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4201A - 电子设备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4201A
CN102164201A CN2011100689434A CN201110068943A CN102164201A CN 102164201 A CN102164201 A CN 102164201A CN 2011100689434 A CN2011100689434 A CN 2011100689434A CN 201110068943 A CN201110068943 A CN 201110068943A CN 102164201 A CN102164201 A CN 102164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it
data
output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89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4201B (zh
Inventor
伊藤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64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4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4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04M1/575Means for retrieving and displaying personal data about calling party
    • H04M1/576Means for retrieving and displaying personal data about calling party associated with a pictorial or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2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games or graphical anim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MS or e-ma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程序,CPU(11)在未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由显示部(18)、声音扬声器(23)输出通过用户操作任意选择的数据,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代替该由用户指定的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数据。由此,在通过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动作而输出数据时,即使不限制相应功能,也只靠设定为限制操作的限制模式就可以防止不想被第三者知道的数据或信息的输出。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程序
本发明申请是本申请人于2008年5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810099554.6,发明名称为“电子设备及程序”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输出数据的输出功能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电话等电子设备中,已知的有,在被盗或遗失了时,为了防止被第三者滥用,通过从其它的电子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来设定限制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的限制模式。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268216号公报中公开了当接收到包含控制信息的文字信息时,根据其控制信息限制输入操作的携带终端装置。该携带终端装置,即使用户(主人)遗失了携带终端装置,但若发送包含控制信息的文字信息,则也可以限制其输入操作。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拾到它的第三者滥用。
但是,有时即使如上述的公开文献限制了输入操作,也不是通过输入操作,而是通过携带终端装置的预定的功能进行动作来输出数据。例如,在显示画面的等待画面上显示壁纸图像、或在从其它的携带终端装置有来信时发出向用户通知来信的来信音、或显示用户设定的来信图像等。这种壁纸图像、来信音、来信图像等数据是多数情况下用户任意设定的,因而直接输出那些数据,就会被拾到携带终端装置的第三者知道自己的喜好(将怎样的音乐用作来信音等)。另外,若在那些数据中包含用户或朋友的脸部照片、声音,或包含对方的电话号码或邮件地址等个人信息,则导致泄漏重要的信息。
因此,为了防止被第三者知道自己或通信对方的信息的情况,只要如上述的公开技术那样限制对携带终端装置的输入操作,并限制各种功能(通话功能、邮件发送接收功能等)的操作本身即可。但是,若进行这种限制,则在该电子设备回到用户手中时可能引起不便。例如,若限制来信功能本身,则在遗失期间有人打来电话、或发来邮件,但由于来信功能本身不动作,因此引起携带终端装置的所有者不能知道打来电话或发来邮件一事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的问题的,其目的在于在电子设备的特定的功能进行动作而从电子设备输出数据时,可以防止不想被第三者知道的数据的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电子设备为具有输出数据的输出单元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存储单元,存储通过用户操作而指定的数据;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为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的限制模式;检测单元,检测事件的发生;判断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判断是否由上述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为限制模式;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未被设定成限制模式时,控制为不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根据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事件,读出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并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以及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被设定成限制模式时,控制为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根据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事件,使上述输出单元代替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数据。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电子设备为具有输出与通信对方相关联的信息的输出单元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为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的限制模式;检测单元,检测事件的发生;判断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判断是否由上述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为限制模式;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未被设定成限制模式时,控制为不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由上述输出单元输出与上述通信对方相关联的信息;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被设定成限制模式时,控制为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抑制由上述输出单元输出与上述通信对方相关联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通信网络系统的模块图。
图2是表示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基本的构成要素的模块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像数据存储部M1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声音数据存储部M2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地址簿存储部M4的图。
图7是表示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整体动作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详细说明壁纸显示处理(图7的步骤A3)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详细说明限制模式设定处理(图7的步骤A8)的流程图。
图10A是用于详细说明来信处理(图7的步骤A10)的流程图。
图10B是图10A的流程图的接续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详细说明报警处理(图7的步骤A12)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详细说明屏幕保护显示处理(图7的步骤A14)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从存储于地址簿存储部M4中的对方有来信时,显示该对方的语音来信图像的来信画面的图。
图14是示出了从没有存储于地址簿存储部M4中的对方有来信时,显示“用户选择”的语音来信图像的来信画面的图。
图15是示出了在限制模式下有语音来信时显示“初始值”的语音来信图像的来信画面的图。
图16是示出了在限制模式下有语音来信时显示“专用”的语音来信图像的来信画面的图。
图17是示出了在限制模式被解除的状态下的报警通知画面的图。
图18是示出了在限制模式被解除的状态下“限制模式时”设定为“初始值”时的报警通知画面的图。
图19是表示通过远程操作向便携式电话装置1作出变更为限制模式的指示的具体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将便携式电话(手机)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网络系统包括便携式电话装置1、基站2、交换机3、通信网4、互联网5。
便携式电话装置1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电子邮件功能、互联网连接功能(Web访问功能)、照相功能、录音功能等一般的多功能便携式电话所具备的功能。
便携式电话装置1通过附近的基站2、交换机3与通信网(公众移动通信网)4相连接。另外,便携式电话装置1通过无线通信网4,与互联网5相连接。
便携式电话装置1包括通常模式和限制模式。限制模式是指限制输出以使便携式电话装置1不输出个人信息的动作模式(锁定模式),通常模式是指便携式电话装置1可以输出个人信息的动作模式。限制模式是不限制语音通话功能、电子邮件功能等各种功能本身,而是限制对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操作(例如,语音通话的发信操作、电子邮件的制作操作或发送操作)的功能。另外,通过用户操作PC(Personal Computer)或其它的便携式电话装置并经由互联网5等来指示便携式电话装置,从而可以设定为限制模式。例如,用户向便携式电话装置1发送预定内容的电子邮件,或用户在预定时间内用同一电话号码进行预定次数的语音通话等,由此可以根据该指示内容将便携式电话装置1设定为限制模式、或解除限制模式。
此外,便携式电话装置1具有根据各种事件而动作的功能。事件是因对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来信、或当前时刻与警报发生时刻一致、或无操作状态持续了预定时间而产生的。即,通过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各种功能来实现的事件。
便携式电话装置1由CPU11、ROM12、RAM13、无线通信部14、声音信号处理部15、显示部18、操作部19、摄像部20、录音部21、RTC22,以及声音扬声器23构成。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执行ROM(Read Only Memory)12内的各种程序,从而控制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整体动作。
在ROM12中,存储有用于按照后述的图7~图12所示的动作步骤实现本实施例的程序代码。CPU11根据该程序代码,依次执行各种动作。
RAM(Ramdom Access Memory)13是可读写的存储器。在RAM13中设有后述的图像数据存储部M1、声音数据存储部M2、设定信息存储部M3、地址簿存储部M4、语音邮件(voice mail)存储部M5,以及邮件存储部M6等。另外,RAM13存储表示该便携式电话装置1被设定为通常模式还是被设定为限制模式的标记。例如,CPU11在通常模式下,将存放在RAM13的限制标记置为“0”(复位),而在限制模式下,将限制标记置(置位)为“1”。并且,RAM13的内容根据需要存储在可消可再写入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未图示)。
无线通信部14从与天线连接的发送接收部(基带部)的接收侧接收信号并解调为接收基带信号,通过声音信号处理部15由听筒扬声器16输出声音。另外,无线通信部14由声音信号处理部15接收从送话话筒17输入的声音数据,并将编码为发送基带信号的信号从发送接受部的发送侧天线发送输出。
另一方面,CPU11通过电子邮件功能或互联网连接功能将经由无线通信部14取得的显示数据显示在显示部18。
操作部19是由用户操作的,按照用户的操作,输入拨号盘号码、文字、或指令等被输入。并且,操作部19将该被输入的数据传送给CPU11。
摄像部20具有摄影静止画摄影和动画的功能。具体而言,摄像部20包括镜头/镜子块(mirror block)、摄像元件、其驱动系统、测距传感器、光量传感器、模拟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以及压缩伸张电路等。
录音部21具有自动录音(voicemail service)功能,对外出时从对方终端接收的对方语音进行录音。
RTC(Real Time Clock)22对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年月日时分秒)进行计数。CPU11从RTC22取得当前的日期和时间数据。
声音扬声器23是可以输出来信音、来自对方的语音、音乐等的高声压类型的扬声器。
下面,对设置在RAM13的存储部M1~M 6,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RAM13的图像数据存储部M1对于图像,例如壁纸图像、屏幕保护(screen saver荧光屏虑光器)图像、来信图像等的图像数据,将“数据ID”、“标题”、“真实数据”与每一图像数据对应地存储。
壁纸图像是在便携式电话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时,被显示在显示部18的画面的图像。屏幕保护图像是在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动作中,当一定时间以上没有来自用户的操作时,被显示在显示部18的画面的图像。来信图像是在便携式电话装置1有来信时,被显示在显示部18的画面的图像。
另外,“数据ID”是图像数据的识别信息,在图3中,“P001”、“P002”相当于此。“标题”是图像的名称。
其次,如图4所示,RAM13的声音数据存储部M2对于声音数据,例如语音来信音、邮件来信音、报警(alarm)音等声音数据,将“数据ID”、“标题”、“真实数据”与每一声音数据对应地存储。
邮件来信音是在通过便携式电话装置1具有的邮件功能接收到邮件时,由声音扬声器23输出的声音。语音来信音是在从通信对方向便携式电话装置1有来信时,由声音扬声器23输出的声音。报警音是通过便携式电话装置1具有的报警功能,在用户任意设定的日期和时间由声音扬声器23输出的声音。
另外,“数据ID”是声音数据的识别信息,在图4中,“S001”、“S002”相当于此。声音数据可以是经由通信网4、互联网5下载接收的声音数据、或是由录音部21录音的。
RAM13的设定信息存储部M3存储根据各种事件由声音扬声器23或由显示部18输出的声音数据或图像数据等各种数据。
例如,如图5所示,设定信息存储部M3将“用户选择”、“初始值”、“限制模式时”,以及“设定内容”与事件的“语音来信通知”、“邮件来信通知”、“报警通知”、“壁纸”,以及“屏幕保护”对应地存储。
在“用户选择”中存储通过用户操作而被任意选择的图像数据或与声音数据对应的图像数据存储部M1内的“数据ID”或声音数据存储部M2内的“数据ID”。例如,在图5中,在“语音来信音”中存储有声音数据的识别信息“S021”,在“邮件来信图像”中存储有图像数据的识别信息“P022”。
在“初始值”中存储对该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产品出厂时作为初始值而被预先设定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进行特定的“数据ID”。
在“限制模式时”中存储“初始值”或“专用”和与其对应的“数据ID”。例如,CPU11在执行图5的“类别”中特定的处理时,若设定为限制模式,则参照“限制模式时”,设定为“初始值”时输出由存储在“初始值”的“数据ID”特定的数据,设定为“专用”时输出由该“数据ID”特定的数据。即,在“限制模式时”中,当设定为限制模式时,存储代替由用户任意选择的数据而被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的“数据ID”。
另外,在“专用”中设定的声音数据或图像数据不是能被第三者特定通信对方或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所有者那样的数据,而是设定成输出的数据被第三者知道也没问题的数据。
在“设定内容”中存储有例如与“报警通知”对应的预定日期和时间及预定内容。另外,与“屏幕保护”对应而存储显示屏幕保护图像的条件。例如,在图5所示的设定信息存储部M3,与“报警通知”对应的“设定内容”中,作为预定日期和时间及预定内容存储有如“2008/10/10,10:00一、经营战略会议”的内容。
另外,在与“屏幕保护”对应的“设定内容”中,作为显示屏幕保护图像的条件,存储有表示无用户操作的状态持续了5分的“无操作5分”。即当“设定内容”中登记的事件成立时,CPU11开始由图5所示的“类别”特定的动作。
如图6所示,RAM13的地址簿存储部M4将“地址簿ID”、“姓名”、“电话号码”,以及“邮件地址”、“语音来信音”、“语音来信图像”、“邮件来信音”、“邮件来信图像”对应地存储。
“地址簿ID”是地址的识别信息。
“姓名”、“电话号码”、“邮件地址”分别表示由地址ID特定的人物的姓名、电话号码、邮件地址。
在“语音来信音”、“语音来信图像”中表示当接收到来自对应人物的语音来信时所输出的来信音和来信图像的数据ID。
在“邮件来信音”、“邮件来信图像”中表示当接收到来自对应人物的邮件时所输出的来信音和来信图像的数据ID。
在“语音来信音”和“邮件来信音”中存储被存储在声音数据存储部M2的声音数据中的任一个“数据ID”。
在“语音来信图像”和“邮件来信图像”中存储被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M1的图像数据中的任一个“数据ID”。
用户可以通过给每个人物设定不同的语音来信音或语音来信图像来容易地判断呼叫者(caller)。同样,用户可以通过给每个人物设定不同的邮件来信音或邮件来信图像来容易地判断邮件的发送者(sender)。
CPU11在有语音来信或邮件来信时,若动作模式为通常模式,则输出由存储在地址簿存储部M4的“数据ID”特定的来信音、来信图像。另外,若动作模式为限制模式,则CPU11输出由在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限制模式时”一栏中设定的信息特定的来信音、来信图像。
RAM13的语音存储部M5存储语音消息。例如,该便携式电话处于自动录音状态时,存储呼叫者所留下的消息。
RAM13的邮件存储部M6存储接收到的邮件。
下面,参照图7~图12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动作。
接通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主要电源,则开始向CPU11供电。则CPU11开始图7所示的处理,重复判断有无接通电源的操作(步骤A1)。
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19来接通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电源,则CPU11对此进行检测(步骤A1的“是”),并执行等待处理而处于通信等待状态(步骤A2)。接着,CPU11进行在显示部18显示等待图像的壁纸显示处理。(步骤A3)。
在该壁纸显示处理(步骤A3)中,如图8所示,CPU11参照存储在RAM13的限制标记,判断动作模式为通常模式还是限制模式(图8的步骤B1)。若限制标记复位为“0”,未设定为通常模式(在步骤B1中“是”),则CPU11将由用户选择的壁纸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8的画面(步骤B2)。
即,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在“壁纸图像”的入口(entry)的“用户选择”的项目中存储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在显示部18。
另外,若限制标记为“1”,设定为限制模式(在步骤B1中“否”),则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判断“壁纸图像”的入口的“限制模式时”的项目是否为“初始值”(步骤B3)。在图5的例中,与“壁纸图像”对应的“限制模式时”为“初始值”(在步骤B3中“是”)。因此,CPU11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在该“初始值”中表示的数据IDP004特定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B4)。
再有,当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壁纸图像”的入口的“限制模式时”的项目设定为“专用”时(在步骤B3中“否”),CPU11将与该“专用”对应的壁纸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B5)。即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与在“限制模式时”的项目中存储的“专用”对应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在显示部18。
这样,CPU11参照存储在RAM13的限制标记,在限制标记为“1”时,输出用户平时设定的数据。
返回到图7,若壁纸显示处理(图7的步骤A3)结束,则CPU判断是否由用户进行了变更设定的操作(步骤A4)。当前,当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19来进行了变更对于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功能设定的内容时(在步骤A4中“是”),CPU11参照存储在RAM13的限制标记,判断是通常模式还是限制模式(步骤A5)。若限制标记为“1”,设定为限制模式(在步骤A5中“否”),则CPU11使用户的变更设定的指示无效,不变更设定而返回到上述的等待处理(步骤A2)的状态。若限制标记为“0”,设定为通常模式(在步骤A5中“是”),则CPU11根据用户的变更设定的指示内容进行处理(步骤A6)。之后,流程图返回到上述的等待处理(步骤A2)。
CPU11在通过用户的远程操作,经由无线通信部14接收指示限制模式的设定/解除的信号(在图7的步骤A7中“是”)时,移向限制模式设定处理(步骤A8)。
限制模式设定处理(图7的步骤A8)如图9所示,CPU11取得由无线通信部14接收的指示信号,并判断是设定为限制模式的指示还是设定为通常模式的指示(步骤C1)。若是设定为限制模式的指示(在步骤C1中“是”),则CPU11指示将存储在RAM13的限制标记变更为“1”(步骤C2)。并且,若是设定为通常模式的指示(在步骤C1中“否”),则CPU11指示将存储在RAM的限制标记变更为“0”(步骤C3)。
若该限制模式设定处理(图7的步骤A8)结束,则返回到上述的等待处理(步骤A2)。
其次,CPU11若根据由无线通信部14接收的信号检测语音来信或邮件来信(在图7的步骤A9中“是”),则移向图10A及图10B所示的语音来信处理或邮件来信处理(步骤A10)。
如图10A所示,来信处理开始,则CPU判断来信是语音来信还是邮件来信(步骤D1)。若是语音来信(在步骤D1中“是”),则CPU11参照存储在RAM13的限制标记,判断是通常模式还是限制模式(步骤D2)。这里,若限制标记为“0”(在步骤D2中“是”),则CPU11取得呼叫者的“电话号码”,并参照地址簿存储部M4,判断是否存储有该“电话号码”(步骤D3)。
当前,若是有来自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的对方的来信(在步骤D3中“是”),则CPU11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读出由“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并由扬声器23输出(步骤D4),所述“数据ID”是从由“电话号码”特定的“按对方分别(区分对方)的语音来信音”读出的。
接着,CPU11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D5),所述“数据ID”是从由该“电话号码”特定的“按对方分别的语音来信图像”读出的。进而,从地址簿存储部M4读出该“电话号码”、和与其对应的“姓名”,并与按对方分别的语音来信图像一起显示(步骤D6)。
图13是示出了当从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的对方有来信时,显示该对方的语音来信图像的来信画面的图。在该来信画面中与呼叫者的语音来信图像(脸部图像)一起,显示呼叫者的电话号码、姓名。
另外,若语音来信是来自没有在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的对方的(在步骤D3中“否”),首先,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读出由在“语音来信音”的入口的“用户选择”的项目中存储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并由声音扬声器23输出(步骤D7)。
接着,CPU11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在“语音来信图像”的入口的“用户选择”中存储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D8)。进而,CPU11将呼叫者的电话号码与该语音来信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D9)。例如,图14所示的画面是在从没有在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的对方有来信时,显示“用户选择”的语音来信图像的来信画面。在该来信画面中,与语音来信图像(在图中,水珠模样)一起,显示呼叫者的电话号码。
这样,CPU11在与语音来信对应地输出数据来向用户通知后,判断是否在从开始通知后预定时间内(例如,10秒以内)进行了应答操作(摘机操作)(步骤D10、D11)。当前,在预定时间内进行了应答操作时(在步骤D10中“是”),CPU11处于可以与呼叫者通话的状态(步骤D12),从听筒扬声器16输出呼叫者的语音(步骤D13)。另外,在经过预定时间也未进行应答操作时(在步骤D11中“是”),将预定的自动录音应答消息(例如,现在不能接电话…)发送给呼叫者(步骤D14)。并且,CPU11使录音功能动作,取入从对方处接收的语音邮件,并将该声音数据存储在语音邮件存储部M5(步骤D15)。然后,记录对方语音的同时从听筒扬声器16输出(步骤D16)。
一方面,在来信处理时,若限制标记为“1”而设定为限制模式(在步骤D2中“否”),则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判断“语音来信通知”的入口的“限制模式时”的项目是否为“初始值”(步骤D17)。在图5的例中,“限制模式时”中设定为“初始值”(在图D17中“是”),因此CPU11读出由“初始值”特定的语音来信音及语音来信图像并输出(步骤D18、D19)。
即,若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语音来信音”和“语音来信图像”的入口的“限制模式时”中设定为“初始值”,则CPU11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在“初始值”中表示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图像数据,并从声音扬声器23/显示部18输出。图15是示出了在设定为限制模式时有来信,且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语音来信图像”中设定为“初始值”时的来信画面的图。如图所示,在该来信画面中,不具有特别意义的模样(例如,星模样)作为“初始值”的语音来信图像而被显示,且不管呼叫者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是否在地址簿存储部M4中设定,呼叫者的个人信息都不被显示。
另外,若在“语音来信通知”的入口的“限制模式时”中设定了“专用”(在步骤D17中“否”),则CPU11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该“专用”表示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图像数据,并从声音扬声器23/显示部18输出(步骤D20、D21)。图16是示出了在设定为限制模式时有来信,且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语音来信图像”中设定了“专用”时的来信画面的图。如图所示,在该来信画面中,表示限制模式中的文字串作为“专用”的语音来信图像而被显示,且不管呼叫者是否在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对方的个人信息都不被显示。
下面,CPU11通过从RTC22取得信息来判断从检测语音来信之后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10秒)(步骤D22),当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在步骤D22中“是”),将预定的自动录音应答消息发送给呼叫者(步骤D23)。并且,CPU11将由呼叫者发送的消息存储在语音邮件存储部M5(步骤D24)。此时,CPU11为了禁止来自呼叫者的语音被输出,将听筒扬声器16切换为关闭状态(步骤D25)。
另一方面,在检测到邮件来信时(在图10的步骤D1中“否”),移向图10B的流程,CPU11参照被存储在RAM13的限制标记,若限制标记为“0”(在步骤D26中“是”),则判断邮件发送者的“邮件地址”是否在地址簿存储部M4的“邮件地址”中设定(步骤D27)。若是来自在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的对方的邮件来信(在步骤D27中“是”),则CPU11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读出由存储在与该“邮件地址”对应的“按对方分别的邮件来信音”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并将此作为邮件来信音从声音扬声器23输出(步骤D28)。
并且,CPU11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存储在与该“邮件地址”对应的“按对方分别的邮件来信图像”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D29)。进而,CPU11从地址簿存储部M4读出与该“邮件地址”对应的“姓名”,并将读出的“姓名”、“邮件地址”,还有邮件内容的一部分(例如,标题等文字信息)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D30)。另外,此时的邮件来信画面与在图13中所示的语音来信时的画面基本相同,在该邮件来信画面中除了代替“电话号码”而显示“邮件地址”外,还显示接收邮件的标题等。之后,CPU11将接收邮件的数据附加存储在邮件存储部16(步骤D31),并返回上述的等待处理(图7的步骤A2)。
另外,若有来自没有在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的对方的邮件来信(在步骤D27中“否”),则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读出由在“邮件来信音”的入口的“用户选择”中存储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并作为邮件来信音从声音扬声器23输出(步骤D32)。并且,CPU11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在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邮件来信图像”的入口的“用户选择”中存储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作为邮件来信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D33)。
进而,CPU11将邮件发送者的“邮件地址”与对应于“用户选择”的邮件来信图像一起显示,并且也一并显示标题等邮件内容的一部分(步骤D34)。此时的邮件来信画面与在图14中所示的语音来信时的画面基本相同。在该邮件来信画面中除了代替“电话号码”而显示“邮件地址”外,还显示接收邮件的标题等。之后,CPU11将接收邮件的数据存储在邮件存储部M6(步骤D31),并返回上述的等待处理(图7的步骤A2)。
另一方面,若限制标记为“1”而设定为限制模式(在步骤D26中“否”),则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判断“邮件来信通知”的入口的“限制模式时”是否为“初始值”(步骤D35)。当前,若在“限制模式时”中设定了“初始值”,则CPU11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存放在“初始值”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图像数据,并作为邮件来信音/邮件来信图像从声音扬声器23/显示部18输出(步骤D36、D37)。
另外,CPU11在处于对报警设定的日期和时间的到来进行监控的状态时(图7B的步骤A11),若检测出到了报警日期和时间,则移向报警处理(步骤A12)。此时,CPU11对由RTC计时的“当前日期和时间”、和在对应于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报警通知”的“设定内容”中存储的“预定日期和时间(报警日期和时间)进行比较,判断向报警处理的移动。
报警处理(图7的步骤A12)开始,则如图11所示,CPU11参照存放在RAM13中的限制标记。并且,若限制标记为“0”(在步骤E1中“是”),则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读出由在“报警通知”的“报警音”的入口的“用户选择”中存储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并从声音扬声器23输出(步骤E2)。
接着,CPU11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在“报警通知”的“报警图像”的入口的“用户选择”中存储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将此作为报警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E3)。进而,CPU11从设定信息存储部M3读出“报警通知”的入口的“设定内容”,并与报警图像一起显示(步骤E4)。图17是示出了未设定为限制模式时的报警通知画面的图,在该通知画面中,其报警的设定内容和报警图像(例如,铃的图形模样)一起被向导显示。
另外,若限制标记为“1”(在步骤E1中“否”),则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判断在“报警音”和“报警图像”的入口的“限制模式时”中是否设定了“初始值”(步骤E5)。若设定了“初始值”,则CPU11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存储在“初始值”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及图像数据,并作为报警音/报警图像从声音扬声器23/显示部18输出(步骤E6、E7)。
图18是示出了在设定为限制模式时,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限制模式时”中设定了“初始值”时的报警通知画面的图。如图所示,在该通知画面中没有显示报警设定内容。另外,若在“限制模式时”中设定了“专用”(在步骤E5中“否”),则CPU11从声音数据存储部M2/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该“专用”表示的“数据ID”特定的声音数据/图像数据,并作为报警音/报警图像从声音扬声器23/显示部18输出(步骤E8、E9)。
另外,CPU11对计测无操作时间(例如,5分)的无操作计时器(未图示)进行监控,若检测其超时(经过5分)(在图B7的步骤A13中“是”),则移向屏幕保护显示处理(步骤A14)。
屏幕保护显示处理(图7B的步骤A14)开始,则如图12所示,CPU11参照存储在RAM13的限制标记,若限制标记为“0”(在步骤F1中“是”),则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在“屏幕保护图像”的入口的“用户选择”的项目中存储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将此作为屏幕保护图像向显示部18输出(步骤F2)。
另外,若限制标记为“1”(在步骤F1中“否”),则CPU11参照设定信息存储部M3,判断在“屏幕保护图像”的入口的“限制模式时”中是否设定了“初始值”(步骤F3)。若设定了“初始值”,则CPU11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从该“初始值”读出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将此作为屏幕保护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F4)。若在“限制模式时”中设定了“专用”(在步骤F3中“否”),则CPU11从图像数据存储部M1读出由该“专用”表示的“数据ID”特定的图像数据,并将此作为屏幕保护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8(步骤F5)。
再有,若CPU11检测电源断开操作(在图7的步骤A15中“是”),则不管限制模式的设定/解除,都执行电源断开处理(步骤A16)。在进行上述的设定操作及电源断开操作以外的操作,例如,限制模式的设定操作、发信操作、录音操作、摄像操作、数据下载操作等时(在步骤A17中“是”),若限制标记为“0”(在步骤A18中“是”),则CPU11使该操作有效,执行与各个操作对应的处理(步骤A19)。例如,限制模式设定处理、发信处理、录音处理等。并且,此时的限制模式设定处理与上述的远程操作时的限制模式设定处理(参照图9)相同。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CPU11在未设定为限制模式的通常模式的状态下,从显示部18、声音扬声器23输出通过用户的操作任意选择的数据。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CPU11代替该由用户选择的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数据。由此,在由用户选择的数据通过便携式电话装置1的功能被输出时,若设定为限制模式则限制用户选择的数据的输出,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不想被第三者知道的数据的输出。这是在安全管理方面有效的。
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向用户通知来信时,CPU11代替由用户选择的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数据,因此能够防止通过来信音或来信图像而被第三者知道用户的喜好。另外,即使在来信通知的数据中包含重要的信息,也可以防止其信息泄漏。
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通知来信时,CPU11代替在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的每个通信对方的来信通知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来信通知数据。由此,例如在来信图像中使用通信对方的脸部照片、或在来信音中使用通信对方的语音等在来信通知数据中包含通信对方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设定为限制模式来防止其信息的泄漏。
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输出报警时,CPU11代替存储在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报警通知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报警通知数据。由此,限制由用户选择的报警音、报警图像、设定内容的输出,从而防止被第三者知道用户的喜好。另外,即使在报警通知数据中包含重要的信息,也可以防止其信息的泄漏。
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输出图像数据(例如,壁纸图像、屏幕保护图像)时,CPU11代替存储在设定信息存储部M3的由用户选择的图像数据,而输出预定的图像数据。由此,可以防止通过所输出图像数据而被第三者知道用户的喜好。另外,即使在图像数据中包含重要的信息,也可以防止其信息的泄漏。
由于可以通过操作其它的设备来从外部向便携式电话装置1给出指示,从而设定为限制模式,因此在注意到被盗、遗失等时,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确保安全性。另外,由于及时采取对策而可以防止信息的泄漏。
作为远程操作的方法,如图19所示,有从PC7向便携式电话装置1a发送包含预定的指示信号(文字串等)的电子邮件6的方法、或在预定时间内从便携式电话装置1b向便携式电话装置1a打预定次数的电话的方法。这样,接收到特定的指示信号的便携式电话装置1a内的CPU11按照图9所示的限制模式设定处理,进行限制模式的设定/解除。
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来信了时,由于抑制了通信对方的语音或送到的电子邮件的内容等各种信息的输出,因此本发明即使没有限制语音通话功能、电子邮件功能,也只靠设定为限制模式来可靠地防止有关通信对方的信息的泄漏,并且可以确保安全性。
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来信了时,由于抑制了能特定通信对方的“电话号码”或“邮件地址”等信息的输出,因此本发明可以防止通信对方的重要信息的泄漏。
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来信了时,由于禁止了从通信对方发送的语音的输出,因此本发明防止第三者从对方的声音推测性别、年龄层等,并且防止第三者冒充当事者对话,因此能够防止有关通信对方的重要信息的泄漏。
在设定为限制模式的状态下来信了时,由于禁止从通信对方发送的文字信息(邮件内容)的输出,因此本发明可以防止有关通信对方的重要信息的泄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存储通过用户的操作任意选择的数据的存储单元(设定信息存储部M3、地址簿存储部M4)中,存储用于识别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的“数据ID”,但也可以存储它们的真实数据。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代替由用户选择的数据,而输出初始值的数据、或与限制模式对应的专用的数据,但该代替数据不限于初始值或专用数据,也可以是由用户任意选择的数据。并且,作为代替数据,也可以是空白图像或无音。此外,作为电子设备不限于便携式电话装置,也同样可以适用于例如,笔记本式PC、PDA、电子摄像机、电子手表、音乐再生机等。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CPU11根据存放在ROM12的程序代码执行动作。但是,并不限于此,CPU11可以根据经由传送媒体传送的程序代码执行动作。即,CPU11除了记录媒介之外,还可以利用从外部经由传送媒体供给的程序/数据,执行本实施例所示的动作。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具有输出数据的输出单元(15、18、23),该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13),存储通过用户操作而指定的数据;
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为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的限制模式;
检测单元,检测事件的发生;
判断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判断是否由上述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为限制模式;
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未被设定成限制模式时,控制为不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根据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事件,读出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并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以及
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被设定成限制模式时,控制为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根据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事件,使上述输出单元代替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14);
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包含来信通知数据;
上述检测单元将对上述通信单元的来信作为事件的发生来检测(A9);
上述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来信时,读出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来信通知数据,并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D4、D5、D7、D8);
上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来信时,使上述输出单元代替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来信通知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来信通知数据(D18-D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存储单元对每个通信对方存储上述来信通知数据;
上述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来信时,从上述数据存储单元读出与其通信对方对应的来信通知数据,并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D4、D5、D7、D8);
上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来信时,使上述输出单元代替与其通信对方对应的来信通知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来信通知数据(D18-D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包含报警通知数据;
上述输出单元还包括到了预定时间就输出上述报警通知数据的通知单元(18、23);
上述检测单元将上述通知单元的输出上述报警通知数据的动作的开始作为事件的发生来检测(A11);
上述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读出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报警通知数据,并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E2-E4);
上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使上述输出单元代替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报警通知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报警通知数据(E6-E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的数据包含图像数据;
上述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读出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并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B2、F2);
上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使上述输出单元代替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而输出预定的图像数据(B4、B5、F4、F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式设定单元应答来自外部的远程操作而设定为限制模式(C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限制模式动作单元,该限制模式动作单元根据上述模式设定单元的限制操作的限制模式的设定状态,控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的限制,并且控制上述输出单元的数据输出;
上述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未被设定成限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限制模式动作单元,以不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根据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中断事件,读出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并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该数据;
上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设定成限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限制模式动作单元,以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根据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中断事件,使上述输出单元代替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而输出预定的数据。
8.一种电子设备,具有输出与通信对方相关联的信息的输出单元,该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为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的限制模式;
检测单元,检测事件的发生;
判断单元,在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事件的发生时,判断是否由上述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为限制模式;
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未被设定成限制模式时,控制为不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由上述输出单元输出与上述通信对方相关联的信息;
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被设定成限制模式时,控制为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抑制由上述输出单元输出与上述通信对方相关联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单元输出通信对方的对方识别信息(D6、D9、D30、D34)。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单元输出通信对方的声音信息(D13)。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单元输出通信对方的文字信息(D30、D34)。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单元输出通信对方的图像信息(D5、D29)。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限制模式动作单元,该限制模式动作单元根据上述模式设定单元的限制操作的限制模式的设定状态,控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的限制,并且控制上述输出单元的通信对方的声音信息的输出;
上述第一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未被设定成限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限制模式动作单元,以不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通信对方的声音数据;
上述第二输出控制单元在由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设定成限制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限制模式动作单元,以限制对本电子设备的操作,并且使上述输出单元输出通信对方的声音信息。
CN201110068943.4A 2007-05-18 2008-05-15 电子设备及程序 Active CN102164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2383/2007 2007-05-18
JP2007132383A JP4389966B2 (ja) 2007-05-18 2007-05-18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95546A Division CN101309321B (zh) 2007-05-18 2008-05-15 电子设备及程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4201A true CN102164201A (zh) 2011-08-24
CN102164201B CN102164201B (zh) 2014-03-12

Family

ID=400280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8943.4A Active CN102164201B (zh) 2007-05-18 2008-05-15 电子设备及程序
CN2008100995546A Active CN101309321B (zh) 2007-05-18 2008-05-15 电子设备及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95546A Active CN101309321B (zh) 2007-05-18 2008-05-15 电子设备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974607B2 (zh)
JP (1) JP4389966B2 (zh)
KR (1) KR101062392B1 (zh)
CN (2) CN1021642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8892B2 (en) * 2008-03-15 2014-09-30 Nitesh Ratnakar Contact list with conversation point reminder
JP4389966B2 (ja) * 2007-05-18 2009-12-24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197738B2 (en) 2008-12-04 2015-11-2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viding selected data through a locked display
WO2010073342A1 (ja) * 2008-12-25 2010-07-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動作モード制御用のプログラム、動作モードを制御する方法
KR101164730B1 (ko) * 2010-02-04 2012-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을 포함한 단말의 캐릭터 객체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US10250746B2 (en) * 2011-08-11 2019-04-02 Oath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across electronic mail users and feature phone users
US11468243B2 (en) * 2012-09-24 2022-10-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dentity-based display of text
JP6112820B2 (ja) * 2012-10-19 2017-04-12 セコム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KR20140082403A (ko) * 2012-12-24 2014-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서 모드 전환 장치 및 방법
CN105191265B (zh) * 2013-03-06 2018-03-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208207A (zh) * 2015-09-17 2015-12-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持传感器的锁屏界面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5234B2 (ja) 1993-05-14 1999-10-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装置
JP3156816B2 (ja) * 1994-03-04 2001-04-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発着信制御方法
JP3042483B2 (ja) 1997-12-24 2000-05-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受信装置
JPH11298600A (ja) * 1998-04-16 1999-10-29 Sony Corp 携帯電話装置
JP2001268216A (ja) 2000-03-15 2001-09-28 Hitachi Ltd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30054867A1 (en) * 2001-09-18 2003-03-20 Homayoun Dowla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erting users of incoming calls and messages
US7773982B2 (en) * 2002-11-25 2010-08-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storage media to remotely control a wireless unit
US7050836B2 (en) * 2002-12-18 2006-05-23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MS) ringing images on mobile calls
JP4008380B2 (ja) * 2003-04-25 2007-11-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US20040266489A1 (en) * 2003-06-27 2004-12-30 Nokia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of a mobile telepho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JP2005236615A (ja) * 2004-02-19 2005-09-02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ハンズフリー通話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情報報知方法
JP4028527B2 (ja) * 2004-06-30 2007-12-26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無線キー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47908B2 (ja) 2004-12-15 2009-04-02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回収方法
JP4708802B2 (ja) * 2005-01-28 2011-06-22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389966B2 (ja) * 2007-05-18 2009-12-24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9321B (zh) 2011-05-18
JP2008288924A (ja) 2008-11-27
US7974607B2 (en) 2011-07-05
US8301204B2 (en) 2012-10-30
CN102164201B (zh) 2014-03-12
KR101062392B1 (ko) 2011-09-05
US20080287103A1 (en) 2008-11-20
CN101309321A (zh) 2008-11-19
JP4389966B2 (ja) 2009-12-24
US20110241880A1 (en) 2011-10-06
KR20080101681A (ko) 2008-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9321B (zh) 电子设备及程序
JP3621612B2 (ja) 携帯電話機
CN1416257B (zh) 通信设备
US6865386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display of call information of calling party
US20060199575A1 (en) Customized ringtones and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EP199853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20040102225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EP2025138B1 (en) Mobile device with themed multimedia effects
GB2376836A (en) Responding to telephone calls using e-mails containing schedule information
US8355699B1 (en) Method of preventing data of mobile phone from being stolen
KR20080072098A (ko) 오디오비주얼 통화 식별자를 형성하는 방법, 이동 통신장치 및 통화 식별자
JP4367465B2 (ja) テレビ電話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373717B1 (ko) 메시지 작성 게임장치 및 메시지 작성방법
CN101521702B (zh) 多媒体个性化呼叫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2164354B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本地语音邮件
CN101272565A (zh) 用于进行呼叫的图像识别
JP4736924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N101808305A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显示通信业务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KR20010074284A (ko) 컴퓨터 시스템과의 연결을 위한 발신자 정보 표시 장치 및그 제어 방법
JP5169063B2 (ja) 携帯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185640B1 (ko) 통신 기기,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지 방법
KR20070113393A (ko) 특수문자와 예약어를 이용한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 전송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KR20020074556A (ko) 발신자정보표시와 동시에 실시간 영상광고 표시가 가능한전화광고 시스템
JP3475405B2 (ja)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画像情報表示方法
JP4150302B2 (ja) 携帯電話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2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0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