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5964A - 图像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5964A
CN102035964A CN2010101779166A CN201010177916A CN102035964A CN 102035964 A CN102035964 A CN 102035964A CN 2010101779166 A CN2010101779166 A CN 2010101779166A CN 201010177916 A CN201010177916 A CN 201010177916A CN 102035964 A CN102035964 A CN 102035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loss rate
situation
image information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79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5964B (zh
Inventor
川畑广隆
田中辰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35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5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5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17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only involving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e.g. SMTP, WAP or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14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related to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e.g. at the transmitter or at the receiver
    • H04N1/3261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related to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e.g. at the transmitter or at the receiver with re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25Fault detection
    • H04N1/32641Fault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or transmitted data, e.g. interruption or wrong number of p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04N1/32651Indicating or reporting
    • H04N1/32662Indicating or reporting remotely, e.g. to the transmitter from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04N1/32667Restarting a communication or performing a recovery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3392Details of handsha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3Facsimile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图像通信控制部。该包控制部包括计数单元,计数单元对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计算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根据丢失包的数量占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IFP包的丢失率,接收包的总数由计数单元来计数;以及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响应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并且响应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Description

图像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真通信中,如果在接收器侧向传送行的结尾添加的EOL(行结束:End of line)码之间的点数量与根据ITU-T(国际电信联盟的电信标准化部门)所推荐的T.4而确定的点数量不一致,则判定传送行出现错误。
更具体地说,将所接收的图像信息复合化,然后在接收器侧对EOL码之间的点数量进行计数。如果计数值与根据T.4确定的点数量不一致的传送行的数量超过预定阈值,则向传送器侧发送RTP信号(再训练(retraining)肯定信号)或RTN(再训练否定信号)作为传送行错误。
RTP信号指示消息(图像信息)已经被完全接收,此外,该信号还表示可以在发送/接收训练或同步信号和CFR信号(接收标准确认信号)之后继续进行后续消息通信。
另外,RTN信号指示消息没有被完全接收,但是如果重新发送训练或同步信号,则可以接收后续消息。
根据该技术,即使由于噪音或电源的瞬时中断而丢失了待发送的数据或者造成数据改变,也可以检测出EOL之间的点数量的偏差。因此,可以在接收器侧可靠地检测出传送行错误。
此外,即使在一定时期内连续发生数据的丢失或数据改变从而不能正常地接收与几行对应的数据,根据概率论,精确地将数据异常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应用于行的中断处的可能性也是低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前部或后部检测出至少一行或两行的错误。
在使用采用ITU-T所推荐的T.38方法的IP(互联网协议)网络的传真通信中,主流的是采用在非ECM(错误更正模式)通信期间将每行或几行的数据打包并发送该包的方法。
在包发送方法中,在许多情况下数据可能会在整个IP网络上以包为单位被丢失或丢弃。如果在接收图像信息期间丢失了包,则明显地数据是精确地在行的中断处被丢失。因此,在丢失了数据的情况下,不可能执行对传送错误行计数的方法。
因此,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可能获得“正常结束”作为接收的结果而不能识别在用户之间发送信息时发生的缺失,从而造成接收的图像发生缺失并因此使图像信息较短的问题。
在JP-A-2001-251465中描述了一种已知的技术用于应对包丢失的措施。
然而,在JP-A-2001-251465描述的技术中,在包丢失超过预定值时传送方式切换成电子邮件。此外,电子邮件的目的地(邮件地址)的格式通常不同于T.38传真的目的地(SIP URL)的格式。因此,难以可靠地切换目的地,因此该技术采取的措施不能应对使用采用T.38方法的IP网络的传真通信中的包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T.38通信功能的图像通信装置,该图像通信装置通过可靠地检测所接收的图像信息因丢失包而具有缺失的情况来执行正确的图像通信。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所述包控制部包括: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计算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以及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并且在丢失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2)根据本方面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所述包控制部包括: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计算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以及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丢失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并大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并且在丢失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中断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中断通信。
(4)在根据项(1)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中,在赋予所述IFP包连续编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发送侧装置发送所述IFP包,并且所述计数单元根据被赋予连续编号的所述IFP包的接收数量对所述接收包的总数进行计数,并根据连续编号中的缺号数量对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
(5)在根据项(1)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中,所述计数单元检测如下时间作为图像信息接收开始:接收到在包括阶段C数据的T30DATA之前的T30 INDICATOR的时间、或者在没有接收到T30INDICATOR的情况下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的包的时间;检测如下时间作为图像信息接收结束: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Sig-END的包的时间、或者在没有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Sig-END的包的情况下通过接收请求消息之前的T30 INDICATOR:V.21 Preamble Flags而返回来最终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的包的时间;并且对从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至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结束的期间内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
(6)在根据项(5)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中,如果没有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而图像信息接收结束,则所述计数单元将接收包的总数的计数值设定为0,如果接收包的计数值设定为0,则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或中断通信。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所述包控制部包括: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并且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所述包控制部包括: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并大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并且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9)在根据项(7)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中,在赋予所述IFP包连续编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发送侧装置发送所述IFP包,并且所述计数单元通过对连续编号中的缺失编号的连续数量进行计数来计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
(10)在根据项(7)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中,所述计数单元检测如下时间作为图像信息接收开始:接收到在包括阶段C数据的T30DATA之前的T30 INDICATOR的时间、或者在没有接收到T30INDICATOR的情况下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的包的时间;检测如下时间作为图像信息接收结束: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Sig-END的包的时间、或者在没有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Sig-END的包的情况下通过接收请求消息之前的T30 INDICATOR:V.21 Preamble Flags而返回来最终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的包的时间;并且对从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至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结束的期间内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目进行计数。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所述包控制部包括: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数量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以及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小于或者等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并且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所述包控制部包括: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数量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计算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以及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丢失率小于或者等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并大于丢失率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并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在丢失率小于或等于丢失率的第二阈值并且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其中所述丢失率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丢失率的第一阈值,所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
(13)根据项(11)或(12)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中断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中断通信。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所述包控制部包括: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数量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检测单元,其检测对所述IFP包进行解码之后获得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以及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大于传送行错误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出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传送行错误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小于或等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并且在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出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15)在根据项(14)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中,所述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在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时,满足响应所述请求消息没有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所述发送侧装置的情况,该情况是下述情况中至少之一: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一阈值并大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丢失率小于或等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并大于丢失率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以及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并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其中所述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一阈值,所述丢失率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丢失率的第一阈值,所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
(16)根据项(14)或(15)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中断单元,其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大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丢失率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中断通信,其中所述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三阈值大于所述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一阈值,所述丢失率的第三阈值大于所述丢失率的第一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与包的丢失率对应地将再训练否定信号或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因此,可以向用户给出通信图像具有缺失的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除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优点之外,可以根据包的丢失率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除了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优点之外,可以根据包的丢失率中断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以容易地计数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从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至图像信息接收结束准确地计数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没有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而图像信息接收结束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再训练否定信号或中断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可以根据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将再训练否定信号或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因此,可以向用户给出通信图像具有缺失的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优点之外,可以根据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可以容易地计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可以从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至图像信息接收结束准确地计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可以根据包的丢失率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将再训练否定信号或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因此,可以向用户给出通信图像具有缺失的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优点之外,可以根据包的丢失率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十一或第十二方面的优点之外,可以根据包的丢失率中断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可以根据包的丢失率、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和解码操作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将再训练否定信号或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因此,可以向用户给出通信图像具有缺失的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的优点之外,可以根据包的丢失率、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和解码操作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十四或第十五方面的优点之外,可以根据包的丢失率、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和解码操作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中断图像信息的通信。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图像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图像信息传送的包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操作的说明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对所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的操作实例;
图9是示出包的结构的示意图,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包的细节;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测图像信息接收开始和图像信息接收结束以对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的操作的示意图;以及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在没有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而图像接收结束的情况下的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图像通信装置100具有如下结构:主控制部101、图像存储部102、图像读取部103、打印部104、操作部105、存储部106、图像处理部107、呼叫连接控制部108和图像通信控制部109与总线110连接,呼叫连接控制部108经由TCP/UDP/IP控制部112与网络接口部113连接,此外图像通信控制部109经由T.38 IFP包控制部111与TCP/UDP/IP控制部112连接。
主控制部101对整个图像通信装置100执行控制处理。
图像存储部102存储所接收的图像、或经由图像读取部103读取的图像。
图像读取部103以预定分辨率读取原稿图像,并且打印部104以预定分辨率打印图像。
操作部105具有显示对图像通信装置100进行操作的各种操作键以及各种信息的显示部。
存储部106由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构成并且存储用于对图像通信装置10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系统数据以及关于通信的信息。
图像处理部107对图像数据执行例如编码、解码、放大和压缩等处理。
呼叫连接控制部108通过SIP控制呼叫连接。由SIP提供的控制功能的具体实例包括:位置信息的记录、会话的建立和断开、能力的协商、和出席信息的交换。
图像通信控制部109实现图像通信并控制ITU(国际电信联盟)-T.30协议。
T.38 IFP包控制部111根据ITU-T.38来控制IFP包层的协议,并且通过T.38通信功能控制IFP包的发送/接收。
TCP/UDP/IP控制部112执行互联网的传输/网络层的协议控制。网络接口部113与IP网络连接并且控制数据链路层及其以下层的通信。
[第一实例]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第一实例中,图1中的T.38 IFP包控制部111具有在接收图像信息时对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以及丢失包的总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功能。
此外,图像通信控制部109在通过接收指示图像信息接收结束的请求消息(post message)而从T.38 IFP包控制部111获取接收图像信息时的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总数。然后,图像通信控制部109由丢失包的总数在接收包的总数中占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的包丢失率,并且根据包丢失率,响应请求消息切换MCF信号(消息确认信号)、RTP信号(再训练肯定信号)和RTN信号(再训练否定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更具体地说,图像通信控制部109与包丢失率对应地预设两个阈值(阈值A和阈值B),其中阈值A>阈值B,如果包丢失率大于阈值A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如果包丢失率小于或等于阈值A并大于阈值B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如果包丢失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则响应请求消息将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当图2中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时,检查是否接收到指示图像接收处理(步骤201)结束的请求消息(步骤202)。如果没有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202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201,并且继续图像接收处理以等待接收请求消息。如果判断已经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202中结果为肯定),则计算包丢失率(步骤203)。
参考步骤203中包丢失率的计算,从T.38 IFP包控制部111获取接收图像信息时的接收包的总数Nj和丢失包的总数Ne,并且通过基于以下等式进行计算来获得包丢失率Pe。
丢失包的总数Ne/接收包的总数Nj=包丢失率Pe
接下来,检查如上计算出的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A,也就是说,Pe>A是否成立(步骤204)。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A(在步骤204中结果为肯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205),其中RTN信号指示图像信息没有被完全接收但是在重新发送训练或同步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后续图像信息,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N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206),并且处理转入步骤211。
此外,如果在步骤204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A(在步骤204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B,也就是说,Pe>B是否成立(步骤207)。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B(在步骤207中结果为肯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208),其中RTP信号表示图像新被完全接收并且在发送训练或同步信号以及CFR信号之后还可以继续进行后续消息的通信,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P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209),并且处理转入步骤211。
此外,如果在步骤207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B(在步骤207中结果为否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表示图像信息被完全接收的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210),并且处理转入步骤211。
在步骤211中,检查是否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211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201,并且对下一页图像信息执行接收处理,并重复执行从步骤201到步骤211的处理。
此外,如果在步骤211中判断出没有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211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是否接收到DCN信号(断开信号)(步骤212)。如果判断出没有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212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检查是否再次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的步骤211。如果判断出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212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结束。
[第二实例]
在第二实例中,还设定大于阈值A的阈值C。如果包丢失率大于阈值C,则中断通信并结束处理。其它结构与第一实例中的结构相同。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第二实例中,在计算出包丢失率(步骤303)之后,首先检查如此计算出的包丢失率是否大于阈值C(步骤304)。如果包丢失率大于阈值C(在步骤304中结果为肯定),则中断与发送侧装置的通信(步骤305),并且在存储部106中记录通信中断作为记录信息(步骤306)。这样,处理结束。
换句话说,当如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时,检查是否接收到指示图像接收处理(步骤301)结束的请求消息(步骤302)。如果没有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302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301并且继续图像接收处理以等待接收请求消息。如果判断出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302中是肯定),则从T.38 IFP包控制部111获取接收图像信息时的接收包的总数Nj和丢失包的总数Ne,并且以与第一实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计算包丢失率Pe(步骤303)。
接下来,检查如此计算出的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C,也就是说,Pe>C是否成立(步骤304)。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C(在步骤304中结果为肯定),则中断与发送侧装置的通信(步骤305),并且在存储部106中记录通信中断作为记录信息(步骤306)。这样,处理结束。
此外,如果在步骤304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C(在步骤304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计算出的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A(步骤307)。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A(在步骤307中结果为肯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308)并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N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309),并且处理转入步骤314。
此外,如果在步骤307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A(在步骤307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计算出的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B(步骤310)。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B(在步骤310中结果为肯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311)并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P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310),并且处理转入步骤314。
此外,如果在步骤310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B(在步骤310中结果为否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313),并且处理转入步骤314。
在步骤314中,检查是否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314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301,并且对下一页图像信息执行接收处理,并重复执行从步骤301到步骤314的处理。
此外,如果在步骤314中判断出没有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314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是否接收到DCN信号(步骤315)。如果判断出没有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315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314并检查是否再次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判断出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315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结束。
[第三实例]
在第三实例中,图1中的T.38 IFP包控制部111对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即连续丢失包数量的最大值进行计数。图像通信控制部109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对应地预设两个阈值(阈值a和阈值b),其中阈值a>阈值b,如果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阈值a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如果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a并大于阈值b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如果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b,则响应请求消息将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图4中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时,检查是否接收到指示图像接收处理(步骤401)结束的请求消息(步骤402)。如果没有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402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401,并且继续图像接收处理以等待接收请求消息。如果判断已经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402中结果为肯定),则从T.38 IFP包控制部111获取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并判断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是否大于阈值a,也就是说,MNe>a是否成立(步骤403)。如果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大于阈值a(在步骤403中结果为肯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404)并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N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405),并且处理转入步骤410。
此外,如果在步骤403中判断出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小于或等于阈值a(在步骤403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是否大于阈值b,也就是说MNe>b是否成立(步骤406)。如果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大于阈值b(在步骤406中结果为肯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407)并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P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408),并且处理转入步骤410。
此外,如果在步骤406中判断出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小于或等于阈值b(在步骤406中结果为否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409),并且处理转入步骤410。
在步骤410中,检查是否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410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401,并且对下一页图像信息执行接收处理,并重复执行从步骤401到步骤410的处理。
此外,如果在步骤410中判断出没有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410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是否接收到DCN信号(步骤411)。如果判断出没有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411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410并检查是否再次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判断出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411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结束。
[第四实例]
在第四实例中,图1中的T.38 IFP包控制部111对接收图像信息时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以及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图像通信控制部109与包丢失率对应地预设三个阈值(阈值A、阈值B和阈值C),其中阈值C>阈值A>阈值B,此外图像通信控制部109还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对应地预设两个阈值(阈值a和阈值b),其中阈值a>阈值b,如果包丢失率大于阈值C则中断通信,在包丢失率小于或等于阈值C并大于阈值A的情况下并且在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阈值a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在包丢失率小于或等于阈值A并大于阈值B的情况下并且在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a并大于阈值b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在包丢失率小于或等于阈值B的情况下并且在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b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图5中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时,检查是否接收到指示图像接收处理(步骤501)结束的请求消息(步骤502)。如果没有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502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501,并且继续图像接收处理以等待接收请求消息。如果判断已经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502中结果为肯定),则从T.38IFP包控制部111获取接收图像信息时的接收包的总数Nj和丢失包的总数Ne,并计算包丢失率Pe(步骤503)。
接下来,检查如此计算出的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C(步骤504)。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C(在步骤504中结果为肯定),则中断与发送侧装置的通信(步骤505),并在存储部106中记录通信中断作为记录信息(步骤506),并且结束处理。
此外,如果在步骤504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C(在步骤504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计算出的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A(步骤507)。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A(在步骤507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转入步骤508。
此外,如果在步骤507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A(在步骤507中结果为否定),则从T.38 IFP包控制部111获取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并检查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是否大于阈值a(步骤510)。如果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大于阈值a(在步骤510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转入步骤508。
在步骤508中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并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N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509),并且处理转入步骤516。
此外,如果在步骤510中判断出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小于或等于阈值a(在步骤510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B(步骤511)。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B(在步骤511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转入步骤512。
此外,如果在步骤511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B(在步骤511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是否大于阈值b,也就是说MNe>b是否成立(步骤514)。如果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大于阈值b(在步骤514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转入步骤512。
在步骤512中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并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P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513),并且处理转入步骤516。
此外,如果在步骤514中判断出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小于或大于b(在步骤514中结果为否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步骤515),并且处理转入步骤516。
在步骤516中,检查是否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516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501并执行下一页图像信息的接收处理,并且重复执行从步骤501至步骤516的处理。
此外,如果在步骤516中判断出没有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516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是否接收到DCN信号(步骤517)。如果判断出没有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517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516,在该步骤516中检查是否再次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判断出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517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结束。
[第五实例]
在第五实例中,图1中的T.38 IFP包控制部111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此外,图像通信控制部109从T.38 IFP包控制部111获取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根据丢失包的总数占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包丢失率Pe,并且还从对IFP包解码之后获得的数据中检测传送行错误的数量。
在如此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大于阈值Y的情况下,或者在如此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Y并且如此计算出的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C的情况下,中断发送侧装置的通信。在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大于比阈值Y小的阈值X的情况下或者在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阈值X并且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A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在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A并且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大于阈值a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在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A并且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小于或等于阈值a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例的图1所示图像通信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图6中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时,检查是否接收到指示图像接收处理(步骤601)结束的请求消息(步骤602)。如果没有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602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601,并且继续图像接收处理以等待接收请求消息。如果判断出已经接收到请求消息(在步骤602中结果为肯定),则从T.38 IFP包控制部111获取接收图像信息时的接收包的总数Nj和丢失包的总数Ne,并计算包丢失率Pe(步骤603)。
此外,从对IFP包解码之后获得的数据中检测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步骤604)。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以如下方式来检测:检查解码后的数据的EOL码之间的点数,如果该点数与根据ITU-T所推荐的T.4确定出的点数不一致,则判定该行为传送错误行以检测传送错误行的数量。
在步骤605中,检查在步骤604中检测出的解码后获得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是否大于阈值Y,也就是说DNe>Y是否成立。如果解码后获得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大于阈值Y(在步骤605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转入步骤606。
此外,如果解码后获得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小于或等于阈值Y(在步骤605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在步骤603中计算出的包丢失率Pe是否大于阈值C(步骤608)。如果包丢失率Pe大于阈值C,则处理转入步骤606。
在步骤606中,中断与发送侧装置的通信。在存储部106中记录通信中断作为记录信息(步骤607),并结束处理。
此外,如果在步骤608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C(在步骤608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是否大于阈值X,也就是说DNe>X是否成立(步骤609)。如果解码后获得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大于阈值X(在步骤609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转入步骤610。
在步骤610中,响应请求消息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N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611),并且处理转入步骤617。
此外,如果在步骤612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A(在步骤612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是否大于阈值a(步骤615)。如果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大于阈值a(在步骤615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转入步骤613。
在步骤613中,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P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614),并且处理转入步骤617。
此外,如果在步骤615中判断出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小于或等于阈值a(在步骤615中结果为否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MCF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并且处理转入步骤617。
在步骤617中,检查是否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617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601并执行下一页图像信息的接收处理,并且重复执行从步骤601至步骤617的处理。
此外,如果在步骤617中判断出没有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在步骤617中结果为否定),则检查是否接收到DCN信号(步骤618)。如果判断出没有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618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返回到步骤617,在该步骤617中检查是否再次接收到下一页图像信息。如果判断出接收到DCN信号(在步骤618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结束。
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中,如果在步骤612中判断出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A(在步骤612中结果为否定)并且在步骤615中判断出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大于阈值a(在步骤615中结果为肯定),则响应请求消息将RTP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并在存储部106中记录RTP信号的返回作为记录信息(步骤614)。然而,还可以使用如下结构: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对应地设定比阈值X小的阈值Z,与包丢失率Pe对应地设定比阈值A小的阈值B,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对应地设定比阈值a小的阈值b,如果满足下列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则响应请求消息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即,传送行错误的数量DNe小于或等于阈值X并大于阈值Z的情况,包丢失率Pe小于或等于阈值A并大于阈值B的情况,以及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MNe小于或等于阈值X并大于阈值Z的情况。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图像信息传送的包的结构以及在通过T.38 IFP包控制部111对接收图像信息时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以及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的方法。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图像信息通信的包的结构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通过T.38进行的图像信息通信由IP层、UDP层和UDPTL层来执行,如图7所示的包的结构用于图像信息通信中。换句话说,该包由IP报头710和IP有效负载720构成,IP有效负载720由UDP报头730和UDP有效负载740构成,UDP有效负载740由UDPTL报头750和UDPTL有效负载760构成,UDPTL有效负载760由序列号770、主要部分780和二级部分790。
将要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图像通信来传送的图像信息包含在主要部分780中,并且序列号770赋予主要部分780。在本发明中,利用序列号770对接收图像信息时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以及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序列号770对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以及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的操作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8典型地示出从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至图像信息接收结束期间主要部分780的流动实例。首先,在图像信息接收开始(801)之后,接收到序列号为“No.2551”、“No.2552”和“No.2553”的主要部分780。在该情况下,与序列号“No.2551”、“No.2552”和“No.2553”对应地,接收包的总数按“1”、“2”和“3”的顺序增加。
接下来,丢失了序列号为“No.2554”的主要部分780。因此,丢失包的总数是“1”并且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是“1”。
然后,接收到序列号为“No.2555”、“No.2556”和“No.2557”的主要部分780,接着,丢失了序列号为“No.2558”的主要部分780。
在这种情况下,与序列号“No.2555”、“No.2556”和“No.2557”对应地,接收包的总数按“4”、“5”和“6”的顺序增加,并且丢失包的总数是“2”,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保持为“1”。
随后,接收到序列号为“No.2559”和“No.2560”的主要部分780,然后,丢失了序列号为“No.2561”至“No.2572”的12个主要部分780。
这样,与序列号“No.2559”、和“No.2560”对应地,接收包的总数按“7”和“8”的顺序增加,并且丢失包的总数是“14”,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为“12”。
接下来,接收到序列号为“No.2573”和“No.2574”的主要部分780,随后丢失了序列号为“No.2575”的主要部分780。
在该情况下,与序列号“No.2573”和“No.2574”对应地,接收包的总数按“9”和“10”的顺序增加,并且丢失包的总数是“15”,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保持为“12”。
随后,接收到序列号为“No.2576”的主要部分780,并且与序列号“No.2576”对应地接收包的总数改变为“11”从而结束图像信息接收(802)。
因此,当接收到请求消息(803)时,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分别计数为“11”、“15”和“12”。
图9是示出包的结构的示意图,示出主要部分780的详细结构。
如图9所示,主要部分780由类型部分781和IFP数据元素部分782构成,并形成IFP包。类型部分781指示IFP包的类型并且包括例如“T30_INDICATOR(T30_指示符)”或“T30_DATA TYPE(T30_数据类型)”等信息。此外,IFP数据元素部分782包括例如“field type(域类型)”等信息。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检测图像信息接收开始和图像信息接收结束以对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总数、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的操作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在通过T.38进行的非ECM图像信息通信期间,在阶段C,图像信息通过如下方式来接收:例如在接收到类型部分781包括“T30_INDICATOR:V.17 14400 modulation short training(调制短训练)”的IFP包之后,接收IFP数据元素部分782包括“T.4-Non-ECM”的IFP包。并且在图像信息接收结束之后接收请求消息1005。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例中,原则上,当接收到在包括阶段C数据的T30 DATA之前的T30 INDICATOR时,例如当接收到类型部分781包括“T30_INDICATOR:V.17 14400 modulation short training”的IFP包时,检测出此时(1001)为图像信息接收开始。
然而,在因某种原因不能接收到类型部分781包括“T30_INDICATOR”的IFP包的情况下,检测出时间(1002)作为图像信息接收开始,在该时间(1002)首次接收到IFP数据元素部分782包括“T.4-Non-ECM”的IFP包。
原则上,在接收到IFP数据元素部分782的域类型包括“T.4-Non-ECM-Sig-END”的IFP包的情况下,检测出时间(1003)作为图像信息接收结束。
然而,在因某种原因不能接收到IFP数据元素部分782的域类型包括“T.4-Non-ECM-Sig-END”的IFP包而接收到请求消息之前的“T30_INDICATOR:V21 Preamble Flags(前导标志)”的情况下,检测出时间(1004)作为图像信息接收结束,在该时间(1004)通过返回到前一部分最终接收域类型为“T.4-Non-ECM”的IFP包。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在不能检测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而结束图像信息接收的情况下的操作的示意图。
当在阶段C图像信息接收等待状态开始(1101)但是没有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而是结束图像信息接收时,也就是说,在没有接收到可以判定图像信息接收开始的包而是接收到V.21 Preamble包(更具体地说,接收到类型部分781的类型“T30_INDICATOR:V21Preamble Flags”(1102))的情况下,将包的总数设定为0。
在该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的接收(1103)将RTN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或者中断与发送侧装置的通信。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容易地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
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
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
所述包控制部包括:
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
计算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以及
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并且在丢失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2.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
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
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
所述包控制部包括:
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
计算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以及
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丢失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并大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并且在丢失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还包括:
通信中断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中断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其中,
在赋予所述IFP包连续编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发送侧装置发送所述IFP包,并且
所述计数单元根据被赋予连续编号的所述IFP包的接收数量对所述接收包的总数进行计数,并根据连续编号中的缺号数量对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计数单元检测如下时间作为图像信息接收开始:接收到在包括阶段C数据的T30 DATA之前的T30 INDICATOR的时间、或者在没有接收到T30 INDICATOR的情况下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的包的时间;检测如下时间作为图像信息接收结束: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Sig-END的包的时间、或者在没有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Sig-END的包的情况下通过接收请求消息之前的T30INDICATOR:V.21 Preamble Flags而返回来最终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的包的时间;并且对从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至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结束的期间内接收包的总数和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其中,
如果没有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而图像信息接收结束,则所述计数单元将接收包的总数的计数值设定为0,
如果接收包的计数值设定为0,则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或中断通信。
7.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
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
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
所述包控制部包括:
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
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并且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8.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
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
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
所述包控制部包括:
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
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并大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发送侧装置,并且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其中,
在赋予所述IFP包连续编号的情况下从所述发送侧装置发送所述IFP包,并且
所述计数单元通过对连续编号中的缺失编号的连续数量进行计数来计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计数单元检测如下时间作为图像信息接收开始:接收到在包括阶段C数据的T30 DATA之前的T30 INDICATOR的时间、或者在没有接收到T30 INDICATOR的情况下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的包的时间;检测如下时间作为图像信息接收结束: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Sig-END的包的时间、或者在没有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Sig-END的包的情况下通过接收请求消息之前的T30INDICATOR:V.21 Preamble Flags而返回来最终接收到IFP数据元素的域类型为T.4-Non-ECM的包的时间;并且对从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开始至检测到图像信息接收结束的期间内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目进行计数。
11.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
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
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
所述包控制部包括:
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数量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
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以及
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小于或者等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并且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12.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
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
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
所述包控制部包括:
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数量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
计算单元,其在接收到请求消息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以及
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丢失率小于或者等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并大于丢失率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并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在丢失率小于或等于丢失率的第二阈值并且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其中所述丢失率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丢失率的第一阈值,所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还包括:
通信中断单元,其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中断通信。
14.一种图像通信装置,包括:
包控制部,其通过T.38通信功能发送/接收IFP包;以及
图像通信控制部,其将T.30命令以及图像信息记述在所述IFP包的域中以控制图像通信,
所述包控制部包括:
计数单元,其对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中的接收包的总数、丢失包的数量和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图像通信控制部包括:
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丢失包的数量占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接收图像信息时所述IFP包的丢失率,所述接收包的总数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到;
检测单元,其检测对所述IFP包进行解码之后获得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以及
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其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大于传送行错误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出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请求消息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发送侧装置,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传送行错误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小于或等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并且在由所述计数单元计数得出的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消息确认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响应信号返回单元在响应所述请求消息将再训练肯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发送侧装置时,满足响应所述请求消息没有将再训练否定信号返回给所述图像信息的所述发送侧装置的情况,该情况是下述情况中至少之一: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一阈值并大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丢失率小于或等于丢失率的第一阈值并大于丢失率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以及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小于或等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并大于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的情况,其中所述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一阈值,所述丢失率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丢失率的第一阈值,所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二阈值小于所述连续丢失包的最大数量的第一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图像通信装置,还包括:
通信中断单元,其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传送行错误的数量大于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由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丢失率大于丢失率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中断通信,其中所述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三阈值大于所述传送行错误的数量的第一阈值,所述丢失率的第三阈值大于所述丢失率的第一阈值。
CN201010177916.6A 2009-10-02 2010-05-18 图像通信装置 Active CN1020359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0561 2009-10-02
JP2009230561A JP5376317B2 (ja) 2009-10-02 2009-10-02 画像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964A true CN102035964A (zh) 2011-04-27
CN102035964B CN102035964B (zh) 2015-06-03

Family

ID=43823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7916.6A Active CN102035964B (zh) 2009-10-02 2010-05-18 图像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42600B2 (zh)
JP (1) JP5376317B2 (zh)
CN (1) CN1020359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125A (zh) * 2014-11-11 2016-05-11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2347014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集中式数据通信的最优时序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3474B2 (en) * 2010-12-10 2014-04-08 Invent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multi-cast packet
JP5979886B2 (ja) * 2012-01-17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9871946B2 (en) * 2012-04-13 2018-01-16 Dialogic Corporation Adaptive facsimile redundancy
EP2874116A4 (en) * 2012-07-13 2016-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BETWEEN A CONTENT REQUESTER AND A CONTENT PROVIDER FOR PROVISION OF CONTENT AND REAL-TIME STREAMING CONTENT IN A CONTENT-CENTER NETWORK ON THE BASIS OF CONTENT NAMES
JP5693542B2 (ja) * 2012-10-10 2015-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ファクシミリ装置、通信方法、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684119B (zh) * 2018-12-06 2022-05-17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应用于NAND Flash损耗均衡的优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3324A1 (en) * 2001-09-07 2003-04-03 Tatsuo Takaok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ata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at transmits image data in burst mode using the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S20040184110A1 (en) * 2003-03-18 2004-09-23 Fuji Xerox Co., Ltd. Facsimile apparatus
CN101043424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分组网络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080094661A1 (en) * 2001-12-27 2008-04-24 Eung-Don Le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rror of internet fax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4910B2 (ja) * 1988-08-25 1996-09-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10107987A (ja) * 1996-10-02 1998-04-24 Fuji Xerox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
US6438105B1 (en) * 1999-02-08 2002-08-20 3Com Corporation Reliable internet facsimile protocol
JP2000341252A (ja) * 1999-05-28 2000-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装置
JP2001119429A (ja) 1999-10-20 2001-04-27 Hitachi Commun Syst Inc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中継方法及び装置
JP2001251465A (ja) 2000-03-02 2001-09-14 Canon Inc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185426B2 (ja) 2003-09-16 2008-1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端末
JP4208752B2 (ja) 2004-03-12 2009-0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リアルタイムインターネット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08170B2 (ja) * 2007-03-13 2011-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5347723B2 (ja) * 2008-08-08 2013-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通信装置、画像通信方法、画像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3324A1 (en) * 2001-09-07 2003-04-03 Tatsuo Takaok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ata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at transmits image data in burst mode using the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S20080094661A1 (en) * 2001-12-27 2008-04-24 Eung-Don Le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rror of internet fax data
US20040184110A1 (en) * 2003-03-18 2004-09-23 Fuji Xerox Co., Ltd. Facsimile apparatus
CN101043424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分组网络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125A (zh) * 2014-11-11 2016-05-11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578125B (zh) * 2014-11-11 2019-10-18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2347014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集中式数据通信的最优时序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5964B (zh) 2015-06-03
US20110080837A1 (en) 2011-04-07
JP5376317B2 (ja) 2013-12-25
JP2011082596A (ja) 2011-04-21
US8542600B2 (en) 2013-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5964A (zh) 图像通信装置
US6956677B1 (en) Facsimile transmission over packet networks with delivery notification
JP4314733B2 (ja) 通信接続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出力制御方法
US20010024289A1 (en) Real-time facsimile transmission over digital networks
US7002972B1 (en)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76318B2 (ja) 画像通信装置
JP2000354127A (ja) リアルタイム型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3856979B2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KR100619057B1 (ko) 팩스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822939B2 (ja) 不達返信通知機能付き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3069797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20040042031A1 (en) Method to improve fax transmission quality over packet based networks using V.21 full duplex for echo handling
JP3551595B2 (ja) 通信装置
JP2013126148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707456B2 (ja) 画情報伝送装置
JP3581117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法
JP3666455B2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828757B2 (ja) 通信方式
JP2798405B2 (ja) データ通信装置
JP3311465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0261637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CN101175134A (zh) T.38网关对非标准帧的处理方法
JPH0253380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伝送制御方法
US2010017495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H02170661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