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0150A - 电梯用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0150A
CN102040150A CN2010105172580A CN201010517258A CN102040150A CN 102040150 A CN102040150 A CN 102040150A CN 2010105172580 A CN2010105172580 A CN 2010105172580A CN 201010517258 A CN201010517258 A CN 201010517258A CN 102040150 A CN102040150 A CN 102040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spender
suspention
room doo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172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40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0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用门装置,难以脱落且确保安全。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上方部;悬吊轨,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悬吊辊,悬架在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第一厅门,具有第一门悬吊器和第一厅门面板;第二厅门,具有第二门悬吊器和第二厅门面板;第一卡合部件,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件,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具有与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向下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在顶箱上位置为,在卡合时与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的高度方向的间隙比悬吊辊与悬吊轨的卡合量小。

Description

电梯用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门装置。
背景技术
即使在门关闭时,对电梯用门作用某种外力而使门倾斜或脱落的情况,对于电梯的利用者来说也非常危险。因此,提出一种即使作用某种外力门也难以脱落的电梯用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电梯用门装置具备:悬吊箱,设置在出入口的上方部;悬吊轨,沿着水平方向铺设在悬吊箱上;悬吊板,上部安装有悬吊辊,该悬吊辊载放在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滚动;电梯门,安装在悬吊板的下部,对出入口进行开闭;以及倾斜阻止用挡块,安装在将悬吊板的上端部延长到悬吊箱的顶板附近而形成的延长部上,在门倾斜时与悬吊箱的内面抵接而阻止门的倾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7518号公报
在现有技术中,在电梯用门被向上方抬起、或者被作用外力而弯曲的情况下,不能充分防止门的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用门装置,能够可靠防止电梯用门的脱落而确保电梯利用者的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卡合部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向下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在如下位置被安装在上述顶箱上,即在卡合时,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的高度方向的间隙比上述悬吊辊与上述悬吊轨的卡合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与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卡合,以限制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从上述悬吊轨脱落;以及第二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与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卡合,以限制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从上述悬吊轨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及第一、第二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以夹入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方式进行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及第一、第二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以夹入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方式进行卡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可靠防止电梯用门的脱落而确保电梯利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利用图1和图2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图1(b)是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在电梯厅中设置有用于供利用者乘降的乘降口,该乘降口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位于升降通路内、在乘降口的上方部配置有顶箱1。如图1(a)所示,在顶箱1的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悬吊轨2。
具有载放在悬吊轨2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3的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二门悬吊器5,经由悬吊辊3而悬架在悬吊轨2上。因此,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二门悬吊器5通过悬吊辊3而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移动)。
在第一门悬吊器4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第一厅门面板6。此外,在第二门悬吊架5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第二厅门面板7。
第一厅门包括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一厅门面板6。通过悬吊辊3乘载在悬吊轨2上,由此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同样,第二厅门包括第二门悬吊器5和第二厅门面板7。通过悬吊辊3乘载在悬吊轨2上,由此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截面形状为吊钩状、且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8a的第一卡合部件8,其吊钩状的长度部被安装在第一门悬吊器4上。
此外,截面形状为吊钩状、且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9a的第二卡合部件9,其吊钩状的长度部被安装在第二门悬吊器5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顶箱1中,在悬吊轨2的下方配置有具有向下突出的卡合部10a的被卡合部件10,该卡合部10a能够与第一卡合部件8的卡合部8a及第二卡合部件9的卡合部9a相卡合。如图2所示,被卡合部件10分别被嵌入到第一卡合部件8和第二卡合部件9的弯曲部中。并且,如图2所示,在卡合时,将被卡合部件10的位置设定为,与第一卡合部件8、第二卡合部件9的高度方向的间隙B、C比悬吊辊3与悬吊轨2的卡合量A小。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电梯用门被向上方抬起、或者作用力而门面板弯曲的情况下,门面板也不会从卡合部分脱落,所以能够在事前防止利用者坠落到升降通路内这种危险。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3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3(a)表示门关闭途中的状态,图3(b)表示门关闭时的状态。
在电梯厅中设置有用于供利用者乘降的乘降口,该乘降口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位于升降通路内,在乘降口的上方部配置有顶箱1。如图3所示,在顶箱1的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有悬吊轨2。
具有被载放在悬吊轨2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3的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二门悬吊器5,经由悬吊辊3悬架在悬吊轨2上。因此,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二门悬吊器5能够通过悬吊辊3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移动)。
在第一门悬吊器4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第一厅门面板6。此外,在第二门悬吊架5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第二厅门面板7。
第一厅门包括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一厅门面板6。通过悬吊辊3乘载在悬吊轨2上,由此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同样,第二厅门包括第二门悬吊器5和第二厅门面板7。通过悬吊辊3乘载在悬吊轨2上,由此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与第二门悬吊器5卡合的第一卡合部件11被设置在第一门悬吊器4上。此外,与第一门悬吊器4卡合的第二卡合部件12被设置在第二门悬吊器5上。因此,第一卡合部件11对乘载在悬吊轨2上的第二门悬吊器5从悬吊轨2脱落的情况进行限制,第二卡合部件12对乘载在悬吊轨2上的第一门悬吊器4从悬吊轨2脱落的情况进行限制。第一卡合部件11和第二卡合部件12只要至少在门关闭时卡合而相互对一个门悬吊器的动作进行限制即足够。因此,不需要是沿着厅门面板6、7的宽度尺寸的大致整体那样的外形尺寸较大的部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结构简单的同时,即使在对一个门面板作用外力而其要脱落,由于其处于与另一个门面板卡合状态,所以通过两个门面板来承受外力,也能够实现可靠地防止脱落。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4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图4(a)表示门关闭途中的状态,图4(b)实施门关闭时的状态。
在电梯厅中设置有用于供利用者乘降的乘降口,该乘降口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位于升降通路内,在乘降口的上方部配置有顶箱1。如图4所示,在顶箱1的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有悬吊轨2。
具有被载放在悬吊轨2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3的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二门悬吊器5,经由悬吊辊3悬架在悬吊轨2上。因此,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二门悬吊器5能够通过悬吊辊3而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移动)。
在第一门悬吊器4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第一厅门面板6。此外,在第二门悬吊架5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第二厅门面板7。
第一厅门包括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一厅门面板6。通过悬吊辊3乘载在悬吊轨2上,由此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同样,第二厅门包括第二门悬吊器5和第二厅门面板7。通过悬吊辊3乘载在悬吊轨2上,由此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如图4所示,在第二门悬吊器5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件13和第二卡合部件14。在门关闭时,在由第一卡合部件13和第二卡合部件14形成的间隙中,夹入第一门悬吊器4。另外,也可以为,在第一门悬吊器4上设置第一卡合部件13和第二卡合部件14,在门关闭时,在由第一卡合部件13和第二卡合部件14形成的间隙中,夹入第二门悬吊器5。第一卡合部件13和第二卡合部件14只要至少在门关闭时对另一个门悬吊器的动作进行限制即足够。因此,不需要是沿着厅门面板6、7的宽度尺寸的大致整体那样的外形尺寸较大的部件。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结构简单的同时,即使在对一个门面板作用外力而其要脱落,由于其处于与另一个门面板卡合状态,所以通过两个门面板来承受外力,也能够实现可靠地防止脱落。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身,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落其主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变形而具体化。此外,也能够通过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的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并且,也可以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

Claims (5)

1.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
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
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
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一卡合部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
第二卡合部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以及
被卡合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向下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在如下位置被安装在上述顶箱上,即在卡合时,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的高度方向的间隙比上述悬吊辊与上述悬吊轨的卡合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第二卡合部件和上述被卡合部件被设置于在门关闭时进行卡合的位置上。
3.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
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
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
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一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与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卡合,以限制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从上述悬吊轨脱落;以及
第二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与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卡合,以限制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从上述悬吊轨脱落。
4.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
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
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
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及
第一、第二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以夹入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方式进行卡合。
5.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
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
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
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及
第一、第二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以夹入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方式进行卡合。
CN2010105172580A 2009-10-19 2010-10-19 电梯用门装置 Pending CN1020401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0251/2009 2009-10-19
JP2009240251A JP2011084385A (ja) 2009-10-19 2009-10-19 エレベータ用ド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0150A true CN102040150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06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172580A Pending CN102040150A (zh) 2009-10-19 2010-10-19 电梯用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084385A (zh)
CN (1) CN1020401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802A (zh) * 2015-02-12 2015-05-20 苏州易升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电梯门防撞脱安全保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71141A1 (zh) * 2011-06-16 2012-12-20 富士达株式会社 电梯门防脱落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门装置
WO2018025328A1 (ja) 2016-08-02 2018-0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183A (ja) * 1986-05-26 1987-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乗場ドア装置
JPS63178284U (zh) * 1987-05-07 1988-11-18
JPS63197266U (zh) * 1987-06-10 1988-12-19
JPH03264486A (ja) * 1990-03-12 1991-1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ドア装置
CN1270139A (zh) * 1999-04-12 2000-10-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耐火升降梯门
CN2546589Y (zh) * 2002-05-13 2003-04-23 孙荫模 自平衡式保持器的单列滚珠导轨
JP2004113258A (ja) * 2002-09-24 2004-04-15 Nippon Door Check Mfg Corp 防火扉装置
JP2005008318A (ja) * 2003-06-17 2005-0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1753827A (zh) * 2003-07-28 2006-03-2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用于电梯的密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183A (ja) * 1986-05-26 1987-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乗場ドア装置
JPS63178284U (zh) * 1987-05-07 1988-11-18
JPS63197266U (zh) * 1987-06-10 1988-12-19
JPH03264486A (ja) * 1990-03-12 1991-1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ドア装置
CN1270139A (zh) * 1999-04-12 2000-10-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耐火升降梯门
CN2546589Y (zh) * 2002-05-13 2003-04-23 孙荫模 自平衡式保持器的单列滚珠导轨
JP2004113258A (ja) * 2002-09-24 2004-04-15 Nippon Door Check Mfg Corp 防火扉装置
JP2005008318A (ja) * 2003-06-17 2005-0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1753827A (zh) * 2003-07-28 2006-03-2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用于电梯的密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7802A (zh) * 2015-02-12 2015-05-20 苏州易升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电梯门防撞脱安全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84385A (ja) 201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2195B (zh) 具有可折叠的自锁式轿厢裙板的电梯安全系统
US11560291B2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to open the roof of an elevator car
CN109923056B (zh) 电梯安全装置和电梯
EP3484807B1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for safe maintenance work
CN102040150A (zh) 电梯用门装置
JP4707938B2 (ja) ジョイント遊間結合装置
KR20110114190A (ko) 승강기의 추락방지 장치
KR101438449B1 (ko) 층고 변화용 갱폼 인양 안전장치
KR200461010Y1 (ko) 각도조절 기능을 갖는 창문 스테이
CN201209080Y (zh) 升降电梯内置桥板活动结构
JP5875465B2 (ja) エレベータ
JP5997076B2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これに備えられるテールコード制振装置
KR102262254B1 (ko) 화물운반 설비를 갖춘 다층 비계장치
KR100888666B1 (ko) 상/하 개폐식 엘리베이터용 방화도어의 설치구조
CN111655603B (zh) 电梯用作业台及电梯
KR101213694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승강장 도어의 이탈방지장치
KR100831953B1 (ko) 상/하 개폐식 엘리베이터용 방화도어의 설치구조
JP4425689B2 (ja) 免震建物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5590902B2 (ja) 多層建築物の浮上り防止構造
JP3984612B2 (ja) 手すり付きベンチ
JP4456904B2 (ja) 免震建物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KR102630862B1 (ko) 엘리베이터 점검용 사다리
CN114531871B (zh) 电梯设备
KR200444964Y1 (ko) 건설현장의 승강기 출입문 안전장치
KR20160112636A (ko) 엘리베이터 인터록 2중 록킹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