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3846A - 移动主体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主体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3846A
CN102133846A CN2011100318909A CN201110031890A CN102133846A CN 102133846 A CN102133846 A CN 102133846A CN 2011100318909 A CN2011100318909 A CN 2011100318909A CN 201110031890 A CN201110031890 A CN 201110031890A CN 102133846 A CN102133846 A CN 102133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agent
downstream
upstream side
main body
disengagemen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18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3846B (zh
Inventor
石井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33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3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3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38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58Auxiliary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796Puller or pusher means, contained force multiplying ope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al Conveying (AREA)
  • Toy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主体,其当向下游侧移动时在规定的分离点处将设置在基板上能够沿直线方向移动的上游侧移动主体与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相连接的下游侧移动主体分离。所述分离装置主体包括转动主体、支承轴和初始位置返回弹簧,所述转动主体用于经转动动作将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朝向下游侧推出,所述支承轴由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保持以用于支承所述转动主体使其能够自由地转动,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由所述支承轴保持,以用于使所述转动主体返回至初始位置。向所述转动主体施加转动压力的突出构件通过对应于所述转动主体的一端部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规定的分离点处。

Description

移动主体分离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于2010年1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14461并且要求其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整体通过参考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主体分离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在规定的分离位置处将顺序连接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移动主体相互分离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作为在规定位置处将顺序连接的移动主体相互分离的装置,已知一种承载卡车的自动拖拉装置,所述承载卡车通过将拖车连接至自运行的承载卡车来运行,该自动拖拉装置在任意的位置处将拖车分离,并且在另一位置处拖拉一新的拖车(例如参见日本审查的实用新型公开:平7-32166(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承载卡车的自动拖拉装置被构建为具有承载卡车的牵引金属配件,其与放置在规定位置处的立柱的碰撞构件相碰以将牵引金属配件从拖车的连接杆释放。
此外,还已知在道路上行进的自动承载卡车和负载卡车的一种分离控制装置,其在保持行进的同时将自动承载卡车和负载卡车分离(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平10-24839(专利文献2))。
通过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自动承载卡车和负载卡车分离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连接分离控制器实现提供给自动承载卡车的分离单元与提供给负载卡车的连接栓的分离。
此外,除上文所述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分离装置之外,用于将彼此连接并且在直线方向上移动的上游侧的移动主体与下游侧的移动主体分离的一种常用的分离装置如下所述。也就是说,上游侧的移动主体被有意地固定且外力施加于下游侧的移动主体以使得它们分离,并且有意地释放对上游侧的移动主体的固定以去掉上游侧的移动主体。
但是,虽然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被构建为通过使承载卡车的牵引金属配件与立柱的碰撞构件相碰来分离承载卡车,但是因为碰撞构件位于牵引金属配件的侧面,所以有可能无法使他们碰撞。因此,并不能确保该分离能够可靠地执行。
此外,虽然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被构建为在规定的位置处执行分离、通过传感器检测分离单元和连接栓的分离的位置、以及控制连接分离控制器,但是存在故障的可能性。因此,也不能确保该分离能够可靠地执行。
此外,在通常的分离方法中存在下述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分离方法的操作太麻烦,需要提供用于固定上游侧的移动主体的另一装置,并且需要执行其固定和释放操作,以及用于释放两个主体的连接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可靠地分离连接的移动主体。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方面的移动主体的特征在于,包括分离装置主体,所述分离装置主体装载于在基板上被设置为能够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上游侧移动主体上,从而起到的作用在于,当向下游侧移动时在规定分离点处将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相连接的下游侧移动主体分离,其中:所述分离装置主体包括转动压力构件、支承轴和初始位置返回弹簧,所述转动压力构件靠近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设置,以起到经转动作用通过其另一端部将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朝向下游侧推出的作用,所述支承轴由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保持以用于支承所述转动压力构件使其能够自由地转动,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由所述支承轴保持,以用于使所述转动压力构件返回至初始位置;且通过激励所述转动压力构件以在所述转动压力构件处产生转动压力的压力激励构件通过对应于所述转动压力构件的一端部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分离点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装载有根据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的上游侧移动主体和连接至该上游侧移动主体的下游侧移动主体放置在基板上的状态的整体透视图;
图2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移动主体的整体透视图;
图3A和图3B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连接上游侧移动主体和下游侧移动主体的连接模块,其中,图3A是示出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连接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B是示出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正在被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的底板部分的透视图,该底板部分装载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转动压力构件;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移动主体的转动压力构件的细节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VI-VI线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上游侧移动主体的底板部分的阶梯部分与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的关系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从图5的状态移动并且转动压力构件逆时针转动至最大程度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从图5的状态移动并且转动压力构件逆时针转动至最大程度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在图1的状态中上游侧移动主体和下游侧移动主体的底板部分放置在基板上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和下游侧移动主体在基板上从图1的状态移动并且下游侧移动主体的转动压力构件和突出构件接触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和下游侧移动主体从图1的状态进一步移动并且上游侧移动主体的转动压力构件和突出构件接触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下游侧移动主体从图12的状态完全拆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移动主体的转动压力构件、下游侧移动主体和突出构件的具体相互关系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从图14的状态移动且转动压力构件转动以将下游侧移动构件推出的状态的俯视细节图;
图16是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从图15的状态进一步移动且突出构件和转动压力构件之间的接触被释放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在下游侧移动主体从图16所示的状态被拆下后突出构件经过且上游侧移动主体的转动压力构件返回至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以及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转动压力构件的修正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放置在基板上的布置的整体视图,其中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均包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10并且互相联接。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10装载到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中的每一个上,上游侧移动主体11被设置为能够在作为基板的基板30上沿箭头A所示的直线方向移动,且下游侧移动主体12在基板30上连接至上游侧移动主体11,并且移动主体分离装置10被构建为包括分离装置主体20,分离装置主体20的功能是当移动主体11和12二者朝向下游侧移动时在规定的分离点将下游侧移动主体12与上游侧移动主体11分离。
上游侧移动主体11中的分离装置主体20设置在上游侧移动主体11在移动方向上的前表面部分上,即设置为靠近下游侧移动主体12。如图5详细示出,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分离装置主体20被构建为包括:转动主体21,为转动压力构件,功能是通过转动动作由配置其另一端的平坦部分21A将下游侧移动主体12向下游侧推;支承轴22,其支承转动主体21使其能够自由转动;以及扭转弹簧23,其为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用于使转动主体21返回至由支承轴22支承的初始位置。
此外,作为压力激励构件的突出构件25(见图1)用于向转动主体21施加转动压力,其与构成转动主体21的一端的转动接合部分21B(见图5等)相对应地固定在基板30上规定的分离点处。规定的分离部分,即突出构件25的位置,是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分离位置。
注意在移动主体11和12均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状态下时,下游侧移动主体12被分离,然后新的移动主体连接至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后端部,上游侧移动主体11成为下游侧移动主体12且新的移动主体成为上游侧移动主体。
虽然移动主体11和12的附图标记不同,但是如前文所述,相同结构的分离装置10装载于两个移动主体上。因此,应当理解,下文所示的图2至图17的解释集中于连接的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中的上游侧移动主体11。
如图2所示,上游侧移动主体11构建为包括主体部分15和底板部分16。主体部分15整体形成为立方体形,且其纵向方向沿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方向布置。
用于连接移动主体11和12的连接模块40设置在主体部分15的移动方向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上的端部中。
连接模块40配置有第一联接构件41和第二联接构件42,第一联接构件41设置在移动主体11和12的每一个的下游侧,即设置在移动方向的前端部中,第二联接构件42设置在其上游侧,即设置在移动方向的后端部中。
连接构件41和42中的每一个处于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结构。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构件41构建为包括附接板41A和固定于附接板41A的弹簧制突出部分41B。弹簧制突出部分41B通过加工一弹簧构件使其具有锁孔形截面而形成。同时,第二连接构件42构建为包括附接板42A和固定于附接板42A的插座部分42C。在插座部分42C中形成与弹簧制突出部分41B相对应的凹入部分42B。由此,当第二连接构件42从图3A的待接合状态沿箭头B1的方向移动时,例如弹簧制突出部分41B与凹入部分42B接合。由此,如图3B所示,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相连接。
此外,通过固定下游侧移动主体12并且在箭头B2的方向上向上游侧移动主体11施加规定的外部力,弹簧制突出部分41B与凹入部分42B的结合从图3B的状态释放。由此,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分离以处于前文所述的图3A的状态。
此外,连接构件41和42中的每一个的连接强度被设置为这样的程度,在该程度下,使得在施加任意负载之前保持连接状态并且当施加任意值的负载时连接状态被释放。
如图1所示,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可以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移动,而在上下方向和侧向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图4至图9示出底板部分16和分离装置主体20的一部分的细节。
如图5等具体示出,在俯视图上基本为半圆形的凹痕部分16B形成于底板部分16的移动方向的前面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中,且凹痕部分16B的一部分形成比底板部分16的顶面低一阶的阶梯部分16A。该阶梯部分16A形成的厚度约为底板部分16的厚度的一半,如图6所示。
分离装置主体部分20包括转动主体21,并且容纳在凹痕部分16B中。
也就是说,如图5具体示出的,分离装置主体部分20构建为包括转动主体21和扭转弹簧23,转动主体21通过由支承轴22支承从而能够在凹痕部分16B中转动,扭转弹簧23在转动主体21与突出构件25接触之前使该转动主体21返回至初始位置。
转动主体21形成有:平坦部分21A,其放置在阶梯部分16A上并且形成可在平面上转动的扇形的另一端部;以及转动接合部分21B,其从平坦部分21A继续并且配置从平坦部分21A延伸的鸟类喙形的一端部。
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前侧端面21C能够与突出构件25接触。此外,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前侧端面21D能够与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后端面接触。此外,如图6所示,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厚度比平面部分21A的厚度更厚,且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后侧端面21H能够抵靠阶梯部分16A的一个侧面16H(见图8)。
支承轴22设置在平坦部分21A和转动接合部分21B之间的边界部分中,并且固定至阶梯部分16A。
也就是说,如图6的截面图具体示出,支承轴22通过类似螺栓的构件形成。螺纹部分的外部尺寸小于轴部分的直径,且轴部分的顶端的尺寸被设置为从装载在阶梯部分16A上的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顶面略微伸出。
因此,当紧固螺母22A时,在螺母22A的底面与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顶面之间形成小的间隙。这使得转动主体21能够容易转动。
扭转弹簧23基本上形成为字母V的形状,并且被朝向其打开方向(如图7等所示)激励。此外,扭转弹簧23位于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底面与阶梯部分16A的顶面之间,并且它绕在支承轴22的周围。
扭转弹簧23的一端侧钩部分23A和另一端侧钩部分23B分别朝向字母V形状的外侧弯曲。其中,一端侧钩部分23A能够与形成于阶梯部分16A的顶面上的突出弹簧挂接部分16E接合,且另一端侧钩部分23B能够与形成于阶梯部分16A的顶面上的突出弹簧挂接部分16F接合。
弹簧挂接部分16E和弹簧挂接部分16F同心地设置并且以支承轴22为中心。弹簧挂接部分16E和16F中的每一个的尺寸略大于扭转弹簧23的直径并且从阶梯部分16A的顶面上突出。
此外,弹簧挂接部分16E和弹簧挂接部分16F的顶端面与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底面接触。
回到图4,作为激励构件引导槽的突出构件引导槽16C在宽度方向上邻近凹痕部分16B的位置处形成于底板部分16沿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突出构件引导槽16C被形成以当上游侧移动主体11移动时将其引导至突出构件25。
在宽度方向上,在突出构件引导槽16C的相对侧上与底板部分16的侧端部更接近的部分中,与轨道17(后文将具体说明)相对应的轨道引导槽16D形成于底板部分16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此外,突出构件引导槽16C和轨道引导槽16D平行并且为直线的形式。
在底板部分16的纵向方向上的分离装置主体20的相对侧,凹痕部分16E形成以用于在上游侧主体11和下游侧主体12联接(见图9)时引导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转动主体21顺时针转动。
转动主体21在凹痕部分16B内相对于支承轴22能够分别在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基本上90度,且一侧面16H形成为逐渐弯曲的形状。
也就是说,如图8和图9所示,阶梯部分16A以接近于90度的角度基本上形成于半圆形凹痕部分16B的1/4部分上,使得转动主体21基本上能够从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状态逆时针转动90度。
同时,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后侧端面21H形成为抵靠阶梯部分16A的一侧面16H,且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前侧端面21C被设置为在后侧端面21H与一侧面16H彼此抵靠时到达相对于底板部分16的顶端面在移动方向上成基本上90度的位置。
此外,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底面与阶梯部分16A的顶面相对,且朝向阶梯部分16A侧形成的突出的弹簧挂接部分21E和突出的弹簧挂接部分21F设置在底面上。
弹簧挂接部分21E和弹簧挂接部分21F与形成于阶梯部分16A的顶面上的弹簧挂接部分16E和弹簧挂接部分16F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突出尺寸,且弹簧挂接部分21E和弹簧挂接部分21F的上端面能够抵靠阶梯部分16A的顶面。
弹簧挂接部分21E和弹簧挂接部分21F同心地设置并且以支承轴22为中心。此外,弹簧挂接部分21E和弹簧挂接部分21F中的每一个以略大于扭转弹簧23的直径的尺寸从平坦部分21A的底面突出。
因此,当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平坦部分21A相对于阶梯部分16A转动时,其被构建为在弹簧挂接部分16E和弹簧挂接部分16F抵靠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底面且弹簧挂接部分21E和弹簧挂接部分21F抵靠阶梯部分16A的顶面的情况下转动。此外,其被设置在当转动主体21转动时不与弹簧挂接部分16E和弹簧挂接部分16F发生干涉的位置。
此外,扭转弹簧23设置于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于弹簧挂接部分16E、16F和弹簧挂接部分21E、21F之间的空间内。
因为转动主体21和扭转弹簧23以上述方式相对于阶梯部分16A来构建,所以当如图8所示来自突出构件25(见图1)的转动压力应用到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时,转动主体21在箭头S1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转动。
此时,当转动主体21在另一端侧钩部分23B钩住弹簧挂接部分16F的状态下转动时,由于转动,扭转弹簧23被压缩,即一端侧钩部分23A接近另一端侧钩部分23B。
当施加于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的转动压力从该状态下被释放时,由于扭转弹簧23的弹簧力,转动主体21从上述状态反向、即逆时针方向转动以返回至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
此外,如图9所示,转动主体21被形成为也能够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基本上90度。
也就是说,当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被连接起来的时候,用于顺时针转动的转动压力施加于正在返回至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的转动主体21,处于连接状态的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能够以与附图所示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通过所述突出构件25。
此时,因为如前文所述凹痕部分16E形成于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移动方向的后端面上,所以转动接合部分21B可以顺时针转动。
此外,在图9的状态下,当转动主体21在扭转弹簧23的一端侧钩部分23A钩住弹簧挂接部分16E的同时转动,扭转弹簧23通过被弹簧挂接部分16F压迫而压缩,即另一端侧钩部分23B接近一端侧钩部分23A。此外,当扭转弹簧23被压缩到最大程度时,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转动至相对于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移动方向的前端面成基本上90度的位置。
如图10等所示,突出构件25设置在移动方向前端侧、以及在移动主体11、12中的每一个的行进方向上,并且突出构件25形成为棒球的本垒板的形状。此外,突出构件25被设置为与顶点侧相对的一侧平行于移动主体11、12中的每一个的移动方向前端侧。
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引导槽16C与突出构件25相对应,使得移动主体11、12中的每一个能够经过突出构件25。
此外,轨道17沿着基板30的长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设置,以在轨道引导槽16D上进行引导。也就是说,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被通过轨道17引导以沿着移动方向移动。
接下来将参照图10至图13说明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效果。图10至图13示出装载在基板30上的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底板部分16、轨道17和突出构件25的俯视图。
当下游侧移动主体12通过施加外力被拉动,从而例如从图10所示的状态沿箭头A所示的移动方向移动时,因为上游侧移动主体11通过连接构件40的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41和42连接至下游侧移动主体,所以上游侧移动主体11通过在轨道17上被引导而沿着下游侧移动主体12移动。
当通过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移动使得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分离装置主体20的转动主体21与突出构件25接触之后进一步移动下游侧移动主体12时,转动主体21在与突出主体25接触时转动,如图11所示。
转动主体21在接触点P1处与突出构件25接触(也参见图16)。但是,在分离装置主体20中并不产生负载,因为负载通过转动动作得以避免,使得下游侧移动主体12能够经过突出构件25。
此外,当转动主体21的转动方向仅被限制为逆时针方向时,下游侧移动主体12仅能够在移动方向上经过突出构件25。当试图在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下游侧移动主体12时,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通过参考图9所描述的螺旋弹簧23的作用返回至初始位置,并且转动主体21自身将凹痕部分16阻塞。由此,转动主体21的转动动作不能避免突出构件25。因此下游侧移动主体12不能够经过突出构件25。
因此,分离装置主体20具有阻止向后移动的功能,防止下游侧移动主体12在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当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进一步移动且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分离装置主体20与突出构件25接触(如图12所示)时,下游侧移动主体12处于可分离的状态。
此时,如图14具体示出,分离装置主体20在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前侧端面21C处与突出构件25接触。但是,当下游侧移动主体12未完全移除时,分离装置主体20在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前侧端面21D处抵靠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底板部分16。由此,转动动作被阻止。
因此,上游侧移动主体11不能通过避免突出构件25来转动。也就是说,上游侧移动主体11处于锁定状态,使得其固定在该位置。
但是,当在该状态下将释放与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连接所需要的力施加至下游侧移动主体12时,转动主体21转动并且平坦部分21A的前侧端面21D压迫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后端面,如前文所述。由此,下游侧移动主体12和上游侧移动主体11分离。因此,下游侧移动主体12自身能够在移动方向上移动,因此可以将下游侧移动主体12拆下。
当下游侧移动主体12被分离时,没有东西阻止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分离装置主体20的运动,如图13所示。由此,分离装置主体20的转动主体21可以自由转动。而且,当上游侧移动主体11沿着箭头A所示的移动方向移动时,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分离装置主体20的转动主体21在与突出构件25接触时转动。转动主体21在接触点P 1处与突出构件25接触。但是,在分离装置主体20中并不产生负载,因为负载通过转动动作得以避免,使得上游侧移动主体11能够经过突出构件25。
下面,将参照图14至图17更具体地说明通过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分离装置主体20来分离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操作。
如图14所示,当处于连接状态时,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移动至移动主体11和12的分离位置、即移动至突出构件25的位置时,提供给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前侧端面21D与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后端面的一部分互相抵靠。该状态与图12的状态相同。
当从图14所示的状态向下游侧移动主体12持续地施加沿移动方向的外部力时,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受到突出构件25的压迫,如图15所示。因此,转动接合部分21B和平坦部分21B通过以支承轴22为中心进行转动。
然后,由于在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处产生的反作用力,下游侧移动主体12被朝向移动方向压迫以分离。因此,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分离。
如图15具体示出,杠杆原理作用于以支承轴22为中心的分离装置主体20的转动接合部分21B,使得通过被突出构件25压迫,以支承轴22为中心的转动接合部分21B的相对侧上的平坦部分21A处产生用于分离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力。这一分离力形成补充力,从而对施加于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外部力进行支援。
因此,作为补充力和施加于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外部力的合力的力作用于下游侧移动主体12。因此,可以用比初始施加于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外部力更小的外部力将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分离。
通过杠杆原理产生的补充力根据支承轴22到将成为接触点的突出构件25的距离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任意地改变距离来获得希望的补充力。
当下游侧移动主体12完全与上游侧移动主体11分离时,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分离装置主体20的转动主体21能够完全自由转动,如图16和图17所示。因此,通过向上游侧移动主体11施加朝向移动方向的外部力,能够移动上游侧移动主体11并且最终将其拆下。
通过如上文所述结构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20,能够实现下述效果。
(1)当处于连接状态的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被移动时,转动主体21与突出构件25接触并且通过被突出构件25压迫而转动。由此,下游侧移动主体12被转动主体21的平坦部分21A的前侧端面21D向下游侧推动。因为移动主体11和12可以通过简单地移动处于连接状态的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而分离,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可靠地完成分离动作。
(2)分离装置主体20的转动主体21中的、与突出构件25接触并且受到突出构件25压迫的转动接合部分21B的前侧端面21C设置在与支承轴22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处,并且抵靠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后端面并且将后端面向外推的平坦部分21A的前侧端面21D相对于支承轴22设置在转动接合部分21B的相对侧。突出构件25的压力由于杠杆原理传递至下游侧移动主体12。因此,可以通过比分离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所需要的力更小的外部力来将移动主体11和12分离。
(3)当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抵靠突出构件25并且上游侧移动主体11移动时,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沿逆时针方向通过克服初始位置返回弹簧23的激励力而转动约90度。但是,在经过突出构件25之后,转动主体21可以通过初始位置返回弹簧23的作用而返回至初始位置。当转动主体21返回至初始位置时,底板部分16经过突出构件25,而因为转动主体21阻塞轨道引导槽16D,所以即使试图将上游侧移动主体11等沿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回,上游侧移动主体11等也不能移回。因此,通过分离装置主体20的转动主体21能够防止上游侧移动主体11等的反向移动。
(4)初始位置返回弹簧23安装至支承轴22,而其一端部与转动主体21的转动接合部分21B的一侧面接合,且另一端与阶梯部分16A的侧面接合。阶梯部分16A的侧面被形成为使得转动主体21能够逆时针转动90度,从而转动主体21能够可靠地返回至初始位置。
(5)引导至突出构件25的突出构件引导槽16C沿着移动主体11和12的每一个的纵向方向形成于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底板部分16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且轨道引导16D以直线形式平行于突出构件引导槽16C地形成于底板部分16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部。因此,上游侧移动主体11和下游侧移动主体12能够处于以良好平衡地受到突出构件25和轨道17引导的状态,使得移动主体能够稳定地移动。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优点,当上游侧移动主体和下游侧移动主体在连接状态下移动时,转动压力构件与压力激励构件接触并且通过被压力激励构件压迫而转动,且转动压力构件的另一端部将下游侧移动主体朝向下游侧推出,使得两个移动主体能够通过简单地移动处于连接状态的上游侧移动主体和下游侧移动主体而分离。因此,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将移动主体可靠地分离。
虽然上文参照每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文说明的每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多种修正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结构和细节内。此外,本发明包括每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部分或完整部分的适合的相互组合。
例如,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用于连接每个移动主体11和12的连接模块40设置于每个主体部分15的移动方向前端面和后端面中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端部。但是,其结构并不限于这种情况。连接模块40可以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在此情况中,用于将连接模块40的第一连接构件41和第二连接构件42附接起来的凹入部分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分15的每一个端面。这样,每个移动主体11和12能够一致地连接。
此外,虽然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突出构件引导槽16C设置在底板部分16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且轨道17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其结构并不仅限于这种情况。例如,突出构件25可以与底板部分16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相对应地设置,突出构件引导槽16C可以形成于底板部分16中,且轨道17可以与形成于底板部分16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处的轨道引导槽16D相对应地设置。这使得上游侧移动主体11的转动主体21能够压迫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后端面。因此,可以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将移动主体分离,并且以良好平衡的方式移动每个移动主体11和12。
此外,虽然分离装置主体20的转动主体21被形成为包括扇形的平坦部分21A和转动接合部分21B,但该结构也并不仅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使用包括如图18所示的平坦杆状转动主体51的分离装置主体50。
也就是说,转动主体51被形成为包括平坦部分51A和由支承轴52支承以能够自由转动的转动接合部分51B的形状。此外,转动接合部分51B的前侧端面51C与突出构件25接触,且平坦部分51A的前侧端面51D能够抵靠下游侧移动主体12的后端面。
通过这种结构,除了实现效果(1)至(5)所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效果(6),即容易地制造转动主体51等。
此外,虽然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突出构件25被形成为棒球的本垒板的形状,但是该形状并不限于这种情况。突出构件25可以由圆杆类构件或方杆类构件形成。当使用这些构件时,能够容易地实现突出构件的制造,且突出构件25能够在远离支承轴22的位置处施加压迫作用。因此,能够更大程度地获得杠杆原理的效果。上文所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的整体或部分可以以如下的附加描述来说明,但并不限于这些附加描述。
(附加描述1)
一种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装置主体,所述分离装置主体装载于在基板上被设置为能够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上游侧移动主体上,从而起到的作用在于,当向下游侧移动时在规定分离点处将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相连接的下游侧移动主体分离,其中:所述分离装置主体包括转动压力构件、支承轴和初始位置返回弹簧,所述转动压力构件靠近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地设置,以起到经转动作用通过其另一端部经转动作用将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朝向下游侧推出的作用,所述支承轴由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保持以用于支承所述转动压力构件以使其能够自由地转动,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由所述支承轴保持,以用于使所述转动压力构件返回至初始位置;且通过激励所述转动压力构件以在所述转动压力构件处产生转动压力的压力激励构件通过对应于所述转动压力构件的一端部而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分离点处。
(附加描述2)
根据附加描述1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包括主体部分和底板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在其顶面上能够负载货物,所述底板部分支承所述主体部分;且所述转动压力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部分上。
(附加描述3)
根据附加描述2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沿着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在移动方向上的整个长度形成以用于引导所述压力激励构件的激励构件引导槽设置在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的所述底板部分上。
(附加描述4)
根据附加描述3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轨道引导槽沿着所述激励构件引导槽并且在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的所述底板部分的与所述激励构件引导槽相对侧设置,所述轨道引导槽被引导至轨道,所述轨道沿着所述移动主体的移动方向设置。
(附加描述5)
根据附加描述4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激励构件引导槽和所述轨道引导槽以直线形式设置。
(附加描述6)
根据附加描述2-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底板部分的一部分形成为阶梯部分,所述阶梯部分比所述底板部分的顶面低一阶;所述转动压力构件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阶梯部分的顶面上;所述支承轴设置在所述阶梯部分的激励构件引导槽的侧端部,且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安装至所述支承轴;且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的一端部与所述转动压力构件的一端的侧面接合;并且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阶梯部分的侧面接合。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诸如办公桌抽屉和保险柜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装置的储物设备。此外,本发明能够用于通用的顺序联接的物体,例如火车、车辆和容器。

Claims (7)

1.一种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主体,所述分离装置主体装载于在基座上被设置为能够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上游侧移动主体上,从而起到的作用在于,当向下游侧移动时在规定分离点处将在所述基座上与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相连接的下游侧移动主体分离,其中:
所述分离装置主体包括转动压力构件、支承轴和初始位置返回弹簧,所述转动压力构件靠近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地设置,以起到经转动作用通过其另一端部将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朝向下游侧推出的作用,所述支承轴由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保持以用于支承所述转动压力构件以使其能够自由地转动,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由所述支承轴保持,以用于使所述转动压力构件返回至初始位置;且
通过激励所述转动压力构件以在所述转动压力构件处产生转动压力的压力激励构件通过对应于所述转动压力构件的一端部而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所述分离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包括主体部分和底板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在其顶面上能够负载货物,所述底板部分支承所述主体部分;且
所述转动压力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
沿着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在移动方向上的整个长度形成以用于引导所述压力激励构件的激励构件引导槽设置在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的所述底板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
轨道引导槽沿着所述激励构件引导槽并且在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的所述底板部分的与所述激励构件引导槽相对侧设置,所述轨道引导槽引导至轨道,所述轨道沿着所述移动主体的移动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激励构件引导槽和所述轨道引导槽以直线形式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底板部分的一部分形成为阶梯部分,所述阶梯部分比所述底板部分的顶面低一阶;所述转动压力构件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阶梯部分的顶面上;所述支承轴设置在所述阶梯部分的激励构件引导槽的侧端部,且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安装至所述支承轴;且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的一端部与所述转动压力构件的一端的侧面接合,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阶梯部分的侧面接合。
7.一种移动主体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主体,所述分离装置主体装载于在基座上被设置为能够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上游侧移动主体上,从而起到的作用在于,当向下游侧移动时在规定分离点处将在所述基座上与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相连接的下游侧移动主体分离,其中:
所述分离装置主体包括转动压力装置、支承轴和初始位置返回弹簧,所述转动压力装置靠近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地设置,以用于经转动作用通过其另一端部将所述下游侧移动主体朝向下游侧推出,所述支承轴由所述上游侧移动主体保持以用于支承所述转动压力装置使其能够自由地转动,所述初始位置返回弹簧由所述支承轴保持,以用于使所述转动压力装置返回至初始位置;且
通过激励所述转动压力装置以在所述转动压力装置处产生转动压力的压力激励部件通过对应于所述转动压力装置的一端部而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所述分离点处。
CN201110031890.9A 2010-01-26 2011-01-25 移动主体分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3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4461A JP5434628B2 (ja) 2010-01-26 2010-01-26 移動体用分離装置
JP2010-014461 2010-0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3846A true CN102133846A (zh) 2011-07-27
CN102133846B CN102133846B (zh) 2014-10-29

Family

ID=4429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189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3846B (zh) 2010-01-26 2011-01-25 移动主体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08173B2 (zh)
JP (1) JP5434628B2 (zh)
CN (1) CN102133846B (zh)
DE (1) DE102011008297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415A (zh) * 2018-09-14 2019-01-25 詹哲品 一种自动化半挂车牵引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8788B (zh) * 2019-06-17 2023-06-06 沈阳天眼智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箱子的磁吸底座分离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8907A (en) * 1978-07-17 1980-10-21 John Werner Miniature railroad uncoupling apparatus
CN87204682U (zh) * 1987-10-12 1988-12-1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长沙公司黄沙坪铝锌矿 矿车自动挂脱装置
JPH0391406U (zh) * 1989-12-29 1991-09-18
JPH0732166Y2 (ja) * 1987-06-29 1995-07-26 株式会社カンセイ 運搬台車の自動牽引装置
JPH1024839A (ja) * 1996-07-09 1998-01-27 Unisia Jecs Corp 無人搬送車と荷積み台車の切り離し制御装置
CN201021297Y (zh) * 2007-04-26 2008-02-13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权台煤矿 煤矿井下人行车自动对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18741A (en) * 1941-07-31 1943-05-11 Ideal Aeroplane & Supply Co In Uncoupling means for the cars of toy trains
US2617541A (en) * 1949-02-11 1952-11-11 Ronald B Goode Miniature coupler
US3134489A (en) * 1961-12-11 1964-05-26 Phillip J Gillham Automatic uncoupling ramp as for miniature railroad cars
US3476264A (en) * 1967-05-24 1969-11-04 James W Nielsen Electromagnetic uncoupler for model trains
US3659725A (en) * 1970-08-20 1972-05-02 Peter J Passalacqua Electromagnetic uncoupler for model trains
JPS5534023B2 (zh) * 1972-05-01 1980-09-04
CH653562A5 (de) * 1984-01-31 1986-01-15 Hanspeter Boeniger Anhaengekupplung an schienenfahrzeuge.
JPH0324446Y2 (zh) * 1987-03-10 1991-05-28
JPH0732166A (ja) 1991-03-27 1995-02-03 Shizuo Mukai 鋳鉄と鋼との拡散接合方法
US5350077A (en) 1993-06-11 1994-09-27 Taichi-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upling a self-propelled truck with a carrying truck
DE4332072A1 (de) * 1993-09-21 1995-03-23 Franz Gaertner Kupplungsvorrichtung
DE9407916U1 (de) * 1994-04-25 1994-07-21 Richter, Michael, 12359 Berlin Vorrichtung zum Entkuppeln von spurgeführten Spielfahrzeugen
US5503280A (en) * 1994-04-26 1996-04-02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Timed thrust uncoupling mechanism for passenger transit type railway cars
DE19630897C2 (de) 1996-07-31 2003-10-23 Walter Hunger Anhängerkupplung
JP2010014461A (ja) 2008-07-02 2010-01-21 Panasonic Corp 粒子数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8907A (en) * 1978-07-17 1980-10-21 John Werner Miniature railroad uncoupling apparatus
JPH0732166Y2 (ja) * 1987-06-29 1995-07-26 株式会社カンセイ 運搬台車の自動牽引装置
CN87204682U (zh) * 1987-10-12 1988-12-1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长沙公司黄沙坪铝锌矿 矿车自动挂脱装置
JPH0391406U (zh) * 1989-12-29 1991-09-18
JPH1024839A (ja) * 1996-07-09 1998-01-27 Unisia Jecs Corp 無人搬送車と荷積み台車の切り離し制御装置
CN201021297Y (zh) * 2007-04-26 2008-02-13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权台煤矿 煤矿井下人行车自动对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415A (zh) * 2018-09-14 2019-01-25 詹哲品 一种自动化半挂车牵引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08297B4 (de) 2019-10-17
JP5434628B2 (ja) 2014-03-05
CN102133846B (zh) 2014-10-29
JP2011152825A (ja) 2011-08-11
US20110179615A1 (en) 2011-07-28
US8708173B2 (en) 2014-04-29
DE102011008297A1 (de) 2011-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3619B (zh) 随意手拉车
CN204586688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存储组件和机动车辆
FR3002898A1 (fr) Vehicule automobile routier comportant un amortisseur de chocs escamotable
EP3025946A1 (en) Folding bicycle
CN104229031B (zh) 折叠车辆
CN102133846A (zh) 移动主体分离装置
DE102014117664A1 (de) Träger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0028126A1 (de)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laden von elektrischen Zwischenspeichern in Fahrzeugen
EP1839994A3 (en)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1508271B (zh) 车辆用顶部载体的横杆
CN102482855B (zh) 移动式隆声带装置
CN104903151A (zh) 用于车辆的后箱盖装置及系统
CN107878291A (zh) 可自动复位的斜坡止退器
CN103129476A (zh) 车辆用座椅
DE102006057156B4 (de) Fahrzeug, insbesondere Caddie
CN102486231A (zh) 用于电动车的减速器的驻车系统的布局
GB2171365A (en) Caravan type trailer or vehicle body
US6193257B1 (en) Steering system for a multiple vehicle train
CN109153412A (zh) 车身的前部构造
BRPI1106307A2 (pt) sistemas de transporte de plataformas màveis
CN102079257B (zh) 备用座椅
DE102018203120A1 (de) Fortbewegungsmittel und modulare Fahrgastzelle für ein Fortbewegungsmittel
DE102007030428A1 (de) Fahrzeugsitz
CN206537169U (zh) 一种座椅错位排布的汽车
CN201347169Y (zh) 连杆折叠式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