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5244B -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5244B
CN102085244B CN200910219362.9A CN200910219362A CN102085244B CN 102085244 B CN102085244 B CN 102085244B CN 200910219362 A CN200910219362 A CN 200910219362A CN 102085244 B CN102085244 B CN 102085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ipation
chinese patent
patent medicine
digestive system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93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5244A (zh
Inventor
周永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09102193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85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85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5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5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52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属于药品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由原料肉苁蓉、当归、黄芩、芒硝四味成份组成,经过醇沉提取和煎煮提取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经过实验证明:本组合物所生产的药物对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便秘有很好地治疗作用,并具有补肾养血的功能,润肠通便效果明显,药物副作用非常小,可显著降低或消除大便秘结类病症对人们健康的威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特别是一种治疗大便秘结,面色晦暗,或见色素沉着等病症的中成药,其药物原料由肉苁蓉、当归、黄芩、芒硝组成,该中药具有补肾养血,润肠通便的作用,可显著降低或消除大便秘结类病症对人们健康的威胁,属于药品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消化系统中的便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资料统计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5%。大便秘结以患者自然排便次数减少,缺乏便意,粪便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过长或有便意而排不出为特征,轻者无明显不适,若粪块过于坚硬,可引起痔疮,腹痛,肛裂,甚至压迫骶神经。由于肠道食物残渣、代谢产物及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可引起轻度毒血症,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口苦,精神萎靡,头晕乏力,全身酸痛,继之引起轻度贫血与营养不良等。便秘不但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而且因为长期排便困难,会诱发和加重其它疾病,如中风或心肌梗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习惯性便秘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便秘的多发性和危害性,国外学者非常重视对大便秘结的研究。1999年9月国际Rome II协作委员会在各国专家学者对大便秘结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Rome II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一系列诊断标准。尽管目前各国消化学界对便秘的认识不尽一致,但仍以Rome II诊断标准为基础,进行各类研究。目前,针对大便秘结的治疗,国际上相关专业人士已达成共识:即鼓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然而促胃肠动力药虽然疗效已得到确认,但易引发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此已在国内外专业医学期刊有大量的报道。西沙比利作为一种为数不多的治疗大便秘结作用确切的药物在国外使用较广泛,然而最近Lacy BE、Appel S等人陆续发表文章指出,西沙比利可延缓心肌细胞复极,使QT间期延长,可能导致严重的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生物反馈治疗亦是国外目前较流行的治疗大便秘结的一种是无创伤疗法,对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满意,特别是对盆底协调运动障碍性便秘,有效率达90%以上,深受国外便秘患者的欢迎。近期Faigel DO、Fank L等指出生物反馈治疗对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则欠佳,对神经源性便秘疗效也较差。总之,国外对于大便秘结的治疗研究较多,但由于或者毒副作用大、或者禁忌症多、或者适应症小等缺点,不同程序地影响了临床推广。因此,目前日本、美国等众多学者正积极进行中医药的研究,试图以中医药为切入点,寻找出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
中医药辨证论治虽然疗效显著,但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四诊合参辨证选方加减治疗,个体化程度很高,程序复杂,煎药保存服药不便,不利于推广。而目前上市的治疗大便秘结的中成药,其往往含大黄等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长期服易伤胃气,毒副作用明显。而目前不含蒽醌类成分的此类中成药并不多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治疗大便秘结的中成药存在的原料组方成份多,药物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理想,从而提供一种组方少,搭配科学、制备工艺方便,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的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而且还对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面色晦暗或见色素沉着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所述中药的原料成份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对便秘并由此引起的面色晦暗,或见色素沉着等病症的病因病理的辨证论治思想以及现代医学有关药理学实验基础而获得的。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肾的关系甚为密切。本组方为肾气虚弱之习惯性便秘,尤其是老年肾虚便秘而设。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肾虚精亏,肠道失润,传导不利,气机壅滞,故大便秘结。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肾虚气弱,故腰膝酸软。面色反映五脏精血之变化,肾阴阳精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肾阴阳不足,精血亏少,推动无力,气血不畅则面色晦暗,或见色素沉着,或有黄褐斑点,舌暗红有瘀斑,脉沉涩。本证肾虚为本,当以补肾为主,然腑气不畅,肠道失润,便秘难下是不可忽视的中间病机环节,六腑以通为用,肠道不通,则胃、胆、三焦不畅,气血运行涩滞,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废物难以排泄,导致面色改变,因此治疗此证除补肾外,要着重解决肠道壅滞的问题,故治法确定为补肾养血,润肠通便。
组方中以肉苁蓉为君药,此系肾经专药,甘温润降,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既助肾阳,又益精血,温养腰膝,润肠通便,荣华颜面。当归辛甘微温,属补血养血之佳品,又能行血活血化瘀,还可润燥滑肠,辅助肉苁蓉滋补精血,通便养颜,为臣药。精血亏少,肠燥便秘往往易生里热,佐以黄芩,苦寒降泻,可清三焦虚热实火,泻肺通肠以导便,燥湿解毒以美颜。芒硝咸寒,软坚散结,润燥通便,味咸入肾,兼有引经之用,为佐使药。
全方寒热并用,补泻同施,补肾不滋腻,不助火,通泄不伤阴,不损阳,使肾精气充盈,肠道润泽,便通腑气下降,气血上荣于面,则诸症可解。在对便秘、面色晦暗,或见色素沉着等病症的治疗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它是由以下药物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制成的药剂:
肉苁蓉15~30%        当归20~40%
黄芩15~30%          芒硝15~30%。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它由以下药物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制成的药剂:
肉苁蓉30%            当归35%
黄芩20%              芒硝15%。
用上述原料所制备的中成药剂型包括丸剂、滴丸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分散片、颗粒剂、散剂和口服液。
本发明用上述原料制成中成药的方法由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取黄芩各半量粉碎或超微粉碎,备用;剩余黄芩与肉苁蓉、当归加适量、一定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清膏,备用;滤渣加适量的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醇沉、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清膏,备用;芒硝与4倍莱菔加适量的水共煎4小时,滤过,用200目筛滤过,浓缩至清膏;将醇、水提清膏、芒硝清膏与黄芩药粉混合,干燥,粉碎。即获得本发明的药物并制备成中成药。
实际应用中,通过常规制药工艺可以将上述药物组合物制成任意适于临床使用的药剂学所用剂型的制剂,例如丸剂、滴丸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分散片、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等剂型。
临床使用过程中,本发明所述中药的具体用量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年龄大小、性别、体重等因素来决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原料组方少,搭配合理,制造成本低廉,实验证明本发明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特别是大便秘结时疗效确切,药物副作用非常小,还对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面色晦暗或见色素沉着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四、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将通过实验对本发明内容做进一步阐述。需要指出的是,所提供的实施例仅做为范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它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中成药原料组方按重量比(克)组成如下:
肉苁蓉30    当归35    黄芩20    芒硝15。
制备工艺是:
取黄芩各半量粉碎或超微粉碎,备用;剩余黄芩与肉苁蓉、当归加4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5~1.20,温度60℃的清膏,备用;滤渣加6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05~1.10,温度是60℃,加入等量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5~1.20的清膏,温度是60℃,备用;芒硝与4倍莱菔加适量的水共煎4小时,滤过,用200目筛滤过,浓缩至清膏;将醇、水提清膏、芒硝清膏与黄芩药粉混合,干燥,粉碎,制备成微丸。
在本发明研制过程中,为客观评价该药物制剂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或便秘、面色晦暗,或见色素沉着等病症的有效性、安全性,曾对本发明所述微丸进行了药效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大鼠三个月长期毒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本发明所述中药微丸剂药效试验结果:
1.对便秘小鼠排便时间及粒数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XFTJH(硝菔通结高剂量)、XFTJM(硝菔通结中剂量)、XFTJL(硝菔通结低剂量)及麻仁丸组均能缩短便秘小鼠首次排便的时间、增加排便重量和排便粒数(P<0.05)。与麻仁丸组比较,XFTJH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对便秘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XFTJH、XFTJM对便秘模型小鼠的小肠蠕动和推进速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呈剂量依赖性;与麻仁丸组比较,则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
3.对便秘大鼠大肠动力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XFTJH、XFTJM对便秘模型大鼠的大肠蠕动和推进速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麻仁丸组比较,XFTJH、XFTJM有显著性差异(P<0.05)。
4.对便秘小鼠不同肠段水分吸收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XFTJH、XFTJM、XFTJL、麻仁丸组均可使小鼠大肠水分含量增加(P<0.05),而以XFTJH最为明显(P<0.01);XFTJH亦可使小鼠小肠水分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仁丸组对其小肠水分含量没有影响(P>0.05);与麻仁丸组比较,XFTJH、XFTJM对鼠大肠水分含量有差异性(P<0.05)。
5.对便秘大鼠血浆及肠组织中MTL、SS含量的影响:在灌喂XFTJ后,血浆及肠组织中MTL明显增加,SS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大剂量最为显著(P<0.01),与麻仁丸组比较,只有硝菔通结大剂量有显著性(P<0.05)。
结论:XFTJ组方严谨,针对病机,补通结合,升降同用,标本兼顾,益气健脾而不滋腻,运肠通便而不峻攻,清热润燥而不寒凉,为治疗便秘的有效新制剂。该药可减少便秘小鼠排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可提高便秘小鼠小肠运动,增加炭墨推进率;既能直接作用于便秘大鼠的大肠,亦可在小肠吸收后作用于大肠,增加其大肠推进作用;可增加便秘小鼠大肠和小肠内水分含量;能增加便秘大鼠血浆及肠组织中MTL、减少SS含量,这可能是硝菔通结玉容丸提高肠动力,改善便秘症状的机制。
本发明所述中药微丸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该中药丸剂给ICR品系小鼠灌胃未测出LD50,故选择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24小时内按70%的浓度及0.5ml/10g的给药容量,给小鼠灌药1次,观察7天,小鼠无死亡,其最大受试药物量为23.52g/kg·bw,约为临床人拟用量的1700倍。在此剂量下未观察到本发明所述中药丸剂的毒性反应。
本发明所述中药微丸剂大鼠三个月长期毒性试验结果:
该中药丸剂6.0g/kg·bw,4.0g/kg·bw及1.0g/kg·bw(分别相当临床人拟用量的320、160及40倍)给大鼠连续灌胃六个月。每周称体重一次,测饲料量一次,每周给药6天。结果大鼠一般状况良好,大鼠体重增长值、进食量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在三个月最后一次给受试药物后24小时,各组均活杀20只大鼠,雌雄各半,进行相关检测,心电图、尿常规、血液学各项检查及脏器指数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病理改变。停药4周后,再活杀剩余的大鼠,各组均10只大鼠,检查项目同上,心电图、尿常规、血液学各项检查及脏器指数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病理改变,亦未发现其他明显的毒性反应和延迟性毒性反应。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组合物所生产的中药在试验过程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治疗便秘时效果非常显著。加之该中药所用中药物原料均为常用原料,中药原料来源广泛,价廉易得,生产工艺比较简单,药品质量标准容易控制。

Claims (4)

1.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原料组成:
肉苁蓉15~30% 当归20~40% 黄芩15~30% 芒硝15~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原料组成:
肉苁蓉30% 当归35% 黄芩20% 芒硝1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用于上述原料所制备的中成药剂型为丸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用于上述原料所制备的中成药剂型是滴丸剂、软胶囊剂或分散片剂。
CN200910219362.9A 2009-12-08 2009-12-08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5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9362.9A CN102085244B (zh) 2009-12-08 2009-12-08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9362.9A CN102085244B (zh) 2009-12-08 2009-12-08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5244A CN102085244A (zh) 2011-06-08
CN102085244B true CN102085244B (zh) 2014-04-09

Family

ID=44097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936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5244B (zh) 2009-12-08 2009-12-08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852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0922B (zh) * 2016-10-21 2019-03-26 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促术后胃肠动力和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外用制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000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佛山盈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便灵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1777A (zh) * 2008-11-21 2009-04-22 汝州市中医院 苁蓉润肠合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000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佛山盈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便灵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1777A (zh) * 2008-11-21 2009-04-22 汝州市中医院 苁蓉润肠合剂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方红.牛麻汤治疗便秘96例.《四川中医》.1996,第14卷(第9期),第36页.
周永学,等.芒硝的临床运用与药理研究.《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第30卷(第1期),第54-55页. *
治疗猪便泌新验方;谭明;《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51231;第23页 *
牛麻汤治疗便秘96例;刘方红;《四川中医》;19961231;第14卷(第9期);第36页 *
王利群,等.芒硝液灌肠与大黄芒硝液口服治疗便秘的临床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第20卷(第5期),第25-26页. *
谭明.治疗猪便泌新验方.《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5,第23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5244A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6482B (zh) 一种治疗精神病症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2B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6671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99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7198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84221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临床制剂
CN104398654A (zh) 一种治疗中老年人便秘的中药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3258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357197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05796A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928A (zh) 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085244B (zh)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CN102335370B (zh) 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33779C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的中药制剂
CN103238834B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938B (zh)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32854A (zh) 一种治疗实证便秘的中药丸剂
CN105343675A (zh) 一种治疗肥胖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442A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微型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675A (zh) 用于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CN108815411A (zh) 一种治疗合成毒品氯胺酮依赖引起的泌尿系统损害疾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35942A (zh) 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337898B (zh) 一种含郁李仁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63204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4163B (zh) 一种治疗肾虚瘀阻症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