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4235A - 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4235A
CN102244235A CN2011101504026A CN201110150402A CN102244235A CN 102244235 A CN102244235 A CN 102244235A CN 2011101504026 A CN2011101504026 A CN 2011101504026A CN 201110150402 A CN201110150402 A CN 201110150402A CN 102244235 A CN102244235 A CN 102244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iron trioxide
microballoon
polycrystalline
stannic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04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林
霍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1504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44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44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42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化合物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水热法以蔗糖,尿素,四氯化锡和三氯化铁为原料制备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具体方法是将四氯化锡溶解在水中,并加入蔗糖,室温搅拌0.5小时,将所得溶液放入45ml水热釜中,加热至180℃进行24h水热反应,反应束后离心分离,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得黑色粉末。然后将三氯化铁和尿素溶解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将先前所得黑色粉末加入混合溶液,搅拌超声后,将液体最放入45ml水热釜中,加热至60℃进行48h水热反应。反应束后离心分离,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在空气中500℃烧结4小时,得到红色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原料价格低廉、绿色环保、产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采用水热法以蔗糖,四氯化锡和三氯化铁制备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方法。属于无机化合物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如大的比表面以及一系列新的效应(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量子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二氧化锡能与锂形成高达Li22Sn4的锡基合金,理论容量为782mAh/g,因此二氧化锡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石墨成为电池负极的材料之一
二氧化锡是很好的P型半导体,可以应用于太阳能转换、微电子、催化、气敏等领域。尺寸达到纳米级之后,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太阳能电池、微电子器件、气体催化、气敏传感器,锂离子电池等方面有许多很有潜力的应用。
锡基纳米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其复合的方法和所用材料有许多研究报道。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Xiong Wen Lou等在国际期刊Chem.Mater中成功用一步法合成炭包覆二氧化锡纳米锂离子电池材料,澳大利亚的Xian Jun Zhu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中成功制备了锡和钴复合的氧化物。虽然二氧化锡和三氧化二铁的复合纳米材料已有报道,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Weiwei Zhou等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和水热法制备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锡复合纳米多级结构。但是由于其采用了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生长方法制备,其条件较为复杂、产率低、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而使用简单的水热法,以价格低廉的蔗糖,三氯化铁,四氯化锡等为原料,大量合成尺寸和形貌较为均一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国内外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价格低廉的蔗糖,三氯化铁,四氯化锡等为原料,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产率高、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水热法制备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将四氯化锡溶解在水中,并加入蔗糖,搅拌0.5小时,将所得溶液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80℃进行24h水热反应,反应束后得棕色粉末。然后将三氯化铁和尿素溶解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将先前所得黑色粉末加入混合溶液,搅拌超声后,将液体倒入水热釜中,加热至60℃进行48h水热反应。反应束后所得产物在空气中500℃烧结4小时,得到红色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可以在反应结束后,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离心分离,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然后真空干燥。
在本文中,如果没有特别地说明,所采用的溶液都是在常规条件下制备的,比如在室温下将物质溶解在水溶液中制备得到的。
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地说明,所采用的装置、仪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步骤、制备条件等都是本领域常规采用的或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按照本领域常规采用的技术可以容易地获得的。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制备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其它化学方法,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①采用水热溶液法,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得到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尺寸和形貌较为均一。
②本发明的以价格低廉的蔗糖,三氯化铁,四氯化锡等为原料,并且方案产率高,可以得到大量产物,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得到的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到的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颗粒在空气中烧结后所得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到三氧化二铁包覆多糖和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到的超声30分钟后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具体地说明三氧化二铁包覆多糖和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用于阐述本发明,而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二氧化锡和多糖球的制备
首先称取7.3g的SnCl4·5H2O溶解在20mL蒸馏水中,然后称取7.15g蔗糖作为模板溶解在15mL蒸馏水,将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45ml水热釜中,再将反应釜放入加热至180℃的鼓风干燥箱中24h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水热釜取出,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样品进行超声离心洗样,得到棕色粉末状固体,将其在空气中600℃烧结,得到的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其扫描电镜照片如图2。
实施例2:
在二氧化锡和多糖球的基础上包覆三氧化二铁
首先称取0.72g的FeCl36H2O溶解在30mL的乙醇中搅拌30分钟,然后称取0.81g的尿素溶解在6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30分钟,待搅拌完成后,将150g上一步得到的二氧化锡和多糖球及FeCl3·6H2O溶液和尿素溶液混合在一起,搅拌15分钟,然后将混合液体进行超声震荡15分钟。最后将混合液体放入45ml水热釜中,在鼓风干燥箱中加热至60℃进行48h水热反应。
实施例3:
烧结成样
水热反应完成后,将棕色粉末状固体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中500℃烧结4小时,碳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后得到红色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固体粉末。所得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1,其扫描电镜照片如图3。将所得固体粉末超声30分钟,其扫描电镜照片如图4,可以看到有部分微球表面的三氧化二铁脱落,露出内部的二氧化锡微球。

Claims (4)

1.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①二氧化锡和多糖球的制备;②在二氧化锡和多糖球的基础上包覆三氧化二铁;③烧结成样。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称取7.3g的SnCl4·5H2O溶解在20mL蒸馏水中,然后称取7.15g蔗糖作为模板溶解在15mL蒸馏水,将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45ml水热釜中,再将反应釜放入加热至180℃的鼓风干燥箱中24h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水热釜取出,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样品进行超声离心洗样,得到棕色粉末状固体,制得的多糖和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颗粒粒径在1μm-2μm左右,成规则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称取0.72g的FeCl3·6H2O溶解在30mL的乙醇中搅拌30分钟,然后称取0.81g的尿素溶解在6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30分钟,待搅拌完成后,将150g上一步得到的二氧化锡和多糖球及FeCl3·6H2O溶液和尿素溶液混合在一起,搅拌15分钟,然后将混合液体进行超声震荡15分钟。最后将混合液体放入45ml水热釜中,在鼓风干燥箱中加热至60℃进行48h水热反应,制得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和多糖球的颗粒粒径在1μm-2μm左右,成规则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将棕色粉末状固体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中500℃烧结4小时,碳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后得到红色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固体粉末,制得的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的颗粒粒径在1μm-2μm左右,成规则球形。
CN2011101504026A 2011-06-07 2011-06-07 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244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04026A CN102244235A (zh) 2011-06-07 2011-06-07 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04026A CN102244235A (zh) 2011-06-07 2011-06-07 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4235A true CN102244235A (zh) 2011-11-16

Family

ID=44962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04026A Pending CN102244235A (zh) 2011-06-07 2011-06-07 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4423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7866A (zh) * 2015-08-03 2015-10-2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NaREF4@Fe2O3核壳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9760A (zh) * 2016-01-11 2016-05-25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棒状锡掺杂三氧化二铁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11088A (zh) * 2017-11-29 2018-05-08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核壳球形结构Fe2O3/SnO2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243A (zh) * 2018-06-26 2018-11-06 湖北工程学院 Fe2O3/SnO2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应用和锂离子电池
CN109065859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金属-酚羟基网络组装构筑的碳限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04421A (zh) * 2019-02-20 2019-06-18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立方体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4504A (zh) * 2009-12-03 2010-05-1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原位合成纳米氧化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1823760A (zh) * 2010-05-13 2010-09-08 西安交通大学 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级泡沫二氧化锡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4504A (zh) * 2009-12-03 2010-05-1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原位合成纳米氧化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1823760A (zh) * 2010-05-13 2010-09-08 西安交通大学 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级泡沫二氧化锡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noscale》 20101231 Jin Lu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a-Fe2O3@SnO2 core-shell nanotubes for ...... 1892-1900 1-4 , *
JIN LU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a-Fe2O3@SnO2 core–shell nanotubes for ......", 《NANOSCALE》 *
方丽梅 等: "水热法制备Fe3+改性的SnO2纳米颗粒", 《物理化学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7866A (zh) * 2015-08-03 2015-10-2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NaREF4@Fe2O3核壳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7866B (zh) * 2015-08-03 2017-02-0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NaREF4@Fe2O3核壳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9760A (zh) * 2016-01-11 2016-05-25 东北师范大学 一种棒状锡掺杂三氧化二铁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11088A (zh) * 2017-11-29 2018-05-08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核壳球形结构Fe2O3/SnO2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7243A (zh) * 2018-06-26 2018-11-06 湖北工程学院 Fe2O3/SnO2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应用和锂离子电池
CN109065859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金属-酚羟基网络组装构筑的碳限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65859B (zh) * 2018-07-27 2021-07-06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金属-酚羟基网络组装构筑的碳限域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04421A (zh) * 2019-02-20 2019-06-18 湖北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立方体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0486B (zh) 颗粒状二氧化锡/二维纳米碳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42549B (zh) 一种石墨烯纳米片与SnS2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2244235A (zh) 三氧化二铁包覆二氧化锡纳米多晶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773110B (zh) 古币形中空结构SnS2/SnO2复合光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49496A (zh) 一种纳米氧化铈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4471B (zh) 一种石墨烯负载锡镍纳米合金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769123A (zh) 一种二氧化钛/碳复合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82856A (zh) 一种双层壳空心球状钴酸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4607216B (zh) 磷铝共掺杂型导电氧化锌纳米催化剂的一步合成方法
CN107555470A (zh) 一种两步法合成锌镉硫固溶体材料的方法
CN106252607B (zh) 海胆状纳米TixSn1-xO2/石墨烯三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上的应用
CN109301204A (zh) 一种空心球结构硫化锡/氧化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44728A (zh) 一种室温液相法制备SnSe微米球的方法
CN104282913A (zh) 片状多孔碳包覆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02885B (zh) 一种由纳米片组装微米棒的钼酸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87806A (zh) 一种玫瑰花状纳米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6522B (zh) 一种电化学稳定的高效储锂用Li3VO4空心纳米立方体的低温微波合成方法
CN107827166A (zh) 一种正八面体氧化钴微纳米颗粒材料制备方法
CN102660770A (zh) a-MnO2纳米棒模板法制备ZnMn2O4纳米棒的方法
CN101811677B (zh) 空心多孔四足氮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2070178A (zh) 基于水热技术调控制备氧化钇微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12337491B (zh) 一种双功能光催化应用的磷化镍/氧化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556217B (zh) 一种制备二价金属钛酸盐微球的方法
CN108579773B (zh) 一种钙钛矿基复合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331452B (zh) 一种铜/碳复合空心球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