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8953A - 一种浇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浇铸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8953A
CN102078953A CN2011100285765A CN201110028576A CN102078953A CN 102078953 A CN102078953 A CN 102078953A CN 2011100285765 A CN2011100285765 A CN 2011100285765A CN 201110028576 A CN201110028576 A CN 201110028576A CN 102078953 A CN102078953 A CN 102078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emplate
moving platen
rotating shaft
g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85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8953B (zh
Inventor
彭小勐
熊正林
胡天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Leoch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Leoch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Leoch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Leoch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285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8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8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8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8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89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浇铸模具,包括动模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定模板、以及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时,位于所述两模板上可移动的浇口板,动模板定模板上分别设有型腔,合模时,动模块和定模块上的型腔配合形成的产品型腔下端与底板直接接触,在合模过程中,先将极柱端子的铜端子放置到定模板上的型腔的下端,且铜端子的下端直接抵靠在底板上,然后合上动模板,将铜端子固定在产品型腔的下端,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模具在合模时可将铜端子一次性准确、竖直的固定在产品型腔的下端,不需要先合模形成产品型腔,然后从产品型腔的上端放置铜端子,并对其反复调整,使其固定在产品型腔的下端,提高了极柱端子生产合格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浇铸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铸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池极柱端子的手工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极柱端子是电池的组成之一,是先把铜端子放进设计好的浇铸模具里面,再将铅水铸入其中冷却而形成的一种产品。因产品结构简单,采用手铸模具较为方便实用,而被广泛应用。在现有的浇铸模具中,当合模时,往往是将左模块和右模块先合起来形成产品型腔,然后从形成的产品型腔的上端放置形成极柱端子的铜端子。由于这种放置方式不能将铜端子准确地一次放置到位,且放置的铜端子易偏斜,这样既降低了极柱端子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极柱端子的生产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首先,提供一种浇铸模具,合模过程中,不需要从产品型腔的上端放置铜端子,保证铜端子一次放置且准确到位;其次,在合模过程中,能使模具的浇口板准确复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浇铸模具,包括动模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定模板、以及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时,位于所述两模板上可移动的浇口板,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上设有型腔,所述动模块和所述定模块上的型腔在合模时形成的产品型腔下端与所述底板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浇口板上设置有浇口板扳手,所述浇口板扳手包括固定在所述浇口板上的支撑板、贯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转轴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固定连接的把手和转动圆,所述转动圆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心不与所述转动圆的圆心重合,在合模时,所述转动圆抵靠在所述动模板远离所述定模板一侧的侧面上,且所述转动圆抵靠在所述动模板侧面上的抵靠点到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心到所述转动圆边缘其他任一点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浇口板扳手设置于所述浇口板的侧面上且靠近所述浇口板的开模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动模块和所述定模块上的型腔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模板上远离所述动模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板,用于对所述浇口板进行限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的转动端设置有轴套,所述定模板上的轴套与所述动模板的轴套通过第二转轴上下叠加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贯穿所述浇口板的转动端,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相应的轴孔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的开模端分别设置有开模扳手。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的配合面上还设有排气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浇铸模具,包括动模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定模板、以及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时,位于所述两模板上可移动的浇口板,动模板定模板上分别设有型腔,合模时,动模块和定模块上的型腔配合形成的产品型腔下端与底板直接接触,在合模过程中,可先将极柱端子的铜端子放置到定模板上型腔的下端,且铜端子的下端直接抵靠在底板上,然后合上动模板,将铜端子固定在产品型腔的下端,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模具在合模时可将铜端子一次性准确、竖直的固定在产品型腔的下端,不需要先合模形成产品型腔,然后从产品型腔的上端放置铜端子,然后对其反复调整,使其固定在产品型腔的下端,提高了极柱端子生产合格率的同时,也提高的了其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模具的浇口板上设有浇口板扳手,浇口板扳手的第一转轴贯穿将浇口板扳手固定在浇口板上的支撑板,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下端固定连接转动圆,且在连接位置处,第一转轴与转动圆的圆心不重合,形成凸轮机构;合模时,转动圆抵靠在动模板远离定模板一侧的侧面上,且转动圆抵靠在动模板侧面上的抵靠点到第一转轴圆心的距离比第一转轴圆心到转动圆边缘上其他任何一点的距离小,因此,在合模时,转动圆抵靠在动模板的侧面上,起到对浇口板的限位作用,以保证浇口板的准确复位;同时,在开模时,又可利用浇口板扳手下端形成的凸轮机构轻松地切断浇口,以完成开模,取出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模具装配图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模具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模具B-B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极柱端子浇铸模具,包括动模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定模板、以及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时,位于两模板上可移动的浇口板,动模板和定模板上对称的设有型腔,在合模时,动模块和定模块上的型腔配合形成的产品型腔下端与底板相通,即产品型腔下端与底板直接接触,使产品下端直接抵靠在所述底板上,即使极柱端子的铜端子直接抵靠在底板上,因此在合模时,可先将铜端子放置在定模板上的型腔下端,铜端子的一端抵靠在底板上,然后再合上动模板,使铜端子准确、到位的固定在产品型腔的下端,而不是传统的先使左右模板合闭形成产品型腔后,从产品型腔的上端放置铜端子。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中的定模板为左模板2,动模板为右模板3,左模板2固定在底板4上,固定方式可采用螺丝8固定连接;左模板2和右模板3上对称的设置有型腔6,型腔6贯穿左模板2和右模板3,合模时,左模板2和右模板3上的型腔6形成产品型腔,产品型腔的下端即放置极柱端子的铜端子的位置与底板4直接接触,即在放置铜端子时,铜端子的一端直接抵靠在底板4上,然后再合上右模板3,这样可以保证铜端子一次性准确到位的放置,且不会倾斜。合模时,浇口板1盖在左模板2和右模板3上面,浇口板上设有浇口13和浇注槽14,浇口13和浇注槽14相通连接,并位于产品型腔的正上方,浇注槽14可为锥形槽,用于在浇铸时容纳多余的铅水,浇口板1上设有浇口板扳手5,浇口板扳手5固定于浇口板1的侧面上,且靠近浇口板1的开模端,浇口板扳手5包括一固定在浇口板1侧面上的支撑板51,贯穿支撑板51的第一转轴52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52两端的把手53及转动圆54,在第一转轴52与转动圆54连接的位置处,第一转轴52的圆心不与转动圆54的圆心重合,在连接位置处,第一转轴52的圆心偏离转动圆54的圆心,使其形成凸轮结构。在合模状态时,转动圆54抵靠在右模板3的侧面上,且抵靠在右模板3侧面上的抵靠点到第一转轴52的圆心的距离小于第一转轴52的圆心到转动圆54的边缘上其他任一点的距离。在合模时,由于转动圆54抵靠在右模板3上,阻止浇口板1继续向左模板2的一侧移动,因此浇口板扳手5可对浇口板1起到限位的作用。
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转轴52穿过支撑板51上的孔随着不断的磨合变大,使浇口板1在复位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误差,如过多的向左模板2的一侧移动,导致浇口13偏离产品型腔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左模板2远离右模板3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至少一个限位板7,用于对浇口板1进一步限位,保证其准确的复位。本实施例中选取一个限位板7,限位板7的安装位置与浇口板扳手5相对称。
在左模板2和右模板3的转动端都设有轴套孔,轴套孔的位置设在左模板2和右模板3的转动端配合面上,且轴套孔的高度与左模板2和右模板3的厚度相等,在左模板2的轴套孔的上半部分焊接一轴套10,在右模板3的轴套孔的下半部分焊接一轴套15,当然,也可在左模板2的轴套孔的下半部分焊接一轴套10,在右模板3的轴套孔的上半部分焊接一轴套15,然后通过第二转轴11将左模板2和右模板3连接起来,且第二转轴11的上端穿过浇口板1的转动端的转轴孔,浇口板1可绕着第二转轴11转动,第二转轴11的下端固定于底板4上设置的相应的转轴孔。左模板2和右模板3上还设有排气槽16,用于在浇铸时将铅液中的空气及时排除型腔6,减少产品中的气泡,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左模板2和右模板3的开模端上分别设置有开模扳手9,用于在开模时对左右模板进行相应的操作,
合模时,先将左模板2通过螺丝8固定在底板4的左侧,然后将右模板3与左模板2配合,并将浇口板1盖在配合好的左模板2和右模板3上,然后将第二转轴11从浇口板1转动端的轴孔位置,从上向下插入,插入端固定在底板4上设置的相应的轴孔中,第二转轴11作为开模和合模过程中的转轴。然后逆时针转动浇口板扳手5,使浇口板1脱离左右模板的上表面,并最终与右模板3错开,然后左手仍然握住左模板2上的开模扳手9保持静止不动,右手握住右模板的开模扳手9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右模板3与左模板2分开,然后将极柱端子的铜端子放置在左模板2的型腔6下端,铜端子的下端直接抵靠在底板4上,然后顺时针转动右模板3,使其与左模板2配合形成产品型腔,产品型腔下端的铜端子竖直的固定在产品型腔中,并直接抵靠在底板4上。然后转动浇口板扳手5,浇口板1顺时针转动复位,在复位过程中,当浇口板扳手5的转动圆的抵靠点抵靠在右模板的侧面时,浇口板1复位完成,此时的浇口板左侧抵靠在限位板7上,浇口板1的浇口13位于产品型腔的正上方,然后对其进行浇铸形成极柱端子产品。
浇铸完成后,进行开模,开模的具体过程如下:握住浇口扳手5上的把手53逆时针转动,浇口板扳手5下端的转动圆54形成的凸轮机构带动浇口板1逆时针转动,在浇口板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将浇口13与产品的连接处切断,然后继续转动浇口板1到一定的位置,使其与右模板3错开,然后左手仍然握住左模板2上的开模扳手9保持静止不动,右手握住右模板的开模扳手9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右模板3与左模板2分开并取出成型的产品及极柱端子,然后重复上述过程进行合模、浇铸、开模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模具具有一模多腔的结构,定模板和动模板也可分别为右模板和左模板,限位板7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2个、3个等。
本发明提供的模具可在合膜过程中,先根据定模板上的型腔位置放置铜端子,使铜端子的下端直接抵靠在底板上,然后再合上动模块形成产品型腔,因此铜端子的放置可一次到位,不需反复的调整,且放置的铜端子不会存在倾斜的情况,因此提高了极柱端子的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生产的合格率。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模具的浇口板上的浇口板扳手起到开模作用的同时,在合模过程中还起到了对浇口板的限位作用,防止浇口板的浇口偏离产品型腔的正上方,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的磨合带来的松动等误差,本发明还在定模板的上设置了限位板,以进一步精确的限定浇口板的位置,提高产品的质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固定于底板上的定模板、以及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时,位于所述两模板上可移动的浇口板,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上设有型腔,所述动模块和所述定模块上的型腔在合模时形成的产品型腔下端与所述底板直接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板上设置有浇口板扳手,所述浇口板扳手包括固定在所述浇口板上的支撑板、贯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转轴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固定连接的把手和转动圆,所述转动圆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心不与所述转动圆的圆心重合,在合模时,所述转动圆抵靠在所述动模板远离所述定模板一侧的侧面上,且所述转动圆抵靠在所述动模板侧面上的抵靠点到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圆心到所述转动圆边缘其他任一点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板扳手设置于所述浇口板的侧面上且靠近所述浇口板的开模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块和所述定模块上的型腔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上远离所述动模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板,用于对所述浇口板进行限位。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的转动端设置有轴套,所述定模板上的轴套与所述动模板的轴套通过第二转轴上下叠加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贯穿所述浇口板的转动端,下端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相应的轴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的开模端分别设置有开模扳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的配合面上还设有排气槽。
CN2011100285765A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浇铸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8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85765A CN102078953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浇铸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85765A CN102078953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浇铸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8953A true CN102078953A (zh) 2011-06-01
CN102078953B CN102078953B (zh) 2013-05-29

Family

ID=44085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857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8953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浇铸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895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291A (zh) * 2011-06-10 2011-12-28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铸焊蓄电池汇流排修补工装
CN102310186A (zh) * 2011-09-06 2012-01-11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铅端子浇铸模
CN102430742A (zh) * 2011-12-13 2012-05-02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浇铸模具
CN106298374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固封极柱浇注模具及其出线端子组合模
CN108247022A (zh) * 2018-02-02 2018-07-06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浇注模具及浇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8769A (ja) * 2000-07-13 2002-01-29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池端子を製造する鋳造装置
US6708753B1 (en) * 2002-11-14 2004-03-2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sting straps onto storage battery plates
CN201127990Y (zh) * 2007-11-05 2008-10-08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大密铜芯极柱浇铸模具
CN201455234U (zh) * 2009-07-11 2010-05-12 圣豹电源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用跨桥极柱的浇铸模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8769A (ja) * 2000-07-13 2002-01-29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池端子を製造する鋳造装置
US6708753B1 (en) * 2002-11-14 2004-03-2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sting straps onto storage battery plates
CN201127990Y (zh) * 2007-11-05 2008-10-08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大密铜芯极柱浇铸模具
CN201455234U (zh) * 2009-07-11 2010-05-12 圣豹电源有限公司 铅酸蓄电池用跨桥极柱的浇铸模具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291A (zh) * 2011-06-10 2011-12-28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铸焊蓄电池汇流排修补工装
CN102299291B (zh) * 2011-06-10 2014-04-09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铸焊蓄电池汇流排修补工装
CN102310186A (zh) * 2011-09-06 2012-01-11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铅端子浇铸模
CN102430742A (zh) * 2011-12-13 2012-05-02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浇铸模具
CN102430742B (zh) * 2011-12-13 2014-03-12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浇铸模具
CN106298374A (zh) * 2016-08-31 2017-01-04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固封极柱浇注模具及其出线端子组合模
CN106298374B (zh) * 2016-08-31 2018-10-30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固封极柱浇注模具及其出线端子组合模
CN108247022A (zh) * 2018-02-02 2018-07-06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浇注模具及浇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8953B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8953B (zh) 一种浇铸模具
CN200995262Y (zh) 气缸盖浇铸装置
CN201455234U (zh) 铅酸蓄电池用跨桥极柱的浇铸模具
CN201552704U (zh) 一种特高压绝缘子浇注模具
CN206794670U (zh) 一种用于铸造水平线立式分型双缸钳体的工艺模型
CN102886496A (zh) 一种铸造补缩方法与装置
CN203155944U (zh) 一种利用消失模的铸造成型装置
CN206286547U (zh) 一种锡阳极球的浇铸成型装置
CN202639260U (zh) 半圆锡球的成型装置
CN205086290U (zh) 潜顶针浇口结构
CN208050893U (zh) 一种双层冷却结晶器装置
CN202387948U (zh) 一种挡渣浇包
CN203830668U (zh) 大型轧辊整体铸造装置
CN205967299U (zh) 一种电机主轴用铸造模具
CN201594469U (zh) 一种环氧干式变压器浇注模
CN207629149U (zh) 用于中小型铸件的底注式浇注装置
CN206083770U (zh) 大功率电机机壳的浇注装置
CN203804150U (zh) 底部注入与雨淋式注入组合铸造模具结构
CN104889335B (zh) 一种可准确固定砂芯的金属铸造用模具
CN203737939U (zh) 一种小型截止阀的侧注浇口棒
CN204792410U (zh) 一种干变浇注模具
CN201859776U (zh) 一种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用模具水平调整装置
CN21199382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浇注模具
CN202984591U (zh) 电动机构箱体的浇注装置
CN210676884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模芯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