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1718A - 旋转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1718A
CN102201718A CN2011100487150A CN201110048715A CN102201718A CN 102201718 A CN102201718 A CN 102201718A CN 2011100487150 A CN2011100487150 A CN 2011100487150A CN 201110048715 A CN201110048715 A CN 201110048715A CN 102201718 A CN102201718 A CN 102201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turning motor
end cap
resin
stat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87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1718B (zh
Inventor
岩崎则久
中津川润之介
榎本裕治
北村正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1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1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17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3Heat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旋转电动机,涉及电动机的散热结构,对于因小型化而表面面积变小的电动机,提高其散热效果。在由具有多个磁极的定子、安装在该定子的定子绕组、支承上述定子的定子架、通过规定的气隙能够旋转地支承在上述定子的转子、封闭上述定子架的两端的端盖组成的旋转电动机中,在上述定子、上述定子架和上述端盖形成的空气层中含侵有树脂,从上述定子绕组到上述端盖使高导热性部件一体成形。

Description

旋转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动机。
背景技术
旋转电动机,特别是永磁铁同步电动机活用其小型且效率高的优点扩大了对于家电、产业或机动车等的应用用途。
特别是近年来,上述用途要求机器内的省空间化,因此电动机的小型化是必需的。使电动机小型化、设计与小型化之前相同程度输出的电动机时热成为问题。
小型且高输出的电动机,对于产生的热量散热面积较小,因此电动机内部成为高温,特性劣化。由此引发的问题能够列举绕组电阻的上升和永磁铁的热消磁等。
出于上述背景在以电动机的小型、高输出化为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散热性良好的各种研究。
作为提高散热性的现有技术,能够列举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首先,专利文献1通过在电动机的定子与定子架之间设置柔软性优良的导热部件层来提高散热性。
此外专利文献2为了填充因定子的叠层而形成的凹凸的空隙,在定子与定子架之间使金属膜成形,在热压配合(烧嵌)时将金属膜填充在空隙地制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360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497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是在定子与定子架之间设置柔软性良好的导热部件层的技术。但是,这种导热部件虽然较多在面方向上导热性良好,但是在垂直方向上导热性较差。因此,不能期待从定子向定子架的散热。
此外专利文献2是在定子与定子架之间使金属膜成形的技术。但是,因为无法保证金属膜稳定地填充到定子与定子架的空隙部,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散热性优良的小型且高输出的旋转电动机。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成:在包括具有多个磁极的定子、安装于该定子的定子绕组、支承上述定子的定子架、通过规定的气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述定子的转子和封闭上述定子架的两端的端盖的旋转电动机中,在由上述定子、上述定子架和上述端盖形成的空间,用树脂固定有高导热性部件。
此外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成:在包括具有多个磁极的定子、安装于该定子的定子绕组、支承上述定子的定子架、通过规定的气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述定子的转子和封闭上述定子架的两端的端盖的旋转电动机中,在由上述定子、上述定子架和上述端盖形成的空气层中含侵有树脂,高导热性部件从上述定子绕组到上述端盖被一体成形。
此时,上述高导热性部件可以以至少2片重叠的方式被成形。
此外,通过上述高导热性部件以至少2片在径向分离的状态被成形而达成。
此外,上述高导热性部件可以在周向隔开距离地配置。
此外,上述旋转电动机中高导热性部件可以从转子的发热部位的轴向两端延伸到支承上述转子的轴。
此外,作为上述旋转电动机能够使用转子具有永磁铁(永磁体)的永磁铁型旋转电动机。
此外,作为上述旋转电动机能够使用转子具有次级侧导体的感应式旋转电动机。
此外,可以在上述定子与上述定子架之间含侵有树脂。
此外,可以在上述定子架的内侧和上述端盖的内侧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凹凸,使上述树脂的接触面积增大。
此外,可以对于上述定子的内侧和上述端盖的内侧中的至少一方设置的凹凸的角部设定规定的曲率。
此外,可以在上述定子与上述定子架之间设置有高导热性的部件,与树脂一体成形。
此外,可以将设置在上述定子架的凹凸在周向配置。
此外,可以将设置在上述定子架的凹凸在轴向配置。
此外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成:在包括具有多个磁极的定子、安装于该定子的定子绕组、支承上述定子的定子架、通过规定的气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述定子的包含永磁铁的转子和封闭上述定子架的两端的端盖的旋转电动机中,上述定子使用具有2.2[T]以上的高饱和磁通密度的铁部件,上述转子的永磁铁使用具有1.37[T]以上的高磁通密度的磁铁,从上述定子到上述端盖一体成形有树脂和高导热部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散热性优良的小型且高输出的旋转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的电动机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的电动机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结构的电动机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结构的电动机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结构的电动机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结构的电动机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结构的转子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结构的电动机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结构的定子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结构的定子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结构的定子截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4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定子,101……定子绕组,102……定子架,103……端盖,104……转子铁芯,105……轴,106……树脂,107……高导热片(定子轴方向用仅1片),108……高导热片(定子轴方向用将2片组合时的1片),109……高导热片(定子轴方向用将2片组合时的1片),110……转子磁铁(rotor magnets),111……高导热片(转子用),112……定子架(具有凹凸),113……端盖(具有凹凸),114……凹凸部(定子架内侧),115……凹凸部(端盖内侧),116……高导热片(定子径向用),117……定子绕组和高导热片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永磁铁同步电动机(永磁体同步电动机)如上所述具备小型并且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维持该优点并且散热性能较高的永磁铁同步电动机的开发进行了各种研究后,石墨片(graphite sheet)作为导热部件受到关注。
石墨片在平面方向上的导热率比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率优异,能够使由机器产生的过热点减少,并且从热源向散热器效率良好地传热。此外,考虑到比重较轻的机器的轻量化和能够减轻对基片的载重负荷等,可以认为石墨片是适合应用于家电、产业或机动车等的材料。
由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对将石墨片用于要求小型、轻量化的旋转型电动机的散热进行了研究。发明人发现特别是因为石墨片在面方向上的导热非常优异,所以为了使旋转型电动机用转子的绕组(线圈)产生的热向旋转轴方向逃逸,石墨片是非常良好的。
结果,得到如下所述的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10,以具有高散热结构的旋转电动机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另外,以下的实施例中作为旋转电动机以永磁铁式旋转电机为例说明,也能够适用于具有同样结构的感应电动机和磁阻电动机等。
[实施例1]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部分截面图。
图1中,具备本第一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包括具有多个磁极的定子100。在该定子100安装定子绕组101。定子100被定子架102固定,在定子架102的两端安装有在旋转电动机的轴方向上进行封闭的端盖103。转子104隔着气隙配置在定子100。旋转轴105是传递转子104的旋转动力的部件。树脂106含侵在从定子100到端盖103形成的空气层。高导热性的片107在树脂106中一体成形,连接定子绕组101和端盖103的具有400[W/m·K]以上的导热率。
一般而言旋转电动机中主要的发热源是定子、定子绕组和转子,图1中对应于定子100、定子绕组101和转子104。
本实施例中在于提高定子100和定子绕组101的散热效果。现有结构中使定子100的发热通过定子架102传导到端盖103来散热。定子绕组101的发热通过定子100同样传导到端盖103来散热。
本实施例中,由定子100和定子绕组101产生的热通过用具有比空气更高导热率的树脂含侵(浸渗)于现有结构的由定子和端盖形成的空气层部,成为容易传导热的结构。
一般而言空气的导热率为大约0.03[W/m·K],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树脂的导热率为0.3~3[W/m·K]左右,因此导热率上存在大约10~100倍左右的差。但是,与金属相比导热率显著低下。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定子绕组101和端盖103之间使石墨片等高导热性的片(片体)107圆环状地与树脂一体成形。由此能够大幅提高向轴方向的导热率。石墨片的导热率为400[W/m·K]以上,导热率比铝和银等高导热部件更高,因为柔软性优良所以也是容易在树脂中一体成形的部件。
该片107在图1的纸面上安装在绕组101的左右端。具体而言,安装有将左侧的绕组101与左侧的端盖103热连接的片107,和将右侧的绕组101与右侧的端盖103热连接的片107。该片107的片表面沿着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配置。具体而言,以片107的片表面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片107,缩短导热距离。该片107如上所述为石墨片,因为在平面方向上的导热率比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率优异,所以能够将绕组101的热效率良好地传导到端盖103。并且片107相对于旋转轴105方向安装在平面方向上,因此在旋转电动机的径向不会变厚,有助于小型化。本实施例中,树脂层介于片107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之间,在端盖103与作为发热源的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构成的具有比树脂更高导热率的导热通路,由经由定子架102的第一通路和经由片107的第二通路构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在端盖103与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并列设置。
[实施例2]
图2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2中,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2所示用高导热片108和109将定子绕组101和端盖103热连接。该高导热片108和109是将2片以上重叠组合而成的。
由此,因为从定子绕组101到端盖103进行传导的热通路的截面积增大,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定子绕组102端部的散热效果。并且如上所述,片相对于旋转轴105方向安装在平面方向上,因此即使像片108和109一样为2片,也不会在旋转电动机的径向变厚。
本实施例中,片108和109的片表面沿着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配置。具体而言,以片108和109的片表面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片108和109,缩短导热距离。本实施例中,树脂层介于片108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之间,在端盖103与作为发热源的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构成的具有比树脂更高导热率的导热通路由经由定子架102的第一通路、和经由片108和109的第二通路构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在端盖103与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并列设置。
[实施例3]
图3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3中,第三实施例的结构表示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3所示用高导热片108和109将定子绕组101的端部和端盖103热连接。此外本实施例中将2片以上的高导热片在径向隔开规定的距离配置。树脂106介于这2片高导热片108和109之间。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进而,定子绕组101的散热分布在径向上不同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发热较大的部位配置片等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片相对于旋转轴105方向安装在平面方向上,因此即使像片108和109一样为2片,也不会在旋转电动机的径向上变厚。
本实施例中,片108和109的片表面沿着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配置。具体而言,以片108和109的片表面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片108和109,缩短导热距离。本实施例中,树脂层分别介于片108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之间、片108与片109之间,在端盖103与作为发热源的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构成的具有比树脂更高导热率的导热通路,由经由定子架102的第一通路、经由片108的第二通路和经由片109的第三通路构成。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在端盖103与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并列设置。
[实施例4]
图4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4中,本第四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从定子绕组101到端盖103设置散热通路相对,如图4所示用高导热片107将定子100和端盖103热连接。
由此,能够使定子100产生的发热被集中地散热。例如,对于在结构上定子部分的发热较大的电动机是有效的,此外,由于转速升高会导致定子发热增大,所以对于转速较高的区域所使用的电动机等是有效的。
本实施例中,片107的片表面沿着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配置。具体而言,以片107的片表面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片107,缩短导热距离。本实施例中,树脂层介于片107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之间,在端盖103与作为发热源的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构成的具有比树脂更高导热率的导热通路,由经由定子架102的第一通路和经由片107的第二通路构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在端盖103与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并列设置。
[实施例5]
图5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5中,本第五实施例的结构为与第四实施例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5所示将高导热片108和109重叠2片以上将定子100与端盖103热连接。由此,提高了相对于从定子100向端盖103传导的热的通路的截面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其中,如上所述,片相对于旋转轴105方向安装在平面方向上,因此即使像片108和109一样为2片,也不会在旋转电动机的径向上变厚。
本实施例中,片108和109的片表面沿着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配置。具体而言,以片108和109的片表面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旋转轴105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片108和109,缩短导热距离。本实施例中,树脂层介于片108和定子架102的内周面之间,端盖103与作为发热源的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构成的具有比树脂更高的导热率的导热通路,由经由定子架102的第一通路、和经由片108和109的第二通路构成。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在端盖103与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并列设置。
[实施例6]
图6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6中,本第六实施例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为相同的原理,不同点为像高导热片108和109这样将2片以上高导热片隔开规定的距离配置的结构。在规定的距离间填充有树脂106。由此,在定子的发热分布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例如,对于定子的齿部的发热和铁芯背部的发热能够灵活对应。
其中,如上所述,片相对于旋转轴105方向安装在平面方向上,因此即使像片108和109一样为2片,也不会在旋转电动机的径向变厚。
本实施例中,片108和109的片表面沿着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者旋转轴105配置。具体而言,以片108和109的片表面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或者旋转轴105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片108和109,缩短导热距离。本实施例中,树脂层分别介于片108与定子架102的内周面之间、片108与片109之间,在端盖103与作为发热源的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构成的具有比树脂更高的导热率的导热通路,由经由定子架102的第一通路、经由片108的第二通路和经由片109的第三通路构成。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在端盖103与定子100或定子绕组101之间并列设置。
[实施例7]
图7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高导热片的立体图。
图7中,本实施例为使图1~图6所示的高导热片107、108、109在周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结构。由此,不需要将高导热片制成圆环状,能够容易地进行一体成形。特别如第六实施例所示,从定子的齿到端盖配置高导热片的情况下,因为在齿和齿之间配置有定子绕组,圆环状的片无法接近齿轴方向的表面。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高导热片被齿间隔的宽度截断,配置在周方向上,来成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活用高导热片的性能的结构。
[实施例8]
图8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8中,本实施例是关于旋转电动机的转子部分的结构,由图8(a)中旋转电动机中旋转的转子中使用的铁芯104、贴在该铁芯104的表面的磁铁110、传递转子的动力的轴105、和从磁铁110的轴方向两端在芯104的端面延伸并埋入轴105的高导热性片111构成。即,磁铁110的端部和轴105被高导热片111热连接。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磁铁110产生的热直接传导到轴105,防止热被封闭在转子内部。
现有结构中为磁铁的发热通过定子铁芯传导到轴的通路,但是通过直接将热传导到轴,能够抑制转子铁芯的温度上升,能够通过从轴对外部介质或外部空气散热来提高散热效果。由此对于将热直接传导到轴的情况而言具有较大的优点。
对于图8(b)设想为磁铁110被埋入转子铁芯104的内部的埋入型磁铁电动机,能够应用同样的原理。此外在转子包含次级侧(2次侧)导体的感应电动机中也能够应用同样的原理,通过使高导热片从发热的次级侧导体延伸到轴,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该第八实施例通过与第一~第七实施例组合,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实施例9]
图9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9中,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9所示,为树脂106不仅含侵在定子100与端盖103之间,还含侵在定子100与定子架102之间的结构。通常,为了将定子安装到定子架,通过对定子架加热而使定子架的内周膨胀,插入定子后,将定子架冷却以使定子架冷凝(凝结)、压缩,由此来固定定子和定子架。该压缩时从定子架内周向定子架中心产生较大的应力,定子被挤压。因该压缩应力导致定子变形,定子的特性劣化。
由于该特性的劣化成为发热的主要原因,如上所述通过使树脂含侵(浸渍)在定子与定子架之间,树脂成为代替缓冲,能够降低压缩应力。此外在现有结构中为定子和定子架通过金属密接的结构,但本结构中由于将树脂夹在中间,散热效果较差。
对此,通过将从定子绕组101和定子100到端盖103向轴方向圆环状地配置、并且以规定宽度截断而成的高导热片108、109在周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配置,并与树脂106一体成形,来设置轴方向的散热通路,能够提高散热效果。此外,通过在定子与定子架之间隔着树脂,树脂吸收了定子产生的振动,成为振动不会直接传递到定子架的结构,还能够获得降低振动、噪声的效果。此时,为了使电动机的直径不会过大,需要根据定子的压缩应力降低和散热效果来对含侵的树脂的量进行最佳设计。
该第九实施例使用的由片108、109构成的散热通路也可以使用第一~第七实施例的由片107、108、109构成的散热通路。此外通过与第八实施例组合,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片108和109的旋转轴105方向的端部在定子100、定子绕组101、端盖103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设置间隙,与不设置间隙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绝缘性。如上所述使用第一~第七实施例的由片107、108、109构成的散热通路的情况下,不存在该间隙,与设置了间隙的情况相比,散热效果提高。对于片107、108、109,间隙不需要设置在它们的两端,可以只设置在单侧。考虑电绝缘性和散热效果来确定即可。此外,设置了间隙的情况下,也存在具有比树脂更高导热性的片107、108、109,与仅有树脂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提高通过片107、108、109的导热效果,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对于第一~第七实施例的片107、108、109,也可以设置本实施例中说明的间隙。
[实施例10]
图10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10中,本实施例的结构是应用图9所示的第九实施例的示例,如图10所示为在定子架112的内侧和端盖103的内侧设置凹凸114、115的结构。
由此,使树脂与定子架的接合面积变宽,能够提高接合强度。此外使树脂含侵并固定的情况下,在固定的部位存在较尖的角时容易发生出现被称为裂缝(crack)的裂纹现象。对此通过在凹凸的角部设定规定的曲率能够防止裂缝。
也可以将本实施例的具有凹凸114、115的定子架112和端盖103应用于第一~第九实施例,在第一~第九实施例中获得本实施例的效果。
[实施例11]
图11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本实施例的结构应用了第十实施例,如图11所示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在定子100与定子架112之间含侵的树脂106中,将圆环状并且以规定的宽度切断的高导热片116在周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配置,与树脂106一体成形。
由此不仅在轴方向上,还能够提高对径向的散热效果。进而如第十实施例所述,还能够获得降低施加在定子的压缩应力的效果。
该第十一实施例使用的片108、109构成的散热通路也可以使用第一~第七实施例的片107、108、109构成的散热通路。此时,如第九实施例所说明的,可以在旋转轴105方向上的片107、108、109的两端部或单侧端部适当地设置间隙。此外通过与第八实施例组合,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实施例12]
图12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图。
图12中,本实施例的结构应用了第十实施例和第十一实施例,是将高导热片108、109与定子绕组101之间的绝缘距离117根据电动机的大小来改变距离的结构。
一般假设与缝(slot)绝缘同等的情况下,作为绝缘需要的距离需要隔开0.25[mm]左右以上的间隔,但是能够根据树脂的种类等改变绝缘距离,灵活地对应绝缘距离。
该绝缘距离117如上所述能够应用于上述各实施例。
[实施例13]
图13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的定子架的立体图。
图13中,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十实施例相关联,为将设置在定子架112的凹凸在周方向上配置的结构。
由此,成为对于轴方向较短的定子也能够提高与树脂的接合强度的结构。此外,还能够为通过使凹凸的间隔变窄来增加接触面积的结构。该情况下,凹凸的宽度过窄时定子架自身的强度会减弱,因此优选以接触面积与定子架102的强度的关系中的最佳值进行设计。
该凹凸能够应用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定子架102。
[实施例14]
图14是具备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的定子架的立体图。
图14中,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十实施例相关联,为将设置在定子架112的凹凸在轴方向上配置的结构。
由此,成为对于外径较大的电动机能够提高接合强度的结构。此外,还能够为通过使凹凸的间隔变窄来增加接触面积的结构。该情况下与第十三实施例同样,也优选以接触面积与定子架的强度的关系中的最佳值进行设计。
该凹凸能够应用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定子架102。
[实施例15]
以下使用图4~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的具有高散热结构的旋转电动机。
在图4~图6中,用于定子100的材料使用具有2.2[T]以上的饱和磁通密度的铁芯,配置在转子104的永磁铁(永磁体)使用具有1.37[T]以上的磁通密度的永磁铁,从定子100对端盖103直接导热。
一般而言永磁铁会因为在定子绕组中产生的电流生成的磁场和温度而发生称为消磁的永磁铁的磁力消失的现象。该磁力消失的允许值称为矫顽力(coercive force),可以认为矫顽力越高越难以消磁。但是,矫顽力较高的永磁铁的磁铁本身的磁通密度较低,用于电动机的情况下难以提供旋转力。相反矫顽力较低的永磁铁磁通密度较高,易于提供旋转力。
为了良好应用该特性,目的在于选择与定子使用的材料的最佳组合。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磁铁为磁通密度较高、矫顽力较低的磁铁,定子使用的材料为饱和磁通密度较高、能够以较小的电流输出较高的磁通密度的材料。通过将该定子材料与永磁铁组合,能够以较小的电流增大电动机的旋转力,因较小的电流使温度上升也较低,对磁铁施加的磁场的强度也较弱。因此是即使为矫顽力较低的永磁铁也不会消磁,能够输出高旋转力的电动机结构。
根据本发明,在使电动机小型化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树脂和高导热片的一体成形,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此外,通过使树脂在定子与定子架之间含侵,能够降低对定子施加的压缩应力,因此能够降低定子的铁损。同样由于定子产生的振动难以被传递给定子架,所以还能够期待振动/噪声减少的效果。

Claims (17)

1.一种旋转电动机,其包括:具有多个磁极的定子;安装于该定子的定子绕组;支承所述定子的定子架;通过规定的气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定子的转子;和封闭所述定子架的两端的端盖,该旋转电动机的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定子、所述定子架和所述端盖形成的空间,用树脂固定有高导热性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导热性部件为片状部件,以使其片表面与所述转子的旋转轴大致平行的方式,将该高导热性部件保持在所述树脂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定子、所述定子架和所述端盖形成的空间中含侵有树脂,所述高导热性部件从所述定子绕组到所述端盖被一体成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定子、所述定子架和所述端盖形成的空间中含侵有树脂,所述高导热性部件从所述定子到所述端盖被一体成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导热性部件以至少2片重叠的方式被成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导热性部件以至少2片在径向分离的状态被成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导热性部件在周向隔开距离地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电动机中,高导热性部件从转子的发热部位的轴向两端延伸到支承所述转子的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电动机为转子具有永磁铁的永磁铁型旋转电动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电动机为转子具有次级侧导体的感应式旋转电动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与所述定子架之间含侵有树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架的内侧和所述端盖的内侧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凹凸,使所述树脂的接触面积增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和所述端盖的内侧中的至少一方设置的凹凸的角部,设定有规定的曲率。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子与所述定子架之间设置有高导热性部件,与树脂一体成形。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定子架的凹凸在周向配置。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定子架的凹凸在轴向配置。
17.一种旋转电动机,其包括:具有多个磁极的定子;安装于该定子的定子绕组;支承所述定子的定子架;通过规定的气隙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定子的包含永磁铁的转子;和封闭所述定子架的两端的端盖,该旋转电动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使用具有2.2[T]以上的高饱和磁通密度的铁部件,所述转子的永磁铁使用具有1.37[T]以上的高磁通密度的磁铁,从所述定子到所述端盖一体成形有树脂和高导热部件。
CN2011100487150A 2010-03-25 2011-02-25 旋转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1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0146 2010-03-25
JP2010070146A JP5216038B2 (ja) 2010-03-25 2010-03-25 回転電動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1718A true CN102201718A (zh) 2011-09-28
CN102201718B CN102201718B (zh) 2013-12-18

Family

ID=44655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871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1718B (zh) 2010-03-25 2011-02-25 旋转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13842B2 (zh)
JP (1) JP5216038B2 (zh)
CN (1) CN10220171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7056A (zh) * 2017-10-31 2018-02-16 方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电动机
CN107919745A (zh) * 2016-10-10 2018-04-1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电机的定子、车辆的电机以及车辆
CN107947417A (zh) * 2017-12-30 2018-04-20 天津卓优智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散热结构
CN108712019A (zh) * 2018-07-06 2018-10-2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屏蔽电机及其绕组端部散热机构及散热方法
CN110535292A (zh) * 2018-05-23 2019-12-03 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升电机结构
WO2023217693A1 (de) * 2022-05-09 2023-11-16 eMoSys GmbH Fluidgekühlte, mehrphasige permanenterregte synchronmaschin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7391B2 (en) * 2011-11-28 2016-11-29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Heat sink with orientable fins
US9431834B2 (en) 2012-03-20 2016-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9583259B2 (en) * 2012-03-2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9160205B2 (en) 2012-03-20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gnetically permeable structures
US9653206B2 (en) 2012-03-20 2017-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pad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DE102012102406A1 (de) * 2012-03-21 2013-09-26 Magna Steyr Fahrzeugtechnik Ag & Co Kg Elektromotor mit Gehäusekühlung
KR101930333B1 (ko) * 2012-06-15 2018-12-1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JP5607708B2 (ja) * 2012-12-04 2014-10-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固定子
KR101995846B1 (ko) * 2012-12-17 2019-07-0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냉각부재 일체 결합형 전동기
JP6421619B2 (ja) * 2015-01-26 2018-11-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US10014751B2 (en) 2015-05-19 2018-07-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ical machine cooling structure
JP6604042B2 (ja) * 2015-06-10 2019-11-13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モータ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モータ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DE102016007278B4 (de) * 2015-06-23 2022-04-28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Kühlstruktur eines Elektromotors, Elektromotor und Verfahren zum Kühlen eines Elektromotors
JP6597091B2 (ja) * 2015-09-11 2019-10-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電動ポン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US10193421B2 (en) 2015-11-13 2019-01-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for thermal management in electrical machines
JP6677626B2 (ja) * 2016-11-14 2020-04-0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機
CN110168872A (zh) * 2017-01-20 2019-08-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空调机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CN110612657A (zh) * 2017-11-20 2019-12-24 三菱重工发动机和增压器株式会社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8102750A1 (de) 2018-02-07 2019-08-08 IPGATE Capital Holding AG Stator für Drehfeldmaschine mit axialer Wärmeableitung
JP2020120543A (ja) 2019-01-25 2020-08-0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放熱性及び生産性を向上させた電動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563354B2 (en) * 2020-03-05 2023-01-24 Dana Belgium N.V. Electric motor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said system
CN117175860A (zh) 2022-05-27 2023-12-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机的热桥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0543A (ja) * 1997-04-15 1998-10-27 Toyota Motor Corp モータ
CN2674748Y (zh) * 2003-12-16 2005-01-26 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水冷定子机座电机的绕组绝缘与导热结构
JP2005354821A (ja) * 2004-06-11 2005-12-22 Honda Motor Co Ltd モータ
CN101199101A (zh) * 2005-06-28 2008-06-11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包含线圈端部支撑板的伸出极转子以及包含该转子的旋转电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5926A (en) * 1970-11-02 1972-08-22 Albert Blum Submersible pump assembly
JPS60117669U (ja) * 1984-01-19 1985-08-08 川俣精機株式会社 全閉形電動機
JPH033160U (zh) * 1989-05-26 1991-01-14
JPH033160A (ja) 1989-05-31 1991-01-09 Toshiba Corp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のインデックス検出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回転機構
JPH0670508A (ja) * 1992-08-07 1994-03-11 Nippondenso Co Ltd 回転電機
JPH08149756A (ja) 1994-11-15 1996-06-07 Fuji Electric Co Ltd 外被水冷式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H08322170A (ja) * 1995-05-24 1996-12-03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
JP2007236045A (ja) 2006-02-28 2007-09-13 Toshiba Corp 外被冷却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52018A (ja) * 2006-03-13 2007-09-27 Aichi Elec Co 永久磁石電動機
US7579724B2 (en) * 2006-06-02 2009-08-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n electrical machine to transport fluids through a pipeline
JP2009118629A (ja) * 2007-11-06 2009-05-28 Denso Corp 交流モータ
JP5673327B2 (ja) * 2010-05-12 2015-02-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US8552600B2 (en) * 2010-06-14 2013-10-08 Remy Technologies, Llc Potted end turns of an electric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0543A (ja) * 1997-04-15 1998-10-27 Toyota Motor Corp モータ
CN2674748Y (zh) * 2003-12-16 2005-01-26 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水冷定子机座电机的绕组绝缘与导热结构
JP2005354821A (ja) * 2004-06-11 2005-12-22 Honda Motor Co Ltd モータ
CN101199101A (zh) * 2005-06-28 2008-06-11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包含线圈端部支撑板的伸出极转子以及包含该转子的旋转电动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9745A (zh) * 2016-10-10 2018-04-1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电机的定子、车辆的电机以及车辆
CN107707056A (zh) * 2017-10-31 2018-02-16 方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电动机
CN107947417A (zh) * 2017-12-30 2018-04-20 天津卓优智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散热结构
CN110535292A (zh) * 2018-05-23 2019-12-03 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升电机结构
CN108712019A (zh) * 2018-07-06 2018-10-2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屏蔽电机及其绕组端部散热机构及散热方法
WO2023217693A1 (de) * 2022-05-09 2023-11-16 eMoSys GmbH Fluidgekühlte, mehrphasige permanenterregte synchron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34028A1 (en) 2011-09-29
US8513842B2 (en) 2013-08-20
JP5216038B2 (ja) 2013-06-19
JP2011205775A (ja) 2011-10-13
CN102201718B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1718B (zh) 旋转电动机
US6744158B2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cooling rings
US20210384784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10367465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11863031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10265885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10384789A1 (en) Armature
CN208986739U (zh) 盘式电机
US20220181935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11509176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20006339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otor
JP7371361B2 (ja) 回転電機
WO2016035533A1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JP2010220402A (ja) 永久磁石形回転電機
JP4640008B2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
US10193420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20220029484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20263394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20263393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20209633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20109358A1 (en) Armature
US20210249922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2012196079A (ja) モータの冷却構造
CN105981272A (zh) 电机器的主动部件的冷却
WO2021065586A1 (ja) 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