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3349B - 挡土墙块及挡土墙 - Google Patents

挡土墙块及挡土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3349B
CN102203349B CN2009801439047A CN200980143904A CN102203349B CN 102203349 B CN102203349 B CN 102203349B CN 2009801439047 A CN2009801439047 A CN 2009801439047A CN 200980143904 A CN200980143904 A CN 200980143904A CN 102203349 B CN102203349 B CN 102203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ike pavers
retaining wall
surface portion
pavers
unli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39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3349A (zh
Inventor
糸井元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KOGATA YOHEKI KENKYUSYO CORP
Aisawa Construc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KOGATA YOHEKI KENKYUSYO CORP
Aisawa Construc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KOGATA YOHEKI KENKYUSYO CORP, Aisawa Construction Ltd filed Critical HAKOGATA YOHEKI KENKYUS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3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3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3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3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made up of similar modular elements stacked without mort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ining Walls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土墙块,每个挡土墙块(1)包括:在构筑挡土墙时露在前侧的表面部分(2),隐藏在后侧的后表面部分(3),以及成对的连接部分(5,6),该成对的连接部分将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的表面部分(2)和后表面部分(3)相互连接,所述表面部分(2)、后表面部分(3)和连接部分(5,6)一体地形成基本盒子的形状,该盒子的顶部和底部是开放的。后表面部分(3)相对于表面部分(2)以一个预定的角度倾斜,从而后表面部分(3)低于表面部分(2),并且在表面部分(2)和后表面部分(3)的上端(15)之间的距离大于表面部分(2)和后表面部分(3)的下端(16)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挡土墙块及挡土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混凝土制挡土墙块,所述挡土墙块沿着例如修平或筑堤的斜坡横向排布,并且在高度方向上多排堆叠,填充材料例如碎石子和鹅卵石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从而构建挡土墙,用于阻止泥浆掉落。本发明还涉及由上述挡土墙块构建的挡土墙。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需要完成例如建筑物、公路、铁路和所谓的为了挖掘高于周边地面的修平,和为了通过堆积泥土和沙子来提高地面高度的筑堤的工作。在通过修平或筑堤形成的高倾斜的斜坡的情况下,泥土和沙子被下雨或地震毁坏并且高倾斜的斜坡容易倒塌。因此,斜坡也就是斜面设置墙形的土木工程结构的挡土墙来阻止其倒塌。挡土墙的表面设有预定的图案来保证优秀的外表。有一种挡土墙,在施工现场其内部并有加强件并且浇筑水泥,挡土墙沿着斜面一体地形成。另外有一种挡土墙,其中具有标准预定形状的挡土墙块沿着斜坡堆叠和构建。最新型的挡土墙由所谓的预制混凝土制成,其中挡土墙块预先在工厂里生产,挡土墙能够廉价和容易被构建。
引文列举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专利文件1:JP3823075
专利文件1描述了由预制混凝土制成的挡土墙块。如图5所示,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每个挡土墙块50作为一个整体被制成一个盒子的形状,其顶部和底部是开放的。就是说,每个挡土墙块50一体地设有表面部分51,制止部分52,该制止部分与表面部分51分开并与其平行,和成对的连接部分54和55,该成对的连接部分将表面部分51和制止部分52相互连接。表面部分51基本上呈矩形,制止部分52也基本上呈矩形并在高度上低于表面部分51。成对的连接部分54和55部分开槽,并且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形状。由于挡土墙块50具有上述结构,上表和下表面开放的空间56由表面51、连接部分54和55以及制止部分52形成。填充材料例如碎石子和鹅卵石填充到空间56中。成对的连接部54和55在表面部分51和制止部分52向内偏的位置以预定的长度将表面部分51和制止部分52连接在一起。因此,表面部分51和制止部分52形成了从成对的连接部分54和55之间的连接部向外突出的所谓耳部57和58。如图5所示,上表面和下表面开放的盒子形状的空间59形成与通过耳部57和58在相邻的挡土墙块50之间形成,并且填充材料能够填充到空间59中。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挡土墙块50中,制止部分52的高度大约是表面部分51的高度的1/2,并且除了相对于表面部分51的连接部分之外,成对的连接部分54和55也具有与制止部分52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设置在例如修平或筑堤的斜坡上的挡土墙60使用挡土墙块50如下构建。如图6所示,位于斜坡61的升起部分的地面62以预定的宽度和深度被挖掘形成槽63。碎石子或鹅卵石以预定的厚度填充到槽63中,从而形成基表面64。挡土墙块50横向设置在基表面64上,即,与图6的板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从而挡土墙块50与斜坡61形成接触。填充材料66,例如碎石子和鹅卵石被填入挡土墙块50的空间56和59中。相似地,填充材料66被填入斜坡61和制止部分52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材料66填充到表面部分51的上端的高度。这样,水平表面67形成了。挡土墙60的第一阶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构建。用于构建第二阶挡土墙块50横向设置在第一阶水平面67上,从而挡土墙块50与斜坡61形成接触。也就是第二阶挡土墙块50如此设置以便其比第一阶更偏向斜坡61。如第一阶那样,填充材料66被填入到第二阶挡土墙块50中,形成具有与表面部分51上端的高度相同高度的第二阶水平面67,从而第二阶被构建。相似地,包括多个阶梯的挡土墙60就被构建完成。
如上所述,由于保持在挡土墙块50中的填充材料66相互紧密配合,因此产生较强的摩擦力。在填充材料66和斜坡61之间也产生了较强的摩擦力。因此,挡土墙60的形状通过摩擦力被保持,并且摩擦力阻止斜坡倒塌。上一阶的挡土墙块50相对于下一阶的挡土墙块沿着斜坡61向后偏,只用挡土墙块50的表面部分51是高的,连接部分54和55以及制止部分52是低的。因此,下一阶和上一阶的挡土墙块50不直接形成接触。因此,任意阶的挡土墙块50产生的旋转移动都不会传递给较高和下一阶的挡土墙块50。因此,即使任意阶的挡土墙块50由于地面的变形或者类似的运动而旋转和倾斜,其邻近的较高和下一阶的挡土墙块50也不会倾斜,并且能够保持稳定。根据专利文件1描述的具有挡土墙块50的挡土墙60,即使由于地面沉陷而使地面变形,泥沙流动或者地震,挡土墙60的变形都会被限制在某个阶梯中,并且该变形不会被传递到整个墙。因此,挡土墙60相对稳定并且不会轻易倒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包括挡土墙块50的挡土墙60也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有可能防止例如修平或筑堤的斜坡61在一定程度上倒塌。然而,为了加强稳定性,墙是可以改进的。图7以放大的比例示意出设置在斜坡61上的挡土墙60的一部分,一个指定阶的挡土墙块50以及上一阶的挡土墙块50。稳定的观点将参考图7进行解释。
(第一点)用于抑制水平方向上的滑动的摩擦力
在图7中,夹在下一阶的挡土墙块50的制止部分52和表面部分51之间的填充材料66水平方向上的流动被完全地抑制。夹在表面部分51和图7中虚线表示的延伸面69,即在垂直方向上的制止部分52的延伸面69之间的填充材料66由于与较低的填充材料66的摩擦力,并不容易在水平方向上流动。因此,可以构想,相比于相对于挡土墙60的下一阶的上一阶的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在图7中以粗线所示的摩擦表面71上产生。然后,因为对滑动的抵抗由水平方向上的摩擦表面71的宽度决定,因此水平方向上的摩擦表面71的宽度优选地要宽一些。
(第二点)对斜坡倒塌的影响
如果泥土和沙子从形成斜坡61的地面流出,则图7中虚线表示的斜坡部分61倒塌。这样,填充材料66流动例如填充倒塌的部分。流动的填充材料66的一部分位于包括制止部分52和垂直于制止部分52的延伸面69的表面的后面,即回填部分73。因此,如果回填部分73的容量很大,那么流动和失去的填充材料66的数量就会增加,并且挡土墙块50就会向后倾斜。优选地回填部分73的容量相对于斜坡的倒塌是小的。
(第三点)固着效果
挡土墙块50承受上一阶挡土墙60和其中的填充材料66的重量。重量施加到挡土墙块50的垂直方向上的整个突出平面74上。突出平面74在图7中由粗线表示。如果突出平面74的面积很大,那么挡土墙块50就能够有效地承受重量,并且因此就可能通过抵抗从斜坡61上接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土压力从而抑制挡土墙块50在水平方向上偏移。也就是,如果突出平面74的面积很大,固着作用就会变得很大。
(第四点)挡土墙块的平衡
在挡土墙块50中,表面部分51的重量是制止部分52的两倍,成对连接部分54和55接近表面部分51的重量很重,但是他们接近制止部分52的重量较小。因此,由挡土墙块50的表面部分51,成对的连接部分54和55以及制止部分52的底部施加到地面的负载的前面的部分要大于在表示负载分布的图表75中所示的负载的后面的部分。也就是,不能说挡土墙块50的平衡是最好的。当地面松软时,放置在地面上的挡土墙块50凹陷到地里并且可能向前倾斜。
(第五点)被施加剪切应力的表面
填充材料66并不是所谓的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相同动力学性质的各向同性材料,除了方便的目的以外,填充材料66作为具有各向同性材料的性质。然后,由于上一阶的挡土墙60的重量产生的垂直方向上的主应力和斜坡61的土压力产生的水平方向上的主应力被施加到填入挡土墙块50中的填充材料66上,最大的剪切应力被施加到相对于通过45度角的主应力的主轴倾斜的表面上。因此,施加到填如挡土墙块50的填充材料66上的最大剪切力被施加到图7中虚线所示的平面76上。也就是,会产生在平面76上滑动和挡土墙60倒塌的危险。现实中,由于平面76在上一阶挡土墙块50的最低的表面部分51出被阻塞,因此相对地,不会轻易产生滑动。如果平面76在接近上一阶挡土墙块50的表面部分51的中间部分被阻塞,那么平面76上的滑动就会被确实地压制。
为了加强挡土墙60的安全性,例如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挡土墙块50中,可以设想一种改进,其能够增加成对的连接部分54和55之间的长度,从而增宽表面部分51和制止部分52之间的距离。这样,摩擦表面7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被增大,并且在水平方向的滑动也能被抑制,平面74被加宽,固着效果也增强,挡土墙块50的平衡也增强了,并且其上产生最大剪切应力的平面76被确实地阻塞在上一阶挡土墙块50的表面部分51的中间部分。因此,挡土墙60的安全性被增强。如果挡土墙块50的成对的连接部分增长,填充材料66的数量就会增加,材料的成本就会增加,并且建设成本就会增加。此外,挡土墙块50尺寸增加,并且运输需要的费用也增加。而且存在一个问题,这就是由于成对的连接部分54和55变长,挡土墙60的厚度就相应地增大,并且挡土墙60就会从斜坡61突出很多。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构建安全的挡土墙的挡土墙块,和由这样的挡土墙块构建的挡土墙。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构建挡土墙的挡土墙块,该挡土墙的厚度不会无必要地增加,填入其中的填充材料的量和挡土墙块的尺寸几乎和那些传统的砖几乎相同,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也没有特别地增加,但是确保了高安全性。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由这样的挡土墙块构建的挡土墙。
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挡土墙块一体地包括在构建挡土墙时在前侧露出的表面部分,隐藏在后侧的后表面部分和成对的连接部分,该成对的连接部分将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相互连接。后表面部分低于表面部分,并且后表面部分以一个预定的角度向后倾斜,以致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的上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的下部之间的距离。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通过成对的连接部分以预定的长度在从左和右边缘向内偏的位置相互连接。在表面部分一侧的成对的连接部分的高度基本上和表面部分的高度一样,在后表面部分一侧的连接部分的高度基本上和后表面部分的高度一样。
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描述的发明提供一种由预制混凝土制成的挡土墙块,其沿着修平或筑堤的斜坡设置,且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并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阶梯数堆叠,其中填充材料被填入挡土墙块中,防止斜坡倒塌的挡土墙被构建,其中每个挡土墙块包括在构建挡土墙时在前侧露出的基本呈矩形表面部分,在构建挡土墙时隐藏在后侧的基本呈矩形的后表面部分,和成对的连接部分,该成对连接部分之间设置有预定的距离,并且以之间具有预定的距离将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相互连接,表面部分、后表面部分和成对的连接部分一体地形成基本盒子的形状,并且其顶部和底部是开放的,填入填充材料的空间部分形成在表面部分、后表面部分和成对的连接部分内,后表面部分低于表面部分,后表面部分相对于表面部分以预定的角度倾斜,从而后表面部分上部和表面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后表面部分的下部和表面部分之间的距离。
根据权利要求2描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挡土墙块中,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通过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以预定长度在从左和右边缘向内偏的位置相互连接,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在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与所述表面部分的高度相同,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后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与所述后表面部分的高度相同。
根据权利要求3描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2中描述的挡土墙块中,成对的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在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与所述表面部分的高度相同,并且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以阶梯状的方式变低,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后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与所述后表面部分的高度相同。
根据权利要求4描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描述的挡土墙块中,至少一个邻接的挡土墙块的表面部分的接合部分形成有凹槽,当构建挡土墙时,所述邻接的挡土墙块相互接合,并且当所述挡土墙块相互接合在一起时,形成用于排出雨水或泉水的细缝。
根据权利要求5描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描述的挡土墙块中,后表面部分的横向宽度比所述表面部分的宽度窄,当构建所述挡土墙时,所述邻接的挡土墙块的后表面部分的接合部分之间形成有突出的平面。
根据权利要求6描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描述的挡土墙块中,表面部分的表面形成有图形或图案的图样。
根据权利要求7描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描述的挡土墙块中,所述挡土墙块邻接一个修平或筑堤的斜坡设置,且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填充材料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从而构建一阶挡土墙。
权利要求8中描述的挡土墙,由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描述的挡土墙块构建,还包括第一阶挡土墙,第二阶挡土墙和第三阶挡土墙,以及一阶以上挡土墙,其中,所述第一阶挡土墙包括多个挡土墙块,所述挡土墙块邻接修平或筑堤的斜坡设置,且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填充材料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直到所述挡土墙块的高度;第二阶挡土墙包括多个挡土墙块,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在所述第一阶挡土墙上沿着斜坡偏向该斜坡,所述填充材料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直到所述挡土墙块的高度;第三阶挡土墙包括多个挡土墙块,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在所述第二阶挡土墙上沿着斜坡偏向该斜坡,所述填充材料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直到所述挡土墙块的高度;并且一阶以上的挡土墙以相同的方式被构建。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挡土墙块包括表面部分、后表面部分和成对的连接部分。后表面部分低于表面部分。成对的连接部分在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和表面部分的高度一样,成对的连接部分在后表面一侧的高度基本上和后表面部分的高度一样。因此,当挡土墙块构建挡土墙时,挡土墙块被堆叠,从而下一阶的挡土墙块和上一阶的挡土墙块相互不接触。于是,发生在多阶堆叠的挡土墙块中的变形就不会传递给整个挡土墙。因此,由挡土墙块构建的挡土墙的效果是稳定的。此外,由于后表面部分以预定的角度倾斜,发明的挡土墙块构建的挡土墙比传统的挡土墙块构建的挡土墙更稳定。而且,填入挡土墙块中的填充材料的量基本上和填入传统的挡土墙块的量一样。根据另一个发明,挡土墙能够由一阶挡土墙块或者多阶挡土墙块构建。因此,具有理想数量的阶梯可以根据修平或筑堤的斜坡的高度来构建。
附图说明
图1为部分截面立体图,其显示了根据包括实施例的挡土墙块的实施例的挡土墙。
图2为实施例的邻近的两个挡土墙块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的挡土墙的侧立体图。
图4为挡土墙的侧面截面图,其示意性地显示实施例的挡土墙的效果。
图5为立体图,显示了传统的挡土墙块。
图6为包括传统的挡土墙块的挡土墙的侧面截面图。
图7为挡土墙的侧面截面图,其示意性地显示了传统挡土墙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解释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根据实施例的每个挡土墙块1具有基本上盒子的形状,其顶部和底部是开放的。这个形状在后面将会详细地解释。挡土墙块1属于所谓的盒状的挡土墙块或者瓶状的挡土墙块。填充材料30例如碎石子和鹅卵石被填入到挡土墙块1的内部。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的挡土墙20,挡土墙块1沿着例如修平或筑堤的斜坡21设置,从而挡土墙块1横向相互接合,填充材料30被填入挡土墙块1中,另一个挡土墙块1在其上面堆叠,填充材料30填入挡土墙块1中,并且挡土墙20以相同的方式构建。预定的图案M形成在挡土墙块1露出的表面上,即,前面。因此,实施例的挡土墙20具有美丽的外观。
实施例的挡土墙块1由预制混凝土制成。如图2所示,每个挡土墙块1包括一个基本上呈矩形的具有预定的厚度的表面部分2,矩形盘状的具有预定厚度的后表面部分3,和用于将表面部分2和后表面部分3连接的成对连接部分5和6,其具有预定厚度。这些元件一体地模制成大致呈盒状形状,从而其顶部和底部是开放的。于是,表面部分2、后表面部分3和成对的连接部分5和6在其中形成盒状空间7,其底部和顶部是开放的。当构建挡土墙时,填充材料例如碎石子和鹅卵石填入盒状空间7中。表面部分2和后表面部分3被一体地通过成对的连接部分以预定的长度在其左和右端边缘或者从接合部分向内偏的位置相互连接。因此,从成对的连接部分5和6的被连接的部分向外突出的部分,即耳部9和10形成在表面部分2和后表面部分3上。如图2所示,上部和下部开放的盒形空间11由耳部9和10形成在邻接的两个挡土墙块之间。填充材料也被填入盒形空间11中。预定的浅槽12形成于表面部分2的左右接合部分。当构建挡土墙时,在邻接的挡土墙块1的接合部分,由槽12形成细缝13。存在挡土墙20的雨水或泉水从细缝13被排出。
后表面部分3的高度是表面部分2的大约1/2。因此,当构建挡土墙时,由斜坡21和挡土墙块1的表面部分2形成的空间没有彻底地被后表面部分3分开。也就是,只有后表面部分3的高度被分开,后表面部分3的上部空间才能够连续。换句话说,填充在后表面部分3前面的填充材料和填充到位于后面的斜坡21的侧面的填充材料在后表面部分3之上时连续的。于是,就能够构建坚固的挡土墙。后表面部分3的横向宽度比表面部分2的横向宽度略窄。因此,当构建挡土墙时,两个接合的挡土墙块1的后表面部分3之间形成预定的游隙13。由于这个游隙,即使斜坡是弯曲的,挡土墙块也能够横向地设置,而不会在表面部分2的边缘产生缝隙。
在实施例的挡土墙块1中,表面部分2和后表面部分3的上端15之间的距离比表面部分2和下端16之间的距离大。这是因为后表面部分3向后倾斜。由于后表面部分3向后倾斜,包括实施例的挡土墙块1的挡土墙与后面将要解释的传统挡土墙块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如图2中的立体图所示,成对连接部分5和6的下端具有与表面部分2和后表面部分3的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然而,上端包括以预定的量从表面部分2倾斜的倾斜表面,从倾斜表面的终端水平延伸的第一水平表面和从第一水平表面的终端阶梯式降低并水平延伸的第二水平表面。第二水平表面具有与后表面部分3相同的高度。换句话说,挡土墙块只有在表面部分2和接近表面部分2的前部17是高的,而挡土墙块1的中部和下部是低的。因此当由挡土墙块1构建挡土墙时,挡土墙块1能够以一个在另一个上面的方式堆叠,从而上一阶的挡土墙块1和下一阶的挡土墙块1相互之间不会发生接触。
根据实施例的构建在例如修平或筑堤的斜坡21上的挡土墙20的构建方法将被解释。如图3所示,在斜坡21抬起的部分的地面22被挖掘到一个预定的深度,并形成沿着斜坡21延伸的槽23。有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制成的网格,即,放置在槽23上的土建纺织物24,和碎石子、鹅卵石或者类似物放在其上至一个预定的厚度。碎石子或鹅卵石被土建纺织物24封闭形成一个基表面25。挡土墙块1被横向即,在图3的板表面的垂直方向上,设置在基表面25上,并且相互接合,从而挡土墙块1的后表面部分3与斜坡21接触。例如碎石子和鹅卵石的填充材料30被填入挡土墙块1的空间7和11中,知道表面部分2的高度。同样地,填充材料30还被填入到斜坡21和后表面部分3之间的空间中。于是,第一阶水平表面31形成了。碎石子和鹅卵石还被放置在表面部分2前面的槽23的一部分中,该部分由于土建纺织物24而没有被填充碎石子和鹅卵石至地面22的表面的相同水平上。于是,第一阶挡土墙20的构建完成。
用于构建第二阶的挡土墙块1放置在第一阶水平表面31上并且被横向设置。在那时,挡土墙块1从第一阶挡土墙块1沿着斜坡21的倾斜向后偏。与那些第一阶相同的填充材料30被填入第二阶挡土墙块2中,并且形成具有与表面部分2的上端的高度相同高度的水平表面31。于是,完成了第二阶挡土墙20的构建。具有多阶的挡土墙20就是以相同的方式构成。
由于被填入挡土墙块1中的填充材料30相互紧密配合,因此会产生较强的摩擦力。此外,较强的摩擦力还产生于填充材料30和斜坡21之间。因此,挡土墙20通过摩擦力被牢固地保持,这样就能防止斜坡21倒塌。在挡土墙20中,挡土墙块1的上一阶从挡土墙块1的下一阶向后偏,只用挡土墙块1的前部分是高的,而挡土墙块1的中部和下部是低的。因此,挡土墙块1的上一阶和下一阶相互并不直接接触。因此,在挡土墙块1的任意阶上产生的旋转运动都不会传递到挡土墙块1的上一阶或下一阶。因此,即使挡土墙块1的任意阶由于地面的变形或类似运动而旋转或倾斜,其上一阶或下一阶挡土墙1也不会倾斜,并且会保持稳定。挡土墙20的变形会被限制在一个指定的阶层,而并不会作用在全部的砖上。
根据实施例的向后倾斜的挡土墙块1的后表面部分3的效果将被解释。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构建在斜坡21上的挡土墙20的指定的阶挡土墙块1,其上一阶挡土墙块1放置在指定阶的挡土墙块1上。为什么因为后表面部分3向后倾斜就加强了挡土墙20的稳定性加强了的原因将参考图4进行解释。
(第一点)在水平方向上抑制滑动的摩擦力
相对于水平方向上的上一阶的滑动的挡土墙20的下一阶的摩擦力被施加在图4中粗线显示的摩擦表面33上。摩擦表面33是水平表面31的一部分,该摩擦表面在水平表面31和在垂直方向上的下一阶的挡土墙块1的后表面部分3的一个边缘的延伸之间的交叉点向前设置。后表面部分3的边缘的延伸表面32用虚线表示。相对于水平方向上的滑动的摩擦力由水平方向上的摩擦表面33的宽度决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后表面部分3向后倾斜,水平方向上的摩擦表面33的宽度相应地就宽,由此,相对于挡土墙20的下一阶的上一阶的水平方向上的滑动就能够有效地被抑制。
(第二点)对斜坡的倒塌的影响
泥土和沙子从形成斜坡21的地面流出,斜坡21就会倒塌,如图4中的虚线35所示。因此,从包括后表面部分3和延伸表面32的表面,即回填部分36的一部分的后面的填充材料30就会流动,例如填充倒塌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后表面部分3向后倾斜,延伸表面32接近斜坡21。因此,回填部分36的容量较小。流动的填充材料30的量较小,并且挡土墙块1不会向后倾斜。
(第三点)固着效果
挡土墙块1从填入到上一阶和挡土墙20内的填充材料30承受的重量被施加到垂直方向的挡土墙块1的整个突出平面上。突出平面由图4中以细线表示的平面38示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后表面部分3向后倾斜,平面38的面积较大并且挡土墙块1能够有效地承受重量。因此,即使挡土墙块1承受从斜坡21的水平的泥土压力,挡土墙块1也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偏移。
(第四点)挡土墙块的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后表面3向后倾斜,后表面部分3能够承受填充材料30以及通过填充材料30的上一阶的重量。因此,施加到地面的后表面部分3的底部的负载就相对较大。在图4中,图表39显示了挡土墙块1的表面部分2、成对的连接部分5和6以及后表面部分3施加到地面的负载。从图表39可以理解,实施例的挡土墙块1施加到地面的负载分布得相对均匀。因此挡土墙块1具有优秀的平衡,并且即使地面松软,挡土墙块1也不会倾斜。
(第五点)最大剪切应力的应用表面
施加到填充到挡土墙块1中的填充材料30上的最大剪切力被施加到平面41上,该平面相对于水平面以45度角倾斜,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后表面部分3向后倾斜,平面41向后偏移。因此,平面41被上一阶挡土墙块1的表面部分2的内部,即被其中部,所阻塞。即使产生比填充材料30能够允许的水平大的剪切力,平面41上也不会发生滑动。根据实施例的挡土墙20,由于在其上产生最大剪切应力和容易产生滑动的平面41被挡土墙块1稳定地阻塞,因此,稳定性较高。
挡土墙块1的大小没有限定,但是可是使用下面的尺寸。表面部分2具有200cm宽x100cm高x12cm厚的尺寸,后表面部分3具有186cm宽x50cm高x12cm厚的尺寸。成对的连接部分5和6中的每一个都具有125cm底部宽x150cm上部宽x12cm厚的尺寸。由此,挡土墙块1具有200cm的横向尺寸x150cm深x100cm高的尺寸。虽然倾斜的后表面部分3的向后的倾斜角度没有限定,但是优选的角度为55到70度,并且更加优选为60到65度。
除碎石子和鹅卵石以外,填充到挡土墙块1的填充材料优选的实例还为纹理粗糙的弹丸、泥土材料,如压碎了的混凝土的再生聚集物。
工业上的应用
实施例中的挡土墙块能够被用作构建包括只有一阶的挡土墙的砖块,并且还能够被用作河流和海岸的护岸砖块。
附图标记列表
1 挡土墙块
2 表面部分
3 后表面部分
5,6 成对的连接部分
7 空间
20 挡土墙
21 斜坡
22 地面
30 填充材料
31 水平表面

Claims (8)

1.一种预制混凝土制成的挡土墙块,所述挡土墙块沿着修平或筑堤的斜坡设置,且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并且在高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阶梯数目堆叠,在所述挡土墙块内部填充有填充材料,构成阻止泥浆掉落的挡土墙,其中每个挡土墙块包括基本矩形的表面部分,当构建挡土墙时,该表面部分在前侧露出;基本矩形的后表面部分,当构建挡土墙时,该后表面部分隐藏在后侧;以及之间设有预定距离的成对的连接部分,该成对的连接部分将之间具有预定距离的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相互连接,所述表面部分、所述后表面部分和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一体地形成基本盒子的形状,其顶部和底部是开放的;填入填充材料的空间部分形成在所述表面部分、所述后表面部分和成对的连接部分的内侧,所述后表面部分比所述表面部分低,并且所述后表面部分相对于水平面以55到70度的角度倾斜,从而所述后表面部分的上部与所述表面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后表面部分下部和所述表面部分之间的距离,所述挡土墙块在被多阶地堆叠时,下一阶的挡土墙块和上一阶的挡土墙块相互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土墙块,其中所述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通过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以预定长度在从左和右边缘向内偏的位置相互连接,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在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与所述表面部分的高度相同,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后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与所述后表面部分的高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土墙块,其中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在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与所述表面部分的高度相同,并且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以阶梯状的方式变低,所述成对的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后表面部分一侧的高度基本上与所述后表面部分的高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土墙块,其中至少一个邻接的挡土墙块的表面部分的接合部分形成有凹槽,当构建挡土墙时,所述邻接的挡土墙块相互接合,并且当所述挡土墙块相互接合在一起时,形成用于排出雨水或泉水的细缝。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土墙块,其中所述后表面部分的横向宽度比所述表面部分的宽度窄,当构建所述挡土墙时,所述邻接的挡土墙块的后表面部分的接合部分之间形成有突出的平面游隙。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土墙块,其中所述表面部分的表面形成有图形或图案的图样。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土墙块构成的挡土墙,其中所述挡土墙块邻接一个修平或筑堤的斜坡设置,且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填充材料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从而构建一阶挡土墙。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挡土墙块构成的挡土墙,其还包括第一阶挡土墙、第二阶挡土墙和第三阶挡土墙,以及一阶以上的挡土墙,其中,
所述第一阶挡土墙包括多个挡土墙块,所述挡土墙块邻接修平或筑堤的斜坡设置,且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填充材料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直到所述挡土墙块的高度;第二阶挡土墙包括多个挡土墙块,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在所述第一阶挡土墙上沿着斜坡偏向该斜坡,所述填充材料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直到所述挡土墙块的高度;第三阶挡土墙包括多个挡土墙块,所述挡土墙块横向相互接合,在所述第二阶挡土墙上沿着斜坡偏向该斜坡,所述填充材料被填充到所述挡土墙块内直到所述挡土墙块的高度;并且一阶以上的挡土墙以相同的方式被构建。
CN2009801439047A 2008-11-04 2009-04-09 挡土墙块及挡土墙 Active CN102203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83186A JP5219743B2 (ja) 2008-11-04 2008-11-04 擁壁
JP2008-283186 2008-11-04
PCT/JP2009/001653 WO2010052806A1 (en) 2008-11-04 2009-04-09 Retaining wall block and retaining wal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3349A CN102203349A (zh) 2011-09-28
CN102203349B true CN102203349B (zh) 2013-11-13

Family

ID=4215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39047A Active CN102203349B (zh) 2008-11-04 2009-04-09 挡土墙块及挡土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219743B2 (zh)
KR (1) KR20110086689A (zh)
CN (1) CN102203349B (zh)
RU (1) RU2011114475A (zh)
WO (1) WO2010052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6666B1 (ko) * 2013-01-04 2014-10-06 주식회사 에코밸리 식생블럭, 이를 이용한 벽구조물 및 입면녹화방법
CN104074167A (zh) * 2014-07-11 2014-10-01 张家港市永诚新型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一种挡土砖
CN104234077B (zh) * 2014-09-04 2017-01-25 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 一种挡墙条形砖及挡墙
JP6429760B2 (ja) * 2015-11-19 2018-11-28 株式会社箱型擁壁研究所 擁壁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CN105544600A (zh) * 2015-12-30 2016-05-0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节式预制空腹挡墙砌块及挡墙结构
US11149402B2 (en) 2016-03-02 2021-10-19 Evergreen Walls, Inc. Building elements for making retaining wall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A2959421A1 (en) * 2016-03-02 2017-09-02 Evergreen Walls, Inc. Building element for making retaining wall using filling material
US10400418B2 (en) * 2017-09-28 2019-09-03 Inside Bet Llc Combined counterfort retaining wall and mechanically stabilized earth wall
US10337164B2 (en) 2017-09-28 2019-07-02 Inside Bet LCC Threadbar connections for wall systems
US10280583B2 (en) 2017-09-28 2019-05-07 Inside Bet Llc Multi-web counterfort wall system
FR3078351B1 (fr) * 2018-02-27 2022-03-04 Dominique Rossi Element de construction
CN113027519A (zh) * 2021-04-20 2021-06-25 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充填料自筑挡墙及构筑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5566A (ja) * 2001-03-26 2002-10-03 Landex Kogyo Kk 擁壁構造
CN1451067A (zh) * 2000-06-29 2003-10-22 李承勋 块体挡土墙及其退进结构的定位结构
JP2004076343A (ja) * 2002-08-13 2004-03-11 Paritei Zipangu:Kk 擁壁及び擁壁用ブロック
JP2005105739A (ja) * 2003-10-01 2005-04-21 Bonan Kogyo Kenzai Kk 構築用ブロック
JP2008163698A (ja) * 2006-12-29 2008-07-17 Hakogata Yoheki Kenkyusho:Kk 擁壁及び擁壁の構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95405B2 (ja) * 1999-10-22 2009-07-15 日本興業株式会社 環境共生型緑化用擁壁ブロック及びそのブロックに使用されるブロック本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1067A (zh) * 2000-06-29 2003-10-22 李承勋 块体挡土墙及其退进结构的定位结构
JP2002285566A (ja) * 2001-03-26 2002-10-03 Landex Kogyo Kk 擁壁構造
JP2004076343A (ja) * 2002-08-13 2004-03-11 Paritei Zipangu:Kk 擁壁及び擁壁用ブロック
JP2005105739A (ja) * 2003-10-01 2005-04-21 Bonan Kogyo Kenzai Kk 構築用ブロック
JP2008163698A (ja) * 2006-12-29 2008-07-17 Hakogata Yoheki Kenkyusho:Kk 擁壁及び擁壁の構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52806A1 (en) 2010-05-14
JP5219743B2 (ja) 2013-06-26
JP2010112010A (ja) 2010-05-20
CN102203349A (zh) 2011-09-28
KR20110086689A (ko) 2011-07-29
RU2011114475A (ru) 201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3349B (zh) 挡土墙块及挡土墙
US20080145153A1 (en) Barrier Wall Made of Sheet-Pile Components
CA2755112C (en) Stackable wall block system
CN101668899B (zh) 挡墙的基础单元结构、挡墙的上下边界的结构和挡墙
JP2010275815A (ja) 擁壁の構築方法および擁壁
KR100505127B1 (ko) 보강토 옹벽용 조립체
KR101045019B1 (ko) 블록식 옹벽의 설치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JP3823075B2 (ja) 擁壁及び擁壁用ブロック
MX2012010360A (es) Bloque para construccion y metodo para construir muros con dicho bloque.
JP2012184551A (ja) 擁壁用ブロック
US20230123583A1 (en) Corner Masonry Block
JP7008662B2 (ja) 擁壁
KR102285192B1 (ko) 환경친화적 옹벽구조물
KR100708895B1 (ko) 적층블럭, 다단적층식 토목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0404659Y1 (ko) 옹벽축조블록
KR20060069805A (ko) 보강 토 옹벽용 블록
JP2000336675A (ja) 構築用ブロック及びこの構築用ブロックを用いた擁壁
KR200369484Y1 (ko) 보강 토 옹벽용 블록
KR0137620Y1 (ko) 옹벽 축조용 블럭
JP4671367B2 (ja) 法面壁、及びこれの構築に用いる法面用ブロック、基礎用ブロック
KR101208897B1 (ko) 하천제방 시공방법
KR100461986B1 (ko) 보강 토 옹벽용 블록
KR200433648Y1 (ko) 옹벽블록
KR20150015195A (ko) 식생 옹벽블록
GB2383070A (en) Gravity wall made of expanded polystyrene blo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