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7587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7587B
CN102067587B CN2009801091344A CN200980109134A CN102067587B CN 102067587 B CN102067587 B CN 102067587B CN 2009801091344 A CN2009801091344 A CN 2009801091344A CN 200980109134 A CN200980109134 A CN 200980109134A CN 102067587 B CN102067587 B CN 102067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panel
display module
display unit
millimeters
uni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91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7587A (zh
Inventor
朱俊奂
金泰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67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7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7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5Holding-devices for protective discs or for picture mas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正面的前面板、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方靠近所述前面板的外围的光屏蔽层、以及形成为与所述光屏蔽层重叠的反射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移动通信终端、数码相机、笔记本、监视器、电视等各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 
随着以信息为导向的社会的发展,对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的需求已经增加。因此,近来已经研究并使用了诸如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各种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提高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正面的前面板,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距离是3毫米或更小,并且,在与所述显示模块相反的方向上以突出的形状形成所述前面板。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正面的前面板,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距离是3毫米或更小,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距离是2毫米或更大的值,并且所述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是3毫米到10毫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显示装置的正面的形状的图。 
图2是例示了显示装置的剖面构造的剖面图。 
图3是说明了在该显示装置中出现的重叠现象的剖面图。 
图4是例示了表1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显示装置中包括的前面板的形状的剖面图。 
图6是例示了前面板的形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7是例示了前面板的形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8到图10是例示了前面板的形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11是例示了前面板的外围区域的形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12是例示了图11所示的前面板的形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3是例示了前面板的形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1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包括防眩光层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15和图16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图1示意性地例示了显示装置的正面的形状,其中该显示装置可以被构造为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参考图1,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10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20。具有围绕显示区10的形状的非显示区20形成在该显示装置的外围区域中,并且非显示区20可以形成为带有遮光图案。 
形成在非显示区20中的遮光图案可以阻止光透过显示装置的外围区域,使得除了将要显示的图像以外,从用户侧不能看到在显示装置的外围区域中设置的结构等。 
为了屏蔽光,形成在非显示区中的遮光图案可以为黑色以有效地屏蔽光,并且例如可以是以黑色颜料印刷的黑色层。结果,当从用户侧观看时,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20可以显示为黑色。 
同时,当关闭了显示装置的电源时,未显示图像的显示区10可以显示与非显示区20相似的黑色。但是,此时,在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中可以差异地产生从外部入射的外部光的反射、吸收、散射等。 
例如,设置在显示区10中的显示板等可以反射外部光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在印刷了黑色层的非显示区20中吸收大部分的外部光。结果,当关闭了电源时,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10与非显示区20之间可以出现视觉差异。上述的视觉差异尤其明显地显示在显示区10与非显示区20的边界部分处。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剖面图。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100和设置在该显示模块110前面的前面板200。 
参考图2,显示模块100在布置有前面板200的正面方向上发光,由此显示图像。例如,显示模块100可以是液晶显示模块并且可以包括液晶显示板(未示出)和背光单元(未示出)。液晶显示板(未示出)可以使用背光单元(未示出)提供的光来显示图像。为此,液晶显示板(未示出)可以包括液晶层以及彼此相对的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液晶层介于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之间。 
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可以应用于诸如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各种显示装置。 
前面板200按照预定距离设置在显示模块100的正面方向上,保护显示模块100不受外部冲击,并且对显示模块100发出的光进行透射,因此可以从外部看到在显示模块100中显示的图像。 
例如,前面板200可以是由玻璃材料或如丙烯酸的塑料材料制成的、可以防撞击并且透光的透明窗。 
此外,前面板200可以包括多个功能层,诸如防反射层、光特征层、EMI屏蔽层、近红外线(此后表示为NIR)屏蔽层等。 
如图2所示,前面板20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遮光图案210,其中,显示区域对从显示模块100发出的光进行透射并显示图像,而遮光图案210包括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并遮蔽到达前面板200的非显示区的光。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去除了保护显示模块的单独的正面机壳,并且可以将前面板200构造成形成可以从该显示装置的正面看到的整个外观。 
图3是示意性地例示了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模块100和前面板20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可以被布置为彼此分开预定距离d。 
参考图3,从显示模块100(更具体地说,设置在显示模块100中的显示板)发出的光透过前面板200并且射向用户,使得用户能够看到在显示模块100中显示的图像。 
同时,从前面板200反射了从显示模块100发出的光的一部分,这部分光前进至显示模块100并且再一次被显示模块100反射,透过前面板200,并且随后射向用户侧。 
如上所述,用户侧看到显示图像的双重图像的重叠现象可以由于在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反射的光而出现。 
例如,当把用户的观看角度假定为θ时,通过以下等式1可以获得双重图像之间的距离。 
【数学式1】 
D=2dtanθ 
因此,随着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距离d的增加,双重图像之间的距离同样增加,因此在用户侧可以看到重叠现象。与此相反,随着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减少,双重图像的距离D同样减少。 
同时,下面的表1是通过根据双重图像的距离D的变化来测量用户是否识别出重叠现象而获得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对实验者在以0.5毫米为单位将双重图像的距离D从10毫米减少的时段内是否识别出重叠现象进行测量。表1根据实验结果把在双重图像的对应距离D识别出重叠 现象的实验者的比率表示为百分数。此外,图4是例示了表1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表1】 
  双重图像的距离(D)   重叠现象的识别率
  10毫米   100%
  9.5毫米   100%
  9毫米   99%
  8.5毫米   99%
  8毫米   88%
  7.5毫米   85%
  7毫米   74%
  6.5毫米   49%
  6毫米   1%
  5.5毫米   1%
  5毫米   0%
  4.5毫米   0%
  4毫米   0%
参考图1,当双重图像的距离D在10毫米到8.5毫米的范围内时,大部分实验者都识别出重叠现象,随着将双重图像的距离减小到8.5毫米或更小,可以确认识别出重叠现象的实验者的比率减小。此外,当把双重图像的距离D减小到6.5毫米或更小时,可以确认50%或更多的实验者没有识别出重叠现象。 
具体地说,参考表1和图4,当双重图像的距离达到6毫米时,识别出重叠现象的实验者的比率突然下降,仅有4%的实验者可以识别出重叠现象。 
因此,当双重图像的距离D是6毫米或更小时,大多数用户不能根据双重图像识别出重叠现象,因此可以改善用户根据重叠现象而从视觉上感受到的图像质量的恶化。 
此外,假定等式1中用户的观看角度θ是45°或更小,则双重图像的距离D可以在下面的等式2的范围中。 
【等式2】 
0≤D≤2d 
根据等式2,当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是3毫米 或更小时,双重图像的距离D可以保持在6毫米或更小。 
总之,处于45°或更小的观看角度θ的用户在视觉上不能识别出重叠现象,因此优选地将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保持在3毫米或更小以便于改善图像质量由于重叠现象而出现的恶化。 
同时,在驱动显示模块100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使前面板200的形状发生变形。如上所述,当前面板200以3毫米或更近的距离设置在靠近显示模块100位置时,前面板200可以由于变形而接触到显示模块100。 
换言之,前面板200能够由于从显示模块100产生的热量而在显示模块100的方向上弯曲变形,使得前面板200的一部分(例如,中央部分)能够接触到显示模块100。 
如上所述,在由于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的接触而可以在与接触部分相对应的显示屏上显示类似于彩虹的图案,由此使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恶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前面板200具有在与显示模块100相反的方向上突出的形状,因此优选地避免了前面板200由于驱动时产生的热量而发生变型从而导致与显示模块100接触。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前面板的形状的剖面图。 
参考图5,优选地,前面板200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并且被形成为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凸起的形状。 
例如,可以将用于制造前面板200的模具的形状制造为与图5所示的前面板200的形状相对应。通过该模具,可以将前面板200制造成具有在一个方向上突出的形状。 
同时,在通过模具将前面板200形成为平坦的形状后,各个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因此可以将前面板200制造成具有图5所示的在一个方向上突出的形状。更具体地说,向着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缓慢地进行冷却,使得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可以具有凸起的形状。 
此外,形成前面板200且随后加压,使得可以将前面板200制造成具有凸起的形状。 
如图5所示,前面板200设置在显示模块100的正面,使得前面板200的凸起的表面面向正面,即,显示模块100的相反方向。 
通过将前面板200形成为在与显示模块100的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前面板200可以减少前面板200由于驱动显示模块100时产生的热量而向显示模块100的方向弯曲的现象。 
图6例示了前面板200的形状的第一个实施方式,在图6中示出的显示装置的部件中,将省略对参考图1到图5描述了的相同部件进行描述。 
参考图6,前面板200被形成为在与显示模块100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并且由前面板200的弯曲量来限定前面板200的突出程度。 
如图6所示,前面板200具有在一个方向上突出的形状,因此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位置而具有不同的值。 
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最大值d2与最小值d1之间的差(d2-d1)可以限定表示前面板200的突出程度的弯曲量。 
同时,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可以在前面板200的一个端部具有最小值d1而在中央部分具有最大值d2。在该情况下,前面板200的弯曲量可以由所述端部的位置与中央部分的位置之间的差来限定。 
此外,如参考图3和图4所述,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可以由图6所示的前面板200的端部与显示模块100之间的距离d1来限定。 
换言之,在图6所示的前面板200的形状中,为了根据重叠现象来改善图像质量的恶化,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可以是3毫米或更小。 
同时,随着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缩短,会出现分别从显示模块100和前面板200反射的光的干涉。 
可以将干涉现象分类为相消干涉和相长干涉。在相消干涉的情况下,光的相位相互抵消以呈暗色显示,而在相长干涉的情况下,光的相位相互结合以明亮地显示。如上所述,由于如上所述的反射光的干涉,可以 发生具有圆形图案的牛顿环现象,该牛顿环现象使得显示图像的亮度不均匀,使得图像质量下降。 
下面的表2是通过根据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的变化来测量是否发生了牛顿环现象而得到的结果。 
【表2】 
  距离(d)   是否发生了牛顿环
  3毫米   ×
  2.8毫米   ×
  2.6毫米   ×
  2.4毫米   ×
  2.2毫米   ×
  2.0毫米   ×
  1.8毫米   ×
  1.6毫米   ×
  1.4毫米   ○
  1.2毫米   ○
  1.0毫米   ○
  0.8毫米   ○
参考表2,当把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非常接近地布置为彼此相距1.4毫米或更近的距离时,牛顿环现象可由于分别从显示模块100和前面板200反射的光的干涉而发生。 
同时,当考虑到驱动显示装置时传递到前面板200的热量和前面板200的相应上升的温度以及前面板200的材料(即,玻璃或塑料材料)时,该实验结果显示出在驱动显示装置时,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可以向显示模块100方向最大弯曲达4.6毫米。 
当驱动显示装置时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在显示模块100的方向上弯曲x,则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与显示模块100之间的距离d2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3来计算。 
【等式3】 
d2=a+d1-x 
在等式3中,当在x中代入驱动显示装置时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的弯曲程度的最大值4.6毫米、在d1中代入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的最大值3毫米、并且在d2中代入减少牛顿环现 象的距离d的最小值1.4毫米时,a可以是3毫米。 
因此,考虑到如上所述当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是3毫米或更小且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是1.4毫米或更小时,为了在改善由于重叠现象而发生的图像恶化的同时减少牛顿环现象,前面板200的弯曲量可以是3毫米或更大。 
同时,当前面板200具有过于凸起的形状时,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可由于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不均匀而恶化。 
更具体地说,实验结果显示了当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的最小值d1与最大值d2之间的差d2-d1是5.4毫米或更大时图像质量的恶化,如屏幕中央部分的图像在视觉上被用户看成是突出的形状等情况。 
在等式3中,当在(d2-d1)中代入5.4毫米且在x中代入驱动显示装置时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的弯曲程度的最大值4.6毫米时,a可以是10毫米。 
因此,如上所述,当考虑到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d1是3毫米或更小且在驱动显示装置时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最大弯曲达4.6毫米时,为了如上所述地降低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前面板200的弯曲量(例如,前面板200的端部与中央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是10毫米或更小。 
图7是示出了前面板200的正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参考图7,前面板200的弯曲量(例如,前面板200的端部与中央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同。 
图8到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面板200的形状的第二个实施方式,并且分别示出了沿图7所示的前面板200的上部、中央部分、和下部的直线A-A’、B-B’和C-C’截取的剖面形状。 
参考图8到图10,前面板200可以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弯曲量在从上部到下部的过程中减少。 
换言之,前面板200可以在其上部具有最大的弯曲量a1,在其下部具有最小的弯曲量a3,而其中央部分的弯曲量可以具有介于两个值a1和 a3之间的值。 
由于在驱动显示装置时产生的热量前进到上部,前面板200的上部可以具有比该显示板200的下部更高的温度。因此,如上所述,前面板200的上部的弯曲量a1最大,使得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可以具有预定距离。 
同时,与图8到图10所示的相反,前面板200可以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弯曲量在从上部到下部的过程中减少。 
图11是示出了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的形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并且例示了设置在沿显示装置的A-A截取的部分中的前面板200的剖面的形状。 
参考图6,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可以具有按照预定角度向后方弯曲的形状。 
例如,设置在前面板200的上部的外围区域可以向后方弯曲θ,并且前面板200的弯曲部分201的背面部分可以形成为具有印刷层210。如上所述,印刷层210可以是形成在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中的黑色层并且被印刷在前面板200的背面上以屏蔽光。 
如图6所示,由于背面被形成有黑色印刷层的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向后弯曲,因此在前面板200的弯曲部分201处可以产生在向最外侧区域移动中颜色逐渐变暗的渐变效果。 
也就是说,当外部光从正面的上部入射时,外部光到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的弯曲部分的入射角度α’大于内部区域处的外围区域的入射角度α。外部光在弯曲部分201的曲面的入射角度α’和α”随着向外侧移动而变大,而外部光的吸收率也相应地逐渐提高。 
因此,在从形成了前面板200的弯曲部分201的外围区域向最外侧移动的过程中,在正面方向反射的外部光的比率降低,因此当用户从正面观看时,可以产生随着从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向最外侧移动而颜色变暗的渐变效果。 
如上所述,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更具体地说,在显示区10和非显示区20的边界部分产生了渐变效果,使得可以减少显 示装置的显示区10与非显示区20之间的视觉上的差异感,由此使得在视觉上不暴露显示区10与非显示区20的边界成为可能。 
换言之,如上所述,当关闭了电源时,由于外部光的反射等使得显示区10可以看起来比非显示区更亮,因此当从正面观看时,前面板200的包括非显示区20的外围区域发生弯曲以提供随着向最外侧移动而颜色变暗的渐变效果,由此使得在视觉上不暴露相对较亮的显示区10与相对较暗的非显示区20之间的边界成为可能。 
优选地,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中与显示区10相邻的部分的亮度例如可以设置为与关闭电源时的显示区10的亮度相似的、用户在视觉上不能识别出的相同水平。 
假定外部光的入射角度α是45°到60°,弯曲部分201的颜色逐渐地变暗,使得外部光沿正交方向入射到最外侧区域并被吸收,为了表示最暗的颜色,优选地将弯曲部分201向后弯曲30到45°的角度。 
同时,当增加了黑色印刷层210的厚度d1时,由于印刷层210与前面板200的折射率的差异,在印刷层210与前面板200的边界的表面处可以产生光的折射。因此,印刷层210的厚度d1是10毫米,使得印刷层210可以避免由于印刷层210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厚度而在边界的表面产生光的折射,由此使得减少印刷层210的实际颜色与从正面看到的颜色之间的差异成为可能。 
可以按照渐变方式形成在前面板200的背面的印刷层210。例如,可以将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的弯曲部分201的背面形成为具有黑色的印刷层210,可以印刷黑色印刷层210以使该印刷层在邻近最外侧时具有使得颜色变暗的渐变。 
如上所述,渐变的黑色印刷层210形成在弯曲部分201的背面,可以在如参考图11所述前面板的外围区域进一步提高渐变效果。 
换言之,通过控制前面板200的外围区域的弯曲角度θ和黑色印刷层210的渐变不在视觉上暴露显示装置的显示区10与非显示区20之间的边界,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10与非显示区20之间的视觉差异感。 
此外,可以使用粘合层(未示出)将前面板200与黑色印刷层210固定到显示装置。例如,将粘合层(未示出)形成在设置在显示模块的侧面的框架(未示出)与前面板200之间以将前面板200固定到框架(未示出),使得前面板200可以以预定距离设置在显示模块100的正面。 
图12是图11所示的前面板200的形状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并且参考图12,前面板200可以包括在如上所述的上部外围区域向后弯曲的弯曲部分201。 
此外,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考图9和图10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前面板200的上部外围区域以预定角度向后侧方向弯曲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换言之,位于前面板200的上、下、左、右的部分的外围区域中的全部或至少一个部分可以向后侧方向弯曲。 
图13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前面板200的形状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并且例示了图7中所示的沿直线D-D往复切割后的前面板200的剖面形状。 
参考图13,前面板200可以具有中央部分向上和向下突出的形状。 
换言之,与图8到图10所示的左右端部相比,前面板200可以具有在与显示模块100相反的方向上更加突出的形状的中央部分。此外,如图13所示,与上下端部相比,前面板200的中央部分可以具有在与显示模块100的相反方向上更加突出的形状。 
同时,参考图13,如上所述,前面板200的上、下、左、和右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可以具有按预定角度向后侧方向弯曲的形状。 
例如,如图13所示,当前面板200的上部外围区域按照预定角度向后弯曲时,可以以更加邻近上部的方式定位前面板200的最突出的部分。 
同时,为了在避免前面板200与显示模块100发生接触的同时减少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的恶化,前面板200的弯曲量(即,前面板200的端部与中央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是3毫米到10毫米。 
图1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包括防眩光层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其中防眩光层的表面形成有突起和凹陷等,由此使得能够散射或漫反射入射的光。 
参考图14,防眩光层202散射或漫反射入射到前面板200的光,因此防眩光层202可以避免前面板200和显示模块100反射的光相互干涉。 
换言之,当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是1.4毫米或更小时,防眩光层202形成在前面板200的背面,由此使得能够避免发生牛顿环现象。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显示模块100与前面板200之间的距离d是3毫米或更小,由此使得能够改善图像质量由于重叠现象而出现的恶化,并且在把距离d减少到1.4毫米或更小时,设置防眩光层202,由此使得能够避免图像质量由于牛顿环现象而出现恶化。 
与图14所示不同,防眩光层202可以形成在显示模块100的正面,更具体地说,形成在显示板的前基板上。 
图1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参考图15,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前面板410、后盖420、以及被放入前面板410与后盖420之间以形成显示装置的侧部外观的一部分的框架460。 
如上所述,优选地,前面板410具有在与显示模块400相反方向上突出的形状。 
前面板410具有如图14所示的形状,因此前面板410由于从显示模块400产生的热量而向内弯曲,由此使得能够避免前面板410与显示模块400(更优选地,液晶显示板)发生接触。 
此外,在前面板410的背面的外围区域(更具体地说,前面板410与非显示区相对应的部分的背面)可以形成有屏蔽光的黑色印刷层411。黑色印刷层411可以设置有固定显示模块400的一部分的模块固定部412。 
显示板支撑部430可以形成有固定显示模块400的连接构件的第一固定孔431和固定后盖420的第二固定孔432。 
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固定到显示板支撑部430的固定部451和形成为相对于固定部451发生弯曲以支撑显示模块400的边缘的模块支撑部 452。 
固定部451可以形成有第一固定孔453和第二固定孔454。连接构件471从第一固定孔453穿过,将后盖420固定到显示板支撑部430的连接构件472从第二固定孔454穿过。 
框架460可以形成有与显示板支撑部430的第一固定孔431和第二固定孔432对准的第一固定孔461和第二固定孔462以及其中插入了显示板支撑部430的插入孔463。 
被形成为从后盖420的主体部分向外延伸的边缘部422与框架460接触,而形成在边缘部422处的固定孔423与第二固定孔432、462和454对准,并且与第二固定孔432相连的连接构件472可以穿过固定孔423和第二固定孔462和454。 
图1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参考图16,去除了保护显示模块500的分立的正面机壳,前面板510可以被构造为形成从显示装置正面看到的整个外观。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前面板510的横向长度和纵向长度形成为与后盖520的横向长度和纵向长度相等或长于后盖520的横向长度和纵向长度。 
后盖520设置在包括与前基板和后基板相连的显示板的显示模块500的背面,并且显示模块500可以与固定到前面板510的背面的框架540相连。 
如上所述,优选地,前面板510具有在与显示模块500相反方向上突出的形状。 
前面板510具有图16所示的形状,因此前面板510由于从显示模块500产生的热量而向内弯曲,由此使得能够避免前面板510与显示模块500发生接触。 
此外,在前面板510的背面的外围区域(更具体地说,前面板510与非显示区相对应的部分的背面)可以形成有屏蔽光的黑色印刷层511。 
同时,框架540可以通过粘合构件(未示出)、粘合剂等固定到前面板510的背面,例如可以使用双面胶带作为该粘合部件。在将框架540 固定到前面板510的背面的处理中,按照到前面板510的中央的预定距离将框架540设置在内侧,使得在从显示装置的正面观看时不露出框架540。 
后盖520可以包括形成外观的主体部和从主体部521延伸并与支撑部530相连的延伸部522。后盖520可以通过连接构件523与框架540相连。为此,延伸部522可以形成有连接孔,将连接构件523接地到该连接孔。 
如上所述,支撑部530的一端固定并接地到前面板510的背面,而支撑部530的另一端可以接地到后盖520的延伸部522。因此,支撑部530可以与形成在前面板510和后盖520的背面上的电磁屏蔽层的接地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缩短了显示模块与前面板之间的距离,由此减少了在显示图像中发生的重叠现象和漫反射现象并减小了显示装置的厚度,由此改善了外观。 
此外,前面板被形成为具有在与显示模块相反方向上突出的形状,使得前面板由于驱动时产生的热量而向内弯曲,由此使得能够防止前面板与显示模块发生接触并避免了在显示屏上显示与彩虹形似的图案。 
尽管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描述和例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但这只是通过示例的方式进行的描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且其它等同实施方式是有效的。因此,本发明的实际技术保护范围必须由后附的权利要求来决定。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和
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正面的前面板,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前面板的端部具有最小值,而在所述前面板的中央部分具有最大值,
所述距离的最小值是3毫米或更小,
并且按照在与所述显示模块相反的方向上突出的形状形成所述前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距离是2毫米或更大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是3毫米到1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央部分与所述端部相比在与所述显示模块相反的方向上更加突出3毫米到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形成为具有沿左右方向上截取的剖面形状在与所述显示模块相反的方向上突出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形成为具有沿上下方向上截取的剖面形状在与所述显示模块相反的方向上突出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形成为具有中央部分在与所述显示模块相反的方向上比上部、下部、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端部更加突出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的弯曲量随着从所述上部向所述下部而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的弯曲量是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位于所述前面板的所述上部、所述下部、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处的外围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外围区域沿后侧方向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以渐变方式形成所述前面板的所述外围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的所述外围区域沿后侧方向弯曲30°到4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距离是1.4毫米或更小,并且所述显示模块的正面形成有防眩光层。
14.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和
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正面的前面板,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前面板的端部具有最小值,而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距离在所述前面板的中央部分具有最大值,
所述距离的最小值是是3毫米或更小,
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距离是2毫米或更大的值,
并且所述距离的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之间的差是3毫米到10毫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形成为具有中央部分比所述端部更加突出3毫米到10毫米的凸起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形成为具有中央部分在与所述显示模块相反的方向上比上部、下部、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端部更加突出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前面板之间的所述距离是1.4毫米到3毫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位于所述前面板的所述上部、所述下部、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处的外围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外围区域沿后侧方向弯曲。
CN2009801091344A 2009-07-17 2009-12-02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067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65538 2009-07-17
KR1020090065538A KR101575906B1 (ko) 2009-07-17 2009-07-17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CT/KR2009/007149 WO2011007940A1 (en) 2009-07-17 2009-12-02 Display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7587A CN102067587A (zh) 2011-05-18
CN102067587B true CN102067587B (zh) 2013-11-13

Family

ID=43449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91344A Active CN102067587B (zh) 2009-07-17 2009-12-0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05512B2 (zh)
EP (1) EP2304938B1 (zh)
KR (1) KR101575906B1 (zh)
CN (1) CN102067587B (zh)
WO (1) WO2011007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9309B1 (ko) 2009-03-31 2016-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388333A (zh) * 2009-04-09 2012-03-21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KR20100112409A (ko) * 2009-04-09 2010-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98987B1 (ko) * 2011-09-27 2018-09-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디스플레이용 윈도우 부재 및 그의 제작 방법
US8747219B2 (en) 2012-02-17 2014-06-10 Wms Gaming, Inc. Community game with player-configurable parameters
JP2013195604A (ja) * 2012-03-19 2013-09-30 Fujitsu Ltd 表示装置
KR102403224B1 (ko) * 2015-04-03 2022-05-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6593116B2 (ja) * 2015-11-13 2019-10-23 Agc株式会社 印刷層付き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102487053B1 (ko) * 2015-12-16 2023-01-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7003980B2 (ja) * 2019-09-26 2022-01-21 Agc株式会社 印刷層付き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WO2021215515A1 (ja) * 2020-04-24 2021-10-28 株式会社クラレ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板、並びに、曲面付き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4192A (en) * 1991-07-15 1999-04-13 Dietrich W. Grabis Non-mesh conforming filter for a video display unit
US7382422B2 (en) * 2003-08-22 2008-06-03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LCD with resin layer between front plate and substr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5220A (en) * 1977-06-30 1980-01-2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athode ray display tube with contrast enhancement panel
JPH05188873A (ja) * 1992-01-08 1993-07-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大画面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10260398A (ja) * 1997-03-18 1998-09-2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装着方法
JP2001356342A (ja) * 2000-06-16 2001-12-26 Minolta Co Ltd 表示装置
EP1410626B1 (en) * 2000-11-29 2012-09-1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tion of perceived display reflections
JP2003131580A (ja) * 2001-10-23 2003-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081715B2 (ja) * 2002-10-24 2008-04-30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270137B2 (ja) * 2005-02-14 2009-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07171681A (ja) * 2005-12-22 2007-07-05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湾曲液晶表示装置に用いる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湾曲液晶表示装置
JP5239152B2 (ja) * 2006-02-02 2013-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KR20080022956A (ko) * 2006-09-08 2008-03-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893302B2 (ja) * 2006-12-28 2012-03-0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パネル型テレビジョンおよび表示パネル取付構造
JP4984083B2 (ja) * 2007-04-04 2012-07-25 ソニーケミカル&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335741B1 (ko) * 2007-06-04 2013-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335769B1 (ko) * 2007-06-04 2013-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361295B1 (ko) * 2007-06-04 2014-0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322427B2 (ja) * 2007-12-19 2013-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8363088B2 (en) * 2008-03-17 2013-01-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elepresence display configuration
TW200951680A (en) * 2008-06-04 2009-12-16 Pegatron Corp Desktop compu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559999B1 (ko) * 2008-12-29 2015-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4192A (en) * 1991-07-15 1999-04-13 Dietrich W. Grabis Non-mesh conforming filter for a video display unit
US7382422B2 (en) * 2003-08-22 2008-06-03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LCD with resin layer between front plate and substr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04938B1 (en) 2014-11-05
KR20110007873A (ko) 2011-01-25
US20110013346A1 (en) 2011-01-20
US8305512B2 (en) 2012-11-06
WO2011007940A1 (en) 2011-01-20
EP2304938A4 (en) 2011-06-08
KR101575906B1 (ko) 2015-12-08
EP2304938A1 (en) 2011-04-06
CN102067587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7587B (zh) 显示装置
KR102001271B1 (ko) 만곡형 베젤 은폐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커버 및 베젤이 없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8077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80450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gradation pattern near display boundary
US2010025982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00192148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09010936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out Bezel
US1112603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ssembly, structural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4195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040051320A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859413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37565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672115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基板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13035061B (zh) 盖板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JP7036247B2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装置
CN215954289U (zh) 一种无横条纹的触控显示屏
CN11045655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0011241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8128636A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装置
CN209373285U (zh) 一种基于lcd的高强度手机显示屏
CN105139772B (zh) 电子装置
KR20070097224A (ko) 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0011902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0011241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0011241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