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8493A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发射天线的复用和编码方案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发射天线的复用和编码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8493A
CN102308493A CN2010800079121A CN201080007912A CN102308493A CN 102308493 A CN102308493 A CN 102308493A CN 2010800079121 A CN2010800079121 A CN 2010800079121A CN 201080007912 A CN201080007912 A CN 201080007912A CN 102308493 A CN102308493 A CN 102308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ed symbol
group
transmitting antenna
orthogonal resourc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79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8493B (zh
Inventor
X·罗
P·盖尔
W·陈
J·蒙托约
X·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08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8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8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8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7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spreading codes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ining sequences per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使用空间正交资源发射分集(SORTD)来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射数据的技术。对于SORTD方案而言,可向每个发射天线指派不同的正交资源。可以使用多个正交资源从这多个发射天线发送数据。在一种设计中,UE可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位(例如,用联合编码或独立编码)以获得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和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UE可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UE可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每个正交资源可包括不同的参考信号序列或者不同组的参考信号序列和正交序列。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发射天线的复用和编码方案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2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S/N.61/151,131以及于2009年2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S/N.61/151,157的优先权,两者的均题为“MULTIPLEXING AND CODING SCHEME FOR PUCCH IN LTE-A(用于LTE-A中的PUCCH的复用和编码方案)”并通过援引纳入于此。
背景
I.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尤其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射数据的技术。
II.背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通信内容。这些无线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FDMA(OFDMA)系统、和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支持从装备有多个发射天线的发射机向(i)装备有单个接收天线的接收机和/或(ii)装备有多个接收天线的接收机发射话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可能希望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射数据以便能够达成良好的性能。
概述
本文中描述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射数据的技术。在一方面,可以使用空间正交资源发射分集(SORTD)方案来支持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射数据(例如,控制数据)。对于SORTD方案,可向每个发射天线指派不同的正交资源。可以使用多个正交资源从这多个发射天线发送数据。
在一种设计中,用户装备(UE)可以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i)给第一发射天线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及(ii)给第二发射天线的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这个(些)信息位可以用于信道质量指标(CQI)信息、确收(ACK)信息、调度请求、其他信息、或其组合。UE可对这个(些)信息位执行联合编码或独立编码。UE可以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该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UE可以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该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每个正交资源可包括不同的参考信号序列或者不同组的参考信号序列和正交序列。UE还可使用第一正交资源生成第一参考信号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UE还可使用第二正交资源生成第二参考信号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
基站可执行互补的处理以接收由UE经由第一和第二发射天线所发送的传输。以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和特征。
附图简述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示例性传输结构。
图3示出了用于发送CQI信息的示例性结构。
图4示出了用于发送ACK信息的示例性结构。
图5示出了支持用于两个发射天线的SORTD的发射机。
图6A到6D示出了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的四种设计。
图7示出了空时分块码(STBC)方案。
图8示出了带有STBC的SORTD方案。
图9示出了用四个物理天线形成的两个虚拟天线。
图10和11分别示出了用于使用SORTD方案来发送数据的过程和装置。
图12和13分别示出了用于接收使用SORTD方案所发送的数据的过程和装置。
图14和15分别示出了用于使用带有STBC的SORTD方案来发送数据的过程和装置。
图16和17分别示出了用于接收使用带有STBC的SORTD方案的数据的过程和装置。
图18示出了基站和UE的框图。
详细描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时分同步CDMA(TD-SCDMA)、以及CDMA的其他变体。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031
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既有频分双工(FDD)形式又有时分双工(TDD)形式的3GPP长期演进(LTE)及高级LTE(LTE-A)是UMTS的使用E-UTRA的新发布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中描述的技术既可被用于以上所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被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为了清楚起见,以下针对LTE对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进行描述,并且在以下描述的很大部分中使用LTE术语。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其可以是LTE系统或者其他某个系统。系统100可包括数个演进B节点(eNB)110和其他网络实体。eNB可以是与UE通信的站并且亦可被称为B节点、基站、接入点等。UE 120可遍布于该系统,且每个UE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也可称为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台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智能电话、上网本、智能本、等等。UE可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与eNB通信。下行链路(或即前向链路)是指从eNB至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即反向链路)是指从UE至eNB节点的通信链路。
图2示出了可用于上行链路的示例性传输结构200。传输时间线可以被划分成以子帧为单位。子帧可具有预定的历时,例如一毫秒(ms),并且可被划分成两个时隙。对于扩展循环前缀,每个时隙可包括6个码元周期,或者对于标准循环前缀,每个时隙可包括7个码元周期。
LTE在下行链路上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在上行链路上利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将频率范围划分成多个(NFFT个)正交副载波,这些副载波通常也被称为频调、频槽等。每个副载波可用数据来调制。一般而言,调制码元在OFDM下是在频域中发送,而在SC-FDM下是在时域中发送。毗邻副载波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且副载波的总数(NFFT)可取决于系统带宽。例如,对于1.25、2.5、5、10或20MHz的系统带宽而言,NFFT可分别等于128、256、512、1024或2048。
对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每一者而言,可以在具有总共NFFT个副载波的每个时隙中定义多个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可覆盖一个时隙中的K个副载波(例如,K=12个副载波)。每个时隙中的资源块数目可取决于系统带宽并且其范围可从6到110。在上行链路上,可用资源块可被划分成数据区段和控制区段。控制区段可形成在系统带宽的两个边缘处(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并且可具有可配置的大小。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可被指派给UE以传送控制数据。数据区段可包括所有未被包括在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图2中的设计导致数据区段包括毗连的副载波,这可允许单个UE被指派数据区段中所有的毗连副载波。
UE可被指派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以向eNB传送控制数据。控制数据可包括CQI信息、ACK信息、调度请求(SR)、等等。CQI信息可包括:CQI,其指示由UE为eNB估计的下行链路信道质量;秩指示符(RI),其指示同时传送的传输块或码字数目;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其指示要为传输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等等。ACK信息可传达由eNB发送给UE的每个传输块是被该UE正确地解码还是解码出错。调度请求可要求资源以供UE在上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
UE可在任何给定时刻传送话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另外,UE可在任何给定时刻传送CQI信息、ACK信息、调度请求、或其组合。可能希望UE如此来传送话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以使得单载波波形能被维持而无论正在发送的仅是话务数据,还是仅是控制数据,还是话务数据和控制数据两者。单载波波形可以通过使用SC-FDMA在毗连副载波组上发送数据的方式来获得。单载波波形可以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而这将是可取的。
UE可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仅传送话务数据或者传送话务数据和控制数据两者,PUSCH可被映射到数据区段中的资源块。UE可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仅传送控制数据,PUCCH可被映射到控制区段中的资源块。不同类型的控制数据可被组合并被一同发送以维持单载波波形。例如,ACK信息可以在ACK资源上单独发送,或者可与调度请求一起在SR资源上发送,或者可与CQI信息一起在CQI资源上发送。
可以支持数种PUCCH格式,例如,如表1中所示的那样。PUCCH格式1可被用来藉由PUCCH上传输的存在与否来传达信息(例如,调度请求)。PUCCH格式1a和1b可被用来在单个调制码元中发送(例如,ACK信息的)一个或两个位。PUCCH格式2可被用来在10个调制码元中发送(例如,CQI信息的)20个位。PUCCH格式2a和2b可被用来在11个调制码元中发送(例如,CQI和ACK信息两者的)21或22个位。
表1-PUCCH格式
 PUCCH格式   调制方案   位/子帧数目   调制码元/子帧数目
 1   -   不适用   不适用
 1a   BPSK   1   1
 1b   QPSK   2   1
 2   QPSK   20   10
 2a   QPSK+BPSK   21   11
 2b   QPSK+QPSK   22   11
可以支持两种PUCCH结构并且可将其称为ACK结构和CQI结构。ACK结构可被用来仅发送ACK信息并且可支持PUCCH格式1a和1b。CQI结构可被用来仅发送CQI信息或者ACK和CQI信息两者并且可支持PUCCH格式2、2a和2b。
UE可使用具有良好相关(correlation)性质的参考信号序列来发送控制数据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DMRS也可被称为参考信号、导频、等等。不同的UE可使用不同的参考信号序列在相同的资源块上并发地发送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这些不同的参考信号序列可从共同的基序列来生成。该基序列可以是CAZAC(恒幅零自相关)序列,诸如Chu序列、Zardoff-Chu序列、Frank序列、广义类啁啾(GCL)序列、等等。该基序列还可以是具有良好相关性质的计算机生成序列。
可以如下以长度为K的基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来生成多个长度为K的参考信号序列:
rα(k)=ejα k·rb(k),对于k=0,...,K-1,     式(1)
其中rb(k)是基序列,k是码元索引,以及
rα(k)是循环移位为α的参考信号序列。
可以在频域中发送基序列,并且可以要么通过如式(1)中所示的那样在频域中应用相位斜坡、要么通过在时域中执行循环移位来对该基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在一种设计中,K=12并且每个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为12。可以用最多12个不同的α值来生成最多12个参考信号序列。也可以按其他方式来生成多个参考信号序列。
图3示出了对于在其中每个时隙包括7个码元周期的情形的示例性CQI结构300。在每个子帧中,左时隙包括7个码元周期0到6,并且右时隙包括7个码元周期7到13。一个或更多个UE可在资源块对上并发地发送CQI信息以及还可能有ACK信息,该资源块对包括(i)左时隙中顶部(或底部)控制区段中的一个资源块和(ii)右时隙中底部(或顶部)控制区段中的一个资源块。对于CQI结构300,资源块包括用于控制数据的5个码元周期和用于参考信号的2个码元周期。对于左时隙,可以在码元周期0、1、3、5和6中发送控制数据,并且可在码元周期2和4中发送参考信号。对于右时隙,可以在码元周期7、8、10、12和13中发送控制数据,并且可在码元周期9和11中发送参考信号。也可以在资源块对中的其他码元周期中发送CQI的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
在一种设计中,UE可如下处理CQI(或CQI和ACK两者)的控制数据。UE可编码CQI的信息位以获得20到22个码位,将首20个码位映射到10个调制码元d(0)到d(9),以及将末一个或两个码位(若有)映射到调制码元d(10)。随后,UE可如下用每个调制码元d(n)来调制自己的参考信号序列r(k):
cn(k)=d(n)·r(k),对于k=0,...,K-1并且n=0,...,9,   式(2)
其中cn(k)是CQI的第n个数据序列。数据序列cn(k)也可被称为经调制参考信号序列。可以分别为这10个调制码元d(0)到d(9)获得10个数据序列c0(k)到c9(k),并且可以在一个资源块对中用于控制数据的10个码元周期中发送这10个数据序列c0(k)到c9(k),例如,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
在一种设计中,UE可如下生成CQI的参考信号:
pl(k)=w(l)·z(l)·r(k),对于k=0,...,K-1并且l=0,...,P-1,式(3)
其中z(l)是要在参考信号中发送的调制码元,
w(l)是用来扩展参考信号的正交序列,
pl(k)是CQI的第l个导频序列,以及
P是用于CQI的参考信号的码元周期的数目。
对于PUCCH格式2a或2b,z(l)可以等于d(10),并且对于PUCCH格式2,z(l)可以等于1。对于具有标准循环前缀(如图3中所示)的两个参考码元周期,w(l)可等于{1,1},或者对于具有扩展循环前缀的一个参考码元周期,w(l)可等于{1}。如式(3)中所示,可以通过(i)用调制码元z(l)来调制参考信号序列以及(ii)用正交序列w(l)来扩展经调制参考信号序列的方式来获得P个导频序列p0(n)到pP-1(n)。可以在每个资源块中用于参考信号的P个码元周期中发送该P个导频序列,例如,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为CQI定义12个正交资源,并且该12个正交资源可被称为CQI资源。每个CQI资源可以与不同的参考信号序列和共同的正交序列相关联。最多12个UE可使用最多12个CQI资源在相同的资源块对上并发地发送CQI的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来自这些UE的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可以是能藉由这些参考信号序列的分别来区分的。
图4示出了对于在其中每个时隙包括7个码元周期的情形的示例性ACK结构400。对于ACK结构400,资源块包括用于控制数据的4个码元周期和用于参考信号的3个码元周期。对于左时隙,可以在码元周期0、1、5和6中发送控制数据,并且可在码元周期2、3和4中发送参考信号。对于右时隙,可以在码元周期7、8、12和13中发送控制数据,并且可在码元周期9、10和11中发送参考信号。也可以在资源块对中的其他码元周期中发送ACK的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
在一种设计中,UE可如下来处理ACK的控制数据。UE可基于BPSK或QPSK将ACK的一个或两个位映射到调制码元d(0)。随后,UE可如下来调制并扩展自己的参考信号序列:
an(k)=w(n)·d(0)·r(k),对于k=0,...,K-1并且n=0,...,N-1,式(4)
其中w(n)是用来扩展ACK的控制数据的正交序列,
an(k)是ACK的第n个数据序列,以及
N是用于ACK的控制数据的码元周期的数目。
如式(4)中所示,可以通过(i)用调制码元d(0)来调制参考信号序列以及(ii)用正交序列w(n)来扩展经调制参考信号序列的方式来获得N个数据序列a0(n)到aN-1(n)。可以在每个资源块中用于控制数据的N个码元周期中发送该N个数据序列,例如,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
在一种设计中,UE可如下生成ACK的参考信号:
ql(k)=w(l)·r(k),对于k=0,...,K-1并且l=0,...,Q-1,式(5)
其中ql(k)是ACK的第l个导频序列,以及
Q是用于ACK的参考信号的码元周期的数目。
如式(5)中所示,可以通过用正交序列w(l)来扩展参考信号序列的方式来获得Q个导频序列q0(n)到qQ-1(n)。可以在每个资源块中用于参考信号的Q个码元周期中发送该Q个导频序列,例如,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对于扩展循环前缀,Q可以等于2,或者对于标准循环前缀,Q可以等于3。可以基于Walsh矩阵来定义2个长度为2的正交序列。可以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矩阵来定义3个长度为3的正交序列。一般而言,可以基于适宜的Q×Q矩阵来定义Q个长度为Q的正交序列。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为ACK定义数个正交资源,并且该数个正交资源可被称为ACK资源。每个ACK资源可以与特定的参考信号序列、用于控制数据的特定正交序列、以及用于参考信号的特定正交序列相关联。可以有3个用于参考信号的长度为3的正交序列。关于控制数据,对于扩展循环前缀可以有3个长度为3的正交序列,或者对于标准循环前缀可以有4个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因此,可以用12个参考信号序列(该12个参考信号序列是用共同的基序列的12个不同的循环移位获得的)和3个长度为3的正交序列来定义36个ACK资源。ACK资源数目可以由用于参考信号的正交序列数目来限制。最多36个UE可使用最多36个ACK资源在相同的资源块对上并发地发送ACK的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来自这些UE的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可以通过(i)参考信号序列的分别以及(ii)在时域中用正交序列进行扩展来区分。
一般而言,可以用可用参考信号序列和可用正交序列来定义数个正交资源。每个正交资源可以与特定的参考信号序列以及一个或更多个特定的正交序列相关联。不同的UE可被指派不同的正交资源,并且可使用其获指派的正交资源在相同的资源块上并发地发送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
在一方面,可以使用空间正交资源发射分集(SORTD)方案来支持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射数据(例如,控制数据)。对于SORTD方案,可向每个发射天线指派不同的正交资源。可以使用多个正交资源从多个发射天线发送数据。SORTD可改善容量和/或性能。一般而言,SORTD可被用于任何数目个发射天线。为了清楚起见,以下大部分描述针对两个发射天线。
图5示出了为两个发射天线542a和542b支持SORTD的发射机500的设计的框图。在发射机500内,控制数据生成器510可生成控制数据的信息位,该控制数据可包括ACK信息、CQI信息、调度请求、等等。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可编码这些信息位以获得码位并可进一步如以下所描述的那样将这些码位映射到调制码元。单元520可(i)将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提供给第一发射天线542a的序列调制器和扩展器530a并且(ii)将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提供给第二发射天线542b的序列调制器和扩展器530b。
单元530a可基于指派给第一发射天线的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该第一组调制码元和第一参考信号。类似地,单元530b可基于指派给第二发射天线的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该第二组调制码元和第二参考信号。由单元530a和530b进行的处理可以取决正被发送的控制数据的类型。例如,每个单元530可以如式(2)或(4)中所示的那样处理自己的那组调制码元以获得数据序列。每个单元530还可以例如如式(3)或(5)中所示的那样处理自己的参考信号以获得导频序列。每个单元530还可以将这些数据序列和导频序列复用,例如,如图3或4中所示的那样。
发射机单元(TMTR)540a可以处理来自单元530a的数据和导频序列并生成第一经调制信号,该第一经调制信号可经由第一发射天线542a来发射。发射机单元540b可以处理来自单元530b的数据和导频序列并生成第二经调制信号,该第二经调制信号可经由第二发射天线542b来发射。
对于SORTD方案,可对发送自这两个发射天线的控制数据使用不同的正交资源。eNB可基于为每个发射天线使用的正交资源来恢复发送自该发射天线的控制数据。还可对发送自这两个发射天线的参考信号使用不同的正交资源。这可以允许eNB基于接收自每个发射天线的参考信号来推导对该发射天线的信道估计。对每个发射天线的信道估计可被用来相干地解调发送自该发射天线的控制数据。
由单元520进行的编码和分用可以按各种方式来执行。以下描述编码和分用的一些设计。
图6A示出了带有重复的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a的设计的框图。单元520a是图5中的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的一种设计。在单元520a内,编码器612可接收M个信息位的控制数据并可用R率码来编码这些信息位以获得包括M/R个码位的码字。信息位的数目(M)可以取决于哪种(些)类型的控制数据正被发送。码率(R)可以是任何小于1的适宜值并可基于信息位的数目和码位的合意数目来选择。码元映射器可基于所选择的调制方案将码位映射到调制码元d(n)。重复单元616可为第一和第二发射天线两者提供相同的调制码元d(n)。尽管未在图6A中示出,但是可以在编码器612之后添加信道交织器以交织(即,重新排序或置换)码位或者调制码元。
在图6A中所示的设计中,可以从所有发射天线发送相同的调制码元。编码器612可以按与在其中从单个发射天线发送控制数据的情形类似的方式来执行编码,例如,如在LTE发行版8中为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控制数据所规定的编码。
图6B示出了带有交织的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b的设计的框图。单元520b是图5中的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的另一种设计。在单元520b内,编码器622a可以接收信息位并且用R率码来编码这些信息位以及提供码位。码元映射器624a可将来自编码器622a的码位映射到给第一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d1(n)。交织器620可交织这些信息位并提供经交织位。编码器622b可用R率码来编码这些经交织位并提供码位。码元映射器624b可将来自编码器622b的码位映射到给第二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d2(n)。
在图6B中所示的设计中,可为两个发射天线使用相同的编码器。然而,信息位在被施加到用于第二发射天线的编码器622b之前先被交织。交织将导致这些信息位被编码器622a和622b映射到两个不同的码字。尽管未在图6B中示出,但是在编码器622a和622b之后可添加不同的信道交织器以置换给这两个发射天线的码位或者调制码元。
图6C示出了带有联合编码的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c的设计的框图。单元520c是图5中的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的又一种设计。在单元520c内,编码器632可接收要发送的信息位,用R/2(或更高)率码来编码这些信息位,以及提供两倍数目的码位。编码器632可实现咬尾卷积码(TBCC)、分块码、和/或其他某种码。分用器(Demux)634可向用于第一发射天线的码元映射器636a提供这些码位中的一些(例如,具有偶数索引的码位)并可向用于第二发射天线的码元映射器636b提供其余码位(例如,具有奇数索引的码位)。码元映射器636a可将自己的码位映射到给第一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d1(n)。码元映射器636b可将自己的码位映射到给第二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d2(n)。尽管未在图6C中示出,但是可以在编码器632之后添加信道交织器以置换这些码位,或者可以在码元映射器636a和636b之后添加不同的信道交织器以置换给这两个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编码器632可以实现可以取决于正被发送的信息位的数目的码。
一般而言,对于联合编码方案,可以用适宜的码率来编码信息位以获得包括T倍数目码位的码字给T个发射天线,其中T可以是任何大于1的值。可以在不同的发射天线上发送该码字的不同部分。可以通过用R/T的码率来编码M个信息位以获得M·T/R个码位的方式来达成额外的编码增益,其中M可以是例如由支持LTE发行版8的UE在底线方案中从单个发射天线所发送的信息位的数目。替换地,可以用R与R/T之间的码率来编码M个以上信息位以获得M·T/R个码位。因此,与底线方案相比,联合编码方案可以支持更大控制数据载荷的传输。
图6D示出了带有独立编码的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d的设计的框图。单元520d是图5中的编码器和码元映射器520的又一种设计。在单元520d内,分用器640可接收要被发送的信息位,可向用于第一发射天线的编码器642a提供这些信息位中的一些(例如,约一半),并且可向用于第二发射天线的编码器642b提供其余信息位。编码器642a可用R率码来编码自己的信息位并提供码位。码元映射器644a可将来自编码器642a的码位映射到给第一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d1(n)。编码器642b可用R率码来编码自己的信息位并提供码位。码元映射器644b可将来自编码器642b的码位映射到给第二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d2(n)。编码器642a和642b可具有相同的码率(如图6D中所示的那样)或者可具有不同的码率,这可以取决于提供给每个编码器642的信息位的数目。尽管未在图6D中示出,但是可以在编码器642a和642b之后添加信道交织器以置换给这两个发射天线的码位或者调制码元。
对于独立编码方案,可以从每个发射天线发送不同的信息位。可以基于为发射天线所选择的码率和调制方案来分开地处理给每个发射天线的信息位。对每个发射天线的处理可以类似于从一个发射天线发送信息位的底线方案的处理。
图6A到6D示出了四种处理信息位并使用不同的正交资源来生成调制码元以供从多个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示例性编码和码元映射方案。编码和码元映射也可以按其他方式来执行。与从单个发射天线发射控制数据的底线方案相比,联合编码和独立编码方案可支持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射更多控制数据。联合编码和独立编码方案还可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天线来提供空间分集增益。也可以使用诸方案的组合。例如,在传送特定数目个信息位(例如,11个或更少信息位)时可以使用重复方案。在传送特定数目以上个信息位时可使用联合编码或独立编码方案。
SORTD方案可使用不同的正交资源来支持从多个发射天线发射不同的控制数据。作为具有两个发射天线的情形的示例,可以从一个发射天线发送ACK信息,并且可以从另一个发射天线并发地发送调度请求。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从一个发射天线发送至少一个ACK位,并且可以从另一个发射天线发送至少一个另外的ACK位。图6D中所示的处理可被用来从不同的发射天线发送不同的控制数据。
SORTD方案还可支持用空间域中的联合编码来传送控制数据。作为示例,对于具有两个发射天线的情形而言,每个发射天线可被指派不同的参考信号并且可以能够发送10个或11个调制码元。在QPSK下,可以从这两个发射天线发送总共40到44个码位。可以用较低的码率来处理(例如,CQI信息和/或ACK信息的)标准控制数据载荷以获得合意数目的码位。替换地,可以用R或更低的码率来编码较大的控制数据载荷以获得合意数目的码位。
SORTD方案可提供各种优点。第一,用SORTD方案可以达成比底线方案改善的性能和/或更大的容量。第二,可以为每个发射天线维持单载波波形。第三,可以按与LTE发行版8中具有单个发射天线的UE类似的方式来对待这多个发射天线中的每一个发射天线。这可以简化装备有多个发射天线的UE处以及eNB处的处理。第四,SORTD方案可被用于所有PUCCH格式。用SORTD方案还可以获得其他优点。
在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空时分块码(STBC)方案支持从两个发射天线发射数据(例如,控制数据)。对于STBC方案,可以在两个码元周期里通过在每个码元周期中使用单个正交资源来从两个发射天线发送调制码元对。可对来自这两个发射天线的参考信号使用不同的正交资源。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如下为两个发射天线1和2生成两个码元周期n和n+1中的数据序列:
c n 1 ( k ) = d ( u ) · r n ( k ) , 式(6)
c n 2 ( k ) = d * ( v ) · r n ( k ) , 式(7)
c n + 1 1 ( k ) = d ( v ) · r n + 1 ( k ) , 以及 式(8)
c n + 1 2 ( k ) = - d * ( u ) · r n + 1 ( k ) , 式(9)
其中d(u)和d(v)是要在两个码元周期中发送的两个调制码元,
rn(k)和rn+1(k)是要在这两个码元周期中使用的参考信号序列,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135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136
是在这两个码元周期中发射天线1的两个数据序列,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141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142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143
是在这两个码元周期中发射天线2的两个数据序列,以及
“*”表示复共轭。
如式(6)到(9)中所示,可以(i)在码元周期n中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发射天线并且(ii)在码元周期n+1中分别从第二和第一发射天线发送两个调制码元d(u)和d(v)。发送自第二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可以是取共轭的和/或求反的以促成由eNB对调制码元的恢复。一般而言,可对这两个码元周期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参考信号序列。在任何一种情形中,在每个码元周期中对两个发射天线使用相同的参考信号序列。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如下在两个码元周期n1和n2中为这两个发射天线1和2生成导频序列:
p n 1 1 ( k ) = r n 1 ( k ) , p n 2 1 ( k ) = r n 2 ( k ) , 式(10)
p n 1 2 ( k ) = r n 1 ( k ) , p n 2 2 ( k ) = - r n 2 ( k ) , 式(11)
其中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149
是这两个码元周期中发射天线1的两个导频序列,
是这两个码元周期中发射天线2的两个导频序列。
如式(10)和(11)中所示,可对给一个发射天线的导频序列使用正交序列{1,1},并且可对给另一个发射天线的导频序列使用正交序列{1,-1}。通过对这两个发射天线使用两个正交序列可以使参考信号的复用能力加倍。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对发送自这两个发射天线的参考信号使用两个参考信号序列和单个正交序列{1,1}。一般而言,对这两个用于导频的码元周期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参考信号序列。在任何一种情形中,在每个码元周期中对两个发射天线使用相同的参考信号序列。
图7示出了用于图3中所示的CQI结构的STBC方案的设计。在图7中所示的示例中,在1个时隙里的5个码元周期中发送调制码元并且在2个码元周期中发送参考信号。使用STBC方案在码元周期0和2中从两个发射天线发送第一对调制码元d(0)和d(1)。使用STBC方案在码元周期4和6中从这两个发射天线发送第二对调制码元d(3)和d(4)。使用重复在码元周期3中从这两个发射天线发送单个调制码元d(2)。在码元周期1和5中从这两个发射天线发送导频序列。
在又一方面,可以使用SORTD和STBC的组合来扩展STBC的传输能力并改善容量和/或性能。对于带有STBC的SORTD方案,可以用SORTD来为UE指派多个正交资源。UE可以基于STBC为每个正交资源处理控制数据以为该正交资源获得给两个发射天线的两个码元流。UE可以为每个发射天线组合所有的码元流以获得给该发射天线的输出码元流。
在一种设计中,对于带有STBC的SORTD方案,可以如下为两个发射天线1和2生成两个码元周期n和n+1中的数据序列:
c n 1 ( k ) = d 1 ( u ) · r n 1 ( k ) + d 2 ( u ) · r n 2 ( k ) , 式(12)
c n 2 ( k ) = d 1 * ( v ) · r n 1 ( k ) + d 2 * ( v ) · r n 2 ( k ) , 式(13)
c n + 1 1 ( k ) = d 1 ( v ) · r n + 1 1 ( k ) + d 2 ( v ) · r n + 1 2 ( k ) , 以及 式(14)
c n + 1 2 ( k ) = - d 1 * ( u ) · r n + 1 1 ( k ) - d 2 * ( u ) · r n + 1 2 ( k ) , 式(15)
其中d1(u)和d1(v)是要用第一正交资源来发送的调制码元,
d2(u)和d2(v)是要用第二正交资源来发送的调制码元,
是这两个码元周期中第一正交资源的参考信号序列,以及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158
Figure BPA00001422463800159
是第二正交资源的参考信号序列。
图8示出了用于图3中所示的CQI结构的带有STBC的SORTD方案的设计。在图8中所示的示例中,在1个时隙的5个码元周期中发送调制码元并在2个码元周期中发送参考信号。按STBC方案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在码元周期0和2中从两个发射天线发送第一对调制码元d1(0)和d1(1)。按STBC方案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在码元周期0和2中从这两个发射天线发送第二对调制码元d2(0)和d2(1)。可以如式(12)到(15)中所示的那样获得给这两个发射天线的输出码元序列。
SORTD和STBC是可用来实现开环发射分集的两种示例性方案。一般而言,发射分集可以通过在多个发射天线上发射数据的方式来达成。在由发射机(例如,UE)执行的处理不依赖来自接收机(例如,eNB)的反馈信息时,发射分集可以是开环的。还可以用诸如循环延迟分集(CDD)之类的其他方案来达成发射分集。对于CDD方案,可以在时域中将每个码元周期中的输出采样循环移位,其中对不同的发射天线应用不同量的循环移位。CDD方案可以有效地将来自一个发射天线的通信信道与来自另一个发射天线的经延迟通信信道组合成一个具有较长延迟张开的有效信道。可以使用较大的循环移位来达成良好的分集性能。然而,较大的循环延迟(例如,输出采样的整数倍)可以等效于将具有不同循环移位的不同参考信号序列用于这两个发射天线。
在一种设计中,对于SORTD方案,可以将不同的正交资源指派给多个(T个)发射天线,其中T可以为2或者更大。例如,可以将4个正交资源指派给装备有4个发射天线的UE。可以从该T个发射天线发送相同或不同的数据,例如,如以上在图6A到6D中所描述的那样。可以从该T个发射天线发送不同的参考信号以使得能够估计每个发射天线的信道响应。在另一种设计中,带有STBC的SORTD方案可被用于两个以上发射天线。例如,STBC可被用于使用一个正交资源的第一对发射天线,并且STBC还可被用于使用另一正交资源的第二对发射天线。
在又一种设计中,在有两个以上物理天线可用时可以形成两个虚拟天线。可能希望从较少的虚拟天线发送数据以(i)增加用于从每个虚拟天线进行发射的发射功率以及(ii)避免不得不从每个物理天线发送单独的参考信号才能够作出对该物理天线的信道估计。性能可能会由于不良的信道估计而降格。
图9示出了用4个物理天线来形成2个虚拟天线的设计。在此设计中,可以分别对4个物理天线1、2、3和4施加权重w1(t)、w2(t)、w3(t)和w4(t)。虚拟天线1的输出采样x1(i)可以(i)在从物理天线1发射之前先乘以权重w1(t),并且(ii)在从物理天线2发射之前先乘以权重w2(t)。类似地,虚拟天线2的输出采样x2(i)可以(i)在从物理天线3发射之前先乘以权重w3(t),并且(ii)在从物理天线4发射之前先乘以权重w4(t)。这些权重可以随机地跳跃(例如,在时隙边界处)以避免这些物理天线之间可能的相关。UE可以自主地选择这些权重并对控制数据和参考信号两者施加这些权重而无需通知eNB。
在图9中所示的设计中,每个物理天线可以仅用于一个虚拟天线,这可以为每个物理天线维持单载波波形。虚拟天线也可按其他方式来形成。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用具有用于T个物理天线的T个权重的第一预编码矢量来形成第一虚拟天线,并且可以用具有用于该T个物理天线的T个权重的第二预编码矢量来形成第二虚拟天线。第一预编码矢量可以与第二预编码矢量正交。
图10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过程1000的设计。过程1000可由UE(如以下所描述的)或由其他某个实体来执行。UE可以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i)给第一发射天线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及(ii)给第二发射天线的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框1012)。一般而言,这个(些)信息位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例如,控制数据、话务数据、等等。在一种设计中,这个(些)信息位可以用于CQI信息、ACK信息、调度请求、其他某种信息、或其组合。
UE可以按各种方式来生成给这两个发射天线的调制码元。在框1012的一种设计中,UE可编码这个(些)信息位以获得码位,基于这些码位的第一子集来生成该第一组调制码元,以及基于这些码位的第二子集来生成该第二组调制码元,例如,如图6C中所示的那样。在另一种设计中,UE可基于一个或更多个信息位来生成该第一组调制码元并且可基于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信息位来生成该第二组调制码元,例如,如图6D中所示的那样。在又一种设计中,UE可基于信息位来生成该第一组调制码元,交织这些信息位以获得经交织位,以及基于这些经交织位来生成该第二组调制码元,例如,如图6B中所示的那样。UE还可以按其他方式基于信息位来生成调制码元。
UE可以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该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框1014)。UE可以使用不同于第一正交资源的第二正交资源处理该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框1016)。UE可以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参考信号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框1018)。UE还可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参考信号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框1020)。
第一和第二正交资源可包括可用于传输的任何类型的资源。在一种设计中,第一正交资源可包括与第一循环移位相关联的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第二正交资源可包括与不同于第一循环移位的第二循环移位相关联的第二参考信号序列。对于此设计而言,框1014和1016可以如式(2)中所示的那样来执行,并且框1018和1020可以如式(3)中所示的那样来执行。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正交资源可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序列和正交序列,例如,一个正交序列用于数据而另一个正交序列用于参考信号。第二正交资源可包括第二组参考信号序列和正交序列,该第二组不同于第一组。对于此设计而言,框1014和1016可以如式(4)中所示的那样来执行,并且框1018和1020可以如式(5)中所示的那样来执行。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和第二发射天线可以是两个物理天线。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发射天线可以是通过对第一组物理天线施加第一组权重所形成的第一虚拟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可以是通过对第二组物理天线施加第二组权重所形成的第二虚拟天线。这两个虚拟天线也可以按其他方式来形成。
图11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装置1100的设计。装置1100包括用于处理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给第一发射天线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和给第二发射天线的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模块1112,用于使用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该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模块1114,用于使用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该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模块1116,用于使用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第一参考信号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模块1118,以及用于使用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第二参考信号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模块1120。
图12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过程1200的设计。过程1200可由基站/eNB(如以下所描述的)或由其他某个实体来执行。eNB可以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从第一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框1212)。eNB还可以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从第二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框1214)。eNB可以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从第一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框1216)。eNB还可以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从第二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框1218)。eNB可以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来推导对第一发射天线的第一信道估计(框1220)。eNB可以基于第二参考信号来推导对第二发射天线的第二信道估计(框1222)。eNB可以基于第一和第二信道估计来处理所接收到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和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恢复至少一个信息位(框1224)。
在框1224的一种设计中,eNB可以基于第一正交资源和第一信道估计来处理(例如,解扩展和相干解调)收到码元以获得对该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一调制码元估计。eNB还可以基于第二正交资源和第二信道估计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对该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二调制码元估计。对于联合编码方案,eNB可以解码第一和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使用第一和第二正交资源所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位。对于独立编码方案,eNB可以(i)解码第一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使用第一正交资源所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位,并且(ii)解码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使用第二正交资源所发送的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对于交织方案,eNB可以进一步组合来自解码的信息位以获得最终的信息位。
图13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装置1300的设计。装置1300包括用于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从第一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模块1312,用于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从第二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模块1314,用于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从第一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的模块1316,用于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从第二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的模块1318,用于基于第一参考信号来推导对第一发射天线的第一信道估计的模块1320,用于基于第二参考信号来推导对第二发射天线的第二信道估计的模块1322,以及用于基于第一和第二信道估计来处理所接收到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和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恢复至少一个信息位的模块1324。
图14示出了用于基于带有STBC的SORTD方案来发送数据的过程1400的设计。过程1400可由UE(如以下所描述的)或其他某个实体来执行。UE可联合编码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第一组和第二组调制码元。替换地,UE可编码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第一组调制码元并且可编码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以获得第二组调制码元。
UE可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调制码元以供在两个码元周期中从发射天线对进行发射(框1412)。UE可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调制码元以供在这两个码元周期中从该发射天线对进行发射(框1414)。UE可根据STBC来处理第一组调制码元以获得给该发射天线对的第一对码元流。UE还可根据STBC来处理第二组调制码元以获得给该发射天线对的第二对码元流。UE可组合第一对和第二对码元流以获得给该发射天线对的最终码元流对,例如,如式(12)到(15)中所示的那样。
图15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装置1500的设计。装置1500包括用于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调制码元以供在两个码元周期中从发射天线对进行发射的模块1512,以及用于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调制码元以供在这两个码元周期中从该发射天线对进行发射的模块1514。
图16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过程1600的设计。过程1600可由基站/eNB(如以下所描述的)或由其他某个实体来执行。eNB可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在两个码元周期中从发射天线对发送的第一组调制码元(框1612)。eNB还可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在这两个码元周期中从该发射天线对发送的第二组调制码元(框1614)。
在一种设计中,eNB可基于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第一检出码元。eNB还可基于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第二检出码元。eNB可根据STBC来处理第一检出码元以获得第一调制码元估计。eNB还可根据STBC来处理第二检出码元以获得第二调制码元估计。eNB可解码第一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位。eNB还可解码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发送的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eNB还可联合解码第一和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信息位。
图17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装置1700的设计。装置1700包括用于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在两个码元周期中从发射天线对发送的第一组调制码元的模块1712,以及用于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在这两个码元周期中从该发射天线对发送的第二组调制码元的模块1714。
图11、13、15和17中的模块可包括处理器、电子器件、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软件代码、固件代码等,或其任何组合。
图18示出了基站/eNB 110和UE 120的设计的框图,该基站/eNB 110和UE 120可以是图1中的eNB之一和UE之一。UE 120可装备有U个天线1834a到1834u,并且eNB 110可装备有V个天线1852a到1852v,其中一般而言U≥1并且V≥1。
在UE 120处,发射处理器1820可接收来自数据源1812的话务数据,基于一个或更多个调制和编码方案来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调制)话务数据,以及为话务数据提供调制码元。发射处理器1820还可处理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840的控制数据(例如,CQI信息、ACK信息、调度请求、等等)并为控制数据提供调制码元。发射处理器1820可实现图5中的编码器和调制器520。发射(TX)MIMO处理器1830可在适用的场合对来自发射处理器1820的码元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以及向U个调制器(MOD)1832a到1832u提供U个输出码元流。每个调制器1832可处理各自的输出码元流(例如,针对SC-OFDM)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1832可实现图5中的序列调制器和扩展器530。每个调制器1832可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至模拟、放大、滤波、及上变频)输出采样流以获得上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1832a到1832u的U个上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经由U个天线1834a到1834u来发射。
在eNB 110处,天线1852a到1852v可接收来自UE 120的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分别向解调器(DEMOD)1854a到1854v提供收到信号。每个解调器1854可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各自的收到信号以获得收到采样。每个解调器1854可以进一步处理收到采样以获得输入码元。MIMO检测器1856可获得来自所有R个解调器1854a到1854v的输入码元,在适用时对这些输入码元执行MIMO检测,以及提供检出码元。接收处理器18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这些检出码元,将经解码话务数据提供给数据阱1860,以及将经解码控制数据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880。
在下行链路上,在eNB 110处,来自数据源1862的话务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880的控制数据可由发射处理器1864处理,在适用的场合由TXMIMO处理器1866预编码,由调制器1854a到1854v调理,以及被传送给UE120。在UE 120处,来自eNB 110的下行链路信号可由天线1834接收,由解调器1832调理,在适用的场合由MIMO检测器1836处理,并由接收处理器18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向UE 120发送的话务数据和控制数据。所获得的数据可被提供给数据阱1839。
控制器/处理器1840和1880可分别指导UE 120和eNB 110处的操作。UE 120处的处理器1840和/或其他处理器和模块可执行或指导图10中的过程1000、图14中的过程1400、和/或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eNB110处的处理器1880和/或其他处理器和模块可执行或指导图12中的过程1200、图16中的过程1600、和/或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存储器1842和1882可各自存储供UE 120和eNB 110使用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1884可调度UE进行发射并且可为受调度的UE提供对资源(例如,正交资源、资源块、等等)的分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技术和技艺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说明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说明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这样的功能性是实现成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设计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需程序代码手段且能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本文中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组合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前面对本公开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变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39)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以及
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使用所述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参考信号以供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参考信号以供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交资源包括与第一循环移位相关联的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正交资源包括与第二循环移位相关联的第二参考信号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交资源包括第一组参考信号序列和正交序列,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正交资源包括第二组参考信号序列和正交序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信道质量指标(CQI)信息、或者确收(ACK)信息、或者调度请求、或者其组合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和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确收(ACK)信息的至少一个位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及
基于ACK信息的至少一个另外的位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交织所述信息位以获得经交织的位;以及
基于所述经交织的位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编码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码位;
基于所述码位的第一子集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及
基于所述码位的第二子集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至少一个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及
基于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第一组物理天线应用第一组权重以形成所述第一发射天线;以及
对第二组物理天线应用第二组权重以形成所述第二发射天线。
1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参考信号以供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参考信号以供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编码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码位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码位的第一子集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码位的第二子集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基于至少一个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装置。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以及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用所述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参考信号以供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以及使用所述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参考信号以供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编码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码位,基于所述码位的第一子集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及基于所述码位的第二子集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至少一个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及基于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个处理器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供从第一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从第二发射天线进行发射的代码。
20.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
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从第一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以及
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从第二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使用所述第一正交资源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以及
接收使用所述第二正交资源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来推导对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的第一信道估计;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来推导对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第二信道估计。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一调制码元估计;
基于所述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所述收到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及
解码所述第一和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至少一个信息位。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一调制码元估计;
基于所述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所述收到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二调制码元估计;
解码所述第一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至少一个信息位;以及
解码所述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
2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从第一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装置;以及
用于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从第二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装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接收使用所述第一正交资源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的装置;以及
用于接收使用所述第二正交资源从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来推导对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的第一信道估计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来推导对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第二信道估计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一调制码元估计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所述收到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二调制码元估计的装置;以及
用于解码所述第一和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至少一个信息位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一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一调制码元估计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所述收到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二组至少一个调制码元的第二调制码元估计的装置;
用于解码所述第一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至少一个信息位的装置;以及
用于解码所述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的装置。
28.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调制码元以供在两个码元周期中从发射天线对进行发射;以及
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调制码元以供在所述两个码元周期中从所述发射天线对进行发射。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第一组调制码元包括根据空时分块码(STBC)来处理所述第一组调制码元以获得用于从所述发射天线对发射的第一对码元流,并且其中所述处理第二组调制码元包括根据STBC来处理所述第二组调制码元以获得用于从所述发射天线对发射的第二对码元流。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编码至少一个信息位以获得码位;
基于所述码位的第一子集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调制码元;以及
基于所述码位的第二子集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调制码元。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至少一个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一组调制码元;以及
基于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来生成所述第二组调制码元。
3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处理第一组调制码元以供在两个码元周期中从发射天线对进行发射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处理第二组调制码元以供在所述两个码元周期中从所述发射天线对进行发射的装置。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处理第一组调制码元的装置包括用于根据空时分块码(STBC)来处理所述第一组调制码元以获得用于从所述发射天线对发射的第一对码元流的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用于处理第二组调制码元的装置包括用于根据STBC来处理所述第二组调制码元以获得用于从所述发射天线对发射的第二对码元流的装置。
34.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
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在两个码元周期中从发射天线对发送的第一组调制码元;以及
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在所述两个码元周期中从所述发射天线对发送的第二组调制码元。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第一检出码元;
基于所述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所述收到码元以获得第二检出码元;
根据空时分块码(STBC)来处理所述第一检出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一组调制码元的第一调制码元估计;以及
根据STBC来处理所述第二检出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二组调制码元的第二调制码元估计。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码所述第一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使用所述第一正交资源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位;以及
解码所述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使用所述第二正交资源发送的至少一个另外的信息位。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码所述第一和第二调制码元估计以获得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正交资源发送的至少一个信息位。
3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使用第一正交资源在两个码元周期中从发射天线对发送的第一组调制码元的装置;以及
用于接收使用第二正交资源在所述两个码元周期中从所述发射天线对发送的第二组调制码元的装置。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正交资源来处理收到码元以获得第一检出码元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正交资源来处理所述收到码元以获得第二检出码元的装置;
用于根据空时分块码(STBC)来处理所述第一检出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一组调制码元的第一调制码元估计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STBC来处理所述第二检出码元以获得对所述第二组调制码元的第二调制码元估计的装置。
CN201080007912.1A 2009-02-09 2010-02-09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发射天线的复用和编码方案 Active CN102308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13109P 2009-02-09 2009-02-09
US15115709P 2009-02-09 2009-02-09
US61/151,131 2009-02-09
US61/151,157 2009-02-09
US12/687,576 US8737502B2 (en) 2009-02-09 2010-01-14 Multiplexing and coding schemes for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2/687,576 2010-01-14
PCT/US2010/023663 WO2010091423A2 (en) 2009-02-09 2010-02-09 Multiplexing and coding schemes for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8493A true CN102308493A (zh) 2012-01-04
CN102308493B CN102308493B (zh) 2015-09-16

Family

ID=42540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912.1A Active CN102308493B (zh) 2009-02-09 2010-02-09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发射天线的复用和编码方案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37502B2 (zh)
EP (1) EP2394373B1 (zh)
JP (2) JP5694196B2 (zh)
KR (1) KR101321770B1 (zh)
CN (1) CN102308493B (zh)
TW (1) TW201110599A (zh)
WO (1) WO2010091423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6389A (zh) * 2017-11-29 2020-07-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低峰均功率比基序列的参考信号生成
CN112367153A (zh) * 2016-01-11 2021-0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窄带设备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设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0866B1 (en) * 2009-03-27 2017-07-26 Sony Corporation Division of bit streams to produce spatial paths for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KR101600486B1 (ko) * 2009-05-29 2016-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기 백홀 상향링크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553627B2 (en) * 2009-10-02 2013-10-0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Transmission diversity scheme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with ACK/NACK differentiation
US8374136B2 (en) * 2009-10-02 2013-02-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Transmission diversity scheme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with ACK/NACK differentiation
EP2343849B1 (en) 2010-01-07 2019-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features of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US8331478B2 (en) 2010-01-08 2012-12-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Transmit diversity using low code rate spatial multiplexing
US9197284B2 (en) 2010-01-15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30119513A (ko) * 2010-04-09 2013-10-31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상향링크에서의 폐루프 전송 다이버시티 및 mimo에 대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2606619B1 (en) * 2010-08-20 2016-06-08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Inserting and decoding replicated data symbo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2044752A2 (en) 2010-10-01 2012-04-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CN104954110A (zh) * 2010-10-01 2015-09-30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正交资源选择发送分集和资源指派
US20120087286A1 (en) * 2010-10-11 2012-04-12 Pantech Wireles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 ack/nack symbol and apparatus
US9084207B2 (en) 2010-11-08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055604B2 (en) 2012-02-08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TFC selection for uplink MIMO communication
US9007888B2 (en) * 2010-11-08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516609B2 (en) 2010-11-08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380490B2 (en) 2010-11-08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8953713B2 (en) 2010-11-08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BR112013002521B1 (pt) * 2010-12-10 2022-02-22 Sun Patent Trust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aparelho de transmissão, método de recepção e aparelho de recepção
CN103493414B (zh) * 2011-04-19 2016-08-3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WO2012153994A2 (ko) * 2011-05-10 2012-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안테나 포트를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송신단 장치
TW201322813A (zh) * 2011-08-11 2013-06-01 Research In Motion Ltd 正交資源選擇傳輸分集及資源指派
US8908492B2 (en) * 2011-08-11 2014-12-09 Blackberry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US8891353B2 (en) 2011-08-11 2014-11-18 Blackberry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and resource assignment
JP5490773B2 (ja) * 2011-11-28 2014-05-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3115699A1 (en) * 2012-01-30 2013-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data including symbol mapping/demapping and related devices
US9397738B2 (en) 2012-05-17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book and feedback design for high order MIMO
EP4203310A1 (en) * 2014-07-21 2023-06-28 Cohere Technologies, Inc. Otfs methods of data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and uses thereof
US11323966B2 (en) * 2016-10-28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in low lat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530625B2 (en) * 2017-01-19 2020-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waveform design for frequency multiplexing of multiple streams
US10524233B2 (en) * 2017-01-26 2019-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 diversity while maintaining low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EP3544202B1 (en) * 2018-03-22 2021-03-03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Pre-dft reference signal insertion for single-symbol stbc
CN111277528B (zh) * 2019-01-11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第一通信设备
US20230093484A1 (en) * 2021-09-23 2023-03-23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correlating coded signals in dual port transmi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6528B1 (en) * 1999-04-15 2002-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leaver and deinterleaver for use in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262151B1 (en) 2000-07-05 2017-10-04 Sony Deutschland Gmbh Pilot pattern design for multiple antennas in an OFDM system
US20020110108A1 (en) * 2000-12-07 2002-08-15 Younglok Kim Simple block space time transmit diversity using multiple spreading codes
CN1309198C (zh) 2001-08-23 2007-04-04 西门子公司 通过在单个时隙中包括交织发射数据来提高发射分集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US7154936B2 (en) 2001-12-03 2006-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decoding for a MIMO-OFDM system
JP2003258763A (ja) * 2002-03-06 2003-09-12 Fujitsu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cdma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受信方法
KR100899735B1 (ko) * 2002-07-03 2009-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전송 안테나 다이버시티장치 및 방법
SG165163A1 (en) 2002-07-30 2010-10-28 Ipr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radio communication
DE60322049D1 (de) * 2003-08-05 2008-08-21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Signalübertragungsverfahren unter Verwendung von Antenne-Diversität und entsprechende Einrichtung
GB2408898B (en) 2003-12-02 2006-08-16 Toshiba Res Europ Ltd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0583678C (zh) 2004-04-07 2010-01-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
WO2007087602A2 (en) * 2006-01-25 2007-08-0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orthogonal signals using block spreading
US8340006B2 (en) 2006-04-12 2012-1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50917B2 (en) * 2007-05-18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18663B2 (en) * 2008-07-29 2012-07-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ingle user MIMO
KR20100019947A (ko) * 2008-08-11 201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7153A (zh) * 2016-01-11 2021-0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窄带设备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设计
CN112367153B (zh) * 2016-01-11 2022-06-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窄带设备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设计
CN111406389A (zh) * 2017-11-29 2020-07-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低峰均功率比基序列的参考信号生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9269A (ja) 2015-02-12
WO2010091423A3 (en) 2010-11-25
US8737502B2 (en) 2014-05-27
JP2012517745A (ja) 2012-08-02
EP2394373A2 (en) 2011-12-14
WO2010091423A2 (en) 2010-08-12
EP2394373B1 (en) 2017-01-11
KR101321770B1 (ko) 2013-10-28
TW201110599A (en) 2011-03-16
CN102308493B (zh) 2015-09-16
KR20110125240A (ko) 2011-11-18
JP5694196B2 (ja) 2015-04-01
US20100202559A1 (en) 2010-08-12
JP5889972B2 (ja) 201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8493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发射天线的复用和编码方案
CN10273936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信息的编码和复用
JP557637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信号の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KR10160333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573947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2150387B (zh)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EP21511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dm pilot and fdm data
KR10122592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34349B1 (ko) Stbc 기법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KR10228134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4346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94251A (zh)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308511A (zh) 传输多a/n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7194572A1 (en) Scalable spucch design for low latency lte operation
AU2011221363A1 (en)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