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042A - 内燃机用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用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042A
CN102204042A CN2009801442514A CN200980144251A CN102204042A CN 102204042 A CN102204042 A CN 102204042A CN 2009801442514 A CN2009801442514 A CN 2009801442514A CN 200980144251 A CN200980144251 A CN 200980144251A CN 102204042 A CN102204042 A CN 102204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lass powder
resistive element
quality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42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4042B (zh
Inventor
柴田勉
中川敬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Spark Plu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GK Spark Plu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4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4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4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electrodes in insulation, e.g. by embed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 H01C17/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coating resistive material on a base
    • H01C17/06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coating resistive material on a base by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serigraphy
    • H01C17/06506Precursor compositions therefor, e.g. pastes, inks, glass frits
    • H01C17/06513Precursor compositions therefor, e.g. pastes, inks, glass fr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sistive component
    • H01C17/0652Precursor compositions therefor, e.g. pastes, inks, glass fr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sistive component containing carbon or carb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 H01C17/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coating resistive material on a base
    • H01C17/06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coating resistive material on a base by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serigraphy
    • H01C17/06506Precursor compositions therefor, e.g. pastes, inks, glass frits
    • H01C17/06513Precursor compositions therefor, e.g. pastes, inks, glass fr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sistive component
    • H01C17/06533Precursor compositions therefor, e.g. pastes, inks, glass fr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sistive component composed of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7/00Non-adjustable resistors formed as one or more layers or coatings; Non-adjustable resistors made from powdered conducting material or powdered semi-conducting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C7/003Thick film resis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park Plug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可将电阻体的电阻值无波动地更准确地设定为所需的电阻值,并提高生产率。火花塞(1)具有:绝缘子(2),具有在轴线(CL1)方向上延伸的轴孔(4);中心电极(5);端子电极(6)。并且,在轴孔(4)内,通过烧结含有炭黑(53)等导电性材料、玻璃粉末(51)、及除了玻璃以外的陶瓷粒子(54)而构成的电阻体组成物(56)而设置电阻体(7)。沿着与轴线(CL1)正交的方向的电阻体(7)的剖面处的烧结后的玻璃粉末即烧结玻璃粉末(51)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51)存在50%以上。

Description

内燃机用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中使用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内燃机用火花塞安装在内燃机(发动机)上,用于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一般情况下,火花塞具有:绝缘体,其具有轴孔;中心电极,插通于该轴孔的前端侧;端子电极,插通于轴孔的后端侧;主体配件,设置在绝缘体的外周;接地电极,设置在主体配件的前端面上,与中心电极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并且,在轴孔内,在上述中心电极及端子电极之间,设置用于抑制伴随发动机的动作而产生的电波噪声的电阻体,通过该电阻体,两个电极电连接(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等)。
其中,上述电阻体通过将主要含有导电性材料、玻璃粉末及陶瓷粒子而构成的电阻体组成物配置在中心电极及端子电极之间并压缩、烧结而形成。并且,在电阻体中,导电性材料覆盖玻璃粉末、陶瓷粒子表面,形成通过该导电性材料电连接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导电路径。此外,作为上述玻璃粉末,一般使用玻璃的破碎粉末。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066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使用计算机复杂地控制内燃机的动作。因此,为了切实防止计算机的错误动作等,对上述电阻体要求进一步良好的电波噪声抑制效果。而提高电波噪声的抑制效果时,增大电阻体的电阻值较为有效,但随着该电阻值的增大,用于火花放电的能量减少,可能导致点火性下降。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电波噪声抑制效果并尽量抑制用于火花放电的能量下降,需要在较小的范围内准确设定电阻体的电阻值。
但如上所述,作为玻璃粉末使用玻璃的破碎粉末时,因破碎粉末的形状分别大为不同,所以制造的各火花塞中,电阻体中的烧结后的玻璃粉末(烧结玻璃粉末)的配置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烧结玻璃粉末间形成的导电路径数、粗细、长度等也大为不同,甚至制造的各火花塞中,电阻体的电阻值也会大幅增减。即,在使用上述技术时,难于准确地无波动地设定电阻体的电阻值,在制造需要设定上述较小范围的电阻值的火花塞时,生产率下降。
本发明鉴于以上情况而出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可将电阻体的电阻值无波动地更准确地设定为所需的电阻值,并提高生产率。
以下分项说明适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各结构。此外,根据需要对对应的结构附记其特有的作用效果。
结构1,本结构的内燃机用火花塞具有:大致筒状的绝缘体,具有在轴线方向上贯通的轴孔;中心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一端侧;端子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另一端侧;大致筒状的主体配件,设置在上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电阻体,在上述轴孔内通过烧结含有导电性材料、玻璃粉末、及除了玻璃以外的陶瓷粒子的电阻体组成物而形成,电连接上述中心电极和上述端子电极,上述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沿着与上述轴线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电阻体的剖面处的烧结后的上述玻璃粉末即烧结玻璃粉末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存在50%以上。
此外,“圆度”是指,在计算出与烧结玻璃粉末的剖面积相等的面积的圆的周长后用该计算出的圆的周长除以上述烧结玻璃粉末的剖面周长而获得的值。因此,可以说圆度越接近1则烧结玻璃粉末的形状越接近球体。
根据上述结构1,在沿着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电阻体的剖面处的烧结玻璃粉末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存在50%以上。因此,与作为玻璃粉末使用玻璃的破碎粉末时相比,可减少电阻体中的烧结玻璃粉末的配置状态不均。这样一来,可尽量抑制各火花塞中各烧结玻璃粉末间形成的导电路径数、粗细、长度等大幅变化的情况,对制造的各火花塞,可无波动地更准确地设定电阻体的电阻值。结果可显著地提高生产率。
结构2,本结构的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1中,在沿着与上述轴线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电阻体的剖面处的上述烧结玻璃粉末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存在60%以上。
根据上述结构2,可进一步无波动地更准确地设定电阻体的电阻值。
结构3,本结构的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1或2中,上述烧结玻璃粉末含有B2O3-SiO2类、BaO-B2O3类、SiO2-B2O3-BaO类及SiO2-ZnO-B2O3类的玻璃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如上述结构3所示,上述烧结玻璃粉末可含有B2O3-SiO2类、BaO-B2O3类、SiO2-B2O3-BaO类及SiO2-ZnO-B2O3类的玻璃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这种情况下,可获得和上述结构1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结构4,本结构的内燃机用火花塞,具有:大致筒状的绝缘体,具有在轴线方向上贯通的轴孔;中心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一端侧;端子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另一端侧;大致筒状的主体配件,设置在上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电阻体,在上述轴孔内通过烧结含有导电性材料、玻璃粉末、及除了玻璃以外的陶瓷粒子的电阻体组成物而形成,电连接上述中心电极和上述端子电极,上述电阻体含有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上述导电性材料、6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的玻璃、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上述陶瓷粒子,并且上述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为5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上述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电阻体组成物中的上述玻璃粉末中,50质量%以上为球状。
其中,“球状”不一定限定为严格的球体。因此,玻璃粉末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大致椭圆形、长圆形、泪滴状等。例如,通过日本特开昭52-42512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技术(通过向熔融玻璃吹高速流体使熔融玻璃分散,利用分散的玻璃粒子的表面张力,使玻璃粉末成为球状的方法)形成的玻璃粉末、通过日本特开平11-228156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技术(在向玻璃的玻璃屑混合研磨材料、研磨辅助剂的基础上,混炼该混合物,获得球状的玻璃粉末的方法)形成的玻璃粉末也可称为球状的玻璃粉末。
根据上述结构4,电阻体组成物中含有的玻璃粉末中,50质量%以上的玻璃粉末是球状。因此,和上述结构1一样,可尽量抑制各火花塞中各烧结玻璃粉末间形成的导电路径数、粗细、长度等大幅变化的情况。结果可无波动地更准确地设定电阻体的电阻值,提高生产率。
此外,当上述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小于50μm的情况下,在调制电阻体组成物时、向绝缘体的轴孔填充电阻体组成物时,作业性可能降低。而当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超过500μm时,电阻体的烧结玻璃粉末间易存在空孔,电阻体无法确保充分的负荷寿命性能。
结构5,本结构的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4中,在上述玻璃粉末中,80质量%以上为球状。
根据上述结构5,可进一步抑制电阻体的电阻值的波动,更准确地设定其电阻值。
此外,从无波动地更准确地设定电阻体的电阻值的角度出发,优选玻璃粉末中,90质量%以上为球状,进一步优选玻璃粉末全部为球状。
结构6,本结构的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4或5中,上述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为5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6,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为200μm以下,因此可有效抑制电阻体的烧结玻璃粉末间形成空孔。结果可进一步确保良好的负荷寿命性能。
结构7,本结构的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4至6中任意一项中,上述玻璃粉末含有B2O3-SiO2类、BaO-B2O3类、SiO2-B2O3-BaO类及SiO2-ZnO-B2O3类的玻璃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如上述结构7所示,上述玻璃粉末可含有B2O3-SiO2类、BaO-B2O3类、SiO2-B2O3-BaO类及SiO2-ZnO-B2O3类的玻璃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此时,可获得和上述结构4等时一样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结构的部分截断正视图。
图2是表示电阻体中的烧结玻璃粉末的形状等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导电路径的结构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是说明判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的比例时的、熔融烧结玻璃粉末的处理方法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5(a)~(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的一个过程的火花塞等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火花塞(内燃机用火花塞)
2绝缘子(绝缘体)
3主体配件
4轴孔
5中心电极
6端子电极
7电阻体
51烧结玻璃粉末
53炭黑(导电性材料)
54陶瓷粒子
56电阻体组成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内燃机用火花塞(以下称“火花塞”)1的部分截断正视图。此外在图1中,设火花塞1的轴线CL1方向为附图中的上下方向、下侧为火花塞1的前端侧、上侧为后端侧。
火花塞1由以下构成:成筒状的作为绝缘体的绝缘子2、保持它的筒状的主体配件3。
众所周知,绝缘子2通过烧制氧化铝等而形成,其外形部具有:形成在后端侧的后端侧主体部10;大径部11,和该后端侧主体部10相比在前端侧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中间主体部12,和该大径部11相比在前端侧直径缩小;长腿部13,和该中间主体部12相比在前端侧直径缩小。在绝缘子2中,大径部11、中间主体部12及长腿部13的大部分收容在主体配件3的内部。并且,在长腿部13和中间主体部12的连接部上,形成靠近前端侧变细的锥形的第1阶梯部14,通过该阶梯部14,绝缘子2卡定到主体配件3。并且,在上述中间主体部12和大径部11的连接部上,形成靠近前端侧变细的锥形的第2阶梯部15。
进一步,绝缘子2上,沿着轴线CL1贯通形成轴孔4。该轴孔4上,在其前端部形成小径部16,并且在该小径部16的后端侧上,形成直径大于小径部16的大径部17。并且,在上述小径部16及大径部17之间,形成锥形的阶梯部18。
并且,在轴孔4的前端部一侧(小径部16)上插入并固定中心电极5。具体而言,在中心电极5的后端部上形成向外周侧膨出的膨胀部19,在该膨胀部19卡定到上述阶梯部18的状态下,中心电极5被固定。并且,中心电极5由以下构成: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内层5A;由以镍(Ni)为主要成分的Ni合金构成的外层5B。此外,中心电极5整体成棒状(圆柱状),其前端面平坦地形成,并且从绝缘子2的前端突出。
并且,在轴孔4的后端部一侧(大径部17),以从绝缘子2的后端突出的状态插入并固定端子电极6。
进一步,在轴孔4的中心电极5和端子电极6之间,配置圆柱状的电阻体7。该电阻体7通过作为导电性材料的炭黑、玻璃粉末等被压缩、烧结而形成,稍后详述。并且,电阻体7的两端部通过作为导电性密封层的玻璃密封层8、9,分别电连接到中心电极5和端子电极6。
并且,上述主体配件3通过低碳钢等金属形成为筒状,在其外周面上形成用于将火花塞1安装到引擎头的螺纹部(阳螺纹部)21。并且,螺纹部21的后端侧的外周面上形成基座部22,环形的垫圈24嵌入到螺纹部21后端的螺纹颈23。进一步,在主体配件3的后端侧设置剖面六边形的工具扣合部25,其用于在将主体配件3安装到引擎头时扣合扳手等工具,并且在后端部设置用于保持绝缘子2的紧固部26。
并且,在主体配件3的内周面的前端侧,设置用于卡定绝缘子2的锥形的配件阶梯部27。并且,绝缘子2从主体配件3的后端侧向前端侧插入,在本身的第1阶梯部14卡定到主体配件3的配件阶梯部27的状态下,使主体配件3的后端侧的开口部向径向内侧紧固,即通过形成上述紧固部26而固定。此外,在上述第1阶梯部14及配件阶梯部27之间,设置圆环状的垫板28。这样一来,可保持燃烧室内的气密性,防止进入到暴露于燃烧室内的绝缘子2的长腿部13和主体配件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燃料空气泄漏到外部。
进一步,为了完善通过紧固而成的密封,在主体配件3的后端侧,在主体配件3和绝缘子2之间设置环状的环部件31、32,在环部件31、32之间填充滑石(talc)33的粉末。即,主体配件3通过垫板28、环部件31、32及滑石33保持绝缘子2。
并且,接地电极35结合到主体配件3的前端部34。具体而言,接地电极35的基端部焊接到上述主体配件3的前端部34,并且前端侧弯曲,其侧面与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下述贵金属端头41)相对配置。并且,接地电极35是由外层35A及内层35B构成的双层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外层35A由Ni合金(例如因科镍合金600、因科镍合金601(均为注册商标))构成。另一方面,上述内层35B由作为导热性比上述Ni合金强的金属的铜合金或纯铜构成。
并且,在中止电极5的前端面上接合由贵金属合金(例如铂合金、铱合金等)构成的圆柱状的贵金属端头41。并且,在该贵金属端头41的前端面与上述接地电极35的和贵金属端头41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42。
接着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电阻体7。在本实施方式中,电阻体7如图2(该图表示沿着与上述轴线CL1正交的方向的电阻体7的放大剖面)所示,并由以下构成:烧结玻璃粉末51,通过以下说明的加热处理形成,是烧结后的玻璃粉末;导电路径52(图2中是散点花纹的部位),覆盖该烧结玻璃粉末51。并且,上述导电路径52如图3所示,由以下构成:上述炭黑53(图3中是散点花纹的部位);玻璃以外的陶瓷粒子(例如氧化锆(ZrO2)粒子、氧化钛(TiO2)粒子等)5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阻体7包含:6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例如80质量%)的烧结玻璃粉末51;0.5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例如2质量%)的炭黑53;5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例如18质量%)的陶瓷粒子54。
上述烧结玻璃粉末51具有将电阻体7以致密状态与玻璃密封层8、9接合等作用。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与上述轴线CL1正交的方向的电阻体7的剖面处的烧结玻璃粉末51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51存在50%以上(例如60%)。
其中,“圆度”是指,在计算出具有与烧结玻璃粉末51的剖面积相等的面积的圆的周长后用该圆的周长除以上述烧结玻璃粉末51的剖面周长而获得的值。并且,判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是否存在50%以上时,例如可使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电阻体7的剖面的反射电子图像的基础上,对该反射电子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并进行分析来判断。并且,通过加热处理,烧结玻璃粉末51之间可熔融。因此,判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是否存在50%以上时,也可在排除烧结玻璃粉末51中处于熔融状态的烧结玻璃粉末51后将剩余的烧结玻璃粉末51作为对象判断。并且如图4(该图表示在图2中用点划线所划分的部位)所示,也可以在熔融部分进行分离烧结玻璃粉末51的处理后判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是否存在50%以上。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火花塞1的制造方法。首先预先加工好主体配件3。即,将圆柱状的金属材料(例如S17C、S25C这样的铁类材料、不锈钢材料)通过冷轧锻炼加工形成贯通孔,制造出大致形状。之后通过进行切削加工整理外形,获得主体配件中间体。
接着,在主体配件中间体的前端面上电阻焊接由Ni类合金等构成的接地电极35。在该焊接中产生所谓“塌边”,因此在去除该“塌边”后,在主体配件中间体的预定部位上,通过轧制形成螺纹部21。这样一来,获得焊接了接地电极35的主体配件3。对焊接了接地电极35的主体配件3实施镀锌或镀镍。此外,为了提高耐腐蚀性,可对其表面进一步实施铬酸盐处理。
另一方面,与上述主体配件3分开地对绝缘子2进行成型加工。例如,将氧化铝作为主体,使用含有粘合剂等的原料粉末,调制出成型用原料造粒物,使用它进行橡胶压制成型,从而获得筒状的成型体。对获得的成型体实施研磨加工并调整外形。并且,调整外形的材料投入到烧制炉中烧制,从而获得绝缘子2。
并且,与上述主体配件3、绝缘子2分开制造中心电极5。即,对中心部配置了用于提高散热性的铜合金的Ni合金进行锻造加工,制造出中心电极5。并且,在其前端部上,通过电阻焊接、激光焊接等接合上述贵金属端头41。
进一步,调制好用于形成电阻体7的粉末状的电阻体组成物。具体而言,首先分别配比炭黑53、陶瓷粒子54及预定的粘合剂,将水作为介质混合。并且,使混合获得的浆料干燥,向其混合搅拌由B2O3-SiO2类的玻璃材料构成的玻璃粉末,从而获得电阻体组成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玻璃粉末,使用其50质量%以上为球状的粉末。并且,上述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是50μm以上500μm以下(例如50μm以上200μm以下)。
此外,在将玻璃粉末形成为球状时,例如可使用以下方法。即,向熔融玻璃吹高速流体而使熔融玻璃分散,利用分散的玻璃粒子的表面张力形成球状的玻璃粉末(例如参照日本特开昭52-42512号公报等)。并且,在向玻璃的玻璃屑混合研磨材料、研磨辅助剂的基础上,混炼其混合物,从而可形成球状的玻璃粉末(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228156号公报等)。
接着,如上获得的绝缘子2及中心电极5、电阻体7、端子电极6通过玻璃密封层8、9被密封固定。具体而言,首先如图5(a)所示,通过金属制的筒状的支撑筒51的前端面支撑上述第2阶梯部15,从而支撑上述绝缘子2。并且,中心电极5插入到轴孔4的小径部16。此时,中心电极5的膨胀部19固定到轴孔4的阶梯部18。
接着如图5(b)所示,一般情况下,将混合硼硅酸玻璃和金属粉末而调制的导电性玻璃粉末55填充到轴孔4内,预压缩填充的导电性玻璃粉末55。接着将电阻体组成物56填充到轴孔4同样进行预压缩,进一步填充导电性玻璃粉末57,同样进行预压缩。并且,在将端子电极6从中心电极5的相反侧按压到轴孔4内的状态下,在烧制炉内以玻璃软化点以上的预定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是800℃~950℃)进行加热。
这样一来,如图5(c)所示,处于层叠状态的电阻体组成物56及导电性玻璃粉末55、57被压缩、烧结,变为电阻体7及玻璃密封层8、9,绝缘子2及中心电极5、电阻体7、端子电极6通过玻璃密封层8、9被密封固定。此外,在烧制炉内加热时,对绝缘子2的后端侧主体部10的表面可同时烧制釉层,也可预先烧制釉层。
之后,组装具有如上所述分别制作的中心电极5、电阻体7等的绝缘子2、及具有接地电极35的主体配件3。具体而言,通过使较薄壁的主体配件3的后端侧的开口部向径向内侧紧固,即形成上述紧固部26来固定。
并且,最后使接地电极35弯曲,从而实施调整中心电极5前端设置的贵金属端头41与接地电极35之间的上述火花放电间隙42的加工,获得火花塞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电阻体组成物56中含有的玻璃粉末中,50质量%以上的玻璃粉末形成球状,与之相伴,在沿着与轴线CL1正交的方向的电阻体7的剖面处,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51存在50%以上。因此,可减少电阻体7中的烧结玻璃粉末51的配置状态的波动,对各烧结玻璃粉末51之间形成的导电路径52的个数、粗细、长度等,可尽量抑制各火花塞大幅变化的情况。结果,对于制造的各火花塞,可无波动地较准确地设定电阻体7的电阻值,显著地提高生产率。
并且,因上述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为50μm,因此在调制电阻体组成物56时、向绝缘子2的轴孔4填充电阻体组成物56时,可提高作业性。另一方面,因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为500μm以下,所以可尽量抑制电阻体7的烧结玻璃粉末51间的空孔的形成,使电阻体7确保充分的负荷寿命性能。
接着,为了确认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对玻璃粉末中的球状玻璃粉末和破碎玻璃粉末的混合比例进行各种变更,从而制造出多个对沿着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电阻体的剖面上的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的比例进行了各种变更的火花塞的试样,对各试样测定电阻体的电阻值的标准偏差的3倍(3σ)。并且,对于电阻体的电阻值,在设定各种允许的范围(规格范围)的基础上,计算各规格范围的工艺能力指数(Cp)。并且,当工艺能力指数(Cp)为1.67以上时,作出“◎”的评价,当工艺能力指数(Cp)为1.33以上时,作出“○”的评价。另一方面,当工艺能力指数(Cp)小于1.33时,作出“×”的评价。此外,“工艺能力指数”是指,规格范围除以标准偏差的6倍(6σ)所获得的值。表1表示各试样的电阻体组成物中的球状的玻璃粉末的混合比例、电阻体剖面处的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的比例、及规格范围的评价。
(表1)
Figure BPA00001363069100131
如表1所示,对于电阻体组成物中的玻璃粉末中50质量%以上呈球状、在电阻体剖面处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的比例存在50%以上的试样(试样1、2、3),可知即使规格范围是2KΩ这样极小时,工艺能力指数也为1.33以上,可无波动地更准确地设定电阻体的电阻值。这是因为,通过使球状的玻璃粉末的混合比较较大等,可抑制电阻体中的烧结玻璃粉末的配置状态的波动,因此对于导电路径的个数、粗细、长度等,可抑制各火花塞大幅变化的情况。
并且,对于电阻体组成物中的玻璃粉末中80质量%以上呈球状、在电阻体剖面处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的比例存在60%以上的试样(试样1、2),可知即使规格范围是2KΩ时,工艺能力指数也为1.67以上,可无波动地更准确地设定电阻体的电阻值。
如上所述,使用玻璃粉末中其50质量%以上呈球状的电阻体组成物形成电阻体,或形成的电阻体中在沿着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电阻体剖面处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的比例为50%以上,这对抑制电阻体的电阻值的波动、更准确地设定该电阻值是非常有益的。并且,从进一步抑制电阻体的电阻值的波动的角度出发,使用玻璃粉末中其80质量%以上呈球状的电阻体组成物形成电阻体,或形成的电阻体中在沿着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的电阻体剖面处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的比例为60%以上,这是非常有效的。
并且,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例如也可如下实施。当然,也可以是以下未示例的其他应用例、变更例。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玻璃粉末由B2O3-SiO2类的玻璃材料形成,但玻璃粉末的形成材料不限于此。例如玻璃粉末可由含有BaO-B2O3类、SiO2-B2O3-BaO类、及SiO2-ZnO-B2O3类的玻璃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的材料构成。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设置贵金属端头41,但也可与该中心电极5一侧的贵金属端头41相对地在接地电极35的前端部设置贵金属端头。并且,也可采用省略中心电极5一侧的贵金属端头41、接地电极35一侧的贵金属端头的任意一个的结构,两个贵金属端头也可以全部省略。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陶瓷粒子54示例了ZrO2粒子、TiO2粒子,但也可使用其他陶瓷粒子。例如可使用氧化铝(Al2O3)粒子等。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体说明了接地电极35与主体配件3的前端接合的情况,但也可适用于以下情况:削出主体配件的一部分(或预先焊接到主体配件的前端配件的一部分)而形成接地电极(例如日本特开2006-236906号公报等)。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工具扣合部25的剖面是六边形,但工具扣合部25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Bi-HEX(变形12边)形状(ISO22977:2005(E))等。

Claims (7)

1.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
具有:大致筒状的绝缘体,具有在轴线方向上贯通的轴孔;
中心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一端侧;
端子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另一端侧;
大致筒状的主体配件,设置在上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
电阻体,在上述轴孔内通过烧结含有导电性材料、玻璃粉末及除了玻璃以外的陶瓷粒子的电阻体组成物而形成,并电连接上述中心电极和上述端子电极,
上述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在沿着与上述轴线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电阻体的剖面处的烧结后的上述玻璃粉末即烧结玻璃粉末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存在5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与上述轴线正交的方向的上述电阻体的剖面处的上述烧结玻璃粉末中,圆度为0.8以上的烧结玻璃粉末存在6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用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烧结玻璃粉末含有B2O3-SiO2类、BaO-B2O3类、SiO2-B2O3-BaO类及SiO2-ZnO-B2O3类的玻璃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4.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
具有:大致筒状的绝缘体,具有在轴线方向上贯通的轴孔;
中心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一端侧;
端子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另一端侧;
大致筒状的主体配件,设置在上述绝缘体的外周;以及
电阻体,在上述轴孔内通过烧结含有导电性材料、玻璃粉末及除了玻璃以外的陶瓷粒子的电阻体组成物而形成,并电连接上述中心电极和上述端子电极,
上述电阻体含有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上述导电性材料、6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的玻璃、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上述陶瓷粒子,
并且,上述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为5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
上述内燃机用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阻体组成物中的上述玻璃粉末中,50质量%以上为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用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玻璃粉末中,80质量%以上为球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燃机用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玻璃粉末的平均粒径为5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用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玻璃粉末含有B2O3-SiO2类、BaO-B2O3类、SiO2-B2O3-BaO类及SiO2-ZnO-B2O3类的玻璃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CN2009801442514A 2008-12-24 2009-12-24 内燃机用火花塞 Active CN1022040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7199 2008-12-24
JP2008-327199 2008-12-24
PCT/JP2009/071384 WO2010074115A1 (ja) 2008-12-24 2009-12-24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042A true CN102204042A (zh) 2011-09-28
CN102204042B CN102204042B (zh) 2013-10-23

Family

ID=4228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42514A Active CN102204042B (zh) 2008-12-24 2009-12-24 内燃机用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92962B2 (zh)
EP (1) EP2381546B1 (zh)
JP (1) JP5200106B2 (zh)
CN (1) CN102204042B (zh)
WO (1) WO20100741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0344A (zh) * 2012-02-10 2012-07-25 株洲湘渌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电阻体及其制备方法、火花塞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08924A (zh) * 2012-08-09 2015-04-08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7563B2 (en) * 2008-06-18 2012-07-10 Ngk Spark Plug Co., Ltd. Spark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734160B2 (ja) * 2011-10-28 2015-06-10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絶縁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点火プラグ
US10354782B2 (en) 2014-02-13 2019-07-16 Fram Group IP, LLC Composition for and method of making an insulator for a spark plug
JP6657977B2 (ja) * 2015-02-12 2020-03-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のスパークプラグ
DE102017217265A1 (de) * 2017-09-28 2019-03-28 Robert Bosch Gmbh Zündkerzen-Widerstandselement mit feineren nicht-leitenden Partikeln
US10992112B2 (en) * 2018-01-05 2021-04-27 Fram Group Ip Llc Fouling resistant spark plug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49289U (zh) * 1979-04-13 1980-10-27
JPH03269908A (ja) * 1990-03-16 1991-12-02 Hitachi Ltd 厚膜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厚膜ハイブリッドic
US6160342A (en) * 1997-04-23 2000-12-12 Ngk Spark Plug Co., Ltd. Resistor-incorporated spark plu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sistor-incorporated spark pl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1314A (en) * 1963-05-09 1967-09-12 Horizons Inc Glass bead making apparatus
JPS5242512A (en) 1975-09-30 1977-04-02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glass bead
US4601848A (en) * 1984-01-18 1986-07-22 Ngk Spark Plug Co., Ltd. Resistor compositions for producing a resistor in resistor-incorporated spark plugs
DE3546922C2 (de) * 1984-01-18 1997-09-04 Ngk Spark Plug Co Pulvermischung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ischen Widerstands in Zündkerzen und ihre Verwendung
JPH09306636A (ja) 1996-05-13 1997-11-28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4249161B2 (ja) * 1997-04-23 2009-04-0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抵抗体入りスパークプラグ
JP3741245B2 (ja) 1998-02-05 2006-02-01 彰男 逸見 ガラスビーズ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研磨装置
JP2006236906A (ja) 2005-02-28 2006-09-07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49289U (zh) * 1979-04-13 1980-10-27
JPH03269908A (ja) * 1990-03-16 1991-12-02 Hitachi Ltd 厚膜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厚膜ハイブリッドic
US6160342A (en) * 1997-04-23 2000-12-12 Ngk Spark Plug Co., Ltd. Resistor-incorporated spark plu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sistor-incorporated spark plu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0344A (zh) * 2012-02-10 2012-07-25 株洲湘渌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电阻体及其制备方法、火花塞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0344B (zh) * 2012-02-10 2014-04-23 株洲湘渌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电阻体及其制备方法、火花塞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08924A (zh) * 2012-08-09 2015-04-08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CN104508924B (zh) * 2012-08-09 2016-08-24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92962B2 (en) 2013-07-23
WO2010074115A1 (ja) 2010-07-01
JPWO2010074115A1 (ja) 2012-06-21
EP2381546A1 (en) 2011-10-26
EP2381546B1 (en) 2017-02-15
CN102204042B (zh) 2013-10-23
US20110248620A1 (en) 2011-10-13
EP2381546A4 (en) 2014-03-05
JP5200106B2 (ja) 201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4042A (zh) 内燃机用火花塞
CN102257687B (zh) 内燃机用火花塞
KR101522054B1 (ko) 내연 엔진용 스파크 플러그 및 스파크 플러그 제조 방법
EP2020713B1 (en) Spark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402731B2 (ja)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及び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EP2192661B1 (en) Spark plug
EP2672587B1 (en) Spark plug
US8648519B2 (en) Spark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837964B1 (en) Spark plug for use in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EP2028736B1 (en) Spark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746689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306606B1 (en) Spark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482395A1 (en) Spark plug
WO2012081147A1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EP2846425B1 (en) Spark plug
EP2884605B1 (en) Spark plug
JP5616858B2 (ja) 点火プラグ
JP5134044B2 (ja)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10153393A (ja)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