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2700B - 电子体温计 - Google Patents

电子体温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2700B
CN101952700B CN200980106106.7A CN200980106106A CN101952700B CN 101952700 B CN101952700 B CN 101952700B CN 200980106106 A CN200980106106 A CN 200980106106A CN 101952700 B CN101952700 B CN 1019527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nsor
contact condition
bad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61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2700A (zh
Inventor
平松浩
大西喜英
富冈正树
福井敦子
石原大资
森田胜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52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2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2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2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20Clinical contact thermometers for use with humans or anim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6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object to the sensitive el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电子体温计(1)具有:探头(3),其在前端具有测温部(3a);温度传感器(6),其设置在探头(3)的测温部(3a);接触探测传感器(7),其设置在比探头(3)的测温部(3a)更靠近体温计主体(2)的位置;判定部,其基于温度传感器(6)和接触探测传感器(7)这两者的输出,判定测温部(3a)和使用者的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否良好;报知部,其根据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进行报知。

Description

电子体温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体温计。
背景技术
将探头(probe)插入腋下或舌下从而测定体温的类型的电子体温计为人们所知。在该类型的体温计中,为了正确地测定或预测体温,探头前端的测温部需要可靠地与被测定部位(例如腋窝的中央,舌底侧的根部)相接触。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利用开关、接触电阻、静电容量、湿度、压力(接点)、温度比较、温度变化等,来检测探头的接触状态的电子体温计。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体温计主体的表面具有一对接点,并且在接点间非导通时输出警告的电子体温计。
但是,现有的接触检测方法在探头与人体以外的东西接触或者探头与手或手指等接触的情况下,有时发生误检测。另外,即使探头插入到腋下或舌下,根据探头的姿态、腋下的夹紧方法,有时探头前端的测温部会偏离被测定部位或未可靠地接触。目前,难以检测此种接触不良,其结果,往往会产生体温的测定精度(预测精度)降低、发生错误等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昭61-5000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4-138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测温部与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电子体温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具有:探头,其在前端具有测温部;第一传感器,其设置在上述探头的测温部;第二传感器,其设置在比上述探头的测温部更靠近体温计主体的位置;判定部,其基于上述第一传感器和上述第二传感器这两者的输出,判定上述测温部和使用者的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否良好;报知部,其根据上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进行报知。
通过参照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这两者的输出,至少能够评价探头前端的测温部和比该测温部更靠近主体的部分这两处的状态,因此能够比以前高精度地判定测温部与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否良好。
优选地,上述第一传感器是测定温度的传感器,上述第二传感器是探测人体与上述探头的接触的传感器。
通过组合检测对象不同的两种传感器,能够减少误检测。并且,在应当置于被测定部位(为温度最高的部位)的部分监视温度,并在应当置于被测定部位之前的部位(为保持探头的部位)的部分探测接触。通过此种传感器配置,能够使接触状态良好时和不良时的输出表现出大幅的差值,能够实现判定精度的提高。
优选地,上述第一传感器兼作为用于测定上述使用者的体温的传感器。
通过将体温测定用的传感器还用作为用于检测接触状态的传感器,与将两者分别设置的情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削减零件个数,实现探头前端的小型化,降低成本等。
优选地,上述报知部报知接触状态不良。由此,能够督促使用者修正探头的插入状态。
优选地,上述报知部报知接触状态良好,更优选地,报知体温测定过程中的接触状态良好。
体温的测定需要数十秒至数分种,并且在此期间,使用者需要保持同样的姿势。如果体温计不进行任何报知,则一些使用者有可能对体温测定处理是否在继续感到不安,或者想要确认体温计的动作而动体温计或者使体温计脱离被测定部位。因此,通过报知接触状态良好,使得使用者认识到测定处理正常继续,从而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优选地,在接触状态不良时,上述判定部基于上述第一传感器和上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来判定接触状态的不良等级,并且上述报知部进行与上述不良等级相对应的报知。
若能识别不良等级,则使用者能够判断是只需稍微移动探头就能够改善接触状态还是暂时将探头从被测定部位取出并重新插入为好。因此,使电子体温计的可用性(usability)提高。
优选地,在接触状态不良时,上述判定部基于上述第一传感器和上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来推定接触状态不良的原因,并且上述报知部进行与上述不良的原因相对应的报知。此时,优选地,上述报知部针对上述不良的原因提供解决方案的向导。
通过知晓不良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把握为了改善接触状态进行怎样的具体处理为好。由此,使电子体温计的可用性提高,并且能够使使用者学习正确的测定方法。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通过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测温部和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子体温计的外观图。
图2是电子体温计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正确测定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了正确测定的例子中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了不良测定的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了图5的测定例子中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了不良测定的第二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了图7的测定例子中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了不良测定的第三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的测定例子中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第一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体温测定过程中体温计脱落时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第三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了报知部的一个例子(LED)的图。
图16是示出了报知部的一个例子(振动马达)的图。
图17是示出了报知部的一个例子(扬声器)的图。
图18是第四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测定之前)的流程图。
图19是第四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测定过程中)的流程图。
图20是第五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测定之前)的流程图。
图21是第五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测定过程中)的流程图。
图22是体温测定之前的接触状态和不良原因的判定表。
图23是体温测定过程中的接触状态和不良原因的判定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基于实施例例示性地且详细地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方式。其中,该实施例所记载的结构零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地限定,并不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
<电子体温计的基本结构>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的基本结构。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整体的概略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电子体温计1具有:具有显示部和开关等的体温计主体2和插入腋下或舍下等的探头3。体温计主体2由外壳(housing)20和内部零件构成,其中,上述外壳20由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等构成,且在外壳20上设置有显示窗、开关等,上述内部零件(电路板、电源、LCD等的显示面板(panel)、蜂鸣器(buzzer)等)被容纳于外壳20的内部。探头3是从大致长方体的体温计主体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起在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变得越来越细的内部中空的棒状部件,且在探头3的前端具有测温部3a。
另外,这里所示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探头和体温计主体的外壳成为一体那样的结构。
探头3前端的测温部3a由盖子(cap)5和温度传感器6(第一传感器)构成,其中,上述盖子5由不锈钢(stainless)材料(SUS)等构成,上述温度传感器6是由粘接剂埋设固定在盖子5的内部的热敏电阻(thermistor)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6与内部零件内的CR振荡电路电连接。温度传感器6对应于从测温部3a(盖子5)的外表面所传递的热来使电阻值变化,并通过将该电阻值的变化输出到CR振荡电路来测定体温。
在探头3上,在比测温部3a略微靠近体温计主体2的位置设置有接触探测传感器(第二传感器)7。接触探测传感器7是用于探测人体与探头3的接触的传感器。在探头3被插入到腋下或舌下等且测温部3a(温度传感器6)固定于温度最高的被测定部位(腋窝中央、舌底侧的根部等)的状态下进行体温测定。因此,在温度传感器6正确地安装于被测定部位时,接触探测传感器7定位在接触探测传感器7与腋或舌等充分地接触那样的位置。
作为接触探测传感器7,能够使用例如静电容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开关式的传感器等任一种类型的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例示出对人体接触引起的容量变化进行检测的静电容量传感器。接触探测传感器7与内部零件内的CR振荡电路电连接。
<电子体温计的电结构>
图2是电子体温计的框图。如图2所示,电子体温计1主要具有:温度传感器(第一传感器)6、接触探测传感器(第二传感器)7、电源部11、LCD12、蜂鸣器13、CPU(中央处理装置)14、存储器15、CR振荡电路16、17。
电源部11具有电池等电源,用于对CPU14供电。LCD12作为显示部,基于来自CPU14的控制来显示测定结果等。蜂鸣器13基于来自CPU14的控制来鸣响警报。另外,在CPU14上连接有由ROM、RAM等存储装置构成的存储器15。
CR振荡电路16输出与温度传感器6的电阻值相对应的振荡频率的信号。CPU14对该频率信号进行计数并计算温度。另一方面,CR振荡电路17输出与接触探测传感器7的静电容量相对应的振荡频率的信号。CPU14对该频率信号进行计数并计算静电容量的值。
<接触状态的检测>
如上所述,测定正确的体温需要探头前端的测温部3a可靠地接触并固定于腋下或舌下的规定的被测定部位。特别地,在预测式的体温计的情况下,测温部与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有可能对预测精度带来大的影响,因此良好地保持接触状态非常重要。因此,优选在开始测定体温之前及体温测定过程中检查(check)测温部的接触状态,对使用者报知其结果,或根据需要来控制体温计的动作。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电子体温计1中,CPU14基于温度传感器6和接触探测传感器7这两者的输出(温度和静电容量的信息),来判定测温部3a与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否良好。然后,根据其判定结果,通过LCD12及/或蜂鸣器13来进行报知。即,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子体温计1中,CPU14与本发明的判定部相对应,并且LCD12和蜂鸣器13分别与本发明的报知部相对应。
这里,组合温度传感器6和接触探测传感器7这两者的输出的目的在于,降低误检测和提供检测精度。以下,举出具体例子来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正确测定的例子。在图3的状态下,探头3可靠地插入到腋下,探头前端的测温部3a与腋下的被测定部位(腋窝)良好地接触。图4是正确测定的例子中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图4的(A)部分示出了接触探测传感器7的输出(横轴:时间,纵轴:静电容量),图4的(B)部分示出了温度传感器6的输出(横轴:时间,纵轴:温度)。在电源刚刚接通的初始状态(t=T0)下,静电容量约为2pF,温度与外部气温相同,其值约为25℃。并且,在将探头3插入到腋下时(t=T1),静电容量增加到约3pF,并且温度开始上升。温度的上升率最初较大,但随着接近体温,温度上升变得缓慢。
图5示出了不良测定的第一个例子。在图5的例子中,体温计插入得过深,探头前端的测温部3a从腋下伸出。图6是图5的测定例子中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由于测温部3a未正确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因此温度传感器输出几乎不变。另一方面,由于接触探测传感器7的部分插入到腋下,因此静电容量的变化示出了与正确测定的例子的情况(参照图4的(B)部分)几乎相同的特性。由此可知即使只监视接触探测传感器7的输出,也无法检测图5那样的接触不良。另外,在用手或手指等握住探头3时也能观测到图6的(A)部分那样的静电容量的变化,因此有可能发生误检测。
图7示出了不良测定的第二个例子。在图7的例子中,体温计的插入浅,只插入了探头3的前端。在此状态下,体温计不稳定,并且测温部3a未到达被测定部位。因此,在测定途中体温计脱离或不能测定(预测)正确的体温的可能性高。图8是图7的测定例子中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由于探头3的插入松,因此接触探测传感器7的输出的变化非常小。另一方面,由于温度传感器6的一部分插入到腋下,因此能够观测到温度上升。由此可知,仅用温度传感器6难于检测到如图7所示的接触不良。
图9示出了不良测定的第三个例子。在图9的例子中,夹的较松,所以探头3和腋下(皮肤)之间发生间隙。在此状态下,测温部3a和被测定部位之间无接触或接触弱,因此无法测定(预测)正确的体温。图10是图9的测定例子中的传感器输出波形的一个例子。将知晓接触探测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6这两者的输出都不怎么变化。
如上述,发生接触状态不良的原因有几种类型,仅仅用接触探测传感器7或温度传感器6中的一个难以正确地检测全部的类型。另外,仅仅基于接触探测传感器7的输出,难以区别图8的(A)部分的类型和图10的(A)部分的类型,并且仅仅基于温度传感器6的输出难以区别图6的(B)部分的类型和图10的(B)部分的类型。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电子体温计1中,通过组合两种传感器输出来进行评价,实现了检测精度的提高、误检测的降低、不良原因(类型)的推定等。
接着,对组合接触状态检测的体温测定处理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另外,这里例示了预测式的体温测定处理,但下面所述的接触状态检测也同样能够适用于实测式的体温测定处理。
<第一实施例>
图11是第一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的流程图。
如果接通电子体温计1的电源(S101),则CPU14开始利用温度传感器6来测定温度(S102),并且开始利用接触探测传感器7来测定静电容量(S103)。
然后,CPU14基于温度传感器6和接触探测传感器7这两者的输出,判定测温部3a和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否良好(S104)。具体而言,在(1)静电容量的值比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值大,其差值大于规定值(例如0.5pF),且(2)温度的上升率比规定值大(例如1秒时间内的温度上升量大于1℃)时,CPU14判定为“接触状态良好”。
这里,图5、图6所示的类型的情况未满足(2)的条件。仅用手或手指握住探头的情况也同样。另外,图7、图8所示的类型的情况未满足(1)的条件,图9、图10所示的类型的情况未满足(1)、(2)这两个条件。因此,对任一类型都能够得出“接触状态不良”这一正确的判定结果。
在判定为接触状态不良时(S104:否),CPU14使蜂鸣器13鸣动来发出警报(S105)。这样,通过报知接触状态不良,能够督促使用者修正探头的插入状态。
自发出警报起一定时间内(例如15秒)重复S102至S106的处理(S106:否)。在虽然经过一定时间但接触状态仍未改善时(S106:是),CPU14中止测定,并在LCD12上显示出错信息(S107)。
在判定为接触状态良好时(S104:是),CPU14停止警报(S108),并开始预测体温(S109)。
CPU14接着利用温度传感器6来测定温度(S110),并利用接触探测传感器7来测定静电容量(S111)。然后,CPU14基于两个传感器的输出来判定测温部3a和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否良好(S112)。具体而言,CPU14在(a)静电容量的值比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值大,并且其差值大于规定值(例如0.5pF),且(b)从电源接通后到当前为止的最高温度减去当前温度而得的值小于规定值(例如1℃)时,判定为“接触状态良好”。如果例如在体温测定过程中探头3脱落从而测温部3a脱离被测温部位,则如图12所示,静电容量或温度会降低。由此,不满足条件(a)、(b)中的某一条件,因此能够检测出接触状态不良。
在体温测定过程中检测出接触状态不良时(S112:否),CPU14使蜂鸣器13鸣动来发出警报(S113)。这样,通过报知接触状态不良,能够督促使用者修正探头的插入状态或可靠地夹紧腋部。另外,在虽然自发出警报起已经过一定时间但接触状态仍未改善时(S114:是),CPU14中止测定,并在LCD12上显示出错信息(S115)。
在判定为接触状态良好时(S112:是),CPU14停止警报(S116),继续检测体温和静电容量直到满足预测结束条件(S117:否)。
例如,能够将开始预测体温之后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规定值(例如60秒)作为预测结束条件。其中,在检测出接触状态不良时(S112:否),中断经过时间的计数或重置(reset),并在接触状态变为良好后再次开始计数。另外,也可以将温度上升率是否变得小于规定值作为预测结束条件。
如果满足预测结束条件(S117:是),则CPU14结束测定,计算出体温的预测值,并在LCD12上进行显示(S118)。
(本实施例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参照温度传感器和接触探测传感器这两者的输出,能够评价探头前端的测温部和比探头前端的测温部更靠近主体的部分这至少两处的状态,因此能够比以前高精度地判定出测温部和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否良好。
通过组合检测对象不同的两种传感器,能够减少误检测。并且,在应当置于被测定部位(温度最高的部位)的部分监视温度,在应当置于被测定部位之前的部位(为保持探头的部位)的部分进行接触探测。通过此种传感器配置,能够使接触状态良好时和不良时的输出表现出大幅的差值,能够实现判定精度的提高。
通过将体温测定用的温度传感器用作为用于检测接触状态的传感器,与将两者分别设置的情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削减零件个数,实现探头前端的小型化,降低成本等。
另外,不仅检测测定开始时的测温部与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还检测测定过程中的接触状态,由此能够始终监视被测定部位与测温部之间的接触状态,能够实现体温测定的精度的提高。因此,本实施例尤其能够理想地用于预测式体温计。即,预测式体温计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测定温度,但是如果被测定部位未可靠地与测温部相接触,则有时预测结果的精度会降低。可是,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测温部恰当地与被测定部位相接触之后才开始预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体温。
<第二实施例>
图13是第二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的流程图。与第一实施例(图1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进行S106、S107、S114、S115的处理。即,在第一实施例中,如果接触状态不良持续一定时间,则中止测定并显示出错信息,但在第二实施例中,继续输出警报直到接触状态变为良好。
在现有的体温计中,为了从出错状态恢复,需要重新接通电源或按压重置按钮来重置体温计,比较麻烦。关于这一点,本实施例的体温计不会陷入出错状态,因此无需重置,可用性提高。
<第三实施例中>
图14是第三实施例中的体温测定处理的流程图。与第一实施例(图1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进行S105、S108、S113、S116的处理,代之以进行S300、S301的处理。即,在第一实施例中,发出警报来输出“接触状态不良”的信息,与之相对,在第三实施例中,报知“接触状态良好”(S300、S301)。
在测定体温之前的阶段,如果接触状态变为良好(S104:是),则CPU14使蜂鸣器13鸣动,例如发出“噼噼”的声音(S300)。由此,使用者能够识别出当前的接触状态良好及体温的测定已开始。
另外,在体温测定过程中,在接触状态良好期间蜂鸣器13也定期地“噼噼”地鸣动(S301)。体温测定需要数十秒至数分钟,这期间,使用者需要保持相同的姿势。如果体温计不进行任何报知,则一些使用者有可能对体温测定处理是否在继续感到不安,想要确认体温计的动作而动体温计或者使体温计脱离被测定部位。关于这一点,若定期地报知接触状态良好,则能够使使用者识别出测定处理正在正常地持续,因此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由蜂鸣器13进行的报知,但报知部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如图15所示地用LED21的光或LCD12的显示来报知接触状态是否良好。也可以如图16所示地通过使设置在基板22上的振动马达23的振动来报知接触状态是否良好。另外,也可以如图17所示地通过从扬声器24输出声音来报知接触状态是否良好。
<第四实施例>
图18及图19是第四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的流程图。与第一实施例(图1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进行S105、S113的处理,代之以进行S400至S409的处理。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判定为接触状态不良时仅仅输出警报,但在第四实施例中,CPU14判定接触状态的不良等级(S400、S401、S405、S406),并通过报知部进行与不良等级相对应的报知(S402至S404、S407、S409)。
(体温测定之前)
在S104中,CPU14计算以下的两个值ΔC和ΔT。
ΔC=当前的静电容量-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静电容量
ΔT=当前的温度-1秒前的温度
并且,在ΔC>0.5pF且ΔT>1℃这两个条件得以满足时,CPU14判定为“接触状态良好”(S104:是)。在ΔC≤0.5pF或ΔT≤1℃时,CPU14进入不良等级的判定处理(S104:否)。
在ΔC>0.3pF或ΔT>0.7℃时,判定为不良等级是“1”(S400:是),发出与等级1相对应的警报(S402)。例如可以采用如下输出方式:使蜂鸣器以“小”音量鸣动;使“绿色”的LED亮灯;产生“弱”振动;输出声音“嘀”等。
在ΔC>0.2pF或ΔT>0.5℃时,判定为不良等级是“2”(S401:是),发出与等级2相对应的警报(S403)。例如可以采用如下输出方式:使蜂鸣器以“中”音量鸣动;使“红色和绿色”的LED亮灯;产生“中等”振动;输出声音“嘀嘀”等。
在上述任一个条件都不符合时(S401:否),判定为不良等级是“3”,发出与等级3相对应的警报(S404)。例如可以采用如下输出方式:使蜂鸣器以“大”音量鸣动;使“红色”的LED亮灯;产生“强”振动;输出声音“嘀嘀嘀”等。
(体温测定过程中)
在体温测定过程中,在S112,CPU14计算以下的两个值ΔCa和ΔTa。
ΔCa=当前的静电容量-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静电容量
ΔTa=从电源接通到当前为止的最高温度-当前的温度
并且,在ΔCa>0.5pF且ΔTa<1℃这两个条件得以满足时,CPU14判定为“接触状态良好”(S112:是)。在ΔCa≤0.5pF或ΔTa≥1℃时,CPU14进入不良等级的判定处理(S112:否)。
在ΔCa>0.3pF或ΔTa<1.5℃时,判定为不良等级是“1”(S405:是),发出与等级1相对应的警报(S407)。在ΔCa>0.2pF或ΔTa<2.0℃时,判定为不良等级是“2”(S406:是),发出与等级2相对应的警报(S408)。除此之外时(S406:否),判定为不良等级是“3”,发出与等级3相对应的警报(S409)。另外,警报的输出方式与上述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在接触状态不良时,能够向使用者通知其不良等级。若能够识别不良等级,则使用者能够判断是只需稍微移动探头3就能够改善接触状态还是暂时将探头3从被测定部位取出并重新插入为好。因此,电子体温计的可用性提高。
<第五实施例>
图20及图21是第五实施例的体温测定处理的流程图。与第一实施例(图1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进行S105、S113的处理,代之以进行S500至S513的处理。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判定为接触状态不良时只输出警报,但在第五实施例中,CPU14基于温度传感器和接触探测传感器的输出来推定接触状态不良的原因(不良原因)(S500至S502、S507至S509),并通过报知部进行与不良原因相对应的报知(S503至S506、S510至S513)。
(体温测定之前)
在S104,CPU14计算以下的两个值ΔC和ΔT。然后,CPU14根据ΔC和ΔT的值的组合来判定接触状态及不良原因。
ΔC=当前的静电容量-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静电容量
ΔT=当前的温度-1秒前的温度
图22是测定体温之前的接触状态和不良原因的判定表。图22的纵轴表示ΔT的值,横轴表示ΔC的值。这里,不良原因1相当于探头前端伸出的情况(图5的类型),不良原因2相当于只夹持了探头前端的情况(图7的类型),不良原因3相当于发生隙间的情况(图9的类型)。
即,在ΔC>0.5pF且ΔT>1℃这两个条件得以满足时,CPU14判定为“接触状态良好”(S104:是)。在ΔC≤0.5pF或ΔT≤1℃时,CPU14进入不良原因的推定处理(S104:否)。
在ΔC>0.5pF且ΔT≤1℃时,判定为不良原因是“1”(S500:是),发出与不良原因1相对应的警报(S503)。例如可以采用如下输出方式:使蜂鸣器以“小”音量鸣动;使“绿色”的LED亮灯;产生“弱”振动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声音来输出如“体温计的前端伸出。请将体温计稍稍拉近。”那样的用于改善接触状态的向导。
在ΔC≤0.5pF且ΔT>1℃时,判定为不良原因是“2”(S501:是),发出与不良原因2相对应的警报(S504)。例如可以采用如下输出方式:使蜂鸣器以“中”音量鸣动;使“红色和绿色”的LED亮灯;产生“中等”振动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声音来输出如“请将体温计深些插入。”那样的向导。
在0.3pF<ΔC≤0.5pF且0.3℃<ΔT≤1℃时,判定为不良原因是“3”(S502:是),发出与不良原因3相对应的警报(S505)。例如可以采用如下输出方式:使蜂鸣器以“大”音量鸣动;使“红色”的LED亮灯;产生“强”振动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声音来输出如“请可靠地插入体温计。”那样的向导。
除此之外时(S502:否),判定为体温计还未插入腋下,发出警报(S506)。例如可以采用如下输出方式:使蜂鸣器以“大”音量鸣动;使“红色”的LED亮灯;产生“强”振动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声音来输出如“能够测定体温。请插入体温计。”那样的向导。
(体温测定过程中)
在体温测定过程中,在S112,CPU14计算以下的两个值ΔCa和ΔTa。然后,CPU14根据ΔCa和ΔTa的值的组合,判定接触状态及不良原因。
ΔCa=当前的静电容量-电源刚刚接通之后的静电容量
ΔTa=从电源接通到当前为止的最高温度-当前的温度
图23是体温测定过程中的接触状态和不良原因的判定表。图23的纵轴表示ΔTa的值,横轴表示ΔCa的值。不良原因1至3与图22的说明相同。
即,在ΔCa>0.5pF且ΔTa<0.5℃这两个条件得以满足时,CPU14判定为“接触状态良好”(S112:是)。在ΔCa≤0.5pF或ΔT≥0.5℃时,CPU14进入不良原因的推定处理(S112:否)。
在ΔCa>0.5pF且ΔT≥0.5℃时,判定为不良原因是“1”(S507:是),发出与不良原因1相对应的警报或声音向导(S510)。在ΔCa≤0.5pF且ΔT<0.5℃时,判定为不良原因是“2”(S508:是),发出与不良原因2相对应的警报或声音向导(S511)。在0.3pF<ΔCa≤0.5pF且ΔT≥0.5℃时,判定为不良原因是“3”(S509:是),发出与不良原因3相对应的警报或声音向导(S512)。除此之外时(S509:否),判定为体温计从腋下脱落,并发出警报或声音向导(S513)。另外,警报或声音向导的输出方式与上述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在接触状态不良时,能够向使用者通知不良的原因及解决方案。通过知晓不良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把握为了改善接触状态进行怎样的具体处理为好。由此,能够提高电子体温计的可用性,并且能够使使用者学习正确的测定方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的结构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具体例,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根据所用的传感器的种类和灵敏度、体温计的产品规格等恰当地设计判定处理的具体的流程、判定的阈值、报知或声音向导的输出方式、不良等级的判定方法及不良原因的推定方法等即可。另外,针对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可以互相组合。

Claims (7)

1.一种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具有:
探头,其在前端具有测温部;
第一传感器,其设置在上述探头的测温部,用于测定温度;
第二传感器,其设置在比上述探头的测温部更靠近体温计主体的位置,用于探测人体的接触;
判定部,其基于上述第一传感器和上述第二传感器这两者的输出,判定上述测温部和使用者的被测定部位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否良好;
报知部,其根据上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进行报知,
上述第一传感器兼作为用于测定上述使用者的体温的传感器,
上述判定部基于上述第一传感器的输出的变化和上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的变化,判定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上述报知部至少报知体温测定过程中的接触状态良好。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在接触状态不良时,上述判定部基于上述第一传感器和上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来判定接触状态的不良等级,并且上述报知部进行与上述不良等级相对应的报知。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在接触状态不良时,上述判定部基于上述第一传感器和上述第二传感器的输出来推定接触状态不良的原因,并且上述报知部进行与上述不良的原因相对应的报知。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上述报知部针对上述不良的原因提供解决方案的向导。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上述报知部具有LED和LCD,上述报知部用LED的光或LCD的显示来报知接触状态是否良好。
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电子体温计,其特征在于,
上述报知部具有蜂鸣器,在接触状态不良的情况下,该报知部通过使上述蜂鸣器鸣动来进行报知。
CN200980106106.7A 2008-02-22 2009-02-17 电子体温计 Active CN101952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1616 2008-02-22
JP2008041616A JP5256770B2 (ja) 2008-02-22 2008-02-22 電子体温計
PCT/JP2009/052703 WO2009104604A1 (ja) 2008-02-22 2009-02-17 電子体温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2700A CN101952700A (zh) 2011-01-19
CN101952700B true CN101952700B (zh) 2014-04-16

Family

ID=40985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6106.7A Active CN101952700B (zh) 2008-02-22 2009-02-17 电子体温计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400316B2 (zh)
JP (1) JP5256770B2 (zh)
CN (1) CN101952700B (zh)
BR (1) BRPI0908499B1 (zh)
DE (1) DE112009000407B4 (zh)
MX (1) MX2010008833A (zh)
RU (1) RU2451269C1 (zh)
WO (1) WO20091046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0499B2 (ja) * 2008-02-22 2014-07-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
TW201224411A (en) * 2010-12-14 2012-06-16 Mesure Technology Co Ltd Mercury-free non-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with a support structure
CN102661805A (zh) * 2012-04-27 2012-09-12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温度计和信息处理系统
WO2014162333A1 (ja) * 2013-04-01 2014-10-09 テルモ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448117B2 (en) * 2013-08-08 2016-09-20 Bio Echo Net Inc Infrared thermometer
CN104083152B (zh) * 2014-07-17 2016-05-18 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体温监测方法及体温监测系统
CN104146690B (zh) * 2014-08-22 2016-06-08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探头与生命体接触良好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61498B (zh) * 2014-08-28 2018-05-29 北京睿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温计
CN104390719A (zh) * 2014-11-21 2015-03-04 广西智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测量系统
CN104622436A (zh) * 2015-03-02 2015-05-20 深圳市知音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体温计及其夹持状态的检测方法
CN106264485A (zh) * 2015-05-29 2017-01-04 上海温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监护系统、体温监测仪及其人体体温数据处理装置
CN106264479A (zh) * 2015-05-29 2017-01-04 上海温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体温数据处理方法
JP6830764B2 (ja) * 2016-06-02 2021-02-17 株式会社テイエルブイ 接触型検査器及び接触型検査方法
US10881349B2 (en) * 2016-08-05 2021-01-05 Bose Corporation Temperature-monitoring earbud device
CN108236456B (zh) * 2016-12-27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检测体温计放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体温计
CN117617981B (zh) * 2023-12-05 2024-04-19 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567A (en) * 1899-09-07 1900-04-03 Ellsworth Beeson Tire-heater.
JPS52104176A (en) 1976-02-25 1977-09-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gital clinical thermometer
JPS57163833A (en) * 1981-04-01 1982-10-08 Terumo Corp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CH653131A5 (fr) 1983-02-21 1985-12-13 Bioself Int Inc Appareil de mesure de la temperature en valeur numerique d'un corps vivant.
JPH04138249A (ja) 1990-09-28 1992-05-12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積層型樹脂複合金属板とそれに用いる導電媒体の製造方法
JPH0750683Y2 (ja) * 1991-06-18 1995-11-15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電子体温計
RU2073217C1 (ru) * 1993-08-27 1997-02-10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кооператив "Элав" Электронный термометр
US5732711A (en) * 1996-08-27 1998-03-31 Air-Shields, Inc. Body func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ES2144954B1 (es) 1998-05-14 2001-01-01 Soriano Guilabert Termometro telematico inalambrico.
US6090050A (en) 1998-07-16 2000-07-18 Salix Medical, Inc. Thermome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EP1182437A1 (en) * 2000-08-23 2002-02-27 Microlife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Medical thermome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edical thermometer
JP3909301B2 (ja) * 2002-04-26 2007-04-25 株式会社エイネット 身体温度情報端末装置及び身体温度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04264297A (ja) * 2003-02-13 2004-09-24 Terumo Corp 電子体温計
US7938783B2 (en) * 2003-08-19 2011-05-10 Advanced Monitors Corporation Medical body core thermometer
DE102005037921B3 (de) * 2005-08-11 2006-06-14 Dräger Medical AG & Co. KG Temperaturmessvorrichtung mit Funktionsindikator
US7275866B2 (en) * 2005-11-09 2007-10-02 Chao-Man Tseng Digital thermometer
JP5540499B2 (ja) * 2008-02-22 2014-07-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56770B2 (ja) 2013-08-07
JP2009198378A (ja) 2009-09-03
DE112009000407B4 (de) 2015-01-15
RU2451269C1 (ru) 2012-05-20
DE112009000407T5 (de) 2010-12-09
US8400316B2 (en) 2013-03-19
MX2010008833A (es) 2010-09-10
BRPI0908499A2 (pt) 2016-06-07
WO2009104604A1 (ja) 2009-08-27
CN101952700A (zh) 2011-01-19
BRPI0908499B1 (pt) 2019-03-19
US20100315258A1 (en) 2010-12-16
RU2010138893A (ru) 2012-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2700B (zh) 电子体温计
JP6000418B2 (ja) 生体試料測定装置
US20110087461A1 (en) Wireless data logging device
US8085143B2 (en) Universal wireless transceiver
US9377282B2 (en) Method for validating a workpiece measurement in a dimensional metrology hand tool
US20110083521A1 (en) Wireless circular chart recorder
JP6906350B2 (ja) 排泄を予測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排泄を予測するための装置
WO2005124370A1 (en) A hand-held probe
CN205426345U (zh) 红外测温及热敏电阻测温计
KR20110011768A (ko) 무선 근거리 기반 생체 신호 측정 단말기 및 방법
CA25145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coagulation time without thermostatic control
US20030020479A1 (en) Electrical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an electronic circuit integrated in the rechargeable battery container
US20090274192A1 (en) Replaceable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US9778098B2 (en) Natural-frequency measurement device
US20050260760A1 (en) Measuring device for monitoring sterilization conditions
JP2009229130A (ja) 電子体温計
JP2003030775A (ja) データロガー
CN202235327U (zh) 电子体温计
CN205548533U (zh) 一种智能电子体温计
CN212965284U (zh) 一种用于分时测量多路信号的板卡
CN105962905A (zh) 电子体温计及基于其的测温方法
JPS5918415A (ja) 携帯用電子式水深計
JP2014064751A (ja) 体温計、体温計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738921B2 (ja) 電子体温計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309144A (ja) 計測装置および計測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