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473A -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473A
CN102204473A CN 201010134392 CN201010134392A CN102204473A CN 102204473 A CN102204473 A CN 102204473A CN 201010134392 CN201010134392 CN 201010134392 CN 201010134392 A CN201010134392 A CN 201010134392A CN 102204473 A CN102204473 A CN 102204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inoculation
cultivation
edibility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343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霞
余梦瑶
郑林用
许晓燕
江南
魏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SACMS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SAC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SACMS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SACMS
Priority to CN 2010101343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44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4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4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以含有占总重量10~90%的干燥猕猴桃枝条/干木屑颗粒、其余为调节培养基C/N比的其它常规成分的培养基进行可食性菌类的袋式栽培,培养基的总C/N比为(20~40)/1,pH6~8。将充分浸透水的猕猴桃枝条木屑颗粒及各成分均匀混合并灭菌后接种,在与所接种的菌种生长习性相适应的温度条件下培育得到可食性的灵芝、毛木耳、金针菇或平菇等菌类成品。该方法既解决了猕猴桃修剪产生的大量枝干的处理,也解决了目前可食性菌类栽培面临的培养基材料选择问题,使具有资源价值的废弃枝干得以充分再利用,变废为宝,不需改变栽培操作还可提高产量,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

Description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可食性菌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可食性菌类植物,除味道鲜美外,不少还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和价值,如灵芝,黄背木耳,金针菇和平菇等。袋式栽培是目前这些菌类植物的一种常用人工培养方式。这些菌类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成分大同小异,把含有这些营养素成分的材料配制成的培养基装入培育袋中,在与相应菌种生长习性、条件相适应的温度条件下,经室内发菌、栽培管理等过程,培育得到相应的菌菇成品。由于目前培养基材料的价格上涨,使栽培成本不断增高,利润下降。近年来,虽有一些利用包括果实类、中药类、草类、粪便类等不同产业的剩余、废弃物作为培养基材料用于栽培食用菌的报道,但都尚未成为成熟的栽培技术,制约了相应栽培行业的发展。
猕猴桃是一类需要其重要它植物或岩石或特殊地上物支撑的攀援植物,遍布于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国内目前人工栽培猕猴桃的范围在日益扩大。在猕猴桃的种植管理中,每年因修剪会产生大量的枝条/枝干,其中不少部分都是以焚烧方式被处理掉,实际上既造成了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如果能使这些被废弃的猕猴桃枝条、枝干得到合理的再利用,将会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使被废弃的猕猴桃枝条、枝干得以再利用,变废为宝。
本发明所说的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是以含有占营养成分总重量10%~90%的干燥猕猴桃枝条木屑颗粒、其余为调节培养基C/N比的其它常规成分的培养基进行可食性菌类的袋式栽培,培养基的总C/N比为(20~40)/1,更优选的C/N比为30/1。将充分浸透水的猕猴桃枝条木屑颗粒与其它成分均匀混合并灭菌后接种,在与所接种的菌种生长习性相适应的温度条件下培育得到菌类成品,所说的可食性菌类为灵芝、毛木耳、金针菇或平菇。
分析和试验显示,在本发明上述方法所用的培养基中,猕猴桃枝条/枝干木屑材料主要能提供灵芝,毛木耳,金针菇和平菇生长所需的碳素及少量的氮素,因此为控制和调整所说培养基成分的总C/N比,在使用所说的其它常规培养基成分时,一般还需适当选择其它成分,特别是能提供足量氮素的成分和/或材料,例如常用的棉籽壳、玉米芯、油饼、麸皮、米糠、玉米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根据不同菌类植物的生长需要,还可以适当添加占培养基营养成分总重量1%~4%的无机矿物质营养元素成分,如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等常用无机成分,1%~4%的石膏或石灰等常用的pH调节和/或消毒成分。
上述栽培方法中,所说作为培养基使用的猕猴桃枝条/枝干木屑颗粒,一般不宜过于细碎,否则在被水充分浸透后,因颗粒度过小会导致培养基的透气性变差,可使好气性的食用菌菌丝因缺氧而生长缓慢。颗粒度过大,则除因袋内物料间的缝隙较大易造成污染外,也容易造成培养基盛装袋的破损。试验显示,其颗粒度一般在不小于(1~1.5cm)×(1~1.5cm)×(0.1~0.15cm)的情况下,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所说的使猕猴桃枝条/枝干的木屑颗粒在作为培养基成分使用前需充分浸透水,是为维持四种食药用菌生长所需水分而必需的。猕猴桃枝条/枝干的木屑颗粒中如吸水量过少,会因培养基含水量不足而影响菌丝生长。对所说用水充分浸透的控制,除可以根据常规经验采用对吸水量进行检测等方式外,由于对其吸水量并非有十分严格的定量化要求,因此可采用更简便的方式,即:使水浸后的猕猴桃枝条的木屑颗粒在未受挤压时无水流出,而受到轻微挤压时(例如用手捏挤时),虽可见有水挤出但尚不致持续流淌即可。
本发明上述方法中所说的培养基,可以用于对多种不同生长习性、条件类型的菌类植物菌种的栽培,其中尤以选用适应地域范围较宽的广温型菌类植物的菌种,一般情况下,其菌种接种后在5℃~35℃条件下经40~90天常规操作方式、条件下的培育,都可以顺利得到相应的菌类成品。例如,对广温型灵芝菌种的栽培,接种后在15℃~35℃条件下经50~90天培育,即可得到灵芝成品。栽培广温型毛木耳时,菌种接种后在15℃~32℃条件下经50~70天培育,即可得到毛木耳成品。对于广温型金针菇菌种而言,菌种接种后在5℃~25℃条件下经40~70天培育,即可以得到金针菇成品。栽培广温型平菇时,菌种接种后在5℃~35℃条件下经50~90天培育,即可得到平菇成品。
本发明上述栽培方法不仅解决了每年因猕猴桃修剪而产生的大量枝干的处理,而且能有效解决了如灵芝,黄背木耳,金针菇和平菇栽等可食性菌类栽中培目前所面临的培养基材料来源和选择问题,使具有资源价值的废弃枝干得以充分再利用,变废为宝,而且在无需改变这些菌类的常规栽培条件和操作方法,还能大幅度提高可食性菌类的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灵芝栽培
将晒干的猕猴桃枝条粉碎成(1~1.5cm)×(1~1.5cm)×(0.1~0.15cm)大小的木屑颗粒,按200袋(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每袋装2斤干料计算,称取40斤猕猴桃木屑(10%(w),以下同),用水浸泡7~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轻捏浸水木屑颗粒可见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50%、棉籽壳20%、杂木屑20%、石灰粉5%、拌料,装袋、灭菌(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6-12h,停火,闷一夜)。选取灵芝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种间进行开放式接种或于接种箱中接种,接种后将菌袋转至芝房,在10℃~35℃温度、60%左右湿度的范围内进行发菌管理,注意调温保湿、防止杂菌污染,经常检查菌袋,如有未生长或污染者及时剔除处理,保持黑暗,每隔5~7天翻堆一次,保证发菌整齐。出芝期温度应保持26℃~28℃,空气湿度在90%左右,每天进行通风换气。在子实体分化过程则需一定散射光,一般以400~600lx适宜。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5%~0.1%,环境PH值为4~5,大约50~60天即可采收成品,约得干品32.84kg。
实施例2  灵芝栽培
将晒干的猕猴桃枝条粉碎成(1~1.5cm)×(1~1.5cm)×(0.1~0.15cm)大小的木屑颗粒,按200袋(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每袋装2斤干料计算,称取320斤猕猴桃木屑(80%),用水浸泡7~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轻捏浸水木屑颗粒可见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20%、石灰粉5%、拌料,装袋、灭菌(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6-12h,停火,闷一夜)。选取灵芝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种间进行开放式接种或于接种箱中接种,,接种后将菌袋转至芝房,在10℃~35℃温度、60%左右湿度的范围内进行发菌管理,注意调温保湿、防止杂菌污染,经常检查菌袋,如有未生长或污染者及时剔除处理,保持黑暗,每隔5~7天翻堆一次,保证发菌整齐。出芝期温度应保持26℃~28℃,空气湿度在90%左右,每天进行通风换气。在子实体分化过程则需一定散射光,一般以400~600lx适宜。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5%~0.1%,环境PH值为4~5,大约50~60天即可采收成品。约得干品31.41kg。
实施例3  含不同比例的猕猴桃枝条成分栽培灵芝的对比试验
1.猕猴桃木屑预处理
将猕猴桃木屑堆放洒水发至木屑充分吸水,即:使水浸后的猕猴桃枝条的木屑颗粒在未受挤压时无水流出,而受到轻微挤压时(例如用手捏挤时),虽可见有水挤出但尚不致持续流淌即可。
2.不同培养基组成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培养基配方表
Figure GSA00000066604600041
2.栽培方法
3.1拌料
将各种料搅拌均匀,并调节水分占总重量的60%,培养基的pH值为5~8。
3.2装袋
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的聚乙烯袋,装料松紧适度,每组200袋,每袋2斤干料。
3.3灭菌
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24h,停火,闷一夜。
3.4接种
消毒后的接种间中开放式接种或者接种箱接种。
3.5发菌管理
调温保湿、防止杂菌污染。标准环境条件下,在10℃~35℃温度、60%左右湿度的范围内进行发菌管理,注意调温保湿、防止杂菌污染,经常检查菌袋,如有未生长或污染者及时剔除处理,保持黑暗,每隔5~7天翻堆一次,保证发菌整齐。
3.6出芝管理
3.出芝期温度应保持26℃~28℃,空气湿度在90%左右,每天进行通风换气。在子实体分化过程则需一定散射光,一般以400~600lx适宜。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5%~0.1%,环境PH值为4~5,大约50~60天即可采收成品。
4.生长指标: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和干芝产量比较试验如表2所示。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常规对照组和添加有猕猴桃枝条木屑组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过程中差异不大,在产量方面,含猕猴桃枝条木屑组还不同程度都高于常规对照组,说明猕猴桃枝条木屑不仅可以作为灵芝培养基成分材料,而且有提高灵芝产量的作用
表2  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和干芝产量比较
Figure GSA00000066604600051
实施例4  黄背木耳栽培
将晒干的猕猴桃枝条粉碎成(1~1.5cm)×(1~1.5cm)×(0.1~0.15cm)大小的木屑颗粒,按100袋(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每袋装2斤干料计算,称取160斤猕猴桃木屑(80%),用水浸泡7石灰粉5%、拌料,装袋、灭菌(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6-12h,停火,闷一夜)。选取~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轻捏浸水木屑颗粒可见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20%、黄背木耳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种间进行开放式接种或于接种箱中接种,接种后将菌袋转至培养室,接种后3~5天,室温应控制在26-28℃。接种后5~10天,菌丝延长、分枝,袋内温度会升高1~2℃,此时室应控制25~26℃。空气相对湿度维持50~70%。同时可翻袋1次,上下里外互换位置。接种后11~30天,菌丝旺盛生长,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3~24℃,空气相对湿度仍保持50~70%,并再翻堆一次,剔除杂菌袋。接种后30~40天,由于菌丝迅速生长,袋内氧气逐渐被消耗,逐渐积累CO2,此时室温可控制在24~25℃,并加强通风换气。接种后41~50天,是菌丝体内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期,室温应控制在18~22℃,加强通风换气,加大室内空气湿度,增加室内光照。将满袋的袋料进行开袋。用0.2%的多菌灵溶液或高锰酸钾液把菌袋表面消毒。开袋时,打开菌袋两头,将袋口薄膜反卷,露出料面,很快就会形成耳基。开袋后,注意栽培场的保温保湿,促进耳基形成与生长。这时栽培场的温度以18~25℃为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应有散射光线,适当通风换气。耳基成小漏斗状时,空气相对湿度稳定在90~95%,以利耳片分化生长。长耳阶段的喷水量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过少,耳片生长缓慢过多,当空气相对湿度超95%,气温又高于30℃时,易出现流耳。从原基出现起,大约30天左右即可采收黄背木耳成品。得干耳18.25kg
实施例5  黄背木耳栽培
将晒干的猕猴桃枝条粉碎成(1~1.5cm)×(1~1.5cm)×(0.1~0.15cm)大小的木屑颗粒,按100袋(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每袋装2斤干料计算,称取20斤猕猴桃木屑(10%),用水浸泡7~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轻捏浸水木屑颗粒可见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50%、棉籽壳20%、杂木屑20%、石灰粉5%、拌料,装袋、灭菌(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6-12h,停火,闷一夜)。选取黄背木耳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种间进行开放式接种或于接种箱中接种,接种后将菌袋转至培养室,接种后3~5天,室温应控制在26-28℃。接种后5~10天,菌丝延长、分枝,袋内温度会升高1~2℃,此时室应控制25~26℃。空气相对湿度维持50~70%。同时可翻袋1次,上下里外互换位置。接种后11~30天,菌丝旺盛生长,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3~24℃,空气相对湿度仍保持50~70%,并再翻堆一次,剔除杂菌袋。接种后30~40天,由于菌丝迅速生长,袋内氧气逐渐被消耗,逐渐积累CO2,此时室温可控制在24~25℃,并加强通风换气。接种后41~50天,是菌丝体内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期,室温应控制在18~22℃,加强通风换气,加大室内空气湿度,增加室内光照。将满袋的袋料进行开袋。用0.2%的多菌灵溶液或高锰酸钾液把菌袋表面消毒。开袋时,打开菌袋两头,将袋口薄膜反卷,露出料面,很快就会形成耳基。开袋后,注意栽培场的保温保湿,促进耳基形成与生长。这时栽培场的温度以18~25℃为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应有散射光线,适当通风换气。耳基成小漏斗状时,空气相对湿度稳定在90~95%,以利耳片分化生长。长耳阶段的喷水量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过少,耳片生长缓慢过多,当空气相对湿度超95%,气温又高于30℃时,易出现流耳。从原基出现起,大约30天左右即可采收黄背木耳成品。得干耳16.70kg.
实施例6  含不同比例的猕猴桃枝条成分栽培黄背木耳的对比试验
1.猕猴桃木屑预处理
将猕猴桃木屑堆放洒水发至木屑充分吸水,即:使水浸后的猕猴桃枝条的木屑颗粒在未受挤压时无水流出,而受到轻微挤压时(例如用手捏挤时),虽可见有水挤出但尚不致持续流淌即可。
2.不同培养基组成方式如表3所示。
3.栽培方法
3.1拌料
将各种料搅拌均匀,并调节水分占总重量的60%,培养基的Ph值为5~8。
3.2装袋
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装料松紧适度,每组100袋,每袋2斤干料。
表3  培养基配方表
Figure GSA00000066604600071
3.3灭菌
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24h,停火,闷一夜。
3.4接种
消毒后的接种间中开放式接种或者接种箱接种。
3.5发菌管理
接种后3~5天,室温应控制在26-28℃。接种后5~10天,菌丝延长、分枝,袋内温度会升高1~2℃,此时室应控制25~26℃。空气相对湿度维持50~70%。同时可翻袋1次,上下里外互换位置。接种后11~30天,菌丝旺盛生长,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3~24℃,空气相对湿度仍保持50~70%,并再翻堆一次,剔除杂菌袋。接种后30~40天,由于菌丝迅速生长,袋内氧气逐渐被消耗,逐渐积累CO2,此时室温可控制在24~25℃,并加强通风换气。接种后41~50天,是菌丝体内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期,室温应控制在18~22℃,加强通风换气,加大室内空气湿度,增加室内光照。
3.6出耳管理
将满袋的袋料进行开袋。用0.2%的多菌灵溶液或高锰酸钾液把菌袋表面消毒。开袋时,打开菌袋两头,将袋口薄膜反卷,露出料面,很快就会形成耳基。开袋后,注意栽培场的保温保湿,促进耳基形成与生长。这时栽培场的温度以18~25℃为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应有散射光线,适当通风换气。耳基成小漏斗状时,空气相对湿度稳定在90~95%,以利耳片分化生长。长耳阶段的喷水量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过少,耳片生长缓慢过多,当空气相对湿度超95%,气温又高于30℃时,易出现流耳。从原基出现起,大约30天左右即可采收黄背木耳成品。
4.生长指标: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和干耳产量比较试验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和干耳产量比较
Figure GSA00000066604600081
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常规对照组和含猕猴桃枝条木屑组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过程中差异不大,产量方面,含猕猴桃枝条木屑组与常规对照组差异不大,且不少组还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说明猕猴桃枝条木屑不仅可以作为黄背木耳的培养基成分材料,而且对提高黄背木耳产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实施例7  金针菇栽培
将晒干的猕猴桃枝条粉碎成(1~1.5cm)×(1~1.5cm)×(0.1~0.15cm)大小的木屑颗粒,按100袋(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每袋装2斤干料计算,称取160斤猕猴桃木屑(80%),用水浸泡7石灰粉5%、拌料,装袋、灭菌(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6-12h,停火,闷一夜)。选取~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轻捏浸水木屑颗粒可见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20%、金针菇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种间进行开放式接种或于接种箱中接种,接种后将菌袋转至培养室,接种后3~5天,室温应控制在26-28℃。接种后5~10天,菌丝延长、分枝,袋内温度会升高1~2℃,此时室应控制25~26℃。空气相对湿度维持50~70%。同时可翻袋1次,上下里外互换位置。接种后11~30天,菌丝旺盛生长,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3~24℃,空气相对湿度仍保持50~70%,并再翻堆一次,剔除杂菌袋。接种后30~40天,由于菌丝迅速生长,袋内氧气逐渐被消耗,逐渐积累CO2,此时室温可控制在24~25℃,并加强通风换气。出菇管理:A.温度:子实体分化温度应控制在6~8℃,可根据季节温度按安排生产,或者安装温控装置。B.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C.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D.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3%,可以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达到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通过控制通风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通常有两种办法,覆盖塑料薄膜或套袋。一般情况,10天后菌柄可长到15~20厘米,进行采收,三次采收可得金针菇鲜菇1.2千克。
实施例8  金针菇栽培
将晒干的猕猴桃枝条粉碎成(1~1.5cm)×(1~1.5cm)×(0.1~0.15cm)大小的木屑颗粒,按100袋(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每袋装2斤干料计算,称取20斤猕猴桃木屑(10%),用水浸泡7~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轻捏浸水木屑颗粒可见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50%、棉籽壳20%、杂木屑20%、石灰粉5%、拌料,装袋、灭菌(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6-12h,停火,闷一夜)。选取金针菇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种间进行开放式接种或于接种箱中接种,接种后将菌袋转至培养室,接种后3~5天,室温应控制在26-28℃。接种后5~10天,菌丝延长、分枝,袋内温度会升高1~2℃,此时室应控制25~26℃。空气相对湿度维持50~70%。同时可翻袋1次,上下里外互换位置。接种后11~30天,菌丝旺盛生长,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3~24℃,空气相对湿度仍保持50~70%,并再翻堆一次,剔除杂菌袋。接种后30~40天,由于菌丝迅速生长,袋内氧气逐渐被消耗,逐渐积累CO2,此时室温可控制在24~25℃,并加强通风换气。接种后41~50天,是菌丝体内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期,室温应控制在18~22℃,加强通风换气,加大室内空气湿度,增加室内光照。将满袋的袋料进行开袋。出菇管理:A.温度:子实体分化温度应控制在6~8℃,可根据季节温度按安排生产,或者安装温控装置。B.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C.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D.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3%,可以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达到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通过控制通风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通常有两种办法,覆盖塑料薄膜或套袋。一般情况,10天后菌柄可长到15~20厘米,进行采收,三次采收可得金针菇鲜菇1.1千克。
实施例9  含不同比例的猕猴桃枝条成分栽培金针菇的对比试验
1.猕猴桃木屑预处理
将猕猴桃木屑堆放洒水发至木屑充分吸水,即:使水浸后的猕猴桃枝条的木屑颗粒在未受挤压时无水流出,而受到轻微挤压时(例如用手捏挤时),虽可见有水挤出但尚不致持续流淌即可。
2.不同培养基组成方式如表5所示。
表5  培养基配方表
Figure GSA00000066604600091
3.栽培方法
3.1拌料
将各种料搅拌均匀,并调节水分占总重量的60%,培养基的Ph值为5~8。
3.2装袋
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装料松紧适度,每组100袋,每袋2斤干料。
3.3灭菌
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24h,停火,闷一夜。
3.4接种
消毒后的接种间中开放式接种或者接种箱接种。
3.5发菌管理
接种后3~5天,室温应控制在26-28℃。接种后5~10天,菌丝延长、分枝,袋内温度会升高1~2℃,此时室应控制25~26℃。空气相对湿度维持50~70%。同时可翻袋1次,上下里外互换位置。接种后11~30天,菌丝旺盛生长,此时室温应控制在23~24℃,空气相对湿度仍保持50~70%,并再翻堆一次,剔除杂菌袋。接种后30~40天,由于菌丝迅速生长,袋内氧气逐渐被消耗,逐渐积累CO2,此时室温可控制在24~25℃,并加强通风换气。接种后41~50天,是菌丝体内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期,室温应控制在18~22℃,加强通风换气,加大室内空气湿度,增加室内光照。
3.6出菇管理
将满袋的袋料进行开袋。用0.2%的多菌灵溶液或高锰酸钾液把菌袋表面消毒。开袋时,打开菌袋两头,将袋口薄膜反卷,加大通风,很快就会形成原基。开袋后,注意栽培场的保温保湿,促进耳基形成与生长。这时栽培场的温度以8~17℃为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应有散射光线,适当通风换气。菇柄分化时,进行套袋管理,来增加CO2浓度,达到子实体呈现柄长盖小的目的。出菇阶段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金针菇属于低温菌,温度高于20℃会造成子实体病变老化。
4.生长指标: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和干耳产量比较试验如表6所示。
从表6结果可以看出,常规对照组和添加有猕猴桃之后的组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过程中差异不大,在产量方面,含猕猴桃枝条组与常规对照组差异不大,且一些组还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说明猕猴桃枝条木屑不仅可以作为金针菇的培养基成分材料,而且对于提高金针菇产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表6  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产量比较
Figure GSA00000066604600111
实施例10  平菇栽培
将去除树皮后晒干的猕猴桃枝干粉碎成(1~1.5cm)×(1~1.5cm)×(0.1~0.15cm)大小的木屑颗粒,按100袋(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每袋装2斤干料计算,称取132斤猕猴桃木屑(66%),用水浸泡7~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轻捏浸水木屑颗粒可见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13.5%、棉籽壳9%、麸皮8%、石膏粉1%、石灰粉2%、过磷酸钙0.5%,拌料,装袋、灭菌(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24h,停火,闷一夜)。选取平菇杂优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种间进行开放式接种或于接种箱中接种,,接种后将菌袋转至菇房,在5℃~35℃温度、70%以下湿度的范围内进行发菌管理,注意调温保湿、防止杂菌污染,经常检查菌袋,如有未生长或污染者及时剔除处理,保持黑暗,每隔5~7天翻堆一次,保证发菌整齐。出菇期注意反制病虫害,控制温度在22℃~25℃,湿度在90%左右,给予一定散射光,保持通风换气,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应做到及时开袋解封、勤喷水,大概9-11天,得到平菇成品。其三潮菇产量为58.675kg,蛋白质含量(干基%)为23.0%。
实施例11  平菇栽培
将去除树皮后晒干的猕猴桃枝干粉碎成(1~1.5cm)×(1~1.5cm)×(0.1~0.15cm)大小的木屑颗粒,按100袋(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每袋装2斤干料计算,称取88斤猕猴桃木屑(44%),用水浸泡7~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轻捏浸水木屑颗粒可见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35.5%、棉籽壳9%、麸皮8%、石膏粉1%、石灰粉2%、过磷酸钙0.5%,拌料,装袋、灭菌(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24h,停火,闷一夜)。选取平菇杂优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种间进行开放式接种或于接种箱中接种,接种后将菌袋转至菇房,在5℃~35℃温度、70%以下湿度的范围内进行发菌管理,注意调温保湿、防止杂菌污染,经常检查菌袋,如有未生长或污染者及时剔除处理,保持黑暗,每隔5~7天翻堆一次,保证发菌整齐。出菇期注意反制病虫害,控制温度在22℃~25℃,湿度在90%左右,给予一定散射光,保持通风换气,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应做到及时开袋解封、勤喷水,大概9-11天,得到平菇成品。其三潮菇产量为47.675kg,蛋白质含量(干基%)为21.8%
实施例12  含不同比例的猕猴桃枝条成分栽培平菇的对比试验
1.猕猴桃木屑预处理
将猕猴桃木屑堆放洒水发至木屑充分吸水,即:使水浸后的猕猴桃枝干的木屑颗粒在未受挤压时无水流出,而受到轻微挤压时(例如用手捏挤时),虽可见有水挤出但尚不致持续流淌即可。
2.不同培养基组成方式如表7所示。
表7  培养基配方表
Figure GSA00000066604600121
3.栽培方法
3.1拌料
将各种料搅拌均匀,并调节水分占总重量的60%,培养基的pH值为5.2~6.2。
3.2装袋
采用长宽厚43cm×22cm×0.3mm聚乙烯袋,装料松紧适度。
3.3灭菌
常压高温4h后到100℃,灭菌24h,停火,闷一夜。
3.4接种
消毒后的接种间中开放式接种或者接种箱接种。
3.5发菌管理
调温保湿、防止杂菌污染。标准环境条件下,在22℃~25℃下培养,期间加强室内或者棚内通风换气,经常检查菌袋,发现未生长或者被杂菌污染的菌袋及时剔除处理。尽量保持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每隔5-7天翻堆1次,有助于菌袋发菌整齐,湿度在70%以下,可有效抑制杂菌生长。
3.6出菇管理
按常规方式防范菇蝇、菇蚊及老鼠的侵害。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以控制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为宜,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保持通风换气。当菌袋出现菇蕾后,袋口应全部打开,以利于菌丝呼吸热的散发和有毒气体的排出,避免出菇期烧菌,但在管理时要注意勤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防止料面干裂。从现蕾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7~10天。
4.生长指标: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和鲜菇产量比较试验如表8所示。
表8  不同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和鲜菇产量比较
Figure GSA00000066604600131
表8的结果显示,当培养基中的猕猴桃枝条木屑比例为66%(C组)时,与常规组(CK组)相比,其产量为最高。综合生长情况、产量来分析,培养基中的猕猴桃木屑比例在44%~66%范围内,都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Claims (8)

1.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含有占营养成分总重量10%~90%的干燥猕猴桃枝条/枝干木屑颗粒、其余为调节培养基C/N比的其它常规成分的培养基进行可食性菌类的袋式栽培,培养基的总C/N比为(20~40)/1,pH为6~8,将充分浸透水的猕猴桃枝条木屑颗粒与其它成分均匀混合并灭菌后接种,在与所接种的菌种生长习性相适应的温度条件下培育得到菌类成品,所说的可食性菌类为灵芝、毛木耳、金针菇或平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培养基成分的总C/N比为3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培养基中调节C/N比的其它成分为棉籽壳、玉米芯、油饼、麸皮、米糠、玉米粉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占培养基营养成分总重量1%~4%的无机矿物质营养元素成分和1%~4%石膏或石灰。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接种的菌类为广温型菌种,接种后在5℃~35℃条件下经40~90天培育,得到相应的菌类成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接种的菌类为广温型灵芝菌种,接种后在15℃~35℃条件下经50~90天培育,得到灵芝成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接种的菌类为广温型毛木耳菌种,接种后在15℃~32℃条件下经50~70天培育,得到毛木耳成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接种的菌类为广温型金针菇菌种,接种后在5℃~25℃条件下经40~70天培育,得到金针菇成品。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接种的菌类为广温型平菇菌种,接种后在5℃~35℃条件下经50~90天培育,得到平菇成品。
CN 201010134392 2010-03-29 2010-03-29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 Pending CN1022044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4392 CN102204473A (zh) 2010-03-29 2010-03-29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34392 CN102204473A (zh) 2010-03-29 2010-03-29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473A true CN102204473A (zh) 2011-10-05

Family

ID=44693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34392 Pending CN102204473A (zh) 2010-03-29 2010-03-29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4473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942A (zh) * 2011-11-04 2012-06-20 顾环环 桦木筷子生产平菇菌种方法
CN102657025A (zh) * 2012-04-16 2012-09-12 何寒 以修剪的油茶枝叶及其果壳为主要原料在油茶树底栽培木耳的方法
CN104446710A (zh) * 2014-12-11 2015-03-2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灵芝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灵芝栽培方法
CN104663241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曾德富 一种猕猴桃废弃物种植姬菇新方法
CN106258490A (zh) * 2016-08-17 2017-01-04 王瑜琳 一种富硒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6718063A (zh) * 2016-12-28 2017-05-31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利用猕猴桃修剪枝在猕猴桃树荫下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8605650A (zh) * 2016-12-01 2018-10-02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栽培方法
CN110521488A (zh) * 2019-09-24 2019-12-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林木砍伐树桩野外原地栽培紫灵芝的方法
CN111149619A (zh) * 2020-03-26 2020-05-1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一种滑子菇的栽培方法
CN117814070A (zh) * 2024-03-06 2024-04-05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一种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CN117814070B (zh) * 2024-03-06 2024-04-26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一种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789A (zh) * 2000-09-06 2001-02-0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692840A (zh) * 2005-06-21 2005-11-09 程宽 以枝条、农作物秸秆为主料的食用菌培养料的膨化处理工艺
CN101317526A (zh) * 2007-06-06 2008-12-1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茶枝、茶叶、梗代料生产栽培灵芝
CN101627699A (zh) * 2009-08-04 2010-01-20 郑州大学 一种利用烟梗栽培食用菌和生产人工草炭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789A (zh) * 2000-09-06 2001-02-0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692840A (zh) * 2005-06-21 2005-11-09 程宽 以枝条、农作物秸秆为主料的食用菌培养料的膨化处理工艺
CN101317526A (zh) * 2007-06-06 2008-12-1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茶枝、茶叶、梗代料生产栽培灵芝
CN101627699A (zh) * 2009-08-04 2010-01-20 郑州大学 一种利用烟梗栽培食用菌和生产人工草炭的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942A (zh) * 2011-11-04 2012-06-20 顾环环 桦木筷子生产平菇菌种方法
CN102657025A (zh) * 2012-04-16 2012-09-12 何寒 以修剪的油茶枝叶及其果壳为主要原料在油茶树底栽培木耳的方法
CN104663241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曾德富 一种猕猴桃废弃物种植姬菇新方法
CN104446710A (zh) * 2014-12-11 2015-03-25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灵芝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灵芝栽培方法
CN106258490A (zh) * 2016-08-17 2017-01-04 王瑜琳 一种富硒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8605650A (zh) * 2016-12-01 2018-10-02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一种提高灵芝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栽培方法
CN106718063A (zh) * 2016-12-28 2017-05-31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利用猕猴桃修剪枝在猕猴桃树荫下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10521488A (zh) * 2019-09-24 2019-12-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林木砍伐树桩野外原地栽培紫灵芝的方法
CN111149619A (zh) * 2020-03-26 2020-05-1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一种滑子菇的栽培方法
CN117814070A (zh) * 2024-03-06 2024-04-05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一种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CN117814070B (zh) * 2024-03-06 2024-04-26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一种基于核桃废弃物的食用菌菌包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4473A (zh) 以含猕猴桃枝条/枝干成分的培养基栽培可食性菌类的方法
CN103891524B (zh)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CN102613054B (zh) 一种提高烟草抗寒、抗病能力的方法
CN102668878A (zh) 以莞香木屑食用菌培养基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CN102187782A (zh) 以含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培养基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2067786B (zh) 灵芝或黄背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3875717B (zh) 一种促进兰花生长和防病的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5165513B (zh) 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
CN103250550A (zh)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料
CN104609943A (zh) 一种平菇栽培的新基质及使用该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
CN109042063A (zh) 一种栽培培养基、配制方法以及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工厂化菌袋栽培方法
CN104303825A (zh) 一种富硒茶树菇栽培的方法
JPH09191764A (ja) 菌草の培養原料の栄養分を高める食用菌を栽培する方法
CN103283491A (zh) 一种调控平菇出菇时间的栽培方法
CN101953266A (zh) 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
CN106116912A (zh) 一种油茶育苗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8593A (zh) 原生态赤灵芝栽培工艺
CN106797802A (zh) 一种桑枝种植毛木耳及其与桑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CN110122182A (zh) 一种油茶菇菌糠配制灰树花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4455B (zh) 云芝栽培方法
CN104025906A (zh) 一种秸秆造木栽培食用菌技术
Ridgway et al. Optimising the medium for producing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pores and the effect of inoculation on grapevine growth
CN106386164A (zh) 香菇的栽培方法
CN105165392A (zh) 雷丸的人工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