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6782A - 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6782A
CN102216782A CN2009801456822A CN200980145682A CN102216782A CN 102216782 A CN102216782 A CN 102216782A CN 2009801456822 A CN2009801456822 A CN 2009801456822A CN 200980145682 A CN200980145682 A CN 200980145682A CN 102216782 A CN102216782 A CN 102216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test parts
determinator
monitor
blood constitu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56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6782B (zh
Inventor
大桥广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978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2003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504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2011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16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6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6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6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46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analyt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ons, cytochrom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483Investigating reagent ban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85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details of measuring devices for physical analysis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est method, e.g. user interface or power supp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95Strip shaped analyte sensors for apparatus classified in A61B5/145 or A61B5/157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8Sensor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identification, e.g. barcodes or memory chi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25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cluding sample preparation
    • Y10T436/25375Libe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sample or separation of material from a sample [e.g., filtering, centrifuging, et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成分测定装置,其能够使试验部件的点触部相对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容易且可靠地接触,从而抑制计测错误。血糖仪(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0a)具有:供试验部件(12)安装的前端安装部(30);对经由安装在前端安装部(30)上的试验部件(12)中的血液导入通路(24)而采集的血液的成分进行测定的测定部(32);以及对通过测定部(32)测定的结果进行显示的监视器(34)。将监视器(34)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当将监视器(34)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试验部件(12)的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血糖仪(10a)具有:设有监视器(34)的主部(44);和设在主部(44)与前端安装部(30)之间的过渡部(46)。过渡部(46)的上表面(46a)被设定成与中心轴线(C)大致平行。

Description

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前端安装部上安装有试验部件,用于从经由该试验部件中的血液导入通路采集的血液来测定葡萄糖等成分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基于测定血糖值的变动的日常管理。关于血糖值的测定,如下的血糖仪已经实用化,即,设置浸渍有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量而显色的试验药剂的试验纸等测定部,对该试验纸供给血液而使其显色,通过以光学手段测定其显色的程度来求出血糖值并进行显示(例如,参照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35393号公报(图2、图8)、日本特开2000-46834号公报、美国专利第7077328号说明书)。试验纸设置在一次性(disposable)的试验部件上,该试验部件安装在血糖仪的前端安装部上。另外,利用了电化学传感器的血糖仪也已经实用化。
在采集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时,首先,通过规定的穿刺装置将皮肤(例如手指、手掌等)穿刺,穿刺后使血液微量流出。然后,将试验部件安装在血糖仪上,并使该试验部件的前端的点触部接触血滴,通过毛细管现象使血液经由细径的流路导入至试验纸。
另一方面,近期的血糖仪,除了用于糖尿病患者自身日常地进行血糖计测的个人用途外,还存在供医疗从业者对在医疗机构住院的多名患者进行计测的院内用途的需要。
但是,糖尿病患者等大多为中老年人,而且存在因糖尿病的并发症而导致手指不灵活的情况。另外,还有的患者虽然并不是手指不灵活,但在对操作不习惯的情况下,由于心理因素等而导致指尖颤抖,不能够熟练地使用血糖仪。特别是,由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很微小,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使试验部件的点触部接触到该部分上必然不是容易的操作。另外,若在手颤抖的状态下进行操作,还存在着虽然点触部接触到血滴但没有足够的血液浸渍于试验纸中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准确地计测血糖值,因此需要在更换试验部件之后再次穿刺并重新计测。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所进行的调查了解到:很多患者若使双臂处于空中而成为自由状态,则手会不稳定,很难使点触部接触到血滴,但若将手腕部或其附近载置在桌子上,则手稳定。
但是,很多患者若将手腕载置在桌子上,则该手腕的动作的自由度受到抑制,无法适当地设定血糖仪的朝向,结果是,很难使点触部接触到血滴。即,如图21所示,为了使一个手(以下为左手)上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900不滴落而使其大致朝上,但是,以右手进行握持的血糖仪901及试验部件902朝向斜上(参照图21的箭头),因此,使前端的点触部903接触到血滴900比较困难。
另外,即使是在空中进行点触动作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若使血滴900大致朝上,则需要使血糖仪901相对于血滴900从上方或斜上方接近,血滴900和试验部件902的点触部903会由于血糖仪901及右手而成为死角,视觉辨认性较差,存在难以进行点触动作的情况。由于试验部件的点触部是血糖值计测时的操作对象部分,因此要求操作时的视觉辨认性,并且,为了在载置于桌子上时也能够进行状态确认也要求视觉辨认性。
而且,即便是熟练血糖仪的操作的医疗从业者,使点触部接触微小的血滴也是需要注意力的操作,尤其是在对多名患者进行计测的情况下,期望能够尽可能简便地进行各个计测处理,并且期望能够确保点触部的视觉辨认性。
再有,期望当血糖仪载置在桌子上时,不对安装在血糖仪上的试验部件施加不必要的外力。
另外,期望当血糖仪载置在桌子上时,能够在预先使点触部与血滴接近之后与血液点触。
另外,由于在医疗机构内,分别存在多名患者及医疗从业者(护士、医生等),因此,在将血糖仪作为院内用途而使用的情况下,考虑到需要与个人用途不同的使用方法。
即,在血糖仪中,存在具有存储多次的血糖计测值的功能的血糖仪,但由于在医疗机构中假定将一台血糖仪用于多名患者的血糖计测,因此需要按照每个患者区别地存储计测的血糖值。另外,由于是所谓的跟踪(traceability)的记录,因此期望能够按照每一次的计测特定出进行血糖计测的操作者。为了像这样特定出患者及使用者,需要将其识别信息读入血糖仪。
而且,期望这样的识别信息的取得不会对患者带来不适感,并能够迅速且稳定地进行。
另一方面,在前述的美国专利第7077328号说明书中记载的血糖仪中,可以认为有几个问题。
第一,由于条形码读出器(bar code reader code)设在前端,因此担心扫描时产生的激光朝向患者的方向而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第二,由于条形码读出器与前端计测部配置得非常近,因此,存在着当条形码的读取时将安装在前端计测部上的试验部件触碰到某些其他物体(包括生物体)的可能性。若是在血糖值计测之前,则担心试验部件的点触部被弄脏或破损而不能够进行准确的计测。若是在血糖值计测之后,则血液附着在点触部上,可能会将接近的其他物体弄脏。
第三,由于监视器配置在前端计测部的附近,因此前端部变得很大从而平衡感不好,而且,由于握持部与监视器相比位于后方,因此距前端计测部远,结果,前端计测部容易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试验部件的点触部相对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容易且可靠地接触,从而能够抑制计测错误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其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便、迅速且稳定地进行数据的读取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本发明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是安装试验部件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供所述试验部件安装的前端安装部;对经由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上的所述试验部件中的血液导入通路而采集的血液的成分进行测定的测定部;以及对通过所述测定部及规定的控制部求出的结果进行显示的监视器,将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当将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
这样,成为在载置在水平面上时,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的形状,由此,试验部件的点触部易于指向血滴的方向,能够使试验部件的点触部容易且可靠地相对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接触,能够抑制计测错误。
另外,本发明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是安装试验部件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供所述试验部件安装的前端安装部;对经由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上的所述试验部件中的血液导入通路而采集的血液的成分进行测定的测定部;以及对通过所述测定部及规定的控制部求出的结果进行显示的监视器,将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在侧视时,以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的延长线为基准,所述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
这样,成为以监视器的显示面的延长线为基准,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的形状,由此,试验部件的点触部易于指向血滴的方向,能够使试验部件的点触部容易且可靠地相对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接触,能够抑制计测错误。
可以是,所述延长线与所述中心轴线所成的角度为10°~40°。通过这样的角度设定,试验部件的点触部能够更加正确地指向血滴的方向。
可以是,具有:设有所述监视器的主部;和设在所述主部与所述前端安装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上表面被设定成与所述中心轴线大致平行。在这样的过渡部上,在适当的朝向上确保设置与前端安装部有关的几个功能的空间,并设置过渡部,由此,能够使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容易地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另外,通过将过渡部的上表面设定成与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大致平行,从而在视觉上能够容易地掌握试验部件的朝向。
可以是,在所述过渡部的上表面设有推顶杆,通过将该推顶杆向前端侧进行推出操作,从而将安装的所述试验部件取下。由此,该推顶杆进行沿着上表面的动作,操作容易,并且能够确保推顶杆的移动空间。
可以是,在俯视时,所述过渡部从所述主部连续且凹状地向前端侧形成为窄幅。由此,过渡部适当地细,且为凹状,因此易于用指尖握持。另外,由于过渡部接近前端安装部,因此通过握持过渡部,能够使安装的试验部件稳定。
所述主部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致恒定,在侧视时,所述主部的下表面与所述过渡部的下表面以凹状连续的曲面部连接。在这样的以凹状连续的曲面上,手指容易搭放,易于握持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可以是,当将所述试验部件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上,并将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试验部件上的前端的点触部与所述水平面的距离是3mm~30mm。由此,能够在将形成了血滴的手指或手掌载置在桌子上、另一方面将血糖仪载置在桌子上的状态下使点触部以接近血滴的方式移动,从而能够进行血糖计测,因此,即使是手指不灵活的患者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血糖计测。另外,当载置在桌子上时点触部的视觉辨认性良好,能够进行其状态确认。
可以是,当将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下表面上的最高点与所述水平面的距离是3mm~20mm。由此,能够确保当载置在桌子上时适于手指进入的间隙,易于握持。
可以是,当将所述试验部件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上,并将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试验部件远离所述水平面。由此,不会对试验部件施加不必要的外力。
本发明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成为当载置在水平面上时,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的形状(换言之,以监视器的显示面的延长线为基准,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的形状),由此,试验部件的点触部易于指向血滴的方向,能够使试验部件的点触部容易且可靠地相对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接触,能够抑制计测错误。
本发明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是安装试验部件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供所述试验部件安装的前端安装部;对经由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上的所述试验部件中的血液导入通路而采集的血液的成分进行测定的测定部;对通过所述测定部及规定的控制部求出的结果进行显示的监视器;设在后端的数据读取光学机构;设有所述监视器的主部;设在所述主部与所述前端安装部之间的过渡部;以及处于所述主部与所述过渡部的连接部位且在侧视时下表面为凹状的曲面部。
通过在后端部上设置数据读取光学机构,从而从前端安装部离开并指向反方向,因此,能够防止在数据的读取时试验部件触碰到某些其他物体。另外,凹状的曲面部能够作为握持部来使用,并且由于接近前端安装部,因此能够容易地使试验部件的点触部与血滴对合,能够实现稳定的操作。这样,根据本发明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能够简便、迅速且稳定地进行数据的读取。
可以是,在设有所述监视器的一侧的面上,在监视器与所述前端安装部之间,具有所述数据读取光学机构的操作开关。
监视器与前端安装部之间是易于进行操作开关的操作的部位,适合设置操作开关。另外,通过在该位置设置操作开关,在血液成分的测定操作时和数据的读取操作时不需要换握手的位置,效率高。操作开关处于曲面部的大致相反侧,通过与该曲面部抵接的手指(例如食指)和按压操作开关的手指(例如拇指)进行夹持,而能够实现稳定的握持及操作。
可以是,所述数据读取光学机构是条形码读出器。
可以是,所述数据读取光学机构是读取二维码的摄像机。
可以是,所述过渡部从所述主部连续且凹状地向前端侧形成为窄幅。由此,过渡部适当地细,且为凹状,因此易于用指尖握持。另外,由于过渡部接近前端安装部,因此通过握持过渡部,能够容易地使血滴与安装的试验部件的点触部接触,能够进行稳定的操作。
若所述曲面部的曲率半径为5mm~25mm,则容易使手指抵接。
可以是,将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在侧视时,以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的延长线为基准,所述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这样,成为以监视器的显示面的延长线为基准,试验部件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的形状,由此,试验部件的点触部易于指向血滴的方向,能够使试验部件的点触部容易且可靠地相对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接触,能够抑制计测错误。
根据本发明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能够非接触地进行简便的数据读取。另外,不需要连接器连接操作等,能够迅速地进行数据读取。
由于数据读取光学机构设在后端部,因此处于与前端的试验部件及测定部相反的方向,指向与患者相反的方向,很少会对患者带来不适感。
由于在主部与过渡部的连接部位上设有下表面为凹状的曲面部,因此手指抵靠在其上从而使血液成分测定装置稳定。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基于数据读取光学机构的光学读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血糖仪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血糖仪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血糖仪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血糖仪的后端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试验部件的剖视图。
图6是将手指置入曲面部进行握持的状态的血糖仪的侧视图。
图7是握持过渡部的状态的血糖仪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医疗从业者通过血糖仪读取自己的测定者识别数据的样子的图。
图9是表示医疗从业者通过血糖仪读取患者识别数据的样子的图。
图10是将左右的手腕或其附近部载置在桌子上,并握持血糖仪进行点触动作之前的阶段的示意图。
图11是正将左右的手腕或其附近部载置在桌子上,并握持血糖仪进行点触动作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将一根手指载置在桌子上,并通过载置在该桌子上的血糖仪进行点触动作的示意图。
图13是将两根手指载置在桌子上,并通过载置在该桌子上的血糖仪进行点触动作的示意图。
图14是医疗从业者对患者进行点触动作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医疗从业者对患者进行点触动作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第一变形例的血糖仪的立体图。
图17是适用于第一变形例的血糖仪的试验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第二变形例的血糖仪的俯视图。
图19是第二变形例的血糖仪的侧视图。
图20是第二变形例的血糖仪的立体图。
图21是通过现有技术的血糖仪进行点触动作的第一例的示意图。
图22是通过现有技术的血糖仪进行点触动作的第二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列举实施方式并参照添附的图1~图20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血糖仪(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0a在前端安装有试验部件12。血糖仪10a具有存储多次的血糖计测值的功能,在医疗机构中,能够将一台血糖仪10a用于多名患者的血糖计测。首先对试验部件12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试验部件12具有:基筒14;覆盖基筒14的一方的凸缘16;从凸缘16突出的锥状的突起18;贴在凸缘16的背面的试验纸20。在基筒14上设有多个狭缝14a(参照图1)。在突起18的中心设有从前端的点触部22连通至试验纸20的直线状的血液导入通路24。作为试验纸20的材质,例如能够列举出聚醚砜(polyether sulphone)。作为浸渍于试验纸20中的试验药剂,例如能够列举出葡萄糖氧化酶(GOD)、过氧化物酶(POD)、4-氨酰安替比林、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等显色剂。另外,试验药剂中还可以含有规定的缓冲剂。血液导入通路24通常设置在试验部件12的中心轴线C上。所谓试验部件12的中心轴线C,是指处于试验部件12的点触部22所朝的方向、且通过点触部22的前端的直线。
试验部件12是所谓的一次性物品,被包装在未图示的独立包装体中,并预先实施了灭菌。血液导入通路24被设定成通过毛细管现象而吸取血液的程度的足够细径,将与点触部22接触的血液导入至试验纸20。试验部件12可以直接使用现有产品。
回到图1~图4,本实施方式的血糖仪10a具有:供试验部件12安装的前端安装部30;对基于经由安装在前端安装部30上的试验部件12中的血压导入通路24采集的血液的成分而导致的试验纸20的显色进行测定的测定部32;将通过测定部32测定的结果经由控制部(微型计算机等)33进行显示的液晶的监视器34;通过向前端侧进行推出操作而将安装的试验部件12取下的推顶杆(ejector lever)36;操作按钮组38;数据读取按钮40;对前端安装部30进行保护的盖39。血糖仪10整体上呈没有角部的圆滑的形状。为了避免麻烦,在除图1以外的图中省略了盖39。所述测定部32能够与试验部件12的成分检测方式相适应地采用各种机构。
血糖仪10a是医疗从业者对在医疗机构住院的多名患者进行计测的院内用途,设有针对每个患者的数据记录·调出功能以及用于实现它们的按钮,血糖仪10a与后述的个人用途的血糖仪10c(参照图10)相比略微大型。当然,无需特别的改造也可以将血糖仪10a直接作为个人用途。
因为要安装试验部件12,故前端安装部30呈圆筒形状,通过将基筒14(参照图5)插入前端安装部30,从而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安装试验部件12。
血糖仪10a通过内部的控制部33而被控制,通过由光学机构构成的测定部32相对于试验纸20连续地进行投光及受光,通过根据该显色的规定的计算来求出血糖值,并在监视器34中进行显示。在试验纸20的显色反应无法观测到或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错误显示。血糖仪10a所进行的血糖值计测的控制顺序基本上与现有技术的血糖仪相同。
监视器34包括显示血糖值的血糖值显示部34a和显示时刻及其他信息的辅助显示部34b。血糖值显示部34a能够进行三位数的显示以及规定的文字显示(例如“OK”这样的文字)。由于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视力弱的患者,因此考虑到视觉辨认性,监视器34采用了足够大的设定。在辅助显示部34b中,还显示:由后述的条形码读出器48读取的患者识别数据、操作者识别数据以及试验部件识别数据。监视器34至少其液晶显示面为平面。
操作按钮组38集中设置在基端侧,包括电源按钮38a、移动按钮38b、38c、选择按钮38d、38e以及LED显示部38f。移动按钮38b、38c具有使显示在监视器34中的项目移动、或者伴随着移动使画面滚动(scroll)等的功能。选择按钮38d、38e具有对显示在与各个位置相对应的监视器34中的功能进行选择等的功能。LED显示部38f具有通过LED以各种颜色点亮、闪烁等从而报告血糖仪的状态等的功能。
推顶杆36设在前端安装部30附近的上表面46a上,是适于搭放手指的大小的圆形的杆,具有基端侧的平坦部36a和前端侧的突起部36b。推顶杆36能够沿着上表面46a移动。平坦部36a上,为了防滑而设有横向的多条筋。突起部36b具有适于抵靠指尖的宽度及高度。推顶杆36被弱弹性体适度地向基端侧弹性加载,当搭放手指并向前端侧进行推出操作时,推顶杆36与圆筒形状的前端安装部30的轴向平行地移动,内部的推顶机构连动地将试验部件12推出,从而能够从前端安装部30将试验部件12取下。另外,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污物的擦拭。
数据读取按钮40是设在后端部的条形码读出器(数据读取光学机构)48的操作开关。该数据读取按钮40,在监视器34所设置的那一侧的面(下文中,也称为“监视器面”)上,设置在该监视器34与前端安装部30之间,因此操作容易。另外,通过在该位置上设置数据读取按钮40,从而在血液成分的测定操作时和数据的读取操作时不需要改变手的握持位置,因而效率高。
数据读取按钮40也可以与用途(例如,患者识别数据读取用、计测者识别数据读取用以及试验部件识别数据读取用)相应地在接近位置上设置多个。另外,还可以使该数据读取按钮40能够与操作方法(开启(switch on)时间的不同、规定的短时间内的开启次数的不同等)相应地执行不同的处理。
如图4所示,在血糖仪10a的后端部的凹部49中设有条形码读出器48。条形码读出器48是通过激光扫描而对作为患者识别数据、计测者识别数据以及试验部件识别数据的条形码进行读取的机构。条形码读出器48是通常的激光式,价格低廉。
血糖仪10a的后端部以向侧视图(参照图3)中的监视器面扩开的方式倾斜。条形码读出器48设置在这样的倾斜的后端部上而且设置在凹部49中,因此,不会被不经意地触碰到(参照图6),计测面不易被弄脏。
血糖仪10a具有存储多次的血糖计测值的功能,能够根据条形码读出器48所读取的患者识别数据、针对每个患者区别地存储血糖计测值。另外,由于是所谓的跟踪的记录,因此能够根据条形码读出器48所读取的计测者识别数据、针对每一次的计测特定出进行血糖计测的操作者。而且,能够根据对试验部件12的种类进行特定的识别数据来确认使用了合适的试验部件12。通过条形码读出器48而被读取的信息,通过数据读取按钮40的操作方法而被区别,并区别显示在监视器34中。在血糖仪10a中,在通过条形码读出器48读取了患者识别数据、计测者识别数据以及试验部件识别数据之后,转至规定的计测模式。由此,通过正确的顺序开始计测。
条形码读出器48由于设置在后端部,因此与前端的试验部件12及测定部32沿着箭头A处于反方向,指向与患者相反的方向,因而很少对患者带来不适感。另外,由于设置在反方向,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血糖计测和数据读取的区别使用。
由于条形码读出器48与试验部件12及测定部32设在相反侧,因此具有设计布局上的自由度,例如,能够使过渡部46适当地制作得较细。此外,还可以取代数据读取按钮40而设置用于院内用途所特有的功能的辅助功能按钮。
下面,对血糖仪10a的形状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将监视器34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当然,使用时及保管时等的血糖计10a的朝向不限于此。
血糖仪10a的壳体主要是将监视器34及操作按钮组38所设置的上壳体42a和构成下侧部分的下壳体42b组合而构成的。在将血糖仪10a放置在桌子T上时,在以下壳体42b接触桌子T的部分上设有小突起43。
血糖仪10a在俯视时(参照图2)可区分为设有监视器34及操作按钮组38的主部44和设在主部44与前端安装部30之间的过渡部46。过渡部46从主部44连续且凹状地向前端侧形成为窄幅,在其前端面上设有前端安装部30。数据读取按钮40正好设在主部44与过渡部46的边界上,容易触碰,操作容易。
主部44上设有监视器34,具有某种程度的宽度,是能够通过人手进行握持的程度的宽度。主部44在长度方向(图2及图3的箭头A方向)上,在俯视时(参照图2)宽度大致恒定,在侧视时(参照图3)上下方向的厚度大致恒定,易于握持。另外,血糖仪10a是左右对称形状,用右手及左手的任一方都易于握持。
作为血糖仪10a,除主部44外还可以握持过渡部46。如图7所示,过渡部46从主部44连续且凹状地向前端侧构成为窄幅,适当地变细,且为凹状,因此易于用指尖握持。另外,由于过渡部46接近前端安装部30,因此通过握持过渡部46,能够使安装的试验部件12稳定。
在过渡部46上,在适当的朝向上确保设置与前端安装部30有关的几个功能(例如,针对试验纸20的测定部32、试验部件12的推顶机构、保持前端安装部30的机构等)的空间,并通过设置过渡部46,能够容易地使试验部件12的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另外,将过渡部46的上表面46a设定成与试验部件12的中心轴线C大致平行,能够在视觉上容易地掌握试验部件12的朝向。
而且,在过渡部46的上表面46a上设有推顶杆36,该推顶杆36进行沿着上表面46a的动作,操作容易,并且能够确保推顶杆36的移动空间。
在侧视时(参照图3),将监视器34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将监视器34的显示面的延长线L作为基准,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换言之,在将监视器34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的桌子T(水平面)上时,试验部件12的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此时,延长线L与中心轴线C所成的角度θ1为27°,延长线L与桌子T所成的角度θ2为7°。另外,安装在前端安装部30上的试验部件12远离桌子T,不会对试验部件12施加不必要的外力。
主部44的下表面与过渡部46的下表面在侧视时以凹状连续的曲面部50连接。从曲面部50观察,在基端侧的附近部设有手指搭放突起52。手指搭放突起52在侧视时呈低矮的三角形状,与曲面部50一同呈圆滑的大致圆弧状,并形成供一根手指置入的程度的空间。若该曲面部的曲率半径为5mm~25mm则容易搭放手指,因而优选,更优选采用8mm~20mm的曲率半径。在这样的曲面部50上,容易搭放手指,易于握持血糖仪10a。
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通过将手指(例如食指)搭放在曲面部50上,能够稳定地握持血糖仪10a。由于如上述这样在主部44与过渡部46的连接部位上设有下表面为凹状的曲面部50,因此,手指搭放在此处,血糖仪10a稳定,能够稳定地进行基于条形码读出器48所实现的光学读取。
另外,数据读取按钮40处于曲面部50的大致相反侧,通过搭放在该曲面部50上的手指(例如食指)和按压数据读取按钮40的手指(例如拇指)对血糖仪10a进行夹持,能够实现稳定的握持及操作。
凹状的曲面部50能够用作握持部,并且由于接近前端安装部30因而能够容易地使点触部22与血滴60对合,能够实现稳定的操作。
血糖仪10a上的点触部22与桌子T的距离H为13mm,下表面的最高点P与桌子T的距离H2为11mm。最高点P是曲面部50的一部分。
由于点触部22是血糖计测时的操作对象部分,因此要求操作时的视觉辨认性,并且,在载置在桌子T上时同样为了确认状态因而要求视觉辨认性,优选该点触部22远离桌子T,但另一方面,过分地远离也是不合理的。而且,如后述那样(参照图12及图13),若同时考虑到在将血糖仪10a载置在桌子T上的状态下进行点触操作的情况,则存在距离H1的适宜的范围。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距离H1设定为3mm~30mm的范围,优选设定为9mm~14mm的范围。
为了在握持载置在桌子T上的血糖仪10a时将手指置入最高点P与桌子T之间,希望存在适宜的间隙,距离H2设定为3mm~20mm的范围,优选设定为7mm~12mm的范围。
接下来,对这样构成的血糖仪10a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接通血糖仪10a的电源,通过条形码读出器48对表示在试验部件12的独立包装体上的规定的条形码进行读取。
然后,如图8所示,医疗从业者62使条形码读出器48朝向记录有表示自己的操作者识别数据的条形码62b的卡片,并按压数据读取按钮40来读取操作者识别数据。该数据与血糖计测值一同被记录,例如用于手术的跟踪的确认。
此时,如图8所示,由于条形码读出器48朝向医疗从业者62的方向,因此激光不会照到患者64,不会给该患者64带来不适感。
另外,条形码读出器48设在与试验部件12相反的一侧,并且,数据读取按钮40设置在容易通过拇指等进行操作的部位,因此,不需要在血液成分的测定操作时和数据的读取操作时改变握手的位置,是高效的。
然后,如图9所示,通过条形码读出器48读取表示在腕带64a上的患者64的患者识别数据。由此,在将一台血糖仪10a用于多名患者的血糖计测的情况下,能够按照每个患者区别地存储计测到的血糖值。
在以血糖仪10a这样读取了患者识别数据、计测者识别数据以及试验部件识别数据之后,转移至计测模式。
接下来,将盖39取下,将试验部件12与独立包装体的外壳一同压入前端安装部30,直至产生“卡嗒”感,之后仅将外壳除去。由此,试验部件12被安装在前端安装部30上。在测定部32中,在对试验纸20进行了检测后,在监视器34中进行“好(OK)”的显示,并自动地转移至血糖计测模式。然后,通过规定的穿刺装置进行穿刺,在指尖(以下,指左手的食指)上设置血滴60。
如图10所示,患者在用右手握持血糖仪10a的状态下,进行使试验部件12的点触部22相对于血滴60接触的点触动作。此时,使左右的手腕或其附近部载置在桌子T上而使其稳定。
如图10所示,若将左右的手腕部正常地载置在桌子T上,则各手的手背斜向朝外,左手食指朝内,并且,被以右手的手掌握持的血糖仪10a的主部44指向斜向内方。这样,由于过渡部46相对于主部44仅以θ1(=27°)折曲,因此试验部件12的突起18及中心轴线C朝内大致水平并指向血滴60。此时,左手的血滴60及右手侧的点触部22分别向内接近,并且,不存在遮挡患者视线的物体,视觉辨认性良好。
接下来,如图11所示,在使两手腕部载置在桌子T上状态下使右手和左手大致水平地接近来进行点触动作。
此时的动作例如只要将两手腕部向内侧轻轻扭转即可,是简单的动作,能够在使手腕部载置在桌子T上的状态下稳定地进行。因此,即使在手指不灵活的情况下或不习惯血糖仪10a的操作的情况下,指尖也不会颤抖,能够使小的血滴60与点触部22互相准确地接触,进行可靠的点触动作。由于突起18及中心轴线C在指向血滴60的状态下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血滴60附着在点触部22的周围、突起10的侧面或凸缘16的部分上。
如图12所示,为了进行更可靠的点触动作,也可以在将血糖仪10a载置在桌子T上、而使形成了血滴60的一根手指68(例如食指)载置在桌子T上的状态下,使血糖仪10a接近来进行点触。
如前所述,点触部22距桌子T的距离H1是13mm。另一方面,若将一根手指68载置在桌子T上,则血滴60的高度大概为3mm~20mm的范围,通常为5mm~14mm左右,即使不是当初的13mm,也能够将手指68的朝向及高度在这样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因此,相对于点触部22使高度匹配比较容易,能够容易地使该点触部22点触到血滴60。此时,由于手指68及血糖仪10a直接载置在桌子T上,因此二者分别都极其稳定,能够进行可靠的点触动作。
另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将与形成了血滴60的手指68相邻的一根手指69(例如中指)载置在桌子T上,并将手指68载置在其上。若将两根手指68及69载置在桌子T上,则上侧的手指68上的血滴60的高度根据手指的组合方法、手指的放置方法等而变化,大概为5mm~30mm的范围,通常为9mm~20mm左右,即使不是当初的13mm,也能够将手指68的朝向及高度在这样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因此,相对于点触部22使高度匹配比较容易,能够容易地使该点触部22点触到血滴60。此时,由于血糖仪10a直接载置在桌子T上,因此极其稳定。手指68放置在手指69之上,适当地稳定,能够进行可靠的点触动作。
即,若仅将一根手指68放置在桌子T上(参照图12)则稳定性高,若将手指68及手指69两根放置在桌子T上(参照图13)则容易进行点触部22的高度的调整,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习惯来进行任意一种点触动作。
但是,若将三根以上的手指(例如食指、中指及无名指)载置在桌子T上,则即使是健康的人,最上方的手指(食指)也会不稳定,手指不灵活的患者则会相当地不稳定,存在点触动作反而难以进行的情况。因此,将从桌子T到点触部22的距离H1设定为与一根手指或两根手指对应的高度、即3mm~30mm的范围,优选设定为9mm~14mm的范围。
当然,作为血糖仪10a的使用方法,在不担心手的颤抖等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利用桌子T而在空中进行点触动作。
接下来,若进行正确的点触动作,则血滴60因毛细管现象而被吸入血液导入通路24中,并以足够的量浸渍于试验纸20中,在试验药剂的作用下根据血糖值而呈现显色反应。在测定部32中观测试验纸20的显色反应,在该显色反应稳定的阶段,根据其显色在控制部33中进行规定的计算,由此求出血糖值并在监视器34中进行显示,并且,通过蜂鸣器报知计测已结束的情况。在显色反应的观测中以及血糖值的计算过程中,为了表示计测进行状况,也可以在监视器34中显示直到计测结束的预定时间。
之后,作为后处理,在对试验部件12以独立包装体的罩进行覆盖的状态下操作推顶杆36并将试验部件12与该罩一起取下,关闭电源,并将盖39盖在前端安装部30上。
图10~图13所示的操作方法是患者自身进行血糖计测的个人用途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14及图15所示由医疗从业者62进行血糖仪10a的操作。在医疗从业者62对患者64进行点触动作的情况下,由于过渡部46相对于主部44向下方折曲,因此,即使是在使过渡部46带有某种程度的角度的状态下主部44依然大致水平,医疗从业者62能够以臂部向下的舒适姿势握持血糖仪10a,而且,对于手掌66来说,血滴60及点触部22不会成为死角,视觉辨认性优良。因此,在血糖仪10a中,即使在这样的院内用途中,也能够使点触部22相对于血滴60容易且可靠地接触,能够抑制计测错误。图14示出了医疗从业者62对躺在床63上的患者64进行点触动作的情况。
根据图15可知,即使此时不经意按到了数据读取按钮40,从条形码读出器48发出的激光也不会将光照到患者64。
图8所示的处理、图9所示的处理以及之后的血糖计测处理可以以任意顺序进行。可以进行一次以上的任一各识别数据的读取处理。另外,也可以采用能够一边进行血糖计测一边读取数据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血糖仪10a,试验部件12设在前端安装部30上,条形码读出器48设在相反的后端面上,因此,即使不经意地按到了数据读取按钮40,扫描用的激光也不会朝患者的方向发出,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如图9所示,在读入患者识别数据时,虽然有激光朝向患者的方向的情况,但此时使用者一边充分留意激光的读入一边进行操作,而且激光仅照到腕带64a,因此至少不存在激光朝向患者的脸的情况。
另外,条形码读出器48与试验部件12充分地远离,并且计测方向为相反朝向,因此,在条形码读出器48的读取时,不会使试验部件12触碰到任何其他物体。也就是说,在血糖值计测之前,试验部件12的点触部22不会被弄脏或破损,能够进行正确的计测。在血糖值计测之后,虽然在点触部22上附着有血液,但不会使血液附着在其他物体上而使其弄脏。
而且,监视器34与数据读取按钮40相比配置在后侧,由此,能够将前端侧的过渡部46以及前端安装部30形成得适度地细且轻从而平衡感良好,能够通过握持过渡部46或曲面部50使相当近的试验部件12稳定(参照图7)。
再有,基于试验部件12所实现的血糖值的计测操作和基于条形码读出器48所实现的数据的读取操作,其操作明显不同,能够防止误操作。通过使用作为数据读取光学机构的条形码读出器48,能够非接触地进行简便的数据读取。数据读取光学机构适度地具有指向性,不用担心无线那样的干扰,能够实现可靠的数据读取。
由于在主部44与过渡部46的连接部位设有下表面为凹状的曲面部50,因此将手指抵靠在其上,血糖仪10a稳定,能够稳定地进行基于条形码读出器48所实现的光学读取。
还可以将通过条形码读出器48读取的数据经由规定的通信接口或存储卡等转移至规定的数据管理计算机。还可以通过与数据读取光学机构相匹配地设置数据发送光学机构(例如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装置))来将计测血糖值等数据发送至管理计算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血糖仪10a的形状是:当载置在水平的桌子T上时,试验部件12的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换言之,以监视器34的显示面的延长线L为基准,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由此,试验部件的点触部易于指向血滴的方向,能够使试验部件12的点触部22容易且可靠地相对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60接触,能够抑制计测错误。
为了使点触部22更准确地指向血滴60的方向,延长线L与中心轴线C的所成的角度θ1为10°以上,优选为15°以上。另一方面,由于若增大角度θ1则过渡部46过度向下,因此担心在握持血糖仪10a时以及载置时点触部33的视觉辨认性变差,破坏稳定感,点触部22不再指向血滴60的方向,或载置时试验部件12与桌子T接触。因此,角度θ1为40°以下,优选为30°以下。结果是,同时考虑到对各部的尺寸的影响,将角度θ1设定为10°~40°的范围,优选15°~30°的范围。
下面,对变形例的血糖仪10b、10c以及10d进行说明。关于血糖仪10b~10d,对于与血糖仪10a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在第一变形例的血糖仪10b中,以能够安装试验部件70的方式,将血糖仪10a的前端安装部30变成前端安装部72。如图17所示,试验部件70为薄且细的板状,在中心轴线C上设有血液导入通路74。试验部件70可以直接适用现有产品。
在血糖仪10b中,与前述的血糖仪10a不同,在测定部32中,不是通过光学机构,而是根据将采集的血液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求出的电流值来计测血糖值。
在血糖仪10b中,与前述的血糖仪10a同样地,试验部件70的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延长线L与中心轴线C所成的角度θ1被设定为27°。
如图18及图19所示,第二变形例的血糖仪10c是个人用途的血糖仪,与血糖仪10a相比较,操作按钮组38中的按钮的数量少,没有数据读取按钮40(辅助功能按钮),且小型。显示血糖值的监视器76比前述的监视器34小。
在血糖仪10c中,由于比血糖仪10a小、,因此在与各部分的尺寸的关系上,将延长线L与中心轴线C所成的角度θ1设定为18°,将角度θ2设定为5°,将H1设定为10mm,将H2设定为7mm。
如图20所示,第三变形例的血糖仪10d是适于携带的小且细的形状,不具有相当于前述的过渡部46的部分,在前端部端面78上设有前端安装部30。前端部端面78在侧视时(省略侧视图)呈斜向倾斜的形状,以监视器80的显示面的延长线L为基准,试验部件12的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
在这样的第一~第三变形例的血糖仪10b~10d中,与前述的血糖仪10a同样地,以延长线L为基准,试验部件12(或试验部件70)的中心轴线C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因此,在院内用途及个人用途的任一情况下,试验部件12(或试验部件70)的点触部22都易于指向血滴60的方向,能够使点触部22容易且可靠地相对于通过穿刺得到的血滴60接触,能够抑制计测错误。
在血糖仪10a~10d中,作为试验材料的特性,对血糖值进行计测,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作为测定激素浓度或胆固醇浓度等的装置(血液成分测定装置)而适用。
另外,血糖仪10a及10b中的条形码读出器48也可以是其他的数据读取光学机构,例如可以是手动扫描方式、CCD扫描方式、激光扫描方式、图像检测方式等的任意一种。
在基于CCD摄像机的扫描方式中,能够读取二维码,能够读取的信息量增加。在读取二维码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读取规定的处方笺信息等,并通过与计测的血糖值进行比对从而求出胰岛素施与量。由条形码读出器48读取的数据种类不限于上述的例子。
本发明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当然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结构。

Claims (24)

1.一种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12d),安装有试验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供所述试验部件(12、70)安装的前端安装部(30、72);
对经由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上的所述试验部件(12、70)中的血液导入通路(24、74)而采集的血液的成分进行测定的测定部(32);
对通过所述测定部(32)及规定的控制部(33)求出的结果进行显示的监视器(34、76、80),
将所述监视器(34、76、80)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
当将所述监视器(34、76、80)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试验部件(12、70)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有所述监视器(34、76)的主部(44);和
设在所述主部(44)与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之间的过渡部(46),
所述过渡部(46)的上表面(46a)被设定成与所述中心轴线大致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渡部(46)的上表面(46a)上设置有推顶杆(36),通过将该推顶杆(36)向前端侧进行推出操作,从而将安装的所述试验部件(12、70)取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所述过渡部(46)从所述主部(44)连续且凹状地向前端侧形成为窄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部(44)上下方向的厚度大致恒定,
在侧视时,所述主部(44)的下表面与所述过渡部(46)的下表面以凹状连续的曲面部(50)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试验部件(12、70)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上并将所述监视器(34、76)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试验部件(12、70)上的前端的点触部(22)与所述水平面的距离是3mm~3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监视器(34、76)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下表面上的最高点与所述水平面的距离是3mm~2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12d),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试验部件(12、70)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上并将所述监视器(34、76)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试验部件(12、70)远离所述水平面。
9.一种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12d),安装有试验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供所述试验部件(12、70)安装的前端安装部(30、72);
对经由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上的所述试验部件(12、70)中的血液导入通路(24、74)而采集的血液的成分进行测定的测定部(32);
对通过所述测定部(32)及规定的控制部(33)求出的结果进行显示的监视器(34、76、80),
将所述监视器(34、76、80)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
在侧视时,以所述监视器的显示面的延长线为基准,所述试验部件(12、70)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12d),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线与所述中心轴线所成的角度为10°~40°。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有所述监视器(34、76)的主部(44);和
设在所述主部(44)与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之间的过渡部(46),
所述过渡部(46)的上表面(46a)被设定成与所述中心轴线大致平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渡部(46)的上表面(46a)上设有推顶杆(36),通过将该推顶杆(36)向前端侧进行推出操作,从而将安装的所述试验部件(12、70)取下。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所述过渡部(46)从所述主部(44)连续且凹状地向前端侧形成为窄幅。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部(44)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致恒定,
在侧视时,所述主部(44)的下表面与所述过渡部(46)的下表面以凹状连续的曲面部(50)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试验部件(12、70)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上并将所述监视器(34、76)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试验部件(12、70)上的前端的点触部(22)与所述水平面的距离是3mm~30mm。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监视器(34、76)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下表面上的最高点与所述水平面的距离是3mm~20mm。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12c、12d),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试验部件(12、70)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上并将所述监视器(34、76)的显示面朝上载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试验部件(12、70)远离所述水平面。
18.一种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安装有试验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供所述试验部件(12、70)安装的前端安装部(30、72);
对经由安装在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上的所述试验部件(12、70)中的血液导入通路(24、74)而采集的血液的成分进行测定的测定部(32);
对通过所述测定部(32)及规定的控制部(33)求出的结果进行显示的监视器(34);
设在后端的数据读取光学机构(48);
设有所述监视器(34)的主部(44);
设在所述主部(44)与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之间的过渡部(46);
处于所述主部(44)与所述过渡部(46)的连接部位、且在侧视时下表面为凹状的曲面部(5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其特征在于,
在设有所述监视器(34)的一侧的面上,在所述监视器(34)与所述前端安装部(30、72)之间,具有所述数据读取光学机构的操作开关(40)。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读取光学机构是条形码读出器。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读取光学机构(48)是读取二维码的摄像机。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所述过渡部(46)从所述主部(44)连续且凹状地向前端侧形成为窄幅。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面部(50)的曲率半径是5mm~25mm。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血液成分测定装置(12a、12b),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监视器(34)的显示面作为上侧,将其相反侧作为下侧,
在侧视时,以所述监视器(34)的显示面的延长线为基准,所述试验部件(12、70)的中心轴线向着前端侧指向斜下方。
CN200980145682.2A 2008-11-21 2009-11-19 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Active CN102216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7869A JP5320038B2 (ja) 2008-11-21 2008-11-21 血液成分測定装置
JP2008-297869 2008-11-21
JP2009050494A JP5320111B2 (ja) 2009-03-04 2009-03-04 血液成分測定装置
JP2009-050494 2009-03-04
PCT/JP2009/069622 WO2010058815A1 (ja) 2008-11-21 2009-11-19 血液成分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6782A true CN102216782A (zh) 2011-10-12
CN102216782B CN102216782B (zh) 2014-07-09

Family

ID=4219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5682.2A Active CN102216782B (zh) 2008-11-21 2009-11-19 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47575B2 (zh)
EP (1) EP2352031A4 (zh)
CN (1) CN102216782B (zh)
BR (1) BRPI0921997B8 (zh)
WO (1) WO201005881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831A (zh) * 2012-06-12 2015-02-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相机的生命体征测量的系统
CN104411232A (zh) * 2012-07-02 2015-03-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黄疸仪
CN104641218A (zh) * 2012-07-20 2015-05-20 德尔格安全股份两合公司 气体测量系统
CN104739423A (zh) * 2013-12-27 2015-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分析方法及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CN104956227A (zh) * 2013-01-25 2015-09-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血糖仪
WO2018027935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A pen-shaped one-step apparatus for body fluid sampling and sens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8486A2 (en) 2010-07-26 2012-02-09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Rapid delivery and/or receiving of fluids
ES2550668T3 (es) * 2010-08-13 2015-11-11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Técnicas y dispositivos clínicos y/o del consumidor
US20120039809A1 (en) 2010-08-13 2012-02-16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monitoring subjects
WO2012056628A1 (ja) 2010-10-28 2012-05-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生体試料測定装置
WO2012133221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糖値管理システム
EP3236259A1 (en) 2011-04-29 2017-10-25 Seventh Sense Biosystems, Inc. Plasma or serum production and removal of fluids under reduced pressure
TWM478427U (zh) * 2013-11-06 2014-05-21 Jun-Tong Chen 防誤插之血液測試機
USD793257S1 (en) * 2015-08-26 2017-08-01 Mettler-Toledo Gmbh Handheld measuring instrument
EP3315069A1 (en) * 2016-10-25 2018-05-02 Roche Diabetes Care GmbH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n analyte concentration in a body fluid and analyte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USD949343S1 (en) * 2020-08-27 2022-04-19 Andon Health Co., Ltd. Blood glucose monito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1918A (en) * 1996-07-12 1998-09-01 Hand Held Products, Inc. Ergonomic housing for a micro computer
US20020060247A1 (en) * 1998-07-31 2002-05-23 Sarath Krishnaswamy Analyte test instrument system including data management system
US20040138588A1 (en) * 2002-11-06 2004-07-15 Saikley Charles R Automatic biological analyte testing meter with integrated lanc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CN1717583A (zh) * 2003-01-27 2006-01-04 泰尔茂株式会社 体液成分分析系统
US20060078658A1 (en) * 2004-10-04 2006-04-13 Owens Megan M Food quality sensor and methods thereof
CN1809743A (zh) * 2003-05-21 2006-07-26 泰尔茂株式会社 成分测量装置
JP2007054407A (ja) * 2005-08-25 2007-03-08 Terumo Corp 穿刺装置及び穿刺針チップ
CN101160586A (zh) * 2005-04-12 2008-04-09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医疗软件到移动电话的下载
CN101176666A (zh) * 2006-11-09 2008-05-14 李仁方 具采血枪结构的血糖检测仪器
JP2008200438A (ja) * 2007-02-22 2008-09-04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針一体型セン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5393A (ja) 1989-10-17 1991-06-10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3相正弦波信号合成回路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回路
JPH11332378A (ja) 1998-05-28 1999-12-07 Nagayama:Kk 青果熟度計
JP4070050B2 (ja) 1998-07-24 2008-04-02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糖値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US6493069B1 (en) * 1998-07-24 2002-12-10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blood sugar level
JP3648098B2 (ja) 1999-07-12 2005-05-18 テルモ株式会社 体液成分測定具
EP1424040A1 (en) 2002-11-26 2004-06-02 Roche Diagnostics GmbH Body fluid testing device
CA2563530C (en) * 2004-04-16 2013-12-1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Blood glucose meter having integral lancet device and test strip storage vial for single handed use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JP4824372B2 (ja) 2005-09-08 2011-11-30 テルモ株式会社 婦人用電子体温計、婦人用電子体温計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EP1960772A1 (en) * 2005-11-21 2008-08-27 Inverness Medical Switzerland GmbH Test device
US8696597B2 (en) * 2006-04-03 2014-04-15 Nipro Diagnostics, Inc. Diagnostic meter
US20100069792A1 (en) * 2006-11-10 2010-03-18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iosensor cartridge, biosensor device, sample collecting metho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iosensor cartridge, and needle integral sensor
JP5061125B2 (ja) 2007-01-19 2012-10-31 テルモ株式会社 成分測定装置
JP3135393U (ja) 2007-07-03 2007-09-13 テルモ株式会社 操作補助具
CN101680855B (zh) 2008-02-07 2016-08-17 爱科来株式会社 代码读取装置及使用该代码读取装置的数据收集系统
JP3155842U (ja) 2009-09-18 2009-12-03 テルモ株式会社 成分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1918A (en) * 1996-07-12 1998-09-01 Hand Held Products, Inc. Ergonomic housing for a micro computer
US20020060247A1 (en) * 1998-07-31 2002-05-23 Sarath Krishnaswamy Analyte test instrument system including data management system
US20040138588A1 (en) * 2002-11-06 2004-07-15 Saikley Charles R Automatic biological analyte testing meter with integrated lanc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CN1717583A (zh) * 2003-01-27 2006-01-04 泰尔茂株式会社 体液成分分析系统
CN1809743A (zh) * 2003-05-21 2006-07-26 泰尔茂株式会社 成分测量装置
US20060078658A1 (en) * 2004-10-04 2006-04-13 Owens Megan M Food quality sensor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1160586A (zh) * 2005-04-12 2008-04-09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医疗软件到移动电话的下载
JP2007054407A (ja) * 2005-08-25 2007-03-08 Terumo Corp 穿刺装置及び穿刺針チップ
CN101176666A (zh) * 2006-11-09 2008-05-14 李仁方 具采血枪结构的血糖检测仪器
JP2008200438A (ja) * 2007-02-22 2008-09-04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針一体型センサ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831A (zh) * 2012-06-12 2015-02-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相机的生命体征测量的系统
CN104411232A (zh) * 2012-07-02 2015-03-1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黄疸仪
CN104641218A (zh) * 2012-07-20 2015-05-20 德尔格安全股份两合公司 气体测量系统
US10801965B2 (en) 2012-07-20 2020-10-13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Gas measurement system
CN104956227A (zh) * 2013-01-25 2015-09-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血糖仪
CN104739423A (zh) * 2013-12-27 2015-07-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分析方法及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WO2018027935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A pen-shaped one-step apparatus for body fluid sampling and sen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47575B2 (en) 2014-02-11
US20110223078A1 (en) 2011-09-15
EP2352031A1 (en) 2011-08-03
CN102216782B (zh) 2014-07-09
BRPI0921997B8 (pt) 2021-07-27
WO2010058815A1 (ja) 2010-05-27
BRPI0921997A2 (pt) 2016-01-05
EP2352031A4 (en) 2014-12-31
BRPI0921997B1 (pt)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6782B (zh) 血液成分测定装置
US9770202B2 (en) Modular analyt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extendable strip port
CA2938209C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for enhancing visualization during insertion of an invasive device
EP352429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uring patient medication and fluid delivery at the clinical point of use
US10143425B1 (en) Methods of data acquisition quality and data fusion for personal portable wireless vital signs scanner
JP4625062B2 (ja) 補助具
CN102481101A (zh) 用于计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被分析物测试方法和设备
US20160051762A1 (en) Supplementary device for a manually operable injection device
JPWO2002043590A1 (ja) コメント入力機能付測定装置
JP2010535594A (ja) 生理学的データおよび生物測定学的識別を提供するセンサーおよびシステム
JP6465568B2 (ja) 眼科装置
JP5320111B2 (ja) 血液成分測定装置
JP5320038B2 (ja) 血液成分測定装置
KR20200127026A (ko) 점안 보조구
US9188466B2 (en) Biological sample measuring device
JP2012075628A (ja) 体液成分測定装置
KR101574769B1 (ko) 휴대용 생체정보측정기
CN101408810A (zh) 具有生理感测模块的输入装置
JP2024002185A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生体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生体情報測定装置及び情報処理端末の制御方法
JP2001183227A (ja) 体重/体脂肪率計用icカード読み取り/書き込み装置固定治具
CN101430611A (zh) 具有生理讯号感测模块的输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