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4362A - 光信号传输系统、发送器、接收器和光信号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信号传输系统、发送器、接收器和光信号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4362A
CN102144362A CN2009801344992A CN200980134499A CN102144362A CN 102144362 A CN102144362 A CN 102144362A CN 2009801344992 A CN2009801344992 A CN 2009801344992A CN 200980134499 A CN200980134499 A CN 200980134499A CN 102144362 A CN102144362 A CN 102144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dispersion
light signal
receiver
polarized compon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44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东俊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44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4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Intensity modulation
    • H04B10/541Digital intensity or amplitud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32Polarisation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8Phase or frequency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7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6Polarisation multiplex systems

Abstract

一种光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发送器,该发送器通过对相同频率的两个光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来对两个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根据偏振复用将经过相位调制的两个光信号作为偏振分量相组合,并且发送被组合并被获得的光信号;以及接收器,该接收器接收来自发送器的光信号,压缩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并且将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

Description

光信号传输系统、发送器、接收器和光信号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偏振(polarization)复用系统的光信号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在骨干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已使用了波长复用光学传输技术。该技术离散地将信号分配给一条传输线路光纤上的多个不同波长,以实现大容量。
在该波长复用传输技术中,用于大容量的窄波长间隔的实现取决于被分配给各个波长的信号光的传输速度。因此,波长间隔由系统操作被启动时占主要地位的信号速度来决定。例如,当前占主要地位的50GHz间隔和100GHz间隔已经基于10Gb/s(比特/秒)信号光的频谱宽度而被决定。
如果试图将较高速度的信号光,例如40Gb/s和100Gb/s的信号引入波长间隔已被决定的这样的系统,则将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由于高速信号光的频谱加宽,因此不适合于该波长间隔,从而导致相邻信道间发生串扰。
因此,当比系统操作被启动时所估计出的速度快的信号光(40Gb/s或更快)被引入时,将压缩频谱宽度的调制系统以及数据叠加系统应用于现有系统以使得信号光频谱适合于现有的波长复用传输系统的波长间隔是很重要的。
在调制系统中,特别地,偏振复用和分离系统是有希望用于压缩频谱宽度的技术。在该偏振复用和分离系统中,在发送端上,相同波长的两个独立信号光被分配给光纤的两个偏振轴以执行偏振复用,而在传输之后的接收端上,经复用信号光再次被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偏振分离)并且它们分别被接收。
如非专利文献1所述,这种偏振复用和分离系统已被实现较长时间了并且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1兆兆比特/光纤传输试验的1996年所报道的试验中被使用。
在非专利文献1所述的试验中,偏振复用的目标是使两个信号光共享一个波长,即,提高频率使用效率。相比之下,当前对偏振复用的兴趣在于将一个数据序列分割为两个部分(例如,将100Gb/s的数据序列分割为两个50Gb/s的数据序列)并将经分割的数据序列分配给各自的偏振分量,以压缩频谱宽度。
当一个数据序列被分割为两个序列时,它们不是独立的,例如,分配给两个偏振分量的信号光的数据速度不完全相同;但是,反而,这些数据序列的数据速度相同的该特性通常积极地被利用。
例如,如非专利文献2所述的,在两个偏振分量分别被RZ(归零)格式化并被分配为使得RZ脉冲的波峰位置在其之间被位移一半比特的脉冲交织(pulse interleave)偏振复用中,两个偏振分量的数据速度相同的特性被用来减少两个偏振分量之间线性/非线性串扰的发生。
在此情形中,当经偏振复用的信号光在过去被生成时,两个偏振分量不仅在数据速度方面而且在调制和解调系统方面是相同的。换言之,两个偏振分量是对称的。
在偏振复用和分离系统中需要最高级技术的接收侧偏振分离的偏振控制中,该对称性已被积极地利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偏振分离的控制规则,偏振分离之后的输出分量之一中所包含的符号速度分量被最大化。这也是仅在两个偏振分量对称时才可使用的技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2-344426A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A.H.Anauck et.al.,″One Terabit/s Transmission Experiment″,OFC 1996,paper PD20.
非专利文献2:S.Chandrasekhar et.al.,″Hybrid 107-Gb/s Polarization-Multiplexed DQPSK and 42.7-Gb/s DQPSK Transmission at 1.4-bit/s/Hz Spectral Efficiency over 1280km of SSMF and 4Bandwidth-Managed ROADMs″,ECOC 2007,paper-PD 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1所述的偏振复用和分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于:信号质量由于传输线路上的偏振色散而容易显著恶化,并且由此可传输距离受到限制。
在该偏振复用和分离系统中,为了使得在发送端上被复用的两个偏振分量在接收端上被完全分离,它们在传输线路上必须具有正交性。在传输线路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振色散,但是其破坏偏振分量的正交性。当正交性被破坏时,接收侧不能利用偏振复用来完全分离经复用的光,由此一个分量的一部分作为串扰泄露到另一分量。结果,存在的问题在于信号质量恶化。
例如,图1示出了表示当使得在110Gb/s(2×55Gb/s)的经偏振复用的RZ-DQPSK信号光中产生一次偏振色散(微分群延迟)时信号质量如何恶化的测量结果。每个偏振分量以50%的脉冲宽度被RZ格式化并且已根据脉冲交织偏振复用技术被复用。
在图1中,黑圆圈(●)表示经偏振复用偏振复用的RZ-DQPSK信号光的测量结果。信号光被与噪声光混合以使得光SNR变为21dB/0.1nm。假设Q值恶化以3dB为目标,则预期偏振色散耐受力为大约6ps。
在图1中,白圆圈(○)表示尚未根据偏振复用技术被复用的单个偏振55Gb/s RZ-DQPSK信号光的测量结果。为了匹配每比特的信噪比,假设光SNR为18dB/0.1nm。在此情况中,估计出DGD耐受力为大约24ps。从结果可见,单个偏振110Gb/s RZ-DQPSK信号光的DGD耐受力为大约12ps(24ps的一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提高使用偏振复用和分离系统的光信号的传输期间的信号质量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发送器,该发送器通过对相同频率的两个光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来对两个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根据偏振复用将经过相位调制的两个光信号作为偏振分量相组合,并且发送被组合并被获得的光信号;以及接收器,该接收器接收来自发送器的光信号,压缩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并且将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器包括:相位调制装置,通过对相同频率的两个光信号添加非对称啁啾来对两个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以及发送装置,根据偏振复用将经过相位调制装置的相位调制的两个光信号作为偏振分量相组合,并且发送被组合并被获得的光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接收器包括:接收装置,接收经过偏振复用的光信号;脉冲压缩装置,对由接收装置接收的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进行压缩;以及偏振分离装置,将由接收装置接收的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
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传输方法包括:通过对相同频率的两个光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来对两个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根据偏振复用将经过相位调制的两个光信号作为偏振分量相组合,并且发送被组合并被获得的光信号;使得接收器接收来自发送器的光信号;以及压缩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并且将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发送器通过非对称啁啾来对两个光信号(偏振分量)进行相位调制并且接收器使得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被压缩并且将所接收的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因此,即使波长色散发生,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也可以被提取出,从而信号质量的恶化得到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经偏振复用的RZ-DQPSK信号的偏振色散耐受力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非对称啁啾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相移的改变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向上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向上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向上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向下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向下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向下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偏振复用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偏振复用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偏振复用的RZ-DQPSK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非对称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残余波长色散值的依赖特性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非对称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残余波长色散值的依赖特性的示意图。
图2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经过非对称啁啾的RZ-DQPSK信号的残余波长色散值的依赖特性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25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26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27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29是示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0是示出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1是示出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2是示出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3是示出根据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4是示出根据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5是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36是示出根据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时间门控之前和之后的光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37是示出根据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时间门控之前和之后的光信号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38是示出根据修改例的偏振分离器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体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光信号传输系统1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光信号传输系统1是根据偏振复用和分离系统来发送光信号的系统。参考该图,光信号传输系统1包括发送器10和接收器20,并且它们通过传输线路光纤相连。
图3是示出发送器10的结构的框图。参考该图,发送器10具有调制部件11和偏振组合器15。
调制部件11具有光源111和113、符号频率生成器115、强度调制器117和119、数据调制器121和123、相位调制器125和127以及可变光延迟调节设备129。
光源111利用激光二极管等生成CW(连续波)光并且将所生成的CW光输出给强度调制器117。光源113将与光源111输出的CW光相同波长的CW光输出给强度调制器119。
符号频率生成器115生成预定符号频率的时钟信号(驱动信号)并且将所生成的时钟信号输出给强度调制器117和119。另外,符号频率生成器115将具有彼此相差180度的相位的两个时钟信号分别输出给相位调制器125和127。符号频率生成器115位移其输出给相位调制器125和127的时钟信号的相位的原因是实现非对称啁啾(asynchronous chirping)。
在此上下文中,非对称啁啾是指在逆方向上(非对称地)以相同的啁啾深度(信号强度)执行啁啾。换言之,非对称啁啾是指相同频率的两个光信号之一的每个符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分别被向上啁啾和向下啁啾,而另一光信号的每个符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分别被向下啁啾和向上啁啾。
强度调制器117取决于从符号频率生成器115输入的时钟信号来对从光源111输出的CW光进行RZ格式化。强度调制器117将经RZ格式化的信号(下面称为“RZ信号”)输出给数据调制器121。强度调制器119对从光源113输出的CW光进行RZ格式化并将RZ信号输出给数据调制器123。由于强度调制器117和119与同一时钟信号同步地对CW信号进行RZ格式化,因此从这些强度调制器输出的RZ信号变为同步信号。
数据调制器121例如根据D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系统对从强度调制器117输出的RZ信号进行数据调制,并将经调制的信号(下面称为“RZ-DQPSK信号”)输出给相位调制器125。数据调制器123对从强度调制器119输出的RZ信号进行数据调制并将调制信号输出给相位调制器127。
相位调制器125以符号同步速度、根据正弦波相位调制来与从符号频率生成器115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对应地,对从数据调制器121输入的RZ-DQPSK信号进行相位调制。例如,当信号光为55Gb/s(吉比特/秒)时,相位调制器125以27.5GHz来对信号光进行相位调制。然后,相位调制器125将经相位调制的RZ-DQPSK信号输出给可变光延迟调节设备129。相位调制器127与所输入的时钟信号相对应地对从数据调制器123输出的RZ-DQPSK信号进行相位调制并且将经相位调制的信号输出给偏振组合器15。
输入给相位调制器125和127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差已被调节为180度。因此,相位调制器125和127的、相移量与信号强度变化量的相对关系彼此相反。
结果,当相位调制器125和127之一分别对每个符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进行向上啁啾和向下啁啾时,相位调制器125和127中的另一个分别对每个符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进行向下啁啾和向上啁啾。
可变光延迟调节设备129调节从相位调制器125和127输出的RZ-DQPSK信号的相对时间位置,以使得信号被偏振复用。具体地,可变光延迟调节设备129将输出自相位调制器125的RZ-DQPSK信号的信号光的强度变化从输出自相位调制器127的RZ-DQPSK信号的信号光的强度位移符号隙(symbol slot)的50%,并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偏振组合器15。
偏振复用组合器15将输出自可变光延迟调节设备129的RZ-DQPSK信号与输出自相位调制器127的RZ-DQPSK信号作为偏振分量相组合(偏振复用)。
发送器10通过光纤将经偏振复用的RZ-DQPSK信号发送给接收器20。
图4是示出接收器20的结构的框图。参考该图,接收器20具有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偏振分离器23和DQPSK接收器25和27。
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补偿(调节)从发送器10接收的RZ-DQPSK信号的波长色散以使得残余波长色散变为0(ps/nm),并且随后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偏振分离器23。
图5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23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偏振分离器23将从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输出的RZ-DQPSK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参考该图,偏振分离器23具有偏振控制器231、偏振束分离器233、光耦合器235以及偏振控制信号提取器237。
偏振控制器231将从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输出的信号光(RZ-DQPSK信号)输出给偏振束分离器233。
偏振束分离器233将从偏振控制器231输出的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并且将它们中的一个输出给光耦合器235并将另一个输出给DQPSK接收器(25或27)。
光耦合器235将从偏振束分离器233输出的信号光的一部分分支到偏振控制信号提取器237并将其余部分分支到DQPSK接收器(25或27)。
偏振控制信号提取器237具有光电转换器2371、带通滤波器2373以及RF强度监视器2375。
光电转换器2371将从光耦合器235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带通滤波器2373。带通滤波器2373从该电信号中提取预定频带的信号(时钟频率正弦波)并将所提取的信号输出给RF强度监视器2375。RF强度监视器2375检测从带通滤波器2373输入的信号的强度并且将与检测到的强度相对应的电信号输出给偏振控制器231。
偏振控制器231控制偏振状态以使得由RF强度监视器2375检测到的输入信号的强度最大化或最小化。
参考图4,DQPSK接收器25和27根据DQPSK系统来对与输出自偏振分离器23的偏振分量相对应的RZ-DQPSK信号进行解调。
接下来,参考图6和图7,将描述光信号传输系统1的操作。图6是示出发送器10的操作的流程图。当发送器10的电源被开启时或者当预定应用被执行时该操作开始。参考该图,强度调制器117和119与所输入的同一时钟信号相对应地对从光源111和113输出的CW光进行RZ格式化(在步骤S1)。数据调制器121和123对从强度调制器117和119输出的RZ信号进行数据调制(在步骤S3)。相位调制器125和127与相位彼此相差180度的时钟信号同步地使从数据调制器121和123输出的RZ-DQPSK信号非对称啁啾化,以对RZ-DQPSK信号进行相位调制(在步骤S5)。
偏振复用部件15,即偏振复用组合器15将从可变光延迟调节设备129和相位调制器127输出的偏振分量相组合(在步骤S7)。
图7是示出发送器10的操作的流程图。当RZ-DQPSK信号从发送器10被输入时该操作开始。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补偿从发送器10接收的RZ-DQPSK信号中的波长色散以使得残余的波长色散变为0(ps/nm)(在步骤T1)。偏振分离器23将从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输出的RZ-DQPSK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在步骤T3)。DQPSK接收器25和27根据DQPSK系统来解调与输出自偏振分离器23的偏振分量相对应的RZ-DQPSK信号(在步骤T5)。
接下来,参考图8,将描述光信号传输系统1的操作的结果。
图8是示出经过非对称啁啾化的偏振分量的相移状态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纵轴表示信号强度或相移量,而横轴表示时间。参考该图,相位调制器125和127与反相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对各个信号进行相位调制,以便以同一啁啾深度(信号强度)来对信号进行逆(非对称)啁啾。
接下来,参考图9至图20,描述非对称啁啾的效果。
图9至图11是示出在55Gb/s RZ-DQPSK信号被啁啾化之前在它们之中发生波长色散的情况中的信号波形的示意图。图9、图10和图11中的信号的波长色散值分别为±0(ps/nm),-25(ps/nm)和+25(ps/nm)。在图9至图11中,纵轴表示强度,而横轴表示时间。
如图9所示,当波长色散值为0(ps/nm)时,信号恶化未发生;然而,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色散值不为0(ps/nm)时,取决于色散值的绝对值大小而出现信号恶化。
图12至图14是示出以0.75π(rad)的深度进行了符号同步啁啾的55Gb/s RZ-DQPSK信号的信号波形的示意图。
在此上下文中,啁啾深度是信号被啁啾化时信号强度变为最大时的相移量与信号强度变为最小时的相移量之差。
图12、图13和图14中的信号的波长色散值分别为±0(ps/nm),-25(ps/nm)和+25(ps/nm)。在图12和图13中,纵轴表示强度,而横轴表示时间。
作为对比,图15至图17是示出以与图12至图14的情况中的相位相反的相位并且以相同深度(0.75π)进行了符号同步啁啾的55Gb/s RZ-DQPSK信号的信号波形的示意图。图15、图16和图17中的信号的波长色散值分别为±0(ps/nm),-25(ps/nm)和+25(ps/nm)。在图15至图17中,纵轴表示强度,而横轴表示时间。
如图12和图15所示,当色散值为0(ps/nm)时,未发生信号恶化。然而,参考图13、图14、图16和图17,取决于色散值为正还是负,脉冲被压缩或扩大。因此,信号光的强度包络中所包含的符号同步频率分量在偏振分量之间是不同的。
例如,当色散值为负值,即-25(ps/nm)时,如图13所示,在一个偏振分量中脉冲被压缩,而如图16所示,在另一个偏振分量中脉冲被扩大。作为对比,当色散值为正值,即+25(ps/nm)时,如图14所示,在一个偏振分量中脉冲被扩大,而如图17所示,在另一偏振分量中脉冲被压缩。
换言之,当在进行了非对称啁啾的偏振分量中发生波长色散时,一个偏振分量中的脉冲被扩大,而另一个偏振分量中的脉冲被压缩。
图18至图20是示出如下110Gb/s RZ-DQPSK信号的信号波形的示意图,在该110Gb/s RZ-DQPSK信号中,复用了以0.75π(rad)深度进行了非对称且符号同步啁啾的偏振分量。图18、图19和图20中的波长色散值分别为±0(ps/nm),-25(ps/nm)和+25(ps/nm)。在图18至图20中,纵轴表示强度,而横轴表示时间。
如图18所示,当波长色散值为0(ps/nm)时,由于两个偏振分量的相位差为180度,因此被组合的偏振分量的信号强度无论时间如何都变为恒定值。当色散值的绝对值相同时,如图13、图14、图16和图17所示,尽管两个偏振分量具有不同波形,然而当它们被组合时,其波形变为相同,如图19和图20所示。
在已被复用的RZ-DQPSK信号的一个偏振分量中,如图13或图17所示,脉冲被压缩(时钟频率分量被强调);在另一偏振分量中,如图14或图16所示,脉冲被扩大(时钟频率分量被抑制)。因此,即使信号光因偏振色散的存在而失真,接收器20也可以稳定地提取出一个分量。结果,光信号传输系统1可以提高对偏振色散的耐受力。
参考图21至图23,将描述残余波长色散值对被进行了非对称啁啾的偏振复用RZ-DQPSK信号的信号光的强度包络中所包含的时钟分量的强度的依赖特性。
图21是示出通过改变以0.75π(rad)深度被进行了非对称、符号同步啁啾的110Gb/s(2×55Gb/s)偏振复用RZ-DQPSK信号的残余波长色散值来测量每个偏振分量中的时钟分量的强度的结果的示意图。在此附图中,纵轴表示时钟分量的强度(dB),而横轴表示残余波长色散值(ps/nm)。白圆圈表示在每个符号的前一半处进行了向上啁啾的偏振分量的测量值,而黑圆圈表示在每个符号的后一半处进行了向下啁啾的偏振分量的测量值。
参考图21,对于特定的残余波长色散值,当一个偏振分量中的脉冲被压缩并且时钟分量的强度增大时,在另一偏振分量中脉冲被扩大并且时钟分量的强度减小。如虚线所表示的,当残余波长色散值变为±20(ps/nm)时,脉冲最高程度地被压缩并且时钟分量的强度最大化。当以此值使得波长分离发生时,偏振分量的时钟强度之比(下面称为“抑制比”)变为13.6dR。
随着抑制比变大,由于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更高程度地被压缩,因此接收侧上的接收特性变得令人满意。
图22是示出以0.50π(rad)深度被进行了非对称、符号同步啁啾的偏振复用RZ-DQPSK信号的每个偏振分量的时钟分量的强度的测量结果的示意图。参考该附图,当残余波长色散值为±25(ps/nm)时,抑制比变为9.6dB。
图23是示出以1.0π(rad)深度被进行了非对称、符号同步啁啾的偏振复用RZ-DQPSK信号的每个偏振分量的时钟分量的强度的测量结果的示意图。参考该附图,当残余波长色散值为±18(ps/nm)时,抑制比变为19.4dB。
如图21至图23所示,存在清晰的如下趋势:随着啁啾深度变得越大两个偏振分量之间的抑制比变大,从而导致给出抑制比的残余波长色散值的减小。
具体地,参考图22,当啁啾深度为0.50π(rad)或更小时,抑制比变得相对较小,由此可以清楚,有意使用对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的许多设备是无益的。另一方面,当信号光被深度地啁啾时,由于它们的频谱宽度增大并且趋于易受波长复用/解复用滤波器的影响,因此不总是希望对光信号进行深度啁啾。
将描述啁啾深度和残余波长色散值的设置方法。在该方法中,最大啁啾量在滤波效果的影响较轻的范围中被设置,并且然后使得脉冲最大程度地被压缩的残余波长色散值被选择。如果由于频谱宽度受到限制并且由此不可应用深度啁啾而使得预定残余附加色散值被给出,则不能获得充分的抑制比。然而,在此情况中,当残余波长色散值的绝对值被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提高抑制比。
在实际中,从图21至图23所示的测量结果估计出最优啁啾深度在从0.50π到1.0π(rad)的范围内。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发送器10和接收器20根据DQPSK系统来调制和解调数据,然而,只要一个偏振分量的每个符号的时间中心处的强度与另一偏振分量的相同,也可以使用另外的调制系统。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发送器10通过对两个光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来对它们进行相位调制并且发送调制信号,而接收器20压缩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并且将调制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因此,由于即使偏振色散发生,光信号传输系统1也可以稳定地获取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所以光信号传输系统1可以防止信号质量恶化。
另外,由于发送器10与相位彼此相差180度的两个时钟信号同步地对RZ信号进行相位调制,因此发送器10可以对RZ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
通过以0.5π到1.0π的相同深度进行啁啾,发送器10可以获得最佳抑制比,从而提高了接收质量。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24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该附图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10a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除了发送器10a被设置有一个光源和一个强度调制器(113,119)来取代两个光源(111和113)和两个强度调制器(117和119),并且除了发送器10a还被设置有对RZ信号进行分支的光耦合器120以外,发送器10a具有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10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光耦合器120对从强度调制器119输出的RZ信号进行分支,并且将经分支的信号输出给数据调制器121和129。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两个光源和两个强度调制器被聚集成一个光源和一个强度调制器。因此,由于可以减少光信号传输系统中的部分的数目,因此在提高接收质量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25和图26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图25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10b的结构的总体示图。参考该附图,除了以下的之外发送器10b具有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器10相同的结构:发送器10b被设置有一个光源(113)来取代两个光源(111和113),并且发送器10b被设置有幅度调节设备131和133以及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135来取代强度调制器117和119以及相位调制器125和127。该示例性实施例在实现非对称啁啾的系统方面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
光源113向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135输出CW光。
幅度调节设备131和133调节符号频率生成器115生成的时钟信号的电压幅度以使得从各个调节设备输出的时钟信号的幅度之差变为Vπ,并且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135。Vπ是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135需要的使得将输入光的相位位移π(rad)的电压。
另一方面,幅度的绝对量取决于啁啾深度来决定。当进行非对称啁啾时,如果相移量为π(rad),则幅度调节设备131和133将输出分别具有1.5×Vπ和0.5×Vπ的幅度的信号。如果相移量为0.75π(rad),则幅度调节设备131和133将输出分别具有1.25×Vπ和0.25×Vπ的幅度的信号。如果相移量为0.5π(rad),则幅度调节设备131和133将输出分别具有π和0的幅度的信号。
如果相移量为0.5π(rad)或更低,则幅度调节设备131和133之一需要输出具有负值幅度的信号。在此情况中,当幅度调节设备131等反转一个信号的相位时,则具有负值幅度的信号的输出被实现。
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135是其中在两个支路中布置有独立的相位调制部件1351和1352的MZ(马赫-曾德,Mach Zehnder)干涉仪,其通过3-dB耦合器等(未示出)将经过相位调制的光信号相组合,并且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数据调制器121和123。
另外,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135作为干涉仪执行偏置控制以使得到数据调制器121和123的输出是具有相同光强度的RZ脉冲序列。
相位调制部件1351和1352通过与幅度经过了幅度调节设备131和133的调节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对从光源113输出的RZ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来对该RZ信号进行相位调制。
图26是示出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135中的两个输入信号(时钟信号)和两个输出信号的强度和相移的状态的示意图。
参考图26,两个输入信号是具有相同相位和不同幅度的符号频率正弦波。当幅度的差值满足预定规则(幅度的差值需要为Vπ)并且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135执行偏置控制时,两个输出信号变为具有50%的脉冲宽度、相同形状和彼此相反的相位的脉冲序列。另外,由于一个输出的相移与另一输出的相同,因此两个输出都变为经过非对称、符号同步啁啾的RZ脉冲序列。
尽管该示例性实施例被构成为使得幅度调节设备131和133调节电压幅度,然而,还可以构想通过使得相位调制部件1351和1352之间的电极的长度不同来生成幅度的差值Vz,从而取代使用布置在发送器10b中的幅度调节部件131和133。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发送器10b与电压幅度彼此相差Vπ的时钟信号同步地执行相位调制,因此发送器10b可以执行非对称啁啾。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27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该附图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23c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偏振分离器23c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23的不同之处在于偏振分离器23c还被设置有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36。
光耦合器235对从偏振束分离器233输出的信号光的一部分进行分支,并且将分支出的信号光输出给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36并将其余部分输出给DQPSK接收器(25或27)。
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36例如作为色散补偿光纤使得(调节)在从光耦合器235输出的信号光(偏振分量)中发生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并且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偏振控制信号提取器237。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36对发生在两个偏振分量之一中的波长色散进行补偿。因此,即使从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输出的偏振分量的残余波长色散值为0并且两个偏振分量中的脉冲尚未被压缩,也将出现两个偏振分量之一中的脉冲被压缩的状态。因此,提高了接收信号的质量。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28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该附图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d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接收器20d与接收器20的不同之处在于接收器20d还被设置有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
偏振分离器23将已被分离为偏振分量的光信号输出给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
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对在从偏振分离器23输出的偏振分量中产生的具有彼此相反极性的波长色散进行补偿。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分别将经补偿的光信号输出给DQPSK接收器25和27。
波长色散对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进行补偿,以减小经过色散补偿设备29的延迟的两个偏振分量在接收器(25和27)处的到达时间的差异。
例如,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对具有正极性的波长色散进行补偿,而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1对具有负极性的波长色散进行补偿。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对在两个偏振分量中产生的具有彼此相反的极性的波长色散进行补偿,并且经过色散补偿设备(29或31)的延迟的偏振分量在接收器(25和27)处的到达时间的差异可被减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接收质量。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29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该附图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e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接收器20e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的不同之处在于接收器20e还被设置有光耦合器33和两个可变波长色散补充设备以及两个偏振分离器(21、22、23和24),来取代一个可变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1)和一个偏振分离器(23)。
光耦合器33将从发送器10输出的光信号(RZ-DQPSK信号)分支为两个信号并且将它们输出给可变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1和22。
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和22补偿从光耦合器33输出的光信号中产生的波长色散以使得残余波长色散值变为彼此相反的极性,并且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偏振分离器23和24。
例如,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补偿波长色散以使得残余波长色散值变为负值“-D”,而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2补偿波长色散以使得残余波长色散值变为正值“+D”。
偏振分离器23和24分离出彼此正交的偏振分量。
利用残余波长色散值“+D”和“-D”的每个,使得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在信号光的强度包络中具有较强的时钟分量,而另一偏振分量的信号光的强度被抑制。因此,即使两个偏振色散的正交性由于偏振色散的发生而被破坏,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对偏振控制信号的提取也具有较小的影响,从而可以稳定地提取控制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在分支光信号中产生的具有彼此相反极性的波长色散得到补偿并且随后偏振分量被分离,因此接收器20优先提取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并且抑制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从而可以稳定地分离出控制信号并且改善接收特性。
(第七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30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图30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f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接收器20f与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e的不同之处在于接收器20f还被设置有光耦合器33、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并且在于偏振分量被分离之前残余波长色散值被设为0。
可变波长分离器21和22对波长色散进行补偿以使得波长色散值变为0。
偏振分离器23和24分别将两个偏振分量输出给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对具有彼此相反的极性的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进行补偿,并且将得到的偏振分量输出给DQPSK接收器25和27。
例如,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补充正波长色散值“+D”的波长色散,而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1补充负波长色散值“-D”的波长色散。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即使产生了无法由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进行调节的波长色散,也可以通过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和22来补偿该波长色散。
(第八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31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图31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g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接收器20g与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f的不同之处在于接收器20g仅被设置有一个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
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对从发送器10接收的光信号中产生的波长色散进行补偿以使得残余波长色散值变为0,并且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光耦合器33。
光耦合器33将从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输出的光信号分支为两个信号并且将它们输出给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3和24。
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对具有彼此相反极性的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进行补偿,并且将得到的光信号输出给偏振分离器23和24。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光信号经过了具有彼此相反的极性的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并因而仅需要使用一个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21),所以在改善接收特性的同时,也可以减小成本。
(第九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32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九示例性实施例。图3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h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接收器20h与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g的不同之处在于接收器20h还被设置有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5和37。
偏振分离器23和24将偏振分量输出给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5和37。
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5和37使得产生极性与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使得产生的波长色散的极性相反的波长色散。
例如,当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使得正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产生时,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5就使得负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产生。作为对比,当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1使得负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产生时,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7就使得正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产生。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输入到RZ-DQPSK接收器25和27的光信号的残余波长色散值减小,因此进一步改善了接收特性。
(第十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33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十示例性实施例。图33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i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接收器20i与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20g的不同之处在于接收器20i还被设置有端口循环器41、43、45和47。
光耦合器33将经分支的光信号输出给端口循环器41和47。
从光耦合器33输出给端口循环器41的光信号相继地经过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端口循环器43、偏振分离器24、端口循环器45、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1和端口循环器47而被输入DQPSK接收器27。
另一方面,从光耦合器33输出给端口循环器47的光信号相继地经过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31、端口循环器45、偏振分离器23、端口循环器43、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端口循环器41而被输入DQPSK接收器25。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尽管与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相比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的数目被减少,然而由于光信号通过具有彼此相反的极性的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29和31),因此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改善接收特性。
(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34至图36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图34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23j的结构的总体示意图。参考该附图,偏振分离器23j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偏振分离器23的不同之处在于偏振分离器23j被设置有偏振器(polarizer)241和强度调制器245来取代偏振束分离器233,并且执行时间门控(time gating)。
时间门控是通过利用符号速度正弦波对信号光进行强度调制并且选择性地仅抑制每个符号的几乎末尾处的能量来抑制串扰分量的技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发送器10执行非对称啁啾,因此,两个偏振分量之一的每个符号的能量的中心偏离另一偏振分量的每个符号的能量的中心达半个符号周期。因此,即使由于偏振色散而发生串扰,泄露出的串扰分量的能量也几乎集中在每个符号的末尾。通过执行去除该部分的时间门控,偏振分离器23j可以有效地抑制串扰分量。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执行非对称啁啾,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或者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在每个符号隙的末尾处从发送器10被输出。因此,时间门控可用来仅抑制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并提取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或者作为对比,仅抑制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并提取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
在仅抑制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的系统中,尽管偏振分量的抑制受到限制,然而插入损耗变小。作为对比,在仅抑制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的系统中,尽管插入损耗变大,然而可以实现高抑制比。
偏振控制器231向偏振器241输出光信号。偏振器241仅使预定线性偏振分量选择性地通过,并且将所选偏振分量输出给光耦合器235。
光耦合器235将从偏振器241输出的光信号分支为两个光信号,并且将一个光信号输出给控制信号提取器237并将另一光信号输出给强度调制器245。
控制信号提取器237将带通滤波器2373的输出的一部分输入给电相位调节设备243。
电相位调节设备243调节从控制信号提取器231输出的时钟信号(驱动信号)的相位以使得当脉冲被压缩的信号或脉冲被扩大的信号通过强度调制器245时在该信号的损耗变得最小的定时处强度调制器245被驱动。具体地,电相位调节设备243调节相位以使得在强度调制器245的通过损耗变得最小的定时处脉冲通过,并且其中通过损耗在每个符号的末尾处变得最大。
强度调制器245与经过电相位调节设备243的调节的时钟信号同步地来对从光耦合器235输出的光信号进行强度调制,并且将得到的信号输出给DQPSK接收器(25或27)。
图35是描述偏振分离器23j的操作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时间门控允许串扰分量(阴影部分)得到有效抑制。
图36是示出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通过时间门控而得到选择性抑制的情况中的波形的示意图。在该附图中,实线表示时间门控被执行之前的信号光的波形,而虚线表示用于执行时间门控的强度调制器驱动信号的波形。在该附图中,纵轴表示信号强度,而横轴表示时间轴。如图所示,脉冲被扩大的分量在由箭头所示的符号隙的末尾处得到选择性抑制。
图37是示出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通过时间门控而得到选择性抑制的情况中的波形的示意图。在该附图中,实线表示时间门控被执行之前的信号光的波形,而虚线表示用于执行时间门控的强度调制器驱动信号的波形。在该附图中,纵轴表示信号强度,而横轴表示时间轴。如图所示,脉冲被压缩的分量在由箭头所示的符号隙的末尾处得到选择性抑制。
替代地,如图38所示,可以使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偏振束分离器233被布置来取代偏振器241和光耦合器235,以使得偏振束分离器233向偏振控制信号提取器237和强度调制器245输出光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由于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通过时间门控得到抑制,因此偏振分离器23j可以提取出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因此,偏振分离器23j可以有效地去除串扰并且实现高抑制比。
作为对比,由于脉冲被压缩的偏振分量通过时间门控得到抑制,因此偏振分离器23j可以提取出脉冲被扩大的偏振分量。因此,偏振分离器23j可以有效地去除串扰并且降低偏振分离器的通过损耗。
现在,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来改变本发明的结构和细节。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8年9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8-2600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整体结合于此。
标号说明
1  光信号传输系统
10 发送器
20 接收器
11 调制部件
15 偏振组合器
21、22 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
23、24 偏振分离器
25、27 DQPSK接收器
29、31、35、37 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
41、43、45、47 端口循环器
111、113 光源
115 符号频率生成器
117、119 强度调制器
120 光耦合器
121、123 数据调制器
125、127、1351、1353 相位调制器
129 可变光延迟调节设备
131、133 幅度调制器
135 非对称啁啾RZ强度调制器
231 偏振控制器
233 偏振束分离器
235 光耦合器
236 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
237 偏振控制信号提取器
2371 光电转换器
2373 带通滤波器
2375 RF强度监视器
241 偏振器
243 电相位调制器
245 强度调制器
S1至S7,T1至T5 步骤

Claims (36)

1.一种光信号传输系统,包括:
发送器,该发送器通过对相同频率的两个光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来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根据偏振复用将经过相位调制的两个光信号作为偏振分量相组合,并且发送被组合并被获得的光信号;以及
接收器,该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发送器的所述光信号,压缩所述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并且将所述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发送器生成具有彼此相差180度的相位的两个时钟信号,并且与各个时钟信号同步地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啁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发送器生成不同电压幅度的两个时钟信号以使得所述两个光信号具有彼此相差180度的相位,并且与各个时钟信号同步地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啁啾。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发送器以0.5π到1.0π的相同深度来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啁啾。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发送器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数据调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将所述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并且使得第一极性波长色散发生在已被分离出的两个偏振分量中的任一个偏振分量中以使得脉冲被压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还使得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极性的波长色散发生在所述两个偏振分量中的另一个偏振分量中。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利用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来补偿所述光信号的波长以使得波长色散值基本上变为0,并且将被使得产生了波长色散的光信号分离为所述偏振分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利用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来使得产生所述偏振分量,所述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使得产生具有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将从所述发送器接收的所述光信号分支为两个光信号,使得第一极性的波长色散产生在已被分支的两个光信号中的一个光信号中以使得脉冲被压缩,并且从被使得产生了所述第一极性的波长色散的光信号中提取脉冲已被压缩的一个偏振分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使得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极性的波长色散产生在已被提取出的所述一个偏振分量中。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使得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极性的波长色散产生在所述两个光信号中的另一光信号中,并且从被使得产生了相反极性的波长色散的所述另一光信号中提取另一偏振分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使得所述第一极性的偏振色散产生在已被提取的所述另一偏振分量中。
14.如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利用固定波长色散设备来使得波长色散产生在所述偏振分量中,所述固定波长色散设备使得产生具有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利用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来使得波长色散产生在从所述发送器接收的所述光信号中以使得波长色散值变为0,并且将被使得产生了波长色散的光信号分支为所述两个光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利用固定波长色散设备来使得波长色散产生在所述光信号中,所述固定波长色散设备使得产生具有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号传输系统,
其中,所述接收器使得经分支的两个偏振分量中的产生了冲程的偏振分量经过时间门控,以抑制该偏振分量。
18.一种发送器,包括:
相位调制装置,通过对相同频率的两个光信号添加非对称啁啾来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以及
发送装置,根据偏振复用将经过所述相位调制装置的相位调制的所述两个光信号作为偏振分量相组合,并且发送被组合并被获得的光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所述相位调制装置包括:
时钟信号生成装置,生成具有彼此相差180度的相位的两个时钟信号;以及
啁啾装置,分别与由所述时钟信号生成装置生成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啁啾。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所述相位调制装置包括:
时钟信号生成装置,生成不同电压幅度的两个时钟信号以使得所述两个光信号具有彼此相差180度的相位;以及
啁啾装置,分别与由所述时钟信号生成装置生成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啁啾。
21.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
其中,所述啁啾装置以0.5π到1.0π的相同深度来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啁啾。
22.如权利要求18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器,还包括:
数据调制装置,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数据调制。
23.一种接收器,包括:
接收装置,接收经过偏振复用的光信号;
脉冲压缩装置,对由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进行压缩;以及
偏振分离装置,将由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第一极性的波长色散产生在经所述偏振分离装置分离的所述两个偏振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分量中,以使得脉冲被压缩。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还使得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极性的波长色散产生在所述两个偏振分量中的另一偏振分量中。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通过利用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来补偿所述光信号的波长以使得波长色散值基本上变为0;以及
所述偏振分离装置将被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产生了波长色散的所述光信号分离为所述两个偏振分量。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利用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来使得产生所述波长色散,所述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使得产生具有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接收器,还包括:
分支装置,将由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光信号分支为两个光信号;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第一极性的波长色散产生在经所述分支装置分支的所述两个光信号中的一个光信号中以使得脉冲被压缩,以及
其中,所述偏振分离装置从由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产生了所述第一极性的波长色散的所述一个光信号中提取脉冲已被压缩的一个偏振分量。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极性的波长色散产生在由所述偏振分离装置提取出的所述一个偏振分量中。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极性的波长色散产生在所述两个光信号中的另一光信号中,以及
其中,所述偏振分离装置从由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产生了相反极性的波长色散的所述另一光信号中提取另一偏振分量。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所述第一极性的偏振色散产生在由所述偏振分离装置提取出的所述另一偏振分量中。
32.如权利要求29或31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利用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来使得波长色散产生在所述偏振分量中,所述固定波长色散补充设备使得产生具有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
33.如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利用可变波长色散补偿设备来使得波长色散产生在由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所述光信号中以使得波长色散值变为0,以及
其中,所述分支装置将由所述脉冲压缩装置使得产生了波长色散的光信号分支为所述两个光信号。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脉冲压缩装置利用固定波长色散设备来使得波长色散产生在所述光信号中,所述固定波长色散设备使得产生具有预定波长色散值的波长色散。
35.如权利要求23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器,
其中,所述偏振分离装置使得经分离的两个偏振分量中的产生了冲程的偏振分量经过时间门控,以抑制该偏振分量。
36.一种光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对相同频率的两个光信号进行非对称啁啾来对所述两个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
根据偏振复用将经过相位调制的两个光信号作为偏振分量相组合,并且发送被组合并被获得的光信号;
接收器接收来自所述发送器的所述光信号;以及
压缩所述光信号的偏振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偏振分量的脉冲,并且将所述光信号分离为两个偏振分量。
CN2009801344992A 2008-09-03 2009-08-26 光信号传输系统、发送器、接收器和光信号传输方法 Pending CN1021443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6008 2008-09-03
JP2008226008 2008-09-03
PCT/JP2009/064833 WO2010026894A1 (ja) 2008-09-03 2009-08-26 光信号伝送システム、送信器、受信器、光信号伝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4362A true CN102144362A (zh) 2011-08-03

Family

ID=4179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44992A Pending CN102144362A (zh) 2008-09-03 2009-08-26 光信号传输系统、发送器、接收器和光信号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68168B2 (zh)
JP (1) JP5387576B2 (zh)
CN (1) CN102144362A (zh)
WO (1) WO201002689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9004A (zh) * 2012-08-01 2015-04-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偏振复用光发射机和操作控制方法
CN111328444A (zh) * 2017-10-30 2020-06-23 华沙大学 一种应用非常微弱的光脉冲接收所传输信息的接收器,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包括这种接收器的系统,以及一种应用非常微弱的光脉冲传输信息的方法
CN112034625A (zh) * 2020-08-17 2020-12-0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时间透镜成像的光脉冲偏振复用压缩系统
CN112217564A (zh) * 2019-07-09 2021-01-1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啁啾光纤光栅脉宽压缩技术的脉冲位置调制激光通信方法
CN114268374A (zh) * 2021-12-23 2022-04-01 华中科技大学 非对称双单边带调制的偏振复用光生毫米波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057B (zh) * 2006-09-30 2012-06-27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多数据率兼容型超高速自适应全光数据包速率倍增方法
US9054808B2 (en) * 2010-10-08 2015-06-09 Infinera Corporation Controlled depolarization using chirp for mitigation of nonlinear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JP5205482B2 (ja) * 2011-02-04 2013-06-05 Ntt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シンボルインターリーブ偏波多重装置
US9369209B2 (en) * 2012-03-05 2016-06-14 Alcatel Lucent Flexible optical modulator for advanced modulation formats featuring asymmetric power splitting
WO2013136652A1 (ja) * 2012-03-12 2013-09-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通信システム、光送信装置、光受信装置、光通信方法、光送信方法、及び光受信方法
US8989571B2 (en) * 2012-09-14 2015-03-24 Fujitsu Limited In-band supervisory data modulation using complementary power modulation
JP6387832B2 (ja) * 2013-01-22 2018-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偏光多重分離光通信受信機、偏光多重分離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偏光多重分離光通信方法
US9246623B2 (en) 2013-12-02 2016-01-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traffic using asymmetrical optical connections
US10097307B2 (en) * 2017-02-22 2018-10-09 Facebook, Inc. Optical fiber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JP6974733B2 (ja) * 2018-04-24 2021-12-0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
US20230119766A1 (en) * 2020-04-07 2023-04-20 Nec Corporation Polarization-fluctuation estimating device and polarization-fluctuation estimating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7185A (zh) * 2003-03-04 2006-04-0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传输系统
US20070274728A1 (en) * 2006-05-26 2007-11-29 Bergano Neal 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optical channels with pair-wise orthogonal relationship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4731A (ja) * 1985-07-25 1987-02-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単一モ−ド光フアイバ偏波多重伝送方式
JP2705291B2 (ja) * 1990-08-31 1998-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送信装置
JPH03171036A (ja) * 1989-11-30 1991-07-24 Nec Corp 光ファイバ通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5526162A (en) 1994-09-27 1996-06-11 At&T Corp. Synchronous polarization and phase modulation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JP3299101B2 (ja) * 1995-12-15 2002-07-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波長多重光通信装置
JP3522044B2 (ja) 1996-04-19 2004-04-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
JP3270823B2 (ja) * 1998-01-21 2002-04-0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分散分割多重通信装置
JP2002344426A (ja) 2001-05-18 2002-11-29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偏光状態制御信号の送受信方法および送受信装置
JP2003021816A (ja) 2001-07-06 2003-01-24 Kddi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Inc 光送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偏光分割多重光信号生成装置
US20040208646A1 (en) 2002-01-18 2004-10-21 Seemant Choudha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phase modulated communication
JP2003298516A (ja) * 2002-03-29 2003-10-17 Fujitsu Ltd 波長分散補償装置
JP4320573B2 (ja) * 2003-07-14 2009-08-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受信方法、光受信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伝送システム
JP4239751B2 (ja) 2003-08-18 2009-03-18 Kddi株式会社 ビットインターリーブ直交偏波多重信号光の光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JP4170298B2 (ja) * 2005-01-31 2008-10-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差分4位相偏移変調方式に対応した光受信器および光受信方法
US8488967B2 (en) * 2005-02-18 2013-07-16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CDMA-based photonic layer security robustness to archival attack
GB0618021D0 (en) * 2006-09-11 2006-10-18 Qinetiq Ltd Optical clock
JP2008092123A (ja) 2006-09-29 2008-04-17 Fujitsu Ltd 1次偏波モード分散の補償方法および補償器、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伝送システム
JP5157521B2 (ja) * 2007-03-20 2013-03-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偏波多重光受信機、偏波多重光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偏波多重光送受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5088052B2 (ja) * 2007-08-31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偏光多重送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7185A (zh) * 2003-03-04 2006-04-0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传输系统
US20070274728A1 (en) * 2006-05-26 2007-11-29 Bergano Neal 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optical channels with pair-wise orthogonal relationship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9004A (zh) * 2012-08-01 2015-04-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偏振复用光发射机和操作控制方法
US9419744B2 (en) 2012-08-01 2016-08-16 Nec Corporation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4509004B (zh) * 2012-08-01 2017-08-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偏振复用光发射机和操作控制方法
CN111328444A (zh) * 2017-10-30 2020-06-23 华沙大学 一种应用非常微弱的光脉冲接收所传输信息的接收器,一种用于传输信息的包括这种接收器的系统,以及一种应用非常微弱的光脉冲传输信息的方法
CN112217564A (zh) * 2019-07-09 2021-01-1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啁啾光纤光栅脉宽压缩技术的脉冲位置调制激光通信方法
CN112217564B (zh) * 2019-07-09 2022-04-0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啁啾光纤光栅的脉冲位置调制激光通信方法
CN112034625A (zh) * 2020-08-17 2020-12-0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时间透镜成像的光脉冲偏振复用压缩系统
CN114268374A (zh) * 2021-12-23 2022-04-01 华中科技大学 非对称双单边带调制的偏振复用光生毫米波方法及系统
CN114268374B (zh) * 2021-12-23 2023-07-25 华中科技大学 非对称双单边带调制的偏振复用光生毫米波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50465A1 (en) 2011-06-23
US8768168B2 (en) 2014-07-01
JP5387576B2 (ja) 2014-01-15
WO2010026894A1 (ja) 2010-03-11
JPWO2010026894A1 (ja) 2012-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4362A (zh) 光信号传输系统、发送器、接收器和光信号传输方法
US8412047B2 (en) Polarization multiplexed light transmit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476697B2 (ja) 光信号送信装置
US9124369B2 (en) Multi-direction variable optical transceiver
US7536108B2 (en) High precision chromatic dispersion measuring method and automatic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optical link system that uses this method
US8693870B2 (en) Control apparatus,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light modulator, light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light modulator
EP2229742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point to multipoint network
Gavioli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ultra-narrow carrier spacing on the transmission of a 10-carrier 1Tb/s superchannel
EP2260591A2 (en) Spectrally efficient parallel optical wdm channels for long-haul man and wan optical networks
US7620326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t least one first and second data signal in polarization multiplex in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JP5068240B2 (ja) 光伝送方式、送信器及び受信器
EP2613460A1 (e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ethod with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compensation
Freund et al. Single-and multi-carrier techniques to build up Tb/s per channel transmission systems
US9419744B2 (en)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JP6492864B2 (ja) 光分岐挿入装置および光分岐挿入方法
WO2010035662A1 (ja) 光送信装置、光受信装置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US200201098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data transmission at high data rates with enhanced capacity using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JP4802270B2 (ja) 光位相変調方式における光位相同期方法および光位相同期装置
JP2012019406A (ja) 光送信器、光受信器、光送受信器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Liu et al. 7× 224-Gb/s WDM transmission of reduced-guard-interval CO-OFDM with 16-QAM subcarrier modulation on a 50-GHz grid over 2000 km of ULAF and five ROADM passes
Dong et al. 432Gbit/s O-OFDM QPSK signal transmission over 400km SMF-28 with EDFA-only amplification
Zhang et al. A novel WDM-OFDM-PON architecture with centralized lightwave and PolSK-assisted multicast overlay
KR100753832B1 (ko) 편광 다중 광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송수신 장치
Zhu et al. QAM coherent subcarrier multiplexing system based on heterodyne detection usin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arrier modulation
WO2013031786A1 (ja) 位相調整回路、光送信装置および位相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