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7304A -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7304A
CN102187304A CN2009801412608A CN200980141260A CN102187304A CN 102187304 A CN102187304 A CN 102187304A CN 2009801412608 A CN2009801412608 A CN 2009801412608A CN 200980141260 A CN200980141260 A CN 200980141260A CN 102187304 A CN102187304 A CN 102187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cy carrier
mentioned
guide portion
transparency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12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原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87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5Position of the PCB during processing
    • H05K2203/1572Processing both sides of a PCB by the same process; Providing a similar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on both sides; Making interlayer connections from two s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21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 H05K3/323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by apply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layer over an array of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在柔性印刷基板和各向异性导电膜所插入的端子区域,与检测区域相比,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隔大,在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上,设有用于向端子区域的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引导设有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的向导部。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薄型显示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微机、便携电话、PDA以及游戏设备等各种设备。另外,还已知如下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摸面板与薄型显示装置重叠配置,来检测显示画面上的位置信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
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例如将一对矩形形状的透明基板以规定的间隔相对且贴合。在一对透明基板的周缘部分,形成了形成有电极、配线的边框区域,另一方面,在该边框区域的内侧,形成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检测区域。
在各透明基板的内侧面,遍及整个检测区域分别形成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透明电极。并且,在一方透明基板的边框区域,在相对的2边上分别形成沿着该边延伸的电极。另外,在另一方透明基板的边框区域,在与上述2边相邻而相对的其它的2边上,分别形成沿着该边延伸的电极。
在上述一对透明基板的边框区域,集中于一个位置配置从上述电极引出的配线的端部所形成的端子。将形成这些端子的区域称为端子区域。FPC(柔性印刷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连接到端子区域。
这样,当上述一对透明基板的各透明电极在接触位置相互接触时,通过另一方透明基板的透明电极检测一方透明基板的电极之间所检测的电压值。由此,检测接触位置。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接触面板中,为了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维持上述端子与FPC的热压接部分的电连接性,在上述透明基板中形成伸出部,并且对形成于该伸出部的端子区域的端子热压接FPC。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8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一对透明基板之间插入FPC的状态下,隔着各向异性导电膜将该FPC热压接到各端子。此时,FPC和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厚度的总和与一对透明电极的间隔大致相同,或者小于该间隔。换言之,一对透明基板的间隔成为FPC和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厚度的总和以上的大小。
但是,近年来,触摸面板或者具备其的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得以发展,还要求缩小一对透明基板的间隔。因此,如作为截面图的图11所示,可以考虑使一对透明基板101、102的间隔d1比FPC103和各向异性导电膜104的厚度的总和d2狭窄。因此,如果将具有挠性的树脂膜基板102适用于一对透明基板101、102的一方,则由于该树脂膜基板102的弹性,即使上述一对透明基板101、102的间隔狭窄,也可以在该一对透明基板101、102之间插入并连接FPC103和各向异性导电膜104。
但是,当如此缩小一对透明基板101、102的间隔时,有时FPC103和各向异性导电膜104的厚度本身也非常薄,对该一对透明基板101、102的狭窄间隔d1插入较薄的FPC103等是极困难的。其结果是:对一对透明基板101、102之间进行的FPC103等的插入连接作业很花时间,工时增加,结果是: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而且,由于FPC103等的插入连接作业是困难的,因此,进行作业时,FPC103和透明基板101、102还有可能发生损伤。
本发明是鉴于该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触摸面板薄型化且容易进行柔性印刷基板的安装作业且降低制造成本。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在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上设置用于引导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的向导部。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触摸面板是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具备第1透明基板、与上述第1透明基板相对配置的第2透明基板、形成于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周缘部分的边框状的边框区域以及形成于上述边框区域的内侧且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检测区域,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至少一方的上述边框区域,设有集中配置多个端子的端子区域,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在插入到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到上述端子区域的端子,在插入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和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端子区域,与上述检测区域相比,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间隔大,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上,设有用于向上述端子区域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引导设有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的向导部。
可以是,上述向导部从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的端子区域起,在与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平行的方向延长而形成。
可以是,上述第2透明基板包括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上述向导部形成于上述第2透明基板。
可以是,上述第1透明基板包括玻璃基板。
可以是,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均包括矩形形状的基板,形成有上述向导部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在形成有该向导部的边上具有凹状的切口部。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是具备显示面板和层叠于该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上述触摸面板具备第1透明基板、与该第1透明基板相对配置的第2透明基板、形成于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周缘部分的边框状的边框区域以及形成于该边框区域的内侧且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检测区域,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至少一方的上述边框区域,设有集中配置多个端子的端子区域,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在插入到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到上述端子区域的端子,在插入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和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端子区域,与上述检测区域相比,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间隔大,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上,设有用于向上述端子区域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引导设有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的向导部。
可以是,上述向导部从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的端子区域起,在与该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平行的方向延长且形成。
可以是,上述第2透明基板包括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上述向导部形成于上述第2透明基板。
可以是,上述第1透明基板包括玻璃基板。
可以是,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均包括矩形形状的基板,形成有上述向导部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在形成有该向导部的边上具有凹状的切口部。
-作用-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作用。
上述触摸面板当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在检测区域被触摸时,示出该触摸位置的检测信号从端子区域的端子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输出到柔性印刷基板。
在此,当制造触摸面板时,首先,在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至少一方,形成集中配置多个端子的端子区域。其后,将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在相对的状态下进行配置。接着,在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隙中插入设有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
此时,在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上设有向导部,因此,设有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由向导部引导到端子区域的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即,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边按压向导部边在该向导部上移动,因此,端子区域的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隔被按压向导部的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撑大。
其结果是: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隔即使小于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的厚度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厚度的总和,也可以通过导向部将该较厚的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和各向异性导电膜容易地向较窄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插入。因此,可以使触摸面板和具备其的显示装置薄型化,且可以容易地进行柔性印刷基板的安装作业而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上设置用于引导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的向导部,因此,可以通过向导部进行引导,使较厚的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和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容易地向较窄的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插入。其结果是:可以使触摸面板和具备其的显示装置薄型化,且可以容易地进行柔性印刷基板的安装作业而大幅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外观的平面图。
图2是放大且示出图1的端子区域的附近的平面图。
图3是放大且示出连接到端子区域的FPC和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安装本实施方式1的FPC之前的一对透明基板的平面图。
图5是放大且示出插入到一对透明基板之间的FPC的截面图。
图6是放大且示出热压接到一对透明基板的FPC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面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的触摸面板的外观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截断前的第2透明基板的基板母材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3的触摸面板的外观的平面图。
图11是放大且示出插入到现有的一对透明基板的FPC等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没有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
《发明的实施方式1》
图1~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说明具备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10的液晶显示装置1。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的外观的平面图。图2是放大且示出图1的端子区域的附近的平面图。图3是放大且示出连接到端子区域的FPC和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截面图。
另外,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1的安装FPC之前的一对透明基板的平面图。图5是放大且示出插入到一对透明基板之间的FPC的截面图。图6是放大且示出热压接到一对透明基板的FPC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面图。
液晶显示装置1具备液晶显示面板11、层叠到该液晶显示面板11的触摸面板10以及作为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1的与触摸面板10相反一侧的光源的背光源12。
液晶显示面板11,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具有在一对基板之间封入作为显示介质层的液晶层的结构。一对基板由形成多个作为开关元件的TFT(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等的TFT基板以及与其相对配置且形成有共用电极、彩色滤光片等的相对基板构成。
并且,液晶显示装置1构成为反射周围的外光来进行反射显示并且透过背光源12的光来进行透过显示的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而且,液晶显示装置1安装触摸面板10,由此使用者可以检测触摸的位置。
触摸面板10是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如图1和图3所示,具备第1透明基板15和与该第1透明基板15相对而配置第2透明基板16。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构成一对透明基板,分别是矩形形状的基板,形成为彼此相同的大小。
如图1所示,在触摸面板10上,形成了在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的周缘部分所形成的边框状边框区域19以及形成于边框区域19的内侧且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检测区域20。
第2透明基板16是触摸操作侧的基板,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构成。作为树脂基板的材质可以举出例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另一方面,第1透明基板15例如由玻璃基板构成。
在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存在设置于边框区域19的双面胶带等粘贴层17。即,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在设置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通过粘贴层17相互贴合。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第1透明基板15的第2透明基板16侧的表面遍及整个检测区域20一律形成ITO等透明电极。另一方面,在第2透明基板16的第1透明基板15侧的表面,也同样地遍及整个检测区域20一律形成ITO等透明电极。
在第1透明基板15的透明电极的表面形成多个省略图示的点状间隔物。点状间隔物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环氧树脂等构成,以小于检测区域20的上述各基板15、16彼此之间的间隔的微小的尺寸而形成,按照规定的间距进行配置。
如图1所示,在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的边框区域19,分别设有集中配置了多个端子21的端子区域22。如在图2中放大后示出的那样,在第1透明基板15的端子区域22,在第2透明基板16侧的表面以规定的间隔配置2个端子21a。另一方面,在第2透明基板16的端子区域22,在第1透明基板15侧的表面以规定的间隔配置2个端子21b。如图2所示,各端子21a、21b从基板法线方向来看,交替地以规定的间隔进行配置。
另外,在第1透明基板15的边框区域19,在第2透明电极16侧的表面形成一对电极26。该一对电极26在第1透明基板15的相对的2边上分别进行配置,并且沿着该边延伸而形成。
在将上述相对的2边的一端彼此连接的一方边(图1左侧的边)上形成配线28。配线28的一端连接到一方边(图1上侧的边)上所形成的电极26的端部,另一方面,配线28的另一端连接到另一方边(图1下侧的边)上所形成的端子区域22的端子21a。另一方面,形成于另一方边(图1下侧的边)上的电极26连接到该另一方边的端子区域22的端子21a。
另一方面,在第2透明电极16的边框区域19,在第1透明基板15侧的表面形成一对电极27。该一对电极27从基板法线方向来看,分别配置于与设有上述电极26的边不同的2边。此外,在图1左侧的边上,电极27与上述第1透明基板15的配线28的背面侧重叠而配置。
这些电极27还通过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16的边框区域19的省略图示的配线,分别连接到第2透明基板16的端子区域22的端子21b。上述电极26、27、配线28以及端子21由例如分散有银粉的导电糊固化膜等构成。
如图1~图3所示,柔性印刷基板(下面,称为FPC)23的一端在插入到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24连接到上述端子区域22的端子21a、21b。FPC23的另一端连接到省略图示的外部电路。
即,在FPC23的一端的两个面形成有省略图示的端子,覆盖这些端子而分别设置各向异性导电膜(ACP:各向异性导电糊)24。并且,FPC23的一端的第2透明基板16侧的端子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24电连接到端子区域22的端子21a,另一方面,FPC23的一端的第1透明基板15侧的端子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24电连接到端子区域22的端子21b。
并且,在第2透明基板16上,设置用于将设有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膜24的FPC23的一端向端子区域22的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引导的向导部25。
向导部25从第2透明基板16的端子区域22起,在与第1透明基板15平行的方向延长而形成。即,向导部25一体地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16。另外,向导部25的延长侧前端形成为圆弧状。向导部25的宽度稍微大于FPC23的宽度。此外,也可以使向导部25的宽度小于FPC23的宽度。
另外,在插入有FPC23和各向异性导电膜24的端子区域22,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间隔大于检测区域20。即,端子区域22的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间隔D2(换言之,FPC23和各向异性导电膜24的厚度的总和)大于检测区域20的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间隔D1。
这是因为:FPC23和各向异性导电膜24插入到端子区域22的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由此该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间隔被上述FPC23等撑大,第2透明基板16因其挠性而进行变形。
下面,说明触摸面板10的动作。
规定的电压施加到第2透明基板16的一对电极27。由此,在第2透明基板16的透明电极中,由于ITO的电阻,在图1左右方向形成电位梯度。并且,当第2透明基板16的检测区域20被触摸且向第1透明基板15侧弯曲时,第2透明基板16的透明电极接触到第1透明基板15的透明电极。此时,接触点的电位通过第1透明基板15侧的透明电极被检测。检测信号从端子区域22的端子21通过FPC23向外部电路输出。这样,触摸位置被检测。
下面,说明触摸面板10和液晶显示装置1的制造方法。
当制造液晶显示装置1时,首先,分别形成作为一对基板的TFT基板和相对基板。TFT基板和相对基板是在例如玻璃基板等透明基板上通过对薄膜图案进行光蚀刻,由此形成希望的元件、电极等来制造。然后,相互贴合TFT基板和相对基板,并且将液晶层封入到它们之间,由此来制造液晶显示面板11。
接着,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1的背面侧,配置另外制造的背光源,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正面侧,配置另外制造的触摸面板10,由此制造液晶显示装置1。
在此,详细叙述触摸面板10的制造方法。
首先,分别形成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第1透明基板15在例如玻璃基板的表面的成为检测区域20的区域,遍及其整体一律形成ITO膜。ITO膜例如可以通过溅射等来形成。其后,在ITO膜的表面通过丝网印刷法等形成包括环氧树脂等的多个点状间隔物。另外,在成为边框区域19的区域,通过丝网印刷法等同时且一体地形成包括分散了银粉的导电糊固化膜等的电极26、配线28以及端子区域22。这样,形成第1透明基板15。
另一方面,第2透明基板16在PET等树脂基板的表面的成为检测区域20的区域,遍及其整体而一律形成ITO膜。ITO膜与上述第1透明基板15同样地,例如通过溅射等形成。另外,在成为边框区域19的区域,与上述第1透明基板15同样地,通过丝网印刷法等同时且一体地形成包括分散了银粉的导电糊固化膜等的电极27、配线(省略图示)以及端子区域22。这样,形成第2透明基板16。
其后,在第1透明基板15或者第2透明基板16的边框区域19贴附作为粘贴层17的双面胶带。并且,使第1透明基板15与第2透明基板16相对,使它们隔着粘贴层17相互贴合。此时,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间隔大小在检测区域20和边框区域19中分别是D 1且成为相同的大小。
另一方面,在FPC23的一端,在其两个面设置各向异性导电膜(ACP)24。接着,将设有该各向异性导电膜24的FPC23的一端插入到端子区域22的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间隙。
此时,如图5所示,由于在第2透明基板16的端子区域22设有向导部25,因此,接近该端子区域22的上述FPC23的一端被向导部25引导,插入到端子区域22的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
即,上述FPC23的一端按压向导部25且在该向导部25上移动,因此,端子区域22的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间隔被按压具有挠性的向导部25和第2透明基板16的FPC23的一端撑大。由此,设有各向异性导电膜24的FPC23的一端变得容易插入到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
其后,如图6所示,通过恒温加热器30来热压接端子区域22和FPC23的一端。通过上面的工序,制造触摸面板10。
-实施方式1的效果-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1,在第2透明基板16设置向导部25,因此,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的间隔D 1即使小于FPC23的一端的厚度和各向异性导电膜24的厚度的总和D2,也可以通过向导部25引导而容易地向较窄的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插入较厚的FPC23的一端和各向异性导电膜24。其结果是:可以使触摸面板10以及具备其的液晶显示装置1薄型化,且可以容易地进行FPC23的安装作业且大幅度地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设置向导部25,由此FPC23的插入连接作业变得容易,因此,可以抑制FPC23和第1透明基板15以及第2透明基板16的损伤,可以提高其成品率。另外,可以提高该FPC23与端子区域22的连接的可靠性。
而且,圆弧状地形成向导部25的延长侧前端,因此,可以安全地进行FPC23的插入连接作业,并且,即使FPC23接触到向导部25,也可以抑制其损伤。而且,FPC23的插入连接作业变得容易,因此,通过机器人等进行的自动作业化也成为可能。
《发明的实施方式2》
图8和图9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2的触摸面板的外观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截断前的第2透明基板的基板母材的平面图。此外,在以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图7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2的触摸面板10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10,在第2透明基板16形成切口部31。
即,如图8所示,在第2透明基板16的边框区域19,在形成向导部25的边上形成凹状的切口部31。切口部31的凹形形状与向导部25的凸形形状成为相同的。另外,形成有切口部31的区域的中央位置和第2透明基板16的右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与形成有向导部25的区域的中央位置和第2透明基板16的左侧端部之间的距离成为相同的。即,对于第2透明基板16的形成有向导部25的边的2等分线,在与向导部25成线对称的位置配置切口部31。
切口部31的深度和向导部25的延长长度(突出长度)小于边框区域19的宽度(从检测区域20侧的端部到第2透明基板16的端部为止的宽度)。切口部31形成于边框区域19,因此,对触摸位置的检测不会有任何阻碍。
在制造本实施方式2的触摸面板10的情况下,当从大张的基板母材40切出第2透明基板16时,如图9所示,通过1次切断作业,可以同时地形成2张第2透明基板16的向导部25和切口部31。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2,在第2透明基板16上设置向导部25,因此,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除此以外,可以增加从基板母材40能够切出的第2透明基板16的数量,可以有效地使用基板母材40,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发明的实施方式3》
图10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3的触摸面板的外观的平面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圆弧状地形成向导部25的延长侧前端,对此,在本实施方式3中,直线状地形成向导部25的延长侧前端。即,本实施方式3的向导部25形成为长方形形状。即使这样,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另外,对于具有本实施方式3的向导部25的第2透明基板16,如上述实施方式2,也可以形成与该向导部25相同的长方形形状的切口部。由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其它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玻璃基板构成第1透明基板15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透明的树脂基板(PET等)等其它的基板。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与第2透明基板16一体地形成向导部25的例子,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引导上述FPC23的一端等的向导部与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分开独立地进行设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的双方的边框区域19设置端子区域22的例子,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于此,也可以对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的至少一方的边框区域19设置端子区域22。
例如,也可以在第1透明基板15的边框区域19的4个边上分别形成电极,另一方面,在第2透明基板16的边框区域19未形成电极的情况下,仅在第1透明基板上形成端子区域22,另一方面,在第2透明基板16上形成向导部25,在这些第1透明基板15和第2透明基板16之间插入并连接FPC等。由此,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2透明基板16上设置向导部25的例子,但是在第1透明基板15由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1透明基板15上设置向导部25。即,向导部25可以设置于第1透明基板15或者第2透明基板16。优选在第1透明基板15上设置向导部25的情况下,使其从第1透明基板15的端子区域22起,在与第2透明基板16平行的方向延长且形成。而且,在形成有向导部25的第1透明基板15上,也可以在形成有向导部25的边上形成凹状的切口部31。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液晶显示装置1,也可以同样地适用于例如显示面板是有机EL显示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等其它的显示装置。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面所说明的,本发明对于触摸面板和具备其的显示装置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 液晶显示装置
10 触摸面板
11 液晶显示面板
12 背光源
15 第1透明基板
16 第2透明基板
19 边框区域
20 检测区域
21、21a、21b 端子
22 端子区域
23 FPC
24 各向异性导电膜
25 向导部
31 切口部

Claims (10)

1.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是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具备:
第1透明基板;
与上述第1透明基板相对配置的第2透明基板;
形成于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周缘部分的边框状的边框区域;以及
形成于上述边框区域的内侧且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检测区域,
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至少一方的上述边框区域,设有集中配置多个端子的端子区域,
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在插入到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到上述端子区域的端子,
在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和各向异性导电膜所插入的端子区域,与上述检测区域相比,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隔大,
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上,设有用于向上述端子区域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引导设有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的向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向导部从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的端子区域起,在与该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平行的方向延长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透明基板包括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
上述向导部形成于上述第2透明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明基板包括玻璃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均包括矩形形状的基板,
形成有上述向导部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在形成有该向导部的边上具有凹状的切口部。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显示面板和层叠到该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板,
上述触摸面板具备第1透明基板、与该第1透明基板相对配置的第2透明基板、形成于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周缘部分的边框状的边框区域以及形成于该边框区域的内侧且用于检测触摸位置的检测区域,
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的至少一方的上述边框区域,设有集中配置多个端子的端子区域,
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在插入到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到上述端子区域的端子,
在上述柔性印刷基板和各向异性导电膜所插入的端子区域,与上述检测区域相比,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隔大,
在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上,设有用于向上述端子区域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之间引导设有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膜的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的向导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向导部从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的端子区域起,在与该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平行的方向延长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透明基板包括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
上述向导部形成于上述第2透明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明基板包括玻璃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均包括矩形形状的基板,
形成有上述向导部的上述第1透明基板或者第2透明基板在形成该向导部的边上具有凹状的切口部。
CN2009801412608A 2008-11-19 2009-06-22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21873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5963 2008-11-19
JP2008-295963 2008-11-19
PCT/JP2009/002834 WO2010058495A1 (ja) 2008-11-19 2009-06-22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7304A true CN102187304A (zh) 2011-09-14

Family

ID=42197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12608A Pending CN102187304A (zh) 2008-11-19 2009-06-22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76190B2 (zh)
CN (1) CN102187304A (zh)
WO (1) WO201005849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554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6054428A (zh) * 2015-04-10 2016-10-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气光学显示装置
CN110162231A (zh) * 2018-02-16 2019-08-23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
CN110678829A (zh) * 2017-06-29 2020-01-1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11290655A (zh) * 2018-12-06 2020-06-1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2175A1 (ja) * 2010-05-31 2011-12-0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US20120154303A1 (en) * 2010-09-24 2012-06-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for conserving power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nfigured for the same
US8520380B2 (en) * 2010-12-21 2013-08-27 Luminous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rame of touch panel
JP5755001B2 (ja) * 2011-03-25 2015-07-2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CN105094447B (zh) * 2011-11-27 2018-01-1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29079A (zh) * 2012-10-10 2014-04-1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GB2521669A (en) * 2013-12-30 2015-07-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An apparatus for a touch sensor structure
JP6605126B2 (ja) 2016-04-13 2019-11-13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ユニットとそのセンサーユニットを備えた入力装置
KR20210025417A (ko) * 2019-08-27 2021-03-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780U (zh) * 1989-07-05 1991-02-25
US5069727A (en) * 1989-09-06 1991-12-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Flexible photovolta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614624A (zh) * 2003-11-06 2005-05-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和使用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5141643A (ja) * 2003-11-10 2005-06-02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タッチパネル
TW200842683A (en) * 2007-04-20 2008-11-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8780U (ja) 1995-05-30 1995-11-2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US6055722A (en) * 1998-05-20 2000-05-02 Trw Inc. Stripline flexible cable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attachment system
US7170481B2 (en) * 2003-07-02 2007-01-30 Kent Displays Incorporated Single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780U (zh) * 1989-07-05 1991-02-25
US5069727A (en) * 1989-09-06 1991-12-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Flexible photovolta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614624A (zh) * 2003-11-06 2005-05-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和使用该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5141643A (ja) * 2003-11-10 2005-06-02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タッチパネル
TW200842683A (en) * 2007-04-20 2008-11-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554A (zh) * 2013-04-19 2014-10-2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6054428A (zh) * 2015-04-10 2016-10-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气光学显示装置
CN106054428B (zh) * 2015-04-10 2019-06-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气光学显示装置
CN110678829A (zh) * 2017-06-29 2020-01-1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10162231A (zh) * 2018-02-16 2019-08-23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
CN111290655A (zh) * 2018-12-06 2020-06-1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05183A1 (en) 2011-08-25
US8576190B2 (en) 2013-11-05
WO2010058495A1 (ja) 201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7304A (zh)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US11042241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309862B1 (ko)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384866B (zh) 静电容量式触摸屏
US9204529B2 (en) Bonding structure
US8780071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multiple zones
US20110134075A1 (en) Touch pane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990232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1206326A (zh) 具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
EP275986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760017A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
US9001073B2 (en) Capacitance typ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193065A1 (en) Touch panel modul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12090790A1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6932942B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20130248228A1 (en) Flexible print circuit bonding structur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8033777A (ja) 電極基板、電極基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461145A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354901A1 (en) Touch panel
CN103631040A (zh)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6843606A (zh) 触控传感器、触控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1763204B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包含的触控模块
JP2008009553A (ja) 電極基板
US20140353012A1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CN107229164B (zh) 彩膜基板及液晶面板制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