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0490B - 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0490B
CN102070490B CN200910225971.5A CN200910225971A CN102070490B CN 102070490 B CN102070490 B CN 102070490B CN 200910225971 A CN200910225971 A CN 200910225971A CN 102070490 B CN102070490 B CN 102070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compound
methyl
toluen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59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0490A (zh
Inventor
王立新
黄�俊
徐小英
王文
甘立新
田芳
贺光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Chengdu Organic Chemicals Co Ltd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Chengdu Organic Chemicals Co Ltd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Chengdu Organic Chemicals Co Ltd of CA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259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0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0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0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0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0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合成路线及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对氰甲基苯甲酸酯(II)为原料,以新化合物(Va)或其盐(Vb)为关键中间体,再经水解得式化合物(VI)。本发明从对位取代的原料出发,经常规简单的反应可以高收率的制得高纯度的目标产物,避免了F-C反应导致的异构体增多、分离纯化困难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合成路线及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非索非那定,化学名为(±)-4-[1-羟基-4-[4-(羟基二苯甲基)-1-哌啶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是以商品名“Allegra”在美国销售的非镇静型抗组胺药的活性成分。该药具有良好的抗组胺药活性,属于无镇静作用的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与同类产品阿司咪唑,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相比较有良好的药效作用和极低毒副作用。
US patent 4254129首次公开了非索非那定的合成方法。此条路线中,由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与丁氯乙酰氯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式化合物(A)然后经过缩合,水解,还原得到非索非那定。WO09321156也报道了类似合成关键中间体(A)的方法。CN1516689,WO2102776报道了由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与丁二酸酐发生傅-克反应合成关键中间体(A1)。Kawai在文献J.Org.Chem.1994,59,2620.报道了用廉价的对溴苯乙酸作为原料经过关键中间体(A2)合成非索非那定的方法。WO200201011507报道了经过关键中间体(A3)合成非索非那定。经F-C反应构建对位取代苯环结构的关键中间体,难免产生对、间位两种异构体,反应选择性差,且副产物难以分离或者分离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在报道的文献中,合成非索大都要经过如式化合物(A)的中间体,然后与哌啶甲醇缩合。本发明以对氰甲基苯甲酸酯为原料,经过甲基化、缩合水解得到合成非索非那定的新的关键中间体(Va)及盐(Vb),然后水解制备非索非那定的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该方法克服了Freidel-Crafts可能产生的反应选择性差、副产物难以分离或者分离成本很高的问题,可以得到只有对位取代的超高纯度的非索非那定。另外化合物(Vb)易溶于水,产物的纯化只需经过简单的酸碱反应,后处理非常简单,而且没反应完的原料可以循环回收,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廉的高纯度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合成路线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以对氰甲基苯甲酸酯(II)为原料,以新化合物(Va)或其盐(Vb)为关键中间体,再经水解得式化合物(VI)。本发明从对位取代的原料出发,经常规简单的反应可以高收率的制得高纯度的目标产物,避免了F-C反应导致的异构体增多、分离纯化困难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合成路线及构思示意图如方案一所示(以下反应路线仅为示意图,只代表反应特例和部分,不能被解释或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所述的式化合物(V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式化合物(VI)可由式化合物(Va)或其盐(Vb)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在溶剂中脱羧得到;式化合物(Vb)可由化合物(III)与γ-丁内酯(化合物(IV))在碱性条件下在有机溶剂中于50-150℃反应而得,式化合物(Va)可由式化合物(Vb)在酸性条件下酸化而得;式化合物(III)可由式化合物(II)与硫酸二甲酯在碱性条件下,在溶剂中于-20-50℃反应而得。式化合物(III)到式化合物(Va)或(Vb)再到式化合物(VI)可以不经分离纯化“一锅法”进行。
本发明所述式化合物(VI)可由式化合物(Va)或其盐式化合物(Vb)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在溶剂中脱羧得到。
所述溶剂可选下列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等C1-C4的醇、乙腈、甲苯、二甲苯、卤代苯、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DMF)、1,2-二甲氧基乙烷(DME)、二甲亚砜(DMSO)、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等卤代烃、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优先选为水,水的用量按每1g式化合物(Va)或式化合物(Vb)计算一般为1~5ml。
所述反应温度可为40-100℃,优选为50℃。
所述碱性条件以控制反应初始体系在pH=10-14,优先选择pH=12。
所述酸性条件控制反应体系PH为1-4,优选为2-3。
本发明所述式化合物(Vb)可由化合物(III)与γ-丁内酯(化合物(IV))在碱性条件下在有机溶剂中于50-150℃反应而得,式化合物(Va)可由式化合物(Vb)在酸性条件下酸化而得;
所述溶剂可选下列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苯、甲苯、二甲苯等卤代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腈、1,2-二甲氧基乙烷(DME)、二甲亚砜(DMSO)、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等卤代烃、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优选为二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的用量按每1g式化合物(III)计算一般为1~5ml。
所述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可采用下列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氢化钠、氨基钠、甲醇钠、乙醇钠等烷氧基钠、丁基锂、六甲基二氨基硅锂(LiHDMS)、二异丙基胺锂LDA,优选为氢化钠。所述碱与式化合物(III)的当量比为1.2∶1~1.5∶1。
所述反应温度可为50-150℃,优选为110℃。
式化合物(Vb)易溶于水,反应后易于分离纯化,且未反应完的原料容易回收。式化合物(III)经式化合物(V),到式化合物(VI),可以不经分离纯化直接“一锅煮”。
本发明所述式化合物(III)可由式化合物(II)与硫酸二甲酯在碱性条件下,在溶剂中于-20-50℃反应而得。
所述溶剂可选下列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水、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等C1-C4的醇、乙腈、甲苯、二甲苯、卤代苯、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DMF)、1,2-二甲氧基乙烷(DME)、二甲亚砜(DMSO)、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等卤代烃、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优选为水,有机溶剂的用量按每1g式化合物(II)计算一般为1~5ml。
所述反应温度可为-20-50℃,优选为0℃。
反应中也可加少量相转移催化剂如:TEBA或者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等。
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钠,碳酸钠,碳酸钾,优选为氢氧化钠,所述碱与式化合物(II)的当量比为10∶1~15∶1。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非索菲那定中间体式化合物(VI)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简单、操作简便,有害试剂及溶剂种类和用量少、工艺简单、分离纯化容易、产品纯度高、中间体及中间过程可以分开进行,也可以不严格分离或者分开,进行“一锅”反应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说明本发明专利的实质、制备思路及构思,在下述实施例中验证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这些实施例仅供举例说明和特例代表,不应被解释或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的限制。
实施例1
20℃下,将氢氧化钠30g(0.75mol)及140毫升水所配成的碱液加入2克四正丁基溴化铵及对氰甲基苯甲酸甲酯21g(0.12mol)中,滴加53克硫酸二甲酯(0.42mol),约1小时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甲苯100毫升搅拌20分钟,静置,分层,水液再以30×2毫升甲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液,水洗至中性减压回收甲苯,减压回收甲苯(所回收甲苯继续套用于此),所得固体于异丙醇中重结晶,产率85%。
实施例2
20℃下,将氢氧化钾28g(0.5mol)及120毫升水所配成的碱液加入2克四正丁基溴化铵及对氰甲基苯甲酸乙酯23g(0.12mol)中,滴加53克硫酸二甲酯(0.42mol)的DMF,约1小时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减压蒸去DMF,加入甲苯100毫升搅拌20分钟,静置,分层,水液再以30×2毫升甲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液,水洗至中性减压回收甲苯,减压回收甲苯(所回收甲苯继续套用于此),所得固体于异丙醇中重结晶,产率88%。
实施例3
5℃下,将氢氧化钠20g(0.5mol)及120毫升水所配成的碱液加入2克四正丁基溴化铵及对氰甲基苯甲酸甲酯21g(0.12mol)中,滴加53克硫酸二甲酯(0.42mol),约1小时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甲苯100毫升搅拌20分钟(此时仍维持原温度),静置,分层,水液再以30×2毫升甲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液,水洗至中性减压回收甲苯,减压回收甲苯(所回收甲苯继续套用于此),所得固体于异丙醇中重结晶,产率90%。
实施例4
5℃下,将氢氧化钠20g(0.5mol)及120毫升水所配成的碱液加入2克四丁基氯化铵及对氰甲基苯甲酸乙酯23g(0.12mol)中,滴加53克硫酸二甲酯(0.42mol)的二氯甲烷溶液,约1小时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甲苯100毫升搅拌20分钟(此时仍维持原温度),静置,分层,水液再以30×2毫升甲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液,水洗至中性减压回收甲苯,减压回收溶剂,所得固体于异丙醇中重结晶,产率85%。
实施例5
35℃下,将氢氧化钾28g(0.5mol)及120毫升水所配成的碱液加入2克TEBA(三乙基苄基溴化铵)及对氰甲基苯甲酸甲酯21g(0.12mol)中,滴加53克硫酸二甲酯(0.42mol)的100ml乙腈溶液,约1小时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甲苯100毫升搅拌20分钟(此时仍维持原温度),静置,分层,水液再以30×2毫升甲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液,水洗至中性减压回收甲苯,减压回收甲苯(所回收甲苯继续套用于此),所得固体于异丙醇中重结晶,产率86%。
实施例6
15℃下,将氢氧化钠20g(0.5mol)及120毫升水所配成的碱液加入2克TEBA(三乙基苄基溴化铵)及对氰甲基苯甲乙酯23g(0.12mol)中,滴加53克硫酸二甲酯(0.42mol)的100ml甲苯溶液,约1小时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加入甲苯100毫升搅拌20分钟(此时仍维持原温度),静置,分层,水液再以30×2毫升甲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液,水洗至中性减压回收甲苯,减压回收甲苯(所回收甲苯继续套用于此),所得固体于异丙醇中重结晶,产率88%。
实施例7
-5℃下,将氢氧化钠20g(0.5mol)及120毫升水所配成的碱液加入2克TEBA(三乙基苄基溴化铵)及对氰甲基苯甲乙酯23g(0.12mol)中,滴加53克硫酸二甲酯(0.42mol)的100毫升甲醇溶液,约1小时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减压蒸干甲醇,加入甲苯100毫升搅拌20分钟(此时仍维持原温度),静置,分层,水液再以30×2毫升甲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液,水洗至中性减压回收甲苯,减压回收甲苯(所回收甲苯继续套用于此),所得固体于异丙醇中重结晶,产率88%。
实施例8
5℃下,将氢氧化钠20g(0.5mol)及120毫升水所配成的碱液加入2克TEBA(三乙基苄基溴化铵)及对氰甲基苯甲乙酯23g(0.12mol)中,滴加65克硫酸二乙酯(0.42mol)的100毫升乙醇溶液,约1小时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减压蒸干乙醇,加入甲苯100毫升搅拌20分钟(此时仍维持原温度),静置,分层,水液再以30×2毫升甲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液,水洗至中性减压回收甲苯,减压回收甲苯(所回收甲苯继续套用于此),所得固体于异丙醇中重结晶,产率72%。
步骤B:
实施例9
向带温度计、氮气入口、滴液漏斗、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干燥容器中加入4-(2-氰基异丙基)苯甲酸甲酯20.0克(0.1mol)、预先干燥好的二甲苯40ml和4mlDMF的混合溶剂,搅拌溶解物料。通氮置换空气,在尽可能隔绝湿气的情况下称量6克NaH(60wt%含量,0.15mol)。并尽快转移入容器中,升温至100℃。开始滴加10.0克γ--丁内酯20.0克(0.24mol)的70ml甲苯溶液,约4h左右滴加完毕,然后再回流反应2h。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用冰水冷却至0℃附近,在快速搅拌下一次加入200ml冰水,控制内温低于10℃,分出水相,再用75ml×2水萃取,合并水相,所得化合物Vb的水溶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将Vb的水溶液用6NHCl调PH为2以下,加50ml×2乙酸丁酯萃取、干燥可得式化合物(Va)1H NMR(300MHz,CDCl3,TMS):δ1.75(s,6H,CH3),2.54-2.93(m,2H,CH2),4.45-4.59(m,3H,COCHCO,OCH2),7.60-7.64(d,2H,J=12Hz,Ar),8.09-8.13(d,2H,J=12Hz,Ar).13C NMR(75MHz,CDCl3)δ25.6,28.6,37.2,47.9,67.64,125.2,125.5,130.0,130.6,147.2,172.7,192.2.IR(cm-1):3062,2990,2237,1749,1679,1604,1570,1481,1452,1409,1370,1016,950,857,812,683.HR-MS(ESI)Calcd for C15H15N1Na1O3:280.0944.Found:280.0941。
实施例10
向带温度计、氮气入口、滴液漏斗、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干燥容器中加入4-(2-氰基异丙基)苯甲酸乙酯21.7克(0.1mol)、预先干燥好的甲苯40ml,搅拌溶解物料。通氮置换空气,在尽可能隔绝湿气的情况下称量6.5克CH3ONa(0.12mol)。并尽快转移入容器中,升温至100℃。开始滴加10.0克γ-丁内酯20.0克(0.24mol)的70ml甲苯溶液,约4h左右滴加完毕,然后再回流反应2h。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用冰水冷却至0℃附近,在快速搅拌下一次加入200ml冰水,控制内温低于10℃,分出水相,再用75ml×2水萃取,合并水相,所得化合物Vb的水溶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1
向带温度计、氮气入口、滴液漏斗、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干燥容器中加入4-(2-氰基异丙基)苯甲酸甲酯20.0克(0.1mol)、预先干燥好的苯50ml,搅拌溶解物料。通氮置换空气,在尽可能隔绝湿气的情况下称量6克NaH(60wt%含量,0.15mol)。并尽快转移入容器中,升温至100℃。开始滴加10.0克γ-丁内酯20.0克(0.24mol)的60ml苯溶液,约4h左右滴加完毕,然后再回流反应2h。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用冰水冷却至0℃附近,在快速搅拌下一次加入200ml冰水,控制内温低于10℃,分出水相,再用75ml×2水萃取,合并水相,所得化合物Vb的水溶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2
向带温度计、氮气入口、滴液漏斗、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干燥容器中加入4-(2-氰基异丙基)苯甲酸甲酯20.0克(0.1mol)、预先干燥好的THF40ml,搅拌溶解物料。通氮置换空气,在尽可能隔绝湿气的情况下称量7.8克NaNH2(0.2mol)。并尽快转移入容器中,升温至100℃。开始滴加10.0克γ--丁内酯20.0克(0.24mol)的70ml甲苯溶液,约4h左右滴加完毕,然后再回流反应2h。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用冰水冷却至0℃附近,在快速搅拌下一次加入200ml冰水,控制内温低于10℃,分出水相,再用75ml×2水萃取,合并水相,所得化合物Vb的水溶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3
向带温度计、氮气入口、滴液漏斗、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干燥容器中加入4-(2-氰基异丙基)苯甲酸乙酯21.7克(0.1mol)、预先干燥好的二氯甲烷40ml,搅拌溶解物料。通氮置换空气,在尽可能隔绝湿气的情况下称量7.8克NaNH2(0.2mol)。并尽快转移入容器中,升温至100℃。开始滴加10.0克γ-丁内酯20.0克(0.24mol)的70ml甲苯溶液,约4h左右滴加完毕,然后再回流反应2h。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用冰水冷却至0℃附近,在快速搅拌下一次加入200ml冰水,控制内温低于10℃,分出水相,再用75ml×2水萃取,合并水相,所得化合物Vb的水溶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4
向带温度计、氮气入口、滴液漏斗、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干燥容器中加入4-(2-氰基异丙基)苯甲酸叔丁酯24.5克(0.1mol)、预先干燥好的N,N-二甲基甲酰胺40ml,搅拌溶解物料。通氮置换空气,在尽可能隔绝湿气的情况下称量7.8克NaNH2(0.2mol)。并尽快转移入容器中,升温至100℃。开始滴加10.0克γ-丁内酯20.0克(0.24mol)的70ml甲苯溶液,约4h左右滴加完毕,然后再回流反应2h。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用冰水冷却至0℃附近,在快速搅拌下一次加入200ml冰水,控制内温低于10℃,分出水相,再用75ml×2水萃取,合并水相,所得化合物Vb的水溶液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步骤C:
实施例15
将步骤B所生成的Vb的水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等于11,在40℃下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体系再用冰醋酸和5%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加入50ml×3二氯甲烷充分搅拌萃取,水相弃去,合并有机相,有机层色浅,水相棕红(保留)。有机相用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得到浅橙黄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产率89%。
实施例16
将步骤B所生成的Vb的水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等于11,加入30ml甲醇,在60℃下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体系再用冰醋酸和5%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减压蒸干甲醇,加入水100ml和50ml×3二氯甲烷充分搅拌萃取,水相弃去,合并有机相,有机层色浅,水相棕红(保留)。有机相用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得到浅橙黄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产率86%。
实施例17
将步骤B所生成的Vb的水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等于11,加入30ml乙腈。在60℃下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体系再用冰醋酸和5%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减压蒸干乙腈,加入水100ml和50ml×3二氯甲烷充分搅拌萃取,水相弃去,合并有机相,有机层色浅,水相棕红(保留)。有机相用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得到浅橙黄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产率89%。
实施例18
将步骤B所生成的Vb的水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等于11,加入30ml乙酸乙酯。在60℃下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体系再用冰醋酸和5%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减压蒸干溶剂,加入水100ml和50ml×3二氯甲烷充分搅拌萃取,水相弃去,合并有机相,有机层色浅,水相棕红(保留)。有机相用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得到浅橙黄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产率80%。
实施例19
将步骤B所生成的Vb的水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等于11,加入30ml甲苯。在60℃下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体系再用冰醋酸和5%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分出有机相,加入水100ml和50ml×3二氯甲烷充分搅拌萃取,水相弃去,合并有机相,有机层色浅,水相棕红(保留)。有机相用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得到浅橙黄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产率87%。
实施例20
将步骤B所生成的Vb的水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等于11,加入30ml1,2-二氯乙烷。在60℃下搅拌4小时,反应结束后体系再用冰醋酸和5%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分出有机相,加入水100ml和50ml×3二氯甲烷充分搅拌萃取,水相弃去,合并有机相,有机层色浅,水相棕红(保留)。有机相用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得到浅橙黄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产率85%。
实施例21
将步骤B所生成的Vb的水溶液用盐酸酸调节pH等于2-3,在60℃下搅拌4小时,停止反应,加入乙酸丁酯,分出有机相,50ml×3乙酸丁酯充分搅拌萃取,水相弃去,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溶剂得到浅橙黄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产率80%。
实施例22
向带温度计、氮气入口、滴液漏斗、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干燥容器中加入4-(2-氰基异丙基)苯甲酸甲酯20.0克(0.1mol)、预先干燥好的二甲苯40ml和4mlDMF的混合溶剂,搅拌溶解物料。通氮置换空气,在尽可能隔绝湿气的情况下称量6克NaH(60wt%含量,0.15mol)。并尽快转移入容器中,升温至100℃。开始滴加10.0克γ--丁内酯20.0克(0.24mol)的70ml甲苯溶液,约4h左右滴加完毕,然后再回流反应2h。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用冰水冷却至0℃附近,在快速搅拌下一次加入100ml冰水,然后加热到50℃脱羧反应5个小时后,分出有机相,再用75ml×2乙酸丁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减压除溶剂得到产物可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实施例23
向带温度计、氮气入口、滴液漏斗、冷凝管和机械搅拌的干燥容器中加入4-(2-氰基异丙基)苯甲酸甲酯20.0克(0.1mol)、预先干燥好的二甲苯40ml和4mlDMF的混合溶剂,搅拌溶解物料。通氮置换空气,在尽可能隔绝湿气的情况下称量6克NaH(60wt%含量,0.15mol)。并尽快转移入容器中,升温至100℃。开始滴加10.0克γ--丁内酯20.0克(0.24mol)的70ml甲苯溶液,约4h左右滴加完毕,然后再回流反应2h。用水冷却至室温后用冰水冷却至0℃附近,在快速搅拌下一次加入100ml冰水,然后加硫酸调PH为2-3,加热到50℃脱羧反应5个小时后,分出有机相,再用75ml×2乙酸丁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减压除溶剂得到产物可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Claims (1)

1.一种非索菲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对氰甲基苯甲酸酯式化合物(II)为原料,经过甲基化、缩合得到合成非索非那定的关键中间体(Va)及盐(Vb),然后再水解得到式化合物(VI)
包括如下步骤:
1)式化合物(VI)可由化合物(Va)或其盐(Vb)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在溶剂中于40-100℃脱羧得到;碱性条件控制在pH=10-14;酸性条件控制在pH=1-4;所述溶剂选自下列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腈、甲苯、二甲苯、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DMF)、1,2-二甲氧基乙烷(DME)、二甲亚砜(DMSO)、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
2)式化合物(Vb)可由化合物(III)与γ-丁内酯(化合物(IV))在碱性条件下在有机溶剂中于50-150℃反应而得,式化合物(Va)可由式化合物(Vb)在酸性条件下酸化而得;所述溶剂选自下列之-或它们的任意组合:苯、甲苯、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腈、1,2-二甲氧基乙烷(DME)、二甲亚砜(DMSO)、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所述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选用下列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氢化钠、氨基钠、甲醇钠、乙醇钠、丁基锂、六甲基二氨基硅锂(LiHDMS)、二异丙基胺锂LDA;
3)式化合物(III)可由式化合物(II)与硫酸二甲酯在碱性条件下,在溶剂中于-20-50℃反应而得;所述溶剂选自下列之一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水、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乙腈、甲苯、二甲苯、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DMF)、1,2-二甲氧基乙烷(DME)、二甲亚砜(DMSO)、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有机溶剂的用量按每1g式化合物(II)计算为1~5ml;所述的化合物(I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钠,碳酸钠,碳酸钾;
式化合物(III)到式化合物(Va)或(Vb)再到式化合物(VI)可以不经分离纯化“一锅法”进行。
CN200910225971.5A 2009-11-21 2009-11-21 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070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5971.5A CN102070490B (zh) 2009-11-21 2009-11-21 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5971.5A CN102070490B (zh) 2009-11-21 2009-11-21 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0490A CN102070490A (zh) 2011-05-25
CN102070490B true CN102070490B (zh) 2014-07-30

Family

ID=4402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5971.5A Active CN102070490B (zh) 2009-11-21 2009-11-21 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049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9555A1 (en) * 1984-12-07 1986-08-06 Polska Akademia Nauk - Instytut Chemii Organicznej Method of obtaining derivatives of 4-beta-(1'-alken-1'-yl)-2-xi, 5-alpha-dihydroxy-3,3a-beta, 4,5,6,6a-beta-hexahydro-2H-cyclopenta[b] furane, and sulphonyl derivatives of 2H-cyclopenta[b] furane
CN1165515A (zh) * 1995-08-04 1997-11-19 东丽株式会社 制备2-(ω-烷氧基羰基链烷酰基)-4-丁内酯和长链ω-羟基羧酸的方法
WO2002010115A1 (en) * 2000-07-28 2002-02-07 Texcontor Etablissement New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exofenadine
CN1516689A (zh) * 2001-06-15 2004-07-28 ������ҽҩ�¹����޹�˾ 制备哌啶衍生物非索非那定的方法
WO2007007347A1 (en) * 2005-07-07 2007-01-18 Wockhardt Limited Industrial process of fexofenadine hydrochloride with controlled side products
CN101182306A (zh) * 2007-12-14 2008-05-21 重庆大学 非索菲那定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8345B2 (en) * 2004-09-17 2009-03-03 Albany Molecular Research, Inc.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piperidine derivativ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89555A1 (en) * 1984-12-07 1986-08-06 Polska Akademia Nauk - Instytut Chemii Organicznej Method of obtaining derivatives of 4-beta-(1'-alken-1'-yl)-2-xi, 5-alpha-dihydroxy-3,3a-beta, 4,5,6,6a-beta-hexahydro-2H-cyclopenta[b] furane, and sulphonyl derivatives of 2H-cyclopenta[b] furane
CN1165515A (zh) * 1995-08-04 1997-11-19 东丽株式会社 制备2-(ω-烷氧基羰基链烷酰基)-4-丁内酯和长链ω-羟基羧酸的方法
WO2002010115A1 (en) * 2000-07-28 2002-02-07 Texcontor Etablissement New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exofenadine
CN1516689A (zh) * 2001-06-15 2004-07-28 ������ҽҩ�¹����޹�˾ 制备哌啶衍生物非索非那定的方法
WO2007007347A1 (en) * 2005-07-07 2007-01-18 Wockhardt Limited Industrial process of fexofenadine hydrochloride with controlled side products
CN101182306A (zh) * 2007-12-14 2008-05-21 重庆大学 非索菲那定的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0490A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0250B (zh) 含三个氮杂环的1,2,3‑噻二唑‑5‑甲脒类化合物及合成
CN100548968C (zh) 一种制备2-对辛基苯乙基-2-氨基丙二醇盐酸盐的方法
CN101153012B (zh) 一种决奈达隆关键中间体的新的制备方法
CN101412670A (zh) 洛索洛芬钠的合成方法
CN113717166B (zh) 一种普克鲁胺的合成方法
CN102746231A (zh) 塞来昔布制备工艺
CN105732622A (zh) 一种阿哌沙班的制备方法
CN101891649A (zh) 一种制备3-氰基苯甲酸甲酯的新生产方法
CN101805311A (zh) 一种氨噻肟酸的合成方法
CN101717359B (zh) 吲达帕胺的合成方法
CN101607971A (zh) 9-[2-(二乙氧基膦酰甲氧基)乙基]腺嘌呤的合成方法
CN102603843A (zh) 一种地塞米松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2432517A (zh) 一种溴虫腈原药的生产方法
CN101560206B (zh) 一种培美曲塞二钠中间体,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中间体制备培美曲塞二钠的方法
CN102070490B (zh) 一种非索非那定中间体2-(4-(4-羟基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氰的制备方法
CN101941971B (zh) 一种吴茱萸碱的合成方法
CN102127007A (zh) 一种4-(n-苯基丙酰胺)-4-甲氧甲基哌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10734368A (zh) 一种布帕伐醌的制备方法
CN100368375C (zh) 3-烷氧基-4-烷氧羰基苯乙酸酯及3-烷氧基-4-烷氧羰基苯乙酸的合成方法
CN112341433A (zh) 一种氯雷他定的制备方法
CN106748725B (zh) 一种4-氯-2-氟-苯丙酸的制备方法
CN100554252C (zh) 一种琥珀酸舒马曲坦的制备方法
CN102070512B (zh) 一种高纯度非索非那定及其中间体的合成路线与制备方法
CN101591225A (zh) 5-烷基间苯二酚的合成方法
CN112552299B (zh) 一种治疗ii型糖尿病利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