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1503B -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1503B
CN104351503B CN201410550788.3A CN201410550788A CN104351503B CN 104351503 B CN104351503 B CN 104351503B CN 201410550788 A CN201410550788 A CN 201410550788A CN 104351503 B CN104351503 B CN 104351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an
made feeds
feed
eg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07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1503A (zh
Inventor
刘小侠
郑媛媛
李贞�
张青文
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5507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51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51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1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1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1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玉米汁、鸡蛋蛋液、蒸馏水、松花粉、鹰嘴豆粉、山梨酸、链霉素、抗坏血酸和复合维生素B。所述人工饲料能够适于绿盲蝽若虫的大量饲养,并保证实验用虫的营养状况和虫龄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饲养绿盲蝽的人工饲料。
背景技术
绿盲蝽(Heteroptera:Miridae)是棉花生产上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其种类繁多,全世界为害棉花的盲蝽种类达50余种。绿盲蝽主要通过口针刺吸为害棉花的幼嫩部位和繁殖器官从而对棉花生长发育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棉花生长至子叶期时,绿盲蝽开始为害顶芽,易造成无头苗。绿盲蝽为害棉花幼嫩叶片时,初期出现褪绿斑点,后随叶片伸展,坏死部分形成孔洞,使顶部叶片残缺不全;绿盲蝽刺吸为害花蕾时,易造成花蕾枯死、脱落;为害幼玲时,容易造成棉铃畸形或是形成僵瓣。
绿盲蝽具有寄主植物广泛、活动隐蔽性高、世代重叠严重等特点,且活动能力很强,常造成区域暴发成灾。绿盲蝽在棉田间常以混合种群发生。盲蝽成虫一般于6月中下旬从早春寄主迁入棉田,此阶段恰为棉田2代棉铃虫的防治期。防治棉铃虫大量施用的化学农药,间接地杀死了刚侵入棉田的盲蝽成虫。此后,在对3、4代棉铃虫实施连续防治情况下,棉田盲蝽一直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而自1997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大面积种植Bt棉花品种后,棉铃虫的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棉田用于防治棉铃虫的广谱性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给棉田盲蝽的种群增长提供了空间,最终导致盲蝽的区域性种群剧增,并在多种作物上猖獗为害。同时,由于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蔬菜、瓜果、果树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为棉花盲蝽种群发展及季节性寄主转换提供了充沛的食物资源。
国外20世纪80年代,就已研制出饲养豆荚草盲蝽的半固体人工饲料,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而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四季豆饲养盲蝽,明显滞后于国外。由于四季豆保鲜时间短、农药残留高以及在北方冬季运输中易受冻害等问题,给盲蝽的饲养带来诸多问题。而且国外的豆荚草盲蝽人工饲料直接用于饲养绿盲蝽和中黑苜蓿盲蝽效果不好,蔡晓明等率先对中黑苜蓿盲蝽人工饲料进行初步研究(蔡晓明et al.,2005,中黑盲蝽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为国内盲蝽人工饲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宋国晶等采用10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了若虫存活率与四季豆无显著差异的绿盲蝽人工饲料(宋国晶et al.,2010,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但该方法配料多达十多种,成本偏高,饲养不如天然饲养稳定。而用玉米饲养的绿盲蝽发育稳定,发育历期长度适宜,易于收取卵,但频繁换取饲料容易造成绿盲蝽意外死亡。
公开号为CN10327124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黑肩绿盲蝽人工饲料配方。该黑肩绿盲蝽人工饲料,包括如下组分:柞蚕蛹匀浆液、鸡蛋黄、全脂奶粉、蔗糖、卵磷脂、稻酮、啤酒酵母、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氯化胆碱、尼泊金、水。该人工饲料适用于对黑肩绿盲蝽成虫和若虫的大量人工饲养,饲养黑肩绿盲蝽的存活率高,生长发育进度快,单雌平均产量高,该饲料具有保质期长,省时省工且具有简单、易操作和实用性强的特点。但该专利针对绿盲蝽的饲养效果较差,饲料呈糊状,不适合饲养绿盲蝽这种体型较小,容易被粘住,容易陷入其中的昆虫,对于龄期较小的若虫更不合适,同时加入了柞蚕蛹匀浆液,成分的质地不均已,不能用于胃毒实验的进行。
公开号为CN10259935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绿盲蝽人工饲养的饲料,主要成分包括:鲜鸡蛋、卵黄粉、卵磷脂、蔗糖、酵母粉、山梨酸等。该人工饲料适用于对绿盲蝽成虫和若虫的大量人工饲养,饲养绿盲蝽的存活率高,生长发育进度快,单雌平均产卵量高,该饲料保质期长,大大降低更换饲料的次数,省时省工且节约饲料成本。该饲料具有简单、易操作和实用性强的特点。该专利所提供的方法工序繁琐,也不适宜绿盲蝽的群体饲养,而龄期较小的若虫力气太小,取食时不易穿透该专利中所使用的封口膜,若虫死亡率偏高。
公开号为CN10204805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其群体饲养方法。该饲料原料包括混匀鸡蛋、蔗糖、啤酒酵母、50%蜂蜜水、卵黄、小麦胚、黄豆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等;其饲养方法为:选取保鲜盒作为饲育盒,放入相匹配的网架;取上述饲料,以封口膜包裹密封后放置于网架上,在25~28℃、湿度60~80%、光照L:D=15~16:9~8的条件下接入绿盲蝽若虫饲喂,每周更换一次饲料。该饲料饲喂绿盲蝽存活率高(≥70%)、单雌平均产卵量高、保质期长,可以长达一个月仍不变质,而且减少了更换饲料的频率,可以一周更换一次饲料,省工省时,并且大大节约了饲料成本;以本发明饲养方法可饲养出大量虫龄和营养状况一致的标准试虫。该专利所饲料成分不均一,不利于进行胃毒实验测定。
因此,研制适于绿盲蝽若虫和成虫的人工饲料,开展实验室内大量人工饲养,并且保证实验用虫的营养状况和虫龄一致,成为当前绿盲蝽研究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绿盲蝽人工饲料,能够适于绿盲蝽若虫的大量饲养,并保证实验用虫的营养状况和虫龄一致。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所述人工饲料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玉米汁、鸡蛋蛋液、蒸馏水、松花粉、鹰嘴豆粉、山梨酸、链霉素、抗坏血酸和复合维生素B。
本发明中使用的玉米汁、松花粉、链霉素的作用在于:玉米汁是区别于柞蚕蛹匀浆液,四角豆液体的新一种饲喂成分,玉米汁营养丰富,即使在冬天也较容易获得,农药残留少,经济实惠,含有糖分较多,加热后凝固性较好,有利于制作成布丁剂型的饲料,同时过滤后的玉米汁质地均一,适于进行胃毒实验。
松花粉颗粒较小,不易沉淀,可以被绿盲蝽有效吸收,同时松花粉营养丰富,可以补充过滤后的玉米汁失去的营养成分。
链霉素的意义在于,链霉素有抑制有杀菌的作用,使得制作好的饲料可以保存得更加长久。
作为优选,所述人工饲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玉米汁120-170份、鸡蛋蛋液100-130份、蒸馏水10-40份、松花粉2-5份、鹰嘴豆粉1-3份、山梨酸0.2-0.5份、链霉素0.2-0.5份、抗坏血酸0.5-1份和复合维生素B 0.1-0.5份。
更为优选,所述人工饲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玉米汁150份、鸡蛋蛋液120份、蒸馏水40份、松花粉3份、鹰嘴豆粉2份、山梨酸0.5份、链霉素0.25份、抗坏血酸0.7份和复合维生素B 0.21份。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新鲜玉米榨取玉米汁,过滤;
2)按重量份称取松花粉、鹰嘴豆粉、山梨酸、链霉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B和蒸馏水,将固体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溶液;
3)取新鲜鸡蛋蛋液,搅拌均匀;
4)按重量份将玉米汁、鸡蛋蛋液和步骤2)所得溶液混合均匀,置于水浴锅中加热;
5)晾凉即得。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配制方法中的步骤1-3不限以上顺序,以其他顺序亦可实现本发明。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蒸馏水的温度为80℃。松花粉在80℃的蒸馏水中分布最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对混合液密封加热。密封加热可以使混合液更快凝固。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置于100℃水浴锅中加热15min。多次实验证明,混合液在100℃的水浴锅中凝固的最快,凝固效果最好,质地也比较均匀。加热15min即可保证混合液彻底凝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绿盲蝽饲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前述人工饲料,将饲料切割为1cm×1cm×0.5cm的小块,将每一块置于6cm的培养皿中饲养单头若虫或者成虫。培养皿加盖,且每个培养皿中加入一条长度为3cm×1cm的润湿的滤纸条保持湿度。每天更换培养皿中的饲料。将所有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饲养试虫。
进一步地,饲养环境为温度26℃±1℃,空气相对湿度60%-70%,光周期L:D=14: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制作材料较少,成本较低,易于制作;制作出的饲料为布丁剂型,有利于力气较小的低龄期若虫食用;饲料表面平整光滑,很好地降低了试虫因为被饲料粘绊而死亡的概率;饲料表面没有任何遮挡和阻碍,取食要求比较低;饲料质地均匀,因此有利于进行加入其他试剂的胃毒毒理实验;饲养效果与鲜玉米饲养效果无显著差别,说明人工饲料对绿盲蝽影响很小,适宜进行胃毒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配方饲料喂养绿盲蝽进入成虫期以后的死亡率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绿盲蝽人工饲料
本实施例的人工饲料,由下列重量g数比的饲料组成:
玉米汁150g、鸡蛋蛋液120g、蒸馏水40g、松花粉3g、鹰嘴豆粉2g、山梨酸0.5g、链霉素0.25g、抗坏血酸0.7g和复合维生素B 0.21g。
制备方法:
新鲜玉米榨取玉米汁,用两层纱布过滤后置于烧杯中备用;新鲜鸡蛋去壳取蛋液,搅拌均匀后置于烧杯中备用;根据实施例中配比,按重量g用电子天枰称取松花粉、鹰嘴豆粉、山梨酸、链霉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B和蒸馏水,将固体成分溶解在蒸馏水(80℃)中得到溶液;根据实施例中配比,按重量g用电子天枰称取备用的玉米汁、鸡蛋蛋液,与前步骤所得溶液均匀混合于500ml烧杯中;将盛有均匀混合溶液的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密封加热15min后取出晾凉,即可得到布丁状饲料。饲料放入4℃冰箱中保存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人工饲料,由下列重量g数比的饲料组成:
玉米汁120g、鸡蛋蛋液100g、蒸馏水10g、松花粉2g、鹰嘴豆粉1g、山梨酸0.2g、链霉素0.2g、抗坏血酸0.5g和复合维生素B0.1g。
制备方法:
新鲜玉米榨取玉米汁,用两层纱布过滤后置于烧杯中备用;新鲜鸡蛋去壳取蛋液,搅拌均匀后置于烧杯中备用;根据实施例中配比,按重量g用电子天枰称取松花粉、鹰嘴豆粉、山梨酸、链霉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B和蒸馏水,将固体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溶液;根据实施例中配比,按重量g用电子天枰称取备用的玉米汁、鸡蛋蛋液,与前步骤所得溶液均匀混合于500ml烧杯中;将盛有均匀混合溶液的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密封加热15min后取出晾凉,即可得到布丁状饲料。饲料放入4℃冰箱中保存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人工饲料,由下列重量g数比的饲料组成:
玉米汁170g、鸡蛋蛋液130g、蒸馏水40g、松花粉5g、鹰嘴豆粉3g、山梨酸0.5g、链霉素0.5g、抗坏血酸1g和复合维生素B0.5g。
制备方法:
新鲜玉米榨取玉米汁,用两层纱布过滤后置于烧杯中备用;新鲜鸡蛋去壳取蛋液,搅拌均匀后置于烧杯中备用;根据实施例中配比,按重量g用电子天枰称取松花粉、鹰嘴豆粉、山梨酸、链霉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B和蒸馏水,将固体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溶液;根据实施例中配比,按重量g用电子天枰称取备用的玉米汁、鸡蛋蛋液,与前步骤所得溶液均匀混合于500ml烧杯中;将盛有均匀混合溶液的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密封加热15min后取出晾凉,即可得到布丁状饲料。饲料放入4℃冰箱中保存使用。
实施例4
柞蚕蛹匀浆液37.5g、鸡蛋蛋黄7.5g、全脂奶粉3.75g、蔗糖6g、乱灵芝1.0g、稻酮0.25g、氯化胆碱0.05g、啤酒酵母粉0.25g、维生素c0.25g、复合维生素0.04g、尼泊金0.002g、水40g。上述复合维生素由叶酸、泛酸、VB1、VB2、VB3和VB12组成混合物,叶酸、泛酸、VB1、VB2、VB3和VB12组成混合物的重量份数比为1:3:1:3:40:5。
制作方法:
先将新鲜的柞蚕蚕蛹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60℃水浴锅内水浴30分钟取出,沿腹面剖开除去中肠,取出血淋巴,放入匀浆机中进行匀浆,得到蚕蛹匀浆液备用。取鲜鸡蛋去壳,去蛋清,取卵黄外包膜内卵黄。全脂奶粉加水配成10%浓度,加入煮沸10分钟灭菌。按照上述分量比将柞蚕蛹匀浆液、鸡蛋黄、全脂奶粉溶液玻璃棒搅拌混匀,然后加入蔗糖、卵磷脂、稻酮、氯化胆碱、啤酒酵母粉、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和尼泊金,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以封口膜密封,放入冰箱4℃保存。该实施例采用胶囊法进行饲喂,制作胶囊时,取parafilm剪成10mm×15mm小块,拉伸3倍长,包裹上体积约为0.5cm×0.5cm×0.5cm饲料小块,把封口捏紧。
实施例5
鸡蛋22.5g、小麦胚10g、利马豆粉30g、大豆粉2.5g、卵黄30g、蔗糖2.8g、啤酒酵母粉0.25g、50%蜂蜜水2.5g、大豆卵磷脂1.5g、复合维生素1.2g、水164g。
制作方法:按照实施例5中的用量,用电子天枰准确城区固体组分,用两桶和移液器量取液体组分备用。该实施例采用胶囊法进行饲喂,制作胶囊时,取parafilm剪成10mm×15mm小块,拉伸3倍长,包裹上体积约为0.5cm×0.5cm×0.5cm饲料小块,把封口捏紧。
实施例6
鲜四季豆滤液40g、鲜鸡蛋蛋液22g、卵黄粉30g、卵磷脂1.5g、蔗糖2.0g、酵母粉0.3g、山梨酸0.3g、水200g。
制作方法:榨取新鲜四季豆液体,用两层纱布过滤后量取40g置于烧杯中备用;将鲜鸡蛋去壳,搅拌混合均匀,称取22g置于烧杯中备用;用电子天枰分别称取上述实施例中配比的卵黄粉、卵磷脂、蔗糖、酵母粉、山梨酸,溶解于装有200g无菌水的烧杯中,与备用的新鲜四季豆液体和鸡蛋搅拌均匀。该实施例采用胶囊法进行饲喂,制作胶囊时,取parafilm剪成10mm×15mm小块,拉伸3倍长,包裹上体积约为0.5cm×0.5cm×0.5cm饲料小块,把封口捏紧。
实验例1
实施例1所述的饲料切割为1cm×1cm×0.5cm的小块,每个培养皿(直径6cm×高1cm)中放入一个饲料小块,将初孵化的1日龄若虫接入培养皿中,每皿1头,20个培养皿为一组,重复4次。
同时设置对照组:每个培养皿(直径6cm×高1cm)中放入一粒新鲜玉米粒并接入1头初孵化的1日龄若虫。每20个若虫为一组,重复4次,形成对照。
设置培养箱饲养环境温度24℃±1℃,空气相对湿度60%-70%,光周期L:D=14:10。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饲养试虫。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皿在饲养时只需加盖,不可密封;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一条长3cm×宽1cm的润湿的滤纸条,这样既有利于调整培养皿小环境内湿度,也可以增大绿盲蝽的活动面积每天更换培养皿中的饲料。
及时制作并更换饲料,1-3龄若虫每天更换饲料,每次用干净的润湿滤纸条更换受污的旧纸条。4龄以上若虫可每两天更换饲料,每次用干净的润湿滤纸条更换受污的旧纸条。观察并记录每头若虫每天的生长发育变化。
3龄以下的若虫可以适当增大环境湿度;饲养时应该注意幼龄绿盲蝽若虫的力气较小,容易被饲料的碎屑黏住,因此应该尽量保持切割出的饲料表面整洁,并且及时清扫饲养环境保证试虫健康成长。
从表1可以看到,实施例1配制的饲料喂养的绿盲蝽若虫在各龄期平均时长和若虫发育总历期方面,与用鲜玉米喂养的结果差异不显著,饲养效果与鲜玉米喂养效果比较接近,是比较理想的天然饲料替代物。
表1 实施例1饲料与鲜玉米饲喂绿盲蝽若虫在各龄期平均时长比较
从表2可以看到,实施例1配制的饲料喂养的绿盲蝽若虫在若虫各龄期的存活率和若虫发育总历期的存活率方面,与用鲜玉米喂养的结果差异不显著,饲养效果与鲜玉米喂养效果比较接近,是比较理想的天然饲料的替代物。
表2 实施例1饲料与鲜玉米饲喂绿盲蝽若虫在各龄期的存活率比较
从图1可以看到,实施例1配制的饲料喂养的绿盲蝽在进入成虫期以后死亡率比鲜玉米对照组更低,寿命更长,说明本发明配制的饲料适合长期、群体性养殖绿盲蝽。
实验例2
按实施例1所述的饲料切割为1cm×1cm×0.5cm的小块,每个培养皿(直径6cm×高1cm)中放入一个饲料小块,将初孵化的1日龄若虫接入培养皿中,每皿1头,20个培养皿为一组,重复4次。
按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所述,将包好的饲料分别放入各自编号的透明指形管中(直径2.0cm×高8.0cm),然后将刚孵化的1日龄若虫接入到试管中,每管1头,20个管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将接好若虫的试管用棉花塞封好,防止若虫逃逸。
从表3可以看到,实施例1中的若虫的若虫存活率也更高,实施例4的存活率次之。实施例5和实施例6由于饲料颗粒较大,低龄若虫取食困难,因此存活率很低。
表3 实施例1、4、5、6的饲料饲喂若虫的结果
实验例3
按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饲料配方,将制作好的饲料切割为1cm×1cm×0.5cm的小块,每个培养皿(直径6cm×高1cm)中放入一个饲料小块,将初孵化的1日龄若虫接入培养皿中,每皿1头,20个培养皿为一组,重复4次。
同时设置对照组:每个培养皿(直径6cm×高1cm)中放入一粒新鲜玉米粒,将初孵化的1日龄若虫接入培养皿中,每皿1头,20个培养皿为一组,重复4次。
设置培养箱饲养环境温度24℃±1℃,空气相对湿度60%-70%,光周期L:D=14:10。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饲养试虫。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皿在饲养时只需加盖,不可密封;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一条长3cm×宽1cm的润湿的滤纸条,这样既有利于调整培养皿小环境内湿度,也可以增大绿盲蝽的活动面积每天更换培养皿中的饲料。
从表4可以看到,实施例1中的若虫的发育总历期更短,若虫存活率也更高,实施例1中的配比饲喂效果明显好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3。
表4 不同组分的饲料喂养的绿盲蝽若虫在发育总历期和存活率的比较
处理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玉米汁 150 120 170
鸡蛋蛋液 120 100 130
蒸馏水 40 10 40
松花粉 3 2 5
鹰嘴豆粉 2 1 3
山梨酸 0.5 0.2 0.5
链霉素 0.25 0.2 0.5
抗坏血酸 0.7 0.5 1
复合维生素B 0.21 0.1 0.5
若虫发育总历期(天) 15.93±0.036 18.97±0.073 16.11±0.032
若虫存活率(%) 67.19±1.065 44.29±0.427 37.49±0.89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饲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玉米汁120-170份、鸡蛋蛋液100-130份、蒸馏水10-40份、松花粉2-5份、鹰嘴豆粉1-3份、山梨酸0.2-0.5份、链霉素0.2-0.5份、抗坏血酸0.5-1份和复合维生素B 0.1-0.5份;
所述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新鲜玉米榨取玉米汁,过滤;
2)按重量份称取松花粉、鹰嘴豆粉、山梨酸、链霉素、抗坏血酸、复合维生素B和蒸馏水,将固体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溶液;
3)取新鲜鸡蛋蛋液,搅拌均匀;
4)按重量份将玉米汁、鸡蛋蛋液和步骤2)所得溶液混合均匀,置于水浴锅中加热;
5)晾凉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饲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玉米汁150份、鸡蛋蛋液120份、蒸馏水40份、松花粉3份、鹰嘴豆粉2份、山梨酸0.5份、链霉素0.25份、抗坏血酸0.7份和复合维生素B 0.2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蒸馏水的温度为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混合液密封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置于100℃水浴锅中加热15min。
6.一种绿盲蝽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人工饲料,将饲料切割为1cm×1cm×0.5cm的小块,将每一块置于6cm的培养皿中饲养单头若虫或者成虫,培养皿加盖,且每个培养皿中加入一条长度为3cm×1cm的润湿的滤纸条保持湿度,每天更换培养皿中的饲料,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饲养试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环境为温度26℃±1℃,空气相对湿度60%-70%,光周期L:D=14:10。
CN201410550788.3A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Active CN104351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0788.3A CN104351503B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0788.3A CN104351503B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1503A CN104351503A (zh) 2015-02-18
CN104351503B true CN104351503B (zh) 2019-01-29

Family

ID=52518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0788.3A Active CN104351503B (zh) 2014-10-16 2014-10-16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51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2266A (zh) * 2015-01-14 2015-05-2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CN108402343B (zh) * 2018-04-09 2022-03-2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叉角厉蝽的人工饲料配方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8057A (zh) * 2010-11-24 2011-05-1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CN102599355A (zh) * 2011-12-19 2012-07-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3271247A (zh) * 2013-06-03 2013-09-0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黑肩绿盲蝽的人工饲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8057A (zh) * 2010-11-24 2011-05-1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CN102599355A (zh) * 2011-12-19 2012-07-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3271247A (zh) * 2013-06-03 2013-09-0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黑肩绿盲蝽的人工饲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绿盲蝽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金银利等;《植物保护》;20131231;第39卷(第1期);第109-11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1503A (zh)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3182B (zh) 一种东亚小花蝽的饲养方法
CN101773099B (zh) 一种斯氏小盲绥螨的人工饲养生产方法
CN102048057B (zh)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CN106900348A (zh) 一种富硒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1225000B (zh) 一种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的生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5183B (zh) 一种瓜实蝇幼虫人工饲料
CN105524856A (zh) 生物转化硒制剂的生产方法及富硒农产品生产方法
CN104957090A (zh) 一种林下放养土鸡技术
CN104381221A (zh) 桔小实蝇规模化饲养方法
CN104304694B (zh) 桃蛀螟人工饲料、制备方法及继代饲养方法
CN102599355B (zh)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1103707A (zh) 海胆四倍体苗种的诱导和培育方法
CN105028345B (zh) 一种龟纹瓢虫的饲养方法
CN108041353A (zh) 一种桃蛀螟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51503B (zh)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CN103880563B (zh) 一种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41665A (zh) 一种富硒黄粉虫的养殖方法
CN104957088A (zh) 一种菜园放养土鸡技术
MXPA06001727A (es) Proceso para el cultivo intensivo de chapulines y sus derivados libres de contaminantes para consumo humano.
CN108575550B (zh) 一种人工培养肉虫草的方法
Singh et al. Integrated aquaculture with fox nut-a case study from North Bihar, India
CN107232140A (zh) 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
CN108740611B (zh) 桃蛀螟幼虫人工饲料、其制备方法及桃蛀螟饲养方法
CN107969382A (zh) 一种文桥鸭的抗病养殖法
CN107173524A (zh) 一种七百弄鸡饲料及其使用该饲料饲养七百弄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