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2853A - 电子体温计 - Google Patents

电子体温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2853A
CN102112853A CN2009801299484A CN200980129948A CN102112853A CN 102112853 A CN102112853 A CN 102112853A CN 2009801299484 A CN2009801299484 A CN 2009801299484A CN 200980129948 A CN200980129948 A CN 200980129948A CN 102112853 A CN102112853 A CN 102112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housing
electrodes
electronic thermometer
probe portio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99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西义人
森田胜美
萩本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12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2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20Clinical contact thermometers for use with humans or anim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利用简易且易装配的结构来确认人体接触状态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体,内部中空,具有探头部(30),该探头部(30)前端具有与用户的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的测温部,在测温部上配置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内壳体(40),安装在外壳体的中空内部,安装有形成了控制电路的电子电路基板,控制电路处理温度传感器(6)所检测出的数据;一对电极(7a)、(7b),固定在内壳体(40)上,内壳体(40)安装在外壳体上,使该一对电极定位在探头部(30)的内侧。控制电路上设置有判定部,用于计测该一对电极间的静电容量,基于计测出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判定探头部(30)是否恰当与用户的被测定部位接触。

Description

电子体温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体温计。
背景技术
以前,如下的电子体温计为人们所知:通过检测人体是否与配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部相接触,从而能够正确测定体温。
作为此种电子体温计,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子体温计,该电子体温计利用开关、接触电阻、静电容量(静电电容)、湿度、压力(接触点)、温度比较及温度变化等作为检测人体接触的方法。
但是,为了正确检测人体的接触状态,需要将检测部配置装配在恰当的位置,而且,与不具有检测部的通常的电子体温计相比,零件结构变得复杂,因此在装配性方面存在问题。特别地,由于接触检测部设置成在检查体温探头的表面露出,并且包括内部布线的接触检测部的装配作业成为将接触检测部嵌入到设在检查体温探头的一部分上的孔中的作业,因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操作性差。因此,考虑以分割检查体温探头来覆盖接触检测部的方式进行装配的结构。但是,由于需要将检查体温探头的分割部固定,因此作业工序将会增加。
另外,在恰当的接触检测位置因用户的体格不同而不同等的情况下,考虑利用检测部的设置位置各不相同的多个检查体温探头。但是,此时,需要准备分别彼此适合的检查体温探头和接触检测部,因此在生产性这点上存在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用导电性糊剂(paste)构成接触检测部的结构,但需要使导电性糊剂和片材一体化,所以结构变得复杂。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昭61-500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95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易且易装配的结构来确认人体的接触状态的电子体温计。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体温计的特征在于,
具有:
外壳体,其内部中空,而且具有探头部,该探头部的前端具有用于与用户的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的测温部,并且在该测温部上配置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内壳体,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中空内部,而且该内壳体中安装有形成了控制电路的电子电路基板,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处理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数据,
该电子体温计的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电极,
所述一对电极固定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内壳体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上,从而使所述一对电极定位在所述探头部的内侧;
在所述控制电路上设置有判定部,该判定部用于计测所述一对电极间的静电容量,并且基于计测出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判定所述探头部是否恰当地与用户的被测定部位相接触。
若在用户的腋下等夹有探头等从而使探头部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则探头的中空内部所配置的一对电极间的静电容量发生变化。基于该静电容量的变化,能够判定探头部是否恰当地与用户的被测定部位相接触。
根据该结构,因为用于检测人体的接触状态的电极配置在外壳体的中空内部,所以外壳体可以利用与以前相同的壳体。即,无须将外壳体的形状变更为能够配置电极的特别的形状等。另外,通过将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的中空内部,能够将电极定位在探头部内侧的恰当的检测位置。由此,电极的安装作业将变得容易。
这里,所谓的探头部恰当地与用户的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的情况,列举出以下情况:例如,在配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前端牢固地贴在腋下的最凹的部分的状态下,探头部整体牢固紧贴地夹在腋下的情况;在探头部前端牢固地贴在舌下的状态下,探头部整体牢固地保持在舌与下颚之间的情况等。
优选所述一对电极彼此隔开间隔而排列在所述探头部的长度方向上。
由此,在一对电极的在探头部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人体接触的位置越靠近间隙,电极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越大。因此,在人体以沿着间隙而在外周方向包围探头部的外表面的方式接触该外表面时,静电容量达到最大。另外,通常,探头部夹在腋下的情况是人体与探头部外表面的整个周面相接触的情况。因此,通过将此时的静电容量作为测温部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的状态下的静电容量,能够判定探头前端的测温部是否牢固地夹在腋下等处。
优选通过将设置在所述一对电极上的凹部或者凸部与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上的凸部或者凹部相嵌合,使得所述一对电极固定在所述内壳体上。
这样,通过凹部和凸部的凹凸嵌合来形成将电极固定在内壳体上的结构,使得电极的安装作业将变得容易,并且能够使电极正确地定位。
优选所述一对电极和/或所述内壳体具有多个所述凹部或凸部。
由此,通过变更相嵌合的凹部和凸部,能够容易地变更电极的配置。因此,在恰当的检测位置因用户体格不同而不同等情况下,通过变更电极的定位位置能够容易地变更产品规格。即,无须为了变更产品规格而准备电极的定位位置各不相同的多种内壳体,能够使生产性变优。
或者,优选在所述一对电极以及所述内壳体上,设有能够彼此嵌合的螺丝嵌合部。
这样,通过螺丝嵌合部的嵌合来形成将电极固定在内壳体上的结构,使得电极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另外,通过变更嵌合位置,能够容易且更精细地变更电极的配置。因此,在恰当的检测位置因用户的体格不同而不同等情况下,通过变更电极的定位位置,能够容易地变更产品规格。即,无须为了变更产品规格而准备电极的定位位置各不相同的多种内壳体。由此,能够使生产性变优。
优选所述内壳体的电极固定部具有有弹性的部分,并且所述一对电极被按压定位,从而使得所述一对电极紧贴在所述探头部的内壁面上。
人体接触位置与电极间的间隙之间的距离越近,电极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越大。因此,通过电极紧贴在探头部的内壁面上,使得在电极与人体之间除了探头部以外并不存在其他物体,例如空气层,因此能够实现检测精度的提高。
另外,上述各结构能够尽可能组合采用。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简易且易装配的结构来确认人体的接触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探头部周边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内壳体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极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布线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布线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被测定部位恰当地与测温部相接触时的静电容量的变化的情况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电子体温计的电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10A是说明导体间的静电容量变化的原理的图,表示处在人体未接触状态下的电极间的电荷的情况。
图10B是说明导体间的静电容量变化的原理的图,表示处在人体已接触状态下的电极间的电荷的情况。
图11是电子体温计的体温测定的流程图。
图12是第一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示意图。
图13A是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示意图,示出了探头部的剖面。
图13B是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示意图,示出了导体的剖面。
图13C是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示意图,是将探头部的一部分切开表示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三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电极和内壳体的固定部分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电极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内壳体的一部分(电极固定部)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电极和内壳体的固定部分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电极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内壳体的一部分(电极固定部)的立体图。
图21A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c的结构的示意图,是电极和内壳体的一部分(电极固定部)的立体图。
图21B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c的结构的示意图,是电极和内壳体的一部分(电极固定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基于实施例来示意性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施例所记载的结构零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只要不是特别地特定性的记载,则不是将本发明的范围仅仅限定于此的意思。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立体图。图2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探头部周边放大显示的立体图。图3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内壳体的一部分放大显示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极的立体图。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布线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布线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横轴为时间(s)、纵轴为静电容量(pF)的表示探头部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时的静电容量的变化的情况的曲线图。图9是表示电子体温计的电结构的概略框图。图10是说明电极间的静电容量由于人体的接触而变化的原理的图,图10A表示处在人体未接触状态下的电极间的电荷的情况,图10B表示处在人体已接触状态下的电极间的电荷的情况。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体温测定的流程图。
<电子体温计整体的概略>
参照图1至图3,主要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整体的概略。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具有内部中空的外壳体(框体),该外壳体(框体)构成外观且具有防水性。外壳体10由主体部20和探头部30构成,其中,上述主体部20具有显示部21、开关22及用于更换电池等电源的电池盖23等,上述探头部30的前端具有测温部31,该测温部31用于贴(接触)在腋下或舌下等被测定部位上。外壳体10由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弹性体(elastomer)等构成。
如图2所示,电子体温计1的各种主要的内部零件(电路基板、电源、LCD等显示板及蜂鸣器等)安装在内壳体40上。并且,安装有各种内部零件的内壳体40安装在外壳体10中。
探头部30前端的测温部31由帽(cap)5和温度传感器6构成,其中,上述帽5由不锈钢材料(SUS:日本标准JIS中不锈钢的代号)等构成,上述温度传感器6是利用粘接剂埋设固定在帽5内部的热敏电阻(thermistor)等。温度传感器6通过导线41来与内壳体40内的CR振荡电路电连接,其中,上述导线41从内壳体40穿过探头部30的中空内部而延伸。温度传感器6使电阻值与从测温部31(帽5)的外表面传递来的热相对应地变化。通过对CR振荡电路输出该电阻值的变化来进行体温测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在探头部30的中空内部配置有作为接触感知传感器的一对导体7a、7b。
<接触感知传感器>
参照图2至图7,主要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的接触感知传感器的结构。
如图2所示,一对导体7a、7b是由铝、磷青铜、铜及SUS等构成的部件,彼此隔开规定的间隔(间隙8)而相邻配置在探头部30的中空内部的长度方向上。导体7a、7b的外周面与探头部30的内表面几乎无间隙地相接触,以免在导体7a、7b与人体之间形成空气电介质层。
如图3至图5所示,一对导体7a、7b固定在电极固定部42上,该电极固定部42在探头部30的内部从内壳体40向着探头部30的前端(测温部31)侧延伸。电极固定部42上设置有凸部43a、43b。导体7a、7b上设置有分别与凸部43a、43b相对应的凹部70a、70b。通过使凹部70a、70b与凸部43a、43b相嵌合,使得导体7a、7b固定在电极固定部42上。另外,导体7a和电极固定部42上分别设置有沟部71和沟部45,该沟部71和沟部45用于使连接温度传感器6和内壳体4的导线41通过。
如图6和图7所示,电极固定部42所固定的一对导体7a、7b在彼此绝缘的状态下,分别经由导线44a、44b而与内壳体4的电路基板相连接,通过施加电压,该一对导体7a、7b成为蓄积有电荷的一对电极(电容)。如果人体隔着探头部30而与导体7a、7b的外侧相接触,则在该导体(电极)7a、7b间产生的静电容量由于空气和人体的介电常数的不同而变化。由此,该一对导体(电极)7a、7b作为感知人体是否与探头部30相接触的接触感知传感器7而发挥作用。
体温测定是在探头部30被夹持在腋下等的人体的一部分并且测温部31贴在被测定部位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通过探头部30内侧所配置的接触感知传感器7来感知人体的接触状态,能够检测出测温部31是否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
如图8所示,导体7a、7b间的静电容量在被测定部位与测温部31相接触之前约为2pF,与之相对,在接触之后变为约3pF。即可知,由于被测定部位与测温部31相接触,接触感知传感器7的静电容量增加约1pF左右。另外,图中的M1表示探头部被牢固地夹在腋下的瞬间。因此,例如,以静电容量的增加量超过0.5pF的情况为基准,能够判定测温部31是否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
这里,人体接触的位置距离间隙越近,则静电容量的增加量越大,其中,上述间隙是指,在分别位于导体7a、7b上的形成最短距离的相对面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在导体7a、7b的轴向上相对置的大致环状的端面成为形成最短距离的相对面。因此,在人体沿着在该相对面间形成的间隙8而与探头部30的外表面的整个周面相接触时,静电容量的增加量达到最大。因此,通过将此时的静电容量作为测温部31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状态下的静电容量,能够判定探头部30前端的测温部31是否牢固地夹在腋下等。
另外,探头部30与人体的接触区域越大,则静电容量的增加量越大。因此,例如,通过将判定为测温部31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的基准的增加量设定为比用指尖等握住探头部30的状态下的增加量大,能够防止误判定。
<电子体温计的电结构>
如图9所示,电子体温计1主要具有温度传感器6、接触感知传感器7、电源部11、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12、蜂鸣器13、CPU(中央处理装置)14、存储器15、CR振荡电路16、17。
电源部11具有电池等的电源,并且对CPU14供电。LCD12作为显示部,根据CPU14的控制来显示测定结果等。蜂鸣器13作为对用户的报知单元,根据CPU14的控制来鸣响警报。另外,CPU14上连接有由ROM、RAM等存储装置构成的存储器15。
CR振荡电路16将温度传感器6输出的电阻值的变化变换成频率并输入到CPU14中。CR振荡电路17将接触感知传感器7输出的静电容量的变化变换成频率输入到CPU14中。
这里,参照图10A、图10B,说明导体(电极)7a、7b间的静电容量发生变化的原理。另外,在图中概括性地表示为人体9与导体7直接接触,但实际上探头部30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人体的介电常数比空气的介电常数大,因此若人体9与探头部30相接触,则在人体9中的电极附近的区域将感应出比在空气中多的电荷。由此,导体7a、7b间的静电容量将增加。
CPU14对由CR振荡电路17进行频率变换过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进行计测,并判定测温部31是否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即,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中,CPU14兼作本发明的计测部和判定部。
<体温测定流程>
参照图11,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的体温测定的流程。另外,这里以本实施例的电子体温计1为预测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在电源接通(ON)后(S101),CPU14利用温度传感器6开始进行温度检测(S102),并且利用接触感知传感器7开始进行静电容量检测(S103)。将电源刚刚接通之后所检测出的静电容量的值C0(pF)存储在存储器15中。CPU14判定在此之后检测出的静电容量的值C(pF)是否相对于C0而增加超过了规定值,从而判定测温部31是否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S104)。在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电子体温计1为还未夹入到腋下的状态。因此,检测的静电容量C不发生变化,因此CPU14判定为测温部31未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S104:否),蜂鸣器13鸣响警报(S105)。重复执行温度和静电容量的检测,直到所检测出的静电容量的值C在发出警报开始的规定时间内相对于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静电容量的值C0而增大超过规定值为止,即,直到判定为测温部31已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S104:否,S106:否)为止。将所检测出的值随时存储在存储器15中。
这里,就上述的规定值而言,能够选为例如0.5pF。另外,就检测条件的一例而言,例如,能够每隔一秒种进行温度和静电容量的检测,并且能够将判定测温部31是否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的期间设为15秒钟。另外,这些条件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在即使经过规定时间后静电容量的增加量(C-C0)仍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S106:是),CPU14判定为测温部31未处于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的状态而中止测定,并且在LCD12上显示错误标记(S107)。另一方面,在规定时间内静电容量的增加量(C-C0)已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S104:是),CPU14判定为测温部31已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而转移到体温测定的处理,开始预测测定(S108)。
若在预测测定刚刚开始之后最初检测出的静电容量值与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静电容量值之间的差(C-C0)不小于规定值(S110:是),则蜂鸣器13中止警报(S114),并且CPU14继续进行温度测定直到满足预测完毕条件为止,紧接着继续进行接触感知传感器7的静电容量的检测(S115:否,S108,S109)。在体温测定过程中,在由于例如测温部31的位置偏移等使得所检测出的静电容量值与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静电容量值之间的差(C-C0)小于所述的规定值的情况下(S110:否),CPU14判定为测温部31未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并且蜂鸣器13鸣响警报(S111)。持续或者重复发出警报,直到所检测出的静电容量值与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静电容量值之间差(C-C0)在规定时间(例如15秒)内超过所述的规定值为止,即,直到修正测温部31的位置偏移等从而判定为测温部31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为止(S110:否,S111,S112:否)。
在测温部31的位置未修正并且在发出警报开始的规定时间内静电容量的差(C-C0)未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S112:是),CPU14中止测定并在LCD12上显示错误标记(S113)。另一方面,在修正了测温部31的位置并且在发出警报起规定时间内静电容量的差(C-C0)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S112:否,S110:是),蜂鸣器13中止警报(S114),CPU14继续进行体温和静电容量的检测,直到满足预测完毕条件为止(S115:否)。
在未鸣响警报且静电容量的差(C-C0)维持比规定值大的值期间(S110:是),CPU14判定为维持在恰当的接触状态,并且跳过S114继续进行体温和静电容量的检测,直到满足预测完毕条件为止(S115:否)。
若满足预测完毕条件(S115:是),CPU14结束测定,计算预测值,并在LCD12上显示测定结果(S116)。
<本实施例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例,因为用于检测人体的接触状态的电极配置在外壳体的中空内部,所以外壳体能够利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壳体。即,无须将外壳体的形状变更为能够配置电极的特别的形状。另外,通过将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的中空内部,能够将电极定位在探头部内侧的恰当的检测位置。由此,电极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通过简易且易装配的结构来确认人体的接触状态。
<变形例>
参照图12至图14,说明本实施例的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图12是第一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示意图。图13是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示意图,图13A是探头部的剖面,图13B所导体的剖面,图13C是将探头部的一部分切开表示的立体图。图14是第三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就固定一对导体和内壳体的方法而言,并不限定于如上述的实施例的凹凸嵌合,而能够适当地采用各种方法。在图12所示的第一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中,在电极固定部42a上设置有倾斜或锥状的面43c来代替凸部43a、43b。而且,在一对导体7a、7b上设置有与面43c相对应的倾斜或锥状的面70a′、70b′。通过这些面43c与面70a′、70b′的抵接,使得一对导体7a、7b定位固定在电极固定部42a上。
另外,在图13A、图13B及图13C所示的第二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中,沿着内壳体4所固定的导体7a、7b插入到探头部30中的方向,在探头部3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沟32。另外,在导体7a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该沟32中的凸部(筋)72。这样,以凹凸面来构成探头部30与导体7a、7b之间的接触面,以此能够增加探头部30与导体7a、7b的接触面积,使静电容量的变化量增大,实现检测精度的提高。另外,通过在凸部72嵌入到沟32中的状态下将导体7a、7b按入,能够顺畅地插入(安装)导体7a、7b。另外,也可以在导体7a、7b的外周面设置沟并且在探头部30的内壁面上设置凸部。
另外,在图14所示的第三变形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中,电极固定部42b具有有弹性的部分,在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上的状态下,导体7a、7b被电极固定部42b按压在内壁面33上并达到紧贴在探头部30的内壁面33上的状态。这样,通过使导体7a、7b紧贴在探头部30的内壁面33上,使得在导体7a、7b与人体之间除了探头部30以外并不存在其他物体,例如空气层,因此能够实现检测精度的提高。另外,假如电极固定部42b整体具有弹性,则根据电极固定部42b的按压情况,在装配时导体7a、7b间的间隙将会变小。因此,优选地,电极固定部42b的具有弹性的部分是导体7a、7b之间以外的部分。更优选地,电极固定部42b是如下特定结构,该特定结构是指,在固定有靠近基板一侧的导体7b的部分与内壳体中的基板固定部分之间的部分上一体成形有弹性体等弹性部件,并且除此之外的部分用与内壳体相同材质的部件构成。根据此种结构,固定有导体7a、7b的部分、导体7a、7b间能够达到稳定嵌合固定的状态。
(第二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15至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a。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a的电极与内壳体(电极固定部)之间的固定部分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电极的立体图。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内壳体的一部分(电极固定部)的立体图。这里仅仅说明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并且对通用的部件及结构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通用的部件及结构所产生的作用及效果等也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导体固定在内壳体上时,在一对导体间形成的间隙的距离(间隙)是能够选择的。
如图所示,在导体7a′上设置有二个凹部70a、70c,并且在电极固定部42c上设置有二个凸部43a、43c。如图15所示,在凸部43c与凹部70a相嵌合的状态下,形成导体7a′与导体7b′之间的间隙较大的安装状态。另一方面,省略图示,但在凸部43a与凹部70a相嵌合且凸部43c与凹部70c相嵌合的状态下,形成导体7a′与导体7b′之间的间隙变窄的安装状态。
这样,通过改变凹部和凸部的嵌合组合,能够调整导体间的间隙。因此,通过用适合于用户的体格的间隙来固定导体并制造出电子体温计,以此能够用一种内壳体(电极固定部)及导体来对应不同的产品规格。即,无需准备安装位置不同的多种内壳体(电极固定部)及导体等,能够使生产性变优。
(第三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18至图20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b。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b的电极与内壳体(电极固定部)之间的固定部分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电极的立体图。图2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内壳体的一部分(电极固定部)的立体图。这里仅仅说明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并且对通用的部件及结构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通用的部件及结构所产生的作用及效果等也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导体固定在内壳体上时,不仅导体间的间隙能够选择,形成间隙的位置也能够选择。
如图所示,在导体7a″、7b″上分别设置有凸部73a、73b。另外,在电极固定部42d上沿着电极固定部42d的延伸方向(探头部的长度方向)等间隔配置有多个能够与凸部73a、73b相嵌合的孔46。通过使该凸部73a、73b与孔46相嵌合,使得导体7a″、7b″固定在电极固定部42d上。
另外,通过改变用于嵌合凸部73a、73b的孔46,能够变更导体7a″、7b″各自的固定位置。即,能够改变导体7a″、7b″间的间隙的尺寸,也能够改变探头部的间隙的位置。
因此,能够选择适合于用户的体格的间隙来制造电子体温计,以此能够用一种内壳体(电极固定部)及导体来对应不同的产品规格。即,无须准备安装位置不同的多种内壳体(电极固定部)及导体等,能够使生产性变优。
(第四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21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c。图2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c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1A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电极和内壳体的一部分(电极固定部)的立体图,图21B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电极及内壳体的一部分(电极固定部)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导体固定在内壳体上时,能够精细地选择导体间的间隙的尺寸及形成间隙的位置。
如图21A、图21B所示,内壳体的一对导体的固定部分(电极固定部)成为在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的螺栓部42f。而且,导体7a″′具有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的未贯通的螺孔74a,导体7b″′具有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的贯通的螺孔74b。通过该螺栓部42f与螺孔74a、螺孔74b相嵌合,导体7a″′、7b″′固定在内壳体(螺栓部42f)上(螺纹嵌合部)。另外,导体7a″′的螺孔74a也可以是贯通的螺孔。
另外,通过改变螺栓部42f与螺孔74a、螺孔74b的嵌合位置,能够变更导体7a″′、7b″′各自的固定位置。即,能够改变导体7a″′、7b″′间的间隙的尺寸,也能够改变探头部的间隙的位置。特别地,通过调整螺栓部的嵌合位置能够改变位置,所以能够比上述第三实施例更精细地进行位置调整。
因此,通过选择适合于用户的体格的间隙来制造电子体温计,以此能够用一种内壳体(电极固定部)及导体来对应不同的产品规格。即,无需准备安装位置不同的多种内壳体(电极固定部)及导体等,能够使生产性变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的结构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具体例,在其技术思想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另外,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可以互相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子体温计
10 外壳体
20 主体部
30 探头部
31 测温部
40 内壳体
5 帽
6 温度传感器
7 接触感知传感器
7a、7b 导体(电极)
8 间隙
9 人体
11 电源部
12 LCD
13 蜂鸣器
14 CPU
15 存储器
16、17CR 振荡电路

Claims (6)

1.一种电子体温计,具有:
外壳体,其内部中空,而且具有探头部,该探头部的前端具有用于与用户的被测定部位相接触的测温部,并且在该测温部上配置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内壳体,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中空内部,而且该内壳体中安装有形成了控制电路的电子电路基板,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处理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数据,
该电子体温计的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电极,
所述一对电极固定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内壳体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上,从而使所述一对电极定位在所述探头部的内侧;
在所述控制电路上设置有判定部,该判定部用于计测所述一对电极间的静电容量,并且基于计测出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判定所述探头部是否恰当地与用户的被测定部位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电极彼此隔开间隔而排列在所述探头部的长度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设置在所述一对电极上的凹部或者凸部与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上的凸部或者凹部相嵌合,使得所述一对电极固定在所述内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电极和/或所述内壳体具有多个所述凹部或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电极以及所述内壳体上,设有能够彼此嵌合的螺丝嵌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的电极固定部具有有弹性的部分,并且所述一对电极被按压定位,从而使得所述一对电极紧贴在所述探头部的内壁面上。
CN2009801299484A 2008-07-28 2009-07-23 电子体温计 Pending CN1021128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3952A JP2010032324A (ja) 2008-07-28 2008-07-28 電子体温計
JP2008-193952 2008-07-28
PCT/JP2009/063181 WO2010013634A1 (ja) 2008-07-28 2009-07-23 電子体温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2853A true CN102112853A (zh) 2011-06-29

Family

ID=4161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99484A Pending CN102112853A (zh) 2008-07-28 2009-07-23 电子体温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18623A1 (zh)
JP (1) JP2010032324A (zh)
CN (1) CN102112853A (zh)
DE (1) DE112009001694T5 (zh)
RU (1) RU2497441C2 (zh)
WO (1) WO201001363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38697A1 (zh) * 2015-03-04 2016-09-09 百略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线温度计
CN108744303A (zh) * 2018-07-05 2018-11-06 深圳市三时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祛皱美容仪
CN114145727A (zh) * 2021-11-18 2022-03-08 广东高驰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理信号测量方法、系统、穿戴设备和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1407B2 (en) * 2009-11-02 2016-02-16 Eric M. Lawson Thermometer for determining the temperature of an animal's ear dru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8794829B2 (en) * 2009-12-31 2014-08-05 Welch Allyn, Inc. Temperature-measurement probe
US20120165636A1 (en) * 2010-07-22 2012-06-28 Feldman Benjamin J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In Vivo Analyte Sensor Function
JP5381942B2 (ja) * 2010-09-17 2014-01-0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81943B2 (ja) * 2010-09-17 2014-01-0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74117B2 (ja) * 2011-03-30 2014-08-20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
US9138149B2 (en) * 2012-03-19 2015-09-22 Welch Ally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atient temperature
US9265427B2 (en) 2012-03-19 2016-02-23 Welch Ally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atient temperature
CN105209871B (zh) * 2013-03-15 2017-09-19 特洛伊之海伦有限公司 温度计用户界面
CN103505187A (zh) * 2013-07-12 2014-01-15 深圳市福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 一种婴儿电子体温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3833A (en) * 1981-04-01 1982-10-08 Terumo Corp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JPS625241U (zh) * 1985-06-25 1987-01-13
US5133606A (en) * 1989-07-28 1992-07-28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CN1311643A (zh) * 1998-07-16 2001-09-05 萨利克斯医疗设备公司 测温仪器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9104A (en) * 1972-03-09 1973-09-18 M Robinson Capacitance thermometer
US4443117A (en) * 1980-09-26 1984-04-17 Terumo Corpora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method of writing data into same
CH653131A5 (fr) 1983-02-21 1985-12-13 Bioself Int Inc Appareil de mesure de la temperature en valeur numerique d'un corps vivant.
JPS6488128A (en) * 1987-09-29 1989-04-0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Temperature sensor
DE3744239C1 (de) * 1987-12-24 1989-06-01 Heraeus Gmbh W C Elektronisches Thermometer
US5013161A (en) * 1989-07-28 1991-05-07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GB2258922A (en) * 1991-10-17 1993-02-24 Philips Nv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personal-care apparatus.
ATE207726T1 (de) * 1995-05-01 2001-11-15 Boston Scient Ltd System zum erfühlen von unter-der-haut temperaturen in körpergewebe während ablation
JP3604243B2 (ja) * 1996-11-27 2004-12-22 長野計器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US6001066A (en) * 1997-06-03 1999-12-14 Trutek, Inc. Tympanic thermometer with modular sensing probe
US6511478B1 (en) * 2000-06-30 2003-01-28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Medical probe with reduced number of temperature sensor wires
EP1182437A1 (en) * 2000-08-23 2002-02-27 Microlife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Medical thermome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edical thermometer
US6809529B2 (en) * 2001-08-10 2004-10-26 Wacoh Corporation Force detector
US6981796B2 (en) * 2002-12-04 2006-01-03 Actherm Inc. Electronic thermometer
JP3110351U (ja) * 2004-12-28 2005-06-23 鋭鴻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温度検知装置
JP2007195618A (ja) 2006-01-24 2007-08-09 Seiko Epson Corp 生体情報機器
US7812417B2 (en) * 2006-02-28 2010-10-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et capacitor type composite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3833A (en) * 1981-04-01 1982-10-08 Terumo Corp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JPS625241U (zh) * 1985-06-25 1987-01-13
US5133606A (en) * 1989-07-28 1992-07-28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CN1311643A (zh) * 1998-07-16 2001-09-05 萨利克斯医疗设备公司 测温仪器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38697A1 (zh) * 2015-03-04 2016-09-09 百略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线温度计
US10426355B2 (en) 2015-03-04 2019-10-01 Microlife Corporation Infrared thermometer
CN108744303A (zh) * 2018-07-05 2018-11-06 深圳市三时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祛皱美容仪
CN114145727A (zh) * 2021-11-18 2022-03-08 广东高驰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理信号测量方法、系统、穿戴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18623A1 (en) 2011-05-19
RU2497441C2 (ru) 2013-11-10
DE112009001694T5 (de) 2011-06-09
JP2010032324A (ja) 2010-02-12
WO2010013634A1 (ja) 2010-02-04
RU2011107279A (ru) 2012-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2853A (zh) 电子体温计
CN101952699A (zh) 电子体温计
CN101952700B (zh) 电子体温计
CN102639886B (zh) 具有用于测量转动的轴的轴承支承力的传感器的支承装置
DE50113089D1 (de) Piezoelektrischer sensor
JP4394411B2 (ja) 計測装置
CN102472718B (zh) 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HUE026046T2 (en) Capacitive pressure gauge cell to measure the pressure of the medium adjacent to the cell
CN108731850B (zh)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子笔
CN106662546B (zh) 气体传感器
US11221258B2 (en) Measuring device for ascertain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roller surface of a roller body
CN108663141A (zh) Mems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EP3887775B1 (en) Non-contact, remotely-monitored, level sensor system
JP3197515U (ja) 液面レベルセンサ
CN204314254U (zh) 辨认信息单元、辨认信息装置及生物传感器
US9508496B2 (en) Automatic salt meter having internal switching device
KR101022838B1 (ko) 오토코딩용 저항전극을 구비한 센서 스트립을 채용하는 혈당측정장치
JP5369551B2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KR101485241B1 (ko) 오일의 열화 감지 센서를 구비한 오일 딥 스틱
CN207825467U (zh) 3d打印头组件以及3d打印机
JP2020063916A (ja) 溶液性質検出用センサ
CN104034767A (zh) 辨认信息装置及生物传感器
CN204165979U (zh) 电阻结构、辨认信息装置及生物传感器
CN215953639U (zh) 一种高精度血糖仪
KR100811677B1 (ko) 다기능 감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