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3807A - 离子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离子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3807A
CN102163807A CN2011100409734A CN201110040973A CN102163807A CN 102163807 A CN102163807 A CN 102163807A CN 2011100409734 A CN2011100409734 A CN 2011100409734A CN 201110040973 A CN201110040973 A CN 201110040973A CN 102163807 A CN102163807 A CN 102163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ixture
sleeve
ion generator
apparatus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09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3807B (zh
Inventor
小辻一雄
小根泽和义
深田佳成
后藤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 K KOGANEI
Kogan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 K KOGANE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 K KOGANEI filed Critical K K KOGANEI
Publication of CN102163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3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8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离子发生器的维护操作可以容易地实现。装置主体具有内壳体和外壳体,该内壳体具有支撑块和插入外壳体内的供气管。相对电极从装置主体的前侧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块内,并且放电针单元从其相反的方向可拆卸地安装。放电针单元具有固定件和套筒,放电电极设置在固定件内,套筒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件内,并且在相对电极和套筒之间形成离子发生空间。从外部提供的空气通过供气管内的流动通道供给离子发生空间。

Description

离子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发生器,该离子发生器将由于电晕放电而电离产生的电离空气喷射到带有要消除的静电的元件(以下称为“带电元件”)上。
背景技术
对于带有静电的带电体(作为带电元件),使用离子发生器(也称为离子发生装置或者静电移除装置)将电离空气喷射到带电元件上,以便从该带电元件上消除静电。例如,用于产品生产线或者电子元件装配的离子发生器通过将电子元件或者产品装配夹具等作为带电元件来消除该带电的带电元件上的静电。通过将电离空气喷射到带电元件上,可以防止异物因静电而附着到电子元件等部件上,或者防止电子元件因静电而损坏或者附着到夹具上。
用于如上所述应用场合的离子发生器具有针形的放电电极和圆柱形的相对电极。相对电极具有引导空气的通孔,并且构成将电离空气喷射到带电元件上的喷嘴,放电电极设置在用作喷嘴的相对电极的底座端部的中心处。在为放电电极提供空气的状态下,当交流高压施加在放电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时,在放电电极周围发生电晕放电,并且将提供的空气电离。电离的空气从用作相对电极的喷嘴喷射到带电元件上。
放电电极不仅会因电晕放电而等离子化(plasmanized)的空气而受到磨损,还不可避免地附着灰尘,一旦灰尘附着到放电电极上,便会降低产生离子的效率。由于这个原因,放电电极可拆卸地安装在离子发生器的主体上,并且通过定期对放电电极做维护,可以实现放电电极的更换操作或者清理操作。
在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No.4170844)中公开了一种将放电电极安装在发生器主体上的类型,在该类型中连接于固定件的放电电极相对于主体外壳的头部从它的后侧可拆卸。头部连接于喷嘴(即安装于连接支架的相对电极)。专利文件2(公开号为2008-198533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其中包括:电极针套筒,该电极针套筒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块内,放电电极和高压发电器结合在该电极针套筒内;和喷嘴,该喷嘴安装于主体块内。另外,专利文件3(公开号为2004-362951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其中包括:输送空气的空气管,该空气管连接于设置有放电电极的放电单元;和相对电极单元,该相对电极单元装配在离子发生装置主体内,放电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离子发生装置主体内。在上述专利文件提到的离子发生装置中,放电电极相对于作为喷嘴的相对电极从后侧可拆卸。
相反,专利文件4(公开号为2006-100248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以下类型的离子发生装置,其中,固定件结合在中空的轴向体部内,放电电极被施压插入到固定件内,并且圆柱形的相对电极螺接在固定件外侧。放电电极和相对电极从前侧可拆卸。
发明内容
放电电极设置在用作喷嘴的相对电极的底座端部的中心处,如果放电电极设置为与相对电极直接相对,则由于通过电晕放电而等离子化(plasmanized)的空气与导电材料制造的相对电极的内圆周表面直接接触,因此相对电极的内圆周表面会受到磨损。由于这个原因,结合在相对电极的内圆周表面内的为由具有防等离子化特性的绝缘材料(例如碳)制成的绝缘套筒。由于灰尘也会附着在套筒的这个内圆周表面上,因此附着在套筒上的灰尘需要定期移除。
但是,常见地,存在一个问题,在将套筒固定到喷嘴上的形式的离子发生器中,为了移除附着在放电电极和套筒上的灰尘,放电电极和相对电极分别能够从装置主体拆卸,因而离子发生器的维护操作不能简单地实现。例如,由于在专利文件2中公开的电绝缘套筒固定于喷嘴,因此清洁套筒时需要从主体块移除放电针套筒。另外,虽然经常会在一次维护中根据一种带电元件而将不同形状的喷嘴安装于相同的离子发生器上,但是当套筒结合在作为相对电极的喷嘴内时,需要将套筒设置到多种喷嘴中的每种上,因此无法仅更换喷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可以简单地拆卸套筒,该套筒设置在放电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并且由绝缘材料制成,并且能够容易地实现离子发生器的维护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可以容易地更换相对电极而不需要移除套筒,并且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具有各种形状的相对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为一种离子发生器,在使得空气流入放电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状态下,所述离子发生器将交流高压施加在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相对电极上,并且产生电晕放电,以使所述空气电离,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相对电极安装在该装置主体内,以向前突出;以及放电针单元,该放电针单元包括固定件和套筒,并且所述放电针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后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所述放电电极安装在所述固定件内,以从所述固定件的一个端部突出,所述套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件的一个端部内,所述套筒安装在所述相对电极内,并且在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离子发生空间,其中,在将所述放电针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移除的状态下,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套筒能够从所述固定件拆卸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设置为,所述相对电极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可拆卸地安装。根据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还包括夹销,该夹销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内,并且所述夹销与形成在所述相对电极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接合槽接合。根据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设置为,所述固定件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接合突起,并且所述装置主体设置有插入槽和接合槽,所述接合突起插入所述插入槽内,所述接合槽与所述插入槽连通,并且通过旋转所述固定件能够使所述接合突起进入所述接合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设置为,所述套筒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接合突起,并且所述固定件设置有插入槽和接合槽,所述接合突起插入所述插入槽内,所述接合槽与所述插入槽连通,并且通过旋转所述套筒而使所述接合突起进入所述接合槽内。根据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设置为,所述装置主体内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并且所述固定件内形成有进气孔,以与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进气孔通过喷射到所述离子发生空间内的空气而吸入外部空气。根据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设置为,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内壳体,该内壳体设置有支撑块和供气管,所述支撑块支撑所述放电针单元,所述供气管从外部向所述离子发生空间供应空气;以及外壳体,该外壳体设置有主体部和单元接收部,所述供气管结合在所述主体部内,所述单元接收部设置为从所述主体部突出,并且所述支撑块结合在所述单元接收部内。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放电电极、套筒和固定件的所述放电针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内,并且所述套筒和所述放电电极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件内,在从所述装置主体分离所述放电针单元的状态下,所述套筒和放电电极可以容易地从所述固定件移除。从而,涉及放电电极和套筒的例如清洁和更换的维护操作可以容易地实现。
由于相对电极可以从套筒分离,只涉及相对电极的例如清洁和更换的维护操作可以容易地实现,并且所有多种相对电极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支撑块内,每种相对电极内未设置套筒。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内壳体,该内壳体设置有支撑块和供气管,所述支撑块支撑所述放电针单元,所述供气管从外部向所述离子发生空间供应空气;以及外壳体,该外壳体设置有主体部和单元接收部,所述供气管结合在所述主体部内,所述支撑块结合在所述单元接收部内。从而,通过将内壳体插入外壳体,装置主体可以容易地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前侧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在作为相对电极的喷嘴被移除的状态下的离子发生器的前侧的透视图;
图4为表示在放电针单元被移除的状态下的离子发生器的后侧的透视图;
图5为从后侧观察的离子发生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6为在套筒从安装有放电电极的固定件移除的状态下的放电针单元的透视图;
图7为在固定件、放电电极和套筒相互分离的状态下的放电针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8为沿图1中的线8-8的剖视图;
图9为图1的后视图;
图10为沿图9中的线10-10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侧视图;
图12为沿图11中的线12-12的剖视图;
图1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还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与图10相似部分的剖视图;
图1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侧视图;以及
图1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离子发生器具有由树脂制成的装置主体10,并且装置主体10由壳体组件构成,该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10a;和插入在该外壳体中的内壳体10b。外壳体10a具有基本为长方体形状的主体部11和与其成为整体的单元接收部12,单元接收部12设置为使得在主体部11的前端部的侧面上向上突出。如图5、图8和图10所示,主体部11具有左壁11a、右壁11b、顶壁11c、后壁11d和底壁11e。装置接收腔室13形成在主体部11内,并且主体部的前端部开放。单元接收部12具有与主体部11的左壁11a和右壁11b连续的侧壁12a和12b,以及顶壁12c。如图5所示,单元接收腔室14形成在单元接收部12内,并且单元接收腔室1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开放。
如图5所示,由树脂制成的内壳体10b结合在外壳体10a内。内壳体10b具有前壁、支撑块16和供气管17,前壁在外壳体10a内插入主体部11的前端部内,支撑块16在单元接收部12内装配在单元接收腔室14内,供气管17装配在主体部11内,并且这些元件均成为整体。当内壳体10b从前侧插入外壳体10a内时,如图5和图10所示,设置在支撑块16上的连接爪18b与形成在单元接收部12的顶壁12c内的接合孔18a接合。围绕供气管17安装有连接部19,并且连接部19的端部从外壳体10a的主体部11向后突出。连接于空气供给源的未图示的供气管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部19内,并且空气从外部供应至供气管17内部的流动通道17a。
在装置主体内,内壳体10b的支撑块16内安装有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中空的相对电极21。支撑块16内形成有安装孔22,相对电极21安装在安装孔22内,并且相对电极21可拆卸地安装,即,从装置主体10的前侧在安装孔22的前端部内可移动地安装。相对电极21内形成有通孔23,并且作为喷嘴的相对电极21从它的尖端向外部喷射电离空气。在本说明书描述的装置主体10中,安装相对电极的部分为前部,即前端部,并且它的相对部分为后面部分,即后端部。
如图5所示,相对电极21的后端部的外圆周表面内形成有环形接合槽24。同时,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10的单元接收部12内形成有插销开口部25,并且夹销26从插销开口部25插入。
如图3和图5所示,夹销26具有连接部26a和从它的两个端部垂直延伸到连接部26a的两个销主体部26b,并且夹销26形成为颠倒的C形状。如图5所示,支撑块16内形成有销孔27,夹销26的两个销主体部26b插入到销孔27内。当夹销26从插销开口部25插入销孔27内时,对应的销主体部26b插入与相对电极21的接合槽24接合的销孔27内。从而,相对电极21固定于支撑块16。同时,当夹销26取回并拉出时,相对电极21可以容易地沿前端部的方向从支撑块16拆卸。因此,如果相对电极21的底座端部一侧制造为通用的,则多种相对电极21的所有种类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相同的装置主体10内。
如图1所示,在夹销26连接于支撑块16的状态下,连接部26c进入内壳体10b,并且不会突出到外部。顺便提一下,虽然夹销26形成为具有两个销主体部26b的颠倒的C形状,但是通过将两个直线型销各自插入销孔27内也可以将相对电极21固定于支撑块16。而且,在相对电极21的底座端部形成阳螺纹,在安装孔22内形成阴螺纹,从而相对电极21可以螺接至支撑块16内。
如图8和图10所示,放电针单元31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主体10的内壳体10b内,并且放电针单元31安装于安装孔22的后端部侧,从而与相对电极21相对并且与相对电极21同轴。如图6至图8所示,放电针单元31具有基本为圆柱形的固定件32,并且固定件32由绝缘材料形成。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件32的中心部分处的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针形的放电电极33。安装在固定件32内的放电电极33的尖端部从一端面(即固定件32的尖端面)进一步向前突出。
如图6和图7所示,固定件32内形成有环形槽34,如图10所示,环形槽34与供气管17的流动通道17a连通。内壳体10b的支撑块16内形成有连通孔35,该连通孔35使得环形槽34和流动通道17相互连通,固定件内形成有喷射孔(即供气口36),以使得固定件32的前部开放,该喷射孔通过连通孔35和环形槽34与流动通道17a连通。由于这样的布置,通过连接于连接部19的未图示的软管,从外部供给的压缩空气在前面的方向沿放电电极33从供气口36放电。放电电极33穿过供气口36的中心,但是多个供气口36可以设置在径向向外的位置处而不是放电电极处。
固定件32的后端部设置有操作旋钮37,在进行放电针单元31相对于单元接收部12内的支撑块16的连接操作时,操作者将操作旋钮37握在他/她的手里以实现放电针单元31的插入操作和旋转操作。如图6和图7所示,固定件32的后端部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相互分离的三个接合突起38。如图9所示,三个插入槽39形成在另一个端部(即支撑块16的后端部)从而与对应的接合突起38对应。如图4所示,当放电针单元31从装置主体10的后侧插入支撑块16内时,对应的接合突起38插入插入槽39内。如图5所示,接合槽40形成在支撑块16内从而与每个插入槽39连通,在接合突起38插入插入槽39内的状态下,当操作旋钮37握在手里以在顺时针方向旋转放电针单元31时,接合突起38进入接合槽40内,并且放电针单元31连接于支撑块16。同时,当放电针单元31在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向后拉时,放电针单元31可以容易地从支撑块16拆卸。
操作旋钮37设置为从固定件32的后端面向后突出,但是只要操作旋钮的结构能够使操作者可以手工旋转放电针单元31,操作旋钮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并且接合槽可以形成在固定件32的后端面内,该接合槽与工具接合。
如图6和图7所示,圆柱形套筒41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件32的前端部内,并且套筒41由例如碳的绝缘材料形成。安装孔42形成在固定件32的前端部内,套筒41可滑动地安装在安装孔42内,并且套筒41安装在固定件32上从而从固定件的前端面突出。如图6和图7所示,套筒41的后端部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多个接合突起43和插入槽44,该多个接合突起43在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相互分离,插入槽44形成在固定件32内,对应的接合突起43插入插入槽44内。在固定件32内形成有接合槽45,该接合槽45与对应的插入槽44连通并且接合突起43进入接合槽45内。因此,在套筒41推进固定件32的安装孔42以使得接合突起43插入插入槽44内之后,当套筒41在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接合突起43进入接合槽45内时,套筒41安装在固定件32上。同时,当套筒41在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被拉出时,套筒41可以容易地从固定件32拆卸。
由固定件32、套筒41和安装在固定件32上的放电电极33构成的放电针单元31通过从支撑块后侧插入而安装在装置主体10的支撑块16内。相反,相对电极21通过从支撑块前侧插入而安装在支撑块16内。当相对电极21和放电针单元31安装在装置主体10的支撑块16内时,如图10所示,套筒41安装在相对电极21内。从而,放电电极33成为进入后端部(即相对电极21的底座端部)内的状态,并且在放电电极33和套筒41之间形成离子发生空间46。
从形成在固定件32内的供气口36进入的压缩空气直接喷射在离子发生空间46内。但是,可以在套筒41的后端上设置端壁,并且可以在端壁内形成与供气口36连通的孔,从而该孔可以用作供气口。同时,供气管17的流动通道17a可以使其与形成在端壁内的孔连通。
放电针单元31从支撑块16朝向它的后侧移除。当套筒41在放电针单元31从支撑块16拆卸的状态下从固定件32拆卸时,套筒41和固定件32相互分离,并且放电电极33的尖端部从固定件32的前端部暴露在外部。从而,当附着在放电电极33上的诸如灰尘等异物去除时,由于放电针单元31移除,因此可以容易地对放电电极33和套筒41进行维护,而不需要移除相对电极21。
在固定件32内,电力馈送电极(power-feeding electrode)48插入形成为径向延伸的连接孔47内。如图7所示,电力馈送电极48的一个端部形成有安装孔49,放电电极33的后端部安装在安装孔49内,并且当放电电极33在将电力馈送电极48插入连接孔47内的状态下安装在固定件32内时,放电电极33进入连接孔47内,并且放电电极33电连接于电力馈送电极48。
供气管17和内装有放电针单元31的支撑块16通过前壁15成为整体并且由树脂制成,从而形成内壳体10b。内壳体10b装配在由树脂制成的外壳体10a内。因此,放电针单元31和相对电极21成为同轴的,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块16内。通过这样操作,离子发生器可以容易地装配。
在装置主体10内的外壳体10a的主体部11内,结合有未图示的高压发电机。高压发电机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子连接于电力馈送电极48。同时,如图5所示,支撑块16的侧面上安装有接地板51,在接地板51已安装的状态下,支撑块16插入外壳体10a内。如图8所示,接地板51与相对电极21接触,并且高压发电机的其它输出端子连接于接地板51。
因此,在从外部供给供气管17的压缩空气从供气口36喷射进离子发生空间46内的状态下,当交流高压从高压发电机施加在放电电极33和相对电极21上时,在离子发生空间46内围绕放电电极33发生电晕放电。从而,从供气口36喷射的空气被电离,并且从作为喷嘴的相对电极21的通孔23喷射到外部。相对电极21的尖端部形成有小直径部28,并且未图示的软管围绕小直径部28安装或者连接。从而,从相对电极21的通孔23喷射的电离空气通过软管引导到带电元件。
顺便提一下,如图10所示,围绕固定件32外圆周表面安装有密封件52,该密封件52位于环形槽34的两侧,以防止在环形槽34内流动的空气从固定件32和支撑块16之间向外部泄漏。围绕相对电极21的后端部的外圆周表面安装有密封件53,该密封件53用于防止空气从相对电极21和支撑块16之间向外部泄漏。如图9所示,主体部11的后壁11d形成有开口部54,连接件插入该开口部54内,通过将连接件连接到与高压发电机连接的电力馈送插头,电力从外部供应给高压发电机。
随着离子发生器的长时间使用,放电电极33会因为被电晕放电而等离子化的空气而受到磨损,并且从外部供给的空气中的灰尘会附着在放电电极33上。同时,空气中的灰尘还附着在由例如碳等绝缘材料制成的套筒41的内圆周表面上。由于这些原因,为了清洁放电电极33和套筒41或者更换放电电极33,离子发生器受到定期维护。此时,放电针单元31在装置主体10的后面方向从装置主体10拆卸。在这种状态下,当套筒41从固定件32移除时,并且当放电针单元31与套筒41和固定件32分离时,由于放电电极33的尖端部暴露在外部,因此例如附着于放电电极33的灰尘等异物可以容易地清除,并且附着于套筒41的内圆周表面的异物可以容易地清除。同时,在更换放电电极33时,放电电极33在固定件32的前面方向从固定件32取回和拉出,从而放电电极33可以容易地从固定件32移除。因此,放电电极33和套筒41的维护可以容易地实现而不需要移除相对电极21。
图1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侧视图,图12为沿着图11中的线12-12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与构成上述离子发生器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离子发生器中的相对电极21a和放电针单元31a与上述离子发生器中的这些元件不同,但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离子发生器中的其它元件与上述离子发生器中的这些元件相同。
如图12所示,固定件32的尖端部形成有吸入口55,并且该吸入口55与离子发生空间46连通。如图12所示,装置主体10的外壳体10a内形成有与插销开口部25成为整体的空气引入口56,内壳体10b的支撑块16内形成有使得空气引入口56和吸入口55相互连通的连通孔57。由于这样的布置,通过吸入从供气口36供给到离子发生空间46的空气,外部空气通过空气引入口56和连通孔57从外部供给离子发生空间46。
因此,当空气从外部吸入并且供给离子发生空间46时,由于在不需要增加从气压供给源供给供气口36的压缩空气的量的情况下便能够增加供给离子发生空间46的外部空气的量,因此即使供给供气口36的空气的量会变小,也可以将大量电离空气喷射到带电元件上。过滤腔58形成在单元接收部12和支撑块16之间,从而穿过空气引入孔56和连通孔57,并且通过在过滤腔内装配过滤器,从外部吸入离子发生空间46内的空气中的灰尘被清除。
在如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器中,空气引入孔56也形成在外壳体10a内,如图8所示,连通孔57和过滤腔58也形成在支撑块16内。因此,如图8所示,当无吸入口55的放电针单元31安装在装置主体10内时,空气不会从图2所示的空气引入孔56吸入并且供给放电针单元的内部。因此,在不改变装置主体10的结构的情况下,离子发生器的形式可以设置为安装有图8所示的放电针单元31的结构和安装有图12所示的放电针单元31a的结构。
图11和图12所示的相对电极21a的尖端部的形式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相对电极21的尖端部的形式不同,并且未设置小直径部28。因此,从相对电极21a喷射的电离空气从相对电极21a直接喷射到带电元件上。因此,如果在具有图8所示的形式的相对电极21中和在具有图12所示的形式的相对电极21a中的对应的后端部设定为在尺寸上具有相同的大小,则可以选择性地将它们安装在支撑块16内。
图1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还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剖视图。在图13中,图示了与图10中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截面类似的截面,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图13中所示的元件,它们与图10所示的这些元件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10中的内壳体10b中形成的安装孔22整体具有相同的直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中,相对电极21可以从前侧和后侧的任意一个方向连接和拆卸。套筒41安装在固定件32的安装孔42中,并且相对电极21安装在套筒41外部,从而套筒41相对于安装孔42的安装强度变得大于相对电极21相对于套筒41的安装强度。
在图13所示的离子发生器中,在通过夹销26将相对电极21连接到支撑块16的状态下,当放电针单元31从装置主体10的后面方向取回和拉出时,套筒41与固定件32一起从装置主体10移除,并且放电针单元31与相对电极21分离。同时,在移除夹销26的状态下,当放电针单元31从装置主体10的后面方向取回和拉出时,放电针单元31在与相对电极21结合的状态下从装置主体10移除。当相对电极21从已经移除的放电针单元31移除时,相对电极21与放电针单元31分离。
图14和图1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侧视图。在这些离子发生器中的每个的相对电极的结构与上述相对电极21和21a的结构不同,但是这些离子发生器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如图14所示,相对电极21b的尖端部连接有离子输送管61。多个离子喷射口62形成在离子输送管61上,从而以预定的间隔分离,并且离子输送管的尖端部由盖63封闭。为了与上述各离子喷射口62相对应,在离子输送管61的在圆周方向上相差180度相位的相对侧面上也形成有相同的离子喷射口62,离子喷射口62设置为在离子输送管61上的两条线。通过使用这种类型的相对电极21b,电离空气可以在容器或者通道内喷射。顺便提一下,离子喷射口62可以形成为在离子输送管61上的每隔90度的四条线。
如图15所示,连接于相对电极21c的尖端部的为柔性离子导管64。离子导管64可以在任意的方向弯曲,如水平方向和如图15中的箭头所示的上下(垂直)方向,并且从设置在离子导管的尖端部处的喷射口65喷射的电离空气可以朝向位于各种位置的带电元件喷射,并且不需要改变装置主体10的位置。
在上述的每个离子发生器中,套筒41不是固定于具有喷嘴功能的相对电极,套筒41安装在放电针单元31内,放电电极33装配在放电针单元31内。从而,通过移除放电针单元31,可以对放电电极33和套筒41进行维护。同时,由于相对电极21与放电针单元31分离,并且相对于装置主体10成为可拆卸的,因此上述所有的各种种类的形式的相对电极可以选择性地安装在装置主体10内。由于这个原因,使用同样的离子发生器可以得到各种种类的可用式样。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做各种修改。例如,如果离子发生器具有放电针单元31相对于装置主体可拆卸地安装的形式,其中放电电极33和套筒41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件32内,则单元接收部12和主体部11可以相互分离,而不需要使装置主体10与装配有供气管17的主体部11和从主体部11突出的单元接收部12形成为整体。另外,放电电极不限于上述结构,并且也可以用于任何尺寸,只要放电电极的后端部具有可以安装在支撑块16内的上述尺寸。

Claims (7)

1.一种离子发生器,在使得空气流入放电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状态下,所述离子发生器将交流高压施加在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相对电极上,并且产生电晕放电,以使所述空气电离,所述离子发生器包括:
装置主体,所述相对电极安装在该装置主体内,以向前突出;以及
放电针单元,该放电针单元包括固定件和套筒,并且所述放电针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后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内,所述放电电极安装在所述固定件内,以从所述固定件的一个端部突出,所述套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件的一个端部内,所述套筒安装在所述相对电极内,并且在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离子发生空间,
其中,在将所述放电针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移除的状态下,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套筒能够从所述固定件拆卸下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器,
其中,所述相对电极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可拆卸地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器,该离子发生器还包括夹销,该夹销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内,并且所述夹销与形成在所述相对电极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接合槽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器,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接合突起,并且
所述装置主体设置有插入槽和接合槽,所述接合突起插入所述插入槽内,所述接合槽与所述插入槽连通,并且通过旋转所述固定件能够使所述接合突起进入所述接合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器,
其中,所述套筒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接合突起,并且
所述固定件设置有插入槽和接合槽,所述接合突起插入所述插入槽内,所述接合槽与所述插入槽连通,并且通过旋转所述套筒而使所述接合突起进入所述接合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器,
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内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并且
所述固定件内形成有进气孔,以与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进气孔通过喷射到所述离子发生空间内的空气而吸入外部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器,
其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
内壳体,该内壳体设置有支撑块和供气管,所述支撑块支撑所述放电针单元,所述供气管从外部向所述离子发生空间供应空气;以及
外壳体,该外壳体设置有主体部和单元接收部,所述供气管结合在所述主体部内,所述单元接收部设置为从所述主体部突出,并且所述支撑块结合在所述单元接收部内。
CN201110040973.4A 2010-02-17 2011-02-17 离子发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3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2348 2010-02-17
JP2010032348A JP4773568B2 (ja) 2010-02-17 2010-02-17 イオン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807A true CN102163807A (zh) 2011-08-24
CN102163807B CN102163807B (zh) 2014-02-26

Family

ID=4436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097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3807B (zh) 2010-02-17 2011-02-17 离子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55237B2 (zh)
JP (1) JP4773568B2 (zh)
KR (1) KR101697374B1 (zh)
CN (1) CN10216380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0037A (zh) * 2014-06-19 2014-10-01 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产线静电消除及除尘系统
CN107344739A (zh) * 2017-08-07 2017-11-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套筒式鼓泡增湿海水淡化装置
CN107385870A (zh) * 2017-07-05 2017-11-24 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加工静电纤维过滤网的离子电棒装置
CN108633155A (zh) * 2018-06-19 2018-10-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除静电支撑结构、基板运载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0689B2 (en) * 2008-06-18 2016-06-2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ilicon based charge neutralization systems
JP5461348B2 (ja) * 2010-09-01 2014-04-02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イオン生成装置
JP6470692B2 (ja) * 2013-11-20 2019-02-13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イオン発生器
JP1588202S (zh) * 2017-04-25 2017-10-16
JP1667069S (zh) * 2019-11-11 2020-08-31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8069A (ja) * 2002-11-29 2004-08-12 Sunx Ltd 除電装置
JP2004362951A (ja) * 2003-06-05 2004-12-24 Keyence Corp 除電器
JP2006100248A (ja) * 2004-08-30 2006-04-13 Sunx Ltd 除電装置
CN1846337A (zh) * 2003-09-02 2006-10-11 株式会社小金井 离子发生装置
US20060232908A1 (en) * 2003-06-05 2006-10-19 Shishido Electrostatic Ion generator
CN101247696A (zh) * 2007-02-14 2008-08-20 Smc株式会社 电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3988A (ja) * 2002-12-27 2004-07-29 Sunx Ltd 除電装置
JP2005166268A (ja) * 2003-11-28 2005-06-23 Sunx Ltd 除電装置
JP2007294351A (ja) * 2006-04-27 2007-11-08 Sunx Ltd 除電装置
JP5154216B2 (ja) * 2007-12-28 2013-02-27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除電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8069A (ja) * 2002-11-29 2004-08-12 Sunx Ltd 除電装置
JP2004362951A (ja) * 2003-06-05 2004-12-24 Keyence Corp 除電器
US20060232908A1 (en) * 2003-06-05 2006-10-19 Shishido Electrostatic Ion generator
CN1846337A (zh) * 2003-09-02 2006-10-11 株式会社小金井 离子发生装置
JP2006100248A (ja) * 2004-08-30 2006-04-13 Sunx Ltd 除電装置
CN101247696A (zh) * 2007-02-14 2008-08-20 Smc株式会社 电离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0037A (zh) * 2014-06-19 2014-10-01 苏州天华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产线静电消除及除尘系统
CN107385870A (zh) * 2017-07-05 2017-11-24 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加工静电纤维过滤网的离子电棒装置
CN107344739A (zh) * 2017-08-07 2017-11-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套筒式鼓泡增湿海水淡化装置
CN108633155A (zh) * 2018-06-19 2018-10-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除静电支撑结构、基板运载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99714A1 (en) 2011-08-18
KR20110095187A (ko) 2011-08-24
JP2011171047A (ja) 2011-09-01
KR101697374B1 (ko) 2017-01-17
CN102163807B (zh) 2014-02-26
JP4773568B2 (ja) 2011-09-14
US8355237B2 (en) 2013-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3807B (zh) 离子发生器
KR100983018B1 (ko) 이오나이저
KR101111377B1 (ko) 제전 장치 및 방전 모듈
JP4778289B2 (ja) 除電装置
CN101361408B (zh) 除电装置和放电组件
WO2008039016A1 (en) Powerless ion air gun
KR100856708B1 (ko) 전기집진형 공기청정기
CN103477720A (zh) 除电装置
KR101403072B1 (ko) 이온 생성 장치
EP3474396B1 (en) Ionizer
CN104456743B (zh)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JP4170844B2 (ja) 除電装置
JP4226359B2 (ja) 除電器
KR20110055440A (ko) 이온 생성장치
JP2003112084A (ja) スプレイ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CN104456746B (zh)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JP2007242568A (ja) 除電器
CN210143147U (zh) 抽取式喷嘴静电消除器
KR20100035542A (ko) 먼지 제거 기능을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654400B2 (ja) 除電装置
KR101159497B1 (ko) 소자 실장용 흡착노즐 클리닝 장치
KR20100092798A (ko) 제전기
JP2011040267A (ja) 除電装置の放電部及び除電装置
KR20160071779A (ko) 자동차용 에어 필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