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53258A -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53258A
CN108853258A CN201811168702.5A CN201811168702A CN108853258A CN 108853258 A CN108853258 A CN 108853258A CN 201811168702 A CN201811168702 A CN 201811168702A CN 108853258 A CN108853258 A CN 108853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eatment
constipation
chinese medicine
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87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53258B (zh
Inventor
林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18111687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53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53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3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53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32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1Ranunculaceae (Buttercup family), e.g. larkspur, hepatica, hydrastis, columbine or goldense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4Atractyl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7Magnoliaceae (Magnolia family)
    • A61K36/575Magnol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0Moraceae (Mulberry family), e.g. breadfruit or fi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5Paeoniaceae (Peony family), e.g. Chinese peon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61K36/752Citrus, e.g. lime, orange or lem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0Scrophulariaceae (Figwort family)
    • A61K36/804Rehmann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87Galenical forms not covered by A61K9/02 - A61K9/7023
    • A61K9/0095Drinks; Beverages; Syrups; Compositions for reconstitution thereof, e.g. powders or tablets to be dispersed in a glass of water; Veterinary dren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0Lax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or deco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白芍、生白术、生地黄、麸炒枳实、姜厚朴、火麻仁。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在制备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优点表现在:1、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寒温相适,润燥相宜,寓通于补,共奏行健脾清热、养阴润燥、行气通腑之效。2、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药味数较少,具有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成本低等优点。3、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及其之间的配比经过试验筛选,具有效果显著的优点。4、本发明可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便秘症状、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短期应用安全,不良反应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2016年罗马IV诊断标准将其定义为每周自发性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为硬粪或干球粪、排便费力、排便有不尽感、排便时有肛门直肠梗阻或堵塞感、排便需要手法辅助中至少出现2项,而且无解剖形态、神经、代谢异常。FC不但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并且可引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增加了发生结肠癌的风险。目前,FC的确切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结肠传输和肠道分泌异常,以及肛门直肠盆底肌肉运动失调有关。
F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obstructiveconstipation,OOC)和混合型便秘(mixedconstipation,MC)三种类型。西医治疗FC的主要治疗措施有:膳食纤维补充剂、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促动力药、促分泌药、润滑性泻剂、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反馈等,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约50%的慢性便秘患者需长期服用通便药。但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可以引起结肠黑变病,损伤肠肌间神经而加重便秘,服用渗透性泻药可以引起电解质紊乱,服用莫沙必利可有引起Q-T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等风险。
中药治疗便秘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就将便秘分为阳结和阴结两大类,“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并制定了治疗阳结便秘的麻仁丸和承气汤。尤其是麻仁丸,集行气通腑、清热攻下、养阴润肠药为一体,成为治疗热秘的经典代表方,后世治疗热秘方剂的组方无出其左右。因此麻仁丸也成为目前治疗热秘的最为常用的中成药。但是,由于该药含有大黄,有较强的攻下作用,不少患者服用后出现腹泻、腹痛等副作用;由于大黄含有蒽醌类物质,长期服用后也可以出现结肠黑变病和便秘加重的情况。由于含有蒽醌的药物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所以目前上市治疗便秘的中成药中绝大多数都含有蒽醌类药物,如首乌、芦荟、决明子、虎杖等,这些药物在服用过程中都可以出现与麻仁丸类似的症状。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不含有蒽醌类且不良反应少的通便中成药。
西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如下:
FC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亚洲患病率为1.4%-32.9%、欧洲患病率为0.7%-79.0%、北美洲患病率为3.2%-45.0%、南美洲患病率为26.8%-28.0%、大洋洲患病率为4.4%-30.7%、南非患病率为29.2%。该病具有年龄差异性,该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4%-5%,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仅占3%,中年人中的发病率为8%,而老年人中则高达20%。该病还具有性别差异,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的患病率为男性的1.01-3.77倍。在我国,成年人的便秘患病率约为9.1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28%,女性患病率为11.24%。
目前对于FC生理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如下:
1.肠道动力改变
1)结肠动力异常
结肠动力异常是FC患者常见病理机制之一。一系列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构成了结肠的蠕动,它是结肠最主要的运动形式。FC患者常存在结肠传输时间延长,大部分FC患者有结肠活动减弱,不仅有结肠电活动频率的降低,持续时间与正常人相比也明显缩短。Emmanuel等发现FC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结肠运动持续时间明显减少。由此推论,导致结肠传输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是结肠慢波的频率及振幅改变。大多数FC患者有结肠排空减慢的表现,FC患者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结肠动力减弱,主要表现为收缩频率的降低和推进性蠕动的减弱。
2)肛门、直肠动力及感觉异常
OOC的主要原因是肛门内外括约肌功能异常。正常状况下,粪便进入直肠时就会产生便意,这时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如需蓄留直肠内容物,肛门外括约肌会有意识地收缩;如需排出直肠内容物,肛门外括约肌则舒张。OOC患者排便异常可能与直肠的敏感性减弱、直肠收缩功能障碍和肛门直肠反射异常有关。徐丽坤发现便秘者的直肠最大感觉阈值多高于健康人群,多数便秘患者存在肛门内外肌功能的失调。杨崇美等检测FC患者的肛门直肠压力的变化发现FC患者排便时肛门内括约肌压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2.神经系统异常
1)肠神经系统异常
肠神经系统(entericnervoussystem,ENS)是由许多类型多样的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神经网络系统,包括初级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它能自主控制肠道的运动和分泌活动,相对独立于中枢神经系统。一项研究发现便秘患者各肠段的神经节面积及数量相对于健康人明显减少,在肌间神经丛和深部黏膜下丛的神经节中神经元的数量也明显减少。另有研究者也发现便秘大鼠与健康大鼠相比的结肠神经节中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丛也出现退变,肌间神经细胞空泡化,轴突末端膨体数量减少,突触前区内突触小泡数量明显减少,剩余的大部分为空化的突触小泡。这些研究提示ENS异常可能是便秘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Cajal间质细胞功能异常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是胃肠道内一种特殊类型的间质细胞,与ENS有着密切关系,是ENS首先作用的细胞,它能启动并传导肠道的慢波活动的。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需要ICC产生的起搏电流的激发,肠道的慢波活动也需要ICC产生的起搏电流来启动。它是ENS与肠道平滑肌之间相互作用的渠道。FC属于功能性疾病,与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关系密切。普遍认为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是慢波电位,慢波电位调控着肠道运动的节律性,对肠道的蠕动起着重要作用,慢波电位的产生有赖于ICC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FC患者结肠ICC数目明显减少,形态结构异常。刘志昊等研究发现ICC细胞表面的c-kit蛋白参与调控了大鼠便秘发生过程。刘先桂等研究发现便秘患者结肠粘膜下环肌层表面、环肌层、肌间丛及纵肌层的ICC数量都有显著降低,部分便秘患者的环肌层以及粘膜下环肌层表面的ICC数量几乎观察不到。便秘患者的结肠组织中ICC的数量、结构或者功能的异常可导致不规则的慢波电位,这些慢波电位致使平滑肌产生不规则收缩运动或是无效收缩运动,最后导致结肠运动的迟缓,诱发便秘。
3)肠道神经递质异常
FC的发病还可能与肠道神经递质功能障碍有关。目前已确认的肠神经递质多达数十种,其中兴奋性递质包括P物质(SubstanceP,SP)、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抑制性递质包括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等。
SP属肽能神经元,是人体内的消化道平滑肌兴奋物质之一,SP在整个消化道管壁的各层神经元及神经纤维中均有分布,它能通过调节水及电解质在肠道粘膜的转运调控肠道黏膜的分泌功能,也能调节肠道的运动功能。焦俊等研究发现FC患者与健康人相比,餐前后血浆内SP显著减少,推断SP减少会使FC患者肠动力的降低。Ach是经典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消化道也有分布。肠蠕动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Ach与肠道内M受体的正常结合。王德君等发现便秘小鼠肠道的乙酰胆碱的合成及释放量与健康大鼠相比明显减少。另一项研究也证实便秘患者肠道的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较健康人明显减少。说明Ach在便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5-HT是我们人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神经元在肠壁的各层组织中均有分布。5-HT对肠道的功能有双向性的影响,它一方面能导致胃肠道舒张,另一方面也能引起胃肠道的收缩。另一研究发现,被敲除TpH2的小鼠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小鼠敲除TpH2,会导致神经元中5-HT合成受阻。丁健华等研究发现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中5-HT3受体亚型及5-HT4受体亚型表达均有所下调,所以推论5-HT与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有关。VIP是消化道平滑肌中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之一,可直接通过与肠道平滑肌上的VIP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杜丽娟等观察发现VIP水平增高会减弱肠道黏膜的分泌活动,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功能也会减弱。NO是ENS中另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消化道的动力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体内发挥作用依赖于NOS的作用。
3.平滑肌异常
肠道的正常活动依赖肠道平滑肌收缩舒张运动的协调,肠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异常是导致结肠动力失常的原因之一。肠道平滑肌纤维形态异常、纤维化、细胞变性等都会导致平滑肌收缩舒张运动不协调,进而导致肠道运动功能的失常。一项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便秘模型大鼠与健康大鼠相比结肠平滑肌厚度明显偏薄。国外一项研究发现便秘患者结肠平滑肌细胞内可见大量包涵体,这些患者与健康人相比结肠平滑肌收缩功能下降。
4.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心理状态的异常会导致肠道内激素分泌紊乱,造成胃肠运动的调节异常。长期焦虑会使盆底肌群的紧张度增高,进而导致排便时肛门直肠运动的异常,最终造成便秘的发生。一项运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FC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特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FC患者存在精神心理状态的异常,并发现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一项多中心调查发现FC患者常有失眠多梦、焦虑不安或抑郁状态等精神心理状态的异常。所以治疗精神异常的药物联合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便秘与单独服用调节胃肠动力药物的治疗方法相比常能获得更佳的疗效。
现如今,FC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便秘成为临床工作者们面临的艰巨问题。现将FC的西医治疗现状总结如下:
(1)辅助性治疗:1)在治疗前,与患者充分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FC的危害性,共同讨论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疗效;2)让患者了解良好的排便习惯对缓解便秘的重要性,使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有助于形成正常的排便反射,从而规律排便;3)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健康操、散步、游泳等,可促进肠道气体排出,减轻因肠道积气引起的腹胀,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功能;3)教授患者如何正确进行腹部按摩,锻炼腹式呼吸,做提肛运动等,以促进肠道蠕动,提高盆底肌的协调性,减轻便秘;4)鼓励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如多饮水,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少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刺激性强的饮料等;5)注意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及时纠正患者异常的情绪、心理及错误的认知行为,鼓励患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2)药物治疗:
1)膳食纤维补充剂:分为可溶性纤维素类物质如车前子、非比麸、甲基纤维素等,不可溶性纤维素类物质如植物纤维、木质素等。膳食纤维可增加患者的大便次数、使大便变软,且能减轻排便不尽感。此类药物被肠道内的细菌酵解后容积增加,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排便反射。此类药物通便效果缓慢,部分患者可因肠道产气增加出现腹胀等不适症状,但因较为安全温和,且价格低廉,比较适合妊娠期便秘及初期便秘症状较轻者。
2)刺激性泻剂:该类药物通过刺激结肠肠壁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增强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分泌,抑制肠腔内水分吸收,从而缓解便秘。刺激性泻剂可分为蒽醌类,如大黄、弗朗鼠李皮、决明子等,还有二苯基甲烷类,如比沙可啶,匹可硫酸钠等。本类药物作用迅速而强烈,但长期应用可能引起的肠神经损害如神经节变性和神经元缺失、结肠黑变病等问题,反而加重便秘,故不宜长期应用。
3)渗透性泻剂:渗透性泻剂通过改变肠腔内渗透压梯度,促进肠道分泌水和电解质,增强肠道蠕动,从而增加粪便含水量,软化大便,减轻排便困难症状。此类药物包括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甘露醇、乳糖醇等)、聚乙二醇4000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磷酸钠等),此类泻剂不会破坏肠粘膜的完整性,安全、长效、耐受性好,为目前最为常用的通便药,因其起效迅速常被用于术前肠道清洁准备,但过量使用可能会造成电解质紊乱,不建议一次性大量应用。
4)促动力剂:促动力剂主要通过刺激肠神经末梢,促进胆碱能神经元增加运动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促进肠道平滑肌的运动,尤其适用于STC患者,代表药物有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等。此类药物有引起Q-T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等风险,临床应用应注意监测患者心电图。
5)润滑性泻剂:此类泻剂的主要为肛门内给药,使用较为便捷,作用机制为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适用于干结粪便阻塞于肛门者或老年患者盆底肌无力排便者,代表药物有开塞露、石蜡油等。
6)氯离子通道激活剂:氯离子通道参与调控上皮细胞内液体分泌和细胞容积等,在肠道分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氯离子通道激动剂可促进肠道液体分泌,增加粪便含水量,从而减轻便秘症状,主要代表药物有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
7)微生物制剂:一部分便秘的发生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害菌的增加。微生态制剂为肠道补充足量的有益菌,进而抑制体内的有害菌的生长,减轻患者便秘症状,主要代表药物有米雅、培菲康、思连康等。
(4)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适用于盆底肌功能失调所致不协调排便,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而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改善患者便秘症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5)外科治疗:部分病人便秘病程较长,症状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甚或完全无效,这类便秘患者在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后,可考虑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因手术有风险,疗效也不确定,故手术一般不作为功能性便秘的首选。
便秘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如下:
中医对于便秘早有记载,早在《内经》中便出现“秘涩”、“秘结”、“大便涩滞”、“不便”、“后不利”等对便秘的描述。后在《伤寒论》有“阴结”、“阳结”、“津竭”、“脾约”等不同的病名。在《杂病心法要诀·卷五》中将便秘命名为“直肠燥”。《诸病源候论》中便秘被称为“大便不通”。《万病回春·大便闭》中便秘被称为“便闭”。便秘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志不畅等,病机主要包括痰饮湿热结聚、气机郁滞、脏腑热结、肠胃阴寒积滞等导致肠道传导功能失司所致。便秘的病位在大肠,但各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的亏虚都会导致便秘的发生。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升清,若脾虚失健运,则运化失司,糟粕失运,阻滞大肠;胃主降浊,若胃阴虚,则降浊功能失常,糟粕不能正常下传,加之阴虚阳盛,虚火耗伤津液,导致肠失濡润,燥屎内结。肝为刚脏,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肝气郁滞,则大肠气滞,则不能正常传导糟粕。肺主治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治理调节全身津液输布,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则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大肠失于濡润,传导功能失司。肾为先天之本,开窍于二阴,主司二便,肾阴不足,则肠失濡润,大便干结。
中医便秘证型
《伤寒论》分“阴结”、“阳结”、“脾约”、“津竭”等。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下·大便结燥门》称其为大便结燥,有热燥、风燥、阳结、阴结、年老结燥。《重订严氏济生方·秘结论治》云:“夫五秘者,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是也。”《景岳全书》则认为便秘只分阳结、阴结足矣。现代中医师对便秘的中医分型还没有制定一个统一标准。《中医内科学》将便秘证型概括为:实秘、虚秘两大类,其中实秘包括热秘、寒秘、气滞秘,虚秘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将便秘分为4个证型:热秘证、气秘证、虚秘证、冷秘证。《2017年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将便秘分为7个证型:热积秘、寒积秘、气滞秘、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
古代中医对便秘的治疗
古代中医治疗便秘主张“究其源”,主张针对病因治疗,辨证论治。泻下攻积法适用于阳明腑实之便秘,治疗此型便秘首选大承气汤加减;泻下导滞用治食积便秘,可用枳实导滞丸加减;理气通下主治里实证胀甚于积者,代表方剂厚朴三物汤;行气导滞用治气滞腹痛便秘,代表方剂四磨汤;肠胃热燥所致大便秘结需清热润燥,可用麻仁丸加减;冷秘常因“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道闭塞”而致便秘,需温里通下,常用温脾汤合半硫丸;若因年老津液枯竭,大肠失于濡润,传导艰难之便秘,治应润肠通便,代表方为五仁汤(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若兼有血虚,肠胃燥涩,便秘不通,应养血润燥,常用四物汤加减治疗。年高或体弱之气虚便秘,可用黄芪汤益气通便;泻热逐瘀破结适用于蓄血证,大便不通,腹痛拒按,心中烦躁,小便清长,方选抵当汤治之。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1)中医内治法
中医内治法是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根据患者证型及伴随症状随症加减,给予患者内服汤药治疗疾病的方法。
2)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灌肠、针灸推拿、耳针、艾灸等疗法。
我国最新共识推荐中西医治疗方案:
我国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最新共识为《2017年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个体化综合治疗是目前功能性便秘的基本治疗原则,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包括合理膳食,多饮水,适量的运动,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等一般治疗方法,此外可在正确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量服用中草药汤剂或中成药,亦可运用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治疗便秘如中药灌肠、针灸、拔罐、推拿、穴位埋线、耳针、中药外敷、中医定向透药等;此外还需结合西药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心理疏导等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在辨证施治下予中草药、中成药等提升患者自身正气,在此基础上配合能提升腹肌力量、增强肠道蠕动功能的中医特色治疗,以促进自发排便;配合伊托必利、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促肠动力药或乳果糖类、山梨醇类等渗透性泻药,或酚酞、双酯酚汀等刺激性泻药,或培菲康、米雅等调节肠道菌群药等西药治疗。排便障碍型便秘可在正确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量服用中草药汤剂或中成药,并配合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和生物反馈治疗,以使盆底肌肉群与肛门内外括约肌的运动配合协调;西药可选用山梨醇类、乳果糖或开塞露通便。顽固性便秘,可予精神心理疏导或精神类药物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异常精神心理状态,如有必要,可在有充分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行手术治疗。但是目前关于本发明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如上所述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白芍20-40份、生白术20-40份、生地黄20-40份、麸炒枳实8-28份、姜厚朴8-28份、火麻仁20-4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白芍25-35份、生白术25-35份、生地黄25-35份、麸炒枳实13-23份、姜厚朴13-23份、火麻仁25-3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白芍30份、生白术30份、生地黄30份、麸炒枳实18份、姜厚朴18份、火麻仁3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药物制剂为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合剂或口服液。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由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配比取原料,取生白芍30份、生白术30份,加水煎煮0.5-1.5小时;
(2)加入生地黄30份、麸炒枳实18份,煎煮20-40分钟;
(3)最后加入姜厚朴18份、火麻仁30份,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5分钟;
(4)沥出汁水,沉淀取清液,装瓶备用。
(5)整个制备过程,只需煎一次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功能性便秘包括慢传输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
生白术:味甘、苦,温。归脾、胃经。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证;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水肿,小便不利。白术对胃肠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生地黄: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生地黄中的水苏糖能刺激肠道产生免疫细胞,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并改善肠道微环境,净化肠道,增殖双歧杆菌,发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白芍: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白芍总苷能通过延长豚鼠结肠平滑肌横肌收缩时间而促进结肠运动,还可通过作用于肠神经系统(ENS)增强结肠收缩幅度而调节结肠运动。
枳实:味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主治:胃肠积滞,湿热泻痢;胸痹,结胸;气滞胸胁疼痛;产后腹痛。枳实可使胃底平滑肌的张力明显升高,有促进胃运动、加速胃排空的作用,且能提高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增强平滑肌张力和运动功能,更加快速地清除肠道内容物,从而促进排便。
厚朴:味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主治: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厚朴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厚朴酚、和厚朴酚、按叶油醇、异喹啉生物碱、棕榈酮、槲皮苷、芦丁等,此外,厚朴还含皂苷、鞣质和微量元素钙、钠、钾、镁、铁、锰、锌、铜等。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具有清除过氧、超氧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可延缓衰老,厚朴可增强胃底平滑肌的运动,加速胃排空,厚朴酚对十二指肠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可减轻组胺所致的十二指肠痉挛等不适。
火麻仁:味甘、平。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主治:肠燥便秘。火麻仁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脂肪酸和酯类、甾体类、大麻酚类、黄酮和苷类、木脂素酰胺类、生物碱、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中的脂肪酸和酯类能刺激肠道粘膜,使肠道分泌增多,并增强肠道蠕动功能,减少水分的吸收,从而达到通便的作用。此外,火麻仁也有抑制胃肠推进运动、减轻腹泻症状的作用。
本发明的三生通便方是由生白术、生地黄、生白芍、枳实、厚朴和火麻仁六味中药组成,用于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治疗。方中重用生白术、生地黄和生白芍,生白术苦、温,健脾通腑为君药,生地黄,甘、苦、寒,清热生津;生白芍,酸、微寒,养阴润肠,二者共为臣药。枳实,苦、微寒,厚朴,苦、温,两者行气通腑,共助生白术通便;火麻仁,甘、平,有良好的润下作用,与生地黄和生白芍相须为用以养阴润肠,枳实、厚朴和火麻仁三者共为佐药。纵观全方,寒温相适,润燥相宜,寓通于补,共奏行健脾清热、养阴润燥、行气通腑之效。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寒温相适,润燥相宜,寓通于补,共奏行健脾清热、养阴润燥、行气通腑之效。
2、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药味数较少,具有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成本低等优点。
3、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及其之间的配比经过试验筛选,具有效果显著的优点。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患者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5、本发明可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便秘症状、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短期应用安全,不良反应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一)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30份、生白术30份、生地黄30份、麸炒枳实18份、姜厚朴18份、火麻仁30份。
实施例2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二)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20份、生白术20份、生地黄20份、麸炒枳实28份、姜厚朴28份、火麻仁40份。
实施例3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三)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40份、生白术40份、生地黄40份、麸炒枳实8份、姜厚朴8份、火麻仁20份。
实施例4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四)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20份、生白术40份、生地黄20份、麸炒枳实28份、姜厚朴8份、火麻仁40份。
实施例5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五)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40份、生白术20份、生地黄40份、麸炒枳实8份、姜厚朴28份、火麻仁20份。
实施例6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六)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25份、生白术25份、生地黄25份、麸炒枳实23份、姜厚朴23份、火麻仁35份。
实施例7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七)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35份、生白术25份、生地黄35份、麸炒枳实13份、姜厚朴23份、火麻仁25份。
实施例8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八)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25份、生白术35份、生地黄25份、麸炒枳实23份、姜厚朴13份、火麻仁35份。
实施例9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九)
按比例取中药原料:生白芍35份、生白术25份、生地黄35份、麸炒枳实13份、姜厚朴23份、火麻仁25份。
实施例10汤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9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水按照常规方法煎煮。即按照重量份配比取中药原料,加水煎煮成汤剂。
实施例11颗粒剂的制备
取生白芍30克、生白术30克,加水1500毫升,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小时;加入生地黄30克、麸炒枳实18克,大火烧开,小火煎煮30分钟;最后放入姜厚朴18克、火麻仁30克,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待冷却至室温;上清液浓缩,加水,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清膏。取清膏,制成颗粒。整个制备过程,只需煎一次即可。
实施例12片剂/胶囊的制备
取生白芍30克、生白术30克,加水1500毫升,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小时;加入生地黄30克、麸炒枳实18克,大火烧开,小火煎煮30分钟;最后放入姜厚朴18克、火麻仁30克,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待冷却至室温;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入制药辅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片剂或填充装胶囊。整个制备过程,只需煎一次即可。
实施例13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评价(一)
1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为自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曙光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和病房住院的70例FC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随机选取70个随机数字,分别对应从1至70递增的序数排列,每一个随机数字对应一个序数。随机将奇数或偶数设定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患者入组顺序,根据序数所对应的随机数字将受试者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
本实施例采用双盲法,即对受试者和研究者均设盲。设盲由本试验所用药物的生产企业天江制药公司进行,设盲后将盲底封藏在不透光的信封中交由本试验负责人保存。在试验完成统计分析后,由试验负责人揭盲。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主要参照FC罗马III诊断标准:
(1)以下这些表现出现至少有半年时间,且最近三个月有下列表现:
患者必须出现以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表现:①自发性排便<3次/周;②大于等于1/4的排便有排便费力的表现;③大于等于1/4的排便为干结便(Bristol分型1-3型);④大于等于1/4的排便存在排不干净的感觉;⑤大于等于1/4的排便有梗阻感;⑥大于等于1/4的排便需要依靠辅助排便的方法;⑦没有溏便或水样便(Bristol分型6或7型);
(2)排除其他引起便秘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3)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的诊断依据不充分,不能被诊断为便秘型IBS。
【注】Bristol大便分型标准:
①型为散开的干硬球便,如羊屎状、粒状,排出很艰难;②型为香肠样干硬便,呈多块状,粪便表面不平整,排出较为艰难;③型为表面有裂缝的香肠便,排出稍艰难;④型为香蕉状便,成形,表面光滑而柔软,排出较为顺畅;⑤型为质软的团块状粪便,断面较为平滑,排出通畅;⑥型为疏松的块状粪便,断面毛糙或呈稀糊状;⑦型稀水样粪便,大多呈液体状,一般没有固体成份。
1.2.2中医诊断标准
肠道实热证辨证标准参照《2011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主症:(1)大便干结;(2)舌红苔黄燥
次症:(1)腹胀满或痛;(2)口干口臭;(3)心烦不寐;(4)小便短赤;(5)脉滑数。
必须有以上主症表现,且具备次症中的两项。
1.3入组标准
1)患者西医症状符合FC罗马III诊断标准;
2)患者中医证候符合FC肠道实热证辩证诊断标准;
3)病例年龄要求分布在18岁到80岁(包括18岁和80岁),不限性别;
4)一年内行过肠镜检查且未发现明显异常;
5)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有器质性肠道疾病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肿瘤、肠梗阻、家族性息肉病等);
2)由于神经病变引起排便障碍者(如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甲减、癫痫、脑血管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等);
3)患者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急性消化道症状需解决(例如黑便、贫血、剧烈呕吐、腹痛、体重进行性下降等);
4)有腹部手术史或存在可能影响消化道动力的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者;
5)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或其他不甚严重疾病但其所需用药可能影响本试验药物药效者;
6)试验前安全性检查有明显临床意义异常者;
7)精神病患者、酗酒者或对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
8)有结肠黑变病史者;
9)目前是其他临床试验受试者或准备成为其他临床试验受试者。
1.5剔除标准
已入组的受试者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剔除:
①受试者不符合入组标准而因某种原因被误纳入的;
②受试者虽然符合入组标准但被入组后未曾服用本试验药物。
③受试者因依从性差,不服从治疗方案,或合并应用禁用药物。
1.6终止试验标准
①服药后症状没有缓解反而明显加重者;
②服药后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者;
③服药后因患其他疾病需要治疗,必须停止服药者。
1.7脱落标准
①失访者;
②治疗未结束自行退出临床研究者;
③受试者因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其他疾病需要紧急治疗,而不能继续进行临床试验者;
④未满1个疗程病情痊愈而自行停药者,不作为脱落病例。
2方法
2.1治疗方法
1)试验组用药:
试验组给予三生通便方颗粒剂(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原料药及其组分配比制备而得),每次2包,50-100ml温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口服,疗程4周。
2)对照组用药:
对照组给予麻子仁丸颗粒剂(火麻仁30克,姜厚朴15克,苦杏仁15克,生白芍15克,炒枳实10克,生大黄20克),每次2包,50-100ml温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口服,疗程4周,药物由天江制药公司提供。
要求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停用本试验药物以外的其他一切对排便有影响的草药、中成药、西药及其他治疗方法。
2.2观察内容
治疗前、治疗两周及治疗四周各随访一次,记录三生通便方组与麻子仁丸组受试者的一般基本情况、简要病史,记录中医症候积分、便秘症状积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四周后各记录1次),如实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等。
2.3观察指标
2.3.1一般资料指标
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便秘病程、体重指数(BMI)等。
2.3.2主要疗效指标
2.3.2.1便秘症状评分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2005年制定的《便秘症状和疗效评估表》(详见表1)
表1便秘症状评分标准
2.3.2.2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参考肠道实热证辨证标准参照《2011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和200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胃肠疾病中医症候评分表》的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分级量化原则,便秘肠道实热证主症(大便干结)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赋予0分、2分、4分、6分;次症(脘腹胀满或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心烦不寐)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赋予0分、1分、2分、3分。(具体见表2)
表2中医证候及评分标准
2.3.2.3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受试者填写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计算总分以对FC患者近期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要求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填写一次。
2.3.3安全性指标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各测量一次。
血、尿、粪常规及粪隐血试验和肝肾功能: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检查一次。
心电图: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检查一次。
2.4疗效评价
2.4.1总疗效评价标准:
总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临床证候积分-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治疗前临床证候积分×100%;
l)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2)显效:症状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3)有效:症状有所改善,30%≤疗效指数<70%;
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4.2中医单项症候和便秘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1)缓解:用药4周后,症状消失;
2)有效:用药4周后,症状积分降低1-2个等级,尚未消失;
3)无效:用药4周后,单项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
2.5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内、组间比较服从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向有序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疗效差异采用重复资料的方差分析。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为有显著性差异。
3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本试验共计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70例,每组各35例,其中试验组完成试验33例,1例因失访脱落,1例因需治疗其他疾病终止试验;对照组完成试验30例,2例因失访脱落,1例因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服药剔除,2例因需治疗其他疾病终止试验。共脱落7例,脱落率为10%。
3.1基线比较
从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中医症候总积分、西医症状总积分、单项中医症候评分和单项西医症状评分等几方面来对两组病例的基线情况进行比较。
3.1.1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的比较
试验组35例中男性6例,占17.14%,女性29例,占82.86%;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51.14±17.63岁;体重指数最小为16.8,最大为29,平均体重指数为22.16±3.24。对照组34例中男性10例,占28.57%,女性24例,占70.59%;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45.85±18.97岁;体重指数最小为16.5,最大为28.3,平均体重指数为21.89±3.01。(见表3、表4、表5)。
表3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
注:经检验,=1.458,P=0.265>0.05,两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4两组患者年龄情况比较
注:经t检验,t=-1.200,P=0.211>0.05,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5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情况比较
注:经t检验,t=-0.361,P=0.540>0.05,两组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3.1.2两组便秘病程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便秘病程最短为0.5年,最长为40年;对照组患者便秘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40年。(见表6)
表6两组患者便秘病程情况比较(M(Min,Max))
注:经Wilcoxon秩和检验,Z=-0.229,P=0.819>0.05,两组便秘病程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3.1.3两组便秘症状比较
两组资料中便秘症状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7、表8)
表7两组治疗前便秘症状总积分比较
注:经t检验,t=-1.231,P=0.184>0.05,两组便秘症状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8两组治疗前便秘单项症状评分比较
注:经Wilcoxon秩和检验,P均≥0.05,两组便秘单项症状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3.1.4治疗前两组便秘中医证候比较
两组资料中便秘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候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9、表10)
表9两组治疗前便秘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注:经t检验,t=-0.974,P=0.990>0.05,两组便秘中医证候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0两组治疗前便秘单项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注:经Wilcoxon秩和检验,P均>0.05,两组各单项中医症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3.1.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资料中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1)
表11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注:经t检验,t=0.411,P=0.524>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3.2疗效比较
3.2.1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3.2.1.1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比较
对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西医症状总积分做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点与组别之间没有交互作用(F=1.037,P=0.337>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的便秘症状总积分均有统计学差异(F=161.303,P<0.001)。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两组间西医症状总积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F=2.967,P=0.090>0.05)。(见表12)
表12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比较
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便秘症状总积分的比较,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见表13、表14、表15)
表13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2周便秘症状总积分比较
注:经SNK-q检验,试验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
表14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4周便秘症状总积分比较
注:经SNK-q检验,试验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
表15两组组内治疗2周与治疗4周便秘症状总积分比较
注:经SNK-q检验,试验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253>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998>0.05)。
3.2.1.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做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与组别之间没有交互作用(F=0.473,P=0.588>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统计学差异(F=70.010,P<0.001)。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两组间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F=2.800,P=0.099>0.05)。(见表16)
表16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见表17、表18、表19)
表17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2周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注:经SNK-q检验,试验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300>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中医证候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21<0.05)。
表18两组组内治疗前、治疗4周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注:经SNK-q检验,试验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
表19两组组内治疗2周与治疗4周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注:经SNK-q检验,试验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66>0.05)。
3.2.1.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治疗前后平均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0.67±18.54和23.39±16.07,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4.3±19.00和26.7±14.58。(见表20)
表20治疗前后组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注:对照组经非参数检验,Z=-4.862,P<0.001,试验组经t检验,t=8.661,P<0.001,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
3.2.2治疗后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3.2.2.1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总疗效比较,试验组33例中,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4.85%;对照组30例中,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3.63%。资料为单向有序的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见表21)
表21两组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注:经Ridit检验,试验组Ridit值=0.636>0.5,对照组Ridit值=0.611>0.5,P=0.643>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3.2.2.2治疗后两组便秘临床症状总疗效比较
3.2.2.2.1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总疗效比较,验组33例中,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4.85%;对照组30例中,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3.63%。资料为单向有序的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见表21)
表21两组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注:经Ridit检验,试验组Ridit值=0.636>0.5,对照组Ridit值=0.611>0.5,P=0.643>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3.2.2.2.2治疗后两组便秘临床症状总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便秘临床总疗效比较,试验组33例中,治愈1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78.79%;对照组30例中,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6.67%。资料为单向有序的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见表22)
表22两组便秘临床症状总疗效比较
注:经Ridit检验,试验组Ridit值=0.607>0.5,对照组Ridit值=0.665>0.5,P=0.255>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西医临床总疗效无明显差异。
3.2.2.2.3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比较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无明显差异。(见表23)
表23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注:经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集Z=-0.537,P=0.591>0.05。
3.2.3治疗前后组内单项症状程度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各单项中医症候和单项便秘症状改善情况:除小便短赤未有改善外,其余症状和症候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见表24、表25、表26、表27)
表24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证候程度比较
注:经非参数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
表2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候程度比较
注:经非参数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
表26试验组治疗前后便秘单项症状程度比较
注:经非参数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
表27对照组治疗前后便秘单项症状程度比较
注:经非参数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
3.2.4治疗后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的各单项中医症候和西医症状疗效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别。(见表28、表29)
表28两组中医单项症候疗效比较
注:经Ridit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
表29两组便秘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注:经Ridit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
3.3安全性研究
治疗结束后予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未出现异常,两组患者服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其中对照组有7例出现大便稀溏、次数增多至4-5次/日、轻微腹痛,试验组有1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至4-5次/日。试验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30)
表3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SS分析)
注:经χ2检验,χ2=5.265,P=0.028,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
4.结论
4.1临床疗效分析
本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三生通便方和麻子仁丸都能有效改善肠道实热证FC患者便秘的各项症状、中医证候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分析得到三生通便方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便秘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5%和78.79%,麻子仁丸组分别为63.63%和86.67%。无论是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还是便秘症状总有效率,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在本试验中还观察了两组中药起效时间,结果发现两组中药对便秘症状在治疗2周后即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三生通便方组对中医证候起效时间是在4周,而麻子仁丸组对中医证候起效时间是在2周。这可能与麻子仁丸中含有大黄,大黄为清热泻下峻药,因此能较快地改善实热证候。而三生通便方中不含有大黄类峻药,代之以生白术、生地等清热、行气、缓下之药,因此对实热证候的改善作用也相对和缓,起效较慢。便秘症状可以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便秘症状的缓解或改善,其生活质量也会随之得以改善和提高。本试验对受试者生活质量的评估也证实了这一点,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的改善,但同中医证候和便秘症状疗效一样,两组间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无显著性差异。
总体而言,两组对肠道实热证FC的疗效是相仿的,并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总疗效比较,虽然与麻子仁丸相比,三生通便方去掉了清热攻下的大黄,但是其对于实热便秘的短期疗效并没有因此而逊于麻子仁丸。这主要是由于在三生通便方中加用了生白术和生地黄两味中药。生白术有很好的健脾行气通腑的功效,而生地则有清热养阴润肠的功效。两者联合应用,弥补了生大黄的清热泻下作用。因此,全方治疗实热便秘的疗效并未因缺生大黄而降低。此外,由于生白术和生地都不含有蒽醌类,长期应用不会引起结肠黑变病和损伤肠道粘膜和肌间神经丛,因而也不会出现含有蒽醌类成分治疗便秘中成药所共有的现象,即长期服用后会加重便秘。
4.2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无论是三生通便方还是麻子仁丸的4周治疗都未对受试者的造血系统、肝肾功能、心脏和胃肠道产生损伤。因此两种药物短期应用都是安全的。麻子仁丸组出现7例腹泻、便次增多和轻微腹痛,而三生通便方组仅出现1例便次增多,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2.86%,有明显差异。麻子仁丸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可能与大黄的刺激性泻下作用有关。而三生通便方不含有强刺激性泻药,寒温相适,润燥相宜,寓通于补,泻下之力缓和,不易引起不良反应。三生通便方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预示着在临床上可能更为患者接受,患者服用的依从性好。
综上所述,可得到:本发明的三生通便方可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便秘症状、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短期应用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实施例14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评价(二)
1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为自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曙光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和病房住院的60例F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受试者均分为试验组一、试验组二、试验组三和对照组四组,每组15例。四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主要参照FC罗马III诊断标准:
(1)以下这些表现出现至少有半年时间,且最近三个月有下列表现:
患者必须出现以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表现:①自发性排便<3次/周;②大于等于1/4的排便有排便费力的表现;③大于等于1/4的排便为干结便(Bristol分型1-3型);④大于等于1/4的排便存在排不干净的感觉;⑤大于等于1/4的排便有梗阻感;⑥大于等于1/4的排便需要依靠辅助排便的方法;⑦没有溏便或水样便(Bristol分型6或7型);
(2)排除其他引起便秘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3)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的诊断依据不充分,不能被诊断为便秘型IBS。
【注】Bristol大便分型标准:
①型为散开的干硬球便,如羊屎状、粒状,排出很艰难;②型为香肠样干硬便,呈多块状,粪便表面不平整,排出较为艰难;③型为表面有裂缝的香肠便,排出稍艰难;④型为香蕉状便,成形,表面光滑而柔软,排出较为顺畅;⑤型为质软的团块状粪便,断面较为平滑,排出通畅;⑥型为疏松的块状粪便,断面毛糙或呈稀糊状;⑦型稀水样粪便,大多呈液体状,一般没有固体成份。
1.2.2中医诊断标准
肠道实热证辨证标准参照《2011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主症:(1)大便干结;(2)舌红苔黄燥
次症:(1)腹胀满或痛;(2)口干口臭;(3)心烦不寐;(4)小便短赤;(5)脉滑数。
必须有以上主症表现,且具备次症中的两项。
1.3入组标准
1)患者西医症状符合FC罗马III诊断标准;
2)患者中医证候符合FC肠道实热证辩证诊断标准;
3)病例年龄要求分布在18岁到80岁(包括18岁和80岁),不限性别;
4)一年内行过肠镜检查且未发现明显异常;
5)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有器质性肠道疾病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肿瘤、肠梗阻、家族性息肉病等);
2)由于神经病变引起排便障碍者(如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甲减、癫痫、脑血管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等);
3)患者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急性消化道症状需解决(例如黑便、贫血、剧烈呕吐、腹痛、体重进行性下降等);
4)有腹部手术史或存在可能影响消化道动力的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者;
5)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或其他不甚严重疾病但其所需用药可能影响本试验药物药效者;
6)试验前安全性检查有明显临床意义异常者;
7)精神病患者、酗酒者或对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
8)有结肠黑变病史者;
9)目前是其他临床试验受试者或准备成为其他临床试验受试者。
1.5剔除标准
已入组的受试者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剔除:
①受试者不符合入组标准而因某种原因被误纳入的;
②受试者虽然符合入组标准但被入组后未曾服用本试验药物。
③受试者因依从性差,不服从治疗方案,或合并应用禁用药物。
1.6终止试验标准
①服药后症状没有缓解反而明显加重者;
②服药后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者;
③服药后因患其他疾病需要治疗,必须停止服药者。
1.7脱落标准
①失访者;
②治疗未结束自行退出临床研究者;
③受试者因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其他疾病需要紧急治疗,而不能继续进行临床试验者;
④未满1个疗程病情痊愈而自行停药者,不作为脱落病例。
2方法
2.1治疗方法
试验组一给予实施例11所制备的药物,每次2包,50-100ml温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口服,疗程8周。
试验组二给予如下所述的药物:取生白芍25克、生白术25份,加水煎煮0.5-1.5小时;然后加入生地黄30份、麸炒枳实15份,煎煮20-40分钟;最后加入姜厚朴16份、火麻仁28份,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待冷却至室温;上清液浓缩,加水,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清膏。取清膏,制成颗粒。每次2包,50-100ml温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口服,疗程8周。
试验组三给予如下所述的药物:取生白芍30克、生白术30克,加水1500毫升,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小时;加入黄连30克、麸炒枳实18克,大火烧开,小火煎煮30分钟;最后放入姜厚朴18克、甘草30克,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待冷却至室温;上清液浓缩,加水,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清膏。取清膏,制成颗粒,每次2包,50-100ml温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口服,疗程8周。
对照组给予麻子仁丸颗粒剂(火麻仁30克,姜厚朴15克,苦杏仁15克,生白芍15克,炒枳实10克,生大黄20克),每次2包,50-100ml温水冲服,每日2次,饭后口服,疗程8周,药物由天江制药公司提供。
要求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停用本试验药物以外的其他一切对排便有影响的草药、中成药、西药及其他治疗方法。
2.2评分标准
2.2.1便秘症状评分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2005年制定的《便秘症状和疗效评估表》(详见表1)
表1便秘症状评分标准
2.2.2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参考肠道实热证辨证标准参照《2011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和200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胃肠疾病中医症候评分表》的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分级量化原则,便秘肠道实热证主症(大便干结)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赋予0分、2分、4分、6分;次症(脘腹胀满或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心烦不寐)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赋予0分、1分、2分、3分。(具体见表2)
表2中医证候及评分标准
2.2.3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受试者填写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计算总分以对FC患者近期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要求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填写一次。
2.2.4安全性指标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各测量一次。
血、尿、粪常规及粪隐血试验和肝肾功能: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检查一次。
心电图: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检查一次。
2.3总疗效评价标准:
总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临床证候积分-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治疗前临床证候积分×100%;
l)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2)显效:症状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3)有效:症状有所改善,30%≤疗效指数<70%;
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3结果
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试验组一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试验组二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试验组三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3.3%。试验组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试验组二,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功效。试验组一与试验组三比较,试验组一的总有效率优于试验组三,说明本方中火麻仁、生地黄与其他中药组合使用,显著提高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试验组一与试验组二比较,试验组一的总有效率优于试验组二,说明本方的中药组合物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具有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的优点。
表31四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5 3 6 2 4 73.3%
试验组一 15 5 7 2 1 93.3%
试验组二 15 3 6 3 3 80%
试验组三 15 4 5 1 5 66.7%
4结论
本实施例的试验组一与实施例13的试验组所用药物配方及含量均相同,但最终总有效率不同的原因是使用药物所用的时间不一致,同理,两个实施例的对照组总有效率结果不同的原因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三生通便方是由生白术、生地黄、生白芍、枳实、厚朴和火麻仁六味中药组成,用于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治疗。方中重用生白术、生地黄和生白芍,生白术苦、温,健脾通腑为君药,生地黄,甘、苦、寒,清热生津;生白芍,酸、微寒,养阴润肠,二者共为臣药。枳实,苦、微寒,厚朴,苦、温,两者行气通腑,共助生白术通便;火麻仁,甘、平,有良好的润下作用,与生地黄和生白芍相须为用以养阴润肠,枳实、厚朴和火麻仁三者共为佐药。纵观全方,寒温相适,润燥相宜,寓通于补,共奏行健脾清热、养阴润燥、行气通腑之效。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寒温相适,润燥相宜,寓通于补,共奏行健脾清热、养阴润燥、行气通腑之效。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配伍符合中药“君臣佐使”原则,药味数较少,具有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及其之间的配比经过试验筛选,具有效果显著的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患者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可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便秘症状、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短期应用安全,不良反应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白芍20-40份、生白术20-40份、生地黄20-40份、麸炒枳实8-28份、姜厚朴8-28份、火麻仁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白芍25-35份、生白术25-35份、生地黄25-35份、麸炒枳实13-23份、姜厚朴13-23份、火麻仁25-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白芍30份、生白术30份、生地黄30份、麸炒枳实18份、姜厚朴18份、火麻仁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为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合剂或口服液。
6.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水煎煮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配比取原料,取生白芍30份、生白术30份,加水煎煮0.5-1.5小时;
(2)加入生地黄30份、麸炒枳实18份,煎煮20-40分钟;
(3)最后加入姜厚朴18份、火麻仁30份,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5分钟;
(4)沥出汁水,沉淀取清液,装瓶备用。
(5)整个制备过程,只需煎一次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便秘是指慢传输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
CN201811168702.5A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53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8702.5A CN108853258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8702.5A CN108853258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3258A true CN108853258A (zh) 2018-11-23
CN108853258B CN108853258B (zh) 2021-04-30

Family

ID=6432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870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53258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532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8353A (zh) * 2019-03-15 2019-05-07 吴佳玲 治疗便秘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9858A (zh) * 2019-01-09 2020-07-17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木兰苷a改善胃肠功能的新用途
CN115554355A (zh) * 2022-11-08 2023-01-03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9858A (zh) * 2019-01-09 2020-07-17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木兰苷a改善胃肠功能的新用途
CN109718353A (zh) * 2019-03-15 2019-05-07 吴佳玲 治疗便秘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4355A (zh) * 2022-11-08 2023-01-03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3258B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8297B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62234A (zh) 一种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
CN108853258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69212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375815A (zh) 一种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中药
CN108096502A (zh) 一种降尿酸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4039B (zh) 一种治疗肾脏纤维化的二黄益肾中药组合物
CN107213227A (zh) 一种改善便秘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品
CN101695527B (zh) 一种排毒润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27437B (zh) 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060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腹泻的脐灸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88747B (zh) 一种三刺降三高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854A (zh) 一种治疗实证便秘的中药丸剂
CN104887766A (zh)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复方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5106696A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9674980A (zh) 一种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441A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69670B (zh) 一种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16832101B (zh) 一种治疗Hp相关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和应用
CN106902306A (zh) 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85244B (zh)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
CN100563685C (zh) 一种治疗慢性便秘的中成药-苁蓉通便制剂
CN100406035C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制剂
CN106266970B (zh) 一种治疗生产引发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