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6335A - 无线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6335A
CN102256335A CN2011100842025A CN201110084202A CN102256335A CN 102256335 A CN102256335 A CN 102256335A CN 2011100842025 A CN2011100842025 A CN 2011100842025A CN 201110084202 A CN201110084202 A CN 201110084202A CN 102256335 A CN102256335 A CN 102256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access point
information
picture data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42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6335B (zh
Inventor
野川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56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6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中的每一个接入点获取包括与所述接入点相对应的网络标识信息的接入点信息。在用户从一个或多个网络标识信息中选择了与特定接入点相对应的特定网络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确定从特定接入点获取的特定接入点信息是否包括指示特定接入点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支持信息。在确定特定接入点信息包括支持信息的第一情况下,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执行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4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03771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无线通信设备无线地连接到接入点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用于将无线通信设备无线地连接到接入点的公知程序包括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和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示例包括例如,WPS(Wi-Fi保护设置)、AOSS(一键式无线网络安全设置系统;注册商标)和SES(安全简易设置;注册商标)。在自动无线设定模式下,无线通信设备通常从接入点获取在接入点中当前设定的无线简档(认证方法、加密方法等),并且使用该无线简档将无线通信设备无线地连接到接入点。在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下,通常,用户预先检查在接入点中当前设定的无线简档,并且指示无线通信设备使用该无线简档被无线地连接到接入点。在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情况下,用户不必预先检查在接入点中当前设定的无线简档,并且因此,无线通信设备能够比在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中被更容易地无线连接到接入点。
发明内容
然而,当使用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时,用户必须预先检查无线通信设备将要无线连接到的接入点(在下文中称为“特定接入点”)是否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并且因此必须指示无线通信设备执行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执行这样的检查并且发布上述指示对于具有无线通信的有限知识的用户而言是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指示无线通信设备执行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然而,如上所述,使用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来将无线通信设备无线地连接到特定接入点是更加困难的。也就是说,将无线通信设备无线地连接到接入点对于具有无线通信的有限知识的用户而言是困难的。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允许用户以简易的方式使无线通信设备被无线地连接到接入点的技术。
本申请中公开的一种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无线设定执行单元。所述获取单元可以被构造为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中的每一个接入点获取包括与接入点相对应的网络标识信息的接入点信息。所述确定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用户在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所获取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标识信息中选择了与无线通信设备将被无线连接的特定接入点相对应的特定网络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从所述特定接入点所获取的特定接入点信息是否包括指示特定接入点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支持信息。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可以被构造为在确定所述特定接入点信息包括支持信息的第一情况下来执行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
在上述无线通信设备中,在用户选择了特定网络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即在用户选择了特定接入点的情况下,确定特定接入点是否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在肯定确定的第一情况下,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执行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因此,即使用户没有预先检查选择目标的特定接入点是否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如果选择目标的特定接入点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使用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无线地连接到特定接入点。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使无线通信设备与特定接入点无线连接。
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可以包括第一画面数据提供单元,所述第一画面数据提供单元被构造为在第一情况下向显示单元提供第一画面数据。所述第一画面数据可以包括用于促使用户选择无线设定执行单元是否将执行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的第一消息。在第一情况下并且在其中用户选择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将执行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的第二情况下,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可以执行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上述构造允许无线通信设备在用户希望使用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
在第一情况下,特定接入点信息中的支持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特定接入点支持的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设定方法的方法信息。在第一情况下,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可以用由包括在特定接入点信息中的支持信息中的方法信息所指示的设定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在该构造中,在第一情况下,用特定接入点支持的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设定方法来适当地执行无线设定。该设定方法可以包括PBC(按钮配置)方法。
在第一情况下,特定接入点信息中的支持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特定接入点支持的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两个或多个设定方法的两个或多个方法信息。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可以包括第二画面数据提供单元,所述第二画面数据提供单元被构造为在第一情况下向显示单元提供第二画面数据。所述第二画面数据可以包括用于促使用户从两个或多个设定方法中选择一个设定方法的第二消息。在第一情况下并且在其中用户从两个或多个设定方法中选择了一个设定方法的第三情况下,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可以用所选择的一个设定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这样的构造允许无线通信设备用所述特定接入点支持的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用户期望的设定方法来适当地执行无线设定。所述两个或多个设定方法可以包括PBC方法和PIN(个人标识号)代码方法。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所述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被构造为利用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所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信息来创建选择画面数据,以将所述选择画面数据提供给显示单元。所述选择画面数据可以表示用于促使用户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标识信息中选择一个网络标识信息的选择画面。所述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可以创建选择画面数据,使得以第一类型网络标识信息能够与第二类型网络标识信息区分开的方式来显示包括在选择画面中的第一类型网络标识信息和第二类型网络标识信息。第一类型网络标识信息可以是从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第一类型接入点获取的网络标识信息。第二类型网络标识信息可以是从不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第二类型接入点获取的网络标识信息。在该构造中,一旦用户已经获悉与包括在选择画面中的每个网络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每个接入点是否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用户就能够选择特定网络标识信息(即特定接入点)。
用于实现上述无线通信设备的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该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设备同样是新颖的和实用的。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造。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由多功能设备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图示了从图2继续的流程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由多功能设备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图示了从图4继续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系统构造)
将参考附图来解释实施例。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2包括多功能设备10、多个接入点50、60(下文中将“接入点”称为“AP”)以及PC 70。多功能设备10是PC 70的外围设备。AP 50、60在一对设备(例如,多功能设备10与PC 70)之间中继无线通信。PC 70被无线地连接到AP 50。通过下述无线设定(即无线安全设定)的执行,多功能设备10被无线地连接到多个AP 50、60中的任何一个。如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术语“无线连接”指的是以下情况。具体地,在其中设备被无线地连接到AP(例如,AP 50)的状态下,该设备能够经由AP与另一设备进行通信。相反,在其中设备未被无线地连接到AP的状态下,设备能够执行与AP的无线通信(即,采取下述探测请求信号和探测响应信号的形式的无线通信),但是不能经由AP与其它设备通信。
(多功能设备10的构造)
多功能设备10能够执行包括打印功能和扫描功能的多个功能。多功能设备10包括操作单元12、显示单元14、无线接口16和控制单元20。各个单元12、14、16和20被连接到总线18。多功能设备10还包括未示出的打印执行单元和扫描执行单元。操作单元12包括多个键。用户能够通过操作该操作单元12来向多功能设备10输入各种信息。显示单元14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无线接口16是用于使得多功能设备10能够执行无线通信的接口。
控制单元20包括CPU 22和存储器24。存储器24包括,例如,ROM、RAM等。存储器24存储程序26。CPU 22根据存储在存储器24中的程序26来执行各种处理。通过由CPU 22执行根据程序26的处理来实现获取单元30、确定单元32、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和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40的各个功能。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包括第一画面数据提供单元36和第二画面数据提供单元38。
存储器24包括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是用于存储无线简档(例如,认证方法、加密方法、无线密码(WEP密钥(有线等效私钥))、密码短语(pass phrase)等)以便于使多功能设备10被无线连接到AP(例如,AP 50)的区域。在多功能设备10的装运阶段,没有无线简档被存储在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通过由控制单元20执行下述无线设定来将无线简档存储到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
(用于无线设定的模式)
控制单元20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或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来执行无线设定。多功能设备10支持由Wi-Fi联盟设计的WPS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具体地,多功能设备10支持WPS的PBC(按钮配置)方法和PIN(个人标识号)代码方法。
(PBC方法)
PBC方法是在(1)预定操作被施加到多功能设备10的操作单元12,以及(2)对在多功能设备10将被无线地连接到的AP(在下文中称为“特定AP”)中设置的预定义按钮进行操作时发起WPS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应当注意,WPS的无线通信指用于从特定AP向多功能设备10传送在特定AP中当前设定的无线简档的通信。更具体地,如果用户希望使用WPS的PBC方法,则预先检查该特定AP是否支持WPS的PBC方法。例如,用户通过检查用于特定AP的手册来执行上述检查。如果确认该特定AP支持WPS的PBC方法,则用户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被显示在多功能设备10的显示单元14上的状态下操作所述操作单元12,从而在自动无线设定模式与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之间选择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此外,用户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从而在PBC方法和PIN代码方法之间选择PBC方法。接下来,用户对在特定AP中提供的上述预定义按钮进行操作。结果,在多功能设备10与特定AP之间发起WPS的无线通信。
多功能设备10的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图1)通过执行WPS的无线通信来执行无线设定。更具体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通过WPS的无线通信来从特定AP获取在特定AP中当前设定的无线简档(即特定AP当前正在操作的无线简档),并且将该无线简档存储在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
(PIN代码方法)
PIN代码方法是当(1)预定操作被施加到多功能设备10的操作单元12,以及(2)用户将由多功能设备10创建的PIN代码输入到特定AP时发起WPS的无线通信的方法。更具体地,如果用户希望使用WPS的PIN代码方法,则预先检查该特定AP是否支持WPS的PIN代码方法。接下来,用户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并且然后在PCB方法和PIN代码方法之间选择PIN代码方法。在该情况下,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依照预先确立的程序来创建PIN代码,并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PIN代码。用户将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的PIN代码输入到特定AP中。例如,用户使用PC 70来访问在特定AP中设置的WEB服务器,并且在由WEB服务器提供的WEB画面上输入PIN代码。如果PIN代码被正确地输入到特定AP中(即,如果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的PIN代码与输入到特定AP中的PIN代码相同),则在多功能设备10与特定AP之间执行WPS的无线通信。此后的过程与PBC方法的相同。
(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
下面将进一步更详细地解释的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是用于在不使用WPS的情况下执行无线设定的模式。为了使用WPS的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用户必须检查特定AP是否支持WPS,并且如上所述,必须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然而,执行上述检查并且选择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对于几乎不具有无线通信知识的用户而言是困难的。存在即使特定AP支持WPS,这样的用户也可能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而不是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机会。一旦在菜单画面中选择了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发起图2和图3的流程图中的处理。
(由多功能设备10执行的处理)
接下来解释图2和图3的处理。图2和图3的处理的以下解释基于其中AP 50支持WPS的PBC方法和PIN代码方法二者并且AP 60不支持WPS的示例。首先,在S10中,获取单元30(图1)控制无线接口16,从而从用于无线通信的多个信道(即频带)中顺序选择一个信道,并且使用顺序选择的信道来顺序传送探测请求信号。在接收到探测请求信号时,AP 50、60向多功能设备10传送探测响应信号作为对探测请求信号的响应。结果,获取单元30在S12中从一个或多个AP(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AP 50、AP 60)获取一个或多个探测响应信号。在S12中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响应信号的每一个都包括与作为探测响应信号的传送源的AP相对应的SSID(服务集标识符)。
接下来,在S14中,确定单元32(图1)分析在S12中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响应信号中的一个探测响应信号(在下文中为“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更具体地,在S14中,确定单元32读取包括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接下来,在S16中,确定单元32确定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是否包括指示支持WPS的PBC方法的信息(在下文中为“第一类型信息”)。具体地,在S16中,确定单元32确定作为目标探测响应信号的传送源的AP是否支持WPS的PBC方法。
如上所述,AP 50支持WPS的PBC方法和PIN代码方法。因此,如果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从AP 50获取的信号,则目标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支持WPS的信息元素。该信息元素包括第一类型信息和第二类型信息,该第一类型信息指示支持WPS的PCB方法,该第二类型信息指示支持WPS的PIN代码。因此,如果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从AP 50获取的信号,则在S16中确定为“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20在S18中关联支持标记和包括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的SSID(即AP 50的SSID)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24中。
另一方面,AP 60不支持WPS。因此,如果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从AP 60获取的信号,则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不包括指示支持WPS的信息元素。在该情况下,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也不包括第一类型信息。因此,如果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从AP 60获取的信号,则在S16中确定为“否”。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20在S20中关联不支持标记和包括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的SSID(即AP 60的SSID)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24中。
一旦S18或S20结束,则该过程前进至S22。在S22中,确定单元32确定是否已经对在S12中获取的所有探测响应信号执行了从S14至S20的处理。如果结果为“否”,则确定单元32返回到S14,并且分析还没有执行从S14至S20的处理的一个探测响应信号。
如果已经处理了所有探测响应信号(S22中的“是”),则在S24中,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40(图1)使用在S12中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响应信号来创建指示选择画面100的选择画面数据。更具体地,在S24中,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40创建指示选择画面100的选择画面数据,选择画面100包括被包括在在S12中获取的每个探测响应信号中的SSID列表。在S24中,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40将所创建的选择画面数据提供给显示单元14。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画面100包括AP 50的SSID(AAA...)和AP 60的SSID(BBB...)。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用户能够从两个SSID中选择与多功能设备10将被无线连接到的一个AP相对应的一个SSID。一旦用户选择了一个SSID,则该处理前进到图3的S30。此后,由用户在图2的S24中选择的一个SSID将被称为“选择的SSID”,并且与选择的SSID相对应的AP将被称为“选择的AP”。
如上所述,如果AP支持WPS的PBC方法,则AP的SSID与支持标记的关联被存储在存储器24中(图2的S18)。如果AP不支持WPS的PBC方法,则在AP的SSID与不支持标记的关联被存储在存储器24中(图2的S20)。在图3的S30中,确定单元32通过参考存储器24中存储的内容来确定支持标记是否与选择的SSID相关联。如果结果为“是”,则该处理前进到S34,并且如果结果为“否”,则前进到S32。
在S32中(在不支持标记与选择的SSID相关联的情况下),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执行根据非WPS(即根据除WPS之外的程序)的无线设定。更具体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图1)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用于促使用户从多功能设备10支持的多种的认证方法中选择一种认证方法的画面。用户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来选择一种认证方法。接下来,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用于促使用户从多功能设备10支持的多个加密方法中选择一种加密方法的画面。用户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来选择一种加密方法。如果选择了需要无线密码(WEP密钥、密码短语等)的加密方法和认证方法的组合,则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进一步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用于促使用户输入无线密码的画面。用户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来输入无线密码。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在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存储由用户选择的无线简档(认证方法、加密方法和无线密码)。从而在S32中完成根据非WPS的无线设定。
为了使多功能设备10被适当地无线连接到选择的AP,用户必须在S32中选择在选择的AP中当前设定的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即在选择的AP中当前运行的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在S32中,用户必须输入在选择的AP中当前设定的无线密码。一旦S32完成,图2和图3中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在S34中(在支持标记与选择的SSID相关联的情况下),第一画面数据提供单元36(图1)向显示单元14提供包括指示选择的AP支持WPS的消息102a和用于促使用户选择是否将执行根据WPS的无线设定的消息102b的画面数据。结果,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确认画面102。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用户能够在多功能设备10中选择是否执行根据WPS的无线设定。
接下来,在S36中,控制单元20确定用户在确认画面102中从指示“取消”的按钮和指示“执行”的按钮之间选择了哪个按钮。在S36中,如果用户选择了指示“取消”的按钮,则控制单元20确定为“是”,并且该处理前进到上述S32。在该情况下,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执行根据非WPS的无线设定。
如果用户已经选择了指示“执行”的按钮,则控制单元20在S36中确定为“否”,并且该处理前进到S38。在S38中,控制单元20向显示单元14提供画面数据,该画面数据包括促使用户操作选择的AP的WPS按钮的消息104a。结果,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指示画面104。用户根据指示画面104中的消息104a来操作选择的AP的WPS按钮。在已经操作了选择的AP的WPS按钮之后,用户选择指示画面104中的指示“已经按下按钮”的按钮。
接下来,在S40中,控制单元20确定用户在指示画面104中从指示“取消”的按钮和指示“已经按下按钮”的按钮之间选择了哪个按钮。在步骤S40中,如果用户已经选择了指示“取消”的按钮,则控制单元20确定为“是”,并且该处理前进到上述S32。在该情况下,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执行根据非WPS的无线设定。
如果用户已经选择了指示“已经按下按钮”的按钮,则控制单元20在S40中确定为“否”,并且该处理前进到S42。在S42中,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根据WPS的PBC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上文已经描述了用WPS的PBC方法的无线设定,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一旦S42完成,图2和图3中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如在S32中执行的根据非WPS的无线设定可以被视为下述处理:依照用户做出的指示(由用户执行的选择操作、输入操作等)来决定多功能设备10将使用以便于被无线地连接到选择的AP的无线简档(认证方法、加密方法和无线密码),并且将无线简档存储在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相反,如在S42中执行的根据WPS的无线设定可以被视为下述处理:从选择的AP获取多功能设备10将使用以便于无线地连接到选择的AP的无线简档,并且将该无线简档存储在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
一旦图2和图3的流程图结束,就将多功能设备10将使用的无线简档存储在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虽然图1未示出,但是控制单元20包括通信执行单元,该通信执行单元使用在图3的S32或S42中存储在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的无线简档来执行用于使多功能设备10被无线地连接到选择的AP的通信(即为了使选择的AP对多功能设备10进行认证的通信)。如果在图3的S32或S42中存储了适当的无线简档,则多功能设备10被无线地连接到选择的AP。例如,多功能设备10能够在多功能设备10和AP 50被无线地连接的状态下经由AP 50与PC 70进行通信。例如,控制单元20能够经由AP 50从PC 70接收打印数据。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20根据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例如,控制单元20能够经由AP 50将由扫描执行单元(未示出)创建的扫描数据传送到PC 70。
上文已经详细解释了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2。当用户在图2的选择画面100中选择了一个SSID(即选择的SSID)时,多功能设备10确定选择的AP是否支持WPS的PBC方法(图3中的S30)。如果确定结果是肯定的(在图3中的S30中为“是),则多功能设备10依照WPS的PBC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图3的S42)。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了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即,即使发布了用于执行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指示),一旦选择了支持WPS的PBC方法的AP 50,多功能设备10依照自动无线设定模式(WPS的PBC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
在用户希望使多功能设备10被无线地连接到AP 5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即使AP 50支持WPS,具有无线通信的有限知识的用户也可能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用户在图2的选择画面100中选择了AP 50时,多功能设备10能够使用WPS的PBC方法来无线地连接到AP 50。因此,即使用户在检查AP 50是否支持WPS之后没有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即,即使没有发布用于执行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指示),多功能设备10能够使用WPS的PBC方法被无线地连接到AP 50。结果,用户可以容易地使多功能设备10无线地连接到AP 50。
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设备10在从选择的AP获取的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支持PBC方法(在图3的S30中为“是”)的信息的情况下,即在选择的AP支持WPS的PBC方法的情况下,用WPS的PBC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因此,多功能设备10能够用选择的AP所支持的WPS的PBC方法来适当地执行无线设定。
多功能设备10是“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探测响应信号和SSID分别是“接入点信息”和“网络标识信息”的示例。包括在指示存储了WPS的信息元素中的第一类型信息(指示支持WPS的PBC方法的信息)是“支持信息”和“方法信息”的示例。图3的确认画面102中的消息102a、102b是“第一消息”的示例,并且在图3的S34中提供给显示单元14的画面数据是“第一画面数据”的示例。图3的S30中的“是”并且图3的S36中的“否”的情况分别是“第一情况”和“第二情况”的示例。
(第二实施例)
将集中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来解释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其中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了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情况下,执行图4和图5中的流程图的处理,而不是图2和图3的流程图中的处理。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将基于其中AP 50支持WPS的PBC方法和PIN方法二者并且AP 60不支持WPS的实例的示例来解释处理图4和图5。
图4中的步骤S110至S114与图2中的步骤S10至S14相同。在S115中,确定单元32确定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否包括指示支持WPS的信息元素。具体地,在S115中,确定单元32确定作为目标探测响应信号的传送源的AP是否支持WPS。如果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从AP50获取的信号,则目标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支持WPS的信息元素(在下文中为“特定IE”)。因此,如果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从AP 50获取的信号,则在S115中确定为“是”,并且该处理前进到S116。
在S116中,确定单元32确定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的特定IE是否包括指示支持WPS的PIN代码方法的第二类型信息。如果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从AP 50获取的信号,则在特定IE中包括第二类型信息,并且因此在S116中确定为“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20在S117中关联PIN代码方法支持标记和包括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的SSID(即AP 50的SSID)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24中。支持WPS的已知AP通常支持PIN代码方法。因此,通常在S116中确定为“是”。
一旦S117结束,或者在S116中为否的情况下,确定单元32在S118中确定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的特定IE是否包括指示支持WPS的PBC方法的第一类型信息。如果目标探测响应信号是从AP 50获取的信号,则第一类型信息被包括在特定IE中,并且因此在S118中确定为“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20在S119中关联PBC方法支持标记和包括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的SSID(即AP 50的SSID)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24中。
在S115中为“否”的情况下,与图2中的S20相同,控制单元20在S120中关联不支持标记和包括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中的SSID(即AP 60的SSID)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24中。步骤S122与图2中的S22相同。一旦S122结束,则该处理前进到S124。
步骤S124基本上与图2中的S24相同,但是与后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以AP 50的SSID和AP 60的SSID被显示为可由用户区分这样的方式来创建选择画面数据。在创建选择画面数据时,具体地,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40向SSID(即AP 50的SSID)添加字符串110a,即“WPS支持”,该SSID(即AP 50的SSID)与PIN代码方法支持标记和PBC方法支持标记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并且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40向SSID(AP 60的SSID)添加字符串110b,即“WPS不支持”,该SSID(AP 60的SSID)与不支持标记相关联。作为结果,显示图4的选择画面110。用户能够因此获悉与各个SSID相对应的AP 50、60是否支持WPS,并且能够由此选择一个SSID。一旦用户选择了一个SSID,则该过程前进到图5的S130。
在图5的S130中,确定单元32通过参考存储器24中存储的内容来确定PIN代码方法支持标记和PBC方法支持标记中的至少一个是否与选择的SSID相关联。如果结果为“是”,则该处理前进到S134,并且如果结果为“否”,则前进到S132。
在S132中执行的根据非WPS的无线设定与图3中的S32相同。在S134中,第一画面数据提供单元36和第二画面数据提供单元38(图1)协作地向显示单元14提供画面数据。结果,在显示单元14上显示确认画面112。在S132中提供的画面数据包括与图3的消息102a、102b相同的112a、112b。在PIN代码方法支持标记和PBC方法支持标记二者都与选择的SSID相关联的情况下,则第二画面数据提供单元38在步骤S132中创建画面数据,该画面数据包括消息112c以便于使用户在PIN代码方法与PBC方法之间选择一个设定方法。通过对操作单元12进行操作,用户能够从PIN代码方法和PBC方法中选择一个设定方法。在仅PIN代码方法支持标记和PBC方法支持标记中的一个与选择的SSID相关联的情况下,在S132中创建指示与图3的确认画面102相同的画面的画面数据。
接下来,控制单元20确定(S136)用户是否已经从确认画面112中的指示“取消”的按钮、指示“执行PBC方法”的按钮和指示“执行PIN代码方法”的按钮中选择了任何一个。在S136中,如果用户已经选择了指示“取消”的按钮,则控制单元20确定为“是”,并且该处理前进到S132。在该情况下,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执行根据非WPS的无线设定。
如果用户已经选择了指示“执行PBC方法”的按钮,则控制单元20在S136中确定为“否”,在S137中接下来确定为“是”,并且该处理前进到S138。步骤S138至S142与图3中的步骤S38至S42相同。
如果用户已经选择了指示“执行PIN代码方法”的按钮,则控制单元20在S136中确定为“否”,在S137中接下来确定为“否”,并且该处理前进到S144。在S144中,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用WPS的PIN代码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用WPS的PIN方法进行的无线设定,并且将省略其重复解释。
本实施例允许用户在选择的AP支持PIN代码方法和PBC方法二者的情况下选择期望的设定方法。因此,多功能设备10能够以用户期望的设定方法来执行WPS的无线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指示支持WPS的信息元素(即特定IE)是“支持信息”的示例。第一类型信息和第二类型信息是“方法信息”的示例。图5的确认画面112中的两个按钮112c是“第二消息”的示例。在图5的S134中提供给显示单元14的画面数据之中的包括字符串112a、112b的部分数据和包括两个按钮112c的部分数据分别是“第一画面数据”和“第二画面数据”的示例。AP 50和AP 60分别是“第一类型接入点”和“第二类型接入点”的示例。AP 50的SSID和AP 60的SSID分别是“第一类型网络标识信息”和“第二类型网络标识信息”的示例。图5的S130中为“是”和图5的S136中为“否”的情况分别是“第一情况”和“第三情况”的示例。
在选择了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并且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了WPS的PBC方法的情况下,用户不执行诸如图2和图4的选择画面100、110中所描绘的SSID的选择(即AP的选择)。也就是说,预定义按钮(WPS按钮)被操作的AP成为用于执行与多功能设备10的WPS的无线通信的目标AP。类似地,在其中选择了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并且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了WPS的PIN代码方法的情况下,用户不执行SSID选择。也就是说,已经针对其输入了PIN代码的AP成为用于执行与多功能设备10的WPS无线通信的目标AP。
具体地,在WPS的普通PBC和PIN代码方法中用户没有执行SSID选择(指定)。更一般而言,在普通自动无线设定模式下用户没有选择SSID。相反,在普通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情况下(即在用于无线设定的菜单画面中选择了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情况下),由用户选择(指定)SSID(图2中的S24,图4中的S124)。在以上实施例中(图2至图5),由用户选择SSID,并且此后(在图2中的S24和图4中的S124之后),根据自动无线设定模式来执行无线设定(参见图3中的S42和图5中的S142、S144)。
(变体1)
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不仅可以应用于多功能设备10,而且还可以应用于诸如PC、移动通信终端、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电话、传真机等其它无线通信设备。
(变体2)
在上述实施例中,多功能设备10的显示单元14被用作在其上显示图2至图5的各种画面100至104、110和112的显示单元的示例。然而,作为替代,可以使用被有线地连接到(例如,通过USB电缆或LAN电缆)多功能设备10的外部设备(例如,PC)的显示单元。
(变体3)
多功能设备10可以在图2的S10和S12中的处理完成之后将一个或多个获取的探测响应信号提供给外部设备。在该情况下,外部设备可以执行图2的从S14至S24的处理和图3的S30以及从S34至S40中的处理。在图2的S24和图3的S34、S38中,在该情况下,外部设备可以在外部设备中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画面100、102、104。在图3的S30中为“否”的情况下,可以在外部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预定义的画面,使得用户可以指定无线简档。在该情况下,外部设备可以将由用户指定的无线简档提供给多功能设备10。多功能设备10的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可以通过将从外部设备获取的无线简档存储在无线简档存储区域28中来执行根据非WPS的无线设定。在图3的S40中为“否”的情况下,外部设备可以指示多功能设备10用WPS的PBC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执行图3的S42)。在本变体中,在多功能设备10中设置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和获取单元30的部分,同时在外部设备中设置确定单元32、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第一画面数据提供单元36和第二画面数据提供单元38)以及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40的部分。因此,在本变体中,多功能设备10和外部设备是“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还可以以与在本变体中相同的方式来修改第二实施例的特征。
(变体4)
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包括指示支持WPS的信息元素(在下文中为“特定IE”)并且另外特定IE包括指示支持PBC方法的第一类型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单元在图2的S16中确定为“是”。作为替代,在目标探测响应信号包括特定IE的情况下,确定单元32可以替代地在图2的S16中确定为“是”。具体地,确定单元32不需要确定PBC方法是否被支持。在本变体中,在图3的S42中,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可以用WPS的PIN代码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或者可以用WPS的PBC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在本变体中,特定IE是“支持信息”的示例。
(变体5)
在上述实施例中,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使用WPS作为自动无线设定模式。作为替代,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还可以使用AOSS(注册商标)或SES(注册商标)作为自动无线设定模式。
(变体6)
在图3的S32和图5的S132的非WPS中,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依照用户做出的指示来决定多功能设备10将使用的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作为替代,可以使用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0/0082999和No.2010/0082978中公开的下述程序(在下文中称为“全质询程序(all-challenge procedure)”)。这些文献的内容被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具体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从多功能设备10支持的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的多个组合之中选择一个组合,向选择的AP传送指示选择的组合的组合信息,并且从选择的AP获取指示在选择的AP中当前设定了选择的组合的OK信息或者在选择的AP中当前没有设定选择的组合的NG信息。同样在全质询程序中,如在上述实施例的程序中,通过用户在选择画面110、110(图2、图4)中选择SSID来决定选择的AP。如果获取OK信息,则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将选择的组合决定为将由多功能设备10使用的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如果获取NG信息,则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从上述多个组合之中选择另一组合,并且重复向选择的AP重传组合信息的处理,直至获取OK信息。因为不需要用户预先检查在选择的AP中当前设定的认证方法和加密方法的组合,所以在采用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情况下,使用全质询程序允许多功能设备10被容易地无线连接到选择的AP。
同样在全质询程序中,用户必须向多功能设备10输入在选择的AP中当前设定的无线密码。因此,在该全质询程序和上述实施例的非WPS程序(图2的S32和图5的S132)二者中,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可以被视为“其中依照来自用户的指示来决定包括在要由多功能设备10(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无线简档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类型的模式”。相反,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可以被视为“其中在没有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决定包括在要由多功能设备10(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无线简档中的所有信息类型的模式”。
在全质询程序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非WPS程序二者中,没有从选择的AP获取在选择的AP中设定的无线简档集。因此,非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可以被视为“其中在没有从选择的AP获取无线简档的情况下决定要由多功能设备10(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无线简档的模式”。相反,自动无线设定模式可以被视为“其中从选择的AP获取无线简档并且将获取的无线简档决定为要由多功能设备10(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无线简档的模式”。
(变体7)
在上述实施例中,PBC方法和PIN代码方法被用作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设定方法。然而,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设定方法可以是某种其它方法(例如,使用USB存储器的方法或使用NFC(近场通信)的方法)。
在使用USB存储器的方法中,例如,如果在选择的AP中当前设定的无线简档被存储在外部设备(所谓的注册器(Registrar))中,则用户将USB存储器插入诸如PC等外部设备的USB接口中。结果,无线简档被存储在USB存储器中。接下来,用户将USB存储器插入多功能设备10的USB接口(未示出)中。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从而能够从USB存储器获取无线简档。
在使用NFC的方法中,例如,通过使选择的AP和多功能设备10彼此接近来在选择的AP与多功能设备10之间执行NFC。在NFC处理期间,无线设定执行单元34可以从选择的AP获取当前在选择的AP中设定的无线简档。
(变体8)
在图4的S124的处理中,向AP 50的SSID和AP 60的SSID二者添加字符串110a、110b。作为替代,可以仅向AP 50的SSID和AP 60的SSID中的一个添加相应的字符串110a、110b。替代地,在不添加任何字符串110a、110b的情况下,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例如,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大小)来显示AP 50的SSID和AP 60的SSID。同样在本变体中,AP 50的SSID和AP 60的SSID被显示为可由用户进行区分。
(变体9)
在前述实施例中,作为控制单元20执行根据程序26的处理的结果来实现各个单元30至40。尽管如此,可以替代地由诸如逻辑电路的硬件资源来实现各个单元30至40中的至少一个单元。

Claims (7)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构造为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中的每一个接入点获取包括与所述接入点相对应的网络标识信息的接入点信息;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构造为,在用户在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获取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标识信息中选择了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将被无线连接到的特定接入点相对应的特定网络标识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从所述特定接入点获取的特定接入点信息是否包括指示所述特定接入点支持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支持信息;以及
无线设定执行单元,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被构造为,在确定所述特定接入点信息包括所述支持信息的第一情况下,执行依照所述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包括:
第一画面数据提供单元,所述第一画面数据提供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情况下向显示单元提供第一画面数据,所述第一画面数据包括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促使所述用户选择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是否将执行依照所述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以及
在所述第一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用户选择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将执行依照所述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的第二情况下,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执行依照所述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无线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情况下,所述特定接入点信息中的所述支持信息包括方法信息,所述方法信息指示所述特定接入点支持的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设定方法,以及
在所述第一情况下,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用由包括在所述特定接入点信息中的所述支持信息中的所述方法信息所指示的所述设定方法来执行无线设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设定方法包括PBC(按钮配置)方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情况下,所述特定接入点信息中的所述支持信息包括两个或多个方法信息,所述两个或多个方法信息指示所述特定接入点支持的所述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两个或多个设定方法,
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包括第二画面数据提供单元,所述第二画面数据提供单元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情况下向显示单元提供第二画面数据,所述第二画面数据包括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促使所述用户从所述两个或多个设定方法中选择一个设定方法,并且
在所述第一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用户从所述两个或多个设定方法中选择一个设定方法的第三情况下,所述无线设定执行单元用所选择的一个设定方法来执行所述无线设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两个或多个设定方法包括PBC(按钮配置)方法和PIN(个人标识号)代码方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
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所述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被构造为利用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点信息来创建选择画面数据,以将所述选择画面数据提供给显示单元,所述选择画面数据表示用于促使所述用户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标识信息中选择一个网络标识信息的选择画面,
其中,所述选择画面数据提供单元创建所述选择画面数据,使得以第一类型网络标识信息能够与第二类型网络标识信息区分的方式来显示包括在所述选择画面中的所述第一类型网络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类型网络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类型网络标识信息是从支持所述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第一类型接入点获取的网络标识信息,并且
所述第二类型网络标识信息是从不支持所述自动无线设定模式的第二类型接入点获取的网络标识信息。
CN201110084202.5A 2010-04-28 2011-03-30 无线通信设备 Active CN102256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3771 2010-04-28
JP2010103771A JP5418394B2 (ja) 2010-04-28 2010-04-28 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6335A true CN102256335A (zh) 2011-11-23
CN102256335B CN102256335B (zh) 2014-11-12

Family

ID=4420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4202.5A Active CN102256335B (zh) 2010-04-28 2011-03-30 无线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774144B2 (zh)
EP (1) EP2384063B1 (zh)
JP (1) JP5418394B2 (zh)
CN (1) CN10225633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801A (zh) * 2013-02-26 2013-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与无线接入装置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76093A (zh) * 2012-06-06 2013-12-25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7086A (zh) * 2012-09-25 2014-03-26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方法
CN112385274A (zh) * 2018-07-12 2021-02-1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接入点、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8394B2 (ja) * 2010-04-28 2014-0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8590023B2 (en) * 2011-06-30 2013-11-19 Intel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onnectivity, data offloading and roaming between networks
US9571482B2 (en) 2011-07-21 2017-02-14 Intel Corporation Secure on-line sign-up and provisioning for Wi-Fi hotspots using a device management protocol
US9215283B2 (en) * 2011-09-30 2015-12-15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and multi-homing content retrieval applications
US8917651B2 (en) * 2011-10-05 2014-12-23 Cisco Technology, Inc. Associating wi-fi stations with an access point in a multi-access point infrastructure network
KR101915314B1 (ko) * 2011-10-25 2018-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에서 WPS(Wi-Fi Protecte d Setup)을 이용한 와이파이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JP5887969B2 (ja) * 2012-02-07 2016-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器
JP5884633B2 (ja) * 2012-05-15 2016-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5645088B2 (ja) * 2012-05-24 2014-12-24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通信設定方法、無線接続装置、および、認証方法
JP5954024B2 (ja) * 2012-07-27 2016-07-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9307408B2 (en) 2012-12-27 2016-04-05 Intel Corporation Secure on-line signup a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9706383B2 (en) * 2013-01-04 2017-07-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figuring a mobile wireless hotspot
US9066197B2 (en) 2013-01-22 2015-06-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ower save control for tethering connections
EP3110207B8 (en) 2013-02-05 2021-09-08 Intel Corporation Online signup provisioning techniques for hotspot connections
JP6344893B2 (ja) * 2013-07-19 2018-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60479B2 (ja) * 2013-12-27 2017-07-12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無線接続装置、無線通信の設定を行う方法
JP6292008B2 (ja) * 2014-04-30 2018-03-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近接通信システム
JP6387698B2 (ja) 2014-06-16 2018-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US9883538B2 (en) 2014-08-27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voiding P2P connection failure due to push button configuration overlap
JP6387748B2 (ja) * 2014-09-02 2018-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US9520008B2 (en) * 2014-09-26 2016-12-13 Tyco Safety Products Canada Ltd. Auto enrollment for configu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CN104602318B (zh) * 2015-01-08 2018-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7183790A (ja) * 2016-03-28 2017-10-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子機及び親機
CN106507289A (zh) * 2016-12-07 2017-03-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8220898A1 (ja) * 2017-06-02 2018-12-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
JP6526137B2 (ja) * 2017-09-21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92861B2 (ja) * 2018-11-22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92862B2 (ja) * 2018-11-22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39735B2 (ja) * 2019-01-11 2023-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3843A1 (en) * 2000-02-24 2001-08-30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accessing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538780A2 (en) * 2003-12-05 2005-06-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detec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type
CN1778073A (zh) * 2003-04-23 2006-05-24 佳能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装置和控制方法
WO2008148213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processing disconnected emergency call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s invol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the remote monitoring thereof
EP2112844A2 (en) * 2008-04-25 2009-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wireless L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33285A (ja) 2003-07-08 2005-02-03 Hitachi Ltd 無線情報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186736B2 (ja) 2003-07-16 2008-1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5176021A (ja) 2003-12-12 2005-06-30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60106918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Evert Matthew J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tting up a peripheral device for use on a wireless network
US7966489B2 (en) * 2006-08-01 2011-06-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authentication method on a client
JP2008072577A (ja) 2006-09-15 2008-03-27 Seiko Epson Corp ステーション装置及び無線lan通信システム
CA2636384C (en) * 2006-11-21 2014-07-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isplaying a list of availabl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JP2008205567A (ja) 2007-02-16 2008-09-04 Buffalo Inc 無線lan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8050243B2 (en) * 2007-12-07 2011-11-0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proximity to a WLAN for a UMA/GAN compati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090115292A (ko) * 2008-05-01 2009-1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버튼 방식의 무선 랜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JP2010021802A (ja) * 2008-07-10 2010-01-28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
JP4748196B2 (ja) * 2008-09-17 2011-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識別子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44612B2 (ja) 2008-09-30 2011-12-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接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44611B2 (ja) 2008-09-30 2011-12-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接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18394B2 (ja) * 2010-04-28 2014-0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3843A1 (en) * 2000-02-24 2001-08-30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accessing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778073A (zh) * 2003-04-23 2006-05-24 佳能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装置和控制方法
EP1538780A2 (en) * 2003-12-05 2005-06-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detec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type
WO2008148213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processing disconnected emergency call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s invol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the remote monitoring thereof
EP2112844A2 (en) * 2008-04-25 2009-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wireless LA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6093A (zh) * 2012-06-06 2013-12-25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57574A (zh) * 2012-06-06 2017-10-17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57574B (zh) * 2012-06-06 2020-09-11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7086A (zh) * 2012-09-25 2014-03-26 株式会社东芝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方法
CN103152801A (zh) * 2013-02-26 2013-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与无线接入装置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52801B (zh) * 2013-02-26 2016-08-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与无线接入装置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85274A (zh) * 2018-07-12 2021-02-1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接入点、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及程序
CN112385274B (zh) * 2018-07-12 2024-02-1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接入点、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06308B2 (en) 2015-08-11
US20140287695A1 (en) 2014-09-25
JP2011234205A (ja) 2011-11-17
EP2384063A1 (en) 2011-11-02
EP2384063B1 (en) 2017-07-19
US8774144B2 (en) 2014-07-08
US20110268027A1 (en) 2011-11-03
CN102256335B (zh) 2014-11-12
JP5418394B2 (ja)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6335B (zh) 无线通信设备
CN107251596B (zh) 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EP3451724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953614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JP5754254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02833876B (zh) 无线通信设备
JP567343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60282541A1 (en) Method for set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367373A1 (en) Setting of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for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8092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913739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337393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3634795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方法
JP477722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95206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KR102446095B1 (ko) 인쇄 장치, 인쇄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JP5637279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WO2020012735A1 (ja) 無線通信端末、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38818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4004005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201621366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23158555A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82486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0088567A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