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9697A - 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9697A
CN102079697A CN2009102412715A CN200910241271A CN102079697A CN 102079697 A CN102079697 A CN 102079697A CN 2009102412715 A CN2009102412715 A CN 2009102412715A CN 200910241271 A CN200910241271 A CN 200910241271A CN 102079697 A CN102079697 A CN 102079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formula
compound
sodium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12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维
翁科杰
宋文芳
杨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chem Corp
Ninhu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chem Corp
Sinochem Ning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chem Corp, Sinochem Ningb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chem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412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96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9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9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按照下列路线反应,从而制备由式I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
Figure 200910241271.5_AB_0
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素、三卤代甲基、和硝基;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酯基和氰基;R6表示羧基或氰基;X表示氟、氯、溴、或碘;以及当R7和R8均表示酯基或氰基时,R6表示羧基,当R7表示酯基并且R8表示氰基时,R6表示氰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原料易得并且价格便宜,不需要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设备要求低,三废排放量小,易于工业化生产,因此可以在医药以及日用化工品等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芳基丙酸衍生物(1)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对于芳基丙基合成子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间三氟甲基苯丙酸衍生物(2)、(3)、(4)和(5)就是合成FDA批准的既能治疗慢性肾病透析病人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能治疗副甲状腺癌病人血钙过多的新药Sensipar(cinacalcet,西那卡塞,6)的关键中间体(SyntheticCommunications,2008,38(10),1512-1517;EP1990333;WO2008/058235)。西那卡塞是由Amgen生产的,被称为拟钙剂(calcimimetics)的新一类化合物中第一个药物,能激活甲状旁腺中的钙受体,从而降低甲状旁腺(PTH)的分泌(US6011068)。
Figure B2009102412715D0000011
在式(1)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素、三卤代甲基、和硝基;R6表示羧基、氰基、酰胺基、或酯基。
目前,制备芳基丙酸衍生物的方法如下所示:
方法一:芳胺、亚硝酸钠和氢溴酸在氧化铜催化下与丙烯酸衍生物(酯、酰胺、腈、酸)反应、然后通过锌/醋酸还原而生成芳基丙酸衍生物(WO2008/035381),该方法路线冗长,原料来源困难,生产设备要求高,成本高昂。
方法二:芳基甲醛和丙二酸或醋酐生成肉桂酸,经钯炭/氢气还原得到芳基丙酸。将芳基丙酸酯化、氨解和脱水等衍生化得到芳基丙酸衍生物(WO2008/058236;CN101293820;SyntheticCommunications,2008,38(10),1512-1517;European Journal ofMedicinal Chemistry,1988,23(1),53-62;Tetrahedron Letters,2004,45,(45),8355-8358)。该方法路线冗长,原料来源困难,生产设备要求高,成本高昂。
方法三:芳基溴或芳基碘和丙烯醛缩醛、或丙烯醇、或丙烯酸衍生物(酯、腈)在钯炭、或醋酸钯、或锰/溴化锂/溴化钴催化下生成芳基丙酸衍生物(WO2006/125026;Synlett,2003,(8),1133-1136;J.Org.Chem.,2006,71(16),6130-6134),再经水解、氨解和脱水等衍生化得到芳基丙酸衍生物。由于需要使用贵金属钯和有毒金属钴和锰以及产生异构体,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方法四:芳基乙烯、甲醇和一氧化碳在钯/氯化钯和氯化亚铜的催化下、在高温高压下生成芳基丙酸酯(IN2001DE00324;Journal of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2006,244(1-2),105-109;OrganicLetters,2000,2(2),203-206)。由于需要使用贵金属钯和产生异构体以及苛刻的反应条件,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
纵观已经公开的制备芳基丙酸衍生物的方法,原料来源困难且价格昂贵,需要多次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或使用贵金属钯或有毒金属镍、锰、钴,路线冗长,反应条件苛刻,可操作性差,生产设备要求高,安全环保压力大,产品纯化困难,收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式I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按照下列路线反应,从而制备由式I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
Figure B2009102412715D0000031
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素、三卤代甲基、和硝基;
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酯基和氰基;
R6表示羧基或氰基;
X表示氟、氯、溴、或碘;以及
当R7和R8均表示酯基或氰基时,R6表示羧基,当R7表示酯基并且R8表示氰基时,R6表示氰基。
其中,卤素表示氟、氯、溴、或碘;卤代表示氟代、氯代、溴代、或碘代。
优选地,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三氟甲基、和硝基;以及
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甲酸甲酯基、甲酸乙酯基、甲酸正丙酯基、甲酸异丙酯基、甲酸正丁酯基、甲酸叔丁酯基、甲酸仲丁酯基、和氰基。
更优选地,R1、R2、R3、R5均为氢,R4为三氟甲基,R6表示-COOH或-CN。
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使摩尔比为(1~10)∶1∶(1~5)的碱、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和
Figure B2009102412715D0000032
在溶剂A中、在-20℃至回流温度下反应1至72小时,从而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在本文中,术语“回流温度”是指在常压下反应体系中产生回流时的温度。
优选地,碱、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和
Figure B2009102412715D0000041
的摩尔比为(1~3)∶1∶(1~3)。
在上述步骤中,所述反应温度优选为20℃至回流温度。
在本文中,反应时间是从反应原料加完后到反应结束之间的时间。在上述步骤中,反应时间优选为1至48小时。
在该步骤中,所述溶剂A优选为水、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仲丁醇、叔丁醇、3-戊醇、2-戊醇、叔戊醇、2-甲基-1-丁醇、3-甲基-3-戊醇、乙二醇、甘油、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乙醚、石油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正己烷、正庚烷、二甲基亚砜、氯仿、二氯甲烷、氯苯、二氯苯、苯、甲苯、二甲苯、或均三甲苯。
在该步骤中,所述碱优选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甲醇钠、乙醇钠、异丙醇钠、异丙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戊醇钠、叔戊醇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铯、碳酸锂、磷酸钾、钠氢、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三正丁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或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反应可以在搅拌下进行以促使反应更平稳的进行。对于搅拌速度并不限定,只要其可以使反应顺利进行即可。在上述步骤,优选地,反应是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的。
在上述步骤结束后,可任选地,可以对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分离提纯。一种示例性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反应结束后蒸去溶剂A,加入剩余物体积比1~5倍体积的水和剩余物体积比1~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并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3倍有机层体积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将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纯化后的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该示例性分离提纯方法并不是限制性的,其他分离提纯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本发明。
之后,使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在该过程中,使摩尔比为(1~30)∶1的碱或酸中的一者和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在溶剂B中、在-80℃至回流温度下反应1至72小时,从而形成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
优选地,(碱或酸)与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
优选地,反应温度为20℃至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1至48小时。
在该步骤中,所述溶剂B优选为水、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仲丁醇、叔丁醇、3-戊醇、2-戊醇、叔戊醇、2-甲基-1-丁醇、3-甲基-3-戊醇、乙二醇、甘油、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乙醚、石油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二甲基亚砜、氯仿、二氯甲烷、氯苯、二氯苯、苯、甲苯、二甲苯、或均三甲苯。
在该步骤中,所述碱优选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甲醇钠、乙醇钠、异丙醇钠、异丙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戊醇钠、叔戊醇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铯、碳酸锂、磷酸钾、钠氢、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三正丁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或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在该步骤中,所述酸优选为盐酸、硫酸、磷酸、高氯酸、三氟醋酸、三氯乙酸、三氟甲磺酸、甲酸、醋酸、丙酸、丁酸、戊酸、草酸、氢氟酸、氢溴酸、氢碘酸、对甲苯磺酸、三氯化铝、二氧化硅、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碘硅烷、四氟硼酸锂、四氯化钛、四氯化硒、或三氟化硼乙醚。
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使用的溶剂A和在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使用的溶剂B可以相同或不同。另外,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使用的碱和在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使用的碱可以相同或不同。
可选择地,在上述步骤结束后,可以对制得的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分离提纯。一种示例性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反应结束后蒸去溶剂B,加入剩余物体积比1~10倍体积水和剩余物体积比1~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并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3倍有机层体积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该示例性分离提纯方法并不是限制性的,其他分离提纯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本发明。
在本文中,芳基丙酸、芳基丙酸酯、芳基丙腈、和芳基丙酰胺都称为芳基丙酸衍生物。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为芳基丙酸或芳基丙腈。具体而言,在R7=R8=酯基或氰基时,通过上述方法制得芳基丙酸;在R7=酯基并且R8=氰基时,通过上述方法制得芳基丙腈。
由芳基丙酸可以制备相应的芳基丙酸酯或芳基丙酰胺。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式IV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根据上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以及
2)使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V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
Figure B2009102412715D0000061
其中R1、R2、R3、R4、和R5如上所述,以及
R9表示酰胺基或酯基。
优选地,可通过下述方式来制备芳基丙酸酯或芳基丙酰胺:将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芳基丙酸和氯化亚砜以摩尔比1∶(1~10)的比例混合,在-80℃至回流温度下反应1~72小时,从而形成芳基丙酰氯;反应结束后,蒸去氯化亚砜,然后将与芳基丙酸的摩尔比为(1~10)∶1的醇或氨水滴入所述芳基丙酰氯中,在-80℃至回流温度下反应1~72小时,从而形成芳基丙酸酯或芳基丙酰胺。其中,更优选地,所述醇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醇。
可任选地,在上述步骤结束后,可以对制得的芳基丙酸酯或芳基丙酰胺进行分离提纯。一种示例性的分离提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反应结束后加入剩余物体积比1~10倍体积水和剩余物体积比1~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并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5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3倍有机层体积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芳基丙酸酯或芳基丙酰胺。该示例性分离提纯方法并不是限制性的,其他分离提纯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本发明。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种芳基丙酸衍生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将芳基丙腈酸性水解或碱性水解可以制得相应的芳基丙酸。其中对于水解方法并不限定,只要该方法可以顺利地使芳基丙腈水解为芳基丙酸即可。在上述步骤中,如果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如果是芳基丙腈,则可以先水解成芳基丙酸,然后制备芳基丙酸酯或芳基丙酰胺。
另外,可以从芳基丙酸酯制得芳基丙酰胺。例如,将芳基丙酸酯氨解可以制得芳基丙酰胺。其中对于氨解方法并不限定,只要该方法可以顺利地使芳基丙酸酯氨解为芳基丙酰胺即可。
另外,可以从芳基丙酰胺制得芳基丙腈。例如,将芳基丙酰胺脱水(例如使用三氯氧磷)可以制得芳基丙腈。其中对于脱水方法并不限定,只要该方法可以顺利地使芳基丙酰胺脱水为芳基丙腈即可。
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原料易得并且价格便宜,不需要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设备要求低,三废排放量小,易于工业化生产,因此可以在医药以及日用化工品等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试剂和原料购自Sigma公司。
实施例1: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
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间三氟甲基苄氯(19.5克,0.1摩尔)、丙二酸二乙酯(16克,0.1摩尔)、100毫升乙腈和碳酸钾(27.6克,0.2摩尔)加入反应瓶中,回流搅拌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蒸去乙腈,加入100毫升水和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然后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酸二乙酯30.5g,收率96%。
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酸二乙酯(31.8克,0.1摩尔)、氢氧化钠(40克,1.0摩尔)和500毫升乙醇加入反应瓶中,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回收乙醇,加入100毫升水。所得混合物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1,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19.6克,收率为90%。
实施例2: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
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腈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间三氟甲基苄氯(19.5克,0.1摩尔)、丙二腈(6.6克,0.1摩尔)、100毫升甲苯和碳酸钾(27.6克,0.2摩尔)加入反应瓶中,回流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蒸去甲苯,加入100毫升水和10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腈22.2g,收率99%。
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腈(22.4克,0.1摩尔)、浓盐酸(37%,200克,2.0摩尔)加入反应瓶中,回流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21.6克,收率为99%。
实施例3:3-(3-(三氟甲基)苯基)丙腈的制备
2-氰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间三氟甲基苄氯(19.5克,0.1摩尔)、氰基乙酸乙酯(11.3克,0.1摩尔)、100毫升甲苯和碳酸钠(21.2克,0.2摩尔)加入反应瓶中,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蒸去甲苯,加入100毫升水和10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2-氰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26.3g,收率97%。
3-(3-(三氟甲基)苯基)丙腈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2-氰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31.8克,0.1摩尔)、氢氧化钾(11.2克,0.2摩尔)和100毫升乙二醇加入反应瓶中,回流搅拌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回收乙二醇,加入100毫升水。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3-(3-(三氟甲基)苯基)丙腈17.3克,收率为87%。
实施例4: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制得的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21.8克,0.1摩尔)和氯化亚砜(35.7克,0.3摩尔)搅拌混合,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蒸去氯化亚砜,在0℃下滴入乙醇(9.2克,0.2摩尔),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100毫升水和6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60毫升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50毫升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24.3克,收率为99%。
实施例5: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酰胺的制备
将实施例2中制得的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21.8克,0.1摩尔)和氯化亚砜(119克,1.0摩尔)搅拌混合,回流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蒸去氯化亚砜,在0℃下滴入氨水(25%,68克,1摩尔),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100毫升水和100毫升二氯甲烷,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的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50毫升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体积比),得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酰胺21.5克,收率为99%。
实施例6: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
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间三氟甲基苄氯(19.5克,0.1摩尔)、丙二酸二乙酯(80克,0.5摩尔)、200毫升乙腈和碳酸钾(138克,1.0摩尔)加入反应瓶中。在-20℃下搅拌反应72小时。反应结束后,蒸去乙腈,加入100毫升水和10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酸二乙酯30.8g,收率97%。
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酸二乙酯(31.8克,0.1摩尔)、氢氧化钠(120克,3.0摩尔)和1000毫升乙醇加入反应瓶中。在2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回收乙醇,加入100毫升水。所得混合物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1,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20.3克,收率为93%。
实施例7: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
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腈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间三氟甲基苄氯(19.5克,0.1摩尔)、丙二腈(16.5克,0.25摩尔)、100毫升甲苯和碳酸钾(69克,0.5摩尔)加入反应瓶中。在0℃下搅拌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蒸去甲苯,加入100毫升水和10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腈21.5g,收率96%。
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2-(3-(三氟甲基)苄基)丙二腈(22.4克,0.1摩尔)、浓盐酸(37%,300克,3.0摩尔)加入反应瓶中。在-80℃下反应7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21.6克,收率为99%。
实施例8:3-(3-(三氟甲基)苯基)丙腈的制备
2-氰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间三氟甲基苄氯(19.5克,0.1摩尔)、氰基乙酸乙酯(22.6克,0.2摩尔)、200毫升甲苯和碳酸钠(106克,1.0摩尔)加入反应瓶中。在-20℃下搅拌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蒸去甲苯,加入100毫升水和100毫升乙酸乙酯,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50毫升的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2-氰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26.3g,收率97%。
3-(3-(三氟甲基)苯基)丙腈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2-氰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酸乙酯(31.8克,0.1摩尔)、氢氧化钾(89.6克,1.6摩尔)和200毫升乙二醇加入反应瓶中。在40℃下搅拌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回收乙二醇,加入100毫升水。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所有有机层,并用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将所得油状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0∶1,体积比),得3-(3-(三氟甲基)苯基)丙腈18.3克,收率为92%。

Claims (10)

1.一种由式I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按照下列路线反应,从而制备由式I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
Figure F2009102412715C0000011
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卤素、三卤代甲基、和硝基;
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酯基和氰基;
R6表示羧基或氰基;
X表示氟、氯、溴、或碘;以及
当R7和R8均表示酯基或氰基时,R6表示羧基,当R7表示酯基并且R8表示氰基时,R6表示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三氟甲基、和硝基;以及
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甲酸甲酯基、甲酸乙酯基、甲酸正丙酯基、甲酸异丙酯基、甲酸正丁酯基、甲酸叔丁酯基、甲酸仲丁酯基、和氰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使摩尔比为(1~10)∶1∶(1~5)的碱、由式II表示的化合物和
Figure F2009102412715C0000021
在溶剂A中、在-20℃至回流温度下反应1至72小时,从而形成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为水、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仲丁醇、叔丁醇、3-戊醇、2-戊醇、叔戊醇、2-甲基-1-丁醇、3-甲基-3-戊醇、乙二醇、甘油、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乙醚、石油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正己烷、正庚烷、二甲基亚砜、氯仿、二氯甲烷、氯苯、二氯苯、苯、甲苯、二甲苯、或均三甲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甲醇钠、乙醇钠、异丙醇钠、异丙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戊醇钠、叔戊醇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铯、碳酸锂、磷酸钾、钠氢、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三正丁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或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过程中,使摩尔比为(1~30)∶1的碱或酸中的一者和由式III表示的化合物在溶剂B中、在-80℃至回流温度下反应1至72小时,从而形成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B为水、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仲丁醇、叔丁醇、3-戊醇、2-戊醇、叔戊醇、2-甲基-1-丁醇、3-甲基-3-戊醇、乙二醇、甘油、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乙醚、石油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二甲基亚砜、氯仿、二氯甲烷、氯苯、二氯苯、苯、甲苯、二甲苯、或均三甲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甲醇钠、乙醇钠、异丙醇钠、异丙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戊醇钠、叔戊醇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铯、碳酸锂、磷酸钾、钠氢、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三正丁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或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为盐酸、硫酸、磷酸、高氯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三氟甲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草酸、氢氟酸、氢溴酸、氢碘酸、对甲苯磺酸、三氯化铝、二氧化硅、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碘硅烷、四氟硼酸锂、四氯化钛、四氯化硒、或三氟化硼乙醚。
10.一种由式IV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来制备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以及
2)使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形成由式IV表示的芳基丙酸衍生物:
Figure F2009102412715C0000031
其中R1、R2、R3、R4、和R5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以及
R9表示酰胺基或酯基。
CN2009102412715A 2009-11-27 2009-11-27 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079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12715A CN102079697A (zh) 2009-11-27 2009-11-27 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12715A CN102079697A (zh) 2009-11-27 2009-11-27 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9697A true CN102079697A (zh) 2011-06-01

Family

ID=4408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12715A Pending CN102079697A (zh) 2009-11-27 2009-11-27 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969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8768A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手性α‑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2004793A (zh) * 2018-03-30 2020-11-2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氟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8768A (zh) * 2016-11-11 2017-05-3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手性α‑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6748768B (zh) * 2016-11-11 2019-05-2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手性α-芳基丙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2004793A (zh) * 2018-03-30 2020-11-2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氟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12004793B (zh) * 2018-03-30 2024-02-2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氟化有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2670B (zh) 洛索洛芬钠的合成方法
CN102046576B (zh) 制备1-(2-卤素联苯-4-基)-环丙烷甲酸的衍生物的方法
CN102627573B (zh) 5-氨基酮戊酸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CN102276559B (zh) 3-羟甲基四氢呋喃的合成方法
CN104370755A (zh) 一种光学活性的3-氨基丁醇和3-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02584521A (zh) 一种氯代炔烃的合成方法
CN102079697A (zh) 一种芳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3539671A (zh) 一种制备罗氟司特中间体的方法
CN102060679B (zh) 一种芳基丙醛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3415510B (zh) 氨苯基嘧啶基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合成中间体
JP2011168577A (ja) 2−アミノ−4−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ピリジン類の製造方法
CN102120718B (zh) 一种芳基丙醛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3755706B (zh) 一种合成叶酸的环保制备方法
CN109942459A (zh) 一种合成3-二氟甲基-3-丙烯腈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3739545A (zh) 一种简便的维生素b6的制备方法
CN103922943B (zh) 一种制备盐酸芬戈莫德的方法
CN102285888A (zh) 2-氟-4-硝基苯酚的新制备方法
EP2474536B1 (en)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pyrimidinylacetonitrile derivatives and intermediates for synthesis thereof
CN101219955B (zh) 邻硝基苯甲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4418718A (zh) 一种环丙基-2-溴-2-(2-氟苯基)乙酮的制备方法
CN104230990A (zh) 2-((4r,6s)-6-三苯基膦烯甲叉基-2,2-二取代基-1,3-二氧六环-4-基)乙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09672A (zh) 一种铜盐催化合成多取代嘧啶的方法
CN105384608A (zh) 一种异丙基苯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2580B (zh) 一种阿那曲唑的制备方法
CN103524359B (zh) 一种带有三个大位阻取代基c2对称旋光氨基二醇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