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8103B - 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8103B
CN102058103B CN2010105490511A CN201010549051A CN102058103B CN 102058103 B CN102058103 B CN 102058103B CN 2010105490511 A CN2010105490511 A CN 2010105490511A CN 201010549051 A CN201010549051 A CN 201010549051A CN 102058103 B CN102058103 B CN 102058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min
anoxic
composite nutrient
training
sportsm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90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8103A (zh
Inventor
吴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490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8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8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8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8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81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充营养的保健品,特别是指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能纠正大运动负荷量训练中运动员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不平衡,预防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的同时,特别强化了铁、锌、钙等矿物质和相关必需氨基酸的储备,以使运动员机体保持较强的造血代偿能力、更快适应高原训练低氧、低压环境,实现高原训练的平原化。为高水平运动员这批特殊人群在高原训练前中后,适应高原训练的双重缺氧环境,迅速恢复机能水平,稳定获得训练效果,实现预防疾病、最终促进机能提高,不仅能为高水平运动员参赛服务,也为户外、登山、旅游以及缺氧人群提供专业的、有效的身体机能强化营养。

Description

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充营养的保健品,特别是指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营养保健品,种类很多,但真正适合运动员在特定环境训练时,如登山、高原训练,攀岩,漂流等或到高原旅游的人能及时补充营养,加快适应环境的保健品确很少。国际范围内高原训练一直被认为是双刃剑,在缺氧低压环境下训练效果因受运动员营养储备水平的制约很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在缺氧环境下能够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在缺氧环境下能加快人体对缺氧环境的积极适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牛磺酸:1000-1200           赖氨酸:1000-1100
门冬氨酸:1000-1100         辅酶Q10:100-120
维生素A:1.3-1.6(视网醇)    维生素D:0.01-0.02
维生素E:25-40              维生素B2:2-3
维生素B6:1.8-2.5           L-天门冬氨酸钙4000-5000
维生素C:90-120             维生素B1:0.02-0.03
维生素K1:0.02-0.03         叶酸:0.35-0.5
烟酰胺:18-25               泛酸:8-13
钙:400-600                 钒0.03-0.04
氯化钾70-90                 葡萄糖酸镁1600-1800
硫酸亚铁130-160             葡萄糖酸锌110-120
1,6二磷酸果糖(FDP)1800-2200。
优选,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备而成:
牛磺酸:1100                赖氨酸:1000
门冬氨酸:1000              辅酶Q10:100
维生素A:1.5(视网醇)        维生素D:0.01
维生素E:30          维生素B2:2.5
维生素B6:2          L-天门冬氨酸钙4250
维生素C:100         维生素B1:0.026
维生素K1:0.025      叶酸:0.4
烟酰胺:20           泛酸:10
钙:500              钒0.032
氯化钾80             葡萄糖酸镁1730
硫酸亚铁149          葡萄糖酸锌117
1,6二磷酸果糖(FDP)2000;
更优选地,本发明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中的钙,采用苹果酸钙,密度1.595,原料2.83克含有500毫克钙;
优选地,本发明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中的矾采用大豆有机钒或硫酸矾。
发明人经多年研究发现本发明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中的原料成分:
1,6二磷酸果糖(FDP):具有抗高原环境组织缺氧。可提高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的浓度、促进钾离子内流、增加红细胞内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抑制高原环境氧自由基和组织胺释放等多种作用,能减轻机体因高原缺血、缺氧造成的损害,保护心肌。
牛磺酸: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参与糖代谢的调节,加速糖酵解;能增强高原环境下的心肌收缩力,增加血液输出,同时防止高原训练期间的心肌损伤;能保护肝脏。对于维持运动能力牛磺酸是必需的,加强补给可使运动能力和抗运动性疲劳能力进一步增加。
赖氨酸: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能提高钙的吸收以及在体内的积累,维持运动员骨代谢、增加食欲、减少疾病和增强体质的作用。
门冬氨酸:具有防止和恢复缺氧环境疲劳的特殊作用,解毒,促进肝功能和促进运动员有氧耐力能力。
辅1酶Q10: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营养物质在线粒体内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提高运动能量代谢;二是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免疫系统,改善肌肉收缩功能,预防运动损伤。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多年研究大量实验后,发现选用上述特定的原料,特定的比例制成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在安全性、在抗缺氧和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能加快人体对缺氧环境的积极适应,增加相关抗缺氧营养素的全面储备。
本发明的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配方量,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即成。
优选地,本发明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的制备方法,在避光、干燥、无菌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
更优选地,所述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可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胶囊剂、冲剂。
本发明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能纠正大运动负荷量训练中运动员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不平衡,预防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的同时,特别强化了铁、锌、钙等矿物质和相关必需氨基酸的储备,以使运动员机体保持较强的造血代偿能力、更快适应高原训练低氧、低压环境,实现高原训练的平原化。为高水平运动员这批特殊人群在高原训练前中后,适应高原训练的双重缺氧环境,迅速恢复机能水平,稳定获得训练效果,实现预防疾病、最终促进机能提高,不仅能为高水平运动员参赛服务,也为户外、登山、旅游以及缺氧人群提供专业的、有效的身体机能强化营养。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发明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的效果试验中女子轻量级运动员平均乳酸-功率曲线图。
图2根据本发明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的效果试验中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与6km测功仪成绩关系图
图3根据本发明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的效果试验中高原训练后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与有氧耐力关散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单位:克)
牛磺酸:1100            赖氨酸:1000
门冬氨酸:1000          辅酶Q10:100
维生素A:1.5(视网醇)    维生素D:0.01
维生素E:30             维生素B2:2.5
维生素B6:2             L-天门冬氨酸钙4250
维生素C:100            维生素B1:0.026
维生素K1:0.025         叶酸:0.4
烟酰胺:20              泛酸:10
钙:500                 大豆有机钒0.032
氯化钾80                葡萄糖酸镁1730
硫酸亚铁149             葡萄糖酸锌117
1,6二磷酸果糖(FDP)2000
其制备方法如下:
按上述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在避光、干燥、无菌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即成。
实施例2(单位:克)
牛磺酸:1200            赖氨酸:1050
门冬氨酸:1100          辅酶Q10:120
维生素A:1.6(视网醇)    维生素D:0.015
维生素E:38             维生素B2:2.6
维生素B6:2.3           L-天门冬氨酸钙4850
维生素C:120            维生素B1:0.03
维生素K1:0.02          叶酸:0.48
烟酰胺:25              泛酸:12
钙:580                 硫酸钒0.037
氯化钾85                葡萄糖酸镁1780
硫酸亚铁158             葡萄糖酸锌115
1,6二磷酸果糖(FDP)2100
其制备方法如下:
按上述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在避光、干燥、无菌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即成。
实施例3(单位:克)
牛磺酸:1020            赖氨酸:1080
门冬氨酸:1000          辅酶Q10:100
维生素A:1.3(视网醇)    维生素D:0.01
维生素E:30             维生素B2:2.2
维生素B6:2             L-天门冬氨酸钙4300
维生素C:100            维生素B1:0.02
维生素K1:0.02          叶酸:0.38
烟酰胺:20              泛酸:9
钙:450                 大豆有机钒:0.03
氯化钾75                葡萄糖酸镁1650
硫酸亚铁140             葡萄糖酸锌110
1,6二磷酸果糖(FDP)1850
其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以下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速耐葆)的效果试验;
1.研究对象:营养补充的研究中,将女子公开级运动员按配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组情况如表1。
表1女子公开级运动员高原训练营养补充分组情况表
2.实施例1补充营养的保健品的研究方法
2.1使用方法:
1.营养储备阶段:上高原前两周开始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每天一粒,15克(含介质辅料,如蔗糖),或分为两粒,总量不变。
2.高原适应阶段:上高原后继续保持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一周,每天一粒,根据血红蛋白、晨脉和血液元素等指标监控确定具体停止补充时间;
3.高原巩固阶段;上高原第5周开始,继续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一周,每天一粒;
4.下高原强化阶段:为了最大化获得高原训练的效果,积极推进超量恢复,在下高原第2周继续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一周,第3周全面进行体能测试,评价高原训练效果。
2.2使用效果评价的测试方法
2.2.1高原训练前、中、后,血红蛋白测试
测试方法:采用德国产Poch100i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取一定量指尖血测定。测试时间:通常测试时间每周一次,安排在运动员休息一日后晨起,高原训练期间每周两次。
2.2.2高原训练前、中、后,女子公开级运动员6km测功仪测试
运动员6km测功仪测试是直接反应高原训练对最大专项耐力影响的国际标准方法,根据赛艇项目特点,采用ConceptⅡ测功仪(美国)进行6km测功仪测试。
2.2.3乳酸阈功率测试和推算方法
乳酸阈功率采用三级负荷测试,在赛艇测功仪上分别以65%、75%、85%的强度(以2000m的平均功率作为100%)各进行1000米匀速递增负荷运动,每级负荷结束后即刻采集耳血测定血乳酸(LA)[42]。通过Curve Expert1.3,做出乳酸-功率曲线,并得出二元二次数学模型,推算4mmol/L乳酸阈功率[5]
例如,图1女子轻量级运动员乳酸-功率曲线图
通过软件分析,得出数学方程:
Quadratic Fit:y=a+bx+cx2
Coefficient Data:
a=41.084814
b=-0.38702403
c=0.00095873458
实验开始的前1天和结束后第二天,采用直接法测试最大摄氧量。根据赛艇项目特点,采用ConceptⅡ测功仪(美国)和Fitness Wave最大摄氧量测试仪(美国)通过递增负荷运动测试最大摄氧量。递增负荷分为230W、260W、290W、320W、350W五级,最后一级直至力竭。每级持续3分钟,每级间隔30秒。同时进行乳酸(LA)测试。
从实验前1天开始,每两周进行1次乳酸阈功率测试,共进行5次测试。同时分析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与乳酸阈功率变化相关性。采用三点测试法计算乳酸阈功率。在赛艇测功仪上分别以65%、75%、85%的强度(以2000m的平均功率作为100%)各进行1000米匀速递增负荷运动,每级负荷结束后即刻采集耳血测定血乳酸(LA)。
2.2.4高原训练前后的激素水平测试
在2008年高原训练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实验开始前1天和结束后第2天清晨空腹取静脉血2ml,采用放免法测试血清睾酮(T)和皮质醇(C)。
2.3统计学方法
测试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统计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采用了one-way ANOVA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Pearson系数相关性分析和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标准,以P<0.01作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标准。
3.研究结果
3.1高原训练前、中、后,血红蛋白和6km测功仪测试结果测试结果
高原训练后,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与6km测功仪成绩呈显著性负相关。在高原训练后第四周,血红蛋白出现高峰,6km测功仪成绩达到最佳值。
图2高原训练后,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与6km测功仪成绩关系图
图3高原训练后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与有氧耐力关散点图
(Pearson相关系数为-0.952,P=0.048<0.05)
如表2所示,高原训练中,6km测功仪成绩下降明显;高原训练加“抗缺氧复合营养素”补充后第四周,出现最好成绩。
表2女子公开级运动员三年高原训练前、中、后6km测功仪测试结果
Figure BSA00000350772900061
注:相同字母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3.2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高原训练后有氧能力变化结果
表3各级别运动员高原训练前、中、后乳酸阈功率对比
Figure BSA00000350772900071
注:同一级别中,相同字母表示有显著性差异,*表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如下表4所示,实验组队员经过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高原训练后,乳酸阈功率呈非常显著性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表4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高原训练前后乳酸阈功率统计结果
*表示组内比较,*P<0.05,**P<0.01;△表示组间比较,△P<0.05,△△P<0.01。
3.4 2008年高原训练前后,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表5显示,实验前后,两组队员的血清睾酮均无显著性变化。经过有“抗缺氧复合营养素”营养强化补充的高原训练后,“抗缺氧复合营养素”补充的实验组队员血清皮质醇显著性下降,T/C显著性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5高原训练进行“抗缺氧复合营养素”营养专门补充前后激素水平统计结果
Figure BSA00000350772900073
*表示组内比较,*P<0.05,**P<0.01;△表示组间比较,△P<0.05,△△P<0.01。
4讨论与分析
4.1高原训练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与有氧耐力相关性分析
很多训练实践表明:低氧训练能增强有氧耐力训练的效果,快速提高有氧耐力。高原训练过程中,血红蛋白一直作为一个敏感的评价指标而被广泛使用。翁庆章的研究发现,缺氧引起机体内的代偿作用在高原一直呈上升趋势。下高原后1-2周内血红蛋白浓度仍将上升,超过运动员高原前水平。雷欣等人研究发现,血象的变化还表明,下到平原后,血红蛋白浓度的高低与运动量的大小有关。内在的原因与上高原的营养补充也有较大相关性。
本研究经过三次相同高度高原训练研究表明,在高原训练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后第四周,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血红蛋白出现最高值,达到149g/L,且6km测功仪成绩均值明显提高。
6km测功仪测试是赛艇项目对于有氧能力的有效评价手段。本研究中,高原训练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后第四和第六周,较高原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第四周时,达到最好成绩。将高原训练后的6km测功仪成绩与Hb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呈显著负相关。这也说明高原训练加“抗缺氧复合营养素”补充对身体基础有氧耐力和专项有氧能力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4.2高原训练同时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对优秀赛艇运动员乳酸阈功率的影响
4.2.1高原训练期间的乳酸阈功率
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良好的作用。赛艇运动是一项力量耐力性运动,发展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是训练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有研究显示,外环境中缺氧(有报导证明,上到1800米高原空气中氧含量下降约20%[43]),使得组织中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下降,肌肉氧利用能力降低。因此,运动中有氧代谢不能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较多地动用了无氧代谢和相关营养物质,产生大量乳酸,同时乳酸的消除速率也减慢,尤其在大强度运动时更是如此,可见此时细织的氧利用能力是下降的。
从研究结果看出,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乳酸阈功率均明显低于平原,并且高原初期乳酸阈功率降低得最为明显,表明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呈下降趋势,这主要由于初上高原缺氧使组织中线粒体活化酶活性降低,因此运动中有氧代谢不能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较多的动用了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到,高原训练初期,即使在低负荷运动,血乳酸很容易达到4mmol/L水平,因此运动员对负荷的承受能力下降。
以上分析提示,初上高原,不论哪个级别的运动员,对于缺氧环境和训练负荷的适应都需要一定时间,但是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可以缩短适应的时间,因此在训练计划的安排和实施上,教练员需尽可能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严格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以免运动员因大负荷训练出现运动疲劳,促进整个高原训练的效果。
高原训练末期,适宜的运动刺激,组织的氧利用能力明显改善(抑或是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或/和肌肉中血管增生等),使机体在运动中能够较多地利用有氧代谢供能,产生较少的乳酸,同时乳酸在组织中被氧化为CO2和水的速率也增快,使得血乳酸浓度下降。在本研究中,我们看到,高原训练后期,随着机体对于高原缺氧环境的逐渐适应,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虽有所改善。
4.2.2高原训练后的乳酸阈功率
下高原后第四周的4mmol/L乳酸阈功率测试表明,经过为时8周的高原训练后,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的运动员显著提高。乳酸阈功率是反映运动员有氧供能的重要指标,下高原后第四周乳酸阈功率的显著性提高,说明高原训练补充“抗缺氧复合营养素”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4.3高原训练“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专门补充后的激素水平测试
睾酮能加速糖原、蛋白质合成,提高红细胞数量和通气能力,加速身体的恢复过程。一般认为,短时间高强度和次高强度运动使血清睾酮浓度升高,且分泌呈正相关、同步增长;长时间、中等负荷及反复负荷的训练可使血清睾酮下降。长时间大强度训练使得机体在应激情况下睾丸大量分泌睾酮,应激后睾丸暂时处于“耗竭”状态,血清睾酮来源减少。
皮质醇能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和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加速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有利于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很多研究表明,不管是什么运动负荷后,血清皮质醇都会上升,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程度。有关低氧对皮质醇影响的研究也有很多,而且结果也较为一致。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低氧环境中,皮质醇都可升高,并且有随氧浓度的减少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但也有例外,赵晋等认为国家赛艇队高原训练后血清皮质醇显著下降的原因可能是:(1)在低氧状态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机体消耗很大,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耗尽:(2)肾上腺皮质激素并未衰竭,而是机体对训练的适应产生于丘脑下部的腺垂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垂体减少了ACTH的释放,从而降低了对肾上腺皮质的刺激。冯连世等的研究也发现,血清皮质醇在下高原后3周及5周后仍低于上高原前水平,提示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通过低氧刺激已经得到提高。和高原训练一样,呼吸肌训练造成人体缺氧刺激,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而皮质醇是体内重要的应激激素之一。刘明等研究发现,实验组8名游泳运动员(2800m高度)3周高住低练后皮质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实验后皮质醇水平较实验前显著降低,提示正常训练能明显降低体内皮质醇的合成,缺氧刺激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皮质醇合成相对增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专门补充后,实验组血清C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几乎没有变化。“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专门补充使机体对训练的适应产生于丘脑下部的腺垂体,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垂体减少了ACTH的释放,从而降低了对肾上腺皮质的刺激。
正常生理条件下,只要运动负荷适宜,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使得血睾酮、皮质醇达到平衡。因此,测定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可以了解机体内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平衡的状态,有效监控运动训练。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高时,合成代谢占主导地位,反之可能过度疲劳是原因之一。冯连世等的研究结果表示,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高原1和2周后比上高原前T/C比值升高显著,并与血液网织红细胞数的增进是同步的。这说明虽然缺氧条件下血清睾酮和皮质醇均下降,但机体的合成代谢仍然大于分解代谢。
在本研究中,经过“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专门补充后,试验组C/T显著性增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经过循序渐进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专门补充后,机体合成代谢占主导地位,试验组整体机能状态优于对照组。
5研究结论
高原训练期间补充运动员高原训练营养储备配方----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对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机能状态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如血红蛋白明显上升;反映运动员专项最大有氧能力的6千米测功仪等指标有明显提高;运动员高原训练后血乳酸阈功率均显著高于高原训练前(P<0.05),提示高原训练补充运动员高原训练营养储备配方----“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对于赛艇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的提高有明显作用,稳定地获得了高原训练效果,达到了高原训练的目的。对准备伦敦奥运会和未来在登山、户外健身等应用奠定了基础。

Claims (8)

1.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牛磺酸:   1000-1200            赖氨酸:       1000-1100
门冬氨酸: 1000-1100            辅酶Q10:      100-120
维生素A:  1.3-1.6              维生素D:      0.01-0.02
维生素E:  25-40                维生素B2:     2-3
维生素B6: 1.8-2.5              L-天门冬氨酸钙 4000-5000
维生素C:  90-120               维生素B1:     0.02-0.03
维生素K1: 0.02-0.03            叶酸:         0.35-0.5
烟酰胺:   18-25泛              酸:           8-13
钙:       400-600              钒             0.03-0.04
氯化钾     70-90                葡萄糖酸镁     1600-1800
硫酸亚铁   130-160              葡萄糖酸锌      110-120
1,6二磷酸果糖(FDP)1800-2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牛磺酸:   1100             赖氨酸:       1000
门冬氨酸: 1000             辅酶Q10:      100
维生素A:  1.5              维生素D:      0.01
维生素E:  30               维生素B2:     2.5
维生素B6: 2                L-天门冬氨酸钙 4250
维生素C:  100              维生素B1:     0.026
维生素K1: 0.025            叶酸:         0.4
烟酰胺:   20               泛酸:         10
钙:       500              钒             0.032
氯化钾     80               葡萄糖酸镁     1730
硫酸亚铁   149              葡萄糖酸锌     117
1,6二磷酸果糖(FDP)200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中所述的钒采用大豆有机钒或硫酸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中所述的钒采用大豆有机钒。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中所述的钙,采用苹果酸钙。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配方量,取各原料,混合均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按配方量,取各原料,在避光、干燥、无菌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缺氧复合营养素,其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胶囊剂、冲剂。
CN2010105490511A 2010-11-18 2010-11-18 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8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90511A CN102058103B (zh) 2010-11-18 2010-11-18 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90511A CN102058103B (zh) 2010-11-18 2010-11-18 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8103A CN102058103A (zh) 2011-05-18
CN102058103B true CN102058103B (zh) 2012-01-25

Family

ID=43993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905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8103B (zh) 2010-11-18 2010-11-18 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81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1671A (zh) * 2013-11-12 2015-05-20 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运动饮料
CN103623022A (zh) * 2013-11-18 2014-03-12 南京圣诺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1,6-二磷酸果糖组合物
CN104258370A (zh) * 2014-10-14 2015-01-07 北京国仁堂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口服补液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0267A (zh) * 2016-12-28 2017-06-13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烟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1200B (zh) * 2017-07-19 2018-05-29 南京圣诺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1,6-二磷酸果糖的复方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8371B (zh) * 2018-03-19 2021-06-22 首都体育学院 一种抗寒促力复合营养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8069A (zh) * 2019-12-19 2020-03-24 青海大学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在预防和治疗ams中的药物用途
CN112042796A (zh) * 2020-08-03 2020-12-08 北京体育大学 一种抗缺氧能量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55031A (zh) * 2020-09-23 2021-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高原救生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71507A (zh) * 2020-10-23 2021-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一种用于高原环境运动训练的电解质补充组合物
CN112931876A (zh) * 2021-03-29 2021-06-11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一种复合营养素补充剂配方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9453C (zh) * 2001-07-25 2005-09-21 丁强 一种膳食营养素
DE10221403A1 (de) * 2002-05-14 2003-12-04 Kyberg Pharma Vertriebs Gmbh & Diätetische und pharmazeutische Zusammensetzungen, ihre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DE20207569U1 (de) * 2002-05-14 2002-12-05 Kyberg Pharma Vertriebs Gmbh & Diätetische und pharmazeutische Zusammensetzungen
CN1463745A (zh) * 2002-06-14 2003-12-31 丁强 一种全元营养素补充剂
CN1460518A (zh) * 2003-06-15 2003-12-10 刘蒙榕 复合强化营养素片
CN101543293A (zh) * 2009-05-04 2009-09-30 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补充矿物质功能的保健食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8103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8103B (zh) 一种抗缺氧复合营养素
Seiler et al. Intervals, thresholds, and long slow distance: the role of intensity and duration in endurance training.
Campbell et al.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and training on the trace minerals chromium, zinc and copper
Van Erp-Baart et al. Nationwide survey on nutritional habits in elite athletes. Part II. Mineral and vitamin intake
CN101292697B (zh) 一种运动营养糖果
CN103750143B (zh) 耐缺氧型抗疲劳能量组合物及其应用
Kelkar et al. Effect of antioxidant supplementation on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oxidative stress and performance of Indian athletes
CN108651998A (zh) 一种具有缓解疲劳功能的乳清蛋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5262A (zh) 一种双蛋白肽抗疲劳固体饮料
CN106937743A (zh) 一种体力恢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6269B (zh) 一种运动型营养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Baydil Serum macro-micro element responses to acute maximal physical exercise
Jalolov et al. Proper nutrition of athletes, martial arts
WO2014028122A1 (en) Exercise drink composition
CN102715609B (zh) 一种高能量营养型的组合物
Kravitz et al. Physiological factors limiting endurance exercise capacity
CN108244652A (zh) 一种用于运动后体能恢复的能量胶及其制备方法
Laganà et al. Mediterranean diet, sport and health
CN108378371B (zh) 一种抗寒促力复合营养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2028A (zh) 一种护肝抗疲劳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MacLaren Nutrition for racket sports
Szabo Real and Legal Nutritional Alternative (eg Applic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to Replace Forbidden Doping Substances to Produce Excellent Sport Performance
CN101473948B (zh) 一种以巴西坚果为主要成分具有健身作用的营养食品
Grzebisz Body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in cross country skiing
Wang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A BALANCED DIET ON THE BODY MASS CONTROL AND THEIR BODY TISSUES FOR ATHLE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