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5929A -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 Google Patents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5929A
CN102125929A CN 201010002824 CN201010002824A CN102125929A CN 102125929 A CN102125929 A CN 102125929A CN 201010002824 CN201010002824 CN 201010002824 CN 201010002824 A CN201010002824 A CN 201010002824A CN 102125929 A CN102125929 A CN 102125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biosurfactant
aromatic hydrocarbon
soil
bacterial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0028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5929B (zh
Inventor
黄焕忠
赵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KBU
Original Assigne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KB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KBU filed Critical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KBU
Priority to CN 2010100028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5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5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5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5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5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修复的技术,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该生物表面活性剂经提取分离用于土壤修复,修复过程为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同有机质混合均匀以提高其有机物含量便于堆肥化处理,并调节混合物的水分含量,在上述堆肥物料中接种入多环芳烃降解菌,并且接种入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或者加入该生产菌株所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度,经上述处理42天后小分子多环芳烃(菲)的去除率可达100%;而大分子多环芳烃(苯并[a]芘)在处理过程中的降解速度提高了392%,达4.9毫克/公斤/天,远高于其他土壤修复技术的水平。

Description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泥土异位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在受污染土壤中添加有机质,生物表面活性剂或其生产菌以及多环芳烃降解菌促进堆肥化处理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污染泥土修复的技术。
2.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PAHs)是指含有2个或2个以上苯环的稠环化合物,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污染物。多环芳烃水溶性差,化学性质稳定,且具有强致癌症、致突变、致畸作用,长期以来如何有效清除多环芳烃造成的土壤污染是世界性的研究热点与难题。目前,对于多环芳烃降解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是均存在降解效率低,速度慢等缺点。
中国专利200610134071.6及200610134208.8介绍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理化修复方法,包括多环芳烃紫外光降解法以及纳米TiO2催化下紫外光降解法。该法的修复效果较多依赖于污染土壤的条件。且某些多环芳烃的光降解产物相比其自身而言毒性更大,例如,苯并[a]芘经光氧化产生的苯并[a]芘醌是一种直接致突变物,它可引起人体基因的突变,同时也会引起人类红细胞溶血及大肠杆菌的死亡。
中国专利200610037639.2介绍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包括在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上种植豆科植物,生长及刈割。但植物生长需要较长时间,因而应用此法从土壤中去处多环芳烃速度较慢。
堆肥是由群落结构演替的多个微生物群体共同作用而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的动态过程。堆肥中堆肥物料的温度可上升到50-70摄氏度,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提高微生物活性和促进有机物分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污染土壤堆肥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多环芳烃化合物在堆肥过程中的降解均较明显。堆肥能有效去除土壤中蒽、菲、芘的污染。研究表明,多环芳烃的毒性随着其分子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然而,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分子中含五个苯环或以上的大分子多环芳烃很难被土著微生物降解。例如苯并[a]芘,其生物降解所需处理时间较长,需要数十天甚至上百天。由于堆制原料中的土著微生物对于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降解活性较低,研究中则常采用接种高效多环芳烃降解菌株的方法来缩短微生物适应期限,以提高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速率。目前,此领域申请的专利包括:
中国专利200710031821.1介绍了一种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系。该菌系可以在好氧条件下高效降解小分子多环芳烃(芘)。中国专利200610034169.4介绍了一株多环芳烃降解菌GY2B。该菌为鞘氨醇单胞菌属(拉丁名:Sphingomonas sp.),可在好氧条件下降解小分子多环芳烃,例如菲。中国专利03101920.X介绍了一株赤红球菌(拉丁名:Rhodococcus ruber)Em CGMCC No.0868菌株,该菌株可降解蒽、菲、芘等多环芳烃。然而,并无记载说明上述菌株可降解苯并[a]芘等大分子多环芳烃。
美国专利5427944介绍了一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系,该菌系包括无色杆菌属(拉丁名:Achromobacter sp.)和分枝杆菌(拉丁名:Mycobacterium sp.)。该菌系可用于包括苯并[a]芘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然而,该菌株对于多环芳烃的降解速度较慢,在含苯并[a]芘0.57毫克/升的培养基中培养时,5星期仅能去除80.7%的苯并[a]芘,其降解速度仅为0.016毫克/升/天。
中国专利CN101104177A,介绍了一种生物质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包括在污染土壤中直接加入麦秸等生物质,以及加入包括石油烃类降解菌以及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等复合菌剂。然而土壤原位修复方法的应用受限于土壤和气候条件而难以普及。并且,该方法未能明确说明其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方面的能力。
大分子多环芳烃在生物修复中极低的降解速率是由于它们的生物可利用度很低。此类大分子多环芳烃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很多都被强烈吸附在土壤上,因此降低了它们的生物可利用度。使用表面活性剂能增加此类憎水性有机物的亲水性,促进其从土壤吸附位点上释放从而改善生物可利用性。然而,在堆肥中使用合成表面活性剂时可能抑制微生物活性,且在环境中引入新的化学品污染。堆肥过程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能释放污染物,增加微生物与污染物接触几率,提高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能力。目前,已从多种微生物中分离到生物表面活性剂并且应用于堆肥领域。
中国专利03118040.X及03118039.6介绍了产自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生活垃圾堆肥中的应用。中国专利03118042.6介绍了一种产自铜绿假单孢菌(拉丁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生活垃圾中的应用。然而,以上专利介绍的技术均未涉及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方面的应用。
美国专利4883757介绍了一种由醋酸不动杆菌在常温培养下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其乳化能力较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强。然而,该专利并无涉及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应用。
为克服现有土壤污染处理技术对有机污染物降解速度慢,处理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环芳烃污染泥土异位生物修复技术,该技术利用醋酸不动杆菌BU03(拉丁名: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BU03,已于2009年10月26日送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季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3364)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度,并且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拉丁名:Bacillus subtilis B-UM,已于2009年10月26日送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3363)提高多环芳烃降解速度,从而促进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同上述专利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不同及改善:
1.本专利是一种异位土壤修复技术,不易受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2.本专利在污染土壤中添加有机物,例如猪粪,牛粪,馬粪,提高其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使含有机质较少的污染土壤能够进行高温堆肥处理。
3.本专利可应用不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及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于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过程,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度。
4.本专利在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引入多环芳烃降解菌,使其同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或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有效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速度。
3.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堆肥化处理技术对含五个苯环或以上大分子多环芳烃降解速度慢,处理时间长,且在处理过程中引入新的化学品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环芳烃污染泥土异位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在污染土壤中添加有机质,生物表面活性剂或其生产菌以及多环芳烃降解菌促进堆肥化处理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污染泥土修复的技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在污染土壤中添加有机质提高其有机物含量及微生物活性从而进行高温对肥;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或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度;以及利用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加速多环芳烃在堆肥过程中的生物降解,从而加速多环芳烃污染泥土的堆肥化修复。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土壤中降解多环芳烃的组合物,包含生物表面活性剂或者可产生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第一种菌株,以及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第二种菌株,其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多环芳烃的生物分解。
其中所述第一种菌株是醋酸钙不动杆菌BU03,第二种菌株是枯草杆菌B-UM。
其中利用所述第一种菌株产生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步骤如下:
(a)离心过滤上述菌株的培养液,得到上清液;
(b)上清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
(c)蒸发去除溶剂,得到残余物;
(d)冷冻干燥;
(e)把水加入到残余物中;
(f)过滤,得到生物表面活性剂。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是正己烷,步骤(f)中不溶物用0.45微米滤膜过滤。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含有猪粪、马粪或牛粪,碎木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土壤中降解多环芳烃的方法,步骤如下:
(a)把粪肥,水和土壤混合;
(b)加入碎木块到步骤(a)中,混匀;
(c)在步骤(b)中加入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第二种菌株和生物表面活性剂,或者加入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第二种菌株和能够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第一种菌株;
(d)在50-70摄氏度下往步骤(c)中加水并翻动。
其中第一种菌株是醋酸钙不动杆菌BU03,第二种菌株是枯草杆菌B-UM。其中粪肥来自猪粪、马粪或牛粪。其中多环芳烃以3.2-4.9mg/kg/day速度被降解。
本发明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为:
(1)微生物培养基上培养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
(2)从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培养液中分离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其提取方法是: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的培养液离心10-20分钟。收集不含细胞的离心上清液,以一定比例在上清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正己烷)进行萃取。连续三次萃取后收集合并乳化相(中间相)在50-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去除残余的正己烷,之后在负20摄氏度下进行冷冻干燥,而后溶于蒸馏水制备成生物表面活性剂溶液,非溶解物质以0.45微米滤膜过滤除之。
(3)在微生物培养基上培养多环芳烃降解菌株。其培养方法是:接种降解微生物于微生物培养基,该培养基以萘作为碳源。已接种培养基在摇床上连续培养24-72小时,培养温度为30-70摄氏度。培养液经20分钟离心浓缩后制备成悬浮菌液备用。
(4)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堆肥化修复,其方法是: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同有机质,例如猪粪以一定干重比(10∶1至1∶1)混合均匀,并以水调节混合物的水分含量在混合物持水能力的50-80%并且加入碎木块作为蓬松剂。在上述堆肥物料中接种入多环芳烃降解菌至其在土壤中的浓度为107-109菌落形成单位/公斤,并且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至其在土壤中的浓度为0.15-3克/公斤,或者接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至其在土壤中的浓度为107-109菌落形成单位/公斤。堆肥物料准备好后进行堆制,定期翻动加水以促进其成熟。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在土壤中生长并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使土壤微粒释放出吸附的多环芳烃,尤其是大分子多环芳烃,从而提高其生物可利用度,而直接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也可取得相似功效。多环芳烃生物可利用度的提高一方面加快了其生物降解速度,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接种的降解菌株生长,从而加快了土壤去污染进程,改善了土壤修复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位修复技术,综合利用多环芳烃降解菌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生产菌,在高温堆肥中可快速修复多环芳烃污染泥土。
(2)在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生产菌株辅助生物修复过程,对土著微生物的生长无抑制,且未在环境中引入新的化学污染。
(3)综合利用了多环芳烃降解菌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生产菌的活性,从而提高降解菌株活性、提高了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度、加快了多环芳烃的降解进程、减少堆肥处理时间。
4.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技术流程简图
图2、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图例表示不同处理:■对照组,未添加有机质的污染土壤;○实验组1,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及加入BU03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2,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U03;●实验组3,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及P-CG3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4,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P-CG3。
图3、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可降解多环芳烃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可降解多环芳烃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图例表示不同处理:■对照组,未添加有机质的污染土壤;○实验组1,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及加入BU03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2,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U03;●实验组3,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及P-CG3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4,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P-CG3。
图4、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菲浓度的变化
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菲浓度的变化。图例表示不同处理:■对照组,未添加有机质的污染土壤;○实验组1,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及加入BU03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2,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U03;●实验组3,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及P-CG3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4,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P-CG3。
图5、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苯并[a]芘浓度的变化
堆肥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苯并[a]芘浓度的变化。图例表示不同处理:■对照组,未添加有机质的污染土壤;○实验组1,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及加入BU03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2,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U03;●实验组3,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及P-CG3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4,污染土壤添加猪粪,接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P-CG3。
5.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予以进一步说明,但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从土壤中富集培养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
从天津大港油田采油厂上废旧油井周围的原油污染土壤中采集土壤样品。实验室中取土壤样品5克悬浮于95毫升无机盐-萘培养基中。该培养物于50-70摄氏度摇床培养7-14天,然后取10毫升培养液接种相同新鲜培养基,按同样培养条件连续驯化3-5次后,在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单菌落并于温箱中培养。待形成单菌落后,观察菌落形态及细胞显微形态区分各不同菌株。经分离的菌株分别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于50-70摄氏度摇床培养,培养液经表面张力仪测定其液-气界面表面张力并且以乳化能力检验法检测上清液的乳化能力。选取其培养液可令液-气界面表面张力下降且乳化能力强的菌株。其中醋酸不动杆菌BU03等6株菌培养液的乳化能力较强,每毫升无细胞上清液可达到150-703.7乳化能力单位。将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包括醋酸不动杆菌BU03,绿脓杆菌P-CG3(拉丁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 P-CG3),以及绿脓杆菌ATCC 9027(拉丁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9027)等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该培养基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已接种培养基在摇床上连续培养36-72小时,培养温度为30-70摄氏度。
实施例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制备方法
从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培养液中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剂。其提取方法是: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经离心分离细胞,收集不含细胞的上清液以正己烷进行萃取。收集合并乳化相并在40-70摄氏度下进行旋转蒸发,之后在负20摄氏度下进行冷冻干燥,而后溶于蒸馏水制备成生物表面活性剂溶液。经此提取步骤可得到粗制生物表面活性剂。
实施例3: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以及多环芳烃降解菌株的富集培养
本发明可以使用多种多环芳烃降解菌,包括降解菌群落以及经分离纯化的降解菌株增强生物修复污染土壤,以下分别详述之。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的富集培养包括:采集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样品,例如香港青衣修船厂旧址附近的土壤。取土壤样品5克悬浮于95毫升无机盐-萘培养基中。该培养物于50-70摄氏度摇床培养7-14天,然后取10毫升培养液接种相同新鲜培养基。按同样培养条件连续驯化3-5次后,形成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该群落接种于含萘微生物培养基中置于摇床上连续培养24-72小时,培养温度为50-70摄氏度。培养液经离心收集菌体后以蒸馏水稀释制备成悬浮菌液备用。在微生物培养基上培养多环芳烃降解菌株,其培养方法是:接种降解菌株,例如枯草杆菌B-UM于含萘微生物培养基中。已接种培养基在摇床上连续培养24-72小时,培养温度为30-70摄氏度。培养液经离心收集菌体后加入蒸馏水,制备成悬浮菌液备用。
实施例4: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堆肥化修复
此项实验包括四个实验处理组,每个处理组中,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同有机质,例如猪粪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使其有机物含量为干重的20-40%。并加水调节混合物的水分含量在其持水能力的60-80%。然后加入碎木块作为堆肥填充料。在上述堆肥物料中接种入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枯草杆菌B-UM(实验组1和2),或者富集自泥土的多环芳烃降解菌群落(实验组3和4)。并且在实验组1和3中加入不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1:产自醋酸不动杆菌BU03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3:产自绿脓杆菌P-CG3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实验组2和4中接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株(实验组2:醋酸不动杆菌BU03;实验组4:绿脓杆菌P-CG3)。堆肥物料准备好后维持50-70摄氏度进行堆肥处理,定期翻动加水以促进其成熟。
为观察本技术对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促进作用,另设对照处理。对照组为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同碎木块混合并调节水分含量后进行堆肥处理。对照组中未加入多环芳烃降解菌株或生物表面活性剂及生产菌株。
在堆肥过程中各处理分别按时测定各处理中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土壤中可降解多环芳烃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土壤中菲浓度的变化以及土壤中苯并[a]芘浓度的变化。
图2显示了堆肥物料中总微生物浓度的变化。没有经本发明处理的对照组中微生物浓度极低,约为2-3×108菌落形成单位/克干重。而实验组中微生物浓度显著提高。在堆制进程中,微生物浓度由40×108菌落形成单位/克干重大幅提高到超过400×108菌落形成单位/克干重(第7天),而后逐渐下降。说明本发明可以提高堆肥物料中微生物活性从而有益于有机物的分解。此活性提高是由于以下三点原因:1、有机质例如猪粪,牛粪,馬粪的加入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养料;2、有机质例如猪粪,牛粪,馬粪中的土著微生物提高了堆肥物料中微生物的初始浓度。以及3、加入多环芳烃降解菌直接提高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
图3显示了堆肥过程中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的浓度变化。同其对总微生物浓度的影响相仿,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的初始浓度,而且促进了降解微生物种群的生长。在堆制进程中,多环芳烃降解微生物一般于第7-10天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这是由于:1、加入多环芳烃降解菌可提高该类微生物的初始浓度;以及2、生物表面活性剂或其产生菌的加入可以提高堆肥物料中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度,从而促进该类微生物的生长。
图4显示了堆肥过程中菲的降解。对照组中,菲在42天堆制过程中的降解率为71%。而实验组中,由于多环芳烃降解菌活性以及多环芳烃生物利用度的提高,菲的降解率显著提高到97-100%。在本发明的技术框架下,加入不同的多环芳烃降解菌以及不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或其生产菌均可加快堆制过程中菲的降解速度,而各实验组无显著差别。
图5显示了堆肥过程中苯并[a]芘的降解。苯并[a]芘为大分子多环芳烃,其生物可利用度极低,因此其生物降解极其缓慢。对照组1中,苯并[a]芘在42天堆制过程中的降解率仅为17%。在实验组中,苯并[a]芘的42天降解率为55.4-83.8%不等。在本发明的技术框架下,加入不同的多环芳烃降解菌以及不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或其生产菌均可加快堆制过程中苯并[a]芘的降解速度,并且显著提高其降解率。其中,同时接种枯草杆菌B-UM以及醋酸不动杆菌BU03(实验组2)更可将苯并[a]芘降解率提高至83.8%。同对照组比较,苯并[a]芘在处理过程中的降解速度提高了2.25-3.92倍,达3.23-4.9毫克/公斤/天,远高于所知其他土壤修复技术的水平。
从本实施例中可知本发明可加快多环芳烃污染土壤高温堆肥修复时大分子多环芳烃的降解,并提高其降解率。

Claims (10)

1.一种在土壤中降解多环芳烃的组合物,包含生物表面活性剂或者产生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第一种菌株,以及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第二种菌株,其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多环芳烃的生物分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菌株是醋酸钙不动杆菌BU03,第二种菌株是枯草杆菌B-U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第一种菌株的方法,步骤如下:
(a)离心过滤上述菌株的培养液,得到上清液;
(b)上清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
(c)蒸发萃去除溶剂,得到残余物;
(d)冷冻干燥;
(e)把水加入到残余物中;
(f)过滤,得到生物表面活性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是正己烷,步骤(f)中不溶物用0.45微米滤膜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猪粪、马粪或牛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碎木块。
7.一种土壤中降解多环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把粪肥,水和土壤混合;
(b)加入碎木块到步骤(a)中,混匀;
(c)在步骤(b)中加入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第二种菌株和生物表面活性剂,或者加入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第二种菌株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的第一种菌株;
(d)在50-70摄氏度下往步骤(c)中加水并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种菌株是醋酸钙不动杆菌BU03,第二种菌株是枯草杆菌B-U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粪肥来自猪粪、马粪或牛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多环芳烃以3.2-4.9mg/kg/day速度被降解。
CN 201010002824 2010-01-18 2010-01-18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Active CN102125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002824 CN102125929B (zh) 2010-01-18 2010-01-18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002824 CN102125929B (zh) 2010-01-18 2010-01-18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5929A true CN102125929A (zh) 2011-07-20
CN102125929B CN102125929B (zh) 2012-11-21

Family

ID=4426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002824 Active CN102125929B (zh) 2010-01-18 2010-01-18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592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9924A (zh) * 2013-11-29 2014-02-26 浙江大学 用于处理柴油污染土壤的新型脱附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05617980A (zh) * 2016-01-06 2016-06-01 南华大学 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膨润土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5903759A (zh) * 2016-04-13 2016-08-31 沈阳大学 一种生物剂修复滴滴涕-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6794494A (zh) * 2014-05-04 2017-05-31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伊萨姆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污染土壤的修复
CN108070540A (zh) * 2017-11-28 2018-05-25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一株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
CN112028709A (zh) * 2020-08-06 2020-12-04 内蒙古工业大学 活性硅材料在制备保水缓释微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CN113198833A (zh) * 2021-03-16 202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石油污染修复方法、石油烃降解药剂和菌群
CN116987601A (zh) * 2023-09-27 2023-11-03 菏泽学院 一种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多环芳烃降解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7321B (zh) * 2018-01-09 2020-04-03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多环芳烃污染物菲降解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957B (zh) 2007-07-17 2010-04-07 东北师范大学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CN101104177B (zh) 2007-08-01 2010-12-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方法
CN101560483B (zh) 2009-05-31 2010-11-17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产脂肽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9924A (zh) * 2013-11-29 2014-02-26 浙江大学 用于处理柴油污染土壤的新型脱附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03599924B (zh) * 2013-11-29 2015-09-09 浙江大学 用于处理柴油污染土壤的新型脱附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06794494A (zh) * 2014-05-04 2017-05-31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伊萨姆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污染土壤的修复
CN105617980A (zh) * 2016-01-06 2016-06-01 南华大学 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膨润土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5617980B (zh) * 2016-01-06 2018-01-09 南华大学 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改性磁性膨润土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5903759A (zh) * 2016-04-13 2016-08-31 沈阳大学 一种生物剂修复滴滴涕-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5903759B (zh) * 2016-04-13 2018-10-09 沈阳大学 一种生物剂修复滴滴涕-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8070540A (zh) * 2017-11-28 2018-05-25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一株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及其在堆肥中的应用
CN112028709A (zh) * 2020-08-06 2020-12-04 内蒙古工业大学 活性硅材料在制备保水缓释微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CN113198833A (zh) * 2021-03-16 202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石油污染修复方法、石油烃降解药剂和菌群
CN116987601A (zh) * 2023-09-27 2023-11-03 菏泽学院 一种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多环芳烃降解中的应用
CN116987601B (zh) * 2023-09-27 2023-12-15 菏泽学院 一种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多环芳烃降解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5929B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5929B (zh)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CN104450597B (zh) 一种石油降解菌固体菌剂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固体菌剂修复石油污染的土壤的方法
CN107376940B (zh) 一种快速高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9211A (zh) 一株多环芳烃去除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652957A (zh) 表面活性剂产生菌-菌根联用修复土壤多环芳烃的方法
CN100475950C (zh) 一株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4854626B (zh) 一种降解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14107092B (zh) 一株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植物内生菌戈登氏菌l191及其应用
CN102168038B (zh) 能够降解二噁烷的黄色杆菌d7及其应用
CN109576189A (zh) 一种黑臭水体用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78601B (zh) 一种卤代苯酚降解菌株及其生产的菌剂
CN107129940A (zh) 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复合菌群、菌剂及培养、固定化方法和应用
JP5030066B2 (ja) 石油汚染土壌の浄化方法
KR100761339B1 (ko) 엔도설판과 그 독성 대사산물인 엔도설판 설페이트 분해에유용한 슈도모나스 ks-2p
CN100439491C (zh) 一株球形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2864086A (zh) 一株降解多环芳烃的菌株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CN113714277A (zh) 一种土著微生物生态修复方法
CN111420984A (zh) 一种植物-细菌-真菌-鼠李糖脂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0317764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10669716A (zh) 一种耐高浓度苯酚、重金属和耐低温红球菌分离方法
CN100489087C (zh) 降解乙苯的木糖葡萄球菌及其应用
CN100489088C (zh) 降解2-甲基吡啶的木糖葡萄球菌及应用
CN110423623A (zh) 一种重金属固定剂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
CN102911898B (zh) 一株降解高分子多环芳烃的菌株及其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CN113862177B (zh) 一种同步降解混合酚的溶肌谷氨酸杆菌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