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4608B - 接点开闭构造以及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接点开闭构造以及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4608B
CN102194608B CN201110035665.2A CN201110035665A CN102194608B CN 102194608 B CN102194608 B CN 102194608B CN 201110035665 A CN201110035665 A CN 201110035665A CN 102194608 B CN102194608 B CN 102194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ing plate
moving contacting
guide portion
movement l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56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4608A (zh
Inventor
筒井和广
佐佐木纯
三村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4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4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4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4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60Auxiliary mean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 for cleaning or lubricating contact-mak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2050/446Details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of the coil, e.g. spool, bobbin, form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点开闭构造以及电磁继电器,接点的接触可靠性高,并且结构紧凑。通过使具备可动接点的可动接触片(38)动作,从而使可动接点(44)与配置在对置位置的固定接点(46)开闭。具备引导部(32),该引导部(32)位于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从而抑制空气流。

Description

接点开闭构造以及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点开闭构造以及具备该接点开闭构造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例如公知有如下的技术:使配置在固定铁心周围的励磁线圈励磁或者退磁,使固定铁心吸引衔铁或者从衔铁离开,使安装于衔铁的可动接触片动作,使设置于可动接触片的可动接点和配置在与该可动接点对置的位置的固定接点开闭。
然而,在上述电磁继电器中,当加工衔铁或励磁线圈等构成部件时,会产生毛刺、飞边,或者附着有微小的碎屑等,这些部分以后成为细粉末(直径大约20μm)而浮游。当该细粉末附着于接点的表面时,接点的接触电阻增大,有时存在变得不导通的情况。因此,在各个构成部件中,将毛刺或飞边打磨、或者进行清洗,然后,进一步在组装后也进行清洗,由此防止细粉末的产生,由此来提高接点的接触可靠性。
但是,有时通过清洗等无法完全地防止细粉末的产生。因此,当使接点从闭合状态断开时,空气从周围流入接点之间,飞散的细粉末有可能附着于接点的表面。进而,当细粉末附着于接点的表面时,会产生前面所述的问题。
并且,为了提高接点的接触可靠性,还考虑增加接点的极数(使接点以多对多的方式开闭)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方法中接点开闭机构的占有空间增大,存在导致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3-882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接点的接触可靠性高、并且紧凑的接点开闭构造以及具备该接点开闭构造的电磁继电器。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点开闭构造,
通过使具备可动接点的可动接触片动作而使所述可动接点与配置在对置位置的固定接点开闭,
其中,所述接点开闭构造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位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从而抑制空气流。
即,当所述可动接触片动作时,会在接点的对置区域及其附近产生空气流,但是,只要能够通过引导部的动作使该空气流相对于接点的闭合位置不平衡即可。特别地,如果以使覆盖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整体的方式形成引导部,则能够基本抑制接点断开时来自该方向的空气的气流,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空气流集中于接点闭合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可动接触片动作而使接点从闭合状态断开,通过引导部的动作,接点的对置区域中的空气的流动朝向引导部。因此,即便在空气中含有细粉末,该细粉末也不会跟着由所述引导部的动作引起的空气流移动并附着于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的接触位置即接点表面的中心。即,不会出现接点的接触电阻增大、或者不导通的情况,能够使接点维持期望的接触可靠性。因此,无需增加接点的极数,能够防止大型化。
优选所述引导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的直线距离在0.8mm以下,在所述可动接触片和所述引导部的相反侧形成的空间中,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和与该动作轨迹对置的壁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0.8mm。特别地,所述距离最佳为0.4mm。
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为使接点的对置区域中的空气的流动朝向引导部的合适的结构,能够大幅地抑制或者阻止细粉末附着于接点的接触位置。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经由绕线筒将线圈卷绕于铁心而形成电磁铁部,经由所述线圈对所述电磁铁部通电或者切断对所述电磁铁部的通电,通过使所述电磁铁部励磁或者退磁,从而使可动铁片转动而驱动可动接触片,由此使可动接点与配置在对置的位置的固定接点开闭,
其中,所述电磁继电器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至少位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
优选所述引导部由在所述卷线筒的凸缘部形成的线圈端子安装部的一部分构成。
根据该结构,无需大幅地变更构造,仅对现存的线圈端子安装部的构造进行稍许变更就能够应对。
优选所述引导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的直线距离在0.8mm以下,在所述可动接触片和所述引导部的相反侧形成的空间中,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和与该动作轨迹对置的壁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0.8mm。
根据本发明,由于引导部形成于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因此能够抑制侧方区域中的空气流,从而使空气流不会集中于接点开闭区域。因此,即便在空气中含有细粉末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细粉末附着于接点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仅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壳体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的(a)是图2的基座的放大立体图,(b)是示出从底面侧观察(a)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的(a)是图2的卷线筒的放大立体图,(b)是示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a)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6的(a)是图5的局部俯视图(局部剖视),(b)是示出从(a)使可动接触片动作后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接点开闭区域中的空气流的图。
图14是对接点开闭区域中的空气流进行模拟的结果的图解。
标号说明
1:基座;1a:引导壁;2:电磁铁部;3:可动铁片;3a:卡定爪部;4:接点开闭机构;5:壳体;5a:引导壁;6:第一缺口部;7:第一矩形孔;8:第一凹部;9:第二缺口部;10:第二凹部;11:引导槽;12:引导壁;13:第二矩形孔;14:第三凹部;15:第三缺口部;16:第四缺口部;17:第五缺口部;18:阶梯部;19:支脚;20:铁心;21:卷线筒;22:线圈;23:磁轭;24:吸引部;24a:吸引面;25:连接部;26:筒状部;27:第一凸缘部;28:第二凸缘部;29:第一线圈端子;29a:缠绕部;30:第一端子安装部;30a:狭缝部;30b:退让部;31:突出部;32:引导面;33:第二线圈端子;33a:缠绕部;34:第二端子安装部;34a:狭缝部;34b:退让部;35:引导凸部;36:第一平板部;36a:嵌合孔;36b:脚部;37:第二平板部;37a:突起;38:可动接触片;38a:引导片;39:固定端子;39a:引导片;40:虚设端子;40a:引导部;41:第一平面部;41a:第一贯通孔;41b:第二贯通孔;42:第二平面部;42a:贯通孔;43:可动接点部;44:可动接点;45:固定接点部;46:固定接点;47:端子部;48:接点承受部;49:第一脚部;50:第二脚部;51:第一侧方部;52:第二侧方部;53: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和位置的术语(例如包括“上”、“下”、“侧”、“端”),但是,这些术语的使用是为了容易参照附图理解发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受这些术语的意思限定。并且,以下的说明实质上只不过是例示,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物或者其用途。
(1.结构)
图1和图2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大致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在基座1上设置有电磁铁部2、可动铁片3、接点开闭机构4,并盖上壳体5。
(1-1.基座1)
如图3的(a)所示,基座1是通过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为俯视大致矩形的板状的部件。在基座1的一端侧,在两侧分别形成有供磁轭23的脚部36b贯穿插入的第一缺口部6和第一矩形孔7。在第一矩形孔7的侧方部分形成有第一凹部8。在第一凹部8的侧方部分形成有第二缺口部9,卷线筒21的一部分(第二端子安装部34)和后述的第二线圈端子33一起配置于该第二缺口部9。以抑制成形加工时产生的收缩等、并抑制材料为目的,在基座1的中央部形成有第二凹部10。在第二凹部10的侧方部分形成有引导槽11和夹着该引导槽11对置的一对引导壁12。在引导槽11的底面形成有第二矩形孔13。在基座1的另一端侧形成有比第二凹部10还低的第三凹部14,在第三凹部14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朝向侧方开口的第三缺口部15以及第四缺口部16、第五缺口部17。如图3的(b)所示,在基座1的底面,除了周边部以外形成有突出的阶梯部18,在该阶梯部18的3处形成有支脚(stand off)19。当将电磁继电器安装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时,支脚19使电磁继电器与电路基板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
(1-2.电磁铁部2)
如图2所示,电磁铁部2是通过将线圈22经由卷线筒21卷绕于铁心20、并与磁轭23一体化而形成的部件。
铁心20是将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而成的部件,在一端部形成有外径尺寸大的吸引部24,另一端部成为用于铆接固定于磁轭23的连接部25。
绕线筒21是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成的部件,如图4的(a)所示,该绕线筒21包括:筒状部26,铁心20贯穿插入于该筒状部26,并且后述的线圈22卷绕于该筒状部26;以及分别形成于该筒状部26的两端部的第一凸缘部27和第二凸缘部28。在第一凸缘部27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突出部31和用于安装第一线圈端子29的第一端子安装部30。第一端子安装部30的内表面部(突出部31侧的平面部)扩展,形成引导面32,该引导面32至少位于后述的可动接触片38的移动范围的侧方。并且,第一端子安装部30形成有在侧方开口的纵长的狭缝部30a和与该狭缝部连续且在筒状部26侧开口的退让部30b。第一线圈端子29从侧方压入狭缝部30a。突出部31是为了在将电磁铁部2组装于基座1时利用未图示的机器人手臂等把持而设置的。如图4的(b)所示,在第二凸缘部28形成有引导凸部35和用于安装第二线圈端子33的第二端子安装部34。与上述第一端子安装部30同样,在第二端子安装部34分别形成有狭缝部34a和退让部34b,第二线圈端子33压入狭缝部34a。第一线圈端子29和第二线圈端子33为同样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第一线圈端子29的上方侧形成有缠绕部29a,在第二线圈端子33的上方侧形成有缠绕部33a,所述缠绕部29a朝侧方弯曲,在缠绕有线圈22的一端部之后折弯而位于上述退让部30b,所述缠绕部33a朝侧方弯曲,在缠绕有线圈22的一端部之后折弯而位于上述退让部34b。当将电磁铁部2安装于基座1时,引导凸部35抵接于基座1的上表面,将电磁铁部2定位于基座1。
线圈22卷绕于上述卷线筒21的筒状部26,一端部缠绕于第一线圈端子29,另一端部缠绕于第二线圈端子33。
如图2所示,磁轭23是将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板材折弯成大致L字形而形成有第一平板部36和第二平板部37的部件。在第一平板部36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嵌合孔36a,上述铁心20的连接部25固定于该嵌合孔36a。并且,第一平板部36的末端部分形成有分成两叉的脚部36b。脚部36b用于将磁轭23固定于基座1,并且作为用于对后述的可动接触片38通电的端子发挥功能。在第二平板部37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的2处形成有突起37a,该突起37a用于铆接固定后述的可动接触片38。
(1-3.可动铁片3)
如图2所示,可动铁片3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板材构成,且在上端部两侧分别形成有卡定爪部3a。并且,在可动铁片3的一面(抵接于磁轭23侧的相反侧的面)、在宽度方向的2处分别形成有突起3b,该突起3b贯穿插入于可动接触片38的贯通孔42a而被铆接固定。
(1-4.接点开闭机构4)
如图2所示,接点开闭机构4由可动接触片38、固定端子39以及虚设端子(ダミ一端子)40构成。
可动接触片38将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板材(板簧等)弯曲成大致L字形而形成有第一平面部41和第二平面部42。第一平面部41形成为大致T字形,在第一平面部41的末端部分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贯通孔41a,在两个贯通孔41a之间形成有第二贯通孔41b。上述磁轭23的突起37a贯穿插入于各个第一贯通孔41a而被铆接固定。第二贯通孔41b用于在将可动接触片38组装于磁轭23时利用未图示的机器人手臂等保持可动接触片38。在第二平面部42,在位于第一平面部41侧的两侧的2处分别形成有贯通孔42a,且在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42b,上述可动铁片3的突起3b铆接固定于贯通孔42a。并且,第二平面部42的末端侧宽度变窄,沿着可动铁片3的下端部弯曲,且在末端部分的可动接点部43铆接固定有可动接点44。
固定端子39是将导电性金属板材折弯成大致L字形而成的部件。在固定端子39的一端侧的固定接点部45铆接固定有固定接点46,在另一端侧形成有朝向下方以预定间隔延伸的一对端子部47。之所以将端子部47形成为一对是为了应对通电的电流为大电流的情况。
虚设端子40是通过从金属制板材的中央部突出设置接点承受部48而形成的,且在两侧部分别形成有朝下方延伸的第一脚部49和第二脚部50。第一脚部49压入于基座1的第三缺口部15、第二脚部50压入于第四缺口部16,由此,虚设端子40被安装于基座1。
(1-5.壳体5)
壳体5是通过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的下表面开口的箱状的部件。在将各个构成部件安装于基座1的状态下,壳体5嵌合于外周面。在该嵌合状态下,利用通过在基座1的底面形成阶梯部18而在周缘部形成的凹陷和基座1的下端开口边缘部形成凹部。在凹部中注入密封剂,从而从基座1的下表面突出的端子等的间隙被密封。
(2.制造方法)
接着,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形成电磁铁部2。
在电磁铁部2的形成中,将线圈22卷绕于卷线筒21的筒状部26。进而,将铁心20贯穿插入筒状部26。并且,将第一线圈端子29压入卷线筒21的第一端子安装部30,将第二线圈端子33压入第二端子安装部34。将线圈22的一端部缠绕于第一线圈端子29的缠绕部29a,将线圈22的另一端部缠绕于第二线圈端子33的缠绕部33a。各个线圈端子29、33的缠绕部29a、33a被折弯从而分别位于卷线筒21的退让部30b、34b,且沿着卷绕的线圈22的外周面。铁心20的连接部25嵌合在形成于磁轭23的第一平板部36的嵌合孔36a中而被铆接固定。
将固定端子39的端子部47压入基座1的第二矩形孔13,并由引导槽11和引导壁12引导。固定端子39并不仅仅压入于第二矩形孔13,而且由引导槽11和引导壁12牢固地引导。因此,即便当输送产品时等受到冲击力,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并且,将虚设端子40的第一脚部49和第二脚部50分别压入基座1的第三缺口部15和第四缺口部16,并使虚设端子40的接点承受部48以预定间隔而与固定端子39的固定接点46对置。
将电磁铁部2安装于基座1。
在电磁铁部2的安装中,将脚部36b分别压入基座1的第一缺口部6和第一矩形孔7,将卷线筒21的第二端子安装部34配置于基座1的第二缺口部9,将卷线筒21的第一端子安装部30配置于基座1的第五缺口部17。
将可动铁片3的突起3b贯穿插入于可动接触片38的贯通孔42a而进行铆接固定。接着,将可动铁片3的卡定爪部3a卡定于磁轭23的第二平板部37的末端,将可动铁片3支承为能够转动。进而,将磁轭23的突起37a贯穿插入于可动接触片38的各个贯通孔41a、42a而进行铆接固定,由此,安装可动接触片38从而连结磁轭23和可动铁片3。在该状态下,借助可动接触片38所具有的弹性力,可动铁片3从铁心20的吸引部24的端面(吸引面24a)离开。在该状态下,可动接触片38借助自身的弹力以使可动接点44抵接于虚设端子40的接点承受部48的方式使第二平面部42动作。由此,可动铁片3从铁心20的吸引面24a离开。并且,形成于卷线筒21的第一凸缘部27的引导面32位于可动接触片38的可动接点部43的一方的侧方部分(图6所示的第一侧方部51)。引导面32与可动接触片38之间的最短距离(引导面32与可动接触片38的一个侧缘的移动轨迹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0.6mm以下。在可动接触片38的可动接点部43的另一方的侧方部分(位于引导面32的相反侧的第二侧方部52)形成有至少超过可动接触片38与引导面32之间的最短距离的间隙。由此,当接点开闭时,从周围流入接点的对置区域内的空气的流动不平衡。即,在接点断开的情况下引导面侧形成负压,会产生从第二侧方部52朝向第一侧方部51的空气流。另一方面,在接点闭合的情况下,引导面32成为空气流的阻碍,会产生从第一侧方部51朝向第二侧方部52的空气流。结果,即便在流入接点之间的空气中含有异物(细小的灰尘或碎屑),异物也不会集中于中央的接点对置区域,能够大幅地降低或者消除异物附着于接点的表面的可能性。
检查可动铁片3与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状态。
即,利用未图示的工具等经由形成于可动接触片38的第二平面部42的开口部按压可动铁片3,使可动铁片3抵接于铁心20的吸引面。进而,在该状态下检测可动接触片38与固定端子39之间是否导通、即接点是否恰当地闭合。
将壳体5覆盖于基座1。进而,对形成于壳体5的开口边缘部与基座1的阶梯部18之间的凹部内填充密封剂,对各个端子与基座1或者各个端子与壳体5或者壳体5与基座1之间的间隙部分进行密封,由此完成电磁继电器。
(3.动作)
接着,对构成为上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对线圈22通电之前的电磁铁部2退磁的状态下,可动铁片3借助可动接触片38的弹力使可动接点44抵接于虚设端子40的接点承受部48。因此,可动接点44与固定接点46隔开预定间隔对置。
当对线圈22通电而对电磁铁部2进行励磁时,可动铁片3由铁心20的吸引部24吸引。进而,可动驱动片38与可动铁片3一起被驱动,可动接点44与固定接点46闭合。
当切断对线圈22的通电而使电磁铁部2退磁时,基于铁心20的吸引部24的吸引力消失,可动接触片38借助自身所具有的弹力从图6的(a)所示的位置恢复至图6的(b)所示的位置。此时,接点的对置区域形成负压从而空气从周围流入。但是,引导面32位于可动接触片38的侧方附近。因此,当接点断开时,无法在第一侧方部51(引导面32侧)形成可吸入的空气流,形成负压。因此,如图6的(b)所示,空气主要从第二侧方部52侧流入,空气流不会集中于接点的对置区域(而是集中于图6的(b)中用“×”所示的位置)。即,即便在空气中浮游有细粉末,该细粉末滞留于接点的对置区域、并附着于接点的表面的可能性极低。
图13和图14示出对上述接点开闭区域中的空气流进行模拟的结果。
图13的(a)是示出对接点开闭区域中的当可动接触片38动作时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轨迹和引导面32的直线距离(最短距离)与空气压力(接点下部平均静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的结果的曲线图。从该曲线图可以理解,上述直线距离越短,就越能够减小可动接触片38的两侧部中的配置有引导面32的一侧的空气压力。特别地,从上述直线距离为大致0.8mm开始,引导面32侧的空气压力变小(变负压),在0.4mm处发生显著的变化。
图13的(b)是示出对在上述直线距离为0.4mm的情况下的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速度(接点开闭速度)与上述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的结果的曲线图。从该曲线图可以理解,随着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速度增大,与现有例(未设置引导面32的情况)相比,上述空气压力的下降程度变大。
图14是基于图13的结果示出接点开闭区域中的空气流的图。即,在现有的结构中细粉末朝向接点开闭区域的中心流动,但是,通过沿着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轨迹形成引导面32,从而在接点断开时形成有朝向引导面32侧的空气流,细粉末以从接点的开闭区域离开的方式流动。
(4.其他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卷线筒21的一部分构成引导部,但是,引导部也可以由其他的部件构成。
图7示出利用固定端子39的一部分构成引导部的例子。
固定端子39的固定接点部45的末端部分进一步弯曲成直角,形成向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延伸的引导片39a。
图8示出利用基座1的一部分构成引导部的例子。
基座1形成有从其上表面朝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延伸的引导壁1a。
图9示出利用可动接触片38的一部分构成引导部的例子。
可动接触片38的可动接点部的一个侧缘部形成朝向对置的固定端子39侧大致弯曲成直角的引导片38a。
图10示出利用另外设置的板53构成引导部的例子。
板53例如可以使用将合成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加工成板状而成的部件,通过将板53压入形成于基座1的凹部(或者矩形孔),该板53位于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
图11示出利用虚设端子40的一部分构成引导部的例子。
虚设端子40的一端侧与第二脚部50一起弯曲,由此形成位于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的引导部40a。
图12示出利用壳体5的一部分构成引导部的例子。
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在电磁铁部2的侧方进行接点的开闭,但是,当在上方进行开闭的情况下,能够在壳体5形成引导壁5a。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虚设端子40,但是,代替该虚设端子40,也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具备未图示的第二固定端子(将固定接点46铆接固定于虚设端子40的接点承受部48,并使脚部朝下方侧延伸而成)。即,可以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如果电磁铁部2处于退磁状态,则可动接触片38和第二固定端子成为导通状态,通过对电磁铁部2进行励磁,可动接触片38从与第二固定端子导通的状态切换至与第一固定端子39导通的状态。在该情况下,设置于可动接触片38的可动接点44不仅需要设置在固定端子39侧,还需要设置在第二固定端子侧。并且,不仅需要在可动接点44与固定端子39的固定接点46开闭的区域的侧方设置上述引导部,在可动接点44与第二固定端子的固定接点开闭的区域的侧方也需要设置上述引导部。

Claims (5)

1.一种接点开闭构造,通过使具备可动接点(44)的可动接触片(38)动作而使所述可动接点与配置在对置位置的固定接点(39)开闭,
所述接点开闭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接点开闭构造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位于所述可动接触片(38)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从而抑制空气流,
其中,所述引导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的直线距离在0.8mm以下,并且该直线距离小于在所述可动接触片和所述引导部的相反侧形成的空间中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和与该动作轨迹对置的壁之间的直线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点开闭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接触片和所述引导部的相反侧形成的所述空间中,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和与该动作轨迹对置的壁之间的所述直线距离超过0.8mm。
3.一种电磁继电器,经由绕线筒(21)将线圈(22)卷绕于铁心(20)而形成电磁铁部(2),经由所述线圈对所述电磁铁部通电或者切断对所述电磁铁部的通电,通过使所述电磁铁部励磁或者退磁,从而使可动铁片(3)转动而驱动可动接触片(38),由此使可动接点(44)与配置在对置的位置的固定接点(39)开闭,
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继电器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至少位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范围的侧方区域从而抑制空气流,
其中,所述引导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的直线距离在0.8mm以下,该直线距离小于在所述可动接触片和所述引导部的相反侧形成的空间中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和与该动作轨迹对置的壁之间的直线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由在卷线筒的凸缘部(27,28)形成的线圈端子安装部(30,34)的一部分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接触片和所述引导部的相反侧形成的所述空间中,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动作轨迹和与该动作轨迹对置的壁之间的所述直线距离超过0.8mm。
CN201110035665.2A 2010-03-12 2011-02-10 接点开闭构造以及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2194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6216A JP5494042B2 (ja) 2010-03-12 2010-03-12 接点開閉構造及び電磁リレー
JP2010-056216 2010-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4608A CN102194608A (zh) 2011-09-21
CN102194608B true CN102194608B (zh) 2014-04-16

Family

ID=4414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5665.2A Active CN102194608B (zh) 2010-03-12 2011-02-10 接点开闭构造以及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62857B2 (zh)
EP (1) EP2365501B1 (zh)
JP (1) JP5494042B2 (zh)
KR (1) KR101175023B1 (zh)
CN (1) CN102194608B (zh)
RU (1) RU2465674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18475A1 (de) 2011-10-10 2013-04-18 Heesung Catalysts Corp. Katalysator ohne PGM zum Verbrennen von Kohlenstoffruß sowie Filtrationsfilter und Vorrichtung zur Nachbearbeitung von Abgasen, welche diesen verwendet
JP6115195B2 (ja) * 2013-03-08 2017-04-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065662B2 (ja) * 2013-03-08 2017-01-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263904B2 (ja) * 2013-08-23 2018-0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US9159514B2 (en) * 2013-11-18 2015-10-1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elay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relay system
USD772819S1 (en) * 2014-03-04 2016-11-29 Omron Corporation Relay
JP6291931B2 (ja) * 2014-03-14 2018-03-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構造およびこの電子機器のシール構造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JP6649680B2 (ja) * 2015-02-11 2020-02-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CN104867732A (zh) * 2015-04-27 2015-08-26 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力双电源转换开关
JP6893632B2 (ja) 2015-06-26 2021-06-23 株式会社アナリティックウェア 複合物体、および複合物体の製造方法
US9761397B1 (en) * 2016-06-23 2017-09-12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relay device
JP2019096460A (ja) * 2017-11-22 2019-06-2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7253906B2 (ja) * 2018-11-30 2023-04-0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の端子、及び電磁継電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8552B1 (en) * 1998-10-20 2002-12-24 Santiago Lozano Rico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499558A (zh) * 2002-11-12 2004-05-26 ŷķ����ʽ���� 电磁继电器
CN1503296A (zh) * 2002-11-22 2004-06-09 ŷķ����ʽ���� 电磁式继电器
US7283026B2 (en) * 2005-01-31 2007-10-16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893B2 (ja) * 1978-11-01 1983-03-2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AT389958B (de) * 1986-03-24 1990-02-26 Uninorm Anstalt Relais
DE3630467A1 (de) * 1986-09-06 1988-03-10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Relais, insbesondere kleinrelais
JPH081544Y2 (ja) * 1989-12-26 1996-01-17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588956Y2 (ja) * 1993-04-14 1999-01-20 ナイルス部品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IT232493Y1 (it) * 1994-07-05 2000-01-10 Italamec Srl Rele elettromagnetico stagno silenzioso, in particolare per l'impiego in campo automobilistico.
US5781089A (en) * 1996-11-21 1998-07-14 Siemens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c.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4334057B2 (ja) * 1999-04-15 2009-09-1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02100274A (ja) * 2000-09-26 2002-04-05 Omron Corp 電磁リレー
JP3870049B2 (ja) * 2001-08-17 2007-01-17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装置
JP3088246U (ja) 2002-02-05 2002-09-06 嘉三 村本 納豆用成型容器
JP4168733B2 (ja) 2002-11-12 2008-10-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190379B2 (ja) * 2003-09-12 2008-12-0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複合型電磁継電器
JP4526465B2 (ja) * 2005-10-05 2010-08-18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8552B1 (en) * 1998-10-20 2002-12-24 Santiago Lozano Rico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499558A (zh) * 2002-11-12 2004-05-26 ŷķ����ʽ���� 电磁继电器
CN1503296A (zh) * 2002-11-22 2004-06-09 ŷķ����ʽ���� 电磁式继电器
US7283026B2 (en) * 2005-01-31 2007-10-16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3-88246U 1991.09.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65674C1 (ru) 2012-10-27
JP5494042B2 (ja) 2014-05-14
CN102194608A (zh) 2011-09-21
US8362857B2 (en) 2013-01-29
KR101175023B1 (ko) 2012-08-17
EP2365501A1 (en) 2011-09-14
RU2011106654A (ru) 2012-08-27
EP2365501B1 (en) 2015-02-18
JP2011192469A (ja) 2011-09-29
KR20110103319A (ko) 2011-09-20
US20110221549A1 (en)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4608B (zh) 接点开闭构造以及电磁继电器
US20190148095A1 (en) Contact switching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same
US7616082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3403832A (zh) 电磁继电器
EP2768004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5097363B (zh) 触点装置
CN102903575B (zh) 接触器件和包括该接触器件的电磁继电器
EP2590194B1 (en) Contact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1620950A (zh) 触点装置
EP2701172A1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US10665406B2 (en) Contact mechanism and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ovided therewith
EP2701173B1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CN105097362B (zh) 触点装置
CN105097365B (zh) 触点装置
US20100245002A1 (en) Electromagnetic contractor
JP2007220683A (ja) 漏れ電流を低減したリレー
US20120161908A1 (en) Polarized Electromagnet
EP2701164B1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US8212638B2 (en) Electromagnet for an electrical contactor
JP6106031B2 (ja) ラッチングリレー
CN109751446B (zh) 阀及其驱动组件
JP2005166435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06185731A (ja) 電磁リレーの接点消耗対策カード構造
KR20240028922A (ko) 전자 계전기
WO2009054694A2 (en) Bidirectional swi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