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5184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184A
CN102255184A CN2011100877838A CN201110087783A CN102255184A CN 102255184 A CN102255184 A CN 102255184A CN 2011100877838 A CN2011100877838 A CN 2011100877838A CN 201110087783 A CN201110087783 A CN 201110087783A CN 102255184 A CN102255184 A CN 102255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ntact
cable
spring por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77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5184B (zh
Inventor
清冈敬
桥本俊辅
林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2255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5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导电性的触头(40),其与线缆(2)导通连接;杆(60),其通过转动操作使触头(40)与线缆(2)压接而相互导通连接;绝缘性的壳体(30),其收容触头(40),在一侧设有供线缆(2)插入的插入口(31)且在另一侧设有将杆(60)保持成转动自如的杆安装部(35)。此外,在上述杆(60)上设有施加用于使触头(40)与线缆(2)压接的按压力的凸轮部(64),在该凸轮部(64)和触头(40)上形成有在杆(60)朝向相对于触头(40)脱离的方向进行了相对移动时相互卡合的凹凸部、即卡合突部(47d)和卡合凹部(64g)。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如日本专利第3484659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具有如下结构的连接器,即,通过转动杆(致动器),由触头夹压FPC、FCC等线缆而使其导通,经由该触头能够将线缆与电路基板导通连接。
在该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触头由一对梁及连结它们的中间部的连结弹簧部而形成为大致ェ字状。并且,所述触头构成为,在所述线缆夹在以互相对置的方式设于所述一对梁的一端侧的接触部间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杆的转动使一对梁的另一端侧间打开,由此梁的一端侧以连结弹簧部为支点向关闭方向移动,从而能够由上述对置的接触部夹压线缆。
这样,为了将一对梁的另一端侧间按压打开,在杆上形成有凸轮部,该凸轮部配置在形成于一方的梁上的凸轮收入凹部与另一方的梁的对置面之间。此外,通过对杆的操作部施加负载而转动杆,从而凸轮部旋转而对一对梁的另一端侧间作用按压打开方向的按压力。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技术中,虽然在一对梁的另一端部间形成有剖面为圆弧状的凸轮收入凹部,但是若对操作部施加过度的负载,则杆可能从触头乃至收容该触头的壳体脱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对杆施加过度的负载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杆从壳体脱离的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导电性的触头,其与线缆导通连接;杆,其通过转动操作使所述触头与所述线缆压接而相互导通连接;绝缘性的壳体,其收容所述触头,在一侧设有供所述线缆插入的插入口且在另一侧设有将所述杆保持成转动自如的杆安装部,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杆上设有施加用于使所述触头与所述线缆压接的按压力的凸轮部,在所述凸轮部和所述触头上形成有在所述杆朝向相对于所述触头脱离的方向进行了相对移动时相互卡合的凹凸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形成于凸轮部和触头上的凹凸部而在杆朝向相对于触头脱离的方向进行了相对移动时相互卡合,能够进一步抑制杆从壳体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杆的仰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着线缆的状态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金属件覆盖支承枢轴的状态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金属件的图,(a)为表示杆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b)为表示杆处于转动中途的状态的图,(c)为表示杆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是表示杆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连接器的图,是表示杆处于转动中途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是表示杆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端子及触头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持端子的动作的图,(a)是表示杆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b)是表示杆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杆向脱离方向移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将图11的点划线部分放大后的图。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比较例而示出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以线缆插拔方向为前后方向X、以壳体的长度方向(触头的并列设置方向:与线缆插拔方向及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宽度方向Y、以壳体的厚度方向(插入的线缆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Z来进行说明。另外,将插入线缆时线缆移动的方向规定为前方,将拔出线缆时线缆移动的方向规定为后方,以连接器配置成安装在壳体上的杆位于上部的状态下的上方作为上方来规定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备绝缘性的壳体30,该壳体30供FPC或FFC等带有表面及背面的片状的线缆2插入。
在该片状的线缆2的插入端部2a(参照图3及图10)上,多个导体2b沿宽度方向以规定的等间距露出,并且在导体2b的宽度方向Y两端形成有保持孔2c。
此外,多个导电性的触头40沿宽度方向Y以规定的等间距并列设置在壳体30的内部,所述导电性的触头40与线缆2的导体2b导通连接,并且,在沿宽度方向Y并列设置有多个的触头40的宽度方向Y两端分别安装有与触头40形状大致相同的保持端子5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该保持端子50与线缆2的保持孔2c卡合来保持插入到壳体30内的线缆2。
另外,绝缘性的杆6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0上。具体而言,如图6至图8所示,杆60在壳体30内安装成能够在打开位置(图6所示的状态)和关闭位置(图8所示的状态)之间转动,在所述打开位置能够将线缆2插入壳体30,而在所述关闭位置能够由触头40夹持插入到壳体30内的线缆2。
壳体3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在该壳体30的后部(图6的左侧:线缆插拔方向的拔出侧),供线缆2从后方插入的袋状的线缆收入部(插入口)31形成于上下方向Z的大致中间部。
该线缆收入部31由顶壁部32、底壁部33、在壳体30的后部的宽度方向Y两端形成的两侧壁部34、34划分而成,且在后方开口。
另外,如图1所示,在壳体30的前部的宽度方向Y两端形成有位于比侧壁部34、34靠宽度方向Y外侧的前侧壁部(一对纵壁部)34a、34a,在该前侧壁部34a、34a的内侧形成有底壁部34e。此外,在壳体30的前部形成有由前侧壁部34a、34a和底壁部34e划分成且在上方及前方敞开的杆安装部35。杆6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该杆安装部35。
而且,在杆安装部35a的宽度方向Y两端部形成有在上方及前方敞开的轴承部35a,该轴承部35a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上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4所示,轴承部35a由连结侧壁部34和前侧壁部34a的连结壁部34f的内侧前表面34b、底壁部34e的宽度方向Y两端部的底面34c、前侧壁部34a的内侧侧面34d划分而成。
另外,杆60为能够收容于壳体30的杆安装部35内的板状的构件,该杆60也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此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杆60的宽度方向Y两端面的基端侧(杆60的一端部侧)分别突出形成有支承枢轴61。另外,杆60的主体(杆60的另一端部)成为对杆60进行开闭操作(转动操作)的操作部6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杆60的宽度方向Y两端的支承枢轴61从壳体30的前方(线缆收入部31的相反侧)载置到壳体30的宽度方向Y两端的轴承部35a,并且将保持金属件70安装到连结壁部(壳体)34f上,从而将杆60以能够开闭(转动)的方式安装到壳体30的杆安装部35上(参照图1及图4)。
如图4所示,保持金属件70由金属薄板形成,且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体部71。此外,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从主体部71的前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并且,支承片71b从主体部71的后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在主体部71的前方,以朝上凸起的方式弯曲的爪状的支承枢轴覆盖部71c朝向前方延伸设置。
此外,以该支承枢轴覆盖部71c覆盖支承枢轴61的上方以及前方(线缆2的插拔方向的一端侧)的方式,将保持金属件70安装于连结壁部34f、34f。
具体而言,在连结壁部34f、34f上形成有供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插入的穿过孔(凹部)34g,通过从上方向该穿过孔(凹部)34g压入(插入)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从而将保持金属件70安装到连结壁部34f、34f上。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连结壁部34f的后壁部34h插入于在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与支承片71b之间形成的凹部71d内,由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和支承片71b来夹持后壁部34h。
而且,在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上,在前后方向两端设有突起71e、71e。此外,通过将该突起71e、71e分别以咬入的方式压入穿过孔34g的内表面(后壁部34h的前表面及前壁部34i的后表面),从而保持金属件70卡止于连结壁部34f、34f。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插入片(插入固定部)71a和支承片71b夹持后壁部34h来抑制该保持金属件70的脱离。另外,通过将突起71e、71e分别以咬入的方式压入穿过孔34g的内表面,当在枢轴覆盖部71c上产生向上方的负载时,可抑制该保持金属件70的脱离。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保持金属件70安装到连结壁部34f、34f,支承枢轴61的外周被支承枢轴覆盖部71c、内侧前表面34b及底面34c覆盖。
因此,支承枢轴61向上方及前方的移动由支承枢轴覆盖部71c限制,其向后方的移动由内侧前表面34b限制,其向下方的移动由底面34c限制。即,当在支承枢轴覆盖部71c上产生向前方的负载等而支承枢轴61向轴承部35a的敞开的上方或前方(线缆插拔方向一端侧)移动时,通过保持金属件70限制该移动,由此能够抑制杆60从壳体30脱离。
另外,即使假设杆60从触头40脱离,由于通过保持金属件70及壳体30抑制支承枢轴61的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移动,所以可抑制杆60从壳体30脱离。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通过使杆60既与保持金属件70卡合又与触头40卡合而能够抑制杆60从壳体30脱离,仅通过保持金属件70就能够抑制杆60从壳体30脱离。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比支承枢轴61的直径大的曲率半径使支承枢轴覆盖部71c弯曲,从而在将保持金属件70安装于连结壁部34f、34f时,在支承枢轴覆盖部71c和支承枢轴61之间形成间隙。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金属件70以使支承枢轴覆盖部71c能够以非接触状态覆盖支承枢轴61的上方及前方(线缆2的插拔方向的一端侧)的方式安装于连结壁部34f、34f。因此,能够抑制支承枢轴61的转动被阻碍,从而能够使支承枢轴61顺畅地转动。其结果是,无需为了确保支承枢轴61的转动而进行切削加工等高精度的尺寸管理。
另外,通过以非接触状态覆盖支承枢轴61,支承枢轴61能够转动且能够滑动地收容于轴承部35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杆60以从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转动到图8所示的关闭位置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0上。
此外,当杆60处于打开位置时,杆60从壳体30的杆安装部35以立起姿态竖起,杆安装部35的前侧大致一半在壳体30的上方敞开(参照图6)。此时,线缆2能够插入壳体30的线缆收入部31。而且,在杆60的操作部62的一端侧(在杆6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为后侧),由倾斜部62a和平坦部62b形成台阶,当杆60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平坦部62b与连结壁部34f的内侧前表面34b的上端部抵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结壁部34f的内侧前表面34b的上端部限制杆60向打开方向的转动。
另一方面,当杆60处于关闭位置时,该杆60成为大致水平姿态而收容于壳体30的杆安装部35,插入线缆收入部31内的线缆2由触头40夹持(参照图8)。
多个触头40沿壳体30的宽度方向Y并列设置,该触头40通过对薄板金属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
另外,触头40从前方插入壳体30而被固定保持(参照图6至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多个触头40的多个收容部36以沿前后方向X贯通的方式设于壳体30内,各收容部36由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纵壁部37分隔。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收容部36由顶壁部32、底壁部33和纵壁部37形成为沿前后方向X贯通,在各个收容部36内从前方插入有一个触头40。
此外,如图6所示,在纵壁部37的后部形成有在后方开口的切口37a,以使纵壁部37不妨碍片状的线缆2向线缆收入部31的插入。另外,通过在切口37a的里部(前后方向前侧)形成的里壁面37b限制线缆2向前方(插入方向)的移动。
另外,纵壁部37的前部为被切去成L字状的形状,其在沿前后方向X剖视下形成为大致ュ字状。此外,杆安装部35由纵壁部37的前侧面37c和底面37d划分而成。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纵壁部37的前部形成上述的底壁部34e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纵壁部37的底面37d形成为比前侧壁部34a、34a的底面34c、34c稍靠上方。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宽度方向Y两端的轴承部35a稍变深的方式形成杆安装部35。
如图6所示,触头40具备:在底壁部33附近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棒状的固定侧触头部41;在顶壁部32附近沿前后方向X延伸且与固定侧触头部41在上下方向(壳体30的厚度方向:线缆2的厚度方向)Z上对置的棒状的可动侧触头部42。此外,固定侧触头部41及可动侧触头部42的各自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X的中间部彼此通过连结弹簧部43连结,并形成为大致ェ字状。
如图6所示,固定侧触头部41具备:沿底壁部33向前后方向X后侧(固定侧触头部41的一侧)延伸的固定侧接触部44;沿底壁部33向前后方向X前侧(固定侧触头部41的另一侧)延伸的端子臂部45。
此外,在固定侧接触部44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插入的线缆2)突出的固定侧触点部44a,该固定侧触点部44a与线缆2的导体接触。
另外,在端子臂部45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限动件45a。而且,该限动件45a限制触头40向收容部36插入时的、触头40相对于壳体30的最大插入量。另外,该限动件45a还兼作向电路基板6安装连接器1时的表面安装用的钎焊部,其比壳体30的底壁部33稍向下方突出。
另外,在端子臂部45的前端部设有比纵壁部37的底面37d(杆安装部35的底壁部)向上方突出的大致山形的突起部45b,当处于打开位置的杆60向前后方向X前方进行了移动(平行移动)时,杆60与突起部45b抵接。这样,突起部45b作为抑制杆60脱离的限动件而发挥作用。
另外,如图6所示,可动侧触头部42具备:沿顶壁部32向前后方向X后侧(可动侧触头部42的一侧)延伸的可动侧接触部46;沿顶壁部32向前后方向X前侧(可动侧触头部42的另一侧)延伸的弹簧部47。而且,在可动侧触头部42的上侧中央部设有突起部42a。
此外,在可动侧接触部46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插入的线缆2)突出的可动侧触点部46a,该可动侧触点部46a与线缆2的导体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杆60处于打开位置时,固定侧触点部44a与可动侧触点部46a之间的距离与线缆2的厚度大致相同(参照图6)。另外,在未插入线缆2的状态下,当杆60处于关闭位置时,固定侧触点部44a与可动侧触点部46a之间的距离比线缆2的厚度小。因此,当杆60处于打开位置时,能向壳体30插入线缆2,当杆60处于关闭位置时,固定侧触点部44a和可动侧触点部46a压接线缆2,从而触头40夹持线缆2。
另外,在弹簧部47的下表面形成有后述的杆60的凸轮部64所滑动接触的大致圆弧状的凸轮面47a,在该凸轮面47a的前侧形成有卡合突部(相互卡合的凹凸部)47d,该卡合突部47d具有:与该凸轮面47a连接设置且凸轮部64能够滑动接触的前端面47b;与该前端面47b连接设置的水平面47c。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壁部32覆盖可动侧接触部46的整体和弹簧部47的后侧大致一半。另外,触头40与壳体30卡止成,当杆6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时,弹簧部47与顶壁部32不接触。即,在弹簧部47的上表面和顶壁部3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仅设于可动侧触头部42的上侧中央部的突起部42a与顶壁部32接触的方式将触头40压入到收容部36内,从而使弹簧部47与顶壁部32不接触。
此外,在弹簧部47的被顶壁部32覆盖的部位(弹簧部47的根侧:后侧)与弹簧部47的未被顶壁部32覆盖的部位(弹簧部47的前端侧:前侧)的大致交界部分的上部设有台阶部47e。即,如图6所示,形成为根部比前端部的厚度更厚。
另外,连结弹簧部43具有弹性,能够进行弹性挠曲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弹簧部43在向上方及后方倾斜的状态下连结固定侧触头部41及可动侧触头部42。此外,当使弹簧部47向弹簧部47的前端和端子臂部45的前端相互打开的方向挠曲变形时,连结弹簧部43弹性地挠曲变形,可动侧触头部42的可动侧接触部46和固定侧触头41的固定侧接触部44的间隔变小。
另外,如图9所示,在沿宽度方向Y并列设置的多个触头40的宽度方向Y两端分别安装有与触头40形状大致相同的保持端子50,通过该保持端子保持插入到壳体30内的线缆2(参照图3)。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头40的宽度方向Y两端的保持端子50与触头40同样从前方收容于壳体30的收容部36内而被固定保持。
如图9及图10所示,该保持端子50具备:在底壁部33附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棒状的固定侧保持部51;在顶壁部32附近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固定侧保持部51在上下方向(壳体30的厚度方向:线缆2的厚度方向)Z上对置的棒状的可动侧保持部52。此外,固定侧保持部51及可动侧保持部52的各自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X的中间部彼此通过连结弹簧部53连结而形成大致ェ字状。
如图9及图10所示,固定侧保持部51具备:沿底壁部33向前后方向X后侧(固定侧保持部51的一侧)延伸的固定侧保持臂54;沿底壁部33向前后方向X前侧(固定侧保持部51的另一侧)延伸的支承臂55。
此外,在固定侧保持臂54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插入的线缆2)突出的固定侧卡合突部54a,该固定侧卡合突部54a从下侧(背面侧)插入在线缆2的宽度方向Y两端形成的保持孔2c。该保持孔2c以在与插入壳体30内的状态下的线缆2的固定侧卡合突部54a及后述的可动侧卡合突部56a对应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厚度方向)Z贯通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支承臂55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突出的限动件55a。此外,该限动件55a限制保持端子50向收容部36插入时的保持端子50相对于壳体30的最大插入量。
进而,在支承臂55的前端部设有比纵壁部37的底面37d(杆安装部35的底壁部)向上方突出的大致山形的突起部55b,当位于打开位置的杆60向前后方向X前方移动(平行移动)时,杆60与突起部55b抵接。这样,突起部55b作为抑制杆60脱离的限动件而发挥作用。
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可动侧保持部52具备:沿顶壁部32向前后方向X后侧(可动侧保持部52的一侧)延伸的可动侧保持臂56;沿顶壁部32向前后方向X前侧(可动侧保持部52的另一侧)延伸的弹簧部57。而且,在可动侧保持部52的上侧中央部设有突起部52a。
另外,在可动侧保持臂56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插入的线缆2)突出的可动侧卡合突部56a,该可动侧卡合突部56a从上侧(表面侧)插入线缆2的保持孔2c。并且,如图3所示,在线缆2的与保持端子50对应的部位未设有导体2b。
另外,在弹簧部57的下表面形成有后述的杆60的凸轮部64所滑动接触的大致圆弧状的凸轮面57a,在该凸轮面57a的前侧形成有卡合突部57d,该卡合突部57d具有与该凸轮面57a连接设置且凸轮部64能够滑动接触的前端面57b、与该前端面57b连接设置的水平面57c。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保持端子50与触头40同样,顶壁部32覆盖可动侧保持臂56的整体和弹簧部57的后侧大致一半。另外,保持端子50与壳体30卡止成,当杆6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时,成为弹簧部57与顶壁部32不接触的状态。即,在弹簧部57的上表面和顶壁部3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此外,在弹簧部57的被顶壁部32覆盖的部位(弹簧部57的根侧:后侧)和弹簧部57的未被顶壁部32覆盖的部位(弹簧部57的前端侧:前侧)的大致交界部分的上部设有台阶部57e。即,如图9所示,弹簧部57形成为根部比前端部的厚度更厚。
另外,连结弹簧部53具有弹性,能够进行弹性挠曲变形。并且,当使弹簧部57向弹簧部57的前端和端子臂部55的前端相互打开的方向挠曲变形时,连结弹簧部53弹性地挠曲变形,可动侧保持部52的可动侧保持臂56与固定侧保持部51的固定侧保持臂54的间隔变小。
进而,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成,至少在杆60处于打开位置时,保持端子50的固定侧卡合突部54a与可动侧卡合突部56a的距离D1比触头40的固定侧接触部44的固定侧触点部(前端)44a与可动侧接触部46的可动侧触点部(前端)46a间的距离D2短。
因此,当保持端子50的连结弹簧部53及触头40的连结弹簧部43分别挠曲时,在触头40的可动侧触点部46a与导体2b接触之前,保持端子50的可动侧卡合突部56a与保持孔2c卡合。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触头40的可动侧触点部46a与导体2b接触时,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线缆2发生错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触头40的固定侧接触部44的固定侧触点部(前端)44a与可动侧接触部46的可动侧触点部(前端)46a间的距离D2设定成与线缆2的厚度大致相同。因此,保持端子50的固定侧卡合突部54a与可动侧卡合突部56a的距离(一对卡合突部间的距离)D1比线缆2的厚度小。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杆60的一端部,以与分别设置在触头40及保持端子50上的弹簧部47、57对应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63。进而,在杆60的与贯通孔63邻接的位置形成有凸轮部64(参照图6至图8),该凸轮部64随着杆60的转动而转动且与设于弹簧部47、57上的凸轮面47a、57a滑动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部64具备大致圆柱状的圆形部64a、与该圆形部64a连接设置的大致长方体状的方形部64b,且在前后方向X剖视下为大致钥匙孔状。
另外,凸轮部64具备:与纵壁部37的底面37d(杆安装部35的底壁部)滑动接触且在使杆60向开闭方向转动时成为转动支点(旋转支点)的转动承受面(旋转承受部)64c;通过杆60的转动与触头40及保持端子50的弹簧部47、57的凸轮面47a、57a滑动接触的抵接面(触头抵接面及保持端子抵接面)64d。
进而,在凸轮部64上具备:在杆60为完全打开状态时与纵壁部37的底面37d(杆安装部35的底壁部)抵接的第一面64e;在杆60为完全关闭状态时与纵壁部37的底面37d(杆安装部35的底壁部)抵接的第二面64f。此外,使第一面64e与第二面64f所成的角度θ(参照图7)为锐角。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面64e与第二面64f所成的角度θ设定为约77度。另外,在第一面64e和第二面64f之间设有上述的凸轮部64的转动承受面64c,该转动承受面64c形成为曲率半径小的圆弧面。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承受面64c的曲率半径设定为约0.05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凸轮部64在杆60处于打开位置时为横向(前后方向X)细长,其上下方向Z的尺寸比触头40的弹簧部47与端子臂部45的间隔以及弹簧部57与支承臂55的间隔小。即,当杆60处于打开位置时,凸轮部64与弹簧部47、57处于非接触状态。
此外,当使杆60向关闭方向(图7的箭头A方向)转动时,在凸轮部64以竖立的方式转动的中途,凸轮部64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变得比弹簧部47与端子臂部45的间隔以及弹簧部57与支承臂55的间隔大。
即,当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时,随着该杆60的转动,凸轮部64以转动承受面64c为转动支点而转动。并且,在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的中途,抵接面64d与弹簧部47、57的凸轮面47a、57a抵接,并与凸轮面47a、57a滑动接触。进而,当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凸轮部64在抵接面64d与凸轮面47a、57a滑动接触的同时进行转动,以使弹簧部47的前端与端子臂部45的前端的间隔以及弹簧部57与支承臂55的间隔相对地打开的方式使弹簧部47、57弹性地挠曲变形。然后,随着弹簧部47、57的挠曲变形,连结弹簧部43、53也弹性挠曲变形,由此触头40以使可动侧触头部42的可动侧接触部46与固定侧触头部41的固定侧接触部44的间隔变小的方式弹性地挠曲变形,保持端子50以使可动侧保持部52的可动侧保持臂56与固定侧保持部51的固定侧保持臂54的间隔变小的方式弹性地挠曲变形。由此,可动侧触点部46a向固定侧触点部44a方向移动,可动侧触点部46a和固定侧触点部44a与线缆2压接,在该状态下线缆2和触头40导通连接。另外,可动侧卡合突部56a向固定侧卡合突部54a方向移动,线缆2由保持端子50保持。这样,凸轮部64向触头40施加用于使该触头40向线缆2压接的按压力,并且向保持端子50施加用于保持线缆2的按压力。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杆6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在中途之前,凸轮部64的高度逐渐变高,但是当超过规定的转动量时,凸轮部64的高度逐渐变低。另外,通过利用弹簧部47、57的弹性回复力按压凸轮部64而使对杆60作用的力矩的作用方向在杆60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的中途从打开方向向关闭方向变化。
这样,在杆60转动的中途,通过减小凸轮部64的旋转半径或者使作用于杆60的力矩的作用方向从打开方向向关闭方向变化,从而在操作杆60时带来喀哒感。
进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方式形成凸轮部64的转动承受面(旋转承受部)64c,即,在杆60打开状态下和纵壁部37的底面37d(杆安装部35的底壁部)抵接的第一面64e与在杆60关闭状态下和纵壁部37的底面37d(杆安装部35的底壁部)抵接的第二面64f所成的角度θ为锐角。因此,能够使凸轮部64宽度更狭窄,能够容易使杆60旋转。这样,通过容易使杆60旋转,当超过规定的转动量而使作用于杆60的力矩的作用方向从打开方向变为关闭方向时,能够使杆60比以往更迅速地向关闭方向转动,从而能够相应地增强杆操作的喀哒感。
另外,通过将转动承受面(旋转承受面)64c形成为将第一面64e和第二面64f结合的圆弧状结构,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杆操作,并且能够抑制因杆操作导致转动承受面(旋转承受面)64c被磨削。
此外,在从关闭方向向打开方向转动时也能够提供同样的喀哒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及图11所示,在凸轮部64的圆形部64a上形成有与卡合突部47d、57d卡合的卡合凹部(相互卡合的凹凸部)64g。该卡合凹部64g由能够与卡合突部47d、57d的前端面47b、57b抵接的侧面64h、能够与卡合突部47d、57d的水平面47c、57c抵接的圆弧面64i形成。此外,通过使前端面47b、57b与侧面64h抵接且水平面47c、57c与圆弧面64i抵接,卡合突部47d、57d与卡合凹部64g卡合(参照图12)。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突部47d、57d的前端面47b、57b限制杆60向前方的移动,卡合突部47d、57d的水平面47c、57c限制杆60向上方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使前端面47b、57b与侧面64h以及水平面47c、57c与圆弧面64i相互面接触。这样一来,能够进一步提高卡合突部47d、57d与卡合凹部64g的卡合程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簧部47、57与凸轮部64上设有相互卡合的凹凸部(卡合突部47d、57d和卡合凹部64g),但是该卡合突部47d、57d与卡合凹部64g构成为不会通过通常的杆60的开闭操作而卡合(参照图6)。
此外,在杆60处于开闭操作或非使用状态(未插入线缆2的状态)时等,当对处于打开状态的杆60施加向前方的负载,杆60保持打开状态地向前方且向上方移动(杆60向从触头40脱离的方向相对移动)而越过大致山形的突起部45b、55b时,使卡合突部47d、57d与卡合凹部64g卡合,从而抑制杆60从壳体30脱离(参照图11及图12)。
通过如下方式将该结构的杆60安装到壳体30上。
首先,使弹簧部47、57的前端穿过杆60的贯通孔63,并且从弹簧部47的前端与端子臂部45的前端之间以及弹簧部57的前端与支承臂55的前端、即水平面47c与突起部45b之间以及水平面57c与突起部55b之间插入凸轮部64。
然后,将杆60的宽度方向Y两端的支承枢轴61载置到壳体30的宽度方向Y两端的轴承部35a,并且将保持金属件70安装到连结壁部34f,由此,杆60能够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安装到壳体30的杆安装部3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杆60处于打开位置时,凸轮部64沿横向(前后方向X)形成得长,由此当弹簧部47、57的前端穿过贯通孔63时,即,在贯通孔63与弹簧部47、57的前端对置的状态时,凸轮部64的与水平面47c、57c和突起部45b、55b之间对置的厚度变小。因此,当从水平面47c、57c与突起部45b、55b之间插入凸轮部64时,无需以较大的力压入,从而能够容易地插入凸轮部64。
接下来,根据图6至图10说明关闭杆60时的触头40及保持端子50的动作。
首先,如图6所示,当杆60位于打开位置时,可动侧触头部42的弹簧部47与壳体30的顶壁部32接近但不与顶壁部32接触。即,可动侧触头部42的弹簧部47和顶壁部32存在间隙而成为分离的状态。此时,杆60的凸轮部64与弹簧部47的凸轮面47a成为非卡合的状态。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可动侧保持部52的弹簧部57也成为同样的状态。即,可动侧保持部52的弹簧部57与顶壁部32存在间隙而成为分离的状态,并且,杆60的凸轮部64与弹簧部57的凸轮面57a成为非卡合的状态。
随后,将线缆2插入壳体30内。此时,由于触头40的固定侧接触部44的固定侧触点部(前端)44a与可动侧接触部46的可动侧触点部(前端)46a之间的距离D2和线缆2的厚度大致相等,所以能够抑制在线缆2与触头40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能够顺畅地将线缆2插入到壳体30内。另外,保持端子50的固定侧卡合突部54a与可动侧卡合突部56a的距离(一对卡合突部间的距离)D1比线缆2的厚度小,因此,当将线缆2插入到壳体30内时,固定侧卡合突部54a及可动侧卡合突部56a从而线缆2的表背面插入到保持孔2c内。由此,线缆2由保持端子50临时保持。因此,即使在杆6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也可抑制线缆2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触头40的宽度方向Y两端各设置一个保持端子50,能够极力抑制在线缆2与保持端子5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增加,能够极力抑制保持端子50妨碍线缆2顺畅地向壳体30内插入。
此外,在线缆2插入到壳体30内的状态下,当向箭头A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杆60时,如图7所示,触头抵接面64d与弹簧部47的凸轮面47a抵接,且与凸轮面47a滑动接触。进而,当向关闭方向转动杆60时,凸轮部64在使凸轮面47a与端子抵接面64d滑动接触的同时进行转动,并且以使触头40的弹簧部47的前端与端子臂部45的前端的间隔相对地打开的方式使弹簧部47弹性地挠曲变形。而且,在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的中途,弹簧部47的大致中间部与顶壁部32接触。另外,在保持端子50也进行同样的动作,在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的中途,挠曲变形后的弹簧部57的大致中间部与顶壁部32接触。
此外,随着弹簧部47的挠曲变形,连结弹簧部43弹性地挠曲变形。这样,通过使弹簧部47及连结弹簧部43挠曲,触头40以使可动侧触头部42的可动侧接触部46与固定侧触头部41的固定侧接触部44的间隔(可动侧触点部46a与固定侧触点部44a的距离)变小的方式弹性地挠曲变形。即,可动侧触点部46a向固定侧触点部44a方向移动。其结果是,线缆2在被可动侧触点部46a和固定侧触点部44a压接的状态下与触头40导通连接。
此时,如图10所示,在保持端子50中,当弹簧部57及连结弹簧部53挠曲时,以可动侧保持部52的可动侧保持臂56与固定侧保持部51的固定侧保持臂54的间隔(可动侧卡合突部56a与固定侧卡合突部5a的距离D1)变小的方式弹性地进行挠曲变形。其结果是,可动侧卡合突部56a及固定侧卡合突部54a成为从线缆2的表背面侧进一步插入保持孔2c的状态。即,可动侧卡合突部56a及固定侧卡合突部54a与保持孔2c的卡合程度得到进一步增大,从而保持端子50可靠地保持线缆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侧卡合突部56a及固定侧卡合突部54a从线缆2的表背两面侧插入保持孔2c,从而保持端子50保持线缆2,因此,即使在线缆2的厚度不均或外力作用于线缆2的情况下,线缆2也不容易脱离。即,利用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线缆2从连接器1脱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端子50的形状形成为与触头40的形状大致相同,通过杆60的转动,可动侧卡合突部56a及固定侧卡合突部54a间的距离(一对卡合突部间的距离)D1发生变化。即,通过杆60的转动,进行可动侧卡合突部56a及固定侧卡合突部54a向保持孔2c的卡合。这样,无需与触头40的导通连接另外分开地进行用于通过保持端子50保持线缆2的操作,从而实现连接器1的操作性的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使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而使弹簧部47、57的整体朝向顶壁部32的方向挠曲时,在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的中途,弹簧部47、57的大致中间部与顶壁部32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3所示,当使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而使弹簧部47的整体朝向顶壁部32的方向挠曲时,若弹簧部47与顶壁部32不接触,则因弹簧部47及可动侧接触部46的挠曲而产生的应力向连结弹簧部43集中,从而连结弹簧部43可能疲劳。而且,在保持端子50中也是同样,连结弹簧部53也可能疲劳。
然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的中途,通过使弹簧部47的大致中间部与顶壁部32接触,当可动侧触头部42挠曲时,能够使因触头40挠曲而产生的应力也向弹簧部47的与顶壁部(壳体30内壁)32的接触部位集中。其结果是,能够使作用于连结弹簧部43的应力分散,减少向连结可动侧触头部42和固定侧触头部41的连结弹簧部43的局部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抑制连结弹簧部43疲劳。
另外,在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的中途,通过使弹簧部57的大致中间部与顶壁部32接触,当可动侧保持部52挠曲时,能够使因保持端子50的挠曲而产生的应力也向弹簧部57的与顶壁部(壳体30内壁)32的接触部位集中。其结果是,能够使作用于连结弹簧部53的应力分散,减少向连结可动侧保持部52和固定侧保持部51的连结弹簧部53局部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抑制连结弹簧部53疲劳。
此外,当杆60进一步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在保持弹簧部47、57的大致中间部位与顶壁部32接触的状态下,杆60转动到关闭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可动侧触点部46a和固定侧触点部44a与线缆2压接的状态下,弹簧部47的大致中间部与顶壁部32接触(参照图8)。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保持端子50也与触头部40同样,在杆60向关闭方向转动而保持端子50保持线缆2的状态下,弹簧部57的大致中间部与顶壁部32接触。
因此,即使在使用连接器1时(杆60转动到关闭位置而使触头40及保持端子50与线缆2压接时),由于作用于连结弹簧部43、53的应力能够分散,所以能够提高连接器1的产品寿命。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及图8所示,弹簧部47、57的在大致中间部设置的台阶部47e、57e的附近的根侧与顶壁部32接触。(在图7及图8中示出了触头40,但是保持端子50也是同样结构)。即,在弹簧部47、57接触顶壁部32后,比台阶部47e、57e靠前端侧的厚度较薄的部分朝向上方挠曲变形。
这样,通过以台阶部47e、57e为基点使弹簧部47、57挠曲,能够更有效率地使应力向弹簧部47、57集中。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连结弹簧部43、53疲劳。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备:与线缆2导通连接的导电性的触头40;通过转动操作使触头40与线缆2压接从而相互导通连接的杆60;收容触头40且在一侧设有供线缆2插入的插入口31,并且在另一侧设有将杆60保持成转动自如的杆安装部35的绝缘性的壳体30。此外,在上述杆60上设有施加用于使触头40向线缆2压接的按压力的凸轮部64,在该凸轮部64和触头40上形成有在杆60向脱离触头40的方向进行了相对移动时相互卡合的凹凸部(卡合突部47d和卡合凹部64g)。因此,与以往那样始终卡合的状态不同,能够在施加过度的负载而使杆60移动时才进行卡止,从而相应地提高阻止杆60脱离的效果的可靠性,并且,不仅是简单的卡止而是通过凹凸部(卡合突部47d和卡合凹部64g)使彼此卡合,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杆60从壳体30脱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处于打开状态的杆60向前方施加负载时,能够通过卡合突起47d的前端面47b和卡合凹部64g的侧面64h限制杆60向前方的移动,并且能够通过水平面47c和圆弧面64i限制杆向上方的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阻止杆60脱离的效果。
而且,若构成为当对处于打开状态的杆60向前方施加负载时,卡合突部47d的前端面47b与卡合凹部64g的侧面64h以及水平面47c与圆弧面64i相互面接触,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卡合突部47d和卡合凹部64g的卡合程度。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可以适当地变更壳体、杆、凸轮部或其他细节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

Claims (1)

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
导电性的触头,其与线缆导通连接;
杆,其通过转动操作使所述触头与所述线缆压接而相互导通连接;
绝缘性的壳体,其收容所述触头,在一侧设有供所述线缆插入的插入口且在另一侧设有将所述杆保持成转动自如的杆安装部,
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杆上设有施加用于使所述触头与所述线缆压接的按压力的凸轮部,
在所述凸轮部和所述触头上形成有在所述杆朝向相对于所述触头脱离的方向进行了相对移动时相互卡合的凹凸部。
CN2011100877838A 2010-04-08 2011-04-06 连接器 Active CN102255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9674 2010-04-08
JP2010089674A JP5123975B2 (ja) 2010-04-08 2010-04-0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184A true CN102255184A (zh) 2011-11-23
CN102255184B CN102255184B (zh) 2013-08-28

Family

ID=4498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77838A Active CN102255184B (zh) 2010-04-08 2011-04-06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123975B2 (zh)
KR (1) KR101250658B1 (zh)
CN (1) CN102255184B (zh)
TW (1) TWI44263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3462A (zh) * 2012-08-27 2014-03-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34798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8475866A (zh) * 2015-11-19 2018-08-31 京瓷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1630738A (zh) * 2018-10-30 2020-09-0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的支承结构及配线构件
CN111630737A (zh) * 2018-10-30 2020-09-0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支承构件及配线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5612B1 (ko) 2015-08-26 2020-02-10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JP6960846B2 (ja) * 2017-12-21 2021-11-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7164374B2 (ja) * 2018-09-25 2022-11-0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KR101981968B1 (ko) 2018-12-07 2019-05-24 대림스타릿 주식회사 원단 스팀기
JP2020107507A (ja) * 2018-12-27 2020-07-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13991163U (zh) * 2020-10-23 2021-08-17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的电控板、电控箱以及空调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286A (zh) * 2005-07-21 2007-01-24 株式会社I-Pex 电连接器
CN101038992A (zh) * 2006-03-17 2007-09-19 星电株式会社 柔性基板用连接器
CN101237088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JP2008235183A (ja) * 2007-03-23 2008-10-02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340028A (zh) * 2008-04-28 2009-01-07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掀盖直立式电子连接器
CN101471504A (zh) * 2007-12-28 2009-07-01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582543A (zh) * 2008-05-13 2009-11-18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0021084A (ja) * 2008-07-14 2010-01-28 I-Pex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9153B2 (ja) * 2004-08-10 2010-07-07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755539B2 (ja) * 2006-06-23 2011-08-24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798277B2 (ja) * 2009-09-16 2011-10-1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286A (zh) * 2005-07-21 2007-01-24 株式会社I-Pex 电连接器
CN101038992A (zh) * 2006-03-17 2007-09-19 星电株式会社 柔性基板用连接器
CN101237088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JP2008235183A (ja) * 2007-03-23 2008-10-02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471504A (zh) * 2007-12-28 2009-07-01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340028A (zh) * 2008-04-28 2009-01-07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掀盖直立式电子连接器
CN101582543A (zh) * 2008-05-13 2009-11-18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0021084A (ja) * 2008-07-14 2010-01-28 I-Pex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3462A (zh) * 2012-08-27 2014-03-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633462B (zh) * 2012-08-27 2018-08-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34798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4347981B (zh) * 2013-08-08 2016-08-3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8475866A (zh) * 2015-11-19 2018-08-31 京瓷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1630738A (zh) * 2018-10-30 2020-09-0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的支承结构及配线构件
CN111630737A (zh) * 2018-10-30 2020-09-0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支承构件及配线构件
CN111630738B (zh) * 2018-10-30 2021-07-1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的支承结构及配线构件
CN111630737B (zh) * 2018-10-30 2021-09-2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支承构件及配线构件
US11383658B2 (en) 2018-10-30 2022-07-1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pporting member and wiring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8202A (en) 2012-02-16
KR20110113146A (ko) 2011-10-14
JP5123975B2 (ja) 2013-01-23
CN102255184B (zh) 2013-08-28
TWI442633B (zh) 2014-06-21
KR101250658B1 (ko) 2013-04-03
JP2011222269A (ja) 201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184B (zh) 连接器
CN102255197A (zh) 连接器
CN102255186B (zh) 连接器
CN100530833C (zh) 连接器
CN101038990B (zh) 电连接器
CN100536233C (zh) 电连接器
EP192395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JP6521947B2 (ja) 電気接続端子
US11916345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for conductors
CN102195163B (zh) 连接器
DE102013107807B3 (d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CN102255185B (zh) 连接器
CN104995800A (zh) 弹力夹接头和导体接线夹
CN105742895B (zh) 杆式连接器
CN104995798A (zh) 弹簧夹触头和电导线的连接夹
JP7054432B2 (ja) 雄端子金具及び雌端子金具
CN104466462A (zh) 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
CN100459298C (zh) 连接器
JP2017045545A (ja) コネクタ
CN102255156B (zh) 连接器
CN110546820B (zh) 阴端子
CN103061630A (zh) 铰链构造
CN112154574B (zh) 弹簧接线端子
CN100541924C (zh) 阳性端子接头,用于该接头的板材以及形成该接头的方法
CN108475866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2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2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kamato city characters really 1048 times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