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8840A -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8840A
CN102208840A CN201110084933XA CN201110084933A CN102208840A CN 102208840 A CN102208840 A CN 102208840A CN 201110084933X A CN201110084933X A CN 201110084933XA CN 201110084933 A CN201110084933 A CN 201110084933A CN 102208840 A CN102208840 A CN 102208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ections
stator
stator core
distal end
electric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49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8840B (zh
Inventor
宇鹰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8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8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8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88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Abstract

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该定子包括中空圆筒形定子芯和多相定子线圈,该多相定子线圈由安装在定子芯上的多个电线构成。定子线圈包括多个相绕组,该多个相绕组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两个电线形成。两个电线中的一个具有从定子芯的一个槽的径向内周引出的端部部分,而另一个电线具有从定子芯的另一个槽的径向外周引出的端部部分。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连结在一起以在其间形成连结部。连结部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的线圈端部部分的外部而不从线圈端部部分径向地突出,该定子线圈的线圈端部部分从定子芯的轴向端面突出。

Description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该旋转电机使用在例如机动车辆中作为电动马达和发电机。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该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中空圆筒形定子芯和定子线圈。定子芯具有形成在定子芯的径向内表面中并且在定子芯的周向方向上隔开的多个槽。定子线圈由安装在定子芯上的多个电线构成。
此外,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45286中,公开了一种制造定子的方法。根据该方法,为了改进定子芯的槽中的电线的空间因素,定子线圈的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中的每一个构造成具有矩形横截面,并且具有这样的整体形状,使得当在平面上展开时,绕组以曲柄的形式曲折而行。此外,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中的每一个以预定的圈数缠绕成螺旋形状以便使定子线圈具有中空圆筒形形状。
然而,以上述方法,分别构成定子线圈的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的电线(或电导体)中的每一个要求具有长的长度。因此,使电线成形需要大型成形机器。此外,因为电线中的每一个是长的,所以难以在制造定子期间处理电线。因此,难以确保定子的高生产率和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受让人(即,电装公司(DensoCorporation))已开发出如图9所示的定子20。应当注意,对于定子20,本申请的受让人已经申请了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41798)和美国专利(申请No.12/837726)。
定子20包括中空圆筒形定子芯30和定子线圈40。如图10所示,定子芯30具有形成在定子芯30的径向内表面中并且在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上隔开的多个槽31。定子线圈40由安装在定子芯30上的多个电线构成。
电线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槽中部、第二槽中部、...、第n槽中部和第一弯部、第二弯部、...、第(n-1)弯部,其中n是不小于4的整数。第一槽中部至第n槽中部顺序地容纳在定子芯30的槽31中的p个中,其中p是不大于n的整数。第一弯部至第(n-1)弯部在槽31外侧交替地位于定子芯30的相反轴向侧上以使第一槽中部至第n槽中部的对应的相邻的槽中部对连接。电线中的每一个还具有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第一端部部分比电线的槽中部中的任何其它槽中部靠近第一槽中部;第二端部部分比电线的槽中部中的任何其它槽中部靠近第n槽中部。电线的第一槽中部位于定子芯30的槽31中的径向最外部,并且第n槽中部位于定子芯30的槽31中的径向最内部。此外,定子线圈40是包括多个相绕组的多相(例如,三相)定子线圈。定子线圈40的相绕组中的每一个由电线中的至少两个形成。两个电线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部分连接于另一个电线的第二端部部分。
以上述构造,因为定子线圈40的相绕组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两个电线形成,所以可以使电线中的每一个的长度缩短。因此,电线可以通过使用小型成形机器而成形并且在制造定子20期间被容易地处理。因此,可以实现定子的高生产率和低成本。
此外,在定子20中,对于形成定子线圈40的连接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部分经由导电跨越部件70连接于另一个电线的第二端部部分。跨越部件70延伸而从线圈端部部分40A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跨越定子线圈40的从定子芯30的对应的轴向端面30A突出的环形线圈端部部分40A。此外,如图9所示,跨越部件70可以构造为另一个电线的第二端部部分的整体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该对电线的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通过焊接而连结在一起,从而在其间形成连结部70a。
然而,以上述构造,连接的电线对的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之间的连结部70a形成为从线圈端部部分40A径向向外突出,从而使定子线圈40的径向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定子包括中空圆筒形定子芯和定子线圈。定子芯具有形成在定子芯的径向内表面中并且在定子芯的周向方向上隔开的多个槽。定子线圈由安装在定子芯上的多个电线构成。定子线圈部分地容纳在定子芯的槽中从而具有从定子芯的一对轴向端面分别突出的一对线圈端部部分。此外,定子线圈是由多个相绕组构成的多相定子线圈。定子线圈的相绕组中的每一个由电线中的至少两个形成。两个电线中的一个具有从定子芯的槽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周引出的端部部分,而另一个电线具有从定子芯的槽中的另一个的径向外周引出的端部部分。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连结在一起以在其间形成连结部。连结部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的线圈端部部分中的一个的外部而不从线圈端部部分径向地突出。
以上述构造,可以使定子线圈的径向尺寸最小化,从而使整个定子的总体尺寸最小化。
优选的是,连结部与分别引出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的两个槽基本上等距。
还优选的是,从一个槽的径向内周引出的端部部分径向向外弯曲,而从另一个槽的径向外周引出的端部部分径向向内弯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具有布置成在定子芯的径向方向上彼此面对的各自的远端端部表面。端部部分的远端端部表面连结在一起以在端部部分之间形成连结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具有布置成在定子芯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面对的各自的周向侧表面。端部部分的周向侧表面连结在一起以在端部部分之间形成连结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具有布置成在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面对的各自的轴向侧表面。端部部分的轴向侧表面连结在一起以在端部部分之间形成连结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形成为相对于端部部分的纵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远端端部表面。端部部分的远端端部表面布置成彼此邻接并且连结在一起以在端部部分之间形成连结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远端端部表面。端部部分中的一个的远端端部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突出部,而另一个端部部分的远端端部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凹处。端部部分的远端端部表面布置成彼此邻接,使得突出部装配到凹处中。远端端部表面连结在一起以在端部部分之间形成连结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其远端端部处呈阶梯状从而具有第一表面至第三表面。第一表面垂直于端部部分的纵向方向并且安置在端部部分中的最远端。第二表面垂直于纵向方向并且在纵向方向上从第一表面凹进。第三表面平行于纵向方向延伸以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端部部分布置成使得端部部分中的一个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分别邻接另一个端部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以及第三表面。端部部分的第一表面至第三表面中的邻接的表面对连结在一起以在端部部分之间形成连结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均在它们各自的远端端部处轴向向外弯曲,以便使端部部分的一部分彼此压紧接触。端部部分的彼此压紧接触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以在端部部分之间形成连结部。
附图说明
从在下文中给出的详细描述和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然而,这不应当视为将本发明限制于具体的实施方式而是仅为了说明和理解。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总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放大轴向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放大轴向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放大轴向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立体图;以及
图10是定子芯的轴向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8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注意,为了清晰和理解起见,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的功能的相同构件已在可能的情况下在附图中的每一幅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出,并且为了避免冗余起见,将不重复相同的构件的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50的总体构造。定子50设计成使用在例如构造成用作机动车辆中的电动马达和发电机两者的旋转电机中。旋转电机还包括可旋转地布置成被定子50围绕的转子(未示出)。转子包括在转子的径向外周上形成多个磁极以面对定子50的径向内周的多个永磁体。磁极的极性在转子的周向方向上在南北之间交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转子中的磁极的数量等于八(即,四个北极和四个南极)。
如图1所示,定子50包括中空圆筒形定子芯30和定子线圈40,定子线圈40通过使安装在定子芯30上的多个电线段连结而形成。另外,定子50还可以包括插入在定子芯30和定子线圈40之间的绝缘纸。
定子芯30构造成如图10所示。具体地,定子芯30具有形成在定子芯30的径向内表面中并且在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上隔开的多个槽31。对于槽31中的每一个,槽31的深度方向与定子芯30的径向方向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八个磁极的转子的每个磁极和三相定子线圈40的每相设置两个槽31。因此,设置在定子芯30中的槽31的总数等于48(即,2×8×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多个绝缘薄膜插入在其间的方式层合多个磁钢薄片而形成定子芯30。应当注意,还可以使用其它常规金属薄片而不是磁钢薄片。
通过首先以预定的方式将多个电线段插入到定子芯30的槽31中并且接着通过焊接以预定的方式使它们连结而形成定子线圈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定子线圈40的电线段包括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定子线圈40是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的三相定子线圈。通过使预定数量的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串联连接而形成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中的每一个。
此外,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中的每一个由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横截面的电导体段和覆盖电导体段的外表面的绝缘涂层构成。另外,为了便于焊接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从电线段41、42以及43的各自的端部部分剥去绝缘涂层。
第一电线段41中的每一个基本上是U形以包括平行于彼此延伸的一对直部和在相同侧上在其端部处连接直部的弯部。
对于第一电线段41中的每一个,第一电线段41的直部从定子芯30的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上侧)分别插入到定子芯30的对应的一对槽31中,该定子芯30的该对应的一对槽31以转子的一个磁极距(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定子芯30的六个槽距)彼此分开。因此,直部的远端端部部分在定子芯30的另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下侧)上从定子芯30的对应的槽31分别突出。接着,直部的远端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相对于定子芯30的对应的轴向端面30A(即,图1中的下端面30A)以预定的角度弯曲,从而形成斜部(未示出);斜部沿着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并相对于对应的轴向端面30A倾斜地延伸。另外,斜部具有与转子的一半磁极距基本上相等的周向长度。
第一电线段41的所有直部容纳在定子芯30的槽31中使得在槽31中的每一个中,第一电线段41的八个直部在定子芯30的径向方向上堆叠。更具体地,在槽31中的每一个中,第一电线段41的八个直部在径向上堆叠以分别占据槽31中的第二层至第九层。此外,在定子芯30的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上侧)上,第一电线段41的在定子芯30的槽31外部突出的弯部一起形成定子线圈40的具有环形形状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
第二电线段42中的每一个构造成包括直部和径向内引导部。
直部从定子芯30的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上侧)插入到定子芯30的槽31中的对应的一个中以便位于对应的槽31中的径向最内部。因此,直部定位成占据对应的槽31中的第一层,其中直部的远端端部部分在定子芯30的另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下侧)上从对应的槽31突出。接着,直部的远端端部部分相对于定子芯30的对应的轴向端面30A(即,图1中的下端面30A)以预定的角度弯曲,从而形成斜部42a;斜部42a沿着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并相对于对应的轴向端面30A倾斜地延伸。另外,斜部42a具有与转子的一半磁极距基本上相等的周向长度。
径向内引导部位于定子芯30的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上侧)上并且构造成包括第一部分42b和第二部分42c。第一部分42b沿着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并相对于定子芯30的对应的轴向端面30A(即,图1中的上端面30A)倾斜地从第二电线段42的直部延伸。第二部分42c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轴向外侧上从第一部分42b径向向外延伸。即,第二部分42c轴向地安置在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此外,第二部分42c的远端端部径向地安置成与环形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径向内周和径向外周基本上等距。
第三电线段43中的每一个构造成包括直部和径向外引导部。
直部从定子芯30的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上侧)插入到定子芯30的槽31中的对应的一个中以便位于对应的槽31的径向最外部。因此,直部定位成占据对应的槽31中的第十层,其中直部的远端端部部分在定子芯30的另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下侧)上从对应的槽31突出。接着,直部的远端端部部分相对于定子芯30的对应的轴向端面30A(即,图1中的下端面30A)以预定的角度弯曲,从而形成斜部43a;斜部43a沿着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并相对于对应的轴向端面30A倾斜地延伸。另外,斜部43a具有与转子的一半磁极距基本上相等的周向长度。
径向外引导部位于定子芯30的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上侧)上并且构造成包括第一部分43b和第二部分43c。第一部分43b沿着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并相对于定子芯30的对应的轴向端面30A(即,图1中的上端面30A)倾斜地从第三电线段43的直部延伸。第二部分43c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轴向外侧上从第一部分43b径向向内延伸。即,第二部分43c轴向地安置在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此外,第二部分43c的远端端部径向地安置成与环形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径向内周和径向外周基本上等距。
如上,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的所有直部插入到定子芯30的对应的槽31中。因此,在定子芯30的槽31中的每一个中,在定子芯30的径向方向上堆叠了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的总共十个直部。此外,在槽31中的每一个中,第一层(即,径向最内层)被第二电线段42的直部中的对应的一个占据,而第十层(即,径向最外层)被第三电线段43的直部中的对应的一个占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的所有直部在定子芯30的另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下侧)上同时弯曲以形成各自的斜部。
此后,定子芯30的另一个轴向侧上的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的斜部通过焊接而连结于彼此,从而形成定子线圈40的第二线圈端部部分47。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第一电线段41分成每组都包括四个第一电线段41的多个组。此外,对于组中的每组,组的第一电线段41的直部以转子的一个磁极距周向地彼此分开并且以一层径向地彼此偏移。换而言之,第一电线段41的直部的径向位置从一个槽31中的第二层连续地增加到另一个槽31中的第九层。此外,定子芯30的另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下侧)上的组的第一电线段41的斜部焊接于彼此,从而将第一电线段41串联连结成整体部件。此外,从第一电线段41的直部中的该一个延伸的斜部焊接于第二电线段42中的该一个的斜部42a,其中第一电线段41的直部中的该一个安置在整体部件的一个端部和对应的槽31中的第二层处,而第二电线段42中的该一个的直部安置成以一个磁极距从整体部件的一个端部周向地分开。另一方面,从第一电线段41的直部中的该一个延伸的斜部焊接于第三电线段43中的该一个的斜部43a,其中第一电线段41的直部中的该一个安置在整体部件的另一个端部和对应的槽31中的第九层处,而第三电线段43中的该一个的直部安置成以一个磁极距从整体部件的另一个端部周向地分开。因此,组的四个第一电线段41、第二电线段42以及第三电线段43连结于彼此以形成电线;电线在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上延伸近似一圈,并且具有安置在定子芯30的一个轴向侧(即,图1中的上侧)上的径向内引导部(即,第二电线段42的径向内引导部)和径向外引导部(即,第三电线段43的径向外引导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线圈40的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中的每一个通过使如上所述地形成的十六个电线串联连结而形成。
更具体地,参照图2,对于将被连结在一起的对应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另一个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3c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其中第二部分42c和43c的各自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43c1彼此邻接。接着,第二部分42c和43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43c1焊接在一起,从而在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形成焊接部51。焊接部51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而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另外,径向内和向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43c一起构成延伸而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跨越环形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跨越部。
因此,定子线圈40的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中的每一个包括十五个焊接部51并且在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上延伸近似十六圈。
此外,对于定子线圈40的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中的每一个,相绕组的没有焊接于任何其它引导部的径向内引导部和径向外引导部构成相绕组的输出端子和中性端子。此外,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的中性端子星形连接以形成三相定子线圈40。
另外,应当注意,构成定子线圈40的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的输出端子和中性端子的径向内和外引导部还可以构造成具有与其它径向内和外引导部不同的形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定子50具有下列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50包括中空圆筒形定子芯30和定子线圈40。定子芯30具有形成在定子芯30的径向内表面中并且在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上隔开的槽31。定子线圈40部分地容纳在定子芯30的槽31中以具有从定子芯30的轴向端面30A分别突出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和第二线圈端部部分47。定子线圈40是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的三相定子线圈。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中的每一个通过使十六个电线连结而形成;电线中的每一个通过使四个第一电线段41、一个第二电线段42以及一个第三电线段43连结而形成。此外,对于连结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引导部焊接于另一个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以在其间形成焊接部51;从定子芯30的一个槽31的径向内周引出径向内引导部,而从定子芯30的另一个槽31的径向外周引出径向外引导部。焊接部51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而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地突出。
以上述构造,形成定子线圈40的电线之间的所有焊接部51安置成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地突出。因此,可以使定子线圈40的径向尺寸最小化,从而使整个定子50的总体尺寸最小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形成定子线圈40的连结的每对电线,形成在电线的径向内和外引导部之间的焊接部51安置成与两个槽31基本上等距,其中从这两个槽31分别引出所述径向内和外引导部。
以上述构造,形成定子线圈40的电线之间的所有焊接部51安置成与环形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径向内和外周基本上等距。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焊接部51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定子线圈40的电线的径向内引导部径向向外弯曲,而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径向向内弯曲。
以上述构造,可以可靠地防止形成在径向内和外引导部之间的焊接部51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形成定子线圈40的连结的每对电线,电线的径向内和外引导部通过将布置成在定子芯30的径向方向上彼此面对的各自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43c1焊接在一起而连结。
以上述构造,可以使由径向内和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43c构成的跨越部的长度最小化。另外,还可以使焊接部51在定子芯30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上的尺寸最小化。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3,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将被连结在一起的对应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另一个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3c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其中第二部分42c和43c的一对周向侧表面42c2和43c2彼此邻接。接着,第二部分42c和43c的周向侧表面42c2和43c2焊接在一起,从而在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形成焊接部51。焊接部51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而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
以上述构造,可以使电线之间的焊接部51中的每一个在定子芯30的轴向方向上的厚度最小化。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4,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将被连结在一起的对应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另一个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3c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其中第二部分42c和43c的一对轴向侧表面42c3和43c3彼此邻接。接着,第二部分42c和43c的轴向侧表面42c3和43c3焊接在一起,从而在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形成焊接部51。焊接部51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而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
以上述构造,可以使电线之间的焊接部51中的每一个在定子芯30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最小化。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5,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将被连结在一起的对应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另一个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3c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其中第二部分42c和43c的各自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43c1彼此邻接。此外,对于第二部分42c和43c中的每一个,远端端部表面形成为相对于第二部分的纵向方向(或延伸方向)倾斜地延伸。远端端部表面和第二部分的纵向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以设定为例如45°。接着,第二部分42c和43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43c1焊接在一起,从而在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形成焊接部51。焊接部51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而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
以上述构造,可以使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的接触表面面积增大,从而使形成在其间的焊接部51的强度增强。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6,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将被连结在一起的对应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另一个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3c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其中第二部分42c和43c的各自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43c1彼此邻接。此外,第二部分42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突出部42d,而第二部分43c的远端端部表面43c1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凹处43d;突出部42d装配到凹处43d中。接着,第二部分42c和43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43c1焊接在一起,从而在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形成焊接部51。焊接部51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而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
以上述构造,也可以使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的接触表面面积增大,从而使形成在其间的焊接部51的强度增强。此外,由于突出部42d装配到凹处43d中,可以容易地执行将第二部分42c和43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43c1焊接在一起的过程。
另外,还可以:使第二部分42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构造成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凹处而不是突出部42d;使第二部分43c的远端端部表面43c1构造成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突出部而不是凹处43d;并且使形成在远端端部表面43c1上的突出部装配到形成在远端端部表面42c1中的凹处中。
[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7,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将被连结在一起的对应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另一个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3c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以便彼此邻接。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42c在其远端端部处呈阶梯状以具有第一表面42e1、第二表面42e2以及第三表面42e3;第一表面42e1垂直于第二部分42c的纵向方向并且安置在第二部分42c中的最远端;第二表面42e2垂直于纵向方向并且在纵向方向上从第一表面42e1凹进;第三表面42e3平行于纵向方向延伸以连接第一表面42e1和第二表面42e2。另一方面,第二部分43c也在其远端端部处呈阶梯状以具有第一表面43e1、第二表面43e2以及第三表面43e3;第一表面43e1垂直于第二部分43c的纵向方向并且安置在第二部分43c中的最远端;第二表面43e2垂直于纵向方向并且在纵向方向上从第一表面43e1凹进;第三表面43e3平行于纵向方向延伸以连接第一表面43e1和第二表面43e2。第二部分42c和43c布置成使得:第一表面42e1邻接第二表面43e2;第二表面42e2邻接第一表面43e1;并且第三表面42e3和43e3彼此邻接。
接着,第二部分42c和43c的表面42e1至42e3和43e1至43e3中的邻接的表面对焊接在一起以在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形成焊接部51。焊接部51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而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
以上述构造,也可以使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的接触表面面积增大,从而使形成在其间的焊接部51的强度增强。此外,以表面42e1至42e3和43e1至43e3的邻接的表面对,第二部分42c和43c相对于彼此安置,从而便于将它们焊接在一起的过程。
[第七实施方式]
参照图8,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将被连结在一起的对应的每对电线,电线中的一个的径向内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2c和另一个电线的径向外引导部的第二部分43c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以便彼此邻接。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42c和43c均在它们各自的远端端部处轴向向外(即,从图8中的水平方向到向上方向)弯曲使得第二部分42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第二部分43c的轴向内侧表面43c4相对于定子芯30的轴向方向以相同的角度倾斜地延伸。此外,第二部分42c和43c布置成使得第二部分42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邻接第二部分43c的轴向内侧表面43c4。
接着,第二部分42c的远端端部表面42c1和第二部分43c的轴向内侧表面43c4焊接在一起以在第二部分42c和43c之间形成焊接部51。焊接部51轴向地安置在定子线圈40的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的外部而不从第一线圈端部部分46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突出。
以上述构造,可以使第二部分42c和43c彼此压紧接触,从而使形成在其间的焊接部51的强度增强。
另外,还可以在第二部分42c的轴向内侧表面邻接第二部分43c的远端端部表面43c1或者第二部分42c和43c的轴向内侧表面彼此邻接的情况下,焊接第二部分42c和43c。
虽然已示出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定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改变以及改进。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定子芯30形成为整体部件;构成定子线圈40的电线中的每一个通过首先将电线段41至43插入到定子芯30的对应的一些槽31中并且接着通过焊接将它们彼此连结而形成。
然而,定子芯30也可以由多个定子芯段构成;构成定子线圈40的电线中的每一个也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定子50:(1)将电线组装在一起以形成定子线圈40;(2)将定子芯段中的每一个组装到定子线圈40;以及(3)将定子芯段彼此连结以构成定子芯30。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所述定子包括:
中空圆筒形定子芯,所述定子芯具有形成在所述定子芯的径向内表面中并且在所述定子芯的周向方向上隔开的多个槽;以及
定子线圈,所述定子线圈由安装在所述定子芯上的多个电线构成,所述定子线圈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定子芯的槽中从而具有从所述定子芯的一对轴向端面分别突出的一对线圈端部部分,
其中
所述定子线圈是由多个相绕组构成的多相定子线圈,
所述定子线圈的相绕组中的每一个由所述电线中的至少两个形成,
两个电线中的一个具有从所述定子芯的其中一个槽的径向内周引出的端部部分,而另一个电线具有从所述定子芯的其中另一个槽的径向外周引出的端部部分,
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连结在一起以在其间形成连结部,并且
所述连结部轴向地安置在所述定子线圈的其中一个线圈端部部分的外部而不从所述线圈端部部分径向地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连结部与分别引出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的所述两个槽基本上等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从所述一个槽的径向内周引出的所述端部部分径向向外弯曲,而从所述另一个槽的径向外周引出的所述端部部分径向向内弯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具有各自的远端端部表面,所述远端端部表面布置成在所述定子芯的径向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
所述端部部分的远端端部表面连结在一起以在所述端部部分之间形成所述连结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具有各自的周向侧表面,所述周向侧表面布置成在所述定子芯的周向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
所述端部部分的周向侧表面连结在一起以在所述端部部分之间形成所述连结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具有各自的轴向侧表面,所述轴向侧表面布置成在所述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
所述端部部分的轴向侧表面连结在一起以在所述端部部分之间形成所述连结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远端端部表面,所述远端端部表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端部部分的纵向方向倾斜地延伸,并且
所述端部部分的远端端部表面布置成彼此邻接并且连结在一起以在所述端部部分之间形成所述连结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远端端部表面,
所述端部部分中的一个的远端端部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突出部,而另一个端部部分的远端端部表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凹处,
所述端部部分的远端端部表面布置成彼此邻接,使得所述突出部装配到所述凹处中,并且
所述远端端部表面连结在一起以在所述端部部分之间形成所述连结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其远端端部处呈阶梯状从而具有第一表面至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垂直于所述端部部分的纵向方向并且安置在所述端部部分中的最远端,所述第二表面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并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表面凹进,所述第三表面平行于所述纵向方向延伸以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端部部分布置成使得其中一个所述端部部分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第三表面分别邻接另一个端部部分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以及第三表面,并且
所述端部部分的第一表面至第三表面中的邻接的表面对连结在一起以在所述端部部分之间形成所述连结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两个电线的端部部分均在它们各自的远端端部处轴向向外弯曲,以便使所述端部部分的一部分彼此压紧接触,并且
所述端部部分的彼此压紧接触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以在所述端部部分之间形成所述连结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形成所述定子线圈的所述电线中的每一个由多个电线段构成,所述电线段分别插入在所述定子芯的对应的一些槽中并且通过焊接而彼此连结。
CN201110084933.XA 2010-03-31 2011-03-30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8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2919 2010-03-31
JP2010082919 2010-03-31
JP2011-046483 2011-03-03
JP2011046483A JP5704394B2 (ja) 2010-03-31 2011-03-03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8840A true CN102208840A (zh) 2011-10-05
CN102208840B CN102208840B (zh) 2015-08-05

Family

ID=4469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493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8840B (zh) 2010-03-31 2011-03-30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74577B2 (zh)
JP (1) JP5704394B2 (zh)
CN (1) CN102208840B (zh)
DE (1) DE102011001640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7833A (zh) * 2013-05-16 2014-1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段导体型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70216A (zh) * 2012-03-16 2014-11-26 西门子公司 具有相分离器的电动式机器
CN104756370A (zh) * 2012-10-26 2015-07-0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5814775A (zh) * 2014-03-27 2016-07-27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定子以及具有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CN107078581A (zh) * 2014-10-31 2017-08-1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7078578A (zh) * 2014-09-22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9245342A (zh) * 2017-07-10 2019-01-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9245368A (zh) * 2017-07-10 2019-01-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9980823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
CN110168868A (zh) * 2017-01-13 2019-08-23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11900678A (zh) * 2015-11-27 2020-11-0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配线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5587B2 (ja) * 2012-08-10 2016-06-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マルチギャップ型回転電機
US20150372551A1 (en) * 2013-03-29 2015-12-24 Aisin Aw Co., Ltd. Structure of stator
JP5842856B2 (ja) * 2013-04-08 2016-0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6184239B2 (ja) * 2013-08-08 2017-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溶接構造および電動機
US10396614B2 (en) 2013-09-18 2019-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stator
JP2015061410A (ja) * 2013-09-19 2015-03-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7382574B2 (ja) * 2017-01-18 2023-1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イルとバスバー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モータ
US11063487B2 (en) * 2017-03-16 2021-07-13 Aisin Aw Co., Ltd. Stator
US20200274413A1 (en) * 2017-10-26 2020-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tator, st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FR3075502B1 (fr) * 2017-12-20 2019-11-08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tator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JP7045225B2 (ja) * 2018-03-12 2022-03-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WO2021176662A1 (ja) * 2020-03-05 2021-09-10 株式会社 東芝 固定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69A (zh) * 1994-06-23 1997-05-28 魁北克水电公司 用于多相电机定子框架的导线单元
CN1518190A (zh) * 2003-01-27 2004-08-04 ������������ʽ���� 回转电机的定子
CN1574548A (zh) * 2003-05-21 2005-0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US20090200888A1 (en) * 2008-02-13 2009-08-13 Hitachi, Ltd. Rotating 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Stator Coil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7935A (en) * 1944-05-25 1946-09-17 Chrysler Corp Electrical machine
JP2001037131A (ja) * 1999-07-15 2001-0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2001145286A (ja) 1999-11-12 2001-05-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30141B2 (ja) * 2002-02-28 2005-03-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DE10215937A1 (de) * 2002-04-11 2003-10-23 Alstom Switzerland Ltd Wicklung für eine dynamoelektrische Maschine
JP2006033964A (ja) * 2004-07-14 2006-02-02 Denso Corp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4662141B2 (ja) * 2005-07-28 2011-03-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固定子を含む回転電機
JP4412330B2 (ja) * 2007-02-09 2010-02-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巻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33668B2 (ja) * 2008-02-14 2012-09-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4990208B2 (ja) 2008-03-31 2012-08-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JP4858522B2 (ja) 2008-09-30 2012-01-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5471867B2 (ja) 2009-07-17 2014-04-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11046483A (ja) 2009-08-27 2011-03-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主軸ブレーキ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69A (zh) * 1994-06-23 1997-05-28 魁北克水电公司 用于多相电机定子框架的导线单元
CN1518190A (zh) * 2003-01-27 2004-08-04 ������������ʽ���� 回转电机的定子
CN1574548A (zh) * 2003-05-21 2005-0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US20090200888A1 (en) * 2008-02-13 2009-08-13 Hitachi, Ltd. Rotating 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Stator Coils Thereof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0216A (zh) * 2012-03-16 2014-11-26 西门子公司 具有相分离器的电动式机器
CN104756370A (zh) * 2012-10-26 2015-07-0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4756370B (zh) * 2012-10-26 2017-05-1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4167833A (zh) * 2013-05-16 2014-1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段导体型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67833B (zh) * 2013-05-16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段导体型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14775A (zh) * 2014-03-27 2016-07-27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定子以及具有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CN107078578B (zh) * 2014-09-22 2019-04-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7078578A (zh) * 2014-09-22 2017-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7078581A (zh) * 2014-10-31 2017-08-1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US10236754B2 (en) 2014-10-31 2019-03-19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Sta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7078581B (zh) * 2014-10-31 2020-05-1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11900678A (zh) * 2015-11-27 2020-11-0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配线部件
CN110168868B (zh) * 2017-01-13 2021-02-26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10168868A (zh) * 2017-01-13 2019-08-23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9245342A (zh) * 2017-07-10 2019-01-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9245368A (zh) * 2017-07-10 2019-01-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CN109980823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定子线圈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01640A1 (de) 2012-06-06
JP2011229367A (ja) 2011-11-10
JP5704394B2 (ja) 2015-04-22
US20110241461A1 (en) 2011-10-06
US8674577B2 (en) 2014-03-18
CN102208840B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8840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5432000B (zh) 旋转电机
CN105794089B (zh) 电力机械的电枢
US8779643B2 (en)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10411539B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respective terminal wires connected to a connecting member
CN105191071B (zh) 旋转电机
WO2011102150A1 (ja)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
JP5469687B2 (ja) 回転電機
CN104904098B (zh) 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所使用的电枢的制造方法
EP2695284B1 (en) Compact multiphase wave winding of a high specific torque electric machine
CN101958589A (zh) 用于旋转电机器的定子
CN102097874A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JP6261809B2 (ja) 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12222874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10476325B (zh) 旋转电机
CN105281509A (zh) 制造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方法
CN204391912U (zh) 交流发电机定子及定子绕组
WO2022071029A1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05226902A (zh) 交流发电机
JP2011182524A (ja)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
CN204103618U (zh) 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以及定子绕组用导线
JP2011172384A (ja) 回転電機用電機子
WO2017169933A1 (ja) ステータ
KR20230034943A (ko) 전기 기계용 스테이터 및 전기 기계
JP6851499B2 (ja) 固定子、固定子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