡胶质聚合物为丙烯酸系橡胶的情况下,乙腈)的成分的特性粘度[η](甲基乙基酮中,在30℃下测定)优选为0.1~2.5dl/g、更优选为0.2~1.5dl/g、进一步优选为0.25~1.2dl/g。该特性粘度[η]在上述范围内时,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加工性优异、第2树脂层的壁厚精度也优异。
为了赋予上述第2树脂层充分的耐热性,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优选含有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u)。该结构单元(u)可以为来自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1)的结构单元,也可以为来自(共)聚合物(II-2)的结构单元。另外,还可以为来自二者的结构单元。
用于形成耐热性优异的第2树脂层的结构单元(u)的含量,在将上述热塑性树脂(II)作为100质量%时,优选为1~50质量%、更优选为5~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40质量%。结构单元(u)的含量在上述范围时,可以形成耐热性及挠性的平衡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特别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情况下,不存在处理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时的不便,在接合表面侧透明保护部件、表面侧密封膜、太阳能电池元件、背面侧密封膜及背板时,即使在100℃以上的温度加热也可以不伴随变形地进行加压压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塑性树脂(II)中所含的结构单元(u)的含量过多时,有时第2树脂层的挠性降低。
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在上述第1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的情况下,可以与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上述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优选上述通式(2)~(4)表示的苝系颜料。
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含量,从红外线的透过性及可见光线的吸收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II)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1~6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5质量份。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只要不使红外线的透过性降低,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就可以根据目的、用途等使用其它着色剂。
作为其它着色剂,可以举出蓝绿系着色剂(青色系色材)、品红系着色剂(红色系色材)、黄色系着色剂(黄色系色材)等,第2树脂层也可以制成与使用这些着色剂的第1树脂层的形态相同的构成。
在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其它着色剂的情况下,其含有比例,相对于上述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100质量份,通常为5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0.01~45质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上述第2树脂层的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含有白色系着色剂,在含有该白色系着色剂的情况下,其含量的上限,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II)100质量份,通常为3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
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目的、用途等含有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以举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老化剂、增塑剂、荧光增白剂、耐候剂、填充剂、防静电剂、阻燃剂、防雾剂、抗菌剂、防霉剂、防污剂、增粘剂、硅烷偶联剂等。这些添加剂中的具体的化合物及其配合量将在后面叙述。
上述第2树脂层的厚度,通常为10~990μm、优选为20~500μm。
形成上述第3树脂层(白色系树脂层)的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热塑性树脂(III),只要为具有热塑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构成上述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III),可以举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聚烯烃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饱和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氟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系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另外,上述树脂中,从耐水解性及尺寸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上述热塑性树脂(III)可以与上述热塑性树脂(I)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上述热塑性树脂(III)可以与上述热塑性树脂(II)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如上所述,为在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使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使用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而成的(共)聚合物等。本发明中,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优选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通过上述热塑性树脂(III)含有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可以形成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冲击性优异的第3树脂层。
作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可以举出在橡胶质聚合物(a31)的存在下、使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31)聚合而成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32)的(共)聚合物(III-2)、以及、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及(共)聚合物(III-2)的混合物。
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如上所述,优选含有至少1种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特别优选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的1种以上、或、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的1种以上及上述(共)聚合物(III-2)的1种以上的组合。这些情况下,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中的橡胶质聚合物(a31)的含量,相对于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III)100质量%,优选为5~40质量%,更优选为8~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20质量%,特别优选为12~18质量%。上述含量超过40质量%时,有时耐热性不充分、使用了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第3树脂层的形成变得困难。另一方面,上述含量小于5质量%时,有时挠性不充分。
作为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的形成中使用的橡胶质聚合物(a31),可以使用作为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形成所使用的橡胶质聚合物(a11)而例示的聚合物。该橡胶质聚合物(a31),从耐候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系橡胶、乙烯·α-烯烃系橡胶、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有机硅橡胶及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从耐冲击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共轭二烯系橡胶。
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31)的形状及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与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中的记载相同。
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31)的种类、形状及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与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11)的形状及体积平均粒径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31)的种类、形状及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与上述橡胶质聚合物(a21)的形状及体积平均粒径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的形成中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b 31),可以使用作为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形成所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b11)而例示的化合物。优选的乙烯基系单体(b31)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优选苯乙烯及α-甲基苯乙烯,作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优选丙烯腈。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1)可以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1)可以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21)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1)中,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合计使用量,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相对于乙烯基系单体(b31)总量,优选为70~100质量%、更优选为80~100质量%。另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在将它们的合计作为100质量%时,分别优选为5~95质量%及5~95质量%、更优选为50~95质量%及5~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90质量%及10~40质量%。
另外,通过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1)含有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可以赋予第3树脂层耐热性。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中所含的、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优选含量将在后面叙述。
作为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优选的树脂如下。
[3-1]在橡胶质聚合物(a31)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3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3-2]在橡胶质聚合物(a31)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及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3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3-3]在橡胶质聚合物(a31)的存在下,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化合物及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31)聚合而得到的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的制造方法与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1)的制造方法相同。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的接枝率,优选为20~170%,更优选为30~170%、进一步优选为40~150%。该接枝率过低时,有时第3树脂层的挠性不充分。另一方面,接枝率过高时,有时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变高、薄壁化变得困难。
上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如上所述,优选的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为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及、将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乙烯基系单体(b32)聚合而得到的(共)聚合物(III-2)的混合物。该情况下,上述(共)聚合物(III-2)可以为均聚物及共聚物的任一种,也可以为二者的组合。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2)可以仅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也可以为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其它单体的组合。作为其它单体,可以举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不饱和酸酐、含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环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噁唑啉基的不饱和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上述各化合物可以使用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11)中例示的化合物。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2)可以与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共)聚合物(I-2)的形成所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b12)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2)可以与上述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共)聚合物(II-2)的形成所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b22)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共)聚合物(III-2)优选为共聚物。本发明中,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2)优选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其它单体。其它单体优选为氰化乙烯基化合物及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2),在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情况下,它们的合计量,相对于上述乙烯基系单体(b32)全体,优选为40~100质量%、更优选为50~100质量%。另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及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使用比率,从成形加工性、耐化学品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成形外观性等观点考虑,在将它们的合计作为100质量%时,分别优选为5~95质量%及5~95质量%、更优选为40~95质量%及5~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90质量%及10~50质量%。
在上述(共)聚合物(III-2)为共聚物的情况下,优选的聚合物如下。
[3-4]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s)和来自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t)的共聚物
[3-5]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s)、来自氰化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t)、和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u)的共聚物
上述(共)聚合物(III-2)的制造方法与上述(共)聚合物(I-2)的制造方法相同。
上述(共)聚合物(III-2)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为(共)聚合物(III-2)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上述记载的(共)聚合物(III-2)。
在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包含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的情况、以及包含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及(共)聚合物(III-2)的混合物的情况的任一种情况下,该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的可溶于丙酮(其中,在橡胶质聚合物为丙烯酸系橡胶的情况下,乙腈)的成分的特性粘度[η](甲基乙基酮中,在30℃下测定)优选为0.1~2.5dl/g、更优选为0.2~1.5dl/g、进一步优选为0.25~1.2dl/g。该特性粘度[η]在上述范围内时,上述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加工性优异,第3树脂层的壁厚精度也优异。
为了赋予上述第3树脂层充分的耐热性,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优选含有来自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u)。该结构单元(u)可以为来自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III-1)的结构单元,也可以为来自(共)聚合物(III-2)的结构单元。另外,还可以为来自二者的结构单元。
用于形成耐热性优异的第3树脂层的结构单元(u)的含量,在将上述热塑性树脂(III)作为100质量%时,优选为1~40质量%、更优选为3~3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30质量%。上述结构单元(u)的含量过多时,有时第3树脂层的挠性降低。
作为上述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白色系着色剂,可以举出氧化钛、氧化锌、碳酸钙、硫酸钡、硫酸钙、氧化铝、二氧化硅、2PbCO3·Pb(OH)2、[ZnS+BaSO4]、滑石、石膏等。这些物质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白色系着色剂的含量,特别是从在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800~1,400nm的光的情况下、上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中的对该光的反射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III)100质量份,优选为1~45质量份、更优选为3~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30质量份。该白色系着色剂的含量过多时,有时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挠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在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800~1,400nm的光的情况下、不使上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对该光的反射率降低,上述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就可以根据目的、用途等含有其它着色剂(例如黄色系着色剂、青色系着色剂等)。在使用其它着色剂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III)100质量份,通常为10质量份以下。
上述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目的、用途等含有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以举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老化剂、增塑剂、荧光增白剂、耐候剂、填充剂、防静电剂、阻燃剂、防雾剂、抗菌剂、防霉剂、防污剂、增粘剂、硅烷偶联剂等。这些添加剂中的具体的化合物及其配合量将在后面叙述。
上述第3树脂层的厚度,通常为5~500μm、优选为8~400μm。
接着,形成上述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的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热塑性树脂(IV),只要为具有热塑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而且,该热塑性树脂(IV)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饱和聚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树脂;聚氯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等的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等的纤维素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等的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这些树脂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饱和聚酯树脂及氟树脂。
上述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目的、用途等含有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以举出着色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老化剂、增塑剂、荧光增白剂、耐候剂、填充剂、防静电剂、阻燃剂、防雾剂、抗菌剂、防霉剂、防污剂、增粘剂、硅烷偶联剂等。这些添加剂中的具体的化合物及其配合量将在后面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4树脂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在后者的情况下,可以为由相互相同的组合物形成的膜等层叠而成的结构,也可以为由相互不同的组合物形成的膜等层叠而成的结构。进而,还可以为在由上述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膜等的一面侧或两面形成有由其它物质或其它组合物形成的层的结构。
上述第4树脂层优选为具有阻燃性的树脂层,可以为来自含有阻燃剂的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也可以为来自在分子骨架内含有芳香环、杂原子的组合物的层,还可以为在由上述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与阻燃剂的有无无关)形成的膜等的一面侧或两面层叠有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的层。
上述第4树脂层的阻燃性,优选基于UL94标准的燃烧性为VTM-2的等级或其以上的等级。
上述第4树脂层的形成时,也可以使用作为具有阻燃性的树脂膜的市售品。例如可以使用帝人デュポン公司制“Melinex238”(商品名)、SKC公司制“SR55”(商品名)、東レ公司制“ルミラ一S10”、“ルミラ一H10”、“ルミラ一X10P”、“ルミラ一ZV10”、“ルミラ一X10S”、“ルミラ一E20”(以上、商品名)等。
上述第4树脂层的厚度,通常为10~500μm、优选为15~400μm、更优选为20~300μm。上述第4树脂层过薄时,有时保护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效果不充分。另一方面,过厚时,作为板的柔软性容易变得不充分。
上述第1树脂层、上述第2树脂层、上述第3树脂层及上述第4树脂层可以为连续层叠的状态(参照图1),也可以为具有上述第1树脂层、上述第2树脂层及上述第3树脂层为连续层叠的状态且上述第3树脂层及上述第4树脂层介由粘接层接合而成的结构(未图示)。在后者的情况下,粘接层的构成可以为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等。
而且,上述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之间、第3树脂层及第4树脂层之间,也可以具有接合各树脂层的粘接层(没有图示)。该情况下,粘接层的构成,可形成我聚氨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如上所述,可以形成为在上述第3树脂层及上述第4树脂层之间进一步具有水蒸气阻隔层的形态(参照图2)。
上述水蒸气阻隔层是具有以下性能的层:基于JIS K7129,在温度40℃及湿度90%RH的条件测定的透湿度(也称为“水蒸气透湿度”。)优选为3g/(m2·天)以下、更优选为1g/(m2·天)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7g/(m2·天)以下。
上述水蒸气阻隔层,优选为包含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的层。
上述水蒸气阻隔层,可以为包含1种材料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也可以为包含2种以上材料的多层结构。本发明中,优选为在其表面形成有包含金属及/或金属氧化物的膜的蒸镀膜。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均可以为单一物质,也可以为2种以上物质。
上述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材料,可以为包含金属及/或金属氧化物的膜配置在上层侧树脂层和下层侧树脂层之间的3层型膜。
作为上述金属,可以举出铝等。
另外,作为上述金属氧化物,可以举出硅、铝、镁、钙、钾、锡、钠、硼、钛、铅、锆、钇等的元素的氧化物。这些中,从水蒸气阻隔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氧化硅、氧化铝等。
包含上述金属及/或金属氧化物的膜,可以通过镀敷、真空蒸镀、离子镀、溅射、等离子体CVD、微波CVD等方法形成。也可以组合这些方法中的2种以上的方法。
作为上述蒸镀膜中的树脂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聚酯膜;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膜;聚偏氯乙烯膜、聚氯乙烯膜、氟树脂膜、聚砜膜、聚苯乙烯膜、聚酰胺膜、聚碳酸酯膜、聚丙烯腈膜、聚酰亚胺膜等。该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5~50μm、更优选为8~20μm。
上述水蒸气阻隔层可以使用市售品来形成。例如可以使用三菱树脂公司制“テックバリァAX”、凸版印刷公司制“GXフィルム”、东洋纺公司制“ェコシァ一ルVE500”(以上均为商品名)等作为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板(或膜)。
面对上述第3树脂层的水蒸气阻隔层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在使用蒸镀膜作为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材料的情况下,包含金属及/或金属氧化物的膜,可以与第3树脂层接合,蒸镀膜也可以在外侧(表面侧)。
上述水蒸气阻隔层的厚度,优选为5~300μm、更优选为8~2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200μm。上述水蒸气阻隔层过薄时,有时蒸汽阻隔性不充分。另一方面,过厚时,有时作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柔软性不充分。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在具备水蒸气阻隔层的情况下,可以在上述第3树脂层及/或第4树脂层和上述水蒸气阻隔层之间具备粘接层。粘接层的构成,可以为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环氧树脂组合物、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等。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厚度,与各层的构成无关,优选为50~1,000μm、更优选为60~800μm、进一步优选为80~600μ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各层之间,在不有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层叠装饰层、涂布层、由制造时产生的再生树脂形成的层等的其它层。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第4树脂层侧的表面中的L值(亮度),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
本发明中,从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挠性及耐热性的平衡、以及形状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上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HA)、上述第2树脂层的厚度(HB)及上述第3树脂层的厚度(HC)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示于以下。
0.4≤(HA+HC)/HB≤2.4(1)
0.7≤HA/HC≤1.3(2)
通过满足上述式(1),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耐热性及挠性的平衡优异。本发明中,(HA+HC)/HB<0.4时,挠性劣化。另一方面,(HA+HC)/HB>2.4时,耐热性劣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上述式(1)优选为0.5≤(HA+HC)/HB≤2.2。
另外,通过满足上述式(2),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形状稳定性优异。本发明中,HA/HC<0.7时,如果施加热,则存在向第4树脂层侧卷曲(第1树脂层侧翘曲)的倾向。另一方面,HA/HC>1.3时,如果施加热,则存在向第1树脂层侧卷曲(第4树脂层侧翘曲)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上述式(2)优选为0.75≤HA/HC≤1.25。
本发明中,上述第1树脂层、上述第2树脂层及上述第3树脂层的厚度,在上述优选的范围内、各厚度的关系满足上述式(1)及(2)时,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形状稳定性优异、即粘接在上述填充材料部的第1树脂层侧中的弯曲及翘曲容易,因此可以根据包埋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填充材料部的表面形状有效地配设板。省略上述第3树脂层而使上述第2树脂层壁厚时,层构成的平衡不充分,难以得到本发明所产生的优异的效果。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例示于以下。
[f1]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2树脂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3树脂层(白色系树脂层)、和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的板
[f2]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非着色树脂层)、第2树脂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3树脂层(白色系树脂层)、和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的板
[f3]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2树脂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3树脂层(白色系树脂层)、水蒸气阻隔层、和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的板
[f4]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非着色树脂层)、第2树脂层(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3树脂层(白色系树脂层)、水蒸气阻隔层、和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的板
对上述形态[f1]中,对于具备优选的性能的构成进行说明。第1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的厚度均优选为8~400μm、更优选为10~3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200μm。另外,第2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更优选为30~4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300μm。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均优选为含有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树脂,所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为使用含有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的橡胶质聚合物而得到。而且,第1树脂层中所含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含量(P1)和第2树脂层中所含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含量(P2)的质量比P2/P1,优选为0.1~10、更优选为0.2~8、进一步优选为0.3~6。
另外,第4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300μm、更优选为50~200μm,整个板的厚度优选为80~800μm、更优选为100~700μm、进一步优选为120~600μm。
上述形态[f2]中,对于具备优选的性能的构成进行说明。第1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的厚度均优选为8~400μm、更优选为10~3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200μm。另外,第2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更优选为30~4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300μm。第1树脂层中不含有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等的着色剂。
另外,第4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300μm、更优选为50~200μm,整个板的厚度优选为80~800μm、更优选为100~700μm、进一步优选为120~600μm。
上述形态[f 3]中,对于具备优选的性能的构成进行说明。第1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的厚度均优选为8~400μm、更优选为10~3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200μm。另外,第2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更优选为30~4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300μm。第1树脂层中所含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含量(P1)和第2树脂层中所含的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的含量(P2)的质量比P2/P1,优选为0.1~10、更优选为0.2~8、进一步优选为0.3~6。
另外,水蒸气阻隔层的厚度优选为10~200μm、更优选为11~80μm,第4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300μm、更优选为50~100μm。整个板的厚度优选为80~800μm、更优选为100~700μm、进一步优选为120~600μm。
上述形态[f4]中,对于具备优选的性能的构成进行说明。第1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的厚度均优选为8~400μm、更优选为10~300μm、进一步优选为15~200μm。另外,第2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500μm、更优选为30~4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300μm。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均优选为含有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树脂,所述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为使用含有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的橡胶质聚合物而得到的。而且,第1树脂层中不含有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等的着色剂。
另外,水蒸气阻隔层的厚度优选为10~200μm、更优选为11~80μm,第4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0~300μm、更优选为50~100μm。整个板的厚度优选为80~800μm、更优选为100~700μm、进一步优选为120~600μm。
本发明中,在对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400~700nm的光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对该光的吸收率、以及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中的吸收率,均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该吸收率越高,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亮度越低,形成暗色系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由此,将太阳能电池模块配设在房屋的屋顶等上时,外观性及设计性优异。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对波长400~700nm的光的吸收率为60%以上”,是指从400nm或700nm开始每20nm测定400nm~700nm的波长范围中的光的吸收率,使用各吸收率而算出的平均值为60%以上,并不要求上述波长范围中的光的吸收率全部为60%以上。
另外,对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800~1,400nm的光时,对于该光的反射率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该反射率越高,越可以使至少具有上述波长的光向太阳能电池元件一方反射,可以使光电转换效率提高。
本发明中,所谓“对波长8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上”,是指从800nm或1400nm开始每20nm测定800nm~1400nm的波长范围中的光的反射率,使用各反射率而算出的平均值为50%以上,并不要求上述波长范围中的光的反射率全部为50%以上。
通过具备这些性能,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优选在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中吸收波长400~700nm的光的60%以上、透过波长800~1,400nm的光,至少第3树脂层中使透过了上述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的波长800~1,400nm的光充分反射,可在光电转换中利用。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耐热性优异,将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在150℃下放置了30分钟时间时的尺寸变化率,优选为±1%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背面、即、第4树脂层的表面的耐损伤性优异。
另外,本发明中,具备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第3树脂层、水蒸气阻隔层及第4树脂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从第4树脂层侧的水蒸气阻隔性优异,在基于JIS K7129、在温度40℃及湿度90%RH的条件测定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水蒸气透湿度的情况下,可以优选形成为3g/(m2·天)以下、更优选形成为1g/(m2·天)以下。由于具有上述性能,因此可以抑制伴随水、水蒸气等的侵入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劣化、进而抑制发电效率的降低,可得到耐久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接着,对上述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添加剂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抗氧化剂,可以举出受阻胺系化合物、氢醌系化合物、受阻酚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磷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各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5~10质量份。
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各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5~10质量份。
作为上述防老化剂,可以举出萘胺系化合物、二苯基胺系化合物、对苯二胺系化合物、喹啉系化合物、氢醌衍生物系化合物、单酚系化合物、双酚系化合物、三酚系化合物、多酚系化合物、硫代双酚系化合物、受阻酚系化合物、亚磷酸酯系化合物、咪唑系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镍盐系化合物、磷酸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防老化剂的含量,相对于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各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5~10质量份。
作为上述增塑剂,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辛基酯、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等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己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异丁酯、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己二酸二异辛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辛基癸基酯、二-(2-乙基己基)壬二酸酯、壬二酸二异辛酯、壬二酸二异丁酯、癸二酸二丁酯、二-(2-乙基己基)癸二酸酯、癸二酸二异辛酯等的脂肪酸酯类;偏苯三酸异癸酯、偏苯三酸辛酯、偏苯三酸正辛酯、偏苯三酸异壬酯等的偏苯三酸酯类;二-(2-乙基己基)富马酸酯、二乙二醇单油酸酯、单蓖麻油酸甘油酯、磷酸三月桂酯、磷酸三硬脂酯、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环氧化大豆油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增塑剂的含量,相对于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各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05~10质量份。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制造方法,可根据各层的构成材料、即各热塑性树脂来选择,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上述形态[f1]及[f2]的板的制造方法,可以举出(1)通过使用了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共挤出法等来制作层叠板的方法;(2)将使用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制作的4种树脂板进行热熔接或干层合的方法;(3)通过共挤出法等制作包含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的层叠物后,将另外准备的构成第4树脂层而成的膜通过热熔接或干层合或者粘合剂而接合于第3树脂层的表面的方法等。
另外,作为上述形态[f3]及[f4]的板的制造方法,可以举出(1)通过使用了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共挤出法等来制作层叠板,然后,将层叠板中的第3树脂层的表面和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板(或膜)通过热熔接或干层合或者粘接剂而接合,形成水蒸气阻隔层,接着,使用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水蒸气阻隔层的表面形成第4树脂层的方法;(2)使用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如上所述制作层叠板,然后,将该层叠板中的第3树脂层的表面和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板(或膜)通过热熔接或干层合或者粘接剂而接合,形成水蒸气阻隔层,接着,在水蒸气阻隔层的表面,通过热熔接或干层合或者粘接剂而接合另外准备的使用第4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成的膜的方法;(3)将构成第4树脂层而成的膜和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板(或膜)通过热熔接或干层合或者粘接剂而接合,形成水蒸气阻隔层,然后,将水蒸气阻隔层的表面和另外准备的使用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成的层叠板中的第3树脂层通过热熔接或干层合或者粘接剂而接合的方法等。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概略图示于图3。
图3的太阳能电池模块2,可以形成为:从太阳光的受光面侧(在图面,为上侧)依次配设有表面侧透明保护部件21、表面侧密封膜(表面侧填充材料部)23、太阳能电池元件25、背面侧密封膜(背面侧填充材料部)27、及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1的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具备上述构成要素以外的各种部件(未图示)。
作为上述表面侧透明保护部件21,优选由蒸汽阻隔性优异的材料形成的部件,通常使用玻璃、由树脂等形成的透明基板。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玻璃而言,透明性及耐候性优异,但耐冲击性不充分、重,因此,在形成载置于房屋的屋顶的太阳能电池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耐候性的透明树脂。作为透明树脂,可以举出氟系树脂等。
上述表面侧透明保护部件21的厚度,在使用玻璃的情况下通常为1~5mm左右,在使用透明树脂的情况下通常为0.1~5mm左右。
上述太阳能电池元件25,通过接收太阳光而具有发电功能。作为这样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只要具有作为光伏电源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元件。例如可以举出单晶硅型太阳能电池元件、多晶硅型太阳能电池元件等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元件;包含单结合型或无规结构型等的无定形硅太阳能电池元件;镓砷(GaAs)、铟磷(InP)等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元件;镉碲(CdTe)、铜铟硒(CuInSe2)等的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元件等。这些中,优选结晶硅太阳能电池元件,特别优选多晶硅型太阳能电池元件。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用薄膜多晶性硅太阳能电池元件、薄膜微晶性硅太阳能电池元件、薄膜结晶硅太阳能电池元件和无定形硅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混合元件等。
图3中,虽然未图示,但上述太阳能电池元件25通常具备配线电极及引出电极。配线电极具有通过接收太阳光而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元件中产生的电子聚集的作用,例如,以连结表面侧密封膜(表面侧填充材料部)21侧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和背面侧密封膜(背面侧填充材料部)27侧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方式连接。另外,引出电极具有将通过上述配线电极等而聚集的电子以电流的形式引出的作用。
上述表面侧密封膜(表面侧填充材料部)21及上述背面侧密封膜(背面侧填充材料部)27(以下将它们统称为“密封膜”。),通常使用相互相同或不同的密封膜形成材料,预先形成板状或膜状的密封膜后,在上述表面侧透明保护部件21及太阳能电池用背板1之间热压敏粘接太阳能电池元件25等而形成。
各密封膜(填充材料部)的厚度通常为100μm~4mm左右、优选为200μm~3mm左右、更优选为300μm~2mm左右。厚度过薄时,有时太阳能电池元件25受损,另一方面,厚度过厚时,制造成本变高而不优选。
上述密封膜形成材料通常为树脂组合物或橡胶组合物。作为树脂,可以举出烯烃系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基缩丁醛树脂等。另外,作为橡胶,可以举出有机硅橡胶、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等。这些中,优选烯烃系树脂及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
作为烯烃系树脂,除乙烯、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烯烃、或将二烯烃聚合所得的聚合物等以外,可以使用乙烯和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等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离聚物等。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等。这些中,优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特别优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另外,作为氢化共轭二烯系橡胶,可以举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乙烯丁烯·烯烃结晶嵌段聚合物、烯烃结晶·乙烯丁烯·烯烃结晶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等。优选为具有下述结构的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即为具有选自以下的至少2种的嵌段共聚物: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的聚合物嵌段A;将含有1,2-乙烯键含量超过25摩尔%的共轭二烯系化合物单元的聚合物的双键部分氢化80摩尔%以上而成的聚合物嵌段B;将含有1,2-乙烯键含量为25摩尔%以下的共轭二烯系化合物单元的聚合物的双键部分氢化80摩尔%以上而成的聚合物嵌段C;以及将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单元及共轭二烯系化合物单元的共聚物的双键部分氢化80摩尔%以上而成的聚合物嵌段D。
上述密封膜形成材料,根据需要可以含有交联剂、交联助剂、硅烷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酚系或亚磷酸系的抗氧化剂、受阻胺系的光稳定剂、光扩散剂、阻燃剂、防变色剂等的添加剂。
如上所述,形成表面侧密封膜(表面侧填充材料部)23的材料和形成背面侧密封膜(背面侧填充材料部)27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从粘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相同。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例如可以依次配置表面侧透明保护部件、表面侧密封膜、太阳能电池元件、背面侧密封膜及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后,将它们一体化,通过一边抽真空一边进行加热压接的层合法等来制造。
该层合法中的层合温度,从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粘接性的观点考虑,通常为100℃~250℃左右。另外,层合时间通常为3~30分钟左右。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在不超过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内容中,份及%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就为质量基准。
1.评价方法
各种评价项目的测定方法如下所示。
1-1.热塑性树脂中的橡胶含有率
由用于制造构成各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原料进料时的组成,计算相对于各树脂层中的热塑性树脂的总量的全部的橡胶成分的合计比例。
1-2.热塑性树脂中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元含量
由用于制造构成各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原料进料时的组成算出。
1-3.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基于JIS K 7121,通过TA Instruments公司制差示扫描量热仪“DSC2910”(型号名)测定。需要说明的是,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2种以上热塑性树脂,通过DSC曲线得到多个Tg的情况下,采用更高者的Tg。
1-4.对波长400~700nm的光的吸收率(%)
以太阳能电池用背板(50mm×50mm、厚度记载于表中)作为测定试样,通过日本分光公司制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670”(型号名),测定透过率及反射率。即,对测定试样的第1树脂层表面放射光,每20nm测定400nm~700nm的波长范围的透过率及反射率,算出它们的平均值。吸收率使用透过率的平均值及反射率的平均值,通过下述式算出。
吸收率(%)=100-{透过率(%)+反射率(%)}
1-5.对波长8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
以太阳能电池用背板(50mm×50mm、厚度记载于表中)作为测定试样,通过日本分光公司制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670”(型号名),测定反射率。即,对测定试样的第1树脂层表面放射光,每20nm测定800nm~1,400nm的波长范围中的反射率,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1-6.L值
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公司制分光光度计“TCS-II”(型号名),测定太阳能电池用背板(50mm×50mm、厚度记载于表中)中的第1树脂层侧表面及第4树脂层侧表面的L值。
1-7.耐热性
对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厚度记载于表中)进行切削加工,制作120mm(MD:树脂挤出方向)×120mm(TD:与MD直交的方向)的大小的试验片。接着,在该试验片的中央画出100mm(MD)×100mm(TD)的正方形的标线,在恒温槽中在150℃下放置30分钟。其后,冷却,测定上述标线种的长度,通过下述式算出尺寸变化率。
[数1]
另外,目视观察处理后的试验片的形状,以下述基准进行判定。
○:没有变形
△:极少的变形
×:有变形
1-8.挠性
对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厚度记载于表中)进行切削加工,制作100mm(MD)×100mm(TD)的大小的试验片。接着,沿MD方向的对称轴折弯后,沿TD方向的对称轴折弯。将折弯的试验片基于JISZ0237,使用手动式压接辊(2,000g),以5mm/秒的速度在各折痕上往复2次。其后,展开折痕,恢复至原来的状态,目视观察试验片,以下述基准进行判定。折痕未破裂的试验片挠性优异。
○:折痕未破裂,再次折弯、展开,折痕也不破裂。
△:折痕未破裂,如果再次折弯、展开,折痕破裂。
×:折痕破裂。
1-9.耐水解性(破断应力的保持)
对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厚度记载于表中)进行切削加工,制作200mm(MD)×200mm(TD)的大小的试验片。接着,将该试验片在温度105℃、及湿度100%RH的条件下放置300小时后,切成长200mm×宽15mm的长条状,基于JIS K7127,使用岛津制作所公司制精密万能材料试验机“ォ一トグラフAG2000”(型号名),测定破断应力。测定用样品固定时的卡盘间距为100mm、拉伸速度为300mm/分钟。由得到破断应力的测定值,通过下述式求出破断应力的保持率。
破断应力保持率(%)=(在温度105℃、湿度100%RH下处理300小时后的破断应力(N/15mm))÷(初期(处理前)的破断应力(N/15mm))×100
○:保持率超过80%
△:保持率为50%~80%
×:保持率小于50%
1-10.耐水解性(变形状态的测定)
目视观察上述1-9中的高温高湿处理后的试验片,以下述基准进行判定。
○:没有变形
△:极少的变形
×:有变形
1-11.光电转换效率提高率
在调整为温度25℃±2℃、及湿度50±5%RH的室内,使用ペクセル·テクノロジ一ズ公司制Solar Simulator“PEC-11”(型号名),在预先测定了电池单元的光电转换效率的1/4多晶硅电池的表面配置厚度3mm的玻璃,在背面配置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夹持硅电池,在玻璃及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之间导入EVA,密封硅电池,制作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后,为了降低温度的影响,照射光后立即测定光电转换效率。使用得到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电池单元的光电转换效率,求出光电转换效率提高率。
光电转换效率提高率(%)={(模块的光电转换效率-电池单元的光电转换效率)÷(电池单元的光电转换效率)}×100
1-12.蓄热性
以太阳能电池用背板(80mm×80mm、厚度记载于表中)为测定试样,在调整为温度25℃±2℃、及湿度50±5%RH的室内,对测定试样中的第1树脂层侧的表面从高200mm处照射红外线灯(输出功率100W)。使用表面温度计测定照射60分钟后的表面温度。单位为℃。
1-13.耐候性
对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厚度记载于表中)进行切削加工,制作500mm(MD)×30mm(TD)的大小的试验片。接着,对该试验片中的第1树脂层侧的表面,重复以下所示的步骤1~4的条件,供于暴露试验,算出暴露前及暴露100小时后的色调变化值ΔE。处理装置为スガ试验机公司制金属灯管耐候机(Metaling Weather Meter)“MV3000”(型号名)。
步骤1:照射0.53kW/m2、63℃、50%RH、4小时
步骤2:照射+降雨0.53kW/m2、63℃、95%RH、1分钟
步骤3:暗黑0kW/m2、30℃、98%RH、4小时
步骤4:照射+降雨0.53kW/m2、63℃、95%RH、1分钟
ΔE由使用了日本分光公司制分光光度计“V670”(型号名)的Lab(L:亮度、a:红色度、b:黄色度)数据通过下式算出。
ΔE=√{(L1-L0)2+(a1-a0)2+(b1-b0)2}
(式中,L1、a1、b1是暴露后的值,L0、a0、b0是暴露前的值。)
ΔE的值越小,颜色的变化越小,表示耐候性越优异。以下述基准判定耐候性。
○:ΔE为10以下
×:ΔE超过10
1-14.阻燃性
以太阳能电池用背板(20mm×100mm、厚度记载于表中)作为试验片,纵长地悬挂该试验片,使用UL94的V试验用的燃烧器,以燃烧器前端至试验片下端相距10mm的状态,使试验片的下端接触火焰5秒钟。火焰接触结束后,目视观察试验片的火焰接触部分的燃烧状态,以下述基准进行判定。
○:未着火
×:着火
1-15.水蒸气阻隔性
在温度40℃、及湿度90%RH的条件下,使用MOCON公司制水蒸气透过率测定装置“PERMATRAN W3/31”(型号名),基于JIS K7129B,测定水蒸气透湿度。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透过面,将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第4树脂层侧的表面配置在水蒸气侧。
1-16.耐损伤性
使用东测精密工业株式会公司制往复运动摩擦试验机,以棉帆布平纹细棉布3号、垂直负荷500g对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第4树脂层侧的表面进行500次往复摩擦。目视观察之后的表面,以下述基准进行判定。
○:未观察到伤痕
△:观察到较少的伤痕
×:观察到明显的伤痕
2.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制造原料
2-1.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增强苯乙烯系树脂(橡胶增强树脂A1)
使用三菱レィョン公司制“メタブレンSX-006”(商品名)。其为在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上接枝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而成的树脂,有机硅·丙烯酸类复合橡胶的含量为50%、接枝率为80%、特性粘度[η](甲基乙基酮中、30℃)为0.38dl/g、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5℃。
2-2.有机硅橡胶增强苯乙烯系树脂(橡胶增强树脂A2)
将对乙烯基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3份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98.7份混合,将其加入溶解有十二烷基苯磺酸2.0份的蒸留水300份中,通过均质器搅拌3分钟使其乳化分散。将该乳化分散液转移至具备冷凝器、氮气导入口及搅拌机的可分离式烧瓶中,一边搅拌一边在90℃加热6小时。接着,在5℃下保持24小时,使缩合结束,得到含有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的胶乳。缩合率为93%。其后,将该胶乳使用碳酸钠水溶液中和为pH7。得到的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的体积平均粒径为300nm。
接着,在具备搅拌机的内容积7升的玻璃制烧瓶中加入包含含有离子交换水100份、油酸钾1.5份、氢氧化钾0.01份、叔十二烷基硫醇0.1份、上述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40份的调节为pH 7的胶乳,苯乙烯15份及丙烯腈5份的分批聚合成分,一边搅拌一边升温。在温度到达45℃的时刻,添加包含乙二胺四乙酸钠0.1份、硫酸亚铁0.003份、甲醛次硫酸钠二水合物0.2份及离子交换水15份的活性剂水溶液、以及二异丙苯过氧化氢0.1份,进行1小时聚合。
其后,在上述反应体系中用3小时连续添加包含离子交换水50份、油酸钾1份、氢氧化钾0.02份、叔十二烷基硫醇0.1份、二异丙苯过氧化氢0.2份、苯乙烯30份及丙烯腈10份的增量聚合成分,继续聚合。添加结束后,再继续搅拌。1小时后,添加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0.2份,结束聚合,得到含有有机硅橡胶增强苯乙烯系树脂(橡胶增强树脂A2)的胶乳。接着,在上述胶乳中加入硫酸1.5份,使树脂成分在90℃下凝固,其后,进行树脂成分的水洗、脱水及干燥,得到有机硅橡胶增强苯乙烯系树脂(橡胶增强树脂A2)。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8℃、聚有机硅氧烷系橡胶的含量为40%、接枝率为84%、特性粘度[η](甲基乙基酮中、30℃)为0.60dl/g。
2-3.丙烯酸系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橡胶增强树脂A3)
在反应器中加入含有将丙烯酸正丁酯99份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1份进行乳液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系橡胶质聚合物(体积平均粒径:100nm、凝胶含量:90%)的固体成分浓度40%的胶乳50份(换算成固体成分),进而,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份及离子交换水150份进行稀释。其后,将反应器内用氮气置换,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2份、硫酸亚铁0.005份及甲醛次硫酸钠0.3份,一边搅拌一边升温至60℃。
另一方面,在容器中加入苯乙烯37.5份及丙烯腈12.5份的混合物50份、和异松油烯1.0份及异丙苯过氧化氢0.2份,将容器内用氮气置换,得到单体组合物。
接着,用5小时将上述单体组合物以一定流量添加到上述反应器中,在70℃下进行聚合,得到胶乳。在该胶乳中添加硫酸镁,使树脂成分凝固。其后,通过水洗、干燥,得到丙烯酸系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橡胶增强树脂A3)。丙烯酸系橡胶质聚合物的含量为50%、接枝率为93%、特性粘度[η](甲基乙基酮中、30℃)为0.30dl/g、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8℃。
2-4.丁二烯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橡胶增强树脂A4)
在具备搅拌机的玻璃制反应容器中加入离子交换水75份、松香酸钾0.5份、叔十二烷基硫醇0.1份、聚丁二烯胶乳(体积平均粒径:270nm、凝胶含量:90%)32份(换算成固体成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胶乳(苯乙烯单元量:25%、体积平均粒径:550nm、凝胶含量:50%)8份(换算成固体成分)、苯乙烯15份及丙烯腈5份,在氮气流中一边搅拌一边升温。在内部温度达到45℃的时刻,加入焦磷酸钠0.2份、硫酸亚铁7水合物0.01份及葡萄糖0.2份溶解于离子交换水20份中所得的水溶液。其后,加入异丙苯过氧化氢0.07份,在70℃引发聚合,使其聚合1小时。
其后,用3小时连续添加离子交换水50份、松香酸钾0.7份、苯乙烯30份、丙烯腈10份、叔十二烷基硫醇0.05份及异丙苯过氧化氢0.01份,继续进行聚合。聚合1小时后,添加2,2’-亚甲基双(4-乙烯-6-叔丁基苯酚)0.2份,结束聚合,得到胶乳。
接着,在该胶乳中添加硫酸镁,使树脂成分凝固。其后,通过水洗及干燥,得到丁二烯橡胶增强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橡胶增强树脂A4)。丁二烯橡胶的含量为40%、接枝率为72%、丙酮可溶成分的特性粘度[η]为0.47dl/g、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8℃。
2-5.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使用テクノポリマ一公司制AS树脂“SAN-H”(商品名)。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8℃。
2-6.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
使用日本触媒公司制丙烯腈·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ポリィミレックスPAS1460”(商品名)。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元量为40%、苯乙烯单元量为51%、利用GPC的聚苯乙烯换算的Mw为12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73℃。
2-7.白色系着色剂
使用石原产业公司制氧化钛“タィペ一クCR-50-2”(商品名)。平均一次粒径为0.25μm。
2-8.红外线透过性着色剂
使用BASF公司制苝系黑色颜料“Lumogen BLACK FK4280”(商品名)。
2-9.黄色系着色剂
使用BASF公司制喹酞酮系黄色颜料“Paliotol Yellow K0961HD”(商品名)。
2-10.炭黑
使用三菱化学公司制“カ一ボンブラック#45”(商品名)。
2-11.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膜(R-1)
使用三菱树脂公司制透明蒸镀膜“テックバリァAX”(商品名)。为在PET膜的单面具有二氧化硅蒸镀膜的透明膜,厚度为12μm,水蒸气透湿度(JIS  K7129)为0.15g/(m2·天)。
2-12.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膜(R-2)
使用东洋纺公司制无机2元蒸镀阻隔膜“ェコシァ一ルVE500”(商品名)。为对PET膜的单面实施了(二氧化硅/氧化铝)的蒸镀的透明膜,厚度为12μm,水蒸气透湿度为0.5g/(m2·天)。
2-13.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膜(R-3)
使用三菱树脂公司制透明蒸镀膜“テックバリァLX”(商品名)。为在PET膜的单面具有二氧化硅蒸镀膜的透明膜,厚度为12μm,水蒸气透湿度(JIS  K7129)为0.2g/(m2·天)。
2-14.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IV-1)
使用帝人デュポン公司制PET膜“Melinex238”(商品名)。厚度为75μm。
2-15.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IV-2)
使用SKC公司制PET膜“SR55”(商品名)。厚度为75μm。
2-16.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IV-3)
使用東レ公司制PET膜“ルミラ一X10P”(商品名)。厚度为50μm。
2-17.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IV-4)
使用東レ公司制PET膜“ルミラ一X10S”(商品名)。厚度为50μm。
3.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调制
制造例1-1
将热塑性树脂和着色剂以表1所示的比例通过亨舍尔混合机进行混合。其后,使用日本制钢所制双螺杆挤出机“TEX44”(型号名),在滚筒温度270℃下熔融混炼,得到颗粒状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1)(参照表1)。
制造例1-2~1-8
以表1所示的比例使用热塑性树脂和着色剂,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1同样,得到颗粒状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2)~(I-8)(参照表1)。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631
4.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调制
制造例2-1
将热塑性树脂和着色剂以表2所示的比例通过亨舍尔混合机进行混合。其后,使用日本制钢所制双螺杆挤出机“TEX44”(型号名),在滚筒温度270℃下熔融混炼,得到颗粒状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I-1)(参照表2)。
制造例2-2~2-8
以表2所示的比例使用热塑性树脂和着色剂,除此以外,与制造例2-1同样,得到颗粒状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I-2)~(II-8)(参照表2)。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651
5.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制造例3-1
将热塑性树脂和着色剂以表3所示的比例通过亨舍尔混合机进行混合。其后,使用日本制钢所制双螺杆挤出机“TEX44”(型号名),在滚筒温度270℃下熔融混炼,得到颗粒状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II-1)(参照表3)。
制造例3-2~3-6
以表3所示的比例使用热塑性树脂和着色剂,除此以外,与制造例3-1同样,得到颗粒状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II-2)~(III-6)(参照表3)。
[表3]
表3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661
*1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的含量。
6.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制造及评价(1)
实施例1
使用具有模头宽1,400mm及模唇间隔1.5mm的T模头、具备螺杆直径65mm的挤出机3台的多层膜成形机,向各挤出机供给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1)、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I-1)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II-1)。然后,从T模头排出在温度270℃下熔融了的各树脂组合物,形成3层型软质膜。其后,通过气刀使该3层型软质膜面密合于表面温度控制在95℃的铸辊上,进行冷却固化,得到厚度75μm的层叠膜。需要说明的是,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的厚度如表4所述。膜的厚度,使用ミットョ公司制厚度计“ID-C1112C”(型号名),切取从膜的制造开始经过1小时后的膜,对膜宽度方向的中心、及由中心向两端以10mm间隔测定厚度(n=107),取其平均值。位于距膜的端部20mm的范围内的测定点的值不包括在上述平均值的计算中。
接着,在上述层叠膜中的第3树脂层的外表面,使用聚氨酯系的粘接剂(在表中以“PU”表示。)粘接表4中记载的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得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然后,对该太阳能电池用背板进行各种评价,将其结果一同记在表4中。
实施例2-8及比较例1~10
使用表4~表8所示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然后,对于这些太阳能电池用背板进行各种评价,将其结果一同记在表4~表8中。
[表4]
表4
[表5]
表5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691
[表6]
表6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701
[表7]
表7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711
[表8]
表8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721
7.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制造及评价(2)
实施例9
使用具有模头宽1,400mm及模唇间隔1.5mm的T模头、具备螺杆直径65mm的挤出机3台的多层膜成形机,向各挤出机供给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1)、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I-1)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III-1)。然后,从T模头排出在温度270℃下熔融了的各树脂组合物,形成3层型软质膜。其后,通过气刀使该3层型软质膜面密合于表面温度控制在95℃的铸辊上,进行冷却固化,得到厚度75μm的层叠膜。需要说明的是,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及第3树脂层的厚度如表9所述。膜的厚度,使用ミットョ公司制厚度计“ID-C1112C”(型号名),切取从膜的制造开始经过1小时后的膜,对膜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厚度、及由中心向两端以10mm间隔测定厚度(n=107),取其平均值。位于距膜的端部20mm的范围内的测定点的值不包括在上述平均值的计算中。
接着,在上述层叠膜中的第3树脂层的外表面,以蒸镀膜为外表面地使用聚氨酯系的粘接剂粘接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膜。进而,使用聚氨酯系的粘接剂使表9记载的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粘接于水蒸气阻隔层中的蒸镀膜的表面,得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然后,对于该太阳能电池用背板进行各种评价,将其结果一同记于表9中。
实施例10~11及比较例11
使用表9所示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和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膜,与实施例9同样,得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然后,对于这些太阳能电池用背板进行各种评价,将其结果一同示于表9。
[表9]
表9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741
8.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制造及评价(3)
实施例12~14及比较例12
使用表10所示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然后,对于这些太阳能电池用背板进行各种评价,将其结果一同记于表10。
[表10]
表10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751
9.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制造及评价(4)
实施例15~16
使用表11所示的、第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2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第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第4树脂层(背面保护层)形成用膜、水蒸气阻隔层形成用膜,与实施例9同样,得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然后,对于这些太阳能电池用背板进行各种评价,将其结果一同示于表11。
[表11]
[表11]
Figure BDA000007508517000077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中,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第3树脂层及第4树脂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可以改良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设计性、耐热性、挠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候性优异,而且耐损伤性、耐穿透性、耐化学品性及阻燃性也优异。因此,适合于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风雨中的室外的使用,作为构成在房屋的屋顶等中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自不必说,作为具有柔软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板也是有用的。
另外,本发明中,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第3树脂层、水蒸气阻隔层及第4树脂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可以改良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设计性、耐热性、挠性、水蒸气阻隔性、耐损伤性、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候性优异,进而,耐穿透性、耐化学品性及阻燃性也优异。因此,适合于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风雨的室外的使用,作为构成在房屋的屋顶等中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自不必说,作为具有柔软性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板也是有用的。

Claims (12)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为依次具备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第3树脂层及第4树脂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树脂层及所述第2树脂层中的至少该第2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第3树脂层是白色系树脂层,所述第4树脂层为背面保护层,且,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HA)、所述第2树脂层的厚度(HB)及所述第3树脂层的厚度(HC)满足下述式(1)及(2):
0.4≤(HA+HC)/HB≤2.4    (1)
0.7≤HA/HC≤1.3         (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所述第1树脂层为红外线透过性着色树脂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在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所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400~700nm的光的情况下,对所述光的吸收率为6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在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所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放射波长800~1400nm的光的情况下,对所述光的反射率为5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在150℃下放置了30分钟时的尺寸变化率为±1%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构成所述第1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构成所述第2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及构成所述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均为含有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构成所述第1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构成所述第3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比构成所述第2树脂层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所述第4树脂层为具有阻燃性的树脂层。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在所述第3树脂层及所述第4树脂层之间具备水蒸气阻隔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所述水蒸气阻隔层由在其表面形成含有金属及/或金属氧化物的膜而成的蒸镀膜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厚度为50~1,000μm。
12.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
CN2009801542781A 2009-01-28 2009-12-16 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Pending CN1022719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7333 2009-01-28
JP2009017333 2009-01-28
PCT/JP2009/071000 WO2010087085A1 (ja) 2009-01-28 2009-12-16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1914A true CN102271914A (zh) 2011-12-07

Family

ID=42395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42781A Pending CN102271914A (zh) 2009-01-28 2009-12-16 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47683A1 (zh)
EP (1) EP2383116A4 (zh)
JP (1) JP2010199555A (zh)
KR (1) KR20110114531A (zh)
CN (1) CN102271914A (zh)
WO (1) WO201008708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6163A (zh) * 2012-12-04 2014-06-11 杜邦公司 用于背接触式光伏模块的组件
CN104619490A (zh) * 2012-05-16 2015-05-13 诺沃聚合物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的多层封装膜
CN105489685A (zh) * 2014-10-03 2016-04-1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板材与模组结构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9552A (ja) * 2008-12-16 2010-09-09 Techno Polymer Co Ltd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99551A (ja) * 2008-12-16 2010-09-09 Techno Polymer Co Ltd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421890B2 (ja) * 2010-11-09 2014-0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1625420B1 (ko) * 2010-11-12 2016-05-30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태양 전지용 백시트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태양 전지 모듈
US20120285501A1 (en) * 2010-12-29 2012-11-15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Integrated back-sheet for back contact photovoltaic module
WO2012096290A1 (ja) * 2011-01-14 2012-07-19 テクノ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300783B1 (ko) * 2011-03-11 2013-08-29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광기전력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614360B2 (ja) * 2011-03-31 2014-10-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WO2013015259A1 (ja) * 2011-07-26 2013-01-31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27875B (zh) * 2012-07-18 2018-06-21 鐘化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層一體型軟性印刷基板
TWI586230B (zh) * 2012-07-18 2017-06-01 鐘化股份有限公司 補強板一體型軟性印刷基板
US9412921B2 (en) * 2012-11-20 2016-08-0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odule structure
US20140140012A1 (en) * 2012-11-20 2014-05-22 Kuo Hsin Technology Co., Ltd. Module structure
JP6260412B2 (ja) * 2014-04-01 2018-01-1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ガスバリア性フィルム
JP6745089B2 (ja) * 2015-01-16 2020-08-26 株式会社カネカ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707332B2 (ja) * 2015-10-29 2020-06-10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インフォメディア 情報記録媒体
DE102016001628A1 (de) * 2016-02-15 2017-08-17 Hochschule Luzern Technik & Architektur Farbiges Abdeckglas für Photovoltaikmodul
DE102017212142A1 (de) * 2017-07-14 2019-01-17 Sig Technology Ag Flächenförmiger Verbund, insbesondere zum Herstellen formstabiler Nahrungsmittelbehälter, beinhaltend eine Polymerschicht P mit einem L-Wert
JP6627998B1 (ja) * 2019-04-26 2020-01-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3961725A4 (en) * 2019-04-26 2023-06-2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BACK PROTECTIVE FILM FOR SOLAR CELL MODULES AND SOLAR CELL MODU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28294A (ja) * 2006-07-25 2008-02-0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裏面封止用シート
US20080053512A1 (en) * 2006-08-30 2008-03-06 Koji Kawashima Back sheet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41145A (ja) * 2001-07-27 2003-02-13 Yokohama Tlo Co Ltd 黒色ペリレン系顔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12352A1 (en) * 2005-07-18 2007-01-18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Photovoltaic Modules Having Improved Back Sheet
JP5140919B2 (ja) * 2005-11-01 2013-02-13 東レ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7208179A (ja) * 2006-02-06 2007-08-16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太陽電池裏面保護膜用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および太陽電池裏面保護膜
US8319093B2 (en) * 2006-07-08 2012-11-27 Certainteed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module
US8124703B2 (en) * 2006-09-28 2012-02-28 Korea Kumho Petrochemical Co., Ltd. Maleimide-alpha-alkylstyrene-based tetrapolymer with low molten viscosity and continuous bulk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US8339700B2 (en) * 2007-10-25 2012-12-25 Techno Polymer Co., Ltd Infrared reflective laminate
US20110061720A1 (en) * 2008-05-19 2011-03-17 Atsushi Watanabe Laminate
CN102037567A (zh) * 2008-10-03 2011-04-27 大科能树脂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膜及具有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WO2010071032A1 (ja) * 2008-12-16 2010-06-24 テクノ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28294A (ja) * 2006-07-25 2008-02-0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太陽電池裏面封止用シート
US20080053512A1 (en) * 2006-08-30 2008-03-06 Koji Kawashima Back sheet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9490A (zh) * 2012-05-16 2015-05-13 诺沃聚合物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的多层封装膜
CN104619490B (zh) * 2012-05-16 2018-10-09 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的多层封装膜
CN103856163A (zh) * 2012-12-04 2014-06-11 杜邦公司 用于背接触式光伏模块的组件
CN105489685A (zh) * 2014-10-03 2016-04-1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板材与模组结构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99555A (ja) 2010-09-09
EP2383116A1 (en) 2011-11-02
EP2383116A4 (en) 2013-08-14
WO2010087085A1 (ja) 2010-08-05
US20110247683A1 (en) 2011-10-13
KR20110114531A (ko) 201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9568B (zh) 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2271914A (zh) 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具备其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2037567A (zh) 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膜及具有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2844885A (zh) 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2859715A (zh) 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WO2010058695A1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09349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173911B2 (ja) 積層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99552A (ja)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77386A (ja)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
JP5385640B2 (ja) 積層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0087086A1 (ja)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77384A (ja)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
JP2010199551A (ja)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058798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201385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09348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201383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201384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177385A (ja) 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
JP2012160725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2174930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049490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4049491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2160724A (ja)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