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2814B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2814B
CN102112814B CN200880130499.0A CN200880130499A CN102112814B CN 102112814 B CN102112814 B CN 102112814B CN 200880130499 A CN200880130499 A CN 200880130499A CN 102112814 B CN102112814 B CN 1021128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trunk unit
refrigerant
col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04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2814A (zh
Inventor
森本裕之
山下浩司
鸠村杰
若本慎一
竹中直史
岛津裕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12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2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2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2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with simultaneous cooling and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bridge circuits of on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制冷剂进入居室空间并且实施了制冷剂泄漏对策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100)具有热源装置(1)、中继单元(3)、室内机(2)、纵配管和横配管;热源装置(1)具有加压一次制冷剂的压缩机、切换一次制冷剂循环方向的四通阀(11)及连接于四通阀(11)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设置在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9)的室外或与室外相连的空间;中继单元(3)在与热源装置(1)隔开多个楼层的设置楼层内设在与空调对象空间不同的非对象空间,具有进行一次制冷剂和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的中间热交换器及输送二次制冷剂的泵(21);室内机(2)具有对二次制冷剂和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纵配管跨多个楼层连接热源装置(1)和中继单元(3);横配管从分隔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和室外的壁的外侧连接中继单元(3)和室内机(2),使得液相的二次制冷剂在至少两根一组的配管的双方流动。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楼房用复式空调等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一直存在适用了如下空调装置的楼房用复式空调,即,该空调装置通过使制冷剂在配置于室外的作为热源机的热源装置(室外机)和配置于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向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输送冷量或热量,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在这种空调装置中使用的制冷剂,多使用例如HFC系制冷剂。另外,近年来也开始使用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
另外,也存在以冷机系统为代表的另外构成的空调装置。在该空调装置中,在配置于室外的热源机中,生成冷量或热量,由配置于热源装置内的热交换器把冷量或热量传递给水或防冻液等热介质,将热介质输送到配置在空调对象区域的作为室内机的风扇盘管单元或板式加热器等中,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进而,还有称为废热回收型冷机的类型,即,在热源机连接四根水配管,供给冷量及热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18372号公报(第3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第5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空调装置中,因为向室内机输送高压的制冷剂,所以,制冷剂填充量变得非常大,在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泄漏时,例如造成地球变暖恶化等,给地球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R410A,其地球变暖系数大到1970,对于使用这样的制冷剂,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减少制冷剂填充量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制冷剂泄漏到居室空间时,存在由该制冷剂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对人体有无影响这样的心理不安因素。
专利文献2所述那样的冷机系统并没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因为在热源装置进行制冷剂和水的热交换,把水输送到室内机,所以,输送水的动力变得非常大,增加了能量消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抑制能量消费、同时实施制冷剂泄漏对策、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的空调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热源装置,该热源装置具有压缩机、切换装置以及第一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对在气相和液相之间或者在超临界状态和非超临界状态之间改变状态而被使用的一次制冷剂进行加压,所述切换装置切换所述一次制冷剂的循环方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切换装置连接,所述热源装置设置在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的室外或者与室外相连的空间中;中继单元,该中继单元在与所述热源装置隔开多个楼层的设置楼层内设置在与空调对象空间不同的非对象空间中,并且具有第二热交换器以及泵,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进行所述一次制冷剂和以水或载冷剂作为主要成分的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所述泵输送所述二次制冷剂;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第三热交换器,该第三热交换器对所述二次制冷剂和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纵配管,该纵配管跨多个楼层连接所述热源装置和所述中继单元;和横配管,该横配管从分隔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和室外的壁的外侧连接所述中继单元和所述室内机,并且使得液相的所述二次制冷剂在至少两根一组的配管的双方流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能够抑制热源侧制冷剂进入居室空间,同时实施热源侧制冷剂的泄漏对策,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可容易进行设置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设置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设置状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空调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回路图。
图3是表示中继单元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5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6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回路构成的回路图。
图9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0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1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2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变型例的回路构成的回路图。
图14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5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6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7是表示空调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8是表示设置有空调装置的建筑物内部的各构成设备的配置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设置有空调装置的建筑物内部的各构成设备的配置状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设置有空调装置的建筑物内部的各构成设备的配置状态的又一例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中继单元的配置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热源装置,2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室内机,2d室内机,3中继单元,3a第一中继单元,3b第二中继单元,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5配管,5a配管,5b配管,6室外空间,7居室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四通阀,12热源侧热交换器,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单向阀,13d单向阀,14气液分离器,15中间热交换器,15a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b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6膨胀阀,16a膨胀阀,16b膨胀阀,16c膨胀阀,16d膨胀阀,16e膨胀阀,17储蓄器,21泵,21a第一泵,21b第二泵,22流路切换阀,22a流路切换阀,22b流路切换阀,22c流路切换阀,22d流路切换阀,22e流路切换阀,22f流路切换阀,23流路切换阀,23a流路切换阀,23b流路切换阀,23c流路切换阀,23d流路切换阀,23e流路切换阀,23f流路切换阀,24截止阀,24a截止阀,24b截止阀,24c截止阀,24d截止阀,24e截止阀,24f截止阀,25流量调整阀,25a流量调整阀,25b流量调整阀,25c流量调整阀,25d流量调整阀,25e流量调整阀,25f流量调整阀,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利用侧热交换器,26e利用侧热交换器,26f利用侧热交换器,27旁路,27a旁路,27b旁路,27c旁路,27d旁路,27e旁路,27f旁路,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第一温度传感器,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2第二温度传感器,32a第二温度传感器,32b第二温度传感器,33第三温度传感器,33a第三温度传感器,33b第三温度传感器,33c第三温度传感器,34第四温度传感器,34a第四温度传感器,34b第四温度传感器,34c第四温度传感器,35第五温度传感器,36第一压力传感器,37第六温度传感器,38第七温度传感器,39第八温度传感器,40第二压力传感器,50非居室空间,50a壁背后,50b吸气口,50c排气口,51管轴,52振动抑制板,53换气装置,55机械室,56通风路,60分隔板,61a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b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2a控制装置,62b控制装置,62c控制装置,65连接配管,65a制热侧连接配管,65b制冷侧连接配管,66分隔壁,100空调装置,101热源装置,102室内机,102a室内机,102b室内机,102c室内机,102d室内机,102e室内机,102f室内机,103中继单元,104三通阀,104’四通阀,104a三通阀,104a’四通阀,104b三通阀,104b’四通阀,105热源侧热交换器,106膨胀阀,107二通阀,107a二通阀,107b二通阀,107c二通阀,108制冷剂配管,108a制冷剂配管,108b制冷剂配管,108c制冷剂配管,110压缩机,111油分离器,113单向阀,200空调装置,200’空调装置,203膨胀阀,203a膨胀阀,203b膨胀阀,204二通阀,204a二通阀,204b二通阀,205二通阀,205a二通阀,205b二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因为R410A、R407C或R404A等HFC系制冷剂的地球变暖系数大,所以,在制冷剂泄漏时,对环境带来的负荷大。因而,近年来,作为替代HFC(hydrofluoro carbon)系制冷剂的制冷剂,研究了二氧化碳、氨或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制冷剂、或HFO(hydrofluoro-olefin)等制冷剂。但是,这些制冷剂或是具有可燃性(例如氨或碳氢化合物),或是泄漏的界限浓度小。即,尽管这些制冷剂的地球变暖系数小,但鉴于对人体的影响及安全性,应用于居室空间并不理想。
在表1中表示了由ISO标准确定的居室空间中的界限泄漏浓度的一例。
表1
  制冷剂   界限浓度[kg/m3]
  R410A   0.44
  二氧化碳   0.07
  氨   0.0004
  丙烷   0.008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广泛使用在直接膨胀式空调机中的作为HFC系制冷剂之一的R410A,其泄漏界限浓度比其他的制冷剂要大,泄漏时影响也不是什么问题。另一方面,氨、作为碳氢化合物之一的丙烷以及二氧化碳等自然制冷剂,其泄漏界限浓度非常小,存在为了将这些制冷剂适用于空调机而必须实施制冷剂泄漏时的对策的课题。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中,把解决这样的课题作为主要目的。
在把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使用时,对用于满足表1所示的泄漏界限浓度0.07[kg/m3]的允许制冷剂填充量进行估算。楼房用复式空调的最小的室内机的容量约为1.5[kW]。例如,当设想在小会议室设置一台室内机的情况(房间大小:地板面积15[m2]、高度3[m])时,需要将制冷剂填充量设为3.15[kg]以下。即,若作为系统填充3.15[kg]以下的制冷剂的话,则可清除泄漏界限浓度,能够保证可靠性。同样,当对氨的允许制冷剂填充量进行估算时,需要设为0.018[kg]以下,而当对丙烷的允许制冷剂填充量进行估算时,需要设为0.36[kg]以下。
允许制冷剂填充量可以根据制冷剂的泄漏界限浓度由下面的式(1)求出。即,只要满足式(1)地来确定允许制冷剂填充量即可。
式(1)Wref=Lm×Rv
在此,Wref表示允许制冷剂填充量[kg],Lm表示泄漏界限浓度[kg/m3],Rv表示最小房间(配置有室内机2的部位中的容积最小的部位)的容积[m3]。上述的二氧化碳的允许制冷剂填充量,由式(1)得出为0.07×15×3=3.15。
但是,为了在以楼房用复式空调为代表的大型的空调装置中实现上述那样的制冷剂填充量,需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中,通过如以下说明那样遮断制冷剂系,可以解决制冷剂泄漏问题,而且能够实现以往的直接膨胀式空调那样的工程节省性、个别分散控制以及节能性。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设置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设置状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基于图1及图1a对空调装置的示意构成进行说明。该空调装置利用使制冷剂(成为一次制冷剂的热源侧制冷剂以及成为二次制冷剂的热介质(水或防冻液等))循环的冷冻循环(冷冻循环回路以及热介质循环回路),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另外,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
如图1所示,该空调装置具有作为室外机的一台热源装置1、多台室内机2、夹装在热源装置1和室内机2之间的中继单元3。中继单元3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具有第一中继单元3a和第二中继单元3b。热源装置1和中继单元3由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纵配管)4跨建筑物9的一个楼层或多个楼层而连接。另外,中继单元3和室内机2由导通热介质的配管(横配管)5跨该空调装置的空调对象空间和此外的非空调空间的边界而连接,把由热源装置1生成的冷量或热量配送到室内机2。另外,热源装置1、室内机2及中继单元3的连接台数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台数。另外,纵配管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在水平方向延伸的配管,横配管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带有若干高低差(例如处在邻接楼层内的高低差内那样的高度)的垂直方向的配管。
在制冷剂配管4中,作为一次制冷剂,流过HFC、HFO等的在使用状态下由气相和液相的变化可传播比较大的热量的碳氟化合物制冷剂、或者氨等的自然制冷剂。另一方面,在配管5中,作为二次制冷剂,流过包括水或载冷剂等作为主成分的热介质。对于二次制冷剂,除了仅仅使用水的情况以外,还有在水中添加具有防腐效果、防冻效果的添加剂的情况,与一次制冷剂不同,使用与由相变化产生的热泵效果相比不产生相变化也能以其大的热容量输送热量的介质。另外,从防止地球变暖考虑,作为一次制冷剂使用二氧化碳,把一次制冷剂的冷冻循环设成超临界循环,这样也是有用的选择。
热源装置1配置在作为楼房等建筑物9的外部空间的室外空间6,经由中继单元3把冷量或热量供给到室内机2。室内机2配置在可以输送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建筑物9的内部的居室等的居室空间7,向作为空调对象区域的居室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中继单元3与热源装置1及室内机2分开地构成,配置在与室外空间6及居室空间7不同的位置(以下称为非居室空间50),将热源装置1和室内机2连接,向室内机2传递从热源装置1供给的冷量或热量。
室外空间6表示存在于建筑物9的外部的部位,例如设想为图1所示那样的屋顶。非居室空间50表示作为走廊上方等的人平时不存在的部位的非对象空间之一,例如设想为共用区域的顶棚背后、有电梯等存在的共用部、机械室、计算机室(服务室)或仓库等。另外,居室空间7表示人平时存在的部位或暂时有多数量或少数量的人存在的部位,例如设想为办公室、教室、会议室、食堂等。另外,图1所示的斜线部表示用于把配管5通向楼层下方的管轴51。
热源装置1和第一中继单元3a利用两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第一中继单元3a和第二中继单元3b利用三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进而,第二中继单元3b和各室内机2分别由两根配管5连接。这样,把热源装置1由两根制冷剂配管4与中继单元3连接,把室内机2由两根配管5与中继单元3连接,由此容易进行空调装置的施工。
通过这样在中继单元3中分成两个中继单元、即第一中继单元3a和第二中继单元3b,可以在一个第一中继单元3a连接多个第二中继单元3b(参照图2)。另外,在图1中,室内机2以顶棚盒型为例进行了表示,但并不限于此,若为直接或通过通道等向居室空间7吹出冷量或热量的形式的话,则何种类型都可以,例如可以是顶棚埋入型或顶棚悬挂式等。另外,在图1中,以把中继单元3设置在顶棚背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表示,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侧面壁背后。
另外,在图1中,以把热源装置1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为例表示,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热源装置1也可以设置在带换气口的机械室等的被包围的空间内,若为能利用排气通道把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之外的形式的话,则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热源装置1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在这样的部位设置热源装置1,也不会产生特别的问题。
进而,在设置有中继单元3的顶棚背后的非居室空间50中设置分隔板60,利用该分隔板60分隔出中继单元3的收纳空间和室内机2的收纳空间。即,室内机2由于设置成与居室空间7连通,所以,设置分隔板60,使得在中继单元3泄漏的热源侧制冷剂不流入居室空间7侧的顶棚背后。另外,分隔板60的材料、厚度及形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在制冷剂意外发生了泄漏的情况下,若可以抑制制冷剂的扩散速度的话,则在分隔板60与顶棚板或建筑物结构体之间或是与配管之间也可以多少存在些间隙。
如图1a所示,也可以把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收纳在壁背后50a。通过这样在壁背后50a设置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如上所述,即使热源侧制冷剂意外地泄漏,也可以抑制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居室空间7,能够抑制由制冷剂泄漏造成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在欧美,因为有把空调装置收纳在壁背后50a而使其从外部不可见的习惯,所以,可以利用这样的空间。
另外,在第一中继单元3a或/及第二中继单元3b发生异常、实施修理、检查等时,与在顶棚背后设置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相比,设置在壁背后50a时可更容易进行应对。即,在壁背后50a设置第一中继单元3a或/及第二中继单元3b时,可实现提高维护性。进而,通过在壁背后50a设置吸气口50b及排气口50c,即使在热源侧制冷剂意外地泄漏时,也可把热源侧制冷剂与壁背后50a内的空气一起排向室外空间6,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另外,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热源侧制冷剂比空气重,所以,通过把排气口50c设在吸气口50b的下侧,可有效地进行吸气排气。
图2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构成的示意回路图。图3是表示中继单元3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基于图2及图3,对空调装置10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热源装置1和中继单元3经由安装在第二中继单元3b中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中继单元3和室内机2也经由安装在第二中继单元3中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以下,对设于空调装置100中的各构成设备的构成及作用进行说明。
[热源装置1]
在热源装置1中,利用制冷剂配管4串联连接并收纳压缩机10、作为切换制冷剂流路的切换装置的四通阀11、作为第一热交换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储蓄器17。另外,在热源装置1中,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及单向阀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及单向阀13d,与室内机2所要求的运转无关地,可以使流入到中继单元3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成为恒定方向。
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形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例如可以由可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四通阀11是切换制热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的部件。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储蓄器17设置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储存过剩的制冷剂。
单向阀13d设置在位于中继单元3和四通阀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中,只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在规定的方向(从中继单元3到热源装置1的方向)流动。单向阀13a设置在位于热源侧热交换器12和中继单元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中,只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在规定的方向(从热源装置1到中继单元3的方向)流动。单向阀13b设置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中,只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在从单向阀13d的下游侧朝向单向阀13a的下游侧的方向流通。单向阀13c设置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中,只允许热源侧制冷剂在从单向阀13d的上游侧朝向单向阀13a的上游侧的方向流通。
第一连接配管4a在热源装置1内将单向阀13d的下游侧的制冷剂配管4和单向阀13a的下游侧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第二连接配管4b在热源装置1内将单向阀13d的上游侧的制冷剂配管4和单向阀13a的上游侧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另外,在图2中,以设置了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单向阀13a、单向阀13b、单向阀13c及单向阀13d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表示,但并不限于此,不一定非要设置这些部件。
[室内机2]
在室内机2中分别搭载作为第三热交换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经由配管5与第二中继单元3b的截止阀24及流量调整阀25连接。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供给至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空气或制冷空气。
在该图2中,以四台室内机2与中继单元3连接的情况为例表示,从纸面下方起作为室内机2a、室内机2b、室内机2c和室内机2d图示。另外,对应于室内机2a~2d,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起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图示。另外,与图1同样,室内机2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2所示的四台。
[中继单元3]
中继单元3区分框体地由第一中继单元3a和第二中继单元3b构成。通过这样构成,在一个第一中继单元3a可连接多个第二中继单元3b。在第一中继单元3a设置气液分离器14和膨胀阀16e。在第二中继单元3b设置作为第二热交换器的两个中间热交换器15、四个膨胀阀16、两个泵21、四个流路切换阀22、四个流路切换阀23、四个截止阀24和四个流量调整阀25。
气液分离器14连接于与热源装置1连接的一根制冷剂配管4和与第二中继单元3b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两根制冷剂配管4,把从热源装置1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分离成蒸气状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膨胀阀16e设置在连接膨胀阀16a及膨胀阀16b的制冷剂配管4和气液分离器14之间,作为减压阀或节流装置发挥作用,将热源侧制冷剂减压并使其膨胀。膨胀阀16e可控制开度变化,例如可以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另外,在第一中继单元3a内,设置作为检测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浓度的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的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a。该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a检测在第一中继单元3a内泄漏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浓度。由该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a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信息作为信号被输送到控制装置62a。控制装置62a对来自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a的信号进行运算,控制各致动器(例如压缩机10或四通阀11、膨胀阀16e等)的驱动。
例如,控制装置62a在由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a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系统整体(例如压缩机10的驱动等)停止,可向使用者报告发生了制冷剂泄漏异常。这样的话,就可以让使用者迅速认识到在第一中继单元3a内由热源侧制冷剂泄漏产生了异常,可以及早进行应对。或者,控制装置62a在由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a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关闭上述的阀装置及膨胀阀,进行报告。这样的话,就可以将第一中继单元3a内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泄漏量抑制为最小,能够使损害成为最小限度。
可以把上述的阈值设定为表1中的泄漏界限浓度。另外,考虑到由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a检测到的值的误差等,也可以把阈值设定为泄漏界限浓度的1/10左右。另外,在图2中,以控制装置62a设在第一中继单元3a的外部的情况为例表示,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在第一中继单元3a内。另外,向使用者的报告可采用显示或声音或者这两者来进行。
两个中间热交换器15(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发挥作用,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把由热源装置1生成的冷量或热量供给到室内机2。在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设在气液分离器14和膨胀阀16d之间,供热介质的加热使用。在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设在膨胀阀16a和膨胀阀16c之间,供热介质的冷却使用。
四个膨胀阀16(膨胀阀16a~16d)作为减压阀或节流装置发挥作用,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膨胀阀16a设在膨胀阀16e和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之间。膨胀阀16b与膨胀阀16a并列设置。膨胀阀16c设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第一中继单元3a之间。膨胀阀16d设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和膨胀阀16a及膨胀阀16b之间。四个膨胀阀16可控制开度变化,例如可以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两个泵21(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使在配管5中导通的热介质循环。第一泵21a设在位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和流路切换阀22之间的配管5中。第二泵21b设在位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流路切换阀22之间的配管5中。另外,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由可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
四个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2a~22d)由三通阀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流路切换阀22设置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流路切换阀22的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个通路中的另一个通路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余下那个通路与截止阀24连接,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流路切换阀22a、流路切换阀22b、流路切换阀22c和流路切换阀22d图示。
四个流路切换阀23(流路切换阀23a~23d)由三通阀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流路切换阀23设置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流路切换阀23的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连接,三个通路中的另一个通路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余下那个通路与流量调整阀25连接,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流路切换阀23a、流路切换阀23b、流路切换阀23c和流路切换阀23d图示。
四个截止阀24(截止阀24a~24d)由二通阀构成,开闭配管5。截止阀24设置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截止阀24的一个通路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另一个通路与流路切换阀22连接,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截止阀24a、截止阀24b、截止阀24c和截止阀24d图示。
四个流量调整阀25(流量调整阀25a~25d)由三通阀构成,切换热介质的流路。流量调整阀25设置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流量调整阀25的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连接,三个通路中的另一个通路与旁路27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余下那个通路与流路切换阀23连接,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流量调整阀25a、流量调整阀25b、流量调整阀25c和流量调整阀25d图示。
旁路27设置成将处在截止阀24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之间的配管5和流量调整阀25连接。旁路27设置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即旁路27a、旁路27b、旁路27c及旁路27d)。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旁路27a、旁路27b、旁路27c和旁路27d图示。
另外,在第二中继单元3b内,设置作为检测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浓度的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的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b。该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b检测在第二中继单元3b内泄漏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浓度。由该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b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信息作为信号被输送到控制装置62b。控制装置62b运算来自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b的信号,控制各致动器的驱动。
例如,控制装置62b在由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b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可以使系统整体停止,向使用者报告发生了制冷剂泄漏异常。这样,可以让使用者迅速地认识到在第二中继单元3b内由热源侧制冷剂泄漏产生了异常,能够及早进行应对。或者,控制装置62b在由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b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关闭上述的阀装置及膨胀阀,发出报告。这样,可以将第二中继单元3b内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泄漏量抑制为最小,可使损害为最小限度。
上述的阈值可以设定成表1的泄漏界限浓度。另外,考虑到由制冷剂浓度检测传感器61b检测到的值的误差等,可以把阈值设定为泄漏界限浓度的1/10左右。另外,在图2中,以控制装置62b设置在第二中继单元3b的外部的情况为例表示,但也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在第二中继单元3b内。另外,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62b和控制装置62a既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一体设置。
另外,在第二中继单元3b中,设置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四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3、四个第四温度传感器34、第五温度传感器35、第一压力传感器36、第六温度传感器37和第七温度传感器38。由这些检测机构检测的信息被输送到控制空调装置100动作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62a、控制装置62b或控制装置62c,在以下该实施方式中相同),利用于压缩机10或泵21的驱动频率、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路切换等的控制。
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一温度传感器31a及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从中间热交换器15流出的热介质、即中间热交换器15的出口的热介质的温度,例如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一温度传感器31a设置在第一泵21a的入口侧的配管5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1b设置在第二泵21b的入口侧的配管5中。
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第二温度传感器32a及第二温度传感器32b)检测流入到中间热交换器15中的热介质、即中间热交换器15的入口的热介质的温度,例如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二温度传感器32a设置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入口侧的配管5中。第二温度传感器32b设置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入口侧的配管5中。
四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3(第三温度传感器33a~33d)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检测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的热介质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三温度传感器33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第三温度传感器33a、第三温度传感器33b、第三温度传感器33c和第三温度传感器33d图示。
四个第四温度传感器34(第四温度传感器34a~34d)设置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检测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四温度传感器34设有与室内机2的设置台数对应的个数(在此为四个)。另外,与室内机2对应,从纸面下侧起作为第四温度传感器34a、第四温度传感器34b、第四温度传感器34c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d图示。
第五温度传感器35设置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热源侧制冷剂流路的出口侧,检测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一压力传感器36设置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热源侧制冷剂流路的出口侧,检测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
第六温度传感器37设置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热源侧制冷剂流路的入口侧,检测流入到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七温度传感器38设置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热源侧制冷剂流路的出口侧,检测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
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由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连接的配管(以下称为配管5a)和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的配管(以下称为配管5b)构成。配管5a及配管5b根据与中继单元3连接的室内机2的台数进行分支(在此,各分支成四个)。另外,配管5a及配管5b由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3及流量调整阀25连接。通过控制流路切换阀22及流路切换阀23,来确定是使导通配管5a的热介质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26、还是使导通配管5b的热介质流入到利用侧热交换器26。
如图3所示,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由金属板材覆盖。这样,热源侧制冷剂就不会从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泄漏到外部。另外,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的框体既可以由金属板材形成,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的框体也可以由金属板材覆盖。另外,金属板材的种类、厚度及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定。
在该空调装置100中,利用制冷剂配管4顺次串联连接压缩机10、四通阀11、热源侧热交换器12、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构成冷冻循环回路。另外,利用配管5a顺次串联连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第一泵21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同样,利用配管5b顺次串联连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第二泵21b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即,在各中间热交换器15并列连接多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使热介质循环回路成为多个系统。
即,在空调装置100中,热源装置1和中继单元3经由设置于中继单元3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另外,中继单元3和室内机2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中在冷冻循环回路循环的作为一次侧制冷剂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作为二次侧制冷剂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在此,对在冷冻循环回路及热介质循环回路中使用的制冷剂的种类进行说明。在冷冻循环回路中,使用二氧化碳或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制冷剂、或者地球变暖系数比碳氟化合物制冷剂小的制冷剂。对于地球变暖系数比碳氟化合物制冷剂小的制冷剂,例如有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10A等疑似共沸混合制冷剂、或者R22等单一制冷剂等。通过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使用自然制冷剂,具有能够抑制由制冷剂泄漏产生的地球温室效应的效果。特别是因为二氧化碳其高压侧在超临界状态下不冷凝地进行热交换,所以,当如图2所示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使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形成为相向流动形式时,能够提高加热热介质时的热交换性能。
热介质循环回路如上述那样连接于室内机2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为此,在空调装置100中,考虑到热介质泄漏至设置室内机2的房间等的情况,以在热介质使用安全性高的类型为前提。因此,对于热介质,可以使用例如水或防冻液、水与防冻液的混合液等。根据该构成,即使在低的外部气体温度下也可以抑制因冻结或腐食产生的制冷剂泄漏,得到高的可靠性。另外,在计算机室等禁忌水分的部位设置室内机2的情况下,作为热介质可以使用绝热性高的氟系无活性液体。
在此,对空调装置100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该空调装置100可基于来自各室内机2的指示,在其室内机2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即,空调装置100可在所有的室内机2进行相同的运转,而且可在各室内机2进行不同的运转。以下,与制冷剂的流动一起,对空调装置100所执行的四个运转模式、即在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进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在驱动的室内机2全部进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负荷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及制热负荷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4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4中,以仅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全制冷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即,在图4中,图示的是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不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另外,在图4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由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4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热源装置1中,把四通阀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中继单元3中,停止第一泵21a,驱动第二泵21b,打开截止阀24a及截止阀24b,关闭截止阀24c及截止阀24d,使热介质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0的运转。
首先,对冷冻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1,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向室外空气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态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a,从热源装置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到第一中继单元3a。流入第一中继单元3a的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14,随后经过膨胀阀16e流入到第二中继单元3b。
流入第二中继单元3b的制冷剂由膨胀阀16a进行节流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该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流入作为蒸发器作用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冷却热介质,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16c后,从第二中继单元3b及第一中继单元3a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源装置1。流入热源装置1的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d,经由四通阀11及储蓄器17,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另外,膨胀阀16b及膨胀阀16d形成为制冷剂不流动那样的小的开度,膨胀阀16c成为全开状态,不产生压力损失。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因为第一泵21a停止,所以,热介质经由配管5b循环。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热介质,由第二泵21b在配管5b内流动。由第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2a及流路切换阀22b),经过截止阀24(截止阀24a及截止阀24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室内机2的室内等的空调对象区域的制冷。
其后,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流量调整阀25a及流量调整阀25b)。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的作用,仅有维持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旁路27a及旁路27b)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地流动。
经过旁路27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流路切换阀23a及流路切换阀23b),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第二泵21b。另外,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通过进行控制而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差保持为目标值,能够得以维持。
此时,由于没必要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关闭),所以,利用截止阀24关闭流路,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4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有热负荷存在,所以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截止阀24c及截止阀24d为关闭状态。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下,只要打开截止阀24c或截止阀24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5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以仅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量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全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即,在图5中,图示的是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不产生热量负荷的情况。另外,在图5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由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5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热源装置1中,把四通阀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3。在中继单元3中,驱动第一泵21a,使第二泵21b停止,打开截止阀24a及截止阀24b,关闭截止阀24c及截止阀24d,切换成使热介质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和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0的运转。
首先,对冷冻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1,导通第一连接配管4a,通过单向阀13b,从热源装置1流出。从热源装置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第一中继单元3a。流入第一中继单元3a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流入气液分离器14之后,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由膨胀阀16d节流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由膨胀阀16d节流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经由膨胀阀16b,导通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热源装置1。流入热源装置1的制冷剂经由单向阀13c而通过第二连接配管4b,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1及储蓄器17返回压缩机10。另外,膨胀阀16a、膨胀阀16c及膨胀阀16e设成制冷剂不流动那样的小的开度。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下,因为第二泵21b停止,所以,热介质经由配管5a进行循环。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由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热介质,由第一泵21a在配管5a内流动。由第一泵21a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2a及流路切换阀22b),经过截止阀24(截止阀24a及截止阀24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将热量给予室内空气,进行设置室内机2的室内等的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
其后,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流量调整阀25a及流量调整阀25b)。此时,通过流量调整阀25的作用,仅有维持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旁路27a及旁路27b),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地流过。
通过旁路27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流路切换阀23a及流路切换阀23b),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第一泵21a。另外,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能够通过进行控制而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差保持为目标值,得以维持。
此时,由于没必要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关闭),所以,利用截止阀24关闭流路,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5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有热负荷存在,所以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截止阀24c及截止阀24d为关闭状态。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热量负荷的情况下,只要打开截止阀24c或截止阀24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6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6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产生热量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即,在图6中,图示的是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不产生热量负荷及冷量负荷中的任意负荷的情况。另外,在图6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由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6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热源装置1中,把四通阀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在中继单元3中,驱动第一泵21a以及第二泵21b,打开截止阀24a及截止阀24b,关闭截止阀24c及截止阀24d,使热介质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0的运转。
首先,对冷冻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1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向室外空气散热,同时冷凝成为气液两相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a从热源装置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第一中继单元3a。流入第一中继单元3a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14,分离成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中继单元3b。
由气液分离器14分离的气态制冷剂,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气态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态制冷剂。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16d。另一方面,由气液分离器14分离的液态制冷剂经由膨胀阀16e,与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冷凝液化而通过膨胀阀16d的液态制冷剂合流,由膨胀阀16a节流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
该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吸热,将热介质冷却,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态制冷剂经由膨胀阀16c后,从第二中继单元3b及第一中继单元3a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源装置1。流入热源装置1的制冷剂,经过单向阀13d,经由四通阀11及储蓄器17,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另外,膨胀阀16b形成为制冷剂不流动那样的小的开度,膨胀阀16c成为全开状态,不产生压力损失。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因为一同驱动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经由配管5a及配管5b双方使热介质进行循环。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由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热介质,由第一泵21a在配管5a内流动。另外,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热介质,由第二泵21b在配管5b内流动。
由第一泵21a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a,经过截止阀24a,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把热量给予室内空气,进行设置室内机2的室内等的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另外,由第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b,经过截止阀24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室内机2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冷。
进行了制热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a。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a的作用,仅有维持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a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地流过。经过旁路27a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第一泵21a。
同样,进行了制冷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b。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b的作用,仅有维持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b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地流过。经过旁路27b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b,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第二泵21b。
在此其间,热的热介质(利用于热量负荷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利用于冷量负荷的热介质),由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2a及流路切换阀22b)及流路切换阀23(流路切换阀23a及流路切换阀23b)的作用,没有混合,流入有热量负荷存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有冷量负荷存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另外,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可以通过进行控制而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差保持在目标值,得以维持。
此时,由于没必要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关闭),所以,利用截止阀24关闭流路,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6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有热负荷存在,所以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截止阀24c及截止阀24d成为关闭状态。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了热量负荷或冷量负荷的情况下,只要打开截止阀24c或截止阀24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7是表示空调装置100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7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产生热量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即,在图7中,图示的是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不产生热量负荷及冷量负荷中的任意负荷的情况。另外,在图7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由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由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7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热源装置1中,把四通阀11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3。在中继单元3中,驱动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打开截止阀24a及截止阀24b,关闭截止阀24c及截止阀24d,使热介质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之间、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0的运转。
首先,对冷冻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1,导通第一连接配管4a,经过单向阀13b,从热源装置1流出。从热源装置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第一中继单元3a。流入第一中继单元3a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流入气液分离器14之后,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由膨胀阀16d节流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由膨胀阀16d节流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分成经过膨胀阀16a的流路和经过膨胀阀16b的流路。经由膨胀阀16a的制冷剂由该膨胀阀16a进一步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然后,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制冷剂,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从热介质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膨胀阀16c。
另一方面,由膨胀阀16d节流而流入膨胀阀16b的制冷剂与经由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及膨胀阀16c的制冷剂合流,成为干度更大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另外,合流的制冷剂从第二中继单元3b及第一中继单元3a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热源装置1。流入热源装置1的制冷剂经由单向阀13c而经过第二连接配管4b,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2。然后,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11及储蓄器17返回压缩机10。另外,膨胀阀16e设为制冷剂不流动那样的小的开度。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中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因为一同驱动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经由配管5a及配管5b这两者使热介质进行循环。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由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热介质由第一泵21a在配管5a内流动。另外,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热介质由第二泵21b在配管5b内流动。
由第一泵21a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a,经过截止阀24a,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中把热量给予室内空气,进行设置室内机2的室内等的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另外,由第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b,经过截止阀24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室内机2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冷。
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流出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a。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a的作用,仅有维持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a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地流过。经过旁路27a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a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第一泵21a。
同样,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b流出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b。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b的作用,仅有维持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b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地流过。经过旁路27b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b,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第二泵21b。
在此其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由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2a及流路切换阀22b)及流路切换阀23(流路切换阀23a及流路切换阀23b)的作用,没有混合,流入有热量负荷存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有冷量负荷存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另外,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可以通过控制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差保持在目标值,得以维持。
此时,由于没必要使热介质流向没有热负荷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包括热关闭),所以,利用截止阀24关闭流路,热介质不流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在图7中,由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中有热负荷存在,所以热介质流动,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中没有热负荷,使对应的截止阀24c及截止阀24d成为关闭状态。在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或利用侧热交换器26d产生了热量负荷或冷量负荷的情况下,只要打开截止阀24c或截止阀24d,使热介质循环即可。
如以上那样,因为在第一中继单元3a内设置气液分离器14,形成分离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的构成,所以,由两根制冷剂配管4连接热源装置1和第一中继单元3a之间,而且形成为可进行制冷及制热的同时运转。另外,因为构成为可由热介质侧的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3、截止阀24及流量调整阀25的切换及控制,经由热介质把在热源装置1生成的冷量或热量供给到负荷侧,所以,对于负荷侧,也可以利用两根配管5对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自由地供给冷量或热量。
进而,中继单元3(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因为形成为与热源装置1及室内机2不同的框体,所以,可设置在与它们不同的位置上,若如图1所示把第一中继单元3a及第二中继单元3b设置在非居室空间50的话,则可以遮断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可以抑制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居室空间7,从而提高了空调装置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加热侧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中,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到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不会比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2a检测到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入口的热介质温度高,热源侧制冷剂的过热气体区域的加热量少。为此,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由大体按第一压力传感器36的饱和温度求出的冷凝温度制约。另外,在冷却侧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中,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到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不会比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2b检测到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入口的热介质温度低。
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相对于二次侧(利用侧)的热负荷的增加或减少,使冷冻循环回路侧的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变化地加以应对是有效的。因此,理想的是,根据利用侧的热负荷的大小,改变存储在控制装置中的冷冻循环回路的冷凝温度或/及蒸发温度的控制目标值。通过这样,可容易追随利用侧的热负荷的大小变化。
对利用侧的热负荷变化的掌握,通过与第二中继单元3b连接的控制装置62b进行。另一方面,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的控制目标值,存储在与内置压缩机10及热源侧热交换器12的热源装置1连接的控制装置62c中。因此,通过在与第二中继单元3b连接的控制装置62b和与热源装置1连接的控制装置62c之间连接信号线而进行通信,传送冷凝温度或/及蒸发温度的控制目标值,可以改变存储在与热源装置1连接的控制装置62c中的冷凝温度或/及蒸发温度的控制目标值。另外,也可以传送控制目标值的偏差值,使控制目标值变化。
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可以适当地对应于利用侧的热负荷的变化。即,控制装置在掌握了利用侧的热负荷降低的情况时,可以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以使压缩机10的功率下降。因此,在空调装置100中,可以进行更为节能的对应运转。另外,与第二中继单元3b连接的控制装置62b和与热源装置1连接的控制装置62c也可以由一个控制装置承担。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如上所述以可使用R410A或R404A等类似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分子式内含有双键的CF3 CF=CH2等地球变暖系数为较小值的制冷剂或者其混合物、或是二氧化碳或丙烷等的自然制冷剂等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在此列举的制冷剂。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在热源装置1中设置了储蓄器17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即使不设置储蓄器17,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动作,达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一般地说,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设置风扇等送风装置、通过送风来促进冷凝或蒸发的情况较多,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可以使用利用了幅射的板式加热器那样的热交换器,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12可以使用由水或防冻液使热量移动的水冷式的类型的热交换器,若为可进行散热或吸热的结构的话,则何种类型的热交换器都可以使用。
以将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3、截止阀24及流量调整阀25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对应设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它们各自多个地连接在一台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上,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使连接于相同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3、截止阀24及流量调整阀25进行相同动作即可。另外,以设置两台中间热交换器15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当然,个数没有限制,若构成为可冷却或/及加热热介质的话,则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进而,对流量调整阀25、第三温度传感器33及第四温度传感器34配置于第二中继单元3b的内部的情况进行了表示,但也可以将它们中的一部或全部配置于室内机2内。当把它们配置于第二中继单元3b内时,因为热介质侧的阀或泵等集中在相同框体内,所以,具有维护容易的优点。另一方面,当把它们配置在室内机2内时,因为可以与现有技术的直接膨胀式的室内机的膨胀阀同样地进行操作,所以容易操作,而且因为设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附近,所以不会影响延长配管的热量损失,具有室内机2内的热负荷的控制性良好的优点。
如上所述,由于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经由多个中间热交换器15把冷冻循环回路的热量或/及冷量向利用侧热交换器26传递,所以,可把室外侧框体(热源装置1)设于室外侧的室外空间6,把室内侧框体(室内机2)设于室内侧的居室空间7,把热介质转换框体(中继单元3)设于非居室空间50,可抑制热源侧制冷剂进入居室空间7,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特别是,对于现有技术的冷机系统,在由水等供给冷量及热量的双方的情况下,必须增加配管的连接根数,设置工程所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及费用增多。即,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实现制冷剂泄漏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提高和设置工程所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及费用的减少。另一方面,在本空调装置100中,因为利用两根通水的配管5将室内机2与中继单元3连接,所以可以克服上述那样的缺点。
另外,由于空调装置100使水或载冷剂等热介质在热介质循环回路中流动,所以可大幅减少热源侧制冷剂量,能够大幅降低制冷剂泄漏时对环境的影响。进而,空调装置100通过利用两根热介质配管(配管5)连接中继单元3和多个室内机2,可减少水的输送动力,能够实现节能且使设置工程变容易。进而,空调装置100通过限制中继单元3和室内机2的关系或来自自来水管的自来水的给水压力,可以使省略图示的膨胀箱小型化,最终可使中继单元3小型化,能够获得更好的操纵性。
实施方式2.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200的回路构成的回路图。基于图8对空调装置200的回路构成进行说明。该空调装置200与空调装置100同样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水或防冻液等))循环的冷冻循环(冷冻循环回路及热介质循环回路),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该空调装置200在制冷剂配管成为三管方式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不同。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如图8所示,空调装置200具有作为热源机的一台热源装置101、多台室内机102、夹装在热源装置101和室内机102之间的中继单元103。中继单元103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热源装置101和中继单元103由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108连接,中继单元103和室内机102由导通热介质的配管5连接,把由热源装置101生成的冷量或热量配送到室内机102。另外,热源装置101、室内机102及中继单元103的连接台数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台数。
热源装置11如图1所示配置在室外空间6中,经由中继单元103把冷量或热量供给到室内机102。室内机102如图1所示配置在居室空间7中,向成为空调对象区域的居室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中继单元103与热源装置101及室内机102分开地构成,配置在非居室空间50,将热源装置101和室内机102连接,向室内机102传递从热源装置101供给的冷量或热量。
热源装置101与中继单元103利用三根制冷剂配管108(制冷剂配管108a~108c)连接。另外,中继单元103和各室内机102分别由两根配管5连接。通过这样,空调装置200的施工变得容易。即,热源装置101和中继单元103经由设在中继单元103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中继单元103和室内机102也经由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以下对设置于空调装置200的各构成设备的构成及作用进行说明。
[热源装置101]
在热源装置101中,由制冷剂配管108连接并收纳有压缩机110、油分离器111、单向阀113、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三通阀104(三通阀104a及三通阀104b)、热源侧热交换器105和膨胀阀106。另外,在热源装置101中,设置二通阀107(二通阀107a、二通阀107b及二通阀107c)。在该热源装置101中,通过控制三通阀104a及三通阀104b来确定该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压缩机1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例如可以由可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油分离器111设在压缩机110的排出侧,分离从压缩机110排出的制冷剂中所含有的冷冻机油。单向阀113设在油分离器111的下游侧,只允许经由油分离器111的热源侧制冷剂在规定方向(从油分离器111朝向三通阀104的方向)流动。
三通阀104切换制热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三通阀104a设置于在单向阀113的下游侧分支的制冷剂配管108中的一个,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单向阀113连接,三个通路中的另一个通路经由二通阀107b与中间热交换器15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余下那个通路经由二通阀107c与中间热交换器15连接。三通阀104b设置于在单向阀113的下游侧分支的制冷剂配管108中的另一个,三个通路中的一个通路与单向阀113连接,三个通路中的另一个通路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05连接,三个通路中的余下那个通路与压缩机110及处在三通阀104a和二通阀107c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连接。
热源侧热交换器105在制热运转时发挥蒸发器的作用,在制冷运转时发挥冷凝器的作用,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将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膨胀阀106设于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105和中间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配管108中,发挥减压阀或节流装置的作用,将热源侧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膨胀阀106可以由可控制开度变化的设备、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二通阀107开闭制冷剂配管108。二通阀107a设在位于膨胀阀106和后述的膨胀阀203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a中。二通阀107b设在位于三通阀104a和后述的二通阀204b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b中。二通阀107c设在位于三通阀104a和后述的二通阀205b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c中。制冷剂配管108a是高压液体配管,制冷剂配管108b是高压气体配管,制冷剂配管108c是低压气体配管。
[室内机102]
在室内机102中分别搭载利用侧热交换器26。该利用侧热交换器26经由配管5与中继单元103的截止阀24及流量调整阀25连接。在该图8中,以六台室内机102与中继单元103连接的情况为例表示,从纸面下方起作为室内机102a、室内机102b、室内机102c、室内机102d、室内机102e和室内机102f图示。
另外,对应于室内机102a~102d,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也从纸面下侧起作为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d、利用侧热交换器26e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f图示。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室内机102的连接台数并不限于图8所示的六台。另外,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与收纳在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内机2中的方式相同。
[中继单元103]
在中继单元103中,设置两个膨胀阀203、两个中间热交换器15、两个二通阀204、两个二通阀205、两个泵21、六个流路切换阀22、六个流路切换阀23、六个截止阀24和六个流量调整阀25。另外,中间热交换器15、泵21、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3、截止阀24及流量调整阀25与收纳在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第二中继单元3b中的方式相同。
两个膨胀阀203(膨胀阀203a及膨胀阀203b),发挥减压阀或节流装置的作用,将热源侧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膨胀阀203a设在二通阀107a和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之间。膨胀阀203b以与膨胀阀203a并列的方式设在二通阀107a和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之间。两个膨胀阀203可以由可控制开度变化的设备、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两个二通阀204(二通阀204a及二通阀204b)开闭制冷剂配管108。二通阀204a设在位于二通阀107b和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b中。二通阀204b以与二通阀204a并列的方式设在位于二通阀107b和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b中。另外,二通阀204a设在将二通阀107b和二通阀204b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b分支而成的制冷剂配管108b中。
两个二通阀205(二通阀205a及二通阀205b)开闭制冷剂配管108。二通阀205a设在位于二通阀107c和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c中。二通阀205b以与二通阀205a并列的方式设在位于二通阀107c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c中。另外,二通阀205a设在将二通阀107c和二通阀205b之间的制冷剂配管108c分支而成的制冷剂配管108c中。
另外,在中继单元103中,如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00的第二中继单元3b那样,设有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31、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32、六个第三温度传感器33、六个第四温度传感器34、第五温度传感器35、第一压力传感器36、第六温度传感器37和第七温度传感器38。另外,在中继单元103中,设有第八温度传感器39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0。由这些检测机构检测到的信息发送到控制空调装置200动作的控制装置(在此是控制装置62a),利用于压缩机110或泵21的驱动频率、流过配管5的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等的控制。
第八温度传感器39设置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热源侧制冷剂流路的入口侧,检测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温度,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第二压力传感器40设置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热源侧制冷剂流路的出口侧,检测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另外,第一压力传感器36作为加热用制冷剂压力检测机构发挥作用,第二压力传感器40作为冷却用压力检测机构发挥作用。
在该空调装置200中,利用制冷剂配管108串联连接压缩机110、油分离器111、热源侧热交换器105、膨胀阀106、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构成冷冻循环回路。另外,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第一泵21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由配管5a顺次串联连接,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同样,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第二泵21b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利用配管5b顺次串联连接,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
即,在空调装置200中,热源装置101和中继单元103经由设置于中继单元103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中继单元103和室内机102由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连接,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及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中在冷冻循环回路循环的作为一次侧制冷剂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作为二次侧制冷剂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在此,对空调装置200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该空调装置200能够基于来自各室内机102的指示,由该室内机102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即,空调装置200可在所有室内机102进行相同的运转,而且可在各室内机102进行不同的运转。以下,连同制冷剂流动一起,对空调装置200所执行的四个运转模式、即全制冷运转模式、全制热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全制冷运转模式]
图9是表示空调装置2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9中,以在全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f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全制冷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9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利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9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热源装置101中,把三通阀104b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05,把三通阀104a切换成使经由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热源侧制冷剂由压缩机110吸入,打开二通阀107a及二通阀107c,关闭二通阀107b。在中继单元103中,停止第一泵21a,驱动第二泵21b,打开截止阀24,使得热介质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0的运辅。
首先,对冷冻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三通阀104b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05。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05向室外空气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态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05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二通阀107a从热源装置10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a流入中继单元103。流入中继单元103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由膨胀阀203b节流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
该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吸热,从而冷却热介质,同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过二通阀205b,从中继单元10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c流入热源装置101。流入热源装置101的制冷剂经过二通阀107c,经由三通阀104a,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10。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冷运转模式下,因为第一泵21a停止,所以热介质经由配管5b循环。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热介质由第二泵21b在配管5b内流动。由第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经过截止阀24,流入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然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室内机102的室内等的空调对象区域的制冷。
其后,从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的作用,仅有维持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地流动。经过旁路27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第二泵21b。另外,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所必需的空调负荷,通过控制而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差保持为目标值,得以维持。
[全制热运转模式]
图10是表示空调装置2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0中,以由全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f产生热量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全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0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利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10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热源装置101中,把三通阀104a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把三通阀104b切换成把经由热源侧热交换器105的热源侧制冷剂由压缩机110吸入,打开二通阀107a及二通阀107b,关闭二通阀107c。在中继单元103中,驱动第一泵21a,使第二泵21b停止,打开截止阀24,使热介质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0的运转。
首先,对冷冻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三通阀104a及二通阀107b从热源装置10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b流入中继单元103。流入中继单元103的制冷剂经过二通阀204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203a从中继单元10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a流入热源装置101。流入热源装置101的制冷剂经过二通阀107a流入膨胀阀106,由膨胀阀106节流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由膨胀阀106节流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05。然后,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05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05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05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三通阀104b而返回压缩机110。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全制热运转模式下,因为第二泵21b停止,所以热介质经由配管5a进行循环。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由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热介质,由第一泵21a在配管5a内流动。由第一泵21a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经过截止阀24,流入各利用侧热交换器26。另外,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中将热量给予室内空气,进行设置室内机2的室内等的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
其后,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流出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此时,通过流量调整阀25的作用,仅有维持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地流过。经过旁路27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第一泵21a。另外,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所必需的空调负荷,通过控制而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差保持为目标值,得以维持。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图11是表示空调装置200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1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量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1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利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11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热源装置101中,把三通阀104a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把三通阀104b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05,打开二通阀107a~107c。在中继单元103中,驱动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打开截止阀24a~24f,使热介质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之间、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0的运转。
首先,对冷冻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单向阀113的下游侧分流。分流出的一方的制冷剂经由三通阀104b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05。然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05向室外空气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液态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05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二通阀107a从热源装置10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a流入中继单元103。
分流出的另一方的制冷剂经由三通阀104a及二通阀107b流过制冷剂配管108b,流入中继单元103。流入中继单元103的气态制冷剂经过二通阀204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该液态制冷剂与经过制冷剂配管108a而流入中继单元103的制冷剂合流。
合流的液态制冷剂由膨胀阀203b节流而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随后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冷却热介质,同时使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过二通阀205b从中继单元10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c流入热源装置101。流入热源装置101的制冷剂经由二通阀107c,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因为一同驱动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所以,热介质经由配管5a及配管5b这两者进行循环。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由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热介质,由第一泵21a在配管5a内流动。另外,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热介质,由第二泵21b在配管5b内流动。
由第一泵21a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a及流路切换阀22b,经过截止阀24a及截止阀24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然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向室内空气给予热量,进行设置室内机102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另外,由第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c~22f,经过截止阀24c~24f,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然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中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室内机102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冷。
进行了制热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a及流量调整阀25b。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a及流量调整阀25b的作用,仅有维持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a及旁路27b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地流过。经过旁路27a及旁路27b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a及流路切换阀23b,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第一泵21a。
同样,进行了制冷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c~25f。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c~25f的作用,仅有维持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c~27f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地流过。经过旁路27c~27f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c~23f,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第二泵21b。
在此其间,热的热介质(利用于热量负荷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利用于冷量负荷的热介质)由流路切换阀22a~22f及流路切换阀23a~23f的作用,没有混合,流入有热量负荷存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和有冷量负荷存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c~利用侧热交换器26f。另外,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所必需的空调负荷,通过控制而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差保持为目标值,得以维持。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图12是表示空调装置200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2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产生热量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对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2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利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图12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热源装置101中,把三通阀104a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把三通阀104b切换成使经由热源侧交换器105的热源侧制冷剂由压缩机110吸入,打开二通阀107a~107c。在中继单元103中,驱动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打开截止阀24a~24f,使热介质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之间、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和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之间循环。在该状态下,开始压缩机110的运转。
首先,对冷冻循环回路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而被排出。从压缩机1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三通阀104a及二通阀107b从热源装置101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b流入中继单元103。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流出的制冷剂,在经过全开的膨胀阀203a之后,分流成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a返回热源装置101的制冷剂和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制冷剂。
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制冷剂,由膨胀阀203b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随后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循环的热介质吸热,由此,冷却热介质,同时使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流出的气态制冷剂,经过二通阀205b,从中继单元103流出,经过制冷剂配管108c流入热源装置101。
另一方面,经过制冷剂配管108a返回热源装置101的制冷剂,在膨胀阀106中,被减压而成为气液两相制冷剂,随后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105。另外,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05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05从室外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该气态制冷剂经过三通阀104b,与经过制冷剂配管108c流入热源装置101的低压气态制冷剂合流,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10。
接着,对热介质循环回路的热介质流动进行说明。
在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因为一同驱动第一泵21a及第二泵21b,所以热介质经由配管5a及配管5b这两者循环。在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由热源侧制冷剂加热的热介质,由第一泵21a在配管5a内流动。另外,在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由热源侧制冷剂冷却的热介质,由第二泵21b在配管5b内流动。
由第一泵21a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a~22b,经过截止阀24a~24b,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然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向室内空气给予热量,进行设置室内机102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热。另外,由第二泵2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经由流路切换阀22c~22f,经过截止阀24c~24f,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然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中从室内空气吸热,进行设置室内机102的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的制冷。
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流出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a~25b。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a~25b的作用,仅有维持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a~27b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地流过。经过旁路27a~27b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a~23b,流入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再次被吸入第一泵21a。
同样,从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流出的热介质流入流量调整阀25c~25f。此时,由流量调整阀25c~25f的作用,仅有维持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所必需的流量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剩下的热介质经过旁路27c~27f旁通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地流过。经过旁路27c~27f的热介质无助于热交换,与经由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的热介质合流,经过流路切换阀23c~23f,流入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再次被吸入第二泵21b。
在此其间,热的热介质和冷的热介质由流路切换阀22(流路切换阀22a~22f)及流路切换阀23a~23f的作用,没有混合,流入有热量负荷存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和有冷量负荷存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另外,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需要的空调负荷,能够通过控制而将第三温度传感器3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34的温度差保持为目标值,得以维持。
如上所述,因为中继单元103与热源装置101及室内机102形成为不同的框体,所以可以设置在与它们不同的位置上,若如图1所示把中继单元103设置在非居室空间50的话,则可以遮断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可以抑制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居室空间7,提高了空调装置2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加热侧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中,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a检测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不会比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2a检测的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入口的热介质温度高,热源侧制冷剂的过热气体区域的加热量少。为此,第一中间热交换器15a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受到大体由第一压力传感器36的饱和温度求出的冷凝温度的制约。另外,在冷却侧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中,由第一温度传感器31b检测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出口的热介质温度不会比由第二温度传感器32b检测的第二中间热交换器15b的入口的热介质温度低。
因此,在空调装置200中,相对于二次侧(利用侧)的热负荷的增加或减少,使冷冻循环回路侧的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变化来加以应对是有效的。因此,理想的是,根据利用侧的热负荷的大小,改变存储在控制装置(控制装置62a或控制装置62c,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同)中的冷冻循环回路的冷凝温度或/及蒸发温度的控制目标值。通过这样,可容易追随于利用侧的热负荷的大小变化。
对利用侧的热负荷变化的掌握,由与中继单元103(或第二中继单元3b)连接的控制装置62a(或控制装置62b)进行。另一方面,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的控制目标值存储在与内置有压缩机110及热源侧热交换器105的热源装置101连接的控制装置62c中。在此,在与中继单元103连接的控制装置62a和与热源装置101连接的控制装置62c之间连接信号线,通过通信来传送冷凝温度或/及蒸发温度的控制目标值,改变存储在与热源装置101连接的控制装置62c中的冷凝温度或/及蒸发温度的控制目标值。另外,也可以传输控制目标值的偏差值,改变控制目标值。
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可以适当地对应于利用侧的热负荷变化。即,控制装置在掌握了利用侧的热负荷降低的情况时,可以控制压缩机110的驱动频率以使压缩机110的功率下降。因此,在空调装置200中,可实现更为节能的对应运转。另外,与中继单元103连接的控制装置62a和与热源装置101连接的控制装置62c也可以由一个控制装置承担。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使用三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组合四通阀或电磁阀等而使其具有同样的作用。进而,对于可使用的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也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方式同样。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200的变型例(以下称为空调装置200’)的回路构成的回路图。基于图13对空调装置200’的回路构成进行说明。该空调装置200’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中并未适用三通阀,而是适用四通阀104’(四通阀104a’及四通阀104b’)。另外,对于空调装置200’的其他构成,与空调装置200同样。另外,在空调装置200’中并未设置油分离器111、单向阀113和二通阀107a~107c。
即,在热源装置101中,通过控制四通阀104a’及四通阀104b’来确定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四通阀104’切换制热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四通阀104a’设置于在压缩机110的排出侧分支的制冷剂配管108b。四通阀104b’设于在压缩机110的排出侧分支的制冷剂配管108a。
以下,以四通阀104’的切换为中心,对空调装置200’所执行的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空调装置2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5是表示空调装置2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6是表示空调装置200’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7是表示空调装置200’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全制冷运转模式]
在图14中,以在全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f都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在该全制冷运转模式下,把四通阀104b’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05。对于四通阀104’以外的动作,与图9同样。另外,在图14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利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全制热运转模式]
在图15中,以在全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f产生热量负荷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在该全制热运转模式下,把四通阀104b’切换成使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0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0,把四通阀104a’切换成将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108b导通。对于四通阀104’以外的动作,与图10同样。另外,在图15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利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在图16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及利用侧热交换器26b产生热量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在该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把四通阀104b’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105,把四通阀104a,切换成将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108b导通。对于四通阀104’以外的动作,与图11同样。另外,在图16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利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在图17中,以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a~26b产生热量负荷、在利用侧热交换器26c~26f产生冷量负荷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在该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把四通阀104b’切换成使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05流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10,把四通阀104a’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108b导通。另外,在图17中,由粗线示出的配管表示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循环的配管。另外,利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利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如上所述,即使由四通阀构成搭载于热源装置101中的流量控制装置,也可以实现与空调装置200同样的动作。因此,空调装置200’具有与空调装置200同样的效果,可以遮断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能够抑制热源侧制冷剂流入居室空间7,提高了安全性及可靠性。
以下,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设想设置例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设置空调装置的建筑物9内部的各构成设备的配置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9是表示设置空调装置的建筑物9内部的各构成设备的配置状态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20是表示设置空调装置的建筑物9内部的各构成设备的配置状态的又一例的示意图。另外,在图18及图19中,统一图示了中继单元3或中继单元103(以下称为中继单元3)的多个设想模式的配置状态。
在图18中图示出三个配置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把中继单元3配置在居室空间7以外的顶棚背后、或是与居室空间7独立的设置换气装置53的作为非居室空间50之一的通路的顶棚背后。若在设有换气装置53的空间中配置中继单元3的话,则即使有制冷剂意外泄漏而从顶棚背后泄漏到下方空间,也可以从换气装置53排出热源侧制冷剂,能够抑制热源侧制冷剂的浓度上升,可以保证避难路径。另外,在第一模式下,在配置中继单元3的顶棚背后,设置有振动抑制板52。振动抑制板52具有在由中继单元3内的泵21产生振动声音的情况下吸收该振动声音的作用,若为消耗声音能量的方式的话,则任意部件均可,例如可以使用橡胶等弹性体、或者具有可抑制声音那样的质量的固体物。振动抑制板52设在泵21与顶棚板之间,但也可以设置在中继单元3的框体,或配置于顶棚板的背面。
进而,在第一模式下,悬空设置中继单元3。通过悬空设置中继单元3,从中继单元3产生的振动不会直接传播到顶棚,安静性良好,舒适性得到提高。中继单元3由钢筋、绳索等连接件与顶棚背后的建筑物结构体连接,在中继单元3中设有可与该连接件拆装地设置的螺栓孔等连接口。另外,悬空设置不一定是将中继单元3直接连接在建筑物9的结构体上的形式,也可以在顶棚背后以外的室内壁上连接并悬空设置连接件。另外,进而在第一模式下,把中继单元3配置在室内机2或与室内机102相同程度的高度位置。通过这样,向搭载于中继单元3的泵(泵21)的压头压力变小,可以使泵的部件变薄,能够实现泵的重量减轻。
在现有技术的冷机系统的情况下,水配管从设置于屋顶或地上的热源装置的泵起具有十多米以上的高低差地与室内机连接。为此,由于高低差及延伸很长的水配管的压力损失,泵的压头压力需要设成高压。为此,需要使用强度非常大的泵,另外,由于是高水压,所以,与低水压的情况相比,存在容易发生故障或漏水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的中继单元3的情况下,因为设置成与室内机2大体相同的高度,所以,可有效地改善这样的问题。另外,所谓大体相同的高度,是指存在室内机2的框体和中继单元3的框体在水平方向相互重叠的部分。特别是中继单元3与现有技术的热源装置不同,因为不含有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利用压力给予制冷剂对制冷或制热而言充分的热能的大型压缩机,所以可紧凑地构成。为此,可以构筑室内机2和泵21的高低差小的系统。
在第二模式下,把中继单元3配置在设置换气装置53的壁上(含有在图1a中说明的壁背后50a)。若在这样的位置配置中继单元3的话,则即使在制冷剂意外泄漏时,也能够将热源侧制冷剂排向室外空间6,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另外,中继单元3也可以离开壁进行设置,还可以落地设置。另外,如图1a所说明的那样,提高了中继单元3的维护性。另外,在第二模式下,把中继单元3配置在由该中继单元3动作的室内机2或室内机102的正上方楼层。若这样的话,则可缩短配管5的路径(特别是高低差),可降低泵的动力,连带降低配管5的压力。因为中继单元3的压头压力变小,所以可将省略图示的膨胀箱紧凑化。
进而,中继单元3设置在与设有室内机2或室内机2的排出口的空调对象空间相比空气压力低、即成为负压的空间中。为此,即使在制冷剂意外发生泄漏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制冷剂从空调对象空间的壁等的间隙进入。该负压通过由换气装置53向建筑物9的外部排出空气来实现。当在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居室设置从建筑物9的外部吸取空气的换气口50b时,能够进一步增强从空调对象空间朝向中继单元3的设置空间的空气流动,进而提高了抑制泄漏制冷剂扩散的效果。
在第三模式下,把中继单元3配置在设置排气口50c(也可以是换气装置53)的作为非居室空间50之一的机械室55中。若在这样的位置配置中继单元3的话,则即使在制冷剂意外泄漏时,也可以抑制热源侧制冷剂进入居室空间7。另外,通过对机械室55内的空气进行换气,可以抑制热源侧制冷剂的浓度上升。特别是在落地设置中继单元3的情况下,与设置在正下方楼层的顶棚背后的室内机2的高低差小,在降低泵动力的方面具有效果。进而,作为制冷剂使用HFC(HydroFluoro Carbon)制冷剂的情况下,因为制冷剂的比重比空气大,所以在发生泄漏后会向下流,而在该情况下,因为由建筑物9的结构体牢固地与下方楼层隔开,所以可进一步提高下方楼层的安全性。另外,在设置楼层中,与悬空设置在顶棚上的情况相比,具有制冷剂不会成为从顶棚倾泻的状态的效果。
在任意的模式下,都可以设置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省略图示)。若设置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的话,则即使在制冷剂意外泄漏时,也可迅速检测制冷剂泄漏,能够向使用者报告发生了异常,进一步考虑到了安全性。另外,由于可迅速检测制冷剂泄漏,所以也可以实现制冷剂泄漏量的减少。另外,在任意的模式中,都可以把中继单元3的设置空间设成与居室空间7相比为负压,或是把居室空间7设成与中继单元3的设置空间相比为正压。这样的话,即使在制冷剂意外泄漏时,也可以抑制热源侧制冷剂进入居室空间7。
在图19中图示了两个配置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把中继单元3配置在居室空间7以外的非居室空间50的地板下方。若在这样的位置配置中继单元3的话,则即使制冷剂意外泄漏时,因为热源侧制冷剂比大气重,所以难以从地板下方朝居室空间7向上方进入。在把中继单元3配置在地板下方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室内机2或室内机102设为落地型。这样的话,可使配管5的路径(特别是高低差)变短,能够实现泵的动力的降低,连带降低配管5的压力。因为中继单元3的压头压力小,所以可使省略图示的膨胀箱紧凑化。另外,与配置在顶棚背后等的形式相比,可提高维护性。
在第二模式下,把中继单元3配置当顶棚背后空间(非居室空间50的一部分)成为通风路(腔)56时与通风路56隔开的顶棚背后(或者也可以是机械室55)。若在这样的位置配置中继单元3的话,则在顶棚背后空间成为通风路56的情况下,即使制冷剂意外泄漏时,也可以抑制制冷剂泄漏到居室空间7。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把室内机2或室内机102配置在居室空间7的壁背后,从顶棚吸入室内空气,从地板下方把空调空气供给到居室空间7。
若考虑到制冷剂泄漏时的情况的话,在顶棚背后成为通风路的情况下,当在居室的顶棚背后设置中继单元3时,泄漏制冷剂经过通风路被强制地吹向居室空间7。为此,制冷剂浓度比通常更快速地上升,而在该第二模式下,因为从作为室内机2的空气处理单元隔开分隔板或壁的部位设置中继单元3,所以可有效地抑制制冷剂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的上升。中继单元3设置在通路或热水供给室等的顶棚背后,当设置在隔开壁等地与室内机2邻接的部位时,可减少输送动力,节能效果高。特别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中继单元3,因为外形是高度为300毫米以下的薄型,所以设置自由度高,即使在邻接的部位由其他的居室和走廊围着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节能效果高的部位设置中继单元3。另外,中继单元3不仅仅能如其他例所示那样设在顶棚背后,当然也可以设置在机械室、热水供给室等空调装置100的空调对象空间以外。
另外,在第二模式下,作为非居室空间50之一的走廊的顶棚背后和设置排气口50c(也可以是换气装置53)的机械室55连通,在该走廊的顶棚背后配置中继单元3。若在这样的位置配置中继单元3的话,则可保证包含从走廊的顶棚背后到机械室55的大的空间,可实现相同制冷剂量下的浓度的降低。另外,由排气口50c或换气装置53,可实现制冷剂浓度的进一步降低。
在图20中,表示把设置在邻接楼层(在此为三个楼层的量)的室内机2或室内机102利用一个共同的中继单元3连接的状态。通过这样,可以缩短配管5的路径。即,与在建筑物9的屋顶楼层配置中继单元3、从此处与各楼层的室内机2或室内机102连接时相比,可以缩短配管5的路径。若可以缩短配管5的路径,则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另外,可降低泵的功率,也减少了消耗电力。
进而,因为可以共用中继单元3,所以可降低中继单元3的压头压力,可使省略图示的膨胀箱紧凑。进而,因为可以共用中继单元3,所以可实现能与中继单元3连接的室内机2或室内机102的设置形态(例如顶棚设置型的室内机或落地型的室内机等)的多样化。即,可以把各种设置形态的室内机2或室内机102与一个中继单元3连接。因此,可实现对应于空调用途的范围广泛的选择。另外,也可以适当组合图18~图20所说明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设置空调装置的建筑物9的大小或用途等来进行选择、确定。另外,也可以把中继单元3设置在卫生间或热水供给室的顶棚背后、壁背后。另外,也可以如图21所示把中继单元3立设于壁或屋角。特别是卫生间必须进行换气,即使制冷剂意外泄漏,由于通过换气向外部进行排气,所以不会产生大的问题。

Claims (19)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热源装置(1),该热源装置(1)具有压缩机(10)、切换装置(11)以及第一热交换器(12),所述压缩机(10)对一次制冷剂进行加压,该一次制冷剂在气相和液相之间或者在超临界状态和非超临界状态之间改变状态而被使用,所述切换装置(11)切换所述一次制冷剂的循环方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2)与所述切换装置(11)连接并位于所述压缩机(10)的排出侧或吸入侧,所述热源装置(1)设置在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的室外或者与室外相连的空间中,
中继单元(3),该中继单元(3)在与所述热源装置(1)不同的设置楼层内,设置在与被供给制冷用空气或者制热用空气的空调对象空间不同的非对象空间中,并且具有第二热交换器(15)以及泵(21),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5)进行所述一次制冷剂和以水或载冷剂作为主要成分的二次制冷剂的热交换,所述泵(21)输送所述二次制冷剂,
多个室内机(2),该室内机(2)具有第三热交换器(26),该第三热交换器(26)对所述二次制冷剂和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一配管(4),该第一配管(4)连接所述热源装置(1)和所述中继单元(3),所述一次制冷剂在该第一配管(4)中流动,和
第二配管(5),该第二配管(5)从分隔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内部和外部的壁的外侧连接所述中继单元(3)和所述室内机(2),并且由两根一组的配管构成,液相的所述二次制冷剂在该第二配管(5)中流动;
所述中继单元(3)具有多个第二热交换器(15),同时进行依靠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5)对所述二次制冷剂的加热以及依靠其余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5)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5)对所述二次制冷剂的冷却,
通过向进行制热的室内机(2)的所述第三热交换器(26)输送被加热的所述二次制冷剂,向进行制冷的室内机(2)的所述第三热交换器(26)输送被冷却的所述二次制冷剂,由此进行制冷及制热的同时运转,
所述空调装置构成为能够在所有的所述室内机(2)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中继单元(3)的非对象空间是共用部、机械室、计算机室、仓库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有所述中继单元(3)的非对象空间是所述建筑物内的顶棚背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中继单元(3)的非对象空间是所述建筑物内的壁背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中继单元(3)的非对象空间是所述建筑物内的地板下方,所述室内机(2)为落地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有所述中继单元(3)的所述非对象空间中,设有将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换气装置(5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53)直接或者经由通道将空气排出到室外。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有所述中继单元(3)的所述非对象空间中设有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在邻接楼层的所述室内机(2)与一个所述中继单元(3)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一次制冷剂的泄漏界限浓度与配置有所述室内机(2)的部位中的容积最小的部位的容积的乘积,确定封入于供所述一次制冷剂流动的冷冻循环回路中的一次制冷剂的填充量。
11.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5),具备供所述二次制冷剂的加热使用的中间热交换器(15a)和供所述二次制冷剂的冷却使用的中间热交换器(15b)。
12.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单元(3)分为第一中继单元(3a)和第二中继单元(3b),
将一次制冷剂分离成气体和液体的气液分离器(14)收纳在所述第一中继单元(3a)中,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5)以及所述泵(21)收纳在所述第二中继单元(3b)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成为一次制冷剂的往返路径的两根配管(4)连接所述热源装置(1)和所述第一中继单元(3a),
由成为二次制冷剂的往返路径的两根配管(5)连接所述第二中继单元(3b)和各所述室内机(2)。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成为一次制冷剂的往返路径的三根配管(4)连接所述热源装置(1)和所述中继单元(3),
由成为二次制冷剂的往返路径的两根配管(5)连接所述中继单元(3)和各所述室内机(2)。
15.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61a、61b),该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61a、61b)检测所述中继单元(3)内的一次制冷剂的浓度,和
控制装置(62a、62b、62c),该控制装置(62a、62b、62c)基于来自所述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61a、61b)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以及膨胀阀(16)的开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2a、62b、62c),在判断出由所述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61a、61b)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阈值以上时,使所述压缩机(10)的驱动停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2a、62b、62c),在判断出由所述制冷剂浓度检测机构(61a、61b)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阈值以上时,使所述膨胀阀(16)关闭。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2a、62b、62c),在使所述压缩机(10)的驱动停止时或者在使所述膨胀阀(16)关闭时,报告发生异常。
1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一次制冷剂,使用自然制冷剂或者地球变暖系数小的HFO系制冷剂。
CN200880130499.0A 2008-10-29 2008-10-29 空调装置 Active CN102112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69615 WO2010050007A1 (ja) 2008-10-29 2008-10-29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2814A CN102112814A (zh) 2011-06-29
CN102112814B true CN102112814B (zh) 2014-11-12

Family

ID=42128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0499.0A Active CN102112814B (zh) 2008-10-29 2008-10-29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53979B2 (zh)
EP (1) EP2309194B1 (zh)
JP (1) JP5236009B2 (zh)
CN (1) CN102112814B (zh)
WO (1) WO20100500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31684B1 (en) * 2009-05-13 2020-04-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452629B2 (ja) * 2010-02-10 2014-03-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S2648910T3 (es) * 2010-09-10 2018-0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ositivo de aire acondicionado
AU2010364873B2 (en) * 2010-12-03 2014-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9541319B2 (en) 2011-01-20 2017-0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20130233006A1 (en) * 2011-01-26 2013-09-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9157649B2 (en) * 2011-01-27 2015-10-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GB2504036B (en) * 2011-05-23 2018-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669958B2 (ja) * 2011-11-30 2015-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の施工時における利用側熱交換器の熱媒体選定方法
JP6092119B2 (ja) * 2011-11-30 2017-03-0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空気調和機
WO2014057550A1 (ja) * 2012-10-10 2014-04-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4813112B (zh) * 2012-11-29 2017-10-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WO2014083680A1 (ja) * 2012-11-30 2014-06-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5114084A (ja) * 2013-12-13 2015-06-22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データセンター
WO2015151238A1 (ja) * 2014-04-02 2015-10-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の設置方法
JP2016003783A (ja) * 2014-06-13 2016-0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6662386B (zh) * 2014-07-28 2019-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GB2547583B (en) * 2014-12-01 2020-12-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6642415B (zh) * 2015-10-30 2022-06-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多联机辐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US10429101B2 (en) 2016-01-05 2019-10-01 Carrier Corporation Modular two phase loop distributed HVACandR system
WO2018142607A1 (ja) * 2017-02-06 2018-08-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P3647687B1 (en) 2017-06-26 2022-07-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evice utilizing heat pump
CN111164360B (zh) * 2017-10-05 2021-12-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US20190186769A1 (en) * 2017-12-18 2019-06-20 Heatcraft Refrigeration Products Llc Cooling system
US10948208B2 (en) * 2018-01-21 2021-03-16 Daikin Industr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JP6853205B2 (ja) * 2018-02-23 2021-03-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低能力室内機
EP3760936A4 (en) * 2018-02-28 2021-03-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JP7120571B2 (ja) * 2018-08-31 2022-08-17 啓三 左高 集合住宅
CN112703351B (zh) * 2018-09-21 2022-04-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中继器
CN109114831B (zh) * 2018-10-15 2024-03-19 河南增益信基供应链有限公司 一种氨制冷系统
WO2020116551A1 (en) * 2018-12-07 2020-06-11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conditioner
KR20200114123A (ko) * 2019-03-27 2020-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 장치
DE112019007141T5 (de) * 2019-04-02 2021-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Klimaanlage
EP4040085A4 (en) * 2019-09-30 2023-03-29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IRCUIT DEVICE
KR20210096522A (ko) * 2020-01-28 2021-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 장치
KR20210098019A (ko) * 2020-01-31 2021-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US11732916B2 (en) 2020-06-08 2023-08-2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frigeration leak detection
US11125457B1 (en) 2020-07-16 2021-09-2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frigerant leak sensor and mitig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US11754324B2 (en) 2020-09-14 2023-09-12 Copeland Lp Refrigerant isolation using a reversing valve
KR20220043596A (ko) 2020-09-29 2022-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로전환장치
KR20220045360A (ko) * 2020-10-05 2022-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멀티 공기조화기
US11940188B2 (en) 2021-03-23 2024-03-26 Copeland Lp Hybrid heat-pump system
KR20220134957A (ko) 2021-03-29 2022-10-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로전환장치
WO2023105617A1 (ja) * 2021-12-07 2023-06-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3187B2 (ja) 1988-10-28 1995-05-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AU636215B2 (en) * 1990-04-23 1993-04-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H05280818A (ja) * 1992-04-01 1993-10-2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3452666B2 (ja) 1994-12-28 2003-09-29 株式会社東芝 冷凍冷蔵庫
JPH10197171A (ja) 1996-12-27 1998-07-31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11293A (ja) * 1998-01-26 1999-08-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H11344240A (ja) 1998-06-02 1999-12-14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熱源装置
JP3066828B1 (ja) * 1999-02-17 2000-07-17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アンモニア冷凍装置の漏洩アンモニア除外装置
JP4123829B2 (ja) 2002-05-28 2008-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300966B2 (ja) 2003-10-10 2009-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却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4318567B2 (ja) * 2004-03-03 2009-08-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システム
JP2006029744A (ja) * 2004-07-21 2006-02-02 Hachiyo Engneering Kk 集中式空気調和装置
JP4225304B2 (ja) 2005-08-08 2009-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157481A (ja) 2006-12-20 2008-07-10 Mayekawa Mfg Co Ltd 冷却設備及びその改造方法
JP4588728B2 (ja) 2007-02-15 2010-1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09194B1 (en) 2015-08-26
US9353979B2 (en) 2016-05-31
JPWO2010050007A1 (ja) 2012-03-29
EP2309194A4 (en) 2014-07-09
WO2010050007A1 (ja) 2010-05-06
JP5236009B2 (ja) 2013-07-17
CN102112814A (zh) 2011-06-29
EP2309194A1 (en) 2011-04-13
US20110192189A1 (en) 201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2814B (zh) 空调装置
CN102112816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01644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016450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770715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838218B (zh) 空调装置
CN102713469B (zh) 空调装置
CN10236550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362126B (zh) 空调装置
EP2428749B1 (en) Air conditioner
US10544973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led pump operation
US20120272672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3998870B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9797608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10170686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2753910B (zh) 冷冻循环装置
JP2004211998A (ja) 空調設備
EP1717522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2155770A (zh) 分体式热管复合空调
US20240044546A1 (en) Water-to-water, water source heat pump with domestic hot water heat priority refrigeration circuit
JPH02140537A (ja) 多層階建家の空気調和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