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8057A -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8057A
CN102048057A CN201010556195XA CN201010556195A CN102048057A CN 102048057 A CN102048057 A CN 102048057A CN 201010556195X A CN201010556195X A CN 201010556195XA CN 201010556195 A CN201010556195 A CN 201010556195A CN 102048057 A CN102048057 A CN 102048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green plant
plant bug
parts
m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61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8057B (zh
Inventor
封洪强
李国平
金银利
宋国晶
邱峰
焦德丽
封洪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0105561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8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8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8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8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8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其群体饲养方法。该饲料原料包括混匀鸡蛋、蔗糖、啤酒酵母、50%蜂蜜水、卵黄、小麦胚、黄豆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等;其饲养方法为:选取保鲜盒作为饲育盒,放入相匹配的网架;取上述饲料,以封口膜包裹密封后放置于网架上,在25~28℃、湿度60~80%、光照L:D=15~16:9~8的条件下接入绿盲蝽若虫饲喂,每周更换一次饲料。本发明饲料饲喂绿盲蝽存活率高(≥70%)、单雌平均产卵量高、保质期长,可以长达一个月仍不变质,而且减少了更换饲料的频率,可以一周更换一次饲料,省工省时,并且大大节约了饲料成本;以本发明饲养方法可饲养出大量虫龄和营养状况一致的标准试虫。

Description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盲蝽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其中危害我国农作物的种类主要是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中黑盲蝽、牧草盲蝽、苜蓿盲蝽等。绿盲蝽是我国棉花上的重要害虫,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有分布。近年来,随着转Bt基因棉在我国大面积种植,棉铃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因为减少了棉田化学杀虫剂的用量,绿盲蝽等盲蝽类害虫发生数量剧增、危害加重,成为当前我国转Bt棉田里的主要害虫。甚至在一些地区,盲蝽的危害还波及了枣、桃、苹果、樱桃、葡萄、茶树等农作物,已成为影响多种作物生产的重大问题。室内人工饲养昆虫,为试验提供龄期和营养状况一致的标准试虫是昆虫各项研究的基础。开展盲蝽生物学特性、杀虫剂筛选、寄生蜂的繁殖、新型生物农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均需要大量的虫龄和营养状况相一致的标准试虫,成功的绿盲蝽人工饲养可为各种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
盲蝽的人工饲养国外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曾尝试用天然饲料如豇豆、棉花、苜蓿等饲养美洲牧草盲蝽[Lygus lineolaris (Palisot de Beauvois)],但效果不是很好,而四季豆、土豆芽、和花椰菜饲养效果较好,成活率达到80%以上。由于天然饲料保鲜程度较短,研究者探索用人工饲料来饲养豆荚草盲蝽(LygusHesperus Knight)。与天然饲料相比,人工饲料更经济、更省力而且还能进行标准化、自动化生产。因此,高质量的人工饲料是草盲蝽工厂化饲养的前提和关键。
最初,人们假设草盲蝽同蚜虫一样都是液体取食者,仿造已经很成功的蚜虫饲料,将饲料制成液体的全纯饲料,但效果不尽人意。Raulston和Auclair、Hori用自己研制的液体全纯饲料分别饲养了豆荚草盲蝽和L. Dispons Linnavuori,但只能把三龄若虫养到成虫,并且饲养得到的成虫还不能产卵;Strong 和 Kruitwagen 可将豆荚草盲蝽一龄若虫群体饲养到成虫,但是成虫所产的卵却不能孵化,若进行单头饲养,一龄若虫则不能发育到成虫;Vanderzant 利用苜蓿粉的水提液、混合维生素、亚麻油、肌醇胆固醇、无机盐等制成的半纯饲料,成功地群体饲养了两代豆荚草盲蝽和三代牧草盲蝽。可是后来Debolt(1982)利用Vanderzant 的饲料,单体饲养豆荚草盲蝽,只能将一龄若虫养到五龄。蚜虫等液体取食者不具有分解和消化大分子物质的消化酶,而草盲蝽不仅只吸食组织中的液体,而且还取食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它取食的物质要远比植物的汁液更复杂、更有营养。因此,液体饲料饲喂草盲蝽没有获得成功。
在液体人工饲料饲养草盲蝽失败后,Debolt(1982) 研制出一种能够连续饲养豆荚草盲蝽的泥状饲料。饲料主要由利马豆粉、麦芽、鸡蛋、无机盐和维生素混合物等构成。用这种饲料饲喂的一龄若虫,16.7% 能发育至成虫阶段,每雌产卵量与用四季豆饲喂的结果没有显著区别。这种半固体人工饲料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虽然Debolt 饲料获得了成功,但他的饲料中含有许多昂贵的原料(比如RNA、对氨基苯甲酸、维他命B3、酪蛋白等),而且它的成分复杂,制作过程费时费力。Cohen(2000)首先尝试了用C饲料——一种草蛉的人工饲料对美洲牧草盲蝽进行饲养,但是以C饲料所饲养出来的虫子的繁殖力、成虫寿命、成虫重均没有Dedolt饲料的高。在此基础上Cohen(2000)又研制出了一种更为简单的美洲牧草盲蝽的饲料(Ni饲料),它主要由动物成分(鸡蛋、酵母)和植物成分(黄豆粉、利马豆粉、麦芽、卵磷脂)组成。Cohen还利用了这种饲料连续饲养了5代豆荚草盲蝽。
Ni饲料同Debolt饲料一样都是泥状的,饲料中都含有大于500微米的大颗粒物质(粗磨的利马豆粉、麦芽等),这样的物理性状满足了草盲蝽的取食要求。并且两种饲料中丰富的、高浓度的营养成分(动物蛋白、植物蛋白、混合维生素等)不仅满足了草盲蝽的生长发育,而且还给了取食者一个营养选择。Ni饲料要比Debolt饲料简单很多,因此制备Ni饲料所花财力、人力也都大量减少,而且饲养结果也要比Debolt饲料的好。但Ni饲料中的丙酸、福尔马林对霉菌的抑制效果不好,制备好的饲料储存不了多久,而且高浓度的福尔马林对美洲牧草盲蝽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负作用。
相对于国外,我国在盲蝽的人工饲养方面明显滞后,曾用寄主植物如棉花、马铃薯对绿盲蝽、中黑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三点盲蝽(A. taeniophorus Reuter)、苜蓿盲蝽[A. lineolatus (Goeze)]进行饲养。随后借鉴国外经验技术,2005年河南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开始用四季豆饲养绿盲蝽和中黑盲蝽。陆宴辉等(2008)研究发现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若虫最佳饲养密度约为100头/盒(2L),成虫为60~80头/盒,绿盲蝽成虫喜好在切头豆荚的两端伤口处产卵,而中黑盲蝽喜欢在完整豆荚的两端产卵,养虫盒内添加一些弯曲的纸条有助于提高若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利用这一方法饲养盲蝽的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达60%、40粒和80%,饲养效果较好,能够在室内连续多年饲养。但由于四季豆保鲜时间短、农药残留高以及北方地区冬季运输过程中易受冻害等问题,使其品质很难得到保障,而且在有些地区,冬季的四季豆供应也难以保证,从而给盲蝽的人工饲养也带了诸多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尝试着用人工饲料饲养中黑苜蓿盲蝽。蔡晓明(2005)对中黑盲蝽人工饲料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鸡蛋、黄豆粉、啤酒酵母、蜂蜜等配制了中黑盲蝽的半人工饲料,在每天光照16h(30℃、RH80%)和黑暗8h(25℃、RH90%)的光周期条件下连续饲养中黑盲蝽3代,卵的孵化率最高为68%、若虫存活率最高为50%,为中黑盲蝽的大量人工饲养奠定了基础。而关于绿盲蝽人工饲料的饲养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养饲料,以其饲喂绿盲蝽成本低、存活率高,并给出以其进行绿盲蝽饲养的方法,该方法可饲养出大量的虫龄和营养状况一致的标准试虫,进而为各种有关绿盲蝽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
混匀鸡蛋200~355份、蔗糖20~55份、啤酒酵母1~11份、50%蜂蜜水15~55份、卵黄200~450份、小麦胚50~150份、利马豆粗粉100~250、大豆粉10~45份、大豆卵磷脂10~45份、复合维生素10~25份、水1570~1710份。
为进一步的降低原料成本,以绿豆粉、黄豆粉中的至少一种全部或部分替代所述利马豆粗粉,所述绿豆为绿豆粉或绿豆整豆,所述黄豆为黄豆粉或黄豆整豆。
上述复合维生素为市场上公开销售的产品,如可选用Vanderzant维生素(范氏维生素),以重量配比为VH,生物素0.02、泛酸钙1、VB12(0.1%)2、VB,叶酸0.25、肌醇20、烟酰胺1、盐酸VB6 0.25、核黄素(VB2) 0.5、盐酸硫胺(VB1)0.25。
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下述防腐剂:10%乙酸1~11份、37%福尔马林0.7~1.5份、丙酸0.7~1.5份、苯甲酸3.0~6.5份。
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下述抗生素:硫酸链霉素0.06~0.30份、头孢类抗生素0.03~0.30份。
头孢类抗生素抗菌谱比较广,主要包括头孢羟氨苄、头孢噻吩钠、头孢唑啉、头孢拉啶、头孢硫脒、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呋辛钠、头孢替安、头孢丙烯、头孢曲松、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唑南等。
所述饲养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蔗糖、蜂蜜水,10%乙酸与70~90份水混合后加热煮沸,加热过程中加入啤酒酵母粉,再倒入混匀的鸡蛋,不停的搅拌,至混合料成金黄色且均匀一致时为止;
(2)将黄豆粉、小麦胚、粗利马豆粉与水850~950份均匀混合后,121°C、高压灭菌15~25min;
(3)再将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抗生素、其余防腐剂与无菌水650~670份均匀混合;
(4)将步骤(2)灭菌后的混合料取出冷却到50°C时,分别加入步骤(1)和步骤(3)所得混合料,搅拌均匀后即成。
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取封口膜Parafilm(PARAFILM——LABORATORY FILM)剪成小块,拉伸2~4倍长,包裹于上步骤(4)所得的饲料,封口后即成胶囊状饲料。
一种绿盲蝽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保鲜盒作为饲育盒,再取相匹配的网架放置于盒内;
(2)取前面所述绿盲蝽的人工饲料,以封口膜包裹密封成胶囊状;
(3)将包裹后的饲料放置于所述网架上,接入绿盲蝽若虫或成虫;
(4)饲养环境条件: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周期L:D=15~16:9~8;
(5)饲育过程中每周更换一次胶囊状饲料。
在成虫饲养阶段进行营养补给,其方法是在饲喂成虫的饲育盒内放置沾有3~5%蜂蜜水的棉球。
在所述饲育盒内放置掩藏物或遮盖物进行若虫或成虫隔离,以阻碍若虫或成虫自相残杀,如可采取在盒内添加一些弯曲的长碎纸条或纸团等措施。
在所述饲育盒上设置有透气口,且在透气口处覆盖纱布防止绿盲蝽逃逸。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以本发明人工饲料喂养绿盲蝽,幼虫存活率高(≥70%),单雌平均产卵量高;
2.保质期长,人工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抗生素和防腐剂后,该人工饲料可以长达一个月仍不变质,而且可减少饲料更换的频率,如可以一周更换一次饲料,省工省时,并且大大节约了饲料成本;
3.本发明饲养方法中增设网架(如铁网拱桥)的设计既满足了绿盲蝽的空间取食要求,也避免了因饲料重而将其压死的实验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及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原料或产品。
实施例1  饲料原料成分筛选试验
昆虫人工饲料的营养组成有两层含义:第一,要包含昆虫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第二,各营养成分不但要有足够的量,而且还要有适当的比例。发明人曾以Cohen饲养美洲牧草盲蝽和豆荚草盲蝽的配方进行直接饲喂绿盲蝽,但发现绿盲蝽若虫存活率仅为30%,说明Cohen配方不适合绿盲蝽的生长发育。为了筛选出影响绿盲蝽发育的关键因子和优化配方,在参考Cohen配方用量的基础上,选择蔗糖、啤酒酵母粉、50%蜂蜜水、混匀鸡蛋、小麦胚、利马豆粉、大豆粉、卵黄、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10种成分,上下加减50%,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绿盲蝽人工饲料饲养的27种配方处理,参见表1。
按照表1中的用量,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固体组分,用量筒和移液器量取液体组分备用。按照Cohen配方描述的方法制作人工饲料,所不同的是Cohen所用的防腐剂之一氯四环素以头孢氨苄胶囊代替,其余相同。防腐剂用量分别为:硫酸链霉素0.005g,头孢氨苄胶囊0.005g,福尔马林0.1mL,丙酸0.1mL。本试验中每个配方所用水均为164g。将配置好的人工饲料用自封袋装好放入4℃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该人工饲料采用胶囊法进行饲喂,制作胶囊时,取Parafilm剪成10 mm×15 mm小块,拉伸3倍长,包上0.5 cm×0.5 cm×0.5 cm饲料小块,把封口捏紧,若虫刺破Parafilm以获得饲料。将包好的饲料分别放入各自编号的透明玻璃指形管中(高8.0 cm × 直径2.0 cm),然后将刚孵化的1日龄若虫接入到试管中,每管1头,10个管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将接好若虫的试管用棉花塞封好,防止若虫逃逸,然后将试管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70%~80%,光周期为L//D=16//8,2d更换一次人工饲料,每天观察并记录绿盲蝽若虫发育和羽化情况。
Figure 718807DEST_PATH_IMAGE001
 试验结果得出影响绿盲蝽若虫总历期的因子顺序为:鸡蛋>啤酒酵母>小麦胚>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卵黄>利马豆粉>蜂蜜水>蔗糖>大豆粉;影响绿盲蝽若虫存活率的因子顺序为:鸡蛋>啤酒酵母>利马豆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大豆粉>蔗糖>蜂蜜水>小麦胚>卵黄。
综合各项指标的情况,考虑绿盲蝽若虫的整体发育,利用综合平衡法,初步筛选出绿盲蝽若虫存活率较高和若虫总历期较短的优化配方:蔗糖2.8g、啤酒酵母粉0.25g、50%蜂蜜水2.5g、鸡蛋22.5g、小麦胚10g、利马豆粉30g、大豆粉2.5g、卵黄30g、大豆卵磷脂1.5g、复合维生素1.2g、水164g。此配方饲养绿盲蝽若虫存活率为80.57%,与四季豆饲养的若虫存活率71.13%没有显著差异;若虫总历期为11.80 d,较四季豆饲养的总历期10.4 d延长约1 d。本试验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实施例2  绿盲蝽人工饲料配方改进试验
前期研究的优化配方虽然使若虫存活率达到了80%以上,但是饲养的绿盲蝽到成虫期后存活率和产卵量较低。因此,在前述试验的基础之上,选择绿盲蝽生长所需的鸡蛋、蔗糖、啤酒酵母、大豆粉、微量元素如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等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如下配方处理,见表2。
表2 绿盲蝽人工饲料4种处理配方成分
处理 蔗糖 啤酒酵母粉 蜂蜜水 混匀鸡蛋 小麦胚 利马豆粉 大豆粉 卵黄 大豆卵磷脂 复合维生素
T1 2.8 0.25 2.5 22.5 10 30 2.5 30 1.5 1.2
T2 2.8 0.25 2.5 22.5 10 30 2.5 30 2.25 1.8
T3 4.2 0.25 2.5 22.5 10 30 2.5 30 1.5 1.8
T4 4.2 0.25 2.5 22.5 10 30 2.5 30 2.25 1.2
以上述原料制作绿盲蝽人工饲料的具体方法如下:
将各原料划分为三组,其中,
(1)第一组包括混匀鸡蛋、4g水、蔗糖、0.5ml 10%乙酸、啤酒酵母粉(加热过程中加入)、50%的蜂蜜水,先将水、蔗糖、蜂蜜水、10%乙酸均匀混合,然后煮沸,再倒入打匀的鸡蛋,不停的搅拌,搅拌至鸡蛋成金黄色且均匀一致为止;
(2)第二组包括鸡蛋黄,烘烤过的黄豆粉和小麦胚、粗利马豆粉、水90g,将各种原料混匀后,于121°C下高压灭菌20min;
(3)第三组包括大豆卵磷脂和复合维生素,将二者与硫酸链霉素(抗生素)0.005g、头孢羟氨苄胶囊(抗生素)0.005g、福尔马林(防腐剂) 0.1ml、丙酸(防腐剂) 0.1ml、无菌水70g均匀混合;
(4)步骤(2)中的原料经高压灭菌后取出冷却到50°C时,依次加入混合好的第一组分和第三组分,然后在搅拌器中匀速搅拌4min即成,用自封袋装好放入4°C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饲养环境条件: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80%,光照L//D=16//8。将刚孵化的1日龄若虫接入到试管中,每管1头,10个管为一个重复,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两天更换一次人工饲料,每天观察并记录绿盲蝽若虫蜕皮、发育和羽化、产卵、孵化情况。
试验结果得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表2中四种人工饲料饲喂绿盲蝽的存活率均与对照(对照为用Parafilm封口膜包被的豆角饲喂的处理,下同)无显著差异,其中T2的幼虫存活率达到83.33%,幼虫历期为10.68天,对照为11.22天,历期比对照历期时间缩短半天。
实施例3  绿盲蝽人工饲料配方优化试验设计
利用实施例2中所述表2中T2处理的配方饲养绿盲蝽,若虫存活率进一步提高,达到了83.33%,而且饲料饲养的稳定性、可重复性增强,但是饲料仍然存在易腐烂变质的问题,要每两天更换一次饲料,还要经常制作新的饲料,费时费力。因此,探索延长绿盲蝽的保质期,对于减轻饲养劳动强度、降低饲养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施例2中配方的基础上调整抗生素用量,并新添加防腐剂苯甲酸。同时在改变抗生素和防腐剂用量的基础上,又对10种成分中的啤酒酵母、混匀鸡蛋、利马豆粗粉、大豆粉用量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10种配方处理,见表3。
 
Figure 573631DEST_PATH_IMAGE002
 以上述原料制作绿盲蝽人工饲料的具体方法如下:
饲料原料分为3组,其中,
(1)第一组包括混匀鸡蛋、8g水(原来为4g,8g更便于鸡蛋羹制作,而且做出的鸡蛋羹质量好)、蔗糖、0.5ml 10%乙酸、啤酒酵母粉(加热过程中加入)、50%的粉蜜水,先把水、蔗糖、蜂蜜水、10%乙酸混合,然后煮沸,再倒入打匀的鸡蛋,不停的搅拌,搅拌至鸡蛋成金黄色且均匀一致为止;
(2)第二组包括鸡蛋黄,烘烤过的黄豆粉和小麦胚,粗利马豆粉,水90g。将几种成分混匀后,121°C,高压灭菌20min;
(3)第三组包括大豆卵磷脂和复合维生素,将其与硫酸链霉素(抗生素) 0.01g、头孢羟氨苄胶囊(抗生素) 0.01g、苯甲酸(防腐剂)0.5g、丙酸(防腐剂)0.1ml、福尔马林(防腐剂)0.1ml、无菌水66g均匀混合;
(4)步骤(2)中的原料经高压灭菌后取出冷却到50°C时,依次加入第一组分和第三组分原料,然后在搅拌器中匀速搅拌4min即成,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料用自封袋装好放入4°C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以下述饲养环境条件进行饲喂试验: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80%,光照L//D=16//8。将刚孵化的1日龄若虫接入到试管中,每管1头,10个管为一个重复,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两天更换一次人工饲料,每天观察并记录绿盲蝽若虫蜕皮、发育和羽化、产卵、孵化情况。
上述饲料配方构成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效果,大大提高了饲料的保存时间,可以长达一个月仍不变质,而且减少了更换饲料的频率,可以一周更换一次饲料,省工省时,并且大大节约了饲料成本。
试验结果表明T7为最佳试验处理(饲料构成见表4),其幼虫存活率高达93.33%,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单雌平均产卵量为60粒,高于本试验对照的43粒,试验结果比较理想。
Figure 291051DEST_PATH_IMAGE003
 
实施例4  一种绿盲蝽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把长×宽×高=18.5cm×11.5cm×6.5cm的保鲜盒作为养虫盒,先在盒内添加一些弯曲的长碎纸条,然后把制作好的长×宽×高=11.5cm×6.5cm×4cm铁网拱桥(网格0.7cm见方)放置于盒内;
(2)先取0.5cm见方的Parafilm封口膜均匀拉伸3倍长,3倍宽,放于口径为8cm的烧杯上铺展开来,将按表4中的配方制作好的饲料均匀的倒在延伸的封口膜一侧,然后将另一侧边折叠过来,并将膜的边缘捏紧防止饲料外漏,就成了饲料包;
(3)将包好的饲料包拉紧放置于铁网拱桥(网架)上,接入绿盲蝽1日龄若虫40头;
(4)饲养条件: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80%,光照L//D=16//8;
(5)每周更换一次人工饲料。
按上述饲养方法进行绿盲蝽饲养效果试验,设三个重复,观察并记录绿盲蝽若虫蜕皮、发育和成虫羽化、产卵及孵化情况,结果见表5。
 
Figure 122479DEST_PATH_IMAGE004
从表5可以看出,以表4中T7配方群体饲养的绿盲蝽幼虫存活率为82.50%,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T7群体饲养绿盲蝽的效果比较理想。
实施例5 绿盲蝽人工饲料部分原料替代试验
在实施例3中T7配方基础上,分别将其中的利马豆粗粉直接替换为黄豆粉和绿豆粉,其它成分不变,得到了下述配方T1(见表6)和T2(见表7),并将黄豆和绿豆分别作两个处理——黄豆整豆、黄豆粗粉和绿豆整豆、绿豆粗粉。试验表明上述各处理均得到了较好的饲养效果,见表8。
表6  绿盲蝽人工饲料配方T1
处理 蔗糖 啤酒酵母 蜂蜜水 混匀鸡蛋 小麦胚 黄豆 大豆粉 卵黄 大豆卵磷脂 复合维生素
T1 2.8 0.13 2.5 33.75 10 15 2.5 30 2.25 1.8
表7  绿盲蝽人工饲料配方T2
处理 蔗糖 啤酒酵母 蜂蜜水 混匀鸡蛋 小麦胚 绿豆 大豆粉 卵黄 大豆卵磷脂 复合维生素
T2 2.8 0.13 2.5 33.75 10 15 2.5 30 2.25 1.8
表8  绿盲蝽人工饲料饲养效果比较
处理 幼虫存活率均值(%) 5%显著水平 1%极显著水平
CK 83.33  a  A
T7 83.33  a  A
绿豆粗粉 80.00  a  A
绿豆整豆 70.00  a  A
黄豆整豆 70.00  a  A
黄豆粗粉 60.00  a  A
 从表8可以看出,加入绿豆和黄豆的配方饲养的绿盲蝽幼虫存活率与对照(T7配方饲养)并无显著差异,而且,加入绿豆粗粉的饲料配方饲养的绿盲蝽幼虫存活率达到了80%,说明绿豆可以代替利马豆饲养绿盲蝽,并得到较好的饲养效果。
饲料配方中所用利马豆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样不但麻烦,而且成本较高。以绿豆和/或黄豆为利马豆的替代品,不但可进一步降低饲料生产成本,而且购买更为方便。

Claims (10)

1.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
混匀鸡蛋200~355份、蔗糖20~55份、啤酒酵母1~11份、50%蜂蜜水15~55份、卵黄200~450份、小麦胚50~150份、利马豆粗粉100~250、大豆粉10~45份、大豆卵磷脂10~45份、复合维生素10~25份、水1570~17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以绿豆、黄豆中的至少一种全部或部分替代所述利马豆粗粉,所述绿豆为绿豆粉或绿豆整豆,所述黄豆为黄豆粉或黄豆整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下述防腐剂:10%乙酸1~11份、37%福尔马林0.7~1.5份、丙酸0.7~1.5份、苯甲酸3.0~6.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下述抗生素:硫酸链霉素0.06~0.30份、头孢类抗生素0.03~0.3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蔗糖、蜂蜜水,10%乙酸与70~90份水混合后加热煮沸,加热过程中加入啤酒酵母粉,再倒入混匀的鸡蛋,不停的搅拌,至混合料成金黄色且均匀一致时为止;
(2)将黄豆粉、小麦胚、利马豆粗粉与水850~950份均匀混合后,121°C、高压灭菌15~25min;
(3)再将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抗生素、其余防腐剂与无菌水650~670份均匀混合;
(4)将步骤(2)灭菌后的混合料取出冷却到50°C时,分别加入步骤(1)和步骤(3)所得混合料,搅拌均匀后即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取封口膜剪成小块,拉伸2~4倍长,包裹于上步骤(4)所得的饲料,封口后即成胶囊状饲料。
7.一种绿盲蝽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保鲜盒作为饲育盒,再取相匹配的网架放置于盒内;
(2)取权利要求1所述绿盲蝽的人工饲料,以封口膜包裹密封成胶囊状;
(3)将包裹后的饲料放置于所述网架上,接入绿盲蝽若虫或成虫;
(4)饲养环境条件: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60~80%,光照周期L:D=15~16:9~8;
(5)饲育过程中每周更换一次胶囊状饲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绿盲蝽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虫饲养阶段进行营养补给,其方法是在饲喂成虫的饲育盒内放置沾有3~5%蜂蜜水的棉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绿盲蝽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饲育盒内放置掩藏物或遮盖物进行若虫或成虫隔离,以阻碍若虫或成虫自相残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绿盲蝽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饲育盒上设置有透气口,且在透气口处覆盖纱布防止绿盲蝽逃逸。
CN201010556195XA 2010-11-24 2010-11-24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Active CN102048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6195XA CN102048057B (zh) 2010-11-24 2010-11-24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6195XA CN102048057B (zh) 2010-11-24 2010-11-24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8057A true CN102048057A (zh) 2011-05-11
CN102048057B CN102048057B (zh) 2013-01-23

Family

ID=4395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6195XA Active CN102048057B (zh) 2010-11-24 2010-11-24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8057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3175A (zh) * 2011-07-05 2011-12-2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继代饲养盲椿象的方法
CN102599355A (zh) * 2011-12-19 2012-07-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2771670A (zh) * 2012-08-03 2012-11-1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性天敌昆虫-蝽类的人工饲料
CN103609529A (zh) * 2013-09-18 2014-03-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评价生物蛋白对绿盲蝽影响的方法
CN103960201A (zh) * 2014-05-12 2014-08-0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一种小菜蛾室内繁殖方法
CN104222010A (zh) * 2013-06-21 2014-12-24 王伯明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捕食性盲蝽的方法
CN104351503A (zh) * 2014-10-16 2015-02-1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4642266A (zh) * 2015-01-14 2015-05-2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CN105123353A (zh) * 2015-08-30 2015-12-09 常州思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防治水稻病虫害系统设计
CN108936102A (zh) * 2018-07-25 2018-12-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蠋蝽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608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扬州大学 一种用于黑肩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894A (zh) * 2013-02-04 2013-08-21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捕食性天敌蠋蝽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3924B (zh) * 2015-05-08 2017-11-0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内吸性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测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squisa Agropecuária Brasileira》 20001231 Panizzi,AR,et al Rearing the southern green stink bug using an artificial dry diet and an artificial plant 第1709-1715页 1-10 第35卷, 第09期 *
《农业昆虫学》 20070831 洪晓月等 8.4 绿盲蝽与黑盲蝽 第196-199页 1-10 , *
《植物保护》 20051231 蔡晓明 中黑盲蝽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 第45-47页 1-10 第31卷, 第6期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3175A (zh) * 2011-07-05 2011-12-2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继代饲养盲椿象的方法
CN102599355A (zh) * 2011-12-19 2012-07-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2599355B (zh) * 2011-12-19 2013-07-24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2771670A (zh) * 2012-08-03 2012-11-1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性天敌昆虫-蝽类的人工饲料
CN102771670B (zh) * 2012-08-03 2014-03-26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性天敌昆虫-蝽类的人工饲料
CN104222010B (zh) * 2013-06-21 2016-08-10 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捕食性盲蝽的方法
CN104222010B8 (zh) * 2013-06-21 2016-12-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捕食性盲蝽的方法
CN104222010A (zh) * 2013-06-21 2014-12-24 王伯明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捕食性盲蝽的方法
CN103609529A (zh) * 2013-09-18 2014-03-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评价生物蛋白对绿盲蝽影响的方法
CN103960201A (zh) * 2014-05-12 2014-08-0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一种小菜蛾室内繁殖方法
CN104351503A (zh) * 2014-10-16 2015-02-18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4351503B (zh) * 2014-10-16 2019-01-2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4642266A (zh) * 2015-01-14 2015-05-2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CN105123353A (zh) * 2015-08-30 2015-12-09 常州思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防治水稻病虫害系统设计
CN108936102A (zh) * 2018-07-25 2018-12-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蠋蝽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608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扬州大学 一种用于黑肩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29608B (zh) * 2018-10-29 2022-03-29 扬州大学 一种用于黑肩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8057B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057B (zh)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CN104705229B (zh) 一种瓣结鱼与河蟹的生态混养方法
CN104221963B (zh) 一种泥鳅规模化生态养殖方法
KR101190274B1 (ko) 꽃무지류의 대량사육방법
CN102050668B (zh)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9355B (zh)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75922C (zh) 一种食用菌制种和栽培方法
CN109644907A (zh) 一种厚壳田螺的养殖方法
CN109197717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优质高产养殖方法
CN107258414A (zh) 一种水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
CN107372216A (zh) 一种富硒水稻套养泥鳅、黄鳝的方法
CN108651389B (zh) 一种用废菌包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04351503B (zh)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8142377A (zh) 一种日本大平二号蚯蚓的养殖方法
CN107258624A (zh) 一种节省饵料的富硒水稻和泥鳅套养的方法
CN115428695A (zh) 一种富硒羊肚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1628A (zh) 一种基于池塘的杂交鳢的育苗方法
CN108834951A (zh) 一种湘莲和甲鱼的套养方法
CN107173524A (zh) 一种七百弄鸡饲料及其使用该饲料饲养七百弄鸡的方法
CN107364918A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9474A (zh) 一种肉鸡饲料
CN106561579A (zh) 一种人工养殖土元的方法
CN108142382B (zh) 一种规模化饲养桃蛀螟的方法
CN106376519A (zh) 一种豚鼠的育种方法
CN108719692A (zh) 一种乌鳢饲料、制备方法及脆肉乌鳢的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ng Hongqiang

Inventor after: Li Guoping

Inventor after: Ma Li

Inventor after: Jin Yinli

Inventor after: Song Guojing

Inventor after: Qiu Feng

Inventor after: Jiao Deli

Inventor after: Feng Hongyun

Inventor before: Feng Hongqiang

Inventor before: Li Guoping

Inventor before: Jin Yinli

Inventor before: Song Guojing

Inventor before: Qiu Feng

Inventor before: Jiao Deli

Inventor before: Feng Hongyu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FENG HONGQIANG LI GUOPING JIN YINLI SONG GUOJING QIU FENG JIAO DELI FENG HONGYUN TO: FENG HONGQIANG LI GUOPING MA LI JIN YINLI SONG GUOJING QIU FENG JIAO DELI FENG HONGYU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