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147B -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5147B
CN102205147B CN 201110124354 CN201110124354A CN102205147B CN 102205147 B CN102205147 B CN 102205147B CN 201110124354 CN201110124354 CN 201110124354 CN 201110124354 A CN201110124354 A CN 201110124354A CN 102205147 B CN102205147 B CN 102205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pochondrion
granule
diaphragm
fat
vascular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243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5147A (zh
Inventor
刘斌
谭新颖
贺建军
葛旭
刘彦普
徐小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filed Critic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to CN 20111012435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5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5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5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领域,为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移植材料由脂肪颗粒、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组成,采用吸脂术,从患者身上提取脂肪颗粒、从同一患者体内另外提取的脂肪颗粒消化获得的基质血管成分、从同一患者体内抽取血液离心获得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将基质血管成分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混合,37℃孵育10分钟,然后,将脂肪颗粒与基质血管成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三者混合,即制成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本材料可应用于软组织塑形和软组织缺损修复,有效降低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改善脂肪移植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领域,涉及软组织塑形和软组织缺损修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软组织塑形和软组织缺损修复通常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自体脂肪组织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注射器抽吸制备可注射的脂肪颗粒,不添加任何其它成分,直接用于注射脂肪颗粒移植。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单纯脂肪移植材料用于软组织塑形和软组织缺损修复,移植的脂肪组织容易出现液化、坏死、纤维囊性变等问题,导致移植脂肪常常出现40%~90%的吸收率,影响软组织塑形或缺损修复效果,常常需要多次注射才能达到治疗要求,也给患者带来不便和增加整形成本。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制备脂肪复合移植材料的新方法,减少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改善脂肪移植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SVF(stromal vascularfraction)即基质血管成分,PRF(Platelet-rich fibrin)即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本发明的移植材料能够应用于软组织塑形和软组织缺损修复,有效降低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改善脂肪移植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由脂肪颗粒、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组成,基质血管成分从脂肪颗粒消化获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从血液中离心获 得,成分体积比为,材料中的脂肪颗粒:用于消化获得基质血管成分的脂肪颗粒:用于离心获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的血液=1∶(5~10)∶(10~20)。 
其中,所述脂肪颗粒、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来自同一个体,该制备方法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每个患者个体。 
组分混合的更好方式是,先将基质血管成分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混合,37℃孵育10分钟,有利于基质血管成分中的细胞黏附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上,然后与脂肪颗粒相混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取脂肪颗粒:采用吸脂术,从患者腹部或大腿抽吸脂肪组织,放入无菌三角烧瓶,加生理盐水清洗,移入无菌离心管,以1000r/min离心2分钟,置于4℃冰箱备用; 
第二步,提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根据所需比例,用无菌注射器从同一患者肱静脉抽取血液,加入灭菌离心管,立即3000r/min离心10分钟,置于4℃冰箱静置30分钟,等待血液凝固后,将血液凝固物取出,将底部的血凝块切除,保留淡黄色凝胶状物质,即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无菌纱布包裹后挤压,将其中的液体挤出,形成一膜片状物体,用无菌手术剪将其剪碎,形成直径约1mm3的颗粒,置于4℃冰箱备用; 
第三步,提取基质血管成分:根据所需比例,先从同一患者提取相应量的脂肪颗粒,将脂肪颗粒按照第一步所述方法用生理盐水离心、过滤洗涤,然后,放入无菌三角烧瓶内,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0.25%的I型胶原酶,37℃恒温摇床孵育50分钟,1800r/min离心10分钟,将上层液体倒掉,将底部沉淀用生理盐水重悬浮,再次1800r/min离心10分钟,倒掉上层液体,得到的沉淀物,即得到基质血管成分; 
第四步,将基质血管成分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混合,37℃孵育10分钟,然后,将脂肪颗粒与基质血管成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 颗粒三者混合,即制成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 
所述的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应用于软组织塑形或软组织缺损修复用药物的基础成分,将所述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置于注射器中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法制备的复合脂肪移植材料中的三种成分,即脂肪颗粒、基质血管成分(SVF)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片颗粒完全来源于自体,具有生物活性,并且没有免疫排斥反应,不存在伦理问题。 
2)SVF主要包含成熟的脂肪细胞、脂肪前体细胞、脂肪来源的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各种血细胞等,有助于提高抑制脂肪组织的成活率,不需要体外扩大培养,可以即时应用;PRF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等,并具有纤维蛋白支架和缓释作用,具有良好的促进软组织再生的能力,PRF的组织修复效果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纤维蛋白的细胞支架作用。 
因此,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脂肪移植材料具有来源丰富、获取方便、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安全有效、没有免疫排斥、无需体外培养、可以即时移植等特点。复合脂肪移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每个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扫描电镜结构。 
图2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的扫描电镜结构。 
图3为4组移植材料扫描电镜的结构,其中A为单纯脂肪颗粒扫描电镜结构;B为脂肪颗粒复合PRF扫描电镜结构;C为脂肪颗粒复合SVF扫描电镜结构;D脂肪颗粒复合PRF、SVF后扫描电镜结构。 
图4为使用本发明的材料后24周移植脂肪组织的存活率分析,横坐标为周期,以周为单位,纵坐标为存活率。 
图5为使用脂肪颗粒及少量生理盐水后1个月移植脂肪组织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 
图6为使用脂肪颗粒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片颗粒后1个月移植脂肪组织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 
图7为使用脂肪颗粒及基质血管成分(SVF)后1个月移植脂肪组织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 
图8为使用脂肪颗粒、基质血管成分(SVF)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片颗粒后1个月移植脂肪组织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 
图9为使用4组移植材料后1个月微血管密度计数,横坐标表示材料种类,纵坐标表示微血管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说明。 
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取脂肪颗粒:采用吸脂术,从患者腹部或大腿抽吸脂肪组织1ml,放入无菌三角烧瓶,加生理盐水清洗,移入无菌离心管,以1000r/min离心2分钟,置于4℃冰箱备用; 
第二步,提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用无菌注射器从同一患者肱静脉抽取血液5ml,加入灭菌离心管,立即3000r/min离心10分钟,置于4℃冰箱静置30分钟,等待血液凝固后,将血液凝固物取出,将底部的血凝块切除,保留淡黄色凝胶状物质,即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无菌纱布包裹后挤压,将其中的液体挤出,形成一膜片状物体,用无菌手术剪将其剪碎,形成直径约1mm3的颗粒,置于4℃冰箱备用; 
第三步,提取基质血管成分:先从同一患者提取脂肪颗粒5ml,将脂肪颗粒按照第一步所述方法用生理盐水离心、过滤洗涤,然后,放入无菌 三角烧瓶内,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0.25%的I型胶原酶,37℃恒温摇床孵育50分钟,1800r/min离心10分钟,将上层液体倒掉,将底部沉淀用生理盐水重悬浮,再次1800r/min离心10分钟,倒掉上层液体,得到的沉淀物,即得到基质血管成分; 
第四步,将基质血管成分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混合,37℃孵育10分钟,然后,将脂肪颗粒与基质血管成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三者混合,即制成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 
使用时,将制成的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置于注射器中,采用注射方法移植到患者需要整形修复的部位,采用低压力、低容量、多层次、多隧道的移植方式将脂肪组织均匀的注射到移植部位。 
为验证本发明所述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的功效,进行试验如下: 
1.材料与设备 
1.1主要试剂 
DMED低糖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戊巴比妥钠(科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DH0602),用蒸馏水配置成3%的工作液;I型胶原酶(美国GIBCO公司),用DMEM低糖培养基配置成0.25%的工作液,小鼠抗兔CD31单克隆抗体(abcom,香港),鼠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北京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仪器设备 
动物B型超声诊断仪(WED-9618V,深圳市维尔德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多管架自动平衡离心机(TDZ5-WS,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恒温空气摇床(KYC系列,上海富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尼康显微镜成像系统(XTJ30,日本),扫描电子显微镜(日立S-4800,日本),分析电子天平(FA1004中国),巴艾贝斯(BIOBASE)洁净工作台 (BBS-DDC4420,美国)。 
2操作步骤 
2.1脂肪颗粒(AG)的制备 
1)麻醉后将家兔固定,消毒铺巾; 
2)用11号手术刀片从家兔背部肩胛区中线,项部后方5cm处将皮肤全层切开约8cm长的切口,即可见皮下脂肪组织; 
3)将脂肪组织同周围组织分离,置于无菌培养皿中,置于超净台中操作; 
4)用含有双抗的PBS冲洗两次,将血管及结缔组织切除。 
5)用无菌的手术间将脂肪组织剪成直径约1mm3的颗粒; 
6)用10ml注射器吸取5ml脂肪组织在抽吸5ml生理盐水,摇匀,注射器口用无菌橡胶塞封住,1000r/min,离心2min,将下层液体放出,取中间约4ml脂肪颗粒,置于4℃冰箱,备用。 
2.2基质血管成分(SVF)的制备 
1)用10ml注射器吸取10ml脂肪颗粒置于无菌的三角烧瓶中; 
2)加入10ml0.25%I型胶原酶,摇匀后置于37℃空气恒温摇床内50min; 
3)50min后取出,将混合物600g,10min离心,倒掉上层油脂及液体,用生理盐水将沉淀物冲悬浮,再次600g,10min离心。用移液器将上层液体吸出,剩余0.2ml沉淀物即为基质血管成分(SVF)。 
2.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制备 
1)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从兔耳中动脉抽取10ml动脉血; 
2)迅速3000/min,离心10分钟; 
3)置于4℃冰箱静置30min。 
4)此时离心管内血液分为2层:下层为血细胞层,上层为淡黄色不透明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扫描电镜结构如图1所示。 
5)用无菌眼科镊将其取出,置于无菌纱布上,用另一块纱布将其压成薄片,即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其扫描电镜结构如图2所示。。 
2.4实验分组 
根据实验设计,将移植物分为4组:单纯脂肪组织移植组(2mlAG+0.2mlNS),其扫描电镜结构如图3A所示;脂肪颗粒复合基质血管成分(2mlAG+0.2mlSVF)组,其扫描电镜结构如图3B所示;脂肪颗粒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mlAG+0.2mlPRF)组,其扫描电镜结构如图3C所示;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2mlAG+0.2ml[SVF+PRF])组,其扫描电镜结构如图3D所示。 
1)将PRF膜片剪成直径约为1mm3的颗粒状; 
2)将基质血管成分(SVF)滴加到PRF颗粒上; 
3)将其与已经制作好的脂肪颗粒混合,脂肪组织移植生物材料即制作完毕; 
4)其余各组根据分组要求,按照上述方法制备。 
3试验结果 
如图4所示,使用4组材料后一周,移植脂肪组织处于炎性水肿期,整个移植脂肪组织区域红肿,体积增大明显。此阶段移植脂肪组织尚处于颗粒状,HE染色显示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脂肪颗粒周围有纤维组织包裹,纤维组织中可见新生血管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4组脂肪组织的体积逐渐减少,到使用15周以后AG+SVF+PRF组、AG+SVF组、AG+PRF组体积有所增加,而AG+NS组移植脂肪组织的体积仍然逐渐减少。 
实验结果显示,试验构建的自体脂肪组织复合PRF和SVF移植生物材料6个月后的吸收率仅为(17.37±6.22)%(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脂肪组织复合PRF和SVF组的脂肪吸收率显著降低,差异极为显著,P<0.0001。 
表1 1、3、6个月4组移植脂肪组织吸收率比较 
Figure BDA0000061454200000071
Figure BDA0000061454200000081
4机理分析 
使用1个月后4组脂肪组织分别取材,常规固定、包埋、石蜡切片及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1即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是一种细胞间的粘附分子,主要表达于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AG+NS组可见脂肪组织石蜡切片经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管内皮细胞阳性结果表现为棕褐色点状或管腔样结构特征,可见新生微血管散在分布于脂肪细胞周围,数量较少,如图5;AG+PRF组可见典型的微血管管腔样结构分布于脂肪细胞之间,数量较单纯脂肪颗粒组有所增加,如图6;AG+SVF组可见大量的棕褐色点状或管腔样结构分布于脂肪细胞之间,管腔结构明显,数量较多,如图7;AG+PRF+SVF组可见大量的棕褐色点状或管腔样结构分布于脂肪细胞之间,数量明显多于其他三组,管腔结构清晰完整,如图8。 
微血管密度计数采用改进的Weidner方法,先在100倍镜下寻找新生血管最密集区,即“热点”(hot spot),然后在200倍镜下观察染成棕色的单个细胞和细胞丛,并以此计为一个血管,血管腔及腔内红细胞不作为计数条件。凡是染成棕色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均作为一个血管计数,管腔大于8个红细胞大小、带有较厚肌层的血管均不计数。以5个高倍镜(200X)视野的均数表示血管个数。实验结果中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当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4组微血管密度由高到低依次是:AG+PRF+SVF组(83.80±11.69),AG+PRF组(64.40±9.61)和AG+SVF组(64.20±7.50)(AG+PRF组和AG+SVF组未见显著性差异)、AG+NS组(50.60±6.69)结果如图9和表2所示。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脂肪组织复合PRF和SVF组的脂肪组织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差异极为显著,P<0.001。 
表2术后1个月4组移植脂肪组织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分析 
Figure BDA0000061454200000082
Figure BDA0000061454200000091
移植的脂肪组织由于早期的血管化形成缓慢,脂肪移植的效果很不稳定,吸收率在20%~90%。Bo Young Park等人将表皮生长因子与脂肪能够颗粒复合注入家兔耳部,术后3个月取材,脂肪组织的吸收率为30%。本发明的实验结果显示自体脂肪组织复合PRF和SVF移植生物材料6个月后的吸收率仅为(17.37±6.22)%。以PRF膜片颗粒为载体复合SVF的可注射自体脂肪组织移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软组织修复方法,明显优于本实验中其他三种脂肪组织移植方案。 
安全有效是一切研究的前提和目标,简单便捷、价格低廉是未来各项研究推广应用的保障。因此,本发明将安全有效、简单便捷作为研究的基准。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探索构建新型脂肪组织移植生物材料。以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为载体,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并与自体脂肪颗粒混合,构建出一种源于患者自体的脂肪颗粒复合生物材料。 
4.1基质血管成分(SVF)的作用 
基质血管成分(SVF)是一种经胶原酶消化得到的多细胞混合物,其中的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在脂肪组织移植早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在体内能够向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转化。在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有利于早期新生血管的形成。与脂肪干细胞的使用相比,基质血管成分不需体外扩增和培养,也就不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外源性的血清、节省了细胞培养所耗费的时间,消化后直接应用于机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2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作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是新一代血小板富集方法,它是一种富含血小板的纤维网状结构,如图1,能够缓慢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及利于创伤愈合的蛋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表皮样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以及血液中存在的3种蛋白质:纤维素、纤粘连蛋白及亲玻粘连蛋白。这些因子对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及组织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富血小板血浆(PRP)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 
1)制备简单。传统富血小板血浆需要应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还需要两次离心,才能获得高浓度的血小板。而且到目前为止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研究认为离心速度不能超过200g,否则血小板发生脱颗粒反应,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另一些研究认为离心速度可达到800g以上,能够获得更高浓度的血小板,而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是通过抽取血液后立即3000r/min离心10分钟,就可以获得。 
2)使用安全。传统血小板血浆在使用前需要加入牛凝血酶和氯化钙,形成凝胶状的固体才能使用。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无需加入抗凝剂,便可直接应用。由于制备步骤较少,就减少了各个环节污染的机会,也有助于减少发生感染的几率。 
3)缓释功能。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能够在体内缓慢溶解。有研究表明富血小板血浆在体内24小时就被机体溶解吸收,而PRF具有缓释功能,能够在体内保持2周左右。这对于脂肪组织早期血管化极其重要。 
4)细胞支架作用。PRF是一种富含血小板的纤维网状结构,其中PRF中的纤维蛋白为组织修复相关的细胞提供了增殖分化的场所,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细胞支架作用。 
研究显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具有来源丰富、获取方便、源于自体、无排异反应、富含多种生长因子,能够缓慢释放多种生长因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纤维蛋白丝上附着了大量的血小板,如图1所示。富血小板纤 维蛋白是一种制备简单、具有缓释功能、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安全有效的生物材料。 
4.3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动物移植效果的分析 
本实验中,以天然的生物材料PRF膜片颗粒作为细胞载体复合SVF,与自体脂肪颗粒混合均匀,通过注射器注入到受植区,来构建一种软组织修复材料用于软组织重建与再生。PRF膜片颗粒是一种网状结构,纤维表面附着了大量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我们发现脂肪基质细胞能够吸附到PRF膜片颗粒表面,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如图3所示。 
实验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脂肪颗粒复合PRF、SVF组移植脂肪组织的吸收率为:(17.37±6.22)%,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与单纯脂肪颗粒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001)。则可以认为基质血管成分中的脂肪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成分有助于脂肪组织的再生,PRF所释放的多种生长因子对脂肪组织早期血管化有促进作用,可能能够引导脂肪组织再生,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移植材料的制备新方法的优势:本方法制备的复合脂肪移植材料中的三种成分,即脂肪颗粒、基质血管成分(SVF)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完全来源于自体,具有生物活性,并且没有免疫排斥反应,无需体外培养,减少动物血清等成分污染,可以即时移植应用。其中SVF主要包含成熟的脂肪细胞、脂肪前体细胞、脂肪来源的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各种血细胞等,有助于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PRF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等,并具有缓释作用,具有良好的促进软组织再生的能力。PRF的组织修复效果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纤维蛋白的细胞支架作用。因此,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脂肪移植材料具有来源丰富、获取方便、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安全有效、没有免疫排斥、无需体外培养等特点。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PRF)颗粒为载体,复合基质血管成分(SVF),再与自体脂肪颗粒复合,构建一种软组织充填生物材料,能够发挥各组分的协同作 用,共同促进自体脂肪组织血管化及生长,有效降低移植脂肪组织吸收率,改善脂肪移植效果。 
综上所述,实验结果证实机理分析,本发明所示的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的新型生物材料,能够显著减少自体脂肪颗粒的吸收率,改善脂肪移植效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脂肪移植材料的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适用于每个患者个体。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生物移植材料能够显著地降低脂肪组织移植的吸收率,为临床脂肪组织移植和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实验依据,该研究结果为临床软组织修复和软组织塑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Claims (3)

1.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SVF)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PRF)的移植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脂肪颗粒、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组成,基质血管成分从脂肪颗粒消化获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从血液中离心获得,成分体积比为,材料中的脂肪颗粒:用于消化获得基质血管成分的脂肪颗粒:用于离心获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的血液=1:(5~10):(10~20),先将基质血管成分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混合,37℃孵育10分钟,然后与脂肪颗粒相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SVF)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PRF)的移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颗粒、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来自同一个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SVF)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PRF)的移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取脂肪颗粒:采用吸脂术,从患者腹部或大腿抽吸脂肪组织,放入无菌三角烧瓶,加生理盐水清洗,移入无菌离心管,以1000r/mi n,离心2分钟,置于4℃冰箱备用;
第二步,提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根据所需比例,用无菌注射器从同一患者肱静脉抽取血液,加入灭菌离心管,立即3000r/min离心10分钟,置于4℃冰箱静置30分钟,等待血液凝固后,将血液凝固物取出,将底部的血凝块切除,保留淡黄色凝胶状物质,即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无菌纱布包裹后挤压,将其中的液体挤出,形成一膜片状物体,用无菌手术剪将其剪碎,形成直径1mm的颗粒,置于4℃冰箱备用;
第三步,提取基质血管成分:根据所需比例,先从同一患者提取相应量的脂肪颗粒,将脂肪颗粒按照第一步所述方法用生理盐水离心、过滤洗涤,然后,放入无菌三角烧瓶内,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0.25%的Ⅰ型胶原酶,37℃恒温摇床孵育50分钟,1800r/min离心10分钟,将上层液体倒掉,将底部沉淀用生理盐水重悬浮,再次1800r/min离心10分钟,倒掉上层液体,得到的沉淀物,即得到基质血管成分;
第四步,将基质血管成分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混合,37℃孵育10分钟,然后,将脂肪颗粒与基质血管成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颗粒三者混合,即制成脂肪颗粒组织复合基质血管成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移植材料。
CN 201110124354 2011-05-16 2011-05-16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05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24354 CN102205147B (zh) 2011-05-16 2011-05-16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24354 CN102205147B (zh) 2011-05-16 2011-05-16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147A CN102205147A (zh) 2011-10-05
CN102205147B true CN102205147B (zh) 2013-04-24

Family

ID=4469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24354 Active CN102205147B (zh) 2011-05-16 2011-05-16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5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2258A (zh) * 2013-05-15 2013-09-0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新的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340904B (zh) * 2013-07-10 2016-03-23 西比曼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治疗骨关节炎的组合物
CN103690998B (zh) * 2013-12-10 2015-12-09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prf中嵌入骨材料凝胶的植骨材料
CN103690999B (zh) * 2013-12-10 2015-08-05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prf前体液固化为凝胶膜的植入材料
CN104739862A (zh) * 2015-04-03 2015-07-01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984399A (zh) * 2015-07-29 2015-10-21 西安芙金细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支架材料、svf辅助的脂肪组织制备方法
CN105132500A (zh) * 2015-08-31 2015-12-09 李青峰 一种svf的制备方法
CN106237391A (zh) * 2016-07-28 2016-12-21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组织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67350A (zh) * 2016-09-21 2017-01-04 吉林大学 一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67349A (zh) * 2016-09-21 2017-01-04 吉林大学 一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的制备方法
CN106540334A (zh) * 2016-12-06 2017-03-29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022349A (zh) * 2018-08-15 2018-12-18 上海拉德钫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脂肪血管基质组分的提取方法
CN111249527A (zh) * 2018-12-03 2020-06-09 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的软组织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4785A2 (en) * 2008-03-14 2009-09-17 Regenerative Science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artilage repair
WO2009085969A3 (en) * 2007-12-19 2009-10-01 Regenerative Sciences,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implantation and engrafment of stem cel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27834A2 (en) * 2006-04-26 2007-11-08 Medtronic,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5969A3 (en) * 2007-12-19 2009-10-01 Regenerative Sciences, Ll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implantation and engrafment of stem cells
WO2009114785A2 (en) * 2008-03-14 2009-09-17 Regenerative Science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artilage repair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犬上颌窦底提升中促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毛晶晶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0430;第45卷(第2期);第176页左栏第1段 *
毛晶晶等.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犬上颌窦底提升中促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第45卷(第2期),
自体基质血管成分改善脂肪组织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谭新颖等;《中国美容医学》;20110331;第20卷(第3期);第425页右栏倒数第1段至第427页左栏倒数第1段 *
谭新颖等.自体基质血管成分改善脂肪组织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中国美容医学》.2011,第20卷(第3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147A (zh)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147B (zh) 一种脂肪颗粒组织复合svf和prf的移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1431B (zh) 流体浓缩器和自体浓缩体液及其使用方法
CN103100112B (zh) 一种双膜结构移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JP5550732B2 (ja) 血小板豊富血漿(prp)を活性化して組織再生を誘導する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Zhang et al. Function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with porcin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n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CN108653327B (zh) 一种用于慢性皮肤损伤治疗的分泌型富血小板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4673747A (zh) 一种血小板裂解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Tavakol et al. Injectable, scalable 3D tissue-engineered model of marrow hematopoiesis
CN103272258A (zh) 一种新的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1542350B (zh) 用于制备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21920B (zh) 一种脂肪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15264A (zh) 用于明胶-海藻酸钠-prp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CN108685948A (zh) 一种新型医用细胞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CN104152405B (zh) 从胎盘中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的方法
Sutter Autologous cell-based therapy for tendon and ligament injuries
CN107034184A (zh) 一种用于原代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试剂盒
CN107137763A (zh) 一种血管化组织工程骨及其制备方法
WO2008049281A1 (fr)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une construction de génie tissulaire hépatique et construction de génie tissulaire hépatique
CN107185047A (zh) 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9430A (zh)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的收集方法
CN104622772A (zh) 一种含自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医学美容产品
RU2330675C2 (ru) Трансплантат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дефектов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й ткан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03977395A (zh) 生长因子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3305453A (zh) 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微载体培养系统
Duman et al. Effects of Lipokit (R) Centrifugation on Morphology and Resident Cells of Adipose Tiss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