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1023B - 马达转动件 - Google Patents

马达转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1023B
CN102111023B CN 200910261300 CN200910261300A CN102111023B CN 102111023 B CN102111023 B CN 102111023B CN 200910261300 CN200910261300 CN 200910261300 CN 200910261300 A CN200910261300 A CN 200910261300A CN 102111023 B CN102111023 B CN 102111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axle
groove
retainer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6130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1023A (zh
Inventor
洪银树
庄宏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613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1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1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1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马达转动件,包含一轮毂、一心轴及一扣持件。该轮毂设有一组装孔,该组装孔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周缘分别设有一第一抵接部及一第二抵接部,该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之间形成一止挡部;该心轴结合于该轮毂的组装孔,该心轴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设有一卡槽、一防脱部及一定位部,该卡槽对位该第一抵接部,该防脱部对位该第二抵接部,该定位部与该止挡部相对;该扣持件结合该心轴的卡槽且抵接该轮毂的第一抵接部。借此,以达到提升结合稳固性及组装便利性等诸多功效。

Description

马达转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转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马达的转动件。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443671号《小型马达转子之枢接构造》专利案,其揭示一种现有马达结构,该马达8大致包含一壳座81、一定子座82及一转子83。该壳座81结合一轴管811;该定子座82结合该壳座81的轴管811;该转子83包含一轮毂831、一心轴832及一永久磁铁833;该轮毂831以一体射出成型包覆该心轴832的一端,该心轴832另一端可旋转地结合该轴管811,该永久磁铁833结合于该轮毂831内侧;借此,该定子座82通电产生磁场后,可用以驱动该转子83旋转。
上述现有马达8为一种外转子式马达,该现有马达8于实际进行组装时,可事先完成该壳座81及该定子座82的组装作业后,再将该转子83组装于该壳座81的轴管811;因此,该现有马达8适合预先将该轮毂831以一体射出成型方式包覆该心轴832后,再将该心轴832结合于该轴管811内。然而,以目前市面上的各式现有马达结构而言,仍有部分马达结构不适合用以组装已预先一体成型的轮毂831及心轴832,必须等心轴与如壳座及定子座等构件(未绘示)完成组装后,最后方可将该轮毂831以组装方式结合于该心轴的一端。
举例而言,请参照图2所示,为中国台湾第M243849号《家庭用交流风扇马达》专利案,其揭示另一种现有马达结构。该马达9具有一基座91,该基座91设有一轴管911;该马达9的基座91事先将一定子单元92及一轴心93等构件完成组装作业,其中该轴心93可旋转地结合该轴管911,且该轴心93的一端形成凸出于该轴管911的一螺纹部931;另外,当完成上述各构件的组装作业后,最后再将一转子94的轮毂941以螺接方式结合于该轴心93的螺纹部931。
然而,上述现有马达9的轮毂941于实际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必须确实将该轮毂941紧密螺接于该轴心93的螺纹部931,假设未能确保该轮毂941与该轴心93之间可紧密结合时,将导致影响该转子94后续无法顺利旋转,故造成组装上的诸多不便;再者,该马达9的转子94在长时间旋转工作后,由于该轮毂941与该轴心93仅以螺接方式相互结合,并无其他可有效防止该轮毂941自该轴心93脱落的结构设计,因此,在该转子94旋转的过程中,该轮毂941仍有可能会自该轴心93上脱落,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改良上述缺点,用以提供一种可确实防止轮毂自心轴脱落的马达转动件。
本发明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更为方便的马达转动件。
本发明又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轮毂兼具有轴向及径向定位功能的马达转动件。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马达转动件,包含一轮毂、一心轴及一扣持件。该轮毂设有一组装孔,该组装孔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周缘设有一第一抵接部及及该第二开口的周缘设有一第二抵接部,该第一抵接部及该第二抵接部之间形成一止挡部;该心轴结合于该轮毂的组装孔,该心轴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设有一卡槽、一防脱部及一定位部,该卡槽对位于该第一抵接部,该防脱部对位于该第二抵接部,该定位部与该止挡部相对;该扣持件结合该心轴的卡槽且抵接该轮毂的第一抵接部。借此,以达到提升结合稳固性及组装便利性等诸多功效。
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确可借此使该轮毂的组装孔被限位于该扣持件与该心轴的防脱部之间,以及该止挡部可限制该心轴不会任意相对于该轮毂而任意转动等技术特征,并配合简易的结构设计,以达到提升结合稳固性佳及组装便利性等诸多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
图2:另一种现有马达的组合剖视图。
图3: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组合剖视图。
图5: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俯视图。
图6: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用于内转子式马达时的组装示意图。
图7: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用于内转子式马达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8:本发明马达转动件设有强化件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9:本发明马达转动件具有强化件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10: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强化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11:本发明马达转动件具有定位凸块及缺口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本发明马达转动件具有定位凸块及缺口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13: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扣持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扣持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组合剖视图。
图15: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轮毂设有叶片时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轮毂        11组装孔        111第一开口  112第二开口    12第一抵接部
121定位凸块  13第二抵接部    131凹槽      14止挡部       141切面
15容置槽     16叶片          2心轴        21第一端       22第二端
23卡槽       24防脱部        241凸出面    25定位部       251平面
3扣持件      31扣接槽        311弹性扣片  32缺口         33扣接孔
331弹性抵撑片  4内转子式马达 41马达壳     42定子组       43轴承
44永久磁铁     5强化件       51通孔       52凸片         511辅助止挡部
8马达          81壳座        811轴管      82定子座       83转子
831轮毂        833永久磁铁   832心轴      9马达          91基座
911轴管    92定子单元    93轴心    931螺纹部   94转子    941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4及5所示,本发明马达转动件包含一轮毂1、一心轴2及一扣持件3。该心轴2结合该轮毂1;该扣持件3结合该心轴2的一端,以有效防止该轮毂1自该心轴2脱落。
该轮毂1设有一组装孔11,该组装孔11自该轮毂1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使该组装孔11的相对二端形成一第一开口111及一第二开口112;该第一开口111及该第二开口112的周缘分别设有一第一抵接部12及一第二抵接部13,该第一抵接部12及该第二抵接部13之间形成一止挡部14。
该心轴2结合于该轮毂1的组装孔11,该心轴2穿伸出该组装孔11的相对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21及一第二端22。另外,该心轴2的第一端21及第二端22之间设有一卡槽23、一防脱部24及一定位部25;该卡槽23、防脱部24及定位部25较佳邻近于该第一端21,当该心轴2穿伸结合于该组装孔11时,该卡槽23可对位于该轮毂1的第一抵接部12,该防脱部24则对位于该轮毂1的第二抵接部13,该定位部25较佳位于该卡槽23与该防脱部24之间,令该定位部25可与该止挡部14相对。
该扣持件3用以结合于该心轴2的卡槽23,使该扣持件3可抵接于该轮毂1的第一抵接部12;借此,以利用该扣持件3有效防止该心轴2脱离该轮毂1的组装孔11。
本发明马达转动件可应用于各种马达结构,例如:轮毂非以一体成型方式包覆心轴的马达、内转子式马达或其他合适的马达等。举例而言,请参照图6所示,揭示一种“内转子式马达4”,由于一般内转子马达4的组装作业,较佳是必须事先完成该心轴2的组装后,再将该轮毂1组装于该心轴2的一端,因此,本发明马达转动件可应用于该内转子式马达4。
更详言之,该内转子式马达4具有一马达壳41,该马达壳41内侧结合一定子组42及数个轴承43(也可仅设置一个轴承43)。本发明的心轴2可旋转地结合该数个轴承43,该心轴2可供结合一永久磁铁44,该永久磁铁44与该定子组42之间具有一气隙,以便该定子组42可驱动该心轴2旋转;又,该心轴2的第一端21凸出于该马达壳41外部,第二端22与其中一轴承43枢接;借此,如图7所示,等完成前述该马达壳41、定子组42、数个轴承43、永久磁铁44及心轴2等构件的组装作业后,最后可再将该轮毂1组装于该心轴2的第一端21,并将该扣持件3结合于该心轴2的卡槽23,以便完成该内转子马达4的组装作业。
借助前揭的结构特征,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主要特点在于:
1、结合稳固性佳:如图4所示,本发明可利用该扣持件3抵接该轮毂1的第一抵接部12,并配合使该心轴2的防脱部24对位于该轮毂1的第二抵接部13;借此,该轮毂1的组装孔11可被限位于该扣持件3与该心轴2的防脱部24之间;因此,在该心轴2的轴向上,可确保该心轴2不会任意脱离该轮毂1的组装孔11。另外,如图5所示,当该心轴2结合该轮毂1的组装孔11时,该心轴2的定位部25也可与该轮毂1的止挡部14相对;因此,在该心轴2的径向上,该止挡部14可限制该心轴2不会相对于该轮毂1而任意转动。整体而言,本发明确可借助前揭结构设计,令该心轴2具有轴向防脱落及径向防转动等诸多定位效果,使该心轴2可更为稳固与该轮毂1相互结合。
2、组装便利性:如图6及7所示,本发明马达转动件在组装使用时,仅须将该轮毂1套合于该心轴2的第一端21,使该卡槽23及该防脱部24分别对位于该轮毂1的第一抵接部12及第二抵接部13后,再将该扣持件3迫入至该心轴2的卡槽23即可完成组装作业;因此,整体组装作业相当容易,可快速完成组装作业;且在组装作业完成后,该轮毂1及该心轴2彼此之间的结合稳固性也佳,故可有效提升组装便利性。
借助上述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结构设计概念,本发明马达转动件也可进一步包含如下所述的至少一附属结构特征或其组合,使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功能更趋近于完善,例如:
1、请参照图3及4所示,该轮毂1的止挡部14可为一切面141,该切面141形成于该组装孔11的内侧孔壁,且该切面141自该第一开口111朝向该第二开口112方向轴向延伸;该心轴2的定位部25形成可与该切面141相对的一平面251,该平面251可自该第一端21轴向延伸一预定距离。另外,该平面251较佳抵接于该轮毂1的切面141;借此,当该切面141与该平面251相互紧密贴合时,可更进一步增加该轮毂1的止挡部14的止挡作用,以有效防止该心轴2相对于该轮毂1而任意转动。
2、请参照图3及4所示,该轮毂1的第二抵接部13可为形成于该第二开口112周缘的一凹槽131,该心轴2的防脱部24可为一凸出面241,该凸出面241位于该心轴2的平面251的底部(如图所示该底部指该平面251朝向第二端22的一侧),且该凸出面241朝向该凹槽131,该凹槽131与该凸出面241之间形成一调整间隙(未标示)。借此,为避免发生该扣持件3无法或不易迫入至该心轴2的卡槽23的情形,利用该调整间隙的设计,即可提供一安装裕度,以利于将该扣持件3直接迫入该心轴2的卡槽23。
3、请参照图8及9所示,该轮毂1的组装孔11的第一开口111及第二开口112之间可另设置一强化件5,该轮毂1较佳利用一体射出成型方式结合该强化件5的外周缘,使该强化件5可被埋入于该轮毂1的组装孔11内;另外,该强化件5也设有可供该心轴2穿伸的一通孔51。借此,当该轮毂1的组装孔11设有该强化件5时,可利用该强化件5强化该轮毂1的整体结构强度,以便组装该轮毂1、心轴2及扣持件3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该轮毂1的组装孔11受损或变形。
4、请参照图8、9及10所示,上述该强化件5的通孔51内侧较佳可更进一步形成一辅助止挡部511;借此,该心轴2的定位部25也可与该辅助止挡部511相对,配合原先设置于该第一抵接部12及该第二抵接部13之间的止挡部14,使该止挡部14及该辅助止挡部511可同时限制该心轴2的转动,确保该心轴2不会于相对于该轮毂1而任意转动。
5、请参照图8、9及10所示,上述该强化件5的外周缘较佳形成数个凸片52,利用各该凸片52的设计,当该轮毂1以一体射出成型方式结合该强化件5时,该轮毂1可同时包覆各该凸片52。借此,可有效增加该强化件5与该轮毂1之间的结合面积,并兼可更进一步提升该轮毂1的结构强度。
6、请参照图8及9所示,该轮毂1的第一开口111可形成一容置槽15,该容置槽15可供容置该扣持件3;借此,当该扣持件3位于该容置槽15时,即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以相对减少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的整体轴向高度,以便应用于微型化的马达结构。
7、请参照图11及12所示,该扣持件3可具有一扣接槽31,该扣接槽31用以与该心轴2的卡槽23相互结合,且该扣接槽31内侧可形成数个弹性扣片311,各该弹性扣片311之间具有间隙,且各该弹性扣片311伸入卡扣于该心轴2的卡槽23内侧。借此,利用各该弹性扣片311的设计,可使该扣持件3更容易迫入至该心轴2的卡槽23,并避免该扣持件3于组装后产生变形或损坏,且该扣持件3也可利用各该弹性扣片311更紧密地结合于该心轴2的卡槽23。
8、请参照图11及12所示,上述该扣持件3可为E形扣环,以便该扣接槽31可形成一缺口32,该轮毂1的第一抵接部12则设有一定位凸块121;借此,当该扣持件3迫入该心轴2的卡槽23后,该定位凸块121可伸入该扣持件3的缺口32,以便利用该定位凸块121卡掣于该缺口32,进而有效防止该扣持件3相对于该轮毂1任意转动。
9、请参照图13及14所示,揭示该扣持件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扣持件3具有一扣接孔33,该扣接孔33用以结合该心轴2的卡槽23,且该扣接孔33的内侧孔缘可延伸出数个弹性抵撑片331,各该弹性抵撑片331之间具有间隙;另外,各该弹性抵撑片331朝向远离该轮毂1的方向倾斜延伸,令各该弹性抵撑片331在伸入至该心轴2的卡槽23的同时,各该弹性抵撑片331可用以抵接于该卡槽23的内侧槽壁。借此,各该弹性抵撑片331兼可提供一定位作用,使该扣持件3可确实定位于该心轴2的卡槽23,进而可提供该心轴2更为完善的防脱出功能。
10、该轮毂1的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16;借此,该轮毂1也可作为一散热风扇的扇轮,以提供更多样化的使用便利性。
由上得知,本发明马达转动件确可借此使该轮毂1的组装孔11被限位于该扣持件3与该心轴2的防脱部24之间,以及该止挡部14可限制该心轴2不会任意相对于该轮毂1而任意转动等技术特征,并配合简易的结构设计,以达到提升结合稳固性佳及组装便利性等诸多功效。

Claims (13)

1.一种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轮毂,设有一个组装孔,该组装孔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的周缘设有一个第一抵接部及该第二开口的周缘设有一个第二抵接部,该第一抵接部及该第二抵接部之间形成一个止挡部,该止挡部为形成于该组装孔的孔壁的一个切面,该切面自该第一开口朝向该第二开口方向轴向延伸,该第二抵接部为形成于该第二开口周缘的一个凹槽;一个心轴,结合于该轮毂的组装孔,该心轴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设有一个卡槽、一个防脱部及一个定位部,该卡槽对位于该第一抵接部,该防脱部为对位于该第二抵接部的一个凸出面,该定位部为与该切面相对的一个平面,该心轴的平面抵接该轮毂的切面,该凸出面位于该心轴的平面的底部,该凸出面与该凹槽之间形成一个调整间隙,该定位部与该止挡部相对;及
一个扣持件,结合于该心轴的卡槽且抵接该轮毂的第一抵接部。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轮毂的组装孔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之间设置一个强化件,该强化件设有供该心轴穿伸的一个通孔。
3.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强化件的通孔内侧形成一个辅助止挡部,该心轴的定位部与该辅助止挡部相对。
4.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轮毂一体结合该强化件的外周缘。
5.依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强化件的外周缘形成数个凸片,该轮毂一体结合各该凸片。
6.依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持件具有一个缺口,该轮毂的第一抵接部设有一个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伸入该扣持件的缺口。
7.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持件具有一个缺口,该轮毂的第一抵接部设有一个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伸入该扣持件的缺口。
8.依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持件具有一个扣接孔,该扣接孔内侧形成数个弹性抵撑件,各该弹性抵撑件朝向远离该轮毂的方向倾斜延伸,且各该弹性抵撑件伸入该心轴的卡槽并抵接该卡槽的内侧槽壁。
9.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持件具有一个扣接孔,该扣接孔内侧形成数个弹性抵撑件,各该弹性抵撑件朝向远离该轮毂的方向倾斜延伸,且各该弹性抵撑件伸入该心轴的卡槽并抵接该卡槽的内侧槽壁。
10.依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持件具有一个扣接孔,该扣接孔内侧形成数个弹性抵撑件,各该弹性抵撑件朝向远离该轮毂的方向倾斜延伸,且各该弹性抵撑件伸入该心轴的卡槽并抵接该卡槽的内侧槽壁。
11.依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持件具有一个扣接槽,该扣接槽内侧形成数个弹性扣片,各该弹性扣片之间具有间隙,且各该弹性扣片伸入卡扣于该心轴的卡槽。
12.依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轮毂的第一开口形成一个容置槽,该扣持件位于该容置槽内。
13.依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马达转动件,其特征在于,该轮毂的外周面形成数个叶片。
CN 200910261300 2009-12-28 2009-12-28 马达转动件 Active CN102111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61300 CN102111023B (zh) 2009-12-28 2009-12-28 马达转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61300 CN102111023B (zh) 2009-12-28 2009-12-28 马达转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023A CN102111023A (zh) 2011-06-29
CN102111023B true CN102111023B (zh) 2013-09-04

Family

ID=44175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61300 Active CN102111023B (zh) 2009-12-28 2009-12-28 马达转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1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160B (zh) * 2018-01-08 2019-05-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風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9381U (zh) * 2009-12-28 2010-11-17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转动件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39381U (zh) * 2009-12-28 2010-11-17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转动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171668A 2004.06.1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023A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4937U (zh) 吊扇马达
CN203707950U (zh) 具有止推轴承的马达
CN201639381U (zh) 马达转动件
JP7492078B2 (ja) ロータ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動ウォーターポンプ
CN106571722A (zh) 外转子式马达
CN102111023B (zh) 马达转动件
CN101931300B (zh) 无刷直流马达及其定子
CN201528245U (zh) 马达及具有该马达的散热风扇
CN204497934U (zh) 一种马达及其轴承组件
US20090202342A1 (en) Fan unit having a fan
CN103683586B (zh) 马达转子及其封磁件
CN203014540U (zh) 新型轴心反置式电机结构
CN105090113A (zh) 风扇转子
CN207968111U (zh) 马达转子
CN102025216B (zh) 马达及具有该马达的散热风扇
CN201178350Y (zh) 风扇、马达及其定子
CN206364647U (zh) 一种转子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1525180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其离心风叶机组
CN201230265Y (zh) 无刷直流马达
CN201601554U (zh) 马达
CN202364026U (zh) 马达
CN201639401U (zh) 具有轴向气隙的微型马达
CN202260936U (zh) 具有轴向气隙的马达
CN103219810A (zh) 马达及其马达转子
CN201383716Y (zh) 马达转子的枢接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new Taiwan China Ya Lu Kaohsiung City No. 30 Lane 296

Patentee after: Jianzhun Electric Motor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Are China Taiwan Lingya Kaohsiung No. 120 12 floor 1

Patentee before: Jianzhun Electric Motor Industry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