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4633A - 便携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633A
CN102224633A CN2009801467935A CN200980146793A CN102224633A CN 102224633 A CN102224633 A CN 102224633A CN 2009801467935 A CN2009801467935 A CN 2009801467935A CN 200980146793 A CN200980146793 A CN 200980146793A CN 102224633 A CN102224633 A CN 102224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contact portion
disposed
state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67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633B (zh
Inventor
猫塚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24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6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ircuits, e.g. for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code in memory
    • G06K19/0730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reading or writing from or onto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7345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reading or writing from or onto record carriers by activating or deactivat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circuit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ON/OFF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 G06K19/1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at least one kind of marking being used for authentication, e.g. of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其目的在于,该便携电子设备可变形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且具备在第1状态下形成环路而在第2状态下不形成环路的天线。便携电话机(1),具备:操作部侧框体(2);显示部侧框体(3);连结部(4),其以可变形为第1状态及第2状态的方式使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部的相对位置可变更地连结;和环形天线(100),其可形成具有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侧的第1部(100a)、配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侧的第2部(100b)、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侧的接点部(150a)和配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侧的被接点部(150b)且环形天线(100)这样的环路。

Description

便携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电话机等便携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便携电子设备的便携电话机,具有与非接触IC卡同样的功能。
例如,提出一种具有环形天线,通过外部装置和环形天线的电感耦合,由此进行信息读取、信息写入的便携电话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64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电子设备,其具有环形天线,通过外部装置和环形天线的电感耦合,进行信息的读取或者信息的写入,并且框体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分别变形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将各状态和可否使用环形天线关联起来。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具备:第1框体;第2框体;连结部,其按照可变形为第1状态及第2状态的方式使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的相对位置可变更地连结;和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及所述第2框体,且具有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侧的第1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侧的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1部侧的接点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部侧的被接点部,并且在所述第1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所述第2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具备:第1框体,其具有第1面;第2框体,其具有第2面;连结部,其按照可变形为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相互远离地配置的打开状态、及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以相互接近状态层叠配置的关闭状态的方式,使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以开闭轴为中心可开闭地连结;和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及所述第2框体,且具有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侧的第1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侧的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1部侧的接点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部侧的被接点部,并且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具备:第1框体,其具有第1面;第2框体,其层叠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中的所述第1面侧;连结部,其按照可变形为使所述第1面中的规定区域露出在外部的打开状态、及覆盖所述规定区域的关闭状态的方式,使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可滑动移动地连结;和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及所述第2框体,且具有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侧的第1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侧的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1部侧的接点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部侧的被接点部,并且在所述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一个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所述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另一个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具备:第1框体,其具有第1面;第2框体,其层叠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中的所述第1面侧;连结部,其具备在与所述第1框体的所述第1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且按照可变形为第1状态及第2状态的方式,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使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可相对旋转地连结;和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及所述第2框体,且具有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侧的第1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侧的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1部侧的接点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部侧的被接点部,并且在所述第1状态或者第2状态的一个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所述第1状态或者第2状态的另一个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可变形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且具备在第1状态下形成环路而在第2状态下不形成环路的天线。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打开便携电话机1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内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的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内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的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说明便携电话机1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便携电话机1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A-A截面图。
图6是说明便携电话机1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A-A截面图。
图7是说明便携电话机1中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8是第1打开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A的侧视图。
图9是说明第1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
图10是第2打开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A的侧视图。
图11是说明第2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
图12是关闭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B的侧视图。
图13是说明关闭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
图14是打开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B的侧视图。
图15是说明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
图16是说明第1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
图17是第1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C的侧视图。
图18是说明第2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便携电话机;2-操作部侧框体;2A-操作部侧内面;3-显示部侧框体;3A-显示部侧内面;4-连结部;100-环形天线;100a-第1部;100b-第2部;100d-第1延出部;100e-第2延出部;102-薄板部;104-线圈部;150-接点;150a-接点部;150b-被接点部;S-开闭轴;R-旋转轴;Z-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优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图1,对便携电话机1的基本构造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打开便携电话机1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所示,作为便携电子设备的便携电话机1,具备:作为第1框体的操作部侧框体2和作为第2框体的显示部侧框体3。操作部侧框体2,具备:作为第1面的操作部侧内面2A和作为操作部侧内面2A相反侧的第3面的操作部侧外面2B。显示部侧框体3,具备:作为第2面的显示部侧内面3A和作为显示部侧内面3A相反侧的第4面的显示部侧外面3B。
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经由具备铰链机构的连结部4被连结在一起。具体地说,操作部侧框体2的上端部和显示部侧框体3的下端部,经由连结部4被连结在一起。
连结部4,按照可变形为下述打开状态及下述关闭状态的方式使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以开闭轴R为中心可开闭地连结,其中,所述打开状态为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配置于作为第1相对位置的关闭位置,且操作部侧内面2A和显示部侧内面3A相互远离(離間)地配置的打开状态,所述关闭状态为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配置于作为第2相对位置的打开位置,且操作部侧内面2A和显示部侧内面3A以相互接近的状态层叠配置的关闭状态。
据此,便携电话机1,可使经由连结部4连结起来的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地活动。也就是说,便携电话机1,可变更(可变形)为: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已打开的状态(打开状态)、以及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被折叠的状态(关闭状态)。在这里,从框体角度来看,所谓关闭状态,是指两框体相互重叠地配置的状态,所谓打开状态,是指两框体不相互重叠地配置的状态。
操作部侧框体2,外面由前壳体2a和后壳体2b构成。操作部侧框体2,在前壳体2a侧(操作部侧内面2A侧)分别露出操作键组11和作为输入便携电话机1的使用者在通话时所发出的声音的麦克风的麦克风12。
操作键组11,由用于使各种设定、电话簿功能或邮件功能等各种功能进行动作的功能设定操作键13、用于输入电话号码的数字或邮件等文字等的输入操作键14、作为进行各种操作中的确定或上下左右方向滚动等的操作构件的确定操作键15而构成。构成操作键组11的各个键,根据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的开闭状态、各种模式、或者被启动的应用程序等的种类,分配规定的功能(键分配)。并且,使用者通过按压各个键,执行与分配给各个键的功能相应的动作。
麦克风12,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的纵向方向上的与连结部4侧相反的外端部侧。即,麦克风12,在便携电话机1处于打开状态下,配置于一方的外端部侧。
在操作部侧框体2的一侧的侧面,配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例如,主机装置)进行通信的接口(未图示)。在操作部侧框体2的另一侧的侧面,配置有分配了规定功能的侧键和进行外部存储器的插入及拔出的接口(未图示)。接口被帽盖(cap)覆盖。各个接口在不使用时被帽盖覆盖。
显示部侧框体3,外面由前面板3a、前壳体3b、后壳体3c、后面板3d而构成。显示部侧框体3配置成:在外部露出用于在显示部侧内面3A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21和作为输出通话对方的声音的接收器(receiver)的扬声器22。
显示部21,由液晶面板、驱动该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以及从该液晶面板的背面侧照射出光线的背光等的光源部而构成。
接下来,通过图2~图6对操作部侧框体2及显示部侧框体3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
图2是内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的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内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的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说明便携电话机1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俯视图。图5是说明便携电话机1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A-A截面图。图6是说明便携电话机1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A-A截面图。
如图2所示,操作部侧框体2具备:前壳体2a、键构造部40、键基板50、壳体60、具备基准电位图案层75及便携电话机用RF(Radio Frequency)模块等各种电子元件的电路基板70、经由外部基站的无线通信用的主天线部90、在打开状态下形成环路的环形天线100、具备电池盖2c的后壳体2b和电池80。
前壳体2a和后壳体2b,相互以凹状的内侧面相向的方式配置,相互以外周缘重叠的方式结合。另外,在前壳体2a和后壳体2b之间内置成:夹持着键构造部40、键基板50、壳体60、电路基板70、主天线部90和环形天线100。
在前壳体2a,在将便携电话机1折叠起来的关闭状态下与显示部侧框体3的显示部21对置的内侧面(操作部侧内面2A),形成有键孔13a、14a、15a。从各个键孔13a、14a、15a露出:构成功能设定操作键13的功能设定操作键构件13b的按压面、构成输入操作键14的输入操作键构件14b的按压面、及构成确定操作键15的确定操作键构件15b的按压面。通过按下露出的功能设定操作键构件13b、输入操作键构件14b及确定操作键构件15b的按压面进行按压,由此分别设置于所对应的按键开关51、52、53的后述金属弹片(メタルド一ム)(碗形)的顶点被按压,与开关端子接触而电导通。
键构造部40,由操作构件40A、作为加强构件的键框40B和作为薄板构件的键薄板40C而构成。
操作构件40A,由多个键操作构件构成。具体地说,是由功能设定操作键构件13b、输入操作键构件14b和确定操作键构件15b构成。构成操作构件40A的各操作键构件分别夹持后述的键框40B而接合在键薄板40C上。被接合在键薄板40C上的各操作键构件其各自的按压面,如上所述那样,分别从各键孔13a、14a、15a露出在外部进行配置。
键框40B,是形成有多个孔部14c的金属性板状构件。键框40B,是为了防止因输入操作键构件14b的按压给电路基板70等带来不良影响的加强构件。另外,键框40B是导电性的构件,其还作为用于放走输入操作键构件14b中的静电的构件发挥功能。形成于键框40B的多个孔部14c配置成:嵌合形成于后述的键薄板40C的凸部14d。并且,输入操作键构件14b就被接合在该凸部14d上。
键薄板40C,是具有柔性的硅橡胶制的薄板状构件。键薄板40C,如上述那样,形成有多个凸部14d。多个凸部14d,形成在配置有键薄板40C的键框40B一侧的面。该多个凸部14d分别形成在与后述的按键开关52相对应的位置。
键基板50,具有配置于键薄板40C一侧的面也就是第1面50a上的多个按键开关51、52、53。多个按键开关51、52、53分别配置于与各操作构件40A相对应的位置。配置于键基板50的按键开关51、52、53,为具有碗状弯曲的形成立体的金属板的金属弹片(metal dome)的构造。金属弹片,是一按压该碗形的顶点,就接触到键基板50表面上印刷的电路(未图示)所形成的开关端子而电导通的构成。另外,在键基板50的第2面50b一侧,形成有多个电极配线。
如图2所示,壳体60,是薄型长方体中有一个宽面开口的形状的导电性构件。壳体60,具有与平板部61中的开口侧的面大致垂直地形成的凸缘62。凸缘62,以与安装于电路基板70的各种电子元件中具有最高高度的电子元件的高度相同或者比其高得足够多的方式形成。凸缘62,以在平板部61的周缘及内侧与构成基准电位部的基准电位图案层75相对应的方式形成。具体地说,以壳体60载置于电路基板70的状态,配置于基准电位图案层75上的方式形成凸缘62。还有,壳体60,除了由金属形成之外,还可以通过树脂形成骨架而在其表面形成导体膜。
壳体60,因凸缘的底面与基准电位图案层75抵接,故与该基准电位图案层75电连接。壳体60与基准电位图案层75电导通,且具有与该基准电位图案层75同样大小的电位。也就是说,壳体60起到了屏蔽壳的功能。壳体60,作为屏蔽壳抑制了来自外部的高频等噪音对电路基板70所配置的各种电子元件的作用,并且遮蔽了由RF(Radio Frequency)电路、CPU电路、电源电路等放出的噪音,抑制了其对其他电子元件或主天线部90所连接的接收电路等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过把壳体60中的凸缘62的底面配置于基准电位图案层75上,由此后述的各电路被凸缘62包围并且被平板部61的一部分覆盖。凸缘62起到了各电路中的隔壁的功能,且与平板部61的一部分一同屏蔽各电路。
如图2所示,在电路基板70,配置有包括对主天线部90发送/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部在内的未图示的各种电子元件或电路。各种电子元件,按照规定的组合形成多个电路块。例如,形成包括RF(Radio Frequency)电路、电源电路等的各种电路块。
在电路基板70中的壳体60一侧的第1面70a,除了上述各种电子元件之外,还形成有构成基准电位部的基准电位图案层75。基准电位图案层75,以划分上述各电路块的方式形成。基准电位图案层75,以规定图案将导电性构件印刷到电路基板70的第1面70a的表面而形成。在电路基板70中的电池一侧的第2面70b,配置有与环形天线100连接的RFID芯片110。RFID芯片110,经由环形天线100通过外部读·写(reader·writer)装置进行信息的读取及信息的写入。
主天线部90,是通过在基台上配置规定形状的天线元件(antenna element)构成的。主天线部90,配置于与便携电话机1中的连结部4侧相反的端部侧。主天线部90的天线元件,是由带状薄金属板形成的。另外,电路基板70经由未图示的供电端子给主天线部90供电。据此,天线元件经由供电端子被电路基板70供电、且与电路基板70的RF模块等连接。
如图4~图6所示,环形天线100,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范围内。
如图4所示,环形天线100,具备薄板部102和配置于薄板部102的线圈部104。如后述那样,环形天线100,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的状态,可变形为远离状态(没有形成环路)和连结(接近)状态地构成。
薄板部102,是由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材料组成的薄板状构件,是柔软、可变形的构件。
线圈部104,形成为薄膜状导电性构件为漩涡状。
环形天线100,通过规定的使用频带(例如,13.56Hz)与未图示的读·写装置进行通信。
如图4所示,环形天线100具备: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侧的第1部100a和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侧的第2部100b。
如图5及图6所示,第1部100a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中的操作部侧外面2B侧。第2部100b配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中的显示部侧外面3B侧。
如图4~图6所示,第1部100a具备:配置于连结部4且在第2部100b侧延出的第1延出部100d、100d。另外,第2部100b具备:配置于连结部4且在第1部100a侧延出的第2延出部100e、100e。
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可远离及可连结(接近)地构成。详细地说,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构成为,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接近)(参照图4及图5),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参照图6)。
如图4~图6所示,线圈部104,具备在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连结(接近)的情况下连结,在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远离的情况下远离的接点150。详细地说,线圈部104,具备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参照图4及图5),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参照图6)的接点150。
接点150,具有配置于第1部100a侧的接点部150a和配置于第2部100b侧的被接点部150b。
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在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连结(接近)的情况下连结(连接),在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远离的情况下远离。详细地说,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连接)(参照图4及图5),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参照图6)。
根据以上叙述,环形天线100,在打开状态下,处于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连接而形成环路的状态,在关闭状态下,处于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便携电话机1处于打开状态下,环形天线100形成了环路。在便携电话机1处于打开状态下,环形天线100形成了扩展为平面状的环路。环形天线100变为扩展为平面状的环状。在形成了环路的状态下,环形天线100能够接收磁场,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电动势。换言之,在形成了环路的状态下,环形天线100可以与配置在外部的读·写装置进行通信。
另外,如图6所示,在便携电话机1处于关闭状态下,环形天线100随着便携电话机1的变形,而成为第1部100a和第2部100b被远离、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详细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处于关闭状态下,构成环形天线100的线圈部104,成为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05b相互被远离、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环形天线100不能与配置在外部的读·写装置进行通信。
如图2所示,在后壳体2b的一端侧(图2中),设置有可拆卸的电池盖2c。电池盖2c,将电池80从后壳体2b的外侧收纳进来之后,被安装在后壳体2b。另外,在后壳体2b中的一端侧,收容了输入用户声音的未图示的麦克风12。
如图3所示,显示部侧框体3,具备:前面板3a、扬声器22、前壳体3b、扬声器22、显示部21、连接有显示部21的印刷基板85、后壳体3c和后面板3d。
显示部侧框体3,分别层叠地配置前面板3a、前壳体3b、显示部21、印刷基板85、后壳体3c和后面板3d。具体地说,前壳体3b和后壳体3c,相互以凹状的内侧面相向的方式配置,相互以外周缘重叠的方式结合。
然后,在前壳体3b和后壳体3c之间内置成:夹持着连接有显示部21的印刷基板85。在印刷基板85,连接着与未图示的放大器相连接的扬声器。
接下来,通过图7,对便携电话机1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图7是说明在便携电话机1中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如图7所示,便携电话机1,具备: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的无线通信部200、作为输入部的操作部101、麦克风12、LCD控制部42、声音处理部43、作为存储部的存储器44、CPU45、电源部46、控制IC47、环形天线100、RFID芯片110、配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的显示部21、扬声器22、驱动IC25。
无线通信部200,具备:通过规定的使用频带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主天线部90、和进行调制处理或解调处理等信号处理的通信处理部201。
主天线部90,以规定的使用频带(例如,800MHz)与未图示的基站进行通信。主天线部90,以规定的使用频带经由基站与外部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还有,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规定的使用频带,使用的是800MHz,但也可以是其他频带。另外,主天线部90,还可以采用除了能对应规定的使用频带(第1使用频带)之外,也能对应第2使用频带(例如,2GHz)的、所谓双频段对应型的构成,并且还可以采用也能对应第3使用频带的多频段对应型的构成。
通信处理部201,对由规定的功能部所提供的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并经由主天线部90发送到基站,并且对通过主天线部90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并提供给规定的功能部。
操作部101的构成为包括操作键组11。
LCD控制部42,根据CPU45的控制,对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并且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驱动IC25。驱动IC25,将从LCD控制部42输入的图像数据储存在帧存储器,并且将在该帧存储器中储存的图像数据以规定的定时输出到显示部21。
显示部21,基于从驱动IC25输入的数据,显示规定的文字或图像。
存储器44,存储规定的数据。具体地说,存储器44,存储使各种功能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个人资料信息、被用于地址簿功能的地址信息等。
CPU45,对便携电话机1的整体进行控制。CPU45,特别对无线通信部200、LCD控制部42和声音处理部43进行规定的控制。
声音处理部43,根据CPU45的控制,对由通信处理部201所提供的信号进行规定的声音处理,并且将声音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扬声器22。扬声器22,基于由声音处理部43所提供的信号在外部进行放音(输出)。另外,声音处理部43,根据CPU45的控制,对由麦克风12输入的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通信处理部201。通信处理部201,对由声音处理部43输入的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主天线部90。
电源部46,是具有电池80而构成的。电池80,是具有规定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控制IC47,将由电源部46所提供的电源电压转换为规定的电源电压,并将转换后的电源电压提供给便携电话机1中的各部(例如,CPU45等)。
环形天线100,在相对于配置在外部的读·写装置而接近到规定距离的情况下,接收由读·写装置发送的磁场(调制载波频率(例如,13.56MHz))。
RFID芯片110,具备:基于由环形天线100接收到的信号所诱发的电力而生成规定的电压的电源电路、对由环形天线100通信的信号进行调制处理或者解调处理等信号处理的RF电路、进行规定的计算处理的CPU和存储规定的数据的存储器。
电源电路,例如由DC-DC转换器构成。
电源电路,根据由环形天线100接收磁场而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出的电动势,生成规定的电源电压并提供给RF电路、CPU和存储器。RF电路、CPU和存储器,通过由电源电路提供规定的电源电压而从停止状态转移到启动状态。
RF电路,对经由环形天线100所提供的信号进行解调等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提供给CPU。
RF电路,对从存储器读出的数据进行调制等信号处理,并经由环形天线100发送到外部的读·写装置。
CPU,基于由RF电路所提供的信号,向存储器写入数据或者从存储器读取数据。CPU,在从存储器读取出数据的情况下,将该数据提供给RF电路。
在这里,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参照图4及图5),因为环形天线100形成了环路,所以如上所述,环形天线100成为可与配置在外部的读·写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打开状态下,便携电话机1成为可从RFID芯片110读取数据、或可向RFID芯片110写入数据的状态。
另外,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参照图6),因为环形天线100没有形成环路,所以如上所述,环形天线100成为不可与读·写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关闭状态下,便携电话机1成为不可从RFID芯片110读取数据、或不可向RFID芯片110写入数据的状态。
即,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电话机1,通过改变形态(开闭状态),能够实现通过环形天线100可进行通信的状态/不可进行通信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不利用通信功能等、用户携带状态的关闭状态下,便携电话机1是不可通过环形天线100进行通信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具备在便携电话机1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形成环路,在便携电话机1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不形成环路的环形天线100的便携电话机1。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环形天线100进行通信,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不可以通过环形天线100进行通信的便携电话机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仅改变便携电话机1的开闭状态,就能切换为通过环形天线100可以进行通信的状态或者不可以进行通信的状态。据此,用户通过简便的动作,就能切换为通过环形天线100可以进行通信的状态或者不可以进行通信的状态。另外,因为通过简便的动作就能切换为通过环形天线100可以进行通信的状态或者不可以进行通信的状态,所以就抑制了因切换作业复杂这一既往理由而懒得切换到不能进行通信的状态。据此,可抑制用户不打算从RFID芯片110读取信息或向RFID芯片110写入信息。例如,可抑制随意地取出所收费的电子货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便携电话机1,因为在通常的携带状态也就是关闭状态下,不能通过环形天线100进行通信,所以能够适宜地抑制没有上述意图的信息的读取/写入等。也就是说,提供一种提升了安全性的便携电话机1。
以上,对最优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形态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便携电子设备而对便携电话机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PHS(注册商标;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便携式导航装置、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天线100,是具有薄板部102和配置于薄板部102的薄膜状导电性构件为漩涡状所形成的线圈部104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具有卷绕了导线的线圈部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环形天线100(RFID芯片110)为不具有电源部的无源型(Passive)感应电磁场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的情况,但并不局限于此。环形天线100(RFID芯片110),例如还可以采用无源型互感应方式(电磁耦合方式)或者放射电磁场方式(电波方式)。另外,环形天线100(RFID芯片110),例如也可以是具有电源部的有源型(Active)。
另外,外部装置除了读·写型之外,还可以是只读型或一次写入型等。
另外,接点部150a及被接点部150b,能够构成接点150即可,形状、构造或者类型并没有特别限制。接点部150a及被接点部150b,例如可以采用具有一边偏向突出方向的凸部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在通过磁力相互接近的情况下可靠连接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连结部4可折叠(可开闭)的便携电话机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便携电话机1,可采用可变形为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配置于第1相对位置的第1状态及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配置于与第1相对位置不同的第2相对位置的第2状态这样的构成即可,例如还可以采用可开闭及可旋转的所谓2轴铰链型、或可从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重叠的状态将一方的框体向一个方向滑动的滑动型、或可将显示部侧框体3以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回转(cycloid)(旋转)型。
以下,对2轴铰链型、滑动型及回转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图8~图11,对便携电话机为2轴铰链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8是第1打开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A的侧视图。图9是说明第1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图10是第2打开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A的侧视图。图11是说明第2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在这里,所谓第1打开状态,是指在打开状态下操作部侧内面2A和显示部侧内面3A朝向相同侧(图8中为左侧)的打开状态。所谓第2打开状态,是指在打开状态下操作部侧内面2A和显示部侧内面3A朝向不同侧(图10中为左侧和右侧)的打开状态。
以下,对与上述便携电话机1(开闭型)相同的构成省略其说明,以其不同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8~图11所示,便携电话机1A具备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经由具备2轴铰链机构的连结部4进行连结。据此,该便携电话机1,可变形为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并且在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的每一状态下可将显示部侧框体3切换为表状态和里状态。
在这里,关闭状态及打开状态如上述便携电话机1的说明所述。
另外,便携电话机1A,在打开状态下,可以切换显示部侧框体3的表里的方式进行变形。便携电话机1A,在打开状态下,可从操作部侧内面2A和显示部侧内面3A朝向相同侧(图8中为左侧)的第1打开状态变形为操作部侧内面2A和显示部侧内面3A朝向不同侧(图10中为左侧和右侧)的第2打开状态。
连结部4,使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可开闭地连结,并且可使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反转表里地连结。
连结部4,在打开状态下,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显示部侧框体3以与开闭轴R交叉的旋转轴S(参照图11)为中心可旋转地连结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
如图9及图11所示,环形天线100,具备:薄板部102和配置于薄板部102的线圈部104。环形天线100,具备: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的第1部100a和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侧的第2部100b。
第1部100a具备:配置于连结部4且在第2部100b侧延出的第1延出部100d、100d。另外,第2部100b具备:配置于连结部4且在第1部100a侧延出的第2延出部100e、100e。
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可远离及连结(接近)地构成。详细地说,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接近),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另外,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1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接近),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2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
线圈部104,具备在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连结(接近)的情况下连结(连接),在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远离的情况下远离的接点150。详细地说,线圈部104,具备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连接),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的接点150。另外,线圈部104,具备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1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连接),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的接点150。
接点150,具有配置于第1部100a侧的接点部150a和配置于第2部100b侧的被接点部150b。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在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连结(接近)的情况下连结(连接),在第1延出部100d和第2延出部100e相互远离的情况下远离。详细地说,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连接),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另外,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1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连接),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相互远离。
如图11所示,便携电话机1在第1打开状态下,环形天线100形成了环路。便携电话机1在第1打开状态下,环形天线100从图9的正面看去形成了在纵向方向的中央向内侧凹陷的(中间变细的)环路。详细地说,便携电话机1在第1打开状态下,构成环形天线100的线圈部104从图9的正面看去,形成了在纵向方向的中央向内侧凹陷的(中间变细的)环路。
在显示部侧框体3从图8及图10所示的第1打开状态以旋转轴S为中心进行旋转且以显示部侧内面3A朝向相反侧的方式进行旋转而变为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环形天线100成为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具体地说,通过从第1打开状态变形为第2打开状态,环形天线100中的第2部100b进行旋转移动使得表里反转。据此,配置于连结部4的第1延出部100d、100d及第2延出部100e、100e被扭转且接点150变为远离状态。在第2打开状态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呈相互远离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第1打开状态下,环形天线100为形成环路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接点部150a及被接点部150b,配置于向上述内侧凹陷的部分。另外,环形天线100,在显示部侧框体3从第1打开状态以旋转轴S为中心进行旋转且以显示部侧内面3A朝向相反侧的方式进行旋转而变为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在向上述内侧凹陷的部分被扭转且接点部150a及被接点部150b被远离而成为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
据此,在第2打开状态下,环形天线100为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具体地说,在第2打开状态下,构成环形天线100的线圈部104为没有构成环路的状态。另外,在显示部侧框体3以旋转轴S为中心进行旋转且以显示部侧内面3A朝向相反侧的方式进行旋转的情况下,环形天线100成为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远离且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
基于上述,便携电话机1A在打开状态下,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通过将显示部侧框体3部旋转以使其表里反转,能够从通过环形天线100可以进行通信的状态切换到不可以进行通信的状态。
另外,便携电话机1A是仅在第1打开状态下,为可以通过环形天线100进行通信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上述便携电话机1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仅在第1打开状态下,通过环形天线100可以进行通信,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对于环形天线100的构造或构成、外部装置类型的其他形态,也与便携电话机1相同。
接下来,通过图12~图15,对便携电话机是滑动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2是关闭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B的侧视图。图13是说明关闭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图14是打开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B的侧视图。图15是说明打开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
以下,对与上述便携电话机1(开闭型)相同的构成省略了说明,以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2~图15所示,便携电话机1B,具备操作部侧框体2和层叠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中的操作部侧内面2A侧的显示部侧框体3。显示部侧框体3,以在操作部侧内面2A上可滑动移动的方式与操作部侧框体2连结。
便携电话机1B,具备以在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相互间的相对位置上可滑动移动的方式连结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的连结部4B。连结部4B,以可将便携电话机1B变形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方式连结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
具体地说,连结部4B,按照可变形为下述打开状态及下述关闭状态的方式使操作部侧框体2和显示部侧框体3可滑动移动地连结,其中,所述打开状态为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配置于作为第1相对位置的打开位置且将操作部侧内面2A中的规定区域露出在外部的打开状态(参照图14及图15),所述关闭状态为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操作部侧框体2配置于作为第2位置的关闭位置且覆盖操作部侧内面2A中的规定区域的关闭状态(参照图12及图13)。
如图12~图15所示,环形天线100,具备薄板部102和配置于薄板部102的线圈部104。环形天线100,具备配置于操作部侧框体2的内部的第1部100a和配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的内部的第2部100b。
线圈部104,具备接点150。详细地说,线圈部104,具备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的接点150。
接点150,具有配置于第1部100a侧的接点部150a和配置于第2部100b侧的被接点部150b。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连接),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具体地说,在关闭状态下滑动方向上相互远离的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在打开状态下变为相互抵接(电连接)的状态。
如图13所示,在便携电话机1B处于关闭状态下,环形天线100没有形成环路。具体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B处于关闭状态下,因为接点150为远离状态,所以环形天线100没有形成环路。详细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B处于关闭状态下,因为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为远离的状态,所以环形天线100没有形成环路。第1部100a和第2部100b,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地配置。
在显示部侧框体3从图12及图13所示的关闭状态沿箭头符号T方向滑动而变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4及图15所示,环形天线100成为形成了环路的状态。具体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B处于打开状态下,因为接点150为连接状态,所以环形天线100形成了环路。详细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B处于打开状态下,因为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为连接的状态,所以环形天线100形成了环路。
环形天线100,从图15中的正面看去形成了环路。详细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B处于打开状态下,构成环形天线100的线圈部104,从图15中的正面看去形成了环状环路。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上述便携电话机1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天线100,采用的是在便携电话机B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便携电话机1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环形天线100,也可以采用在便携电话机B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便携电话机1呈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的构成。
另外,对于环形天线100的构造或构成、外部装置的类型的其他形态,也与便携电话机1相同。
接下来,通过图16~图18,对便携电话机是回转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6是说明第1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图17是第1状态下的便携电话机1C的侧视图。图18是说明第2状态下的环形天线100的配置及状态的图。
便携电话机1C,具备:操作部侧框体2、作为第1框体的支撑构件6且第1框体具有作为第1面的内面6A、作为第2框体的显示部侧框体3且第2框体层叠配置于支撑构件6中的内面6A侧、以相对于内面6A垂直交叉的旋转轴Z为中心可使显示部侧框体3和支撑构件6相对旋转地连结的连结部7。
连结部7,具备旋转轴Z,按照可变形为下述第1状态及下述第2状态的方式使支撑构件6和显示部侧框体3以旋转轴Z为中心可相对旋转地连结,其中,所述第1状态为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支撑构件6配置于第1相对位置的第1状态(参照图16及图17),所述第2状态为显示部侧框体3相对于支撑构件6配置于与前述第1相对位置不同的第2相对位置的第2状态(参照图18)。
如图16~图18所示,环形天线100,具备薄板部102和配置于薄板部102的线圈部104。环形天线100,具备配置于支撑构件6的内部的第1部100a和配置于显示部侧框体3的内部的第2部100b。
线圈部104,具备接点150。详细地说,线圈部104,具备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1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连接),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2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的接点150。
接点150,具有配置于第1部100a侧的接点部150a和配置于第2部100b侧的被接点部150b。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1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连结(连接),在便携电话机1呈第2状态的情况下相互远离。
如图16所示,在便携电话机1C处于第1状态下,环形天线100形成环路。具体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C处于第1状态下,因为接点150为连接状态,所以环形天线100形成了环路。详细地说,便携电话机1C在第1状态下,因为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为连接状态,所以环形天线100形成了环路。
环形天线100,从图16的正面看去形成了环路。详细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C处于第1状态下,构成环形天线100的线圈部104,从图16的正面看去形成了环路。
在显示部侧框体3从图16及图17所示的第1状态以旋转轴Z为中心沿箭头符号方向旋转移动而变为第2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环形天线100变为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
具体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C处于第2状态下,因为接点150为远离状态,所以环形天线100没有形成环路。详细地说,在便携电话机1C处于第2状态下,因为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为远离的状态,所以环形天线100没有形成环路。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上述便携电话机1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天线100,采用的是在便携电话机1C呈第1状态的情况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便携电话机1C呈第2状态的情况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环形天线100,也可以采用在便携电话机1C呈第2状态的情况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便携电话机1C呈第1状态的情况下,接点部150a和被接点部150b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的构成。
另外,对于环形天线100的构造或构成、外部装置的类型的其他形态,也与便携电话机1相同。

Claims (11)

1.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框体;
第2框体;
连结部,其按照可变形为第1状态及第2状态的方式使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的相对位置可变更地连结;和
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及所述第2框体,且具有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侧的第1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侧的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1部侧的接点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部侧的被接点部,并且在所述第1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所述第2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
2.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框体,其具有第1面;
第2框体,其具有第2面;
连结部,其按照可变形为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相互远离地配置的打开状态、及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以相互接近状态层叠配置的关闭状态的方式,使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以开闭轴为中心可开闭地连结;和
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及所述第2框体,且具有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侧的第1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侧的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1部侧的接点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部侧的被接点部,并且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其所述第1部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中的与所述第1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3面侧并且所述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中的与所述第2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4面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具有配置于连结部侧的第1延出部;
所述第2部具有配置于连结部侧的第2延出部;
所述接点部配置于第1延出部;
所述被接点部配置于第2延出部;
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在所述连结部或者所述连结部附近被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在形成了环路的状态下形成为扩展成平面状的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按照相对于所述第1框体使所述第2框体以与所述开闭轴交叉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的方式,连结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
在所述打开状态且第1面和第2面朝向相同侧的第1打开状态下,所述天线形成为在该便携电子设备的纵向方向的中央向内侧凹陷的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
在所述第1打开状态下,所述接点及所述被接点配置于向所述内侧凹陷的部分;
在所述第2框体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且以所述第2面朝向相反侧的方式进行旋转,而从所述第1打开状态变为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朝向相反侧的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成为向所述内侧凹陷的部分被扭转,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的状态。
8.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框体,其具有第1面;
第2框体,其层叠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中的所述第1面侧;
连结部,其按照可变形为使所述第1面中的规定区域露出在外部的打开状态、及覆盖所述规定区域的关闭状态的方式,使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可滑动移动地连结;和
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及所述第2框体,且具有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侧的第1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侧的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1部侧的接点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部侧的被接点部,并且在所述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一个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所述打开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另一个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并且所述第1部和所述第2部在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的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地配置。
10.一种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框体,其具有第1面;
第2框体,其层叠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中的所述第1面侧;
连结部,其具备在与所述第1框体的所述第1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且按照可变形为第1状态及第2状态的方式,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使所述第1框体和所述第2框体可相对旋转地连结;和
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及所述第2框体,且具有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1框体侧的第1部、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2框体侧的第2部、配置于所述第1部侧的接点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部侧的被接点部,并且在所述第1状态或者第2状态的一个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连接而形成环路,在所述第1状态或者第2状态的另一个状态下,所述接点部和所述被接点部被远离而没有形成环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天线形成了所述环路的时候,经由所述天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在所述天线没有形成所述环路的时候,不能经由所述天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CN200980146793.5A 2008-11-26 2009-11-26 便携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01177 2008-11-26
JP2008301177A JP5150467B2 (ja) 2008-11-26 2008-11-26 携帯電子機器
PCT/JP2009/006394 WO2010061608A1 (ja) 2008-11-26 2009-11-26 携帯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633A true CN102224633A (zh) 2011-10-19
CN102224633B CN102224633B (zh) 2014-11-12

Family

ID=42225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67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633B (zh) 2008-11-26 2009-11-26 便携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03743B2 (zh)
JP (1) JP5150467B2 (zh)
KR (1) KR101202877B1 (zh)
CN (1) CN102224633B (zh)
WO (1) WO20100616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6247B2 (ja) * 2007-06-28 2012-05-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機に内蔵されるアンテナおよび携帯端末機
US20120194394A1 (en) * 2011-01-27 2012-08-02 Kyocera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5654888B2 (ja) * 2011-01-27 2015-01-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5654887B2 (ja) * 2011-01-27 2015-01-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5355751B1 (ja) * 2012-06-12 2013-11-2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5839236B2 (ja) * 2012-10-16 2016-01-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US9077078B2 (en) 2012-12-06 2015-07-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configurable monopole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112266B2 (en) * 2012-12-06 2015-08-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band monopole antenna built into decorative trim of a mobile devic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15964A (en) * 1928-06-14 1929-07-25 Eric J Lever Trix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rame or loop aerials for radio sets
CN1416194A (zh) * 2001-10-29 2003-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折叠式移动电话的天线装置
JP2004005494A (ja) * 2002-03-25 2004-01-0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Icカード及びicカードシステム
JP2005217917A (ja) * 2004-01-30 2005-08-11 Toshiba Corp 携帯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アンテナ
JP2005348092A (ja) * 2004-06-03 2005-12-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放送受信携帯端末
CN1714469A (zh) * 2002-11-26 2005-12-2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装有铰链的便携通信装置的天线
JP2006148462A (ja) * 2004-11-18 2006-06-08 Nec Corp Rfidタグ
JP2007006029A (ja) * 2005-06-22 2007-01-11 Sony Corp Rfid内蔵電子機器
CN101010929A (zh) * 2004-08-27 2007-08-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移动无线装置
US20080100514A1 (en) * 2006-10-25 2008-05-01 Abdul-Gaffoor Mohammed R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Hing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1190A (ja) * 2000-12-01 2002-06-14 Nec Corp 小型携帯電話機
AU2003289883A1 (en) 2002-11-26 2004-06-1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ntenna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a hinge
JP2007189628A (ja) * 2006-01-16 2007-07-26 Orient Sokki Computer Kk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波遮断具
JP4887794B2 (ja) * 2006-01-18 2012-02-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携帯電子機器
JP4722774B2 (ja) 2006-06-19 2011-07-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08022469A (ja) * 2006-07-14 2008-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8087396A (ja) * 2006-10-04 2008-04-1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Icチップ付き冊子
US7962186B2 (en) * 2007-10-24 2011-06-1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electrical power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JP4941374B2 (ja) * 2008-03-25 2012-05-30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及び無線デバイス用ケース
TWI478437B (zh) * 2008-08-29 2015-03-2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天線模組及使用該天線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15964A (en) * 1928-06-14 1929-07-25 Eric J Lever Trix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rame or loop aerials for radio sets
CN1416194A (zh) * 2001-10-29 2003-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折叠式移动电话的天线装置
JP2004005494A (ja) * 2002-03-25 2004-01-0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Icカード及びicカードシステム
CN1714469A (zh) * 2002-11-26 2005-12-2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装有铰链的便携通信装置的天线
JP2005217917A (ja) * 2004-01-30 2005-08-11 Toshiba Corp 携帯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アンテナ
JP2005348092A (ja) * 2004-06-03 2005-12-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放送受信携帯端末
CN101010929A (zh) * 2004-08-27 2007-08-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移动无线装置
JP2006148462A (ja) * 2004-11-18 2006-06-08 Nec Corp Rfidタグ
JP2007006029A (ja) * 2005-06-22 2007-01-11 Sony Corp Rfid内蔵電子機器
US20080100514A1 (en) * 2006-10-25 2008-05-01 Abdul-Gaffoor Mohammed R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Hing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30198A (ja) 2010-06-10
WO2010061608A1 (ja) 2010-06-03
KR20110086867A (ko) 2011-08-01
JP5150467B2 (ja) 2013-02-20
KR101202877B1 (ko) 2012-11-19
CN102224633B (zh) 2014-11-12
US20120001808A1 (en) 2012-01-05
US8803743B2 (en) 2014-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4634B (zh) 便携电子设备
CN102224633B (zh) 便携电子设备
KR101173759B1 (ko) 보청기 호환성을 위해 제어된 부품 간 임피던스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CN102037604B (zh) 通信设备
US760315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having an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
KR101604704B1 (ko) 와치형 이동 단말기
WO2005053181A1 (ja) 携帯通信機器
CN103828123A (zh) 具有无线充电模块的便携式终端
JP2010514307A (ja) 携帯電話機と非接触リーダ装置との間の無線周波数電波通信ローカルインタフェース
CN102224635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JP5675499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WO2006043543A1 (ja) 非接触通信アンテナ及び携帯型移動端末
JP5524670B2 (ja) 携帯無線端末装置
US8779982B2 (en) System for reducing antenna gain deterioration
JP2008211598A (ja) 通信機器
JP2005348066A (ja) アンテナ配置構造、および通信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