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6011A -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6011A
CN102036011A CN2010102927752A CN201010292775A CN102036011A CN 102036011 A CN102036011 A CN 102036011A CN 2010102927752 A CN2010102927752 A CN 2010102927752A CN 201010292775 A CN201010292775 A CN 201010292775A CN 102036011 A CN102036011 A CN 102036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facial
facial
user
benchmark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27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6011B (zh
Inventor
仲康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36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6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0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一种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在使用该设备的自拍进行摄像时,该设备允许用户根据用户期望来控制多个帧的图像的连拍。在使用该设备的自拍进行摄像时,该设备根据检测到的人物面部来改变开始通过自拍对要连续拍摄的第二图像以及随后图像进行摄像的定时。该设备向用户通知当前正在计算用于通过自拍开始摄像的定时。利用该结构,用户可以控制通过连拍进行摄像的定时。因此,提高了在使用该设备拍摄可变姿势和被摄体的多个帧的图像时的用户便利性。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根据面部检测的结果对拍摄定时进行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为了实现比在自拍时使用固定定时值的自拍功能更有用的自拍,讨论了用于根据用户期望控制快门定时的方法。更具体地,传统摄像设备能够在检测到人物面部时开始自拍。日本特开2006-254358号公报讨论了如下方法:从所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人物面部,并且在判断为检测到的面部没有摇摆的情况下开始自拍。因此,该方法能够根据用户期望控制快门定时。
假设使用象这样能够控制快门定时的摄像设备并且用户期望通过自拍来拍摄多个帧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执行上述自拍,每当拍摄了图像时,用户要回到照相机所放置的位置。因此,如果使用日本特开2006-254358号公报中所讨论的摄像设备,则用户要进行麻烦的照相机操作。
另外,假设在检测到人物之后连续拍摄先前设置数量的多个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期望拍摄不同姿势或人物的多个帧的图像,则没有时间来改变姿势或人物。因此,上述传统方法不能确保用户便利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部件,被配置为拍摄图像;操作构件,被配置为接收操作;检测部件,被配置为从所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以及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将用户操作所述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并且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如果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控制所述摄像部件开始拍摄操作,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并且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的情况下,允许所述摄像部件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部件,被配置为拍摄图像;操作构件,被配置为接收操作;检测部件,被配置为从所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以及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将用户操作所述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并且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如果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控制所述摄像部件开始拍摄操作,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小于开始所述拍摄操作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之后,如果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允许所述摄像部件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部件,被配置为拍摄图像;操作构件,被配置为接收操作;检测部件,被配置为从所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以及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将用户操作所述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并且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如果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控制所述摄像部件开始拍摄操作,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变化之后,如果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允许所述摄像部件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所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将用户操作用于接收操作的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当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时,开始拍摄操作;以及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段之后,开始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并且在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所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将用户操作用于接收操作的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当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时,开始拍摄操作;以及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小于开始所述拍摄操作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之后,开始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并且在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所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将用户操作用于接收操作的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当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时,开始拍摄操作;以及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变化之后,开始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并且在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示例性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用于启动摄像设备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由摄像设备执行的、与开关SW1和SW2有关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摄像序列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摄像序列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摄像序列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摄像状况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的示例性功能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包括镜头单元101、图像传感器102、照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03、面部检测单元104、操作开关107、记录再现控制电路108、图像记录介质109、显示装置111、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构件)114以及控制单元106。图像传感器102可以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上述单元经由总线110彼此进行通信。镜头单元101、图像传感器102以及照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03构成摄像单元112。
控制单元106将由摄像单元112拍摄的图像作为数字数据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109上。更具体地,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是数字照相机。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数字照相机包括数字静态照相机以及具有静止图像拍摄功能的数字摄像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安装到(内置于)个人计算机(PC)的照相机。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包括正常拍摄模式、连拍模式以及自拍模式等的多个拍摄模式。将这些拍摄模式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3上。在正常拍摄模式中,当用户按下包括在操作开关107中的摄像按钮时,立即执行所拍摄图像的记录(最终拍摄)。在连拍模式中,在用户保持按下摄像按钮期间,重复执行图像拍摄和记录。在自拍模式中,当用户按下摄像按钮时,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摄像定时,最终拍摄图像并进行记录。
现在,将在下面详细说明各功能单元。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摄像单元112包括镜头单元101、图像传感器102以及照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03。另外,摄像单元112包括没有示出的机构和马达。此外,摄像单元112包括自动调焦(AF)功能。镜头单元101包括实现变焦功能的变焦透镜和用于对任意被摄体进行聚焦的调焦透镜。马达(未示出)包括变焦透镜马达、调焦马达以及快门马达。在包括上述结构的摄像设备100中,通过图像传感器102将由包括调焦透镜的镜头单元101所形成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转换后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数字图像存储在帧存储器上。
图像记录介质109可以包括诸如闪速存储器、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eRA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诸如硬盘等的磁盘。可以使用可去除地安装在摄像设备100上的记录介质作为图像记录介质109。当执行最终拍摄时,将摄像单元112已拍摄并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3上的图像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109上。
面部检测单元104能够从输入图像中检测多个人物面部。另外,面部检测单元104输出与检测到的人物面部的数量、位置和大小有关的信息(面部检测结果)。面部检测单元104可以被配置为利用使用与人物面部的轮廓相对应的基准模板的模板匹配来检测人物面部。另外,如果面部检测单元104根据人物面部的组成(眼睛、鼻子或耳朵)利用模板匹配来检测人物面部,这也是有用的。此外,面部检测单元104可以利用色度键处理(chromakey processing)来检测人物的头部的顶点,并且根据检测到的顶点来检测人物面部。此外,面部检测单元104可以在所拍摄图像中检测颜色接近肤色的区域,并将该区域检测为与人物面部相对应的区域。此外,如果面部检测单元104使用神经网络,这也是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面部检测单元104根据教学信号学习人物面部,并将极可能包括人物面部的图像的区域确定为人物面部的图像。另外,可以利用任意适当的现有方法来实现由面部检测单元104执行的面部检测处理。
控制单元106获取至少两个图像的面部检测结果作为输入信息。此外,控制单元106根据面部检测结果判断图像中所拍摄的被摄体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以下将详细说明用于判断所拍摄图像中拍摄到的人物是否处于静止状态的处理。
操作开关107包括快门释放按钮和操作按钮。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操作开关107,将用以改变拍摄模式的指令和用于执行拍摄的指令等的指令发送至摄像设备100。将用户通过操作操作开关107所输入的操作通知给控制单元106。
控制单元106控制上述摄像设备100中的各组件。更具体地,当用户在正常拍摄模式期间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控制单元106立即将摄像命令通知给摄像单元112,同时将图像记录命令通知给图像记录介质109。另一方面,当用户在自拍模式期间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控制单元106在预定定时将摄像命令通知给摄像单元112,同时将图像记录命令通知给图像记录介质109。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6确定执行最终拍摄的定时,并执行控制以在所确定出的定时进行最终拍摄。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106来实现定时器控制单元。
图2和3是示出由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所执行的主例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在控制单元106的控制下执行图2和3所示的处理。
参考图2,当在更换电池之后对摄像设备100通电时,在步骤S101中,控制单元106初始化标志和控制变量。在步骤S102中,控制单元106将显示装置111对图像的显示初始化为关闭(OFF)。
在步骤S 103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设置的操作开关107的模式拨盘的位置。更具体地,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已将模式拨盘设置为“断电”、“摄像模式”和“其它模式”中的哪一个。
如果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已将模式拨盘设置为“断电”,则处理进入步骤S105。在步骤S105中,控制单元106对摄像设备100进行断电。在执行摄像设备断电处理时,控制单元106执行控制以停止各显示区域上的显示。另外,控制单元106执行控制以通过关闭挡板(摄像单元保护单元(未示出))来保护摄像单元112。此外,控制单元106执行控制以将包括标志和控制变量的必要参数、设置值以及所设置的模式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上。此外,控制单元106通过向包括显示装置111的摄像设备100的各组件停止不必要的电源供给来执行预定摄像设备断电处理。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已将模式拨盘设置为“其它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控制单元106执行与所选择的模式相对应的处理。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已将模式拨盘设置为“摄像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106。在步骤S106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电池是否剩余足够容量以及摄像设备100是否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如果判断为剩余电池容量不够(步骤S10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8。在步骤S108中,控制单元106执行控制以在显示装置111上显示预定警告消息。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电池剩余足够容量(步骤S1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7。
在步骤S107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图像记录介质109是否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更具体地,在步骤S107中,控制单元106判断摄像设备100是否可以正常执行将图像数据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109上以及从图像记录介质109再现图像数据。如果判断为图像记录介质109未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步骤S107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8。在步骤S108中,控制单元106执行控制以在显示装置111上显示预定警告消息。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图像记录介质109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步骤S10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控制单元106执行控制,以通过使用显示装置111显示图像或发出声音来显示对摄像设备100所设置的各种设置。在步骤S110中,控制单元106开始连续的自动曝光(AE)/自动调焦(AF)/自动白平衡(AWB)控制,以适当地显示实时取景用的图像,从而跟随被摄体的变化。
在步骤S111中,控制单元106对显示装置111进行控制,以开始显示由摄像单元112生成的实时取景图像。在步骤S112中,控制单元106对面部检测单元104进行控制,以从显示实时取景图像时所使用的图像数据中检测人物面部。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31。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实时取景”是如下功能:该功能用于连续显示经由图像传感器102和照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03被连续写入并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3上的数据,并允许用户在观看显示装置111上的显示的同时实时观察被摄体的图像。此外,显示装置111可以与实时取景图像相重叠地,在与面部检测单元104检测到的部分或全部面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对这些面部显示框。因此,显示装置111可以向用户通知面部检测状况。
在步骤S131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是否按下开关(快门开关)SW1。如果判断为用户没有按下开关SW1(步骤S131中为“OFF”),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用户按下了SW1(步骤S131中为“ON”),则处理进入步骤S132。在步骤S132中,控制单元106对调焦单元(未示出)进行控制,以执行用以将镜头单元101的焦点设置在被摄体上的调焦处理。另外,控制单元106基于图像传感器102的输出执行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来确定光圈值和快门时间。在测光时,控制单元106在必要时执行对闪光灯单元(未示出)的设置。
在步骤S132中完成调焦和测光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33。在步骤S133中,控制单元106对面部检测单元104进行控制,以执行面部检测。在步骤S134中,控制单元106在显示装置111上显示测光的结果。
然后,在步骤S135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哪一功能,即“面部自拍”还是“其它功能”。如果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其它功能”,则处理进入步骤S136。在步骤S136中,控制单元106将调焦结果的表示对焦区域的聚焦框显示在显示装置111上。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39。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面部自拍”,则处理进入步骤S137。在步骤S137中,控制单元106将全部面部框显示在显示装置111上。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38。在步骤S138中,控制单元106更新基准面部数量。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假设控制单元106执行用于确定基准面部数量的处理。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6将面部检测单元104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基准面部数量,并将所设置的基准面部数量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3上。在步骤S138中,控制单元106根据步骤S133中的面部检测结果来更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3上的基准面部数量。
在步骤S139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是否按下了开关SW2。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开关SW2(步骤S139中为“OFF”),则处理进入步骤S140。在步骤S140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是否按下了开关SW1。如果判断为用户已按下开关SW1(步骤S140中为“ON”),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39。因此,控制单元106重复步骤S139和S140中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139中判断为按下了开关SW2或者在步骤S140中判断为释放了开关SW1为止。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如果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面部自拍”,则控制单元106在显示装置111上对检测到的全部面部显示框(S137),并将基准面部数量更新为与显示装置111上所显示的框数量相等的数量(S138)。控制单元106保持显示状态,直到用户按下开关SW2或者释放开关SW1为止。如果判断为按下了开关SW2(步骤S139中为“ON”),则处理进入步骤S161(图4)。
现在将在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参考图4,在步骤S161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哪一功能,即“面部自拍”还是“其它功能”。如果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其它功能”,则处理进入步骤S162。在步骤S162中,控制单元106执行摄像处理。步骤S162中所执行的摄像处理包括用于将所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写入到图像记录介质109上的处理以及如下的显影处理,其中该显影处理包括对通过使用记录再现控制电路108而从图像记录介质109加载的图像数据所执行的各种处理。
在步骤S163中,控制单元106读取已被写入到图像记录介质109的预定区域上的所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并执行诸如AWB处理、伽玛转换和颜色转换等的各种显影处理。在步骤S164中,控制单元106从图像记录介质109的预定区域中读取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设置的模式,对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压缩。在步骤S165中,控制单元106将进行了上述一系列处理的所拍摄图像数据写入到图像记录介质109的图像存储缓存区域的空闲空间。
在步骤S166中,控制单元106从图像记录介质109中读取已根据显示装置111上的显示内容进行了处理的图像数据。此外,控制单元106将要显示的图像数据传送到图像显示存储器(未示出)上。另外,控制单元106执行控制,以通过快速回放将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装置111上。
在步骤S185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哪一功能。如果在步骤S185中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连拍”,则处理进入步骤S186。在步骤S186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是否按下了开关SW2。如果判断为用户连续按下了开关SW2(步骤S186中为“ON”),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62。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06连续执行摄像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85中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单拍”,则处理进入步骤S190。在步骤S190中,控制单元106将显示装置111上的显示设置为实时取景显示。然后,在完成一系列摄像操作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验证了通过快速回放显示的所拍摄图像之后,可以将显示模式改变为连续显示下一摄像操作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实时取景显示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61中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面部自拍”,则处理进入步骤S180。在步骤S180中,控制单元106使设置在摄像设备100的主体正面的LED 114闪光,以向用户通知当前正在执行用于检测包括在图像中的面部数量的增加的处理。在步骤S181中,控制单元106对面部检测单元104进行控制,以继续进行面部检测操作。在步骤S182中,控制单元106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如果判断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已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步骤S18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3。在步骤S183中,控制单元106关闭LED 114。然后,在步骤S162中,控制单元106使处理进入摄像操作。在执行步骤S162~S166中的一系列摄像操作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87。在步骤S187中,控制单元106使LED 114点亮预定时间。在步骤S188中,控制单元106进行等待,直到经过预定LED点亮时间为止。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80,以继续再次进行面部自拍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当前面部数量没有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步骤S18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84。在步骤S184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是否执行了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如果判断为用户没有执行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步骤S184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61。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用户执行了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步骤S18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90。
如上所述,根据本典型实施例,摄像设备100在完成摄像操作之后点亮LED 114,并向包括在被摄体中的用户进行预定时间的通知。利用该结构,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00可以向用户通知要重新开始面部检测。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在向用户进行通知的时间段内有意地将他/她的头从摄像设备100转开并通过在任意定时返回注视摄像设备100来对拍摄下一图像的定时进行控制。
在完成摄像操作之后将LED 114连续点亮预定时间的时间段期间(即,在与步骤S187和S188中的处理相对应的时间段期间),面部检测单元104不执行面部检测。换句话说,即使判断为当前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或小于基准面部数量,控制单元106也不开始摄像。
因此,使得还作为被摄体的用户能够自由重构要拍摄的图像。通过使用LED 114执行的对用户的通知是重要的,这是因为执行该通知以向用户通知在拍摄图像之后用户将他/她的头从摄像设备100转开不会引起问题。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完成摄像之后将LED 114连续点亮预定时间的时间段期间,面部检测单元104不执行面部检测。然而,本典型实施例不局限于该示例。更具体地,在该预定时间期间,如果面部检测单元104执行面部检测而控制单元106不执行关于当前面部数量是否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的判断,这也是有用的。
现在,将参考图5在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参考图5,在步骤S161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哪一功能,即“面部自拍”还是“其它功能”。在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其它功能”的情况下根据本典型实施例执行的处理与如上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相同。因此,这种情况下所执行的处理设置有相同的步骤编号(步骤S162~S186),并且这里将不重复对其的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61中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面部自拍”,则处理进入步骤S180。在步骤S180中,控制单元106使设置在摄像设备100的主体正面的LED 114闪光,以向用户通知当前正在执行用于检测包括在图像中的面部数量的增加的处理。在步骤S181中,控制单元106对面部检测单元104进行控制,以继续进行面部检测操作。在步骤S182中,控制单元106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已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如果判断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已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步骤S18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3。在步骤S183中,控制单元106关闭LED 114。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62,并进入步骤S162及之后的步骤中执行的摄像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当前面部数量没有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步骤S18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84。在步骤S184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是否执行了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如果判断为用户没有执行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步骤S184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61。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用户执行了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步骤S18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90。
在执行步骤S162~S166中的一系列摄像操作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85。在步骤S185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哪一功能。如果在步骤S185中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面部自拍”,则处理进入步骤S287。在步骤S287中,控制单元106点亮LED 114。在步骤S288中,控制单元106对面部检测单元104进行控制以执行面部检测。
在步骤S289中,控制单元106判断步骤S288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小于步骤S182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如果判断为步骤S288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不小于前次摄像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步骤S289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290。
在步骤S290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是否执行了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如果判断为用户没有执行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步骤S290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88。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用户执行了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步骤S29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90以连续执行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由于用户已将他/她的头从摄像设备100转开而判断为步骤S288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小于前次摄像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步骤S28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0。
在上述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用户要在预定时间内将他/她的头从摄像设备100转开。另一方面,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用户可以安心地控制开始面部自拍操作的定时,这是因为除非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小于前次摄像时拍摄到的面部数量,否则不可能开始随后的拍摄,其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小于前次摄像时拍摄到的面部数量是在作为被摄体的用户将他/她的头从摄像设备100转开时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使用LED 114执行的在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已减少期间对还作为被摄体的用户进行的通知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可以向用户通知在拍摄图像之后用户将他/她的头从摄像设备100转开不会引起问题。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摄像状态的示例。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各状态下的利用LED的典型显示。参考图7,当用户按下开关SW1时,图像S400显示在显示装置111上。此时,控制单元106将值“2”设置为基准面部数量的值。当用户按下开关SW2时,控制单元106转变为当前正在执行面部检测的状态S401。
然后,当如图像S402所示新的人物进入视角时,控制单元106判断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已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在状态S403中,控制单元106开始摄像。然后,在状态S404中,摄像设备100转变为面部减少等待状态。如状态S405所示,如果任意被摄体在任意定时将面部从摄像设备100转开以转变为不执行面部检测的状态,则如在状态S406那样,处理进入用于拍摄下一图像的面部自拍操作。在状态S407中,当将面部转开的被摄体再次将他/她的面部转向摄像设备100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然后,控制单元106再次在状态S403中执行摄像操作。通过继续进行上述操作以拍摄期望数量的图像,用户可以控制要拍摄的图像数量。
现在,将参考图6在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例。参考图6,在步骤S161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哪一功能,即“面部自拍”还是“其它功能”。在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其它功能”的情况下根据本典型实施例执行的处理与如上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相同。因此,这种情况下所执行的处理设置有相同的步骤编号,并且这里将不重复对其的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61中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面部自拍”,则处理进入步骤S180。在步骤S180中,控制单元106使设置在摄像设备100的主体正面的LED 114闪光,以向用户通知当前正在执行用于检测包括在图像中的面部数量的增加的处理。在步骤S181中,控制单元106对面部检测单元104进行控制,以继续进行面部检测操作。在步骤S182中,控制单元106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已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如果判断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已变得大于基准面部数量(步骤S18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83。在步骤S183中,控制单元106关闭LED 114。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62,并进入步骤S162及之后的步骤中执行的摄像操作。
在执行步骤S162~S166中的一系列摄像操作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85。在步骤S185中,控制单元106判断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哪一功能。如果在步骤S185中判断为已将驱动开关设置为“面部自拍”,则处理进入步骤S387。在步骤S387中,控制单元106点亮LED 114。在步骤S388~S391和步骤S393中,控制单元106执行面部稳定检测。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6进行等待,直到在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恒定和稳定即检测到相同数量的面部并且同时各检测到的面部的位置仅在预定范围内变化为止。在步骤S388中,控制单元106启动面部稳定等待定时器。在步骤S389中,控制单元106执行控制以开始面部检测。在步骤S390中,控制单元106判断面部数量是否已改变。如果判断为面部数量已改变(步骤S39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393。在步骤S393中,控制单元106重新启动面部稳定等待定时器。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面部数量没有改变(步骤S390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391。在步骤S391中,控制单元106判断面部稳定等待定时器是否已满。如果判断为面部稳定等待定时器已满(步骤S39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394。在步骤S394中,控制单元106更新基准面部数量,其中该基准面部数量是在完成了被摄体用户的姿势改变或者完成了被摄体用户的替换之后变为恒定的面部数量。然后,在步骤S180中,控制单元106继续进行面部自拍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面部稳定等待定时器未满(步骤S39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392。在步骤S392中,控制单元106判断用户是否执行了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如果判断为用户没有执行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步骤S392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89,并重复步骤S389及之后的步骤中的上述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用户执行了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步骤S39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90。在步骤S190中,控制单元106将显示装置111上的显示设置为实时取景显示。然后,在完成一系列摄像操作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
利用上述结构,本典型实施例可以允许用户通过有意地改变要检测的面部数量或通过将他/她的头从摄像设备100转开来自由地延迟开始面部自拍操作的定时。通过使用LED 114执行的在用于等待面部数量稳定的时间段内向作为被摄体的用户进行的通知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可以向用户通知在拍摄图像之后用户将他/她的头从摄像设备100转开不会引起问题。
在面部检测单元104能够检测转向侧面的用户轮廓的情况下,用户仅通过使用注视摄像设备100的用户的面部进行面部自拍操作,就可以容易地执行使用面部自拍的连拍控制。换句话说,在使用用户轮廓作为用户面部检测对象进行面部自拍操作并且用户通过转向一边或通过用他/她的手遮挡而隐藏他/她的面部以减少要检测的面部数量的情况下,对用户而言利用面部自拍的连拍控制变得困难。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通过使用LED114将面部自拍的操作状态通知给用户。然而,本典型实施例不局限于该结构。可以通过发出声音或通过其它适当的方法来执行对用户的上述通知。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以上参考图4~7所述的用于停止自拍的操作是指用于通过操作驱动开关、开关SW1或开关SW2来停止自拍操作的操作。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用于拍摄图像的触发时,控制单元106开始摄像。然而,如果在开始用于拍摄图像的实际操作之前控制单元106再次执行测光和调焦,这也是有用的。
还可以通过向系统或设备提供存储有实现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并通过利用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单元(M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上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本发明。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部件,被配置为拍摄图像;
操作构件,被配置为接收操作;
检测部件,被配置为从所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以及
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将用户操作所述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并且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如果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控制所述摄像部件开始拍摄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段并且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的情况下,允许所述摄像部件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部件,所述通知部件被配置为向用户通知没有经过所述预定时间段这一情况。
3.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部件,被配置为拍摄图像;
操作构件,被配置为接收操作;
检测部件,被配置为从所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以及
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将用户操作所述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并且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如果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控制所述摄像部件开始拍摄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小于开始所述拍摄操作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之后,如果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允许所述摄像部件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部件,所述通知部件被配置为向用户通知没有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小于开始所述拍摄操作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这一情况。
5.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部件,被配置为拍摄图像;
操作构件,被配置为接收操作;
检测部件,被配置为从所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以及
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将用户操作所述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并且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如果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控制所述摄像部件开始拍摄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变化之后,如果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则允许所述摄像部件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部件,所述通知部件被配置为向用户通知没有检测出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之后所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没有变化这一情况。
7.一种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
将用户操作用于接收操作的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
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当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时,开始拍摄操作;以及
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段之后,开始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并且在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用户通知没有经过所述预定时间段这一情况。
9.一种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
将用户操作用于接收操作的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
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当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时,开始拍摄操作;以及
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小于开始所述拍摄操作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之后,开始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并且在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用户通知没有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小于开始所述拍摄操作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这一情况。
11.一种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多个人物的面部;
将用户操作用于接收操作的操作构件时检测到的面部数量设置为面部的基准数量;
在操作所述操作构件之后,当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时,开始拍摄操作;以及
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后检测出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变化之后,开始判断检测到的面部数量是否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并且在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变得大于所述基准数量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所述拍摄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用户通知没有检测出在完成所述拍摄操作之后所检测到的面部数量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没有变化这一情况。
CN2010102927752A 2009-09-24 2010-09-25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60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9195 2009-09-24
JP2009219195 2009-09-24
JP2010-191295 2010-08-27
JP2010191295A JP5661380B2 (ja) 2009-09-24 2010-08-27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011A true CN102036011A (zh) 2011-04-27
CN102036011B CN102036011B (zh) 2013-07-10

Family

ID=4375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277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36011B (zh) 2009-09-24 2010-09-25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16315B2 (zh)
JP (1) JP5661380B2 (zh)
CN (1) CN1020360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7913A (zh) * 2015-06-18 2016-12-28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6778B2 (ja) * 2012-09-05 2016-08-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12756B2 (en) 2013-08-21 2017-07-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519263B (zh) * 2013-09-27 2018-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652A (zh) * 2007-07-27 2009-01-2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398593A (zh) * 2007-09-25 2009-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执行理想自拍的摄像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自动拍摄方法
CN101399916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29158A2 (en) * 2003-09-12 2005-03-31 Neal Michael R Method of interactive system for previewing and selecting eyewear
JP4549647B2 (ja) * 2003-09-30 2010-09-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639869B2 (ja) 2005-03-14 2011-02-2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タイマー撮影方法
JP4654974B2 (ja) * 2006-05-23 2011-03-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方法
JP4444936B2 (ja) * 2006-09-19 2010-03-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8256878A (ja) * 2007-04-04 2008-10-23 Casio Comput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セルフタイマー制御方法、セルフタイマ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944055B2 (ja) * 2008-03-19 2012-05-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制御方法
JP4466770B2 (ja) * 2008-06-26 2010-05-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JP5047080B2 (ja) * 2008-07-03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36839B1 (ko) * 2008-07-31 2014-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람 수 체크를 이용한 셀프타이머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652A (zh) * 2007-07-27 2009-01-2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398593A (zh) * 2007-09-25 2009-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执行理想自拍的摄像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自动拍摄方法
CN101399916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7913A (zh) * 2015-06-18 2016-12-28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57913B (zh) * 2015-06-18 2020-03-2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69193A1 (en) 2011-03-24
US8416315B2 (en) 2013-04-09
JP5661380B2 (ja) 2015-01-28
JP2011091792A (ja) 2011-05-06
CN102036011B (zh)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372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US7848633B2 (en) Image taking system
CN101341738B (zh) 照相机设备及成像方法
US7433591B2 (e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to photograph in user set continuous photographing mode
CN101335835B (zh) 摄像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CN101310519A (zh) 摄像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JP2007020105A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CN101494734A (zh) 摄像设备以及摄像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
US20070237513A1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N102036011B (zh)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
US7616236B2 (en) Control method used b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5045552A (ja) 撮像装置及び方法
JP4173459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6163496A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画像記録プログラム
JP2002218389A (ja) 電子カメラ
JP4717840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116372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292740A (ja) 電子カメラ
CN100454978C (zh) 摄像装置以及控制显示装置和摄像装置的方法
JP529376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KR101369752B1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06109162A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91526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6270627A (ja) 撮像装置
JP2005051697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