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3614B -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53614B CN1953614B CN2006101405763A CN200610140576A CN1953614B CN 1953614 B CN1953614 B CN 1953614B CN 2006101405763 A CN2006101405763 A CN 2006101405763A CN 200610140576 A CN200610140576 A CN 200610140576A CN 1953614 B CN1953614 B CN 19536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
- communication
- access point
- messaging parameter
- mess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188472 Ilex paraguar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为了设置通信参数,通信设备基于自身所提供的网络标识符识别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如果该通信设备可以识别到与自身所提供的网络标识符相匹配的任何网络标识符,则与该无线网络中的另一通信设备协作设置通信参数。如果没有可识别到标识符,则该通信设备将通信参数的设置切换到手动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无线网络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在无线LAN上进行通信,通信装置需要设置SSID(Service Set ID,服务集标识符)、加密密钥、认证方案以及认证密钥等无线LAN参数(以下称之为通信参数)。这些通信参数的设定对于用户来说非常麻烦,并且已经提出了用于简化该处理的各种方法。
例如,日本特开2003-204335号公报记载了一种如果包含在信标中的无线网络识别信息与存储在通信装置中的无线网络识别信息相匹配,则为无线通信设置相应的固定通信参数的方法。该信标是由已构建了无线网络的装置所发送的信号。已接收到该信标的装置预先存储该固定通信参数和相应的无线网络识别信息。
日本特开2004-094736号公报记载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将包含在信标中的无线网络识别信息与存储在通信装置中的多个网络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如果前者与后者中的任何一个相匹配,则选择并设置相应的通信参数。该文献还记载了能够在自动和手动选择方式之间进行切换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操作。
然而,利用在日本特开2003-204335号公报和2004-094736号公报中所述的用于设置通信参数的方法,设置通信参数是固定的。因此,如果第三方通过偷听获得该固定通信参数,则安全性受到不利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提出了自动生成并设置通信参数的方
法。以下方法已作为实际产品得以实现:通过简单操作将接入点(中继器)和站(终端)的通信参数设置从该接入点自动传送到该站。利用在接入点和站之间设置通信参数的方法,通信装置使用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识别信息(例如,加密密钥)来构建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设置该通信参数。
利用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对于某些通信参数,为每次通信生成并设置不同的参数。这使得可以同时获得安全性和便利性。在日本特开2004-215232号公报中记载了基于该技术的操作。
然而,现在可获得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各种方法,也就是说,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方法多种多样。因而,如果装置支持多种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则必需选择这些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中的一种来设置通信参数。可以使用户选择其中一种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然而,这样做会增加用户必须进行的操作数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更容易地设置通信参数。
为了达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用于为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设置通信参数,该方法包括:检测步骤,用于检测该无线网络的网络标识符;连接步骤,用于连接至由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所识别的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通过使用与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来进行设置,其中,所述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是为了在通信设备之间设置相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而执行如下操作的方法,即通过使用预定的过程和消息将由一个通信设备生成的所述通信参数从该一个通信设备发送至其它通信设备、从而对各个通信设备设置所述相同的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在用于设置所述相同的通信参数的过程和消息方面不同于通信设备各自专有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并且针对每次设置生成不同的通信参数;以及设置步骤,用于在通过所述连接步骤所连接的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中,通过使用与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来设置所述相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为无线网络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通信设备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认证步骤,用于进行该通信设备之间的认证;以及设置步骤,用于根据在该认证步骤中的认证,通过与用于该认证的信息相对应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来设置该通信参数。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无线网络的网络标识符;连接部件,用于连接至由通过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所识别的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通过与由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来进行设置,其中,所述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是为了在通信设备之间设置相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而执行如下操作的方法,即通过使用预定的过程和消息将由一个通信设备生成的所述通信参数从该一个通信设备发送至其它通信设备、从而对各个通信设备设置所述相同的所述通信参数,所述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在用于设置所述相同的通信参数的过程和消息方面不同于通信设备各自专有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并且针对每次设置生成不同的通信参数;以及设置部件,用于在由所述连接部件所连接的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中,通过使用与由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来设置所述相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判断部件,用于判断该通信设备与其它通信设备之间的认证是否成功;以及设置部件,用于根据所述判断部件的判断,通过与用于该认证的信息相对应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来设置该通信参数。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1和第一接入点104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1和第二接入点107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
图3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1和第三接入点110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
图4是示出无线终端101和接入点104的示例性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中使用的示例性网络SSID的图;
图6是示出在接入点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在无线终端101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流程
图8是示出在搜索处理方法1中的搜索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搜索处理方法2中的搜索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01和第四接入点1004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
图11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01和第五接入点1007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
图12是示出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中使用的用于认证的示例性加密密钥的图;
图13是示出在接入点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无线终端1001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1和第一接入点104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第一接入点104具有在IEEE 802.11x中规定的无线通信功能105。注意,IEEE 802.11x规范表示IEEE 802.11和与IEEE 802.11相关的规范(例如,802.11a、802.11b、802.11g等)。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6将允许构建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开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通信参数包括网络标识符(SSID:服务集标识符)、加密密钥、认证方案、以及认证密钥。
无线终端101同样具有IEEE 802.11x中规定的无线通信功能
102。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3将开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
图2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1和第二接入点107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与第一接入点相同,第二接入点107具有无线通信功能108。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9将允许构建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开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
图3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1和第三接入点110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与第一接入点相同,第三接入点110具有无线通信功能111。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12将允许构建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开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
参照图4,说明无线终端101和第一接入点104的内部配置。第二接入点107和第三接入点110的内部配置与第一接入点104的内部配置类似。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4是示出无线终端101和接入点104的示例性内部配置的框图。在无线终端101的框图中,附图标记401表示控制部分,其根据存储在下面所述的ROM中的程序控制无线终端。附图标记402表示无线通信处理部分,其控制无线LAN通信。附图标记403表示RAM,其是定义由控制部分401进行控制所使用的工作区和表的存储器。附图标记404表示存储控制命令(程序)和控制数据的ROM。
附图标记406表示控制天线405的天线控制部分。附图标记407表示通信参数设置开始按钮,其启动通信参数设置。附图标记408表示显示部分,其使用LCD或LED显示无线终端的状态和通过下面所述的操作部分进行的操作输入。附图标记409表示操作部分,其包括用于指示无线终端进行相应操作的按钮。附图标记410表示包括二次电池的电源部分。附图标记411表示通信接口部分,其不是无线的而是有线的,例如,USB或IEEE 1394通信接口。
通信参数设置开始按钮407对应于图1所示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3。将对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第一接入点104的框图中,附图标记412表示控制部分,其根据存储在下面所述的ROM中的程序控制接入点。附图标记413表示无线通信处理部分,其进行无线LAN构建或通信控制。附图标记414表示RAM,其是定义由控制部分412进行控制所使用的工作区和表的存储器。附图标记415表示存储控制命令(程序)和控制数据的ROM。
附图标记416表示通信参数设置开始按钮。按下该按钮将开始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处理。附图标记417表示控制天线418的天线控制部分。附图标记419表示显示部分,其使用LCD或LED显示接入点的状态和通过下面所述的操作部分进行的操作输入。附图标记420表示操作部分,其包括用于指示接入点进行相应操作的按钮。附图标记421表示电源部分。附图标记422表示通信接口部分,其不是无线的而是有线的,例如,USB或IEEE 1394通信接口。
通信参数设置开始按钮416对应于图1所示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6(图2所示的109或图3所示的112)。将对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以上结构中,第一接入点104对应于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3。第二接入点107对应于第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4。第三接入点110对应于第三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5。
无线终端101对应于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3和第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4二者。
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在连接的装置之间使用预定的过程和消息自动设置通信参数。制造商经常采用专有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因此,不支持通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装置使用不
同的过程来设置通信参数,或使用不同的可解码消息(decodablemessage)。因而,这些装置不能通过自动设置方法设置通信参数。另一方面,支持通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装置可以通过自动设置方法容易地设置通信参数。
下面示出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示例性方法。
首先,装置A使用预先存储的通信参数设置SSID、加密方案和加密密钥来构建通信参数设置网络。装置B预先存储与装置A相同的通信参数设置SSID、加密方案和加密密钥。装置B使用它们加入由装置A构建的通信参数设置网络。然后,通信参数设置网络中的装置A自动生成用于正常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装置A将所生成的通信参数发送给装置B。一旦接收到由装置A发送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装置B就在自身设置通信参数。通过由此在装置A与B之间构建新的数据通信网络,使得可以进行数据通信。该设置方法使得每当执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时能够改变数据通信参数。与对每次设置利用固定值构建通信网络相比,这提高了安全性。
可选地,通过使用预先存储的接入点与无线终端之间的SSID、加密方案和加密密钥形成通信参数设置网络。在所形成的通信参数设置网络中,将预先存储在接入点中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传送给无线终端。在无线终端中设置所传送的通信参数。该设置方法使得可以对加入该网络的无线终端容易地设置与现有网络的通信参数相同的通信参数。
如上所述,对每次设置可以改变通信参数。对于所有支持通用自动设置方法的装置不必设置相同的通信参数。例如,通过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在装置A与B之间设置的通信参数可以不同于通过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在装置A与C之间设置的通信参数。
另一方面,尽管自动设置方法不同,仍可以设置相同的通信参数。例如,如果将要设置通信参数的装置A和B二者均支持第一和第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则可以设置相同的通信参数,而不管所使用的设置方法如何。
参照图5,对在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3、第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4和第三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5中使用的通信参数设置网络SSID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中使用的示例性网络SSID(网络标识符)的图。如图5所示,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3使用SSID=ABC来构建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无线网络。SSID=ABC被包含在由将为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构建无线网络的装置所发送的信标中。类似地,第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4使用SSID=DEF来构建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无线网络。SSID=DEF被包含在由将为第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构建无线网络的装置所发送的信标中。第三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5使用SSID=GHI来构建用于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无线网络。SSID=GHI被包含在由将为第三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构建无线网络的装置所发送的信标中。
现参照图6和7,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用于选择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以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在接入点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流程图。现作为例子说明第一接入点104。然而,在其它接入点执行类似的处理。
首先,用户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6。然后,第一接入点104使用通信参数设置SSID=ABC来检查是否已经构建了无线网络(步骤S601)。如果未构建网络(步骤S602中为“是”),则第一接入点104构建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并开始发送包含SSID=ABC的信标(步骤S603)。
随后,第一接入点104等待以从无线终端101接收包含SSID=ABC的探测请求(步骤S604)。一旦接收到该探测请求,第一接入点104将包含在该探测请求中的SSID与该无线网络的SSID进行比较。当SSID相互匹配时(步骤S604中为“是”),第一接入点将探测应答发送给无线终端101(步骤S605)。
然后,第一接入点104和无线终端101通过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3设置通信参数(步骤S606)。一旦完全设置了通信参数(步骤S607),就可以使用所设置的通信参数通过无线进行图像等数据的通信。
图7是示出无线终端101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流程图。首先,用户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3。无线终端101搜索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步骤S701)。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终端101检查是否使用存储在无线终端101中的两个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ABC和DEF)构建了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将参照图8和9来说明该搜索处理。
现说明以下情况:利用图1所示的第一结构,作为搜索处理的结果,无线终端101判断出第一接入点104已构建了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SSID=ABC)。
如果无线终端101检测到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步骤S702中为“是”),则执行与该S SID相对应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步骤S703)。无线终端101和第一接入点104使用第一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3来设置通信参数(SSID(服务集标识符)、加密密钥、认证方案、以及认证密钥)。一旦完全设置了通信参数(步骤S705),就可以使用所设置的通信参数通过无线进行图像等数据的通信。
现将说明以下情况:利用图2所示的第二结构,作为搜索处理的结果,无线终端101判断出第二接入点107已构建了第二自动通
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SSID=DEF)。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接入点107根据图6所示的流程图与第一接入点104类似地执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无线终端101同样执行用于搜索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的处理。
如果无线终端101检测到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步骤S702中为“是”),则执行与该SSID相对应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步骤S703)。无线终端101和第二接入点107使用第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14来设置通信参数。一旦完全设置了通信参数(步骤S705),就可以使用所设置的通信参数通过无线进行图像等数据的通信。
现说明以下情况:利用图3所示的第三结构,作为搜索处理的结果,无线终端101判断出第三接入点110已构建了第三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SSID=GHI)。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接入点110根据图6所示的流程图与第一接入点104类似地执行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无线终端101同样执行用于搜索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的处理。
无线终端101未能检测到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步骤S702中为“否”)。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已使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GHI构建了网络。因此,无线终端101切换到用于设置通信参数的手动方法(步骤S704)。
现利用图8和9所示的两种搜索处理方法,说明无线终端101搜索用于自动通信参数设置的无线网络的处理(图7所示的S701)。这里,将说明图1所示的第一结构。然而,当然,可以类似地处理其它结构。
搜索处理方法1
图8是示出在搜索处理方法1中的搜索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当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3时,无线终端101发送包含自
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ABC的探测请求和包含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DEF的探测请求;SSID=ABC和SSID=DEF被存储在无线终端101中(步骤S801)。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第一接入点104已为SSID=ABC构建了网络,因而将对该探测请求的探测应答发送给无线终端101。一旦接收到该探测应答(步骤S802中为“是”),无线终端101就可以确认第一接入点104已构建了用于自动通信参数设置的无线网络。因而无线终端101判断出能够检测到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步骤S804)。然后无线终端101结束该搜索处理。
在另一情况下,无线终端101未能接收到该探测应答,并且在探测发送后经过了给定时间(步骤S803中为“是”)。则无线终端101判断出不能检测到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步骤S805)。然后无线终端101结束该搜索处理。
在步骤S801,无线终端101可以连续发送具有所设置的SSID=ABC的探测请求和具有所设置的SSID=DEF的探测请求。可选地,无线终端101可以发送其中一个探测请求,并且如果在给定时间未能接收到任何探测应答(步骤S802和803),则其发送另一个探测请求。
搜索处理方法2
图9是示出搜索处理方法2中的搜索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当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3时,无线终端101改变到等待接收包含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ABC和DEF)的信标的状态(步骤S901)。具体地,无线终端101改变到等待接收具有所设置的SSID=ABC的信标和具有所设置的SSID=DEF的信标的状态。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如果第一接入点104已为 SID=ABC构建了网络,则其已发送了包含SSID=ABC的信标。然后,如果无线终端101接收到该信标(步骤S902中为“是”),则其将包
含在该信标中的SSID=ABC与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ABC和DEF)进行比较(步骤S903)。当前者与后者中的任一个相匹配时(步骤S904中为“是”),无线终端101判断出能够检测到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步骤S905)。然后,无线终端101结束该搜索处理。
如果无线终端101不能接收到具有适当SSID的信标(在步骤S904中为“否”),则其判断出不能检测到存储在自身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SSID(步骤S906)。然后,无线终端101结束该搜索处理。
可以分别使用或相互组合以上的搜索处理方法1和2。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终端预先存储用于相应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SSID,并使用这些SSID搜索已构建了通信参数设置网络的接入点。作为搜索结果,支持通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无线终端和接入点可以容易地设置通信参数。
响应于在接入点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构建通信参数设置网络。这允许仅按照用户的希望去设置通信参数,从而确保了安全性。本实施例还避免了对无线通信线路的浪费使用。
响应于在无线终端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执行搜索处理。这允许仅按照用户的希望去设置通信参数,从而确保了安全性。本实施例还避免了对无线通信线路的浪费使用。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10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01和第四接入点1004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第四接入点1004具有IEEE 802.11x中规定的无线通信功能1005。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06将允许构建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
无线终端1001同样具有IEEE 802.11x中规定的无线通信功能1002。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03将开始自动通信参
数设置。
图11是示出由无线终端1001和第五接入点1007组成的示例性无线LAN系统的图。与第四接入点1004相同,第五接入点1007具有无线通信功能1008。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09将允许构建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
无线终端1001、第四接入点1004、以及第五接入点1007的内部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以上结构中,无线终端1001对应于第四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0和第五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1二者。
第四接入点1004对应于第四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0。第五接入点1007对应于第六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2。
在第二实施例中,接入点和无线终端存储与接入点和无线终端所支持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案相对应的加密密钥。如果将要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装置使用任一加密密钥成功实现认证,则它们通过与该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来设置通信参数。
现参照图12~14说明基于存储在无线终端1001、第四接入点1004和第五接入点1007中的加密密钥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处理。
图12是示出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中使用的用于认证的示例性加密密钥的图。如图12中所示,第四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0使用加密密钥1201进行认证。第五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1使用加密密钥1202进行认证。第六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2使用加密密钥1203进行认证。
图13是示出在接入点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流程图。将对图10所示结构中的第四接入点1004和无线终端1001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处理进行说明。
用户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06。则第四接入点
1004使用任意SSID(SSID=XYZ)来检查是否已构建了无线网络(步骤S1301)。如果未构建网络(在步骤S1302中为“是”),则第四接入点1004构建无线网络,并开始发送包含SSID=XYZ的信标(步骤S1303)。
随后第四接入点1004等待从无线终端1001接收包含SSID=XYZ的探测请求(步骤S1304)。一旦接收到该探测请求,第四接入点1004将包含在该探测请求中的SSID与自身构建的无线网络的SSID进行比较。当SSID相互匹配时(在步骤S1304中为“是”),第四接入点1004将探测应答发送给无线终端1001(步骤S1305)。
然后,第四接入点1004和无线终端1001使用与第四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0相对应的加密密钥1201进行认证(步骤S1306)。如果认证成功(在步骤S1307中为“是”),则自动设置与该加密密钥相对应的通信参数(步骤S1308)。也就是说,第四接入点1004和无线终端1001使用第四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0设置通信参数。一旦完全设置了通信参数(步骤S1309),就可以使用所设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无线通信。
图14是示出无线终端1001中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的流程图。现对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执行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进行说明。
用户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03。这使得无线终端1001等待接收信标(步骤S1401)。随后,一旦从第四接入点1004接收到具有SSID=XYZ的信标(在步骤S1402中为“是”),无线终端1001就使用所接收到的SSID=XYZ将探测请求发送给第四接入点1004(步骤S1403)。然后,无线终端1001从第四接入点1004接收对该探测请求的探测应答,并接收用于加密密钥认证的请求(步骤S1404)。然后,无线终端1001执行与自动通信参数设置相对应的加密密钥认证处理(步骤S1405)。换句话说,无线终端1001
和第四接入点1004使用与存储在无线终端1001中的第四和第五自动通信参数设置相对应的加密密钥1201和1202进行认证。
在该例子中,可以进行利用加密密钥1201的认证。这表示认证成功(在步骤S1406中为“是”)。然后,无线终端1001通过与加密密钥1201相对应的第四自动通信参数设置1010设置通信参数(步骤S1407)。一旦完全设置了通信参数(步骤S1409),就可以使用所设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无线通信。
现将对在图11所示结构中的第五接入点1007和无线终端1001自动设置通信参数的处理进行说明。
用户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09。则第五接入点1007使用任意SSID(SSID=LMN)检查是否已构建了无线网络(步骤S1301)。如果未构建网络(在步骤S1302中为“是”),则第五接入点1007构建无线网络,并开始发送包含SSID=LMN的信标(步骤S1303)。
随后第五接入点1007等待从无线终端1001接收包含SSID=LMN的探测请求(步骤S1304)。一旦接收到该探测请求,第五接入点1007就将包含在该探测请求中的SSID与自身构建的无线网络的SSID进行比较。当SSID相互匹配时(在步骤S1304中为“是”),第五接入点1007将探测应答发送给无线终端1001(步骤S1305)。
然后,第五接入点1007和无线终端1001使用与第六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1012相对应的加密密钥1203进行认证。利用图11所示的结构,可确认没有成功的加密密钥认证。第五接入点1007将关于认证出错的信息发送给无线终端1001(步骤S1306)。过程返回到步骤S1303以重复以上处理。
将对由图11所示结构中的无线终端1001执行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进行说明。
用户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03。这使得无线终端1001等待接收信标(步骤S1401)。随后,一旦从第五接入点1007接收到具有SSID=LMN的信标(步骤S1402中为“是”),无线终端1001使用所接收到的SSID=LMN将探测请求发送给第五接入点1007(步骤S1403)。然后,无线终端1001从第五接入点1007接收对该探测请求的探测应答,并接收用于加密密钥认证的请求(步骤S1404)。然后,无线终端1001执行与自动通信参数设置相对应的加密密钥认证处理(步骤S1405)。换句话说,无线终端1001和第五接入点1007使用与存储在无线终端1001中的第四和第五自动通信参数设置相对应的加密密钥1201和1202进行认证。
在该例子中,认证失败,并且无线终端1001从第五接入点1007接收到表示认证出错的应答(步骤S1406中为“否”)。无线终端1001判断出不能通过任一自动设置方法设置通信参数(步骤S1406)。然后,无线终端1001切换到通信参数的手动设置(步骤S1408)。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存储与自身所支持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相对应的加密密钥。然后,通过任一加密密钥认证的无线终端和接入点通过相应的自动设置方法设置通信参数。因此,支持通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无线终端和接入点可以容易地设置通信参数,同时确保高安全性。
响应于在接入点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构建通信参数设置网络。这允许仅按照用户的希望设置通信参数,从而确保安全性。本实施例还避免了对无线通信线路的浪费使用。
响应于在无线终端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执行搜索处理。这允许仅按照用户的希望设置通信参数,从而确保安全性。本实施例还避免了对无线通信线路的浪费使用。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的图。如图15中所示,无线LAN系统由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无线终端1001、第四接入点1004和第五接入点1007组成。
第四接入点1004和第五接入点1007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与对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图13中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类似。因而省略对该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说明。
现参照图14,对由无线终端1001执行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处理进行说明。
用户按下自动通信参数设置启动按钮1003。这使得无线终端1001等待接收信标(步骤S1401)。随后,无线终端1001从第四接入点1004接收到具有SSID=XYZ的信标和从第五接入点1007接收到具有SSID=LMN的信标(在步骤S1402中为“是”)。无线终端1001使用所接收到的信标中的SSID=XYZ和SSID=LMN将探测请求依次发送给第四接入点1004和第五接入点1007(步骤S1403)。无线终端1001接收到对该探测请求的探测应答(在步骤S1404中为“是”)。然后,无线终端1001和已发送了探测应答的接入点执行加密密钥认证处理(步骤S1405)。具体地,无线终端1001和各接入点使用与存储在无线终端1001中的第四和第五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相对应的加密密钥1201和1202进行认证。如果发现无线终端1001和第四与第五接入点中的任何一个可以自动设置通信参数(在步骤S1406中为“是”),则无线终端1001和该接入点使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来设置通信参数(步骤S1407)。
第三实施例使得能够使用第四接入点1004和加密密钥1202进行认证,并允许确认该认证成功。因此,无线终端1001和第四接入点1004通过与加密密钥1202相对应的第五自动通信参数设置1011设置通信参数。一旦完全设置了通信参数(步骤S1409),
就可以使用所设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无线通信。
如果检测到支持对无线终端通用的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多个接入点,则各种不同的方法可用于选择将要设置通信参数的接入点。
例如,显示部分可以显示检测到多个支持通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接入点,使得用户可以选择哪个接入点来进行自动设置。可选地,无线终端可以预先存储关于给出连接优先级的接入点的识别信息,使得无线终端和该接入点可以设置通信参数。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无线终端位于可与多个接入点进行通信的位置,无线终端也可以与对应于通用自动通信参数设置方案的接入点协作自动设置通信参数。此外,通过与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自动设置方法来设置通信参数。这使得能够容易地设置通信参数,同时确保安全性。
如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使得能够更容易地设置通信参数。此外,通过与各接入点的通信参数设置网络标识符即各接入点的加密密钥相对应的方法,来自动设置通信参数。这使得能够设置参数,同时保持安全性。而且,如果不能自动设置参数,则将设置方法切换到手动操作。这使得能够可靠地设置参数。
本发明可应用于由多个装置(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装置、读取器、以及打印机)组成的系统或包括一个装置(例如,复印机或传真设备)的设备。
当然,还可以如下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向系统或设备提供其上记录有实现以上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该系统或设备中的计算机(CPU或M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以上情况下,从该记录介质中读出的程序代码实现本实施例的功能。存储该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构成了本发明。
提供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的例子包括,例如,软盘(floppy,注册商标)、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以及ROM。
通过执行从计算机中读取的程序代码实现以上实施例的功能。然而,当然可通过使运行在该计算机上的OS(操作系统)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来实现以上实施例的功能。
当然,还可以如下实现以上实施例的功能。将从该记录介质中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到插入计算机中的扩展板或与计算机连接的扩展单元中所提供的存储器。在该扩展板或单元中所提供的CPU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
尽管参照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和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5)
1.一种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用于在通信设备中设置针对无线网络的通信参数,由所述通信设备执行该方法,并且该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由接入点构建的无线网络的网络标识符;
加入步骤,用于
在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到第一网络标识符的情况下,加入由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所识别的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从第一接入点接收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并在所述通信设备中设置所接收到的通信参数,以及
在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到第二网络标识符的情况下,加入由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所识别的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从第二接入点接收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并在所述通信设备中设置所接收到的通信参数;
接收步骤,用于
在所述通信设备加入所述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与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第一预定过程和第一消息,来从构建所加入的所述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的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第一通信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是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一接入点之间设置相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的方法,以及
在所述通信设备加入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与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第二预定过程和第二消息,来从构建所加入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的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第二通信参数,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是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设置相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的方法;以及
设置步骤,用于设置从所述第一接入点或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的用于数据通信的所述第一通信参数或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与在所述通信设备中提供的网络标识符相匹配,则通过与该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来自动设置所述通信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参数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与在所述通信设备中提供的网络标识符不匹配,则将所述通信参数的设置切换到手动操作。
4.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由接入点构建的无线网络的网络标识符;
加入部件,用于
在通过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第一网络标识符的情况下,加入由通过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所识别的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从第一接入点接收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并在所述通信设备中设置所接收到的通信参数,以及
在通过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第二网络标识符的情况下,加入由通过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所识别的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以从第二接入点接收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并在所述通信设备中设置所接收到的通信参数;
接收部件,用于
在所述通信设备加入所述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与通过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第一预定过程和第一消息,来从构建所加入的所述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的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第一通信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是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一接入点之间设置相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的方法,以及
在所述通信设备加入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与通过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网络标识符相对应的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的第二预定过程和第二消息,来从构建所加入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无线网络的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第二通信参数,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是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设置相同的用于数据通信的通信参数的方法;以及
设置部件,用于设置从所述第一接入点或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到的用于数据通信的所述第一通信参数或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由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的网络标识符是否与在所述通信设备中提供的网络标识符相匹配,来判断是自动还是手动设置所述通信参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02165 | 2005-10-17 | ||
JP2005302165 | 2005-10-17 | ||
JP2005302165 | 2005-10-17 | ||
JP2006234367 | 2006-08-30 | ||
JP2006234367A JP4865454B2 (ja) | 2005-10-17 | 2006-08-30 | 設定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JP2006-234367 | 2006-08-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3614A CN1953614A (zh) | 2007-04-25 |
CN1953614B true CN1953614B (zh) | 2012-07-25 |
Family
ID=37697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4057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3614B (zh) | 2005-10-17 | 2006-10-17 |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97932B2 (zh) |
EP (1) | EP1775914B1 (zh) |
JP (1) | JP4865454B2 (zh) |
CN (1) | CN19536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44828B2 (en) | 2007-02-05 | 2014-02-04 | Wefi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network |
CN101137139A (zh) * | 2006-09-01 | 2008-03-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络装置通信参数设定系统及方法 |
JP4789817B2 (ja) * | 2007-01-29 | 2011-10-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
US8811349B2 (en) * | 2007-02-21 | 2014-08-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node search procedure |
JP5031487B2 (ja) * | 2007-08-27 | 2012-09-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2009146193A (ja) | 2007-12-14 | 2009-07-02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端末のデータを保護する方法、データを無線通信端末に保護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当該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
JP5538680B2 (ja) * | 2008-01-15 | 2014-07-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4891268B2 (ja) * | 2008-01-15 | 2012-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784068B2 (ja) * | 2008-02-22 | 2015-09-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252953B2 (ja) * | 2008-02-22 | 2013-07-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270947B2 (ja) * | 2008-04-01 | 2013-08-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基地局、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5183307B2 (ja) | 2008-06-10 | 2013-04-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4748196B2 (ja) * | 2008-09-17 | 2011-08-1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識別子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571892B2 (ja) * | 2008-10-06 | 2014-08-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5127658B2 (ja) | 2008-10-06 | 2013-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2010108229A (ja) * | 2008-10-30 | 2010-05-13 | Seiko Epson Corp | 端末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投写システ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接続設定方法 |
JP5448434B2 (ja) | 2008-12-11 | 2014-03-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5203991B2 (ja) * | 2009-01-28 | 2013-06-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5409147B2 (ja) * | 2009-07-03 | 2014-02-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CN101605330B (zh) * | 2009-07-03 | 2012-1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分布系统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JP5295017B2 (ja) * | 2009-07-07 | 2013-09-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5495822B2 (ja) * | 2010-01-29 | 2014-05-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832147B2 (ja) * | 2010-06-15 | 2015-12-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1902791B (zh) * | 2010-08-04 | 2011-11-09 | 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控制移动台在不同无线通信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US8667148B1 (en) * | 2010-10-04 | 2014-03-04 | Netblazr Inc. | Minimal effort network subscriber registration |
JP5709497B2 (ja) * | 2010-12-07 | 2015-04-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KR20120071221A (ko) * | 2010-12-22 | 2012-07-0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 네트워크 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
US9281865B2 (en) * | 2011-10-13 | 2016-03-0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Efficient network discovery in frequency hopping networks |
CN104205782A (zh) * | 2012-04-05 | 2014-12-1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混合网络设备的按压按钮配置 |
JP2013222991A (ja) * | 2012-04-12 | 2013-10-28 | Ricoh Co Ltd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
JP2014086763A (ja) * | 2012-10-19 | 2014-05-12 |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 ホームゲートウェイの設定引継方法、ホームゲートウェイ、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597274B2 (ja) * | 2013-03-25 | 2014-10-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JP2014203201A (ja) * | 2013-04-03 | 2014-10-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CN104158676A (zh) * | 2013-05-14 | 2014-11-19 | 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的设定方法、通讯系统与远端装置 |
JP5660242B1 (ja) * | 2013-09-06 | 2015-0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接続プログラム |
JP6056885B2 (ja) * | 2015-02-06 | 2017-01-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第1の通信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76275A2 (en) * | 2001-07-12 | 2003-01-15 | Allied Telesis K. K. | Management method for network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
EP1307003A2 (en) * | 2001-10-29 | 2003-05-02 | NEC Infrontia Corporation | Parameter setting system |
CN1509058A (zh) * | 2002-12-18 | 2004-06-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自动登陆互联网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28250B2 (ja) * | 2000-11-17 | 2005-03-09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登録・認証方法 |
JP4029629B2 (ja) * | 2001-03-27 | 2008-01-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4094736A (ja) | 2002-09-02 | 2004-03-25 | Toshiba Corp | 電子機器、通信環境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DK1411674T3 (da) | 2002-10-18 | 2006-04-18 | Buffalo Inc | System og fremgangsmåde til indstilling af krypteringsnögler, adgangspunkt, og system til indstilling af en autentificeringskode |
JP4346413B2 (ja) | 2002-12-19 | 2009-10-21 |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 暗号鍵設定システム、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および、暗号鍵設定方法 |
US20050054326A1 (en) * | 2003-09-09 | 2005-03-10 | Todd Roger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and monitoring a wireless network |
-
2006
- 2006-08-30 JP JP2006234367A patent/JP486545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9-27 US US11/527,513 patent/US7697932B2/en active Active
- 2006-10-13 EP EP06021568.8A patent/EP1775914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6-10-17 CN CN2006101405763A patent/CN195361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76275A2 (en) * | 2001-07-12 | 2003-01-15 | Allied Telesis K. K. | Management method for network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
EP1307003A2 (en) * | 2001-10-29 | 2003-05-02 | NEC Infrontia Corporation | Parameter setting system |
CN1509058A (zh) * | 2002-12-18 | 2004-06-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自动登陆互联网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3614A (zh) | 2007-04-25 |
JP2007143117A (ja) | 2007-06-07 |
JP4865454B2 (ja) | 2012-02-01 |
EP1775914A1 (en) | 2007-04-18 |
US7697932B2 (en) | 2010-04-13 |
EP1775914B1 (en) | 2015-08-26 |
US20070088951A1 (en) | 2007-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53614B (zh) |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 |
US11197141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0098167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of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CN101360029B (zh) | 通信装置及通信参数设定方法 | |
CN102256335B (zh) | 无线通信设备 | |
CN107329716B (zh) | 使用近场通信的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 |
EP2645775A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
JP6347146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WO2015103918A1 (zh) | 一种成像设备无线网络设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US20160162224A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 |
CN105025433A (zh) |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及终端 | |
CN105325018A (zh) | 无线通信装置和通信控制装置 | |
JP6766469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230388181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15134787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记录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