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1040A -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1040A
CN103631040A CN201310626245.0A CN201310626245A CN103631040A CN 103631040 A CN103631040 A CN 103631040A CN 201310626245 A CN201310626245 A CN 201310626245A CN 103631040 A CN103631040 A CN 103631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ransistor
transistor array
thin
backlight module
sticky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62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1040B (zh
Inventor
贾赔
颜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Xiamen Corp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Xiamen Corp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Xiamen Corp,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Xiamen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6262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1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1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1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1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10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块、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可挠性电路板以及导电双面胶带。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是设置于背光模块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具有第一接地垫。彩色滤光片是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第一接地垫是位于彩色滤光片外。彩色滤光片具有导电层。导电层与第一接地垫是彼此分离的。可挠性电路板具有第一子板。第一子板包覆部分的背光模块与部分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导电双面胶带是设置于第一子板,并电性连接第一接地垫与导电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含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薄膜晶体管阵列(TFT array)基板与背光模块。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是设置于背光模块上。彩色滤光片是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方,而液晶则是位于彩色滤光片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通常会设有接地垫(grounding pad),其可用来提供彩色滤光片的导电层实现接地的效果。为了实现这样的接地效果,可将导电胶粘贴在上述导电层与接地垫上,以电性连接导电层与接地垫。然而,目前制造者通常是以点胶的方式将导电胶点在导电层与接地垫上,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其可供制造者以较方便的方式,来使彩色滤光片的透明导电层实现接地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显示装置可包含背光模块、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可挠性电路板以及导电双面胶带。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是设置于背光模块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具有第一接地垫。彩色滤光片是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第一接地垫是位于彩色滤光片外。彩色滤光片具有导电层。导电层与第一接地垫是彼此分离的。可挠性电路板具有第一子板。第一子板包覆部分的背光模块与部分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导电双面胶带是设置于第一子板,并电性连接第一接地垫与导电层。通过此实施方式,制造者可在可挠性电路板上粘贴有导电双面胶带,并在部分可挠性电路板通过导电双面胶带粘贴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时,将导电双面胶带粘贴第一接地垫与导电层,从而可在无须点胶的情况下,以较方便的方式实现将导电层接地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背双面胶带粘贴于背光模块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第一表面。将可挠性电路板粘贴于背双面胶带。将可挠性电路板的第一子板连同导电双面胶带折弯至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将导电双面胶带粘贴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第一接地垫与彩色滤光片的导电层。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当可挠性电路板的第一子板与导电双面胶带共同由背光模块下方折弯至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方时,导电双面胶带可粘贴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的第一接地垫与彩色滤光片的导电层,从而可在无须点胶的情况下,以较方便的方式实现将导电层接地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绘示图1的显示装置沿着B-B’线所剖的剖面图;
图3绘示图1的显示装置去掉导电框的局部立体图;以及
图4A及图4B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组装方法在各个步骤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图1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1的显示装置沿着B-B’线所剖的剖面图。如图1及图2所示,显示装置可包含导电框10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彩色滤光片300、可挠性电路板400与背光模块50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彩色滤光片300、可挠性电路板400与背光模块500是位于导电框100的容置空间S中,换句话说,导电框100可承载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彩色滤光片300、可挠性电路板400与背光模块500。如图2所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是设置于背光模块500上。如图1所示,彩色滤光片300是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具有第一接地垫210。第一接地垫210是位于彩色滤光片300外。彩色滤光片300具有导电层310。导电层310与第一接地垫210是彼此分离的,而不互相接触。
如图2所示,可挠性电路板400具有第一子板410。第一子板410包覆部分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部分的背光模块500。显示装置还包含导电双面胶带610。导电双面胶带610是设置于第一子板410,并与第一子板410共同包覆部分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部分的背光模块500。更详细地说,导电双面胶带610是将第一子板410粘贴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背光模块500上,以帮助固定第一子板410。图3绘示图1的显示装置去掉导电框100的局部立体图。如图3所示,位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上的导电双面胶带610可接触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第一接地垫210与彩色滤光片300的导电层310。通过导电双面胶带610的导电能力,导电双面胶带610可电性连接第一接地垫210与导电层310,从而可在无须点胶的情况下,实现将导电层310接地的效果。
换句话说,当制造者欲通过导电双面胶带610将第一子板410粘贴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时,导电双面胶带610可顺势粘贴于第一接地垫210与导电层310上,从而将导电层310接地。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背光模块500可包含下表面501(或称第一表面)、右表面502、左表面503以及前表面504。右表面502与左表面503是相对的两表面,而下表面501与前表面504是邻接于右表面502与左表面503之间,且下表面501与前表面504互相邻接。下表面501为背光模块500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表面,也就是说,下表面501不邻接也不接触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任何表面。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可包含上表面201、右表面202、左表面203以及前表面204。右表面202与左表面203是相对的两表面,而上表面201与前表面204是邻接于右表面202与左表面203之间,且上表面201与前表面204互相邻接。上表面201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远离背光模块500的表面,也就是说,上表面201不邻接也不接触背光模块500的任何表面。应了解到,本说明书全文所述的“邻接”是代表两表面共用一边。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右表面202可邻接背光模块500的右表面502,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左表面203可邻接背光模块500的左表面503,相似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前表面204可邻接背光模块500的前表面504。举例来说,右表面202与502可为共面的;左表面203与503可为共面的;前表面204与504亦可为共面的。
第一子板410可通过导电双面胶带610粘贴于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与右表面502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上表面201与右表面202。换句话说,导电双面胶带610可包覆背光模块500的部分下表面501与部分右表面502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部分上表面201与部分右表面202,而呈U字形(如图2所示),如此不仅可帮助固定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背光模块500,还可帮助导电双面胶带610稳固地粘贴在上述表面上,而避免导电双面胶带610与上述表面分离,而导致第一子板410翘起。第一接地垫210是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上表面201,以供导电双面胶带610粘贴。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可自行决定导电双面胶带610上有效导电部份的面积和区域,只要确保导电双面胶带610能电性连接第一接地垫210与导电层310即可。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可包含侧双面胶带620。可挠性电路板400具有相对于第一子板410的第二子板420。侧双面胶带620是设置于第二子板420。第二子板420包覆另一部分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另一部分的背光模块500。进一步来说,如图3所示,第二子板420可通过侧双面胶带620粘贴于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与左表面503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上表面201与左表面203。换句话说,侧双面胶带620可包覆背光模块500的部分下表面501与部分左表面503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部分上表面201与部分左表面203,而呈U字形(如图2所示),如此可利于侧双面胶带620稳固地粘贴在上述表面上,而避免侧双面胶带620与上述表面分离,而导致第二子板420翘起。
此外,当第一子板410连同导电双面胶带610、第二子板420连同侧双面胶带620折弯至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上时,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背光模块500可位于第一子板410与第二子板420之间。如此一来,第一子板410与第二子板420可分别包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背光模块500的相对两侧(例如左右两侧),故可进一步固定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背光模块500。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可挠性电路板400还可包含第三子板430。第三子板430可包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部分上表面201及部分前表面204与背光模块500的部分下表面501与部分前表面504。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还包含背双面胶带630。背双面胶带630是设置于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与可挠性电路板400之间。进一步来说,背双面胶带630可将可挠性电路板400的第三子板430粘贴于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于部分实施方式中,背双面胶带630可连接导电双面胶带610。举例来说,背双面胶带630与导电双面胶带610可为一体的。如此可通过调整背双面胶带630在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的粘贴位置,来调整导电双面胶带610的位置,以利导电双面胶带610在由背光模块500朝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折弯后,能够接触第一接地垫210与导电层310(可参阅图3)。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侧双面胶带620可连接于背双面胶带630。进一步来说,侧双面胶带620可连接于背双面胶带630相对导电双面胶带610的一端。也就是说,导电双面胶带610与侧双面胶带620可连接于背双面胶带630的相对两端。如此一来,可通过调整背双面胶带630在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的粘贴位置,来调整导电双面胶带610与侧双面胶带620的位置。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导电双面胶带610、侧双面胶带620及背双面胶带630可为一体的,而共同形成连续无间断的双面胶结构600。应了解到,图2中所绘示的双面胶结构600为连续无间断的,故在双面胶结构600中额外加上两条虚线,以帮助读者能够区隔导电双面胶带610、侧双面胶带620与背双面胶带630。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由于导电双面胶带610具有导电胶层以提供导电效果,相较于不具导电胶层的侧双面胶带620而言,导电双面胶带610的厚度会大于侧双面胶带620的厚度,亦即,侧双面胶带620的厚度小于导电双面胶带610的厚度。为了补偿这样的厚度差,第一子板410的厚度可小于第二子板420的厚度。举例来说,第一子板410可为单层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FPC),而第二子板420可为多层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还包含第二接地垫700。第一子板410具有相对于导电双面胶带610的背面412。第二接地垫700是设置于第一子板410的背面412。第二接地垫700接触导电框100,以实现将导电框100接地的效果。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板410可将第二接地垫700与导电双面胶带610隔开,以避免导电双面胶带610电性连接第二接地垫700。如此一来,第一接地垫210与第二接地垫700可彼此绝缘。实际操作中,第二接地垫700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子板420或第三子板430上,只要确保第二接地垫700能够与导电框100电性连接即可。举例来说,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地垫700可设置于第二子板420上,相对于侧双面胶带620的表面,且第二接地垫700可接触导电框100。相似地,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地垫700亦可设置于第三子板430上,相对于背双面胶带630的表面,且第二接地垫700可接触导电框100。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彩色滤光片300的导电层310可为透明导电层。举例来说,导电层310的材质可为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图4A及图4B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组装方法在各个步骤下的立体图。如图4A所示,可将背双面胶带630粘贴于背光模块500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下表面501。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在粘贴背双面胶带630之前,可先选择背双面胶带630欲粘贴于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的位置,使得至少部分导电双面胶带610位于下表面501外,也可使得至少部分侧双面胶带620位于下表面501外。换句话说,在粘贴背双面胶带630之前,可先选择背双面胶带630欲粘贴于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的位置,以使导电双面胶带610与侧双面胶带620分别凸出于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的相对两边缘E1及E2外。
当背双面胶带630粘贴于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后,可将背光模块50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彩色滤光片300共同翻转。举例来说,可将背光模块50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彩色滤光片300共同沿着箭头A1的方向翻转。本实施例中,可先进行背光模块500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组装之后,再将背双面胶带630粘贴于背光模块500上;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先将背双面胶带630粘贴于背光模块500上之后,再将背光模块500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进行组装。
于图4B中,当背光模块500、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彩色滤光片300被翻转后,可先将可挠性电路板400的第三子板43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的上表面201上。接着,将可挠性电路板400沿着箭头A2的方向折弯至背光模块500下,并将折弯至背光模块500下的第三子板430粘贴于背双面胶带630(可参阅图4A),且将第一子板410与第二子板420分别粘贴于导电双面胶带610与侧双面胶带620。
然后,可将第一子板410连同导电双面胶带610折弯至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上,而呈现如图3所示的状态。举例来说,可将第一子板410连同导电双面胶带610沿着箭头A3的方向折弯。接着,可将折弯至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上的导电双面胶带610粘贴于第一接地垫210与导电层310,而呈现如图3所示的状态,从而实现将导电层310接地的效果。
此外,于部分实施方式中,亦可将第二子板420连同侧双面胶带620折弯至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上,而呈现如图3所示的状态,并使得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0与背光模块500位于第一子板410与第二子板420之间。举例来说,可将第二子板420连同侧双面胶带620沿着箭头A4的方向折弯。
由图4A可知,导电双面胶带610、侧双面胶带620与背双面胶带630是一体的,而可共同形成连续无间断的双面胶结构600。由于此双面胶结构600是先粘贴在背光模块500的下表面501上,以待粘贴可挠性电路板400(可参阅图4B),因此,当可挠性电路板400尚未粘贴于背光模块500上时,可挠性电路板400上可无须额外贴上其他胶带,从而避免在可挠性电路板400的运送过程中,或是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中,因为可挠性电路板400被挠曲,所导致胶带的离型膜从可挠性电路板400上脱落的潜在风险。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亦可节省在可挠性电路板400上额外贴上其他胶带所需的成本。
应了解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及“右”仅是用以帮助读者了解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代表“上”元件必然位于“下”元件的上方,或是“左”元件必然位于“右”元件的左方。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背光模块;
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具有一第一接地垫;
一彩色滤光片,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该第一接地垫是位于该彩色滤光片外,且该彩色滤光片具有一导电层,该导电层与该第一接地垫是彼此分离的;
一可挠性电路板,具有一第一子板,该第一子板包覆部分的该背光模块与部分的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
一导电双面胶带,设置于该第一子板,并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地垫与该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背双面胶带,连接于该导电双面胶带,该背双面胶带是设置于该背光模块的一第一表面与该可挠性电路板之间,该第一表面为该背光模块远离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一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侧双面胶带,其中该可挠性电路板具有相对于该第一子板的一第二子板,该第二子板包覆另一部分的该背光模块及另一部分的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且该侧双面胶带是设置于该第二子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双面胶带是连接于该背双面胶带相对该导电双面胶带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双面胶带、该导电双面胶带及该背双面胶带是一体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板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子板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双面胶带的厚度小于该导电双面胶带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导电框,承载该背光模块;以及
一第二接地垫,其中该可挠性电路板的该第一子板具有相对于该导电双面胶带的一背面,该第二接地垫是设置于该第一子板的该背面,并接触该导电框。
9.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含一彩色滤光片、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该彩色滤光片是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是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该组装方法包含:
将一背双面胶带粘贴于该背光模块远离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一第一表面;
将一可挠性电路板部分粘贴于该背双面胶带;
将该可挠性电路板的一第一子板连同一导电双面胶带折弯至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以及
将该导电双面胶带粘贴于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一第一接地垫与该彩色滤光片的一导电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将该可挠性电路板的一第二子板连同一侧双面胶带折弯至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使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该背光模块位于该第一子板与该第二子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选择该背双面胶带欲粘贴于该背光模块的该第一表面的位置,使连接于该背双面胶带的该导电双面胶带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第一表面外。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选择该背双面胶带欲粘贴于该背光模块的该第一表面的位置,使连接于该背双面胶带的一侧双面胶带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第一表面外。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选择该背双面胶带欲粘贴于该第一表面的位置,使连接于该背双面胶带的该导电双面胶带与一侧双面胶带分别凸出于该第一表面的相对两边缘外。
CN201310626245.0A 2013-11-29 2013-11-29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1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6245.0A CN103631040B (zh) 2013-11-29 2013-11-29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6245.0A CN103631040B (zh) 2013-11-29 2013-11-29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1040A true CN103631040A (zh) 2014-03-12
CN103631040B CN103631040B (zh) 2016-05-11

Family

ID=50212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624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1040B (zh) 2013-11-29 2013-11-29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104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7095A (zh) * 2014-10-13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应用其的手机
CN104360778A (zh) * 2014-09-29 2015-02-18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容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72929A (zh) * 2016-03-21 2016-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285845A (zh) * 2018-08-03 2019-01-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应用其的显示装置及该基板和装置制造方法
CN111182764A (zh) * 2018-11-09 2020-05-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与包含其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4927057A (zh) * 2022-03-14 2022-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8929A (ja) * 2005-09-13 2007-03-29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1126852A (zh) * 2006-08-18 2008-02-20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软性印刷电路板固定结构
JP2008203590A (ja) * 2007-02-21 2008-09-04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1435939A (zh) * 2007-11-14 2009-05-20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99594A (zh) * 2009-02-10 2010-08-11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8929A (ja) * 2005-09-13 2007-03-29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1126852A (zh) * 2006-08-18 2008-02-20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软性印刷电路板固定结构
JP2008203590A (ja) * 2007-02-21 2008-09-04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1435939A (zh) * 2007-11-14 2009-05-20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799594A (zh) * 2009-02-10 2010-08-11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778A (zh) * 2014-09-29 2015-02-18 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容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17095A (zh) * 2014-10-13 2015-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应用其的手机
CN104317095B (zh) * 2014-10-13 2017-09-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及应用其的手机
CN105572929A (zh) * 2016-03-21 2016-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285845A (zh) * 2018-08-03 2019-01-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应用其的显示装置及该基板和装置制造方法
CN109285845B (zh) * 2018-08-03 2021-06-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应用其的显示装置及该基板和装置制造方法
CN111182764A (zh) * 2018-11-09 2020-05-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与包含其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1182764B (zh) * 2018-11-09 2021-11-0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与包含其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4927057A (zh) * 2022-03-14 2022-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4927057B (zh) * 2022-03-14 2024-03-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1040B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1040A (zh)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91763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649039A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WO2010058495A1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9454273B2 (en) Touch panel with narrow border
CN105223747A (zh) 一种显示面板
US20190012026A1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apparatus
US10990232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954012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90265823A1 (en) Polarizer and touch device
JP2016018002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導電テープ取付構造、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90332198A1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US994613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843560A (zh) 触控传感器、触控面板和电子设备
CN201654371U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108873413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662265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52932A (zh) 静电电容触控传感器及包括它的窗口面板一体型的静电电容触控面板
JP4942528B2 (ja) タッチパネル構造
CN103188869B (zh) 柔性印刷线路板
JP2005044247A (ja) 表示装置
CN102971694B (zh) 窗口面板组件及窗口面板一体型静电电容触控面板
CN10906196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5264466B (zh) 触摸屏面板的制造方法
US20190079615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