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1498A - 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1498A
CN102211498A CN2010105694650A CN201010569465A CN102211498A CN 102211498 A CN102211498 A CN 102211498A CN 2010105694650 A CN2010105694650 A CN 2010105694650A CN 201010569465 A CN201010569465 A CN 201010569465A CN 102211498 A CN102211498 A CN 102211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shaft
bearing
main body
vehicle wheel
wheel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94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1498B (zh
Inventor
郑光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1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1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1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14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行驶时,安装在车轮上的车轮盖不旋转,使在车轮盖上标记的商标或商号等易于识别的车轮盖组装体。车轮盖组装体包括:固定安装在车辆用车轮上的主机体;一端安装在所述主机体的前方,可旋转的连接轴;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并可旋转的从属机体;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偏离所述从属机体的旋转中心点安装的重量锤;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前方的广告板;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和所述连接轴之间,减少被传到所述连接轴的所述从属机体旋转力的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及所述连接轴之间,减少被传到所述从属机体的所述连接轴旋转力的第二轴承。

Description

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针对车辆车轮旋转,可独立旋转的广告板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车轮盖(Wheel Cover)可防止异物进入车轮,同时为了使车辆的外观更加美观,车轮盖盖住车轮的外侧面,在汽车制造行业中,也常将企业品牌印刻在车轮盖上,以起到一定的广告宣传效果。
图 1是以往技术中车辆用车轮盖状态的截面图。如图 1 所示,以往技术中,为将车轮盖设置在车轮的外侧,形成圆形板,在所述车轮盖 10 的另一侧外周上,形成可自由插入的弹性突起 11,在所述车轮盖 10 的一侧中央部,突出形成可印刻制造企业品牌标记的标记部 20。但是上述以往技术的车轮盖 10 因车轮驱动而一同旋转,所以在行驶中很难辨认上述车轮盖 10 上所标记的商号或品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尤其是具备针对车辆车轮旋转,可独立旋转的广告板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固定安装在车辆用车轮上的主机体;一端安装在所述主机体的前方,可旋转的连接轴;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可旋转的从属机体;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偏离所述从属机体的旋转中心点安装的重量锤;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前方的广告板;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和所述连接轴之间,减少被传到所述连接轴的所述从属机体旋转力的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及所述连接轴之间,减少被传到所述从属机体的所述连接轴旋转力的第二轴承。
所述重量锤铰接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并可旋转;所述重量锤与所述从属机体的铰接点与所述重量锤的重量中心点隔开配置。所述重量锤至少由一个以上形成,分别铰接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各个所述铰接点至所述从属机体旋转中心点的距离相同。
所述第一轴承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轴外周上的内侧轴承;包住所述内侧轴承的外周,安装在所述内侧轴承与所述主机体之间的外侧轴承。所述内侧轴承使所述外侧轴承传至所述连接轴的旋转力减弱,所述外侧轴承使所述主机体传至所述内侧轴承的旋转力减弱。
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还包括:以所述内侧轴承为准,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支撑部件和以所述外侧轴承为准,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上的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住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外周。
还包括:以所述内侧轴承为准,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支撑部件和以所述外侧轴承为准,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上的第二支撑部件。所述从属机体在所述主机体方向的一端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外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内周之间,与所述第一轴承相对,并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
还包括包住所述连接轴,配置在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机体或所述连接轴上的支撑部件。还具备沿所述连接轴的外周凸出形成,配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前方或后方的固定突起;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固定突起可向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前后方向移动。
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包住所述连接轴外周的支撑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外周上的马达磁;配置在所述马达磁的外周,安装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的线圈部件;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向所述广告板方向,在所述主机体旋转时,利用所述线圈部件上所产生的电能而发光的照明部。
还包括: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的后方,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的马达磁;配置在所述马达磁的前方,安装固定在所述从属机体上的线圈部件;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在所述主机体旋转时,积蓄从所述线圈部件上产生的电能的蓄电池;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和所述广告板之间,利用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而发光的照明部。
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可沿所述连接轴的旋转中心直交的方向移动的制动器。在所述主机体低速旋转时,所述制动器的一端插入所述主机体,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轴,使所述连接轴旋转;所述主机体高速旋转时,所述制动器的另一端因圆心力,而从所述连接轴上脱开,使所述主机体与所述连接轴独立旋转。
在所述主机体上,形成向前方开放,可插入所述连接轴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形成至少一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向所述连接轴旋转中心直交的方向开放,并沿所述安装槽内周隔开配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周上,在与所述滑动槽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沿所述连接轴的外周隔开配置;所述制动器的长度小于所述滑动槽的深度,且大于所述固定槽的深度;所述制动器插入配置在所述滑动槽及所述固定槽之间,随着所述主机体的旋转,在所述滑动槽及所述固定槽之间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主机体和所述连接轴的之间,所属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与所述连接轴的之间,因此所述主机体的旋转力经过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而加倍减弱,可防止所述从属机体的旋转,从而使标记在广告板上的商标或商号等更易于识别,可大大提高广告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撑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固定突起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后方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前方,因此可支撑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前后移动,并可防止所述轴承脱离所述连接轴,从而提高产品耐久性。
进一步,所述重量锤在因所述从属机体的惯力或所述连接轴上所传至的旋转力而游动时,可以所述铰接点为中心进行一定程度的往返移动,抵消所述从属机体的游动力,可使所述从属机体迅速地停止下来。因所述重量锤自各个所述铰接点至所述从属机体旋转中心点的距离相同,所述重量锤以所述从属机体的旋转中心点为准左右对称配置,并因惯性或所述连接轴的旋转而使所述从属机体游动时,可使所述从属机体迅速停止。
进一步,所述制动器因所述主机体高速旋转时的圆心力而从所述固定槽脱开,并插入所述滑动槽,因此在所述主机体低速旋转时,可与所述连接轴一起旋转,在所述主机体高速旋转时,可使所述连接轴停止,可多样表现所述广告板的旋转形态,从而使所述广告板备受瞩目,大大提高广告宣传的效果。
进一步,因具备配置在所述广告板后方,利用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而发光的所述照明部,在光线较暗时,因所述照明部的光亮而使所述广告板更易于识别,可增强广告效果。
进一步,因所述第一轴承由所述内侧轴承及所述外侧轴承构成,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从而使整个组装体的结构更加简化,可大大缩减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 是以往技术的车辆用车轮盖状态的截面图;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分解截面图;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在去除主机盖和广告板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 5 是本发明重量锤另一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2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 7 是图 6 的A-A 截面图;
图 8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3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 9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4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 10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5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 11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6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 12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7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一;
图 13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7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二;
图 14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8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图 15 是本发明主机体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图 3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分解截面图;图 4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在去除主机盖和广告板状态下的正视图;图 5 是本发明重量锤另一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如图 2 至图 4 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主机体 110、连接轴 120、从属机体 130、广告板 140、第一轴承 150、第二轴承 160、支撑部件 170、重量锤 180 及主机盖 190。
主机体 110 为圆筒形,后方突出形成可固定插入在车辆用车轮中的弹性突起 111,并安装固定在车辆用车轮上,与其一同旋转。
在主机体 110上形成向前方开放的插入槽 112,插入槽 112 为圆形,内部可插入配置连接轴 120、从属机体 130、广告板 140 及重量锤 180。
如图 3 所示,在形成插入槽 112 的主机体 110 的右侧面形成向前方开放的安装槽 113。
安装槽 113 为圆形,与插入槽 112 连通,直径小于插入槽 112 的直径,与插入槽 112 同心配置。
在安装槽 113 上插入配置连接轴 120。
在主机体 110 的后方具备辅助机盖 114。辅助机盖 114 配置在安装槽 113 的后方,可开闭安装槽 113 的后方,使连接轴 120 的组装更为简易。
根据不同情况,主机体 110 上可没有辅助机盖 114,与后方连为一体,并密封。
图 15 是本发明主机体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如图 15 所示,主机体 110 向安装槽 113 的前方开放,后方关闭。
上述主机体 110 上如后所述,在安装第一轴承 150 时,因支撑部件 170,将第一轴承 150 推向安装槽 113 的内侧。
另外,连接轴 120 的一端安装插入在主机体 110 前方的安装槽 113 内,并可旋转。
进一步,连接轴 120 由第一连接轴 121 和第二连接轴 122 构成。第一连接轴 121 为圆筒形,插入安装槽 113 内,因第一轴承 150 而铰接在主机体 110 上,并可旋转。第二连接轴 122 为圆筒形,一端螺丝结合在第一连接轴 121 的前方,另一端上因第二轴承 160 而铰接有从属机体 130。
上述第二连接轴 122 螺丝结合在第一连接轴 121 上,其旋转方向与主机体 110 的旋转方向相同,即使连接轴 120 与主机体 110 一同旋转,第一连接轴 121 与第二连接轴 122 的螺丝结合也不会脱开。
在第一连接轴 121 的后方与第二连接轴 122 的前方,分别具有固定突起 123。固定突起 123 沿着第一连接轴 121 及第二连接轴 122 的外周突出形成,固定突起123的外径要大于第一轴承 150 及第二轴承 160 的内径,固定突起123的外径小于第一轴承150及第二轴承160的外径。
另外,从属机体 130 为半圆形,上端铰接在第二连接轴 122 上并可旋转,重量中心点与第二连接轴 122 隔开配置。
在从属机体 130 上,因重力作用,重量中心点产生向第二连接轴 122 下部配置的力,并与因第二连接轴 122 旋转或惯性而产生的旋转力抵消。
上述广告板 140 安装在从属机体 130 的前方,前面显示制造公司的商标或其他宣传图案,外观美观,同时广告宣传效果突出。
第一轴承 150 安装在主机体 110 与连接轴 120 之间,可减弱主机体 110 传至连接轴 120 的旋转力。
进一步,第一轴承 150 为滚珠轴承,插入安装槽 113 内,包住第一连接轴 121 的外周。
第一轴承 150 的外轮固定结合在主机体 110 的安装槽 113 的内周,内轮固定结合在第一连接轴 121 的外周,在外轮和内轮之间插入滚珠。第一轴承 150 因主机体 110 的旋转,在外轮旋转时,滚珠也随之旋转,可减少与内轮的摩擦,并减弱外轮传至内轮的旋转力。
第二轴承 160 安装在从属机体 130 与连接轴 120 之间,可减弱连接轴 120 传至从属机体 130 的旋转力。
进一步,第二轴承 160 为滚珠轴承,外轮安装固定在从属机体 130 的内周,内轮安装在第一连接轴 121 的外周,外轮和内轮之间插入安装滚珠。
第二轴承 160 因第一连接轴 121 的旋转,内轮在旋转时滚珠也随之旋转,可减少与外轮的摩擦,并减弱内轮传至外轮的旋转力。
如上所述,在主机体 110 和连接轴 120 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 150,在从属机体 130 与连接轴 120 之间安装有第二轴承 160,因此上述主机体 110 的旋转力经过第一轴承 150 及第二轴承 160 可加倍减弱,从而防止从属机体 130 旋转,并使广告板 140 上的标记和商号更易于识别,大大提高广告宣传效果。
支撑部件 170 包住连接轴 120,配置在第一轴承 150 与第二轴承 160 之间,固定安装在主机体 110 或连接轴 120 上。
进一步,支撑部件 170 由第一支撑部件 171 和第二支撑部件 172 构成。第一支撑部件 171 包住第一连接轴 121,呈中空的圆筒形,外周固定安装在安装槽 113 的内周上。第一支撑部件 171 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轴 121 的外径,且小于第一轴承 150 的外径。
第一支撑部件 171 配置在第一轴承 150 的前方,阻止第一轴承 150 向前移动,在主机体 110 旋转时,配置在邻近与主机体 110 一起旋转的外轮的前方,最大程度地减小第一轴承 150 与第一支撑部件 171 的摩擦。
第二支撑部件 172 包住第二连接轴 122 ,呈中空圆筒形,内周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轴 121 与第二连接轴 122 的外周。第二支撑部件 172 的外径大于第二轴承 160 的内径,第二支撑部件172的外径小于第二轴承160的外径。
如图 2 所示,第二支撑部件 172 的右侧端贯通第一支撑部件 171,配置在邻近第一轴承 150 的前方。
上述第二支撑部件 172 配置在邻近第一轴承 150 前方及第二轴承 160 前方的位置,可防止第一轴承 150 向后移动,并阻止第二轴承 160 向前移动。
如上所述,支撑部件 170 配置在第一轴承 150 及第二轴承 160 之间,在第一连接轴 121 的后方及第二连接轴 122 的前方分别配置固定突起 123,因此可阻止第一轴承 150 向前方的移动和第二轴承 160 向后方的移动,也可防止轴承脱离连接轴 120 ,从而可大大提高组装的耐久性。
重量锤 180 安装在从属机体 130 上,与从属机体 130 的旋转中心点隔开。进一步,重量锤 180 为圆形,配置在从属机体 130 的后方,铰接在从属机体 130 上,可旋转。
重量锤 180 与从属机体 130 的铰接点与重量锤 180 的重量中心点隔开。
重量锤 180 因从属机体 130的惯性或连接轴 120所传达的旋转力而浮动时,以铰接点为中心,进行一定程度的往返移动,可抵消从属机体 130 的浮动力,从而迅速地使从属机体 130 停止下来。
重量锤 180 由两个构成,分别铰接在从属机体 130 上。同时,每个重量锤 180 自铰接点至从属机体 130 旋转中心的距离相同。
也就是说,重量锤 180 以从属机体 130 的旋转中心点为准,配置在同一圆周上。重量锤 180 如图 4 所示左右对称。
如上所述,重量锤 180 自铰接点至从属机体 130 的旋转中心的距离相同,因此,重量锤 180 以从属机体 130 的旋转中心为准左右对称,因惯性或连接轴 120 的旋转,在从属机体 130 浮动时,可使从属机体 130 迅速停止下来。
根据不同的情况,如图 5(a)所示,重量锤 180 由三个构成。这种情况下,任意一个重量锤 180 配置在从属机体 130 旋转中心点的下部,剩下两个则以在中心位置的重量轴为准,左右对称配置。
根据不同的情况,如图 5(b)所示,重量锤 180 有一个构成,可配置在从属机体 130 旋转中心点的下部。
另外,主机盖 190 为透明材质,固定安装在主机体 110 的前方,盖住插入槽 112。
上述主机盖 190 可防止主机体 110 的内部进入水分或其他异物,使广告板 140 从外部看起来更清楚。在主机盖 190 与主机体 110 之间插入配置密封部件 195。
密封部件 195 为弹性材质,沿着主机体 110 的外周形成,紧贴在主机体 110 的外周和主机盖 190 的内周之间,填住主机体 110 与主机盖 190 间的缝隙。
上述密封部件 195 可密封主机体 110 与主机盖 190 之间的缝隙,防止水分或其他异物进入主机体 110 的内部。
上述构成的本发明实施方式 1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主机体 110 因车辆用车轮的旋转,可减弱第一轴承 150 传至主机体 110 的旋转力,也可减弱传至第一连接轴 121 的主机体 110 的旋转力。
之后因抵消的旋转力,在第一连接轴 121 旋转时,第二轴承 160 可进一步减弱第一连接轴 121 的旋转力,从而完全抵消传至从属机体 130 的旋转力。
如上所述,在主机体 110 与连接轴 120 之间安装第一轴承 150,在从属机体 130 与连接轴 120 之间安装第二轴承 160,因此上述主机体 110 的旋转力经过第一轴承 150 及第二轴承 160 可加倍减弱,从而防止从属机体 130 旋转,并使广告板 140 上的标记和商号更易于识别,大大提高广告宣传效果。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2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2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图 7 是图 6 的A-A 截面图。
如图 6 至图 7 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2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主机体 210、连接轴 220、从属机体 230、广告板 240、第一轴承 250、第二轴承 260、支撑部件 270、重量锤 280 及主机盖 290 及制动器 218。
本发明实施方式 2 中的主机体 210、连接轴 220及制动器 218 以外,其他构成均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不做另外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 2 中的主机体 210 为圆筒形,后方突出形成可固定插入在车辆用车轮中的弹性突起 211,并安装固定在车辆用车轮上,与其一同旋转。
在主机体 210上形成向前方开放的插入槽 212,插入槽 212 为圆形,内部可插入配置连接轴 220、从属机体 230、广告板 240 及重量锤 280。
如图 6 所示,在形成插入槽 212 的主机体 210 的右侧面形成向前方开放的安装槽 213。
安装槽 213 为圆形,与插入槽 212 连通,直径小于插入槽 212 的直径,与插入槽 212 同心配置。在主机体 210 的后方具备辅助机盖 214。辅助机盖 214 配置在安装槽 213 的后方,可开闭安装槽 213 的后方。
在安装槽 213 的内周,形成滑动槽 215,滑动槽 215 向连接轴 220 旋转中心直交的方向开放,滑动槽 215 为中空形,由至少一个以上构成,并沿安装槽 213 内周隔开配置;制动器 218 的长度小于滑动槽 215 的深度,滑动槽 215 在主机体 210 的后方及辅助机盖 214 间形成。在滑动槽 215 上插入安装有制动器 218,可滑动。
连接轴 220 由第一连接轴 221 和第二连接轴 222 构成。除了在第一连接轴 221 的外周形成固定槽 221a 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在第一连接轴 221 的外周上,在与滑动槽 215 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固定槽 221a,固定槽 221a 由至少一个以上构成,并沿第一连接轴 221 的外周隔开配置;制动器 218 的长度大于固定槽 221a 的深度。 上述固定槽 221a 随着主机体 210 的旋转,制动器 218 的一端可选择性地插入配置。
上述制动器 218 为圆球形,安装在主机体 210 上,可向连接轴 220 旋转中心的直交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制动器 218 插入配置在固定槽 221a 与滑动槽 215 之间,可滑动。
制动器 218 的长度要小于滑动槽 215 的深度,大于固定槽 221a 的深度。也就是说,制动器 218 的直径要小于滑动槽 215 的深度,大于固定槽 221a 的深度。
上述制动器 218 的一端在主机体 210 低速旋转时,插入主机体 210 内,另一端则插入在连接轴 220 内,使连接轴 220 与主机体 210 一同旋转。
即如图 7(a)所示,上述制动器 218 在主机体 210 低速旋转时,其一端插入配置在滑动槽 215 内,另一端插入配置在固定槽 221a 内,使连接轴 220 与主机体 210 一同旋转。
此时,配置在连接轴 220 下部的制动器因重力,可插入滑动槽 215 内,制动器 218 在主机体 210 高速旋转时,因圆心力作用,另一端脱开连接轴 220,使主机体 210 与连接轴 220 独立地旋转。
如图 7(b)所示,上述制动器 218 在主机体 210 高速旋转时,其另一端脱开固定槽 221a,并插入滑动槽 215 内,因此可阻止主机体 210 的旋转力传至连接轴 220,使主机体 210 和连接轴 220 独立地旋转。
如上所述,制动器 218 在主机体 210 旋转时,因圆心力的作用,滑动配置在固定槽 221a 及滑动槽 215 之间,在主机体 210 低速旋转时,连接轴 220 也随之旋转;在主机体 210 高速旋转时,连接轴 220 则停止,从而可多样地表现出广告板 240 的旋转形态,并使其备受瞩目,提高广告宣传效果。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3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图 8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3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如图 8 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3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主机体 310、连接轴 320、从属机体 330、广告板 340、第一轴承 350、第二轴承 360、支撑部件 370、主机盖 390、马达磁 396、线圈部件 397、蓄电池 398、照明部 399。
本发明实施方式 3 中的从属机体 330、马达磁 396、线圈部件 397、蓄电池 398 及照明部 399 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马达磁 396 配置在从属机体 330 的后方,固定安装在主机体 310 上。
进一步,马达磁 396 为圆筒形,如图 8 所示,插入安装在插入槽312的右侧面。马达磁 396 由至少一个以上构成,沿主机体 310 的圆周方向隔开配置。
如图 8 所示,马达磁按左右方向分离极性,以圆周方向互相邻接的马达磁 396 的磁性彼此相反。
线圈部件 397 安装在从属机体 330 的前方,以连接轴 320 为中心进行圈卷。上述线圈部件 397 与蓄电池 398 连接,因主机体 310 的旋转,在马达磁 396 旋转时,生成电,并存入蓄电池 398。
蓄电池 398 安装在从属机体 330 上,配置在从属机体 330 旋转中心点的下部。即蓄电池 398 配置在连接轴 320 的下部,并与从属机体 330 的旋转中心点隔开配置。
上述蓄电池 398 与实施方式 1 的重量锤 180 相同,安装在从属机体 330 上,与重量锤 180 的作用相同。
照明部 399 为液晶(LED)模块,安装在从属机体 330 与广告板 340 之间,利用蓄电池 398 的电能发光。
如上所述,因具备配置在广告板 340 的后方,并利用蓄电池 398 的电能发光的照明部 399,在光线较暗时,可通过照明部 399 的光亮使广告板 340 更易于识别,从而大大提高广告效果。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4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图 9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4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如图 9 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4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主机体 410、连接轴 420、从属机体 430、广告板 440、第一轴承 450、第二轴承 460、支撑部件、重量锤 480 及主机盖 490。
本发明实施方式 4 中,除连接轴 420、第一轴承 450、第二轴承 460 及支撑部件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连接轴 420 与实施方式 1 相同,由第一连接轴 421 及第二连接轴 422 构成。在第一连接轴 421 的外周形成第一引导槽 421a,在第二连接轴 422 的外周形成第二引导槽 422a,第二连接轴 422 的外径要小于第一连接轴 421 的外径,除此以外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不做另外说明。
第一引导槽 421a 沿着第一连接轴 421 的外周形成,内部如后所述,插入第一轴承 450 的第一滚珠部件 452。
上述第一引导槽 421a 的深度要小于第一滚珠部件 452 的直径,在第一引导槽 421a 的中间,沿着第一连接轴 421 的外周的高度要小于第一引导槽 421a 的深度,并突出形成小的引导突起 421b。
上述第二引导槽 422a 沿着第二连接轴 422 的外周形成,内部如后所述,插入第二轴承 460 的第二滚珠部件 462。
上述第二引导槽 422a 的深度要小于第二滚珠部件 462 的直径。上述第一轴承 450 进一步由第一压装部件 451 及第一滚珠部件 452 构成。
第一压装部件 451 为中空圆筒形,包住第一连接轴 421 的外周。即第一压装部件 451 包住第一连接轴 421 的第一引导槽 421a。第一压装部件 451 固定安装在主机体 410 的安装槽内,与主机体 410 一同旋转。
上述第一滚珠部件 452 为球状,由至少一个以上构成,插入配置在第一压装部件 451 与第一引导槽 421a 之间。
上述第一滚珠部件 452 分别配置在引导槽 421b 的两侧,并因主机体 410 的旋转,在第一压装部件 451 旋转时,随着第一引导槽 421a 的旋转而减少第一连接轴 421 外周与第一压装部件 451 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弱自第一压装部件 451 传至第一连接轴 421 的旋转力。
如上所述第一轴承 450 由第一压装部件 451 及第一滚珠部件 452 构成,轴承无需另行制作,第一压装部件 451 起到轴承的外轮作用,第一连接轴 421 起到内轮作用,整体构成简便,减少了制作成本。
上述第二轴承 460 进一步由第二压装部件 461 及第二滚珠部件 462 构成。
第二压装部件 461 为中空圆筒形,包住第二连接轴 422 的外周。即第二压装部件 461 包住第二连接轴 422 的第二引导槽 422a。第二压装部件 461 固定安装在从属机体 430 的内。
上述第二压装部件 461 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轴 421 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轴 421 的外径。
上述第二压装部件 461 如图 9 所示,其右侧面与第一连接轴 421 的左侧面邻接,不向右侧移动。
上述第二滚珠部件 462 为球状,由至少一个以上构成,插入配置在第二压装部件 461 与第二引导槽 422a 之间。
第二滚珠部件 462 的直径大于第二引导槽 422a 的深度,并因第二连接轴 422 的旋转,随着第二引导槽 422a 的旋转而减少第二连接轴 422 外周与第二压装部件 461 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弱自第二压装部件 461 传至第二连接轴 422 的旋转力。
如上所述第二轴承 460 由第二压装部件 461 及第二滚珠部件 462 构成,轴承无需另行制作,第二压装部件 461 起到轴承的外轮作用,第二连接轴 422 起到内轮作用,整体构成简便,减少了制作成本。
另外,上述支撑部件  由第一支撑部件 471构成,上述第一支撑部件 471 与实施方式 1 的第一支撑部件 17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5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图 10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5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如图 10 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5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主机体 510、连接轴 520、从属机体 530、广告板 540、第一轴承 550、第二轴承 560、支撑部件、重量锤 580。
本发明实施方式 5 中,除连接轴 520、第一轴承 550、第二轴承 560 及支撑部件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 4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连接轴 520由第一连接轴 521 及第二连接轴 522 构成。在第一连接轴 521 的外周和第二连接轴 522 的外周,分别形成第三引导槽521a, 522a,代替第一引导槽 421a 和第二引导槽 422a,在第一连接轴 521 上设有固定突起 523,在第二连接轴 522 上,固定突起 523 配置在后方,除此以外均与实施方式 4 相同。
在第二连接轴 522 上形成的固定突起 523 配置在第二轴承 560 的后方,可防止第二轴承 560 向后移动。
第三引导槽 521a, 522a 呈弧形,宽度如后所述小于第一滚珠部件 552 及第二滚珠部件 562 的直径,分别沿第一连接轴 521 的外周和第二连接轴 522 的外周形成。
第三引导槽 521a, 522a 如后所述,分别插入配有第一轴承 550 的第一滚珠部件 552 的一端和第二轴承 560 的第二滚珠部件 562 的一端。
第一轴承 550 由第一压装部件 551 和第一滚珠部件 552 构成,第二轴承 560 由第二压装部件 561 和第二滚珠部件 562 构成。第一压装部件 551 的内周和第二压装部件 561 的内周分别形成第四引导槽 551a,561a,除此以外均与实施方式 4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第四引导槽 551a, 561a 呈弧形,宽度小于第一滚珠部件 552 及第二滚珠部件 562 的直径,分别沿第一压装部件 551 的内周和第二压装部件 561的内周形成。
第四引导槽 551a, 561a分别插入配有第一滚珠部件 552 的另一端和第二滚珠部件 562 的另一端。
在第一连接轴 521 的外周和第二连接轴 522 的外周,分别形成第三引导槽521a, 522a,第一压装部件 551 的内周和第二压装部件 561 的内周分别形成第四引导槽 551a,561a,因此可阻止第一滚珠部件 552 和第二滚珠部件 562 左右浮动,起到防止主机体 510 和从属机体 530 晃动的效果。
另外,上述支撑部件  由第一支撑部件 571构成,上述第一支撑部件 571 与实施方式 1 的第一支撑部件 17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6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图 11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6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如图 11 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6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主机体 610、连接轴 620、从属机体 630、广告板 640、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支撑部件 670、重量锤 680 及主机盖 690 。
本发明实施方式 6 中,除连接轴 620、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支撑部件670 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在主机体 610 的后方具备辅助机盖 614。连接轴 620 由第一连接轴 621 和第二连接轴 622 构成,在上述的第一连接轴 621 和第二连接轴 622 的外周形成滚滑突起 625,除此以外的部分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滚滑突起 625 在第一连接轴 621 和第二连接轴 622 的外周形成至少一个以上,并呈弧形。
第一轴承  由第一压装部件 651 构成。第一压装部件 651 为中空的圆筒形,安装在主机体 610 上,包住第一连接轴 621 的外周。
上述第一压装部件 651 的内周与第一连接轴 621 的内周上形成的滚滑突起 625 接触。
第二轴承  由第二压装部件 661 构成。第二压装部件 661 为中空的圆筒形,安装在从属机体 630 上,包住第二连接轴 622 的外周。
上述第二压装部件 661 的内周包住第二连接轴 622 的外周。上述第二压装部件 661 的内周与第二连接轴 622 的外周上形成的滚滑突起 625 接触。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连接轴 621 和第二连接轴 622 的外周上分别形成滚滑突起 623 因此在主机体 610 旋转时,可减少第一压装部件 651 与连接轴 620 之间的摩擦,使传至连接轴 620 的旋转力减弱,无需其他滚珠部件,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7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图 12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7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一。
如图 12 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7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主机体 710、连接轴 720、从属机体 730、广告板 740、第一轴承 750、支撑部件 770、重量锤 780 及主机盖 790。
本发明实施方式 7 中,除第一轴承 750 及支撑部件770 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第一轴承 750 由内侧轴承 751 和外侧轴承 752 构成。
内侧轴承 751 由滚珠轴承构成,外轮如后所述安装在外侧轴承 752 上,内轮固定安装在连接轴 720 的外周上,外轮与内轮为弧形,可插入安装滚珠。
也就是说内侧轴承 751 插入主机体 710 的安装槽 713 内,安装在第一连接轴 720 与外侧轴承 752 之间。
上述内侧轴承 751 如后所述,在外侧轴承 752 旋转时,减弱外侧轴承 752 传至第一连接轴 720 的旋转力。
也就是说,内侧轴承 751 的外轮在外侧轴承 752 旋转时一同旋转,但是在内侧轴承 751 的内轮上,滚珠因和外轮摩擦而独立旋转,并传达减弱的旋转力,从而使第一连接轴 720 上传至外侧轴承 752 的旋转力减弱。
上述外侧轴承 752 由滚珠轴承构成,包住内侧轴承 751 的外周,安装在内侧轴承 751 与主机体 710 之间。即外侧轴承 752 包住内侧轴承 751 的外周,插入安装在主机体 710 的安装槽 713 内。
外侧轴承 752 的外轮固定结合在主机体 710 上,内轮固定结合在内侧轴承 751 上,外轮和内轮之间呈弧形,可插入安装滚珠。
外侧轴承 752 外轮与主机体 710 一起旋转,在主机体 710 旋转时,在外侧轴承 752 的内轮上,滚珠因和外轮摩擦而独立旋转,并传达减弱的旋转力,从而减弱内侧轴承 751 传至外侧轴承 752 的旋转力。
支撑部件 770 配置在从属机体 730 与第一轴承 750 之间,可阻止第一轴承 750 向从属机体 730 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支撑部件 770 由第一支撑部件 771 和第二支撑部件 772 构成。第一支撑部件 771 为中空圆形,以内侧轴承 751 为准,配置在从属机体 730 的方向,固定安装在连接轴 720 上。
上述第一支撑部件的一端接触内侧轴承 751 的内轮,另一端接触从属机体 730,防止内侧轴承 751 向从属机体 730 方向移动并脱离从属机体 710。
上述第二支撑部件 772 为中空圆形,以外侧轴承 752 为准配置在从属机体 730 方向,固定安装在主机体 710 上。
第二支撑部件 772 包住第一支撑部件 771 的外周。即第二支撑部件 772 的内径大于第一支撑部件 771 的外径,第二支撑部件 772 的内侧可插入配置第一支撑部件 771。
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一端与外侧轴承 752 接触,防止外侧轴承 752 向从属机体 730 方向移动并防止其脱离主机体 710。
另外根据不同情况,在第一支撑部件 771 和第二支撑部件 772 之间,可插入从属机体 730 的一端。
进一步,如图 13 所示,从属部件向着主机体 710 方向的一端包住第一支撑部件 771 的外周,第二支撑部件 772 包住从属部件一端的外周。
上述从属部件的一端配置在第一轴承 750 的对面,从属机体 730 向着主机体 710 方向的一端配置在第一支撑部件 771 和第二支撑部件 772 之间,因此可最大程度地缩减从属机体 730 与第一轴承 750 间的间距,使制品整体厚度减少。
接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8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图 14 是本发明实施方式 8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的截面图。
如图 14 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 8 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主机体 810、连接轴 820、从属机体 830、广告板 840、第一轴承 850、第二轴承 860、支撑部件 870、主机盖 890、马达磁 896、线圈部件 897、照明部 898。
本发明实施方式 8 中的支撑部件 870、马达磁 896、线圈部件 897 及照明部 898 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 1 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支撑部件 870 与实施方式 1 中的第二支撑部件 170 相同。即上述支撑部件 870 配置在第一轴承 850 与第二轴承 860 之间,包住连接轴 820 的外周。在其外周上安装马达磁 896。
马达磁 896 为中空圆形,按圆周方向分开极性。线圈部件 897 配置在马达磁 896 的外周,固定安装在主机体 810 上。即线圈部件 897 以马达磁 896 为中心圈卷,并插入固定在主机体 810 的安装槽内。
线圈部件 897 在主机体 810 旋转时,沿着马达磁 896 的外周公转,此时在线圈部件 897上产生电流。
照明部 898 为液晶(LED)模块,安装主机体 810 的广告板 840 方向上。照明部 898 由至少一个以上构成,在线圈部件 897 的外周隔开配置。
照明部 898 在主机体 810 旋转时,利用线圈部件 897 产生的电能而发光。即照明部 898 与线圈部件 897 通电相连,在主机体 810 旋转时发光。
此时,广告板 840 为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质,照明部 898 的光线可通过广告板 840。
如上所述,马达磁 896 安装在支撑部件 870 上,线圈部件 897 和照明部 898 安装在主机体 810 上,因此可减小间距,易于组装,可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包括:固定安装在车辆用车轮上的主机体;一端安装在所述主机体的前方,可旋转的连接轴;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可旋转的从属机体;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偏离所述从属机体的旋转中心点安装的重量锤;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前方的广告板;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和所述连接轴之间,减少被传到所述连接轴的所述从属机体旋转力的第一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及所述连接轴之间,减少被传到所述从属机体的所述连接轴旋转力的第二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锤铰接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并可旋转;所述重量锤与所述从属机体的铰接点与所述重量锤的重量中心点隔开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锤至少由一个以上形成,分别铰接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各个所述铰接点至所述从属机体旋转中心点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轴外周上的内侧轴承;包住所述内侧轴承的外周,安装在所述内侧轴承与所述主机体之间的外侧轴承;及
所述内侧轴承使所述外侧轴承传至所述连接轴的旋转力减弱,所述外侧轴承使所述主机体传至所述内侧轴承的旋转力减弱。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还包括:以所述内侧轴承为准,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支撑部件和以所述外侧轴承为准,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上的第二支撑部件;及
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住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还包括:以所述内侧轴承为准,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支撑部件和以所述外侧轴承为准,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上的第二支撑部件;及
所述从属机体在所述主机体方向的一端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外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内周之间,与所述第一轴承相对,并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还包括:包住所述连接轴,配置在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机体或所述连接轴上的支撑部件;及
还具备沿所述连接轴的外周凸出形成,配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前方或后方的固定突起;及
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固定突起可向所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前后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5 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包住所述连接轴外周的支撑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外周上的马达磁;配置在所述马达磁的外周,安装固定在所述主机体上的线圈部件;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向所述广告板方向,在所述主机体旋转时,利用所述线圈部件上所产生的电能而发光的照明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还包括:配置在所述从属机体的后方,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的马达磁;配置在所述马达磁的前方,安装固定在所述从属机体上的线圈部件;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上,在所述主机体旋转时,积蓄从所述线圈部件上产生的电能的蓄电池;安装在所述从属机体和所述广告板之间,利用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而发光的照明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可沿所述连接轴的旋转中心直交的方向移动的制动器;及
在所述主机体低速旋转时,所述制动器的一端插入所述主机体,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轴,使所述连接轴旋转;所述主机体高速旋转时,所述制动器的另一端因圆心力,而从所述连接轴上脱开,使所述主机体与所述连接轴独立旋转。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机体上,形成向前方开放,可插入所述连接轴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形成至少一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向所述连接轴旋转中心直交的方向开放,并沿所述安装槽内周隔开配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周上,在与所述滑动槽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沿所述连接轴的外周隔开配置;所述制动器的长度小于所述滑动槽的深度,且大于所述固定槽的深度;所述制动器插入配置在所述滑动槽及所述固定槽之间,随着所述主机体的旋转,在所述滑动槽及所述固定槽之间滑动。
CN201010569465.0A 2010-04-05 2010-12-02 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1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31047 2010-04-05
KR1020100031047A KR101101890B1 (ko) 2010-04-05 2010-04-05 차량용 휠 커버 조립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1498A true CN102211498A (zh) 2011-10-12
CN102211498B CN102211498B (zh) 2015-04-29

Family

ID=44743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946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1498B (zh) 2010-04-05 2010-12-02 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01890B1 (zh)
CN (1) CN1022114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83713A1 (en) * 2013-12-12 2015-06-17 Mazen Yousef Falah Salah Non-rotating wheel cap
CN104870204A (zh) * 2013-03-04 2015-08-26 宝马股份公司 轮辋组件
CN109747333A (zh) * 2019-01-15 2019-05-1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轮和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587B (zh) * 2015-05-20 2018-03-13 昆山思倍韦尔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车毂用立停车标
KR20210059204A (ko) 2019-11-15 2021-05-25 (주) 더블엠코퍼레이션 차량 휠 커버
WO2021163737A1 (en) * 2020-02-10 2021-08-19 Ian Fletcher Wheel cove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02117A1 (de) * 1980-01-22 1981-07-23 Puky GmbH Fahrzeugfabrik, 5603 Wülfrath Radlagerung fuer ein kinderfahrzeug
KR20040102662A (ko) * 2003-05-28 2004-12-08 배운호 정지된 광고판을 갖는 타이어휠
US20050146204A1 (en) * 2003-12-15 2005-07-07 Kim Heon K. Wheel spinner of vehicle
CN2811032Y (zh) * 2005-03-17 2006-08-30 刘庆阳 车轮轮毂罩
CN2868731Y (zh) * 2005-12-27 2007-02-14 康峻铭 车轮外侧盘盖构造
CN101177103A (zh) * 2006-11-09 2008-05-14 邓克勤 新型车毂用立停车标
KR20090004092U (ko) * 2007-10-29 2009-05-06 이일섭 차량의 바퀴에 부착되는 무회전 광고장치
KR20090091272A (ko) * 2009-07-23 2009-08-27 김상국 주행 차량 타이어 휠캡 용 자체 발전 조명 광고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0423B1 (ko) * 2007-07-06 2009-01-29 김근환 휴대용 음료공급벨트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02117A1 (de) * 1980-01-22 1981-07-23 Puky GmbH Fahrzeugfabrik, 5603 Wülfrath Radlagerung fuer ein kinderfahrzeug
KR20040102662A (ko) * 2003-05-28 2004-12-08 배운호 정지된 광고판을 갖는 타이어휠
US20050146204A1 (en) * 2003-12-15 2005-07-07 Kim Heon K. Wheel spinner of vehicle
CN2811032Y (zh) * 2005-03-17 2006-08-30 刘庆阳 车轮轮毂罩
CN2868731Y (zh) * 2005-12-27 2007-02-14 康峻铭 车轮外侧盘盖构造
CN101177103A (zh) * 2006-11-09 2008-05-14 邓克勤 新型车毂用立停车标
KR20090004092U (ko) * 2007-10-29 2009-05-06 이일섭 차량의 바퀴에 부착되는 무회전 광고장치
KR20090091272A (ko) * 2009-07-23 2009-08-27 김상국 주행 차량 타이어 휠캡 용 자체 발전 조명 광고 방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0204A (zh) * 2013-03-04 2015-08-26 宝马股份公司 轮辋组件
US10173462B2 (en) 2013-03-04 2019-01-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Rim assembly
EP2883713A1 (en) * 2013-12-12 2015-06-17 Mazen Yousef Falah Salah Non-rotating wheel cap
CN109747333A (zh) * 2019-01-15 2019-05-1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轮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1498B (zh) 2015-04-29
KR101101890B1 (ko) 2012-01-05
KR20110111792A (ko)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1498A (zh) 车辆用车轮盖组装体
CN102802989B (zh) 轮内马达驱动装置
CN102530177B (zh) 电动自行车的轮子和轮毂的组装结构
KR20110004621A (ko) 차량용 휠 커버 구조물
CN102510809B (zh) 车辆用车轮盖
CA2925195C (en) The non-rotating center cap
CN104838174B (zh) 差速器
AU2008229778A1 (en) Electric bicycle
KR20170071708A (ko) 위상유지수단이 구비된 휠캡
KR101791908B1 (ko) 차량용 무회전 휠캡
CN109747333B (zh) 车轮和车辆
CN201777461U (zh) 一种快速礼品展示盒
CN102602238A (zh) 车辆标识稳定装置
CN101354060A (zh) 用于安装致动器轴的轴承盖装置及方法
US8714327B2 (en) Gear shift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N201352740Y (zh) 一种新型电动马达
CN203046730U (zh) 分体式标识发光不转动的轮毂中心盖
CN204632288U (zh) 一种用在汽车车轮上的广告灯箱
CN202593175U (zh) 车辆标识稳定装置
KR200336898Y1 (ko) 차량용 휠캡에 부착되는 비회전 엠블렘 표시기
US6796871B1 (en) Swingable toy
FR2970441A1 (fr) Tableau de bord et methode d'assemblage d'un tableau de bord
CN103358979A (zh) 车辆的前照灯的光轴调整机构
KR100594631B1 (ko) 차량용 휠캡에 부착되는 비회전 엠블렘 표시기
CN108621678A (zh) 一种磁悬浮轮毂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