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0387B -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 Google Patents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0387B
CN102150387B CN200980135399.1A CN200980135399A CN102150387B CN 102150387 B CN102150387 B CN 102150387B CN 200980135399 A CN200980135399 A CN 200980135399A CN 102150387 B CN102150387 B CN 102150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form
type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53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0387A (zh
Inventor
罗涛
J·蒙托霍
I-H·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50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0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ther detection of signalling, e.g. detection of TFCI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有助于对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系统和方法。接入终端从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中选择一种波形类型。此外,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例如,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和/或选择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序列。根据另一个示例,参考信号的音调位置和/或符号位置是基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的。此外,将参考信号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从接入终端发送到基站。基站根据从参考信号识别的参数来检测接入终端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所选择的波形类型。

Description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8年9月12日递交的、名称为“METHODS OF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TRANSMISSION”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096,588的优先权。前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已经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识别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各种通信,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通过这种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话音和/或数据。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为多个用户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共享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的接入。例如,系统能够使用多种多址技术,例如,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正交频分多址(OFDM)等等。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够同时支持多个接入终端的通信。每个接入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接入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接入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通过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建立。
MIMO系统通常使用多(NT)个发射天线和多(NR)个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将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分为NS个独立信道,也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个维度。此外,如果使用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产生的额外维度,则MIMO系统能够提高性能(例如,更高的频谱效率、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能够支持各种双工技术,以便划分公共物理介质上的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例如,频分双工(FDD)系统使用不同的频率区域进行前向链路通信和反向链路通信。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通信和反向链路通信使用公共的频率区域,从而,根据互易原理,能够根据反向链路信道来估计前向链路信道。
无线通信系统通常使用一个或多个基站,以提供覆盖区域。典型的基站发送多个数据流用于广播、多播和/或单播服务,其中,数据流可以是接入终端具有独立接收兴趣的数据流。这种基站的覆盖区域中的接入终端可用于接收由复合流携带的一个、多个或全部数据流。同样,接入终端向基站或另一个接入终端发送数据。
通常,在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单个波形类型由接入终端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例如,在长期演进(LTE)版本8中,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用于上行链路。因此,在这种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通过对上行链路传输是由接入终端使用SC-FDMA进行编码、调制、发送等等的已有知识(例如,SC-FDMA波形由接入终端生成,并经由上行链路发送……),对该上行链路传输进行接收、检测、解码、解调等等。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实施例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全部预期实施例的泛泛概括,也不旨在标识全部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元件或者描述任意或全部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目的仅在于作为后文所提供更详细描述的序言,以简化形式提供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相关的描述,所述的各个方面涉及有助于指示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接入终端从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中选择一种波形类型。此外,根据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例如,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和/或选择用于产生参考信号的序列。根据另一个示例,参考信号的音调位置和/或符号位置是基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的。此外,将参考信号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从接入终端发送到基站。基站根据从所述参考信号识别的参数,检测由接入终端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所选择的波形类型。
根据相关的方面,本文描述了有助于识别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此外,该方法包括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此外,该方法包括将参考信号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发送。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关于以下操作的指令: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将解调参考信号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发送。此外,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
另一方面涉及能够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根据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的模块。此外,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模块,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包括参考信号。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代码,其中,所述波形类型是从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中选择的,所述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包括: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波形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波形。此外,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代码。此外,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将解调参考信号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进行发送的代码。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其中,波形类型是从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中选择的,所述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包括: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波形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波形。此外,该处理器用于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此外,所述处理器用于将解调参考信号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发送。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有助于识别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包括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传输。该方法还包括:识别与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此外,该方法包括: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检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关于下述操作的指令:获得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传输,识别与解调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来检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此外,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的指令。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能够识别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用于识别与在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中包含的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的模块。此外,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检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模块。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识别与在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中包含的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的代码。此外,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来检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代码。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接收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传输。此外,该处理器用于识别与解调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与解调参考信号相关联的Zadoff-Chu序列的标识、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或者解调参考信号的音调位置。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来检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此外,该处理器用于根据所检测的波形类型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解码。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相关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下面将要充分描述和在权利要求中具体列明的各个特征。下面的描述和附图详细给出这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特定示例性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仅仅说明可采用各个实施例之基本原理的一些不同方法,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用于以信号的形式发送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示例性系统。
图3示出了对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进行管理的示例性系统。
图4示出了有助于识别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的示例性方法。
图5示出了有助于识别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的示例性方法。
图6示出了识别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上使用的波形类型的示例性接入终端。
图7示出了识别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上使用的波形类型的示例性系统。
图8示出了能够结合本文描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而使用的示例性无线网络环境。
图9示出了能够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示例性系统。
图10示出了能够识别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波形类型的示例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多个实施例,其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通篇指示相同的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解释,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部件”、“模块”和“系统”等意指计算机相关实体,其可以是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并不仅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而言,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位于执行中的一个进程和/或线程内,以及,一个部件可以位于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于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另外,可以通过存储了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这些部件。这些部件可以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进行通信(如,来自一个部件的数据在本地系统中、分布式系统中和/或通过诸如互联网等的网络与其它系统中的部件通过信号进行交互)。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比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及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可以交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无线技术,比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它不同的CDMA。CDMA2000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实现无线技术,比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OFDMA系统可以实现无线技术,比如演进的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20、IEEE 802.16(WiMAX)、IEEE 802.11(Wi-Fi)、Flash-OFDM等等。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UMTS即将到来的采用E-UTRA的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此外,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此外,这种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通常使用非成对的未经许可的频谱、802.xx无线LAN、蓝牙以及任何其它短距离或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对等(例如,移动台到移动台)自组网络系统。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使用单载波调制以及频域均衡。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整体复杂性。SC-FDMA信号由于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可将SC-FDMA用在例如上行链路通信中,其中,较低的PAPR对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效率有极大益处。因此,在3GPP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UTRA中,将SC-FDMA实现成上行链路多址方案。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涉及接入终端。接入终端还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此外,本文描述的各个实施例涉及基站。基站用于与接入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还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演进节点B(e节点B、eNB)或其它术语。
此外,词语“或者”意味着包括性的“或者”而不是排它性的“或者”。也就是说,除非另外指定或者从上下文能清楚得知,否则“X使用A或者B”的意思是任何自然的包括性排列。也就是说,“X使用A或者B”满足下面任何一个例子:X使用A,X使用B,或者X使用A和B二者。另外,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得知是单一形式,否则本申请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通常表示“一个或多个”。
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方法、装置或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旨在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等),智能卡和闪存设备(例如,EPROM、卡、棒、键驱动等)。此外,本申请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表示为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携带指令和/或数据的无线信道和各种其它介质。
现在参照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基站102,基站102包括多个天线组。例如,一个天线组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组包括天线108和110,另一组包括天线112和114。尽管示出的每个天线组包括两个天线,但是每组天线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基站102还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每个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分别包括多个与信号发射相关联的组件和多个与信号接收相关联的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等)。
基站102能够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诸如接入终端116和接入终端122)进行通信;然而,可以理解,基站102可以与基本上任何数量的类似于接入终端116和122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接入终端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0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合设备。如图所示,接入终端116与天线112和1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接入终端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此外,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4和106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接入终端122发送信息,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26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使用的频带不同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频带,并且,前向链路124使用的频带不同于反向链路126所使用的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使用公共频带,并且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使用公共的频带。
每组天线和/或天线设计进行通信的区域称为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将天线组设计为与基站102所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在经由前向链路118和124的通信中,基站102的发射天线使用波束成形来提高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同样,与通过单个天线向其全部接入终端发送的基站相比,当基站102使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散布于关联覆盖区域的接入终端116和122进行发送时,邻近小区中的接入终端受到更少的干扰。
传统方法通常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一种类型的上行链路波形。例如,长期演进(LTE)版本8在上行链路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波形。因此,这种传统系统中的每个接入终端在上行链路上都使用SC-FDMA波形。
然而,在各种情况下,有益的是,接入终端116、122在上行链路上使用不同的波形类型。因此,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本文描述的技术支持在系统100中将一种以上的波形类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例如,接入终端116在上行链路上使用第一波形类型,接入终端122在上行链路上使用第二波形类型,其中,第一波形类型与第二波形类型不同。此外,可以设想,接入终端116、122分别使用相同的波形类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例如,在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条件下……,由不同的接入终端(未示出)使用不同的波形类型向不同的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传输)。此外,由每个接入终端116、122分别使用的波形类型是(例如,分别由接入终端116、122和/或由基站102……)静态配置的或者是随时间动态改变的。
系统100使得每个接入终端116、122能够分别指定一种波形类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因而,由于在系统100中可以将一组波形类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所以每个接入终端116、122能够从实际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该组波形类型中指示特定的波形类型。根据分别从每个接入终端116、122获得的指示,基站102检测由每个接入终端116、122使用的特定波形类型(例如,可用于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接收、检测、解码、解调等等)。
现在参照图2,其示出了以信号形式发送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系统200。系统200包括能够发送和/或接收信息、信号、数据、指令、命令、比特、符号等等的接入终端202。接入终端202能够通过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与基站204进行通信。基站204能够发送和/或接收信息、信号、数据、指令、命令、比特、符号等等。尽管没有示出,但可以设想,系统20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个类似于接入终端202的接入终端和/或任何数量的类似于基站204的基站。根据说明,系统200可以是基于长期演进(LTE)的系统、基于高级长期演进(LTE-A)的系统等等;然而,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局限于此。
接入终端202包括波形控制部件206和信号生成部件208。波形控制部件206识别特定的波形类型,后者由接入终端202用于从接入终端202到基站204的上行链路传输。例如,波形控制部件206根据观测到的度量,选择特定的波形类型。此外或者作为另一种选择,波形控制部件206能够从基站204(或者任何其它源)接收信号,该信号控制由接入终端202使用的特定的波形类型。此外,波形控制部件206管理接入终端202的发射机(未示出)、调制器(未示出)等等,以便生成具有特定波形类型的信号。另举一例,波形控制部件206包括发射机和/或调制器,其用于产生具有特定波形类型的信号。此外,具有特定波形类型的信号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到基站204。
根据一个例子,系统200能够支持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各种波形类型;因此,各种波形类型都能够包括在一组可能波形类型中,其中,这组可能的波形类型由接入终端202按照波形控制部件206的管理,以用于向基站204发送上行链路传输(例如,在给定时间段期间……)。这组可能的波形类型包括N个可能的波形类型,其中,N可以是基本上任何整数。例如,可以在上行链路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波形。根据另一个例子,可以在上行链路上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波形。尽管在本文描述的多个例子使用的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包括SC-FDMA波形或者OFDMA波形,但是可以设想,任何其它的波形类型旨在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旦识别了要使用的特定的波形类型,信号生成部件208就生成参考信号,后者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发送到基站204。更具体地说,由信号生成部件208生成的参考信号能够指示由接入终端202使用的特定的波形类型。因此,信号生成部件208根据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特定波形类型来输出参考信号。
例如,由信号生成部件208生成的参考信号可以是解调参考信号(DM-RS)。解调参考信号通过上行链路发送,以便有助于信道估计以用于基站204处的相干检测和解调。此外,解调参考信号可以由信号生成部件208使用Zadoff-Chu序列来生成。
Zadoff-Chu序列是复值序列,其用于生成幅度恒定的电磁信号(例如,解调参考信号……)。Zadoff-Chu序列基于两个参数:根序列(例如,根索引……)以及循环移位。根据通过使用公共根序列和不同的循环移位来生成的Zadoff-Chu序列而生成的相应信号是相互正交的(例如,在根据公共根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版本而生成的信号之间具有零相关性)。此外,根据基于不同的根序列而生成的Zadoff-Chu序列来生成的相应信号具有较低的互相关性。
根据各个实施例,信号产生部件208能够根据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特定的波形类型,生成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例如,为了生成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信号生成部件208根据特定的波形类型来使用不同的Zadoff-Chu序列。因而,当第一种波形类型(例如,SC-FDMA波形……)由波形控制部件206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时,第一Zadoff-Chu序列由信号生成部件208用于输出第一解调参考信号,而当第二种波形类型(例如,OFDMA波形……)由波形控制部件206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时,第二Zadoff-Chu序列由信号生成部件208用于输出第二解调参考信号。根据上面的描述,第一Zadoff-Chu序列可以与第二Zadoff-Chu序列不同。
根据一个例子,可以根据公共根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版本生成不同的Zadoff-Chu序列。因而,每个循环移位对应于相应的波形类型(例如,每种不同的波形类型与一个循环移位相关联,后者不同于与其它波形类型相关联的循环移位……)。因此,根据这个例子,信号生成部件208能够根据波形类型来识别特定的循环移位(例如,特定的循环移位映射到波形的类型,其中,这种映射可以动态确定、静态限定、保存在存储器中的查找表中……),根据所识别的循环移位来生成和/或选择Zadoff-Chu序列,并使用所生成和/或所选择的Zadoff-Chu序列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此外,所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到基站204。
另举一个例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根序列(例如,不同的根索引……)来生成不同的Zadoff-Chu序列。根据这个例子,每一个根序列对应于相应的波形类型(例如,每种不同的波形类型与一个根序列相关联,后者不同于与其它波形类型相关联的根序列……)。因此,信号生成部件208能够根据波形类型来识别特定的根序列(例如,特定的根序列映射到该波形类型,其中,这种映射可以是动态确定的、静态限定的、保存在存储器中的查找表中……),根据所识别的根序列来生成和/或选择Zadoff-Chu序列,并使用所生成的和/或所选择的Zadoff-Chu序列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此外,所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到基站204。
根据另一个例子,信号生成部件208能够根据公共Zadoff-Chu序列来生成不同的解调参考信号。具体地说,相同的Zadoff-Chu序列能够由信号生成部件208用作输入,而根据波形类型,对Zadoff-Chu序列选择性地实施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操作/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例如,针对第一种波形类型,实施DFT/FFT操作;而针对第二种波形类型,跳过DFT/FFT操作。举例而言,信号生成部件208通过向第一种波形类型的公共Zadoff-Chu序列执行DFT/FFT操作来实现变换预编码操作,并随后执行包括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的操作,以便生成对应于第一种波形类型的解调参考信号,用于向基站204传输。相比之下,对于第二种波形类型,信号生成部件208阻止对公共Zadoff-Chu序列实施DFT/FFT操作;而是,信号生成部件208对公共Zadoff-Chu序列执行包括IFFT操作的操作(例如,而不对公共Zadoff-Chu序列实行DFT/FFT操作),以便生成对应于第二种波形类型的解调参考信号,用于向基站204传输。
根据其它实施例,不管波形类型是哪种,信号生成部件208都生成基本相似的解调参考信号;并能够根据波形类型,在不同的符号位置、音调位置或者它们的组合,发送解调参考信号。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每个时隙(例如,每个0.5ms的时隙……)中包括的一个符号携带一个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另一个例子,根据PUCCH格式或者循环前缀长度,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每个时隙中包括的两个或三个符号携带一个解调参考信号。因此,例如,信号生成部件208根据波形类型,选择用于携带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例如,在每个时隙中……),并且在所选择的符号位置处发送解调参考信号。另举一个例子,信号生成部件208根据波形类型来选择用于携带解调参考信号的音调位置(例如,子载波……),并且在所选择的音调位置处发送解调参考信号。根据这个例子,如果将两个资源块(RB)(例如,每个包括24个音调/子载波……)分配给接入终端202用于上行链路传输,那么当使用第一种波形类型时,第一资源块的子载波由信号生成部件208用于发送解调参考信号,而当使用第二种波形类型时,第二资源块的子载波由信号生成部件208用于发送解调参考信号。然而,可以意识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并不局限于此。
基站204从接入终端202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并且能够有效地识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因此,基站204能够根据识别的波形类型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检测、解码、解调等等。为实现上面的描述,基站204包括参数评估部件210和波形检测部件212。
参数评估部件210能够识别与解调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其中,该解调参考信号是经由上行链路从接入终端202接收到的。例如,由参数评估部件210识别的参数是与接收到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关联的特定序列(例如,Zadoff-Chu序列……)的标识。根据在与假定序列的本地拷贝进行相关之后的能量检测,参数评估部件210分析特定序列的标识。例如,从一组可能的序列中识别特定的序列,其中,这组可能的序列中的每一个基于循环移位、根索引和/或在执行IFFT操作之前使用DFT/FFT操作,而相互不同。因此,参数评估部件210能够识别与接收到的解调参考信号相关联的Zadoff-Chu序列的特定循环移位和/或特定根索引。此外,参数评估部件210能够评估接收到的解调参考信号,以便检测在实施IFFT操作之前是否对Zadoff-Chu序列实施DFT/FFT操作。根据另一个例子,由参数评估部件210识别的参数可以是用于携带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和/或音调位置。此外,可以意识到,上述示例性参数的组合由参数评估部件210进行分析。
此外,根据由参数评估部件210识别的参数,波形检测部件212检测由接入终端202在上行链路上使用的波形类型。例如,将该波形类型映射到由参数评估部件210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此外,参数和波形类型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动态确定的、静态指定的等等。例如,参数和波形类型之间的映射保存在(例如,基站204等的)存储器中的查找表中;然而,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局限于此。
现在参照图3,其示出了对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进行管理的系统300。系统300包括接入终端202和基站204。如本文中所述,接入终端202包括波形控制部件206和信号生成部件208,其中,波形控制部件206管理生成具有特定波形类型的上行链路传输,信号生成部件208经由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到基站204的解调参考信号,指示由接入终端202使用的特定波形类型。此外,基站204通过使用参数评估部件210和波形检测部件212,从解调参考信号中识别由接入终端202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特定波形类型。
基站204还包括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后者将信息以信号的形式发送,所述信息标识由接入终端202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例如,由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生成的信号所携带的发送到接入终端202的信息,能够使波形控制部件206将由该信息标识的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用作特定的波形类型(例如,由波形控制部件206实际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根据一个例子,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将用于标识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的信息以信号的形式进行发送。根据这个例子,用于携带对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进行标识的信息的第1层控制信号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来发送的,其中,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能够在波形类型之间进行动态切换(例如,在每个子帧的波形类型之间进行切换……);然而,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并不局限于此。根据另一个例子,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使用第3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来将用于标识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的信息以信号的形式进行发送。根据这个例子,RRC信令使得能够在一段时间(例如,100ms)内静态地分配波形类型;然而,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局限于此。另举一个例子,在系统信息中包括默认的波形类型(例如,根据由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的控制……),系统信息能够指示由接入终端在向基站204发送上行链路传输时使用的默认波形类型。因此,默认的波形类型在之后改变(例如,通过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接入终端202……)。根据另一个例子,应当预期到,基站204不需要指示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和/或默认波形类型,而是,接入终端202选择特定的波形类型。
此外,接入终端202还包括度量分析部件304,其选择由接入终端202使用的特定的波形类型(例如,如波形控制部件206所管理的那样……)。度量分析部件304根据一个或多个度量,选择特定的波形类型。例如,度量分析部件304评估信噪比(SNR)、立方度量(cubic metric)、功率净空、几何条件、传输模式、上述各项的组合或者任何其它度量,并且根据评估结果来选择特定的波形类型。
此外,度量分析部件304(或者波形控制部件206)能够选择在上行链路上使用的特定的波形类型(例如,特定的波形类型与由基站204以信号形式发送的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匹配或者不同,特定的波形类型与系统信息中指示的默认波形类型匹配或者不同……),而忽视(override)来自基站204的信令(例如,由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生成的信令……)。举例而言,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以信号的形式发送信息以指示接入终端202应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然而,度量分析部件304能够根据对一个或多个度量的评估结果,从而忽视从基站204以信号形式发送的信息,取而代之的是,使得波形控制部件206在上行链路上使用OFDMA。此外,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局限于上述说明。
参照图4-5,示出了对用于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方法。虽然为了使说明更简单,将所述方法示出并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理解和明白的是,这些方法并不限于动作的顺序,这是因为,依照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本申请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和明白的是,一个方法也可以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和事件,如在状态图中。此外,并不是需要所有示出的动作来执行依照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
参照图4,示出了有助于识别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的方法400。在402,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例如,发往基站……)的波形类型。可以从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中选择该波形的类型。根据一个例子,这组可能的波形类型包括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波形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然而,可以设想,这组可能的波形中可以包括任何其它的波形类型。此外,响应(例如,来自基站的、第1层控制信号、第3层信号……)接收到的信号,选择波形类型。此外,所接收到的信号可由生成了上行链路传输的接入终端忽视。另举一个例子,根据诸如(例如)信噪比(SNR)、立方度量、功率净空、几何条件、传输模式、上述各项的组合或者其它度量来选择波形。
在404,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参考信号是根据Zadoff-Chu序列而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根据各个实施例,用于解调参考信号的Zadoff-Chu序列是基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的。例如,为Zadoff-Chu序列从一组可能的、不同的循环移位中选择一个循环移位,其中,选择的循环移位对应于选择的波形类型。根据另一个例子,为Zadoff-Chu序列从一组可能的、不同的根索引中选择一个根序列,其中,所选择的循环移位对应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根据另一个例子,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控制是否在对解调参考信号实施快速傅里叶逆变换操作之前对解调参考信号实施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对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音调位置或者它们的组合进行管理。在406,将参考信号(例如,解调参考信号……)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发送(例如,到基站……)。因此,参考信号能够识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
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有助于识别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的方法500。在502,(例如,从接入终端……)接收包括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传输。例如,参考信号是解调参考信号。根据示例,发送对将会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信号(例如,第1层信号、第3层信号……)。在504,识别与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例如,该参数是与参考信号相关联的Zadoff-Chu序列的标识。根据在与假定的Zadoff-Chu序列的本地拷贝进行相关之后的能量检测,评估Zadoff-Chu序列的标识。举例而言,检测与Zadoff-Chu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和/或根索引。根据另一示例,分析是否在实施IFFT操作之前对Zadoff-Chu序列实施DFT/FFT操作。根据另一个例子,所述参数可以是用于携带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音调位置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在506,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来检测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例如,将波形类型映射到所识别的参数。此后,例如,使用检测出的波形类型来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解码、解调等等。
将会意识到,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能够做出关于对无线通信环境中在上行链路上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推论。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推断”或“推论”通常指的是根据通过事件和/或数据获得的一组观测结果,关于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状态的推理过程或推断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状态的过程。例如,推论用来识别特定的内容或动作,或产生状态的概率分布。这种推论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根据所考虑的数据和事件,对相关的状态概率分布进行计算。推论还指的是用于根据一组事件和/或数据来构成高级事件的技术。这种推论使得根据一组观测到的事件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来构造新的事件或动作,而不管事件是否在极接近的时间上相关,也不管事件和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多个事件和数据源。
图6示出了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上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接入终端600。接入终端600包括接收机602,后者从(例如)接收天线(未示出)接收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执行典型的操作(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等等),并对调节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便获得抽样。接收机602可以是(例如)MMSE接收机,并包括解调器604,解调器604对接收到的符号进行解调,并将它们提供到处理器606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器606可以是:专用于对由接收机602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或生成由发射机616用于进行传输的信息的处理器;控制接入终端600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处理器;和/或既对对由接收机602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生成由发射机616用于进行传输的信息,又对接入终端600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进行控制的处理器。
接入终端600还包括存储器608,后者操作性地与处理器606相耦合,并存储要发送的数据、接收到的数据和任何其它与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操作和功能相关的适当信息。例如,存储器608存储与以下操作相关联的协议和/或算法: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生成对所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参考信号等等。
将会意识到,本文所述的数据存储(例如,存储器608)既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既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也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举例而言而非限制,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PROM(EEPROM)或者闪存设备。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作为外部缓冲存储器。举例而言而非限制,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的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本发明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608旨在包括(而不局限于)这些和任何其它适当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606操作性地与波形控制部件610和/或信号生成部件612相耦合。波形控制部件610与图2中的波形控制部件206基本相类似,和/或信号生成部件612与图2中的信号生成部件208基本相类似。波形控制部件610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此外,信号生成部件612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例如,解调参考信号……)。因此,参考信号能够标识选择的波形类型。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设想,接入终端600还包括度量分析部件,后者与图3中的度量分析部件304基本上相似。接入终端600还包括调制器614和发射机616,发射机616向基站发送数据、信号等等。尽管波形控制部件610、信号生成部件612和/或调制器614示出为与处理器606分离,但是,可以理解,波形控制部件610、信号生成部件612和/或调制器614也可以是处理器606或多个处理器(未示出)中的一部分。
图7是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上行链路上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识别的系统700。系统700包括基站702(例如,接入点……),基站702具有接收机710和发射机724,其中,接收机710经由多个接收天线706从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704接收信号,发射机经由发射天线708向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704发送。接收机710从接收天线706接收信息,并操作性地与解调器712相关联,解调器712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经解调的符号由处理器714分析,其中,处理器714与上述参照图6中描述的处理器相类似,并且处理器714与存储器716相耦合,存储器716存储要发往接入终端704或者从接入终端704接收的数据和/或任何与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操作和功能相关的其它适当信息。处理器714还与参数评估部件718和/或波形检测部件720相耦合。参数评估部件718与图2中的参数评估部件210基本相似,和/或波形检测部件720与图2中的波形检测部件212基本相似。参数评估部件718能够识别与作为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而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此外,波形检测部件720根据所识别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对与上行链路传输相对应的波形类型进行解码。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设想,基站702还包括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后者与图3中的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302基本相似。基站702还包括调制器722。根据上面的描述,调制器722对帧进行复用,以便由发射机724经由天线708传输到接入终端704。尽管参数评估部件718、波形检测部件720和/或调制器722示出为与处理器714分离,但是,将会理解,参数评估部件718、波形检测部件720和/或调制器722可以是处理器714或多个处理器(未示出)中的一部分。
图8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800。为了简单起见,无线通信系统800示出了一个基站810和一个接入终端850。然而,将会理解,系统800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基站和/或一个以上的接入终端,其中,附加的基站和/或接入终端可以与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基站810和接入终端850基本相似或完全不同。此外,将会理解,基站810和/或接入终端850可以使用本文描述的系统(图1-3、6-7和9-10)和/或方法(图4-5)来有助于它们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基站810,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812提供到发射(TX)数据处理器814。根据一个例子,每个数据流可通过相应的天线来发送。TX数据处理器814根据为业务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数据流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便提供经编码的数据。
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技术对每个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和导频数据进行复用。此外或作为另一种选择,该导频符号可以是频分复用的(FDM)、时分复用的(TDM)或者是码分复用的(CDM)。通常,该导频数据是以已知方式来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在接入终端850用于估计信道相应。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进制相移键控(M-PSK)、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等等)对每个数据流的经过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例如,符号映射)。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可由处理器830提供或执行的指令确定。
将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820,TX MIMO处理器820进一步对调制符号进行处理(例如,进行OFDM)。随后,TX MIMO处理器820向NT个发射机(TMTR)822a到8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各个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820向数据流的符号并向发送该符号的天线施加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822对相应的符号流进行接收和处理,以便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对该模拟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便提供适合于经由MIMO信道传输的调制信号。此外,来自发射机822a到822t的NT个调制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824a到824t发送。
在接入终端850,发射的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852a到852r接收,并将从每个天线852接收到的信号提供到相应的接收机(RCVR)854a到854r。每个接收机854对相应的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对经调节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抽样,并进一步对抽样进行处理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860从NR个接收机854接收NR个接收符号流,并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对NR个接收符号流进行处理,以便提供NT个“经检测”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860对每个经检测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便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860进行的处理与在基站810处由TX MIMO处理器820和TX数据处理器814执行的处理的互补。
根据上文的描述,处理器870周期地确定使用哪种可使用技术。此外,处理器870还制定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8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8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854a到854r进行调节,并发送回基站8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838还从数据源8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基站810,来自接入终端8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824进行接收,由接收机8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840进行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842进行处理,以便提取由接入终端8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此外,处理器830对提取的消息进行处理,以便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830和870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等)基站810和接入终端850处的操作。处理器830和870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相应的存储器832和872相关联。处理器830和870还进行计算,以便分别得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率和脉冲响应估计。
在一个方面,将逻辑信道分类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逻辑控制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控制信道(BCCH)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DL信道。此外,逻辑控制信道包括寻呼控制信道(P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是转发寻呼信息的DL信道。此外,逻辑控制信道包括多播控制信道(M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是点对多点DL信道,用于发送一个或数个MTCH的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调度以及控制信息。通常,在建立了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后,这一信道仅由接收MBMS(例如,传统的MCCH+MSCH)的UE使用。此外,逻辑控制信道包括专用控制信道(DCCH),后者是点对点双向信道,其发送专用控制信息,并由具有RRC连接的UE使用。在一个方面,逻辑业务信道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后者是专用于一个UE转发用户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同样,逻辑业务信道包括多播业务信道(MTCH),作为发送业务数据的点对多点DL信道。
在一个方面,将传输信道分为DL和UL。DL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DL-SDCH)和寻呼信道(PCH)。PCH通过在整个小区广播并映射到用于其它控制/业务信道的物理层(PHY)资源,来支持UE节电(例如,由网络向UE指示不连续接收(DRX)循环)。UL传输信道包括随机存取信道(RACH)、请求信道(REQCH)、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UL-SDCH)和多个PHY信道。
PHY信道包括一组DL信道和UL信道。例如,DL PHY信道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同步信道(S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共享DL控制信道(SD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共享UL分配信道(SUACH);确认信道(ACKCH);D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DL-PSDCH);UL功率控制信道(UPCCH);寻呼指示符信道(PICH)和/或负载指示符信道(LICH)。作为进一步说明,UL PHY信道包括:物理随机存取信道(PRACH);信道质量指示符信道(CQICH);确认信道(ACKCH);天线子集指示符信道(ASICH);共享请求信道(SREQCH);U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UL-PSDCH)和/或宽带导频信道(BPICH)。
可以理解,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它们的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当实施例以软件、固件、中间件或者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来实现时,它们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如存储部件中。代码段可以代表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者具有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声明的任何组合。代码段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内容,与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相连。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等可以通过任何适用的方法(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进行传递、转发或传输。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经由各种手段可通信地连接到处理器,这些都是本领域中所公知的。
参照图9,示出了能够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指示的系统900。例如,系统900可位于接入终端内部。将会理解,将系统900表示为包括多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它们的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模块。系统900包括具有联合运行的电子部件的逻辑组合902。例如,逻辑组合902包括用于根据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的电子部件904。此外,逻辑组合902包括用于发送包括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电子部件906。此外,逻辑组合902可选地包括用于选择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电子部件908。逻辑组合902还可选地包括忽视以信号形式发送的对波形类型的选择的电子部件910。此外,系统900包括存储指令的存储器912,所述指令用于执行与电子部件904、906、908和910相关联的功能。尽管示出在存储器912外部,但是可以理解,电子部件904、906、908和9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存在于存储器912内部。
图10示出了能够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识别的系统1000。例如,系统1000至少部分地位于基站内部。将会理解,将系统1000表示为包括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例如,固件)执行的功能的功能模块。系统1000包括具有能够联合运行的电子部件的逻辑组合1002。例如,逻辑组合1002包括用于对与包括在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中的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进行识别的电子部件1004。此外,逻辑组合1002包括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来对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进行检测的电子部件1006。此外,逻辑组合1002可选地包括用于发送信号以便控制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电子部件1008。此外,系统1000包括存储器1010,存储器1010存储用于执行与电子部件1004、1006和1008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尽管示出在存储器1010的外部,但是可以理解,电子部件1004、1006和10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位于存储器1010的内部。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前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进一步的组合和变换。因此,本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改变、修改和变形。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包含”一词而言,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包括”一词,就如同“包括”一词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

Claims (38)

1.一种有助于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识别的方法,包括:
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
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
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控制所述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或音调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参考信号作为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中选择所述波形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包括: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波形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波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是响应于接收到的信号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进一步包括:
忽视接收到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是基于度量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从Zadoff-Chu序列生成的解调参考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Zadoff-Chu序列是基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还包括:
从所述Zadoff-Chu序列的一组可能的、不同的循环移位中选择一个循环移位,其中,所选择的循环移位对应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还包括:
从所述Zadoff-Chu序列的一组可能的、不同的根索引中选择一个根索引,其中,所选择的根索引对应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还包括:
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控制是否在对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之前对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实施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
12.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波形控制部件,其用于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
信号生成部件,其用于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解调参考信号,并且用于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控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或者音调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发射机,其用于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作为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波形类型是从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中选择的,其中,所述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包括: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波形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波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波形控制部件还用于:响应接收到的信号,选择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波形控制部件还用于:通过忽视所接收到的信号,选择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度量分析部件,所述度量分析部件用于:
根据度量来选择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其中,所述度量涉及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信噪比(SNR)、立方度量、功率净空、几何条件或传输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生成部件还用于:根据Zadoff-Chu序列生成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其中,所述Zadoff-Chu序列是基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生成部件还用于:从所述Zadoff-Chu序列的一组可能的、不同的循环移位中选择一个循环移位,其中,所选择的循环移位对应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生成部件还用于:从所述Zadoff-Chu序列的一组可能的、不同的根索引中选择一个根索引,其中,所选择的根索引对应于所选择的波形类型。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信号生成部件还用于: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管理是否在对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实施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之前对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实施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
21.一种有助于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识别的装置,包括:
用于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生成参考信号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选择的波形类型来控制所述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或音调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模块;
用于将所述参考信号作为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一部分来发送的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从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中选择所述波形类型。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选择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模块进一步包括:
用于忽视接收到的信号的模块。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组可能的波形类型包括: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波形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波形。
25.一种有助于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识别的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传输;
识别与所述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
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来检测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用于携带所述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或音调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解调参考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发送信号以指示要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数包括与所述参考信号相关联的Zadoff-Chu序列的标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与假定的Zadoff-Chu序列的本地拷贝进行相关之后的能量检测,来评估所述Zadoff-Chu序列的标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对所述Zadoff-Chu序列的标识进行评估还包括检测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Zadoff-Chu序列的循环移位、所述Zadoff-Chu序列的根索引、或者是否在实施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之前对所述Zadoff-Chu序列实施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检测的波形类型,以便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项操作:
对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解码,或者
对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解调。
32.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机,其用于获得包括解调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传输;
参数评估部件,其用于识别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
波形检测部件,其用于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来检测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或者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音调位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所述上行链路波形管理部件用于:
发送信号以指示要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数包括
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相关联的Zadoff-Chu序列的标识。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数评估部件还用于:
根据与假定的Zadoff-Chu序列的本地拷贝进行相关之后的能量检测,来分析所述Zadoff-Chu序列的标识。
36.一种有助于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波形类型进行识别的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包括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模块;
用于识别与所述参考信号相关联的参数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识别的参数来检测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类型的模块,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用于携带所述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或音调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发送信号以指示要用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基站选择的波形类型的模块。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数包括与所述参考信号相关联的Zadoff-Chu序列的标识。
CN200980135399.1A 2008-09-12 2009-09-11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Active CN102150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658808P 2008-09-12 2008-09-12
US61/096,588 2008-09-12
US12/557,437 US8913672B2 (en) 2008-09-12 2009-09-10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US12/557,437 2009-09-10
PCT/US2009/056733 WO2010030941A2 (en) 2008-09-12 2009-09-11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0387A CN102150387A (zh) 2011-08-10
CN102150387B true CN102150387B (zh) 2014-07-23

Family

ID=4158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5399.1A Active CN102150387B (zh) 2008-09-12 2009-09-11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8913672B2 (zh)
EP (1) EP2353244B1 (zh)
JP (1) JP5373087B2 (zh)
KR (1) KR101237846B1 (zh)
CN (1) CN102150387B (zh)
TW (1) TW201025909A (zh)
WO (1) WO201003094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47633E1 (en) * 2005-06-22 2019-10-01 Odyssey Wireless Inc. Systems/methods of conducting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using a smartphone
US8670493B2 (en) * 2005-06-22 2014-03-11 Eices Research, Inc. Systems and/or methods of increased priva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233554B2 (en) 2010-03-29 2012-07-31 Eices Research, Inc. Increased capacity communications for OFDM-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methods/devices
EP2092660B1 (en) * 2006-10-25 2012-08-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rach transmission against frequency offset
TWI581595B (zh) * 2007-01-05 2017-05-0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考量到頻率偏移下設定循環平移的方法
US7792212B2 (en) 2007-01-05 2010-09-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cyclic shift considering frequency offset
US9374746B1 (en) 2008-07-07 2016-06-21 Odyssey Wireless, Inc. Systems/methods of spatial multiplexing
US8913672B2 (en) 2008-09-12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US9462411B2 (en) 2008-11-04 2016-10-04 Telcom Ventures, Llc Mobile device mode enablement responsive to a proximity criterion
US8705474B2 (en) * 2009-05-21 2014-04-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ulti-antenna system
CN101610235A (zh) * 2009-07-17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一种发射端及数据发射方法
KR101706959B1 (ko) * 2009-09-29 2017-0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70702B (zh) * 2010-02-25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DE102010023741B4 (de) * 2010-05-12 2016-06-30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von Basisparametern vorgegebener Sequenzen aus einem OFDM-Empfangssignal
US9001641B2 (en) 2010-10-25 2015-04-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for LTE
EP2704341B1 (en) * 2011-04-25 2017-10-18 LG Electronics Inc.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3391264B (zh) * 2012-05-08 2017-04-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类型的识别方法和设备
US10616827B2 (en) 2012-07-10 2020-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air interfaces
US9692550B2 (en) 2012-11-29 2017-06-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veform selection and adaptation
GB2509161B (en) * 2012-12-21 2018-09-26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GB2509162B (en) 2012-12-21 2018-09-26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1743897B2 (en) * 2013-12-20 2023-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uplink channels i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s
US9967802B2 (en) * 2014-06-13 2018-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JP6633084B2 (ja) * 2015-08-21 2020-01-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193612B2 (en) * 2015-09-29 2019-01-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Time-based radio beamforming waveform transmission
US10079633B2 (en) 2015-09-29 2018-09-1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Time-based and frequency-based radio beamforming waveform transmission
US10320467B2 (en) 2015-09-29 2019-06-1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Frequency-based radio beamforming waveform transmission
CN106961406B (zh) * 2016-01-11 202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解调方法、帧生成方法及节点
CN106961405B (zh) * 2016-01-11 2020-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解调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节点
US10708086B2 (en) * 2016-01-19 2020-07-07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Channel sounding techniques
WO2017130993A1 (ja) * 2016-01-27 2017-08-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040903B (zh) * 2016-02-03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8702692B (zh) * 2016-02-19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中的功能选择
US10425922B2 (en) * 2016-02-20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563505B2 (en) 2016-06-01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US10498437B2 (en) * 2016-06-01 2019-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veying hypotheses through resource sel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and broadcast channels
US10887035B2 (en) 2016-06-01 2021-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US11218236B2 (en) 2016-06-01 2022-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US10425923B2 (en) 2016-08-01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multiplexing and waveform selection
US11363572B2 (en) * 2016-08-01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dynamic waveform switching
US10397947B2 (en) * 2016-08-12 2019-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waveform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594451B2 (en) * 2016-08-22 2020-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mmon burst symbol configuration
CN107872865B (zh) 2016-09-24 2019-05-1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e、基站中的发射功率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US11405914B2 (en) 2016-09-26 2022-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veform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3520261A1 (en) * 2016-09-28 2019-08-07 IDAC Holdings, Inc. Indication of selected waveform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US10171214B2 (en) 2016-09-29 2019-01-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ramework design for 5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s
US10206232B2 (en) 2016-09-29 2019-02-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itial access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wireless networks
US10158555B2 (en) 2016-09-29 2018-12-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route optimization for a 5G network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644924B2 (en) 2016-09-29 2020-05-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 two-stag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02507B2 (en) * 2016-09-29 2020-03-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uplink communication waveform selection
US10848359B2 (en) 2016-09-30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symbol splitting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438203B2 (en) 2016-09-30 2022-09-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575258B2 (en) 2016-10-27 2020-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EP3896879A1 (en) 2016-11-02 2021-10-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JP6876238B2 (ja) * 2016-11-02 2021-05-26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7220768B2 (ja) * 2016-11-03 2023-02-1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データ伝送の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A3041935C (en) 2016-11-03 2023-02-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JP7044777B2 (ja) * 2016-11-03 2022-03-3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端末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SG11201901291PA (en) * 2016-11-09 2019-03-28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477592B2 (en) 2016-11-16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 waveform during RACH procedure and autonomous UL transmission
KR102608632B1 (ko) * 2016-11-23 2023-1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1582780B2 (en) 2016-11-23 2023-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6433266B2 (en) * 2016-12-20 2022-08-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CN108271214B (zh) 2017-01-04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2654095B (zh) * 2017-01-05 2022-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EP3358778B1 (en) * 2017-02-03 2019-12-11 Intel IP Corporation Selecting a waveform format used by a mobile device for an uplink communication with a base station
EP3573396B1 (en) * 2017-02-07 2022-10-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0355813B2 (en) 2017-02-14 2019-07-1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ink adaptation o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667244B2 (en) 2017-03-23 2020-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waveform signaling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US11063800B2 (en) * 2017-04-04 2021-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ing supporting multiple waveforms
US10644827B2 (en) 2017-04-06 2020-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waveforms on downlink
BR112019022797A2 (pt) * 2017-05-02 2020-05-26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e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US10560905B2 (en) 2017-05-04 2020-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11149B (zh) 2017-05-05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1206120B2 (en) 2017-05-05 2021-1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waveform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s
US11641628B2 (en) * 2017-06-15 2023-05-0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122566B2 (en) * 2017-07-20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veform design based on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parameters
US10505688B2 (en) * 2018-01-10 2019-12-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figuration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beamform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382048B2 (en) 2018-05-22 2022-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solutions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1133970B2 (en) * 2018-09-27 2021-09-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wavefor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1147215B (zh) * 2018-11-02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35895A (zh) * 2019-01-11 2020-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波形确定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00389786A1 (en) * 2019-06-07 2020-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veform capability indication
US11706002B2 (en) * 2020-10-06 2023-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 with low peak average power ratio
CN112532345B (zh) * 2020-11-03 2022-02-18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数据类型需求的链路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GB2621312A (en) * 2022-07-15 2024-02-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8700A2 (en) * 2000-06-27 2002-01-02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p.A. Signalling of modulation type in adatpive modul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0147A (ja) * 1997-04-14 1998-10-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遅延量可変回路
US20040161044A1 (en) 1999-10-28 2004-08-19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pulse decoding
US7146176B2 (en) 2000-06-13 2006-12-05 Shared Spectrum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use of communications spectrum for fixed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with efficient method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US7094965B2 (en) 2001-01-17 2006-08-22 Yamaha Corporation Waveform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apparatus suitable for waveform expansion/compression control
US7460624B2 (en) 2004-03-18 2008-12-0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reducing collisions in a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TE406773T1 (de) * 2005-05-02 2008-09-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Funkkommunikation mit ofdma und ifdma
US20070004465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Aris Papasakellariou Pilot Channel Design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15240B2 (en) * 2005-07-20 2012-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uplink rate indicator
US20070183386A1 (en) *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US8862160B2 (en) * 2006-07-14 2014-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terminals in an OFDM system for achieving both fast paging response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by utilizing a multi-step paging process
BRPI0715131B1 (pt) * 2006-08-21 2019-11-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e arranjo para adaptar a transmissão de mídia codificada em uma rede comutada por pacote para diferentes condições de operação
EP2074707B1 (en) * 2006-09-26 2018-08-08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ing sequence.
JP5024533B2 (ja) * 2007-06-19 2012-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ファレンス信号系列の割当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867461B2 (en) * 2008-08-11 2014-10-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signals and equipment therefor
US8509161B2 (en) * 2008-08-11 2013-08-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A and SC-FDMA switching
US8913672B2 (en) 2008-09-12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US8526347B2 (en) * 2010-06-10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with symmetric waveform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8700A2 (en) * 2000-06-27 2002-01-02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p.A. Signalling of modulation type in adatpive modul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53244B1 (en) 2013-05-01
JP5373087B2 (ja) 2013-12-18
WO2010030941A2 (en) 2010-03-18
US9735920B2 (en) 2017-08-15
US20170331608A1 (en) 2017-11-16
US20150092528A1 (en) 2015-04-02
KR101237846B1 (ko) 2013-02-27
TW201025909A (en) 2010-07-01
US8913672B2 (en) 2014-12-16
CN102150387A (zh) 2011-08-10
US10033500B2 (en) 2018-07-24
JP2012502600A (ja) 2012-01-26
KR20110056320A (ko) 2011-05-26
US20100067591A1 (en) 2010-03-18
WO2010030941A3 (en) 2010-07-08
EP2353244A2 (en)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387B (zh)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CN102550108B (zh) 用于高级lte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CN101675696B (zh) 控制信道上灵活的资源信令
CN102415201B (zh) 有助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不连续接收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1690064B (zh) 控制信道格式指示的频率映射
CN102687452B (zh) 控制信息信令
CN101632278B (zh) 混合导频结构
CN102362442B (zh) 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天线虚拟化的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02301792B (zh) 在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02823180B (zh) 针对多载波操作的harq ack/nack传输
CN101779403B (zh) 有助于在控制信道上报告信息的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EP2446566B1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 on non-contiguous clusters of resources
CN102150466B (zh) 多载波操作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传输
CN102577559B (zh) 多载波指示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交互
CN10547155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66843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复用数据和参考信息
CN102415185B (zh) 无线通信中的数据和控制复用
EP2637331B1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1983523B (zh) 利用e-aich实现动态负载平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11791A (zh) 基于cqi报告的速度估计以用于发射功率控制
CN101682482A (zh) 在ack和cqi信道中的探测信号的复用
CN10230849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发射天线的复用和编码方案
CN10197863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33284A (zh) 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息分配方法
JP2021500773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