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3795B - 显示图像预览的显示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图像预览的显示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3795B
CN102253795B CN2011101308923A CN201110130892A CN102253795B CN 102253795 B CN102253795 B CN 102253795B CN 2011101308923 A CN2011101308923 A CN 2011101308923A CN 201110130892 A CN201110130892 A CN 201110130892A CN 102253795 B CN102253795 B CN 102253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image
preview
function
display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08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3795A (zh
Inventor
小路敏广
奥村允
名古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53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3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3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3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04N1/00416Multi-level menus
    • H04N1/00419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 H04N1/00424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using a list of graphical elements, e.g. icons or icon ba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04N1/00445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arranged in a one dimensional array
    • H04N1/00448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arranged in a one dimensional array horizont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04N1/00453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arranged in a two dimensional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图像预览的显示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提供一种即使图像数变多,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图像内容的技术,显示设备包括: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和将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分割成图像的预览区域与其他区域来控制显示的显示控制部。显示控制部根据用户的指示,对预览区域与其他区域的面积比为第1值的适合屏幕画面(500);与适合屏幕画面(500)相比其他区域的面积被缩小,并且预览区域的面积被放大的完成预览画面(510)、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或者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显示图像预览的显示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读入图像来对其进行处理的动作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显示图像的预览,能够使用户确认图像的状态或编辑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能够在这样的装置中利用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设备的图像处理装置之一,很多单位(公司、事务所等)引进了图像形成装置(代表性的是复印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因此,图像形成装置大多具备打印机功能以及复印功能等。图像形成装置常常与网络连接而被多个用户利用。作为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1种,有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Peripheral))。复合机具备扫描功能,并具备如复印模式、传真模式(以下有时将传真记载为FAX)以及对应网络的打印模式之类的多个基本的动作模式。一般认为在这些图像形成装置中,扫描功能今后被利用的频度会越来越高。在复印模式以及传真模式下,也能够利用扫描功能来读入图像,并设定双面打印、缩印(将2页变成1张的2in1,将4页变成1张的4in1)、放大以及缩小等功能。
在利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例如用户进行以下那样的操作。首先,用户使图像形成装置以扫描模式读入图像数据。接下来,用户从操作面板输入各种指示,进行图像处理(缩印等)。此后,用户对该图像指示执行最终处理(对记录用纸的打印、基于传真的发送以及保存为文件等)。操作面板上例如显示有各动作模式下的功能设定画面。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设定各种功能。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操作面板上显示任务的进行状况。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把握任务的进行状况。可避免用户因不了解任务的进行状况而焦躁的情况。
作为操作面板,近来大多使用触摸面板显示器。触摸面板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显示面板)和层叠在液晶面板上的触摸面板。通常,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显示用于选择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动作模式的项目(软件按钮)。观看到该显示的用户对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显示有想要的项目的位置进行按压。用户可以感知到自己按压了软件按钮。关于什么位置受到按压的信息被发送给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由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来决定根据该位置进行何种动作。
触摸面板显示器能够提供显示功能和操作功能。触摸面板显示器与分别设置显示部和操作部的设备相比在设置面积少的方面、能够进行多样显示的方面、以及能够提供多样功能的方面表现出色。最近,实现了一种对用户使与触摸面板显示器表面接触的手指移动而成的轨迹进行识别的功能。基于该功能,用户通过使手指在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移动,能够指示感觉上与该移动一致的恰当动作。在本说明书中将通过这样的动作来操作电子设备的情况称为“手势操作”。手势操作包括以下那样的操作。
考虑将通过扫描功能读取到的图像的预览显示到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情况。此时,例如能够进行以下那样的操作。
(1)用手指对显示某图像的位置轻轻叩击两次。将这样的操作称为双击。一般认为在图像被双击时,将该图像放大显示、或缩小显示、或者转移到对该图像进行编辑的模式。
(2)在图像上,按照相互的间隔变大的方式移动2根手指。将这样的操作称为扩展(pinch out)或者扩张(pinch open)。当在图像上进行了扩展或者扩张时,认为将该图像按照该手指的动作放大显示。
(3)在图像上,按照相互的间隔变小的方式移动2根手指。将这样的操作称为缩小(pinch in)或者缩窄(pinch close)。当在图像上进行了缩小或者缩窄时,认为对该图像进行缩小显示。
除此之外,利用手指轻轻叩击图像被显示的位置的单击、利用手指挪动所显示的图像的拖动、利用手指轻轻拂掸所显示的图像的轻拂(flick)、以及用两根手指抓住所显示的图像的捏持(pinch)等都是手势操作的一个例子。其中,对于敲击以及双击而言,不是检测用户对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操作轨迹的动作,严格来说或许不能称为手势。但这里包括敲击以及双击在内,将针对图像的上述操作称为手势操作。
在本说明书中,将针对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操作中的上述手势操作以外的操作称为触摸操作。触摸操作不是对图像的直接操作,一般是指用于实现作为硬件按键代替物的功能的操作。典型的情况是根据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所显示的软件按钮(一般是用户界面部件)的显示位置和用户对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操作位置,来检测用户请求的操作。
在具有这样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作为操作面板的MFP中,能够进行针对图像的各种完成处理。完成处理包括:留白尺寸等与各种图像处理相关的设定、加盖印章(stamp)处理、装订(staple)处理或者打孔处理等。不过,如果设定了完成功能,则实际的打印有时会失败。例如,当设定形成穿孔的完成处理并实际尝试打印时,有时会成为穿孔的位置与输出图像重合的错误复印。其结果,浪费了耗材(调色剂以及记录用纸)。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日本特开2008-203439号公报(以下记作“′439公报”)公开了一种能够在复印动作模式的基本画面中进行图像预览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画面被分割成3个部分。在两侧区域配置用于设定图像形成时的条件或设定完成条件的软件按钮。在中央配置原稿的预览图像。预览图像的显示方式有多种。第一种是将规定枚数(5枚)的图像横向排列。该情况下,配置于中央的图像显示得比其他图像大。第二种是将原稿中的奇数页与偶数页按打开后左右相对的两页状态进行显示的显示方法。在页数为多页时,这些打开后左右相对的页如书那样被重叠显示。第三种是将多个原稿图像排列成矩阵状进行显示的方法。在原稿图像没有完全地显示于画面时,能够通过使画面滚动来确认全部画面。
通过如′439公报记载那样有效地利用预览,能够确认原稿的完成状态,能够减少复印失败等。但是,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存在问题。例如,在显示多页预览的情况下,当想要将多页图像中的某一页移动成其他页时,需要将包含这些页的一系列页显示到预览区域。但是,如果所显示的页图像较多,则难以对各图像的内容进行确认,有可能会弄错页的移动目的地。而且,如果所显示的图像数较多,则预览图像的缩小率变高。存在难以对图像的内容进行确认或难以确认复印的完成状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图像数变多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图像内容的技术。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显示设备包括: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和用于将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分割成图像的预览区域和其他区域来控制显示的分割部。分割部包括根据用户的指示来对第1显示模式和第2显示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部,所述第1显示模式是预览区域与其他区域的面积比为第1值的显示模式,所述第2显示模式是与第1显示模式相比其他区域的面积被缩小,并且预览区域的面积被放大的显示模式。
在第2显示模式下,预览区域被放大。即使在被预览的图像的数量变多时,也能够在第2显示模式下不增大图像的缩小率。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图像数量变多也能够容易地确认图像内容的显示设备。
优选其他区域在第1显示模式和第2显示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下都不被从显示面上消除,分割部还包括在第2显示模式下将其他区域配置到其他区域的中心包含在以第1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的区域内那样的位置的配置部。
其他区域不被消除,并且在第1显示模式和第2显示模式下其位置没有大幅变化。用户能够确认到该区域位于那里。当进行使用了在这样的区域中配置的要素的操作时,能够避免用户产生迷惑。
还可以是:分割部包括将预览区域配置到包含显示面的中心点的位置的配置部。其他区域的面积在第1显示模式下可以比预览区域的面积小。
预览区域被配置在显示面的中心。容易确保预览区域的大小,并且用户容易确认预览图像。
其他区域包括:任务触发区域,其配置有用于指示对表示预览图像的原稿数据执行规定任务的要素;和功能选择区域,其配置有用于选择对表示预览图像的原稿数据执行数据转换以及任务时的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或者这二者进行设定的功能的要素。分割部还包括根据用户的指示,在第2显示模式下至少将功能选择区域缩小显示的第1缩小部。
能够利用功能选择区域中配置的要素,来设定对预览显示的图像执行数据转换或者规定任务时的条件。然后,能够利用任务触发区域中配置的要素,来对原稿数据执行规定的任务。由于功能选择区域被缩小显示,所以预览区域被放大。可通过预览显示容易地确认通过选择功能带来的效果。如果保留任务触发区域,则能够在确认了效果之后立即指示任务的执行,使得操作的流程顺畅。
更优选在显示设备中,第1缩小部在第2显示模式下将功能选择区域和任务触发区域这二者缩小显示。功能选择区域与任务触发区域可以相互配置在预览区域的相反侧。
在第2显示模式下,功能选择区域与任务触发区域这二者被缩小显示。能够将显示面最大限度地用作预览区域。使用了功能选择区域的功能以及条件的设定、预览图像的确认、任务的执行这一操作流程与区域的配置一致。其结果,能够使用户操作顺畅。
进一步优选分割部还包括变化部,该变化部根据用户操作使功能选择区域在第1显示模式下的大小与第2显示模式下的大小之间变化,其中,该用户操作与切换第1显示模式和第2显示模式的用户操作不同,是使功能选择区域的大小发生变化的用户操作。
在将预览区域放大而确认了预览图像之后,在功能选择区域选择想要的功能这能够不使显示模式发生变化地进行。因此,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进行图像的确认以及加工。
在显示设备中,变化部包括如下部分:当在第2显示模式下存在指示使功能选择区域的大小成为第1显示模式下的大小的用户操作时,将功能选择区域显示成比第2显示模式下的大小大,并且该区域的背景为半透明。
在功能选择区域被缩小显示时,也能够不变更显示模式地通过用户操作将功能选择区域放大。并且,能够容易地确认被放大的部分的预览图像。用户能够一边感知预览图像的状态,一边容易地进行功能的设定。
可以是:分割部还包括在第2显示模式下对功能选择区域的各功能进行图标显示的图标显示部。
通过图标显示,能够一边使用户感知到功能选择区域中配置的各要素的功能,一边放大预览区域。确认到预览图像细微部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功能选择。
可以是:其他区域还包括在图像的预览显示中显示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功能而选择出的操作启示的操作面板区域。
利用操作面板,能够显示与用户对预览显示的图像的操作相关的操作启示。由于能够向用户通知用户不知晓的功能等,所以能够有效活用具备该显示设备的电子设备。
可以是:分割部还包括通过根据用户的指示将操作面板区域缩小或者放大,来放大或缩小预览区域的放大缩小部。
操作面板区域根据用户的指示而改变其大小。在用户不需要操作启示时,可以增大预览区域。在需要操作启示时,通过将操作面板放大,能够容易地确认操作启示。其结果,能够实现预览图像的确认和装置功能的有效利用。
优选第2显示模式是以利用功能选择区域中显示的功能而设定的条件执行了规定的处理时的、对原稿的完成状态进行确认的完成预览显示模式。第1缩小部在预览显示模式下仅将功能选择区域缩小显示。
由于任务触发区域被显示,所以能够根据用户的判断立即执行规定的任务。与将任务触发区域缩小的情况相比,用户操作减少一个,能够使操作简化。
可以是:在显示面上层叠设置有触摸面板。显示设备可以还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连接成接受触摸面板的输出,并用于通过将功能选择区域及任务触发区域中显示的信息与触摸面板的输出进行比较,来执行通过分割部对显示的控制以及对其他装置的输出的指示。
由于触摸面板与显示面层叠设置,所以能够直观地进行针对功能选择区域以及任务触发区域的操作。
更优选第2显示模式是能够针对预览区域中显示的图像进行编辑操作的图像编辑模式。其他区域包括配置有用于指示对预览区域中表示预览图像的原稿数据执行规定任务的要素的任务触发区域。分割部还包括在图像编辑模式下将任务触发区域缩小显示的第2缩小部。
在图像编辑模式下不立即执行任务,需要暂时对预览显示进行确认。因此,不需要以通常的大小显示任务触发区域。另一方面,由于仅任务触发区域被缩小,所以对于用于使任务开始的要素显示于何处,用户能够总是感知得到。实际开始执行任务时对操作迷茫的危险性变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具备壳体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操作面板,其安装于壳体;存储部,其设置在壳体内,并存储原稿数据;和图像形成部,其设置在壳体内,并用于按照从操作面板接收到的指示,将存储部中存储的原稿数据的图像形成到记录用纸上,操作面板包括: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和将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分割成图像的预览区域与其他区域来控制显示用的分割部。分割部包括根据用户的指示来对第1显示模式和第2显示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部,其中,所述第1显示模式是预览区域与其他区域的面积比为第1值的显示模式,所述第2显示模式是与第1显示模式相比其他区域的面积被缩小,并且预览区域的面积被放大的显示模式。
根据本发明,在第2显示模式下预览区域被放大。即使当被预览的图像的数量变多时,在第2显示模式下也可以不增大图像的缩小率。对图像的细微部进行确认变得容易。其结果,能够向用户准确地传递用户所请求的预览信息以及功能设定信息。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通过与附图相关联进行理解的关于本发明的下述详细说明,可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成简化表示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触摸面板上显示的主页画面的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预览显示时触摸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分割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在预览显示时适合屏幕(fit to screen)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分割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在预览显示时完成图像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分割方式的图。
图8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在预览显示时图像编辑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分割方式的图。
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在预览显示时原稿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区域的分割方式的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表示预览显示时的画面迁移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切换预览显示模式的画面而执行的程序的控制构造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原稿读取时的画面显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对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部件的功能及名称也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电子设备是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1种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为只能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对于其他装置,例如图像处理装置或者使用画面的任意电子设备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以下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参照图1)具有触摸面板显示器(以下简称为“触摸面板”)。利用指尖在该触摸面板表面描画的操作是“手势”。利用指尖的描绘轨迹定义了各种手势操作。当利用者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0时,可采用手势操作方法和不基于手势操作的触摸操作方法这二者。
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电子照片方式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作为动作模式,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复印模式、FAX模式、文档归档模式(将扫描后的图像存储到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存储装置的模式)以及邮件模式(将扫描后的图像以添加到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发送的模式)。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可以具备网络打印模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具备复印模式、FAX模式、文档归档模式以及邮件模式这4个动作模式下的一个以上动作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可,即只要是在至少一个动作模式下将功能选择菜单和预览信息显示于触摸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可。另外,打印方式不限定于电子照片方式。
[构成]
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
参照这些图1~图3,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原稿读取部102、图像形成部104、供纸部106、排纸处理装置108以及操作单元120。操作单元120包括触摸面板显示器130(以下简称为“显示器130”)和显示操作部140。显示器130包括:由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显示面板132和重叠配置于显示面板132的触摸面板134。触摸面板134能够检测出用户手指与表面接触的轨迹。显示操作部140包括:显示灯142、电源键144、节省能源键(以下称为“节能键”)146和用于将显示器130的显示返回到主页画面的主页键148。主页画面将在后面叙述,是指用户选择各种动作模式用的画面。
这样,作为主要的操作器件,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显示器130、由硬件按键以及显示灯构成的显示操作部140。显示操作部140的键(电源键144、节能键146、主页键148)与由显示器130实现的软件按钮不同,由硬件按钮实现。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预览显示的画面。预览显示在复印模式、邮件模式、FAX模式以及文档归档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下都能执行。在这些模式的任意一个中,与预览显示相关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功能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以复印模式为例,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
在复印模式下,主要是原稿读取部102以及图像形成部104进行动作。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载置于原稿载置台的原稿被原稿读取部102读取为图像数据。被读取的图像数据被实施各种图像处理,然后该图像数据被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04。
图像形成部104将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原稿的图像打印到记录介质(多数情况是记录用纸)上。图像形成部104包括:感光体鼓222、带电装置224、激光扫描单元(以下称为“LSU”)226、显影装置228、转印装置230、清洁装置232、定影装置234以及未图示的除电装置等。
在图像形成部104中设置有主搬运路236以及翻转搬运路238。从供纸部106供给来的记录用纸沿着主搬运路236被搬运。供纸部106将用纸盒240中收纳的记录用纸、或者手动托盘242上载置的记录用纸逐张地抽出并将记录用纸送到图像形成部104的主搬运路236。
记录用纸在沿着图像形成部104的主搬运路236被搬运的中途,通过感光体鼓222与转印装置230之间,进而,记录用纸通过定影装置234,进行对记录用纸的打印。
感光体鼓222向一个方向旋转,其表面在被清洁装置232与除电装置清洁后,被带电装置224均匀地带电。
LSU226基于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对激光进行调制,利用该激光在主扫描方向反复对感光体鼓222的表面进行扫描,将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鼓222的表面。
显影装置228对感光体鼓222的表面供给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将调色剂像形成在感光体鼓222的表面。
转印装置230对通过该转印装置230与感光体鼓222之间的记录用纸,转印感光体鼓222表面的调色剂像。
定影装置234包括:用于对记录用纸进行加热的加热辊248和用于对记录用纸进行加压的加压辊250。记录用纸被加热辊248加热,并且被加压辊250加压。由此,转印到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被定影在记录用纸上。通过提供给定影装置234的电力来使加热器变热,将加热辊248的温度控制成适于定影的温度。其中,当移至节能模式时,例如停止或者减少对该加热器提供的电力。
在主搬运路236与翻转搬运路238的连接位置配设有分支爪244。在仅对记录用纸的单面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分支爪244被定位,通过分支爪244,来自定影装置234的记录用纸被引导至排纸托盘246或者排纸处理装置108。
在对记录用纸的双面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分支爪244向规定方向转动,记录用纸被导向翻转搬运路238。记录用纸通过翻转搬运路238之后,其表里翻转地被再次搬运给主搬运路236,记录用纸在主搬运路236的再次搬运途中,进行对其背面的打印,然后被导向排纸托盘246或者排纸处理装置108。
如上述那样经过打印的记录用纸被导向排纸托盘246或者排纸处理装置108并排出到排纸托盘246,或者排出到排纸处理装置108的各排纸托盘110中的任意一个排纸托盘。
在排纸处理装置108中,实施将多个记录用纸分开排出到各排纸托盘110的处理、对各记录用纸进行冲孔的处理以及对各记录用纸进行装订的处理。例如,在生成多份打印物的情况下,将各记录用纸分开排出到各排纸托盘110,以便各排纸托盘110被分别分配一份打印物,然后按每个排纸托盘110,对排纸托盘110上的各记录用纸实施冲孔处理或者进行装订处理,来生成打印物。
参照图3,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能够设定与复印模式、传真模式、文档归档模式以及邮件模式相关的功能操作单元120;用于存储程序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06;即使在通电被切断的情况下也能够存储程序及数据等的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区域的硬盘302;和用于提供执行程序时的存储区域的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308。
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与原稿读取部102、图像形成部104、FAX通信部160、操作单元120、ROM306、硬盘302以及RAM308连接的总线310;和与总线310连接的用于实现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般功能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300。
在硬盘302中,由图像形成装置100扫描得到的原稿图像数据的文件与保存时间以及保存用户名一起存储在不同文件夹中。
在ROM306中,存储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所需的程序以及数据等。CPU300根据存储于ROM306的程序以及数据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并且执行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功能相关的控制。
如图3所示,在FAX通信部160上连接有图像数据的收发所使用的公共线路。网络接口304上连接有网络线路。能够在该网络线路上连接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用作对应网络的打印机的计算机等、或由经由网络而被指定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确定的计算机等。若如此地与网络连接,则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经由网络取得需要的信息。
RAM308提供作为对CPU300的运算及处理的结果暂时进行存储的工作存储器的功能和作为存储图像数据的帧存储器的功能。
CPU300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来进行针对原稿读取部102、图像形成部104、构成操作单元120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30及显示操作部140、以及ROM306、硬盘302及RAM308的控制。其中,操作单元120经由输入输出接口与CPU300进行通信。
操作单元120由倾斜设置成用户易于目视观察的板状面板构成。在操作单元120的表面,在其左侧的区域具有显示器130,在右侧的区域具有显示操作部140(显示灯142以及作为硬件按钮的电源键144、节能键146及主页键148)。显示器130及显示操作部140构成为操作单元120整体为一体化。
如上所述,显示器130由显示面板132、与显示面板132重叠配置的触摸面板134构成。在显示器130中,显示面板132上显示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动作模式进行选择的主页画面、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当前状态、收件人指定状况、以及任务的处理状况等。在显示面板132的显示区域上显示作为软件按钮的选择按钮,当用手指按下该选择按钮被显示的区域时,触摸面板134检测出该被按下的位置,输出表示该位置的信息。通过在程序上对照选择按钮的显示位置与触摸面板134的输出,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模式选择、功能设定以及动作指示等。图像形成装置100除了对应这样的触摸操作(基于用户按压的位置的指令输入操作)之外,还对应上述的手势操作(基于用户操作轨迹的指令输入操作)。
显示操作部140的显示灯142例如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构成,被CPU300控制点亮/熄灭(/闪烁)。当用户按下与主电源开关分开设置的电源键144时,图像形成装置100从待机模式(例如在主电源接通的状态下仅能够进行FAX接收动作)向通常模式转移,能够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全部动作模式。与该状态连动,显示灯142点亮。进而,当用户未进行操作的时间经过了预定时间,或者在用户按下了节能键146时,图像形成装置100从通常模式移至节能模式,只能够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部分动作模式。与该状态连动,显示灯142闪烁。并且,若在节能模式时用户按下节能键146,则图像形成装置100从节能模式移至通常模式。主页键148是用于使显示器130的显示返回到初始状态(主页画面)的硬件按键。
此外,也可以在显示操作部140的硬件按钮(电源键144、节能键146以及主页键148)中,埋入由CPU300控制点亮/熄灭(/闪烁)的按键灯(key lamp)。例如,该按键灯在圆型键的周围环状地发光,或者在键的中央部发光。在允许使用硬件按钮作为操作器件的时机下(在使用硬件按钮时执行处理的时机),该按键灯点亮。
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上述的四个动作模式(复印模式、传真模式、文档归档模式以及邮件模式)。在显示器130中显示各个动作模式下的功能设定用软件按钮和根据需要作为图像形成影像的预览或者收件人设定用的按钮等。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在显示器130的主页画面中选择了动作模式时,显示各动作模式的初始画面。在复印模式的预览画面中,(1)画面被分割成五个区域(“系统区域”、“功能选择区域”、“预览区域”、“操作面板区域”以及“任务触发区域”)。由于适当地配置了这些区域,所以能够实现与现有设备相同的用户视点的动作线路以及指尖的动作线路。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操作。(2)即使是不同的预览显示模式,分别分配给五个区域的功能也相同。即使显示模式不同,也不会使用户产生迷惑。(3)“功能选择区域”的大小按显示模式变更。与之连动,“预览区域”的大小也变更。能够向用户准确地传递功能设定信息以及预览信息。(4)将“预览区域”配置于中央,将“功能选择区域”与“操作面板区域”以及“任务触发区域”配置在互为相反的一侧。其结果,能够在配置于一侧的区域(“功能选择区域”)中选择功能,通过预览来确认在配置于中央的区域中选择出的功能的处理,在配置于另一侧的区域(“操作面板区域”以及“任务触发区域”)中请求执行处理。即,与处理相伴的眼睛的动作和手的动作是直线性的,能够顺畅地进行操作。
参照图4,主页画面330包括:与上述的系统区域对应的主页系统区域340、图标显示区域350、图标显示切换标签按钮352和记录显示区域354。
在主页系统区域340中配置有:表示主页画面的图标被显示的区域342、所显示的画面的名称被显示的区域344、登录用户名被显示的区域346、以及注销按钮(软件按钮)被显示的区域348。在主页系统区域340的右端配置有显示当前时刻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标显示区域350中将表示动作模式的图标与该动作模式的名称或者简称一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选择复印模式的图标372、用于选择传真模式的图标362、用于选择文档归档模式的图标370、以及用于选择邮件模式的图标360被显示于图标显示区域350。图4中还表示有用于选择除了这些之外的处理的图标。这些图标例如包括使系统设定处理起动的图标、以及用于使语言的设定处理起动的图标、用于显示任务状况的图标等。
如图4所示,在图标显示区域350中图标在上下左右被排列成3层7行的矩阵状。配置在图标显示区域350的靠近中央的图标比配置于周边侧的图标显示得大。
如果用户对图标显示区域350向左进行轻抚操作,则画面上显示的图标如向箭头332所示的方向流动那样移动。如果用户对图标显示区域350向右进行轻抚操作,则画面上显示的图标如向箭头334所示的方向流动那样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的画面移动量由轻抚操作时指尖的移动量以及其速度决定。如果指尖的移动速度相等,则移动量越大,图标的移动量越大。如果指尖的移动量相等,则移动速度越大,图标的移动量越大。优选画面移动的初速度与指尖的移动速度大致相等。设想该图标显示区域350的图标按照被配置在假想的圆筒的侧面的方式移动。即,如果画面向右侧不断移动,则如使圆筒旋转那样,重复显示相同的画面。
在记录显示区域354中显示想要通知给图像形成装置100全体用户的维护信息等。
[复印基本画面的布局]
图5表示显示器130中的复印模式动作时的基本布局(将其称为“复印基本画面”)。复印基本画面是在选择了复印模式时最初被显示的画面。本实施例的一个特征在于,包括复印基本画面在内,基本上所有的画面都能够进行预览。同样的图像的预览例如在传真发送、利用邮件进行的图像发送、以及图像的归档等时都能够进行选择。在这些动作模式的每一个中,与预览显示相关的基本画面构成也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复印基本画面进行说明。
参照图5,这里设想横长的显示器130(例如横1024像素×纵600像素)。在最上部配置系统区域400。在画面中央部配置预览区域480。在预览区域480的左侧配置用于进行功能的设定以及功能内容的确认的功能选择区域410。在预览区域480的右上侧配置操作面板区域482。在预览区域480的右下侧配置任务触发区域484。这些区域如后述那样,根据预览显示模式而使其大小发生变化。
在系统区域400中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当前时刻的状态,并显示操作中的动作模式的名称(title)、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况/状态。例如,在系统区域400中显示动作模式名、中断键、登录用户名、处理中的任务状况、内置存储器使用状态以及时刻等。
在功能选择区域410中显示为了进行各功能的设定、显示的切换、以及设定的确认而由用户操作的功能选择菜单(图标、按钮、设定项目画面、以及功能一览画面等)。这些功能选择菜单是用于对原稿的图像数据实施的数据转换、以及任务执行时的条件等进行设定的菜单。
在预览区域480中显示原稿的输出(完成)影像。每当用户指示完成时,预览区域480中显示的影像便发生变更。
预览区域480在其下部具备对预览区域480的显示名称进行变更的预览变更按钮组450。预览变更按钮组450中配置有:用于使预览旋转想要的角度的旋转按钮458、用于使预览图像放大以及缩小的缩放条460、指示向后述的原稿显示模式变更的原稿显示模式按钮452、指示向完成预览画面变更的完成预览按钮454、以及指示向适合屏幕模式变更的适合屏幕按钮456。在预览区域480的右上配置有指示向能够编辑原稿的图像编辑模式变更的图像编辑按钮468。图像编辑模式将在后面叙述。
如果对旋转按钮458进行触摸操作,则显示对预览的旋转角度进行指定的对话框(dialog)。如果指定了想要的角度,则预览区域上显示的预览图像旋转该角度。对于预览图像,也可以进行手势操作来使预览旋转。例如若在预览图像上放上2根手指并使指尖旋转,则预览图像沿着手指的旋转方向旋转根据手指的移动量而决定出的角度。
缩放条460包括:指示以规定的放大率对预览图像进行放大显示的正按钮462、指示以规定的缩小率缩小显示的负按钮464、和用于以任意的倍率使预览图像的显示放大或缩小的条466。如果对正按钮462进行触摸操作、或者对条466向正按钮462侧进行手势操作(滑动),则预览被放大。如果对负按钮464进行触摸操作、或者使条466向负按钮464侧滑动,则预览图像被缩小显示。如果对预览图像进行扩展/扩张,则预览被放大显示。如果对预览图像进行缩小/缩窄,则预览图像被缩小显示。
在预览区域480中显示的原稿影像的页数多的情况下,显示页选择按钮(页编号输入按钮、页前进按钮、页返回按钮、单页显示按钮、以及多页显示按钮等)。如果对预览区域480中显示的原稿影像进行轻抚,则可进行原稿的页前进以及页返回。在预览区域480中显示的原稿影像大的情况下,显示能够进行触摸操作或者手势操作的滚动条。
在操作面板区域482中显示关于操作的帮助、建议、提案的信息。例如当某个用户选择了特定的功能时,在操作面板区域482中显示与该功能相关的功能。也可以出于与该功能相同的目的而显示其他功能。该用户或该用户所属的组的用户可以将过去与该用户所选择的功能组合而选择的功能显示为“推荐功能”。
在操作面板区域482的左侧,显示当使操作面板区域482缩小显示时用户所操作的操作面板缩小按钮486。如果按压操作面板缩小按钮486,则如后所述那样,操作面板区域482被缩小显示,从而在画面的右侧以按钮形式显示。如果按压该按钮,则操作面板区域482被再次放大显示。即,用户通过按压按钮,能够使操作面板区域482缩小或者放大。与之相伴,预览区域480被放大或者缩小。能够根据用户的意图来容易地进行预览图像的确认和操作启示的确认。
在任务触发区域484中显示有成为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开始某处理的触发的项目(软件按钮)。这些项目被显示的时机是某一动作模式下的所有设定结束,从而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实际动作之时。例如,在任务触发区域484中显示有扫描开始按钮、单色复印开始按钮、彩色复印开始按钮、以及全部清除按钮。扫描开始按钮是在复印以及FAX发送等中,用于使暂时读入原稿来进行预览的处理开始的按钮。单色复印开始按钮是用于使读入原稿后立即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其单色图像的处理开始的按钮。彩色复印开始按钮同样是使立即形成原稿的彩色图像的处理开始的按钮。全部清除按钮是用于将输入的信息全部清除的按钮。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这5个区域而言,即使预览的显示模式发生了变更,其配置位置也不会被变更。不过,功能选择区域410、预览区域480、操作面板区域482以及任务触发区域484根据显示模式使显示器130的画面横方向(长边方向)的尺寸发生变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观看预览、且操作也可靠简单。
这样的5个区域的配置还考虑了以往设备中的用户界面,并着眼于用户视点的动作线路以及操作的动作线路而配置。通过这样的配置,在显示器130中,用户视线从左上向右下移动,用户操作(常用手的指尖)从左上向右下移动。由此,能够得到用户能够进行友好操作的效果。
[各显示模式下的显示布局]
以下,对使用了预览的显示模式下的画面构成进行说明。其中,在任意的画面中预览区域480、功能选择区域410、操作面板区域482以及任务触发区域484被配置的位置都基本相同。不过,它们的宽度(显示器13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根据画面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且,伴随着它们的宽度的变化,在它们的内部显示的要素也发生变化。它们的显示模式按照何种方式进行迁移将在后面叙述。
(1)适合屏幕
参照图6,适合屏幕画面500例如在扫描开始操作结束时对读入的图像进行显示时被使用。在中央配置预览区域480。这里,1页量的原稿的预览图像502在预览区域480内被显示得尽可能地大。在预览区域480的左侧配置功能选择区域410。功能选择区域410中显示功能图标组512和对各功能图标的功能进行说明的文本组514。在预览区域480的右侧的上部配置操作面板区域482。在其下配置任务触发区域484。
如果将功能选择区域410的右端向左侧轻抚,则功能选择区域410被向画面左侧缩小显示,仅显示功能图标组512。文本组514被消除。在该状态下,由于功能选择用的功能图标组512也被显示,所以用户能够识别各功能。其结果,能够在选择功能时减少造成用户迷惑的危险性。
进而,如果将功能选择区域410的右端向右侧轻抚,则功能选择区域410被向右侧引出。此时,功能选择区域410的背景为半透明,用户能够看到预览区域480的图像。在选择功能时,也能够确认预览图像的整体。用户能够容易地选择恰当的功能。
如果按压操作面板缩小按钮486,则操作面板区域482被向右侧缩小,从而显示图8所示的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如果按压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则操作面板区域482被向左侧展开显示。这在其他画面中也同样。
(2)完成预览
参照图7,在完成预览画面510中功能选择区域410被向左侧缩小显示。在功能选择区域410的内部仅显示功能图标组512。文本组514未被显示。操作面板区域482以及任务触发区域484与适合屏幕画面500同样。预览区域480的横向宽度增大功能选择区域410的宽度缩小了的量。因此,当如完成预览那样在预览区域480的内部配置有多个图像时,容易了解整体构成。配置于中央的图像也被大幅显示成能够充分确认其内容的程度。
在完成预览中仅显示功能图标组512,文本组514未被显示。但是,如果将功能图标组512的右端向右侧轻抚,则功能选择区域410被从功能图标组512向右侧展开显示。展开后,在功能图标组512的右侧显示文本组514,与适合屏幕画面500同样。其中,功能选择区域410为半透明。通过功能选择区域410能够看到其下的预览区域480的图像。在功能选择区域410被展开后,如果功能图标或者文本不被操作地经过了规定时间,则功能选择区域410被再次缩小,返回到只有功能图标组512的显示。在由用户选择出的功能的执行结束时,功能选择区域410也被缩小,返回到只有功能图标组512的显示。
(3)图像编辑模式
在图像编辑模式下,并不是单单显示图像,还可以进行空白页的插入以及图像的局部区域的消除等处理。参照图8,在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中与完成预览画面510同样,功能选择区域410被向左侧缩小显示。在功能选择区域410中仅显示功能图标组512。但是,在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中与完成预览画面510不同,完成预览画面510的操作面板区域482被向右侧收叠,取而代之显示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如果按压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则操作面板区域482被展开显示。该情况下,操作面板区域482也为半透明显示,能够确认下侧的预览区域480的显示。如果不进行针对操作面板区域482的操作经过了规定时间,则操作面板区域482被再次收叠,置换成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同样,如果将被缩小显示的任务触发区域484的左端向左侧轻抚,则任务触发区域484被放大成通常的大小。此时的任务触发区域484的背景也为半透明。当任务触发区域484被显示时,可以操作任务触发区域484内的按钮。如果在任务触发区域484被显示后,没有任何指示并经过了规定时间,则任务触发区域484被缩小显示。
在图像编辑模式下,任务触发区域484也向右侧缩小。该情况下,只能看到任务触发区域484的按钮的一部分。在图像编辑模式下,优先进行页图像的编辑,因此,即使如此地缩小显示任务触发区域484也没有问题。
在图像编辑模式下,功能选择区域410、操作面板区域482以及任务触发区域484的宽度被缩小。可以将显示器130的显示区域的大部分用作预览区域480。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图像的编辑和编辑后的图像的确认。
在图像编辑模式下,尽管被缩小,但是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取代操作面板区域482而显示在画面右上放,任务触发区域484显示在画面右下。当进行图像编辑时,由于用户也会知晓这些区域的存在位置,所以能够安心地进行图像编辑。
(4)原稿显示模式
参照图9,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将被读入的多页图像以矩阵状配置于预览区域480。功能选择区域410被缩小,仅显示功能图标组512。操作面板区域482以及任务触发区域484与适合屏幕画面500同样,成为通常的显示。预览区域480的面积比其在适合屏幕画面500中的面积大,能够显示多页。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预览区域480的横向宽度来排列多个图像。当图像很多而其一部分无法显示时,在预览区域480的右端显示滚动条532。通过操作滚动条532,能够使预览区域480中显示的图像上下移动。将画面向上下轻抚,也能够使图像向上下移动。
[画面迁移]
参照图10,能够使显示从适合屏幕画面500、完成预览画面510、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以及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中的任意画面迁移至其他任意的画面。该迁移可以通过针对画面上显示的按钮的触摸操作、以及预先定义的手势操作中的任意一个来进行。以下,对于针对按钮的触摸操作进行总结。存在使与这些按钮相同的功能起动的手势操作(可以对例如双击、三重敲击、Z型手势、以及V型手势等任意的手势分配与以下那样的按钮相同的功能)。
(1)如果在任意的画面对适合屏幕按钮456进行触摸操作,则转移至图6的适合屏幕画面500。此时在预览区域480中显示成为焦点的原稿页的预览图像。
(2)如果在任意的画面中对完成预览按钮454进行操作,则迁移至图7所示的完成预览画面510。在完成预览画面中,按照用户的设定生成处理后的原稿图像,并将其显示于预览区域480。例如在图7中表示了被指定2in1的缩印和双面打印时的完成预览图像。
(3)如果在任意的画面中按压图像编辑按钮468,则迁移至图8所示的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在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中,在图像编辑按钮468的旁边显示图像编辑用的按钮。而且,在预览区域480的左下部分显示有回收站的图标(回收站图标)470。如果将原稿图像中的任意页的图像拖放到回收站图标470,则该页的图像被从原稿删除。
(4)如果在任意的画面中按压原稿显示模式按钮452,则画面迁移至图9所示的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扫描后的原稿以矩阵形式被显示。当无法全部显示原稿时,显示有滚动条532。
根据以上的画面迁移可知,适合屏幕画面500中的预览区域480与其他区域的面积比和完成预览画面510、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或者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中的预览区域480与其他区域的面积比不同。后者比前者大。在面积比大的情况下,容易确认到图像的细微部。即使预览图像的数量变多,也不需要增大缩小率。
在完成预览画面510、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以及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的每一个中,预览区域480以外的区域的任意一个都被缩小显示。被缩小显示的区域其中心是在适合屏幕画面500时不从其区域内部向外部露出那样的位置。这里,“中心”是指将区域看作二维图形时,相当于其重心的点。由于即使这些区域被缩小显示,其位置也没有大的变化,所以利用者在操作中发生迷惑的可能性减少。
另一方面,在任意的画面中,预览区域480都被配置在如包含显示器130的显示面的中心点那样的位置。即,当从其他区域观察时,预览区域480被配置在与显示器130的中心部接近的位置。在任意的画面中,预览区域480的面积都比其以外的区域的任意面积大。由于进行了这样的配置,所以预览图像的确认变得容易。
[软件构成]
参照图11,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00的CPU3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构造进行说明。其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CPU300与这样的程序并行,执行用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一般功能的程序。但由于该程序与本发明的本质部分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这里不说明其详细内容。
参照图11,在步骤600中,CPU300待机至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被接通。如果电源键144被按下,则CPU300判断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被接通。如果电源被接通,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02。
在步骤602中,CPU300使显示器130显示预热(warm up)画面。与之并行,执行系统检查处理、以及向加热器通电来使加热辊248升温的处理等。在接下来的步骤604中,CPU300待机至预热结束。如果预热结束,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06。
在步骤606中,CPU300等待用户的登录,在显示器130上显示主页画面。接下来在步骤608中,CPU300判断是否选择了动作模式。动作模式例如通过对主页画面上显示的图标进行操作来选择。如果选择了动作模式(步骤608的判断为肯定),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10。否则,控制返回到步骤606。
在步骤610中,CPU300从硬盘302读出被选择的动作模式的初始画面数据。在步骤612中,将该初始画面显示到显示器130。然后,虽然没有图示,但例如若没有选择任何处理并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则控制返回到步骤606。
步骤612之后,在步骤614中,CPU300判断从用户是否有何种请求的输入。如果结果是肯定的,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16。否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18。
在步骤616中,CPU300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功能部,执行由用户请求的处理。然后,控制返回到步骤612。
如果步骤614的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在步骤618中CPU300判断主页键148是否被按下。如果结果是肯定的,则控制返回到步骤606。否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20。
在步骤620中,判断用户是否有动作模式的变更请求。如果判断是肯定的,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10,根据变更请求来读取新的动作模式的初始画面数据,在步骤612中将其显示到显示器130。如果结果为否定,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22。
在步骤622中,判断当前的动作模式是否是复印模式、FAX发送模式以及图像归档模式等中的扫描开始模式。如果结果是肯定的,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24,否则控制返回到步骤630。
在步骤624中,判断用户是否有显示模式的变更请求。具体而言,判断图6-图9所示的原稿显示模式按钮452、完成预览按钮454、适合屏幕按钮456、以及图像编辑按钮468中的任意一个是否被按压,或者是否有被分配与它们相同的功能的手势操作。如果结果是肯定的,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26,否则,控制进入到步骤630。
如果步骤624中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在步骤626中决定变更目的地的显示模式。变更成什么画面如图10所示,通过哪个按钮被按压,或者进行了什么样的手势操作来决定。然后,按照决定的画面,在步骤628中进行显示画面的更新。在步骤628之后,控制返回到步骤614。
如果步骤624中的判断为否定,则在步骤630中执行由用户请求的处理,在步骤632中根据处理后的结果,显示遵照当前的动作模式以及显示模式的画面。然后,控制返回到步骤614。
在步骤616中由用户输入的请求还包括:功能选择区域410的显示模式的变更、功能选择区域410中的功能设定、以及预览区域480中的预览的显示方式的变更等图像形成装置100实际不进行打印的打印前的请求。在被请求了这样的打印前的处理时,在步骤616中执行该请求,为了等待进一步的请求的输入(最终为打印请求),在步骤616之后,使处理返回到步骤612。
[动作]
图像形成装置100如下述那样进行动作。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参照图11。
-主页画面显示动作-
用户按下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键144(图1以及图3)。步骤600的判断为肯定。图像形成装置100开始预热。到预热结束为止的期间,在显示器130上显示预热画面(步骤602)。作为预热画面,优选将图像形成装置100在系统检查中也能够显示的信息显示于显示器130。
如果预热结束并存在用户的登录,则显示器130上显示图4所示的主页画面330(步骤606)。预览显示在复印模式、邮件模式、FAX模式以及文档归档模式下都能执行。在这些模式的任意一个中,与预览显示相关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本质都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复印模式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选择了复印模式的情况下,用户在图4所示的主页画面中操作图标372。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图标372被触摸操作、敲击操作或者双击操作,则判断为选择了复印模式(步骤608)。CPU300从硬盘302等中读出复印初始画面数据(步骤610)。利用该数据在显示器130上显示复印模式的初始画面(步骤612)。此时,显示器130上显示的画面是图5所示的复印模式初始画面。由于没有进行图像的读入,所以在预览区域480中什么也不显示。
这里用户所选择的动作(任务)大致分为3种。第一种是直接采取白黑复印这一任务。第二种是直接采取彩色复印这一任务。第三种是为了进行复印,读入原稿的图像并将其存储到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扫描开始操作这一任务。这些任务都通过对任务触发区域484中显示的UI(用户界面)要素、即恰当的按钮进行按压而开始。第一种及第二种动作是与以往的复印机中进行的处理实际相同的处理。预览显示在第三种的扫描开始处理时被进行。因此,这里仅对执行扫描开始操作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代表的情况,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00复印多页原稿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扫描开始按钮被按压,则步骤614的判断为肯定。在步骤616中执行使用了原稿读取部102的原稿的读取和向硬盘302的存储。控制返回到步骤612。参照图12,在读取原稿时,显示器130上显示画面650。画面650中,在线664的右侧区域显示基于读取中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660,在线664的左侧显示基于读取结束而存储在硬盘302中的图像数据的图像662。即,如箭头666所示,多页原稿按被读取的顺序不断存储到硬盘302中。而且,在画面650中,在任务触发区域484中取代扫描输入按钮以及全部清除按钮,而显示用于请求原稿读取的中止的读入中止按钮。另外,取代操作面板区域482,而显示用于使操作面板区域482显示的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如果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被用户按下,则显示操作面板区域482。
如果所有的原稿的读入结束,则画面成为适合屏幕画面500,读入的图像的第一页被显示于预览区域480(步骤612)。
如果读取结束,则用户一边观察预览区域480中显示的图像,一边使用功能选择区域410进行各种设定(步骤614、618、620、622、624、以及630的路径)。如果进行了设定,则按照其结果而被更新的图像显示于预览区域480(步骤632)。
在变更与预览显示相关的显示模式时,图像形成装置100如下述那样动作。当预览显示时,在适合屏幕画面500、完成预览画面510、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以及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中的每个画面中,都能够通过按压原稿显示模式按钮452、完成预览按钮454、适合屏幕按钮456、以及图像编辑按钮468而移动到想要的画面。为了在以下的说明中容易理解说明,对将显示模式从适合屏幕画面500向各画面变更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用户在想要观看原稿的完成预览时对完成预览按钮454进行按压。于是,显示器130的画面变化成图7所示的完成预览画面510(步骤614、618、620、622、624、626以及628的路径。以后在显示模式变更时,控制经过相同的路径)。在完成预览画面510中,功能选择区域410被缩小,仅成为功能图标组512。预览区域480变宽,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多个原稿的符合各种设定的完成预览。
用户在想要确认原稿的排列时对原稿显示模式按钮452进行按压。画面变化成图9所示的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功能选择区域410被缩小,预览区域480变宽。在预览区域480中以矩阵状配置多个原稿图像,对其进行预览显示。当原稿的数量多时,在预览区域480的右边显示有滚动条532。通过使用滚动条532,能够使预览区域480的显示滚动,能够确认所有的原稿图像。
当想要进行与原稿相关的编辑时,用户按压图像编辑按钮468。画面变化成图8所示的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在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中,显示有用于重新编辑图像的按钮、和用于删除任意原稿图像的回收站图标470。在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中,功能选择区域410被缩小,仅显示功能图标组512。操作面板区域482也被缩小,仅显示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任务触发区域484也被朝向画面的右端侧缩小。预览区域480的大小比其他任意画面都大。用户能够一边确认图像的细微部,一边进行针对原稿图像的图像编辑。
原稿的编辑包括针对各页的编辑和针对多页的编辑这两种。在本实施例中,将前者称为图像编辑,将后者称为布局编辑。图像编辑包括图像的框消除、文本的追加,水印的嵌埋以及用户印章的追加等。布局编辑包括将多页缩印成1页的页缩印、对多页装订边的设定以及页的移动等。这些图像编辑以及布局编辑可以通过对预览区域480中显示的编辑按钮、或者功能图标组512中显示的图标进行操作来调出。如果将原稿图像拖拽到回收站图标470,则可以删除该页。页的移动可以通过将想要移动的页拖放到想要使其移动到的位置来进行。
在图6的适合屏幕画面500、图7的完成预览画面510、图9的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中显示了操作面板区域482。在操作面板区域482中显示关于复印操作的帮助、建议、提案的信息。例如,在操作面板区域482中显示在用户所选择的动作模式下有效的功能。所显示的项目自身为软件按钮。如果用户对操作面板区域482中显示的项目中的想要的项目的部分进行了操作,则其功能被起动。
在图8的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中没有显示操作面板区域482。但如果对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进行操作,则操作面板区域482在预览区域480上扩展,进行与其他显示画面同样的显示。其中,此时操作面板区域482的背景为半透明。因此,能够从操作面板区域482之上确认预览区域480中显示的原稿。如果在操作面板区域482被显示之后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并经过了规定时间,或用户进行了与操作面板区域482无关系的操作,则操作面板区域482被再次缩小,并被置换成操作面板显示按钮522。
这样,在利用了预览显示的处理中,将画面大致分割成5个区域。根据用户想要进行的处理,将预览区域480放大、或者将其他区域放大。例如,当从适合屏幕画面500转移至完成预览画面510以及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时,将功能选择区域410缩小。其结果,预览区域480的面积被放大。如果将预览区域480放大,则容易确认到预览图像的细微部、对多个原稿的预览图像观看一次便能确认到其细微部。该情况下,操作面板区域482以及任务触发区域484保持原样显示。因此,即使在预览图像的确认中也能够迅速选择想要的操作,操作性保持良好。
当显示模式转移至图像编辑模式画面520时,除了功能选择区域410之外,操作面板区域482以及任务触发区域484也被缩小显示。由于能够将预览区域480的区域确保得尽可能大,所以能够在观察到图像的细微部的同时,进行编辑。该情况下,功能选择区域410、操作面板区域482以及任务触发区域484也被缩小显示到画面的端部。在需要选择某功能时,将这些区域放大,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选择该功能的操作。
即便是不习惯于操作的用户的情况下,如果按下对显示模式进行变更的按钮,则也能够容易地变更为易于操作的画面(适合屏幕画面500、完成预览画面510、或者原稿显示模式画面530)。因此,能够通过预览图像可靠且容易地确认图像,并且还能够容易地进行针对图像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画面大致分割成5个区域。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只要将画面分割成预览区域和其以外的至少一个区域即可。根据显示模式,将预览区域以外的区域的显示在通常尺寸与缩小尺寸之间切换,将剩余的区域作为预览区域而使用。例如也可以是将画面沿长边方向分割成3个区域,将中央作为预览区域那样的实施例。该情况下,只要将预览区域以外的区域在通常尺寸与缩小尺寸之间切换即可。虽然不需要将两者同时缩小,但在想要使预览区域的大小为最大限度的情况下,优选将两者同时缩小。其中,优选这些区域沿着触摸面板的长边方向配置。左右的排列以及上下的排列也不限定于图5所示的情况。也可以由用户定制这些区域的排列,以使用户易于操作。系统区域400的位置也可以是最下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功能选择区域410、操作面板区域482等,在缩小显示后通过轻抚操作等被放大时,使背景为半透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当然也可以使背景为不透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能够进行触摸操作和手势操作这二者的显示器1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也可以是具有只能够进行触摸操作的显示器的装置。该情况下,为了将缩小后的功能选择区域410放大,可以显示特别的按钮。
本次公开的实施例只是一个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在参照发明的详细记载说明的基础上,由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各权利要求表示,包括与其中记载的语言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在本申请中交叉引用的申请的申请号:日本特愿2010-112731号

Claims (4)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
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和
用于将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分割成图像的预览区域和其他区域来控制显示的分割部,
所述分割部包括根据用户的指示来对第1显示模式和第2显示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部,其中,所述第1显示模式是所述预览区域与所述其他区域的面积比为第1值的显示模式,所述第2显示模式是与所述第1显示模式相比所述其他区域的面积被缩小,并且所述预览区域的面积被放大的显示模式,
所述其他区域包括:
任务触发区域,其配置有用于指示对显示预览图像的原稿数据执行规定任务的要素;和
功能选择区域,其配置有用于选择对显示预览图像的原稿数据执行数据转换以及所述任务时的条件的任意一个或者这二者进行设定的功能的要素,
所述分割部还包括:
第1缩小部,该第1缩小部根据用户的指示在所述第2显示模式下至少将所述功能选择区域缩小显示;
变化部,该变化部根据用户操作使所述功能选择区域在所述第1显示模式下的大小与所述第2显示模式下的大小之间变化,其中,该用户操作是切换所述第1显示模式和所述第2显示模式的用户操作;以及
显示部,该显示部在所述第1显示模式下对所述功能选择区域的各功能进行文本显示,在所述第2显示模式下消除所述各功能的文本显示而对所述各功能进行图标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第1显示模式下除了对所述各功能进行所述文本显示之外还进行图标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部还响应于在所述第1显示模式中所述功能选择区域不被操作地经过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切换到所述第2显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部还响应于在所述第1显示模式中所述功能选择区域不被操作地经过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切换到所述第2显示模式。
CN2011101308923A 2010-05-17 2011-05-16 显示图像预览的显示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2537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2731 2010-05-17
JP2010112731 2010-05-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3795A CN102253795A (zh) 2011-11-23
CN102253795B true CN102253795B (zh) 2013-12-04

Family

ID=44911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08923A Active CN102253795B (zh) 2010-05-17 2011-05-16 显示图像预览的显示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10745B2 (zh)
JP (1) JP5255093B2 (zh)
CN (1) CN102253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2718B2 (ja) * 2010-10-20 2015-08-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01898B1 (en) 2011-07-12 2018-06-19 Domo, Inc. Automated provisioning of relational information for a summary data visualization
US9202297B1 (en) 2011-07-12 2015-12-01 Domo, Inc. Dynamic expansion of data visualizations
US9792017B1 (en) 2011-07-12 2017-10-17 Domo, Inc. Automatic creation of drill paths
JP5879920B2 (ja) * 2011-10-21 2016-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34895B2 (ja) * 2011-12-26 2015-1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3099054A1 (ja) * 2011-12-28 2013-07-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画像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74465B2 (ja) * 2012-03-19 2016-03-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62112B2 (ja) 2012-03-23 2016-08-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800045A (zh) 2012-07-12 2012-11-28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82117B (zh) * 2013-05-24 2017-10-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使信息结构扁平化的人机交互方法和装置
DE102013012285A1 (de) * 2013-07-24 2015-01-29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Wertdokumentbearbeitung
CN104424237A (zh) * 2013-08-27 2015-03-18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白板教学系统附件预览方法及其白板教学系统
US9948798B2 (en) * 2014-03-06 2018-04-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managing a facsimile transmission
JP6013395B2 (ja) * 2014-04-23 2016-10-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10787A (ja) * 2014-04-30 2015-11-2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2333135B1 (ko) * 2014-06-03 2021-11-30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화상형성장치의 애플리케이션 실행을 조작하는 화면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KR20150139337A (ko) 2014-06-03 2015-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애플리케이션 실행을 조작하는 화면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6055853B2 (ja) * 2015-02-18 2016-12-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435951B2 (ja) * 2015-03-26 2018-12-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画像生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86833B2 (ja) * 2016-03-22 2020-11-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738219B2 (ja) * 2016-06-30 2020-08-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レビュー画面表示装置、プレビュー画面表示方法及びプレビュー画面表示用プログラム
EP3495934B1 (en) * 2016-08-05 2021-07-2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isplay input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input device
JP6500863B2 (ja) * 2016-09-02 2019-04-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02263B2 (ja) * 2017-05-15 2020-05-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D844014S1 (en) * 2017-08-23 2019-03-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7005337B2 (ja) * 2017-12-25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427865B2 (ja) * 2019-02-22 2024-0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
JP2020154599A (ja) * 2019-03-19 2020-09-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79916A (ja) * 2021-05-24 2022-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合機、複合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9693A (en) * 1992-08-27 1997-08-19 Starfish Software, Inc. User interface with individually configurable panel interface for use in a computer system
JP2000333026A (ja) * 1999-05-17 2000-11-3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拡張ボックス、及び画像編集システム
US6693720B1 (en) * 1999-10-29 2004-02-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print job status information and user options with implicit job interruption
JP4245755B2 (ja) 1999-11-26 2009-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複合型画像形成装置の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JP2002055750A (ja) * 2000-08-10 2002-02-20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機能一覧表表示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4212857A (ja) * 2003-01-08 2004-07-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
EP1477894A3 (en) * 2003-05-16 2006-10-25 Sap Ag System,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manipulat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4161814B2 (ja) 2003-06-16 2008-10-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方法および入力装置
JP2006004086A (ja) * 2004-06-16 2006-01-05 Canon Sales Co Inc ウィンドウ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プログラム
EP1677182B1 (en) 2004-12-28 2014-04-23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Display method,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and display program
JP4360496B2 (ja) * 2004-12-28 2009-11-11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方法、携帯端末装置及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JP2006293763A (ja) * 2005-04-12 2006-10-2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7530029B2 (en) * 2005-05-24 2009-05-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Narrow mode navigation pane
JP4952275B2 (ja) * 2007-02-05 2012-06-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表示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03439A (ja) 2007-02-19 2008-09-04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レビュー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JP4425939B2 (ja) * 2007-03-09 2010-03-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JP4823965B2 (ja) * 2007-05-10 2011-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361159B2 (ja) * 2007-09-06 2013-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090096810A1 (en) * 2007-10-11 2009-04-16 Green Brian 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remoting windows
JP4364273B2 (ja) * 2007-12-28 2009-1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482787B (zh) 2008-01-09 2011-11-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手持电子装置的方法及触碰式接口装置
JP2009237701A (ja) * 2008-03-26 2009-10-15 Fujifilm Corp 領域サイズ調節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装置
JP4820391B2 (ja) * 2008-07-29 2011-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
KR20100027686A (ko) * 2008-09-03 2010-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03745A (ja) 2012-01-05
US20110279363A1 (en) 2011-11-17
CN102253795A (zh) 2011-11-23
US8610745B2 (en) 2013-12-17
JP5255093B2 (ja)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3795B (zh) 显示图像预览的显示设备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27503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2164222B (zh) 操作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2314313B (zh) 显示操作装置以及采用了该显示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CN102170502B (zh) 显示设备、电子设备、图像处理装置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2202151B (zh) 操作设备、电子设备、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2457642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164216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信息显示方法
US868721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displays plural pages of document images in three-dimensional preview presentation
CN102243466B (zh) 图像显示操作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0674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161280B2 (ja) 画像表示操作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44703B (zh) 操作设备、电子设备和图像处理装置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2200745B (zh) 图像显示操作装置和配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46634A (zh) 显示操作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受理用户操作的方法
CN102164221A (zh) 操作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2163124A (zh) 操作设备、电子设备和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操作方法
CN104158997B (zh) 成像设备
CN10229849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27501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202153A (zh) 操作设定装置和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