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2131B -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2131B
CN102202131B CN201010135732.3A CN201010135732A CN102202131B CN 102202131 B CN102202131 B CN 102202131B CN 201010135732 A CN201010135732 A CN 201010135732A CN 102202131 B CN102202131 B CN 102202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portable electric
electric appts
mobile phone
call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57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2131A (zh
Inventor
李晓潇
崔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riority to CN2010101357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2131B/zh
Priority to US13/045,920 priority patent/US8498631B2/en
Priority to EP11718487.9A priority patent/EP2553917B1/en
Priority to PCT/IB2011/000525 priority patent/WO2011117697A2/en
Publication of CN10220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2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2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2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3On hold, intercom or transfer communica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94Proxim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30Determin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a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振动检测部,其被设置为检测便携式电子设备发生的振动,获取该振动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基于该振动响应特性来将振动响应的强度和有效宽度在预定范围内的振动检测为有效振动事件;和应用激活部,其被设置为响应于振动检测部检测到有效振动事件而被触发,来激活内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相应的应用。根据本发明,能够便捷地启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些特殊应用功能,尤其是能够便捷地进行移动电话的呼叫转接设置/取消操作。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通过例如敲击便携式电子设备来激活应用和通过相互轻碰两个便携式电子设备来便捷地使两个便携式电子设备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以进行文件传输或呼叫转接设置/取消等操作。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MP4、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为用户提供了语音/数据通信、播放音频/视频以及其他各种应用功能。通常,可以通过小键盘或触摸屏以及特殊功能键来对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操作。
随着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和功能的逐渐增多,通过小键盘上的按键或触摸屏来选择执行一项特定的功能,有时需要多个操作步骤。这在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就显得不够便利。虽然可以通过设置特殊功能键来便捷地调用一些特殊功能,但是考虑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紧凑、简洁的外观设计符合用户的需求,显然设置过多的特殊功能键也是不合适的。虽然很多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声控命令来启动特定功能,但是这需要提前设置好相应的声控命令;另外,用户语音的变化,或者环境的嘈杂,也会影响到对声控命令识别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功能的运行。
另外,许多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移动电话,都具有诸如蓝牙传输的短程通信功能。例如,两个移动电话可以通过蓝牙传输来实现电话本的同步、文件传输等功能。传统上,首先需要通过按键操作或触摸屏操作在蓝牙连接功能下建立新配对设备,随后才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同步或传输操作。例如,蓝牙连接典型地需要至少5个操作。然而,例如当移动电话快没电时,可能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按这种传统方式建立蓝牙连接。
例如,考虑以下情景。一位女士有两个移动电话A和B,她出门购物时只想带一个移动电话A,但又不想错过另一个移动电话B的来电,因此出门前,她需要对移动电话B设置呼叫转接,以便能够将移动电话B的来电转接到移动电话A。另外,当一个人的移动电话的电池电量快耗尽时,而又来不及或不方便充电时,需要尽快执行呼叫转接设置,以将针对该移动电话的语音呼叫转接到正好在身旁的家人或朋友的移动电话上。又例如,当夫妻去参加舞会时,妻子不想在漂亮的小包里带着移动电话,因而也需要在出门前将针对自己移动电话的语音呼叫转接到丈夫的移动电话上。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便捷地启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些特殊应用功能,尤其是便捷地进行移动电话的呼叫转接设置/取消操作的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和需要,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使得能够通过例如敲击便携式电子设备来便捷地启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些特殊应用功能,尤其是使得能够通过例如使两个移动电话互碰而便捷地进行移动电话的呼叫转接设置/取消操作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振动检测部,该振动检测部被设置为检测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发生的振动,获取该振动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基于该振动响应特性来将振动响应的强度和有效宽度在预定范围内的振动检测为有效振动事件,其中所述有效宽度表示所述振动响应特性的强度持续在预定阈值以上的时间段;和
应用激活部,该应用激活部被设置为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有效振动事件而被触发,来激活内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相应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一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禁用部,该禁用部被设置为根据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操作,而禁用所述振动检测部的功能,或者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未被操作达预定时间段时,自动禁用所述振动检测部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二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禁用部还被设置为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部振动源相耦合,以响应于该内部振动源发出振动,而禁用所述振动检测部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三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禁用部被实现为设置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单独按钮,或者被实现为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图标按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一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振动检测部还被设置为检测连续振动的次数以及连续两个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若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连续两个有效振动,并检测出所述连续两个有效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短于预定时间,则将所述连续两个有效振动检测为“双击”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五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短程通信部,该短程通信部被设置用于使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与另一具有对应短程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短程通信,
其中,所述短程通信部进一步被设置为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而被触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六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短程通信部进一步被设置为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双击”事件而被触发。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七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短程通信部进一步被设置为在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因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与包括相同功能构造的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连续两次相碰而产生的所述“双击”事件而被触发时,将短程无线通信的通信功率限制为低于与预定范围对应的阈值功率,以使得仅在所述两个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并且其中,所述预定范围是至少基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大小而预先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八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无线电通信部,该无线电通信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网络而与另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并且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在所述无线电通信网络内唯一的电话号码,
并且其中,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该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被设置用于将针对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呼叫转接到具有另一电话号码的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或者取消已有的呼叫转接设置,
并且其中,当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因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与包括相同功能构造的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连续两次相碰而产生的所述“双击”事件时,触发所述短程通信部以在两个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并触发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通过所建立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而接收所述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以执行将针对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呼叫转接到所述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呼叫转接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九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振动检测部还被设置为对所述振动相对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起方向进行检测,
并且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基于其振动检测部检测到的振动发起方向,来确定呼叫转接设置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九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进一步被设置为,在执行了呼叫转接设置的情况下,随后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双击”事件,而取消呼叫转接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九到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和所述应用激活部被设置为一体,或者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被设置为应用激活部的一个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一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振动检测部包括加速度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六方面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短程通信部包括蓝牙通信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设置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的呼叫转接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振动检测步骤,在该步骤中按预定方式将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相碰,使得它们检测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其中,所述有效振动事件是振动响应的强度和有效宽度在预定范围内的振动,并且其中所述有效宽度是振动响应的强度持续在预定阈值以上的时间段;
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建立步骤,在该步骤中响应于检测到所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而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电话号码接收步骤,在该步骤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经由所建立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而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接收该第二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以及
呼叫转接设置步骤,在该步骤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将针对该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呼叫设置为转接到所接收到的电话号码。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十五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振动检测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连续相碰两次,使得它们检测到由间隔时间短于预定时间的连续两个有效振动构成的“双击”事件,作为所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十五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建立步骤包括:
各个移动通信终端将短程无线通信的通信功率限制为低于与预定范围对应的阈值功率,以使得仅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并且其中,所述预定范围是至少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大小而预先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第十五到第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其中,所述振动检测步骤还包括:
各个移动通信终端对其振动相对于自身的发起方向进行检测,
并且其中,所述呼叫转接设置步骤包括:
基于各个移动通信终端检测到的振动发起方向,来确定呼叫转接设置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敲击便携式电子设备来便捷地启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些特殊应用功能,尤其是能够通过使两个移动电话互碰来便捷地进行移动电话的呼叫转接设置/取消操作。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针对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例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或代替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使用。
应当强调的是,术语“包括”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用来指所述特征、要件、步骤或组成部分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组成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
参照以下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组成部分不一定成比例,重点在于清楚地例示出本发明的原理。为了便于例示和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部分,可以将附图中的对应部分在尺寸上放大,例如,放大得相对于其他部分比在根据本发明实际制成的示例性设备中的要大。在本发明的一个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件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件和特征相结合。此外,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在全部图中都标示对应的部分,并且可以用来标示一个以上实施方式中的相同或类似部分。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例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与文字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对于相同的要素,始终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的操作电路或系统构成的示意框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移动电话中包括的振动应用部的构成示例的示意框图;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中的振动检测部检测到的振动冲击响应曲线图的示例;
图4A是例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器上显示的确认呼叫转接设置的提示消息的示意图;
图4B是例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取消呼叫转接设置的提示消息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通过碰撞两个移动电话来执行呼叫转接设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互换术语“电子设备”和“电子装置”包括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术语“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在下面被称为“移动无线电终端”、“便携式电子装置”或“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所有诸如移动电话、寻呼机、通信装置、电子记事簿(electronic organizer)、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便携式通信装置等的设备。
在本申请中,主要就形式为移动电话(也称为“手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应限于移动电话的情况,而可以涉及任何类型的合适的电子设备,这样的电子设备的示例包括媒体播放器、游戏设备、PDA和计算机、数字摄像机等。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1000的操作电路1001或系统构成的示意框图,其中包括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应用部1200。该图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电路,来补充或代替该操作电路,以实现电信功能或其他功能。该操作电路1001包括控制器1010(有时也称为处理器或操作控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该控制器1010接收输入并控制所述操作电路1001的各个部分和操作。输入模块1030向控制器1010提供输入。该输入模块1030例如为按键或触摸输入装置。摄像机1060可以包括镜头、快门、图像传感器1060s(例如,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的数字图像传感器、CMOS器件、或其他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1060s检测到的图像可以提供给控制器1010,以按常规方式使用,例如,存储、传送等。
显示控制器1025对来自触摸屏显示器1020或来自其他类型的能够向该显示控制器1025提供输入的显示器1020的输入进行响应。这样,例如,触摸笔或手指对触摸屏显示器1020的一部分的接触,例如,在显示的图片列表中选择图片,在显示器1020上示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中选择图标或功能,可以按常规方式向控制器1010提供输入。显示控制器1025还可以接收来自控制器1010的输入,以在显示器1020上示出图像、图标、信息等。输入模块1030例如可以是按键本身,和/或可以是信号调节电路、解码电路或其它用于向控制器1010提供表示按常规方式操作一个或更多个按键的信息的合适电路。
存储器1040耦合到控制器1010。该存储器1040可以是固态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SIM卡等。还可以是这样的存储器,其即使在断电时也保存信息,可被选择性地擦除且设有更多数据,该存储器的示例有时被称为EPROM等。存储器1040可以是某种其它类型的装置。存储器1040包括缓冲存储器1041(有时被称为缓冲器)。存储器1040可以包括应用/功能存储部1042,该应用/功能存储部1042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功能程序或用于通过控制器1010执行移动电话1000的操作的例程。存储器1040还可以包括数据存储部1043,该数据存储部1043用于存储数据,例如联系人、数字数据、图片、声音和/或任何其他由移动电话1000使用的数据。存储器1040的驱动程序存储部1044可以包括移动电话1000的用于通信功能和/或用于执行移动电话1000的其他功能(如消息传送应用、通讯录应用等)的各种驱动程序。
移动电话1000包括电信部。电信部例如包括通信模块1050,即经由天线1055发送出站信号和接收入站信号的发送机/接收机1050。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1050耦合到控制器1010,以提供输入信号和接收输出信号,这可以和常规移动电话的情况相同。通信模块(发送机/接收机)1050还经由音频处理器1070耦合到扬声器1072和麦克风1071,以经由扬声器1072提供音频输出,和接收来自麦克风1071的音频输入,从而实现通常的电信功能。扬声器1072和麦克风1071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电话1000进行收听和讲话。音频处理器107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缓冲器、解码器、放大器等。另外,音频处理器1070还耦合到控制器1010,从而使得可以通过麦克风1071在本机上录音,且使得可以通过扬声器1072来播放本机上存储的声音。
移动电话1000还包括电源1005,电源1005可以被耦合以在合上通/断开关1006后向操作电路1001提供电力。
对于可以从GUI选择的电信功能和/或各种其它应用和/或功能,移动电话1000可以按常规方式操作。例如,移动电话1000可以发起和接收电话呼叫,播放歌曲、图片、视频、电影等,拍摄和存储照片或视频,制作、保存、维护、和显示文件和数据库(如联系人或其它数据库),浏览因特网,日历提醒等。
移动电话1000还包括短程通信部1100,该短程通信部可以例如采用蓝牙连接或其它无线传输方式来实现移动电话10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短程通信。例如,当两个设备相距几米或更近时,可以通过短程通信部1100进行通信,以传输文件、同步数据等。
上面描述的是移动电话1000的典型构成,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显然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电话并非必需包括上述全部构成部分。本发明的范围具体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下面重点描述振动应用部1200。例如,当用手指或其它装置敲击移动电话1000时,该振动应用部1200能够单独或者结合移动电话1000的其它构成部分,使移动电话1000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的振动而执行相应的功能,从而避免繁琐的按键和菜单选择操作。
图2例示了振动应用部1200的一个构成示例。
如图2所示,振动应用部1200可以包括振动检测部1210、应用激活部1220、禁用部1230以及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仅是一个示例,而并不意味着振动应用部1200必须包括图2中所示的所有组件。例如,根据实际应用,可以只包括应用激活部1220和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中的一个。另选的是,虽然图中将应用激活部1220和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示出为单独的部件,但是,也可以将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设置为应用激活部1220的一个部分,或者将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和应用激活部1220设置为一体。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还可以包括其他与振动检测部1210相耦合以基于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的振动事件来进行操作的其它功能部件。
振动检测部1210例如包括加速度计,用来检测移动电话1000发生的振动,该振动例如是因用户用手指或其它装置以适当力度敲击移动电话的外壳而引起的。进一步,振动检测部1210还可被设置为对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的振动模式进行分析,以便形成合适的指令。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应用激活部1220被设置为响应于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振动而被触发,并基于振动检测部1210分析出的该振动的振动模式来激活相应的内置于移动电话1000中的应用。这些应用例如可以包括播放音乐、拍照、接收电子邮件等等。在应用激活部1220中,可以设置各种应用与各种振动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使得可以通过特定振动模式的振动来便捷地启动对应的应用。这种对应关系可以在移动电话1000出厂时就预先设置在移动电话1000中,还可以随用户根据需要自己添加、设置。另选的是,响应于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振动,应用激活部1220可以在移动电话1000的显示器1020上显示一包括多个应用功能的菜单,移动电话1000的用户可以通过对菜单的进一步操作来启动合适的应用。
禁用部1230被设置为根据移动电话1000的用户的操作,来禁用振动检测部1210的功能。例如,禁用部1230可以通过设置在移动电话的外壳上的特殊按钮结合程序指令来实现。用户通过操作该按钮,可以禁用振动检测部1210的功能,从而防止移动电话1000对因外界的碰撞、敲击而引起的振动做出响应。这在用户不想通过敲击移动电话1000来执行操作的情况下尤其有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操作。当用户需要通过敲击移动电话1000来执行操作时,可以首先操作该按钮,来取消对振动检测部1210的功能的禁用。另选的是,禁用部1230可以被设置为在移动电话1000未被操作达预定时间段(例如,5s)时,自动禁用振动检测部1210的功能
另外,通常移动电话1000还内置有振动源,用于在接收到短消息或呼入呼叫时发出振动以提醒用户。显然,在这种内部振动源发出振动时,并不希望移动电话1000对这种振动做出响应。因此,优选的是,禁用部1230还可以被设置为与移动电话1000的内部振动源相耦合,以响应于该内部振动源发出振动,而禁用振动检测部1210的功能。
上面提到了利用特殊按钮结合程序指令来实现禁用部1230的功能。另选的是,可以只通过移动电话1000内的程序指令来实现禁用部1230的功能。在此情况下,例如,在显示器1020上显示一个图标按钮,用户通过对该图标按钮进行操作来执行禁用部1230的功能。
当例如用户敲击移动电话1000而引起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时,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该振动,并接着对该振动的振动模式进行分析。典型地,表征振动模式的参数包括振动响应的强度和有效宽度。另外,振动检测部1210还可以检测连续振动响应的次数以及连续两个振动响应之间的间隔时间等。
例如,图3例示了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的四种情况下的振动响应曲线。在图3中,横轴表示时间,而纵轴表示振动强度。
为了避免误操作,要求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的振动响应曲线满足预定的条件。
例如,为了保护移动电话1000,在操作时不应用过大的力度敲击移动电话1000。另外,例如用户不小心将移动电话1000从高处掉到地面上,这时移动电话1000将发生较大强度的振动,但这种振动不应造成移动电话1000的任何进一步的操作。
另外,当用户携带着移动电话1000运动时,移动电话1000也会发生轻微的振动,这种振动同样不是希望引起移动电话1000的有意振动。
再者,例如当用户比较快速地拿取移动电话1000时,由于移动电话1000的突然加速/减速,振动检测部1210可能也会检测到一定强度的振动,但相对于因敲击/碰撞引起的振动来说,这种振动的响应曲线比较舒缓。同样,不希望这种振动引起移动电话1000的任何操作。
因此,在振动检测部1210中设置了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和最大振动强度Smax,以及有效振动响应的脉冲宽度阈值Δ。振动响应的脉冲宽度例如可以定义为振动响应曲线分别在上升、下降时通过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的时间之差。
如图3中所示,曲线(a)的最大振动强度大于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而小于最大振动强度阈值Smax,并且脉冲宽度Δt1也小于有效振动响应的脉冲宽度阈值Δ。因此,振动检测部1210将对应于该曲线的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检测为有效振动。
在曲线(b)中,虽然最大振动强度也落在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与最大振动强度阈值Smax之间,但其脉冲宽度Δt2大于有效振动响应的脉冲宽度阈值Δ。因此,振动检测部1210将对应于该曲线的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检测为无效振动。
在曲线(c)中,最大振动强度低于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因此,振动检测部1210将对应于该曲线的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检测为无效振动。
在曲线(d)中,最大振动强度高于最大振动强度阈值Smax。因此,振动检测部1210将对应于该曲线的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检测为无效振动。
有利的是,振动检测部1210只有在检测到符合上述预定条件(即,振动响应的强度在最大振动强度阈值Smax与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之间,振动响应的宽度不超过脉冲宽度阈值Δ)的有效振动时,才会触发移动电话1000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应用激活部1220、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短程通信部1100等)的进一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和最大振动强度阈值Smax、以及有效振动响应的脉冲宽度阈值Δ,可以在移动电话1000出厂时预先设置,还可以随后由用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适当调节。
这样,通过合适地设置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和最大振动强度Smax、以及有效振动响应的脉冲宽度阈值Δ,移动电话1000可以只对正常的敲击/碰撞操作做出响应,而避免对由不当操作或其它非有意的操作引起的振动进行误响应。
当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连续两个有效振动时,若检测到这两个有效振动的振动响应之间的间隔时间短于预定间隔时间,则将这两个有效振动检测为“连击/双击”事件。这类似于鼠标的“双击”事件。两个有效振动的振动响应之间的间隔时间例如可以是响应曲线在上升时通过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的时间之差、在下降时通过最小振动强度阈值Smin的时间之差,或者峰值振动强度对应的时间之差。所述预定间隔时间可以在移动电话1000出厂时预先设定,还可以由用户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调节。因此,振动检测部1210可以检测单击的有效振动、连击/双击的有效振动,与此对应,应用激活部1220可以激活不同的应用。
另选的是,振动检测部1210还可以检测振动相对于移动电话1000的发起方向。可以用响应矢量来表示敲击/碰撞移动电话1000而引起的振动的响应,以区分例如敲击/碰撞移动电话1000正面、背面、左侧、右侧、上侧、下侧所引起的振动。在此情况下,振动检测部1210可以包括三维的加速度计。
这样,表征振动模式的参数还可以包括振动相对于移动电话1000的发起方向。在此情况下,应用激活部1220还可以基于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的发起方向,来激活不同的应用。
例如,移动电话1000中的短程通信部1100可以响应于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特定的振动事件,例如“连击/双击”事件,或者特定方向上发起的振动事件,而被触发。例如,将两个移动电话1000碰撞两次以产生前述“双击”事件,这两个移动电话1000各自的短程通信部1100因而被触发,从而在这两个移动电话1000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优选的是,在短程通信部1100被触发时,短程通信部1100将其短程通信功率限制为低于预定功率阈值,以使得仅预定范围(例如,半径30cm的区域)内的两个移动电话1000(即,相互碰撞的两个移动电话1000)能够建立短程无线通信。所述预定范围可以基于移动电话1000的大小而合适地确定,可以在出厂时设定,还可以由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效果来调节。在完成本次短程无线通信后,短程通信部1100可以将其短程通信功率恢复为默认正常值。
这样,通过将两个移动电话1000按预定方式相互碰撞,可以在这两个移动电话1000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从而在它们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通讯簿同步等操作。优选的是,数据传输的方向可以根据两个移动电话1000的碰撞面(即,各自的振动发起方向)来确定。例如,用第一移动电话1000的正面碰撞第二移动电话1000的背面,可以触发从第一移动电话1000到第二移动电话1000的数据传输等。
继续参照图2,振动应用部1200还可以包括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被设置用于根据用户的命令将针对移动电话1000的呼叫(语音呼叫、可视呼叫、数据呼叫、传真呼叫等)转接到另一移动电话,或者随后根据用户的命令取消该呼叫转接设置。
当用户将其自己的第一移动电话1000与例如他/她自己的第二移动电话1000或者他/她身边的朋友的第二移动电话1000按预定方式相互碰撞时,第一移动电话1000和第二移动电话1000各自的振动检测部1210均检测到相应的振动事件。
例如,在两个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检测部1210均支持对振动发起方向的检测的情况下,若用户以第一移动电话1000的正面快速连续碰撞第二移动电话1000的背面两次,则第一移动电话1000和第二移动电话1000检测到从第一移动电话1000到第二移动电话1000的“双击”事件。例如,预先在第一移动电话1000中设置了这样的“双击”事件对应于从第一移动电话1000到第二移动电话1000的呼叫转接设置。在此情况下,第一移动电话1000和第二移动电话1000的短程通信部1100被触发,从而在它们之间建立了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并且第二移动电话1000通过该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将其电话号码发送给第一移动电话1000。随后,第一移动电话1000的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执行呼叫转接设置,从而将针对该第一移动电话1000的呼叫设置为转接到所接收的电话号码,即,转接到第二移动电话1000。优选的是,会在第一移动电话1000的显示器1020上会出现如图4所示的请用户确认要把呼叫转接到第二移动电话1000的电话号码的提示信息,以便用户进行确认。在用户确认后,例如点击图4中的“接受”后,第一移动电话1000向通信网络发送消息,通知通信网络将针对它的呼叫转接到第二移动电话1000。
在移动电话1000的振动检测部1210不支持对振动发起方向的检测的情况下,若按预定方式碰撞两个移动电话1000,例如连续快速碰撞两次,则两个移动电话1000会通过各自的短程通信部1100所建立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相互交换电话号码,并在各自的显示器1020上都显示呼叫转接提示消息。在此情况下,用户只需在其中一个移动电话1000上执行“接受”操作,而在另一个移动电话1000上执行“取消”操作,即可完成将对所述一个移动电话1000的呼叫转接到所述另一个移动电话1000的设置。另选的是,用户只在其中一个移动电话1000上执行“接受”操作,从而设置了将针对所述一个移动电话1000的呼叫转接到另一个移动电话1000,并且响应于此,所述一个移动电话1000向所述另一个移动电话1000发送消息,来指令其执行“取消”操作。
关于上述接受/取消呼叫转接设置的操作,可以按照传统方式,通过小键盘的按键操作或者在设置了触摸屏的情况下对触摸屏的操作来选择提示画面上的对应按钮“接受”、“取消”来实现。另外,优选地,还可以通过对移动电话1000的预定敲击/碰撞操作来实现。例如,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可以进一步被设置为,在已经呈现呼叫转接设置确认提示画面后,响应于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单次敲击(“单击”事件),而接受呼叫转移设置,而响应于振动检测部检测到连续两次敲击(“双击”事件),而取消呼叫转接设置。当然,也可以是相反的情形,例如,“单击”事件对应于“取消”,而“双击”事件对应于接受。或者可以设置其它的敲击确认方式。
这样,通过相互敲击/碰撞两个移动电话,可以便捷地将针对其中一个移动电话的呼叫转接到另一个移动电话。传统的呼叫转接设置需要六次以上的操作,并且还需要手动输入转接目的电话号码。而根据本发明,只需最多两个操作即可便捷地实现呼叫转接设置,而且不用手动输入转接目的电话号码。这大大节约了时间。在用户(例如,因电池电量快耗尽)急于完成呼叫转接设置的情况下,应用了本发明的移动电话尤其有利。
此外,当需要取消已经设置的呼叫转接时,一方面可以按照传统方式,通过多个按键操作或触摸屏操作来找到对应的菜单选项,来取消已经设置的呼叫转接。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敲击移动电话的方式来取消已经设置的呼叫转接。例如,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可以进一步被设置为,在已经设置了呼叫转接的情况下,响应于振动检测部1210检测到预定的振动事件,例如,两次敲击引起的“双击”事件,而取消所设置的呼叫转接。优选地,在实际取消呼叫转接之前,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1240可以触发显示器1020显示如图4B所示的取消呼叫转接设置的提示消息,以请用户进行确认。例如,连续两次敲击引起的“双击”事件,将选中图4B中的“接受”,从而取消已经设置的呼叫转接,而一次敲击引起的“单击”事件,将选中图4B中的“取消”,从而不取消已经设置的呼叫转接。
下面,参照图5的流程图500,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通过碰撞两个移动电话来实现呼叫转接设置的过程。
例如,优选地而非必需地,两个移动电话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振动检测功能、禁用功能、短程通信功能以及呼叫转接设置/取消功能。振动检测功能被设置为检测移动电话发生的振动,并分析该振动的振动模式。禁用功能被设置为根据移动电话的用户的操作,而禁用振动检测功能,或者在移动电话未被操作达预定时间段时,自动禁用振动检测功能。禁用功能还可被设置为与移动电话的内部振动源相耦合,以响应于该内部振动源发出振动,而禁用振动检测功能。短程通信功能被设置用于使移动电话能够与另一具有对应短程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进行短程通信。短程通信功能进一步被设置为响应于振动检测功能检测到预定振动事件(例如,“双击”事件)而被触发。呼叫转接设置/取消功能被设置用于根据将针对所述第一/第二移动电话的呼叫转接到所述第二/第一移动电话,或者取消已有的呼叫转接设置。这些功能可以单独或者相结合地实现。
下面具体描述通过碰撞在两个移动电话间设置呼叫转接的过程。
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S510,若移动电话的振动检测功能处于禁用状态(例如,因之前用户操作了禁用功能,或者移动电话未被操作的时间达预定时间段,例如,5s),则通过用户再次操作禁用功能,而启用移动电话的振动检测功能。
接着,在步骤S520,按预定方式将两个移动电话相碰,使得它们例如通过各自的振动检测功能而检测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
所谓有效振动事件,是指移动电话检测到的振动响应的强度和有效宽度在预定范围内的振动,有效宽度是振动响应的强度持续在预定阈值以上的时间段。例如,如图3中的曲线(a)对应的振动即为有效振动事件。
随后,在步骤S530,各个移动电话响应于检测到所述预定振动事件,例如通过各自的短程通信功能而在两个移动电话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随后,在步骤S540,第一移动电话通过所建立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而从第二移动电话接收该第二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另外,第一移动电话还可以在其显示器上显示呼叫转接设置确认消息,以便用户进行确认。
随后,在步骤S550,例如在用户确认呼叫转接设置后,第一移动电话例如通过其呼叫转接设置/取消功能将针对该第一移动电话的呼叫设置为转接到所接收到的电话号码,即,第二移动电话。
另外,优选的是,在步骤S520中,将两个移动电话连续相碰两次,使得它们检测到由间隔时间短于预定时间的连续两个有效振动构成的“双击”事件,作为所述预定有效振动时间。
另外,优选的是,在步骤S530中,各个移动电话还可以将短程无线通信的通信功率限制为低于与预定范围对应的阈值功率,以使得仅在这两个移动电话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预定范围可以至少基于移动电话的大小而预先确定,例如,可以确定为30cm。该预定范围的值可以在移动电话出厂时预先设置,或者随后由用户根据使用情况而自己调节。
另外,优选的是,在步骤S520中,各个移动电话还可以对其振动相对于自身的发起方向进行检测。这样,随后在步骤S540和S550中,可以基于各个移动电话检测到的振动发起方向,来确定呼叫转接设置的方向,即,是将针对第一移动电话的呼叫设置为转接到第二移动电话,还是将针对第二移动电话的呼叫设置为转接到第一移动电话,从而不必在两个移动电话上都显示呼叫转接设置确认消息。例如,用第一移动电话的正面碰撞第二移动电话的背面,表示执行从第一移动电话到第二移动电话的呼叫转接设置。
虽然上面示出了由移动电话的各个功能来执行相应的步骤,但本发明的方法并不限于此。任何能够实现各个步骤的结果的方式都可以采用。
上面的流程图只是例示性和说明性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并非必须包括上面每一个步骤,其中某些步骤是可以删除、合并或者颠倒次序的。只要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些变型例都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设置了呼叫转接后,如前面所述,还可以通过敲击移动电话的方式来取消该呼叫转接设置。这里不再重复。
上面以呼叫转接设置/取消为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基于因敲击/碰撞引起的振动进行执行应用激活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应用场景显然不限于此。诸如PDA、MP4、电子书阅读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都可应用本发明,将振动检测功能和特定应用关联起来,特别是将振动检测功能与诸如蓝牙连接的短程通信功能关联起来,从而可以便捷地只是通过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敲击/互碰,即可打开应用,或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例如蓝牙连接,从而传输、同步数据等。
本发明也不限于只是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计算机的设备也可以应用本发明,以方便用户操作。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以用本领域共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者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它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或框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中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者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者在此以其它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设备或传播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子装置),只读存储器(ROM)(电子装置),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电子装置),光纤(光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装置)。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它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上述文字说明和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特征。应当理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准备合适的计算机代码来实现上面描述且在附图中例示的各个步骤和过程。还应当理解,上面描述的各种终端、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并且可以根据公开内容来准备所述计算机代码以利用所述装置实现本发明。
在此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本发明在其他环境下具有其他应用。实际上,还存在许多实施方式和实现。所附权利要求绝非为了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另外,任意对于“用于……的装置”的引用都是为了描绘要素和权利要求的装置加功能的阐释,而任意未具体使用“用于……的装置”的引用的要素都不希望被理解为装置加功能的元件,即使该权利要求包括了“装置”的用词。
尽管已经针对特定优选实施方式或多个实施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和理解说明书和附图时可以想到等同的修改例和变型例。尤其是对于由上述要素(部件、组件、装置、组成等)执行的各种功能,除非另外指出,希望用于描述这些要素的术语(包括“装置”的引用)对应于执行所述要素的具体功能的任意要素(即,功能等效),即使该要素在结构上不同于在本发明的所例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执行该功能的公开结构。另外,尽管以上已经针对几个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的仅一个或更多个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特征,但是可以根据需要以及从对任意给定或具体应用有利的方面考虑,将这种特征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相结合。

Claims (17)

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振动检测部,该振动检测部被设置为检测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发生的振动,获取该振动的振动响应特性,并基于该振动响应特性来将振动响应的强度和有效宽度在预定范围内的振动检测为有效振动事件,其中所述有效宽度表示所述振动响应特性的强度持续在预定阈值以上的时间段;
应用激活部,该应用激活部被设置为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有效振动事件而被触发,来激活内置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相应的应用;
无线电通信部,该无线电通信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网络而与另一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短程通信部,该短程通信部被设置用于使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与另一具有对应短程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短程通信,
其中,所述短程通信部进一步被设置为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而被触发,
并且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在所述无线电通信网络内唯一的电话号码,
并且其中,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该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被设置用于将针对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呼叫转接到具有另一电话号码的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或者取消已有的呼叫转接设置,
并且其中,当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时,触发所述短程通信部以在两个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并触发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通过所建立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而接收所述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以执行将针对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呼叫转接到所述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呼叫转接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禁用部,该禁用部被设置为根据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操作,而禁用所述振动检测部的功能,或者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未被操作达预定时间段时,自动禁用所述振动检测部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禁用部还被设置为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部振动源相耦合,以响应于该内部振动源发出振动,而禁用所述振动检测部的功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禁用部被实现为设置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的单独按钮,或者被实现为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图标按钮。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振动检测部还被设置为检测连续振动的次数以及连续两个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若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连续两个有效振动,并检测出所述连续两个有效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短于预定时间,则将所述连续两个有效振动检测为“双击”事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短程通信部进一步被设置为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双击”事件而被触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短程通信部进一步被设置为在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因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与包括相同功能构造的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连续两次相碰而产生的所述“双击”事件而被触发时,将短程无线通信的通信功率限制为低于与预定范围对应的阈值功率,以使得仅在所述两个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并且其中,所述预定范围是至少基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大小而预先确定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当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因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与包括相同功能构造的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连续两次相碰而产生的所述“双击”事件时,触发所述短程通信部以在两个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并触发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通过所建立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而接收所述另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振动检测部还被设置为对所述振动相对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起方向进行检测,
并且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基于其振动检测部检测到的振动发起方向,来确定呼叫转接设置的方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进一步被设置为,在执行了呼叫转接设置的情况下,随后响应于所述振动检测部检测到“双击”事件,而取消呼叫转接设置。
11.如权利要求8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和所述应用激活部被设置为一体,或者所述呼叫转接设置/取消部被设置为应用激活部的一个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振动检测部包括加速度计。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短程通信部包括蓝牙通信接口。
14.一种设置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的呼叫转接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振动检测步骤,在该步骤中按预定方式将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相碰,使得它们检测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其中,所述有效振动事件是振动响应的强度和有效宽度在预定范围内的振动,并且其中所述有效宽度是振动响应的强度持续在预定阈值以上的时间段;
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建立步骤,在该步骤中响应于检测到所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而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电话号码接收步骤,在该步骤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经由所建立的短程无线通信连接而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接收该第二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以及
呼叫转接设置步骤,在该步骤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将针对该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呼叫设置为转接到所接收到的电话号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振动检测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连续相碰两次,使得它们检测到由间隔时间短于预定时间的连续两个有效振动构成的“双击”事件,作为所述预定有效振动事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建立步骤包括:
各个移动通信终端将短程无线通信的通信功率限制为低于与预定范围对应的阈值功率,以使得仅在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之间建立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并且其中,所述预定范围是至少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大小而预先确定的。
17.如权利要求14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振动检测步骤还包括:
各个移动通信终端对其振动相对于自身的发起方向进行检测,
并且其中,所述呼叫转接设置步骤包括:
基于各个移动通信终端检测到的振动发起方向,来确定呼叫转接设置的方向。
CN201010135732.3A 2010-03-26 2010-03-26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 Active CN102202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5732.3A CN102202131B (zh) 2010-03-26 2010-03-26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
US13/045,920 US8498631B2 (en) 2010-03-26 2011-03-11 Activation of applications based on vibration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11718487.9A EP2553917B1 (en) 2010-03-26 2011-03-11 Activation of applications based on vibration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CT/IB2011/000525 WO2011117697A2 (en) 2010-03-26 2011-03-11 Activation of applications based on vibration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5732.3A CN102202131B (zh) 2010-03-26 2010-03-26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2131A CN102202131A (zh) 2011-09-28
CN102202131B true CN102202131B (zh) 2014-06-04

Family

ID=44657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5732.3A Active CN102202131B (zh) 2010-03-26 2010-03-26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98631B2 (zh)
EP (1) EP2553917B1 (zh)
CN (1) CN102202131B (zh)
WO (1) WO201111769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4100B1 (en) * 2011-09-26 2015-12-29 Goog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ccelerometer data to serve better ads
JP5908691B2 (ja) * 2011-09-28 2016-04-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CN103095895B (zh) * 2011-11-01 2016-03-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手机电子名片的方法以及客户端
US9474898B2 (en) 2013-03-29 2016-10-25 Neurometrix, Inc. Detecting cutaneous electrode peeling using electrode-skin impedance
US11259744B2 (en) 2011-11-15 2022-03-01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leg orientation and leg motion for enhanced sleep analysis, including enhance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using the same
CN107376115A (zh) 2011-11-15 2017-11-24 神经系统检测公司 用于使用经皮电神经刺激减轻疼痛的设备和方法
US11247040B2 (en) 2011-11-15 2022-02-15 Neurometrix, Inc. Dynamic contro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continuous sleep detection
US10112040B2 (en) 2011-11-15 2018-10-30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ing novel unbalanced biphasic waveform and novel electrode arrangement
US9313099B2 (en) * 2012-01-13 2016-04-12 Logic PD,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pairing and activating a newly manufactured device for automatic joining of customer's network
CN103248751A (zh) * 2012-02-13 2013-08-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电子设备功能控制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4015031A1 (en) * 2012-07-17 2014-01-23 Nugg-It, Lnc. Time cycle audio recording device
KR102179811B1 (ko) 2012-12-03 2020-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포터블 디바이스 및 음성 인식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3873644A (zh) * 2012-12-10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4038258A (zh) * 2013-03-04 2014-09-10 索尼公司 电话连接方法、电子终端以及系统
CN104065794A (zh) * 2013-03-18 2014-09-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来电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0940311B2 (en) 2013-03-29 2021-03-09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utton-free control of a wearabl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using interactive gestures and other means
CN105431196B (zh) 2013-04-15 2019-02-01 Gsk消费者健康有限公司 具有用户睡眠—觉醒状态的自动检测的经皮电神经刺激器
US9100488B2 (en) * 2013-06-14 2015-08-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ing physical gestures to initiate call transfers between devices
US9246988B2 (en) * 2013-06-17 2016-01-26 Google Inc. Managing data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phone calls betwe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CN104284010B (zh) * 2013-07-11 2017-02-08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具自动回复功能的通信装置及其自动回复通信方法
CN103885594A (zh) * 2013-10-12 2014-06-2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检测震动实现移动终端操作的方法、装置、震动检测设备
CN103685738A (zh) * 2013-12-02 201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运行状态切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916195B1 (en) 2014-03-03 2019-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9582100B2 (en) 2014-06-26 2017-02-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input using vibrations from surface features
KR102118420B1 (ko) * 2014-09-12 2020-06-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위치를 추적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657072B (zh) * 2015-01-15 2018-06-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发执行操作指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96562A (zh) * 2015-04-15 2015-07-22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控制系统、通信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5160813A (zh) * 2015-07-23 2015-12-16 深圳市华爱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仪
FR3040091B1 (fr) * 2015-08-10 2017-08-25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 de parametrage de la reactivite d’un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observee suite a la reception d’une commande emise depuis un equipement de controle voisin et dispositif adapt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n tel procede
CN105681556A (zh) * 2016-01-15 2016-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录音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5611063A (zh) * 2016-01-20 2016-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11064A (zh) * 2016-01-20 2016-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744056A (zh) * 2016-01-20 2016-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611065A (zh) * 2016-01-20 2016-05-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5704839B (zh) * 2016-01-20 2019-08-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和装置
KR102377002B1 (ko) * 2016-01-27 2022-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10298769B2 (en) * 2016-07-22 2019-05-2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all transfer between devices
AU2017382389A1 (en) 2016-12-23 2019-07-11 GSK Consumer Healthcare S.A. Smart electrode assembly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US11058877B2 (en) 2017-05-30 2021-07-13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contro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based on current and forecasted weather conditions
EP3515052A1 (en) * 2018-01-22 2019-07-24 TP Vision Holding B.V. Operating method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883661B2 (en) 2018-12-07 2024-01-30 Neurometrix, Inc. Intelligent determination of therapeutic stimulation intensity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CN112233372A (zh) * 2019-07-15 2021-01-15 南京蓝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帽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US11678152B2 (en) 2020-02-19 2023-06-13 Pleiotek Wearable data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rocessing sensor data
US11620461B2 (en) 2020-02-19 2023-04-04 Pleiotek Wearable data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rocessing sensor data
US10786395B1 (en) * 2020-02-19 2020-09-29 Pleiotek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healthcare data and storing and transmitting large amounts of data via a bandage or sticker
US11013639B1 (en) 2020-02-19 2021-05-25 Pleiotek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healthcare data and storing and transmitting large amounts of data via a bandage or sticker
US11177027B2 (en) 2020-02-19 2021-11-16 Pleiotek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performing structured and configurable data compression
US11264134B2 (en) 2020-02-19 2022-03-01 Pleiotek Wearable data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rocessing sensor data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9625Y (zh) * 2003-07-28 2005-03-30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无线传输的监控装置
CN101287032A (zh) * 2008-05-28 2008-10-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581968A (zh) * 2008-05-13 2009-11-1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34059A (en) 1929-08-22 1930-08-28 Lorenz Jaeger Locknut
AU6581774A (en) 1973-05-02 1975-08-21 Cam Lock Fasteners Lock washer
US4289181A (en) 1979-04-04 1981-09-15 The Lamson & Sessions Co. Fastener
US5090855A (en) 1990-03-19 1992-02-25 Terry Sydney L Locking fastener assembly
US6831970B1 (en) * 2000-09-21 2004-1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activation of a telephone profile
US8880047B2 (en) * 2005-08-03 2014-11-04 Jeffrey C. Konicek Realtime, location-based cell phone enhancements, uses, and applications
JP2007267325A (ja) * 2006-03-30 2007-10-11 Ntt Docomo Inc 移動体端末装置、サーバ装置及び放送再生システム
SE532106C2 (sv) 2006-09-01 2009-10-27 Nord Lock Ab Låssystem innefattande ett fästelement och en låsbrickenhet
US20090191850A1 (en) * 2008-01-30 2009-07-30 Spitfire Ltd. Alert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US8306576B2 (en) * 2008-06-27 2012-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apable of providing haptic effec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obile terminal
JP4483993B2 (ja) * 2008-09-04 2010-06-16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9625Y (zh) * 2003-07-28 2005-03-30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无线传输的监控装置
CN101581968A (zh) * 2008-05-13 2009-11-1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和移动终端
CN101287032A (zh) * 2008-05-28 2008-10-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98631B2 (en) 2013-07-30
EP2553917B1 (en) 2019-10-16
CN102202131A (zh) 2011-09-28
EP2553917A2 (en) 2013-02-06
WO2011117697A2 (en) 2011-09-29
WO2011117697A3 (en) 2011-12-01
US20110237230A1 (en) 201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2131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基于振动的应用激活
EP3301551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ouch
CN105407036B (zh) 红包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6375774B (zh) 一种直播间显示内容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02653A (zh) 一种门禁终端的控制权限共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270484A (zh) 不要求视觉接触的电子设备菜单导航
JP4706629B2 (ja) 携帯端末機器
CN103379220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24822A (zh) 移动终端和管理移动终端的电子邮件的方法
CN106447836A (zh) 一种门禁终端绑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092836A (zh) 省电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16053B1 (ko) 스마트 와치
CN103888601B (zh) 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646971A (zh) 屏幕发声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US86203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continuing a telephone call when charging
CN107919124A (zh) 设备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5653236A (zh) 音量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3813127A (zh) 一种视频通话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094968A (zh) 唤醒mcu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63654A (zh) 应用程序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5100484A (zh) 一种结束语音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668023A (zh) 通信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57610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5027165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and call control method
CN105577523A (zh)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