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6820B - 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6820B
CN102076820B CN2009801245357A CN200980124535A CN102076820B CN 102076820 B CN102076820 B CN 102076820B CN 2009801245357 A CN2009801245357 A CN 2009801245357A CN 200980124535 A CN200980124535 A CN 200980124535A CN 102076820 B CN102076820 B CN 102076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xyloxy
oxo
group
oxo hexyloxy
oxyge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45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6820A (zh
Inventor
何猛
A·库玛
邵际平
戴小满
徐瑞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163,11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090326186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163,18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00014010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filed Critical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76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6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403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the structure containing one or more specific, optionally substituted ring or ring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38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54Additives having no specific meso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60Pleochroic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2019/044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 C09K2019/0448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the end chain group being a polymerizable end group, e.g. -Sp-P or 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包括包含至少一个介晶结构和至少一个长链柔性链段的化合物和选自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和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以及其合成方法,和它们在制造制品和眼科器件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背景
本发明通常涉及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和选自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和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包含其的配制剂,光学元件,液晶聚合物和它们的制备方法。
液晶(“LC”)的分子倾向于在优选的方向彼此对准,从而得到具有各向异性光学,电磁,和机械性能的流体材料。介晶是诱导液晶中结构次序的LC基础单元。
液晶聚合物(“LCP”)是在处于液相的同时能够形成高度有序结构的区域的聚合物。LCP具有宽的使用范围,从强劲工程塑料到LC显示器的柔弱凝胶。LCP的结构可以由密集堆叠纤维性聚合物链组成,其提供对聚合物熔点差不多的自增强。
二色性可由于分子结构的光学各向异性或杂质的存在或二色性染料的存在而在LC中出现。本文使用的术语“二色性”表示相比于另一个更强烈地吸收至少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一个的能力。
常规线性偏振元件,如用于太阳镜的线性偏振透镜和线性偏振滤光器,典型地从包含二色性材料,如二色性染料的拉伸聚合物片材形成。所以,常规线性偏振元件是具有单一、线性偏振状态的静态元件。因此,当将常规线性偏振元件暴露于随机偏振的辐射或适当波长的反射辐射时,通过元件透射的一些百分比的辐射会是线性偏振。本文使用的术语“线性偏振”表示将光波的电向量的变化限制到一个方向或平面。
此外,常规线性偏振元件典型地是着色的。即,常规线性偏振元件包含着色剂(即二色性材料)和具有并不响应于光化辐射而变化的吸收光谱。本文使用的“光化辐射”表示电磁辐射,如能够引起响应的紫外和可见辐射。常规线性偏振元件的颜色将取决于用于形成元件的着色剂,和最通常地,是中性色(例如,褐色或灰色)。因此,尽管常规线性偏振元件用于降低反射的光眩耀,由于它们的色彩,它们并不非常适于在某些低光条件下使用。此外,由于常规线性偏振元件仅仅具有单一、着色的线性偏振状态,它们在贮存或显示信息的能力中受到限制。
如上所述,常规线性偏振元件典型地使用包含二色性材料的拉伸聚合物膜的片材形成。本文使用的术语“二色性”表示能够比另一个更强烈地吸收至少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的一个。因此,尽管二色性材料能够优先吸收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的一个,如果二色性材料的分子没有合适地布置或排列,则不会达到透射的辐射的净线性偏振。即,由于二色性材料分子的随机布置,由单个分子的选择性吸上会彼此消除使得不会达到净或总体线性偏振效应。因此,通常必须合适地通过与另一种材料对准而布置或排列二色性材料的分子以达到净线性偏振.
与以上讨论的二色性元件形成对照,使用常规热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形成的常规光致变色元件,如光致变色透镜,通常能够响应于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例如,“澄清态”转化为第二状态,例如,“着色态”,和然后响应于热能恢复回到第一状态。本文使用的术语“光致变色”表示对于至少可见辐射具有吸收光谱,其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而变化。因此,常规光致变色元件通常非常适用于低光条件和明亮条件两者。然而,不包括线性偏振滤光器的常规光致变色元件通常不适于线性偏振辐射。即,常规光致变色元件的吸收比,在任一状态下,通常小于二。本文使用的术语“吸收比”表示在第一平面中线性偏振的辐射的吸光度对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平面中的相同波长辐射的吸光度的比例,其中第一平面取为具有最高吸光度的平面。因此,常规光致变色元件不能将反射光眩耀降低到与常规线性偏振元件相同的程度。因此,已经开发了光致变色-二色性材料。光致变色-二色性材料是显示光致变色性能(即对于至少可见辐射具有吸收光谱,其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而变化)和二色性性能(即能够吸收至少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强烈)的材料。
可以将光致变色材料和光致变色-二色性材料引入基底或有机材料,例如聚合物基底,包括LCP基底。当光致变色材料和光致变色-二色性材料经历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的变化时,光致变色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分子可经历从一个构象状态到第二构象状态的构象变化。这个构象变化可导致化合物所占据的空间数量的变化。然而,为了某些光致变色材料和某些光致变色-二色性材料有效地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例如从澄清态转变到着色态、从着色态转变到澄清态、从非偏振态转变到偏振态、和/或从偏振态转变到非偏振态,光致变色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必须处于化学环境中,其是足够灵活的以允许化合物在足以提供所需响应的速率下在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从一个构象状态转变到第二构象状态。因此,新聚合物材料,如新LCP,和形成这些新材料的材料必须进一步显现光致变色和光致变色-二色性材料和基底。
公开内容的概述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液晶组合物,其包含:
-由如下一种结构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031
其中,
a)每个X独立地是:
i)基团R,
ii)由-(L)y-R表示的基团,
iii)由-(L)-R表示的基团,
iv)由-(L)w-Q表示的基团;
v)由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041
表示的基团;
vi)由-(L)y-P表示的基团;或
vi)由-(L)w-[(L)w-P]y表示的基团;
b)每个P是独立地选自如下的反应性基团:基团Q、氨基、烷基氨基、硝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2-氯丙烯酸酯、2-苯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基亚苯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2-氯丙烯酰胺、2-苯基丙烯酰胺、氧杂环丁烷、缩水甘油基、氰基、乙烯基醚、乙烯基酯、苯乙烯衍生物、硅氧烷、乙烯亚胺衍生物、或选自类固醇基、萜类基、生物碱基及其混合物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手性或非手性单价或二价基团,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烷基、烷氧基、氨基、环烷基、烷基烷氧基、氟烷基、氰基、氰基烷基、氰基烷氧基或其混合物,或P是含有2-4个反应性基团的结构或P是未取代或取代的开环易位聚合前体;
c)基团Q是羟基、胺、烯基、炔基、叠氮基、甲硅烷基、甲硅烷基氢化物、氧基(四氢-2H-吡喃-2-基)、巯基、异氰酸根合、硫异氰酸根合、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2-(丙烯酰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基、环乙亚胺基、烯丙氧基羰氧基、环氧、羧酸、特别地选自羧酸酯、酰胺、羧酸酐、或酰卤的羧酸衍生物,优选羧酸衍生物选自衣康酸酯、马来酸衍生物、富马酸衍生物、未取代肉桂酸衍生物、由甲基、甲氧基、氰基和卤素中至少一个取代的肉桂酸衍生物;
d)每个L独立地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地选自单键、多取代、单取代、未取代或支化的间隔基,其独立地选自亚芳基、(C1-C30)亚烷基、(C1-C30)亚烷基羰氧基、(C1-C30)亚烷基氨基、(C1-C30)亚烷氧基、(C1-C30)全氟亚烷基、(C1-C30)全氟亚烷氧基、(C1-C30)亚烷基甲硅烷基、(C1-C30)二亚烷基甲硅烷氧基、(C1-C30)亚烷基羰基、(C1-C30)亚烷氧基羰基、(C1-C30)亚烷基羰基氨基、(C1-C30)亚烷基氨基羰基、(C1-C30)亚烷基氨基羰氧基、(C1-C30)亚烷基氨基羰基氨基、(C1-C30)亚烷基脲、(C1-C30)亚烷基硫代羰基氨基、(C1-C30)亚烷基氨基羰基硫代、(C2-C30)亚烯基、(C1-C30)硫代亚烷基、(C1-C30)亚烷基砜、或(C1-C30)亚烷基亚砜,其中每个取代基独立地选自(C1-C5)烷基、(C1-C5)烷氧基、氟、氯、溴、氰基、(C1-C5)烷酸酯、异氰酸根合、硫异氰酸根合、或苯基;
e)基团R选自氢、C1-C18烷基、C1-C18烷氧基、C1-C18烷氧基羰基、C3-C10环烷基、C3-C10环烷氧基、多(C1-C18烷氧基)、或直链或支化的C1-C18烷基,其是未取代的或由氰基、氟、氯、溴、或C1-C18烷氧基取代,或由氟、氯、溴多取代;和
f)基团介晶-1和介晶-2每个独立地是刚性直棒状液晶基团、刚性弯曲棒状液晶基团、或刚性盘状液晶基团;
g)基团T选自P和氢、芳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氧基、多烷基醚、(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多亚乙基氧基和多亚丙基氧基。
其中w是1-26的整数,y是2-25的整数,z是1或2,条件是当:
(i)基团X由R表示时,则w是2-25的整数,和z是1;
(ii)基团X由-(L)y-R表示时,则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
(iii)基团X由-(L)w-R表示时,则w是3-26的整数,和z是2;
(iv)基团X由-(L)w-Q表示时;则如果P由基团Q表示,则w是1,和z是1;和如果P不是基团Q,则每个w独立地是1-26的整数,和z是1;
(v)基团X由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051
表示时,则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
(vi)基团X由-(L)y-P表示时,则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以及-(L)y-包含在介晶和P之间至少25个键的线性序列;
(vii)基团X由-(L)w-[(L)w-P]y表示时,则每个w独立地是1-25的整数,y是2-6的整数,由此和z是1;和
在-(L)y-和-(L)w-中没有两个亚芳基通过单键连接;
或其残基;
-选自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和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化合物;和
-任选地液晶聚合物。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本公开内容提供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含基底和在基底至少一部分上的至少局部层,所述层包含本文所述的液晶组合物。
本公开内容的仍然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眼科元件,其包含基底和在基底表面至少一部分上包含本文所述的液晶组合物的至少局部层。优选,将二色性化合物和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至少部分地对准。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液晶聚合物,优选费歇尔微硬度为0牛顿/mm2至150牛顿/mm2。根据这些实施方案,一种或多种添加剂选自液晶、液晶性能控制添加剂、非线性光学材料、染料、对准促进剂、动力学增强剂、光敏引发剂、热引发剂、表面活性剂、聚合抑制剂、溶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脱模剂、流变控制剂、胶凝剂、流平剂、自由基清除剂、偶合剂、倾斜控制添加剂、嵌段或非嵌段聚合物材料、和粘合促进剂。
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提供液晶盒,该液晶盒可以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基底,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基底,其中第二基底的第二表面与第一基底的第一表面相对和间隔开以确定区域,和布置在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确定的区域中本文所述的液晶组合物。
本公开内容的仍然进一步实施方案提供包括组合物的制造制品,该组合物包括本文所述的液晶组合物。
本公开内容的其它实施方案提供形成眼科元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配制本文所述的液晶组合物;采用所述液晶组合物涂覆至少一部分基底;将涂层中的至少一部分液晶组合物至少部分地对准;和使液晶涂料层固化。
附图简述
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更好理解,其中:
图1-13说明用于合在本文所述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某些实施方案的例示方法。特别地:
图1说明用于合成含介晶的软链丙烯酸酯体系的路易斯酸催化的或碱催化的方法;
图2A和2B说明用于合在具有根据通式V的结构的含双-介晶的化合物的方法;
图3和4说明用于合在具有根据通式IV的结构的含双-介晶的化合物的两种方法;
图5说明Mitsunobo偶合反应用于合在具有根据通式IV的结构的含双-介晶的化合物的用途;
图6说明用于合成具有根据通式VI或VII的结构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方法;
图7说明根据通式II的某些实施方案的聚碳酸酯连接基团的用途;
图8说明具有根据通式III的结构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方法;
图9说明用于合成具有根据通式VI的结构的含双-介晶的化合物的方法;
图10和11说明用于合成具有根据通式VI的结构的含双-介晶的化合物的方法;
图12说明用于合成具有根据通式VI或VII的结构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方法;和
图13说明用于合成具有根据通式VIII的结构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方法。
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
如在本说明收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冠词“a”,“an”,和“the”包括复数参考物,除非明确和不含混地限定到一个参考物。
现在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以及配制剂。根据某些实施方案,配制剂和组合物可用于,例如液晶聚合物(“LCP”),用于光学元件中,例如眼科元件,显示元件,视窗,和镜子。根据某些实施方案,本公开内容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用作形成LCP的单体。
介晶是液晶(“LC”)的基础单元,它诱导液晶中的结构次序。LC的介晶部分典型地包括刚性结构部分,它与LC组合物中的介晶组分对准,因此将LC分子在一个方向对准。介晶的刚性部分可由刚性分子结构组成,如单环或多环结构,包括,例如单环或多环芳族环结构。潜在介晶的实例在此更为详细地说明和包括在如下文献中说明的那些介晶化合物:Demus等人,“Flüssige Kristalle in Tabellen,”VEBDeutscher Verlag für Grundstoffindustrie,Leipzig,1974和“FlüssigeKristalle in Tabellen  II,”VEB Deutscher Verlag fürGrundstoffindustrie,Leipzig,1984。LC也可以在LC分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部分。一个或多个柔性部分可以对LC赋予流动性。LC可以采用非有序状态或有序(或对准)状态存在。在非有序状态的LC分子会采用基本无规的取向,即不存在对LC分子的通常取向。在有序或对准状态的LC分子通常采用取向,其中LC分子的介晶部分在整个LC材料中至少部分地对准。本文使用的术语“对准”或“对准的”表示通过与另一种材料,化合物或结构的相互作用而达到合适的排列或布置。在某些实施方案中,LC分子的介晶部分可以在平行取向中至少部分地对准。在其它实施方案中,LC分子的介晶部分可以在螺旋取向中至少部分地对准,如在反射偏振器中。
本公开内容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可用于各种功能,例如作为LC组合物和作为用于LCP合成的单体。本公开内容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表现为单体以形成聚合物或可以用作非单体组分,如非单体LC组分。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含介晶的化合物可形成交联的网络或LCP。本文使用的术语“化合物”表示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分、成分、或部分的联合而形成的物质和包括,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分、成分、或部分的联合而形成的分子和大分子(例如聚合物和低聚物)。由含介晶的化合物形成的组合物可具有各种用途,包括作为层,如在基底至少一部分上的固化涂层和膜,它可以对基底赋予某些所需的特性,和作为制造制品,如模塑制品、组装制品和铸造制品。例如,从含介晶的化合物形成的组合物可以,例如,用作在基底至少一部分上的至少局部层、涂层或膜,它可以对基底赋予某些所需的特性,如用于光学数据存储应用,作为光掩模,作为装饰性颜料;用于化妆品和用于安全应用(参见例如U.S.专利No.6,217,948;作为用于医疗、牙科、粘合剂和立体平版印刷应用的可固化树脂(参见例如,U.S.专利No.7,238,831);作为制造制品,如用于上述应用和各种相关器具的模塑、组装或铸造制品。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含介晶的组合物可以配制成LC和/或LCP,它们可以使用或被引入光学元件如,例如,眼科元件,显示元件,视窗,镜子,有源和无源液晶盒,元件和器件,和其它包含LC或LCP的感兴趣制品,如偏振器,光学补偿器(参见例如,U.S.专利No.7,169,448),光学阻滞器(参见例如,U.S.再颁专利No.RE39,605E),滤色器,和用于光波回路的波板(参见例如,U.S.专利No.7,058,249)。例如,LCP可用于形成光学膜如阻滞器、波导、反射器、圆偏振器、宽视角膜等。如本文更详细描述的那样,本公开内容各种实施方案的含介晶的材料可以特别适于对于某些光致变色或光致变色-二色性材料,如眼科元件和光学元件得到所需的动力性能。在其它实施方案中,LCP也可以用作染料的主体材料,如光敏和非光敏材料。光敏材料可包括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如热可逆和非热可逆材料以及光致变色/二色性材料,无机光致变色材料,荧光或磷光材料和非线性光学材料(“NLO”)。非光敏材料可包括固定的染色染料,二色性材料,热致变色材料,和颜料。
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方案含介晶的化合物通常包括至少一个介晶单元、至少一个非反应性基团、和至少一个柔性连接基团,它可以是1至500个原子键的线性长度和可因此用作LC,它可以被引入显示LC性能的材料或组合物或可以用作LC单体,例如,用于形成LCP。
根据各种实施方案,本公开内容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由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表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101
在通式I中,每个X可以独立地表示为:(i)基团-R;(ii)由结构-(L)y-R表示的基团;(iii)由结构-(L)-R表示的基团;(iv)由结构-(L)w-Q表示的基团;(v)由如下结构表示的基团: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102
(vi)由-(L)y-P表示的基团;或(vii)由-(L)w-[(L)w-P]y表示的基团。此外在通式I中,每个基团P表示以上定义的反应性基团。例如反应性基团可以与基团反应,与显影聚合物上的共聚单体或反应性基团反应使得将相应于通式I或其残基的结构引入聚合物中。
此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P可以是包括可聚合基团的反应性基团,其中可聚合基团可以是适于参与聚合反应的任何官能团。聚合反应的实例包括,Hawley′s Condensed Chemical Dictionary第13版,1997,John Wiley & Sons,第901-902页在“聚合”的定义中描述的那些。例如聚合反应包括:“加成聚合”,其中自由基引发试剂,它通过在一侧在同时加成到其中而与单体的双键反应从而在另一侧上产生新游离电子;“缩聚”,其中两个反应的分子结合以形成更大的分子及消除小分子,如水分子;和“氧化偶合聚合”。例如P可以是未取代或取代的开环易位聚合前体。可聚合基团的进一步实例包括羟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2-(丙烯酰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基、异氰酸根合、环乙亚胺,烯丙氧基羰氧基、和环氧,如环氧烷基甲基。在其它实施方案中,P可具有含有多个反应性基团、如本文公开的反应性基团的结构。例如,P可具有含有2-4个反应性基团的结构、如本文所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P上具有多个反应性基团可允许向聚合物中的更有效引入或允许在单个聚合物条之间的交联。具有多个反应性基团的P基团的合适实例包括二丙烯酰氧基(C1-C6)烷基;二丙烯酰氧基芳基;三丙烯酰氧基(C1-C6)烷基;三丙烯酰氧基芳基;四丙烯酰氧基(C1-C6)烷基;四丙烯酰氧基芳基;二羟基(C1-C6)烷基;三羟基(C1-C6)烷基;四羟基(C1-C6)烷基;二环氧(C1-C6)烷基;二环氧芳基;三环氧(C1-C6)烷基;三环氧芳基;四环氧(C1-C6)烷基;四环氧芳基;二缩水甘油氧基(C1-C6)烷基;二缩水甘油氧基芳基;三缩水甘油氧基(C1-C6)烷基;三缩水甘油氧基芳基;四缩水甘油氧基(C1-C6)烷基;和四缩水甘油氧基芳基。
另外,关于通式I,每个基团Q可表示羟基、胺、烯基、炔基、叠氮基、甲硅烷基、甲硅烷基氢化物、氧基(四氢-2H-吡喃-2-基),异氰酸根合、巯基、硫异氰酸根合、羧酸、羧酸酯、酰胺、羧酸酐、或酰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基团Q可用作反应性基团使得包含至少一个基团Q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被引入聚合物或共聚物的主链。例如,Q可以是可聚合基团,如本文所述的那些,包括选自如下的基团:羟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2-(丙烯酰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基、异氰酸根合、巯基、硫异氰酸根合、环乙亚胺,烯丙氧基羰氧基、羧酸或羧酸衍生物,和环氧,如环氧烷基甲基。本文使用的术语“(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甲基)丙烯酰氧基”可互换使用和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丙-2-烯-1-酰氧基结构。
如本文所述和关于通式I,基团L,(L)y或(L)w表示以上定义的连接基团,其优选具有1至500个原子键的线性长度。即,对于通用结构F-L-E,在基团F和E之间的连接基团的最长线性长度(其中基团F和E可以每个通常表示任何基团P,R,Q,X,T或介晶)可以为1至500个键(包括居间原子)。应当理解当讨论连接基团的线性长度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连接基团的长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测定线性序列中每个键的长度和在连接基团的线性序列中由各种居间原子占据的距离以及将数值总计。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键的最长线性序列可以是在连接的基团之间至少25个键。在其它实施方案中,键的最长线性序列可以是至少30个键。在仍然其它实施方案中,键的最长线性序列可以是至少50个键。已经确定,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具有至少25个键的连接基团L对于获得的含介晶的化合物改进各种益处。例如,至少25个键的连接基团可改进添加剂的溶解度,如在含有含介晶的化合物的组合物中光致变色化合物;可提供含有含介晶的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更快或改进的对准性能;和/或可以降低含有含介晶的化合物的组合物的粘度。
每个基团L可以对于每种情况独立地,相同或不同地,选自单键和以上定义的基团。根据各种,“w”可以由1-26的整数表示,“y”可以由2-25的整数表示,和“z”是1或2。应当注意到当多于一个L基团按顺序出现时,例如在结构(L)y或(L)w中,其中“y”和/或“w”是大于1的整数,则邻近的L基团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相同的结构。即,例如,在具有结构-(L)3-或-L-L-L-的连接基团中(即其中“y”或“w”是3),每个基团-L-可以独立地选自以上所述的任意基团L和邻近的-L-基团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相同的结构。例如,在一个例示实施方案中,-L-L-L-可表示-(C1-C30)亚烷基-(C1-C30)亚烷基-(C1-C30)亚烷基-(即在每种情况下-L-由(C1-C30)亚烷基表示,其中每个邻近的(C1-C30)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中具有相同或不同数目的碳)。在另一个例示实施方案中,-L-L-L-可表示-亚芳基-(C1-C30)烷基亚甲硅烷基-(C1-C30)烯氧基-(即其中每种情况下-L-不同于邻近的基团-L-)。因此,(L)y或(L)w的结构应当理解为覆盖连接基团-L-的各种顺序的所有可能组合,包括其中一些或所有邻近的-L-基团相同和其中所有邻近的-L-基团不同的那些,条件是没有两个亚芳基由单键连接。
仍然关于通式I,基团R表示以上定义的端基。
进一步关于通式I,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基团介晶-1和介晶-2每个独立地是刚性直棒状液晶基团、刚性弯曲棒状液晶、或刚性盘状液晶基团。介晶-1和介晶-2的结构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介晶基团,例如,以下文献中所述的任意那些:Demus等人,“Flüssige Kristallein Tabellen,”VEB Deutscher Verlag für Grundstoffindustrie,Leipzig,1974或“Flüssige Kristalle in Tabellen II,”VEB DeutscherVerlag für Grundstoffindustrie,Leipzig,1984。另外,根据某些实施方案,基团介晶-1和介晶-2可以独立地具有以下表示的结构:
-[S1]c-[G1-[S2]d]d′-[G2-[S3]e]e′-[G3-[S4]f]f′-S5-
以上的介晶结构被进一定义使得每个基团每个G1,G2,和G3可以独立地在每种情况下选自:选自如下的二价基团:未取代或取代的芳族基团、未取代或取代的脂环族基团、未取代或取代的杂环基团、及其混合物,其中取代基选自:巯基、酰胺、羟基(C1-C18)烷基、异氰酸根合(C1-C18)烷基、丙烯酰氧基、丙烯酰氧基(C1-C18)烷基、卤素、C1-C18烷氧基、多(C1-C18烷氧基)、氨基、氨基(C1-C18)亚烷基、C1-C18烷基氨基、二-(C1-C18)烷基氨基、C1-C18烷基C2-C18烯烃、C2-C18炔烃、C1-C18烷基(C1-C18)烷氧基、C1-C18烷氧基羰基、C1-C18烷基羰基、C1-C18烷基碳酸酯、芳基碳酸酯、全氟(C1-C18)烷基氨基、二-(全氟(C1-C18)烷基)氨基、C1-C18乙酰基、C3-C10环烷基、C3-C10环烷氧基、异氰酸根合、酰氨基、氰基、硝基、直链或支化的C1-C18烷基,其由氰基、卤素、或C1-C18烷氧基单取代、或由卤素多取代,和包含一种如下通式的基团:-M(T)(t-1)和-M(OT)(t-1),其中M选自铝、锑、钽、钛、锆和硅,T选自有机官能基、有机官能烃基、脂族烃基和芳族烃基,和t是M的化合价。此外在介晶结构中,“c”,“d”,“e”,和“f”可以每个独立地选自0-20的整数,包括端值和“d′”,“e′”和“f′”每个独立地是0-4的整数,条件是d′+e′+f′的总和是至少1。仍然参考以上的介晶结构,基团S表示间隔基团使得每个基团S1,S2,S3,S4,和S5可以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如下的间隔单元:
(A)-(CH2)g-、-(CF2)h-、-Si(CH2)g-,或-(Si(CH3)2O)h-,其中“g”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1-20和“h”是1-16的整数,包括端值;
(B)-N(Z)-、-C(Z)=C(Z)-、-C(Z)=N-、-C(Z′)2-C(Z′)2-,或单键,其中Z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环烷基和芳基,和Z′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环烷基和芳基;或
(C)-O-、-C(O)-、-C≡C-、-N=N-、-S-、-S(O)-、-S(O)(O)-、-(O)S(O)O-、-O(O)S(O)O-或直链或支化的C1-C24亚烷基残基,所述C1-C24亚烷基残基是未取代的,由氰基或卤素单取代、或由卤素多取代;
条件是当包含杂原子的两个间隔单元连接在一起时,连接间隔单元使得杂原子不直接彼此连接和当S1和S5连接到另一个基团时,将它们连接使得两个杂原子不直接彼此连接。
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在以上介晶的结构中,“c”,“d”,“e”,和“f”每个可以独立地选自1-20的整数,包括端值;以及“d′”,“e′”和“f′”每个可以独立地选自0,1,2,3,和4,条件是d′+e′+f′的总和是至少1。根据本文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c”,“d”,“e”,和“f”每个可以独立地选自0-20的整数,包括端值;以及“d′”,“e′”和“f′”每个可以独立地选自0,1,2,3,和4,条件是d′+e′+f′的总和是至少2。根据本文公开的仍然其它实施方案,“c”,“d”,“e”,和“f”每个可以独立地选自0-20的整数,包括端值;以及“d′”,“e′”和“f′”每个可以独立地选自0,1,2,3,和4,条件是d′+e′+f′的总和是至少3。根据本文公开的仍然其它实施方案,“c”,“d”,“e”,和“f”每个可以独立地选自0-20的整数,包括端值;以及“d′”,“e′”和“f′”每个可以独立地选自0,1,2,3,和4,条件是d′+e′+f′的总和是至少1。
最后,关于通式I,本公开内容中各种实施方案中含介晶的化合物的结构要求:当基团X由-R表示时,则w是2-25的整数,和z是1;当基团X由-(L)y-R表示时,则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当基团X由-(L)-R表示时,则w是3-26的整数,和z是2;当基团X由-(L)w-Q表示时;则如果通式I中的P由基团Q表示,它可以相同或不同于其它基团Q,w是1,和z是1;以及如果P不是基团Q(即P是以上定义的另一种基团),则每个w独立地是1-26的整数,和z是1;当基团X由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141
表示时,则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当基团X由-(L)y-P表示时,则w是1,y是2-26的整数,和z是1和-(L)y-包括在介晶和P之间至少25个键的线性序列;和当基团X由-(L)w-[(L)w-P]y表示时,则每个w独立地是1-25的整数,y是2-6的整数,和z是1。
根据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某些实施方案,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是官能含单-介晶的化合物(即包含一个介晶结构的含介晶的化合物)。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官能含单-介晶的化合物可具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其中基团X由-R表示,“w”是2-25的整数,和“z′是1。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官能含单-介晶的化合物可具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其中基团X由-(L)y-R表示,“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
根据含介晶的化合物的其它实施方案,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是官能含双-介晶的化合物(即含介晶的化合物包含两个介晶结构(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对于各种实施方案,官能含双-介晶的化合物的结构将会在两个介晶单元之间具有长链连接基团。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官能含双-介晶的化合物可具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其中基团X表示为
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
在含介晶的化合物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是官能含单-介晶的化合物(即含介晶的化合物包含一个介晶结构)。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官能含单-介晶的化合物可具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其中基团X由-(L)w-Q表示和如果通式I中的P由基团Q表示,则w是1,和z是1;以及如果P不是基团Q,则每个w独立地是1-26的整数,和z是1。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含介晶的化合物是可以引入聚合物主链的二官能单体。即,含介晶的基团将引入聚合物主链和在每个端部通过基团Q的残基连接到形成的聚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残基”表示在反应性基团的反应之后剩余的部分。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官能含单-介晶的化合物可上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其中基团X由-(L)y-P表示,“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以及-(L)y-包括在介晶和P之间至少25个键的线性序列。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L)y-可包括在介晶和P之间至少50个键的线性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含介晶的化合物可具有根据通式I的结构,其中基团X由结构-(L)w-[(L)w-P]y表示,每个“w”独立地是1-25的整数,“y”是2-6的整数,和“z”是1。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含介晶的化合物可具有3-7个反应性基团P。
根据各种实施方案,本公开内容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如由通式I表示,可以是液晶单体。本文使用的术语“液晶单体”表示在单体状态和/或在聚合物状态显示液晶性能的单体化合物。即,液晶单体可以自身和/或在已经被引入聚合物或共聚物以形成LCP之后显示液晶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当介晶化合物处于聚合物状态时,它已经与其它单体和/或共聚单体反应以形成聚合物和因此是液晶单体的残基。
因此,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案也设想聚合物或共聚物,其包括根据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含介晶的化合物或其残。例如,根据一个实施方案,聚合物或共聚物可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如在聚合物或共聚物组合物中悬浮或混合的单体化合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或共聚物可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根据一个实例,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可以被引入聚合物结构,例如,作为聚合物主链的一部分,或作为引入主链和形成离主链的侧链的单体。在另一个实例中,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可已经与另一种反应物反应(由此形成残基)和该反应的产物可以悬浮或混合入聚合物或共聚物中。
根据某些实施方案,包含含介晶的化合物或其残基的聚合物组合物,如本文所述,可以是液晶聚合物。例如,LCP可以是各向异性LCP,各向同性LCP,热致LCP或感胶离子LCP。在各种实施方案中,LCP可显示以下的至少一个:向列相,近晶相,手性向列相(即胆甾相),盘状相(包括手性盘状),间断立方相,六角相,双连接立方相,层状相,反式六角柱状相,或反式立方相。此外,在本公开内容的某些LCP中,LC单体或其残基可以从一个相转变在另一个相,例如,响应于热能或光化辐射。
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本公开内容提供由根据通式II或通式III的结构表示的液晶单体: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161
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在通式II或III中的基团P可以是反应性基团如在本文中对于P所述的那些和包括那些P基团,其包括可聚合基团,多个反应性基团、或开环易位聚合前体。基团Q可以独立地是对于本文基团Q所列举的那些基团。另外,在通式II或III中,基团(L)可以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可以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本文所述的可能(L)基团的列举。在通式II或III中,基团R可以选自本文所述的可能R基团的列举。在通式II或III中的介晶组分可以是刚性直棒状液晶基团、刚性弯曲棒状液晶基团、或刚性盘状液晶基团、如本文所述的那些,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的那些:
-[S1]c-[G1-[S2]d]d′-[G2-[S3]e]e′-[G3-[S4]f]f′-S5-
如本文进一步所定义。此外,在通式II和III中,“w”可以是2-25的整数和“y”可以是2-25的整数。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本公开内容提供由根据通式IV或通式V的结构表示的双-介晶液晶单体: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171
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在通式IV或V中的每个基团P可以独立地是反应性基团如本文所述的P中列举的那些和包括那些P基团,其包括可聚合基团,多个反应性基团、或开环易位聚合前体。基团Q可以独立地是对于本文的基团Q列举的任何那些基团。另外,在通式IV或V中,基团(L)可以独立地在每种情况下,可以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本文所述的可能(L)基团的列举。在通式IV或V中,每个基团R可以独立地选自本文所述的可能R基团的列举。在通式IV或V中的介晶组分可具有刚性直棒状液晶基团、刚性弯曲棒状液晶基团、刚性盘状液晶基团或其组合。因此,通式IV或V的介晶-1和介晶-2可以独立地选自本文所述的介晶结构,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的那些:
-[S1]c-[G1-[S2]d]d′-[G2-[S3]e]e′-[G3-[S4]f]f′-S5-
如本文进一步所述。此外,在通式IV和V中,“w”可以是2-25的整数。
在仍然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内容提供由根据通式VI的结构表示的双官能液晶单体: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181
根据这些实施方案,通式VI中的每个基团P可以独立地是反应性基团如在本文中对于P所述的那些和包括那些P基团,其包括可聚合基团,多个反应性基团、或开环易位聚合前体。然而,如果P由基团Q表示,则“w”是1和如果P不是基团Q,则每个“w”独立地是1-26的整数。在通式IV中,每个基团Q可以独立地是对于本文基团Q所列举的那些基团。另外,在通式VI中,每个基团(L)可以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可以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本文所述的可能(L)基团的列举。在通式VI中的介晶组分可以是刚性直棒状液晶基团、刚性弯曲棒状液晶基团、或刚性盘状液晶基团、如本文所述的那些,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的那些:
-[S1]c-[G1-[S2]d]d′-[G2-[S3]e]e′-[G3-[S4]f]f′-S5-
如本文进一步所定义。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公开内容提供由根据通式VII的结构表示的液晶单体: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182
根据这些实施方案,通式VII中的每个基团P可以独立地是反应性基团如在本文中对于P所述的那些和包括那些P基团,其包括可聚合基团,多个反应性基团、或开环易位聚合前体。基团Q可以独立地是对于本文基团Q所列举的那些基团。另外,在通式VII中,每个基团(L)可以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可以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本文所述的可能(L)基团的列举。在通式VII中的介晶组分可以是刚性直棒状液晶基团、刚性弯曲棒状液晶基团、或刚性盘状液晶基团、如本文所述的那些,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的那些:
-[S1]c-[G1-[S2]d]d′-[G2-[S3]e]e′-[G3-[S4]f]f′-S5-
如本文进一步所定义。此外,在通式VII中,“y”可以是2-25的整数和在某些实施方案中,-(L)y-包括在在介晶和基团P之间至少25个键的线性序列。在其它实施方案中,-(L)y-包括在在介晶和基团P之间至少50个键的线性序列。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公开内容提供由根据通式VIII的结构表示的液晶单体: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191
根据这些实施方案,通式VIII可以包括3-7个P基团,其中通式VIII中的每个基团P可以独立地是反应性基团如在本文中对于P所述的那些和包括那些P基团,其包括可聚合基团,多个反应性基团、或开环易位聚合前体。基团Q可以独立地是对于本文基团Q所列举的那些基团。另外,在通式VIII中,每个基团(L)可以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可以相同或不同地,选自本文所述的可能(L)基团的列举。在通式VIII中的介晶组分可以是刚性直棒状液晶基团、刚性弯曲棒状液晶基团、或刚性盘状液晶基团、如本文所述的那些,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的那些:
-[S1]c-[G1-[S2]d]d′-[G2-[S3]e]e′-[G3-[S4]f]f′-S5-
如本文进一步所定义。此外,在通式VIII中,每个“w”可以是1-25的整数和“y”可以是2-6的整数。
根据本文公开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各种实施方案,含介晶的化合物的结构,例如通过本文详细描述的通式I-VIII所表示,可以设计为在化合物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之间包括长的柔性连接基团。例如,在本文公开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各种结构中,连接基团-(L)y-和/或-(L)w-和在某些情况下基团-(L)-(例如,当-(L)-包括至少25个线性键时)可以是长的柔性连接基团,其包括化学键的长的线性序列,长度为25-500个化学键,在由连接基团连接的两个基团之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连接基团可包括在两个基团之间的长度为30-500个化学键的化学键的长的线性序列。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连接基团可包括在两个基团之间的长度为50-500个化学键的化学键的长的线性序列。关于连接基团使用的,在由连接基团连接的基团之间的线性序列中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或极性共价化学键,如共价或极性共价σ-键和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π-键(尽管当计算线性序列中化学键的长计时不包括π-键)。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连接基团也包括那些居间原子,通过其使键的线性序列缔合。
如本文极为详细地描述的那样,相信本文公开的含介晶的化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柔性连接基团对化合物和由其形成的组合物,如固化的组合物赋予所需的特性。例如,尽管不希望受限于任何解释,相信含介晶的化合物或其残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柔性连接基团可导致从其制备的具有“更软”结构的固化组合物。如本文使用的,关于从化合物制备的固化的组合物,如LCP,层,涂层,和涂覆制品的特征,术语“更软”表示费歇尔微硬度典型地小于150牛顿/mm2,如0-149.9牛顿/mm2的组合物。具有更软结构的固化的组合物可显示所需或改进的特性,例如,改进的LC特征,改进的光致变色性能,和改进的二色性性能。例如,对于固化的组合物如聚合物,共聚物或(共)聚合物的共混物,可能需要在聚合物中具有硬和软链段或组分。固化的聚合物可以由硬和软链段或组分组成的概念是本领域已知的(参见例如,“聚氨酯中的结构-性能-关系”,聚氨酯手册,G.Oertel,编辑,第2版.HanserPublishers,1994,第37-53页)。典型地硬的链段或组分包括在固化的聚合物结构中结晶或半结晶区域,而软链段或组分包括更无定形、非结晶或橡胶状区域。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聚合物中组分或单体残基的结构对获得的聚合物的硬度或软度的贡献,例如,可通过测量获得的固化的聚合物的费歇尔微硬度而确定。聚合物的物理性能来自它们的分子结构和通过构造块的选择而确定,如单体和其它反应物的选择,添加剂,硬和软链段的比例,和由聚合物链之间的原子相互作用引起的超分子结构。用于聚合物如聚氨酯的制备的材料和方法描述于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5版,1992,Vol.A21,第665-716页。
例如,在本文描述的光致变色和/或二色性材料和固化层和涂层中,相信聚合物材料或固化层和涂层的软链段或组分可提供让光致变色、光致变色-二色性、和/或二色性化合物可逆地从第一状态转变到第二状态的改进的增溶环境,而聚合物材料或涂支的硬链段或组分对于材料或涂支提供结构整体性和/或防止可转变化合物的迁移。在光致变色和/或二色性材料的一种应用中,聚合物中余量的软和硬组分可达到合适固化材料或固化层或涂层的所需益处,即费歇尔微硬度为0-150牛顿/mm2也显示良好光致变色和/或二色性响应特性的材料,层或涂层。在另一种应用中,致变色和/或二色性材料可位于费歇尔微硬度小于60牛顿/mm2,如为0-59.9牛顿/mm2,或替代地为5-25N/mm2的固化聚合物材料中,和由提供结构强度的更硬聚合物材料涂覆或包含在该更硬聚合物材料中。在进一步的应用中,光致变色和/或二色性材料可能已经在软聚合物材料如可以引入硬聚合物涂层或材料中的软聚合物壳,如费歇尔微硬度大于150牛顿/mm2,如200牛顿/mm2或甚至更高的材料。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LC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液晶聚合物,其包括,例如固化的LCP。液晶聚合物可包括第一液晶单体的残基,其中第一LC单体的残基是由本文所定义的通式I的结构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在具体实施方案中,LCP可以是共聚物,其中该共聚物包含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其中将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引入此共聚物,例如,作为共聚单体残基。即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可以引入共聚物的主链(即残基的主链完全引入共聚物的主链)或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可以引入共聚物作为离主链的侧链(例如,残基可以通过反应性基团P键合到主链,及残基的剩余部分是共聚物主链的侧链)。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其中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如由通式I表示,被引入共聚物的主链,基团X可以由-(L)-Q表示,P由基团Q表示,“w”是1,和“z”是1。
已经开发了通常的合成方法以合成多种由通式I-VIII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在附图中说明对通式结构的接近的例示实施方案。例如,参考图1,具有软链与反应性基团(羟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通过路易斯酸催化的方法或碱催化的方法使用过量己内酯合成。获得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相应于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结构相应于通式V的含双-介晶的化合物的合成在图2A和2B中说明。根据这种代表性合成,具有反应性基团P的结构,其中P是羟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容易地从6-氯己醇合成。参考图3和4,结构相应于通式IV的含双-介晶的化合物可以从羟基羧酸开始而合成,该羟基羧酸是商购的或容易在实验室中制备。根据这些附图,化合物的双-介晶部分被引入合成途径的较后部分。图5说明了在羟基取代的介晶支架上游离羟基之间的键形成的一个方案,以形成根据通式IV的结构。这种方案采用Mitsunobu-类型偶合过程以在含介晶的结构中形成醚键。
现在参考图6,由通式VI或VII的结构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案。根据这种合成方案,丙烯酸酯取代的羟基介晶可以采用软连接物侧链使用路易斯酸催化或碱催化(参见图1)和己内酯来官能化。获得的羟基端基可以相应于基团P或Q或可以进一步通过转化成反应性酯官能度而官能化,例如,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在图7说明的软连接物链的另一个方案中,聚碳酸酯连接物可以在路易斯酸催化使用过量1,3-二噁烷-2-酮合成。获得的羟基封端连接物然后可以进一步通过转化成反应性酯官能度,例如,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而官能化。
图8说明了结构由通式III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一种方案。根据这种方案,在介晶侧含有反应性官能团P和在软连接物基团侧含有非反应性基团R的含介晶的化合物使用己内酯基连接物合成。现在参考图9,由通式IV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合成的一种方案,其中软己内酯衍生的连接物基团通过琥珀酸二酯连接。
现在参考图10和11,具有根据通式VI的结构的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采用羟基端基保护为四氢-2H-吡喃基醚而合成。根据这些合成策略,将介晶引入结构中作为合成中的最后步骤。参考图12,由通式VI或VII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方案,其中合成由两个软己内酯基连接物与反应性基团P或Q侧接的介晶结构。根据图12,当反应性基团P或Q是羟基时,它可以通过羟基与(甲基)丙烯酰氯的酯化而进一步官能化以形成反应性酯官能度。参考图13,合成具有多个反应性基团P的含介晶的结构,如由通式VIII表示。根据这种方案,多羟基化合物用于在结构中建立支化点。应当注意到在图1-13中表示的合成方案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呈现和并不意味着由式I-VIII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合在的任何优选方案。有机合成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许多其它合成方案根据目标含介晶的化合物的结构是可能的。这些替代合成方案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可以是包含引入共聚物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的嵌段或非嵌段共聚物。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可以是包含引入共聚物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的嵌段共聚物,例如作为残基引入共聚物的主链或作为离共聚物主链的侧链。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嵌段共聚物可包括硬嵌段和软嵌段。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被引入硬嵌段,软嵌段,或硬嵌段和软嵌段两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含介晶的化合物可以溶于(但不引入)嵌段共聚物的一个嵌段,如例如,硬嵌段或软嵌段。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可以是非嵌段共聚物(即共聚物不具有具体单体残基的大嵌段),如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周期共聚物、和统计共聚物。例如,共聚物的一种或两种共聚单体残基可以是含介晶的化合物,如本文所述。本公开内容也要覆盖多于两种不同类型共聚单体残基的共聚物。
根据特定的实施方案,固化的LCP可以是“软”或“硬”聚合物,如本文所定义。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LCP的费歇尔微硬度可以小于从0至200牛顿/mm2。在其它实施方案中,LCP可以具有在聚合物主链上邻近的内-或间-条交联之间至少20个键的平均数目。即,在聚合物主链上键的线性序列中,在一个交联和邻近的相联之间至少存在20个键的线性序列。尽管不希望受限于任何解释,相信当聚合物主链上的内-或间-条交联,如本文所述的固化LCP,较远间隔时,例如,至少20个键,获得的聚合物条是更柔性的和获得的聚合物具有“更软”特性。本文所述的具有“软”特性的聚合物可以在某些应用中是所需的,如眼科应用,例如,光致变色应用。
在本公开内容的LC组合物的某些实施方案中,LC组合物除如下的至少一种: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进一步包括光敏材料,非光敏材料,和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根据这些实施方案,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可以是液晶、液晶性能控制添加剂、非线性光学材料、染料、对准促进剂、动力学增强剂、光敏引发剂、热引发剂、表面活性剂、聚合抑制剂、溶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脱模剂、流变控制剂、胶凝剂、流平剂、自由基清除剂、偶合剂、倾斜控制添加剂、嵌段或非嵌段聚合物材料、或粘合促进剂。本文使用的术语“光致变色化合物”包括热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和非热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它们通常能够分别地响应于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例如“澄清态,”转化成第二状态,例如“着色态”,和响应于热能和光化辐射恢复回到第一状态。本文使用的术语“光致变色”表示对于至少可见辐射具有吸收光谱,它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而变化。本文使用的“光化辐射”表示电磁辐射,如能够引起响应的紫外和可见辐射。本文使用的术语“二色性”表示能够更强地吸收至少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的一个相比另一个。本文使用的术语“光敏材料”包括物理或化学响应于电磁辐射的材料,如例如,磷光材料或荧光材料。本文使用的术语“非光敏材料”包括不响应于电磁辐射的材料,如固定色彩染料或热致变色材料。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光致变色化合物可包括选自如下的光致变色基:热可逆或非热可逆吡喃、热可逆或非热可逆噁嗪、或热可逆或非热可逆俘精酸酐。也包括的是无机光致变色材料。本文使用的术语“非热可逆”表示适于响应于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和响应于光化辐射恢复回到第一状态。
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从其选择和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使用的热可逆光致变色吡喃的实例包括苯并吡喃,萘并吡喃,如萘并[1,2-b]吡喃,萘并[2,1-b]吡喃,茚并-稠合的萘并吡喃,如以下文献中公开的那些:U.S.专利5,645,767第2栏,第16行至第12栏,第57行;和杂环稠合的萘并吡喃,如以下文献中公开的那些:U.S.专利Nos.5,723,072第2栏,第27行至第15栏,第55;5,698,141第2栏,第11行至第19栏,第45行;6,153,126第2栏,第26行至第8栏,第60行;和6,022,497第2栏,第21行至第11栏,第46行;螺-9-芴并[1,2-b]吡喃;菲并吡喃;喹啉并吡喃;氟蒽并吡喃;螺吡喃,如螺(苯并二氢吲哚)萘并吡喃,螺(二氢吲哚)苯并吡喃,螺(二氢吲哚)萘并吡喃,螺(二氢吲哚)喹啉并吡喃和螺(二氢吲哚)吡喃。萘并吡喃和补充有机光致变色物质的更具体实例描述于U.S.专利5,658,501第1栏,第64行至第13栏,第17行。螺(二氢吲哚)吡喃也描述于文本,Techniques in Chemistry,第III卷,“Photochromism”,第3章,Glen nH.Brown,编辑,John Wiley和Sons,Inc.,纽约,1971。
致变色化合物可以从其选择和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使用的热可逆光致变色噁嗪的实例包括苯并噁嗪,萘并噁嗪,和螺-噁嗪,如螺(二氢吲哚)萘并噁嗪,螺(二氢吲哚)吡啶并苯并噁嗪,螺(苯并二氢吲哚)吡啶并苯并噁嗪,螺(苯并二氢吲哚)萘并噁嗪,螺(二氢吲哚)苯并噁嗪,螺(二氢吲哚)氟蒽并噁嗪,和螺(二氢吲哚)喹啉并噁嗪。
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从其选择和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使用的热可逆光致变色俘精酸酐的实例包括:俘精酰亚胺,和3-呋喃基和3-噻吩基俘精酸酐和俘精酰亚胺,它们公开于U.S.专利4,931,220第2栏,第51行至第10栏,第7行,和任何上述光致变色材料/化合物的混合物。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从其选择和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使用的非热可逆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公开于US专利申请出版物2005/0004361第[0314]至[0317]段的光致变色化合物。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是无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合适的实例包括卤化银、卤化镉和/或卤化铜的微晶。无机光致变色材料的其它实例可以通过铕(II)和/或铈(II)对矿物质玻璃,如苏打-二氧化硅玻璃的加入而制备。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可以加入到熔融玻璃中和成形为颗粒,将该颗粒引入本公开内容的组合物以形成包含这些微粒的微颗粒。玻璃微粒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许多各种方法形成。合适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进一步描述于Kirk Otbmer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第4版,第6卷,第322-325页。
组合物的其它实施方案可包括光敏材料,其包括发光染料,如磷光染料或荧光染料。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那样,在活化之后当原子或分子从更高电子态向更低电子态经过时磷光染料和荧光染料发射可见辐射。在两种染料类型之间的一种差异在于在曝露于来自荧光染料的辐射之后发光的发射发生得比来自磷光染料的更快速。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荧光染料可以用作本公开内容各种实施方案中的光敏材料。对于各种荧光染料的列举,参见Haugland,R.P.Molecular Probes Handbook for Fluorescent Probes和Research Chemicals,第6版,1996。荧光染料的实例包括蒽、并四苯、并五苯、若丹明、二苯酮、香豆素、荧光素、苝、及其混合物。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磷光染料可以用作本公开内容各种实施方案中的光敏材料。磷光染料的合适实例包括,金属-配体配合物如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和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啉铂(II)[PtOEP];和有机染料如曙红(2′,4′,5′,7′-四溴荧光素),2,2′-联吡啶和erthrosin(2′,4′,5′,7′-四碘荧光素)。
适用于本公开内容的组合物的非光敏材料的实例包括固定色彩染料。合适固定色彩染料的实例可包括硝基苯染料、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萘醌染料、苯醌染料、吩噻嗪染料、靛系染料、不吨染料、菲啶染料、酞菁染料和衍生自三芳基甲烷的染料。这些固定色彩染料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与其它固定色彩染料或其它发色化合物(如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混合物使用。
与合适的其它化学品一起使用以制备热致变色材料的染料的合适实例包括取代的苯基甲烷和荧烷,如3,3′-二甲氧基荧烷(黄色);3-氯-6-苯基氨基荧烷(橙色);3-二乙基氨基-6-甲基-7-氯荧烷(朱红色);3-二乙基-7,8-苯并荧烷(粉红色);晶体紫内酯(蓝色);3,3′,3”-三(对二甲基氨基苯基)四氢苯酞(淡紫蓝色);孔雀石绿内酯(绿色);3,3;-双(对二甲基氨基苯基)四氢苯酞(绿色);3-二乙基氨基-6-甲基-7-苯基氨基荧烷(黑色),吲哚基四氢苯酞,螺吡喃,香豆素,俘精酸酐等。另外,热致变色材料也可包括胆甾液晶以及胆甾液晶和向列液晶的混合物。
根据一个具体的施方案,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光致变色基团,其中光致变色基团通过在单个光致变色基团上的连接基团取代基彼此连接。例如,光致变色基团可以是可聚合光致变色基团或适于与主体材料相容的光致变色基团(“相容的光致变色基团”)。可以选择和用于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的可聚合光致变色基团的实例公开于U.S.专利6,113,814第2栏,第24行至第22栏,第7行。可以选择和用于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的相容光致变色基团的实例公开于U.S.专利6,555,028第2栏,第40行至第24栏,第56行。
其它合适的光致变色基团和补充光致变色基团描述于U.S.专利6,080,338第2栏,第21行至第14栏,第43行;6,136,968第2栏,第43行至第20栏,第67行;6,296,785第2栏,第47行至第31栏,第5行;6,348,604第3栏,第26行至第17栏,第15行;6,353,102第1栏,第62行至第11栏,第64行;和6,630,597第2栏,第16行至第16栏,第23行。
如上所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是光致变色吡喃。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由通式IX表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271
关于通式IX,A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稠合芳族环,其选自:萘并,苯并,菲并,荧蒽并,蒽并,喹啉并,噻吩并,呋喃并,吲哚并,二氢吲哚并,茚并,苯并呋喃并,苯并噻吩并,噻吩并,茚并稠合的萘并,杂环稠合的萘并,和杂环稠合的苯并。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在芳族环或稠合芳族环上的可能取代基公开于U.S.专利Nos.5,458,814;5,466,398;5,514,817;5,573,712;5,578,252;5,637,262;5,650,098;5,651,923;5,698,141;5,723,072;5,891,368;6,022,495;6,022,497;6,106,744;6,149,841;6,248,264;6,348,604;6,736998;7,094,368,7,262,295和7,320,826。根据通式IX,“i″可以是连接到环A的取代基R′的数目,和可以为0-10。另外,关于通式IX,B和B′可以每个独立地表示选自如下的基团:
-金属茂基(如在U.S.专利申请出版2007/0278460第[0008]至[0036]段落描述的那些);
-由反应性取代基或相容取代基单取代的芳基(如在U.S.专利申请出版2007/0278460第[0037]至[0059]段落描述的那些);
-9-久洛尼定基,选自苯基和萘基的未取代,单-,二-或三-取代的芳基、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杂芳基,其选自吡啶基,呋喃基,苯并呋喃-2-基、苯并呋喃-3-基、噻吩基,苯并噻吩-2-基、苯并噻吩-3-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苯并吡啶基,二氢吲哚基和芴基,其中芳基和杂芳族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
羟基、芳基、单-或二-(C1-C12)烷氧基芳基、单-或二-(C1-C12)烷基芳基、卤代芳基、C3-C7环烷基芳基、C3-C7环烷基、C3-C7环烷氧基、C3-C7环烷氧基(C1-C12)烷基、C3-C7环烷氧基(C1-C12)烷氧基、芳基(C1-C12)烷基、芳基(C1-C12)烷氧基、芳氧基、芳氧基(C1-C12)烷基、芳氧基(C1-C12)烷氧基、单-或二-(C1-C12)烷基芳基(C1-C12)烷基、单-或二-(C1-C12)烷氧基芳基(C1-C12)烷基、单-或二-(C1-C12)烷基芳基(C1-C12)烷氧基、单-或二-(C1-C12)烷氧基芳基(C1-C12)烷氧基、氨基、单-或二-(C1-C12)烷基氨基、二芳基氨基、哌嗪并,N-(C1-C12)烷基哌嗪并,N-芳基哌嗪并,环乙亚胺并,二氢吲哚并,派啶并,吗啉并,硫代吗啉并,四氢喹啉并,四氢异喹啉并,吡咯烷并,C1-C12烷基、C1-C12卤代烷基、C1-C12烷氧基、单(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卤素或-C(=O)R1,其中R1表示基团,如-OR2,-N(R3)R4,派啶并或吗啉并,其中R2表示基团,如烯丙基,C1-C6烷基、苯基、单(C1-C6)烷基取代的苯基、单(C1-C6)烷氧基取代的苯基、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氧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C1-C6烷氧基(C2-C4)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和R3和R4每个独立地表示基团,如C1-C6烷基、C5-C7环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苯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
未取代或单-取代的基团,其选自吡唑基,咪唑基,吡唑啉基,咪唑啉基,吡咯烷并,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吩嗪基和吖啶基,其中所述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苯基或卤素;
4-取代的苯基,取代基是二羧酸残基或其衍生物、二胺残基或其衍生物、氨基醇残基或其衍生物、多元醇残基或其衍生物、-(CH2)-、-(CH2)k-或-[O-(CH2)k]q-,其中“k”表示2-6的整数和“q”表示1-50的整数,和其中取代基连接到另一种光致变色材料的芳基;
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291
其中W表示基团,如-CH2-或氧;Y表示基团,如氧或取代的氮,条件是当Y表示取代的氮时,W表示-CH2-,取代的氮取代基是氢、C1-C12烷基或C1-C12酰基;每个R5独立地表示基团,如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羟基或卤素;R6和R7每个独立地表示基团,如氢或C1-C12烷基;和“j”表示0-2的整数;或
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292
其中R8表示基团,如氢或C1-C12烷基、和R9表示基团,如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萘基,苯基、呋喃基或噻吩基,其中所述萘基、苯基、呋喃基和噻吩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或卤素。替代地,B和B′可表示一起形成芴-9-叉基或单-或二-取代的芴-9-叉基的基团,每个所述芴-9-叉基取代基独立地是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或卤素。
另外,关于通式IX,R′可以是通式IX中环上的取代基,其中如果R′是sp3杂化碳上的取代基,每个R′可以独立地选自:金属茂基;反应性取代基或相容取代基;全卤代(C1-C10)烷基、全卤代(C2-C10)烯基、全卤代(C3-C10)炔基、全卤代(C1-C10)烷氧基或全卤代(C3-C10)环烷基;由-O(CH2)a(CJ2)bCK3表示的基团,其中K是卤素、J是氢或卤素、“a”是1-10的整数,和“b”是1-10的整数;由以下一种表示的含硅基团: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01
其中R10,R11,和R12每个独立地是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或苯基;氢、羟基、C1-C6烷基、氯,氟,C3-C7环烷基、烯丙基或C1-C8卤代烷基;吗啉并,派啶并,吡咯烷并,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氨基,其中所述氨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苯基、苄基或萘基;未取代,单-,二-或三-取代的芳基,其选自苯基、萘基、苄基、菲基,芘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或吲哚基,其中芳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C(=O)R13,其中R13是氢、羟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氨基、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吗啉并,派啶并,吡咯烷并,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或萘基、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氧基、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氨基,其中所述苯基、萘基、苯氧基,和苯基氨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OR14,其中R14是C1-C6烷基、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氧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C1-C6烷氧基(C2-C4)烷基、C3-C7环烷基、单(C1-C4)烷基取代的C3-C7环烷基、C1-C8氯烷基,C1-C8氟烷基,烯丙基或C1-C6酰基,-CH(R15)R16,其中R15是氢或C1-C3烷基、和R16是-CN,-CF3或-COOR17,其中R17是氢或C1-C3烷基、或-C(=O)R18,其中R18是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氨基、单-或二-(C1-C6)烷基氨基、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或萘基、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氧基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氨基,其中所述苯基、萘基、苯氧基和苯基氨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4-取代的苯基、取代基是二羧酸残基或其衍生物、二胺残基或其衍生物、氨基醇残基或其衍生物、多元醇残基或其衍生物、-(CH2)-、-(CH2)k-或-[O-(CH2)k]q-,其中“k”是2-6的整数和“q”是1-50的整数,和其中取代基连接到另一种光致变色材料上的芳基;-CH(R19)2,其中R19是-CN或-COOR20,其中R20是氢、C1-C6烷基、C3-C7环烷基、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氧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或萘基,其中所述苯基和萘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CH(R21)R22,其中R21是氢、C1-C6烷基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或萘基,其中所述苯基和萘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和R22是-C(=O)OR23,-C(=O)R24或-CH2OR25,其中R23是氢、C1-C6烷基、C3-C7环烷基、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氧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或萘基,其中所述苯基和萘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R24是氢、C1-C6烷基、氨基、单(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苯基氨基、二苯基氨基,(单-或二-(C1-C6)烷基取代的苯基)氨基、(单-或二-(C1-C6)烷氧基取代的苯基)氨基、二(单-或二-(C1-C6)烷基取代的苯基)氨基、二(单-或二-(C1-C6)烷氧基取代的苯基)氨基、吗啉并,派啶并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或萘基,其中所述苯基或萘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和R25是氢、-C(=O)R23,C1-C6烷基、C1-C3烷氧基(C1-C6)烷基、苯基(C1-C6)烷基、单-烷氧基取代的苯基(C1-C6)烷基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或萘基,其中所述苯基或萘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或在相同原子上的两个R′基团一起形成氧代基团,包含3-6个碳原子的螺-碳环基团或包含1-2个氧原子和3-6个碳原子(包括螺碳原子)的螺-杂环基团,所述螺-碳环螺-杂环基团0,1或2个苯环增环;或
当R′是在sp2杂化碳上的取代基时,每个R′可以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氯;氟;溴;C3-C7环烷基;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苯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OR26或-OC(=O)R26其中R26是氢、胺、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二醇,C1-C6烷基、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单(C1-C6)烷氧基取代的苯基(C1-C3)烷基、(C1-C6)烷氧基(C2-C4)烷基、C3-C7环烷基、单(C1-C4)烷基取代的C3-C7环烷基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苯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反应性取代基或相容取代基;4-取代的苯基、所述苯基取代基是二羧酸残基或其衍生物、二胺残基或其衍生物、氨基醇残基或其衍生物、多元醇残基或其衍生物、-(CH2)-、-(CH2)k-或-[O-(CH2)k]q-,其中“k”是2-6的整数,和“q”是1-50的整数,和其中取代基连接到另一种光致变色材料上的芳基;-N(R27)R28,其中R27和R28每个独立地是氢、C1-C8烷基、苯基、萘基、呋喃基,苯并呋喃-2-基、苯并呋喃-3-基、噻吩基,苯并噻吩-2-基、苯并噻吩-3-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吡啶基,芴基,C1-C8烷基芳基、C3-C8环烷基、C4-C16二环烷基、C5-C20三环烷基或C1-C20烷氧基(C1-C6)烷基、或R27和R28与氮原子一起形成C3-C20杂-二环烷基环或C4-C20杂-三环烷基环;以下表示的含氮环: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21
其中每个-V-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CH2-、-CH(R29)-、-C(R29)2-、-CH(芳基)-、-C(芳基)2-和-C(R29)(芳基)-,其中每个R29独立地是C1-C6烷基和每个芳基独立地是苯基或萘基;-U-是-V-、-O-、-S-、-S(O)-、-SO2-、-NH-、-N(R29)-或-N(芳基)-;“s”是1-3的整数;和“r”是0-3的整数,条件是如果“r”是0则-U-与-V-相同;以下表示的基团:
其中每个R30独立地是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氟或氯;R31,R32和R33每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苯基或萘基,或R31和R32一起形成5-8个碳原子的环;和“p”是0-3的整数;或取代或未取代C4-C18螺双环胺或取代或未取代C4-C18螺三环胺,其中所述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芳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苯基(C1-C6)烷基;
或R ′可以是金属茂基;全氟烷基或全氟烷氧基;-C(=O)R34或-SO2R34,其中每个R34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OR35或-NR36R37,其中R35,R36和R37每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C5-C7环烷基、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二醇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苯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C(=C(R38)2)R39,其中每个R38独立地是-C(=O)R34、-OR35、-OC(=O)R35,-NR36R37、氢、卤素、氰基、C1-C6烷基、C5-C7环烷基、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二醇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苯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和R39是氢、C1-C6烷基、C5-C7环烷基、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二醇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苯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或-C≡CR40或-C≡N其中R40是-C(=O)R34、氢、C1-C6烷基、C5-C7环烷基或未取代、单-或二-取代的苯基,其中所述苯基取代基每个独立地是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或至少一对邻近的R′基团一起形成如下表示的基团:
其中D和D′每个独立地是氧或基团-NR27-;或邻近原子上的两个R′基团一起形成芳族或杂芳族稠合基团,所述稠合基团是苯并,茚并,二氢萘,吲哚,苯并呋喃,苯并吡喃或硫杂萘。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本公开内容的LC组合物可以包括二色性化合物。合适的二色性化合物详细描述于专利7,097,303第7栏,第6-60行。合适的常规二色性化合物的其它实例包括甲亚氨,靛系,硫靛系,份菁,茚满,喹啉并邻羧基苯乙酮酸系染料、苝,酞吡呤,三酚并噁嗪,吲哚并喹喔啉,咪唑并-三嗪,四嗪,偶氮和(多)偶氮染料、苯醌,萘醌,蒽醌和(多)蒽醌,蒽嘧啶酮,二氢吲哚和碘酸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二色性材料可以是可聚合二色性化合物。即,根据这个实施方案,二色性材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能够被聚合的基团(即“可聚合基团”或“非反应性基团”)。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种二色性化合物可具有至少一个烷氧基、多烷氧基、烷基,或多烷基取代基,其由至少一个可聚合基团封端。本文使用的术语“二色性”表示能够相比于另一个更强烈地吸收至少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的一个。本文使用的术语“线性偏振”或“线性偏振”表示将光波的电向量限定到一个方向。因此,二色性染料能够相比于另一个更强烈地吸收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的一个,因此导致透射的辐射的线性偏振。然而,尽管二色性染料能够优先吸收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的一个,如果二色性染料的分子未对准,则不能达到透射的辐射的净线性偏振。即,由于二色性染料分子的随机布置,由单个分子的选择性吸收可能彼此消除使得没有达到净或总体线性偏振效果。因此,通常必须将二色性染料的分子对准以达到净线性偏振。对准设施如在U.S.专利申请出版2005/0003107第[0008]至[0126]段落描述的那些,可用于促进光学各向异性染料,如二色性染料的布置,因此达到所需的光学性能或效应。
本文LC组合物的仍然其它实施方案可以包括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光致变色-二色性”表示在某些条件下显示光致变色和二色性(即线性偏振)性能两者,该性能至少可通过仪器检测。因此,“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在某些条件下显示光致变色和二色性(即线性偏振)性能两者的化合物,该性能至少可通过仪器检测。因此,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对于至少可见辐射具有吸收光谱,其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而变化和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更强烈地吸收至少透射的辐射的两个直角平面偏振组分中的一个。另外,如采用以上讨论的常规光致变色化合物,本文公开的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是热可逆的。即,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响应于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和响应于热能恢复回到第一状态。
另外,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含介晶的材料可以适于允许至少一种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在所需的速率下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一般而言常规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响应于光化辐射经历从一种异构体形式到另一种的转变,及每种异构体形式具有特征吸收光谱和/或偏振特性。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经历相似的异构体转变。这种异构体转变(和反向转变)发生的速率或速度,部分地,取决于包含围绕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即,“主体”)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固化层的性能。本发明人相信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转变速率,部分地,取决于主体的链链段的柔韧性即,主体的链链段的移动性或粘度。特别地相信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转变速率在具有柔性链链段的主体中更快,相比于在具有刚硬或刚性链链段的主体中。因此,根据本文公开的某些实施方案,其中包含组合物的至少局部层是主体,所述组合物包含含介晶的化合物,所述组合物可以适于允许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在各种异构体状态之间在所需的速率下转变。例如,可以通过调节含介晶的化合物或其残基的分子量和交联密度的一种或多种而适当组合物。
例如,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至少一种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具有:具有第一吸收光谱的第一状态,具有第二吸收光的第二状态,第二吸收光谱不同于第一吸收光谱,和可以适于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和响应于热能恢复回到第一状态。此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一个或两个中是二色性(即线性偏振)的。例如尽管未要求,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在活化状态是线性偏振和在漂白或褪色(即未活化)状态时非偏振的。本文使用的术语“活化状态”表示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当曝露于足够的光化辐射时引起至少一部分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另外,尽管未要求,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在第一和第二状态两者中是二色性的。例如,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在活化状态和漂白状态两者中使可见辐射线性偏振。此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在活化状态使可见辐射线性偏振,和可以在漂白状态使UV辐射线性偏振。可以包括在本文所述的LC组合物中的合适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在U.S.专利申请出版2005/0012998第[0089]至[0339]段落公开的那些。此外,某些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通用结构呈现于U.S.专利No.7,342,112第5栏,第35行至第31栏,第3行和跨越第97-102栏的表V。
例如,设想本文公开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和/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另一种常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如以上所讨论的)结合使用,采用的数量和比例使得向其中引入光致变色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LC组合物,或在其上施加LC组合物(例如,基底),可显示所需的颜色或多种颜色,在活化或“漂白”状态中。因此光致变色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使用量不是关键的,条件是足够的数量存在以产生所需的光致变色效应。本文使用的术语“光致变色量”表示光致变色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必须产生所需光致变色效应的数量。
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LC组合物和其它制品可包括必须达到所需光学性能,如光致变色性能和二色性性能的任何数量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和/或光致变色-二色性。
根据LC组合物的具体实施方案,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选自如下的添加剂:液晶,液晶性能控制剂、非线性光学材料,染料,对准促进剂、动力学增强剂、光敏引发剂、热引发剂、表面活性剂、聚合抑制剂、溶剂,光稳定剂(如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如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热稳定剂、脱模剂、流变控制剂、胶凝剂、流平剂(如表面活性剂),自由基清除剂,或粘合促进剂(如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偶合剂)。
本文使用的液晶材料可以选自液晶聚合物,液晶预聚物,和液晶单体。本文使用的术语“预聚物”表示部分聚合的材料。
适用于结合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液晶单体包括单-官能以及多-官能液晶单体。另外,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液晶单体可以是可交联液晶单体,和可以进一步是可光交联液晶单体。本文使用的术语“可光交联”表示材料,如单体、预聚物或聚合物可以在对光化辐射曝露时交联。
适用于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可交联液晶单体的实例包括液晶单体,其具有选自如下的官能团: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烯丙基醚,炔烃、氨基、酸酐,环氧化物,氢氧化物,异氰酸酯,封闭的异氰酸酯,硅氧烷,硫氰酸酯,硫醇,脲,乙烯基,乙烯基醚和其共混物。适用于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可光交联液晶单体的实例包括液晶单体,其具有选自如下的官能团: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炔烃,环氧化物,硫醇,和其共混物。其它合适的交联官能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适用于结合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液晶聚合物和预聚物包括热致液晶聚合物和预聚物,和感胶离子液晶聚合物和预聚物。另外,液晶聚合物和预聚物可以是主链聚合物和预聚物或侧链聚合物和预聚物。另外,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液晶聚合物和预聚物可以是可交联的,和进一步可以是可光交联的。
适用于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合适液晶聚合物和预聚物的实例包括主链和侧链聚合物和预聚物,其具有选自如下的官能团: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烯丙基醚,炔烃、氨基、酸酐,环氧化物,氢氧化物,异氰酸酯,封闭的异氰酸酯,硅氧烷,硫氰酸酯,硫醇,脲,乙烯基,乙烯基醚,和其共混物。适用于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可光交联液晶聚合物和预聚物的实例包括那些聚合物和预聚物,它们具有选自如下的官能团: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炔烃,环氧化物,硫醇,和其共混物。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包括另外已知为润湿剂,防沫剂,乳化剂,分散剂,流平剂等的材料。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的,和每种类型的许多表面活性剂是可商购的。可以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乙氧基化烷基苯酚,如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81
DM表面活性剂或辛基-苯氧基聚乙氧基乙醇,其销售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82
X-100,炔属二醇如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其销售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83
104,乙氧基化炔属二醇,如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84
400表面活性剂系列,氟-表面活性剂,如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85
氟化学品表面活性剂系列,和封端的非离子类如苄基封端的辛基苯酚乙氧基化物,其销售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86
CF87,环氧丙烷封端的烷基乙氧基化物,它可商购为RA系列表面活性剂,辛基苯氧基十六烷基乙氧基苄基醚,溶剂中的聚醚改性的二甲基聚硅氧烷共聚物,其中销售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388
-306添加剂,购自Byk Chemie和这些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非线性光学(NLO)材料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显示非线性光学性能和形成晶体的基本上任何有机材料,它们是目前可得到的或可以在未来合成。实例包括如下有机化合物:N-(4-硝基苯基)-(L)-脯氨酸醇(NPP);4-N,N-二甲基氨基-4′-N′-甲基-苯乙烯吡啶鎓甲苯磺酸盐(DAST);2-甲基-4-硝基苯胺(MNA);2-氨基-5-硝基吡啶(2A5NP);对-氯苯基脲(PCPU);和4-(N,N-二甲基氨基)-3-乙酰氨基硝基苯(DAN)。合适NLO材料的进一步实例公开于U.S.专利No.6,941,051第4栏,第4-37行。
热稳定剂的实例可包括碱性含氮的化合物例如,联二脲,尿囊素或其金属盐,羧酸酰肼,如脂族或芳族羧酸酰肼,有机羧酸的金属盐,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化合物,水滑石,沸石和酸性化合物(如硼酸化合物,具有羟基的含氮环状化合物,含羧基的化合物,(多)苯酚,丁基化羟基甲苯,和氨基羧酸)或其混合物。
脱模剂的实例包括长链脂族酸和醇如季戊四醇的酯,格尔伯特醇,长链酮,硅氧烷,α-烯烃聚合物,长链烷烃和含有15-600个碳原子的烃。
流变控制剂是典型地为粉末的增稠剂,它可以是无机物,如二氧化硅,有机物如微结晶纤维素或粒状聚合物材料。胶凝剂或胶凝化剂通常是有机材料,它也可以影响其中将它们加入的材料的触变。合适胶凝剂或胶凝化剂的实例包括天然胶,淀粉,果胶,琼脂和明胶。胶凝剂或胶凝化剂可通常基于多糖或蛋白质。
自由基清除剂包括耐水解的合成假肽如盐酸Carcinine;脂肪氨基酸如L-赖氨酸、月桂酰基甲硫氨酸;包含多-酶的植物提取物;天然生育酚和相关化合物以及包含活性氢如-OH,-SH,或-NRH基团的化合物。自由基清除剂的进一步实例选自位阻胺(HALS=受阻胺光稳定剂),它不象通常的光保护剂,并不基于照射光的吸收或基于吸收光的骤冷,但必须基于清除或替代在聚合物材料和抗氧化剂的光降解期间产生的自由基和氢过氧化物的能力。
粘合促进剂包括粘合促进的有机硅烷材料,如氨基有机硅烷材料,硅烷偶合剂,有机钛酸酯偶合剂和有机锆酸酯偶合剂,它们描述于U.S.专利申请出版2004/0207809第[0033]至[0042]段落。粘合促进剂的进一步实例包括商购自Rhone-Poulenc的锆铝酸酯粘合促进化合物。铝-锆配合物的制备描述于U.S.专利Nos.4,539,048和4,539,049。这些专利描述了符合经验式的锆铝酸酯配合物反应产物:(Al2(OR1O)aAbBc)x(OC(R2)O)Y(ZrAdBe)z其中X,Y,和Z是至少1,R2是烷基、烯基、氨基烷基,羧基烷基,巯基烷基,或环氧烷基,其具有2-17个碳原子,和X∶Z的比例为约2∶1至约5∶1。另外的锆铝酸酯配合物描述于U.S.专利No.4,650,526。
可以在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至少局部涂层中存在的染料的实例能够对至少局部涂层赋予所需的颜色或其它光学性能的有机染料。
本文使用的术语“对准促进剂”表示可以促进将它加入其中的材料的对准的速率和均匀性中至少一种的添加剂。可以在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对准促进剂中存在的至少局部涂层的实例包括在U.S.专利6,338,808和U.S.专利出版No.2002/0039627中描述的那些。
可以在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至少局部涂层中存在的动力增强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含环氧的化合物,有机多元醇,和/或增塑剂。这些动力增强添加剂的更具体实例公开于U.S.专利6,433,043和U.S.专利出版No.2003/0045612。
可以在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光敏的至少局部涂层中存在的引发剂的实例包括断裂类型光敏引发剂和提取类型光敏引发剂。断裂类型光敏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苯乙酮,α-氨基烷基苯酮,苯偶姻醚,苯甲酰基肟,酰基膦氧化物和双酰基膦氧化物或这些引发剂的混合物。这些光敏引发剂的商业实例是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401
4265,它商购自CibaChemicals,Inc。提取类型光敏引发剂的实例包括二苯酮,米蚩酮,噻吨酮,蒽醌,樟脑醌,荧光酮,酮基香豆素或这些引发剂的混合物。
可以在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LC组合物中存在的光敏引发剂的另一种实例是可见光光敏引发剂。合适的可见光光敏引发剂的实例描述于U.S.专利6,602,603的第12栏,第11行至第13栏,第21行。
热引发剂的实例包括有机过氧化合物和偶氮双(有机腈)化合物。用作热引发剂的有机过氧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过氧单碳酸酯,如叔丁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过氧二碳酸酯,如二(2-乙基己基)过氧二碳酸酯、二(仲丁基)过氧二碳酸酯和二异丙基过氧二碳酸酯;二酰基过氧化物,如2,4-二氯苯甲酰基过氧化物,异丁酰基过氧化物,癸酰基过氧化物,月桂酰基过氧化物,丙酰基过氧化物,乙酰基过氧化物,苯甲酰基过氧化物和对氯苯甲酰基过氧化物;过氧酯如叔丁基过氧新戊酸酯,叔丁基过氧辛酸酯和叔丁基过氧异丁酸酯;甲乙酮过氧化物,和乙酰基环己烷磺酰基过氧化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的热引发剂是并不使获得的聚合产物变色的那些。可以用作热引发剂的偶氮双(有机腈)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偶氮双(异丁腈),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或其混合物。
聚合抑制剂的实例包括:硝基苯,1,3,5,-三硝基苯,对-苯醌,氯醌,DPPH,FeCl3,CuCl2,氧,硫,苯胺,苯酚,对-二羟基苯,1,2,3-三羟基苯,和2,4,6-三甲基苯酚。
可以在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LC组合物中存在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那些溶剂,它们溶解LC组合物的固体组分,它们与LC组合物和元件和基底相容,和/或可以保证将LC组合物施加到其上的表面的均匀覆盖。潜在的溶剂包括如下物质: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和它们的衍生物(销售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411
工业溶剂),丙酮,丙酸戊酯,苯甲醚,苯,乙酸丁酯,环己烷,乙二醇的二烷基醚,如二甘醇二甲基醚和它们的衍生物(销售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412
工业溶剂),二甘醇二苯甲酸酯,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氧基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基环己酮,环戊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丙酸甲酯,亚丙基碳酸酯、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2-甲氧基乙基醚,3-丙二醇甲基醚、及其混合物。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内容的LC组合物可以包括至少一种另外的聚合物材料。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使用的另外的聚合物材料的合适实例包括,例如,从单体和单体混合物制备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其公开于U.S.专利No.5,962,617和U.S.专利No.5,658,501第15栏,第28行至第16栏,第17行。例如,这样的聚合物材料可以是热塑性或热固性聚合物材料,可以是透明或光学清楚的,和可以具有要求的任何折射率。这些公开的单体和聚合物的实例包括:多元醇(烯丙基碳酸酯)单体,如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如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该单体通过商标CR-39由PPG Industries,Inc.销售;聚脲-聚氨酯(聚脲-氨酯)聚合物,它们例如,通过聚氨酯预聚物和二胺固化剂的反应制备,用于这样一种聚合物的组合物以商标TRIVEX由PPG Industries,Inc.销售;多元醇(甲基)丙烯酰基封端的碳酸酯单体;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乙氧基化苯酚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二异丙烯基苯单体;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单体;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尿烷丙烯酸酯单体;聚(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硫代氨酯;热塑性聚碳酸酯,如从双酚A和碳酰氯衍生的碳酸酯连接的树脂,一种这样的材料以商标LEXAN销售;聚酯,如以商标MYLAR销售的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如以商标PLEXIGLAS销售的材料,和通过使多官能异氰酸酯与多硫醇或多环硫化物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它们是均聚的或与如下物质共聚和/或三元共聚:多硫醇,多异氰酸酯,多异硫氰酸酯和任选地烯属不饱和单体或卤代的含芳族部分的乙烯基单体。也设想的是这些单体的共聚物和所述聚合物和共聚物与其它聚合物的共混物,例如,为形成嵌段共聚物或互穿网络产物。
根据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另外的聚合物材料选自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C1-C12)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氧(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烷氧基化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热塑性聚碳酸酯,聚酯,聚氨酯,聚硫代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共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苯乙烯-丙烯腈),聚乙烯醇缩丁醛和以下组元的聚合物:多元醇(烯丙基碳酸酯)单体,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二异丙烯基苯单体,烷氧基化多元醇单体和二亚烯丙基季戊四醇单体。
根据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至少一种另外的聚合物材料可以是选自如下的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缩丁醛,尿烷,硫代氨酯,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异丙烯基苯,和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本公开内容的仍然其它实施方案提供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包括基底和在基底至少一部分上根据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案的LC组合物的至少局部层。本文使用的术语“光学”表示涉及光和/或视觉或与光和/或视觉有关。例如根据各种实施方案,光学元件或器件可以选自眼科元件和器件,显示元件和器件,视窗,镜子,和有源和无源液晶盒元件和器件。
本文使用的术语“液晶盒”表示包含能够被定向的液晶材料的结构。有源液晶盒是盒,其中液晶材料能够在有序和无序状态之间切换或在两个有序状态之间通过施外部源,如电场或磁场而切换。无源液晶盒是其中液晶材料保持有序状态的盒。有源液晶盒元件或器件的一个实例是液晶显示器。
本文使用的术语“眼科”表示涉及眼睛和视觉或与眼睛和视觉有关。眼科元件的实例包括矫正透镜和非矫正透镜,其包括单视觉或多视觉透镜,它们可以是分段或非分段的多视觉透镜(如双焦点透镜,三焦点透镜和渐进式透镜),以及用于矫正,保护或增强(化学方式或其它方式)视觉的其它元件,其包括接触透镜,眼内透镜,放大透镜,和保护透镜或面罩;和也可以包括部分形成的透镜和爱镜毛坯。本文使用的术语“显示器”表示以单词,数字,符号,设计或视图的信息的视觉或机器可读的再现。显示元件和器件的实例包括屏幕,监视器,和安全元件,其包括安全标记和验证标记。本文使用的术语“视窗”表示适于允许辐射在其间透过的窗孔。视窗的实例包括汽车和飞机透明物,滤光器,格栅,和光学开关。本文使用的术语“镜子”表示镜面反射大部分入射光的表面。
尽管二色性化合物能够优先吸上平面偏振光的一个或两个直角组分,通常必须合适地布置或排列二色性化合物的分子以达到净线性偏振效应。相似地,通常必须合适地布置或排列二色性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分子以达到净线性偏振效应。即,通常必须对准二色性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分子使得二色性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分子的长轴在活化状态下通常彼此平行。因此,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至少一种二色性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是至少部分对准的。另外,如果二色性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活化状态相应于材料的二色性状态,至少一种二色性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可以是至少部分对准的使得二色性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分子的长轴在在活化状态下是对准的。本文使用的术语“对准”表示通过与另一种材料,化合物或结构的相互作用而达到合适的排列或布置。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二色性化合物和/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或其它各向异性材料(如本文所述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某此实施方案)可以是至少部分对准的。组合物,如包含二色性化合物,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或其它各向异性材料的那些的至少部分对准,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的至少一种影响: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磁场,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剪切力,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电场,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平面偏振的紫外辐射,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红外辐射,干燥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蚀刻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摩擦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和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种结构或材料,如至少部分取向的对准介质对准。也可以将二色性化合物和/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或其它各向异性材料(如本文所述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某些实施方案)与取向表面对准。即,可以将液晶分子施加到已经取向的表面,例如通过摩擦,开槽或光对准方法,和随后对准使得每个液晶分子的长轴呈现取向,它通常平行于表面取向的通常方向。适于用作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对准介质的液晶材料的实例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或其残基、液晶聚合物,液晶预聚物,液晶单体,和液晶介晶。本文使用的术语“预聚物”表示部分聚合的材料。
例如,根据其中光学元件包括固化层的实施方案,该固化层包括光致变色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涂层可适于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和进一步能够响应于热能转换回第一状态。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涂层可以适于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至少一个中使至少透射的辐射线性偏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涂层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两者中使至少透射的辐射线性偏振。
如上所述,一个实施方案,部分地,提供包括至少局部层或涂层的光学元件,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连接到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本文使用的术语“涂层”表示衍生自可流动组合物的支撑膜,它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均匀的厚度,和具体地排除聚合物片材。该层或涂层可以在施加到光学元件的表面之后固化以形成固化层或涂层。本文使用的术语“片材”表示具有通常均匀厚度和能够自支撑的预形成膜。另外,本文使用的术语“连接到”表示与物体直接接触或与物体通过一个或多个其它结构或材料间接接触,该结构或材料中的至少一个与物体直接接触。因此,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至少局部涂层可以与基底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触或它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其它结构或材料与基底的至少一部分间接接触。例如至少局部涂层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至少局部涂层、聚合物片材或其组合接触,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与基底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触。
根据某些实施方案,至少局部层可以是至少部分对准的。将至少局部层至少部分地对准的合适方法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磁场,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剪切力,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电场,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平面偏振的紫外辐射,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红外辐射,干燥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蚀刻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摩擦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和将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种结构或材料,如至少部分取向的对准介质对准。用于层的合适对准方法更详细地描述于U.S.专利No.7,097,303,第27栏,第17行至第28栏,第45行。
根据本文所述的光学元件的某些实施方案,至少局部层可以适于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和响应于热能恢复回到第一状态。例如,包括光致变色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至少局部层可以适于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从第一非着色态或澄清态切换到第二着色态和响应于热能恢复回到第一澄清态。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其中至少局部层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中使至少透射的辐射线性偏振。例如,至少局部层可以在包括二色性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透射线性偏振辐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光学元件的具体实施方案,至少局部层可以包括聚合物或共聚物,其包括本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包括聚合物或共聚物的至少局部层可以是固化的至少局部层,该聚合物或共聚物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至少局部层可包括液晶相。液晶相可以是向列相,近晶相,手性向列相,或盘状相。
本文用于修饰术语“状态”的术语“第一”和“第二”并不是要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或年代,但反而表示两个不同的状况或性能。例如,涂层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可关于至少一种光学性能,如可见和/或UV辐射的吸收或线性偏振而不同。根据本文所述的眼科元件的某些实施方案,至少局部层可以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和响应于热能恢复回到第一状态。例如,在其中至少局部层包括光致变色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那些实施方案中,至少局部层可以适于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从第一非着色态或澄清态切换到着色态和响应于热能恢复回到第一澄清态。替代地,至少局部涂层可以适于在第一状态具有第一颜色和在第二状态具有第二颜色。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其中至少局部层可以适于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至少一个中使至少透射的辐射线性偏振。例如,至少局部层可以在包括二色性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某些实施方案透射线性偏振辐射。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至少局部层可以包括液晶相。液晶相可以是向列相,近晶相,手性向列相,或盘状相。根据仍然其它实施方案,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至少局部涂层可以适于在第一状态具有第一吸收光谱,在第二状态具有第二吸收光谱,和在第一和第二状态两者中是线性偏振的。
本公开内容的仍然其它实施方案提供液晶盒。根据这些实施方案,液晶盒可以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基底;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基底;和如本文所述的液晶组合物。仍然参考液晶盒,第二基底的第二表面可以与第一基底的第一表面相对和间隔开以确定区域。液晶组合物可以放置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区域中。替代地,液晶组合物可以被引入在如下至少一个上的至少局部层:第一基底的第一表面,第二基底的第二表面,或第一和第二表面两者。液晶盒可以用作,例如,显示元件,其包括屏幕,监视器,或安全元件。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液晶盒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局部层,其连接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中至少一个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如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至少局部层可以是线性偏振层、圆偏振层、椭圆偏振层、光致变色层、反射层、着色层、阻滞层、和宽角风景层。
根据某些实施方案,液晶盒可以是象素化盒。本文使用的术语“象素化”表示制品,如显示元件或液晶盒可以分解成多个的单个象素(即占据显示器,图像或盒中具体位置的单个点。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液晶盒可以是包含多个区域或隔间(即象素)的象素化盒。单个象素的特性,如颜色,偏振等,可以相对于显示元件,液晶,或制品中其它象素控制。
根据仍然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内容提供包括本文所述的液昌组合物的制造制品。具体的制造制品包括模塑制品,组装制品和铸造制品。
另外,本公开内容也提供液晶组合物,光学元件,眼科元件,液晶盒和制造制品,如本文所述的那些的形成方法。
例如,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本公开内容提供形成光学元件的方法,该光学元件包括眼科元件。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液晶组合物;采用液晶组合物涂覆基底的至少一部分;将涂料层中的至少一部分液晶组合物对准;和固化该液晶涂料层。
将涂层中液晶组合物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对准的方法如本文所述和描述于U.S.专利No.7,097,303,第27栏,第17行至第28栏,第45行。
固化该液晶涂料层可包括使液晶组合物至少部分地聚合。使液晶组合物至少部分地聚合的方法将至少一部分的液晶组合物曝露于如下的至少一种:热能(例如为了活化热引发剂);红外辐射,紫外辐射,可见辐射,γ辐射,微波辐射,电子辐射或其组合以引发可聚合组分的聚合反应或交联,其中采用或不采用催化剂或引发剂。如果所需或要求,在此之后可以为加热步骤。根据某些实施方案,液晶涂料层可以固化到具体的硬度。例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液晶涂料层可以固化到以具有0至150牛顿/mm2的费歇尔微硬度,其也显示良好的光致变色和/或二色性响应特性。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液晶组合物可以固化到小于60牛顿/mm2,如0至59.9牛顿/mm2,或替代地5-25N/mm2的费歇尔微硬度。在仍然实施方案中,液晶涂料层可以固化到具有150N/mm2至250N/mm2或替代地150N/mm2至200N/mm2的费歇尔微硬度。
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至少一种添加剂可以适于影响液晶组合物的性能,如调节液晶组合物的液晶澄清温度,降低液晶组合物的粘度,增宽液晶组合物向列相的相温度,稳定液晶组合物的相或控制液晶组合物的倾斜。
在基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包括至少局部层,其包含本文所述的液晶组合物,的光学元件,如眼科元件的方法详细描述于U.S.专利No.7,342,112第83栏,第16行至第84栏,第10行。这些公开的方法包括浸渗,涂覆,过模塑,旋涂,喷涂,喷涂和旋涂,帘涂,流涂,浸涂,注塑,铸造,辊涂,和线涂。
一般而言,适用于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使用的基底包括从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其组合形成的基底(例如,复合材料)。可用于形成本文公开的基底的有机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聚合物材料,如以上详细讨论的那些。
适用于形成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基底的有机材料的其它实例包括合成和天然有机材料两者,其包括:不透明或半透明聚合物材料,天然和合成纺织品,和纤维素材料如纸和木材。
适用于形成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无机材料的实例包括玻璃,矿物质,陶瓷,和金属。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基底可以包括玻璃。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基底可以具有反射表面,例如,抛光的陶瓷基底,金属基底,或矿物质基底。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反射涂层或层可以沉积或另外施加到无机或有机基底的表面以使它变反射的或增强它的反射率。
另外,根据本文公开的某些实施方案,基底可在它们的外部表面上具有保护涂层,如耐磨涂层,如“硬涂层”。例如,市售热塑性聚碳酸酯眼科透镜基底通常在销售时已经在它的外部表面上施加了耐磨涂层,这是由于这些表面倾向于容易擦划,擦伤或磨损。这样透镜基底的实例是GENTEXTM聚碳酸酯透镜(购自Gentex Optics)。因此,本文使用的术语“基底”包括在其表面上具有保护涂层,如耐磨涂层的基底。
仍然进一步地,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基底可以是未着色,着色,线性偏振,圆偏振,椭圆偏振,光致变色,或着色-光致变色基底。关于基底本文使用的术语“未着色”表示基底基本上没有着色剂加入(如常规染料)和对于可见辐射具有吸收光谱,其响应于光化辐射并不显著变化。另外,关于基底的术语“着色”表示基底具有着色剂加入(如染料)和对于可见辐射具有吸收光谱,其响应于光化辐射并不显著变化。
关于基底本文使用的术语“线性偏振”表示基底适于线性偏振辐射(即将光波的电向量的振动限定到一个方向)。关于基底本文使用的术语“圆偏振”表示基底适于将辐射圆偏振。关于基底本文使用的术语“椭圆偏振”表示基底适于将辐射椭圆偏振。另外,关于基底本文使用的术语“着色-光致变色”表示包含着色剂加入以及光致变色材料的基底,和对于可见辐射具有吸收光谱,其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而变化。因此,例如,着色-光致变色基底当曝露于光化辐射时可具有着色剂的第一颜色特性和着色剂光致变色材料的组合的第二颜色特性。
如本文所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光学元件可以是安全元件。安全元件的实例包括连接到基底至少一部分的安全标记和验证标记,如:通路卡和护照,如票,徽章,识别或会员卡,结算卡等;可流通契约和不可流通契约如汇票,支票,债券,票据,存款单,股票等;政府文件,如货币,证收,标识卡,津贴卡,签证,护照,官方证收,契约等;消费品,如软件,臻密盘(“CD”),数字视频盘(“DVD”),器具,消费电子品,运动商品,汽车等;信用卡;和货品标记,标签和包装。
安全元件可以连接到选自透明基底和反射基底的基底的至少一部分。替代地,根据其中要求反射基底的某些实施方案,如果基底对于希望的应用不是反射的或足够反射的,可以将反射材料首先施加到基底的至少一部分,然后对其施加安全标记。例如,在其上形成安全元件之前可以将反射铝涂层施加到基底的至少一部分。仍然进一步地,安全元件可以连接到选自如下的基底的至少一部分:未着色基底,着色基底,光致变色基底,着色-光致变色基底,线性偏振,圆偏振基底,和椭圆偏振基底。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案的安全元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种或多种其它涂支或片材以形成具有视角信赖性特征的多层反射安全元件,如在U.S.专利6,641,874中所述。
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光学元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至少局部涂层,其可以促进连接到光学元件基底的任何各种涂层的粘合,粘附,或润湿。例如光学元件可以包括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至少局部涂层和一部分基底之间的至少局部底漆涂层。另外,底漆涂层可以用作屏蔽涂层以防止涂层成分与元件或基底表面的相互作用和反之亦然。
可以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使用的底漆涂层的实例包括含有偶合剂、偶合剂至少部分水解产物、及其混合物的涂层。本文使用的“偶合剂”表示具有至少一个能够与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基团反应,结合和/或缔合的基团的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偶合剂可以用作至少两个表面的界面处的分子桥,所述表面可以是相似或相异的表面。偶合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是单体,低聚物,预聚物和/或聚合物。这些材料包括有机-金属物质如硅烷,钛酸酯,锆酸酯,铝酸酯,铝酸锆,其水解产物及其混合物。本文使用的短语“偶合剂的至少部分水解产物”表示偶合剂上的至少一些到的有可水解基团被水解。除偶合剂和/或偶合剂的水解产物以外,底漆涂层可以包括其它粘合增强成分。例如底漆涂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粘合增强数量的含环氧的材料。粘合增强数量的含环氧的材料当加入到含偶合剂的涂料组合物中时可以改进随后施加的涂料的粘合,相比于基本没有含环氧的材料的含偶合剂的涂料组合物。适于与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结合使用的底漆涂层的其它实例包括在U.S.专利6,602,603和U.S.专利6,150,430中描述的那些。
根据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光学元件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另外的至少局部涂层,其选自常规光致变色涂层,抗反射涂层,线性偏振涂层,圆偏振涂层,椭圆偏振涂层,过渡涂层,底漆涂层(如以上讨论的那些),和连接到基底至少一部分的保护涂层。例如至少一个另外的至少局部涂层可以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至少局部涂层的一部分之上,即作为外涂层;或在至少局部涂层的一部分以上,即作为内涂层。另外或替代地,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至少局部涂层可以连接到基底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至少一个另外的至少局部涂层可以连接到基底的第二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
常规光致变色涂层的实例包括含有以上详细讨论的任何常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涂层。例如,光致变色涂层可以是光致变色聚氨酯涂层,如在U.S.专利6,187,444中描述的那些;光致变色氨基塑料树脂涂层,如在U.S.专利4,756,973,6,432,544和6,506,488中描述的那些;光致变色聚硅烷涂层,如在U.S.专利4,556,605中描述的那些;光致变色聚(甲基)丙烯酸酯涂层,如在U.S.专利6,602,603,6,150,430和6,025,026中描述的那些,和WIPO出版物WO 01/02449;聚酸酐光致变色涂层,如在U.S.专利6,436,525中描述的那些;光致变色聚丙烯酰胺涂层如在U.S.专利6,060,001中描述的那些;光致变色环氧树脂涂层,如在U.S.专利4,756,973和6,268,055中描述的那些;和光致变色聚(脲-氨酯)涂层,如在U.S.专利6,531,076中描述的那些。
线性偏振涂层的实例包括含有常规二色性化合物如以上讨论的那些的涂层。
本文使用的术语“过渡涂层”表示有助于在两个涂层之间产生性能梯度的涂层。例如,过渡涂层可有助于在相对硬涂层和相对软涂层之间产生硬度梯度。过渡涂层的实例包括辐射固化的丙烯酸酯基薄膜。
保护涂层的实例包括包含有有机硅烷的耐磨涂层,包含辐射固化的丙烯酸酯基薄膜的耐磨涂层,基于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氧化钛和/或氧化锆的耐磨涂层,可紫外光固化的类型的有机耐磨涂层,氧屏蔽涂层,掩蔽UV的涂层,和它们的组合。例如保护涂层可以包括辐射固化的丙烯酸酯基薄膜的第一涂层和包含有机硅烷的第二涂层。商业保护涂层产物的实例包括124和HI-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522
涂层,分别购自SDC Coatings,Inc.和PPG Industries,Inc.。
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本公开内容提供具有表1中所公开的如下结构的含介晶的化合物。
表1:具体含介晶的化合物的结构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53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55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56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58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59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0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1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2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4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5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6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7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8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69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71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72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73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74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751
实施例
液晶单体(LCM)1-7描述了用于实施例的液晶单体的制备。光致变色化合物(PC)1-4描述了用于实施例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制备。二色性染料(DD)1和2描述了用于实施例的二色性染料。实施例1-23描述了包含LCM的配制剂,该LCM根据表2所述的方法制备。对比例1-7使用市售液晶单体根据表4所述的方法制备。实施例24描述了采用实施例1-23和对比例1-7涂覆的样品的制备和测试。
如下缩写用于所列的化合物:
Al(OiPr)3-三异丙基化铝
DHP-3,4-二氢-2H-吡喃
DCC-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DIAD-二异丙基偶氮二羧酸酯
DMAP-4-二甲基氨基吡啶
PPh3-三苯基膦
PPTS-吡啶对-甲苯磺酸盐
pTSA-对-甲苯磺酸
NMP-N-甲基吡咯烷酮
BHT-丁基化羟基甲苯
TBD-1,5,7-三氮杂双环[4.4.0]癸-5-烯
THF-四氢呋喃
DMF-二甲基甲酰胺
DMA-二甲基苯胺
实施例1-LCM-1
步骤1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4-羟基苯甲酸(90克(g),0.65摩尔(mol)),乙醚(1000毫升(mL))和对甲苯磺酸(pTSA)(2g)。将获得的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将3,4-二氢-2H-吡喃(DHP)(66g,0.8mol)加入混合物。该悬浮液在加入DHP之后很快变澄清和形成白色结晶沉淀物。然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将获得的沉淀物通过真空过滤收集和采用乙醚洗涤。将白色晶体作为产物回收(90g,62%产率)。核磁共振(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甲酸一致的结构。
步骤2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来自步骤1的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甲酸(65.5g,0.295mol),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酚(70.3g,0.268mol),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66.8g,0.324mol),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3.3g)和二氯甲烷(1L)。获得的混合物在0℃机械搅拌30分钟,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获得的固体滤出。将溶液浓缩直到白色晶体开始沉淀。将一升甲醇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混合物。将沉淀的固体结晶产物通过真空过滤收集和采用甲醇洗涤。将白色晶体(126g)作为产物回收。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3
将来自步骤2的产物,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甲酸酯(120g,0.26mol),在适当的反应烧瓶中溶于1,2-二氯乙烷(600mL)。将甲醇(300mL)和吡啶对甲苯磺酸盐(PPTS)(9g,36毫摩尔(mmol))加入。将混合物加热到回流和在回流下保持6小时。在室温下放置过夜时,将沉淀出的白色晶体通过真空过滤收集。将母液浓缩和更多的白色晶体随着甲醇的加入沉淀出来。将结合的产物(90g)采用甲醇(约300mL)洗涤三次和空气干燥。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羟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4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步骤3的产物,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羟基苯甲酸酯(70g,190mmol),6-氯-1-己醇(30g,220mmol),N-甲基吡咯烷酮(NMP)(300mL),NaI(6g),和碳酸钾(57g,410mmol)。将获得的混合物在85-90℃剧烈搅拌4小时。将获得的混合物使用1/1体积比的乙酸乙酯/己烷(1L)和水(500mL)萃取。将分离的有机层采用水洗涤几次以除去NMP和然后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在浓缩之后,加入乙腈以沉淀产物。将白色晶体(76g)通过真空过滤收集。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5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步骤4的产物,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2g,4.3mmol),ε-己内酯(2.94g,26mmol),三异丙醇铝(Al(OiPr)3)(0.26g,1.3mmol)和二氯甲烷(40mL)。将获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8小时。将丁基化羟基甲苯(BHT)(9毫克(mg),0.04mmol),DMAP(0.05g,0.43mmol)和N,N-二乙基苯胺(1.8g,15mmol)加入混合物和将混合物搅拌半小时。将新蒸馏的甲基丙烯酰氯(1.34g,13mmol)然后加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8小时之后,将混合物采用5重量%NaOH水溶液洗涤三次,采用1标准(N)HCl水溶液洗涤三次和然后采用5重量%NaOH水溶液再洗涤一次。注意到在本文中无论何时报导重量%,它基于溶液的总重量。将有机层分离和通过无水MgSO4干燥。在浓缩之后,采用搅拌通过向回收的油加入100mL甲醇而进行甲醇洗涤。在10分钟之后,将获得的混浊混合物在室温下放置。在混合物的混浊度澄清之后,将混合物顶部上的甲醇滗析。将此甲醇洗涤进行三次。将回收的油再溶于乙酸乙酯,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和浓缩。将粘性液体(3.9g)作为产物回收NMR显示产物具有与1-(6-(6-(6-(6-(6-(6-(6-(4-(4-(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一致的结构,其中n的平均分布为6.5,如以下图解式所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781
实施例2-LCM-2
步骤1
在30min内采用搅拌在氮气气氛下向包含氢醌(110g,1.0mol),pTSA(9.5g,0.05mol),和1L乙醚的混合物的反应烧瓶加入DHP(84g,1.0mol)。在采用氮气鼓泡搅拌过夜之后,将溶液采用22.5g氢氧化钠在300mL水中的氮气净化的溶液(总计:1.12mol)萃取。将结合的NaOH水溶液采用300mL乙醚萃取和采用冰浴冷却到0℃。加入碳酸氢钠(5.0g),和将搅拌的溶液采用64mL乙酸(1.12mol)缓慢酸化。将获得的混合物在-18℃贮存过夜和然后允许升温到0℃。将沉淀的产物采用300mL水洗涤三次和在真空下干燥。产量是84g(43%)。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酚一致的结构。
步骤2
遵循实施例1步骤2和3的过程,区别在于使用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和本实施例步骤1的产物,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酚代替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甲酸和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酚。将产物通过柱色谱采用己烷/乙酸乙酯(7∶3体积比)洗脱而进一步精制以得到白色粉末形式的最终产物。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羟基苯基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3
遵循实施例1步骤2和3的过程,区别在于使用4-(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氧基)苯甲酸和步骤2的产物代替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甲酸和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酚。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4
遵循实施例1步骤5的过程,区别在于使用步骤3的产物,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和8当量ε-己内酯代替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和六当量ε-己内酯。NMR显示产物具有与1-(6-(6-(6-(6-(6-(6-(6-(6-(6-(6-(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基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一致的结构,其中n的平均分布为8,如以下图解式所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801
实施例3-LCM-3
步骤1
遵循实施例1步骤2的过程,区别在于使用4-(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酸和4-(4-反式-(6-羟基己氧基)环己基)苯酚代替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苯甲酸和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酚。将产物通过柱分离进一步精制。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4-反式-(6-羟基己氧基)环己基)苯基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2
遵循实施例1步骤5的过程,区别在于使用来自以上步骤1的产物,4-(4-反式-(6-羟基己氧基)环己基)苯基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四当量ε-己内酯和0.5当量琥珀酸二酰氯代替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六当量ε-己内酯和甲基丙烯酰氯。NMR显示产物具有与1,4-双-{(6-(6-(6-(6-(6-(6-(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丁赤字-1,4-二酮一致的结构,其中m+n的平均分布为9.7,如以下图解式所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811
实施例4-LCM-4
步骤1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8-氯-1-己醇(25g,0.183mol),DHP(15.4g,0.183mol)和二氯甲烷(300mL)和在0℃在冰浴中搅拌。加入pTSA一水合物的几个晶体和在10分钟之后,将冰浴除去和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一小时。将碳酸氢钠(2g)加入混合物和然后将混合物浓缩和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2
向包含来自步骤1的产物(0.183mol)的反应烧瓶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DMF)(600mL),碳酸氢钠(61.5g,0.732mol)和2,5-二羟基苯甲酸(28.2g,0.183mol)。将混合物在100-120℃搅拌6小时。使用2/1体积比的乙酸乙酯/己烷(1L)和水(2L)进行萃取五次。将有机层分离,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和浓缩。将产物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3
向包含来自步骤2的产物(50g,~0.15mol)的反应烧瓶加入6-氯-1-己醇(40g,0.3mol),碳酸钾(70g,0.5mol),KI(1.4g,8mmol)和NMP(300mL)。将混合物110℃搅拌2小时。使用1/1乙酸乙酯/己烷(1L)和水(2L)进行萃取。将有机层分离,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和浓缩。将回收的油通过闪蒸柱分离而精制(1/1体积比乙酸乙酯/己烷)。将澄清液体(40g)作为产物获得。NMR显示产物具有与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基2,5-双(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4
遵循实施例1步骤4的过程,区别在于使用4-(4-反式-丙基环己基)苯酚代替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羟基苯甲酸酯。将白色晶体作为产物获得。NMR显示产物具有与6-(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己-1-醇一致的结构。
步骤5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来自步骤4的产物(30g,87mmol),琥珀酸酐(25g,248mmol g,67mmol),DMAP(1g,8mmol)和THF(1000mL)和回流2小时。除去溶剂。使用二氯甲烷(1L)和水(1L)进行萃取。将有机层分离,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和浓缩。将产物从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物再结晶。获得白色晶体(35g)。
步骤6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来自步骤5的产物(17.6g,39mmol),来自步骤3的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基2,5-双(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10.6g,19.7mmol),DCC(8.12g,39mmol),DMAP(1g,8mmol)和二氯甲烷(100mL)。将获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将固体滤出。将滤液浓缩和甲醇用于沉淀出产物。在使用硅胶闪蒸柱分离的进一步精制之后,将澄清油(13g)作为产物获得。NMR显示产物具有与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基2,5-双{6-(4-(6-(4-(4-(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7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步骤6的产物(3g),甲醇(40mL),PPTS(0.1g),和1,2-二氯乙烷(40mL)。将获得的混合物回流6小时。除去溶剂和回收白色固体。将产物通过闪蒸色谱(20/1二氯甲烷/丙酮)精制。将澄清的液体(2.5g)作为产物回收。NMR显示产物具有与6-羟基己基2,5-双{6-(4-(6-(4-(4-(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8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步骤7的产物(2.5g,2mmol),N,N-二乙基苯胺(0.48g,3.2mmol),BHT(4mg,0.02mmol),DMAP(10mg,0.08mmol)和甲基丙烯酰氯(0.32g,3mmol)。获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7小时。然后将混合物采用二氯甲烷稀释和采用5%NaOH水溶液洗涤三次,采用1N HCl水溶液洗涤三次和然后采用5%NaOH水溶液再洗涤一次。将有机层发离和通过无水MgSO4干燥。回收粘性液体。在使用硅胶闪蒸柱分离的进一步干燥之后,澄清油(2.1g)作为产物获得。NMR显示产物具有与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基2,5-双{6-(4-(6-(4-(4-(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831
实施例5-LCM-5
步骤1
将DHP(13.9g,165mmol)在10mL THF中的溶液加入到包含1,12-十二烷二醇(50.0g,247mmol)和催化量PPTS在无水THF(100mL)中的溶液的反应烧瓶中。将反应混合物在N2下在室温下搅拌24h和然后倾入碳酸氢钠饱和水中。分离有机层。将水层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将结合的有机溶液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和采用闪蒸色谱精制以得到24.8g产物。
步骤2
向包含甲基4-羟基苯甲酸酯(8.7g,57mmol),三苯基膦(PPh3)(15.0g,57mmol)和THF(60mL)的混合物的反应烧瓶中滴加二异丙基偶氮二羧酸酯(DIAD)(11.5g,57mmol),以上步骤1的产物(13.6g,25mmol)和THF(10mL)的溶液。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将获得的沉淀物滤出和将滤液浓缩。将获得的残余物通过闪蒸色谱精制以得到18.9g产物。NMR显示产物具有与甲基4-(1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二烷氧基)苯甲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3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步骤2的产物(18.0g,43mmol)和NaOH(2.56g,64mmol)在甲醇(100mL)中的溶液,将它回流4小时。将获得的混合物采用2N HCl酸化和然后采用二氯甲烷萃取,采用盐水和水洗涤。将溶剂除去以得到18g产物,该产物不进一步精制。NMR显示产物具有与4-(1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二烷氧基)苯甲酸一致的结构。
步骤4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步骤3的产物(7.5g,18mmol),3-甲基氢醌(1.12g,11mmol),DCC(4.0g,18mmol)和DMAP(1.0g,8mmol),其在THF(40mL)中和在室温下搅拌24h。将获得的固体滤出和将滤液浓缩。然后将粗产物采用闪蒸色谱(己烷/乙酸乙酯,20∶1体积比)精制以得到5.2g产物。NMR显示产物具有与2,5-双(4-(1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二烷氧基)苯甲酰氧基)甲苯一致的结构,由如下图解式所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841
实施例6-LCM-6
步骤1
遵循实施例5步骤4的过程,区别在于使用4-(8-羟基辛氧基)苯甲酸和2,6-二羟基萘代替4-(1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二烷氧基)苯甲酸和3-甲基-氢醌。NMR显示产物具有与2,6-二(8-羟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萘一致的结构。
步骤2
遵循实施例1步骤5的过程,区别在于使用步骤1的产物,2,6-二-(8-羟基辛氧基)苯甲酰基)氧基)萘,和5.5当量ε-己内酯代替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4-(6-羟基己氧基)苯甲酸酯和六当量ε-己内酯。NMR显示产物具有与2,8-二{4-(6-(6-(6-(6-(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苯甲酰氧基}萘一致的结构,其中m+n的平均分布为5,如以下图解式所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851
实施例7-LCM-7
遵循实施例2的过程,区别在于在步骤2中使用4-(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酸代替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在步骤3中使用4-(8-(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辛氧基)苯甲酸代替4-(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氧基)苯甲酸和在步骤4中使用八当量ε-己内酯和戊酰氯代替六当量ε-己内酯和甲基丙烯酰氯。NMR显示产物具有与1-(6-(6-(6-(6-(6-(8-(4-(4-(4-(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戊-1-酮一致的结构,其中n的平均分布为5.0,如以下图解式所示。
光致变色化合物(PC)
PC 1和2遵循U.S.专利Nos.5,645,767和6,296,785B1的过程制备。NMR分析显示该产物具有与如下名称一致的结构。
PC-1-3,3-二(4-甲氧基苯基)-13,13-二甲基-3H,13H-茚并[2′,3′:3,4]萘并[1,2-b]吡喃。
PC-2-3-(4-甲氧基苯基)-3-(4-吗啉代苯基)-13,13-二甲基-3H,13H-茚并[2′,3′:3,4]萘并[1,2-b]吡喃。
实施例PC-3
步骤1
将原甲酸三甲基酯(32.6mL,297.5mmo1)和PPTS(3.0g,11.9mmol)加入到7-乙基-2,3-二甲氧基-7H-苯并[c]芴-5,7-二醇(20.0g,59.5mmol)在甲醇的悬浮液中,该二醇根据U.S.专利申请出版No.2008/0051575段落[0448]中描述的实施例3步骤1的过程制备,和加热到回流持续2-3小时(h)。在反应完成时,如由薄层色谱(TLC)所示,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以提供沉淀物。获得的沉淀物通过真空过滤收集和采用最小量的冷甲醇洗涤。将乳膏色的无定形固体作为产物回收(20.0g,95%产率)。NMR显示产物具有与7-乙基-2,3,7-三甲氧基-7H-苯并[c]芴-5-醇一致的结构。
步骤2
将在甲苯(355mL)中的溴化甲基镁(474.2mL,664.0mmol)和THF(355mL)加入2L圆底烧瓶中。将烧瓶采用氮气净化和将2,6-二甲基派啶(55.0mL,398.4mmol)滴加到溶液中。将来自步骤1的7-乙基-2,3,7-三甲氧基-7H-苯并[c]芴-5-醇(46.5g,132.8mmol)分几部分采用剧烈搅拌加入和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回流持续5h。在反应完成时,如由TLC所示,将混合物在0℃仔细倾入基于溶液总重量的HCl的10重量%水溶液(500mL)和通过加入浓HCl将pH仔细调节到4。将有机-水性混合物搅拌10-15min,将乙酸乙酯按每次500mL加入三次和将获得的相进行分离。将结合的有机萃取物采用硫酸钠干燥和在真空下浓缩以产物油状残余物。将二氯甲烷加入残余物中和搅拌以产生沉淀物。将沉淀物(43.5g,97%)通过真空过滤收集和采用最小量的冷二氯甲烷洗涤。NMR显示产物具有与7-乙基-3,4-二甲氧基-7H-苯并[c]芴-2,5-二醇一致的结构。
步骤3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来自步骤2的7-乙基-3,4-二甲氧基-7H-苯并[c]芴-2,5-二醇(43.3g,128.7mmol),1,1-双(4-甲氧基苯基)-丙-2-炔-1-醇(41.4g,154.5mmol),二氯甲烷(300mL),原甲酸三异丙酯(30mL,154.5mmol)和PPTS(3.2g,12.9mmol)。将获得的悬浮液加热到回流持续18h。在由TLC指示的反应完成时,将反应混合物通过二氧化硅栓(500g)和将产物采用氯仿洗脱。将包含产物的级分组合和在真空下浓缩以产生油状残余物。油状残余物(83.9g)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4
向包含来自步骤3的油状残余物(83.9g,143.2mmol)的反应烧瓶加入二氯甲烷(200mL),4′-(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联苯-4-羧酸,(42.7g,143.2mmol),DMAP(5.2g,42.9mmol)和DCC(29.5g,143.2mmol)。将获得的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直到开始材料被消耗,如由TLC所示。将混合物过滤和将残余物采用二氯甲烷洗涤。将滤液浓缩以产生油状残余物。将残余物在最小量的二氯甲烷中吸收和滴加到剧烈搅拌的甲醇(500mL)中以产生沉淀物。将获得的沉淀物通过真空过滤收集和采用最小量的CH3OH洗涤。将沉淀物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5
向包含来自步骤4的沉淀物(47g粗wt)的反应烧瓶中加入1,2-二氯乙烷(300mL),乙醇(150mL)和PPTS(10g)。将混合物加热到回流持续18h直到开始材料被消耗,如由TLC所示。将溶剂在真空下除去和将残余物通过二氧化硅栓(500g)和采用二氯甲烷洗脱。将包含产物的级分合并和浓缩以产生油状残余物。获得的油状残余物(31.7g)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6
向包含来自先前步骤的油状残余物(31.7g,40.5mmol)的反应烧瓶中加入二氯甲烷(100mL),DCC(10.0g,48.5mmol),DMAP(2.5g,20.5mmol)和4-(4-戊基环己基)苯甲酸(13.0g,47.5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直到开始材料被消耗,如由TLC所示。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和将残余物采用二氯甲烷洗涤。将滤液浓缩以产生油状残余物。将油状残余物通过二氧化硅栓(500g)而精制和采用己烷∶二氯甲烷(1∶9体积比)洗脱。将包含产物的组分组合和在真空和产生的泡沫体下浓缩。将泡沫体溶于最小量的二氯甲烷和滴加到剧烈搅拌的甲醇(300mL)中以产生沉淀物。将沉淀物(15g)通过真空过滤收集和采用最小量的甲醇洗涤。NMR显示产物具有与3,3-二(4-甲氧基苯基)-13-乙基-6,13-二甲氧基-7-(4-(4-(4-反式-戊基环己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3H,13H-茚并[2′,3′:3,4]萘并[1,2-b]吡喃一致的结构。
实施例PC-4
步骤1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4′-溴苯乙酮(500g,2.5mol),三乙胺(500mL)和二氯甲烷(1L)。向此搅拌的混合物中,使用滴液漏斗滴加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氟甲磺酸酯(784g,2.56mol)。反应是放热的故通过使用冰浴将温度控制到小于沸腾。在加料之后,使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然后将己烷(1L)和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500ml)加入到混合物中。将获得的有机层使用分液漏斗收集,采用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洗涤三次,通过MgSO4干燥和然后浓缩。然后使用Kugelrohr设备蒸馏回收的黄色油。将澄清的液体(890g)作为产物获得。NMR显示产物具有与(1-(4-溴苯基)乙烯氧基)三异丙基硅烷一致的结构。
步骤2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来自步骤1的产物(580g,1.63mol),二甲基乙炔二羧酸酯(220g,1.55mol),2,3,5,6-四氯-(1,4)-苯醌(401g,1.63mol)和甲苯(1.1L)。将混合物回流6h和然后冷却到室温。将己烷(1L)加入到混合物中。将固体沉淀物滤出。然后浓缩溶液。将淡褐色油获得(980g)和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3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来自步骤2的粗产物(980g),乙酸(178g,3mol),和甲醇(450m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分几个部分加入氟化钾(138g,2.4mol)。在氟化钾加实完成之后半小时,将水(2L)和己烷(2L)在剧烈搅拌下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粘性油从混合物中沉淀。将水和己烷滗析。将油采用水洗涤几次,溶于乙酸乙酯(3L),通过硫酸镁干燥和浓缩直到白色晶体开始形成。然后将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将沉淀出的白色晶体通过真空过滤收集。NMR显示产物(198g)具有与二甲基7-溴-4-羟基萘-1,2-二羧酸酯一致的结构。
步骤4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来自步骤3的产物(30g,89mmol),1,1-二苯基丙-2-炔-1-醇(18.4g,89mmol),二氯甲烷(300mL)和pTSA(1.68g,8.9mmol)。将混合物回流17小时和然后通过硫酸镁干燥。在除去大部分溶剂之后,加入甲醇(200mL)。黄色晶体沉淀出来和通过真空过滤收集。NMR显示产物(48g)具有与二甲基8-溴-5,6-双(甲氧基羰基)-2,2-二苯基-2H-萘并[1,2-b]吡喃一致的结构。
步骤5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4-氨基苯基硼酸频哪醇化物(52g,0.24mol),4-(4-戊基环己基)苯甲酸(65g,0.24mol),二氯甲烷(500mL),DCC(64.4g,0.31mol)和DMAP(2g,16mmo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几小时以使反应进行完全和搅拌持续约64小时。将固体滤出。将获得的溶液浓缩直到大量白色晶体形成。将甲醇(1L)加入到混合物中。将获得的白色固体通过真空过滤收集(102g)。NMR显示产物(48g)具有与4-(4-戊基环己基)-N-(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苯基)苯甲酰胺一致的结构。
步骤6
向反应烧瓶中加入来自步骤4的产物(48g,91mmol),来自步骤5的产物(43.1g,91mmol),二氯-双(三苯基膦)钯(II)(1.3g,2mmol),氟化钾(22g,360mmol),THF(1L)和水(500mL)。将混合物脱气,采用氮气保护和回流。在17小时之后,加入五克多来自步骤5的产物。五小时之后,反应停止。将有机部分使用分液漏斗收集,通过硫酸镁干燥和浓缩。栓柱用于从产物除去黑色杂质。通过如下方式将产物从溶剂二氯甲烷/甲醇的混合物再结晶:将产物加入到被加热到沸点以下的二氯甲烷中和随后将被加热到沸点以下的增量的甲醇加入和冷却直到获得晶体。获得轻微黄色晶体(57g)。NMR显示产物(48g)具有与二甲基8-(4-(4-(4-戊基环己基)苯甲酰氨基)苯甲酰氧基-5,6-双(甲氧基羰基)-2,2-二苯基-2H-萘并[1,2-b]吡喃一致的结构。
二色性染料
以下两种二色性染料,它们购自Mitsubishi Chemical,被用于制备单独二色性染料-着色的(即蓝色或黄色)液晶单体溶液(LCMS):
DD-1是LSR-335,其报导为批次:01C131的蓝色染料;和
DD-2是LSR-120,其报导为批次:2D231的黄色染料。
实施例8-30
实施例8-30根据表2所列的配方使用下表3所列的具体LCM,DD和PC制备。
表2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01
(1)RM-257是液晶单体,购自EMD Chemicals,Inc.和报导为具有分子式C33H32O10
(2)RM-105是液晶单体,购自EMD Chemicals,Inc.和报导为具有分子式C23H26O6
(3)溶剂是99重量%苯甲醚和1重量%作为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12
-346添加剂购自BYK Chemie,USA的表面活性剂。
(4)引发剂是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13
819,购自Ciba-Geigy Corporation的光敏引发剂。
(5)稳定剂是2-甲基氢醌。
表3
  实施例No.   LCM No.   染料
  8   7   ---
  9   3   ---
  10   4   ---
  11   6   ---
  12   1   ---
  13   2   ---
  14   5   ---
  15   7   PC-4
  16   7   PC-3
  17   7   PC-1
  18   7   PC-2
  19   7   DD-2
  20   3   PC-3
  21   3   PC-2
  22   4   PC-4
  23   6   PC-3
  24   1   PC-4
  25   1   PC-3
  26   2   PC-4
  27   2   DD-1
  28   2   PC-1
  29   5   PC-4
  30   5   PC-1
向包含磁力搅拌棒的小瓶(20mL)中加入每种液晶单体,稳定剂,和引发剂。将溶剂加入到小瓶中的内容物中,和将小瓶封盖和用铝箔缠绕和然后布置在磁力搅拌器上。将获得的混合物加热到80℃和搅拌约30min直到溶液变澄清。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和由毛细管取小滴溶液用于相转变研究。如果要求了染料,将它加入到澄清溶液中和采用搅拌加热到80℃持续30min以溶解。其后,将获得的溶液冷却到室温和黑暗中贮存。
对比例(CE)1-7
对比例(CE)1-7遵循用于实施例8-30的过程制备,区别在于根据表4中所列的配方使用表5中所列的具体染料。
表4
表5
  对比例No.   染料
  1   ---
  2   PC-4
  3   PC-3
  4   PC-1
  5   PC-2
  6   DD-2
  7   DD-1
实施例31-由实施例和对比例涂覆的样品的制备
遵循以下部分A-D中所述的过程以在基底表面上制备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至少局部涂层。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相转变通过部分E中所述的过程测定。
部分A-基底清洁
尺寸为5.08cm乘5.08cm乘0.318cm(2英寸(in.)乘2in.乘0.125in.)从CR-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32
单体制备的正方形基底从Homalite,Inc获得。通过用浸渍有丙酮的棉纸擦拭和采用氮气流干燥而清洁每个基底。
部分B-对准层施加
可光取向的聚合物网络的溶液,可作为2200 CP10溶液购自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在环戊酮中稀释到4重量%。通过如下方式将获得的溶液由旋涂施加到试验基底表面的一部分:分配大约1.0mL的溶液和将基底在1000转每分钟(rpm)下旋转10秒。其后,将涂覆的基底放置在保持在135℃下的烘箱中30分钟。
对于通过摩擦产生的对准层,三乙酸纤维素(TAC)在4重量%溶于环戊酮和通过如下方式旋涂到试验基底表面的一部分:分配大约1.0mL的TAC溶液和将基底在500rpm下旋转3秒随后在1000rpm下庭园10秒。其后,将涂覆的基底放置在保持在140℃下的烘箱中60分钟。
部分C-对准层的取向
在施加之后,通过在80-100瓦/m2UVA(320-390nm)的峰值强度下曝露于线性偏振的紫外辐射5分钟而将可光取向的聚合物网络至少部分地取向,如使用International Light Research Radiometer,型号IL-1700测量,其具有包括型号SED033检测器,B滤光器和扩散器的检测器系统。将辐射计的输出显示对Licor 1800-02 OpticalCalibration Calibrator校正(因数值设定)以显示表示瓦每平均米UVA的数值。线性偏振UV辐射的来源是汞弧灯(型号69910),来自Newport Oriel,装配有型号Model 68951的强度控制器。将光源定向使得辐射在垂直于基底表面的平面中线性偏振。在将至少一部分可光取向的聚合物网络取向之后,将基底冷却到室温和保持覆盖的状态。
将具有TAC层的基底通过采用丝绒单向地摩擦涂覆的表面20次而取向。
部分D-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施加
在施加之后,将10重量%的MgSO4加入到每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和将获得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一小时和使用MilliporeUltrafree-MC(Durapore PVDF 5um)过滤设备在Sorvall LegendMicro 21离心机中在10,000rpm下经历离心机过滤5min。通过毛细管取得小滴滤液用于相转变研究。将不用于随后涂覆步骤的材料在黑暗中贮存。
通过如下方式经旋涂到试验基底表面的一部分将实施例和对比例由旋涂而施加到对准的层:分配400μL溶液和将基底在400rpm下旋转9秒随后在800rpm下旋转15秒。购自Laurell Technologies Corp.的旋转处理机(WS-400B-6NPP/LITE)用于旋涂。其后,将涂覆的基底放置在保持在比相应的澄清温度(液晶转变成各向同性状态的温度,如表6所示)低5℃至10℃的对流烘箱中10-15分钟,随后在紫外灯下在购自Dr.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51
的照射腔BS-03中在氮气气氛中在峰值强度11-16瓦/m2UVA下固化30分钟。
部分E-液晶相转变温度的测量
相转变温度使用Leica DM 2500M偏振光学显微镜测定,其装配Linkam LTS 120热台和Linkam PE 94温度控制器。将来自毛细管吸液管的小滴溶液放置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和氮气流用于蒸发溶剂。将载玻片安装在样品台上使得液晶残余物点在显微镜的光程中。通过在10℃/min的速率下在25℃开始的加热期间观察样品而测量相转变温度。不测量低于25℃的相。将样品加热直到它达到各向同性相和然后在10℃/min下冷却到25℃以在冷却过程期间测定相转变温度,如表6所示。根据在加热和冷却过程期间出现的纹理确定液晶的相。Textures of Iiquid Crystals,Dietrich Demus和Iothar Richter,出版商Verlag Chemie,Weinheim & New York,1978用于表6所列的不同液晶相的识别。
如下缩写用于表中:N表示向列相;I表示各向同性相。注意到所有的数字表示在其下相邻的相缩写出现以℃计的温度。每个测量的相由//分隔,意味着相延伸直到列出的下一个温度或温度范围。例如,25N//37I,指示当出现各向同性相时,向列相从25℃至37℃存在。样品相的观察在室温下开始(25℃)和报导下一个相转变温度。
表6
  实施例No.   相转变温度
  实施例8   25N//70I//65N
  实施例9   25N//62I//56N
  实施例10   25N//62I//53N
  实施例11   25N//50I//40N
  实施例12   25N//61I//56N
  实施例13   25N//65I//60N
  实施例14   25N//65I//58N
  实施例15   25N//67I//62N
  实施例16   25N//70I//61N
  实施例17   25N//62I//56N
  实施例18   25N//60I//56N
  实施例19   25N//72I//68N
  实施例20   25N//58I//53N
  实施例21   25N//48I//44N
  实施例22   25N//54I//49N
  实施例23   25N//47I//42N
  实施例24   25N//61I//55N
  实施例25   25N//64I//55N
  实施例26   25N//65I//56N
  实施例27   25N//60I//54N
  实施例28   25N//60I//54N
  实施例29   25N//60I//54N
  实施例30   25N//49I//41N
  CE 1   25N//83I//74N
  CE 2   25N//80I//72N
  CE 3   25N//78I//70N
  CE 4   25N//75I//65N
  CE 5   25N//76I//67N
  CE 6   25N//83I//75N
  CE 7   25N//78I//72N
部分F-吸收比和光学响应测量
对于具有包含二色性染料(DD)的涂层的每个基底的吸收比测量如下。Cary 6000i 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装配有安装在旋转台上的自定中心样品夹持器(型号M-060-PD from Polytech,PI)和适当的软件。将偏振器分析仪(Moxtek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61
偏振器)放置在样品之前的样品束中。将仪器采用如下参数设定:扫描速度=600nm/min;数据间隔=1.0nm;集成时间=100ms;吸光度范围=0-6.5;Y模式=吸光度;X-模式=纳米;和扫描范围是380至800nm。选项对于3.5SBW(狭缝带宽)设定,和双重用于束模式。基线选项对于零/基线校正来设定。同样,1.1和1.5(~2.6一起)Screen Neutral Density滤光器在对于所有扫描的参考路径中。将涂覆的基底样品在空气中,在由实验室空调系统保持的室温下(22.7℃±2.4℃)测试。
采用如下方式完成样品偏振器成为平行和垂直于分析仪偏振器的取向。将Cary 6000i对于包含DD-2的样品设定在443nm和对于包含DD-1的样品设定在675nm,和当样品采用小增量(0.1-5度,如,5,1,0.5和0.1度)旋转时监测吸光度。样品的旋转持续直到吸光度最大化。此位置定义为垂直的或90度取向。通过将该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而获得平行位置。将样品的对准达到为±0.1°。
对于每个样品在90和0度两者收集吸收光谱。采用购自WaveMetrics的Igor Pro软件处理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将光谱载入Igor Pro和吸光度用于计算在443nm和675nm的吸收比。计算的吸收比见表7。
可见光范围的λmax-vis是活化形式的光致变色化合物或二色性染料的最大吸收出现时的可见光谱中的波长。λmax-vis通过在Cary 6000i 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该涂覆的基底而确定。
在光具座上的响应测试之前,将在涂层中具有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基底通过在离来源约14cm的距离将它们曝露于365nm紫外光10分钟而调节以将光致变色分子预活化。在样品的UVA辐照度采用Licor型号Li-1800分光辐射度计测量和发现是22.2瓦每平方米。然后将样品在距离灯约36em的距离下将样品放置在卤素灯(500W,120V)下约10分钟以漂白,或失活,样品中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在样品的照度采用Licor分光辐射度计测量和发现是21.9Klux。然后将样品在测试之前保持在黑暗环境中保持至少1小时以冷却和持续褪色回到基态。
光具座用于测量涂覆的基底的光学性能和推导吸收比和光致变色性能。将每个测试样品放置在光具座上及使活化光源(Newport/Oriel型号66485300-瓦氙弧灯,该氙弧灯装配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81
VS-25高速计算机控制的快门,其在数据收集期间暂时关闭使得杂散光不会干扰数据收集过程,3mm KG-1通带滤光器,它除去短波辐射,用于强度衰减的中性密度滤光器和用于束瞄准的聚光透镜)在对试验样品表面呈30°至35°的入射角下布置。该弧灯装配有光强度控制器(Newport/Oriel型号68950)。
用于监测响应测量的宽带光源采用对试验样品表面垂直的方式布置。通过采用分裂端,分叉的光纤电缆收集和结合来自100-瓦钨卤素灯(通过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83
UP60-14恒电压动力源控制)的单独过滤的光而获得更短可见波长的增加信号。来自钨卤素灯一侧的光采用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84
KG1滤光器过滤以吸收热量和采用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85
B-440滤光器过滤以允许更短波长的通过。将光的其它侧采用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86
KG1滤光器过滤或是未过滤的。通过将来自灯每侧的光聚集到分裂端,分叉的光纤电缆的单独端部上,和随后结合成从电缆一端发出的一个光源而收集光。4”光管连接到电缆的单一端部以保证合适的混合。宽带光源配有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87
VS-25高速计算机控制的快门,其在数据收集期间暂时开启。
通过使光从电缆的单一端部通过保持在计算机驱动的,机动化旋转台中的Moxtek,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88
偏振器(型号M-061-PD,Polytech,PI)而达到光源的偏振。设定监测束使得一个偏振平面(0°)垂直于光具座台的平面和第二偏振平面(90°)平行于光具座台的平面。将样品在空气中,在由温度受控的空气盒保持的23℃±0.1℃下运行。
为使每个样品对准,将第二偏振器添加到光程。将第二偏振器设定在第一偏振器的90°。将样品放置在安装在旋转台上的自定中心夹持器中的空气盒中(型号No M-061.PD,Polytech,PI)。将激光束(Coherent-ULN 635二极管激光器)通过交叉偏振器和样品导引。将样品旋转(当行列移动时采用3°步幅和当细移动时采用0.1°步幅)以发现最小透射。在此点将样品平行或垂直于Moxtek偏振器对准和将第二偏振器以及二极管激光束从光程除去。在任何活化之前将样品对准±0.2°。
为进行测量,将每个包含光致变色染料的试验样品曝露于来自活化光源的6.7W/m2UVA持续10-20分钟以活化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检测器系统(型号SED033检测器,B滤光器,和扩散器)的International Light Research Radiometer(型号IL-1700)用于在每天开始时验证曝光。然后将被偏振到0°偏振平面来自监测源的光通过涂覆的样品和聚焦成1”集成球,使用单功能光纤电缆将它连接到OCEAN
Figure BPA00001280514500991
S2000分光光度计。使用OCEANOOIBase32和OOIColor软件,和PPG适当软件收集在通过样品之后的光谱信息。尽管光致变色材料被活化,将偏振片材的位置来回旋转以使来自监测光源的光偏振到90°偏振平面和返回。在活化期间在5-秒间隔下收集数据持续大约600-1200秒。对于每个试验,调节偏振器的旋转以采用如下的偏振平面顺序收集数据:0°,90°,90°,0°等。
将每个试验样品的吸收光谱获得和使用Igor Pro software(购自WaveMetrics)分析。通过在每个测试的波长下减去样品的0次(即未活化)吸收测量而计算每个试验样品在每个偏振方向中的吸光度变化。对于每个样品通过在此区域将每个时间间隔的吸光度平均化而将平均吸光度数值在活化轮廓的区域中获得,其中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致变色响应是饱和的或几乎饱和的(即其中测量的吸光度并不随时间增加或并不随时间显著增加的区域)。对于0°和90°偏振将在相应λmax-vis+/-5nm的预定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吸光度数值提取,和通过将将更大的平均吸光度除以小的平均吸光度而计算在此区域内对于每个波长的吸收比。对于提取的每个波长,将5-100个数据点平均化。然后通过将这些单个吸收比平均化而计算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平均吸收比。
从漂白状态到变暗状态的光学密度变化(ΔOD)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建立初始透射比,开启氙灯的快门以提供紫外辐射以使试验透镜从漂白状态变化到活化(即变暗)状态。在选择的时间间隔收集数据,测量活化状态的透射比,和根据下式计算光学密度的变化:ΔOD=log(%Tb/%Ta),其中Tb是漂白状态的透射比百分比,%Ta是活化状态的透射比百分比和对数是对底10。
褪色半时间(T1/2)是在室温下在除去活化光源如通过关闭快门之后,试验样品中活化形式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ΔOD达到在十五分钟之后,或在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之后测量的ΔOD的一半以秒计的时间间隔。这些测试的结果见表7。
表7
Figure BPA00001280514501001
Figure BPA00001280514501011
实施例No.*指示具有摩擦TAC的对准层的样品。

Claims (22)

1.液晶组合物,包含
-由一种如下结构表示的含介晶的化合物:
Figure FSB00001080638100011
其中,
a)每个X独立地是:
i)基团R,
ii)由-(L)y-R表示的基团,
iii)由-(L)-R表示的基团、
iv)由-(L)w-Q表示的基团;
v)由
Figure FSB00001080638100012
表示的基团;
vi)由-(L)y-P表示的基团;或
vii)由-(L)w-[(L)w-P]y表示的基团;
b)每个P是独立地选自如下的反应性基团:基团Q、氨基、烷基氨基、硝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2-氯丙烯酸酯、2-苯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基亚苯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2-氯丙烯酰胺、2-苯基丙烯酰胺、氧杂环丁烷、缩水甘油基、氰基、乙烯基醚、乙烯基酯、苯乙烯衍生物、硅氧烷、乙烯亚胺衍生物、或选自类固醇基、萜类基、生物碱基及其混合物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手性或非手性单价或二价基团,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烷基、烷氧基、氨基、环烷基、烷基烷氧基、氟烷基、氰基、氰基烷基、氰基烷氧基或其混合物,或P是含有2-4个反应性基团的结构或P是未取代或取代的开环易位聚合前体;
c)基团Q是羟基、胺、烯基、炔基、叠氮基、甲硅烷基、甲硅烷基氢化物、氧基(四氢-2H-吡喃-2-基)、巯基、异氰酸根合、硫异氰酸根合、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2-(丙烯酰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基、环乙亚胺基、烯丙氧基羰氧基、环氧、羧酸、羧酸衍生物;
d)每个L独立地在每种情况下,相同或不同地选自单键、多取代、单取代、未取代或支化的间隔基,其独立地选自亚芳基、(C1-C30)亚烷基、(C1-C30)亚烷基羰氧基、(C1-C30)亚烷基氨基、(C1-C30)亚烷氧基、(C1-C30)全氟亚烷基、(C1-C30)全氟亚烷氧基、(C1-C30)亚烷基甲硅烷基、(C1-C30)亚烷基甲硅烷氧基、(C1-C30)亚烷基羰基、(C1-C30)亚烷氧基羰基、(C1-C30)亚烷基羰基氨基、(C1-C30)亚烷基氨基羰基、(C1-C30)亚烷基氨基羰氧基、(C1-C30)亚烷基氨基羰基氨基、(C1-C30)亚烷基脲、(C1-C30)亚烷基硫代羰基氨基、(C1-C30)亚烷基氨基羰基硫代、(C2-C30)亚烯基、(C1-C30)硫代亚烷基、(C1-C30)亚烷基砜、或(C1-C30)亚烷基亚砜,其中每个取代基独立地选自(C1-C5)烷基、(C1-C5)烷氧基、氟、氯、溴、氰基、(C1-C5)烷酸酯、异氰酸根合、硫异氰酸根合、或苯基;
e)基团R选自氢、C1-C18烷基、C1-C18烷氧基、C1-C18烷氧基羰基、C3-C10环烷基、C3-C10环烷氧基、多(C1-C18烷氧基)、或直链或支化的C1-C18烷基,其是未取代的或由氰基、氟、氯、溴、或C1-C18烷氧基取代、或由氟、氯、溴多取代;和
f)基团介晶-1和介晶-2每个独立地是刚性直棒状液晶基团、刚性弯曲棒状液晶基团、或刚性盘状液晶基团;
g)基团T选自P和氢、芳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烷氧基烷氧基、多烷基醚、(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多亚乙基氧基和多亚丙基氧基,
其中w是1-26的整数,y是2-25的整数,z是1或2,条件是当:
(i)基团X由R表示时,则w是2-25的整数,和z是1;
(ii)基团X由-(L)y-R表示时,则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
(iii)基团X由-(L)w-R表示时,则w是3-26的整数,和z是2;
(iv)基团X由-(L)w-Q表示时;则如果P由基团Q表示,则w是1,和z是1;和如果P不是基团Q,则每个w独立地是1-26的整数,和z是1;
(vi)基团X由表示时,则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
(vi)基团X由-(L)y-P表示时,则w是1,y是2-25的整数,和z是1以及-(L)y-包含在介晶和P之间至少25个键的线性序列;
(viii)基团X由-(L)w-[(L)w-P]y表示时,则每个w独立地是1-25的整数,y是2-6的整数,由此和z是1;和
在-(L)y-和-(L)w-中没有亚芳基通过单键连接;
或其残基;
-选自光致变色化合物、二色性化合物和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的化合物;和
-任选地液晶聚合物,
其中含介晶的化合物中的基团介晶-1和介晶-2独立地具有如下表示的结构:
-[S1]c-[G1-[S2]d]d′-[G2-[S3]e]e′-[G3-[S4]f]f′-S5-
其中:
(i)每个G1,G2,和G3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选自如下的二价基团:未取代或取代的芳族基团、未取代或取代的脂环族基团、未取代或取代的杂环基团、及其混合物,其中取代基选自:巯基、羟基(C1-C18)烷基、异氰酸根合(C1-C18)烷基、丙烯酰氧基、丙烯酰氧基(C1-C18)烷基、卤素、C1-C18烷氧基、多(C1-C18烷氧基)、氨基、氨基(C1-C18)亚烷基、C1-C18烷基氨基、二-(C1-C18)烷基氨基、C1-C18烷基、C2-C18烯基、C2-C18炔基、C1-C18烷基(C1-C18)烷氧基、C1-C18烷氧基羰基、C1-C18烷基羰基、C1-C18烷氧基羰氧基、芳氧基羰氧基、全氟(C1-C18)烷基氨基、二-(全氟(C1-C18)烷基)氨基、C1-C18乙酰基、C3-C10环烷基、C3-C10环烷氧基、异氰酸根合、酰氨基、氰基、硝基、直链或支化的C1-C18烷基,其是由氰基、卤素、或C1-C18烷氧基单取代的,或由卤素多取代的,和包含如下一种通式的基团:-M(T)(t-1)和-M(OT)(t-1),其中M选自铝、锑、钽、钛、锆和硅,T选自有机官能基、有机官能烃基、脂族烃基和芳族烃基,和t是M的化合价;
(ii)c,d,e,和f每个独立地选自0-20的整数,包括端值;d′,e′和f′每个独立地是0-4的整数,条件是d′+e′+f′的总和是至少2;和每个S1,S2,S3,S4,和S5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如下的间隔单元:
(A)-(CH2)g-、-(CF2)h-、-Si(CH2)g-,或-(Si(CH3)2O)h-,其中g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1-20和h是1-16的整数,包括端值;
(B)-N(Z)-、-C(Z)=C(Z)-、-C(Z)=N-、-C(Z′)2-C(Z′)2-或单键,其中Z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环烷基和芳基,和Z′在每种情况下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环烷基和芳基;或
(C)-O-、-C(O)-、-C≡C-、-N=N-、-S-、-S(O)-、-S(O)(O)-、-(O)S(O)O-、-O(O)S(O)O-或直链或支化的C1-C24亚烷基残基,所述C1-C24亚烷基残基是未取代的,由氰基或卤素单取代、或由卤素多取代;
条件是当包含杂原子的两个间隔单元连接在一起时,连接间隔单元使得杂原子不直接彼此连接和当S1和S5连接到另一个基团时,将它们连接使得两个杂原子不直接彼此连接。
2.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羧酸衍生物选自羧酸酯、酰胺、羧酸酐、或酰卤。
3.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羧酸衍生物选自衣康酸酯、马来酸衍生物、富马酸衍生物、未取代肉桂酸衍生物、由甲基、甲氧基、氰基和卤素中至少一个取代的肉桂酸衍生物。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含介晶的化合物选自具有如下IUPAC命名的化合物组:
a)1,12-双{2-(4-(4-(4-(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乙基氧基)十二烷基-1,12-二酮;
b)1,12-双(6-(4-(4-(4-(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己氧基)十二烷基-1,12-二酮;
c)1,10-双(6-(4-(4-(4-(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己氧基)2,2,3,3,4,4,5,5,6,6,7,7,8,8,9,9-十六氟癸基-1,10-二酮;
d)1,12-双{6-(4-(4-(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酰氧基)己氧基)十二烷基-1,12-二酮;
e)1-{3-(4-(3-(4-(6-(4(4-(4-(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丙氧基}-4-{(6-(4(4-(4-(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己氧基)}丁烷-1,4-二酮;
f)1-{3-(4-(3-(4-6-(4-(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丙氧基}-4-{6-(4-(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丁烷-1,4-二酮;
g)2,2′-双(6-(6-(4-(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酰氧基)-6-己酰氧基)二乙基醚;
h)1-{6-(6-(6-(6-(6-(6-(6-(4-(6-(4-(4-(4-壬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己氧基)-6-羰基氧基己氧基)-6-羰基氧基己氧基)-6-羰基氧基己氧基)-6-羰基氧基己氧基)-6-羰基氧基己氧基)-6-羰基氧基己氧基}-4-{6-(4-(6-(4-(4-(4-壬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丁烷-1,4-二酮;
i)2,5-双(4-(12-羟基十二烷氧基)苯甲酰氧基))甲苯;
j)2,5-双(4-(1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二烷氧基)苯甲酰氧基)甲苯;
k)2-(6-(4-(4-(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氧基)苄氧基)苯氧基)己氧基)四氢-2H-吡喃;
l)(1R,4R)-双(4-(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氧基)苯基)环己烷-1,4-二羧酸酯;
m)2-(6-(4-(4-(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二烷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己氧基)四氢-2H-吡喃;
n)6-(4-(4-(12-羟基十二烷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己烷-1-醇;
o)2-(5-(反式-4-(4-(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氧基)环己基)苄氧基)戊氧基)四氢-2H-吡喃;
p)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基2,5-双(6-(3-(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
q)2,5-双{6-(4-(6-(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己氧基}-1-(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基)苯甲酸酯;
r)2,5-双{6-(4-(6-(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己氧基}-1-(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基)苯甲酸酯;
s)2,5-双{6-(4-(6-(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己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己氧基}-1-(6-羟基己基)苯甲酸酯;
t)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基2,5-双(8-(3-(8-(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酸酯;
u)6-羟基己基2,5-双(8-(3-(8-(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酸酯;
v)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基2,5-双(8-(3-(8-(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4-氧代丁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酸酯;
w)1,2-双(4-(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氧基)苯基)乙烷酮;
x)2-(6-(4-(反式-4-(12-(1-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二烷酰氧基)环己基)苯氧基)己氧基)四氢-2H-吡喃;
y)1-(11-(4-(反式-4-(4-(6-(1-(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氧基)苯基)环己氧基羰基)苯氧基)十一烷氧基)丙-2-烯-1-酮;
z)1-(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aa)1-(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bb)
1-(6-(6-(6-(6-(6-(6-(6-(6-(6-(6-(6-(6-(6-(6-(6-(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醇;
cc)1,2-双(4-(6-(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己氧基)苯基)乙烷;
dd)2-(6-(反式-4-(4-(12-(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二烷酰氧基)环己基)苯氧基)-12-氧代十二烷氧基)四氢-2H-吡喃;
ee)1-(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ff)1-(5-(5-(5-(5-(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gg)1-(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hh)1-(6-(6-(6-(6-(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ii)1-(6-(6-(6-(6-(6-(6-(6-(6-(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jj)1-(6-(5-(5-(6-(5-(6-(5-(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6-氧代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6-氧代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kk)1-(6-(5-(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ll)1-(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mm)1-(6-(6-(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nn)1-(6-(6-(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oo)1-(6-(6-(6-(6-(6-(6-(6-(6-(6-(6-(4-(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基氧基)己酰基)己酰基)己酰基)己酰基)己酰基)己酰基)己酰基)己酰氧基)-丙-2-烯;
pp)1-{3-(3-甲基丙烯酰氧基-2,2-二甲基丙氧基)-3-氧代-2-甲基丙基}-3-{(8-(4-(反式-4-(反式-4-戊基环己基)环己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羰基)乙基)}-六亚甲基三硅氧烷;
qq)2,5-双(4-(8-羟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甲苯;
rr)2,5-双(4-(8-(6-羟基己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甲苯;
ss)1-(6-(6-(6-(6-(6-(6-(6-(8-(4-(4-(4-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tt)1-(6-(6-(6-(8-(4-(4-(4-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uu)4-{4-(6-(6-(6-羟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3-甲氧基-1-乙基肉桂酸酯;
vv)1-(6-(6-(6-(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ww)1-(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xx)1-(6-(6-(6-(6-(6-(6-(6-(6-(6-(6-(6-(反式-4-(4-(4-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yy)1-(6-(6-(6-(6-(反式-4-(4-(4-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zz)2,8-二{4-(6-(6-(6-(6-(6-羟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苯甲酰氧基}萘;
aaa)2,8-二{4-(6-(6-(6-(6-(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苯甲酰氧基}萘;
bbb)2,8-二{4-(6-(6-(6-(6-(6-羟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苯甲酰氧基}萘;
ccc)4-{4-(6-(6-(6-羟基己酰氧基)己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3-甲氧基-1-乙基肉桂酸酯;
ddd)1-(6-(6-(6-(6-(6-(6-(6-(6-(8-(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eee)1-(6-(6-(6-(6-(8-(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fff)4,4′-双(4-(8-(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
ggg)1-(6-(4-(4-(反式-4-(6-羟基己氧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丙-2-烯-1-酮;
hhh)1-(6-(6-(6-(6-(反式-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iii)4,4′-双(4-(8-羟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
jjj)1-(6-(6-(6-(6-(反式-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kkk)1-(6-(6-(6-(6-(6-(6-(反式-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戊烷-1-酮;
lll)2-(8-(4-(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四氢-2H-吡喃;
mmm)8-(4-(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烷-1-醇;
nnn)1,4-双-{(6-(6-(6-(6-(6-(6-(反式-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丁烷-1,4-二酮;
ooo)1-(6-(6-(6-(4-(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ppp)1,4-双{(6-(6-(6-(6-(6-(4-(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基氧基羰基)苯基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丁烷-1,4-二酮;
qqq)1-(6-(8-(4-(4-(4-(4-(8-(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基氧基羰基)苯基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rrr)1-(6-(6-(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sss)1-(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ttt)1-(6-(6-(6-(6-(6-(6-(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uuu)1-(6-(6-(6-(6-(6-(6-(6-(4-(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vvv)1-(6-(6-(8-(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www)1-(5-(5-(5-(5-(5-(5-(6-(4-(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xxx)1-(5-(5-(6-(5-(6-(5-(6-(6-(4-(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6-氧代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6-氧代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yyy)1-(6-(8-(4-(4-(4-(4-(8-(6-甲基丙烯酰氧基)己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基氧基羰基)苯基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zzz)1-(11-(4-(4-(4-(6-(11-(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一烷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丙-2-烯-1-酮;
aaaa)1,4-双(4-(11-(四氢-2H-吡喃-2-基氧基)十一烷氧基)苯甲酰氧基)苯;
bbbb)1-(6-(6-(6-(4-(反式-4-戊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cccc)1-(6-(6-(6-(4-(4-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dddd)1-(6-(6-(6-(6-(6-(6-(6-(6-(4-(4-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eeee)1-(3-(3-(6-(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3-羰氧基丙氧基)-3-羰氧基丙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ffff)1-(3-(3-(3-(3-(6-(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3-羰氧基丙氧基)-3-羰氧基丙氧基)-3-羰氧基丙氧基)-3-羰氧基丙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gggg)1-(6-(6-(6-(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基氧代)-2-甲基丙-2-烯-1-酮;
hhhh)1-(6-(6-(6-(6-(6-(6-(6-(6-(8-(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iiii)1-(5-(6-(4-(反式-4-丙基环己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jjjj)1-(5-(6-(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kkkk)1-(5-(5-(5-(5-(5-(5-(5-(5-(6-(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llll)2-(6-(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烷-1-醇;
mmmm)1-(6-(6-(6-(6-(6-(6-(6-(8-(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nnnn)1-(5-(5-(5-(5-(5-(5-(5-(5-(5-(6-(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oooo)1-(6-(6-(6-(6-(6-(6-(6-(6-(8-(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1-羰基氨基乙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pppp)1-(6-(6-(6-(6-(6-(6-(6-(6-(6-(6-(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基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qqqq)1-(6-(6-(6-(6-(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rrrr)1-(5-(5-(5-(5-(5-(6-(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基氧基)己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5-氧代戊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ssss)2-(6-(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十一烷-1-醇;
tttt)1-(6-(6-(6-(11-(4-(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苯基氧基羰基)苯基氧基)十一烷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uuuu)1-(6-(6-(6-(6-(6-(6-(6-(8-(4-(4-(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vvvv)1-(6-(6-(6-(6-(6-(6-(6-(6-(6-(6-(6-(反式-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wwww)1-(6-(6-(6-(反式-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xxxx)
1-(6-(6-(6-(6-(6-(6-(6-(6-(6-(6-(6-(6-(6-(6-(6-(6-(6-(6-(6-(6-(6-(反式-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yyyy)1-(6-(6-(6-(6-(6-(6-(6-(6-(6-(6-(4-(4-(4-乙氧基苯氧基羰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zzzz)1-(6-(6-(6-(6-(4-(4-(4-乙氧基苯氧基羰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2-甲基丙-2-烯-1-酮;
aaaaa)1-(6-(6-(6-(6-(6-(6-(6-(6-(6-(6-(6-(4-(4-苯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bbbbb)1-(6-(6-(6-(4-(4-苯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ccccc)1-(6-(6-(6-(反式-4-(4-(4-苯基苯氧基羰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ddddd)1-(6-(6-(6-(6-(6-(6-(6-(6-(6-(6-(6-(反式-4-(4-(4-苯基苯氧基羰基)苯基)环己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丙-2-烯-1-酮;
eeeee)1-(6-(6-(6-(6-(6-(6-(6-(6-(6-(4-(4-(4-(6-丙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醇;
fffff)8-(4-(4-(4-(2,3-二丙烯酰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醇;
ggggg)
6-(6-(6-(6-(6-(6-(6-(6-(6-(6-(6-(6-(6-(6-(6-(6-(6-(6-(8-(4-(4-(4-(2,3-二丙烯酰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1-醇;
hhhhh)8-(4-(4-(4-(11-丙烯酰氧基十一烷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醇;
iiiii)6-(6-(6-(6-(6-(6-(6-(6-(8-(4-(4-(4-(11-丙烯酰氧基十一烷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1-醇;
jjjjj)8-(4-(4-(4-(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醇;
kkkkk)6-(6-(6-(6-(6-(6-(6-(6-(8-(4-(4-(4-(11-丙烯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1-醇;
lllll)1-[3-(6-(丙烯酰氧基)己酰氧基)-2-((6-(丙烯酰氧基)己酰氧基)甲基)-2-甲基丙氧基]-4-[6-(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己氧基]-丁烷-1,4-二酮;
mmmmm)1-[3-(丙烯酰氧基)-2,2-双(丙烯酰氧基甲基)丙氧基]-4-[8-(4-((4-(4-甲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丁烷-1,4-二酮;和
nnnnn)1-(6-(6-(6-(6-(6-(8-(4-(4-(4-(8-丙烯酰氧基辛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氧基羰基)苯氧基)辛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6-氧代己氧基)戊烷-1-酮。
5.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该含介晶的化合物是液晶单体或其残基。
6.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该含介晶的化合物是可以引入聚合物主链的二官能单体。
7.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该液晶聚合物存在和该液晶聚合物是包含引入共聚物的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残基的嵌段或非嵌段共聚物。
8.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如下物质的至少一种:光敏材料、非光敏材料、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其中一种或多种添加剂选自液晶、液晶性能控制添加剂、非线性光学材料、染料、对准促进剂、动力学增强剂、光敏引发剂、热引发剂、表面活性剂、聚合抑制剂、溶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脱模剂、流变控制剂、胶凝剂、流平剂、自由基清除剂、偶合剂、倾斜控制添加剂、嵌段或非嵌段聚合物材料、和粘合促进剂。
9.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该光致变色化合物或光致变色-二色性化合物选自茚并-稠合的萘并吡喃、萘并[1,2-b]吡喃、萘并[2,1-b]吡喃、螺芴并[1,2-b]吡喃、菲并吡喃、喹啉并吡喃、氟蒽并吡喃、螺吡喃、苯并噁嗪、萘并噁嗪、螺(二氢吲哚)萘并噁嗪、螺(二氢吲哚)吡啶并苯并噁嗪、螺(二氢吲哚)氟蒽并噁嗪、螺(二氢吲哚)喹啉并噁嗪、俘精酸酐、俘精酰亚胺、二芳基乙烯、二芳基烷基乙烯、二芳基烯基乙烯、非热可逆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10.制造制品,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液晶组合物。
11.权利要求10的制造制品,是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含:
基底;和
在基底至少一部分上的至少局部层,所述层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液晶组合物。
12.权利要求11的光学元件,其中通过将所述层的至少一部分曝露于磁场、电场、线性偏振辐射和剪切力中的至少一种而使所述至少局部层至少部分地对准。
13.权利要求11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至少局部层适于响应于至少光化辐射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和响应于热能恢复回到第一状态。
14.权利要求13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至少局部层适于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至少一个中将透射的辐射至少线性偏振。
15.权利要求11的光学元件,其中至少局部层包含液晶相,所述液晶相具有向列相、近晶相、或手性向列相中的至少一种。
16.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的光学元件,其中光学元件选自眼科元件;显示元件;视窗;镜子;和有源和无源液晶盒元件。
17.权利要求16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眼科元件选自矫正透镜、非矫正透镜、接触透镜、眼内透镜、放大透镜、保护透镜和面罩。
18.权利要求16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显示元件选自屏幕、监视器、和安全元件。
19.权利要求10的制造制品,是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包含:
-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基底;
-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基底,其中第二基底的第二表面与第一基底的第一表面相对和间隔开以确定区域;和
-布置在通过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确定的区域中的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液晶组合物。
20.权利要求19的液晶盒,进一步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局部层:线性偏振层、圆偏振层、椭圆偏振层、光致变色层、反射层、着色层、阻滞层和宽角风景层,其连接到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表面。
21.权利要求20的液晶盒,其中所述盒是包含多个区域或隔间的象素化盒。
22.形成眼科元件的方法,包括:
配制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液晶组合物;
采用所述液晶组合物涂覆至少一部分基底;
将涂层中的至少一部分液晶组合物至少部分地对准;和
使液晶涂料层固化。
CN2009801245357A 2008-06-27 2009-06-25 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Active CN102076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163,180 2008-06-27
US12/163,116 2008-06-27
US12/163,116 US20090326186A1 (en) 2008-06-27 2008-06-27 Mes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US12/163,180 US20100014010A1 (en) 2008-06-27 2008-06-27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mes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US12/489,843 US7910020B2 (en) 2008-06-27 2009-06-23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es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US12/489,843 2009-06-23
PCT/US2009/048641 WO2009158488A1 (en) 2008-06-27 2009-06-25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es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6820A CN102076820A (zh) 2011-05-25
CN102076820B true CN102076820B (zh) 2013-11-27

Family

ID=4105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45357A Active CN102076820B (zh) 2008-06-27 2009-06-25 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7910020B2 (zh)
EP (1) EP2303988B9 (zh)
JP (1) JP5554329B2 (zh)
KR (1) KR101288271B1 (zh)
CN (1) CN102076820B (zh)
AU (1) AU2009262171B2 (zh)
BR (1) BRPI0910173B1 (zh)
CA (1) CA2728999C (zh)
ES (1) ES2432069T3 (zh)
HK (1) HK1153222A1 (zh)
MX (1) MX2010013957A (zh)
WO (1) WO2009158488A1 (zh)
ZA (1) ZA201008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8546B2 (en) * 2003-07-01 2013-08-27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US8431039B2 (en) * 2008-06-27 2013-04-30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Mesogenic stabilizers
US8628685B2 (en) * 2008-06-27 2014-01-14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Mes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US8613868B2 (en) * 2008-06-27 2013-12-24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Mesogenic stabilizers
US8623238B2 (en) * 2008-06-27 2014-01-07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Mesogenic stabilizers
US8349210B2 (en) 2008-06-27 2013-01-0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Mesogenic stabilizers
US7910019B2 (en) * 2008-06-27 2011-03-22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Mes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US20120013981A1 (en) * 2010-07-19 2012-01-19 Sol-Grid, Llc Photochromic optical elements
US9217109B2 (en) * 2010-07-22 2015-12-22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stabilised liquid-crystal media and displays
CN102433129B (zh) * 2010-09-14 2016-04-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
WO2014000846A1 (en) * 2012-06-26 2014-01-03 dedeMERCK PATENT GMBH Method of preparing a birefringent polymer film
US8853342B2 (en) 2012-09-24 2014-10-07 Ticona Llc Crosslinkable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US9145519B2 (en) 2012-09-24 2015-09-29 Ticona Llc Crosslinkable aromatic polyester
US8822628B2 (en) 2012-09-24 2014-09-02 Ticona Llc Crosslinkable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US9382472B2 (en) * 2013-12-18 2016-07-05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Transformative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dium
EP3174955B1 (de) 2014-07-28 2019-10-23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 medien mit homöotroper ausrichtung
KR102326314B1 (ko) 2015-02-06 2021-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중합성 액정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보상필름, 반사 방지 필름과 표시장치
US10754198B2 (en) * 2015-03-18 2020-08-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9476998A (zh) * 2016-07-27 2019-03-15 捷恩智株式会社 液晶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15651667A (zh) * 2016-12-28 2023-01-3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液晶性组合物、高分子液晶化合物、吸光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1032825A (zh) * 2017-08-08 2020-04-17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介质及液晶器件
US10619099B2 (en) 2017-08-25 2020-04-14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Dielectr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CN108690634A (zh) * 2017-12-08 2018-10-23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棒状液晶及其应用
WO2019132020A1 (ja) * 2017-12-28 2019-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230152785A (ko) * 2017-12-28 2023-11-03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적층체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064826B1 (ko) 2017-12-28 2020-01-10 한국화학연구원 방열필름용 조성물, 이를 사용하는 방열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808072B2 (ja) * 2017-12-28 2021-01-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1601869A (zh) * 2018-01-22 2020-08-28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介电材料
WO2020119877A1 (en) 2018-12-10 2020-06-18 Transitions Optical, Ltd. Mesogen compounds
US11624940B2 (en) 2019-03-07 2023-04-11 Lg Chem, Ltd. Light modulation element
WO2021018383A1 (en) * 2019-07-30 2021-02-04 Transitions Optical, Ltd. Mesogen compounds
TWI794742B (zh) 2020-02-18 2023-03-01 美商基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抗病毒化合物
CN115349006A (zh) * 2020-03-27 2022-11-15 光学转变有限公司 介晶化合物
AU2021283398A1 (en) 2020-06-01 2023-01-05 Icares Medicus, Inc. Double-sided aspheric diffractive multifocal lens, manufacture, and uses thereof
WO2022221514A1 (en) 2021-04-16 2022-10-20 Gilead Sciences, Inc. Methods of preparing carbanucleosides using ami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6605A (en) 1982-09-09 1985-12-03 Kabushiki Kaisha Suwa Seikosha Photochromic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photochromic synthetic resin ophthalmic lens
US4539048A (en) 1983-02-09 1985-09-03 Jos. Cavedon Company Inc. Aluminum zirconium metallo-organic complexes useful as coupling agents
US4539049A (en) 1983-02-09 1985-09-03 Jos. Cavedon Co., Inc. Aluminum zirconium metallo-organic complex useful as coupling and hydrophobic agents
AU564689B2 (en) 1985-07-09 1987-08-20 Kureha Kagaku Kogyo K.K. Photochromic lens
US4650526A (en) 1986-03-18 1987-03-17 Man-Gill Chemical Company Post treatment of phosphated metal surfaces by aluminum zirconium metallo-organic complexes
US4931220A (en) 1987-11-24 1990-06-05 Ppg Industries, Inc. Organic photochromic pigment particulates
DE69325555D1 (de) 1992-04-27 1999-08-12 Merck Patent Gmbh Elektrooptisches fluessigkristallsystem
US5466398A (en) 1993-06-21 1995-11-14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substituted naphthopyran compounds
US5578252A (en) 1993-06-21 1996-11-26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substituted naphthopyran compounds
US5458814A (en) 1993-12-09 1995-10-17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Substituted naphthopyrans
US5650098A (en) 1993-12-09 1997-07-22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Substituted naphthopyrans
US5514817A (en) 1994-08-04 1996-05-07 Ppg Industries, Inc. Substituted phenanthropyrans
US5645767A (en) 1994-11-03 1997-07-0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indeno-fused naphthopyrans
US5962617A (en) 1995-02-02 1999-10-05 Simula Inc. Impact resistant polyuretha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5658501A (en) 1995-06-14 1997-08-19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Substituted naphthopyrans
EP0755918B1 (de) 1995-07-28 2000-09-06 Rolic AG Photovernetzbare flüssigkristalline 1,2-Phenylen-Derivate
GB9522362D0 (en) 1995-11-01 1996-01-03 Secr Defence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GB2311289B (en) 1996-03-19 1999-11-17 Merck Patent Gmbh Reactive mesogenic compounds
US5698141A (en) 1996-06-17 1997-12-16 Ppg Industries, Inc. Photochromic heterocyclic fused indenonaphthopyrans
US5723072A (en) 1996-06-17 1998-03-03 Ppg Industries, Inc. Photochromic heterocyclic fused indenonaphthopyrans
TW373123B (en) 1996-07-26 1999-11-01 Merck Patent Gmbh Combination of optical elements, means to produce substantially linear polarized light, optical retardation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R2751971B1 (fr) 1996-07-31 1998-11-20 Essilor Int Nouvelles spirooxazines homoazaadamantane et leur utilisation dans le domaine de l'optique ophtalmique
BR9807733A (pt) 1997-02-21 2001-09-11 Ppg Ind Ohio Inc Artigo com revestimento fotocrÈmico
GB9706202D0 (en) 1997-03-25 1997-05-14 James Robinson Ltd Neutral colouring photochromic 2H-naphthol[1,2-b]pyrans and heterocyclic pyrans
US6025026A (en) 1997-06-30 2000-02-15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adherent polymeric layer on polymeric substrates and articles produced thereby
DE19841343A1 (de) 1997-09-17 1999-03-18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film
US5891368A (en) 1997-10-01 1999-04-06 Ppg Industries, Inc. Fluoranthenopyrans
US6106744A (en) 1997-12-03 2000-08-22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pyrano-fused naphthopyrans
US6268055B1 (en) 1997-12-08 2001-07-31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epoxy resin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articles having such a coating
US5879592A (en) 1997-12-10 1999-03-09 Ppg Industries, Inc. Water soluble photochromic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optical elements comprising the compounds
US6630597B1 (en) 1997-12-15 2003-10-07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6-aryl substituted 3H-naphtho(2,1-b)pyrans
ES2184474T3 (es) 1998-07-10 2003-04-01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Nuevos naftopiranos fotocromicos condensados con nucleo heterociclico de seis elementos.
US6022495A (en) 1998-07-10 2000-02-0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benzopyrano-fused naphthopyrans
US6022497A (en) 1998-07-10 2000-02-08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fused naphthopyrans
AU761180B2 (en) 1998-09-11 2003-05-29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olymerizable polyalkoxylated naphthopyrans
US6555028B2 (en) 1998-09-11 2003-04-29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olymeric matrix compatibilized naphthopyrans
US6459847B1 (en) 1998-12-07 2002-10-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atterned layer of a polymer material having a cholesteric order
US6436525B1 (en) 1998-12-11 2002-08-20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olyanhydride photochromic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photochromic articles
US6060001A (en) 1998-12-14 2000-05-09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Alkoxyacrylamide photochromic coatings compositions and photochromic articles
US6432544B1 (en) 1998-12-18 2002-08-13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Aminoplast resin photochromic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photochromic articles
US6506488B1 (en) 1998-12-18 2003-01-14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Aminoplast resin photochromic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photochromic articles
DE19905394A1 (de) * 1999-02-10 2000-08-17 Basf Ag Flüssigkristalline Stoffgemenge
GB9906168D0 (en) 1999-03-17 1999-05-12 Rolic Ag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US6338808B1 (en) 1999-03-31 2002-01-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and alignment promoter
AU769249B2 (en) 1999-07-02 2004-01-22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oly(meth)acrylic photochromic coating
US6150430A (en) 1999-07-06 2000-11-21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rocess for adhering a photochromic coating to a polymeric substrate
JP2003509725A (ja) 1999-09-16 2003-03-11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トング 光学的補償板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i
US6296785B1 (en) 1999-09-17 2001-10-02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Indeno-fused photochromic naphthopyrans
US6348604B1 (en) 1999-09-17 2002-02-19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naphthopyrans
US6353102B1 (en) 1999-12-17 2002-03-05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naphthopyrans
WO2001057157A1 (fr) 2000-02-03 2001-08-09 Tokyo Magnetic Printing Co.,Ltd. Support d'affichage d'informations reversible de type a cristaux liquides et carte a circuit integre sans contact l'utilisant
US6531076B2 (en) 2000-02-04 2003-03-11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organic resin composition
ATE279492T1 (de) 2000-03-02 2004-10-15 Merck Patent Gmbh Mehrschichtiger reflektierender film oder pigment mit von blickwinkel abhängigen reflektionseigenschaften
DE60114518T2 (de) 2000-07-06 2006-08-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inamiashigara Flüssigkristallzusammensetzung, die Flüssigkristallmoleküle und Ausrichtungsmittel enthält
US6577798B2 (en) 2000-07-18 2003-06-10 Reveo,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linear optical organic crystal film
DE60118776T2 (de) 2000-10-04 2007-06-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ine dioxetane,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US6433043B1 (en) 2000-11-28 2002-08-13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Removable imbibition composition of photochromic compound and kinetic enhancing additive
WO2002042832A2 (en) 2000-12-14 2002-05-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amin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US6736998B2 (en) 2000-12-29 2004-05-1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Indeno-fused photochromic naphthopyrans
AU2002243644A1 (en) 2001-01-23 2002-08-06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Novel methods and blends for controlling rehology and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liquid crystals
DE60201213T2 (de) 2001-05-08 2005-09-29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isierbares Flüssigkristallmaterial
CA2453414C (en) 2001-07-09 2013-01-15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Mesogens and methods for their synthesis and use
EP1295863A1 (en) 2001-09-24 2003-03-26 Rolic AG Liquid crystalline "laterally polymerizable" compounds
US6870978B2 (en) 2001-10-16 2005-03-22 Ken Purchase Waveplate and optical circuit formed from mesogen-containing polymer
US7410691B2 (en) 2001-12-27 2008-08-12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optical article
JP2004101588A (ja) * 2002-09-05 2004-04-0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音声符号化方法及び音声符号化装置
US7320826B2 (en) 2003-03-20 2008-01-22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articles with reduced temperature dependency and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US7262295B2 (en) 2003-03-20 2007-08-2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Indeno-fused photochromic naphthopyrans, naphthols and photochromic articles
US7256921B2 (en) 2003-07-01 2007-08-14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olarizing, photochrom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7342112B2 (en) 2003-07-01 2008-03-11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hotochromic compounds
US7632540B2 (en) 2003-07-01 2009-12-15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Alignment facilities for optical dyes
US7632906B2 (en) 2003-07-16 2009-12-15 Rolic Ag Polymerizable copolymers for alignment layers
US7094368B2 (en) 2003-12-10 2006-08-22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yrano-quinolines, pyrano-quinolinones, combinations thereof,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US7097303B2 (en) 2004-01-14 2006-08-29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olariz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GB0414888D0 (en) 2004-07-02 2004-08-04 Univ Cambridge Tech Liquid crystal device
DE602005005749T2 (de) 2004-08-10 2009-04-30 Merck Patent Gmbh Polymerisierbare mesogene Cyclohexylphenylderivate
JP4998269B2 (ja) 2005-10-17 2012-08-15 旭硝子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液晶組成物、光学異方性材料、および光学素子
JP4545095B2 (ja) * 2006-01-11 2010-09-15 株式会社Adeka 新規重合性化合物
US7481955B2 (en) 2006-05-31 2009-01-27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materials comprising metallocenyl groups
JP5162985B2 (ja) * 2006-09-21 2013-03-13 Jnc株式会社 三官能性化合物、組成物およびその重合体
US7927671B2 (en) 2006-09-21 2011-04-19 Chisso Corporation Trifunctional compound, composition and polymer thereof
KR101085313B1 (ko) 2007-01-23 2011-11-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술폰기를 가지는 새로운 액정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조성물 및 이 액정 조성물을 사용한 광학 필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526321A (ja) 2011-10-06
BRPI0910173B1 (pt) 2019-04-02
AU2009262171B2 (en) 2012-12-20
US7910020B2 (en) 2011-03-22
EP2303988B1 (en) 2013-09-04
EP2303988A1 (en) 2011-04-06
KR20110010815A (ko) 2011-02-07
BRPI0910173A2 (pt) 2016-01-19
ES2432069T3 (es) 2013-11-29
AU2009262171A1 (en) 2009-12-30
US20090323012A1 (en) 2009-12-31
JP5554329B2 (ja) 2014-07-23
CN102076820A (zh) 2011-05-25
WO2009158488A1 (en) 2009-12-30
KR101288271B1 (ko) 2013-07-26
CA2728999A1 (en) 2009-12-30
HK1153222A1 (zh) 2012-03-23
EP2303988B9 (en) 2013-12-25
ZA201008806B (en) 2012-05-30
CA2728999C (en) 2013-10-15
MX2010013957A (es) 2011-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6820B (zh) 包括含介晶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CN102112579B (zh) 含介晶的化合物
CN106701106B (zh) 用于光学染料的配向机构
CN103459553A (zh) 含介晶的化合物
US20100014010A1 (en)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mes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KR20150140413A (ko) 메소겐 함유 화합물
AU2013200702B2 (en) Mes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32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32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