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7274A -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7274A
CN102037274A CN2009801181961A CN200980118196A CN102037274A CN 102037274 A CN102037274 A CN 102037274A CN 2009801181961 A CN2009801181961 A CN 2009801181961A CN 200980118196 A CN200980118196 A CN 200980118196A CN 102037274 A CN102037274 A CN 102037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mponent
mentioned
engaging protrusion
shee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81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笠井信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37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72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02F2201/465Snap -fi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Abstract

提供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光源装置(2b)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和安装这些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底座(11b),底座(11b)具有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261),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通过将设于底座(11b)的各卡合突起(114a、114b、114c)卡合到各卡合孔(261)而被悬吊。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特别合适地涉及具备光源和调整该光源所产生的光的特性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显示装置用的光源装置和具备该显示装置用的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具备透射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等非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一般具备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配置具备光源的显示装置用的光源装置的结构。该显示装置用的光源装置具备光源和调整该光源所产生的光的特性的规定种类和规定个数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并且,这种光源装置将利用光学构件调整了特性的光照射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当照射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光透过该显示面板时,在显示面板的前面侧以可视状态显示图像。
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例如有具有使光扩散的功能的扩散片、具有聚光功能的透镜片等。另外,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支撑构造例如有如下结构: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规定数量的贯通孔,并且在光源装置的底座等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凸状的钩等,将该钩等插入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贯通孔,将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悬吊于钩等。特别采用如下结构: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中形成多个贯通孔,并且在光源装置的底座等形成多个钩,在各贯通孔中插入各凸部来悬吊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即,用多个钩来悬吊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
然而,当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时,在显示面板的前面侧(即画面上)会出现该褶皱、挠曲引起的亮度不均匀、阴影。这种亮度不均匀、阴影有可能降低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因此,优选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维持无褶皱、挠曲的状态。
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多个贯通孔,将凸部插入各贯通孔来悬吊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中,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分散在多个贯通孔的周边。因此,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
然而,在这种结构中会产生如下问题。有时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常态下的上边形成的各贯通孔的上下方向位置没有严格对齐。另外,对于突出设置于光源装置的底座的多个钩,在钩之间上下方向位置也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如下情况:钩接触某个特定的贯通孔的内周面,承受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但是钩不接触其它特定的贯通孔的内周面,在该贯通孔的周边不承受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这样,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集中到特定的贯通孔的周边,其结果是,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会发生褶皱、挠曲。
因此,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中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在底座的上边突出设置有多个钩的结构中,需要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多个贯通孔和突出设置于底座的多个钩的上下方向位置严格对齐。然而实际上,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多个贯通孔和突出设置于底座的多个钩的上下方向位置难以严格对齐。
此外,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可以举出日本特开平11-3379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特别合适的是针对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中形成多个贯通孔,利用多个钩来悬吊该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提供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光源装置,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片状光学构件和安装该光学片的底座,其要旨是:上述底座具有多个卡合突起,所述多个卡合突起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上述光学片类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上述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上述各卡合突起卡合到形成于上述光学片类的上述各卡合孔而被悬吊。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光源装置,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多个片状光学构件和安装该多个片状光学构件的底座,其要旨是:上述底座具有多个卡合突起,所述多个卡合突起能在上下方向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上述多个光学片类各自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和多个松配合孔,一个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一部分分别卡合到形成于该一个光学片类的上述卡合孔而被悬吊,并且使形成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其它一部分或者其它全部与形成于该一个光学片类的松配合孔进行松配合,其它一个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上述其它一部分或者其它全部分别卡合到形成于该其它一个光学片类的上述卡合孔而被悬吊,并且使形成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上述一部分与形成于该其它一个光学片类的松配合孔进行松配合。
在此,上述赋能单元能优选采用螺旋弹簧或者板弹簧。
另外,本发明的要旨是具备上述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面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卡合突起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即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多个卡合孔的上下方向位置不同,卡合突起也能通过上下运动来使卡合突起卡合到全部卡合孔,承受自重。即,能防止或抑制发生特定的卡合孔的内周面与卡合突起接触,其它特定的卡合孔的内周面不与卡合突起接触的状态。因此,能防止或抑制仅在特定的卡合孔的周边承受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将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大致均匀地分散到各卡合突起。因此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
如果是将螺旋弹簧或者板弹簧用作赋能单元的结构,就能容易并且廉价地对卡合突起赋能。
另外,在配置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中,如果是利用规定的多个卡合突起来悬吊某个特定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并且利用其它规定的多个卡合突起来悬吊其它特定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就能对全部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防止发生褶皱、挠曲。因此,也能应用于配置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发生褶皱、挠曲,因此能防止或抑制发生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褶皱、挠曲引起的亮度不均匀、阴影。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所采用的底座上突出设置的卡合突起(钩)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所采用的底座上突出设置的卡合突起(钩)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中,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与突出设置于底座的卡合突起(钩)之间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机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底座11a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该底座11a是大致四边形的浅底托盘状的构件。底座11a的四边中的一方长边为常态下的上边,另一方长边为常态下的下边。另外,各短边为常态下的侧边。此外,“常态”是指光源装置或者显示装置在通常使用方式下的姿势。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的上方称为底座的前面侧,将下方称为背面侧。
如图1所示,该底座11a具有大致平面状形成的底面111和形成于该底面111的各长边的侧壁112。这些侧壁112具有底座11a的各长边向底座11a的前面侧弯起的形态。并且在各侧壁112的上端(前端)形成与底面111大致平行的载置面113。这些载置面113能载置后述的薄板状的光学构件的长边。
各长边中,在常态下位于上边的载置面113,向前面侧突出设置多个能上下运动的卡合突起(钩)114。例如,如图1所示,多个能上下运动的卡合突起(钩)114沿着长边方向大致等间隔地突出设置。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这些能上下运动的卡合突起(钩)114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卡合突起(钩)114是大致棒状的构件。卡合突起(钩)114的前端侧从底座11a的载置面113向前面侧突出。在该卡合突起(钩)114的前端侧(从底座11a的载置面113向前面侧突出的部分)能悬吊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卡合突起(钩)114的基端侧位于底座11a的载置面113的背面侧。并且基端部由赋能单元(具体地说例如是螺旋弹簧115)向常态下的上侧赋能。
因此,卡合突起(钩)114整体被向上侧赋能,在悬吊有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情况下,要克服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向上侧移动。即,当卡合突起(钩)114悬吊有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时,会由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卡合突起(钩)114向下方移动。然后,停在赋能单元(螺旋弹簧)115向上的作用力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相互平衡的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当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多个卡合孔与突出设置于底座11a的卡合突起(钩)114卡合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成为被卡合突起(钩)114悬吊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下,即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多个卡合孔的上下方向位置不严格一致,由于各卡合突起(钩)114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也会使得各卡合孔的内周面与各卡合突起(钩)114接触,各卡合孔的附近分散承受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
这样,即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多个卡合孔的上下方向位置不严格一致,也能防止或抑制自重集中到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特定的卡合孔的周边。因此,能防止或抑制由自重的集中引起的褶皱、挠曲的发生。
此外,卡合突起(钩)114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根据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大小、自重来适当设定即可。
另外,卡合突起(钩)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用的底座上设置的卡合突起(钩)114′的结构的平面图。如图3所示,变形方式的卡合突起(钩)114′是大致棒状的构件。卡合突起(钩)114′的前端侧从底座11a的载置面113向前面侧突出。在该卡合突起(钩)114′的前端侧能悬吊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卡合突起(钩)114′的基端侧位于比底座11a的载置面113靠背面侧的位置。基端部由赋能单元(板弹簧116)向常态下的上侧赋能。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板弹簧116的两端固定在设于底座11a的板弹簧固定部117。并且在卡合突起(钩)114′的基端部形成有槽,板弹簧116的中间部分与该槽卡合。因此,卡合突起(钩)114′由板弹簧116支撑,并且向上方赋能。
这种结构也能实现与用上述螺旋弹簧的结构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这样,卡合突起只要是被向上方赋能的结构即可,其结构不限。
下面,说明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底座11a的光源装置2a。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底座11a的光源装置(即,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图4中的上方称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的前面侧,将下方称为背面侧。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底座11a、反射片21、光源22、灯夹23、侧支架24、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框架27、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光源驱动电路基板盖29。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底座11a的结构如上所述。
反射片21是具有使光漫反射的表面性状的片状、膜状或者板状的光学构件。该反射片21由例如片状、膜状或者板状的发泡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形成。
光源22是能产生规定波长的光的构件。光源22能采用例如冷阴极管、热阴极管等各种荧光管、氙管等放电管、LED(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等各种现有的公知光源。图4示出的光源装置2a示出了应用线状的荧光管作为光源22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
灯夹23是将光源22保持于底座11a,并且还发挥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与光源22之间的隔离物的功能的构件。该灯夹23例如由树脂材料等一体形成。
侧支架24是按大致棒状形成的构件。该侧支架24例如由树脂材料等一体形成。这些侧支架24覆盖光源22的两个端部(电极部),并且发挥用于载置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的隔离物的功能。
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例如能采用扩散板。扩散板是能使透过的光随机扩散,由此实现光源所产生的光的面方向的亮度分布均匀化的光学构件。扩散板例如具有在包括大致透明的树脂材料的基材中混合具有反射光的性质的微粒子的结构。并且该扩散板利用射出成形等形成薄板状。
作为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优选采用扩散片、透镜片或者偏振光反射片。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的一方长边(常态下的上边)形成用于与突出设置于底座11a的卡合突起(钩)114卡合的卡合孔261。该卡合孔261的数量、尺寸、位置、形状等根据突出设置于底座11a的卡合突起(钩)114的数量、尺寸、位置形状等而设定。主要是,只要能将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悬吊于突出设置于底座11a的卡合突起(钩)114的结构即可。
扩散片是能使透过的光随机扩散来实现面方向的亮度分布均匀化的光学构件。该扩散片是将在大致透明的基材中混合具有反射光的性质的微粒子所得的材料成形为片状或膜状而成的。大致透明的基材能采用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透镜片具有将基材层和具有规定截面形状、具有聚光功能的层层叠的构造。基材层例如能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具有聚光功能的层能采用丙烯酸类树脂等。该透镜片使透过的光聚敛,由此具有实现亮度提高的功能。
偏振光反射片(也称为亮度提高片)是使规定方向的偏振光(在规定方向上振动的光)透过,使其以外的光反射的光学构件。该偏振光反射片能优选采用DBEF系列(“DBEF”是スリ一エムカンパニ一的注册商标)。
框架27是具有支撑和/或保护后述的显示面板的功能的构件。如图4所示,该框架27具有开口的大致四边形的形状,是形成为边框状的构件。该框架27能采用:由树脂材料等一体形成的结构、由包括树脂材料等的部件组合而成的结构、对金属板材等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结构、由包括金属板材等的部件组合而成的结构等。
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是由驱动光源22的电子电路和/或电气电路等构建的电路基板。只要是将例如荧光管用作光源22的结构即可,将逆变电路等构建于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
光源驱动电路基板盖29是覆盖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的板状或者浅底的托盘状的构件。该光源驱动电路基板盖29保护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并且防止来自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的不需要的辐射。因此,该光源驱动电路基板盖29由金属等导体形成。
具备这种构件的光源装置2a的组装构造如下。
参照图4进行说明。在底座11a的底面111的前面侧配置有反射片21。在该前面侧并列配置有多个光源22。这些光源22利用灯夹23保持在底座11a的底面111的前面侧。在底座11a的各短边配置有侧支架24,使其覆盖光源22的两个端部(即电极部)。在底座11a的侧壁112的前面侧和侧支架24的前面侧配置有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
在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的前面侧配置有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的光学构件。具体地说,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配置为与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重叠,并且突出设置于底座11a的卡合突起(钩)114插入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的卡合孔261。根据这种结构,在常态下,成为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被突出设置于底座11a的卡合突起(钩)114悬吊的结构。
并且,在底座11a的前面侧安装有框架27。另外,在底座11a的背面侧配置有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并且光源驱动电路基板盖29配置为覆盖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的多个卡合孔261的上下方向位置不严格一致,通过各卡合突起(钩)114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也会使得各卡合孔261的内周面与各卡合突起(钩)114进行接触,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的自重分散到各卡合孔261的内周面。这样,即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的多个卡合孔261的上下方向位置不严格一致,也能防止或抑制自重集中到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的特定的卡合孔261的周边。因此,能防止或抑制自重的集中引起的褶皱、挠曲的产生。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具备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中,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与突出设置于底座11b的卡合突起(钩)114之间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在图5中,示出了具备3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将它们称为第一光学构件26a、第二光学构件26b、第三光学构件26c。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采用的底座11b具有:用于悬吊第一光学构件26a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用于悬吊第二光学构件26b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b、用于悬吊第三光学构件26c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c。此外,底座11b的整体结构和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采用的底座11a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一光学构件26a、第二光学构件26b和第三光学构件26c中分别形成有:与底座11b的规定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卡合的多个卡合孔261;能与底座11b的规定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松配合的多个松配合孔262。具体地说,第一光学构件26a中形成有:与底座11b的用于悬吊第一光学构件26a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卡合的多个卡合孔261;能与用于悬吊第二光学构件26b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b松配合的松配合孔262;以及能与用于悬吊第三光学构件26c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c松配合的松配合孔262。第二光学构件26b中形成有:与底座11b的用于悬吊第二光学构件26b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b卡合的多个卡合孔261;能与用于悬吊第一光学构件26a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松配合的松配合孔262;以及能与用于悬吊第三光学构件26c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c松配合的松配合孔262。第三光学构件26c中形成有:与底座11b的用于悬吊第三光学构件26c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c卡合的多个卡合孔261;能与用于悬吊第一光学构件26a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松配合的松配合孔262;以及能与用于悬吊第二光学构件26b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b松配合的松配合孔262。
当将规定的卡合突起114a、114b、114c卡合于规定的卡合孔261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成为由卡合突起114a、114b、114c悬吊的状态。在此,松配合孔262是与规定的卡合突起114a、114b、114c松配合的结构,形成为卡合突起114a、114b、114c不与松配合孔262的内周面接触的尺寸形状。例如能采用在常态下纵向较长的长孔等。
根据这种结构,在使底座11b为通常使用方式下的姿态时,第一光学构件26a由底座11b的用于悬吊第一光学构件26a的卡合突起(钩)114a悬吊,但是用于悬吊第二光学构件26b的卡合突起(钩)114b和用于悬吊第三光学构件26c的卡合突起(钩)114c处于与第一光学构件26a的松配合孔262松配合的状态,不与第一光学构件26a接触(换言之,对第一光学构件26a的悬吊没有贡献)。第二光学构件26b由底座11b的用于悬吊第二光学构件26b的卡合突起(钩)114b悬吊,但是用于悬吊第一光学构件26a的卡合突起(钩)114a和用于悬吊第三光学构件26c的卡合突起(钩)114c处于与第二光学构件26b的松配合孔262松配合的状态,不与第二光学构件26b接触(换言之,对第二光学构件26b的悬吊没有贡献)。第三光学构件26c由底座11b的用于悬吊第三光学构件26c的卡合突起(钩)114c悬吊,但是用于悬吊第一光学构件26a的卡合突起(钩)114a和用于悬吊第二光学构件26b的卡合突起(钩)114b处于与第三光学构件26c的松配合孔262松配合的状态,不与第三光学构件26c接触(换言之,对第三光学构件26c的悬吊没有贡献)。
因此,第一光学构件26a、第二光学构件26b和第三光学构件26c成为分别由规定的多个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悬吊的状态。并且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第一光学构件26a、第二光学构件26b和第三光学构件26c分别能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同样的作用效果。因此,即使是具备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结构,也能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个数不限于三个。也能采用具备二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具备四个以上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即,在具备N个(N为1以上的自然数)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结构中,在底座形成分别用于悬吊第1~N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卡合突起(钩)。另外,在第n个(n=满足1、…、n、…N的自然数)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中,形成用于与规定的卡合突起卡合的卡合孔和能与规定的卡合突起松配合的松配合孔。然后,在使该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重叠的情况下,分别使松配合孔彼此或者松配合孔与卡合孔重叠,而不使卡合孔彼此重叠。只要是这种结构即可,不限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个数。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图6中的上方称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的前面侧,将下方称为背面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底座11b、反射片21、光源22、灯夹23、侧支架24、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在图6中示出了具备三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结构)、框架27、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光源驱动电路基板盖29。这些结构除了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作为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能合适地采用扩散片、透镜片或者偏振光反射片。在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一方长边(常态下的上边)形成:用于与突出设置于底座11b的规定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卡合的卡合孔261;以及能与规定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松配合的松配合孔262。该卡合孔261和松配合孔262的数量、尺寸、位置、形状等根据突出设置于底座11b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的数量、尺寸、位置形状等而设定。另外,在将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卡合孔卡合于规定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的情况下,松配合孔262不与贯通该松配合孔262的规定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接触(即,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不承受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自重)。
并且,在使该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重叠的情况下,设定为松配合孔262彼此以及松配合孔262与卡合孔261重叠,但是卡合孔261彼此不重叠。根据这种结构,规定的卡合突起114a、114b、114c能悬吊规定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对其它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悬吊没有贡献。因此,能对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分别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同样的作用效果。
具备这种构件的光源装置2b的组装构造如下。
参照图6进行说明。在底座11b的底面111的前面侧配置有反射片21。在其前面侧并列配置有多个光源22。这些光源22由灯夹23保持在底座11b的底面111的前面侧。在底座11b的各短边配置有侧支架24,使其覆盖光源22的两个端部(即电极部)。在底座11b的侧壁112的前面侧的载置面113和侧支架24的前面侧配置有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
在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的前面侧配置有规定个数的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具体地说,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与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重叠配置,并且突出设置于底座11b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插入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卡合孔261和松配合孔262。
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具体组合例如如下那样。(1)具备扩散板作为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具备扩散片、透镜片、偏振光反射片作为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并且,从光源装置2b的背面侧按顺序配置有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偏振光反射片。(2)具备扩散板作为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具备偏振光反射片、2个扩散片作为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并且,从光源装置2b的背面侧按顺序配置有扩散板、2个扩散片、偏振光反射片。(3)具备扩散板作为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具备透镜片、2个扩散片作为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并且从光源装置2b的背面侧按顺序配置有扩散板、第1个扩散片、透镜片、第2个扩散片。(4)具备扩散板作为薄板状的光学构件25,具备1个、2个或者3个扩散片作为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并且,从光源装置2b的背面侧按顺序层叠配置有扩散板、规定个数(1个、2个或者3个)扩散片。
此外,薄板状的光学构件(扩散板)25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组合不限于这些组合。只要根据光源装置2b、显示装置的种类等适当地设定即可。
并且,在底座11b的前面侧安装有框架27。另外,在底座11b的背面侧配置有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并且光源驱动电路基板盖29配置为覆盖光源驱动电路基板28。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多个卡合孔261的上下方向位置不严格一致,通过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也会使得各卡合孔261的内周面与各卡合突起(钩)114a、114b、114c发生接触,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的自重分散到各卡合孔261的附近进行悬挂。这样,即使形成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多个卡合孔261的上下方向位置不严格一致,也能防止或抑制自重集中于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特定的卡合孔的周边。因此,能防止或抑制自重的集中引起的褶皱、挠曲的产生。
并且,即使是具备多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的结构,也能对每个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a、26b、26c实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同样的作用效果。
下面说明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3(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显示面板31、外框32、控制电路基板33、控制电路基板盖34。
显示面板31能采用以往公知的各种透射型的显示面板。例如能合适地采用一般的透射型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外框32是具有支撑和/或保护显示面板31的功能的构件。如图7所示,该外框32具有开口的大致四边形的形状。控制电路基板33是构建根据从外部(例如调谐器)输入的信号生成驱动显示面板31的控制信号的电子电路和/或电气电路等的基板。控制电路基板盖34是覆盖控制电路基板33的平板状或者浅底的托盘状的构件。该控制电路基板盖34保护控制电路基板33,并且防止来自控制电路基板33的不需要的辐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的组装构造如下。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的框架27的前面侧配置有显示面板31。并且在其前面侧安装有外框32。由此,显示面板31被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的框架27和外框32夹持。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的底座11a、11b的背面侧配置有控制电路基板33。并且,配置有控制电路基板盖34来覆盖控制电路基板33。
根据这种显示装置3,当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a或者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b所产生的光透过显示面板31时,在显示面板31的前面侧以可视状态显示规定的图像。如上所述,可防止或抑制片状或膜状的光学构件26、26a、26b、26c发生褶皱、挠曲。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能进行没有亮度不均匀、阴影的高质量的图像显示。
下面简单说明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机4。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的电视接收机4的概要构造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该电视接收机4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电源41、调谐器42、扩音单元43、机箱441、442、支撑构件45。
电源4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调谐器42等提供电力。
调谐器42根据接收的电波、从外部输入的信号生成规定频道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该调谐器42能采用现有的一般的地面波(模拟地面波和/或数字地面波)调谐器、BS调谐器、CS调谐器等。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根据调谐器42所生成的规定频道的图像信号显示图像。扩音单元43根据调谐器42所生成的声音信号产生声音。该扩音单元43能采用现有的一般的扬声器等以往公知的各种扩音单元。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电源41、调谐器42、扩音单元43收纳于机箱(图8示出的机箱包括前面侧机箱441和背面侧机箱442),由支撑构件45支撑。此外,电视接收机4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是将例如电源41、调谐器42、扩音单元43组装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的结构。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用螺旋弹簧和板弹簧作为赋能单元的结构,但是赋能单元不限于螺旋弹簧,也可以是空气弹簧、扭杆等。

Claims (5)

1.一种光源装置,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片状光学构件和安装该光学片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座具有多个卡合突起,所述多个卡合突起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上述光学片类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上述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上述各卡合突起卡合到形成于上述光学片类的上述各卡合孔而被悬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赋能单元是螺旋弹簧或者板弹簧。
3.一种光源装置,具备调整透过的光的特性的多个片状光学构件和安装该多个片状光学构件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座具有多个卡合突起,所述多个卡合突起能在上下方向移动,在常态下由赋能单元向上赋能,在上述多个光学片类各自的常态下的上边附近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状的卡合孔和多个松配合孔,一个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一部分分别卡合到形成于该一个光学片类的上述卡合孔而被悬吊,并且使形成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其它一部分或者其它全部与形成于该一个光学片类的松配合孔进行松配合,其它一个光学片类通过将设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上述其它一部分或者其它全部分别卡合到形成于该其它一个光学片类的上述卡合孔而被悬吊,并且使形成于上述底座的多个上述卡合突起中的上述一部分与形成于该其它一个光学片类的松配合孔进行松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赋能单元是螺旋弹簧或者板弹簧。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以及
液晶显示面板。
CN2009801181961A 2008-05-21 2009-03-19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20372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2729 2008-05-21
JP2008-132729 2008-05-21
PCT/JP2009/055438 WO2009142057A1 (ja) 2008-05-21 2009-03-19 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7274A true CN102037274A (zh) 2011-04-27

Family

ID=4133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81961A Pending CN102037274A (zh) 2008-05-21 2009-03-19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88176B2 (zh)
CN (1) CN102037274A (zh)
WO (1) WO200914205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851A (zh) * 2014-03-25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661609A (zh) * 2016-09-05 2019-04-19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09732A (ko) * 2012-03-28 2013-10-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 표시 장치
US8926163B2 (en) * 2012-10-24 2015-0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he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KR102053192B1 (ko) * 2013-01-17 2019-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726947B2 (ja) * 2013-05-15 2015-06-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8810B2 (ja) 1998-05-28 2007-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805493B2 (ja) * 2001-08-30 2011-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717876B2 (ja) 2002-08-28 2005-1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044747A (ja) 2003-07-25 2005-02-17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
JP4033828B2 (ja) 2003-10-29 2008-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100721564B1 (ko) * 2004-10-19 2007-05-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기판지지 프레임, 상기 프레임을 구비하는 기판지지프레임 조립체, 상기 프레임을 사용한 기판 프레이밍방법, 상기 기판지지 프레임 조립체를 사용한 도너기판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도너기판을 사용한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JPWO2007132597A1 (ja) 2006-05-12 2009-09-24 東レ株式会社 シート部材取付方法及びシート部材付き面光源枠体の製造方法
JP4659708B2 (ja) 2006-09-06 2011-03-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90094A (ja) 2006-10-04 2008-04-17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851A (zh) * 2014-03-25 2014-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661609A (zh) * 2016-09-05 2019-04-19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16273A1 (en) 2011-05-19
WO2009142057A1 (ja) 2009-11-26
US8388176B2 (en) 2013-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3653B (zh) 背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CN102037274A (zh)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US805440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303660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8462291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film position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8027885A (ja) 拡散板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
CN108022520B (zh) 显示装置
CN102096219A (zh) 显示装置
JP6284641B2 (ja)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2121637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JP2011253806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2007271843A (ja)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CN103945019A (zh) 电子装置
KR101007048B1 (ko) 양면 라이팅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4285093A (zh)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US10788612B2 (en) Light-emitting unit,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ing apparatus
CN113341613B (zh) 显示装置
WO2009131093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105579895A (zh) 显示装置
CN102027286B (zh) 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底座以及侧支架
KR101014425B1 (ko) 양면 라이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272177A (zh)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CN108549176B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899771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JP2009289597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